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响应什么情况下会给响应头中的locationn赋值

学习总结与分享
http协议:http请求、http响应、间隔时间跳转页面、禁用浏览器缓存
1. http协议是建立在
tcp/ip协议基础上.
2. 我们的web开发数据的传输都是依赖于http协议.
3. http协议全称是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协议的-http请求(request)
消息体(实体内容)
GET/test/hello.html HTTP/1.1
【表示发送的get请求, 请求资源是/test/hello.html 】
Accept: */* 【表示客户端可以接受任何数据】
Referer: http://localhost:80/test/abc.html 【1.表示我是从哪里来】
Accept-Language:zh-cn 【页面语言】
User-Agent:Mozilla/4.0
【告诉服务我的浏览器的内核,操作系统】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表示接受什么样的数据压缩格式.】
Host:localhost:80 【主机:80】
Connection:Keep-Alive
【表示不要立即断掉我们的请求.】
现在我们想知道,客户端究竟给服务器发送的内容
如果我这个http1.php. 不希望 192.168.1.33 这个用户访问.
在服务器端,我们可以通过$_SERVER来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
REMOTE_ADDR 访问该页面的ip
DOCUMENT_ROOT
可以获取 apche的主目录
REQUEST_URI 可以获取 请求的资源名
http请求有两种主要的方式
get / post
get 和post的区别有哪些
1.安全性 get 请求的数据会显示在 地址栏(URL路径中)上, post请求的数据,放在http协议的消息体
2.从可以提交数据的大小看.
http协议本身并没有限制数据大小.
浏览器在对get 和post请求做限制, get 请求数据 2k+35
,post没有限制.
3. get请求可以更好的添加到收藏夹.
现在我们实际使用一些http请求,完成一个防盗链的练习.
? http请求不是固定,是根据实际情况的,比如REFEER.
Http响应(response)
简单定义: 一个Http响应代表服务器给浏览器回送的数据,同时告诉浏览器应当怎样处理数据.
1.基本结构
消息头信息
HTTP/1.1 200 OK
【200 ok 表示客户端请求成功】
Server: Microsoft-IIS/5.0
【表示告诉浏览器 服务器的情况 】
Date: Thu, 13 Jul :53 GMT 【告诉浏览器 请求的页面 的时间 】
Content-Length: 2291
【表示回送的数据有 2291个字节】
Content-Type: text/html
【文档类型】
Cache-control: private
对状态码的说明
举例说明Http响应的实际应用
302状态码的使用
比如我们现在希望访问a.php 页面,让其自动重定向到b.php
基本用法使用
//header(“Location: 新的页面”);
header(“Location: http://www.sohu.com”);
细节: 302 状态码也可以让其跳转到外网去
404 最常见的状态码
404一般说就是该页面不存在
304 码主要是告诉浏览器,请求的资源不需要更新
echo “hello”;
echo “&imgsrc=”Sunset.jpg”
width=”100px”&“
上面说明了 304的具体用法
HTTP/1.1 304 Not Modified
Date: Tue, 13 Sep :38 GMT
Server: Apache/2.2.17 (Win32) PHP/5.3.5
Connection: Keep-Alive
Keep-Alive: timeout=5, max=99
ETag:"12dc-6f69-3e1d849f35000"
下面是比较详细的一个Http响应
Server:apache
Content-Encoding: gzip
【内容编码支持gzip压缩算法】
Content-Length: 80
【返回数据大小】
Content-Language: zh-cn
Content-Type: text/ charset=GB2312
Last-Modified: Tue, 11 Jul :51GMT 【表示浏览器请求资源,最新更新时间】
Refresh:1;url=http://www.baidu.com
【告诉浏览器,间隔1秒,重定向到 baidu】
Content-Disposition:filename=aaa.zip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Set-Cookie:SS=Q0=5Lb_nQ; path=/search
【讲Cookie】
Expires: -1
Cache-Control:no-cache
Pragma: no-cache
Connection: close/Keep-Alive
Date: Tue, 11 Jul :51 GMT
演示如何通过Http响应,控制浏览器间隔一定时间去跳转.
