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哪家的共享单车免押金是哪家口碑不错的?

共享单车频繁升级,谁能撑到最后?_首席扯谈官_知道日报_百度知道
共享单车频繁升级,谁能撑到最后?
在共享经济盛行的近两年,共享单车不断推陈出新,但在现阶段已趋于平稳,共享单车的竞争也进入了最后的优胜劣汰阶段。随着悟空单车、3Vbike相继退出,小众单车的共享之路越来越艰辛,而抢占龙头的摩拜、ofo、小蓝却异常闪光,不仅在用户体验上不断提升,还在营销上改革创新,一次次“亮瞎”用户双眼。在共享单车中,最能“玩”的,个人觉得要数ofo小黄车。车型多、花样多、融资也多...即便车锁问题一直备受用户唾弃,但ofo却在“异形车”和营销上越走越远,肌肉车、助力车、定制车、公主车...各类车型,层出不穷。除了博眼球外,营销广告也不能少,就在前段时间,《神偷奶爸3》正式上映,ofo便和动画角色小黄人达成合作,推出小黄人定制版“ofo大眼车”,第一次采用新鲜感十足的“轮毂广告”,让用户眼前一亮!“共享单车广告还能这么玩!”而摩拜单车算是共享单车中口碑最好的一位,虽然没有ofo那么多花样,但论车型、智能锁和用户体验,绝对属行业一流,这也是摩拜进入市场以来,破损率远远低于ofo的原因。摩拜在营销上也不逊色,除了早前与ofo在一周年上的“互怼”外,紧接着与微信合作开通了微信专用入口、推出“红包车”、免费月卡...都看得出摩拜的用心。再者就是和ofo同款的轮毂广告,摩拜先后与一号店、快乐大本营开展线下合作,推出一号店“9周年庆广告车”及快本20周年“快乐车”,此类车型仅在部分地域投放,所以普及度不高。略逊一筹的bluegogo小蓝车似乎低调很多,但小蓝车的体验也是广受好评的。稳固的车身、舒适的骑行体验、强劲的刹车系统...看得出小蓝车在用户体验和单车质感上的高品质追求,不足的是目前的覆盖率较低。论创新,其实小蓝并不示弱。早在今年5月份,小蓝车在新品发布会上就推出了首款搭载“智能中控”屏幕的变速共享单车,新车型在车身搭载的智能锁里安置了一个中控系统,给用户提供吃喝玩乐的入口,同时还能记录用户的骑行路线轨迹、消耗的卡路里,提供精准导航。对于这款新型小蓝车,笔者也是满怀期待,也担心面世后会盗窃率会大大提升,毕竟都是“贵玩意”。当时这款新车还在最后的测试阶段,预估今年7月初会开始进入规模化投放,但至今仍未能在街头看到,不知小蓝车是不是在闷声发大财呢!对目前主流的这三款共享单车,个人都还是比较看好的。在接下来共享单车市场上,“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也只会更加明显,相信ofo和摩拜这两位老大哥的优势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小蓝车仍需努力,而其他小众单车如无新的突破,或将面临倒闭或收购的风险。
用户在百度知道日报上发表的全部内容,严禁第三方转载。任何第三方使用相关内容,必须联系百度知道日报,获得书面授权,并按照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文章出处:百度知道日报()
原始链接:
为您推荐:
热门作者推荐
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门户,分享前沿、有趣又有料的科学知识。
我们是全国最大的土地信息服务平台,专业提供信息、工具、数据、金融全方位服务。
融合学会、科协、企业的资源共享互动平台。
最有趣的历史漫画!
