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行动纲领是什么古文杂么写

文心雕龙熔裁第三十二-文心雕龙全文翻译-原文,译文,注释-【易文言】-古文,文言文在线翻译网
页面内容太多?请尝试&&&
熔裁第三十二
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①。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②,辞或繁杂。蹊要所司,职③在熔裁,永ㄇ槔恚萌啖芪牟梢病9娣侗咎澧菸街郏艚馗〈盛尬街谩2迷蛭呋嗖簧墼蚋倭煺癣叱┥蠓郑镏较饕英唷f槟粗χ福沙抻谛裕桓阶感啵党抻谛微帷R灰饬匠觯逯橹σ玻煌侵鼐洌闹嘧敢病
①“刚柔”二句:刚柔,刚健柔婉,指文章的风格体势。本,根本,指文章的情感内容。变通,变化。趋时,追随时势,适应情况。
②方:定。
③职:主要。
④矫揉:把木料弯成车轮,这里指修辞剪裁。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
⑤规范本体:使本体合乎规范,即使情理和刚柔、体裁相配合。本,性的刚柔;体,体裁风格。
⑥浮词:虚饰不实的文词。
⑦昭:明白。
⑧斤:斧子。斫:砍削。
⑨“骈拇枝指”四句:《庄子?骈拇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悬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骈拇,脚的大拇指和二拇指相合连成一指。枝指,手的大拇指旁生出一指,即六指。侈,多余。
根据情理内容来谋篇布局,文采也就在其中了。按照风格体势的刚健或柔婉来建立创作的根本要求,适应时代的演变来求变通。确立文章的内容根本有一定的主体中心,但有时文意有些偏颇片面、多余过长,文辞语言适应时代没有定规,于是文辞有时繁芜有时杂乱。关键在于做好熔意裁辞的工作。熔裁,就是纠正文章的情理内容的缺点,矫正文章的语言文采的毛病。规范好文章的本体内容叫做熔,剪截去文章的虚浮文辞叫做裁。经过精心裁剪,文辞不再拖沓冗长;经过熔模规范,全篇的纲领才明白晓畅。这好比在木材上用墨线来审查度量分辨曲直,用斧头来砍削使木料端正一样。脚的大指与二指骈生和手上的歧指,是天生的多余;身体上长了肿瘤,是形体上的多余。一篇文章中,一个意思前后重复,是意义上的多余;同一句话说了两次,是文辞上的多余。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①,势必轻重。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②:履端于始,则设情③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④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⑤,献替节文⑥,绳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⑦圆合,条贯统序。若术不素定⑧,而委心⑨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
①权:秤砣。衡:秤杆。
②标:突出、标立。准:准则。
③情:情感内容。
④撮:聚集而取之。
⑤华:花朵,指文采。实:果实,指内容。
⑥献替:即“献可替否”,采用好的,去掉不好的。献,进;可,肯定的,好的;替,废;否,否定的,坏的。节:调节文字。
⑦首尾:文章的开头结尾。
⑧术:方法,路子。素:预先。
⑨委心:任心。
在开始构思的时候,往往苦干文章辞采的繁杂,内心不能像天平那样可以准确的衡量,对一些问题的估计看法势必出现有轻有重的毛病。因此要写好文章,先要标立三个准则:第一,根据文情情理来确定体制;第二,根据内容来选取材料;第三,撮取辞语用以突出文章的要义。然后舒展文辞华彩,铺陈文章的思想内容,去芜存菁,调节文采,像好的木材,墨线以外的已经砍削去掉,所以文章能够首尾呼应,圆通相合,条理连贯,体统有序。倘若没有先确定这些准则,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杂乱的念头纷纷涌现,那么不合准则的异端东西,必然会丛生沓至,那文意多余的地方必然很多。
