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孔江几连几一个排几个班班

转:我的连队·我的战友
老山兰花草
写在前面的话:有过从军的经历三生有幸,生活成长于一个英雄的连队更引以为荣,连队是我们军旅启蒙成长的摇篮,连队象一个大家庭一样,有关心你的兄长,有携手的弟兄,冬冷夏热有人过问,头疼脑热有人关照,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里真好。斗转星移,当年如龙似虎的小伙子们如今两鬓霜白,有的已进入年迈之年了,人天生就有这么个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怀旧。我们怀念哺育和生活过的连队,感念指引我们的老领导,想念同甘共苦的兄弟战友,正是如此,着手把我所知晓和能回忆到的四连记录在此,供感兴趣的战友分享战友之情谊,此内容纯系个人记忆,由于时间久远难免出现蔬漏,恳请熟悉和关注四连的老领导及战友们予以纠错、修改、补充、完善。
&四连简史:
一军一师三团的四连是一支用先烈的鲜血染红的英雄连队。多少英烈壮士在这个集体里为祖国奋斗,多少英少为这个英雄的连队添砖增彩,又成熟于这个摇篮并成为共和国的栋梁。英雄的连队她诞生于陕北,早期系红军刘志丹将军缔造的红28军的一个分支,并曾是红28军的特务连,屡经战火,历经沧桑,几经改编。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日,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至此由贺龙的家底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红2军团与陕北红军第27军28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其中第358旅辖715团、716团(其中四连所在的2营为28军血统,后来该营只剩下了四连和二炮连)。0师组建雁北支队,由宋时轮团长将从红28军刚编人的二营又带出组建了师属雁北支队(当时也称宋时轮支队)。1940年7月,雁北支队又回归到716团。此后四连在师、团的编成内参加了雁门关、滑石片、陈庄、齐会、米峪镇、百团大战、田家会等重要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陕北三战三捷、宜川、沙家店、西府陇东、荔北、扶眉等重要战役战斗。&&&
日,在上级的编成内开赴朝鲜参加抗参援朝作战,归志愿军第19兵团指挥。
1958年抗美援朝回国后,连队驻安阳市河北边大营房(二团,三团,炮团同住一个营房),部队代号为8178部队二中队1小队。
1961年所在的一师被军委确定为全军十个战备值班师之一,连队投入紧张的战备训练。
1962年5月台湾要反攻大陆,四连随部队赴东南沿海抗击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计划,先期驻在福建省平和县,同年秋天驻江西省新余市河下公社。
1963年3月回到安阳大营房,而后三团搬到水冶镇的许家沟,四连及其二营驻下堡村。三团代号改用8303部队,四连代号用57分队。
1964年参加全军大比武训练,四连为尖子连队,部队的军政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1967年初至1968年初分别赴河北省的磁县、河南省的安阳、林县、鹤壁矿务局等地以及山西长治支左,
1968年7月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赴河南省滑县师农场执行军农生产任务。同时赴滑县、南乐县担任三结合(军队、革命干部、革命群众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促其成立革命委员会。
1969年5月赴河南省沁阳县位于常平公社与山西省交界的孟良山担负打山洞的国防施工任务。
1969年7月,在师的编成内紧急开赴山西宣传中央7·23布告,执行支左并制止武斗任务,四连进驻黄河岸边的万荣县,并在侯马、临汾、夏县追缴武器弹药的任务。
1969年12月从山西撤回并移防河南省的漯河市,驻在周口地区驻漯河物资转运站。
1970年在郑州东郊的圃田执行战备施工任务,即011工程,在沙丘上堆山(中原空军指挥所)。
1971年赴河南省息县位于路口的师农场担负生产劳动。
1971年落实毛主席“这样训练好”的11·24批示,赴湖北参加渡江演习训练。
1972年在河南省巩县米河公社担负打山洞的国防施工任务。同时落实叶剑英元帅对部队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指示,大办教导队。
