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中最复杂的业务业务产品中,如何让新手用户快速融入产品场

注册 | 登录
次饭,碎觉,打豆豆。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在复杂的专业知识型业务中,如何让我们的新手用户快速融入我们创造的产品场景?文章为你解惑。
随着互联网产品的繁荣反向推动着商业的发展,新商业环境兴起,用户需求的满足方式变得多元,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启了线上事业,孵化了大量线上产品、线上服务,曾经我们认为模式较重的比如房产租赁买卖、金融领域、制造业、分销场景都进入了互联网,使用户对这种相对需要专业知识的领域的接触成本变的更低,缩短了从需求到行动的操作难度。
但作为这种复杂、专业领域的UI设计师或者产品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业务通过各种渠道将用户吸引到网站,而行动的用户却寥寥无己,更别说后续将这些流量转化成客户。
这说明了,虽然接触难度降低了,但是业务的专业门槛依然存在着,这使得有着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的用户无法跨过这道专业门槛而停止对产品的使用。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就是来聊聊,在复杂的专业知识型业务中,如何让我们的新手用户快速融入我们创造的产品场景。
Part1:当新手遇到复杂业务产品时会发生什么?
1、首先什么是复杂业务?
我们在用户访谈时收集了一些他们的感受,比如“复杂业务的规则难懂”、“产品很难理解”、“要有专业背景”、“流程好长”、“关系到很多钱”、“协同的角色多”、“会有很多教程”…等等,综合用户的感觉,我们对复杂业务拥有的特征进行了提炼:
需要有专业背景
多角色协同
单次周期链路长
单次周期成本投入大
拥有其中2、3个特征的,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复杂业务了,4个特征全中的,就是高复杂业务,比如投资理财借贷业务、房屋租赁买卖业务、供应链相关业务等。
2、之后让我们看看,在复杂业务里,新手都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以1688批发网站的新手论坛作为案例的信息来源,我们看到新手的问题会分为两类,业务问题与产品问题。业务问题是指带有行业专业度的问题,比如批发行业里的业务新手会问“如何辨别服装质量好不好?”、“现在是羽绒服的旺季了吗?”、“袜子有哪些制作工艺”,而产品新手则会问“会员怎么注册”、“怎么绑定支付宝”、“在哪里看我的订单”。
通过大量问题的提炼,对于业务新手,他们的疑问通常为以下几类:
这是什么业务?
这业务能帮到我什么?
进入这块业务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点?
这块业务的流程是怎样的?
过程中给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进入这个业务中我的成本/风险是什么?
对于产品新手,他们的疑问通常为以下几类:
这是针对什么业务的产品?
这个产品有什么功能?
我在什么时候使用哪些功能?
我如何使用这些功能?
如果我们用十字划一张图表出来表示到访的用户,横向从左到右是业务新手到业务非新,垂直从下到上是产品新手到产品非新。
会产生这样四类人群:
第一种:业务非新+产品非新
第二种:业务非新+产品新手
第三种:业务新手+产品非新
第四种:业务新手+产品新手
对于第一种用户,他们对业务及产品都有一定经验,不需要我们作任何的帮助;对于第二种用户,他们对业务有经验只是不会使用产品,我们只要解答他们对产品的疑问即可;第三种用户,对业务并无经验而对产品使用有经验,这种情况极少,几乎不存在不了解业务背景的产品使用者;第四种用户,对业务与产品都没有经验,此时他们就需要我们先解业务的疑问,再解产品的疑惑。
3、目前大部分网站的解决方案:
