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南京医科大学药学考研学校排名综合349的考研资料或者历史试卷

学校简介/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教学楼二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高校。学校始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42年8月,由国际著名人体寄生虫学家、中国人体寄生虫学奠基人教授领导成立的寄生虫学部开始招收研究生。1957年,学校由镇江迁至南京,正式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首批改为六年制的医药院校之一。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如今,南京医科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医、药、理、管、法学等学科,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图书馆文献累积总量达94万余册,有中外文期刊5600余种,是江苏省医学图书中心馆和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医学文献中心。学校主办有 (含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社会科学版)、
、 、 等11种学术期刊。南京医科大学有两个校区(五台校区和江宁校区)。目前,全校各类全日制在校生已达1万多人。江宁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大学城,总占地面积近1500亩。目前,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校区内教学设备一流,生活设施完善,03级与04级的4000余名学生已经入住。江宁校区的建成标志着学校向实现教育现代化、争创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历史沿革/南京医科大学
图书馆1934年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38年,因抗战迁至湖南沅陵,合并南通学院医科,改名国立江苏医学院,胡定安任院长。1939年,迁至重庆北碚。&1946年,迁回镇江。&1957年学校由镇江迁至南京,正式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首批改为六年制的医药院校之一;&1970年南京医学院合并组建江苏新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1972年扬州卫生学校并入(独立办学)江苏新医学院,并改建为江苏新医学院(扬州分院);&1976年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并入(独立办学)江苏新医学院,并改建为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撤销;&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原南京中医学院部分)改建为(恢复)南京中医学院,现发展为南京中医药大学;&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原南京医学院部分)改建为(恢复)南京医学院,现发展为南京医科大学;&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扬州分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扬州分院)后发展成为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后发展成为江苏大学医学院(镇江医学专科学校,镇江中医专科学校);&1981年南京市第四人民医院并入南京医学院;&1993年南京医学院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南京市雨花医院并入南京医科大学。
院系设置/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解剖楼南京医科大学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政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鼓楼临床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12个学院和1个民办学院——康达学院,除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外,在、、、、等地还拥有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3所教学医院、21所实习医院和34个实习基地。
师资力量/南京医科大学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在职教职工1500多人,其中学校编制专任教师779人。有教授178人、副教授225人,有博士生导师359人、硕士生导师1449人(含附属医院)。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千人计划”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江苏特聘教授”12人。学校是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培训基地。教育人才工作多次获得江苏省教育厅表彰。
现任领导/南京医科大学
&党委书记&&陈国钧 陈国钧,男,汉族,1949年2月生,江苏人,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71年7月加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文化、副教授。1969年3月至1973年8月在江苏生产建设兵团,曾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1973年9月到原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76年1月至1992年先后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党总支书记。期间又就读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6年至1987年在江苏省委党校第四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2年3月至2002年1月任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江苏省新闻人才培训中心主任。2002年1月至今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中共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江苏省第九、十届人大。业务专长:管理学、文学。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伏延新,男,汉族,1950年7月生,江苏人,中共党员,1969年2月参加工作,医学系毕业,大学文化,主治医师、高级政工师。&1973年至1977年在江苏新医学院医学系学习。1986年2月至1986年7月在江苏省委党校第一期干部培训班学习,1994年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毕业。1978年至1979年在人事处工作。1984年8月至 1984年12月在江苏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工作。1977年至1979年在南京医学院党委办公室工作。1979年至1983年任南京医学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1983年至1998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历任党总支副书记,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儿科系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院长。1998年10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2003年4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任南京医科大学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常委。&业务专长:党建、医院管理。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夫 周亚夫,男,1958年生,江苏人。中共党员。1975年8月参加工作。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曾就读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社会学院。大学文化,医学学士,研究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全科医学专科学会主任委员。 1975年8月,高中毕业于,同年在武进知插队。1978年至1983年在南京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习,198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2月至1989年5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国家教委高校教务干部进修班学习。1995年4月至1995年12月由中共江苏省委委派参加江苏省首期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究班,赴美国学习。1983年8月至1988年10月,任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部辅导员、年级主任、党总支副书记。1988年10月至1992年3月任南京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江苏省医学培训中心副主任。1992年3月至1993年1月,任江苏省委扶贫工作队副组长。1992年11月至1998年1月,任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开发部主任、总经理、江苏高校科技开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96年7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兼任康达学院院长。2002年1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03年4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现任南京医科大学副书记、副校长。