1973年全团执行营建施工任务,四连则以担负团里的军工生产任务为主,二排在团田古东农场劳动,三排在团钉子厂生产,一排、四排配合营建生产水泥预制板。
1974年10月赴湖北省汉川武汉军区的沉湖农场担负生产任务。
1975年7月一军与二十军换防,四连移至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的中村营房,部队代号也随之更换为83027部队,四连的分队代号仍用57分队。
1976年赴浙江省位于东海上的舟山群岛的岱山岛参加以解放台湾为主要背景的“东海一号”渡海训练演习。
1977年在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秦山参加以解放台湾为主要背景的“东海二号”渡海训练演习。
1984年7月至1985年7月参加中越边境麻栗坡方向老山自卫还击作战,为了保密起见,部队在前线作战期间借用了14军番号,以示区别,添了一个甲字,即是十四军(甲)四十一师(甲)三团新的番号,新的代号三团为35157部队,各分队代号未变。在著名的老山2·11(即日)攻打140高地的战斗中四连担任主攻任务,以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出色的完成了战斗任务,有十位战友为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年青的生命,为共和国的旗帜增添了光彩,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武承晓烈士;何吉勇烈士;张立平烈士;陈云生烈士;汪孔江烈士;周忠良烈士;陈兴前万双庭烈士;王来良烈士;刘义烈士;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部队进行精简整编,日,一师部队由步兵性质改为水陆两栖机械化师,过去的一团与三团合并,一团部队也从留下搬到中村原三团营房,三团番号撤销,沿用一团番号,由于一团是抗日时期才成立的,所以袭用了三团是红军团的称号,考虑到一团二营是硬骨头六连所在营,合并中保留了一团二营的建制,三团的二营除六连成建制调往上海警备区外,另外的几个连队分别与三营合并,四连合到七连成为新的一团七连,至此四连的番号就是第一集团军第一师一团七连。
&连队代号演变:
1958年从朝鲜回国之前的待考证;
1958年从朝鲜回国后―&#年2月为8178部队二中队(为营代号)1小队(为连代号);
1963年3月―&#年7月期间为8303部队57分队;
1975年8月―&#年6月在杭州期间83027部队57分队;
1984年7月―&#年6月在云南作战期间35157部队57分队;
1985年7月―&#年7月从云南撤回后在杭州期间仍用83027部队57分队;
1998年8月――第一集团军第一师一团七连,团代号为73022部队,连队代号为68分队;
&四连历任连长(根据记忆整理,早期的未能查证):
杨□□(&&&&&&
刘发耀(1956-)
石玉星(1961-&&&
蔡付合(&&&&&&&
贾树德(&&&&&&&
田玉春(&&&&&&&
-1965&·后改任指导员)
王昌弟(,后任团付参谋长)
李尚富(,后任二营营长、付团长)
徐明礼(,后任二营付营长)
任怀亮(,后任炮兵股长、团付参谋长、师农场场长)
许国永()
戴旺生(,后任一营营长、付团长)
戚建国(,后任二营营长、总参作战部部长、现任总参谋长助理)
陈克召()后任团作训股长,一师师长,浙江省军区付参谋长
王泽生(,后任二营付营长)
陈先华(1985-)
四连历任指导员:
姜海春(1956-)
牟根元()
田玉春(·由连长改任)
张志荣()
葛元金(,后任二营付教导员)
郭远志(,后转业任郑州铁路公安处郑州车站公安段教导员)
李绵斌(,后任郑州炮校正营职教员)
张德林(,后调团政治处任付营职干事)
尚金炳(,后任广州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
汪桂清(,后任□□□)
四连历任付连长:
闫□□(&&&&&&&
王昌弟(&&&&&&&
-1965·升调连长)
刘成勇()
韩战平(,后调福州军区,系韩先楚司令员之子)
万柏桥(,后到五连任连长、第二军医大学管理处付处长)
诸洪林()
高继旺()
邹炳海()
叶明学(1984-从二师调来后又调往五连)
邬义福(1984-从五连调来)
邬庾夫(1984-)
历任付指导员:
相里迪(&&&&&&
田玉春(&&&&&&
司继尧(,后任968医院教导员)
张萼华、(&&&&&&
毛国强(,后任解放军战士出版社付总编审)
段忠林(,后调六连任指导员并任二营付教导员)
