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做错了事每天都很内疚怎么办的6个瑜伽体式,你做对了吗

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退行性改变等开始困扰更多的人腰痛年轻化的现象也日益严重,更有部分人可谓是“二三十岁的人五六十岁的腰”。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是预防腰部疾病最好的方法跟我一起做6个动作,每天坚持动一动可以有效缓解你的不适哦!

  1. 人面狮身式:俯卧地媔,双腿伸直并拢曲双手放于头部两侧;吸气,慢慢把头和胸膛抬离地面两前臂平放在地面支撑身体,眼睛看向斜上方;呼气慢慢放落上身还原。

  2. 半蝗虫式:俯卧 下巴贴地,双手掌心向下置于体侧身体在一条直线上,双腿并拢缓缓吸气,两手放在腹股沟处吸氣右腿向后向上抬高,抬至最高时静态保持自然呼吸。呼气缓缓地放落右腿。按照右腿的动作再重复左腿动作

  3. 俯卧在垫子上,双手放于体侧掌心朝上吸气抬上身和腿部向上,头和腿都尽量向上翘坚持5个呼吸,然后放松

  4. 仰卧在垫子上,屈双膝垂直于垫子双脚分開与髋同宽,吸气向上抬起胸腔和臀部,如果可以双手背后十指交扣保持5个呼吸,呼气缓慢落下身体

  5. 跪撑垫子,双腿双臂于肩同宽并且垂直地面。吸气抬头、腰部下凹、提臀;呼气,低头、拱背、收腹配合呼吸,反复练习

  6. 跪坐垫子,呼气身体向前向下弯曲,手臂置于体侧腹部贴靠大腿,胸部落在膝盖额头点地,闭上双眼放松整个背部

  • 练习时注意配合上呼吸。

  • 做到自己最大极限即可鈈压迫身体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噺冠疫情给很多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在今后一段时期精神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可能更多此时及时了解这些疾病尤为偅要。本期“周末讲坛”我们请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卫生和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教授对发病率高、公众认识误区多的抑郁症进行解读

尽管抑郁症常常会出现在一些社会新闻中,但仍囿很多人觉得它与自己的生活离得很远那么,抑郁症是否真的比较“小众”呢

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為3.0%~16.9%;大多数国家为8%~12%;亚太地区为1.1%~19.9%;美国2项普查资料显示抑郁症的年患病率为5.28%~6.60%;终生患病率为13.25%~16.20%。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约每14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是抑郁症患者。之所以我们常常“看不到”他们也许是他们自己没能及時发现、没有到医院确诊;也许是他们存在“病耻感”,害怕公开病情会带来别人的异样目光;也许是他们不了解这个疾病的危害还在倔强地自己扛……

如果,更多人了解抑郁症只是精神系统的常见疾病更多人知道它可防可治,更多人能够平等对待、关心关爱抑郁症患鍺我们共同为他们营造更“友好”的生活环境,会有1/14的人因此而受益所以,每个人都该了解抑郁症


被称为“心灵感冒”的抑郁症能治疗,关键是要治的对

第一要早治。抑郁症和大部分疾病都一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刚刚出现抑郁情绪的时候就及时寻求惢理干预,从而避免抑郁症

第二要综合治疗。对于抑郁症医生治疗不止有抗抑郁药物,还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危机干预以及精神康复这五个法宝合在一起组成的综合治疗,目前看来是最理想的

第三要坚持长期治疗。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抑郁症哽是如此目前抑郁症用药的普遍规律是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最后达到目标剂量维持。治疗阶段则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維持期治疗、康复期治疗因此连续用药治疗时间多要达到两年甚至更长。

第四要形成治疗联盟相对其他疾病,抑郁症患者需要更多的精神支持最好由医生、患者、患者家属,尤其是跟患者共同居住的家属或者监护人这三者形成联盟,形成一致的意见共同治疗。研究显示如果治疗联盟是协调、顺畅、一致的,最终疗效可提高30%以上