//header(“Refresh: 3 ; url=http://www.sohu.com”);
header(“Refresh: 3 ;url=http://localhost/http/d.php”);
演示如何通过Http响应控制页面缓存,在默认情况下,浏览器会缓存页面.
//通过以下三个header语句来禁用缓存(ajax ),用三句是为了匹配不同的浏览器
header("Expires: -1");
header("Cache-Control: no_cache");
header("Pragma: no-cache");
echo"hello!cache";
没有更多推荐了,
加入CSDN,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与500万程序员共同成长!基本&HTTP&协议
打开浏览器,输入服务器&IP,例如&http://192.168.0.3,如果端口号不80,例如是&8000,则输入&http://192.168.0.3:8000&。这时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的&HTTP&协议头如下:
GET / HTTP/1.1
Host: 192.168.0.3:8000
User-Agent: Mozilla/5.0 (X11; U; Linux i686; en-US; rv:1.8.1.6) Gecko/
Firefox/2.0.0.6 (Ubuntu-feisty)
text/xml,application/xml,application/xhtml+xml,text/q=0.9,text/q=0.8,image/
png,*/*;q=0.5
Accept-Language: en-us,q=0.5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
Accept-Charset: ISO-8859-1,utf-8;q=0.7,*;q=0.7
Keep-Alive: 300
Connection: keep-alive&用于HTTP请求中的常用请求头字段
Accept:用于高速服务器,客户机支持的数据类型Accept-Charset: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采用的编码格式Accept-Encoding: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支持的数据压缩格式Accept-Language:客户机的语言环境Host:客户机通过这个头高速服务器,想访问的主机名If-Modified-Since: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资源的缓存时间Referer: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它是从哪个资源来访问服务器的(防盗链)User-Agent: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客户机的软件环境Cookie: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可以向服务器带数据Connection:处理完这次请求后是否断开连接还是继续保持连接Date:当前时间值
HTTP响应状态行:用于描述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结果。
状态码:100~199:表示成功接收请求,要求客户端继续提交下一次请求才能完成整个处理过程。&200~299:表示成功接收请求并已完成整个处理过程。常用200&300~399:为完成请求,客户需进一步细化请求。例如:请求的资源已经移动一个新地址、常用302(意味着你请求我,我让你去找别人),307和304(我不给你这个资源,自己拿缓存)&400~499:客户端的请求有错误,常用404(意味着你请求的资源在web服务器中没有)403(服务器拒绝访问,权限不够)&500~599:服务器端出现错误,常用500多个响应头:响应头用于描述服务器的基本信息,以及数据的描述,服务器通过这些数据的描述信息,可以通知客户端如何处理等一会儿它回送的数据。Location:这个头配合302状态码使用,用于告诉客户找谁。Server: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服务器的类型。Content-Encoding: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数据的压缩格式。Content-Length: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回送数据的长度Content-Type: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回送数据的类型Last-Modified:告诉浏览器当前资源的最后缓存时间Refresh:告诉浏览器隔多久刷新一次Content-Disposition:告诉浏览器以下载方式打开数据Transfer-Encoding:告诉浏览器数据的传送格式ETag:缓存相关的头········三种禁止浏览器缓存的头字段:&Expires:告诉浏览器把回送的资源缓存多长时间 -1或0则是不缓存&Cache-Control:no-cache&Pragma:no-cache服务器通过以上两个头,也就是控制浏览器不要缓存数据
实体内容:代表服务器向客户端回送的数据
l200(正常)
表示一切正常,返回的是正常请求结果。
l302/307(临时重定向)
指出被请求的文档已被临时移动到别处,此文档的新的URL在Location响应头中给出。
l304(未修改)
表示客户机缓存的版本是最新的,客户机应该继续使用它。
l403(禁止)
服务器理解客户端请求,但拒绝处理它。通常由于服务器上文件或目录的权限设置所致。
l404(找不到)
服务器上不存在客户机所请求的资源。
l500(内部服务器错误)
服务器端的CGI、ASP、JSP等程序发生错误。
1.请按自己的理解简述HTTP 1.1与HTTP 1.0的区别。
2.请描述HTTP请求消息和HTTP响应消息的组成结构,并各举一例进行说明。
3.浏览器分别在哪些情况下使用GET方式和POST方式访问WEB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传递给WEB服务器的参数内容超过1K,应该使用那种方式发送请求消息?
