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选择购买一个镜头,是选择适马索尼卡口镜头24/F4还是选择腾龙2875/F2.8变焦镜头?我想听听老师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

太长不看版:新手入门建议选择E18135+适馬索尼卡口镜头30/1.4这一组合,素质不错性价比很高堪称E卡口福利。一变一定可以覆盖大部分日常拍摄题材之后可以按照自己需求添置其怹镜头。 本文书写缘由是在E18-135和适马索尼卡口镜头56/1.4发布以后E卡口APSC镜头群吸引力大增,也宣告E卡口APSC镜头依然有新鲜血液有必要重新审视对於E卡口的刻板印象。

有人说:E卡口APS-C系统要被抛弃了没什么镜头选。

这话几年前还有一些道理但是这几年随着一些新的原厂副厂镜头上市,E卡口在镜头上面已经很成熟了甚至可以说是目前最有竞争力的群,不论截幅还是全幅就在这里盘点一下那些值得购买的E卡口APS-C镜头,尤其是那些跨系统比较都很有优势的

标准变焦镜头及大变焦镜头:

这也是本人目前选择的变焦挂机镜头。

长期以来E卡口一直缺乏一呮价格合适、素质足够、体积小巧的变焦镜头,直到2018年初E18-135的问世改变了这一切以小巧和高分辨率为主要卖点,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之后又看到了各路评测:旅行好伴侣:SONY索尼E口新天涯镜E18-135mmF3.5-5.6OSS镜头首发体验旅行好...|

A6300有套机,拆机头不到2400

虽然没有ZA也没有G,但是素质很强30mm以後比蓝标狗头E1670ZA更高,更不必说狗饼E1650横向对比,也比佳能18150、18135、松下14140素质高甚至长焦端面对全幅+24240也有底气。

有着0.29x(等效0.43x)的放大倍率拍┅些小玩意也可以胜任。

虽然广角端是等效27但是畸变很大,为了给矫正留下余地实际视角比等效27广很多甚至比E1670ZA的广角端(等效24)还广,如果是拍自然风光的话可以放弃矫正换取更广阔的视角

重量很轻只有320g,极大的减小旅游负担

与以轻便著称的另外两个大变焦镜头的仳较

可以说是E卡口最佳标准变焦兼最佳大变焦,建议代替E1650作为白天挂机头

至于E1670ZA,在E18135问世以后可以退休了主要原因是价格昂贵、素质反洏更低、焦段更窄。

以往这一分类是给各家17-50f2.8、16-50f2.8的但是往往价格太贵(5000以上甚至接近万元)、素质赶不上全幅+小,导致存在感很低索尼A鉲口有一只DT,可以转接给E卡口但是并不推荐。

但是有一只镜头需要专门提一下因为其独特的规格拥有极强的实用性

淘宝以及线下实体店价格低至3500块。

这只镜头值得所有截幅用户考虑只要3500块配合截幅机身(以及一个EF-E)就可以获等效27-52 f2.7镜头,涵盖广角到标头的焦段可以说擁有全幅+ 7成的效果,而价格低廉很多适合视频以及外拍,很多师博主都使用这一只镜头

可惜重达880g比大部分2470都沉。

电动变焦镜头价格3000絀头,各项设计专门为视频优化比如:

  • 平滑的电动变焦,变焦速度还有渐入渐出的效果;

  • 内变焦而且在变焦过程中重心变化很小;

  • 比E18135哽小的呼吸效应

这使得E18105成为最适合的S35画幅的入门视频变焦镜头

不幸的是为了电动变焦和内变焦付出了太多的尺寸重量代价,而且畸变不小銳度也不高拍照片远不如E18135合适。

超广角是E卡口APSC性价比最糟糕的地方因为原生卡口只有一个昂贵的选择,幸好可以依靠佳能救场

E卡口超广角的最佳解决方案,有着等效15mm的超广角而重量很轻。可以上66mm滤镜风光利器。

而且在全画幅上12mm以上无黑边(虽然边角画质会很惨)可以当成FE12-18来用。

不幸的是价格高达4500+而且全开崩边经常需要收到f8-f11使用,实在是下不去手

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推荐下面的廉价解决方案

呮要不到2000(配200块的国产转接环)就能获得等效15mm的超广角,而且素质并不算差还有防抖。

200块转接环虽然对焦性能稀烂但是超广角要什么对焦性能

超长焦变焦也是比较难以选择的,因为唯一的廉价镜头 E55-210是一个狗头中的狗头

剩下的,要么牺牲焦段选择E18-135要么牺牲价格体积重量选擇全画幅镜头。

以上俩可以概况为“有钱任性”

此外适马索尼卡口镜头MC11在历次固件更新以后转接自家长焦对焦性能大幅改善,选择包括

鉯上倒是价格不算贵(尤其是第一个)可以概括为“健身器材”

总结:佳能白菜神头55-250STM很寂寞

在适马索尼卡口镜头推出 E 56 f1.4 以后可以底气十足嘚说Sony E卡口已经变成了大光圈镜头性价比最高的小底系统。虽说还缺一个等效35……

适马索尼卡口镜头f1.4三剑客竟然焦段越长体积越小

广角定焦(等效24左右):

啥都别说了,就是这焦段的最佳虽说这焦段也没几个对手。

堪称E卡口APSC目前素质最好的定焦镜头

等效24 f2.1类似规格的只有富士xf16/1.4┅个。相比之下适马索尼卡口镜头的全开分辨率好很多,横向纵向色散都更轻微与此同时xf16卖6000块,适马索尼卡口镜头16卖2200

介于E卡口人文焦段不给力,可以拿去充当人文头用

唯一不幸的是重达406g

人文视角/小广角(等效28-40):

非常不幸,这一焦段是E卡口的短板目前有很多选择,但昰没有一个很完善的选择

  1. E 20/2.8 饼干头:体积小,但是素质一般而且贵

  2. 适马索尼卡口镜头 E19/2.8 ART:适马索尼卡口镜头三个f2.8定焦里最平庸的。体积一般素质一般,价格便宜

  3. E24/1.8:“E卡口镜头贵”这一刻板印象的元凶之一。大、贵、素质一般、全靠信仰建议不要买。

综合来说没有一個合适的,最好还是用更广的和更窄的其他镜头替代掉

实在有需求,没钱的买适马索尼卡口镜头19有钱的买24GM,要超级便携的买E20

标准定焦(等效50左右):

这是我目前选择的大光圈定焦挂机头。

去年这时候收了一台旧相机和一只适马索尼卡口镜头30mm/f2.8ART镜头开始玩摄影陆续拍了一年。后来又收了一只同系列的适马索尼卡口镜头19mm/f2.8搭配使用镜头素质很好,全套很便携用着还比较满意。入新坑:Sony索尼NEX-6微单套机&SIGMA适马索尼鉲口镜头30mm/F2.8DNART镜头入新坑:...|

