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系统查询个人信息QQ群

90后男子QQ群共享11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 获刑3年
关注新华网
  QQ群共享公民信息群主获刑
  前不久,90后男青年张某,将两份内含11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的文档上传到自己的QQ群共享文件内,供群内成员下载,被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异地抓获归案。近日,张某因犯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
  2017年4月上旬,环翠公安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一个QQ群中的共享文件内存在两份异常文档,文档内容包含来自全国各地的公民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经梳理数量多达110余万条。
  网安部门经过随机核验发现,信息内容真实性很高,其中一部分还明确写明了当事人的相关住址。而群内的共享文件对群成员开放,可以自由下载,由此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可想而知。
  经过线上、线下同步侦查,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初步锁定这名“群主”居住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某村,遂调遣侦查人员赶赴当地开展工作。5月11日,侦查人员在涉案男青年张某的住处将其抓获,查扣作案电脑并现场固定了证据。
  经调查,张某是一名90后,初中文化,属无业人员。经过审查,他交代了自己在今年4月,将从别处获取到的内含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两份文档上传到自己管理的一个QQ群中,提供给群内成员下载。
  历经批捕、审查起诉等环节后,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检察院以张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由,向环翠法院提起公诉。
  在法庭上,张某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法官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通过QQ群途径发布公民身份信息,其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且情节特别严重,张某当庭自愿认罪,可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目前,该案已审理终结,张某因犯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法院判处如上刑罚。
  从小处入手保护您的隐私
  ■警方提示
  很多人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就泄露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隐私信息,以至于被别人掌握后还蒙在鼓里。民警通过此案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
  首先是在用智能手机、电脑连网时,尽可能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如注册填写的用户名、密码最好设置成跟自己没有关联的元素,因为“黑客”们会利用暴力猜解程序来破解密码及确认关联。同时,在设置多个网站密码的时候,最好不要统一和简单化,“黑客”技术中的“撞库攻击”,就是通过已知密码,来获取用户其他账户权限。
  其次,永远不要点击不可信的网络链接,无论是从网页上看到的、还是手机短信上收到的,如果点击了藏有木马病毒的链接,你手机、电脑绑定的账号、密码就有泄露风险。
  再次,在公共场所,不可信的WiFi不要看到后马上就连,因为个别WiFi有可能是“钓鱼WiFi”,当你的无线设备连接上去时,会被对方反扫描,从而获得你的用户名和密码。一般来说,运营商提供的公共WiFi网络无论是否免费,都采用了电信运营级的网络设备,部署多种安全措施,而普通商家自行搭建的则大多使用民用级设备,后台也未进行专门的安全性设置,这就给“黑客”留下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同时,为防个人隐私泄露,对于快递单据上的个人信息,如果一时撕不掉,尽量采用湿纸巾擦洗、用笔涂抹等方法,去除上面的信息痕迹。
  警方提醒,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切莫为之。(记者  徐 鹏  通讯员 陶遵臣 艾其华)
责任编辑:
”夏道虎说,信息化办案平台的建设运行,有利于促进减刑假释案件办理更加严格规范。“司法部规定对原县处级以上职务犯罪罪犯提请减刑、假释的案件,须经省(区、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后才能提请。
近期,全国多地网友遭遇微博好友“高仿号”私信诈骗,有的被要求替国外好友买机票,有的则被要求垫付行李托运费。微博作为一个公开的社交平台,犯罪分子会专门研究目标受害者的社交习惯等信息,实施精准诈骗。
美国网约车服务商优步公司首席执行官达拉·霍斯劳沙希21日发表声明承认,公司去年10月发生一起黑客入侵事件,导致5700万名乘客和司机信息泄露。贩卖个人信息乱象:无效 QQ群“信息交易”仍火爆
昨天央视揭“乱象”,仅用手机号就可查一个人所有私密信息。节目播出后北京警方立案并展开侦破。但记者发现多个QQ群里“信息交易”仍火爆,向腾讯举报后,QQ群并未被关闭或解散,管理员甚至公告:任何非法活动与本群无关。
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
央视网消息:刚刚买了房,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刚刚买了车,保险公司的电话就跟过来了,属于隐私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让人烦心更让人忧心,记者发现贩卖个人信息的黑市在网络上十分活跃,一些信息贩子甚至公然叫卖,只要提供一个人的手机号码,就能查到他最为私密的个人信息,而且范围覆盖全国,果真如此吗?
