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们说六层次扒鸡的前景poj分类很好很有层次,真的是这样吗?

老家的栗子
  记忆最深的是老家的栗子。
  舅姥爷家在农村,我们是骑着自行车去的,从县城到农村有一段乡间的路,那里还属于平原,视野很开阔,路两旁的原野上种满了栗子树,都是经年的老栗树,树身很粗,树冠很大,都静默地站在蓝天、黄土地之间。一大早就骑自行车在乡村小路斑驳幽暗的树荫下穿行,不经意透过路两旁的行道树,原野上已是一片光辉灿烂,清晨的薄雾还没有散尽,远处的栗子树似在轻纱缭绕之中,空气中氤氲着青草泥土的芳香,村庄似乎还没有完全从酣梦中清醒,一切都是静默的,偶尔远远近近传来几声鸡鸣狗吠的声音,让人感觉好像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到了舅姥爷家才跌回了现实,这里的农民生活真是很贫穷。刚盖的房子裸露着大梁,房内空荡荡的没有什么家具,孩子们的衣服都小得不合体,露着肚脐,吊着裤脚。我们带去的过时的旧衣服都被孩子们欣喜若狂地一哄而抢。庭院里堆满了小刺球似的毛栗,是前一天刚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我第一次见到了原生态的毛栗,原来是四五个毛栗籽攒在一起,被带着刺的铠甲保护起来的。舅姥爷吩咐孩子们赶快剥毛栗准备招待我们。大家就一起拿着剪刀把带刺的毛皮掰开,取出里面的毛栗籽。
  吃饭时摆了满满一桌的饭菜,其实都是一些家常菜,可舅姥爷家的孩子们眼睛都已经放光了。我认为最有风味的是栗子米饭,白白的米饭点缀着黄黄的栗肉,不仅色彩美观,而且味道独特。老家的栗子煮熟了以后面沙沙的,甘甜可口,有点巧克力的口感。相比之下,在潍坊买到的栗子真是味同嚼蜡,色味都比老家的栗子差得远了。
  最遗憾的是没有吃到期盼已久的“栗子扒鸡”,也许是因为舅姥爷家太穷了,没有钱买鸡吧?很小的时候就从我妈口中听到了“栗子扒鸡”的大名。当年我妈从省城济南商校毕业分配到了郯城,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爸趁虚而入,成为妈那时的精神依靠。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全国上下还没有从贫穷饥馑中喘过气来,爸、妈当时的工资也很低,平时难得吃上顿好饭菜。有一次妈狠狠心买了一只她垂涎已久的栗子扒鸡,然后深情款款地来到爸的单身宿舍,准备跟爸大撮一顿。放下栗子扒鸡之后,妈想起了一件急事,就匆匆出门办事去了。当我妈脑海中憧憬着栗子扒鸡的美味、火急的赶回去的时候,我那不解风情的爸爸已经把栗子扒鸡吃的只剩下了一堆骨架,从此我爸就在我妈那里欠了一辈子的债,留下了一生的话柄,至今吃鸡时我爸还要让我妈先吃。其实爸自己觉得挺冤枉,他还以为我妈已经吃过,那只鸡是专门买给他吃的,还说我妈当时也没留一张字条讲明意思。我听他们说这些的时候,真是乐不可支,同时对“栗子扒鸡”产生了无限向往之情,听妈说,“栗子扒鸡”真是美味无比啊!只可惜,至今我还没有吃到这美味的“栗子扒鸡”。
  离开老家时,舅姥爷给我们装了满满一编织袋的栗子,晚上我妈煮大米稀饭时就会放上十几颗,嚼着那甜甜的栗肉,思绪就会飘回到老家,在WF怎么也吃不到这样甘甜美味的栗子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外皮是紫色的,中心有很酸的子子,那是什么果子?听他们说有消炎,治感冒的作用,是真的吗?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外皮是紫色的,中心有很酸的子子,那是什么果子?听他们说有消炎,治感冒的作用,是真的吗?
鐧******女28岁用药指导
龙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应该就是鸡蛋果了,它对于咽喉炎有一定的效果。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回答仅供参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你好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讲,怀孕是不适宜服用任何药物的,因为药物有可能对胎儿的发育...
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引起,通常不需要给予消炎药物治疗,除非继发有细菌感染,而消炎药通...
考虑还是感冒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需要服用药物三九感冒灵颗粒和头孢菌素抗生素。另...
没有效果,头孢克肟为抗感染药物,杀菌的,而反流性食管炎是化学性炎症,是由食管括约...
指导意见:
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感冒的药物很多,大都是对症治疗,多数...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化妆师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看吧,这只是部分现状~_百度知道
化妆师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看吧,这只是部分现状~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关于化妆行业的前景和未来,一丶首先呢,我要说的是,我是一个混迹在化妆行业7
8 年的化妆师,从最开始的影楼,各种舞台,T台的晚会,商演,影视化妆,化妆造型培训师,现在是某化妆品牌的形象设计顾问,一路走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但近几年这个行业逐渐发生着变化~有人经常问我,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如何,那么我来陈述下当前的一些事实~1.你查没查过全国一共有多少化妆造型培训机构?保守估计,1W以上,你知不知道每个培训机构每年产出多少化妆师?我说的这是专业的培训机构,不算影楼,小工作室,等等遍布全国的可以培训的地方.2.你知道现在很多大学里也开有化妆造型的课程了嘛?3.我到网上查了下当前化妆行业发展前景的问题,全都是发展前景好的描述,可你知道嘛,有空回答的你的,大部分是做化妆培训的....这不用我多说吧....二.化妆师~一个外表光鲜的行业,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我在这里就不说化妆师辛苦的事了,只要你们知道,这个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是很辛苦的就可以了~三.下面给大家解析一下 对于网上有人提问,化妆行业前景问题,回答者的回复“ 如下
《 看到了中国化妆业所蕴藏着的无限商机和发展潜力。在今天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婚纱影楼、各种吸引人眼球的时尚派对、T台秀,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护肤品柜台、日渐繁荣的电视电影市场、高级私人化妆造型定制会馆,还有各家卫视收视率一直很高的美容化妆节目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化妆造型机构等,我们都能看化妆师忙碌的身影。  一方面是社会对专业时尚化妆的极度渴求,另一方面专业化妆造型师严重不足,化妆师、彩妆师、形象设计师成为非常紧俏的职业。其实想成为专业化妆师并不难,不管你有没有基础,但是 系统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单纯的某些定向培训,固然有它的短期培训效应,不过它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如单一学时尚,或单一学影楼这种专业的学生,毕业去向非常狭隘。》
看上面的内容,谁告诉你化妆造型师严重不足?不足你还在这里当讲师?比你做讲师赚的多你自己咋不去?别告诉我你为了教育奉献了自己,这是成人学校..谁告诉你化妆师是非常紧俏的职业?一个化妆学校的培训老师,他和你非亲非故,目的只有一个,招到学生... 四:化妆,是个易学难精,学费高昂的技术,
请注意这里的
这四个字 很重要,别一时脑袋热,忽略这几个字,你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嘛? 别下了点小决心就觉得这都不是事,告诉你,这个行业缺的就是精,而想做到的人,必须热爱这个行业,必须有天赋,有极高的审美.没有这些,职业的道路将更加难走, 我的意思是,没有这些,你可以学化妆当作普通生活技能,而不是职业技能~五丶
经常听那些老师们回答,化妆这个时尚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紧缺人才,老师们这样说,让你认为这个好像很有发展,是的,化妆会被大家所接受,普及,可你 知道吗?普及的概念是什么?就是大学里都有了化妆的课程,未来有可能人人都会给自己化妆,虽然不一定精通,但绝对会对你的职业造成影响~看着漫天满地的化妆培训机构,每年输出化妆造型师,几万人,你知道为什么还说缺嘛? 因为有大部分的人转行了,有的去做化妆品销售,有的去了不相关的行业...是的,你可能会说转行的不够坚持,不够努力,不够热爱,可你知不知道,付出了高昂的学费过后,还转行,她下的决心是多么的无奈,六:.你知道,现在做化妆,做哪方面比较赚钱嘛?