故三准既定,次讨字句。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精论要语,极略之体;游心窜句①,极繁之体。谓繁与略,随分②所好。引而申之,则两句敷为一章;约③以贯之,则一章删成两句。思赡者善敷,才核④者善删。善删者字去而意⑤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字删而意阙⑥,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
①游心:浮想,想象的奔驰。窜句:东游西窜的辞句,指言辞铺张。
②分:禀赋,天分,指个性。
③约:简练。
④才核:抓住要点的才能。核,要。
⑤意:作“义”。
⑥阙:缺。
所以讲“熔”的三条准则既然确定了,其次就是斟酌字句的剪裁。句子有可以删削的字词,可见文辞的粗疏松散;文辞不能增减,才知道文辞的严密。议论精辟,语言扼要,是极其简略的风格;思想奔放,字句铺张,是极为繁富的风格。作家在创作中对繁富与简略的取舍,要适应不同的个性爱好来确定。把话加以引申开去,那两句话就可以敷展为一章;把话加以简练概括,那一章也可以删减成两句。文思丰富的人善于扩充,文才简练的人善于简化。善于删减的字虽删去而意思却保留下来,善于敷陈的用辞虽不同而用意却更明显。如果简化了意思却残缺不全,那就是短缺贫乏而并非扼要;如果文辞扩充而言语重复,那就是芜乱秽杂而并非丰富。
昔谢艾王济,西河①文士,张俊以为“艾繁而不可删,济略而不可益②”。若二子者,可谓练熔裁而晓繁略矣。至如士衡③才优,而缀辞尤繁;士龙思劣④,而雅好清省⑤。及云之论机⑥,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⑦。夫美锦制衣,修短有度,虽玩⑧其采,不倍领袖,巧犹难繁,况在乎拙。而文赋以为榛鸺簦挂糇闱幔涫斗遣患饲榭嘬息夥币病7虬俳诔商澹沧嗜傥???;万趣会文,不离辞情。若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非夫熔裁,何以行之乎!
①西河:指黄河以西的陕西华阴、华县一带。
②益:增加。
③士衡:陆机的字。
④士龙:陆云的字。劣:相对于陆机而言的。
⑤雅:很,甚。清省:清新省略。
⑥云之论机:陆云《与兄平原书》中说:“兄文章之高远绝异,不可复称言,然犹皆欲微多,但清新相接,不以此为病耳。”
⑦崇:尊重。友于:本于《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代指兄弟。友,指敬爱兄弟。
⑧玩:欣赏,玩味。
⑨“文赋”二句:《文赋》,陆机作,用赋的形式论文学创作。赋中有“彼榛鸺簦嗝扇儆诩洹敝洌馕捕际艿酱淠窭赐5暮么ΑV赣辛司洌员叩奈咴拥木渥右部梢圆簧尽
⑩芟:割草,指删去不必要的文句。
???资:凭借。荣卫:血脉流通。
从前谢艾和王济,是西河地方的文士。张骏认为:谢艾的文章虽然繁富却不可删削,王济的文章虽然简略但却不可增益。像他们两位,可以说精通熔意裁辞的方法,懂得怎样该繁该简的道理。至于如陆机,虽然文才优秀,而写文章却过于繁富;陆云文思较差,平素爱好义笔清新省约。等到陆云评论陆机文章的时候,虽然屡次嫌他的文辞繁多,却又称他有清新的文辞前后衔接,所以虽繁多而不是毛病,这可能是看兄弟情分吧。像用美丽的锦缎缝制衣服,长短也要适度,纵使欣赏爱好它的色彩,也不能把衣领和衣袖的尺寸加倍。工巧的文辞尚且难于写得繁复,何况拙劣的呢?然而陆机《文赋》却认为杂乱丛生的短树可以不必修整,平庸的音调可以凑成曲调。他的见识并不是不高明,乃是因为他舍不得忍痛割爱。要知道上百骨节构成人体,都要靠血脉流通;各种各样的念头集成文章,离不开文辞和思想感情。若要使得情思周密而不繁乱,文辞运用恰当而不芜滥,不研究熔裁的方法,怎么做到呢?