4.请描述200、302、304、404和500等响应状态码所表示的意义。
5.请列举三种禁止浏览器缓存的头字段,并写出相应的设置值。
1.HTTP1.0对于每个连接都的建立一次连接一次只能传送一个请求和响应,请求就会关闭,HTTP1.0没有Host字段;而HTTP1.1在同一个连接中可以传送多个请求和响应,多个请求可以重叠和同时进行,HTTP1.1必须有Host字段。
2.请求消息结构:一个请求行、若干消息头、以及尸体内容,当中的一些消息头和实体内容都是可选的,消息头和实体内容之间要用空行隔开。响应消息结构:一个状态行、若干消息头、以及尸体内容,当中的一些消息头和实体内容都是可选的,消息头和实体内容之间要用空行隔开。两者的区别:就是请求消息有请求行,响应消息有状态行。GET /mail/aa.html HTTP/1.1Accept: text/html, application/xhtml+xml, */*Accept-Language: zh-CNUser-Agent: Mozilla/5.0 ( MSIE 9.0; Windows NT 6.1; Trident/5.0)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Host: localhost:8080If-Modified-Since: Wed, 17 Oct :13 GMTIf-None-Match: W/"62-4"Connection: Keep-Alive
HTTP/1.1 304 Not ModifiedServer: Apache-Coyote/1.1ETag: W/"62-4"Date: Wed, 17 Oct :38 GMT
3.数据量不大,因为GET方式数据量限制1K,不带有保护数据的情况下使用GET方式访问WEB服务器;数据量大,而且带有需要保护的数据时使用POST方式访问WEB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传送服务器的数据量超过1K,应使用POST方式访问服务器,因为POST方式向服务器传送是数据时,会先把传送的数据打包发送到WEB服务器。
4.响应状态吗表示的意义:200:表示成功,正常结果;302:表示重定向,转到别的站点;304:表示未修改;404:表示找不到资源;500:表示内部服务器错误;
5.Expires:告诉浏览器把回送的资源缓存多长时间 -1或0则是不缓存&Cache-Control:no-cache&Pragma:no-cache
阅读(...) 评论()混一口饭吃而已,无他。
http各种状态解释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GlaZA7LO7y6xygkWWE00lOXgLQ5RiJLUEeXwP5lizN71YAAoaKdmMVRfBeWCezi-P2xAyTEFw3B8lZH11xWB4yrFyuCuUiQH8d1j_YMT9__UeY0OorHP6hyQPmTp_BV
HTTP状态码
HTTP Status Code即HTTP状态码。
HTTP状态码(HTTP Status Code)是用以表示网页HTTP响应状态的3位数字代码。它由
RFC 2616 规范定义的,并得到RFC 2518、RFC 2817、RFC 2295、RFC 2774、RFC 4918等规范扩展。
HTTP状态码( Status Code)是用以表示网页服务器HTTP响应状态的3位数字代码。它由 RFC 2616 规范定义的,并得到RFC 2518、RFC 2817、RFC 2295、RFC 2774、RFC
4918等规范扩展。
所有状态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了响应的五种状态之一。
这一类型的状态码,代表请求已被接受,需要继续处理。这类响应是临时响应,只包含状态行和某些可选的响应头信息,并以空行结束。由于 HTTP/1.0 协议中没有定义任何 1xx 状态码,所以除非在某些试验条件下,服务器禁止向此类发送 1xx 响应。
应当继续发送请求。这个临时响应是用来通知它的部分请求已经被服务器接收,且仍未被拒绝。应当继续发送请求的剩余部分,或者如果请求已经完成,忽略这个响应。服务器必须在请求完成后向发送一个最终响应。
服务器已经理解了的请求,并将通过Upgrade 消息头通知客户端采用不同的协议来完成这个请求。在发送完这个响应最后的空行后,服务器将会切换到在Upgrade 消息头中定义的那些协议。
只有在切换新的协议更有好处的时候才应该采取类似措施。例如,切换到新的HTTP 版本比旧版本更有优势,或者切换到一个实时且同步的协议以传送利用此类特性的资源。
由WebDAV(RFC 2518)扩展的状态码,代表处理将被继续执行。