李昌安(,后任师政治部秘书科付科长、三团政治处付主任)
刘海洪()
史建平(1984-&&&&&
历任一排长:
贾发生(&&&&&&&
后从团、师参谋的位置上调到总参军务部任参谋、处长)
付光宗(&&&&&&&
后任通信连指导员、团干部股股长,三团政治处付主任)
于长普(1968-&&&&&&&
后任一军教导大队付大队长)
万柏桥()
王四清(&&&&&&&-&师宣传队演员,后从师宣传队到五连任付指导员)
磊(,后任团军务股参谋、南京军区装备部处长)
李玉康()
朱仁昌()
历任二排长:
曾祥发(1960年任二排付排长&、师司令部参谋、师工兵营副营长);
郑修鹤(&&&&&&&-&&&&&&&&
后到军政治部秘书处任秘书、一营教导员、三团政治处付主任)
□□□(参加过中印边境作战调来的,但名字记不起来了)
段忠林(,后任付指导员)
关继南(,后调团组织股任干事直至到一军直工处任处长)
程家年(,后调六连任付连长);
韩战平(,后调任福州军区,系韩先楚司令员之子)
邸国强(,电影演员,曾扮演过公安部长罗瑞卿大将等)
邹炳海(,后任付连长)
戚建国()
徐育泉(1984-)
历任三排长:
李孟山(&&&&&&-&&&&&&&&&
后调到地方武装部任职)
刘家华(,后调武汉警备区任付连长)
赵先孝(,后调团后勤运输排任排长)
李昌安(,后任付指导员)
刘海洪(,后任付指导员)
张德林()
谷新华(1982-)
历任四排长:
张修河()
袁西伦(,后调运输队任排长)
董仕泳()
贾建安(,后调特务连任付连长)
历任司务长:
严开坤(,后任团后勤处财务股长)
李绪有(,后任团后勤处军需股长、付处长)
米新发()
谢守召(1978-)
于春明(1983-)
谭德法(1984-)
一九六三年以前参军的战友:
张霖(山西五台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始任四连文化教员·后任一军军长、军事学院副院长、国防大学副校长、中将军衔);
&姜海春(吉林农安县人·1949年参军·始任文化教员·后任三团政委、一师副政委);&
曾祥发(四川开江县人,1956年参军,曾任连队文书,二排副排长、师司令部参谋、师工兵营副营长);熊远良(四川开江县人,1956年参军);李乾元(河南林县人·曾任排长、团长、师长、军长、兰州军区司令员·上将);石玉星(·后任连长);牟根元(在1961年就曾任四连指导员);相里迪(在六十年代初曾任付指导员);
田玉春(山西人·1951年入伍·任指导员、二营付教导员);王昌弟(四川人·1951年入伍·任连长、后任三团付参谋长);李尚富(四川万县人·1956年入伍·从军部调来曾任四连连长、营长、付团长);司继尧(山东人·1956年入伍,曾任付指导员、二炮连指导员,后调768医院任教导员);
张修河(河南息县人·1959年入伍·任四排长);贾发生(河南商丘人·1961年入伍·曾任排长、后调总参谋部军务部任参谋、处长);郑修鹤(河南人·1961年入伍·曾任排长、军政治部秘书、一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付主任);付光宗(河南郑州人·1961年入伍·曾任排长、通信连指导员、团干部股长、团政治处付主任);徐修功(1961年入伍&&&&&&&&
);葛元金(河南博爱人·1961年入伍·曾任四连付指导员、指导员、二营付教导员);郭远志(河南郑州人·1961年入伍·从五连调入任指导员);徐明礼(河南郑州人·1961年入伍·从六连调入曾任四连连长、二营付营长);刘成勇(河南太康人·1961年入伍·曾任排长、付连长);严开坤(河南人·1961年入伍·曾任司务长·团后勤处财务股长);李绪有(河南唐河人·1961年入伍·曾任司务长·团后勤处付处长);李孟山(河南人·1961年入伍·任排长后调地方武装部);诸洪林(河南人·从五连调入任付指导员);刘家华(湖北广水人·1963年入伍,任三排长,后调武汉警备区任付连长)
一九六四年参军的战友:
于长普(湖北汉阳人·曾任副连长,军教导大队付大队长);王四清(湖北汉阳人·曾任排长,师宣传队演员,后调五连任付指导员);万柏桥(湖北云梦人·1964年入伍·曾任二排长、付连长后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行管处任付处长);王升佑(火箭班长·湖北浠水人);尚荣华(二班长·湖北浠水人);陈阳早(九班长·湖北浠水人);陈发甫(火箭班长·湖北应城人);
一九六五年参军的战友:
韩战平(原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之子·外单位调入任四连付连长);邸国强(北京人·电影演员·调入四连任排长);段忠林(河南义马人·曾任二排长、付指导员后调六连任指导员、二营付教导员);邹炳海(湖北新洲人·曾任二排长、付连长);张彩新(湖北新洲人·九班付);王细焱(湖北新洲人·三班长);姚伯进(湖北新洲人·一班长)何建国(河南人,信阳步校学员);黄道富(河南罗山人·六班付);曾德建(河南固始人·三机班长,后调地方武装部);顾大田(河南人);韩正国(河南罗山人·连队文艺骨干);董国秋(河南人);李正海(河南固始人);
一九六六年参军的战友:
毛国强(河南原阳人·从六连调入任付指导员、后任解放军出版社付总编审);袁西伦(河南原阳人·曾任连队文书·后调运输队任排长);赵先孝(四川盐亭人·三排长);李玉康(四川盐亭人·任一排长,付连长);程家年(四川盐亭人·二排长,后调六连任付连长);程启春(四川盐亭县人·步谈机员);高继旺(河南原阳人·从六连调入任付连长);
李克玉(河南商城人·火箭班付班长);马连东(河南人);邓九(河南商城人·六0炮班);牛老四(河南人·六0炮班);
李铁良(河南商城人·九班付);
一九六七年参军的战友:
(这一年我部没有成批补充兵员)。
一九六八年参军的战友:
赵克石(祖籍河北高阳·火箭班长,现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上将);胡磊(湖北钟祥人·从团机关调人四连任排长·后任南京军区装备部大校处长);徐成炎(湖北江陵人·滑翔学员·调师农场后曾任排长、队长);
陈俊(湖北枝城人,滑翔学员入伍);孙建国(干部子弟·三班长);
熊国普(湖北天门人·三班长);&冯顺华(湖北安陆人·文书,后调总参情报部正团职参谋);&
包耀军(湖北安陆人·后任三营教导员、团付政委);李昌安(湖北安陆人·曾任排长、付指导员、师政治部部秘书科付科长、三团政治处付主任);董仕泳(湖北安陆人·四排长);许国永(湖北安陆人、从一连调入任连长);李绵斌(湖北安陆人·从五连调入任指导员);米新发(湖北安陆人·司务长、从二炮连调入);&
杨新华(湖北安陆人·三班长,后调军分区任正营干事);&
杨新付(湖北安陆人·后调师后勤任排长);&
李世启(湖北安陆人·五班长,后调武汉警备区任正营职干事);&
刘大金(湖北安陆人·调武汉警备区任付连长);杨厚元(湖北安陆人·火箭三班长);&
章宗庆(湖北安陆人·四班长);&
杨晓东(湖北安陆人·炊事班长);&
叶泽达(湖北安陆人·三机班长);& 石在东(湖北安陆人);&
李正树(湖北安陆人);& 董德久(湖北安陆人);&
代玉桥(湖北安陆人);& 吴正太(湖北安陆人·五班长);&
许明旺(湖北安陆人·理发员);& 杨育德(湖北安陆人);
周国顺(湖北安陆人);& 吴克斌(湖北安陆人·九班长);&
张万新(湖北安陆人);& 叶志富(湖北安陆人);&
秦臣安(湖北安陆人·后调中原油田);&
郭忠树(湖北安陆人);&王永庆&(湖北安陆人);
汪永安(湖北安陆人);& 杨春新(湖北安陆人);&
王天国(湖北安陆人·五班付);& 赵有宽(湖北安陆人);&
倪国安(湖北安陆人);&
秦家启(湖北安陆人);&唐新国(湖北安陆人);张增成(湖北安陆人);邹启富(湖北安陆人);周朝永(湖北安陆人);刘前进(湖北安陆人);周明启&(湖北安陆人);徐明发(湖北安陆人);彭长志&
(湖北安陆人);杨新发&
(湖北安陆人);任怀亮(河南密县人·从团机关调入任连长并后任团付参谋长、师农场付场长);樊万富(河南密县人·后调地方武装部);赵松掌(河南密县人·炊事班长);
&一九六九年参军的战友:
刘海洪(河北新城人·从特务连调人任排长、付指导员);贺黑生(湖南祁阳人·六班长);&
房三福(湖南祁阳人·九班长); 冯有阳(湖南祁阳人·文书);&余良忠(湖南祁阳人);
宋金河(湖南祁阳人);张亮(河北人·一班长); 车金秀(河北人·七班长);&
余振河(河北新城人·八班长); 徐振德(河北人·二机班长);&
赵振华(河北人·二班长);&
张福元(河北人);魏俊森(河北人);& 王& 学(河北人);苏
合(河北人);& 马运同(河北人);&
唐守林(河北人);黄林德(四川达县人);乐连兴(四川达县人·二班付·1972年国防施工致成终身残废);
张先录(四川达县人·九班付);马先伍(四川达县人);杨从安(四川达县人·给养员);杨从兵(四川达县人);庞烈长(四川达县人·炊事班长);周兰孝(四川达县人);&
一九七0年参军的战友:
&关继南(湖北松滋人·武汉大学毕业入伍·曾任排长、后任一军直工处长);宋少恢(北京人·干部子弟·二机班长);裴凤发(河南原阳人);&梅强(蓝球队员);罗凤庆(河北人);曹明堂(河南人·回族、篮球队员);&秦有志(河南原阳人·团二类灶志愿兵);
&一九七一年参军的战友:
戚建国(祖籍山东文登·曾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现任总参谋长助理·中将);王泽生(河南邓州人·曾任排长、连长、二营付营长);尚金炳(河南唐河人,从九连付连长调四连任指导员,后任广州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
张德林(河南邓州人·曾任排长、指导员、团政治处付营职干事);张守召(河南邓州人·给养员后调二炮连任司务长);刘全安(河南邓州人·步谈机员);&
秦振秀(河南邓州人·班长);
郝其娃(河南人·四班长);&&余修建(河南邓州人);陈正明(河南邓县人);&
马留成(河南唐河人·理发员);郭国强(河南唐河人);贾建安(河南人·师蓝球队员来我连任排长后到特务连任付连长);胡永柔(武汉人·六班长);
李建章(武汉人·文书);&& 佘建平(武汉人);黄淑齐(武汉人);
涂有超(武汉人);陈远华(武汉人);
彭新桥(湖北孝感人·司号员,后任营部书记,二机连指导员);熊双桥(湖北孝感人·三班长);&
刘文平(湖北孝感人·一班长);& 孙平子(湖北孝感人·六班长);&
饶青荣(湖北孝感人);& 王新安(湖北孝感人);&
潘雪松(湖北孝感人); 潘改清(湖北孝感人); 易幼安(湖北孝感人·付班长);
姚改松(湖北孝感人);&
余国其(湖北孝昌人·三机班长);彭继成(湖北孝昌人);高汉桥(湖北孝昌人);&&王咸奴(广东东莞人);
苏忠明(广东东莞人·火箭班长);&
沈存忠(广东宝安人·二机班长);&
欧灿林(广东东莞人·七班付);&张炽森(广东东莞人);&
许卓文(广东东莞人); 张长江(广东宝安人; &
罗仕安(广东宝安人);& 邓松任(广东东莞人);&
文锡满(广东东莞人);& 王锡荣(广东东莞人);
&一九七二年参军的战友:
吴阳(北京人·干部子弟);(这一年我部没有成批补充兵员)。
&一九七三年参军的战友:
汪汉生(湖北阳新人·六班付);汤柏良(湖北阳新人);&孙朋英(湖北崇阳人);&桂来发(湖北阳新人);钟家启(湖北襄樊人·硬骨头战士);王德贵(四川合川人);吴克华(四川合川人);
庞佑福();杨火生(河南卢氏人);张学礼(河南卢氏人);房建东(河南人);
党永良(河南人),王永富(四川合川人);&&
石建平(河南人偃师人);
一九七四年参军战友:
(在我的印象里这一年的兵有来自河南驻马店地区的遂平等县及湖北黄冈地区的英山等县,望知情战友共同补充)。
一九七五年参军的战友:
吴义枝(湖北建始人·班长,后调11军参战并调到69军担任指导员);
汤守清(湖北建始人);涂得勺(湖北建始人·通信员);
李祖富(湖北建始人);&刘孝明(湖北松滋人);刘志斌(湖北松滋人);何伙荣(广州太和人,九班长);范友祥(广州人);叶明学(湖北随州人);
一九七六年参军的战友:
朱顺昌(浙江肖山人·后调11军参战); 76应玉平(浙江玉环人);
庄志远(浙江玉环人);张福根(安徽休宁人);余十斤(安徽休宁人);
一九七七年参军的战友:
张金龙(浙江肖山人·77年兵);焉全富(江西人·后调11军参战);江永才(江西人·后调11军参战);谷新华(江苏人);
一九七八年参军的战友:
汪桂清(广东人,任指导员);孔红福(江苏海安人·后调11军参战);
一九七九年参军的战友:
一九八0年参军的战友:
何吉勇(江西省南康县人,四连代理排长,
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记一等功);万小荣&(江西南昌市人,80年入伍,班长);丁德强();汪庆荣();
一九八一年参军的战友:
武承晓(江苏省盱眙县人,见习排长, 1965年5月生,1981年9月入伍,
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 陈云生(浙江省温州市人,副班长,1962年4月生,1981年1月入伍,
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
一九八二年参军的战友:
张立平(安徽省宿县人,副班长,1962年10月生,1982年1月入伍,
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陈兴前(安徽省怀远县人,1963年12月生,1982年1月入伍,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陈国洁(江苏丽水);徐超荣(江苏溧阳人);
一九八三年参军的战友:
汪孔江(浙江省安吉县人,1964年7月师生,1983年1月入伍,
日攻打140阵地的战斗中,遭敌炮击光荣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周中良(湖北省广济县人,1965年10月生,1983年1月入伍,;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王来良(江苏省宝应县人,1965年10月生,1983年1月入伍,