就是做培训,开学校,还能外带接到活...最主要的是学校还用的是免费的“工人”你看看有点名气的化妆师哪个没开学校?就是没开学校的哪个又没在当讲师?
你们找学校都知道找哪里的实习机会多一些,哪里就比较好,这也是一种事实)可能还会为自己的小聪明高兴一番,你的确有实习机会了,你觉得学校很好,你感激学校,学校的承诺 的都是真的,可你知不知道,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优惠的价格,接到各种活动,然后让你去实习,你高兴的去做了免费的工人。
然而当你毕业出来找工作的时候,会不会听到别人说:人家找学校里的学生干活,都不用给钱,给个实习机会乐死他,找你干啥,你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能有多大差别。这个时候你做何感 想? 你也来降低身价来和他们竞争嘛?不,学生到处都有,并且是花钱来当免费干活的工人的,你输掉裤衩也没有意义...当然你也许会说,用人的地方都傻嘛?在学的能有什么经验,他们用那些学生,放心嘛?难道用人的地方都不顾质量嘛? 答:放心呀,有老师跟着呢...再说,你又有几年经验啊? 再然后,当你学完化妆之后,初入行业,为了生计,给钱就干的时候,你知不知道,你就是将整个行业价值拉低的一份子当然,你这么做,没错。
没有几个人能大义凛然的都吃不上饭,交不上房租了,还不降价工作,你降,我也降,大家都来降,然后等你在以你以前接活的价格接新的活动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还是贵了,又要降价才能有活干...这叫做恶性循环~我发表的这些观点,自作聪明的人有可能把这个当作一个机会,更加坚定的加入到这个行业,我可以说,蛋糕越来越小了,你来了,大家饿死的早点而已~~附加:广大同业人员:
我上面的话,是对大部分人普通人说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做的很成功,那么祝贺你,但请你不要拿出自己的优越感来俯视他人,误导他人..做人要诚实,而对我,在这个行业你不一定比我强,不用来我这里卖弄..所以,只为赚钱而学化妆的人们,你们选错了路,或者你们有更好的选择,不要盲目....
化妆,某些部分PS也能做的很好,未来我不敢说,但总有一天,专业的化妆只会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艺术的价值是无限的,但没多少实惠,有实惠也是那一小撮人的...看见新的化妆师职业资格证了嘛? 里面有个括号(化妆工)
采纳率:100%
引用异梦千年ING的回答:关于化妆行业的前景和未来,一丶首先呢,我要说的是,我是一个混迹在化妆行业7
8 年的化妆师,从最开始的影楼,各种舞台,T台的晚会,商演,影视化妆,化妆造型培训师,现在是某化妆品牌的形象设计顾问,一路走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但近几年这个行业逐渐发生着变化~有人经常问我,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如何,那么我来陈述下当前的一些事实~1.你查没查过全国一共有多少化妆造型培训机构?保守估计,1W以上,你知不知道每个培训机构每年产出多少化妆师?我说的这是专业的培训机构,不算影楼,小工作室,等等遍布全国的可以培训的地方.2.你知道现在很多大学里也开有化妆造型的课程了嘛?3.我到网上查了下当前化妆行业发展前景的问题,全都是发展前景好的描述,可你知道嘛,有空回答的你的,大部分是做化妆培训的....这不用我多说吧....二.化妆师~一个外表光鲜的行业,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我在这里就不说化妆师辛苦的事了,只要你们知道,这个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是很辛苦的就可以了~三.下面给大家解析一下 对于网上有人提问,化妆行业前景问题,回答者的回复“ 如下
《 看到了中国化妆业所蕴藏着的无限商机和发展潜力。在今天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婚纱影楼、各种吸引人眼球的时尚派对、T台秀,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护肤品柜台、日渐繁荣的电视电影市场、高级私人化妆造型定制会馆,还有各家卫视收视率一直很高的美容化妆节目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化妆造型机构等,我们都能看化妆师忙碌的身影。  一方面是社会对专业时尚化妆的极度渴求,另一方面专业化妆造型师严重不足,化妆师、彩妆师、形象设计师成为非常紧俏的职业。其实想成为专业化妆师并不难,不管你有没有基础,但是 系统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单纯的某些定向培训,固然有它的短期培训效应,不过它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如单一学时尚,或单一学影楼这种专业的学生,毕业去向非常狭隘。》
看上面的内容,谁告诉你化妆造型师严重不足?不足你还在这里当讲师?比你做讲师赚的多你自己咋不去?别告诉我你为了教育奉献了自己,这是成人学校..谁告诉你化妆师是非常紧俏的职业?一个化妆学校的培训老师,他和你非亲非故,目的只有一个,招到学生... 四:化妆,是个易学难精,学费高昂的技术,
请注意这里的
这四个字 很重要,别一时脑袋热,忽略这几个字,你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嘛? 别下了点小决心就觉得这都不是事,告诉你,这个行业缺的就是精,而想做到的人,必须热爱这个行业,必须有天赋,有极高的审美.没有这些,职业的道路将更加难走, 我的意思是,没有这些,你可以学化妆当作普通生活技能,而不是职业技能~五丶
经常听那些老师们回答,化妆这个时尚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紧缺人才,老师们这样说,让你认为这个好像很有发展,是的,化妆会被大家所接受,普及,可你 知道吗?普及的概念是什么?就是大学里都有了化妆的课程,未来有可能人人都会给自己化妆,虽然不一定精通,但绝对会对你的职业造成影响~看着漫天满地的化妆培训机构,每年输出化妆造型师,几万人,你知道为什么还说缺嘛? 因为有大部分的人转行了,有的去做化妆品销售,有的去了不相关的行业...是的,你可能会说转行的不够坚持,不够努力,不够热爱,可你知不知道,付出了高昂的学费过后,还转行,她下的决心是多么的无奈,六:.你知道,现在做化妆,做哪方面比较赚钱嘛?
就是做培训,开学校,还能外带接到活...最主要的是学校还用的是免费的“工人”你看看有点名气的化妆师哪个没开学校?就是没开学校的哪个又没在当讲师?