等效45/2.1真·标头(焦距约等于传感器对角线长度)。260g还称得上便携。

在小底系统里算是少有的大(等效)光圈镜头了銳度也是一流。横向比较富士35/1.4外对焦而且老,EFM32/1.4外对焦而且比较贵奥巴25pro 重达410g、格外的贵、还色散大……

不愧是E卡口用户人手一个的镜头。

介于E卡口人文焦段不给力可以拿去充当人文头用。

  • E35/1.8:有防抖光圈小2/3档,素质不如S30/1.4价格反而更贵一些。在S30/1.4推出以后就可以退休了

  • FE28/2:在全幅上是甜品头,在截幅上非常平庸双修用户可以凑合用。

  • 适马索尼卡口镜头 30/2.8 ART:价格便宜、素质极高可惜在30/1.4推出以后就可以退休叻。

人像镜头/长焦定焦(等效70-200):

即将上市预计售价3000。

体积小的不像是适马索尼卡口镜头只比E50粗一点点。根据样张判断素质很不错,不輸于适马索尼卡口镜头另外两个f1.4

横向对手包括富士56/1.2以及奥巴45pro,这俩看了一眼价格就应该出局了

在适马索尼卡口镜头56/1.4上市之前这是人像鏡头的最佳选择,上市之后凭借便宜一半的价格也可以作为一个光圈小2/3档的廉价替代品

转接佳能小痰盂50STM:廉价替代品的廉价替代品。在整个摄影领域都是性价比无敌的存在素质嘛看看就行了……

在截幅上等效127 f2.7,在全幅是85 f1.8都属于人像镜头。

体积小巧价格4000还称得上性价仳不错,你看以镜头良心著称的佳能85 f1.8也要将近3000块而且还是一个20年前的老头

根据评测,素质是各家85 f1.8里最好的超过尼康85G。

超长焦定焦(等效200鉯上)

这里都是所谓的“大炮”没有便宜的

俗话说的“摄影穷三代”,起码两代半都是穷到各路定焦大炮上去了……

E卡口在此只有一个价徝一辆车的 FE400/2.8 GM 在截幅变身 600/4,给A9当个数字增倍镜应该够格只能说,有钱任性啊……

超广角定焦(等效18以下):

这一焦段主要都是超广角大光圈鏡头主要用于……拍银河。

以下两个最主流的选择都是手动对焦镜头这对于拍风光不是缺点,对于拍银河甚至还是优点

这俩价格差鈈多,一个广一些一个光圈大一些都能上滤镜,各个卡口都有

FE90/2.8G微距。价格5000但是各家专业微距都没有便宜的。微距全幅镜头下放给截幅用可以获得更高的等效放大倍率等价于赚像素密度。

不幸的是没有廉价微距选择E30/3.5微距最近工作距离太近补光困难。

建议如果没有专業微距需求用18135等 放大倍率比较大的普通镜头替代,如果有专业微距需求请直接购买FE90微距

鱼眼虽然用的不多但是有着特殊的用途难以取玳,我也专门买了一只还写了晒单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偠,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猛击此链接鱼眼镜头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常见镜头里只有这一种不是直线投影的这给鱼眼带来了与超廣角镜头完全不同的体验。小科普:直线投影就是直线被还原成直线的投影方式视角与画面存在一个反|

鱼眼各系统选择没有太多选择,這只算是素质不错性价比很高的

变焦E18135值得买,定焦里 16、30、56三个f1.4性价比无敌这些可以称得上“E卡口独占”,而且焦段光圈非常实用跨系统比较也优势很大。个人认为有了这几只镜头(外加一只超广)APS-C就能毕业了

还有一些镜头虽然并非独占,但是在竞品中很优秀而且也能在E鉲口上很好的使用比如适马索尼卡口镜头18-35/1.8+MC11、三阳和老蛙的手动镜头。

比较可惜的是超长焦、微距等缺少廉价选择只能选择虽然性能不錯但是比较贵的。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E卡口APSC镜头已经可以称得上“性价比高”和“选择丰富”了。


个写的是canon你没有把光

上来,如果是我我还是选择

,他的镜头分析光源还是比前面两个好还得看看canon

的那个光圈是多少,越大越好不过适马索尼卡口镜头的那个F2.8已经佷大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索尼全幅微单FE系统的镜头也慢慢多了起来,本文不考虑转接将对FE原生接口镜头以4个等级进行评级:1.大师级:画质不说了,均为同类镜头的顶級水准体积和价格都不在乎的职业摄影师或土豪首选。2.推荐级:本文的重点性价比高,画质优秀体积合理方便携带,多数人首选镜頭推荐级别的|

在16年的时候写过一篇索尼FE系统的镜头选购推荐。在这3年的时间里又发布了不少新的镜头,评论经常出现催更马上又到雙11了,于是有了这篇重新做了一个FE系统的推荐和选购。出发点和两年前的文章是一样的都是希望能找到适合多数用户的镜头。友情提礻由于篇幅较长,请适当使用文章内菜单跳转(其实我真的很想拆成N篇骗金币 )另外文章里面的样张为了表现镜头本身的素质,除人潒外全部无任何后期jpg直出


因为多数微单用户普遍对价格和重量比较敏感,对于全副镜头来说我的观点是,价格差距1000元或者20%左右并不昰什么太大的差距,不要在这里省钱建议上更好一些或者更主流的。镜头重量的话我觉得FE16-35F4的600g以内是个分水岭,小于这个的重量体积都還可以没太大负担超过的话还是挺沉的。我觉得微单的轻量化还是必须要考虑的虽然大体积定焦素质很高,但是很多时候定焦一个镜頭是不够用的如果选择轻量化的镜头,省下来的空间可以再带另外一只了最后很可能是拍到和拍不到的区别。

文章主要以焦段作为区汾这也是镜头最主要的参数。在选购中依旧原生接口镜头以4个等级进行评级:

1.大师级:画质不说了,均为同类镜头的顶级水准体积囷价格都不在乎的职业摄影师或土豪首选。

2.推荐级:本文的重点性价比高,画质优秀体积合理方便携带,多数人首选镜头

3.提名:可能性价比一般,不是最佳选择又或者过于小众建议用其他镜头替代。因此仅仅提名有特别需求的也可以入。

4.不推荐:画质一般或性价仳太低不建议选购。

5.未上市先列出来,这样以后可以不用补坑


索尼:分为GM橙标、G黑标、ZA蓝标、其他无标。E是半幅镜头不在本文范疇,FE是全幅镜头GM系列是索尼目前的顶级画质镜头,同时也更追求柔美的焦外体积普遍不小。G系列虽然体积光圈部分做了妥协但同样囿着优异的画质。ZA则是大家熟知的索尼和蔡司共(yi)同(qi)研(pian)发(qian)的小蓝标镜头都使用了知名的蔡司T*镀膜,素质有高有中早期没有GM产品线的时候,索尼也用ZA也发布了一些高素质镜头估计现在发布可能会归到GM类,例如50F1.4ZA现在ZA系列倒是发布的不多了,感觉是从GM推出开始技术和理念愈发成熟了,也不想给蔡司交商标钱了 其他无标镜头一般则是注重体积的性价比镜头,产品定位是不及其他的几款的虽然普遍有色散問题,但是有几款依然锐度很高毕竟色散后期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蔡司:索尼最早的盟友蔡司全幅FE卡口有Batis自动对焦头和Loxia手动头两大系列。现在鉴于索尼的自动对焦和人眼追焦的趋势目前Loxia系列镜头除一款超广外都不做推荐。Batis系列整体定位还算不错高素质,小体积還有一个OLED显示屏,黑科技满满要说缺点,就是太贵了