现在大部分复杂业务网站/app的做法是会有一个独立的新手成长频道,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图文、视频形式的教程,包含了帮助新手进行业务成长的内容,也有一部分产品使用教程。在产品使用引导上网站也会通过比如手机闪屏、PC浮层、“气泡式点点点”的形式,来提示用户产品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我们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新用户第一次到访我们的网站或者app,业务的复杂性作为第一道门槛就阻碍了用户的信心,产品上还用“点点点”的方式教用户怎么去使用产品功能,这些新手连业务都不够了解,怎么会去使用产品呢?而目前的解决方案中,让新手一边看教程、同时进行实际操作也是非常困难,用户必须首先将说明内容记忆下来,然后再投入实用,而人类的短期记忆难以保存太多的内容,信息在20秒左右的时间内就会开始被遗忘。 因此这种业务与产品割裂式的引导导致新用户的跳失率是很高的。
Part2:复杂业务产品新手融入方法
对于复杂业务尤其是高复杂业务的互联网产品,我们绝不能用常规的方式对新手进行引导,在这边我提出“复杂业务产品的新手融入”要遵循的4条法则与4条底线:
复杂业务产品的新手融入四条法则
让用户可根据自己新手层次,选择性引导
引导中打通业务新手心智与产品新手心智之间的GAP
全新到非新完整行动路径引导,不同阶段不同策略及内容
按互动/有趣&短视频/动图配文&静图配文&文的形式优先级
复杂业务产品的新手融入四条底线
避免在用户没有需求时强制引导
避免一次性传递过多信息
避免新手感受业务复杂性
避免新手感到空档期
我们逐个来看四条法则的详解:
法则一、让用户可根据自己新手层次,选择性引导
给到访的用户判断自己是业务产品双新或仅为产品新手,自由选择要获取的知识点,并且给用户关闭引导的权利。
法则二、引导中打通业务新手心智与产品新手心智之间的GAP
了解业务过程中体验产品,体验产品过程中了解业务。即在解析业务能帮到用户什么时,同时把对应在产品上的功能点也带出,而在解析产品功能点时,亦将功能点对应的业务对用户的价值说清。比如用户在获取业务流程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即可以引导用户去使用对应流程的产品或者去体验我们在这个流程节点提供的服务。
针对新手在业务与产品上的心智,可以作如下的业务问题解答与产品问题解答之间的对应:
法则三、全新到非新完整行动路径引导,不同阶段不同策略及内容
以大部分网站的用户行动周期为例,新手会经历首次到访/第一次行动/熟悉更多网站场景/管理后台及工具型产品使用后,之后蜕变为非新用户。根据这几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引导策略及引导内容。
第一个阶段,新用户首次到访时,引导目的为让新用户初步了解业务与产品,策略为可通过用户的明显需求或痛点去传递业务与产品价值,可参考的引导内容为“这是什么业务/产品”、“这个业务能帮到我什么?”、“业务流程是怎样的?”、“产品有什么功能及流程是怎样的?”
第二个阶段,在首次到访时了解了业务与产品的大体后,我们需要引导新用户进行第一次行动,此时我们的目的是要让新手初次建立对业务的信心。在策略上可以采取让用户使用最能激励他的几个场景如:最切中痛点的场景、最容易的场景、反馈最快的场景、有奖励的场景。
第三个阶段,在用户进行第一次行动后,我们就要帮助他去熟悉更多的网站场景,目的是让新手更全面的了解业务提供的服务。在策略上我们可以通过抓取用户的身份数据、行动数据,去匹配用户当下最关注的场景,并且用各种方式让用户看到我们为他准备的内容。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前期在完成场景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匹配后,一般就会进入管理后台/工具型的产品使用阶段,比如C类电子商务领域就是支付、等待发货等,那B类的互联网制造则更多:签合同、打样、封样、大货生产、产前样…等,在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空档期,在这个阶段我们要避免用户感受到空档期,在合适的时间与渠道提醒用户要进行的待办任务,并且引导用户完成操作。进入这个阶段我们要引导用户的内容是:“我在什么时候使用哪些功能?”、“我如何使用这些功能?”