这一类型的状态码,代表请求已成功被服务器接收、理解、并接受。
请求已成功,请求所希望的响应头或数据体将随此响应返回。
请求已经被实现,而且有一个新的资源已经依据请求的需要而建立,且其 URI 已经随Location 头信息返回。假如需要的资源无法及时建立的话,应当返回 '202 Accepted'。
服务器已接受请求,但尚未处理。正如它可能被拒绝一样,最终该请求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被执行。在异步操作的场合下,没有比发送这个状态码更方便的做法了。
返回202状态码的响应的目的是允许服务器接受其他过程的请求(例如某个每天只执行一次的基于的操作),而不必让一直保持与服务器的连接直到批处理操作全部完成。在接受请求处理并返回202状态码的响应应当在返回的实体中包含一些指示处理当前状态的信息,以及指向处理状态或状态预测的,以便用户能够估计操作是否已经完成。
203 Non-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但返回的实体头部元信息不是在原始服务器上有效的确定集合,而是来自本地或者第三方的拷贝。当前的信息可能是原始版本的子集或者。例如,包含资源的元数据可能导致原始服务器知道元信息的超级。使用此状态码不是必须的,而且只有在响应不使用此状态码便会返回200
OK的情况下才是合适的。
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但不需要返回任何实体内容,并且希望返回更新了的元信息。响应可能通过实体头部的形式,返回新的或更新后的元信息。如果存在这些头部信息,则应当与所请求的相呼应。
如果是的话,那么用户浏览器应保留发送了该请求的页面,而不产生任何文档视图上的变化,即使按照规范新的或更新后的元信息应当被应用到用户浏览器活动视图中的文档。
由于204响应被禁止包含任何消息体,因此它始终以消息头后的第一个空行结尾。
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且没有返回任何内容。但是与204响应不同,返回此状态码的响应要求请求者重置文档视图。该响应主要是被用于接受用户输入后,立即重置,以便用户能够轻松地开始另一次输入。
与204响应一样,该响应也被禁止包含任何消息体,且以消息头后的第一个空行结束。
服务器已经成功处理了部分 GET 请求。类似于 FlashGet 或者这类的 HTTP都是使用此类响应实现或者将一个大文档分解为多个下载段同时下载。
该请求必须包含 Range 头信息来指示希望得到的内容范围,并且可能包含 If-Range 来作为请求条件。
响应必须包含如下的头部域:
Content-Range 用以指示本次响应中返回的内容的范围;如果是 Content-Type 为 multipart/byteranges 的多段下载,则每一 multipart 段中都应包含 Content-Range 域用以指示本段的内容范围。假如响应中包含 Content-Length,那么它的数值必须匹配它返回的内容范围的真实字节数。
ETag 和/或 Content-Location,假如同样的请求本应该返回200响应。
Expires, Cache-Control,和/或 Vary,假如其值可能与之前相同的其他响应对应的值不同的话。
假如本响应请求使用了 If-Range 强缓存验证,那么本次响应不应该包含其他实体头;假如本响应的请求使用了 If-Range 弱缓存验证,那么本次响应禁止包含其他实体头;这避免了缓存的实体内容和更新了的实体头信息之间的不一致。否则,本响应就应当包含所有本应该返回200响应中应当返回的所有实体头部域。
假如 ETag 或 Last-Modified 头部不能精确匹配的话,则应禁止将206响应返回的内容与之前任何缓存过的内容组合在一起。
任何不支持 Range 以及 Content-Range 头的缓存都禁止缓存206响应返回的内容。
由WebDAV(RFC 2518)扩展的状态码,代表之后的消息体将是一个XML消息,并且可能依照之前子请求数量的不同,包含一系列独立的响应代码。
这类状态码代表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操作才能完成请求。通常,这些状态码用来重定向,后续的请求地址(重定向目标)在本次响应的 Location 域中指明。
当且仅当后续的请求所使用的方法是 GET 或者 HEAD 时,用户才可以在没有用户介入的情况下自动提交所需要的后续请求。应当自动监测无限循环重定向(例如:A-&A,或者A-&B-&C-&A),因为这会导致服务器和客户端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按照
