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失败了怎么办读本科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读本科?为了得到那失去的美丽?

下一篇: 上一篇:
猜你会喜欢的说说....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
我的图书馆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
光明日报: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日19:13 光明日报
作者:刘梦溪
  今天的国际与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与经济与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景观,一句话,今天这样的时代,还需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文化垃圾充斥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形式超过内容的时代;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拥挤在一起的时代;或者换一个说法,可以说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互相脱节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
  那么身处如此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不用说中国古代的经典,宽泛些说,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是指文字的文本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不读书的“理由”据说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快,文本阅读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快节奏要求;也可以说由于工作太忙,腾不出读书的时间;还由于诱惑太多,其他方面已占满了自己的精神空间,不愿意再把时间花费在读书上。尤其电视的影响力大得不得了,传媒视觉形象的冲击远远超过文字阅读的魅力。何必还来读书呢?
  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要说现代化,欧洲、北美总比我们更现代化得多吧?我们在那里看到的是良好的读书风气。火车上、飞机上、轮船上,到处都有人安静地阅读。他们的习惯是不说闲话,只读书。我们相反,只说闲话,连闲书也不看。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充满了浮躁气。扎扎实实做事情的人少了,走捷径、取巧的人多了。包括大学、研究机构,也染上了肤浅、浮泛的学风。人文科学已大大贬值。此种情况下,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如果说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的话,读书也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问题是怎样培育读书风气?首先是社会应有所提倡。但比提倡更重要的是,社会应该形成普遍重视学问、重视读书人的风气。如果读书人受不到重视,提倡读书就少有效果了。我们所以长期未能形成读书风气,一个重要原因是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太低,以至于极端的竟有“臭老九”之称。中国传统社会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士、农、工、商,“士”居四民之首。近百年不断激进地反传统的结果,知识分子的价值被严重弱化。特别在今天,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地位,正在直接受两种势力的挑战:一是“官本位”的挑战,一是社会普遍商业化的挑战。大学、研究机构的建制也套行政级别,教授、研究人员的工资待遇,竟然与行政挂钩,这是“官本位”挑战读书人社会地位的显例。至于全社会商品化的挑战,更是不言而喻的了。官、商对知识分子成钳制、挤压之势,读书人的无力与无奈,随时随处可见。这种社会的与文化的结构,要想造成普遍的读书风气,不用说自是困难重重。所以,我认为要培育读书风气,前提是要造成全社会普遍重视读书人的风气,使大家都能够珍惜文化、重视学问、尊礼大儒。或者换一个说法,最主要是社会各阶层的官员、国家的指导者,应该有读书的习惯,懂得读书人的价值,奖励读书,优礼读书人。如做到这一层,全社会普遍读书风气的形成必将指日可待。
  那么我们应该读些什么样的书呢?难的是要有读书的意愿,如果有了读书的意愿,读什么书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简单地说,读总比不读好,也就是古人说的开卷有益。当然认真地说起来,选择什么书来读,也不是毫无讲究。各个专业领域的从业人员,肯定首先要读好本专业的书,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也。就社会的一般情形而言,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是否也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都来读一读呢?有的,这就是那些属于一个民族文化系统的典范之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经典,特别是那些“文明体国家”,堪称经典的文本格外丰富。而凡是文化经典,就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不仅本民族的人应该阅读,其他国家的人也应该阅读。我是说如果有可能这样做的话,比如掌握相关的语言工具,能够直接读原著,或者阅读翻译文本。不过我这里讲的经典阅读,着重点在中国自己的文化经典,而且侧重人文方面。
  我们是世界上主要的“文明体国家”之一,文化发祥早、文化典籍多,人文领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历史上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都不乏典范之作。“汗牛充栋”这句成语,如果用来形容中国文本典籍的丰富,也会显得不堪其比。但是,作为一般阅读而不是从事专业研究,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经典,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多。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诸子,而且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都可以暂时不读。甚至孟子,也不一定必须读。但汉代的《礼记》里有两篇著作,却不能不读:一是《中庸》,一是《大学》。这两篇著作是谁写的?据说《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是这样讲的。《大学》的作者据说是孔子的好学生曾参,但也有说两篇都是子思所作。不管究竟是谁作的,反正这两篇著作对儒家学说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提纲挈领、最见精要。特别到宋代,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为“四子书”,并精心注释,成为传统社会流传最广的儒家经典。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随之成为儒门宝典。如果嫌朱熹的注释讲的太麻烦(从研究的角度看,他注释得其实非常好,不仅是注释,还有他自己的思想发挥),也可以读白文(不带注释的)《四书》。读白文、不看注释,一遍一遍地读,甚至背下其中一些段落,即使在今天,也不失为阅读中国经典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史学方面,文史从业人员讲究“前四史”,即《史记》、前后《汉书》和《三国志》。一般阅读,读《史记》就可以。《史记》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文学著作,人物写得好,文字也优美。熟读《史记》,容易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人物、制度这一套东西,真可收一以当十的效果。如嫌篇幅大,可选取其中的《传》和《本纪》阅读。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不可不选择一些来读。《楚辞》可选屈原的《离骚》。另外晋的陶渊明,唐的杜甫、韩愈,宋的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陆游,元的关汉卿、王实甫,明的汤显祖及《三国》、《水浒》,清的《红楼梦》等等,也都是不能不读之书。另外汉代王充写的《论衡》,是一部很特殊的书,读起来会打开你的思想,而不会被传统所束缚。还有清末民初以来20世纪文史大家的著作,不少也堪称经典,如严复、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等人的书,如果不读,未免太可惜。20世纪学术大师的著作,实际上是通向中国古代经典的桥梁,由他们进入古代经典,也许是终南捷径。
  不过按照传统的说法,所谓中国的经典,主要是指“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是孔子教授的六门课程,孔子之前已成书,但经过孔子删定的“六艺”,后来称做《六经》。由于《乐经》不传,于是又变而为《五经》,就是《诗经》、《尚书》、《周礼》、《周易》和《春秋》。《五经》是中国学术和中国文化的源头。按照马一浮的说法,“六艺”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论语》是唯一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虽经弟子们后来整理成书,但所记应为实录。《论语》就是《六经》意涵的化育之书。朱熹选注的《四书》即为《六经》的经典选本。所以人们常说的《五经》、《四书》,就成了中国传统社会识字的人必读的基本经典。
  所以五四时期有过“尊孔读经”和反对“尊孔读经”的争论。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哲人,他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学术地位本来是无可怀疑的。但由于自汉代以后孔学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官方哲学,孔子头上的帽子越堆越高,“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头衔多得不可胜数,其人格和学说难免被神化、填加乃至扭曲。五四前辈痛恨传统的封建制度,为了国家强盛,对传统文化持强烈批评的态度,原未可厚非。但时至今日,社会制度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我们对孔子和儒学就不能再采取五四前辈那种激进的态度了。“尊孔”不必,但适当的“读经”,确为承继民族文化传统所必需。那种从根本上否定儒家经典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五经》、《四书》也不必全部都读,可以有选择地读,例如《论语》,就可以选其中的一些章节,如《学而》、《为政》、《里仁》、《颜渊》、《子路》、《卫灵公》诸章,尤适合今天阅读。
