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青年调查:月薪五千的年轻人有多少,为何年轻人都想跑去香港打

公众号“向小田”(xiangxt1984)是财经专栏作家向小田的自媒体,关注产业金融、资本市场、互联网科技、VC/PE等领域。

两栖青年的出现,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前几天看新闻,讲到北京房租同比大涨,很多年轻人一个月的工资,有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交给了房东,生活质量大大下滑,在一线城市的生存越发艰难。

高房价下买房已经无望的年轻人,又一次面临高房租的严重威胁,为了求生存发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主业工作的同时兼职或者创业——这些人被称为“两栖青年”。

在清研智库关于“两栖青年”生活及金融需求的报告中,给出这样一组数据:

全国两栖青年数量约为7000多万,以女性居多,占比接近6成,年龄阶段集中在80后到95前,多数为大专、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人群。在区域分布上,一二线城市是主阵地(约7成)。从职业特征来看,私企员工‘两栖率’较高,淘宝、微商是从事的副业首选。

我曾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份调查,询问道现在大家生孩子遇到最大的阻力是什么。超过50%的人回答原因是:没钱。前几天我在调研上海中环附近的长租公寓时,看到一个26平米的公寓一个月租金大约是4000多元,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工资只有5000多元,这样的压力下,要想维持一个有质量的单身生活都已经很难了,更别提结婚、生孩子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调查中,2017年上海的结婚率只有0.45%,而北京的结婚率只有0.68%。这种低的结婚率,反映出来的正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没有能力结婚的现实。

哪个年轻人不想花多一点时间,去认识诗和远方呢?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唯有多赚点钱,才看得到生活的希望。“两栖青年”大多数是被迫的,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利用业余闲暇的时间从事多一分职业,少数人则是因为兴趣,乐于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这些人是在身体力行地解决自己的焦虑,给自己的生活上保险。在清研智库的报告中,有23.7%的“两栖青年”表示通过尝试不同的工作以确定能干什么,同时他们也表达了对于主业前景的担忧。

“两栖青年”既是一种被迫出现的现象,也是当代年轻人主动应对经济困境的方式。

这一点从他们的金融需求中可以看出来。清研智库报告写道,超过6成的两栖青年有过借贷经历或借贷需求。从资金用途来看,自我提升消费(46%)是两栖青年的主要用途,为适应两栖生活,他们乐于选择自我提升,不断“充电”、“保鲜”。

可以这么说,“两栖青年”应该算是青年里面最为积极乐观的,他们没有被压力所压垮,反而迎难而上,也因此诞生了不少新经济新阶层人士。我们看到现在许多微商、淘宝店主,或者自由职业者比如自媒体、画家、编剧、作家等等,都是从“两栖青年”中演变而来。

在作家中,有在外企上班而屡屡写出佳作的马伯庸,也有在体制内上班写出《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这些都是副业干得比主业还要好的佼佼者。

两栖青年的这种两栖选择,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履历,也给社会增加了许多活力。他们不安于现状,不愿意生活千篇一律,不愿意丧失对生活的主动权,主动跨界探索,游走切换于各个领域,看似折腾,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当然,“两栖青年”并不是所有年轻人的选择,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毅力去挑战自己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亚文化群体,比如御宅族、三和大神等等,在社会上都有一席之地。

面对压力,有的人选择积极进取,有的人索性放弃努力。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去进取,创造一个环境,让人们愿意去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放任房价高房租高,让人累得喘不过气来,像牛马一样被鞭子打着往前走。

创造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来参与。政策制定者当然是第一位的,企业家也可以投身进来。其实现在有一些这样的势头很好。政策方面,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各种创业孵化器、共享空间、创意园区层出不穷。

商业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丰富的机会,远得不说,微博微信淘宝快手等等带来了许多自由职业机会,各种金融科技也给年轻人带来了资金的支持,满足了“两栖青年”们兼职及创业的需求,这些都在发挥正面的影响。举个例子,百度旗下金融业务“度小满”的有钱花,通过AI和大数据极大降低了贷款的门槛,用户申请流程全部线上化,更方便快捷地满足了用户小额、高频的信贷需求——很多人以这样的信贷来支撑自己的创业、消费,实际上金融的普惠性也得到了体现。

然而,以上这些还是不足够的,政策和商业环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最后要说的是,社会制度和经济体系不仅要照顾到“两栖青年”群体,还要照顾到更多的人群。如果以这个为参考的话,可能还有很多的课要补。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如果年轻人因为高房价高房租失去了创造的活力,疲于为生计奔波,这个国家也就没有未来了。

最后做个小调查,主业之外,你还有第二职业吗?