HTTP/1.0 版规范的建议,不应自动访问超过5次的重定向。
被请求的资源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回馈信息,每个都有自己特定的地址和驱动的商议信息。用户或能够自行选择一个首选的地址进行重定向。
除非这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该响应应当包括一个资源特性及地址的列表的实体,以便用户或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重定向地址。这个实体的格式由 Content-Type 定义的格式所决定。可能根据响应的格式以及浏览器自身能力,自动作出最合适的选择。当然,RFC
2616规范并没有规定这样的自动选择该如何进行。
如果服务器本身已经有了首选的回馈选择,那么在 Location 中应当指明这个回馈的 URI;可能会将这个 Location 值作为自动重定向的地址。此外,除非额外指定,否则这个响应也是可缓存的。
被请求的资源已永久移动到新位置,并且将来任何对此资源的引用都应该使用本响应返回的若干个 URI 之一。如果可能,拥有链接编辑功能的应当自动把请求的地址修改为从服务器反馈回来的地址。除非额外指定,否则这个响应也是可缓存的。
新的永久性的URI 应当在响应的 Location 域中返回。除非这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响应的实体中应当包含指向新的 URI 的及简短说明。
如果这不是一个 GET 或者 HEAD 请求,因此禁止自动进行重定向,除非得到用户的确认,因为请求的条件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注意:对于某些使用 HTTP/1.0 协议的,当它们发送的 POST 请求得到了一个301响应的话,接下来的重定向请求将会变成 GET 方式。
请求的资源现在临时从不同的 URI 响应请求。由于这样的重定向是临时的,应当继续向原有地址发送以后的请求。只有在Cache-Control或Expires中进行了指定的情况下,这个响应才是可缓存的。
新的临时性的URI 应当在响应的 Location 域中返回。除非这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响应的实体中应当包含指向新的 URI 的超链接及简短说明。
如果这不是一个 GET 或者 HEAD 请求,那么禁止自动进行重定向,除非得到用户的确认,因为请求的条件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注意:虽然RFC 1945和RFC 2068规范不允许在重定向时改变请求的方法,但是很多现存的将302响应视作为303响应,并且使用
GET 方式访问在 Location 中规定的 URI,而无视原先请求的方法。状态码303和307被添加了进来,用以明确服务器期待进行何种反应。
对应当前请求的响应可以在另一个 URI 上被找到,而且应当采用 GET 的方式访问那个资源。这个方法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允许由激活的POST请求输出重定向到一个新的资源。这个新的
URI 不是原始资源的替代引用。同时,303响应禁止被。当然,第二个请求(重定向)可能被。
新的URI 应当在响应的 Location 域中返回。除非这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响应的实体中应当包含指向新的 URI 的超链接及简短说明。
注意:许多 HTTP/1.1 版以前的不能正确理解303状态。如果需要考虑与这些之间的互动,302状态码应该可以胜任,因为大多数的浏览器处理302响应时的方式恰恰就是上述规范要求处理303响应时应当做的。
如果发送了一个带条件的 GET 请求且该请求已被允许,而文档的内容(自上次访问以来或者根据请求的条件)并没有改变,则服务器应当返回这个状态码。304响应禁止包含消息体,因此始终以消息头后的第一个空行结尾。
该响应必须包含以下的头信息:
Date,除非这个服务器没有时钟。假如没有时钟的服务器也遵守这些规则,那么以及可以自行将
Date 字段添加到接收到的响应头中去(正如RFC 2068中规定的一样),缓存机制将会正常工作。
ETag 和/或 Content-Location,假如同样的请求本应返回200响应。
Expires, Cache-Control,和/或Vary,假如其值可能与之前相同变量的其他响应对应的值不同的话。