业务专长: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党委副书记、一附院党委书记 陈亦江 ,男, 1957年3月生,江苏人,1983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研究生毕业,任,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起担任副院长、02年起任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2005年12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任南京医科大学副书记、党委常委、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先后在、、美国留学、进修、学习。曾获瑞典国立心肺基金会奖,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是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000年获“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 收入的英文论文6篇,主编教材、专著4部。 业务专长:先天性心脏病、重症心脏瓣膜病、冠心病以及胸部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在微创心血管外科、血液保护、血小板单采、心肌干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党委常委 冷明祥,男,汉族,1955年8月生,江苏人,中共党员, 1973年4月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曾赴美国医学院进修卫生事业管理。大学文化,哲学学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江苏省人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医保研究会常务理事。1978年4月至1982年1月在南京医学院学习,1982年2月至1987年9月历任南京医学院党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持工作),1987年9月至1994年1月任南京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党总支副书记,1994年1月至2005年5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期间于1996年8月至1998年7月在东南大学科技哲学与行政管理领导干部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5年5月起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副校长、机关一总支书记,2007年7月起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业务专长: 伦理学、卫生文化与管理研究、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研究。&&校长 &陈琪 ,男,汉族,1958年10月生,江苏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参加工作,生物化学专业毕业,研究生文化,博士,教授。1984年至1987年在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87年至今在南京医科大学病理和病理生理学系任教,教授,其中1990年至1993年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医学生化所留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任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95年至1996年任副院长,硕士生导师。1996年至1998年任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1998年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博士生导师。2002年1月至今任南京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常委。业务专长:病理生理学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副校长 徐耀初 ,男,汉族,1950年12月生,江苏人,1968年参加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公共卫生学院(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毕业,大学文化,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流行病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被聘为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自1983年以来历任卫生系副主任、卫生系党总支副书记、校机关党总支书记、校科技开发部主任、江苏省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党委常委等职。现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任职以来,曾获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先进科技工作者、省高校优秀党员、省高校教职工之友等荣誉称号。作为课题主要实施和主持者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2项,国家95年10大科技成就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已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1部、参编全国高校规划教材2部。指导流行病学专业硕、博毕业研究生20余名,分布于海内外。 现系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社会学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江苏省慢性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疾病控制杂志编委、中国肿瘤杂志编委。 业务专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消化道肿瘤、代谢性疾病等)流行病学研究。副校长& 王心如,男,汉族,1950年8月生,江苏人。196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毕业于江苏新医学院卫生系,1987年获南京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南京农业大学农(药)学专业博士学位。&年先后在江苏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实习研究员4年)、江苏省肿瘤医院(住院医师5年)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进修1年)学习、工作。1988年~目前,南京医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室主任、系主任、院长、所长、副校长,现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其间,年在美国毒理学与环境卫生研究院(ITEH)和Davis分校医学院学习。现任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生殖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新药审评专家、江苏省应用毒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医药、农药、兽药安全性评价与研究(GLP)中心主任、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三三三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J.Environ. Prevent. Med等8个杂志编委。研究领域:生殖内分泌毒理与生殖生物标志物 生态环境与恶性肿瘤。 副校长& 张前德,男,汉族,1953年8月出生,江苏人,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中央党校管理学研究生班。研究生学历,教授,主任医师。&1975年至1978年在中医系学习。1984年至1987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2000年至2003年在职参加中共中央党校管理学研究生学习。1978年至1995年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年级党支部书记、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兼学生工作处处长。年任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2002年1月起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2005年兼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2007年5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江苏省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南京市建邺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社会兼职有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省中医药学副会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省医学伦理学会副会长、南京医院协会副会长等,受聘为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MPH)导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硕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 业务专长:医院管理学、中医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副校长& 胡刚,男,教授、博士、博导,1961年4月出生,江苏泗阳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带头人、2000年度《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的获得者、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A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现为中国药理学会理事、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SCI期刊《Clinc Exp Physiol Pharmacol》、等杂志编委。 