完成以上四个阶段就完成了一次新手行动周期,即转化成非新用户。
法则四、按双向互动&短视频/动图配文&静图配文&文的形式优先级
要传递的业务信息越复杂越要用高优先级的形式,只用文字会破坏沉浸感,通常会被用户跳过。
比如智能机器人就是典型的双向互动,他可以主动服务用户,向新用户传递下一步操作,也可以被动的回答用户的问题。双向互动主要是提升用户的参与感与沉浸感,让用户感到自己的操作是有被接收到的。再比如最近这个很火的XX荣耀游戏,在引导新用户入门操作时也是使用了互动的形式。
在这里想提一下的就是好的手游在新手融入方面都做的很好,因为游戏是都是有自己独立规则的脱离现实的全新世界,如何让用户开启这个游戏后的最短时间里了解到游戏规则与知道操控游戏的交互方式,对他们来说几乎就是商业模式生死线,因此在形式上也是做足功能,并不会简单的拿“点点点”的方式或者图文单向传递的形式去引导新用户。
复杂业务产品的新手融入四条底线文章就不展开作详述,大家在进行引导设计时不要触碰到即可。
Part3:方法的案例解析:淘工厂新手融入
我以淘工厂作为应用案例,使用了以上和4条法则与4条底线。
首先淘工厂是一个什么业务?它承担着连接新零售背后的新制造,以柔性供应链、以销定产为发展方向,左边连接全球设计,右边连接千万中小品牌,用数据优化的在线加工定制的业务。
它是一块典型的高复杂业务,和有8个买家行动节点的现货批发相比,它有16个买家行动节点,单次周期链路长;单次加工至少50件成衣起,与可以一件代发的现货批发相比,一次性投入成本高;加工定制仅生产过程就有超出10个工序,需要具备一定加工定制专业知识;在现有的业务模式中有买家、工厂、服务商三种角色,又有多角色协同。高复杂业务的4个特征都具备了。
我取过一次数据,淘工厂首页的跳失率较现货批发业务高出1倍,并且有7成的买家用户没有使用过核心功能。在对这些买家背景作了一定分析后,约有70%的买家为淘卖,淘卖作为一个年轻群体,都较少传统行业专业经验。所以淘工厂到访的新用户都是典型的业务新手+产品新手。
在淘工厂用户的全行动链路上,根据法则,我采取了以下以下几个抓手:
新用户首次到访时出现基于买家痛点的业务价值宣导卡片
为业务新手提供加工定制知识点互动游戏,并且将他们引导至最容易的行动,激励用户第一次行动
通过智能客服管家式工具的主动服务,引导买家下一步行动与更多合适场景的匹配,并用对话式交互简化核心行动,在用户对智服提业务问题时引导进入对应解决其问题的产品场景。
(策略图中对二期未上线部分作模糊保密)
通过这条完整链路的设计,新用户的行动数据有明显提升,项目一期上线后进行核心行动的UV数约有1/5来自于新用户。
作者:李恬
收藏已收藏 | 27赞已赞 | 1
次饭,碎觉,打豆豆。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品牌营销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71个回答90人关注
52个回答58人关注
14个回答37人关注
18个回答32人关注
32个回答39人关注
53个回答91人关注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产品设计应该遵循怎样的逻辑?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9分享邀请回答6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60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注册 | 登录
资深纯屌丝,爱互联网、电商,喜欢分享爱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爱旅游、爱跑步、爱骑车,也喜欢宅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你喜欢这个颜色吗?你喜欢这个操作吗?你喜欢这个内容吗?你喜欢这样的布局吗?产品经理随时随地都在想:“我要怎么做,我的产品才能让用户喜欢呢? 怎么做才能把用户留住呢……”
不仅是产品新人会考虑如何抓住用户,表现自己的产品天赋。就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产品经理也会经常考虑如何提高用户粘性。那么,作为一个新手,怎么样的产品设计能够让自己满意,老板认同,用户喜欢?作为一个新手,如何在“百万军师”中,找到属于自己产品的契机和特色?
我想作为一个产品设计主角,不单纯是简单平面意义上的美观度。除此之外,如何让用户认知产品,接受产品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谓的“认知”,包括三层:视觉上的美观、功能上的易用、情感上的依赖,即视觉设计如何让用户感到留恋、功能交互让用户感到轻松、为用户提供最人性化的友好交流。
那么,作为产品新人,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视觉设计、交互设计、情感设计呢?为此人人都是产品经理QQ3群()发起了一次以“新手如何做产品设计”的主题讨论。
一、视觉设计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视觉设计?视觉设计是针对眼睛官能的主观形式的表现手段和结果。
1、在一个公司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作为产品经理,我们该如何站在正确的立场来评判自己的产品?