网上“黑市”:个人信息随意买卖
记者登录了一个专门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里面的群员多达1946名,而且非常活跃,浏览这个QQ群里的留言可以发现,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被公开叫卖、种类之多更是让人惊讶。
被贩卖的个人信息种类
一个网名叫“斩魄刀”的人声称可以查到身份户籍、婚姻关联、名下资产、手机通话记录等;一个QQ名为8569966的人留言,只要提供对方的手机号,就可以查到手机通讯录、滴滴打车记录,名下支付宝账号、全国开房记录、淘宝、顺丰送货地址等信息,个人信息在这里被称为数据或轨迹。
很快,记者就被多名信息贩子主动加为好友,随后又被拉进了10多个兜售个人信息的QQ群。
一个网名叫“水中取火”的人,给记者发来了一张可以交易的信息清单,图表里列出的个人信息有28类,几乎包括了一个人的全部个人信息,并且表示价格优惠,甚至可以先验货后付款。
信息贩子“水中取火”说,图上发的信息都能查,先查一单试试,如像个户(身份信息)名下车,各种档都是二三十块钱,不超过百元的,我都可以先查,超过百元的就要先款。
查身份信息只需提供手机号
记者只提供了手机号信息
只需提供手机号就能买到对方所有隐私信息,这些在QQ群里的叫卖到底是真是假呢?经过同事小王的授权,2月4日中午12点06分,记者把小王的手机号提供给了网名为“孤星泪”的卖家,要求查询小王的身份信息,对方的要价是220元。
被查询人的信息与事实完全一致
下午2点56分,对方发来了一张截图,上面有小王的照片、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住址、民族、所属派出所等,经过核对,与小王的身份信息完全一致。随后,对方表示还可以查询其他关联信息,包括出入境信息、名下机动车信息和违法犯罪记录等。记者提出要查询小王名下的车辆信息,仅过了二十分钟,对方就发来了信息截图,内容包括车辆的型号、车牌号、车架号、发动机号等,完全属实,这一次的要价是50元。
网购送货地址可“网购”
小王所有网购地址一览无遗
记者随后要求查询小王的“淘宝”送货地址,对方要价130元,网上付款两个小时后,对方给记者发来了小王所有“淘宝”购物的送货地址,包括毕业前的学校地址和送货现在的实际住址,小王确认全部符合实情。
打车记录精确到秒
滴滴打车记录
QQ群里出售的个人出行轨迹中,包括滴滴打车记录,每一张出行记录清单的要价是55元。记者向一名信息贩子提供了小王的手机号码,两个小时后,对方发来了一张滴滴打车清单,时间显示为2016年11月份到2017年1月份,内容包括这三个月内小王每次打车的详细记录,从哪里上车,从哪里下车,上下车的时间精确到秒,包括取消的订单也全部记录在内,小王把这张截图里的出行记录和自己手机里的打车记录进行了对照。
记者小王:这个是去年圣诞节,12月24号晚上9点多,我从单位打车去朝阳区我朋友住的地方玩,时间地点完全一样,其他的也都对。
手机通话清单被高价叫卖
记者欲购买手机通话记录要价
手机通话记录,是网上信息黑市里的热卖品,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信息贩子都声称可以拿到手机通话记录。通话记录的价格也是最高的,一般在元之间,而且必须提前付款。
信息贩子“水中取火”说,没办法,做这行我们跑单丢单也多,我们针对客户多,丢单多。现在有些东西先单(先交货)就不敢做。原先没有(交)款的,现在先单的都不敢做,现在做资源(卖信息)的突然多起来,而且现在特别乱,这样做丢好多客户,但是也没有办法。
手机通话记录通常会被机主高度保密,这些信息贩子真的能获取到手吗?记者向网名为“水中取火”的信息贩子支付了1500元,要求查询小王的手机通话记录。第二天,记者被告之通话记录已经拿到,对方发来了一张截图,上面是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份共6个月的通话记录,在总计一千多个通话记录中,详细记录着每次通话的来电与去电号码,通话时间、通话时长以及每次通话的话费。
记者小王:是我爸爸的电话,有我爸爸的电话,其他的没问题。
实时位置信息成为“卖品”
只需提供手机号即可实时定位
在QQ群的聊天记录里,记者发现,3网定位是一个频繁出现的关键词,3网定位就是移动、联通和电信的手机定位,而且信息贩子声称可以实时定位这些手机用户的位置,你想知道一个人现在在哪里?只需要提供他的手机号,并且声称误差在50米以内,每次定位的价格在750元到1100元之间。那么,这些信息贩子真的能实时定位吗?记者决定试一试真伪。
对方发来了小王的多张实时位置图
2月10日晚7点左右,记者和同事小王来到了北京西客站北广场,晚上7点24分,记者要求对方定位小王的实时位置,对方回复了一个字“好”。