1983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6年任徐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硕导,1996年至1998年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至今为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导,2000年至2003年任基础医学院院长,2002年起兼任药学院院长,2003年4月起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药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创新药物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它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近5年发表SCI论文40多篇,累计IF超过150。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4)、中华医学奖三等奖(2005)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学术奖。 副校长& 王虹,女,汉族,1955年6月生,江苏江阴人,1975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1988年获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曾多次在、美国研修培训。&王虹同志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部、省级以上课题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部省级奖8次(项);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6部(本)。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兼任江苏省科协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江苏医学会大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防痨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抗衰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控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医院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会长,江苏省价格协会药品价格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先后担任主编和多家专业杂志编委。 业务专长: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病的诊治和研究。&&副校长& 王长青,男,1962年8月生,江苏人,中共党员,研究员职称,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生导师,MPH(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导师。1982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学习,获医学学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8年10月在南京大学攻读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2005年9月起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职攻读医药卫生管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8月至199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任教,1992年7月至1996年3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秘书、江苏省口腔医院医教科副科长,3月至2000年4月任南京医科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副主任,2000年4月至2002年6月任南京医科大学校(外)办公室副主任,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任南京医科大学校长办公室、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校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05年5月至2007年3月任南京医科大学人事处处长,2007年3月至2007年7月任南京医科大学校长助理兼人事处处长,2007年7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2007年8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业务专长:高等教育管理&& 卫生政策研究。
管理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党 办统战部纪委监察审计处宣传部组织部团 委工 会离退休办公室校 办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处学工处(蒲公英)科技处财务处保卫处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新校区建管会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
办学理念/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七十年来,南京医科大学以“博学至精,明德至善”为校训,以“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为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1500多名博士、研究生和四万多名本科毕业生,他们大多分布在江苏省及全国各地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医学研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不少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医学专家和学者。
院系介绍/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下设14个系、2个教研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现有1个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3个省重点学科,1个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5个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和实验技术平台。学院承担全校各学制、各专业、各层次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开设了58门课程。围绕创建21世纪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教学目标,近5年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2项;发表教学64篇;主编、参编教材或教学课件近100种;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教材1部。学院设立医学司法鉴定、、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4个专业(方向)并进行招生。学院还承担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和培训进修学员的任务,并开设了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项目。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十五”攻关、“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239项,获经费5512多万元;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收录21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3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7项。学院先后和美国、英国、、法国、奥地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院的长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2003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评估中,学院综合排名全国第八,其中学术队伍排名全国第一。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第一所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溯源于1977年4月设立的江苏新医学院附属口腔门诊部。现又为江苏省口腔医院、江苏省红十字口腔医院,江苏省台胞口腔诊疗定点单位,江苏省医院协会口腔医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江苏省牙病防治指导组组长单位,是江苏省口腔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培训中心。 医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南麓,目前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诊疗大楼主体15层,现有工作人员约40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近60人,汇集了全省70%的口腔医学博士。有20余名专家兼任着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6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委“333工程”培养人才6名,卫生厅“135”医学重点人才4名,江苏省优秀医学重点人才1名,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1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1名。 医院科室齐全,设施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有牙体牙髓黏膜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种植修复科等11个一级临床科室、3个二级临床科室和5个辅助科室,有三个院外门诊部和一个义齿研发制作中心,4个院外分院及合作中心。其中,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颌面外科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是省内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最多的口腔医疗单位,正畸科为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学科,修复科为重点建设学科。