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夏元泰(湖北人大冶人);顾晓明(上海人);
一九八四年参军的战友:
万双庭(江苏省金湖县人,1965年3月生,1984年1月入伍,
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三等功);刘&
义(江苏省徐州市人,1965年1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4年8月入团。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三等功);刘家荣(江苏徐州);
&一九七九年元月抽调到11军参加对越作战的的18名骨干
为对越南实施惩罚性自卫还击作战,从一师紧急抽调了1530名骨干补充到前线部队,我四连共抽调了18名,组建成两个班,一个班是由湖北建始人吴义枝任班长,另一个班由四川合川人王德贵任班长。这些同志被补充到十一军的32师95团后在还没来得及战前训练和人员熟悉的情况下就迅速投入了战斗,他们从老街进入越南,一直打到越南的柑塘,直插沙坝县,在新的部队我四连的战友与友军部队同志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作战任务,充分显示出了红四连良好的风尚和素质。
&吴义枝班人员是:吴义枝(班长·湖北建始人·75年兵,战后住校后到69军分别任排长、付连长、指导员);
孔红福(江苏海安人·78年兵); 汤守清(建始人·75年兵); 焉全富(江西人·78年兵); 江永才(江西人·78年兵);
朱顺昌(浙江人·76年兵); 张金龙(浙江肖山人·77年兵); 柏富生(江西人·77年兵);
&王德贵班人员是:王德贵(四川合川人·班长·73年兵,战后任排长);
&陈正明(河南人)
一九七九年六月抽调到20军参加对越作战的的骨干
胡永柔(武汉人·六班长);
<font COLOR="#84年-1985年老山作战期间牺牲的十位战友:
&#9650;武承晓烈士:江苏省盱眙县人,一师三团四连见习排长,南京陆军学校学员,1965年5月生,1981年9月入伍,1984年5月入党。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
&#9650;何吉勇烈士:江西省南康县人,一师三团四连代理排长,1961年8月生,1980年1月入伍,1982年12月入党,曾荣立三等功一次。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记一等功。
&#9650;张立平烈士:安徽省宿县人,一师三团四连副班长,1962年10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78年5月入团。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
&#9650;陈云生烈士:浙江省温州市人,一师三团四连副班长,1962年4月生,1981年1月入伍,1980年6月入团。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
&#9650;汪孔江烈士:浙江省安吉县人,一师三团四连战士,1964年7月师生,1983年1月入伍,1984年8月入团。日攻打140阵地的战斗中,遭敌炮击光荣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
&#9650;周中良烈士:湖北省广济县人,一师三团四连战士,1965年10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3年12月入团。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
&#9650;陈兴前烈士:安徽省怀远县人,一师三团四连战士,1963年12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2年3月入团。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
&#9650;万双庭烈士:江苏省金湖县人,一师三团四连战士,1965年3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4年2月入团。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三等功。