笔者觉得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定:
要客观,听得进去意见。只有用心聆听各方意见,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进行分析,整理出最佳方案。
从产品的整体风格进行评估。从公司的企业文化,产品文化进行进行评估,在产品的视觉中体现公司、产品的整体风格。
通过高保真原型在公司内部进行评审。那最真实的东西给大家看,这样从最直接的方面得到反馈。
产品目标群体定位。从用户群进行分析,颜色的友好性直接体现了产品的整体设计方案。比如针对女性的购物网站大多数都采用粉色。
2、当一款产品的功能堆积如山时,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安排功能在页面上的展示,让用户不会感觉到产品的臃肿呢?
突出产品核心价值的功能点要优先展示。因为这是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最能吸引用户的地方。
功能一定要有聚集性、补充性、要围绕核心功能,相似功能的进行合并。在进行功能聚合的时候不能把和核心功能无关的模块也加上,这么会显得很牵强。从而让产品冗余,显的臃肿。
凸显产品的人性,而非其逻辑。这样说其实是说到了产品的灵魂。
一定要让用户感到实用、方便操作、容易上手。好的产品就是要让用户花最少的时间,达到非常熟练使用产品的目的。也是当初腾讯CEO马化腾所说的“傻瓜式操作”。
3、从当初的拟物化设计到时下流行的扁平化设计,扁平化设计带来的切身视觉效果和感受何在呢?
首先、扁平化设计更加突出要展示的内容、更加关注信息和功能本身;
其次、可以使开发设计相对简单、符合敏捷开发特征;
再次、因为加载速度快,能带来更好的浏览和使用体验。这一点对移动视频网站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最后、因为审美疲劳,用了这多年的拟物化设计,换一种设计方式未尝不可。因为人,都喜欢新鲜的事物。扁平化正好符合这一点。
正所谓当繁华落幕,才能回归最初的童真。
二、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又称互动设计,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方式。好的交互设计能让用户轻松上手、会让用户感到操作便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傻瓜式操作)…&#8230;.那么怎么做才是好的交互设计呢?交互设计的核心是什么呢?
1、交互功能是否真的是越简单越好?
简单、实用才是硬道理。简单是用户付出的学习成本小,而不是说逻辑就很简单;
优秀的内容和功能可以秒杀所有的交互UI;
在进行交换设计的过程中,必要的减少点击数、等待时间、操作流程等会让用户感到操作的方便。这样才能大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感。
2、交互设计的核心是什么? 功能实现? 操作便捷?
能达到快速帮助用户找到所需才是关键,让用户用最短的时间找到他最想要的功能;
交互最根本的就是不能违背产品的功能和要求,在这基础上能减少用户的操作流程;
为团队提供最直接的指导,减少研发成本和时间。
有时候产品经理容易进入一个死胡同,那就是一味追求以用户为中心。是的,我们不能抛弃用户为中心的基本指导。但是,在做产品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考虑研发的成本。所以,好的交互设计必定是两者兼得、恰到好处的平衡。
3、 网页交互和APP交互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个是鼠标和手势的区别,一个是屏幕大小的区别;
网页会更多在意用户需求体现上,交互设计在整个过程中或许只能算是辅助。但是app上更多的是让用户有参与性。所以侧重点相对会需要依靠交互;
使用场景不同、技术架构不同;
移动端可以整合碎片化时间;
APP其实是有封面的,而网页交互则不要这样的展示。
三、情感设计
情感设计是指以人与物的情感交流为目的的创作行为活动。那么,在产品设计中我们该如何融入情感化设计呢?