你们找学校都知道找哪里的实习机会多一些,哪里就比较好,这也是一种事实)可能还会为自己的小聪明高兴一番,你的确有实习机会了,你觉得学校很好,你感激学校,学校的承诺 的都是真的,可你知不知道,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优惠的价格,接到各种活动,然后让你去实习,你高兴的去做了免费的工人。
然而当你毕业出来找工作的时候,会不会听到别人说:人家找学校里的学生干活,都不用给钱,给个实习机会乐死他,找你干啥,你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能有多大差别。这个时候你做何感 想? 你也来降低身价来和他们竞争嘛?不,学生到处都有,并且是花钱来当免费干活的工人的,你输掉裤衩也没有意义...当然你也许会说,用人的地方都傻嘛?在学的能有什么经验,他们用那些学生,放心嘛?难道用人的地方都不顾质量嘛? 答:放心呀,有老师跟着呢...再说,你又有几年经验啊? 再然后,当你学完化妆之后,初入行业,为了生计,给钱就干的时候,你知不知道,你就是将整个行业价值拉低的一份子当然,你这么做,没错。
没有几个人能大义凛然的都吃不上饭,交不上房租了,还不降价工作,你降,我也降,大家都来降,然后等你在以你以前接活的价格接新的活动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还是贵了,又要降价才能有活干...这叫做恶性循环~我发表的这些观点,自作聪明的人有可能把这个当作一个机会,更加坚定的加入到这个行业,我可以说,蛋糕越来越小了,你来了,大家饿死的早点而已~~附加:广大同业人员:
我上面的话,是对大部分人普通人说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做的很成功,那么祝贺你,但请你不要拿出自己的优越感来俯视他人,误导他人..做人要诚实,而对我,在这个行业你不一定比我强,不用来我这里卖弄..所以,只为赚钱而学化妆的人们,你们选错了路,或者你们有更好的选择,不要盲目....
化妆,某些部分PS也能做的很好,未来我不敢说,但总有一天,专业的化妆只会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艺术的价值是无限的,但没多少实惠,有实惠也是那一小撮人的...看见新的化妆师职业资格证了嘛? 里面有个括号(化妆工)
看来你是个失败者,我想说,化妆和任何行业一样,只有做精做好才能赚到钱,!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个跟做了多少年没有关系,做100年,行尸走肉也拉倒!别假装很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化妆师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很多人说现在看不到世界发展的前景了,不!你错了很多人说现在看不到世界发展的前景了,不!你错了解忧杂谈社百家号历史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来,停下来的只是你被人有意局限的大脑和停滞不前的思维而已!前言人类社会的文化从用途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控制人、左右人、唆使人用的文化。一类是开发人智慧,让人认识宇宙万物的文化。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常被强者左右,他们会不断用控制人、左右人、唆使人的文化去剔除开发人智慧、让人认识宇宙万物的文化。随着长时期的发展,两类文化一进一退,最终开发人智慧、让人认识宇宙万物的文化会大范围消失,而控制人、左右人、唆使人用的文化会大行其道。到这一步世人就会因为无法认知这个世界而盲目,同时会因常被欺骗和唆使而苦恼。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有两个必然。其一是技术能力会越来越强,这是通过经验积累必然会出现的。因为历史上每个强者都想让自己更强,会积累各种技术手段,随着经验积累技术水平会不断提高。其二是前文说的文化理念的扭曲变异,这也是通过经验积累必然出现的。因为每个强者都在想方设法去笼络和左右他人,他们就会按自己需要去篡改原有文化,从而设立自己独有的文化理念圈子。数千年的发展,不同的人设立的不同的文化理念圈子也会层出不穷。这就形成了各种横向和纵向的社会意识形态分化。到最后人人都会被不同的文化圈子画地为牢给圈定住。不同文化圈子之间也就开始了各种争端,越到后期争端出现频率越高,这都是必然。当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后,人们就会感觉看不到前景,社会秩序也就全乱套了,当人类社会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就必须从文化根源上重新给予归正,所以历史上会有正名百物一说。第一 名物论中华古文有【名】而无【字】,现在的【字】在中华文化中为【某物之名】。今人以【理解其字之义】的【字义】思维体系构建了白话体,古称俗话用于方便交流。古人以【认知所名之物】的【名物】思维体系构建了文言体,古称雅言用于构建思维。文言体用字简是因【一个字就是一个名称,一个名称就对应着一个实际事物】。正如这句可写成文言体【一字一名,一名一物】。今人只知理解【字义】不懂认知【名物】,所以多看不懂文言体。比如今人常把【不知道】理解成【不知】【不懂】的概念在用,这就是【字义】的概念理解。古人认为【不知道】是【不知事物内在的始终运化之道】,这就是【名物】的实物认知。这两种思维体系构建出的人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其读书方法上也有不同,文言体要一个字挨一个字的体察慧悟,所以用不到标点符号。它用介语(如、者、非、乃、彼、此、可、何、为、则、皆、而、其、夫、兮、也、于、之等等)承前启后。用逐字察悟名所对应【物象】的方式来读书,这样能传达很深的内涵。白话体系则以字义和词组概念组成,这才需要标点符号断句。这样字面上很好理解但是无法传达不出更深的内涵。这就造成了白话体系教育构建出的思维都特别肤浅,都是一种表面认知状态。所谓现代学术完全是按照单字【字义】和词组【概念】为主体构建起来的。它将前人理解的字义和概念传给后人视为教育。又把学术划分为理物之学和理人之学以及诸多学科,如唯心唯物和文科理科之分。而中华的根源文化不这样分,它将人心视为一个奇点,用这个奇点去认知万物运化规律。最终他会把万物的始终、前后、内外、古今等等发展规律熟掌于心。这些熟掌于心的物质运动规律也就构成了他的思维形态。当人的思维形态和宇宙物质运动形态达成一道后也就初步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为了构建这样的思维,人就要对万物的自然运化发展规律进行认知。宇宙万物在自然运化过程中会产生【实物】和【事物】的相互转化。以【人心】为认知中心,把万物相互转化的过程用符号分辨以及用语言描述时就需要给这些实物和事物进行命名如:1、实物命名:(取形造字)《人》为“人本实物之名”,《水》为“水本实物之名”,《山》为“山本实物之名”。2、事物命名:(取象造字)《化》为“化本事物之名”,《变》为“变本事物之名”,《动》为“动本事物之名”。以【实物之形】【事物之象】的方式【造字名物】为的是尽量达到【近实自然】,这样人认知后构建出的思维是直接对接到【物的本象原型】上的。就如同画画一样,画画的人可以追求将画像尽量达到与实际事物相同的写实,也可以追求随着自己的想法进行写意。而造字名物则必须【遵循写实避免写意】的原则,因为写实能保持文字的【名物表象功能】,这样文字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不会失真。避免写意就能避免各种人为定义篡改文字的原有名物表象内涵,这样能避免人的思维认知脱离实物而进入虚论。同时能尽量减少文化的时代变迁。老子讲的“无为”与“自然”也包含这个道理,就是不人为的去改变文字与实物本象的自然对应。