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向型人格跟反社会人格都很高?反社会人格本身就是很孤僻的啊

小心你身边的「反社会人格」
事件起因:
6月22日清晨5点左右,位于杭州城东的蓝色钱江小区2幢1单元1802着火,保姆从专用通道逃走,但是这一家的女主人和三个孩子抢救无效,最终死亡。
随着“小三论”、“巨额赔偿论”被纷纷粉碎,大家剩下的只有唏嘘。
事实上,一些品性极坏的人却极其擅于伪装自己,纵火保姆莫焕晶就是如此,她赌博成瘾,多次盗窃雇主家财物,来杭州之前就涉及数起民间借贷案件,且都未到庭应诉。她从东莞老家来到杭州做保姆,一定程度也是为了躲避债务。
但可怕的是,受害的一家人根本没有发现保姆的邪恶本质:
死里逃生的男主人至今仍难以相信,“我们对她那么好,从来没有吵过一次架”。
女主人说:这次的保姆是找对了,非常卖力勤劳。
只有一个只见过他家保姆一次的小男孩感觉不大对劲,“我那时看见她,就觉得她怎么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虽然我们都愿意相信人心本善,但我们需要知道:全人类中有4%的人是毫无良知的人。精神卫生领域专业人士把这种缺乏良知的状况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这是一种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目前的研究认为大约有4%的人群属于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平均每25人当中就有1个是反社会人格者。这些人极其擅于伪装和隐藏自己的邪恶本性,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辨认出他们。
如何识别自己身边的人是否是反社会人格?
根据目前精神病学领域的权威机构——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如果一个人至少拥有以下7个特征中的3个,那么这个人在临床上就足以被确诊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1. 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2. 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3. 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4. 易怒,具有攻击性;
5. 毫不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6. 一贯不负责任;
7. 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如果一个人同时表现出上述任何3项“症状”,许多精神病学专家就足以据此推定他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在其他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认中,有很多人认为,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定义更像是对“犯罪”(criminality)的描述,而不是对“精神病态”或“反社会人格”的描述。他们指出,反社会人格者这个群体还有其他一些记录在案的特征,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特征就是他们能说会道、表面上很有魅力,可以借此诱惑别人——这里的诱惑不单单指两性之间的吸引力。反社会人格者身上的这种光辉和魅力,起初让他们看上去比周围的那些正常人更迷人、更有趣。他们比其他人更随性、更热情、在某种程度上更“复杂”、更性感、更令人愉快。
这种“反社会人格魅力”有时会伴随一种浮夸的自我价值感,起初可能很有说服力,但仔细观察之后会显得奇怪甚至可笑。(比如“总有一天这世界会见识到我的不凡”或是“你要知道,我会让你遇到的所有异性都黯然失色。”)
另外,反社会人格者比正常人更加渴求刺激,这是他们经常罔顾个人安全做出危险的举动,或在社交、财务或法律方面铤而走险的原因。他们的特色能力是能够诱使别人加入自己一起冒险,并以病态性说谎、哄骗以及依附朋友成为“寄生虫”而著称。不管这类人受过多高的教育或者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在未成年时期都可能出现过行为问题,有时还可能包括药物滥用或青少年犯罪,而且他们永远都不认为自己应该为惹出的麻烦负责。
反社会人格者也以情感淡漠而著称,他们或许会把自己那空洞易逝的情感说成是情深意浓,实际上却是麻木不仁。他们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也没有兴趣与配偶建立真正的情感纽带。一旦剥离他们表面的光环与魅力,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婚姻是一厢情愿的,完全没有爱情基础,而且往往维持不了多久。如果说反社会人格者的配偶在他们眼中有价值的话,那是因为配偶被看成一种财产,反社会人格者可能会为失去这一财产而感到愤怒,但从来不会为此难过,也不认为自己应该对配偶离去负责任。
以上这些特征,再加上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列出的几种“症状”,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完全无法理解的那种缺乏良知(我们必需的第七感)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的表现。
这类疯狂、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他们大约占总人口的4%。