其实,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初。作为产品经理,我们总会模拟各种各样的用户场景。在这些模拟的用户场景中,我们需要真实地记录用户的体验感受。比如有的天气应用中加入了各种健康指数,这就是一种情感最真实的体现。
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一些故事性的场景。比如相机或照片优化应用的怀旧功能。
作为新人、产品经理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从构建产品模型开始,充分考虑各个阶段设计需要达到的效果,如何去达成这些效果的展示。既要考虑产品的整体设计风格,又要考虑整个产品的研发成本和周期;既要站在用户的立场考虑产品,也要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产品。
感谢以下参与讨论的亲们:师妹-学习-杭州(主持人),骑狼d羊-PM-成都,冠希哥-BD-深圳,流星-PE-北京,大湿兄-PM-粤B,奋斗-PL-杭州,喵了咪-PM-北京,毛飞-PM-南京,小怪-pm-南京,小木头-PM-上海,逐光-Pro-深圳,漓江-PM-北京,生命旅程-PM-BJ,酱油-玫瑰流-苏A,红领巾-XS-湖北,MU-PM-深圳,白羽-学生-西安,疯鸟-学生-浙大,三文-pm-深圳,追风&#8211;石头-运营-郑州,新人-杭州,草帽-学僧-西安,舟舟-UI-成都,路飞-PM-北京,一水-pm-北京,大马蛋-PM-北京,唐-网页-成都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收藏已收藏 | 71赞已赞 | 25
资深纯屌丝,爱互联网、电商,喜欢分享爱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爱旅游、爱跑步、爱骑车,也喜欢宅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品牌营销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71个回答90人关注
52个回答58人关注
14个回答37人关注
18个回答32人关注
32个回答39人关注
53个回答91人关注产品经理和运营人的学习社区
经过5个月的体验,我写下这篇抖音短视频的产品分析
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了《2017年度Q2 app榜单》的报告显示:短视频应用“抖音”在2017年Q2首次进入渗透率Top 300清单,排在第223位,其市场渗透率达到1.5%。而在短视频领域则排名第4,仅在快手、美拍和西瓜视频之后,安装量突破2,000万,日均DAU超170万,抖音短视频的日新增用户数也突破了40万关口。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抖音的7天留存率大多保持在70%以上。那么,抖音短视频是如何做到的?抖音这款产品有什么特别的?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呢?一、产品概述1. 产品体验环境体验机型:小米6系统版本:MIUI9App版本:V1.6.2体验网络:wifi&4G2. 产品简介抖音上线于日,是一款专注于新生代的音乐创意短视频App,视频时常限制在5-15s。3. 产品定位按照视频长度分类:朋友圈的小视频是10秒,快手短视频上传是12秒,这类短视频以UGC为主,加入了更多可供模仿舞蹈、音乐以及多场景切换镜头的创意视频调动用户参与。多为记录生活的有趣事物。早期头条视频推荐的大多是5-10分钟内带故事情节内容,微博1-15分钟的视频,这类视频的用户多为UGC+PGC,多为主流影视剧、综艺剪辑视频和网红团队的原创视频,例如papi酱、二更视频和陈翔六点半。最后一类就是长视频,爱奇艺、优酷等,通常为30分钟以上的PGC。综合以上的分类和产品的观察,抖音短视频上传视频的时间是5-15秒,可以看出,抖音短视频的定位是以UGC为主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4. 用户、场景、需求通过大量的用户评论反馈,找出其中3种典型用户。经过去重处理和删除无效评论(灌水和广告),从592条评论中选择207条进行分析,再经过逐条的分析之后,筛选出了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对这些用户反馈进行分类,得出下表: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抖音短视频的三种典型用户有:(数据来源于酷传ios抖音-的评论)5. 