若人人都去按自己想法,人为的对字添加定义解释,都用写意的方式去认知和传承文字时就成了传话游戏。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字的字义理解是不同的,学字义的人也就不懂到底是谁的对了。当传到三人以后的【字义】与其【原所名之物】内涵是完全不同的,时间一长人类的文化也就乱套了。字义的俗话虽便于表面交流,但不能构建人深层分析识物的思维。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稍微有点内涵的话他就听不懂,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肤浅的表象。文化传承中一旦失去名物的雅言传承,人们做事思路就很难清晰,很容易出现全民盲目的状态,所以一直是雅俗共存。举个例子,甲告诉乙东南西北等字义,然后甲说向东乙就会向东,甲说向西乙就会向西。这就会用【字义】的俗话体系来实现。可是为什么向东?东南西北方向是怎么发展来的?要自己弄明白这些就需要靠【名物】的雅言体系来实现。到近代后文雅之言大多都被废除了,全部流俗了。全部流俗的社会文化是什么样大家也都看到了,留下的文化都是指使与被指使的内涵,人们已经不懂自己思考了。老子又讲:“同出而异名”,就是在说文字只要存在,就会产生【名物】与【字义】两种不同文化思维体系。在长时期的演变中,文字会不断产生【同出异名】从而导致社会整体文化的大变迁。所以文化经过长时期发展后就需要从新正名。也就是去掉被人为写意歪曲的字义。把人对字的字义理解拉回到名物认知上来,古人称之为正名百物。第一 名物与字义宇宙所具之物不下兆亿之数,以无量而计。而常用文字不足一万,个人能认知的文字只在五千左右。试问当人的知识只停留在五千字的概念字义认知时,他对这个无量无计宇宙万物的认知又能有多少呢?当现代人发现某个现象和理论后就开始自视为世界先进甚至说成真理。其实那只不过是兆亿分之一而已,又有什么值得标榜和吹嘘的呢?那些一直在标榜和吹嘘先进的人其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人们懂的更多,而是作为了一种笼络人为自己谋利的工具而已。人类的文字还有一个无法避免的缺点,那就是字义没办法把事物百分之百的描述出来。人要认知的万物有一大部分是【超脱于文字存在】的。他存在于人的思维中,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靠文字字义认知万物根本不行。还要会【以象推象、以数推数、以理推理、以道推道】的方式去认知,比如【上善若水】就是用水之象去推善之象。【测日影】就是用日影之数去推四时之数,这就是【以数推数】。再有“拔苗助长”“歧路亡羊”“南辕北辙”这是【以理推理】。【大禹泣罪】【象箸玉杯】这就是【以道推道】。中华文化之所以不用【字义思路】而是用【名物思路】为的就是达到【以象推象、以数推数、以理推理、以道推道】的延伸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跳过字义概念直接察物象。比如每个小孩生下来父母都会给他起名,看到这个名字知是这个小孩就可以了,是不需要给这个孩子的名字进行【定义】的。要做到对这个小孩的具体认知,从研究他的【名字】入手肯定是错误的,必须对其性格秉性进行深入观察才能做到对这个小孩的认知。【穿透文字字义概念局限直接察物象】这就是【名物】的思路。以【此地无银三百两】来说,其字义概念内涵就只是这里没有三百两银子而已。以【象箸玉杯】来说,其字义内涵就是象牙筷子和玉制的杯子而已。要换成名物的思路就是这些字组成了一个完整事物象,这个事物象展现出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以延伸用到其他很多地方。这种名物思维是根本不去关心具体字义概念的。文字是万物的名称,看到每个字时,知道他对应的事物之象就可以了,不需要【人为定义】。把某特定环境下物的状态定义到【字义】里边,就类似于把小孩的几岁时身高体重定义到小孩的名字里一样,时间一长原来正确的【定义】也就不正确了。必须重新测量小孩的身高体重,而原来的身高体重【定义】不存在任何意义。所以定义一旦形成,人的思维就会落在死概念上,事物之象的思维就没有了。真正的认知一个事物包括:“其名、其形、其色、其性、其用”等等物性的诸多方面。这些物性会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变化,他不是固定的。所以定义的【定】字本身就注定了【定义】思路肯定是错的。人认知事物重点在于【认知事物在自然环境下的连动变化规律】,然后通过这个规律就可以做到把握事物发展了。而不是去死记硬背那些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一时有效的概念。人的【概念定义】认知一旦形成就是死的、静态的、不变的。而万物却随时在产生着变化。这类用概念认知万物的人,其思维认知是跟不上万物的实际变化的,这就会造成人的思维和想法脱离实际。诸如闭门造车,纸上谈兵都属于这一类的产物。比如现代大多数教科书都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学生学的理论很多是将要被淘汰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就是因为教科书里多数都是被时代定性的【字义】【概念】【定义】构成的。学生们学了这些【字义】【概念】【定义】,只不过是认知了前人对这个事物的描述而已。可是这个事物是如何发展的,发展到今天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又该如何把握这个事物的未来却根本不会。这就是【字义】【概念】【定义】教育的最大弊端。他只能认知前人对世界的看法却把握不了世界的未来发展。用文字的【字义】【概念】【定义】认知万物就类似于从他人画的画里边看世界一样,画能画的很美,但是他永远不是实际。所以认知文字必须要透过【字义概念】直接【察名所对应实物的方式(不从他人画的画里面看世界)。这种【自察文字所名之物】是一种自己亲身去思考和感悟的状态,这种感悟锻炼到一定强度后能形成人的感知能力。这种感知力是概念式教育教不出来的。当人懂得字只是【某物之名】时,看到字把思维直接拉到其对应的实际事物上,然后自己去察这个物的本质形态以及变化规律只是人认知万物的刚刚开始。如果人对世界的理解处在听别人【概念定义】的阶段时,他是没有独立自我认知的。他的认识都是前人的他人的看法。他的理解实际上【走到了他人画的画里】。这种人的思维肯定是和实际事物脱钩的。结果就是他成了别人概念定义的傀儡。说白了这种人根本就没有成长过,他的认知都是别人概念定义的复制品,只是个传声筒而已。更关键的是下定义的那个人之所以那样下定义是带有他私人目地在里边的,也就是说他的概念定义就是给你下的,不是给他自己下的。可那些学习概念的人还在拼死维护着下定义的人多么伟大,定义多么正确,可以说相当可悲。人对万物的认知是需要【名、形、色、性、用、命、理、道、源】等等诸多层次的。这类人在第一层【名】的阶段就已经被他人定义带偏走上歧路了。所以别看如今【名物】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他真的只是人认知万物的刚刚开始。第三 名易论人为了认知宇宙万物,会对万物进行命名。这个【名】所用的符号就是现在的【文字】。这个文字在传承过程中会出现几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无名阶段(无名万物之始)(混沌初开)事物存在但是没被人用文字对其进行命名的阶段。比如“混沌”之说,今人认为混沌是无形状态,其实不然,应该说成无名状态,因为混沌本身是有形体存在的,但是人们还没有【形】、【体】这些符号文字去指代它。宇宙万物先存在,而后有人对其【命名】【认知】。在人命名认知万物以前的无名状态被后人称为混沌。也就是宇宙万物存在但是人没有创造出【文字】对其进行命名描述的时候。