  至于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示人们不要堕入俗流。有时称赞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好,会惊叹地说这是古人的文章,这是极高的奖赏。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溶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相关专题:
为什么要阅读& & & & [韩]南英美& & & & “为什么要阅读呢?” 这是一个小朋友,在接到放假期间要阅读的课外读物目录之后,写在日记里的独白。 我想,如果他知道可以从阅读中得到许多好处,想必一定会以快乐的心情去阅读书籍。 小时候可以看很多书的确是件好事,不过大部分的大人们,只会告诉小朋友要看好书,却没有细心地告诉他们,阅读后对他们有哪些好处。 一个知道跳韵律舞,身材会变得更美丽的人,和不知道的人有很大的差异,而知道的人比不知道的人跳得更快乐、更努力,是理所当然的事。 阅读也是相同的道理,当知道为什么要阅读之后,看书便会感觉更有乐趣。 “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认为,男人至少要读五车的书籍,换句话说,他相信多看书可以提升人品。 “人的美丑是先天带来的命运,有没有素养则是书籍造就的命运。” 莎士比亚也深信,阅读的习惯会决定一个人后天的命运。 “只要一天没看书,嘴里便会长满荆棘。” 强调一定要多阅读书籍的励志格言,多到就算撰写成一本书也绰绰有余。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每当我们翻开书页,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的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 ——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 而想要鼓励小朋友看书,首先要了解阅读书籍的角色。 对于阅读书籍必要的学术方面,大略可分为下列六种程度。
五)可以依靠一辈子的锚 人类的安全感,并不是完全只靠满足物质上的欲望所产生,而是在心中要有健全且真实的价值观。没有真实的价值观的人才会失去安全感,被现实生活中的混乱价值摆布,盲目地随着别人起舞,或因为错误的判断而毁掉一生。 而优良的书籍会在非常时期,带给那些快乐阅读的读者们,如同锚一般的力量。就好比在波涛汹涌的大浪中放下锚,让船身稳住的力量一样,这便是活在世界上可以依靠的力量,也就是价值观。 看过许多书的人碰到问题或挫折时,便会自然地把那些书中看过的故事,作为借鉴,想象着“当谁碰到这种情况,是这样处理的”,或“当谁碰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或产生“像这种情况,应该要这样处理”的想法,全根据那个人阅读的是什么样的书,来决定那个人的判断。 书籍决定人类价值观的情形,有下列几种: 首先,根据阅读过的书籍的种类与内容,其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 从小喜欢看科学方面的书籍的小朋友,对于科学方面会非常敏锐,并且会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对科学世界有浓厚的兴趣;相对地,喜欢看童话书籍或是小说的人,比起科学,他们较关心的是哲学或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例如,小说《包法利夫人》里的主角爱玛,是住在诺曼底地区的一个农夫的女儿,她虽然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却阅读了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罗曼史小说。 爱玛一直沉醉在追求炽热爱情的美梦中,她相信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位帅气出众的骑士,带她远走高飞,到遥远的异乡国度,就好像罗曼史中的故事情节一样。但是她最后却和一位平凡的医生结了婚,由于她无法适应自己的现实生活,因此彷徨地到处寻找那位帅气出众的骑士,终究逐渐走上毁灭之途。 这个例子说明,书的内容可能成为塑造人类内在价值观的基准。 我们还可以举林肯的另外一个例子。林肯四十三岁那一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读到史杜伊夫人刊登在华盛顿杂志上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黑奴吁天录》)。当时林肯终于彻底了解到黑人制度的矛盾,并由此对黑人产生同情。 七年后的一八六一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整个美国被黑人问题所笼罩,当时林肯毫不犹豫地站在黑人的立场,并于南北战争中获得了胜利。 他在南北战争的胜利宴会中,说了这样的一席话:“今天这份荣耀,并不是属于我的,它是属于写《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史杜伊夫人的。我不过是因为拜读了她的书,深受感动,从而做了正确的行动而已。” 这个案例再一次说明,阅读确实是人类塑造内在价值观的基准。 书不但可以让人类更有远见,还使我们拥有正确的判断力。当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会透过伟人们的一生,或是从轻举妄动、愚不可及的人们的样子中,得到深刻的启迪。 书籍给我们的另一个好处是,它给我们可以连接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智慧。历史是一种纪录,把过去发生过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传承给后代子孙,让他们可以了解现实,进而可以预测未来。其中,发现未来,对年龄幼小的读者来说,是一项必须且又很重要的价值。 孩童们对自己的将来都有些许的不安与好奇,因此经常会想象自己长大以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是在小学的时候受到所阅读的书籍的影响,从而决定了自己的将来。
(六)阅读可以医治内心里的病 当我们身体生病的时候,会到医院求诊,接受打针或是吃药等治疗,但是当内心生病的时候,要不自我哀怨痛哭一场,就是唉声叹气、郁郁寡欢,难道没有医生可以医治内心里的病吗? 自从一九八○年开始,在精神治疗的方法方面,艺术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心情郁闷的时候,听听音乐,会让心情变得比较轻松自在;当然,在闷闷不乐的时候,开车到郊区去兜兜风,散散心,也可以抒解心情。像这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我们称为净化作用(Catharsis)。 净化作用具有可以净化人类的情感、毁掉那些不好的感觉的能力,而净化作用在艺术上,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不过,也有一些较严重的内心里的病,不是简简单单的听听音乐、看个电影,或是出去兜风散心就可以医治的。 而这个时候,阅读治疗便具有很好的效果。 阅读对人类的精神世界,比开车兜风、音乐、美术、运动等,更能发挥其深刻的作用。 音乐具有瞬时性或是抽象性的特质;美术则是属于空间性、表面性;但是文学是有故事内容的,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是比较具体的。尤其是通过与作品中的人物相见,可以回顾自己的过去,发现未来。 如果说,某本书会给小朋友的灵魂带来伤痛,会让小朋友生病,那么那本书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样的书对儿童来说,无疑是刀枪,是凶器。 譬如《红豆绿豆》(注:韩国传统童话故事)以及《白雪公主》这类和继母题材有关的故事,虽然是很优秀的作品,但是以阅读治疗的层次来说,它也可能是一种会带来疾病的作品。 要知道,并不是只有病菌会给人体带来疾病,书也会给人类带来疾病甚至死亡。 举例来说,像这样有关继母的故事,便容易带给被继母所养育的孩子们很大的伤痛。 由于离婚率的上升,儿童与继母生活在一起的人数也逐渐增加,对于那些儿童来说,《白雪公主》或是《红豆绿豆》,很可能会带给圆满的家庭以致命的打击。孩子们可能开始怀疑继母给的食物是不是有毒,继母对他们愈好,他们反而更会用怀疑的眼神去看待。 因此,不是每一种药都可以医治所有的人,也不是每一本书对所有小朋友都有益处,所以,在选择书的时候,一定要参考读者的情况与立场。
一)阅读的乐趣 “你为什么想要阅读?” 通常,当听到这样的问题时,大部分的人答案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素养或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根据一项报告指出,对走在路上的一万个人,同样提出“阅读书籍的理由”这个问题,结果发现,回答为了涵养或是聪明的答案,竟然占了百分之九十。 不过,这个答案不能称为是一个正直的回答。 为什么呢?想一想,当我们在选择书籍时或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否能把乐趣排除在外继续阅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会发现,这不是一个正直的答案了。 除了为准备考试所念的书之外,不能带来乐趣的阅读根本不可能继续下去。就算用所有的耐心持续看下去,但是只要没有乐趣存在,很快就会放弃。 这种情况对孩童而言更为明显,倘若有一本书可以带给他们快乐,他们便会聚精会神的阅读,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但若情况刚好相反时,他们则会千方百计想办法把书给合起来。 就如同李利安?H?史密斯所说,孩童是一群只为了乐趣而阅读的厚颜读者。 相信无论哪一个独裁者,都无法让孩童们继续阅读那些无法带给他们乐趣的书籍。 所有快乐中,持续最久的就是从阅读中获得的。 一杯好喝的饮料、一朵美丽的花、一首优美的音乐等,都会带来很多的快乐,但是这些快乐中,没有一种快乐可以和一本好书所带来的快乐相提并论。 想想看,我们童年时所阅读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小王子》,或是《清秀佳人》这些名著,不论过了十年或是二十年,依然让我们记忆犹新,回想起时仍能让我们的嘴角洋溢幸福的微笑。 阅读所带来的乐趣也分很多层面,暴力、诈骗、怪异、煽情等内容所带来的是低俗层面的乐趣;正义、勇气、牺牲等所带来的是高格调的乐趣。 读者们是根据从什么样的书籍中获得什么样的乐趣,来决定自身的品味,而那股快乐,将会决定下一本书的选择。