抖音短视频市场情况在App store的摄影与录像免费排行榜中,抖音排名第1,已经超过了快手、火山小视频、美拍等老牌产品。2017年2月,抖音在总榜上未显示排名,时隔一个月的3月18日,抖音一路杀到总榜前百,攻进摄影与录像榜单前12名,接着直至今日,抖音已经跻身总榜前10名,摄影与录像榜第1名。这款由今日头条孵化的产品席卷了各大社交平台,并成功掀起一股“抖视频”风潮。接下来,我会结合自己的观察,分析这款产品成功的原因。二、产品分析1. 产品核心逻辑有上图可知,抖音短视频的核心逻辑是用户上传视频,通过官方审核后,发布在平台上,吸引其他用户点赞、评论、转发和拍摄。其中运营团队起到了推进闭环的作用,拍摄教程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和发起挑战促进用户活跃。2. 产品功能结构结合产品的核心逻辑得出,抖音短视频闭环的两个关键操作是录制视频和浏览视频,在功能结构图中都属于第一层级(首页和拍摄),结构清晰简单,一目了然。3. 产品核心业务流程子流程:搜索和上传视频流程由上图分析可知:
横向信息架构:抖音提供了多种拍摄模式,拍摄速度,剪辑音乐,美颜/滤镜等。
纵向核心流程:拍摄占据了一个底部tab栏,所以到达拍摄流程非常短,流程更多是拍摄形式(滤镜、特效)的多样化。4. 产品功能亮点普通功能:从浏览视频和发布视频两个维度阐述4.1 浏览视频视频播放:打开抖音进入的是首页,在WiFi情况自动播放,数据浏览下提示“是否继续浏览”,上滑和下滑切换视频。互动功能:
点赞:双击屏幕或单击白心,白心变红有一个动画特效,给点赞的用户一个反馈。
评论:点击出现最新的评论,可以回复已经评论的用户。
分享:分享到QQ\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个人中心:如果对视频感兴趣可以左滑或单击进入个人中心,浏览发布者的更多视频。右下角的音乐:单击显示此视频使用的配乐和其他用户使用配乐拍摄视频。优点:
减少用户的操作流程
查看更多的用户使用此配乐拍摄的视频
自己使用拍摄视频
收藏,以后可以使用
分享4.2 视频拍摄选择音乐-按住拍-视频编辑-发布视频-分享(1)选择音乐音乐种类丰富,共有25个,涵盖各种类型,例如流行、电音趴、欧美等。下方更有“热门歌曲”推荐和“我的收藏”和“本地音乐”。单击歌曲试,试听歌曲可以收藏、直接拍摄或者查看其他用户使用此配乐拍摄的视频,模仿或者创新。(2)拍摄视频特效方面:画面特效:扬声器、狂欢、电光火石;道具特效:包含3D空间,丑脸,明星饰品,张嘴出音符等74种炫酷特效(右图);速度特效:分为极慢、慢、标准、快、极快5种拍摄速度效果;滤镜特效:实现各种特殊效果。按住拍:可以拍摄分段视频,配合不同的特性和场景,让拍摄的视频更加炫酷。倒计时:解放双手,一个人也可以拍摄。让用户使用更便捷。(3)视频编辑:
切换歌曲(右上角):视频拍摄完成后发现有更合适的BGM,可以直接切换,不用重新拍摄。
剪切音乐:可以左右拖动声谱剪取音乐。
声音:选择原声和配乐的占比
特效:可以选择滤镜特效和时间特效,让视频更个性化,使每个人的视频风格迥异。
草稿箱:为完成的作品可以加入草稿箱,方便用户切换场景,支持继续拍摄(4)发布视频和分享发布视频后会在上方出现分享,不耽误用户继续浏览视频还可以宣传自己的作品。4.3 抖音特色:功能和内容两个维度来阐述(1)功能分享功能:这个图标只有用户浏览2遍视频后才会出现,鼓励用户分享。分析:为什么看2遍之后才会出现?
时间;抖音视频可以发布的时间是5s-15s,两遍就是10s-30s,这个时间还是属于短视频的时间内,不会占用用户的时间。
内容:用户看2遍视频的原因有2种,1.视频没看懂,在看一遍 2.视频很吸引人,在看一遍。无论以上哪种原因出现了都是用户对视频有很大的兴趣,这是提醒用户可以分享,用户很大程度的会分享此视频,而且不会产生抵触的心理。(2)抖音小助手很多用户想拍出像大神一样炫酷的视频,却不知道方法,抖音小助手邀请了大神们和工作人员制作了许多“拍摄指南”来指导用户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特效拍摄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减少用户的制作成本,让用户玩的更开心。(3)内容抖音的评论区形成了自己专有的文化雏形,有点类似于网易云音乐的评论。1)反弹视频的内容有些恐怖、诡异的时候,评论区就会出现“反弹”,意思就是反弹保护全家,我不怕你,你伤害不了我的意思。2)许愿当视频的画面很唯美,用户就会在评论区“许愿”。3)99视频内容难以置信,或者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的时候,评论区就会出现99(6翻了)。5. 产品迭代和运营分析抖音短视频和直播的业务逻辑类似:拥有足够数量视频发布者(主播)和观看者(看直播的人),所以,伴随着用户基数的增长,增长速度常常会越来越快。