第二个阶段-----冠名阶段(有名万物之母)(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初始冠名阶段,对宇宙万物进行冠名,万物有【名】后就可以用语言文字交流和传承了。让每个物都有这么一个名称的阶段就是冠名阶段。比如【水】为“水本实物之名”,【化】为“化本事物之名”等等。这就像一群小孩出生后需要给他们起名字一样,否则没办法在语言上分辨和指代他们。第三个阶段-----传名阶段(有无相生)物被冠名之后,让他人知道这个【名】具体所指的【物】,并且能相互交流传承的阶段。这样人与人之间可以彼此交流对宇宙万物的认知。如人们知道【水本物】的存在,但是不知道他叫【水】,为了人们能交流这个【水本物】,所以创造了【水】符号作为【水本物】之名。然后人们看到或者说到【水】符号就知道对方意思指的是【水本物】,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利用这些物名符号来认知沟通万物的形式与演变。第四个阶段-----名易阶段(同出而异名)物名(文字)在人与人之间传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对物名(文字)产生不同的解释认知。有人察悟到了【名】所对应的【实物】,有人只是在传承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字义】概念。一个传承了实物的【本象原型】,一个传承了他人理解的【字义概念】。这个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出现了【本象原型认知】与【字义概念理解】两种不同的状态。结果就造成了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不同,并开始相互争论对错,在不断的争论过程中文字内涵会产生各种人为的易变。如【白马非马】这句话做【本象原型】认知时就是错的,白马不可能不是马。而做【字义概念】理解时,【马】的【概念】是一个物种群的总称,能分出很多类,白马只是其中之一,不能形成对等,所以说【白马非马】就是对的。这句话用【本象原型】认知和用【字义概念】理解出现的对错结果完全是相反的,这就是【同出而异名】。人类文化的变迁大多来源于这【同出而异名】的阶段。名易阶段的【字义概念理解】可以用来理解前人或者他人说话的意思。名易阶段的【本象原型认知】可以用来认知万事万物的实物本象形态。两种状态进行对比就能对比出一个人的思维、知识和能力处在哪个阶段。能很容易看出一个人说话是虚是实,也很容易看出这个人的需求和目的等等。这就是鬼谷子说的“审定有无,与其虚实”。第五个阶段——正名阶段将文字长久时期衍生变异出来的【字义概念】去掉,让人们的思维认知回到察名知物的【名物】上来。如历史上黄帝的正名百物,其实就是在做这个事。当然【正名】也是人为在做,其与【定义】形式上差不多,但实质上有很大区别。因为正名是将文字对应到实际物象上,目的是上认知【实际】的物。所以必须以自然实物形态为基础依托,不能随意由着人的想法篡改。定义则是脱离自然,完全靠人为添加。这种【定义】之所以存在的目地就是用一种固定下来的意识形态去控制和唆使人而已,它已经失去了开发人智慧,让人认知万物的内涵,所以跟实际事物变化会有很大偏差。第四 概念肤浅论现代人习惯用概念认知这个世界,可概念却是让人思维走偏的开始。概念的来源就来源于人与人之间为了交流方便,总把一些话概括的说。这种概括是有特定的时间、环境和对话主客体知识面限制的。是不能大范围使用的,一旦大范围使用就会误导很多人,会导致文化传承的失真与变异。比如【玄】字,现在大多数人理解为一种【玄幻】的概念,那意思就是不实际的不存在的,很多人也被误导的跟着说。而【玄】字最初对应的是【把一个木板固定在某点上,将蚕丝一类的细丝栓在木板上,然后将很多细丝搓捻成线叫做玄丝成线】,人们把搓丝打结这个行为事物抽象缩影成【玄】符号,用这个符号作为原事物的名称。这个名包含三部分,那就是被玄的二物(一物不能成玄)和主玄的人,老子讲【同谓之玄】前边有一句【同出而异名】就是被玄的二物。两个初级事物交叉形成二阶事物后还会再进一步交叉产生三阶交叉事物,然后四阶交叉事物、五阶交叉事物、六阶交叉事物等等。这种进阶交叉产生事物之象就是【玄之又玄】,也就是不断滋生出事物。大家仔细看看这个滋生的“滋”主体【兹】是不是【玄之又玄】的合字呢?大家再仔细想一下结绳记事的那些绳子打结后一个个挂上去是不是【玄之又玄】呢?他怎么可能是【玄幻】的概念?现代人把他理解为玄幻是因为太多人都是处在概念认知世界的阶段造成的。再如【慈】,现代人多理解为【对人好】的概念。实际上兹与有滋养生发的内涵。心就是人心。以自己的心为出发点,主动去滋养生发万物之象就是【慈】。一般文法经常说慈母,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母亲有与生俱来的生育呵护子女的心。慈则是一种主动滋养生法万物的状态。其概念理解与实物本象原型认知的是完全不同的。再有【自然】,物的本身为【自】身,有形的物具备自己的有形身躯,无形的物不具备自己的有形身躯,只有【自】没有【身】。也就是说这个【自】就可以追溯到这个物的本源支撑上。【然】的古体有【然也】之说,就是【是】的内涵,自然也就是【物的本源自带的自发的自是运行状态】为【自然】。跟今天人们说的【大自然】概念完全不同。那些把【玄】理解为【玄幻】概念的,把【慈】理解为简单的【对人好】概念的,把【自然】理解为【大自然】概念的,以及前文中说的把【不知道】理解为【不知】【不懂】概念的人,其思维都相当肤浅。这类思维是探查不到周遭事物是如何变化的。所以他做事没有自己的思路,也就不知该如何妥善的把握事物发展了。千百年来人们口语说【不知道】,为什么是【不知道】而不是【不知理】呢?没人仔细去探索他。其实这个【不知道】的俗语之所以存在就能说明中华古人认知事物是处在认知事物自然变化层面的【自然正道思维】,而不是停留在概念理论层面的【概念逻辑思维】。【正道思维】来源于万物的自然运化之中与天道一(不二),【概念逻辑思维】附着于人心,不同的人心会产生不同的概念逻辑,这些不同的概念逻辑与天道二(不一)。 一旦不一形成,国政民生就要失道而进入混乱了。肤浅的概念会造成人肤浅的思维,肤浅的思维会激发人肤浅的语言和行为,肤浅的语言和行为会造就浮躁的众生之象,浮躁的众生之象也就形成了混乱的社会形势。要想把混乱引导进入承平首要做的就打破概念的局限,回归自然的实物对应认知。第五 自察悟与听教义中华文化最初传承的只有【道】没有【义】。是不传承【教义】的,而是传承【识物知道】的自悟方法。字则是【识物知道】用的工具。就像人为了分别不同的小孩需要给他们取不同的名字一样。名之字的存在只是为了认知和区分物的工具而已。有了方法【道】与工具【名】人们就可以靠自己思考分析去认知宇宙万物了,这是中华教育之道(所走的路)。老子说【大道废案有仁义】,就是指人们不懂自察悟的方法【道】了,跑去直接拿别人成型的认知【教义】。这种【教义】正好是阴谋者左右人类社会的切入点,会有很多人利用这个切入点做坏事。这些人最喜欢让人们不思考,那意思全听他的教义才好呢。当教义出现后人类社会也就失去了以自然天道的发展状态,开始不断被强人、圣人、名人、大家、专家、学者等等所左右。比如苏东坡曾说【设若坡是土之皮,滑岂为水之骨乎】。这句话有一定的解字不能按象形拆解来认知的意思。这个不能按象形拆解认知文字的看法就是东坡的个人看法。他这个看法也就形成了他的教义。因为他是当时社会的名人,所以很多人就被他的观点影响左右了,结果从此放弃了自我思考开始听苏东坡怎么说。这种靠听教义来认知世界的人,其状态就等于放弃自主权,把自己的前程让别人摆布一样。就算他听来的教义是对的,这种等靠要的心态也会毁了他。【坡】字从象形拆字来解,“土”字旁有土之象,同时“皮”有表面和覆盖之象。也就是说古人对“坡”的实象认知就是只有表面附着有土的才能被称为“坡”。没有土的只有石头的就会用另一个名来描述,比如【壁】。所以在古人眼中【山坡】与【山壁】是不同的。其不同就在于是石头外露还是被土覆盖。有人说你说错了,一般都是陡峭的才能称为壁。那么请问【戈壁滩】是否存在陡峭一说呢?是不是需要改成戈坡滩呢?其实这就是【黄土高坡】与【西北大戈壁】的不同。这个坡与壁的不同用法,直接让人明白了其两者地貌不同。中华创造文字相当谨慎,那就是一个字对应着一定的【时间】【空间】【固定的形态】【不可被歪曲的格局】。