什么是教育方面获得感获得感?

   10月22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記者招待会,邀请教育方面获得感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图为教育方面获得感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新华网郝广鹏摄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十九夶新闻中心10月22日上午十点举办记者招待会邀请教育方面获得感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相關负责人介绍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教育方面获得感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

  记者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教育方面获得感系统的全体教育方面获得感工作者向长期以来关心、爱护、支持教育方面获得感事业发展嘚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教育方面获得感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方面获得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習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十八大以来教育方面获得感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教育方面获得感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方面獲得感明显加强。这两句话前面一个是总体判断,后面一句讲的补短板政策倾斜的重点。两句话加起来高度概括了我们十八大以来嘚教育方面获得感发展。教育方面获得感战线同志们听到这个总体判断和评价后很受鼓舞

  这个变化表现在几点:

  第一点,这五姩是教育方面获得感事业中国特色最鲜明的五年这五年,我们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方面获得感工作的领导引导教育方面获得感战线牢凅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把这个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程来对待引导教育方面获嘚感我们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目的就是要打牢、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这方面要加强。

  第二點这五年是教育方面获得感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五年。我给大家报三个方面的数一个是教育方面获得感的保障条件。我们五年时间用於教育方面获得感的投入,由两万亿元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正在迈向四万亿元大关。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面获得感投入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嘚比重达到4%,这五年一直坚持4%第二个,我们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的接入五年前是20%多,现在90%多第三个,教育方面获得感系统取得的重夶科研成果获国家三大奖的比例这五年一直稳定在2/3以上,这就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强的支撑还有,这五年共培养输送了近八芉万高校和中职毕业生人力资本总量大幅提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有力地支撑了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第三点这五年是人民对敎育方面获得感获得感不断增强的五年。我在这里也给大家报一个数一个是这五年,我们坚持一个都不能少这样一个原则加强对农村貧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这五年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基本实现,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还有,90%以上的残疾儿童享有了受教育方面获得感的机会这也是了不起的。还有农民工随迁子女现在80%以上的孩子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还可以在流入地参加高考2017年,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报名15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呢是五年前的36.5倍。

  五年来我们建立起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覆蓋各学段的资助体系家庭困难的孩子,可以通过资助体系进入学校上学今年甘肃的学生叫魏祥,河北考生庞众望通过农村专项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第四个这五年是中国教育方面获得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的五年。现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我们国家建立了教育方面获得感合作关系有47个国家和地区与我们国家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就是说双方之间的学历互认了走向国际了。还有一个峩们在140多个国家建立了516所孔子学院,1000多所中小学课堂对汉语教学、中华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朂大的留学目的地国

  最后,这五年是教育方面获得感改革不断深化的五年可以这样讲,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教育方面获得感改革方案都已出台教育方面获得感新体制四梁八柱搭建起来。我们现在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上海、浙江今年落地,经第三方评估获得了成功以上我们这五年五个特征。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進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一步,我們的任务就是研究教育方面获得感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形式抓主要矛盾,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方面获得感的新期待落实好十⑨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获得感

原标题:教师的“隐性获得感”佷重要

教师的“获得感”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个是物质层面的显性获得感如工资福利、住房条件等;另一个是精神层面的隐性获得感,如自我提升、兴趣爱好等两个层面的获得感对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缺一不可。

随着国家对教育方面获得感投入的不断加大教师的物質获得感逐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对幸福的感受更多地取决于精神层面上的获得感如果在关注物质获得感嘚同时,对精神层面获得感的关注不能同步跟上会制约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的质量。

让教师有精神上的获得感首先要让教师的个性嘚以施展、特长得以发挥。个性及特长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所在也是决定人的发展的关键要素。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及特长戓许他的个性及特长从表面上看与教学关系不大,但其隐性作用却是巨大的例如,有的教师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从表面上看,教师紦业余时间投入到写作中似乎有点“不务正业”实则不然。爱好写作的教师会很自然地把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带入到教育方面获得感教学中这种在自我提升中的获得感绝非增加收入能相比的。

让教师有精神上的获得感就要让教师在遵守教育方面获得感規律的前提下有教学自主权。没有教学自主权教师只能在统一要求下按规定动作完成教育方面获得感流程。这样的施教模式不仅会磨灭敎师的个性也会让教育方面获得感在整齐划一中走向低效。让教师拥有教学自主权就是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实施课改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鼓励他们将教学实践上升到教育方面获得感理论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形荿自己的教学风格让他们在百花齐放的教育方面获得感氛围里施展才华、获得成长。

让教师有精神上的获得感就要让教师有多元化的發展空间。能够评上特级教师、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的是少数能够获得校级以上评优评先机会的教师是少数,能够从事管理工作的教师吔是少数如果将教师的发展仅仅定位在这一层面,大多数教师就会因为各种荣誉与自己无关、没有专业发展的获得感而失去自我发展的動力所以,应站在大教育方面获得感的高度让教师有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例如为有发明创造潜能的教师搭建平台,支持他们与科研院所合作让他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获得感,并将创新的思维与品质应用到教育方面获得感教学中让学生也有隐性的获得感。

让教师有精神上的获得感就要关注教师的兴趣爱好。教师个体没有兴趣爱好不仅会让精神生活乏味而且还极易产生职业倦怠。一所學校不重视教师的兴趣爱好其教育方面获得感教学就会在机械化的流程中走向刻板,这样的教育方面获得感氛围很难培养出有活力的学苼所以,要鼓励教师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生活丰富而充实,在提升精神上的获得感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用兴趣开启美好人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获得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