而产品逻辑上,需要解决的核心功能,则是这样的一个闭环:用户浏览视频-&发现视频很简单、有趣-&自己拍摄视频-&吸引用户浏览用户在浏览视频的时候,APP的稳定性,不能卡顿闪退,被视频的内容吸引到的时候,想要拍摄视频,视频的难度适中,让用户有挑战的欲望,但又不能太简单,拍摄视频中特效的丰富程度,拍出来的效果是否能吸引其他用户浏览,那么平台需要引导用户,例如:发布“拍摄指南”降低用户成本。看似简单的闭环,但每一步都影响了产品的核心体验。这也是抖音迭代的核心逻辑。5.1 运营动作和产品迭代根据以上信息,将抖音的成长历程分为两个阶段A.基础探索期:V1.0.1-V1.5.9,建设基础业务闭环。(1) 主要产品功能变化(2)重点功能迭代逻辑分析初期抖音主要完善了录制视频的基本功能,包括拍摄、剪辑、美颜等相关功能,拍摄视频方面更加的细化,增加更适合不同地点的多段分拍,歌曲剪辑,重点上线并推广了美颜、滤镜和贴纸道具,用户可以通过这些道具更好的展示自己,拍摄出更多有趣的视频。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通讯录好友,邀请QQ、微博,新增@好友,删除自己的视频评论和新增视频原声支持等功能帮助用户更高效的拍摄和传播自己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6个大版本中3个版本都对美颜滤镜功能有调整。可以猜测,与其他的短视频相比,抖音平台希望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功能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更多的用户。这一时期里,所有迭代都围绕着抖音的核心流程——拍摄视频,为什么在拍摄视频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呢?猜测是因为,如果拍摄视频的流程或者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差,用户不愿意创作作品,那么观看的用户就少了,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反之亦然。(3)主要运营事件和方法抖音是从 2016 年 9 月开始上线的,但从微博指数的搜索数据来看,一直到今年 3 月份之前,抖音都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直到今年 3 月份开始,搜索抖音的用户日渐飙升,很显然,3 月份开始,抖音开始有了一系列运营动作。3月13日,岳云鹏在微博转发带有抖音水印的视频,抖音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开始获得高速增长。3 月 30 日,岳云鹏第二次在微博上转发了模仿者岳云云的视频,对抖音也来了个二次传播。可以说一下子将抖音推进了公众视野,引发了下载量的激增,这是抖音的幸运,更是一次 0 成本的成功的冷启动运营。后来,在抖音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之后,不断有明星加入了这个炫酷音乐短视频拍摄的队伍。其中不乏一些大咖:钟丽缇张伦硕一家、胡彦斌、杜海涛、李小璐、赵丽颖、大张伟等,明星也会给素人的作品点赞、加入喜欢。借助明星的影响力来运营确实为抖音的用户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阶段综述综上,这阶段是抖音发展过程中打基础的阶段,优良的体验,为抖音建立了最早的用户口碑。B.商业化实现期:V1.6.0-至今,搭讪与商业化探索至全面商业化运营。(1)主要产品功能变化
V1.6.0 新增抖音直播
V1.6.2 发布作品可以添加地理位置(2)重点功能迭代逻辑分析抖音基础阶段已经建立起来了,这一阶段探索的是商业探索目前抖音的盈利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播,推送的直播是用户已经关注的用户,,另一个是广告视频,每次打开APP第三个小视频就是广告视频,而且只出现一次,抖音在广告方面很克制。(3)主要运营事件和方法1.6.0版本以后,运营上的抖音是平静的,只是默默地探索着收钱的道路。唯一值得一提的是11月5日,赞助“明星大侦探”。三、竞品分析本文拿短视频行业里比较成熟完善的拍摄短视频app美拍为例进行竞品分析。这两款产品在用户和功能上有一些重合,但二者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猜测抖音短视频的迭代方向。1. 功能对比根据上图可以看出两款应用的基本功能是一样的,美拍的功能更全一些,因为美拍成立的时间比抖音长,所以在短视频的路上要更成熟。