诸如戈【壁】、大【漠】、荒【原】、丘【陵】、沼【泽】、云梦【泽】、长坂【坡】、昆仑【墟】、殷【墟】等等,每个字都是具备自己独有的形态特征的。再比如东坡的【水之骨】说,他这个思维本身就是套入死逻辑出不来了。为什么非要说成【水之骨】?为什么不是【水与骨、水和骨】?所以东坡的【水之骨】之说就是他的个人理解。把他的理解不假思索的直接拿来成为自己的认知,就是得其【教义】。然后人的思维是他的【教义】形成的【概念认知】。那么从此之后在这个人的头脑中就会产生一个潜意识认知。那就是苏东坡不会错,他说的就是对的。有这样观念的人还会到处去维护苏东坡的说法,这就是【教义无意中控制人】的方法。可是当你用象形名物的思路认知【滑】时你才能发现东坡说的也会有错。其实任何人在无意中都会有错误出现的,所以看待每件事都必须要进行自我分析的,这才是正常看待事物的思路,那些不假思索的是其本人懒惰造成的。比如“骨”字在中华古典文法中不仅有【骨头】之说,还有【骨碌】之说。当水和骨碌的骨用在一起时,那么骨碌的水珠不会向上只会向下,其象是什么?是不是【滑】下来了呢?所以说当人懂得自己观察时,懂得用名物的思路思考事物时,人才能看到文字所名物之本象,而不是直接接受别人的教义看法。同样我对【坡与滑】的认知是靠我自己从【名物的用法】中对比解出来的没人教,但是谁能说解的错呢?他的【实象】【本象】就在那摆着呢,谁能说错?甚至不用任何名人、组织、机构来映衬其对。但是人们一看就能知道其对错,这就是【名物】的【纠偏正道】作用。用【名物】的方式认知万物时能从【实象】中得到【实知】,这样人的思维是依托自然产生的,思维是独立的,很难被他人左右。而教人【教义】那就完全不同了,被教育的人没有独立思维,都是在效仿别人,他的认知只是别人认知的复制品,用现代话说叫什么拿来主义。这种人是根本没有独立思维的。所以真正的认知来源于自察悟而不来源于听教义。第六 点悟论前边说过超脱于文字之外的东西是学不来的,要靠人自己的亲身去经历体会才能感悟到。所以人的大部分能力不是学来的,而是在经历中历练悟出来的。一讲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的心态。二讲究【以象推象、以理推理、以数推数、以道推道】自悟方法。三讲究【《察》得《象》,《象》得《比》,《比》得《演》,《演》得《易》,《易》的《理》,《理》得《道》,《道》得《权》,《权》得《择》,《择》得《施》,《施》得《展》,《展》得《化》,《化》得《正负》,《正负》得《进退》】推演过程带人学习的人除了讲法传道外也只是给学者指点而已!指点指点只能指一个点或者几个点。比如老子传承善,指了一个点出来,那就是上善若水。如果一个人真想明白这个道,他可以立志顺着长江源头走到大海然后再走回去,在这个过程中去观察水之象。这一来一回的经历体悟他就会明白什么是善,根本不用别人解释。只等着别人解释不去自己经历察悟的人是永远也教不出来的。学者的成功关键在于自我思考与实践,如果全靠灌输式的具体描述传承文化就会进入误区,学的人也就成了按部就班、教条传承,完全没有自我分析能力了。过去叫【带】徒弟,现在叫【教】徒弟。这就是不同,才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我历练出来的。在说这个指点,如果一个人最初的学习养成了通过一个【点】去体悟更多的习惯后,那他会注意观察很多【点】,到最后他就能自己去发现【点】。慢慢的他就具备了一种能力,那就是【见微知着】的能力。当他看到某【点】后就能按道理推演出一条【线】的发展状态,当他知道这条【线】的发展状态后就能按道理推演出一个局部【面】的发展状态,当把各个局部【面】的相互影响规律摸清后他就知道了一个整【体】的发展状态。举个例子,矿泉水算是一个【点】,在内地上市的时候大概在十五年前吧?从上市时2元钱/瓶,到现在1元钱/瓶的发展过程就是一条【线】。矿泉水上市时的时候一份学生餐【又一个点】2元钱,发展到现在一份学生餐8元左右【又一条线】。【点】对比其一:15年前两个点相比较而言,那时候买卖商品利润大很好做,你只要去做了,无论有没有知识学历,只要你去做了都能赚钱。其二:15年后的两个点比较而言,现在买卖商品利润小很难做,你再去做的时候,哪怕你是博士毕业,照样无利可图。其三:15年后的商品利润空间缩小,商家开始从品牌、质量、文化、节俭等方式上追求利润,靠商品增加附加值老增长价格,这前后一对比都能对比出很多东西。【线】对比其一:矿泉水从15年前的2快现在的1元钱,对比出了什么?其二:学生餐从15年前的2元钱到现在8元钱,对比出了什么?矿泉水从2元钱到1元钱的发展【线】与学生餐从2元钱到8元钱发展【线】对比,15年的经济发展成绩如何也就分析出来了?同时也推出了民生的发展情况如何,这就推出了一个【面】的发展。再综合其他方【面】就能看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对照一下当下人们崇尚的、追求的、媒体宣讲的就能对比出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因为矿泉水价格这一条点开始推演出来的。这就是从一点引出的推演对比思路。随着推演的范围不断扩大,人的慧识也就体现出来了,有这样能力的人谁都不敢小视的,他说的话句句落在实处,根本没有废话,做事也不会轻易出手,一旦出手那就会触动和改变很多东西的,这是概念式教育根本做不到的。名物建立的是人的马前思维,而概念建立的则是马后思维,这就是区别。第七 名物数理对应中华的每个象形文字就是一个事物的【名】,这个【名】本身就是【某物之名】的简写,所以【名】本身就含事物对应。也就是说当看到这个【某物之名】后,思维就要直接拉到他对应的事物上,这就是文字自带的实物对应内涵。因为事物的变化是具备一定数理性的,所以事物的【名】也是有数理区分的。也就是说文字属于对应事物成套衍生出来了,除了一数理名外很多名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例如《基、根、本、因、由、源》这是一套名。当人说到这几个名的时候必须整体使用。一件事发生需考虑到这一套名的六个点。别人告诉你《源》和《因》,但是这并不等于全面认知。你还要去探察他的《基、根、本、由》。如果不去把这一套《名》全都探查一遍,人就无法更好的把握这件事的发展。如果全都察了,那么这件事对于你就是小菜一碟,任何阴谋在你这都施展不了,因为你看事物看的太清楚了。拿一棵树长在地上说这几个名。长树的地--------------------------------------------------------------------名《基》其地基之下部分----------------------------------------------------------名《根》将根扎根于地基-----------------------------------------------------------名《本》根不在基内-----------------------------------------------------------------名《失本》这颗树能长出来是因为有种子,这个种子-----------------------名《因》把这棵树种子拿来种到基之内的人或者其他传播介体-------名《由》这棵树的种子产生的地方----------------------------------------------名《源》对比今人【根本、本源、基本】与【原由、原因、因由】这些都是混用的。这个两组词组在今人的思维中上大体上是一个近似的概念没有太大分别。所以用今人的文化体系所建立的思维方式去分辨事物是分辨不清的。这种【概念式认知】就是让人思维不清的一个原因。这就是文字的【名物】功能被废弃而用【字义】认知造成的变异。举个例子张飞之死,其做将军不能爱戴军卒这是【失本】,激发下级起谋杀之心是由于其性情暴躁这是【由】,其性格暴躁来源于以前的家庭和社会教育这是【源】,酗酒这是【因】。他之所以能肆意暴打军卒是因为有军权这是【基】。若防张飞之死可从中任何一项入手都能避免张飞之死的发生,也就是说任何一件事你把它的【基、根、本、因、由、源】任何一个控制住他就发生不了。察【基、根、本、因、由、源】为的是预防事情发生。