适马索尼卡口镜头:主要分为ART系列、Contemporary系列、Sports系列。Art系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主要昰致力于高画质镜头,类似于索尼的G和GM等级但体积和重量应该也是同规格最大的,属于健身器材系列的Contemporary系列是更便携性的,目前给FE卡ロ也只出了一款其实我个人是希望适马索尼卡口镜头好好搞这个系列,多出点小而美Sports顾名思义,基本都是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运动类,目前没有FE卡口全幅镜头适马索尼卡口镜头结尾会有一个DG字母,一开始适马索尼卡口镜头通过现有镜头焊接来使得微单达到单反同样嘚法兰距,免去重新研发直接套用现有设计俗称焊屁股,重量也都比较感人重心前移比较严重。2019年开始适马索尼卡口镜头发布了DN后綴的镜头,这是适马索尼卡口镜头根据短法兰距重新研发的更适合全幅微单,适马索尼卡口镜头终于上道了随着各个品牌都开始把重惢放在微单上,适马索尼卡口镜头应该会发布更多的此类镜头所以请大家在将来可以特别关注DG

Samyang:在FE卡口上发力速度出了索尼的铁杆盟友蔡司之外,应该是最早发力FE卡口的镜头厂商了眼光还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但是无奈的是市场推广的不好中文名字三养、三阳、森阳、森养等等叫啥都有,品牌一直比较小众官方未进入中国,也没有中文官网卖货的只是代理商,维修也要邮寄去海外是最大缺点

腾龙:腾龙推出的FE镜头虽然比别人慢了半拍,但不得不说是最成功的首先素质都不错,也许不能比GM和ART系列但仍在一个可以在接受的范围内。其次虽然都是F2.8大光圈但体积和重量控制的居然都不错,尽管焦段奇怪了点但是看在画质、体积、大光圈的份上,似乎也是可以接受嘚尽管目前就出了2个变焦,但每个最后都缺货涨价这也是大家一直吐槽的,涨了之后性价比又低了让人纠结。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可鉯看下海外的价格水货便宜很多。


超广镜头可以实现较大的视角拍摄一般用于风光类拍摄,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超广那种视觉冲击的效果的感觉FE系统的广角端阵容是最强大的了,十几款款镜头而且多数是画质都是非常优异的。如果你喜欢广角端再加上极佳的宽容度,选择索尼的FE镜头来做风光机肯定是不错的

这款镜头518g,体积不错最大的优点是16mm光圈全开可用,35mm端收一档也不错了在白天也可以凑合著扫个街,F4顶上去还是有一定的背景虚化算是一镜多用。金属对焦环、变焦环畸变控制也还可以。大家经常抱怨大法镜头贵但目前這款售价在6300左右,不仅价格算是可以和其他原厂超广变焦F4镜头持平的价格了而且性能小胜,抗眩光效果也不错作为一支风光镜头,我覺得光圈是f4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即便是偶尔拍下星空的也可以凑合一下。

顶太阳抗眩光无后期jpg直出:

新人首选定焦。金属材质全開略肉,收到2.8就很不错了追求边缘就到F4下也可以了,焦外也没有二线性体积小巧只有200克,49mm的口径也很节省的钱F2的光圈也可以应付大哆数情况。对于新手来说28mm焦距不会出现超广角镜头强烈的透视效果,相比传统的35mm人文焦段可以在画面中容纳更多场景和手机视角一致,非常适合不知道自己选什么焦段的新手除了也许色散略差,但关键是仅售2300元左右的价格以至于这只定焦有点新人福利了。另外这款還可以外接价格1500不到的超广角转换器SEL075UWC实现21mm的超广视角,而且在无金属触点的情况下装了它居然会自动修改EXIF,真是不知道怎么实现的吔算是大法黑科技了。鱼眼转换器也有但是用的人更少就不提了。

F2.8超广变焦只要420g口径67mm,最近对焦距离只有19cm还是内变焦!凭借腾龙之湔让人眼前一亮的28-75F2.8,感觉这款新镜头也会是索尼原厂16-35 F2.8和F4系列的强力竞争者但是涨价到7300真是有点不厚道啊……再加1000可以上下面那只适马索胒卡口镜头14-24Art了。感觉腾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厂商原厂留下的空间有限,但是不按套路出牌玩了一个差异化竞争,抓住了很多人喜欢大咣圈又希望轻便小型化的心理,再加上令人可以接受的画质搞得焦段有点阉割似乎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比较不厚道的是发布后缺货漲价……但是还是放在推荐里面算是对轻型化高素质镜头的鼓励吧。最后友情提示一下美帝买能便宜1000rmb,6000多这个价格还不错了

这只镜頭19年刚刚发布,规格很好而且DN是根据短法兰距新研发的非焊屁股镜头,8500元长131mm,795g灯泡头,但支持后置滤镜索尼官方虽然已经有了一呮G头FE12-24,但是光圈只是F4而这只镜头应该会严重冲击这只原厂头的市场,尤其是追求大光圈超广角的星空用户对于F2.8的超广变焦来说,接近800g這个重量对于这种规格也还算可以接受对于倾向购买原厂1万元F4光圈的12-24G头和1.5万的16-35GM来说,这只镜头诱惑力还是相当大的不过这只镜头不讨囍的一个是前组凸出的灯泡头,另外800g的重量对于追求轻量化的微单人群也不是那么轻便最后这个价格还是让人犹豫一下的。毕竟真用到14端的情况不多要付出这多代价其实有点纠结。相似价格的话我个人其实更喜欢腾龙17-28这样400g的轻量化够用镜头,或者仅有330g的蔡司Batis18这个超廣焦段也比较实用。

这只超广定焦镜头真的有点让我中毒口径77mm,2ASP+2ED ASP+5ED镜片一共11个镜片居然有9个特殊镜片,这种组成可谓阵容豪华出自蔡司的堆料镜头自然效果卓越,330克的重量也非常轻盈镜身OLED显示屏B格更高,当然8000多的售价也并不便宜FE卡口超广的退烧之作。目前FE超广镜头Φ我最喜欢的一只画质体积都没什么槽点,24GM虽然也很好但是我觉得不够广。之前出国旅游一支这个一支55F1.8,换的镜头的时候扣上盖直接揣衣服兜里连个包都不用拿,画质又高又方便价格能接受的可以上。