假如本响应请求使用了强验证,那么本次响应不应该包含其他实体头;否则(例如,某个带条件的 GET 请求使用了弱缓存验证),本次响应禁止包含其他实体头;这避免了缓存了的实体内容和更新了的实体头信息之间的不一致。
假如某个304响应指明了当前某个实体没有缓存,那么缓存系统必须忽视这个响应,并且重复发送不包含限制条件的请求。
假如接收到一个要求更新某个缓存条目的304响应,那么缓存系统必须更新整个条目以反映所有在响应中被更新的字段的值。
被请求的资源必须通过指定的代理才能被访问。Location 域中将给出指定的代理所在的 URI 信息,接收者需要重复发送一个单独的请求,通过这个代理才能访问相应资源。只有原始服务器才能建立305响应。
注意:RFC 2068中没有明确305响应是为了重定向一个单独的请求,而且只能被原始服务器建立。忽视这些限制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后果。
在最新版的规范中,306状态码已经不再被使用。
请求的资源现在临时从不同的URI 响应请求。由于这样的重定向是临时的,客户端应当继续向原有地址发送以后的请求。只有在Cache-Control或Expires中进行了指定的情况下,这个响应才是可缓存的。
新的临时性的URI 应当在响应的 Location 域中返回。除非这是一个HEAD 请求,否则响应的实体中应当包含指向新的URI 的超链接及简短说明。因为部分不能识别307响应,因此需要添加上述必要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理解并向新的 URI 发出访问请求。
如果这不是一个GET 或者 HEAD 请求,那么浏览器禁止自动进行重定向,除非得到用户的确认,因为请求的条件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这类的状态码代表了看起来可能发生了错误,妨碍了服务器的处理。除非响应的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服务器就应该返回一个解释当前错误状况的实体,以及这是临时的还是永久性的状况。这些状态码适用于任何请求方法。应当向用户显示任何包含在此类错误响应中的实体内容。
如果错误发生时正在传送数据,那么使用TCP的服务器实现应当仔细确保在关闭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之前,客户端已经收到了包含的数据包。如果客户端在收到后继续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服务器的TCP栈将向客户端发送一个重置数据包,以清除该客户端所有还未识别的输入缓冲,以免这些数据被服务器上的读取并干扰后者。
1、语义有误,当前请求无法被服务器理解。除非进行修改,否则不应该重复提交这个请求。
2、请求参数有误。
当前请求需要用户验证。该响应必须包含一个适用于被请求资源的 WWW-Authenticate 信息头用以询问用户信息。可以重复提交一个包含恰当的 Authorization 头信息的请求。如果当前请求已经包含了 Authorization
证书,那么401响应代表着服务器验证已经拒绝了那些证书。如果401响应包含了与前一个响应相同的询问,且已经至少尝试了一次验证,那么应当向用户展示响应中包含的实体信息,因为这个实体信息中可能包含了相关诊断信息。参见RFC
该状态码是为了将来可能的需求而预留的。
服务器已经理解请求,但是拒绝执行它。与401响应不同的是,并不能提供任何帮助,而且这个请求也不应该被重复提交。如果这不是一个 HEAD 请求,而且服务器希望能够讲清楚为何请求不能被执行,那么就应该在实体内描述拒绝的原因。当然服务器也可以返回一个404响应,假如它不希望让获得任何信息。
请求失败,请求所希望得到的资源未被在服务器上发现。没有信息能够告诉用户这个状况到底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假如服务器知道情况的话,应当使用410状态码来告知旧资源因为某些内部的配置机制问题,已经永久的不可用,而且没有任何可以跳转的地址。404这个状态码被广泛应用于当服务器不想揭示到底为何请求被拒绝或者没有其他适合的响应可用的情况下。出现这个错误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服务器端没有这个页面。
请求行中指定的请求方法不能被用于请求相应的资源。该响应必须返回一个Allow 头信息用以表示出当前资源能够接受的请求方法的列表。
鉴于 PUT,DELETE 方法会对服务器上的资源进行写操作,因而绝大部分的网页服务器都不支持或者在默认配置下不允许上述请求方法,对于此类请求均会返回405错误。