赞曰:篇章户牖,左右相瞰①。辞如川流,溢则泛滥。权衡损益②,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③于负担。
①瞰:看,望。
②损益:增删。损,减少。
③弛:解除。
篇章好比房屋的门窗,
左右应该互相配合。
文辞犹如河川的水流,
河水满溢就会造成泛滥。
内容要仔细权衡删损增益,
文辞要用心斟酌推敲详略。
删去多余的和杂乱的部分,
才能解除文章多余的负担。
《熔裁》的“熔”,即对作品内容的规范;“裁”,即对繁文浮词的剪裁。“熔裁”即规范文章的主题内容和裁剪文章的语言文辞。
全篇分三部分:一、讲“熔裁”的含义和在文学创作中的必要性。二、讲“熔”和“裁”的准则和方法。熔是熔意,对此提出了三条准则;裁是裁辞,要求作品中没有一个可有可无的字。三、讲前人在“熔裁”方面的正反面经验,进一步说明熔裁的必要。
刘勰针对写作中经常出现的内容繁杂、主题不鲜明和文辞芜乱的情况,提出了“熔”和“裁”的办法。“熔”的主要任务是“规范本体”,即解决内容和主题的集中统一问题;“裁”的主要任务是“剪截浮词”,即解决文辞运用的繁略得当问题。二者各有侧重,但又密不可分。有哪些令人惊艳的古文?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301,639分享邀请回答385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鲁迅杂文: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本文摘自鲁迅《二心集》
从去年以来一年半之间,凡有对于我们的所谓批评文字中,最使我觉得气闷的滑稽的,是常燕生先生在一种月刊叫作《长夜》的上面,摆出公正脸孔,说我的作品至少还有十年生命的话②。记得前几年,《狂飙》停刊时,同时这位常燕生先生也曾有文章③发表,大意说《狂飙》攻击鲁迅,现在书店不愿出版了,安知(!)不是鲁迅运动了书店老板,加以迫害?于是接着大大地颂扬北洋军阀度量之宽宏。我还有些记性,所以在这回的公正脸孔上,仍然隐隐看见刺着那一篇锻炼文字;一面又想起陈源教授的批评法④:先举一些美点,以显示其公平,然而接着是许多大罪状——由公平的衡量而得的大罪状。将功折罪,归根结蒂,终于是“学匪”,理应枭首挂在“正人君子”的旗下示众。所以我的经验是:毁或无妨,誉倒可怕,有时候是极其“汲汲乎殆哉”⑤的。更何况这位常燕生先生满身五色旗⑥气味,即令真心许我以作品的不灭,在我也好像宣统皇帝忽然龙心大悦,钦许我死后谥为“文忠”一般。于满肚气闷中的滑稽之余,仍只好诚惶诚恐,特别脱帽鞠躬,敬谢不敏之至了。
但在同是《长夜》的另一本上,有一篇刘大杰先生的文章⑦——这些文章,似乎《中国的文艺论战》上都未收载——我却很感激的读毕了,这或者就因为正如作者所说,和我素不相知,并无私人恩怨,夹杂其间的缘故。然而尤使我觉得有益的,是作者替我设法,以为在这样四面围剿之中,不如放下刀笔,暂且出洋;并且给我忠告,说是在一个人的生活史上留下几张白纸,也并无什么紧要。在仅仅一个人的生活史上,有了几张白纸,或者全本都是白纸,或者竟全本涂成黑纸,地球也决不会因此炸裂,我是早知道的。这回意外地所得的益处,是三十年来,若有所悟,而还是说不出简明扼要的纲领的做古文和做好人的方法,因此恍然抓住了辔头了。
其口诀曰:要做古文,做好人,必须做了一通,仍旧等于一张的白纸。
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⑧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那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自然,请高等批评家梁实秋先生来说,恐怕是不通的,但我是就世俗一般而言,所以也姑且从俗。
这一类文章,立意当然要清楚的,什么意见,倒在其次。譬如说,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罢,从正面说,发挥“其器不利,则工事不善”固可,即从反面说,偏以为“工以技为先,技不纯,则器虽利,而事亦不善”也无不可。就是关于皇帝的事,说“天皇圣明,臣罪当诛”固可,即说皇帝不好,一刀杀掉也无不可的,因为我们的孟夫子有言在先,“闻诛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⑨,现在我们圣人之徒,也正是这一个意思儿。但总之,要从头到底,一层一层说下去,弄得明明白白,还是天皇圣明呢,还是一刀杀掉,或者如果都不赞成,那也可以临末声明:“虽穷淫虐之威,而究有君臣之分,君子不为已甚,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的。这样的做法,大概先生也未必不以为然,因为“中庸”⑩也是我们古圣贤的教训。
然而,以上是清朝末年的话,如果在清朝初年,倘有什么人去一告密,那可会“灭族”也说不定的,连主张“放诸四裔”也不行,这时他不和你来谈什么孟子孔子了。现在革命方才成功,情形大概也和清朝开国之初相仿。(不完)
这是“夜记”之五的小半篇。“夜记”这东西,是我于一九二七年起,想将偶然的感想,在灯下记出,留为一集的,那年就发表了两篇⑾。到得上海,有感于屠戮之凶,又做了一篇半,题为《虐杀》,先讲些日本幕府的磔杀耶教徒⑿,俄国皇帝的酷待革命党之类的事。但不久就遇到了大骂人道主义的风潮⒀,我也就借此偷懒,不再写下去,现在连稿子也不见了。
到得前年,柔石要到一个书店⒁去做杂志的编辑,来托我做点随随便便,看起来不大头痛的文章。这一夜我就又想到做“夜记”,立了这样的题目。大意是想说,中国的作文和做人,都要古已有之,但不可直钞整篇,而须东拉西扯,补缀得看不出缝,这才算是上上大吉。所以做了一大通,还是等于没有做,而批评者则谓之好文章或好人。社会上的一切,什么也没有进步的病根就在此。当夜没有做完,睡觉去了。第二天柔石来访,将写下来的给他看,他皱皱眉头,以为说得太噜苏一点,且怕过占了篇幅。于是我就约他另译一篇短文,将这放下了。
现在去柔石的遇害,已经一年有余了,偶然从乱纸里检出这稿子来,真不胜其悲痛。我想将全文补完,而终于做不到,刚要下笔,又立刻想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所谓“人琴俱亡”⒂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现在只将这半篇附录在这里,以作柔石的记念。
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六日之夜,记。
=====【注释】=====
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②常燕生参看本卷第58页注⑥。他是《长夜》的经常撰稿人,在该刊第三期(一九二八年五月)发表的《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中说:“鲁迅及其追随者,都是思想已经落后的人。”又说:“鲁迅及其追随者在此后十年之中自然还应该有他相当的位置。”《长夜》,文艺半月刊,国家主义派分子左舜生等主办,一九二八年四月在上海创刊,同年五月停刊,共出四期。
③指常燕生的《挽狂飙》一文。参看《三闲集·吊与贺》。
④陈源的批评法参看本卷第113页注⑧。⑤“汲汲乎殆哉”语出《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⑥五色旗参看本卷第58页注④。
⑦刘大杰的文章题为《呐喊与彷徨与野草》,刊于《长夜》第四期(一九二八年五月)。其中说:“鲁迅的发表《野草》,看去似乎是到了创作的老年了。作者若不想法变换变换生活,以后恐怕再难有较大的作品罢。我诚恳地希望作者,放下呆板的生活,(不要开书店,也不要作教授)提起皮包,走上国外的旅途去,好在自己的生活史上,留下几页空白的地方。”刘大杰(),湖南岳阳人,文学史家。当时是《长夜》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⑧《马氏文通》清代马建忠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有系统的研究汉语语法的书。《文章作法》,夏丐尊、刘薰宇合编,一九二六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⑨“闻诛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语见《孟子·梁惠王》,“独夫”原作“一夫”。