四)提升EQ的阅读 衡量人类精神领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衡量所谓知道或不知道的智商指数(IQ);另一种是衡量如何感受,又如何行动的情商指数(EQ)。 而学校的考试,大部分都属于衡量智商指数(IQ)的领域。 所谓知道或不知道,是指在我们的脑中所拥有的一百二十多种能力中,负责记忆力、理解力以及思考力的能力。 因此,用同样的方式念书,成绩却迥然不同,是因为其记忆力、理解力以及思考力的差异。长久以来,无论东方或西方的所有学校教育,都专注在知道或不知道方面,也就是说,透过测试记忆力、理解力以及思考力,实行单方的教育评鉴。 IQ高的小朋友们,通常对于记事、计算、理解方面有很强的能力。而学校所实行的评鉴中,测试记忆力、理解力以及思考力方面的比例,大约占全部的百分之九十。因此,IQ高的小朋友们,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也能够很顺利的进入好的学校。 不过,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比起记忆力及计算能力,我们更需要忍耐心、同情心、持久心、自我抑制冲动心以及道德心。如果没有这些能力,就算在学校是成绩优良的好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也很容易变成无法适应社会的劣等生。 在未发现情商指数(EQ)之前,长久以来,类似这样的疑问,带给我们许多困惑。直到一九八○年代,美国神经学者安东尼奥·达马吉欧(Antonio&R·Damasio)在帮一位脑癌病患开刀后,终于破解了这个迷思。 在IQ检查中发现,病患的指数是属非常优越的族群,记忆力以及语言能力也很出众,他在社会上也是个成功的佼佼者,而且还拥有一个很幸福美满的家庭。 但是从接受脑癌手术之后,他的很多方面都改变了。虽然智商指数依然维持在一百五,记忆力和语言能力还是很卓越,但是周围的人开始讨厌他,甚至和恩爱的太太最后也以离婚收场。 到底原因是什么?达马吉欧在开刀的时候发现,病患从两侧连接思考的脑与感觉的脑神经的结合体系,已经被毁损了。因此,那位病患看到可怜的人不会有同情心,碰到愉快的事也不会觉得快乐。 换句话说,他成了一个什么都懂,但完全不会有感觉的人。也就是变成一个理性能力很强,但感性能力很差的“聪明的笨蛋”。 安东尼奥·达马吉欧,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的教授,他在所著的《笛卡儿的错误》一书中,提出了“心物一元”的概念,阐释了当我们学习时,大脑如何回顾过去的经历,并立即从不同的部分提取这些经历,来建立基本的数据。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大脑如果受伤,这些数据单元就会被破坏,他的心智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随之改变,就会做出某些怪异的、不合常理的行为。 阅读是提升情商指数(EQ)最有效的方法,我们从历史上的伟人们的事迹中可以看出。 以成功的政治家亚伯拉罕·林肯为例,他小的时候会看妈妈借来的书籍,看到三更半夜,是个典型的阅读少年。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为了满足看书的欲望,因此到书店去打工。 发明王爱迪生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读过《罗马帝国的兴亡史》、《大英历史》,以及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名著,是个名副其实的阅读王。 而富兰克林阅读过的书籍,则是多到数不尽,甚至有传闻说,当他看完一本书后会把书卖掉,然后再用那笔钱去买另一本书来看。 还有弗洛伊德,他受到素养丰富的双亲的影响,八岁时就已经读完了莎士比亚的作品集,甚至还拜读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而有着一对在农场工作的父母的牛顿,大约十二岁那一年,在应该要照顾家畜的时间,他却偷跑到阁楼去看书,结果把家畜搞丢了,这也是很有名的传闻。 上述所有的实例充分证明,在这些伟人的成功路上,阅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有高IQ,而是因为有高EQ。 那么,阅读又是如何让感性能力变得更丰富的呢? 首先,当我们看书的时候,我们就会经历他人的立场,可能是王子或是公主的立场,有时候也会变成乞丐的立场,甚至还会变成老人的立场。 因此我们可说,书籍能让读者间接体会作者或是主角的经验。 而像这种间接的经验,能够提升读者的感性及想象能力,进而拥有更多耐心与勇气。 通过像这样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之中,读者就会渐渐感觉自己就像书中的伟人一样。因此,童年时期读了很多优良的书籍,就等于是把世界上伟大的人当作自己的老师,也可以大胆的说,在童年时期,人生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三)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头脑笨 当两个人拿着同样的书,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阅读时,他们各自所得到的信息量绝不会相同。举例来说,在同一个教室,从同一位老师手中,拿到相同的教科书的学生们,在考试的时候,有的学生考一百分,有的学生则只考五十分。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长久以来,大多数的人认为,这样的结果与学生的智商(IQ)有深切的关系。 不过,从一九七○年代起,开始有人提出“考试会出现这样分数的差异,与每个人头脑里所储存的信息有关连性”的理论。也就是说,每个人记忆中所储藏的知识结构,比智商更容易决定是可以得到理想的分数,还是不理想的分数。这种主张的代表性理论,是先验图式(Schema)理论。 先验图式是指我们记忆中所储藏的所有经验,也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知识。 在餐厅吃东西需要付钱;在医院应遵守医师的指示;在教室里应得到老师的允许才能说话等,这些都是知识。诸如此类的知识,我们称为先验图式。 而先验图式是属于个人经验的成果,因此每个人对某个单字或概念的先验图式不尽相同。 例如,当听到“国旗”这个单字时,中国人会想到五星红旗,美国人会想到星条旗,日本人则会想到太阳旗。如此一来,个人的先验图式,便可能会产生大到文化,小至习惯的差异。而这样的先验图式在个人阅读的过程中,在浮现意义以及构成方面,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Anderson与Pichert透过下列的实验,证明了先验图式在阅读中如何呈现。 实验中,Anderson与Pichert把一本名为“房子”的书籍,分别给A、B两组学生阅读,他们将两组学生分别安排在两个教室里,并让两组学生仔细阅读那本详细形容房子的书,并各提供了一项提示给两组学生。 对A组学生提示的是——从现在开始,以“房屋中介公司老板”的立场来阅读;对B组学生提示的是——从现在开始,以“小偷”的立场来阅读。 当学生阅读完毕,他们让学生们把书里的内容详细地写在一张纸上。 结果,他们发现两组学生所写的内容迥然不同。 A组的学生所写的内容,主要是钉子已经掉落的木质地板、破掉的窗户数字、龟裂的墙壁、漏水的天花板等,大部分都是房屋中介公司老板会注意的事项。 而以小偷立场去阅读的学生们,所写的内容却是昂贵的手表、年代久远的古董、价值不菲的银盘以及水晶盘等物品,以及开启的后门,还有庭园中的大狗等,这些都是小偷会注意的事情。 透过这项实验可以发现,读者并不是被动式的阅读作家们写出来的内容,而是以先验图式来主动地解读内容。因此,看同样的书籍,获得知识较少的人,并不见得是因为对于字句或单字的理解有困难,而是因为对于该单字所指称的事物,事前知识不足的原因。 由于每个人各自有兴趣的领域以及经验皆不相同,因此先验图式的形态也会有所不同。像这种先验图式的差异,在阅读或考试中,便会形成个人容易理解的领域和不易理解的领域。 举例来说,当某些学生们读到和“俄罗斯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相关的文章时,倘若曾经看过以帝国主义的俄罗斯为背景的童话、小说,或是电影、录像带的学生,立刻会动员脑子里储藏的所有先验图式,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文章,从而轻而易举地知道问题的答案。 因为他们了解,当时实行帝国主义的俄罗斯,在沙皇政权下的三百年期间,农奴们过着多么惨不忍睹的生活,而贵族们又过着多么奢侈糜烂的生活,因此,他们就很清楚,为何怒吼着民主平等社会的共产主义会在那里崛起。 不过,若是没读过俄罗斯文学,或者也没看过相关电影的人们,由于对帝国主义的俄罗斯没有任何先验图式,所以便无法解读这项问题,甚至会认为这是非常艰难的题目。 也就是说,所谓太难或很容易,是根据对该问题的先验图式是否在脑中储藏来决定,而不是以学生的智商高低来决定。 由此可见,以往认为孩子理解能力未进步的原因在于头脑不够聪明,是不正确的观点。
(二)教导捉鱼法的阅读 “给孩子鱼只能解决他一餐的问题,如果能教导孩子如何捉鱼,就是解决了他一辈子的吃饭问题。” 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经》中所提到的这句话,对于想增进孩子知识的父母而言,其中藏有的秘诀一定要注意。 无独有偶,在2500多年前,中国的老子就曾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既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又在此基础上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有助于帮助孩子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他强调,教导孩子阅读,“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与其给孩子完成的成品,不如教导孩子制造的过程;与其告诉孩子结果,不如教导孩子可以得到结果的方法。 换句话说,不要只在孩子的头脑里灌输知识,而是要教导孩子得到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得到知识的方法,是指想的能力,也就是思考力。 目前为止,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考试,主要是想了解学子到底知道多少,因此会根据所知道的知识量来决定成绩。不过,像这样的评价原理,其实和了解学生们的手中提着几只鱼,是相同的道理。 想要提升教育,让它具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成果,便不能只数学生手中提的鱼的数量,测试学生到底知道几种捉鱼的方法,以及究竟在限定时间内可以抓几只鱼等,才是当下最重要的课题。 在现代教育中,重要的不是知识的量,而是思考力。在现代教育中,开发思考力俨然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 在开发思考力的方法中,最受重视的理论是“读书过程论”。 主张人类在阅读时,会不知不觉开发思考力的“读书过程论”,是最详细的说明阅读书籍与思考力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通常人们会一面阅读书本,一面将字句里的意义重新再诠释,不论他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应该去了解每一个字的意义。没有了解字义的阅读,就不能称为阅读,充其量只是在念字而已。 意义的诠释,大体上是透过十二个过程产生的—— 字句的判读→单字的合成→文章的理解→想象→分析→总合→推理→批判→判断→创意→自我理论化→解决问题。 当然,这样的过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所谓阅读的过程中相互连接而成的。而且,每个人经历的过程顺序并不完全相同,根据文字的种类,或是阅读的读者不同,是可以省略步骤或颠倒顺序的。 所谓判读字的阶段,是当单一字字样呈现在孩童眼前那一刹那,推测字的声音是什么,又含有哪些意义的过程。 举例来说,当眼前出现一个“阅”字时,脑海里马上会知道要念yuè,在意义方面,可以推测为:阅兵的“阅”、阅卷的“阅”、阅览的“阅”、阅批的“阅”、阅世的“阅”等。 判读单一字的字样后,紧接着是单一字的合成,也就是根据下一个字,此字的意义就会完全确定。 若下一个字是“读”字,那合起来就是“阅读”;若下一个字是“历”字,那合起来就是“阅历”等。 当一个字与另一个字合成之后,形成一个词句,这时才能完整的呈现单字的意义。 单字的合成阶段与想象阶段,是相互连接的。 例如,同样是念“母亲”这个词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想象着同一个母亲的样子,而会根据自己的背景来想象。小朋友想的母亲,会是一位年轻女性;而有点年纪的大人,想的母亲便会是一位年老的女性。 由此可见,同样是“母亲“二字,对不同的读者来说,便具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在阅读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读者会把每个字的意义用画面想象,并推敲文章未用文字呈现的内容的含意,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写了这句话,也要批判一下作者所写的是对还是错。当然,还要判断其论点是否正确。另外,对于作者的内容,也可以有创意的想象一下——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写? 换言之,每位读者看完书后,都会有一套自我的想法,并拥有一股将这种想法替代于各种问题中,试图加以解决的意志。 