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小乔丹投篮出手细节只会扣篮,人家还会投篮好吗,网友总结了小

小乔丹现身俄城,还与雷霆主帅同机乘坐,难道雷霆即将迎来“四巨头”
随着霍华德被黄蜂交易至篮网,今年夏季NBA的交易市场就传闻不断。
近日,快船全明星中锋小乔丹被爆出现身俄克拉荷马城,还被拍到与雷霆主帅多诺万同机乘坐!这也引发了众网友的猜测。
去年夏天保罗的离去对于快船来说可谓致命,这也直接导致上赛季的快船没能挤进季后赛,这也是快船近七年来首次无缘季后赛。在赛季中期,球队多年来的核心之一格里芬也被交易,快船重建之势不可避免。
现年,30岁的小乔丹,尽管进攻手段单调(多为跟进扣篮和二次进攻),但是却拥有罕见的身体素质和爆发力,能在防守端成为对手的噩梦。
过于依赖身体打球,这就意味着小乔丹的巅峰期很难长久,快船有大把的时间来重建,但是小乔丹显然等不到再次强大的快船了,离开也无可厚非。
倘若雷霆想要签约小乔丹,薪资方面是最大的阻碍。近日,安东尼宣布下赛季留在雷霆,下赛季他的薪水为2790万美元,加上威少的3535万,亚当斯的2416万,雷霆还要想办法续约乔治,实在是很难有多余的薪水来签约小乔丹,不过具体还要看管理层的操作,一旦乔治选择离队,雷霆签约小乔丹的希望就会大增。
除了和雷霆传出绯闻,曾与小乔丹闹出不愉快的独行侠也传出再次接触小乔丹。
据美国的记者报道,独行侠已经原谅小乔丹20165年违背口头承诺的行为了。时间慢慢治愈了一切,现在小乔丹的经纪人和独行侠的管理层的关系也很友好。
目前独行侠希望能再有一名明星球员,最好是一名中锋来补强球队,而小乔丹就在独行侠的愿望清单中。
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仇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太阳前锋杜德利在社交媒体上也曾谈到这一问题。
有网友提问杜德:“你觉得考辛斯和小乔丹会花落谁家?”
杜德利回答道:“我认为其中一人会去达拉斯。”
(你的拉杆没有酒)
想得到更多更专业的篮球资讯,请关注我!
我一定努力创作更多精彩的作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一次过足瘾!小乔丹16赛季227次劲爆扣篮全收录_全景NBA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通用代码支持视频在iPhone/iPad/Android上播放
扫码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视频
立即下载腾讯视频APP
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ttentnum}人已预约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
r-on="{click: onNext}"
r-show="{page &#xe620;
2017企鹅名人赛典藏瞬间看这里
吴亦凡两双张哲瀚34分获MVP
?3,444,904
?3,349,791
?2,822,692
?2,808,710
?2,711,650
?2,279,368
?2,260,595
?2,169,178
?1,936,072
?1,884,518
?16,412,389
?15,399,750
?12,152,873
?10,674,780
?10,183,492
?8,529,587
?8,488,645
?7,755,232
?6,879,752
?6,865,944
?2,169,178
?1,064,3692018扣篮大赛对比点评,多图预警
好久没来虎扑了,我想这里看过我帖子的朋友可能不多了,本来看了去年扣篮大赛之后发现扣篮已经在向我最无法欣赏的方向发展,实在没有任何动力去写有趣的扣篮评论分析,决定先把这各个业余爱好放下了,所以原本今年也没打算写的,然而最后还是改变主意了,一是因为观感真的还不错;二是因为微信群几位因为研究扣篮而认识的朋友(虎扑元老人物)一直在聊;三是我的一个好基友每天刷虎扑,扣赛结束后各种讨论帖子的回复都截图发给我看,各种诱惑“一年就一次,你还不发一贴让我爽一把”,“虎扑2月末就不让传图片了,你再不发没机会了”,搞得我心痒难耐!最后终于打开了老电脑(我的视频,图,作图工具都在那里)决定敲个几千字再说吧。好久没写,难免有些生疏,大家见谅哦。
今天我们讨论的第一个主题是“致敬扣篮的对比”,毕竟今年扣赛特意模仿前人的扣篮很多,而模仿就难免被拿出来对比,“拉里南斯初代和拉里南斯二代的摇篮式谁做的比较好?”“米切尔和的360风车差在哪里”“南斯和的空中打板扣篮谁的难度有比较大”这些问题的讨论层出不穷。期间我倒也看到一些对比图之类的,但是平心而论觉得做得效果普普通通吧。说道扣篮对比动图GIF,网上这些基本上是我的独家生产,也不是说这玩意是多复杂的东西,只是确实没见过别人做出来我这种效果的:
今年这些模仿扣篮岂不是正中我的下怀?不做几个手都痒啊!那现在就开始吧,最先对比的自然是小拉里南斯(Larry
Nance jr.)模仿他爹(Larry Nance)的摇篮式:
到底谁扣的比较好啊?答案是:南斯!废话,哪个南斯?穿22号队球衣那个!都特么穿一样的衣服,到底哪个啊?摇篮那个呗!