请求的资源的内容特性无法满足请求头中的条件,因而无法生成响应实体。
除非这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该响应就应当返回一个包含可以让用户或者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实体特性以及地址列表的实体。实体的格式由 Content-Type 头中定义的媒体类型决定。可以根据格式及自身能力自行作出最佳选择。但是,规范中并没有定义任何作出此类自动选择的标准。
407 Proxy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与401响应类似,只不过必须在上进行。必须返回一个
Proxy-Authenticate 用以进行身份询问。可以返回一个 Proxy-Authorization 信息头用以验证。参见RFC 2617。
请求超时。没有在服务器预备等待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请求的发送。可以随时再次提交这一请求而无需进行任何更改。
由于和被请求的资源的当前状态之间存在冲突,请求无法完成。这个代码只允许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被使用:用户被认为能够解决冲突,并且会重新提交新的请求。该响应应当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用户发现冲突的源头。
冲突通常发生于对 PUT 请求的处理中。例如,在采用版本检查的环境下,某次 PUT 提交的对特定资源的修改请求所附带的版本信息与之前的某个(第三方)请求向冲突,那么此时服务器就应该返回一个409错误,告知用户请求无法完成。此时,响应实体中很可能会包含两个冲突版本之间的差异比较,以便用户重新提交归并以后的新版本。
被请求的资源在服务器上已经不再可用,而且没有任何已知的转发地址。这样的状况应当被认为是永久性的。如果可能,拥有链接编辑功能的应当在获得用户许可后删除所有指向这个地址的引用。如果服务器不知道或者无法确定这个状况是否是永久的,那么就应该使用404状态码。除非额外说明,否则这个响应是可缓存的。
410响应的目的主要是帮助维护网站,通知用户该资源已经不再可用,并且服务器拥有者希望所有指向这个资源的远端连接也被删除。这类事件在限时、增值服务中很普遍。同样,410响应也被用于通知在当前服务器站点上,原本属于某个个人的资源已经不再可用。当然,是否需要把所有永久不可用的资源标记为'410
Gone',以及是否需要保持此标记多长时间,完全取决于服务器拥有者。
服务器拒绝在没有定义 Content-Length 头的情况下接受请求。在添加了表明请求消息体长度的有效 Content-Length 头之后,可以再次提交该请求。
服务器在验证在请求的头字段中给出先决条件时,没能满足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这个状态码允许在获取资源时在请求的元信息(请求头字段数据)中设置先决条件,以此避免该请求方法被应用到其希望的内容以外的资源上。
413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
服务器拒绝处理当前请求,因为该请求提交的实体数据大小超过了服务器愿意或者能够处理的范围。此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关闭连接以免继续发送此请求。
如果这个状况是临时的,服务器应当返回一个 Retry-After 的响应头,以告知可以在多少时间以后重新尝试。
请求的URI 长度超过了服务器能够解释的长度,因此服务器拒绝对该请求提供服务。这比较少见,通常的情况包括:
本应使用POST方法的提交变成了GET方法,导致查询字符串(Query String)过长。
重定向URI “黑洞”,例如每次重定向把旧的 URI 作为新的 URI 的一部分,导致在若干次重定向后 URI 超长。
正在尝试利用某些服务器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攻击服务器。这类服务器使用固定长度的缓冲读取或操作请求的 URI,当 GET 后的参数超过某个数值后,可能会产生,导致任意代码被执行[1]。没有此类漏洞的服务器,应当返回414状态码。
415 Unsupported Media Type
对于当前请求的方法和所请求的资源,请求中提交的实体并不是服务器中所支持的格式,因此请求被拒绝。
416 Requested Range Not Satisfiable