这里有最燃的近代军事战争史
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
合作及供稿请联系:共享单车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56,127分享邀请回答708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967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法治周末报告:摩拜成网络口碑最好的共享单车品牌
中国共享单车市场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爆发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市面上先后出现了摩拜单车、ofo小黄车、永安行、小蓝单车等几十家共享单车企业,而且还不断有新的入局者。而在这么多共享单车品牌中,发展最全面且最受用户青睐的当属最大的智能共享单车平台摩拜单车了。
近日,《法治周末》联合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对市面上活跃度较高的共享单车品牌进行网络口碑研究,发布了《共享单车品牌网络口碑报告(2017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监测期间,全网范围内与摩拜单车有关的有效信息超过17万。这一数值,也超过其他共享单车品牌位居第一。
此外,《报告》以车辆品质、骑行体验、APP合理性、市场活动、押金、接入平台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数据挖掘,分别统计出10款共享单车的品牌热度、微博美誉度、微信美誉度、声誉受损度等指标。综合以上指标表现,摩拜以超过42000的分值位居十大品牌之首,成为网络口碑综合表现最好的共享单车品牌。ofo小黄车以26573分位居第二。
据《报告》分析,摩拜单车在骑行体验、APP合理性等方面受到好评,这两项指标在10个品牌中均为最高排名。摩拜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成本高,免维护度高,自建工厂+代工,相比其他品牌,在自行车开发上倾注了更多精力。
同时,在服务城市交通,减少车辆毁损和乱停乱放的措施中,摩拜做得较为出色。
据了解,在2017年上半年,摩拜单车在城市拓展、用户数、订单量等多个维度都取得了大幅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共享单车平台之一。根据摩拜数据,目前,摩拜单车在海内外超过150个城市运营超过600万辆智能单车,日订单量最高超过2500万,注册用户超过1亿。
另据第三方权威市场调研机构速途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摩拜单车已占据国内共享单车市场约57%的市场份额,领先行业第二名近30个百分点,市场领导地位稳固。
产品品质是赢得用户的根本。摩拜单车的设计、质量以及专利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实现了较好的用户体验,受到了多数用户好评。
据了解,作为全球智能共享单车的创造者和引导者,摩拜一直致力于对车辆的技术、体验度的研发设计。不断征集诸多用户体验感建议,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开足马力研发更加好骑的摩拜智能共享单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报告显示:共享单车网络口碑摩拜排名第一
18:50&&&&天极网GPS频道
  【天极网数码频道】仅仅走入城市一年多时间,共享单车已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和选择,城市拥堵问题被缓解的同时,绿色城市交通生态雏形初现。2017年上半年已经结束,不同共享单车品牌的表现如何?近日,《法治周末》联合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对市面上活跃度较高的共享单车品牌进行网络口碑研究,发布了《共享单车品牌网络口碑报告(2017上)》(以下简称《报告》)。本篇将以此为依据,对报告中的亮点进行解读。
  《报告》结果显示,综合品牌热度、品牌美誉度以及声誉受损度等指标表现,摩拜以超过42000的分值位居十大品牌之首,成为网络口碑综合表现最好的共享单车品牌。而行业另一重要玩家ofo则表现不尽如人意,以低了近一倍的分值排名综合口碑第二。尽管对行业第二梯队玩家的优势依然明显,可综合口碑的不断下滑,却让人们对ofo小黄车的前景担忧不已。
  对于共享单车用户而言,骑行体验、产品质量,永远是决定其好感度和认知度的核心考量标杆。《报告》分析认为,摩拜单车的综合口碑斩获行业第一,与其值得称道的产品质量和骑行体验息息相关。摩拜单车的设计、质量以及专利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实现了较好的用户体验,受到了多数用户好评。
  反观ofo,用户对小黄车品质吐槽较多,甚至有网友抛出了“城市垃圾”之类的质疑论调。这和ofo一直坚持的低成本造车、快速扩张战略有着直接关系,忽视车辆质量以及智能科技的应用,同时运营管理层面的“无力感”等,都让小黄车市场卷入到质疑中。《报告》显示,接近9000条的负面信息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在经营理念上,摩拜单车和ofo显然一直有巨大的差异。依托于雄厚的资金支持,摩拜在市场布局和拓展方面稳扎稳打、深耕细作,注重品牌发展的同时,一直通过科技和管理创新,推动共享单车文明用车生态。依据自身环保形象,以及精细化智能运维的成果,摩拜单车不仅在国内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还将“中国智造”带入国际市场,在新加坡、英国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当前摩拜单车已经在全球150个城市投放600万辆单车,注册用户超1亿,日骑行超过2500万次,是全球最大互联网出行平台。
+1你赞过了
&2017 天极网旗下网站共享单车小蓝——口碑最好!估值10亿却倒闭!