设病床88张,口腔综合治疗台200张,年门诊量30万余人次。省内首批实行“一人一用一灭菌”的规范消毒,率先在全国提出了“诊前3分钟” 医疗服务理念并受到卫生部肯定。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原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建于1980年,是全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最早的院校。1985年开办护理本科教育,是全国首批创办护理本科教育的院校。1991年成为江苏省护理学专业自学考试中心。2003年,护理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江苏省第一个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招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江苏省唯一的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护理学基础、、、、5个教研室,1个护理学教学研究实验中心,在全省设有22家实习教学基地。实验中心拥有先进的多媒体互动教学实验系统和国际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及仪器、设备,达国内先进水平。该中心还是江苏省护理自学考试护理技能考核基地。南京医科大学成立于1994年,前身为南京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系于1934年随江苏医政学院(南京医学院的前身)的创立而诞生。1994年又随南京医学院升格为南京医科大学而更名为“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设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与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医院坐落在南京市城西风景区,广州路300号,东倚五台山,南临乌龙潭,西傍清凉山,虎踞关、龙盘里环绕医院,尽占虎踞龙盘之地里气势。学院、医院是江苏省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拥有1750张床位,近5000名师生医护员工,年门诊量近190万人次,居华东地区首位。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南京医科大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临床医学院,现有临床教师72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8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3人。拥有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老年医学),涵盖20个三级学科;二级学科硕士点18个,覆盖所有临床学科;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同时也是全国首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授权单位之一;有博士生导师53名,硕士生导师169名。学院下设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电教科4个行政职能科室;设有内科学系、外科学系、影像医学系、检验医学系、康复医学系等5个系、46个教研室。 南京医科大学是一九九九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南京医科大学的二级学院,在“依托母体、相对独立、总体协调”的总思路下。经过两年的创业和办学过程,建立了“相对独立校区、独立财务管理、独立组织教学”的“三独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二00五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为独立学院。康达学院以严谨的作风,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学风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普遍赞誉。康达学院以培养本科层次为主,以社会需求为向导,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学院的发展目标,开设社会紧缺专业。已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及护理学专业,共招生165人。2000年增设护理(英语)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三个专业方向,即健康教育、医疗保险、卫生信息管理。共招生270人。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校园风光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的江苏医学院公共卫生教研室。全院教职员工秉承“诚信、博学、笃行、创业”的院训,坚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甘于奉献、止于至善”的学院精神,经过60多年的艰苦努力,建成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六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全国首批公共卫生硕士(MPH)培养基地,“预防医学”江苏省品牌专业。学院现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卫生毒理学,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应用毒理学和医药农药兽药安全性评价与研究中心,1个省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教职员工116人,其中高级职称者35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博士后1人,“江苏省青年科学奖”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4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专家1人。2000年以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5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9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2006年学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江苏省获奖单位中唯一的高等院校。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创建于2002年6月。药学院由药理学系(原省重点学科,全国临床药理基地、江苏省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毒理学系(省重点学科)发起,从国内外引进药物化学、、、生化药学、生物技术、天然药物学等学科的高层次人才,整合原基础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并联合江苏省人民医院药剂科,经过5年多的建设,药学院已初步建成教研相长的教学研究型学院框架,初步建立生物医学型的药学教育模式,坚持面向临床,服务经济建设的办学宗旨。 学院设有临床药学和药学两个专业,近几年招收各类本科生656人。2005年学院获得国家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药理学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已招收博士、硕士生47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2人,其中教师35人,实验室技术人员9人,专职行政管理人员8人。教师中正副教授11人,博导2人、硕导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 人,硕士学位者 24人,硕士生以上学历教师占91%,另有兼职正副教授12人。学院现有9个教研室,分别为基础化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理)、药事管理法规、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2004年9月,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基因药物技术中心在药学院成立。学院应用药物研究所和药物分析测试中心于年分别成立。2006年药物分析与药物化学批准为学校重点学科。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得名于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34年建校时即有卫生行政管理、卫生教育及医科专业,是中国最早从事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的院校。2002年7月,为了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结构,学校决定在原社会科学部和公共事业管理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新的医政学院,成为南京医科大学14个二级学院之一。医政学院现有社会科学部、公共事业管理系以及卫生事业管理研究培训中心与生命伦理学和法应用研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挂靠在学院。 目前学院教职工45名,其中专任教师35名。高级职称教师18名。其中有博士11名,硕士18名。1人进入江苏省“青蓝工程”。近三年,学院共发表论文约200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编参编教材15部,获各类教学、科研奖项17人次。学院是江苏省最早招收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单位,目前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分设卫生事业管理、、3个专业方向,卫管专业开办10年来累计招生800人,目前在校本科生428人。 南京医科大学于日新设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坐落于南京挹江门明城封闭墙边美丽的小桃园湖畔,环境优美,与著名的阅江楼遥相守望。学院与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医院占地面积 2852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44平方米。医院分本部与东院,共有开放床位近千张,是南京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和江苏省首家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医院设有40个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10个教研室。