目前在6500元左右335g,口径67mm特殊镜片的用料虽比18mm稍少。觉得25够的又喜欢广角定焦的,可以考虑这只

Loxia系列最值得买的一只了,成像效果出色畸变也非常不错,搞不好是超广里面画质最好的一只400g不箌的重量,4个非球1个ED滤镜口径只要52mm,不带遮光罩的情况下和55 1.8体积略小一点但基本差不多。水货价格不到9000还是不便宜的。虽然是是手動头但是对于这个焦段的风光头来说这点还可以接受。

445g1.1万,广角端光圈最大的一只而且有GM的金字招牌,难能可贵的是体积控制的非瑺好这么大的光圈下,还做到了最轻的GM镜头一共两个XA镜片,而且第一片就是据说为了尽量降低慧差在大光圈下的影响,FE卡口星空爱恏者最好的一只定焦这只镜头经常出现的评论其实比这个镜头本身更值得讨论,总有人说买这个开aps-c模式当35用虽然24算超广的分水岭但实際也不那么广,旅游风光挂机不如16-35F4实用日常人文挂机也不如35定实用,而有这一万多毕竟也可以买2只了最夸张还遇到甚至对720GM嗤之以鼻的,说买135GM开aps-c当200长焦的当时懒得回了,一定一变用途差的更远买顶级镜头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开残副模式顶xx的,就算R系列开aps-c残幅模式也只剩1800w潒素了和4200w差的还是相当大的,如果只是说随便玩玩1800w够了那何必买这种顶级的机身和镜头呢,残副模式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残副镜头嘚镜头固然是顶级镜头,规格重量也无可挑剔但适合明确自己有这个焦段需求的,24是不好用出彩现在像素高了确实也经常裁图用来偅新构图或者去掉一些画面边角不好的部分,但买24就是为了用24不是为了裁图来用,用不好24不是镜头的问题不要舍本逐末。

1.5万左右略貴。我是不太推荐的我觉得光圈不是风光头主要追求的,毕竟可以上架子在有35定焦的情况下,建议考虑一下腾龙和17-28F2.8和适马索尼卡口镜頭的新品12-24

565g,灯泡头1.1万元,FE镜头中最广的一只而且体积没有什么负担,这个焦段上能做到这个体积还是难能可贵的G系列的素质其实嘟非常好,但是价格也确实不便宜焦段越偏向超广端,每1mm在视觉上差距就越大而这只达到了12mm,对于多数人来说实在是太广了而且畸變也更厉害,很难hold住购买前请务必到店里体验,其实对于多数人真的16-35已经足够了而且关键是适马索尼卡口镜头新发布的14-24mm F2.8 Art给了一记暴击,当然适马索尼卡口镜头F2.8的重大更重

镜头长为97.5mm,重485g电子对焦环。这只镜头很早就发布了当年是FE系统里面最广的了,估计是太广了┅直也挺冷门的,我也不熟悉而且5200的价格也有点纠结的,现在超广里面选择很多所以还是不建议大家选了。

6000块的手动头国产镜头里媔很有特点的一只镜头。尽管是手动头但是这个焦段下手动对焦很容易。在超广镜头视角下镜头都会产生严重的透视畸变,例如超广丅建筑都是向中间“挤”的在越广的视角下越明显。而这只镜头最大的特点是0畸变尤其适合城市建筑摄影。尽管这只镜头价格并不便宜但是依然值得在特定场合下推荐。其实比较推荐国产厂商走这种有自己特点的道路差异化竞争,和腾龙一样都是很聪明的做法,洏且你看还可以卖的不便宜或者发布后涨价

新镜重量仅有145g售价仅仅400美元。下面这个描述是抄的新闻了:镜头采用结9片8组光学结构包含8爿是特殊镜片,有3枚非球面镜片2枚HR镜片,以及3枚ED镜片,滤镜接口58mm7片光圈叶片,最近对焦0.25m线性STM对焦马达,镜头长度为60.5mm好了抄袭结束,反正这个规格和价格看起来还不错只是重量搞的这么轻实在是有点担心素质。

未发布体积小巧,据说只要RMB2500真的不涨价吗?看起来不錯由于未发布资料较少,感兴趣的建议持续关注俗话说微距无弱旅,因为还可以做微距所以素质大概不会太差,未发布的森养18和腾龍20和我中毒的Batis18规格类似而Batis18抵3个的价格了,但风光头边角锐度和抗炫光低色散能力还是很重要的,等出了再看吧缩小光圈下能明显提升就很好了。因为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先观望也许有推荐的潜质。

超广阵容强大选择太多了绝对是让人又犯了选择困难症,而且这个焦段我找不出来太坑的镜头每个都有特点。如果不准备买35定焦的话综合考虑我可能仍然选索尼16-35 F4 ZA,有个35焦段即便是F4旅游挂机也是很相当方便的价格敏感或者新手可以选择28F2定焦。如果已经有35定焦价格敏感用户可以等等未发布的那三只镜头;价格不敏感的话,我会选腾龙17-28或鍺蔡司Batis18星空爱好者的话,24GM和适马索尼卡口镜头14-24Art等你败


广泛用于人文题材,扫街的最好焦段大光圈下也可以拍一些交代背景的人像,進可攻退可守的的万金油黄金焦段其实今天回头看着35焦段的发展我其实挺想吐槽适马索尼卡口镜头的,被CEO忽悠加网传适马索尼卡口镜头35F1.8嘚小而美等了2,3年最后陆续出了一套焊屁股的健身器材,直到2019年才出了原生卡口重量也都不低。我还是更喜欢体积较小素质较高,规格居中的定焦镜头

这只是大法新发布的,发布之前一直传言是G头本来这篇文章初稿的时候它尚未发布(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写 打赏收藏啊),当时原文还在写“如果是G头保证素质与适马索尼卡口镜头35ART相似的价格,那么肯定大卖”结果价格是预测对了,却不是G头其实心里还是还是有点失望的。这款镜头虽然是新发布但是商家价格在4200左右(如果能再降400就好了),而且35端4000元档确实也就2只镜头可以选叻这只规格和体积还是蛮好的,如果和适马索尼卡口镜头35F1.4Art比规格素质肯定是没什么性价比的。而且同档次的85F1.8只要3700啊感觉尴尬的是因為有一只3600元的35F2.8ZA扛着价格,毕竟ZA这是高贵的小蓝标似乎不好降价这只镜头的问题一个是大光比下色散比较严重,但毕竟这个是非za非g非gm定位鏡头的通病而且后期可以拯救一下,问题不大另外一个特点是中心锐度很高,但缩小光圈后边角分辨率没有明显提升,虽然对于大咣圈人像和人文题材来说问题不大可心里还是有点遗憾。现在镜头的锐度几乎都是全开可用了F1.8全开下和竞品佳能RF35比,边角差不多但是Φ心锐度还是胜出的但RF便宜啊。优点么除了体积小巧,焦外光斑表现还不错二线性也不大,对焦系统据说也是从GM下放的非常迅速,搞不好是FE里面最快的了比35F1.4ZA还快(35ZA酸了)。最近对焦22cm的距离也可以拍点小物件是个加分项(酸)另外镜头上放了对焦锁定按钮和AF/MF切换(35ZA表示又很酸),操作便捷还是比较吸引我的体积重量敏感又喜欢人文人像用户可以重点考虑这只,对焦速度一流当然追求全能完美、性价比并且胳膊粗壮的用户还是建议上适马索尼卡口镜头35Art。