大约9分钟后,对方发来了两个字“马上”。晚上7点41分,也就是开始定位后的17分钟,对方发来了小王的多张实时位置图,有平面地图,也有卫星地图,其中还清晰标记了经纬度,定位的位置地点是:距离北京西客站北广场向北约150米。
记者和同事小王随后又来到北京西单君太百货附近的天桥上,晚上8点24分,记者再次要求对方定位小王的实时位置,这一次仅仅过了7分钟,对方就发来了位置图,显示的地址是:北京西单君太百货旁边。
只提供一个手机号码,就能买到一个人的身份信息、通话记录、位置信息等多项隐私,泄露的是个人信息,留下的是各种隐患。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能够针对目前主流的数据库的各种操作进行详细的、实时的记录,保障数据库安全!
能够准确描述何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行违规统方,并提供操作过程回放!
今日搜狐热点大量QQ群贩卖个人信息,腾讯:除了永封,还要扩展性排查_网易财经
大量QQ群贩卖个人信息,腾讯:除了永封,还要扩展性排查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大量QQ群贩卖个人信息,腾讯:除了永封,还要扩展性排查)
腾讯安全团队表示已经对查验属实的 30 余个此类QQ群采取了永久封停措施,并且“还在根据线索进行扩展性排查,一旦发现并确认涉及个人贩卖的违规QQ群,将立即封停”。
钛媒体注:QQ群肆意贩卖个人信息上了央视的头条,腾讯又整了一个大。在2月16号,央视新闻频道和央视新闻客户端都了&个人信息贩卖乱象&这样一个新闻。根据央视记者的亲身体验,从身份信息到名下资产,从手机通话记录和实时位置定位,这些私密个人信息只需提供一个手机号,就可以在QQ群里找到卖家。在新闻曝光后,北京警方现已立案并展开侦破工作。根据央视的报道,在涉案的QQ群中,可以查询到的个人信息包括了全家户籍、开房记录、犯罪记录、出入境、美团、滴滴顺丰淘宝地址、全国房产等信息。在群中只要有人开口提需求,便会&专业人士&主动联系。当有群员把电视里播出的报道截图后发到了QQ群中时,竟然有人留言称这个群里有记者,并让记者小王出来应答。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这个QQ群的管理员还发出了一份群公告进行提醒:本群长年驻有记者等国家行政人员,任何非法活动与本群无关。但是根据央视的后续报道,在央视记者向腾讯公司举报了节目中大量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后,违法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并没有被关闭或解散。2月17日腾讯官方公众号&&QQ安全中心,发表了《腾讯坚决打击通过网络进行个人信息贩卖的非法行径》一文,表示要坚决打击利用QQ群进行个人信息贩卖的违规违法行为,近期,腾讯安全团队收到媒体和用户关于个人信息贩卖的举报,目前我们已经对查验属实的QQ群进行了封停,其他账号我们还在逐一审核中。同时我们还在根据举报线索进行扩展性排查,一旦发现涉及个人信息贩卖的违规QQ群,将立即封停。而在今天(20日),腾讯安全团队表示已经对查验属实的 30 余个此类QQ群采取了永久封停措施,并且&还在根据举报线索进行扩展性排查,一旦发现并确认涉及个人信息贩卖的违规QQ群,将立即封停&。根据其对外的回应可知,2016年年初至今,通过腾讯安全团队的排查和用户的举报,共查处涉及个人信息贩卖的QQ群4700多个,封停3500多个QQ帐号。同时腾讯安全团队也指出,违法犯罪QQ群上所存在的困难之处,技术上难以克服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发现难度大:在我们持续打击之下,这些犯罪分子更加狡猾,利用&变种关键字&建群,像这次就隐藏在讨债群中。群头像、群介绍等信息也都进行伪装。这样就导致了这些群的外在可识别信息难以找到明确的违规,实际违规行为往往都发生在技术管控无法、也不应触及的隐私交流环节,这给我们的发现带来很大难度;判定难度大:个人信息贩卖的不法分子一方面沟通更加小心,采用语音等更加难以举证、判定的形式沟通;同时,把从咨询到交易的环节分开进行,有时候往往通过&网上勾连,网下联系&进一步逃避打击。的确,违法犯罪份子一般都十分的狡猾,往往都有着&上有对策、下游政策&的手段。这要求的不仅仅是腾讯方面要尽到全力审查职责,也要求普通大众也能够&洁身自好&。 (钛媒体编辑张霖综合报道)以下为腾讯安全团队回应全文:感谢媒体和用户关于个人信息贩卖的举报,对于所有此类举报我们都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依据媒体报道举报违规特征,目前我们已经对查验属实的 30 余个此类QQ群采取了永久封停措施。