于是,在阅读活动的全部过程中,读者们透过“言语性的推测游戏”,使头脑灵活地运作,让思考力更加发达,也使得“思考力可以与阅读书籍的量做比较”的理论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的政府高层,刻意让“读书的国民会兴隆,不读书的国民会衰亡”的口号流行,结果三十年后,日本确实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199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运动,旨在帮助孩子在三年级结束前能够独立、流利地阅读,发动全美的校园、图书馆、宗教机构、社区、公立组织、媒体、银发族及各商业领袖共同协助全国的孩童迎向阅读挑战计划。为提高儿童阅读能力,自1995年起,美国联邦政府陆续提出“美国阅读挑战”、“卓越阅读方案”、“阅读高峰会”、“降低班级学生数与提高教师素质计划”、“家庭与社区走入学校运动”、“自愿参与全国测验方案”、“家庭参与”等措施,并不断推动以立法的形式将美国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法律化。 1998年9月到1999年8月是英国阅读年,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宣示要借着阅读年的推动,改变英国人对于阅读的态度,重拾阅读的乐趣,“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 1960年,日本一位儿童读物作家发起“亲子读书运动”,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孩子看20分钟的书,这个运动带动了“家庭文库”(家庭图书馆)的发展,也扭转了当时日本儿童把漫画当成“主食”的情势,最后成为一个社会的再造运动。 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极为重视儿童早期阅读活动。例如,为推动香港读书文化的发展,保良局会同教育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资讯教育城合作举办“阅读城建设工程”计划。台湾地区也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进程,兴起了儿童阅读热潮。台湾公共图书馆在推广阅读风气上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而且策划出有趣的阅读活动。
(二)教导捉鱼法的阅读 “给孩子鱼只能解决他一餐的问题,如果能教导孩子如何捉鱼,就是解决了他一辈子的吃饭问题。” 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经》中所提到的这句话,对于想增进孩子知识的父母而言,其中藏有的秘诀一定要注意。 无独有偶,在2500多年前,中国的老子就曾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既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又在此基础上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有助于帮助孩子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他强调,教导孩子阅读,“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与其给孩子完成的成品,不如教导孩子制造的过程;与其告诉孩子结果,不如教导孩子可以得到结果的方法。 换句话说,不要只在孩子的头脑里灌输知识,而是要教导孩子得到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得到知识的方法,是指想的能力,也就是思考力。 目前为止,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考试,主要是想了解学子到底知道多少,因此会根据所知道的知识量来决定成绩。不过,像这样的评价原理,其实和了解学生们的手中提着几只鱼,是相同的道理。 想要提升教育,让它具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成果,便不能只数学生手中提的鱼的数量,测试学生到底知道几种捉鱼的方法,以及究竟在限定时间内可以抓几只鱼等,才是当下最重要的课题。 在现代教育中,重要的不是知识的量,而是思考力。在现代教育中,开发思考力俨然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 在开发思考力的方法中,最受重视的理论是“读书过程论”。 主张人类在阅读时,会不知不觉开发思考力的“读书过程论”,是最详细的说明阅读书籍与思考力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通常人们会一面阅读书本,一面将字句里的意义重新再诠释,不论他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应该去了解每一个字的意义。没有了解字义的阅读,就不能称为阅读,充其量只是在念字而已。 意义的诠释,大体上是透过十二个过程产生的—— 字句的判读→单字的合成→文章的理解→想象→分析→总合→推理→批判→判断→创意→自我理论化→解决问题。 当然,这样的过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所谓阅读的过程中相互连接而成的。而且,每个人经历的过程顺序并不完全相同,根据文字的种类,或是阅读的读者不同,是可以省略步骤或颠倒顺序的。 所谓判读字的阶段,是当单一字字样呈现在孩童眼前那一刹那,推测字的声音是什么,又含有哪些意义的过程。 举例来说,当眼前出现一个“阅”字时,脑海里马上会知道要念yuè,在意义方面,可以推测为:阅兵的“阅”、阅卷的“阅”、阅览的“阅”、阅批的“阅”、阅世的“阅”等。 判读单一字的字样后,紧接着是单一字的合成,也就是根据下一个字,此字的意义就会完全确定。 若下一个字是“读”字,那合起来就是“阅读”;若下一个字是“历”字,那合起来就是“阅历”等。 当一个字与另一个字合成之后,形成一个词句,这时才能完整的呈现单字的意义。 单字的合成阶段与想象阶段,是相互连接的。 例如,同样是念“母亲”这个词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想象着同一个母亲的样子,而会根据自己的背景来想象。小朋友想的母亲,会是一位年轻女性;而有点年纪的大人,想的母亲便会是一位年老的女性。 由此可见,同样是“母亲“二字,对不同的读者来说,便具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在阅读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读者会把每个字的意义用画面想象,并推敲文章未用文字呈现的内容的含意,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写了这句话,也要批判一下作者所写的是对还是错。当然,还要判断其论点是否正确。另外,对于作者的内容,也可以有创意的想象一下——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写? 换言之,每位读者看完书后,都会有一套自我的想法,并拥有一股将这种想法替代于各种问题中,试图加以解决的意志。 于是,在阅读活动的全部过程中,读者们透过“言语性的推测游戏”,使头脑灵活地运作,让思考力更加发达,也使得“思考力可以与阅读书籍的量做比较”的理论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的政府高层,刻意让“读书的国民会兴隆,不读书的国民会衰亡”的口号流行,结果三十年后,日本确实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199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运动,旨在帮助孩子在三年级结束前能够独立、流利地阅读,发动全美的校园、图书馆、宗教机构、社区、公立组织、媒体、银发族及各商业领袖共同协助全国的孩童迎向阅读挑战计划。为提高儿童阅读能力,自1995年起,美国联邦政府陆续提出“美国阅读挑战”、“卓越阅读方案”、“阅读高峰会”、“降低班级学生数与提高教师素质计划”、“家庭与社区走入学校运动”、“自愿参与全国测验方案”、“家庭参与”等措施,并不断推动以立法的形式将美国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法律化。 1998年9月到1999年8月是英国阅读年,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宣示要借着阅读年的推动,改变英国人对于阅读的态度,重拾阅读的乐趣,“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 1960年,日本一位儿童读物作家发起“亲子读书运动”,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孩子看20分钟的书,这个运动带动了“家庭文库”(家庭图书馆)的发展,也扭转了当时日本儿童把漫画当成“主食”的情势,最后成为一个社会的再造运动。 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极为重视儿童早期阅读活动。例如,为推动香港读书文化的发展,保良局会同教育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资讯教育城合作举办“阅读城建设工程”计划。台湾地区也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进程,兴起了儿童阅读热潮。台湾公共图书馆在推广阅读风气上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而且策划出有趣的阅读活动。
阅读是为了心灵的平静?为了生存?为了功利?为了消遣?还是为了改造世界的抱负?
四分之一的读书人读书时间在减少
&&&&&&& 山东省直机关的陈姓公务员说:“我买了满满两橱书,但没有时间看。有时间看的书也是为工作需要。纯粹为心灵需要读书,对我来说,是件奢侈的事。”
&&&&&&& 山东省图书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当时选择到图书馆工作,就是为了能多看书,没想到20多年来我只有时间看‘书皮’。”34岁的王庆玲是济南一家出版社的刊物编辑,参加工作头几年,她每天有4个小时的时间读书,然而“近两年来,读书时间锐减为半小时--我从来没有把一本书看完过,读过的《浮士德》《历史研究》等都是有头无尾。由于工作需要而读的书也是浅尝辄止,只翻阅有关章节。我觉得困惑的,是这个时代不适合读书了?还是我们自己不想读书了?”
&&&&&&&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完成的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6年来,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已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2005年的48.7%,有四分之一的读书人读书时间在减少,其中城市居民阅读率的下降更甚于农村居民。据统计,在我国识字者图书阅读总体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仅为4.5本,而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为55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的计划。
谁吃掉了我们的“读书时间”
&&&&&&& 与图书阅读率下降形成明显反差的是,网络阅读却连续6年成倍增长。
&&&&&& &关绮莉是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她说:“繁重的工作状态,让我无暇翻书,空闲时间也先上网,不是为了浏览新闻,就是为找线索。回到家,就累得只愿意翻翻杂志,看看影碟。”
&&&&&&& 知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读书生活也出现了危机:“想读的书,永远没有时间读,不太想读的书,却占去了大量时间,而且永远也读不完。有时会产生荒诞感:看似永远在读书,又好像永远没有读书;或者,不知我在读书,还是书在读我?”