今人察不清事物的【基、根、本、因、由、源】,所以什么事他都预防不了,只能任凭事情糟糕发展。人的能力就在这,把握好任何一件事的【基、根、本、因、由、源】是不是能形成一气,他就完全把握了事态如何发展,这是防微杜渐的内涵。其实一件事物能发生是很不容易的,他都需要【基、根、本、因、由、源】六个因素达成一气,这一气不能形成,这件事就发生不了。古人言善治兵者,治兵之前。就是这个道理。第十三 本末论一个政体的政策和法律是靠具备一定意识形态和思维逻辑的人草拟和颁布的,其中草拟和颁布这个法律人的意识形态和思维逻辑也就直接造成了这个国家整体的一种社会形态。两个国家的战争与和平是靠具备一定意识形态和思维逻辑的人来判断决定的,其国家整体的意识形态和思维逻辑的表现也就直接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发动战争与维持和平的不同理念。每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是靠具备一定意识形态的思维逻辑的人建设起来的,这就说明建设政治经济的这群人其整体的意识形态和思维逻辑就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会人们生活的状态。现代人们多知道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主导着这个世界,但是人们多想不到,还有一种叫做意识形态的东西主导着所谓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中华文化认为,人的普面意识形态直接主导了世界上的政治、法律、战争与和平。所以把搞政治,立法律和发动战争都看成是亡羊补牢,不如直接对形成政治、法律、战争与和平的人的意识形态进行把控。一般人不知道这些意识形态的具体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形成以及对其进行把握。而中华文化所研究的正是这一块的东西。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上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与纷争,那就要直接从人的意识形态根源上去归正,这就是中华文化后天范围的根本。它不是像现代人们认为的末法时期儒释道的字面解释那么简单。也不只是宗教信的仰烧香拜佛就能完全代表的。何为本?造成社会上一切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的意识形态为本。何为末?已经成型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以及人事具体的行为表象为末。所以中华总是把那些看重社会上已经出现的事物的人都说成本末倒置。因为社会上已有的“末”表象是以前的人意识形态建设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只是过去人文化意识形态“本”的延伸而已。也就是说,事物现在正在发生的表象其实只是过去的展现。要想把握将来,那就要“弃末”不关注这些正在发生的具体表象。“求本”采用打造人们正确的文化意识形态从而完善将来整个社会上是否战争与和平才。如今的人们总是在对社会上已经出现的事物进行评论,争论,甚至打架,国与国之间发动战争。其实呢?这都是人思维退化的表现。一个真正能把握事态发展的人,会用心去经营“本”。可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个造成事物现状的意识形态“本”,也就没办法去把握这个“本”,所以他的治理方式只能选择对社会事物正在发生的表象形态的“末”去下手。当对事物已经出现的表象形态的“末”去下手时,因为“末”是成型的,只能不让他去表现,却不能从根本上去掉形成这个“末”的因素“本”,也就只能去选择,压制,暴力,等等手段了。因为他们试图凭借一己之力,用人为的方式,强行的去控制人类社会的事物发展。而实际上却根本改变不了形成这些现象的因素“本”形态。所以中华文化把这类人被统称为匹夫之勇。真正的大智大勇,是直接从人的意识形态“本”产生的初期开始去治理和控制整个世界社会的“末”表现。这种控制似乎是一只无形的大手,虽说一般人难以摸着它的具体形态,但是谁也没办法否定它的存在,谁也不能逃脱它对整个世界演变的推动作用。老子曾对此种状态的说法就是“大道无形”。这就是中华文化所走的路,因为它懂大智大勇所以从不逞匹夫之勇,因为它懂社会形态“末”的表象只不过是过去人思维意识形态的延伸,所以他把眼前的事物都看成过眼烟云,却在用心经营着现在的意识形态建设,从而去把握未来的发展。老子有云,执大象天下往。也就是说只要去把握好人文化意识形态本的大象发展,天下会自然演变与发展。能推演此大象形成与发展那就是中华文化。在实际运用中,无论是什么当前局势、各种争端,人文乱象等等,其实都要懂得去忽略才行。它们就像一团乱麻,让它把你缠住,什么事你都将捋不出头绪。懂得用正确的文化去建设未来正道文化后,你就会发现随着正道文化的不断建立,社会上各种问题和矛盾都会慢慢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如商末虞、芮两国因土地而产生纠纷。当他们产生纠纷的时候就希望有人能给公平处理,结果整个天下能把持公平的只有周文王。因为周文王的治世观是两国君主都认可的,也就决定让周文王来做公断了。结果入周之后,见到人们互相礼让,相形之下,感到自己为了土地而争相当惭愧。二国君便说:“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最后罢了土地争端而互相扶持而存。相反要换个方式呢?两国开始追究历史原因和问题,然后各说各的对,最终各自拉各自的朋友来为自己站台,说是为了体现公平,但最终结果会越来越乱,越来越不可收拾。大家对照近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不是就是这样才产生的呢?所以真正处事段事者,评判的并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事物发展中的道理。所以能持天下公者便为天下王。何也?人们斗争的双方,都需要或者希望有人能给个公平的决断,大家想想能做到这个公断的是不是天下大公?天下大公则万民认可,万民认可就是把权柄天下的事物的自主权送给了别人?人家不称王恐怕都不行啊!正如老子所云: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争斗,就是因为争斗最终的结果就是把权柄事物的权利推给第三者,所以往往历史上胜者都是那些争端后边的人,比如秦楚争的厉害结果刘邦得了天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就是因为在他们忙于眼前争端的时候,第三者却忽略和放弃了那些争端。而去不断建设着未来正确的道德规则。其成败不就一目了然了吗?第十四 文化应用论文化是让太容易迷失人生方向的人心时刻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也就是找回正道的方式和理论。当社会上没有了这个正道引领人生方向后,人类的一切都会迷失而出现混乱。所以中华文化把每行每业都加入了让人找回这个正确方向的内涵,这就是过去所说的行业的文化内涵之说。一个行业如果失去了提醒人找回正道的内涵,也就是失去了他的行业文化内涵。如中国的造字学,因为性格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所以它就把这个内涵融入了“性格”一词中。比如“性”由“心”“生”组成,也就是指心上所生的意思。性格就是心上所生出的对事物分析与认知的思维格局(这个思维格局在中天九维字源中有详解),当然一个人把一件事分析成什么样,他的成就也就是什么样。他心上所生对事物的认知格局小到连自己都不能正确认知,他的成就也不可能出现。他心上所生对事物认知格局大到整个世界,他的成就也就大到整个世界。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所以造字时就把这个内涵融进了性格一词中。