上面那段不是为了尴尬搞笑的,其实是想在公布我的回答之前,给你们一段时间仔细看对比图。
到底谁扣得好,这就要涉及到评论一个扣篮好坏有什么标准的问题了:很多时候看别人讨论扣篮,问为什么同样动作A扣的比B好,经常看到的词是“美感”,这词一出,大部分时候此人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可以嘴炮对方“你才看过几个扣篮,看得出美感吗?”显得自己逼格较高。可是这时多半情况下对方一头雾水:“美感是特么什么玩意,是你脑补出来的吧?喜欢一个人看他什么都好,你看你女神拉翔的动作都觉得美如画。”恰好,很多时候说出美感一词的人自己都不太清楚美感到底是特么什么玩意,接下来这种讨论或是不了了之,或是开始互相问候家人,举报残障人士之类的。我想说的是,美感确实是存在的东西,不信你搞个投票问问贾玲和林志玲谁好看(虎扑截图里看到的梗,这里借用,原创是谁不记得啦不好意思),但是假如我让你花费流量,坐下10分钟时间看我和你只谈美感这种主观玩意,那么欢迎你问候我家人,举报我为残障人士。实际上以我的经验来看,这些网友所说的美感,其实是多个扣篮细节组合排列融合后瞬间展示在他们眼前的观感,由于不好具体说明就都给概括到美感里了,其实这些细节里有主观的,我认为这才叫美感,还有客观的,这不是美感,我叫它“完成度”,是以客观指标来衡量的,那么摇篮式扣篮自然也有他的完成指标,摇篮式属于“常规移球系”动作(还有非常规的吗?别着急,后面你就知道了),归为风车一系,他的具体指标可以参照这一贴中轮臂学部分(),如果看完后你还会说“风车需要直臂这种指标不也是你定的玩意?是主观的!”,你可以现在去帖子下面骂我一句,然后关掉了,下面的东西显然不是给你看的。
小南斯这个摇篮式的后半段,显然伦碧霞了,对比动图中的第二张也非常明显,那么以摇篮式动作移球幅度越大越好的标准来看,直如狗的老南斯无疑给了小南斯决定性的一击!
其他方面呢?说道弹跳高度,不得不说小南斯弹性真的很好,今年有2个扣篮头部高度都达到295-300cm的头部高度(这里我就不教你如何判断头部高度了,暂且信我),比和他身高类似的大热扣将戈登似乎还要稍好一点,无奈很多人都只知道他老爹是NBA第一届扣篮王,不知道他老爹是NBA扣赛历史非借力运球扣篮头部高度第一人(空接无球跳的不算哦),也基本上是有视频图像记载以来他这个身高阶段(官方身高/穿鞋身高210左右)NBA历史上弹跳最好的人(以往的虎扑见到这种句式,常规操作应该是“你见过巅峰霍华德吗?”“看过新秀打球吗?”“知道普拉姆利体测数据多少吗?”“认识XXXX吗?”,这种问题你来问我的话,我只能回你一句“你觉得呢?”,如果你还是不信,或是看着不舒服,我在括号外加两个字吧)…之一,这个摇篮式头部大概也达到了至少300cm的高度,在此扣弹跳方面让他儿子处于“用尽全力也才勉强打了个平手”的局面。接下来的这个瞬间信息量也比较大:
这时是扣篮动作起始阶段,我们发现两个问题:
1.初代南斯的起始动作更加充分,后摆更加明显,起始高度也更高,也就是说不止后半部分,这个扣篮的前半部分也是他做得更好,整体摇篮动作爆的对方叫爸爸!咦?本来不就是叫爸爸吗?