&&&&&&& 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没时间”和“不习惯”是目前人们不读书的两个最主要原因。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分析说,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使人“没时间”读书。另外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分流了受众,使新一代青年人越来越“不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
&&&&&&& 郝振省说:“这里面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没时间’可能是真的‘没时间’,也可能是借口,而‘不习惯’读书既有原来就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问题,但也不排除原来有读书习惯的人们却因为现在‘没时间’读书而坚持不下来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读书
&&&&&&& &调查显示,由于“工作需要”而读书的由1999年的15.9%增长到2005年的33.5%,把“增加知识、开阔眼界”当成读书目的的,由48.4%增长到68.9%。
&&&&&&&& 雷达说:“我的读书姿态常常是:一卷在握,正襟危坐,每个细胞都很紧张,为的是在最短的时间抓出一些要领,形成一个评论的框架。所谓艺术的直觉,沉醉自失,含英咀华,都谈不上了。我读得专注,读得累,可就是没有发自深心的感动。恐怕这种阅读就是‘实用阅读’或者‘功利阅读’。”
&&&&&&& 孔子曾感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人读书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陶冶性情,现在人读书更多的是为了获取一份工作或是更好地工作,或是为了炫耀自己,或是单单就是为了别人谈论某个话题时自己也能参与其中。
&&&&&&&& 某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马广海教授认为,在功利主义驱使下,人们的阅读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阅读的目的性太强。
&&&&&&&& 马广海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在加快,网络使新闻的知晓与发生几乎同步,中间没有‘时差’,火车也不断提速,整个社会物理的、心理的速度都在加快。功利性读书正是个体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为了生存的需要,而采取的阅读方式。但是“即便时代如此匆忙,我们仍然不能放弃追求完整生命的阅读。”
&&&&&&& 雷达说:“我们为什么读书?在我看来,从来不问这个问题的人不是读书的人。凡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追问这个问题,并陷入苦恼的人,也许才真正靠近了读书的意义。”
丁聪大师为文化人造像,贱名亦忝列其间。像后例有自述及友朋附语。我的自述是:“吃麦当劳,喜欢柳如是,研究中国文化。季羡林先生赐语曰:“古今商之,阅经史子集颇悟微言妙谛;天下念也,观署寒晴雨,但求大概明白。”内子陈祖芬附语:“小孩总想装大人。”丁聪夫人沈竣赐函或打电话,呼我为“民国前”。本所一副所长荣升,临别语所内同人:“刘先生即之也温,久而知其严,再久,又转温亦。”二十余年前,一职掌文化界之高官评云:“自傲之甚,天下谁都不如他。”邻居一退休女杂技演员的印象:“刘老师就是胆儿小。”
我害怕阅读的人。    不知何时开始,我害怕阅读的人。就像我们不知道冬天从哪天开始,只会感觉夜的黑越来越漫长。    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我所拥有的内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脱口而出,游荡在空气中最通俗的认知吗?像心脏在身体的左边。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但阅读的人在知识里遨游,能从食谱论及管理学,八卦周刊讲到社会趋势,甚至空中跃下的猫,都能让他们对建筑防震理论侃侃而谈。相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世代的录音机;过气、无法调整。我最引以为傲的论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书架上某本书里的某段文字,而且,还是不被荧光笔画线注记的那一段。    我害怕阅读的人。当他们阅读时,脸就藏匿在书后面。书一放下,就以贵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闪耀。举手投足都是自在风采。让我明了,阅读不只是知识,更是魔力。他们是懂美学的牛顿。懂人类学的梵谷。懂孙子兵法的甘地。血液里充满答案,越来越少的问题能让他们恐惧。彷佛站在巨人的肩牓上,习惯俯视一切。那自信从容,是这世上最好看的一张脸。    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很幸运;当众人拥抱孤独、或被寂寞拥抱时,他们的生命却毫不封闭,不缺乏朋友的忠实、不缺少安慰者的温柔,甚至连互相较劲的对手,都不至匮乏。他们一翻开书,有时会因心有灵犀,而大声赞叹,有时又会因立场不同而陷入激辨,有时会获得劝导或慰藉。这一切毫无保留,又不带条件,是带亲情的爱情,是热恋中的友谊。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节节的脊椎,稳稳的支持着阅读的人。你看,书一打开,就成为一个拥抱的姿式。这一切,不正是我们毕生苦苦找寻的?    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总是不知足。有人说,女人学会阅读,世界上才冒出妇女问题,也因为她们开始有了问题,女人更加读书。就连爱因斯坦;这个世界上智者中的最聪明者,临终前都曾说:「我看我自己,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找到一块光滑的小石头,就觉得开心。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面对的,还有一片真理的大海,那没有尽头」。读书人总是低头看书,忙着浇灌自己的饥渴,他们让自己是敞开的桶子,随时准备装入更多、更多、更多。而我呢?手中抓住小石头,只为了无聊地打水漂而已。有个笑话这样说:人每天早上起床,只要强迫自己吞一只蟾蜍,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再害怕。我想,我快知道蟾蜍的味道。    我害怕阅读的人。我祈祷他们永远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们会更轻易击垮我,甚至连打败我的意愿都没有。我如此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的榜样是伟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还是一个,我远不及的成功者。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知道「无知」在小孩身上才可爱,而我已经是一个成年的人。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大家都喜欢有智慧人。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能避免我要经历的失败。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懂得生命太短,人总是聪明得太迟。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阅读的人,    尤其是,还在阅读的人。中学生为什么要阅读名著
阅读是一个好习惯,他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最快捷的途径。
但是靠大量的阅读时间的堆砌来学习知识已经不可取了,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我们应该讲求快速阅读能力,全脑学习方法的锻炼。阅读是有技巧的,而且绝不能以牺牲理解率的代价提升阅读速读。
EyeQ快速阅读训练软件通过各种高科技训练手段帮助您全面提升,快速阅读能力 右脑潜能开发 注意力训练等能力,让您的快速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1,为了学习知识,与人进行交流,免得被人看不起
2,为了有份好工作,赚钱为生
3,为了自己有事可干,学生不读书能干什么?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今天的国际与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与经济与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景观,一句话,今天这样的时代,还需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文化垃圾充斥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形式超过内容的时代;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拥挤在一起的时代;或者换一个说法,可以说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互相脱节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   那么身处如此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不用说中国古代的经典,宽泛些说,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是指文字的文本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不读书的“理由”据说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快,文本阅读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快节奏要求;也可以说由于工作太忙,腾不出读书的时间;还由于诱惑太多,其他方面已占满了自己的精神空间,不愿意再把时间花费在读书上。尤其电视的影响力大得不得了,传媒视觉形象的冲击远远超过文字阅读的魅力。何必还来读书呢?   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要说现代化,欧洲、北美总比我们更现代化得多吧?我们在那里看到的是良好的读书风气。火车上、飞机上、轮船上,到处都有人安静地阅读。他们的习惯是不说闲话,只读书。我们相反,只说闲话,连闲书也不看。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充满了浮躁气。扎扎实实做事情的人少了,走捷径、取巧的人多了。包括大学、研究机构,也染上了肤浅、浮泛的学风。人文科学已大大贬值。此种情况下,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如果说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的话,读书也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问题是怎样培育读书风气?首先是社会应有所提倡。但比提倡更重要的是,社会应该形成普遍重视学问、重视读书人的风气。如果读书人受不到重视,提倡读书就少有效果了。我们所以长期未能形成读书风气,一个重要原因是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太低,以至于极端的竟有“臭老九”之称。中国传统社会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士、农、工、商,“士”居四民之首。近百年不断激进地反传统的结果,知识分子的价值被严重弱化。特别在今天,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地位,正在直接受两种势力的挑战:一是“官本位”的挑战,一是社会普遍商业化的挑战。大学、研究机构的建制也套行政级别,教授、研究人员的工资待遇,竟然与行政挂钩,这是“官本位”挑战读书人社会地位的显例。至于全社会商品化的挑战,更是不言而喻的了。官、商对知识分子成钳制、挤压之势,读书人的无力与无奈,随时随处可见。这种社会的与文化的结构,要想造成普遍的读书风气,不用说自是困难重重。所以,我认为要培育读书风气,前提是要造成全社会普遍重视读书人的风气,使大家都能够珍惜文化、重视学问、尊礼大儒。或者换一个说法,最主要是社会各阶层的官员、国家的指导者,应该有读书的习惯,懂得读书人的价值,奖励读书,优礼读书人。如做到这一层,全社会普遍读书风气的形成必将指日可待。   那么我们应该读些什么样的书呢?难的是要有读书的意愿,如果有了读书的意愿,读什么书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简单地说,读总比不读好,也就是古人说的开卷有益。当然认真地说起来,选择什么书来读,也不是毫无讲究。各个专业领域的从业人员,肯定首先要读好本专业的书,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也。就社会的一般情形而言,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是否也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都来读一读呢?有的,这就是那些属于一个民族文化系统的典范之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经典,特别是那些“文明体国家”,堪称经典的文本格外丰富。而凡是文化经典,就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不仅本民族的人应该阅读,其他国家的人也应该阅读。我是说如果有可能这样做的话,比如掌握相关的语言工具,能够直接读原著,或者阅读翻译文本。不过我这里讲的经典阅读,着重点在中国自己的文化经典,而且侧重人文方面。   我们是世界上主要的“文明体国家”之一,文化发祥早、文化典籍多,人文领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历史上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都不乏典范之作。“汗牛充栋”这句成语,如果用来形容中国文本典籍的丰富,也会显得不堪其比。但是,作为一般阅读而不是从事专业研究,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经典,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多。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诸子,而且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都可以暂时不读。甚至孟子,也不一定必须读。但汉代的《礼记》里有两篇著作,却不能不读:一是《中庸》,?/SPAN&
“为什么要阅读呢?”