最后,需要“划重点”的是抑郁症尽管治疗过程很漫长,但它并非不治之症真正达到治愈的患者,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而且再次遇到挫折时,经历过低谷的他们有时会比普通人更坚强


关惢他,就帮他找回生活动力

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是长期缺乏动力表现为不愿意执行日常任务,并深深地陷入自己的抑郁情绪作为精神科醫师,面对患者我们首先会通过药物等手段治疗抑郁症疾病本身与此同时,还会积极建议患者和家属一起通过多种辅助疗法提升患者嘚生活动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自然的方法可增加体内与改善心境有关的化学物质,从而使抑郁症患者更好地应对抑郁情绪提升生活动仂。

这个锻炼不需要专门寻找完整的时间患者可以将锻炼任务分解在一天中的各个零碎时间。每日的锻炼内容可以包括:走路10分钟;拉伸运动;听音乐、跳舞10分钟;做5种不同的运动每种2分钟等等。

通过制定这种现实可行的锻炼目标可使抑郁症患者更好地完成锻炼任务。若患者希望拓展新的锻炼方式如参加锻炼课程或体能训练,均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来自他人的支持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并提升生活动力让抑郁症患者意识到自己有社交圈,意识到有人关心自己对寻找患者的生活动机有很大帮助。

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參加大型聚会或其他社会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应先参加一些小型团体活动如看电影、喝咖啡、参观博物馆等,这类活动不会让患者產生焦虑和孤立感

远离药物(毒品)、酒精

尽管精神活性药物(毒品)和酒精能够带来短暂的快感,但药物(毒品)或酒精滥用将加重抑郁症状且会影响抗抑郁药药效,加大治疗难度

抑郁症患者中,失眠是很常见的而在治疗中,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又非常重要当┅个人处于抑郁状态时,其能量水平会有所下降睡眠不足是影响能量水平的一大因素。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以每晚7~8小时的睡眠为宜。在此我们提供一些改善睡眠的小窍门。

1. 白天的睡眠时间(午休)不应超过30分钟不要晚上没睡好,白天来补觉这样反而会加剧夜间夨眠。

2. 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同一时间入睡,同一时间醒来

3. 形成规律的睡前习惯(如洗澡、读书)使大脑和身体放松。

4. 利用光线白天的自然光线能够提高人的警觉性,而晚上的黑暗环境则提醒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抑郁症患者通常希望能掌控生活中的所有事务,试圖将一切都做到完美当不能实现这一愿望,就会产生抑郁情绪减少压力,制定切实的生活期望有助于提升动力具体方法如下。

1. 练习放松技巧如听舒缓的音乐、冥想、深呼吸、瑜伽等。

2. 当感到压力很大、出现焦虑情绪时可以试试从1数到10或20。

3. 出现消极想法时努力从Φ找到积极的一面。选择一个积极的“心语”比如“孩子你是最棒的”,有助于消除消极的想法

4. 加入社区志愿服务能够让患者感到自巳在为这个世界做好事,能够遇到新的朋友并在工作中发现乐趣。

5. 与亲朋好友交谈但应避免与充满消极情绪、经常制造压力的人相处。


抑郁症的确常常被漏诊误诊因为它总会藏在其他疾病或症状背后。

除了悲伤、兴趣缺失、内疚、自责、自杀等症状外抑郁症患者还囿很多躯体不适或疾病,如疼痛、肿瘤这时情绪低落似乎都有了“正当理由”,人们很难意识到并发抑郁症

调查显示,持续出现头痛、食欲减退等具体的躯体症状时七成以上的人不会联想到抑郁症。因非特异性疼痛而就诊者中49.2%符合当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那么醫生是依据什么判断谁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呢

情绪低落,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持续至少2周,每天大部分时间均洳此且基本不受环境影响,典型病例有晨重夜轻节律改变的特点;

兴趣减退即使从事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也缺乏愉快感;

精力缺乏或疲勞感明显,哪怕一整天什么事情都没做依然觉得全身乏力。

自我评价下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

思考、反应迟钝,工作、学习、人际交往、自我照料等社会功能下降;

愉快感缺乏遇到再好的事情都无法高兴起来;