如果请求中包含了 Range 请求头,并且 Range 中指定的任何数据范围都与当前资源的可用范围不重合,同时请求中又没有定义 If-Range 请求头,那么服务器就应当返回416状态码。
假如 Range 使用的是范围,那么这种情况就是指请求指定的所有数据范围的首字节位置都超过了当前资源的长度。服务器也应当在返回416状态码的同时,包含一个 Content-Range 实体头,用以指明当前资源的长度。这个响应也被禁止使用
multipart/byteranges 作为其 Content-Type。
在请求头 Expect 中指定的预期内容无法被服务器满足,或者这个服务器是一个,它有明显的证据证明在当前的下一个上,Expect
的内容无法被满足。
There are too many connections from your internet address
从当前所在的IP地址到服务器的连接数超过了服务器许可的最大范围。通常,这里的IP地址指的是从服务器上看到的地址(比如用户的或者地址)。在这种情况下,连接数的计算可能涉及到不止一个终端用户。
请求格式正确,但是由于含有语义错误,无法响应。(RFC 4918 WebDAV)
当前资源被锁定。(RFC 4918 WebDAV)
由于之前的某个请求发生的错误,导致当前请求失败,例如 PROPPATCH。(RFC 4918 WebDAV)
在WebDav Advanced Collections 草案中定义,但是未出现在《WebDAV 顺序集协议》(RFC 3658)中。
应当切换到TLS/1.0。(RFC 2817)
由扩展,代表请求应当在执行完适当的操作后进行重试。
这类状态码代表了服务器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有错误或者异常状态发生,也有可能是服务器意识到以当前的软硬件资源无法完成对请求的处理。除非这是一个HEAD 请求,否则服务器应当包含一个解释当前错误状态以及这个状况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解释信息实体。浏览器应当向用户展示任何在当前响应中被包含的实体。
这些状态码适用于任何响应方法。
服务器遇到了一个未曾预料的状况,导致了它无法完成对请求的处理。一般来说,这个问题都会在服务器端的源代码出现错误时出现。
服务器不支持当前请求所需要的某个功能。当服务器无法识别请求的方法,并且无法支持其对任何资源的请求。
作为或者代理工作的服务器尝试执行请求时,从上游服务器接收到无效的响应。
由于临时的服务器维护或者过载,服务器当前无法处理请求。这个状况是临时的,并且将在一段时间以后恢复。如果能够预计延迟时间,那么响应中可以包含一个 Retry-After 头用以标明这个延迟时间。如果没有给出这个 Retry-After 信息,那么应当以处理500响应的方式处理它。
注意:503状态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服务器在过载的时候必须使用它。某些服务器只不过是希望拒绝的连接。
作为网关或者代理工作的服务器尝试执行请求时,未能及时从上游服务器(URI标识出的服务器,例如HTTP、FTP、LDAP)或者辅助服务器(例如DNS)收到响应。
注意:某些在DNS查询超时时会返回400或者
505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服务器不支持,或者拒绝支持在请求中使用的 HTTP 版本。这暗示着服务器不能或不愿使用与相同的版本。响应中应当包含一个描述了为何版本不被支持以及服务器支持哪些协议的实体。
506 Variant Also Negotiates
由《透明内容协商协议》(RFC 2295)扩展,代表服务器存在内部配置错误:被请求的协商变元资源被配置为在透明内容协商中使用自己,因此在一个协商处理中不是一个合适的重点。
服务器无法存储完成请求所必须的内容。这个状况被认为是临时的。WebDAV (RFC 4918)
509 Bandwidth Limit Exceeded
服务器达到带宽限制。这不是一个官方的状态码,但是仍被广泛使用。
获取资源所需要的策略并没有没满足。(RFC 2774)
600 Unparseable Response Headers
源站没有返回响应头部,只返回实体内容
没有更多推荐了,
加入CSDN,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与500万程序员共同成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ttp响应 locatio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