⑩“中庸”语见《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据宋代朱熹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⑾指收入《三闲集》中的《怎么写》和《在钟楼上》二文。
⑿日本幕府的磔杀耶教徒十六世纪天主教传入日本后,迅速传布全国。当时统治日本的江户幕府()害怕教徒联合反抗,于一六一一年下令禁教,并用酷刑杀害教士和教徒。一六三七年岛原的天主教徒起义,幕府曾调动十余万军队进行镇压,杀万余人。幕府,一一九二年至一八六七年日本封建时代的中央军事独裁政权。
⒀大骂人道主义的风潮一九二八年上半年,创造社主办的《文化批判》、《创造月刊》上连续发表《艺术与社会生活》、《人道主义者怎样地防卫着自己?》、《“除掉”鲁迅的“除掉”!》、《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等文,将鲁迅作为“人道主义者”进行了错误的批评。
⒁指上海明日书店。这里所说的杂志,后来没有出版。
⒂“人琴俱亡”晋代王徽之(字子猷)悼念王献之(字子敬)的故事,见《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关 于 我 们
本月编辑:沧浪之水
编辑微信:wx
说 明:本公众号欢迎文学、旅游、书画、美食、民俗等各类原创稿件,附带照片最佳,《仲山》副刊将择优刊发。投稿即视为作者原创,一切文责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公众号之图片,未注明来源者,皆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默默等待!古文怎么写_百度知道
默默等待!古文怎么写
我有更好的答案
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599 2 佚名 击鼓《诗经.邶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418 3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213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671 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2482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467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330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323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2280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165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159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 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2143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2130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096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2087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2065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43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025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995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958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952 22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1917 23 李商隐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905 24 张仲素 燕子楼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1890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886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884 27 张可久 塞鸿秋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860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835 29 李冠 蝶恋花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805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794 31 佚名 绸缪《诗经.唐风》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1770 32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735 33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722 34 文廷式 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689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1671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1670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1647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1613 39 佚名 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1598 40 欧阳修 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594 41 柳永 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589 42 李之仪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582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572 44 陈陶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1563 45 辛弃疾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563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549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1541 