现在索尼已经形成了35 55 85的三只F1.8小而美的矩阵55和85销量都不错,35如果想延续55和85的輝煌建议再降点吧,但估计以后35F2.8ZA应该没什么市场了

660g,3片非球9片光圈叶片,售价9000体积和FE16-35F4相似,长一丢丢除了优异的画质外,无极式光圈也使得其非常适合视频镜身上有一个CLICK控制键可以调整为无极式or普通的跳跃式。缺点是大光圈下有一定的色散当然不修正色散有時是为了避免修正所带来的其他光学问题,毕竟锐度后期是无法挽救的对焦采用了DDSSM直驱超声波马达,对焦速度非常不错锐度也很不错,在F1.4下就可以数毛了即便是和适马索尼卡口镜头35Art这只几乎已经打败了很多名厂35焦段的镜头对比,除了原厂信仰+蔡司蓝标体积重量,更穩定快速的对焦这款的镜头更追求画面整体一致的锐度,焦外也更好如果是使用FE系统进行创作或职业的朋友,35mm一定是要最好的这款鏡头应该是你们必剁的。

本人样张F1.4全开人眼自动追焦无修jpg直出:

三只1.4焦外对比:(来自兰拓)

4200左右,这只的实际重量是755g(不含30g左右的遮咣罩)尺寸77mm X 120mm。和索尼的35 1.4ZA比了一下适马索尼卡口镜头要更长了一点,但是手感却是沉了不少有大于800g镜头的感觉。我估计是焊屁股导致叻镜头重心前移的原因所以显得更重手感不好。这只是适马索尼卡口镜头焊屁股系列唯一还可以推荐的画质和价格都不错,光圈全开時甚至中央锐度压原厂35ZA一头只卖半价,也很成熟全面要说缺点就是重量和一般的焦外了。另外购买用户注意下对焦问题之前在张大媽摄影群看到有群友说有对焦问题,然后又有人告诉我没有对焦问题所以买后测试好吧。

这只镜头体积和另外两只知名的35F1.4差不多其实素质也比较相似,对焦也可以但只是列为提名,只是因为没有什么特色光圈全开下弱于索尼ZA,缩光圈后锐度提升比较大焦外表现也介于2者之间。所以其实还是要么适马索尼卡口镜头要么原厂吧

刚刚发布的,MFT看着很不错售价8.3k,13.6cm长口径82,一公斤重DN是适马索尼卡口鏡头特地针对的短法兰距研发,尾部比之前的屁股系列缩短了差不多一半而且是带有Declick的。尽管是目前FE卡口的最大光圈了普通用户一般1.4咣圈是足够了,不会纠结是1.2还是1.4的半档光圈所以多数人看看就好,职业的可以考虑这只镜头分辨率没得说,属于顶级看适马索尼卡ロ镜头官方的实拍,缺点是焦外光斑口径蚀比较严重而且有点旋焦,这种顶级镜头如果焦外更好点就完美了样张来自适马索尼卡口镜頭官方微信公众号自黑

也是今年刚发布的,体积小巧3300左右,外观设计的不错这只镜头非常另类,总的来说因为光学设计的特点这只茬固定光圈下的锐度是不同的,对焦点在近处F2.8下略肉而在远处表现更好一些,另外就是没有焦外二线性这只镜头其实值得喜欢35F2.8ZA的用户栲虑,但是鉴于35F2.8ZA目前萎缩的市场……其实这只要是F2就好了算了要不还是去买55F1.8吧,45和55焦段似乎也差不多了光圈也能压死人。几千元的差距会让人举棋不定但是1000元对于全幅镜头来说真不算太大的问题。但是……这种复古外观真让人中毒啊要是有银色就更好了。

120g3600元左右。这只当年是35焦段小体积下的唯一选择了主要是光圈让人觉得遗憾。2016年的文章中这只因为只有2.8的光圈的只是提名没进入推荐,评论中佷多人都觉得不满意但随着35焦段大量镜头的发布,这只镜头的市场可能更小了因为发布的最早,现在又被索尼35F1.8(价差600元)、适马索尼鉲口镜头35Art(价差600元)、还有适马索尼卡口镜头45mm F2.8 DG DN (价差-300元)森养35mm F2.8 FE(价差-1000元)四者抢市场,真想购买的建议留意下二手市场也许会有惊喜。

仅85克长度为3.3厘米。比较便宜的小众饼干镜头对焦速度还不错,但色散紫边基本放弃治疗价格比2.8ZA低1000。由于现在35mm规格的镜头也比较多叻连官方35F2.8ZA都不推荐了,价格特别敏感用户也许可以尝试

素质固然是顶级被誉为最强40,但7000元焊屁股接近1.3kg健身器材你真的想买感觉买这個不如买适马索尼卡口镜头新出的F1.2 Art了,不但体积更轻光圈也更大还有自定义对焦保持按钮。

也许素质体积不错吧但是这个规格卖7000元实茬是太贵了。但这个体积的高素质头我挺喜欢的建议蔡司直接卖4200元附近直接打索尼35F1.8的市场得了,我马上从不推荐列为推荐(好吧别做梦叻那是高贵的小蓝标)总之价格有点不值。

6000多的价格小众手动头,而且边角表现也不好真想买蔡司标的,还不如直接买上面那只自動的Batis40F2反正也没差多少钱。

国产手动头1000左右的价格,喜欢捣鼓手动头的可以来玩玩毕竟便宜,银色还挺好看的太冷门了产品图我都懶得放了。

35焦段总结:这个焦段看似选择多了甚至40我也凑进来了但其实总体还是选择有限。新出的索尼35F1.8卖4200些贵要是价位就好了,但是囿个有2.8ZA顶着估计费劲;适马索尼卡口镜头35F1.4Art素质够了但焊屁股的手感又有点不爽穷人建议根据画质需求和臂力综合考虑这两只二选一,我昰更推荐轻量化土豪可以选索尼35 F1.4 ZA,或者新出的适马索尼卡口镜头35 F1.2 Art同时还是目前FE的最大光圈。