*本文为向小田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申请。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向小田

  两栖青年的出现,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前几天看新闻,讲到北京房租同比大涨,很多年轻人一个月的工资,有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交给了房东,生活质量大大下滑,在一线城市的生存越发艰难。

  高房价下买房已经无望的年轻人,又一次面临高房租的严重威胁,为了求生存发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主业工作的同时兼职或者创业——这些人被称为“两栖青年”。

  在清研智库关于“两栖青年”生活及金融需求的报告中,给出这样一组数据:

  “全国两栖青年数量约为7000多万,以女性居多,占比接近6成,年龄阶段集中在80后到95前,多数为大专、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人群。在区域分布上,一二线城市是主阵地(约7成)。从职业特征来看,私企员工‘两栖率’较高,淘宝、微商是从事的副业首选。

  我曾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份调查,询问道现在大家生孩子遇到最大的阻力是什么。超过50%的人回答原因是:没钱。前几天我在调研上海中环附近的长租公寓时,看到一个26平米的公寓一个月租金大约是4000多元,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工资只有5000多元,这样的压力下,要想维持一个有质量的单身生活都已经很难了,更别提结婚、生孩子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调查中,2017年上海的结婚率只有0.45%,而北京的结婚率只有0.68%。这种低的结婚率,反映出来的正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没有能力结婚的现实。

  哪个年轻人不想花多一点时间,去认识诗和远方呢?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唯有多赚点钱,才看得到生活的希望。“两栖青年”大多数是被迫的,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利用业余闲暇的时间从事多一分职业,少数人则是因为兴趣,乐于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这些人是在身体力行地解决自己的焦虑,给自己的生活上保险。在清研智库的报告中,有23.7%的“两栖青年”表示通过尝试不同的工作以确定能干什么,同时他们也表达了对于主业前景的担忧。

  “两栖青年”既是一种被迫出现的现象,也是当代年轻人主动应对经济困境的方式。

  这一点从他们的金融需求中可以看出来。清研智库报告写道,超过6成的两栖青年有过借贷经历或借贷需求。从资金用途来看,自我提升消费(46%)是两栖青年的主要用途,为适应两栖生活,他们乐于选择自我提升,不断“充电”、“保鲜”。

  可以这么说,“两栖青年”应该算是青年里面最为积极乐观的,他们没有被压力所压垮,反而迎难而上,也因此诞生了不少新经济新阶层人士。我们看到现在许多微商、淘宝店主,或者自由职业者比如自媒体、画家、编剧、作家等等,都是从“两栖青年”中演变而来。

  在作家中,有在外企上班而屡屡写出佳作的马伯庸,也有在体制内上班写出《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这些都是副业干得比主业还要好的佼佼者。

  两栖青年的这种两栖选择,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履历,也给社会增加了许多活力。他们不安于现状,不愿意生活千篇一律,不愿意丧失对生活的主动权,主动跨界探索,游走切换于各个领域,看似折腾,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当然,“两栖青年”并不是所有年轻人的选择,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毅力去挑战自己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亚文化群体,比如御宅族、三和大神等等,在社会上都有一席之地。

  面对压力,有的人选择积极进取,有的人索性放弃努力。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去进取,创造一个环境,让人们愿意去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放任房价高房租高,让人累得喘不过气来,像牛马一样被鞭子打着往前走。

  创造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来参与。政策制定者当然是第一位的,企业家也可以投身进来。其实现在有一些这样的势头很好。政策方面,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各种创业孵化器、共享空间、创意园区层出不穷。

  商业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丰富的机会,远得不说,微博微信淘宝快手等等带来了许多自由职业机会,各种金融科技也给年轻人带来了资金的支持,满足了“两栖青年”们兼职及创业的需求,这些都在发挥正面的影响。

  然而,以上这些还是不足够的,政策和商业环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最后要说的是,社会制度和经济体系不仅要照顾到“两栖青年”群体,还要照顾到更多的人群。如果以这个为参考的话,可能还有很多的课要补。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如果年轻人因为高房价高房租失去了创造的活力,疲于为生计奔波,这个国家也就没有未来了。

  文章节选于向小田微信公众号

  (本文作者介绍:生于湖北省西南部。他的作品风趣幽默不拘一格,深受人们所喜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栖青年调查:月薪五千的年轻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