其中,消化医学中心系国家级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南医大内镜研究所也设在该中心,儿科、、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和肿瘤科为南医大“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学科,神经内科、妇产科、普外科、烧伤整形外科等均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医院现有高级职称122人、中级职称239人;博士21人、硕士70人;硕士生导师2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渊源于 “江苏医学院”1953年成立的儿科学教研组。同年,开始招收儿科学五年制本科生。1959年12月成立儿科系。1962年起始招收三年制硕士研究生。1981年“儿科学”被首批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又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儿科学”被江苏省政府评为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又被国家教委授予“儿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7月,撤消儿科系,成立第二临床医学院。2007年1月,为优化整合临床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在原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基础上,新组建第四临床医学院,其构成为“四院一所”,即附属脑科医院、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附属、及儿科医学研究所。其中有三所三级甲等医院,学科力量较强,儿科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小儿心胸外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儿科学、为博士点,精神卫生学、应用心理学为硕士点。儿科医学研究所下设儿童保健、小儿肾脏病两个研究中心,儿童营养、小儿肾脏病的相关研究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为保持专业特色打下了良好基础。学院下设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四个专业方向,即儿科医学、精神医学、、。学院现有教研室15个,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7人,教授15人,副教授48人,研究生97人,七年制学生147人,本科生458人,毕业生总数1423人,整体就业率达96.7%。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成立于2005年6月。学院现有教职工10人,留学生300余人。学生主要来自、、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等国。学院主要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可招收短期进修生,尤其是中医、针灸专业,已接受来自多个国家的短期进修生。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已先后与西班牙的CTO医学培训中心和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了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学院已先后选派7名教师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学习。
科研成果/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校18项科技成果获200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经省科技厅组织专业组初评、网上公示、异议处理、考察和现场答辩、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投票表决等程序,该校2004年度有18个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喜登榜端。南京医科大学获200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一等奖1.人类精子发生相关基因表达谱系的构建及功能研究基础医学院 周作民 & 林敏 朱虎 黄晓燕 王晖 尹岚岚 陆丽南京医科大学二等奖1.江苏省糖尿病流行病学及高危险人群筛检方法研究公共卫生学院徐耀初 &喻荣彬 洒荣桂  周玲 俞顺章2.肝肾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第一附属医院 张峰 张浩& 孔连宝 顾民 钱建民 王学浩3.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病因及防治研究第一附属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范卫民 孙俊英 刘锋 王青  齐新生 4.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第一附属医院 基础医学院 钱云  冯婷 丁卫  马翔5.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关性的系列研究第一附属医院& 赵志泉 徐顺福& 张红杰 于莲珍 林琳 6.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凋亡与多药耐药研究第一附属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兴虎 陈丽娟 唐海英& 7.核因子-kB/信号转导通路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儿科医学研究所 第二附属医院& 张爱华 陈荣华 潘晓勤 张维真& 8.III期肺癌外科整体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附属肿瘤医院许林 张勤  袁方良 李椿龄 邱宁雷9.围术期心、脑、肺保护及其机制研究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曾因明 傅诚章 徐福涛  周钦海 陈群 10.南京市产后出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南京市卫生局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1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胡娅莉&  陈静琴  孙丽洲  林奇志南京医科大学三等奖1.城镇大医院内部资源配置仿真与决策研究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科技开发院江苏分院 许年珍  黄如春 赵俊2.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血液损伤及综合血液保护的系列研究第一附属医院 骆金华 陈亮  陈艰3.医院服务发展战略的系统研究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易利华&  王彬夫 杨红 4.纳米核素32P胶体介入治疗实体肿瘤及其抗癌机理的研究附属南京第一医院 东南大学医学院 南京市第二医院 北京铁路总医院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璐 李澄 李旭东 端木浩5.恶性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转移相关基因表达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附属南京第一医院 王自正  杜同信 6.中后颅凹颅底结构断层解剖与磁共振(MRI)系列研究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基础医学院柏根基 王鹤鸣 王德杭 韩群颖 左国平7.江苏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健康状况调查及调整对策研究徐州医学院  刘沛 马凤楼 梁智 蔡凤鸣
对外交流/南京医科大学
跟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代顿大学、美国圣约瑟夫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及西班牙的CTO医学培训中心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学校于2002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校有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500多人。&
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脑科医院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附属无锡第一医院附属无锡第二医院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附属常州第二医院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附属苏州医院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鼓楼临床医学院附属杭州医院&
校园文化/南京医科大学
校徽蛇杖代表医业和医学的神圣,是国际通用的医学标志,辟邪是南京的象征,表明地理位置,与其他在宁高校相统一。书卷代表教学科研,象征高校,盾,古代防护之兵器,盾形既传统又威严。发射的光芒,寓意前程似锦,蒸蒸日上。一深一浅,既给人视觉享受,又体现刚柔相济、阴阳糅合。1934特指创校时期。校训博学至精,明德至善博学,意指学问丰富。至是达到。精,精深、完美之意。博学至精,指通过广泛的学习,掌握广博的知识,达到精通专业、臻于完美的境界。&明德,意指通晓道德,至是达到。善,善良、高尚之意。明德至善,指通过品德修养,明确道德责任,达到高尚的境界。博学、明德,是寄望师生既在学业学术上有所成就,又追求美好的道德情操,品学兼优、德术双馨。至精、至善,是表明博学、明德的目标,以激励师生不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锲而不舍、追求卓越,努力达到完善之境界。
显示方式: |
包括中国学校和外国学校
共有126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大学教学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权威合作编辑
让互联网更真实
编辑次数:27次
参与编辑人数:1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04:03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学考研学校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