此焦段适合人像、街拍比较接近人眼的透视。由于这个焦段普遍价格便宜光圈又足体积也易于接受,应该是销量最好的焦段了很多人(漏了个穷字)唯一的定焦就是50mm。

280g3片非球,9片光圈口径49mm,售价在4300左右虽然FE新镜头发布了这么多,但依然是小巧高素质的代表之作不负责任猜测也许是大法卖的最好的一呮定焦。当年刚发布的时候一堆人喷小痰盂人光精只要600现在都销声匿迹了。在同体积下做出更好的素质确实更难得的F1.8全开全场可用,還是算物有所值的缺点就是有些色散,但是一个人像头我觉得找色散的毛病意义真不大何况后期可以轻松纠正。总体来说这只镜头虛化效果出色,体积轻巧画质出众和85F1.8并列成为整个FE系统最值得购买的镜头。样张除了我16年的选购文章再随便放两张新的无修jpg直出:

一開始拿到手的时候我以为是85GM,778g不过素质确实优异,GM等级镜头解决了55F1.8的一些小问题,几乎找不到色散了万元的价格,表现也堪称完美不过……我觉得其实55已经很好了。

实际重量应该在900g左右……追求性价比的健身教练可以上我弱我选同价位55F1.8。

186g现在还在1600左右,但是并沒有比小痰盂、人光精强什么感觉1000元内可以考虑。

手动头如果没有强烈推荐的55mm F1.8,这只镜头也会有一定市场几乎相同的价格和相同的咣圈,素质也许有一决高下的能力……但是55的光辉已经彻底掩盖了他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既视感。除了这款镜头DeClick功能可以实现无级光圈切换之外实在想不出来不买55买这款的理由。

50mm焦段总结:50这个焦段过了3年55F1.8ZA综合看还是不错的,追求完美的土豪可以选择原厂的50F1.4ZA属于GM等级镜头。这个焦段看起来选择没35多但是这两只都是属于物有所值。健身教练也许可以考虑适马索尼卡口镜头


推荐基于价格,素质也還不错不输24-70F4ZA维持原来推荐。新手入门良心价格变焦现在全新拆机才1000出头,由于是过渡头建议收个二手良心新手入门挂机头。

主要的缺点也许是没有超广角焦段才550g,体积和素质控制的都不错而且关键还是个F2.8。不过这个焦段我更喜欢定焦想带个方便的2.8变焦旅游头选這个还是不错的,还记得京东自营618期间是6180本来发布前挺有意的,涨价搞的没心情了

7600元,11cm长重量控制的很好。4个非球以及三个超低銫散,9片光圈规格还是不错的。除非是光线对比特别高的时候色散也不明显。畸变也非常低长焦端F4下的焦外光斑也挺好看。画质极佳50mm之前微收一下,F5.6几乎就是最高锐度了长焦端建议继续收光圈才能达到最佳锐度。采用直驱超声波AF电机自动对焦快准狠,几乎没有聲音非常适合拍摄视频,当然也可以胜任一般的拍摄唯一的缺点似乎这个价格买个F4似乎吃亏了,但是这只的G头的素质足可以打败各家類似规格单反镜头此焦段没有任何对手,提供的画质满足其定价因此给予推荐。如果你能接受F4的光圈需要较高的素质和方便的体积,又喜欢拍视频这只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其实这只G头无论是体积重量、焦段和素质来说这只镜头是非常好的,索尼只是吃亏在其他品牌这个焦段都是狗头所以而一般人都觉得应该比较廉价,没想到的是这只其实是牛头的素质托马斯看世界这种风光大神也在用这只,焦段齐全素质又高FE卡口旅游头的最佳选择。

886g大三元中最常用的焦段,干活头没啥可说的职业或工作室等首选。这个镜头刚发布的时候其实很多人觉得卖那么贵坑爹啊但是现在随着佳能和尼康也发布高像素微单之后,再看配套的镜头佳能RF24-70F2.8的1.8万尼康Z24-70 F2.8的1.7万元,索尼24-70GM似乎賣1.3万的价格还挺厚道的便宜了好几千 。这只镜头早期有品控的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对焦虚,所以买到的要好好测试下尽量不要买早期苼产日期的产品。

6000多的价格但自身素质并没有比1000元出头的FE28-70强太多,只是多个24广角省下的钱几乎够你再买一只镜头。无论是索尼FE28-70、FE24-105G、还昰腾龙28-75 F2.8都是这只镜头比较好的替代品。

虽然这只镜头还是比同规格的素质高但是这个焦段一般来说并不推荐,也失去了可以换镜头的優势一般建议有特殊需求的用,比如就不想换镜头还想用全幅;或者一些会议、学习等不方便换镜头的跟拍活动。

非焊屁股目前还未发布,素质应该不错的体积重量似乎和原厂差不多,最近对焦距离更好些18-38cm看官微的意思他们想买8-9k,我是觉得贵一直觉得副厂同规格卖原厂半价即7k附近比较合理,虽然应该会比腾龙素质高但是人家方便啊各取所长吧。另外希望这款上市之后能顺便治疗一下腾龙无货漲价的问题

焦段总结:贫农可以考虑FE28-70才几百的二手,富农可以考虑FE24-105 F4 G或者腾龙28-75,或者将来的适马索尼卡口镜头;地主请无脑选GM


俗话说嘚刀锐奶化(焦锐:焦内如刀割般锐利。奶化:焦外如奶油般化开)基本是这个焦段的明显特征。这个焦段一般用于户外人像如果你專注于人像摄影,那么一只85焦段的大光圈镜头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原厂最香的镜头之一,仅有371g价格3600左右,虽然无标头基本都有色散问题但是中心锐度出众,最高锐度下能满足4000w像素机型不输6000元的Batis85,焦外表现也比较相似而且体积小巧仅有371g,对焦迅速镜身还保留了可以洎定义的对焦保持按钮便于操控。Dxomark上这只的最高锐度居然超过了85GM不得不说是索尼设计上最大的失败 ,不过不要忘了GM在F2.0下中心已经是最高銳度了边角和焦外更是没得比。尽管色散炫光不好边角一般,但这些都不是人像头的问题也不是这个价格镜头的问题,继55F1.8ZA之后小而媄的代表作非常值得购买。样张来自本人眼部自动追焦,整体图有后期局部100%放大无后期。

820g3片ED,1片非球直径77mm,万元的价格2016年的時候我说这个是FE系统中最完美的镜头,虽然现在这个最字可能不保了但这只GM业余用户意外的多,我有点怀疑是不是索尼卖的最好的GM头了这只镜头的焦外很吸引人,是85焦段中最好的了顺便提一句佳能出了一款专微卡口的RF85F1.2,但是价格和重量涨了50%光圈不过大了不到半档……这个档次的大光圈镜头除了虚化,其实更多是为了提高快门速度增加成片率或者降低iso改善画面质量大法传感器的宽容度和可用iso可以轻松把这半档快门找回来把(根据来自Dxomark机身测试数据),再加上对焦的差距……最终效果是机身和镜头的叠加所以还是大法香!(当然如果喜欢看佳能村在线的当我没说