同时我们还在根据举报线索进行扩展性排查,一旦发现并确认涉及个人信息贩卖的违规QQ群,将立即封停。腾讯安全团队坚决打击利用QQ群进行个人信息贩卖的违规违法行为。2016年年初至今,通过腾讯安全团队的排查和用户的举报,共查处涉及个人信息贩卖的QQ群4700多个,封停3500多个QQ帐号。在2016年11月,腾讯安全团队还协助无锡市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贩卖个人信息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及时阻止1.1亿余条被盗公民信息流向黑市。腾讯安全团队在打击个人信息贩卖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两大难点:1)发现难度大:在我们持续打击之下,这些犯罪分子更加狡猾,利用&变种关键字&建群,像这次就隐藏在讨债群中。群头像、群介绍等信息也都进行伪装。这样就导致了这些群的外在可识别信息难以找到明确的违规,实际违规行为往往都发生在技术管控无法、也不应触及的隐私交流环节,这给我们的发现带来很大难度;2)判定难度大:个人信息贩卖的不法分子一方面沟通更加小心,采用语音等更加难以举证、判定的形式沟通;同时,把从咨询到交易的环节分开进行,有时候往往通过&网上勾连,网下联系&进一步逃避打击。最后,我们还想提请大家关注的是:这类不法行径对QQ群的生态是一种巨大的破坏,我们会一如既往、不断加大投入坚决打击。不过,只要个人信息泄漏的源头持续存在,个人信息交易有利可图,那么QQ群等网络平台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联动起来,多平台协同起来,以线上线下产业链联盟的方式,对抗黑色产业链,共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信息贩子用QQ群卖个人信息 腾讯1年多查处4700多个QQ群_社会新闻_大众网
新闻>社会新闻' />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程春雨)近日媒体调查报道“信息贩子利用QQ群贩卖个人信息”的情况,2月20日,腾讯向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回应称,2016年年初至今,通过腾讯安全团队的排查和用户的举报,共查处涉及个人信息贩卖的QQ群4700多个,封停3500多个QQ帐号。
2月16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一些信息贩子在网络上公然叫卖:只要提供一个人的手机号码,就能查到他所有私密的个人信息,而且范围覆盖全国。一个专门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里面的群员多达1946名,非常活跃。身份户籍、名下资产、手机通话记录、名下支付宝账号、全国开房记录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被公开叫卖。
腾讯安全团队称,在打击个人信息贩卖的过程中发现在持续打击之下,犯罪分子更加狡猾,利用“变种关键字”建群,像这次就隐藏在讨债群中。群头像、群介绍等信息也都进行伪装。这导致这些群的外在可识别信息难以找到明确的违规,实际违规行为往往都发生在技术管控无法、也不应触及的隐私交流环节,给发现带来很大难度。
据介绍,依据媒体报道举报违规特征(“变种关键字”建群等),目前腾讯已经对查验属实的30余个此类QQ群采取了永久封停措施。目前,还在根据相关举报线索进行扩展性排查,一旦发现并确认涉及个人信息贩卖的违规QQ群,将立即封停。
腾讯安全团队表示,坚决打击利用QQ群进行个人信息贩卖的违规违法行为。但只要个人信息泄漏的源头持续存在,个人信息交易有利可图,那么QQ群等网络平台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目前发现,个人信息贩卖的不法分子一方面沟通更加小心,采用语音等更加难以举证、判定的形式沟通;同时,把从咨询到交易的环节分开进行,有时候往往通过“网上勾连,网下联系”进一步逃避打击。
腾讯呼吁,社会各界联动起来,多平台协同起来,以线上线下产业链联盟的方式,对抗黑色产业链,共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中央气象台今日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20日8时至22日8时,新疆、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气温将下降8℃以上,部分地区超过12℃。2、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