这是一个小朋友,在接到放假期间要阅读的课外读物目录之后,写在日记里的独白。我想,如果他知道可以从阅读中得到许多好处,想必一定会以快乐的心情去阅读书籍。小时候可以看很多书的确是件好事,不过大部分的大人们,只会告诉小朋友要看好书,却没有细心地告诉他们,阅读后对他们有哪些好处。
一个知道跳韵律舞,身材会变得更美丽的人,和不知道的人有很大的差异,而知道的人比不知道的人跳得更快乐、更努力,是理所当然的事。
阅读也是相同的道理,当知道为什么要阅读之后,看书便会感觉更有乐趣。
“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认为,男人至少要读五车的书籍,换句话说,他相信多看书可以提升人品。
“人的美丑是先天带来的命运,有没有素养则是书籍造就的命运。”
莎士比亚也深信,阅读的习惯会决定一个人后天的命运。
“只要一天没看书,嘴里便会长满荆棘。”强调一定要多阅读书籍的励志格言,多到就算撰写成一本书也绰绰有余。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每当我们翻开书页,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的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
──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
而想要鼓励小朋友看书,首先要了解阅读书籍的角色。
对于阅读书籍必要的学术方面,大略可分为下列六种程度。
&(一)阅读的乐趣
“你为什么想要阅读?”
通常,当听到这样的问题时,大部分的人答案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素养或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根据一项报告指出,对走在路上的一万个人,同样提出“阅读书籍的理由”这个问题,结果发现,回答为了涵养或是聪明的答案,竟然占了百分之九十。
不过,这个答案不能称为是一个正直的回答。
为什么呢?想一想,当我们在选择书籍时或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否能把乐趣排除在外继续阅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会发现,这不是一个正直的答案了。
除了为准备考试所念的书之外,不能带来乐趣的阅读根本不可能继续下去。就算用所有的耐心持续看下去,但是只要没有乐趣存在,很快就会放弃。
这种情况对孩童而言更为明显,倘若有一本书可以带给他们快乐,他们便会聚精会神的阅读,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但若情况刚好相反时,他们则会千方百计想办法把书给合起来。
就如同李利安?H?史密斯所说,孩童是一群只为了乐趣而阅读的厚颜读者。
相信无论哪一个独裁者,都无法让孩童们继续阅读那些无法带给他们乐趣的书籍。
所有快乐中,持续最久的就是从阅读中获得的。
一杯好喝的饮料、一朵美丽的花、一首优美的音乐等,都会带来很多的快乐,但是这些快乐中,没有一种快乐可以和一本好书所带来的快乐相提并论。
想想看,我们童年时所阅读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小王子》,或是《清秀佳人》这些名著,不论过了十年或是二十年,依然让我们记忆犹新,回想起时仍能让我们的嘴角洋溢幸福的微笑。
阅读所带来的乐趣也分很多层面,暴力、诈骗、怪异、煽情等内容所带来的是低俗层面的乐趣;正义、勇气、牺牲等所带来的是高格调的乐趣。
读者们是根据从什么样的书籍中获得什么样的乐趣,来决定自身的品味,而那股快乐,将会决定下一本书的选择。
&(二)教导捉鱼法的阅读
“给孩子鱼只能解决他一餐的问题,如果能教导孩子如何捉鱼,就是解决了他一辈子的吃饭问题。”
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经》中所提到的这句话,对于想增进孩子知识的父母而言,其中藏有的秘诀一定要注意。
无独有偶,在2500多年前,中国的老子就曾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既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又在此基础上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有助于帮助孩子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他强调,教导孩子阅读,“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与其给孩子完成的成品,不如教导孩子制造的过程;与其告诉孩子结果,不如教导孩子可以得到结果的方法。
换句话说,不要只在孩子的头脑里灌输知识,而是要教导孩子得到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得到知识的方法,是指想的能力,也就是思考力。
目前为止,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考试,主要是想了解学子到底知道多少,因此会根据所知道的知识量来决定成绩。不过,像这样的评价原理,其实和了解学生们的手中提着几只鱼,是相同的道理。
想要提升教育,让它具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成果,便不能只数学生手中提的鱼的数量,测试学生到底知道几种捉鱼的方法,以及究竟在限定时间内可以抓几只鱼等,才是当下最重要的课题。
在现代教育中,重要的不是知识的量,而是思考力。在现代教育中,开发思考力俨然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
在开发思考力的方法中,最受重视的理论是“读书过程论”。
主张人类在阅读时,会不知不觉开发思考力的“读书过程论”,是最详细的说明阅读书籍与思考力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通常人们会一面阅读书本,一面将字句里的意义重新再诠释,不论他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应该去了解每一个字的意义。没有了解字义的阅读,就不能称为阅读,充其量只是在念字而已。
意义的诠释,大体上是透过十二个过程产生的──
字句的判读→单字的合成→文章的理解→想象→分析→总合→推理→批判→判断→创意→自我理论化→解决问题。
当然,这样的过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所谓阅读的过程中相互连接而成的。而且,每个人经历的过程顺序并不完全相同,根据文字的种类,或是阅读的读者不同,是可以省略步骤或颠倒顺序的。
所谓判读字的阶段,是当单一字字样呈现在孩童眼前那一剎那,推测字的声音是什么,又含有哪些意义的过程。
举例来说,当眼前出现一个“阅”字时,脑海里马上会知道要念yuè,在意义方面,可以推测为:阅兵的“阅”、阅卷的“阅”、阅览的“阅”、阅批的“阅”、阅世的“阅”等。
判读单一字的字样后,紧接着是单一字的合成,也就是根据下一个字,此字的意义就会完全确定。
若下一个字是“读”字,那合起来就是“阅读”;若下一个字是“历”字,那合起来就是“阅历”等。
当一个字与另一个字合成之后,形成一个词句,这时才能完整的呈现单字的意义。单字的合成阶段与想象阶段,是相互连接的。
例如,同样是念“母亲”这个词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想象着同一个母亲的样子,而会根据自己的背景来想象。小朋友想的母亲,会是一位年轻女性;而有点年纪的大人,想的母亲便会是一位年老的女性。
由此可见,同样是“母亲“二字,对不同的读者来说,便具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在阅读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读者会把每个字的意义用画面想象,并推敲文章未用文字呈现的内容的含意,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写了这句话,也要批判一下作者所写的是对还是错。当然,还要判断其论点是否正确。另外,对于作者的内容,也可以有创意的想象一下──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写?