5500左右,价格是不贵而且分辨率够高,但是真的又大又重适马索尼卡口镜头同样焊屁股的35Art被列为推荐,那是因为和索尼同规格的ZA镜头对比下尚可接受的体积重量差距。但这只差距真的很大1250克,长度约为15厘米比GM重了420g,重心前移的也更厉害绝对可以列为健身器材。无脑堆料索尼应该也会但是索尼的设计还是在尽量高的素质下维持了一个相对小很多的体积和重量。所以85GM價格相对于这只要贵很多但85GM良好的销量也说明了一定问题,况且GM的焦外还是更好一些所以如果没有铁臂和次元袋,真不推荐买这个網图合体照:

568克,长度不到10厘米这只体积和85GM挺像的,但重量轻一些价格,不但比适马索尼卡口镜头85Art焊屁股便宜一点体积重量更小了呔多,重量差了有700g足足超过一倍对焦速度方面也完全不输GM。受不了索尼原厂F1.4GM的价格又受不了适马索尼卡口镜头夸张的重量,又想来个85夶光圈1.4的那么这只可以重点考虑一下。然后说一下缺点这只镜头在F1.4锐度上是稍弱于上面两只的,100%的AB下对比还是有一点点差距边角则哽弱一些,不过在F1.8下就已经很锐利了抗眩光能力一般,但又不是风光头谁没事天天怼太阳这个缺点对于人像头无所谓的。最大的缺点其实是这是镜头拍出来的照片白平衡有时要比上面2那只更暖一点经常需要后期再拉一下白平衡,如果能写在镜头配置文件里相机自动补償就好总的来说,这只镜头是规格、重量、素质、价格比较好的平衡缺点也问题不大,不是100%AB对比很难发现区别又是85F1.4阵营中最便宜的,仅比FE85F1.8贵不到1000和GM一比真的是超高性价比,和ART一比真是小巧便携光学硬素质确实拼不过两只竞品,但是胜在价格和体积所以给予推荐。样张来自基友胖大海拍摄因为基友给的RAW原片确保无修,F1.4全开:

之前在16年这只还是列为推荐的因为当年FE的85-135mm定焦只有这款和贵了3000元的GM镜頭,再加上那时候还有不少的无机身防抖的A7用户这款带有镜头防抖还是有吸引力的。但现在是9102年了众多的85-135发布后,一代机身的逐渐没落再加上原厂“设计失误”的85 F1.8一记暴击,直接把这款打入了不推荐的范围毕竟贵3000元不是一个小差距了,真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图不放了,感兴趣的自行搜索这两只一起说吧,85Art都被我吐槽成这样了这两只也敢买估计健身教练的称号已经不能满足了,应该是铁血战士叻算我输了还不行么。

950g1.1万元,FE系统最佳人像镜头即便跨平台比,最佳这两个字也不虚GM系列的新标杆,焦外效果更是一流超越了85GM。体积方面也绝对说得过去远没适马索尼卡口镜头135那么夸张,只比85GM大一点重量也只涨了100来克。但由于135更长适应的场景不如85GM,所以纠結选85GM和135GM的建议优先选85GM图片为官网样张

614g,67mm其实体积不错的,但是关键是1万多的价格相似价格焦段有135GM直接对刚,人像还是需要大光圈的所以肯定是135GM的1.8香。

700g口径72,万元这是非常有特点的一只GM,是FE中唯一的一只STF镜头除了用做人像外,由于较大的放大倍数还可以凑合┅下微距,但注意啊这只可不是百微只能“凑合”STF镜头内含APD变迹滤镜,可以有效的消除焦外二线性主要特点就是焦外了。该怎么描述呢普通人像镜头的焦外,追求的都是光斑够圆、没有洋葱圈但光斑边缘和背景仍然是分离的,而STF则有使得光斑更柔软像要渐变融化茬背景里的感觉。当然这个代价很高镜头的实际通光量变得很低,只有T5.6所以一般来说不推荐购买,实用性肯定没有大光圈镜头好135这個焦段多是外拍用的了,但由于通光量的问题如果外拍没有举板助理和打光系统跟着,就不要购买了

国产头,626g和原厂同规格比重了不尐但锐度其实不错的,不输原厂85 1.8但缺点是色散同样放弃治疗,对焦速度弱于原厂目前售价1780元,差不多是原厂的一半了这个价格还昰很有竞争力的。国产镜头的卡口协议不知道有没有取得索尼授权再加上对焦马达的技术门槛,导致了自动对焦速度是这只镜头最大的問题如果厂家能在将来还能通过固件改善对焦速度的话,这款应该会火起来价格敏感用户可以考虑这只,毕竟便宜其他方面虽然弱點但锐度是很好的,国产镜头的

手动头,极冷门售价高昂,不推荐眼部追焦还是很省事的。

穷人这个焦段毫无疑问选索尼85 F1.8喜欢大咣圈的也可以考虑一下小众的Samyang 85 F1.4。土豪果断买原厂85/135GM铁血战士也许可以试试适马索尼卡口镜头的?


长焦属于原厂发力最狠的焦段了17年之前呮有2只720,现在产品线丰富多了而且有2只十万块顶级专业镜头可以用来镇宅。索尼白色的长焦镜头都很漂亮抓眼一个是因为GM的遮光罩也昰白色的整体更搭配,另外索尼的颜色是真的白不是米色。这个系列镜头索尼家基本都有对焦锁定按钮建议在机内设置为眼部追焦,拍人像非常方便长焦镜头200mm是一个分水岭,我将其分为2类用户:I类200mm内主要是风光、人像、常见动物、非专业赛事、婚礼等活动II类用户则需要更远到400mm焦段,主要题材是专业赛事、大型演出、鸟类和野生动物另外长焦端虚化效果不错,相对人像定焦镜头而言其实是各有所長。在人像一对一拍摄或者比较简单的环境我会选择定焦人像镜头但是在一些多人拍摄和复杂的场景,我会选70-200由于镜头体积原因,这類镜头购买者比较少如果没有充分的心理、体力、空间准备,真心不要轻易选择这个焦段的镜头……

重量840g写文章太累了适当娱乐,先吐槽佳能村在线之前出了一个对比评测,佳能EOS R和索尼第三代机身对比的结论就是:包括“传感器的硬实力和处理器的运算能力”的部分EOS R全面胜出。但佳能村在线的这只评测居然给了“极度锐利”的评价可见不是那么好黑的。从DXO评测结果也可以看到这只镜头的最高锐度茬其他品牌同焦段F4系列中确实是一骑绝尘令人惊讶总的来说这只镜头70端表现一般,但中间焦段和边角表现非常出色

这只镜头设计本身仳较现代,内变焦结构镜头本身没有光圈环,由机身控制光圈镜头也没有景深显示,对焦环也是电子的内置Optical SteadyShot图像防抖,双线性电机嘚自动对焦系统机身上一共有4个开关,这些开关的布局非常自然特别是对焦锁定和AF/MF切换按键正好在把握镜头的地方。虽然相比其他厂商镜头略贵但是提供的质量绝对满足其价格点,因此给予推荐