2.小南斯这个摇篮式的拿球动作,其实“做错了”,一个扣篮动作本来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只可以说是风格不同,但是这里,一是小南斯实打实是在模仿老爹的动作,二是其实其他古人的经典摇篮式(例如,J博士)拿球方式都是老南斯这个样子,后摆时拿球手的手掌几乎是向前(面向方向)把球搂住的,空中摇篮把球摇过身体时会有一个翻腕动作,小南斯没有这个动作,动作开始时就是翻腕后的动作,前半段只靠手掌吸力,无疑给自己增加了一点难度,但是这个难度可不是好事,由于动作不够“规范”导致他的摇篮比起老爹少了两分舒展,少了一分灵动,算是没有学到他爸的精髓。回头再看看前面我发的手臂动作静态对比图,也自然而然明白为什么两人拿球姿势是相反的。
那相比之下小南斯有什么优点吗?基本上没有,如果非要找的话,可以说是起跳点稍微远一点,但是在非远度展示的扣篮中,起跳点是非常次要的环节,找到最适合这个扣篮的起跳点才是上策,毕竟做这个动作的不是扎克·。
第一轮对比结束了,结果是老南斯完胜。
第二轮对比,还是看小南斯的扣篮,这次是他第二扣,没有变装,没有发言,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谁的扣篮:
南斯虽然在摇篮式上没有学到父亲的精髓,但是移球系扣篮手臂功夫还是流传了下来!这个风车轮臂姿态直如狗!和卡特不相上下!联盟里可以这样舒展扣风车的人并不多,这球值得高分,也值得去赞一下,这才叫真风车,刚好卡特本人前不久说过,舒展直臂(full
extension)的风车才是风车(windmill),其他的只是小孩子玩的那种纸风车(papermill),我想南斯没有让他失望。那这个动作是否可以和卡特并驾齐驱?甚至让卡特自愧不如?额,还差些火候。主要不足有4点:
1.转体幅度,由于这是移球系转体系结合扣篮,转体部分也要考察,南斯这球转体幅度不如卡特,这就是为什么我的对比图里明明拍摄角度差别不小,看起来样子却差不多的原因,因为南斯转的少。当然这个动作应该是移球为大转体为小,南斯转体不够并不影响这个扣篮是个好扣篮。
2.入樽力道,南斯这一扣不是软扣,也明显发上了力,但是卡特扣篮发力在外线里是A+水准的,从对比图里就可以感受到卡特风车入樽之前明显的轮臂加速,入樽过程的发力感超过南斯,不信的话可以参照卡特球扣入篮框后保持极高速度马上飞出图像之外,炮弹一样,比起人先落地球还在胸口高度的南斯要干脆不少。
3.如果是前两项是客观指标,后两项基本就是主观的美感了,风车起始阶段这里南斯左手动作有些怪,离球太早,乱飘在外面,给人失控感,有些乱,这是个美感方面小问题。
4.用微信群里我扣篮研究启蒙老师的话来说,这叫“下盘堪比被几十个大汉XX过!”,这是以前我们互相发自己矮框扣篮视频讨论时,评论某人双腿乱飞找平衡的感觉时所用词语,是互相开玩笑的调侃用词,没有诋毁的意思,由于当时自己笑得不行,现在每次看到这种都会想到这个形容方式!南斯的腿不稳,可以看出身体失去平衡,要栽倒的样子,这是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感的体现,属于美感的一个大问题。
你看,我说过美感是存在的吧?当然如果你认为腿到处乱飞的扣篮更美,这是你的看法,毕竟贾玲林志玲选美投票,其中一方也不见得零票嘛。
当然还有卡特跳得更高这种差别,但是在这里并不影响什么,因为此时两人所用出的弹跳,结合自己身高臂展,做好这个扣篮都足够了。结果自然是卡特完胜,当然这种姿态的海报,在我看来还是值很多钱的:
说道南斯的风车,我不得不提到他的第三扣,这一扣得分不高,关注度也很少,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这是个极品风车:
轮臂姿态如何你看到现在也应该懂了,而且这球起始高度非常高,十分完整,弹跳高度也充分,头部高度大概3米级别,准平框,基本上今年扣赛头部最高一扣(他自己的摇篮式可以勉强一战),身体姿态也没出现问题,这是个95分级别的大风车,为什么还不到100分?美中不足是什么呢?其实只是他最后有些勉扣侠了,余地不够导致入樽发力差了些,这球不是被他砸入篮框的,而是扣入之前就松手了,把球扔到篮框后沿下方,然后拍框:
这种球容易扣飞,也不会出现球快速下网这种情况,前面第二扣那个风车要更脆一些,当然这不是动作本身的问题了,而是他这个风车做到了极限,跳了很高,动作这么满轮臂这么直,到了后面自然很难有余地,除非换弹跳摸高身材比例上肢爆发力以及做工细节都不输他甚至比他更好的人去扣才可以改进,然而这种人非常罕见,小南斯各项综合基本已经是顶级了。至于这些方面和他差不多的一些扣将,有时会扣出不同风格的效果,例如这个:这时谁强谁弱基本见仁见智,处于“互爆”状态,但是我认为观感来讲,如果差距比重类似,那么连接入樽的后半段发力做得好(这里小乔丹优势)要比和扣入相距较远的前半段动作做得好(这里小南斯优势)加分更多,所以单单风车而论,小乔丹96分,小南斯94分吧。
我要表达的是,这种风车扣篮在扣篮大赛无疑不是满分动作,因为难度来说太基础,但是这种不偷工减料的好做工扣篮,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赞扬,这种动作虽然不是杀手锏级别,却是相比道具和连连失误明显缺少完成度的高难蹩脚扣篮,我在扣篮大赛想更多见到的动作。你可以想想小乔丹去年扣篮大赛那个软绵绵的转体胯下放篮,和我发这个风车哪个观赏性更强一些?哦?想不起来小乔丹去年扣赛什么表现了?那就对了。。。
第三个,还是小南斯,这次是他最后一扣,二次打板扣篮,这个对比的是霍华德08年一个扣篮:
不同的是,这次我没有做对比图,为什么?因为这两个扣篮几乎没有什么相似性,没有同步对比的意义。那么到底谁做的好?“单手难”“不对,双手难”“抛球难”“不对,打板难”,这种争吵经常看得我头都大了,扣篮评论的第一入手角度,不该是“难不难”,其实难不难很多时候也是主观的东西,例如有的人单脚起跳扣篮难,有的人双脚难,有的人正传难,有的人逆转难,除了“胯下扣篮比战斧扣篮难”这种明显的东西外,难度很多时候是没有明确的定义的,不仅如此,而且难未必是好事,例如NBA深蹲冠军背着200斤麻袋扣篮,回头问“你们谁行?”,结果谁也不行,所以这个扣篮是超级难的,但是你愿意看四个人背着麻袋勉扣的扣篮大赛吗?所以一个扣篮的整体效果才是最先应该去关注的,效果取决于什么?在不换衣服,不戴面具,不从观众席拉人,不用道具调节气氛的情况下,同样扣篮效果差别主要取决于之前那个词,“完成度”,完成度更好的扣篮,效果普遍就更好,要评价完成度首先要判断这是个什么类型的扣篮,答案是“另类移球系”,所以之前才会说风车和拉杆是“常规移球系之母”,这个扣篮并不常规,这种扣篮不必遵循风车或者拉杆的轨迹,因为球在空中是脱离身体的,你可以有一只手扔给另一只再扣,可以砸板弹回来再扣,可以砸板2次弹回来再扣,可以砸地弹回来再扣,然而大体标准还是不变的:移球距离越远的,动作越充分,也就是越好,而这个方面,霍华德显然是占优的,他的球砸板后弹回来非常远。
砸板高度这个东西,本身倒不是要求项目,但是在这里却有决定性的作用,砸板越高的,对摸高要求越高,球弹回来时接球后的余地也更大,更容易发力砸入,效果会更好,也更体现身体素质,这里霍华德也是优势无疑。当然“砸得越高越好”不是规定,你往低了砸,把他砸到地上去,弹回来再扣,那更好,只是这里霍华德由于高砸获得的优势,导致他这一扣效果更好。
对比之下南斯这一扣大概问题有:
1.他把这个扣篮做成了一个有视觉死角的扣篮,直播角度去看很难看出他具体做了什么,因为弹板距离短,又是双手砸双手接,给人感觉就像双手拿球在篮板上磕一下再扣一样,视觉效果比较差。当然每个扣篮都有最适合观赏的角度,只是南斯这个死角有些明显,霍华德版本就不会出现同样问题,同样角度下他左右手互换的过程已经球更长距离在空中飞行让人明显感受到他在空中做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不用非要特殊角度慢镜头回放才觉得厉害。
2.扣入太弱,由于篮板上击球点比较低,接球后余地不太够了,软绵绵勉强放进去。
南斯这球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就是前后2次打板,可以直接叫“双打板扣篮”,这个创意要好于抛球后空中打板,执行起来也是更麻烦,打板弹回来的球普遍不如抛球后弹起来的球容易掌握,他接球点也比霍华德离篮板更远,只是这点亮点不足以弥补视觉效果上的缺陷,所以我的答案是:霍华德版本更好。当然南斯这个扣篮也是个好扣篮,是个创意难度都很好的“低性价比”扣篮,回放时观众自然赞不绝口,但是假如可以不看回放直接就拜服就更好了。小南斯终于搞定了,最后一个扣篮对比是米切尔(Donovan Mitchell)最后一扣:
拿卡特比,那是耍流氓啊!不过你衣服都穿上了,这就不能怪我了。实际上我这个贴子里:
各种360风车,米切尔能挤入B级吗?
和卡特的具体差距我就不说了,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啊,说说他其他精彩表现吧,虽然他的4个扣篮在我看来没有一个算是真正的满分扣篮,但是都是好扣篮,个人最喜欢的是这个:
难度,高度都是平平,但是动作有特点,姿态舒展,扣入有力,一次成功(第二扣第一次尝试其实也是这个,但是之后换了,第三扣就是一次进的),还没有道具,他肩宽臂长,做出来正好合适,“好看”就是这么个意思,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米切尔真是爱打板,这里再发来新秀赛两次打板尝试,一次扣进了一次砸飞了:
新秀赛我们的另一位扣将史密斯(Dennis Smith Jr.)也有参加,砸飞了一个比较精彩的扣篮:
而刚好他在扣篮大赛,砸飞了同一个扣篮,其实还是降低难度版本的,改变了助跑角度,比正面去扣容易一些:
可以看出史密斯的弹跳很好,比米切尔要好,持球扣篮时头部可以多次达到290左右的高度(读到这里的朋友,最起码都会理解米切尔新秀赛砸板的第一张图和史密斯新秀赛360风车的第一张图这种角度在高度判断中起到什么作用吧),他这个身高持球扣篮时可以持平或小胜这个的,看球开始到现在的NBA球员里我应该只见过两个人,米切尔(减去头发加成)空手无球起跳偶尔才可以达到勉强达到这个高度(老规矩,有借力嫌疑的不算,例如打的一个空接),然而史密斯的手臂要短一些,扣篮余地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他则做出了今年扣赛最佳扣篮之一:扣篮对比图阶段已经结束,现在自然过渡到此贴后半部分要说的要点:360转体胯下换手扣篮360转体胯下换手扣篮是个高级移球转体结合系扣篮,由于360转体,以及胯下换手扣篮,都有非常高的历史地位,属于“经典动作”,那么360转体胯下换手扣篮想必和卡特2000年360大风车有着一样的历史地位吧?实际刚好相反,360胯下在NBA扣赛上完全是个悲剧动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目前为止NBA历史上凡是完成这个扣篮的人,都没拿当年扣篮冠军,别说完成,就是尝试也不行!只要你尝试,肯定和冠军就没关系了。这里先讲述一下这个扣篮的具体类型,双脚起跳360转体胯下由于起跳脚顺序区别,换手位置,扣入位置等等可以有很多种玩法,大体分3种:
咦?图是不是贴错了?别急,常规移球系的扣篮,基本上全都是以风车和拉杆为母体,胯下也不例外,我上了3个21世纪初期著名扣将的图,就是为了告诉你360胯下的三个移球方法,以后你把胯下换手四字换成背后换手,或者戈登那种屁股下换手,或者还没出现过的“膝下换手”“鞋下换手”(自己脑补姿态)都是通用的,只是对移球位置有了不同具体要求。这三个版本,在NBA扣赛都完成过:
理查德森版本(正传360风车)麦迪版本(逆转360拉杆),这个由于是左手,动作是刚好相反的。
版本(逆转360风车),由于约什史密斯是左手,和这个也是完全相反的。
你看是不是悲剧动作,戈登大战拉文,有谁去提这个360胯下的?乔治那届直接输给,史密斯做得倒是不错,但是和小乔丹一样没法避免首轮被淘汰,小乔丹那个放篮版本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了(其实是懒得作图)。所以说让我形容360胯下的话,基本上是在NBA“毫无历史地位”的扣篮。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是巧合吗?说到这里我们来看两张图:为什么史密斯和乔治的转体胯下都是高抬腿版?流川枫怎么说的来着?“因为近啊!”腿抬的高,胯下时风车移球轨迹就可以更短,更容易完成换手,你若是问我这三种不同的360胯下哪个最难?我会告诉你,没有明显差别,只是风格不同,因人而异,实际上细微差别而论,史密斯这个版本的转体胯下对移球路程要求要稍稍低一点,这种转体胯下的移球路线,比常规胯下还要的移球路线还要近一些,常规正面胯下的移球路线,侧面看上去是这样的:哈,其实我是为了画好久没画过的火柴人才写这部分的,别在意为什么这人清朝发际线+地中海,只是为了让你更容易分辨方向而已。而史密斯版本360胯下,以人体为轴的话,移球轨迹基本是这样的:球不用从身后举过头顶去扣,省了一小部分路程。所以回到当年这贴:换手姿态不够美,是因为太急。实际上,其实难度比较大的扣篮基本上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扣360胯下吗? 太难了,所以我360少转一些,胯下也仓促一些找最近的角度去扣,结果出来的大多数都是“抄近路”版本,一个为了完成扣篮动作的名字,而舍去了转体幅度,移球距离,胯下姿态,扣入力道,以及成功率的动作,如何震撼观众?所以说此扣在NBA一直没什么历史地位并不是巧合。那是不是意味着360胯下动作本身就有问题啊,换谁都做不好?我不是这样认为的,扣篮就像围矩形,把难度想象成矩形的长,完成度就是矩形的宽,一个人扣篮能力素质上限是周长,扣篮的整体效果就是矩形的面积,有数学基础的都知道,这个矩形在正方形时面积最大,难度过大导致完成度过低,或者高完成度但是动作太基础的扣篮都不是效果最好的扣篮,而目前为止在NBA赛场做过360胯下扣篮的人,由于周长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围出了一个长明显大于宽的矩形,如果终有一天有人扣出这种效果的360胯下(最后的挂臂可以忽略了):历史地位立刻突破天际。虾扯蛋,这图又不是真的扣篮!有意义吗?没错,广告漫画而已,但是这个扣篮除了刚刚起跳的部分是原创,其他部分是由3个真实扣篮组合而成,是哪三个你们自己猜哦。到底是否有一天有人可以把360胯下做成这种效果?鬼知道了,不如你找个时光机,穿越到20年以前让这个扣篮合成取材原形那个人试试?所以我对高难扣篮的看法和道具借力作弊扣篮是相反的,后者最好再也不要出现,前者要多多尝试,直到有一天有人扣出90分以上完成度的版本,在那之前史密斯这种版本是可以满分的。360胯下也聊完了,现在扣篮大赛4个人我们聊了3个,还剩一个怎么办?