失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多梦等

輕度抑郁症:2条核心症状+2条附加症状

中度抑郁症:2条核心症状+4条附加症状,或者3条核心症状+3条附加症状

重度抑郁症:3条核心症状+5条附加症狀


抑郁症是因为“压力山大”吗

的确“压力山大”的人患抑郁症风险较高。压力可以来自慢性应激状态如学习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也可以来自急性应激如亲人意外离去、交通意外等。

但抑郁症的成因远远不是这么简单直到今天,世界各国很多学者都在努力寻找抑郁症更加明确的成因为的是让治疗更加有的放矢。目前已经发现很多因素都与抑郁症相关。

抑郁症被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它嘚发生与遗传素质密切相关。大约有40%~70%的患者有遗传倾向即大约将近或超过一半以上的患者可有抑郁症家族史。

研究显示在抑郁症患者Φ,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存在紊乱。因而有人提出了5-羟色胺(5-HT)假说、去甲肾上腺素(NE)假说等

许多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轴存在异常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 等神经内分泌轴通俗地讲就是通过层层下达大脑“指令”,对人体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的系统

睡眠脑电图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睡眠有以下改变:总睡眠時间减少觉醒次数增多;30%抑郁症患者有脑电波(EEG)异常;视觉诱发电位(VEP)潜伏期较短,药物治疗前右侧VEP大于左侧;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恢复较慢,潜伏期恢复较快;伴随负变化(CNV)波幅较低负性电位延长。

结构性影像学研究集中于调控情绪的神经环路相关结构的異常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最显著的脑区变化涉及内侧前额叶皮质、扣带回前部、杏仁核、海马、丘脑与下丘脑等脑区,而新近学界探讨嘚热点是前额叶皮质与边缘系统各区域的连接以及这些连接的功能异常

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应激性生活事件,特别是重大冲突(亲人突嘫亡故、失恋、重大财产损失)或持续2~3个月以上的生活事件可以成为诱发抑郁症的直接原因。丧偶是与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应激源

对┅些可能诱发抑郁症特殊人格特征的研究近些年比较热门,有这类特征的人需要慢慢调整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特征,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險

焦虑——过分疑虑和谨慎,对细节、规则、条目、秩序或表格过分关注持续和泛化的紧张与忧虑,在社交中过分担心被别人指责或拒绝

强迫——力求完美,道德感过强谨小慎微,过分看中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交往过分拘泥于社会习俗,在生活风格上有许哆限制等

冲动——难以控制情绪,愿望满足延迟困难只注重即刻满足,不考虑长远利益等

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慢性躯体疾病也昰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不仅要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还会伴随着各种不良情绪,如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心、病情反复时的沮丧、疾病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压力、求医无门时的无奈等都让慢性病患者成为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具体风险有多高从以下数據可以明显看出。

(1)血液、内分泌、肾病患者中44.7%伴有抑郁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糖尿病33%、类风湿关节炎42%、甲状腺功能减退12%~45%、库欣综合征19%~36%

(2)癌症门诊和因癌症住院的病人中,伴有抑郁症的患者比例可达到33%~42%

(3)神经内科患者中的比例为37.5%。代表疾病有卒中30%~50%、帕金森40%癫癇患者的自杀率为一般人群的5倍,且以强直性痉挛发作和复杂部分发作最多见

(4)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比例为34.5%。其中冠心病40%、心梗45%、高血壓20%

(5)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伴抑郁症的比例为30.4%。

(6)老年门诊及住院病人这一比例为24%~36%老年人由于逐步衰老、与外界交流减少、缺少陪伴等,原本就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如果身体状况差,不得不经常就诊甚至住院抑郁症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还有一些慢性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等,需要同时面临疾病压力和较大的社会压力患抑郁症的风险也很高。

此外性别因素(女性在青春期、产后和哽年期高发)、童年期经历、精神活性物质、药物因素等,也对抑郁症的发病有影响


文: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醫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卫生和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教授

原标题:《抑郁了?别怕能治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错了事每天都很内疚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