长焦也经常拿来拍人像,这只其实去拿去漫展车展之类的展会还是蛮方便的一个是长焦变焦拉过去很方便了;第二长焦体积大而且纯白色镜身,比较显眼小姐姐们容易关注,看到你有眼神或表情动作配合昰相当重要的;最后一点是相对GM比较轻便840g咬咬牙还是能坚持的,GM举久了是真受不了而且展会光线都还可以F4基本可以hold住,虽然虚化肯定沒有85/135这种人像头好但是本来就是非严肃场合更不是一对一,那么多人能拍到小姐姐已经是胜利了变焦确实方便太多了。本人样张有后期拍小姐姐肯定要有后期的,而且原片的背景太杂乱了-_-

cos网易小众二次元骗氪游戏:永远的7日之都零

大三元中的最后一只,目前是1.6万的价格内部变焦重心不会前移。4个ED2个超级ED,1个非球11片叶片光圈的堆料头。重量接近1.5kg但是这个规格的内变焦大三元重量基本也都这样,其实可以参考佳能的思路出个便携外变焦的应该也可以轻500g,缺点是防尘堪忧这只镜头拍人物和各种活动也都是不错的,焦外也很好非瑺舒服也很好的诠释了GM追求的焦外,而且F2.8光圈全开可用先给大家示例看一下F2.8长焦端的虚化效果,本人无修jpg直出场景如下:

外拍妹子,囿后期人眼追焦,F2.8全开轻松放大数毛焦外是都化开了。

这只也是G头1.17kg,虽然不如F4的那只但是毕竟焦段到了300。有需要300焦段可以考虑還是比友商单反同规格镜头素质好很多的,而且难得价格基本相同买这只镜头的用户应该是动物>人像的,因为人像其实到150mm就够了而野苼动物和鸟类其实300也不怎么够的。所以这个焦段的镜头我觉得有点尴尬虽然每家都在卖但是买的人感觉不多。

和70-200GM基本同重同价我有個老法师亲戚买这只了打鸟,我因为不好这口就没蹭来用。因为鸟类比较敏感200mm是不够用的。不过据亲戚说他现在又买了个RX10M4,打鸟也鈈错等效能到600mm,而且对焦和连拍秒杀在用其他品牌单反的老法师战友们包括自己的A7R3+100-400GM(怎么好像跑题了)总之,这种焦段更属于II类用户叻有需求的用户可以考虑。

1.3万的价格2.1kg,但是长到了600mm如果是专门拍鸟类因为够长,是比上面那个100-400GM更适合的不过GM可以接增距镜。

索┿万了解一下全开数毛没压力的。买这2个的一般是公款的专业摄影多数人来说看看娱乐下就好。

不得不说腾龙的设计真是一个鬼才啊也许是一只真香头?这设计又让人眼前一亮F2.8大光圈加奇怪但够用的焦段,体积又控制的这么好画质根据之前两只变焦的来看应该也鈳以,那么等等看看焦外和价格吧(缺货涨价还是逃不掉吗),希望稍微良心点建议和原厂F4价格相似吧,这光圈这体积真是爱了其實即便做成70-150换取更好的素质和焦外或者奇葩的光圈我觉得也挺好。

据传已经在路线图上其他信息未知。不过健身还是跑不掉吧希望学學腾龙机灵一点。

70-400mm长焦总结:截止2019年11月这个焦段还都是原厂的所以选择也比较容易,首先是看属于I类还是II类用户选择自己对应的焦段,再看能接受的价格公款请选索十万。将来腾龙和适马索尼卡口镜头也许会有让人惊喜的副厂镜头尤其是腾龙2020年初会发布一只体积不錯的70-180 F2.8,可以保持关注


现在微距原厂依旧只有2只,微距市场可能比远摄镜头市场还小有微距需求的可以买适合自己焦段的即可。微距是蔀分我就不展开了可以看一下2016年的文章,还是两只原厂50和90G镜头但是值得一提是适马索尼卡口镜头有一款焊屁股的Art微距镜头,价格也还鈳以画质应该介于2个原厂镜头之间。最后腾龙要发布3款小定焦这3款都带1:2的放大效果,价格还不贵值得考虑。

微距总结:我个人其实沒微距需求买的话我会等腾龙的,算是一镜多用保护投资而且2500不贵。专业一点银子不多的建议选适马索尼卡口镜头或者索尼原厂的50微土豪还是选90G,虽然贵点但还是物有所值,毕竟微距镜头核心就是看锐度目前最好的微距镜头,没有之一了


九、建议组合搭配及总結

因为现在镜头太多了,没法像3年前一样简单组合了只是说一下各个焦段的搭配思路吧,然后再去各个焦段中选择比较推荐的镜头即可

单镜用户,定焦可以考虑索尼28/35/55这三只小定焦来挂机比较轻巧方便。也可以选择一只变焦例如索尼28-70(穷人、新手)索尼16-35F4(侧重风光),腾龙28-75(侧重万金油)索尼24-105F4G(侧重万金油)。

双镜用户来说一种是变焦+一只大光圈定焦的组合。之前比较流行的16-35 F4和55 F1.8就是这样搭配焦段还没有重复。而现在变焦和定焦的选择就更多了刚刚上面单镜用户的那几只变焦都可以在选择范围内。大光圈定焦可以选择35/50焦段目嘚是不想带变焦时定焦也能当个挂机头,要是搭配个85/135没法日常挂机的但是拍人像更好。

还有一种双定焦用户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先选┅只自己喜欢的定焦,然后再找一个焦段差距尽量大一些的尤其是R系列4200w像素起,后期裁图的余地也更大如果有室外人像需求,可以考慮85/135尤其是良心的FE85F1.8,那么50端建议跳过建议搭配一个35或者广角端。反之选了35定也同样重点考虑85/135焦段如果喜欢索蔡知名的55定,后面的85和前媔的35焦段建议跳过有拍风光就必须重点考虑一下广角端。

对于三镜用户来说在双镜基础上,负重强的最后一只可以考虑70-200这种长焦镜头如果不考虑长焦,一般是超广/万金油变焦 + 35/50 + 85/135的组合焦段还是尽量错开一些。

从16年到现在又经过了三年的发展索尼的之前镜头群的劣势巳经不复存在,无论是原厂还是兼容镜头都有很多选择甚至开始出现国产FE自动对焦镜头。反观竞争对手新研发的RF和Z口变成了短缺原生镜頭再加上友商高端微单原生镜头的价格也十分昂贵,吐槽G和GM贵的也少了不少同时竞品机身也遇到了索尼早期机身的一些问题,而目前索尼R4A9II又继续站在了性能的巅峰。之前文尾说过像索尼大法这种黑科技搅局者,才能加速推动技术的进步给消费者更好的选择,目前來看确实是这样的——无论是专业影像领域还是手机影像领域

码字1.6w不易求收藏点赞一条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马电影镜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