来源:gejujuedingyiqieczb
用户体验最好,创始人能力没得说,估值已经达10亿却倒闭!是谁杀死了共享单车小蓝。
排名第三的共享单车小蓝已经到了濒临倒闭!可是,为什么呢?骑过小蓝单车的人,几乎都说是最好骑的单车,没有之一。用户体验这么好,为什么还折了呢?不是说,金杯银杯不如用户的口碑吗!
到底是谁杀死了小蓝单车?
见过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的人,都有一种感觉,他活力四射、充满激情、自信满满,绝对是一个学过成功学的典范!
他不是一个只有嘴上功夫的人,是非常有能力的人。
李刚是一个连续创业者,2013年他选择离开美国回国创业,首先进入的是手机智能硬件领域。他的第一个项目智键360非常成功,卖出后赚取了人生第一笔财富,实现财务自由。
2014年创立野兽骑行,主推中高端车型服务高端用户。精准的定为让他在2015年3月先后获得徐小平和李开复5000万人民币融资。而且,在2016年已经基本实现盈利。
2016年11月在拿到B轮1.5亿融资后,便推出了孵化项目小蓝单车,正式进军共享单车领域
李刚绝对是一个拼命的工作狂,每天工作16个小时。
为什么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一个万分努力的人,一个有激情的年轻才俊,又抓住了共享单车这个风口,同时再众多单车中口碑又最好,而且已经进入第一阵营排名第三,还会倒闭呢?
是上天不眷顾他吗?
不找出这背后的原因,还会有更多的李刚们倒下。而李刚的小蓝单车项目具备了一切可能成功的原因都倒闭了,这让其它公司,其它创业者怎么活!
原因一:你来晚了!
2015年在李刚专注于它的野兽骑行的时候,摩拜的胡玮炜已经在上海点燃了共享单车的骑行梦想。而ofo的戴威也在北大让共享单车风生水起。
2016年11月,李刚开始进入单车行业的时候,胡玮炜和戴威带领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中最受青睐的明星,红遍大江南北。此时的共享单车已经是红海一片,李刚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进入时机。
但是,李刚觉得并不晚,他有信心挑战摩拜和ofo。11月22日,小蓝单车于深圳首发。
初期,似乎李刚的判断是正确的,在2017年的1月份,还是轻松的融到了4亿元。
李刚得到融资的原因是资本市场上来晚的人和李刚有着同样的想法,有大批拿着钱找不到项目投资人。他们的嗅觉没有像李斌、李开复那样灵敏早早投资了摩拜,也没有像程维那样投了ofo。他们确实来晚了,所以,他们不甘心,他们相信好饭不怕晚。于是,他们投了也同样来晚了的李刚。
但是,这就是中国商场上的诟病,一个项目一旦好,大家蜂拥而至,大家都会觉得有机会。
当年,团购火的时候,一夜之间几千家团购网站遍地开花,竞争可谓惨烈。千团大战后进入百团大战,之后进入更为残酷的春秋十霸,在之后上演了三国演义,最后的楚汉争霸中,美团获胜。
这么多的前车之鉴,创业者和投资人都不引以为戒。
当共享单车的大潮褪去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谁在裸泳。酷骑小绿先重蹈了互联网公司的宿命倒闭,现在是小蓝了。
在美国似乎不是这样,优步在美国这样的商业模式只有一家,搜索引擎也只有谷歌,而电子商务只有亚马逊。似乎美国人对于商业模式也不爱扎堆。
机械的复制模仿会造成资源浪费。比如,前些年钢铁赚钱,我们就一起上,非得让它过剩,然后我们在去产能。但是,你们再复制也比不过宝钢。
播音主持很火,全国各高校都有了这样的专业,但是,你在复制追随也无法超越传媒大学。
有时候,不能超越他们的原因不是你的能力比他们差,是你来晚了,是你缺少对商业模式的敬畏。
在一次现场PK的时候,李刚的表现和应变能力以及气场都胜于摩拜胡玮炜。但是,很多时候不是能力问题,是机遇问题,我只能说你来晚了。跑道已经被摩拜和ofo站满了。
百度做了搜索引擎之后,马云、马化腾和周鸿祎都做过,但是,对不起你来晚了。
腾讯的即时通讯工具QQ和微信诞生后,网易丁磊和马云也做了易信和钉钉,但是,还是你来晚了。