换言之,每位读者看完书后,都会有一套自我的想法,并拥有一股将这种想法替代于各种问题中,试图加以解决的意志。
于是,在阅读活动的全部过程中,读者们透过“言语性的推测游戏”,使头脑灵活地运作,让思考力更加发达,也使得“思考力可以与阅读书籍的量做比较”的理论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的政府高层,刻意让“读书的国民会兴隆,不读书的国民会衰亡”的口号流行,结果三十年后,日本确实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199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运动,旨在帮助孩子在三年级结束前能够独立、流利地阅读,发动全美的校园、图书馆、宗教机构、社区、公立组织、媒体、银发族及各商业领袖共同协助全国的孩童迎向阅读挑战计划。为提高儿童阅读能力,自1995年起,美国联邦政府陆续提出“美国阅读挑战”、“卓越阅读方案”、“阅读高峰会”、“降低班级学生数与提高教师素质计划”、“家庭与社区走入学校运动”、“自愿参与全国测验方案”、“家庭参与”等措施,并不断推动以立法的形式将美国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法律化。
1998年9月到1999年8月是英国阅读年,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宣示要借着阅读年的推动,改变英国人对于阅读的态度,重拾阅读的乐趣,“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
1960年,日本一位儿童读物作家发起“亲子读书运动”,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孩子看20分钟的书,这个运动带动了“家庭文库”(家庭图书馆)的发展,也扭转了当时日本儿童把漫画当成“主食”的情势,最后成为一个社会的再造运动。
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极为重视儿童早期阅读活动。例如,为推动香港读书文化的发展,保良局会同教育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资讯教育城合作举办“阅读城建设工程”计划。台湾地区也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进程,兴起了儿童阅读热潮。台湾公共图书馆在推广阅读风气上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而且策划出有趣的阅读活动。
(三)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头脑笨
当两个人拿着同样的书,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阅读时,他们各自所得到的信息量绝不会相同。举例来说,在同一个教室,从同一位老师手中,拿到相同的教科书的学生们,在考试的时候,有的学生考一百分,有的学生则只考五十分。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长久以来,大多数的人认为,这样的结果与学生的智商(IQ)有深切的关系。
不过,从一九七○年代起,开始有人提出“考试会出现这样分数的差异,与每个人头脑里所储存的信息有关连性”的理论。也就是说,每个人记忆中所储藏的知识结构,比智商更容易决定是可以得到理想的分数,还是不理想的分数。这种主张的代表性理论,是先验图式(Schema)理论。
先验图式是指我们记忆中所储藏的所有经验,也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知识。
在餐厅吃东西需要付钱;在医院应遵守医师的指示;在教室里应得到老师的允许才能说话等,这些都是知识。诸如此类的知识,我们称为先验图式。
而先验图式是属于个人经验的成果,因此每个人对某个单字或概念的先验图式不尽相同。
例如,当听到“国旗”这个单字时,中国人会想到五星红旗,美国人会想到星条旗,日本人则会想到太阳旗。如此一来,个人的先验图式,便可能会产生大到文化,小至习惯的差异。而这样的先验图式在个人阅读的过程中,在浮现意义以及构成方面,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Anderson与Pichert透过下列的实验,证明了先验图式在阅读中如何呈现。
实验中,Anderson与Pichert把一本名为“房子”的书籍,分别给A、B两组学生阅读,他们将两组学生分别安排在两个教室里,并让两组学生仔细阅读那本详细形容房子的书,并各提供了一项提示给两组学生。
对A组学生提示的是──从现在开始,以“房屋中介公司老板”的立场来阅读;对B组学生提示的是──从现在开始,以“小偷”的立场来阅读。
当学生阅读完毕,他们让学生们把书里的内容详细地写在一张纸上。
结果,他们发现两组学生所写的内容迥然不同。
A组的学生所写的内容,主要是钉子已经掉落的木质地板、破掉的窗户数字、龟裂的墙壁、漏水的天花板等,大部分都是房屋中介公司老板会注意的事项。
而以小偷立场去阅读的学生们,所写的内容却是昂贵的手表、年代久远的古董、价值不菲的银盘以及水晶盘等物品,以及开启的后门,还有庭园中的大狗等,这些都是小偷会注意的事情。
透过这项实验可以发现,读者并不是被动式的阅读作家们写出来的内容,而是以先验图式来主动地解读内容。因此,看同样的书籍,获得知识较少的人,并不见得是因为对于字句或单字的理解有困难,而是因为对于该单字所指称的事物,事前知识不足的原因。
由于每个人各自有兴趣的领域以及经验皆不相同,因此先验图式的形态也会有所不同。像这种先验图式的差异,在阅读或考试中,便会形成个人容易理解的领域和不易理解的领域。
举例来说,当某些学生们读到和“俄罗斯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相关的文章时,倘若曾经看过以帝国主义的俄罗斯为背景的童话、小说,或是电影、录像带的学生,立刻会动员脑子里储藏的所有先验图式,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文章,从而轻而易举地知道问题的答案。
因为他们了解,当时实行帝国主义的俄罗斯,在沙皇政权下的三百年期间,农奴们过着多么惨不忍睹的生活,而贵族们又过着多么奢侈糜烂的生活,因此,他们就很清楚,为何怒吼着民主平等社会的共产主义会在那里崛起。
不过,若是没读过俄罗斯文学,或者也没看过相关电影的人们,由于对帝国主义的俄罗斯没有任何先验图式,所以便无法解读这项问题,甚至会认为这是非常艰难的题目。
也就是说,所谓太难或很容易,是根据对该问题的先验图式是否在脑中储藏来决定,而不是以学生的智商高低来决定。
由此可见,以往认为孩子理解能力未进步的原因在于头脑不够聪明,是不正确的观点。
(四)提升EQ的阅读
衡量人类精神领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衡量所谓知道或不知道的智商指数(IQ);另一种是衡量如何感受,又如何行动的情商指数(EQ)。
而学校的考试,大部分都属于衡量智商指数(IQ)的领域。
所谓知道或不知道,是指在我们的脑中所拥有的一百二十多种能力中,负责记忆力、理解力以及思考力的能力。
因此,用同样的方式念书,成绩却迥然不同,是因为其记忆力、理解力以及思考力的差异。长久以来,无论东方或西方的所有学校教育,都专注在知道或不知道方面,也就是说,透过测试记忆力、理解力以及思考力,实行单方的教育评鉴。
IQ高的小朋友们,通常对于记事、计算、理解方面有很强的能力。而学校所实行的评鉴中,测试记忆力、理解力以及思考力方面的比例,大约占全部的百分之九十。因此,IQ高的小朋友们,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也能够很顺利的进入好的学校。
不过,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比起记忆力及计算能力,我们更需要忍耐心、同情心、持久心、自我抑制冲动心以及道德心。如果没有这些能力,就算在学校是成绩优良的好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也很容易变成无法适应社会的劣等生。
在未发现情商指数(EQ)之前,长久以来,类似这样的疑问,带给我们许多困惑。直到一九八○年代,美国神经学者安东尼奥·达马吉欧(Antonio R·Damasio)在帮一位脑癌病患开刀后,终于破解了这个迷思。
在IQ检查中发现,病患的指数是属非常优越的族群,记忆力以及语言能力也很出众,他在社会上也是个成功的佼佼者,而且还拥有一个很幸福美满的家庭。
但是从接受脑癌手术之后,他的很多方面都改变了。虽然智商指数依然维持在一百五,记忆力和语言能力还是很卓越,但是周围的人开始讨厌他,甚至和恩爱的太太最后也以离婚收场。
到底原因是什么?达马吉欧在开刀的时候发现,病患从两侧连接思考的脑与感觉的脑神经的结合体系,已经被毁损了。因此,那位病患看到可怜的人不会有同情心,碰到愉快的事也不会觉得快乐。
换句话说,他成了一个什么都懂,但完全不会有感觉的人。也就是变成一个理性能力很强,但感性能力很差的“聪明的笨蛋”。
安东尼奥·达马吉欧,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的教授,他在所著的《笛卡儿的错误》一书中,提出了“心物一元”的概念,阐释了当我们学习时,大脑如何回顾过去的经历,并立即从不同的部分提取这些经历,来建立基本的数据。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大脑如果受伤,这些数据单元就会被破坏,他的心智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随之改变,就会做出某些怪异的、不合常理的行为。
阅读是提升情商指数(EQ)最有效的方法,我们从历史上的伟人们的事迹中可以看出。
以成功的政治家亚伯拉罕·林肯为例,他小的时候会看妈妈借来的书籍,看到三更半夜,是个典型的阅读少年。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为了满足看书的欲望,因此到书店去打工。
发明王爱迪生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读过《罗马帝国的兴亡史》、《大英历史》,以及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名著,是个名副其实的阅读王。
而富兰克林阅读过的书籍,则是多到数不尽,甚至有传闻说,当他看完一本书后会把书卖掉,然后再用那笔钱去买另一本书来看。
还有弗洛伊德,他受到素养丰富的双亲的影响,八岁时就已经读完了莎士比亚的作品集,甚至还拜读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而有着一对在农场工作的父母的牛顿,大约十二岁那一年,在应该要照顾家畜的时间,他却偷跑到阁楼去看书,结果把家畜搞丢了,这也是很有名的传闻。
上述所有的实例充分证明,在这些伟人的成功路上,阅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有高IQ,而是因为有高EQ。
那么,阅读又是如何让感性能力变得更丰富的呢?