48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1535 49 柳永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1533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1532 51 席慕蓉 印记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1529 52 范成大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1529 53 戴叔伦 相思曲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1499 54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479 5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1474 56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1457 57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446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434 59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1412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395 61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379 62 邵瑞彭 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1374 63 晏殊 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60 64 曹雪芹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1359 65 周邦彦 玉楼春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1358 66 曹雪芹 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342 67 欧阳修 蝶恋花二首其一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323 68 冯小青 怨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317 69 朱彝尊 高阳台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1310 70 贺铸 横塘路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296 71 张泌 寄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295 72 刘禹锡 竹枝词四首其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292 73 晏殊 山亭柳:赠歌者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1291 74 范仲淹 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91 75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1284 76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1269 77 陈蓬姐 寄外二首其二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1267 78 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1233 79 韦庄 女冠子二首其一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1183 80 佚名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174 81 秦观 八六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1171 82 晏几道 鹧鸪天三首其一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1167 83 柳永 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141 84 晏殊 玉楼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1138 8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三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1133 86 韦庄 应天长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1127 87 卢仝 有所思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1102 88 卢仝 楼上女儿曲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1088 89 晏几道 鹧鸪天三首其二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1068 90 欧阳修 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1045 91 辛弃疾 鹧鸪天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1030 92 曹雪芹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1023 93 晏殊 鹊踏枝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991 94 白居易 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990 95 陈端生 寄外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955 96 苏曼殊 本事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927 97 温庭筠 南歌子四首其二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921 98 晏殊 鹊踏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913 99 李煜 清平乐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采纳率:83%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古文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堤杂花小古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