&#9650;王来良烈士:江苏省宝应县人,一师三团四连战士,1965年10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5年2月入党。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二等功。
&#9650;刘&
义烈士:江苏省徐州市人,一师三团四连战士,1965年1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4年8月入团。日在攻打140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三等功。
四连荣誉(已知的)
1964年全军大比武中,四连是全师的尖子连队;
1960年至1970年在全军“创四好,争五好”活动中,四连是全师仅有的几个连续十年的四好连队(该活动只开展了十年);
1970年被一师树立为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连队;
1985年赴老山作战由于作战英勇,战绩卓著荣立集体一等功;
四连走出的领导和将军(已知的)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里,有一个被称之为将军摇篮的团,团大门口就矗立着【红军团,百将团】的匾牌,这个团就是一军一师的三团。而我呆过的四连又被兄弟连队戏称为干校,就是说出干部的连队,远的不说,仅目前同时在职的就有三位将军,二位上将,一位中将。历史上的将军包括无衔将军就更多啦。
在有些人的眼里,官当大了架子就大,通过我与这些将军们接触却改变了我的世俗观念,觉得大官也是普通人,他们是那么的普通,那么谦逊,那么平易近人,那么有才而不张扬不傲慢。
近几年我也与他们有过接触,虽然我早已解甲归田一介平民,他们是统领千军万马的首长了,与他们嘘寒问暧还是那样的随和,如同当年野营拉练时一块同睡在地铺上同滚在一个被窝一样亲切,有一次戚建国见到我时一个标准的立姿军礼,面对来自将军冷不防的敬礼再怎么有心理准备还是让我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是好,戚建国同志陪我就餐虽然是同桌并座,与我喝酒而是彬彬有礼的站起来,这体现了他很重视战友情谊和对他人的礼貌。李乾元司令在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从没见过他发过什么脾气,处事待物是那么的稳沉而又是那么的亲和极具人情味。与赵克石同志相处你会觉得他更象是个弟兄一样平等的关心爱护着你,记得我们班有个文盲战士杨育德,克石同志总是手把手的教他识字,生活上关心他并结成帮学对子,透过一桩桩点滴小事使我很受感动和敬佩。
1922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庭虽然很穷,但父亲还是省吃俭用送他上学学文化,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担任四连文化教员,文书,建国以后,张霖逐渐走上的领导岗位。从1950年到1960年,他先后任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61年到1969年,任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1969年到1983年,任副军长、军长。198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1986年任国防大学副校长,曾荣获国家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朝鲜解放纪念章。1998年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30年出生于吉林省的农安县,1949年参军,曾担任四连文化教员,先后担任四连指导员,三团政治处主任,三团政委,一师政治部主任,一师付政委。
李乾元上将·前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日生,河南林县姚村人,大专文化程度。原兰州军区司令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61年7月参军到一师三团四连。历任班长、排长,师作训科参谋、副科长。
