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上调时间至每年6万,你到底能省多少钱

舜网-济南时报
舜网-济南日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举报举报原因:广告营销地域攻击色情低俗人身攻击诈骗骚扰谣言反动其他取消 提交
&&&&&正文个税起征点上调至每年6万 到底能省多少钱?看专家为你算账 10:5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9日讯(记者 周丛笑)今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被称之为“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网络图片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此次提请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有五个关键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首次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2018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随后,在3月7日召开的财政部记者会上,财政部负责人表示立即行动贯彻落实提高个税起征点的要求。“‘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一直是中国个税改革的目标。”湖南商学院副教授李珂表示,此次改革草案中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实行综合征税,实现了个税制度向这一目标的转化,综合征税能够考虑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更好地体现税制的公平性。也是此次税改的一大亮点。“设立的专项扣除是此次税改的另一个亮点。”李珂认为,在明确现行的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扣除项目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继续执行的同时,草案增加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支出如果能包括大学教育的支出,将有效减轻家庭的税收负担。住房租金支出的扣除将会减轻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的税收负担。
来源:中国普法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来源:雪花神剑财经资讯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1
来源:东方网
来源:领学网
来源:央视网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来源:参考消息网
来源:新华社
来源:人民网app
来源:央视网
来源:西部网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来源:社保达人工作在电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南方+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中国网
来源:读特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澎湃新闻网
来源:翁源发布
来源:资讯湾
来源:宜川县人民政府网重磅 | 个税起征点上调,增至每年6万元!重磅 | 个税起征点上调,增至每年6万元!直播海南百家号【个税法迎第七次大修 起征点调至每年6万元】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一起关注这次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吧。【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增反避税条款堵税收漏洞】为堵塞税收漏洞,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拟首次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您点一个来源:新华社本期编辑:张扬扬热点新闻HOT NEWS●悲剧 | 男子小区楼顶坠楼身亡,身份不明!警方已介入调查●注意 | 7月1日起,电动车驾驶员及乘客不带安全头盔将被顶格处罚!●网传妈妈玩手机孩子溺水?这段视频朋友圈传疯了,真相令人反思!找直播君或加入粉丝群请公众号《直播海南》、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直播海南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新闻资讯、热点话题!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个税大利好!起征点调至每年6万,算算你能少交多少钱?
今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被称之为“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
先来看关键点:
1、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2、 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3、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4、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5、 首次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其中,个税综合与分类的改革,已经提出有十余年。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表示,个税改革有望今年进入相关立法程序,这次会进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哪些收入进入综合所得还需要讨论。个税改革方案会是个一揽子工程,部分收入综合纳税,可能会涉及税率的调整;综合征管模式,还会涉及个人自行申报的问题。
至于个税改革何时落地,要看立法进程和社会期待。
个税缴纳将节省多少钱?
在个人所得税税率方面,我国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区间对应不同的税率,税率最低档为3%,最高档为45%。税率具体如下表所示:
如果个税免征标准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考虑月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不变,则个人将少缴纳个税45元,即()*3%。对于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原先在元之间的人而言,受益将是最大的。
根据公式:个人所得税=(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免征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所以,各地工资收入水平不同、五险一金的缴纳标准不同,也会影响个税改革后的税后收入。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同时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也明显高于普通员工。所以对于个税免征额提高,对于收入较低地区和人员的边际影响会更大,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影响并不是很敏感。
表2 2017年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元/月)
同时,对于不同地区,五险一金的缴纳也会有区别,通过比较同一工资水平,可以看出五险一金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从比较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差别较大,南京、合肥、成都地区在住房公积金缴纳上保持一致。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表3 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成都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分别比较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成都六个地区工资水平10000元的情况下,个税起征点从3500调整到5000,因为上海地区在扣除五险一金后,应纳税所得额在起征点调整后,恰好从税率20%一档变为税率10%一档,从而税后收入提高的金额更多,而其他地区基本一致,税后收入均提高了150元。
表4 起征点调整后的税后收入比较
个税知识点扫盲
一、“纳税义务人”是谁?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代扣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征税对象包括哪些?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税项目有哪些?