首先,当我们看书的时候,我们就会经历他人的立场,可能是王子或是公主的立场,有时候也会变成乞丐的立场,甚至还会变成老人的立场。
因此我们可说,书籍能让读者间接体会作者或是主角的经验。
而像这种间接的经验,能够提升读者的感性及想象能力,进而拥有更多耐心与勇气。
通过像这样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之中,读者就会渐渐感觉自己就像书中的伟人一样。因此,童年时期读了很多优良的书籍,就等于是把世界上伟大的人当作自己的老师,也可以大胆的说,在童年时期,人生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五)可以依靠一辈子的锚
人类的安全感,并不是完全只靠满足物质上的欲望所产生,而是在心中要有健全且真实的价值观。没有真实的价值观的人才会失去安全感,被现实生活中的混乱价值摆布,盲目地随着别人起舞,或因为错误的判断而毁掉一生。
而优良的书籍会在非常时期,带给那些快乐阅读的读者们,如同锚一般的力量。就好比在波涛汹涌的大浪中放下锚,让船身稳住的力量一样,这便是活在世界上可以依靠的力量,也就是价值观。
看过许多书的人碰到问题或挫折时,便会自然地把那些书中看过的故事,作为借鉴,想象着“当谁碰到这种情况,是这样处理的”,或“当谁碰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或产生“像这种情况,应该要这样处理”的想法,全根据那个人阅读的是什么样的书,来决定那个人的判断。
书籍决定人类价值观的情形,有下列几种:
首先,根据阅读过的书籍的种类与内容,其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
从小喜欢看科学方面的书籍的小朋友,对于科学方面会非常敏锐,并且会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对科学世界有浓厚的兴趣;相对地,喜欢看童话书籍或是小说的人,比起科学,他们较关心的是哲学或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例如,小说《包法利夫人》里的主角爱玛,是住在诺曼底地区的一个农夫的女儿,她虽然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却阅读了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罗曼史小说。
爱玛一直沉醉在追求炽热爱情的美梦中,她相信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位帅气出众的骑士,带她远走高飞,到遥远的异乡国度,就好像罗曼史中的故事情节一样。但是她最后却和一位平凡的医生结了婚,由于她无法适应自己的现实生活,因此彷徨地到处寻找那位帅气出众的骑士,终究逐渐走上毁灭之途。
这个例子说明,书的内容可能成为塑造人类内在价值观的基准。
我们还可以举林肯的另外一个例子。林肯四十三岁那一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读到史杜伊夫人刊登在华盛顿杂志上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黑奴吁天录》)。当时林肯终于彻底了解到黑人制度的矛盾,并由此对黑人产生同情。
七年后的一八六一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整个美国被黑人问题所笼罩,当时林肯毫不犹豫地站在黑人的立场,并于南北战争中获得了胜利。
他在南北战争的胜利宴会中,说了这样的一席话:“今天这份荣耀,并不是属于我的,它是属于写《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史杜伊夫人的。我不过是因为拜读了她的书,深受感动,从而做了正确的行动而已。”
这个案例再一次说明,阅读确实是人类塑造内在价值观的基准。
书不但可以让人类更有远见,还使我们拥有正确的判断力。当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会透过伟人们的一生,或是从轻举妄动、愚不可及的人们的样子中,得到深刻的启迪。
书籍给我们的另一个好处是,它给我们可以连接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智慧。历史是一种纪录,把过去发生过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传承给后代子孙,让他们可以了解现实,进而可以预测未来。其中,发现未来,对年龄幼小的读者来说,是一项必须且又很重要的价值。
孩童们对自己的将来都有些许的不安与好奇,因此经常会想象自己长大以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是在小学的时候受到所阅读的书籍的影响,从而决定了自己的将来。
&(六)阅读可以医治内心里的病
当我们身体生病的时候,会到医院求诊,接受打针或是吃药等治疗,但是当内心生病的时候,要不自我哀怨痛哭一场,就是唉声叹气、郁郁寡欢,难道没有医生可以医治内心里的病吗?
自从一九八○年开始,在精神治疗的方法方面,艺术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心情郁闷的时候,听听音乐,会让心情变得比较轻松自在;当然,在闷闷不乐的时候,开车到郊区去兜兜风,散散心,也可以抒解心情。像这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我们称为净化作用(Catharsis)。
净化作用具有可以净化人类的情感、毁掉那些不好的感觉的能力,而净化作用在艺术上,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不过,也有一些较严重的内心里的病,不是简简单单的听听音乐、看个电影,或是出去兜风散心就可以医治的。
而这个时候,阅读治疗便具有很好的效果。
阅读对人类的精神世界,比开车兜风、音乐、美术、运动等,更能发挥其深刻的作用。
音乐具有瞬时性或是抽象性的特质;美术则是属于空间性、表面性;但是文学是有故事内容的,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是比较具体的。尤其是通过与作品中的人物相见,可以回顾自己的过去,发现未来。
如果说,某本书会给小朋友的灵魂带来伤痛,会让小朋友生病,那么那本书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样的书对儿童来说,无疑是刀枪,是凶器。
譬如《红豆绿豆》(注:韩国传统童话故事)以及《白雪公主》这类和继母题材有关的故事,虽然是很优秀的作品,但是以阅读治疗的层次来说,它也可能是一种会带来疾病的作品。
要知道,并不是只有病菌会给人体带来疾病,书也会给人类带来疾病甚至死亡。
举例来说,像这样有关继母的故事,便容易带给被继母所养育的孩子们很大的伤痛。
由于离婚率的上升,儿童与继母生活在一起的人数也逐渐增加,对于那些儿童来说,《白雪公主》或是《红豆绿豆》,很可能会带给圆满的家庭以致命的打击。孩子们可能开始怀疑继母给的食物是不是有毒,继母对他们愈好,他们反而更会用怀疑的眼神去看待。
因此,不是每一种药都可以医治所有的人,也不是每一本书对所有小朋友都有益处,所以,在选择书的时候,一定要参考读者的情况与立场。
为什么要阅读科幻小说
“在太阳系那遥远的尽头,一座纪念人类早已忘记了的过去的碑铭——冰柱——正有待探索。冰柱之谜里有悠久的历史……”&&&&“外星球灌木丛枝茎高大,花朵大如人头,青草高及双肩,很难区分哪是敌手托伦星人……为了留住青春,等待恋人,玛丽在时间穿梭机上等了126年……”&&&&“在这个星球生态系统的有限空间里生活的人类,就像处于一个密封的烧瓶中的气体。空间是有限的,而人口和其他生物却在不断增加,因而使自由空间不断减少。此时,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有多少人生存下去,而是对那些幸存来说,哪种生存方式是可行的。”&&&&以上这几段话分别引自漓江出版社新近翻译出版的科幻小说《冰柱之谜》、《千年战士》和《沙丘》。该社同时出版的还有《高墙城堡里的男人》和《环形世界》。这五本书均为获奖的当代长篇科幻小说。读罢这些小说,我深切感到,科幻小说竟如此丰富多样!&&&&从题材看,《环形世界》属“硬科幻”,但拓宽了传统“硬科幻”的路子,展现出“硬科幻”的希望。作品结构复杂,与未来的历史相结合;基调是乐观主义的,但充满了偏爱技术的细节描写;它提供一种解释性的结构,使人类向宇宙空间扩展;它描写对一个奇异世界的探险,但想像出许多新型的技术发明创造;通过对新技术的运用,人类最终获得了胜利。小说描写的新人类“双头人”,后来被制成模型,成为青少年的庞物。《千年战士》写星际旅行和星际间的战争,战士被从一个星球派到另一个星球,总是处于陌生和异化的状态,以隐喻的方式反映出人类不同阶段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融入了心理分析,可以说是一部寓言小说——这或许与作者是大学教授有关。《高墙城堡里的男人》是社会反讽小说,描写在二战中美国被轴心国征服,其中一个人通过学习《易经》,了解到在真实世界里胜利的却是盟国。小说以希特勒胜利为背景,表现人类的本性和灾难,以及进行斗争的勇气,情节离奇,充满幻想。《沙丘》是一部错综复杂的作品,属社会警示科幻小说。它描写不断发展变化的观念,包括封建主义的星际政治、心理和宗教的演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战争。其中关于生态学的描写具有预见性:星球荒漠化,沙暴无情地肆虐,居民生存条件恶化,人口却不断增加。《冰柱之谜》属环保科幻小说,是作者多年来一直倾心关注的题材。小说写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到23世纪出现了世界性的灾变,引起社会和人性的扭曲,警示人们应该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作者是文学博士,其目的是利用幻想的形式,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科幻小说题材的多样性,是科幻小说近几十年发展的反映。从这几部小说,人们不仅可以读到有趣的故事,也可以了解到当代科幻小说的发展变化。&&&&今天,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高新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生命科学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不仅会改变社会结构和道德伦理,而且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习惯。实际上,在发达的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已经开始削弱公民社会的构成,而国际互联网络和影视的发展正在使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象转向以视觉为中心。面对日益加速的社会变化,人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和创造未来。而要做好这种思想准备,人们就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阅读科幻小说可以说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这是因为,科幻小说强调一种科学世界观的意识。它注重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描写各种可能出现的变化,探索发展变化的后果,表现敏锐的思维和洞察。它能够深刻地揭示人们的理想、希望、恐惧以及对时代的内心压抑和紧张感。它以其丰富的内容把社会的要求和理想戏剧化,使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社会中的种种反常现象。正如《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所说,“科幻小说通过描写一般不考虑的可能性——另外的世界和另外的看法——扩大我们对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声称“媒体就是信息”的麦克卢汉认为:“今天科幻小说表现的环境使我们能够看到科技的潜能。”著名作家和批评家菲德勒也说,“科幻小说是启示的梦想,是人类终结的神话,是超越和改变人类的神话。”&&&&我们知道,许多科幻小说描写太空旅行和未来社会,但谁也不会认为乘太空船到银河系旅行是摆脱现实问题的有效方式。科幻小说中的太空可以看作是积极生活斗争的第一线,人们在那里创造未来而不是空谈或逃避。这并不是说科幻小说的太空未来是无条件的乐观主义,而是说科幻小说的总的态度是积极的。虽然它常常表现人类在矛盾的枷锁中呻吟,但它总是告诉人们,只要坚持努力,这种枷锁就可以打破。科幻小说大多表现人类集体的愿望,它的主人公总是考虑或代表一个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升本和直接读本科有什么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