美拍视频在用户激励方面推出了两个功能,针对新用户和老用户推出了新人报道和视频排行榜,增加了新人的曝光率,鼓励新人拍摄视频。个人认为抖音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只用全屏播放形式,当我打开APP的时候,就会沉浸在视频中,让用户通过相对“隐形”的界面来达到把用户可视范围最大化地用到内容本身上,也就是视频。2. 核心流程图对比分析抖音录制视频流程图美拍发布视频流程图根据上图的对比,抖音和美拍在发布视频的流程上的区别是,美拍则把选择音乐放在拍摄视频的后面,而美拍在特效和拍摄手法比抖音更全面。抖音将选择音乐放在拍摄的前面,符合抖音的定位“音乐创意短视频”。这是我认为抖音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抖音通过动感的音乐或有趣的视频BGM,吸引用户模仿、创新和分享,为平台迅速吸引流量。四、改进建议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自己的建议:1. 针对头部用户头部用户在平台分享自己的视频,吸引大量的粉丝,然而粉丝的质量良莠不齐,避免少数人破坏整体氛围,就需要管理粉丝拉黑功能普通用户不喜欢视频内容,情况严重可能在评论区辱骂作者,这样会导致作者的创作欲望下降。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解决:1.添加拉黑功能,作者拉黑用户,以后作者的视频就不会推荐给辱骂的人了 2.平台对发表的用户发表的言论进行严格的审核,杜绝这种事情发生。消息管理目前的评论消息适合官方消息在一个频道的,无论哪一个方面过多都会导致用户查看另一方面困难,可以把这两个消息分开,这样用户不会错失消息,而且查找也方便2. 针对普通用户评论点赞功能评论区有很多神评论,看完之后特别赞同或有感触,但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回复的比较多,就会出现原来的神评论被淹没。增加新手推荐大部分用户拍摄视频后不能上推荐,就有很少的用户点赞,就会丧失继续拍摄动力,可以增加“新手推荐”功能,专门为新手引流,或者优化推荐机制。3. 关于拍摄添加字幕例如:在需要念台词的挑战中,用户不仅要根据视频的内容表演,还要记台词,拍摄起来很困难,如果在拍摄的过程中显示台词的话,就会避免以上问题。美颜/滤镜和美拍相比,抖音的滤镜和表情功能太少,更重要的是它的美颜作用不够明显,用户的评论也有提起,个人认为可以增加一些瘦脸,美白、贴纸等功能。剪辑视频用户在拍摄过程中只对一小段视频不满意,只删除这一小段并重新拍摄,就想剪辑音乐一样。优先级排序1.美颜/滤镜2.添加字幕3.剪辑视频4.增加新手推荐5.消息管理6.评论点赞功能7.拉黑功能最新更新的是拍摄过程中的功能,因为这些功能是用户继续留在平台和用户体验的核心,所以把他们放在前面。新手推荐是促进用户活跃,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拍摄的视频有人在观看,有人点赞。消息管理和拉黑功能是针对头部用户的一个功能,目前来看头部用户的粉丝数量在几百万的很少和抖音的素质也很高,所以将他们放在后面。将“评论点赞功能”放在后面的原因是,当我浏览大概50个视频的时候,会有一两个视频的评论让我有点赞的冲动,频率较低。五、总结抖音的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去中心化:抖音从不会因为某个用户的粉丝多就推荐这个用户,能被推荐的一定是内容优秀、有创意的作品,创作者的名气主要是靠粉丝数和获赞数来判断,没有复杂的等级也让创作者更注意拍摄内容本身。
年轻化:抖音的slogan是“专注新生代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在拍摄流程中,区别其他APP是将选择音乐放在最前面,让喜欢同种音乐的人在一起碰撞,产生不同的火花,抖音的内容运营团队时刻关注当下最流行因素,从中挖掘出可以变成抖音挑战的话题,让年轻人释放自我,
15s的机制:“抖音如何上推荐”中明确表明,视频短于7秒是很难被推荐的,保证视频时长才能保证视频的基本可看性。如果视频过长,就会导致用户不能一眼找到视频的“嗨”点。这样也保证了内容的精良。15s的短视频也更加适应移动、碎片的场景,就像刷一条微博一样,同时也给更多的普通用户曝光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展示自我。&作者:橙子(18届应届生)想找一份和产品相关的工作,坐标北京。本文由 @橙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杂查询 业务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