02-20 15-02中国新闻网
去年入冬以来,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数呈上升趋势,河南也确诊多例。2月21日,在河南省红十字会办公大楼,河北石家庄以岭药业河南省区大经理张志娟向河南省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80余万元的连花清瘟胶囊。
02-21 14-02中国青年网
当父母和长辈已不再年轻,我们能做的除了陪伴,还可以用镜头为他们定格美好,“让蹉跎的时光倒流。宜宾23岁小伙黄俊,为给82岁爷爷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特地为其拍摄了一组时尚写真,让爷爷好好地帅了一回。
02-21 08-02华西都市报
“如果没有三位好心人停下车来救人,我和伤重的父母被困在事故现场,都不知道后果会怎样。当时她驾驶小车载着父母由韶关返回广州,不料在英德段突发车祸,造成车辆与右侧山体发生碰撞,造成车上人员受伤,车辆受损。
02-21 07-02北京晨报
20日是美国全国假日“总统日”。纽约中央公园外大街上,数以千计的抗议者挥舞旗子和标语高喊“不要旅游禁令,不要筑墙,特朗普政权就要垮台了”,“维护宪法”,“弹劾说谎者”。
02-21 14-02中国新闻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台媒2月21日报道,印度一位当红女星向警方报案,17日遇到假车祸,并被对方车上的数名男子轮奸。虽然印度媒体报导受害者是当红女星巴瓦纳,不过,警方以本案为性侵案,不愿透露受害者姓名。
02-21 14-02环球网
Copyright (C)
&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团伙QQ群倒卖个人信息 涉及信息约5000万条_新浪网
团伙QQ群倒卖个人信息 涉及信息约5000万条
  原标题:安徽打掉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
  新华社合肥9月18日专电(记者陈诺)记者从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了解到,当地警方日前打掉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该团伙非法获取、存储公民信息约5000万条,通过贩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利近130万元。
  日,合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QQ名为“全国资源整合”的账号涉嫌通过QQ群倒卖公民个人信息,且数量巨大,涉及全国多地有关工商、银行卡、车主等公民个人信息。
  民警随即展开调查,“全国资源整合”真名叫杨某(男,23岁,安庆人),租住在合肥市金寨路与繁华大道交口附近某小区。3月24日,合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联合蜀山公安分局抽调警力,成立联合专案组。
  经过侦查,专案组查明了案件事实:杨某伙同自己的同学黄某(男,25岁,安庆人)及黄某的女友刘某(女,23岁,安庆人)自2015年4月起,在网上专门注册了10余个QQ号、支付宝账号,然后,他们在网上通过低价购买大批量的个人信息的相关数据后,再以高价向他人转卖,从中攫取巨额经济利益。侦查员了解到,黄某等人进行数据交易时从不在自己的住处进行,也从不和买主面对面交易,全是通过在网吧上网时进行网上交易。
  5月9日,杨某、黄某、刘某被一一擒获。经审查,杨某等人交代,自2015年4月至落网,他们先后非法获取、存储公民信息约5000万条,通过贩卖有关车主、工商数据等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利近130万元。他们获得的信息基本上来自于江西省南昌市人罗某(男,24岁)。5月10日,侦查员马不停蹄赶赴南昌市,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成功将罗某擒获。据罗某交代,他利用自身从事金融行业的优势,收集大量公司及个人信息,并通过网络转卖给杨某等人。
  目前,杨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合肥警方刑事拘留。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安系统查询个人信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