另外,从更大格局来看中国的互联网,你会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产生了BAT之后,近20年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能超越这三座大山。
不是能力问题,是你来晚了,时势造英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坑了很多人。有时候是“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所以做任何的事情,审时度势,是最重要。
来晚了,是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当然,不是。有,一定有。作为排名第三的小蓝,可以采取跟随战略,仅仅跟在摩拜和ofo身后,等待他们自己犯错误倒下。
华为就是这样超越的三星。当年苹果第一,三星第二,华为成为第三以后,从来没有说要超越三星,只是默默在后面跟随,等待三星犯错误。果然不久三星手机因为手机电池爆炸和高层行贿等丑闻,摔了大跟头。华为自然成为了第二。
但是,对于李刚来说,这种机会似乎没有。因为我和胡玮炜、戴威都比较熟悉,我很了解他们两个人。他们都非常谦虚谨慎,工作也非常拼,几乎不会犯错误。
原因二,小蓝在老大和老二争斗的时候被误伤
理论上来讲,作为老三你也可以坐山观虎斗看第一和第二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如果实现这一点,就一定要远离第一和第二血拼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你离他们太近,必然会被误伤。
而小蓝战略性的错误就在于此,李刚错误的进入了摩拜和ofo争夺的主战场。贸然杀人北京和上海,而且始终在一线城市和老大老二展开争夺。
我昨天手机收到一天短信广告,ofo共享单车又是一个月免费骑行。而摩拜也是不敢落后,也是在变相免费。老大和老二双方还在烧钱,在这种免费午餐的刺激下,用户当然会选择免费的共享单车。
而随着共享单车风口的褪去,共享单车的格局也基本确认,资本逐渐开始理性,目标开始只盯着第一和第二。
就这样被老大和老二免费战略挤压,又融不上资的小蓝,在被催要押金的时候,就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消失。
原因三,小蓝差异化竞争战略失败。
谁也不否认,小蓝单车的骑行体验是最好,但是,谁都必须承认小蓝单车的数量太少了。
可是,小蓝单车的数量为什么少呢?一句话,本来是丫鬟命却总想着过女王的生活。
李刚的小蓝单车一开始一辆的成本是1000多元,可是后面越来越贵,居然涨到了近2千元钱。
而摩拜单车第一代是近3000元,随着量产费用逐渐下降,后来也就500多元。而ofo共享单车一直是造车成本最低,据说也就300多元钱。
看明白了吧,摩拜和ofo的造车成本越来越低,而小蓝是越来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小蓝单车数量少的原因之一。
小蓝犯的致命错误是,产品没能在体验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而且,产品也并不是最适合在城市里风餐露宿的共享单车,李刚还是把做野兽骑行的私家自行车那个路线用在了共享单车上.小蓝是产品在战略定为上出了问题。
光是产品体验决定不了一切,当年微软也不是最好用的操作系统,最后还是把OS2等全干掉了。更早的时候出录像带标准,次优的VHS把最好的VHS也干掉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本来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进入,又没有做好守正打好持久战的决心,一心想出奇打败老大和老二,失败是必然。
来源:gejujuedingyiqieczb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色共享单车是哪家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