1976年任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80年10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1982年任一师参谋长。1983年任第1军副参谋长并于第二年参加中越边境作战。1985年8月任第1集团军军长、党委副书记。
1990年7月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91年6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学习。1994年12月任兰州军区参谋长。1999年4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并于9月接替郭伯雄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晋升中将军衔,2004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赵克石上将·现任总后勤部部长
1947年11月生,祖籍河北高阳。1968年1月从湖北省应城市参军入伍。与我同时入伍又同时被分到一师三团四连,并被一同分到火箭班,历任班长,机关工作员,排长。团司令部参谋,南京军区军训部参谋;干部训练处处长;军训部部长;2000年12月起分别任三十一军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三十一军军长;2004年6月任南京军区参谋长;2007年6月任南京军区司令员;2012年10月任总后勤部部长。2005年7月晋升中將军衔,日晋升上将军衔。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
赵克石同志勤奋好学,思路开阔,与人为善,热心帮助人,尤其是对那些后进战士和文化程度低的战友他更是关怀备至,团结协作精神强,是一位很有知识和智谋又稳沉的指挥员。
在这里说一个题外话,也是讲个真实的小故事,就是赵司令名字的来历,他妈妈是一个军人,参加了解放石家庄的战斗,在激烈的战斗中可敬的妈妈英勇战斗,由于连续作战和连续的疲劳致其腹中的他早产,后来为了纪念这场战斗的胜利和石家庄的解放就取名【克石】意为攻克石家庄,从这个小事看,赵司令的父母会利用一切可用的机会素材教育和培养孩子,告诉大家匆忘先烈,匆忘为全中国解放而英勇战斗的勇士们,全家胸怀大志,视国家兴亡为已任。在这里要向可爱的妈妈敬礼。
戚建国中将·现任副总参谋长
1952年8月生,山东文登人。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军事指挥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在父母早逝后就和姐姐和弟弟三个人苦苦相依为命,一九六八年从河南省社旗县作为知青到河南邓县裴营公社扦队落户,1970年12月在排长任上的我去那里征兵,他勇跃报名,但当时生产队的干部和乡亲们怎么都舍不得他走,定兵后,乡亲们有的还落下了泪,各家各户象送自己的孩子一样有的为他准备些日用品,有的接他吃饭,有的轮不上就干趣烙个烧饼为他送行以表心意,那场景着实让人很受感动。到部队后分到了我所在的一师三团红军第4连,从当战士起就很能吃苦,由于其父母早逝他把周围的人都当亲人看待,也练就了独立自强的习性,工作很勤奋,训练刻苦,爱学习,善钻研,很有见地,团结同志,思想豁达。
1973年12月入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1976
年6月任陆军第1军1师3团司令部作训股正排职参谋。1978年1月任陆军第1军1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6月任陆军第1军司令部作训处副连职参谋;1980年9月任陆军第l军1师3团4连连长;1982年11月任陆军第1军1师3团2营营长;1986年11月任陆军第1集团军1师3团参谋长;1987年9月任陆军第1集团军1师司令部作训科科长;1990年8月任陆军第1集团军司令部作训处处长;1993年2月任陆军第1集团军1师参谋长;1997年2月任陆军第1集团军1师副师长;6月任陆军第1集团军1师师长;2001年3月任陆军第1集团军参谋长;2002年2月任陆军第12集团军军长;2005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2008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2012年10月任副总参谋长。2002年2月晋升少将军衔,2010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