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
二、个税应该如何计算呢?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
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案例计算说明
小明在2018年1月份税前工资10000元,他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那么他的税后工资是多少呢?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即-元,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即在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缴费=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5=525元。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525=8375元
三、我国个税规模有多大?
腾讯财经注意到,我国上一次调整个税起征点是7年以前,现行的个税起征点7年未变。这期间我国个税缴纳逐年增加。2017年全国个税收入11966亿元,同比增长18.6%。2013年仅6531亿元,五年时间累计增长5435亿元。
腾讯财经制图:年全国个税缴纳额统计
另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到今年前5个月,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6891亿元,同比增长20.6%,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013年全年个税收入。财政部解释称,个税收入大增主要是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纳税人数增长带动。
2017年,随着各地政府和地税局逐步地公布数据,中国月薪过万的人数出现了猛增。非常有趣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2010年全国仅有268.9万人自主申报个税,而上海一个城市就超过了40万人,占了全国15%左右,上海政府体系的高效和上海人纳税意识之强可见一斑。这个40万是估计值,因为上海自主申报个税人数2007年为23.8万人,2008年为29.2万人。
部分城市2016年个人所得税收入比较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8618亿元,占据税收总收入的6.9%,而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数据大概为40%,中外个税比例差距较大。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解释,个人税占比较低原因在于我国实行以间接税为主。
四、谁在缴纳个税?
税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个税改革坚持“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即中低收入者少缴或免缴、高收入者多缴。
我国日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办理纳税申报。
请注意: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办法》中规定,年所得12万元是包括了所有的收入,除了基本的工资薪金外,还包括稿酬、劳务报酬、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等,都需申报。
也就是说,你的房子租给了别人,你炒股赚了钱,你的钱存在余额宝有了利息,你的车让别人拼车收了点钱,都算是你的收入。
那么,全国个税自主申报人数有多少呢?
国家现在没有统一公布数据,不过从2011年就突破了315万人,从近年来惊人的增速来看,2017年全国个税自主申报人数几乎肯定过千万,估计在1500万人左右。此前有媒体质疑个税已经沦为“工资税”。
全国政协委员、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在中国,只有2800万人缴纳个税,占总人口的不到2%,个税已经相当边缘化。
这意味本次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之后,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将受益,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工薪阶层,是个税缴纳的主力军。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多数人来讲无疑是件好事,收入增加。
五、中国个税改革历程及关键时间节点
个税规模增速及改革节点,腾讯《财看见》制图。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个税起征点上调至每年6万元,企业增加反避税条款补征税款后加收利息!
时隔7年中国将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提出: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此系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包括起征点在内,本次个税法修改拟作部分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六大修改。
草案明确引入了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概念,并将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这一判定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标准,由现行的是否满1年调整为是否满183天,以更好地行使税收管辖权,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本次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之后,上千万缴纳个税的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将受益,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工薪阶层,是个税缴纳的主力军。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多数人来讲无疑是件好事,收入增加。
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增反避税条款堵税收漏洞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个税起征点上次调整还要追溯到2011年9月,当时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由2000元调至3500元。
一、个税知识点扫盲
什么是“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代扣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征税对象包括哪些?
法定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税项目有哪些?
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
二、个税应该如何计算呢?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
草案明确引入了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概念,并将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这一判定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标准,由现行的是否满1年调整为是否满183天,以更好地行使税收管辖权,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财政部部长刘昆作草案说明时表示,优化税率结构将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综合所得税率。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具体是: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二是经营所得税率。以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为基础,保持5%至35%的5级税率不变,适当调整各档税率的级距,其中最高档税率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此外,草案增加反避税条款。为了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草案参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反避税规定,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规定税务机关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1、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如需转载,须得到我司许可,否则我司将有权进行法律追究。
2、本文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部分内容源自网络转载,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来电联系方圆盛世客户服务热线:400-090-3278。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税起征点啥时候上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