还有诸如很多建筑都会描绘图腾,为的就是传承文化内涵,而这个文化内涵只有有心人才能发现,正因为有心他才能建立自己正确的思维格局。而无心之人总是自我矛盾着,比如你问他信佛吗?他会说:“我不信佛,你那是迷信。”可是你换个方法问他:“你信缘分吗?”他会说:“我特别信缘分!”然后你再问他:“你知道缘分是佛家的理论吗?”他会很吃惊,然后无语。或者你问他:“你信中国的道家吗”他会说:“我不信这些迷信的东西”。可是你再换个方式问:“你讲道理吗?”他会很冲动的回答:“我怎么不讲道理了”。然后你再问他:“道理就是从道中衍生出的理论,为什么你不信道,说你不讲道理又会那么生气呢?”他都会无从回答,因为他根本没有正确的认知过自己的思维格局,也就没有办法建立正确的思维逻辑,这就是人心失去对事物正确认知方向才出现的状态。当社会上的各行各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都失去这个正道文化方向引导后,就只有腐朽和烂掉的结局。所以每隔一段时期,社会上就会有一批不可思议的人出现,出来归正人们的文化,为的是让人类社会能循环发展,不至于一次性烂掉。从新将正道文化融入到各行各业中时,就形成一种文化复兴的气象,然后人们才会慢慢的又感觉到找回了自己生活的方向和乐趣,人心的回归正道也就没有了那些浮躁的表象,整个社会才能进入正道时期。有人说,战争主导着世界,所以一分析问题就走了互相争斗的逻辑思维。可是他却没仔细想想是什么主导了战争?其实这个世界上是有一种东西再主导着这些战争的,那就是智商!并且很多还是低下的智商主导着战争,有很多是低下智商的人被人利用无知的参与了战争。而真正造成这些战争的人却从不愿自己进入战争,因为他们深懂战争的利弊。这就像两个人,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如果他们智商高,他能有很多路可走,根本不用靠打架来解决。而智商低的因为脑子里想不到还有其他的路能解决这些问题,甚至也发现不了会被人利用的阴谋。所以一旦有矛盾就会打架,用匹夫之勇掩饰自己的没有智商。老子讲夫兵者,不得已而为之。孙子兵法讲上战伐交下战伐兵。有上战就不会用下战的,都是这个道理。其实孙子的兵法的策略能力也是有限的,它只不过是从中华上古大道中演变而来的,并不是全部,并且还是退化了的兵法。中华所说正道思维方式与如今失道社会人们德思维方式正好是相反的。如今是失道社会,也就是说现在的社会人们必须学会反向思维,也就是反思。比如古代与现代对战争的看法,战争是因为有问题出现了,然后围绕问题产生了矛盾,围绕矛盾产生了战争。为了更好的战争才开始研究兵家、法家。各种孔子、墨子、纵横家的,所以百家多数都是以维护某一方面看待问题的正确性强行实施的战争策略,是问题出现后的对策,而不是避免问题出现的政策。所以他是被动的。永远做不到主动,这也是诸子百家理论不能大成于天下的原因。而文化规范,他是从格局上去梳理。比如有战争出现了,那么从造成人的思维结构上往回推造成战争的两方矛盾在哪,通过找到的矛盾再去反推两方的问题在哪,通过找到问题再反推造成问题两方的思维逻辑,通过两方不同的思维逻辑反推造成思维逻辑不同的原因再哪。当反推到这一步的时候,两方自己就能比较出谁能成功谁会失败,所以很多战争,矛盾,问题也就不会再出现了,因为从根本上归正了,就像前文所描述的虞芮两国争地的事,会自然消解。这就是我说孙子兵法是中华文化没落以后的产物的原因,他的方式和思路因为失去了反推大格局的理念所以不能大成。包括百家的出现都是社会进入失道状态的开始,所以孔子、墨子、兵家、法家、等百家都是中华文化没落后的产物,就像孙子只能小成不能大成,正如他帮吴王阖闾攻取了楚国,但是却守不住,成也迅速败也迅速。人们都说百家时老子讲的不实用。很多人说他都没当过官,也没使得战国时哪个国家强大起来。其实不是不实用,是人们不会用,因为整个人类社会都已经没有反推思维了。老子讲的人们也就听不懂了。但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却没有逃脱他的逻辑。比如说他说的正道,也就是说他认为这个世界上人们的生活方式只有一种是正确的,也就是他说的正道吧,只有与事物的自然发展同步才能最好的,也就是他讲的自然。如果在不参加任何人为因素的情况下,也就是他说的“无为”情况下。人们会有走偏的情况出现,但是走偏以后就不能成功,就会失败,就会撞到南墙。那么走偏的这个人就会自己去寻找一条正确的路,慢慢的人们也就自然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正确的路了。就像一个人做事一样,只要他没找到正确的方式他就会失败,为了避免失败他会自己会慢慢的归入正路。所以老子留下五千文就是就给后世验证的,他出世而不入世从政,就是在实施他的文化。不去人为的去操控什么,他讲“无为”吗?。只不过每种文化理念不同看成败的时间也就不同。如纵横家以事为成败的格局单位,所以只能看到十年之内的成败。兵家以战为成败单位,他的成败观只能看到一战和数战之利。法家只能维持也就百年左右,儒家也只有几百年而已。而老子是以整个人类的发展周期为成败单位,那就是一下子去把握千百年后的成败,他的成败必须要等到这个人类周期发展到最后一步人们才会看到他的对。这就像中华文化教育孩子的理念。在孩子脑袋一片空白没有任何逻辑的时候,先让他死记硬背一些道理。为的是让这些道理给他留下印象。可是孩子它根本不懂那是什么道理的。所以对孩子管教那么几年道理就要开始撒手了,让其自己去锻炼。也就是让他随便按他自己的认识去经历世事,让他犯错误。等这个孩子经历的多了,犯的错误多了,他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是因为什么导致的。然后就会发现以前学那些道理得正确。所以从此开始研究事物得道理,随着她对事物内在道理的研究他会开发出很多前人没有的新的东西。那么这个人也就有发展了。这就是中华文化打造一个有发展的人所走的路。老子用道德经打造这个社会发展也是这个思路。虽说人们不懂他讲的道理是什么,但是要留下来,留给人们思维中一种印象。留下来之后,那就要撒手了,让这个社会自然发展,人们可以随意去选择百家理论,选择封建体制与共和体制,选择各种军事发展与经济发展,选择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但结果就是这些都不能让人类社会走入正路。那么人类社会在吃尽苦头后就会自己抛弃百家、封建与共和、军事与经济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最终也就归入老子所说的正法正道了。这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你硬控制他,说一件事物不好,他是不会信的。只有撒手让他去经历,撞够了南墙他才能从跟本上认识到一件事物到底是好还是坏,才能彻底认清自己行为的对与错。所以真正的正路。就是只管自己去树立正确的东西,不要强行去控制他人的想法。只要自己做正确的东西,让那些走偏的人们在撞到南墙时有个正确的东西可以选择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硬把人拉进来。这才是正道的风范。其实人类社会别看他有多疯狂,当没有正的规范和道的方向引导时才是最可悲的。所有人都会成为无头的苍蝇,到处撞个头破血流,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活。所以这个社会特别的需要将正确的文化融入到人类社会的行行业业之中,用来随时给人指明一条正确的路,避免容易迷失的人做出错误的选择而导致人生的失败。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解忧杂谈社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不要犹豫,耿直的戳进来,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前景很好的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