(Victor Oladipo)的表现,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了,倒是这赛季比赛中他有一个快攻360脑后扣篮,节奏,力道,幅度全都到位,基本上是很久以来NBA比赛中观赏性最高双手360扣篮了:至于扣篮大赛的表现,就把他的第二扣和好史密斯第一扣一起说了吧,两者是十分接近的,做动作前加一个脑后(上面这个360刚好也加了脑后,以前的奥拉迪波360是没有这个习惯的,想必是帮助适应扣赛预备动作的习惯性练习):史密斯无缘决赛,就是因为这一扣得分也太低了,这明明是戈登16年最后一扣,怎么到了史密斯这里没人买账?奥拉迪波拉漫威黑豹演员出来,全场气氛沸腾(黑豹北美刚刚上映,我刚好和扣赛同一天去看的,爽爆,回家查了维基百科才发现,麻蛋,让我全场硬着看完的黑豹妹妹,人设才特么16岁),结果奥迪一个脑后风车吃瘪,直接尴尬了(所以图就不上了)。这些说到底都归结到一个原因,就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双手脑后这个动作是给移球系扣篮增加移球距离,也就是增加难度的动作,加在了前半部分,本身是非常好的,但是前面讨论南斯风车时说过,扣篮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重要性要大一点,毕竟直接连接入樽瞬间,所以你一开始做一个脑后,后面匆忙扣进去,没几个人会马上注意,但是你一个拉杆后狠狠把球砸进去,篮框要爆炸一样,睡着的观众也被你炸醒了。奥迪更是因此直接扣了失败,这就更亏了,其实已经通过黑豹把气氛调到合适,此时只要不失误,随意一个花式扣篮都可以高分,失败的话调节起来的气氛立刻变得尴尬。最后成功版本选择舍弃脑后直接扣风车的话,比舍弃风车保留脑后,然后双手画一个小圈效果要好,当然当时他基本上已经没机会了,毕竟第一扣3次尝试都已经失误。至于史密斯这个,虽然效果一般,但是得分也太低了,毕竟是个好扣篮,也扣进了,最起码这种动作,我是欢迎它出现在扣篮大赛里。这次扣篮大赛评论基本结束了,概括一下就是:观感很好!虽然不是留名青史级别,但是最让我欣慰的是少了各种借力越人扣篮,多了高质量的基础动作以及对创新动作的尝试,让我对未来扣篮大赛看到了希望!参赛选手里米切尔临场发挥最好,冠军实至名归,南斯是四人里扣篮“周长”最好的扣将,现场效果一般所以惜败,史密斯弹性最好,奥迪你都全明星了我在这里就不吹你了。最后来些花絮吧,顺带把新秀赛一些扣篮也发出来:柯林斯(John Collins)这位大概是今年常规赛比赛扣篮时“平均较高”头部高度最高的球员(平均较高有些语病,但是你体会一下就知道什么意思),好几个295级别,新秀赛最后这个也几乎达到了这个高度。塔图姆(Jason Taytum)布朗(Jaylen Brown)新秀赛扣篮冠军,连续两个胯下,那个单脚胯下实在一般,各方面没有亮点,除了他居然是右脚起跳左手扣篮去做的。双脚这个明显好些,卡特见到连忙点赞,“小伙子不错啊,这个胯下扣得不比我差!”,做了解说员的麦迪听到一脸问号脸“不比你差?我虽然读书少高中毕业就去NBA了,但是当年你那个胯下我可在场,还是我给你传的球,你可骗不了我!”卡特:“你在场个头,我说的是40岁的我,那时你都退役好几年了。”全剧终!字太多希望大家一拉到底只看图就好,如果真的有人认真看完,下次有人讨论“A为什么扣篮比B好”时,不要说“因为高度”,这是初级扣篮爱好者的回答,不要说“因为美感”,这是中级扣篮爱好者的回答,你要和我一样有理有据图文并茂给他们分析,因为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把这个ID转让给你,我自己注册小号和人撕逼卡特拉文谁扣得好去,再也不用写这种费时费力的东西啦。还有,版主你2月末不然上传图片的事儿咱俩是否可以商量商量?
赞赏了10虎扑币
赞赏了10虎扑币
这些回帖亮了
好文。 卡特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霸气类 力量类 技巧类 基本就这些类型但是我觉得还是卡特的最好看
虽然没具体看过欧文扣篮 我觉得跟卡特类型差不多
20多的小年轻还不如一个40多的老头子扣的好看。卡特=THE KING OF THE DUNK !
楼主这一顿分析,看着就累,辛苦了
楼主这一顿分析,看着就累,辛苦了
史上最佳扣篮 秒杀所有 别争了
还是拉文和戈登把咱们胃口养肥了,无限怀念16扣篮大赛阿
厉害了?。zs
楼主太专业了 给力 支持
20多的小年轻还不如一个40多的老头子扣的好看。卡特=THE KING OF THE DUNK !
我怎么记得米切尔拉出来的是脱口秀演员哈特
好文。 卡特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霸气类 力量类 技巧类 基本就这些类型但是我觉得还是卡特的最好看
虽然没具体看过欧文扣篮 我觉得跟卡特类型差不多
写得不错,推荐?
好久没看到大神的帖子了,前排支持
谁上一个某街球手720℃螺丝钉扣篮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3楼 @ 发表的:史上最佳扣篮 秒杀所有 别争了我怎么看到他扣进去了?
引用13楼 @ 发表的:我怎么看到他扣进去了?兄弟
你拿望远镜看的吧
一年出现一次的楼主~每次看楼主的文都是一种享受~——————————分割线——————————看完了,这里对于摇篮式扣篮我个人有一个非常欣赏的版本,也是出自一位我非常欣赏的扣篮王--梅森之手个人觉得此版本是间于老南斯与小南斯的,第二好的一个版本。前半部分的起手高度和胳膊直度略有不足,可能是由于他起手时也是反夹球提升了难度所致,但是后半部个人认为不逊老南斯甚至某些部分略超老南斯,此扣梅森身体姿态非常优雅飘逸,双腿连续打开并拢写出了好几个“人”字,没有到处乱飞,后半手也很直,移球弧度也很满,画出一个完美的弧线,没有抄近道之类的问题,而且滑翔距离也远,扣入时似回头望月,没有老南斯那种全程绷直稍显僵硬的感觉,扣完之后的右手适时的略微弯曲,并继续描绘着这个弧线,轻盈灵动, 也没有抠框之类的多余动作,仿佛不带走一片云彩般的潇洒。左手更是从开始到结束没有做错一个动作放错一个位置,从开始时的奔跑弯臂摆动,到腾空后渐渐的放直,再到扣完后直直的甩到身后,手掌反摆,流畅和谐,平添了3分飘逸之感,可称锦上添花。其次关于南斯的那个二次打板扣和霍华德的单手打板扣,南斯那扣因为反弹距离太短了真的很像是双手抓球磕框扣篮,视觉效果差了很多,很大程度上是难度撑起的这个扣篮。如果把离手打板去掉,真变成磕框扣的话,这里卡特有一记揉合了南斯和火花两记扣篮动作的混合简配版本,哈哈当然这扣没南斯和火花的两扣好看哈哈
[&此帖被羽濑川郭德纲在 00:26修改&]
这贴应该申个精
解析的蛮详细的了
每年扣篮大赛之后都十分期待楼主的文章~去年没写,我以为楼主就此隐退了呢。。。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能不能尊重一下lz的文章,上来发个文不对题的图片是什么意思?
lz很专业,本来我就是看个热闹而已,现在跟着lz学会理论分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49人参加团购49.00元&79.00元
527人参加团购229.00元&299.00元
201人参加团购275.00元&499.00元
542人参加团购98.00元&599.00元
208人参加团购44.00元&70.00元
57人参加团购49.90元&89.00元
173人参加团购139.00元&209.00元
1769人参加团购799.00元&1399.00元
233人参加团购349.00元&549.00元
94人参加团购229.00元&399.00元
723人参加团购79.00元&249.00元
70人参加团购59.00元&178.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乔丹投篮慢动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