这4%的人口对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参照对比一下那些常见的病例,看看下面这些统计数据吧:厌食症的患病率估算为3.43%,虽低于反社会人格症的比率,但却已经快要被视为一种流行病了;而知名度很高的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大约只有1%,仅为反社会人格症发生率的1/4。美国结肠癌的发病率是每10万人当中约有40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认为这个数字已经“高得惊人”,但也只不过是反社会人格症发生率的百分之一。说得更简洁一点,我们当中的反社会人格者要比广泛报道的厌食症患者还多,其人数是精神分裂患者的4倍,是结肠癌这类已知重大疾病患者的100倍。
每25个人里大概就有1个是反社会人格者,本质上说,他们是没有良知的人。这并不是说他们无法分辨善与恶,而是说即使他们辨清善与恶,其行为也不会因此受到约束。是非对错在理性上的差别并不能在情感上敲响他们的警钟、点亮他们的警灯,也不会让他们像常人一样敬畏上帝。每25人当中就有1个完全没有负罪感或悔意的人,这种人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反社会人格症在人类社会中的高发率对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余正常人有着深远影响,即便那些在没有经受临床创伤的人也不能免于其害。那4%的人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榨干我们银行账户、妨碍我们的个人成就,伤害我们的自尊,毁掉我们的太平生活。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很多人对这种心理疾病一无所知,就算有所了解,人们也只会想到“暴力型精神病态”——杀人犯、连环杀手、大规模杀戮狂人——很明显,这种人会一直触犯法律,一旦被抓就会被关进监狱,或许还会被处以极刑。但我们通常意识不到,也分辨不出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大量非暴力型反社会人格者,他们通常不会公然违法,所以法律制度拿这些人也没什么办法。
我打算用这本书来提醒那些善良的人“反社会人格者就在你身边”,并帮助他们找到应对的策略。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一个普通人,我见过太多生命几乎被一些无良之人的决定和行动所毁掉。这些无良之人不仅危险而且相当难于辨识。即便他们没有暴力倾向——尤其是当他们跟我们很熟或很亲近的时候——他们也有足够的能力毁掉一个人的生活,也都有能力把整个人类社会变成一片危险之地。在我看来,这些无良者对其余人的支配,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在《夜色温柔》中所说的“弱者的暴政”中一个极为普遍且恐怖的例子。我认为所有具备良知的人们都应该去了解一下这些无良者的日常行为是个什么样子,这样才能够辨识并有效应对这些缺德而又残酷无情的人。
我希望《当良知沉睡》这本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反社会人格者对我们生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作为拥有良知的个体,你可以从本书学会如何辨认“自己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从而彻底摧毁他们自私自利的企图。最起码,这本书能让你保护自己和自己珍爱的人不受反社会人格者无耻的操纵。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内容。文章转自华章心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什么是反社会人格_百度知道
什么是反社会人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反社会人格其实从字面看就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相符的一群人,因为与他人太过不同,而且根据社会现有的价值评判他们是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普遍社会适应差,所以会有报复社会,反社会行为,但是那些恐怖主义者可能只是反社会,却不一定是反社会人格,他们可能是因为生活窘迫等原因而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这并不能叫反社会人格
事实上对于反社会人格很难最初客观评价,因为我们都处于社会这一方,我们再怎么叛逆最终还是会维护社会的,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偏见
所以我们只能从社会的利益出发去评价反社会,但其实很多反社会不是天生,可能是有独特生活经历才造成的
没有啊,都是自己写的
你输进去百度里面应该没有一模一样的话把
采纳率:57%
就是认为现在政府腐败
各路官员不配作为领导
的一些不正常思想
心理学的内容 建议读几本心理学书
为什么,我又不是多重人格。
好奇害死猫 你了解了 也就无所谓了 有一阵子我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 看后感觉蛮有意思的 现在么 整天上班累的 也没空想这些了
呵呵!没这么夸张不
心理学很有意思 你可以看看
我看过,无聊的很。
各有所好吧 医学心理学是我的专业学习内容 但我偏爱犯罪心理学
说这么多我还是不知道什么反社会人格
自己看书 这个说起来可以当成一次讲座了
哎呀!那你长话短说
简单来讲就是说无所谓这个社会怎样 都无动于衷 对于爱 恨
悲 怒 都没有感觉 这是一类 还有是认为世界是不应该存在的 人是不应该活着的 等等
你晚了一步
敌视社会,就像一些恐怖组织和邪教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正文
犯罪专家李玫瑾:周克华不是反社会人格
  导语:周克华案暂时告一段落,李玫瑾教授说自己“也松了一口气”。她认为重庆警方在这次的行动中做的十分精彩,面对网上对警察的质疑和批评,李玫瑾说“干警察就是两头受气”,但“无怨无悔,还是该干嘛干嘛”。
  问:现在有一种声音认为周克华有明显的“反社会人格倾向”,认为他是报复社会。但你好象不太认可这种说法,是吗?
  李玫瑾: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都是什么人,但至少他是不专业的,因为反社会人格有一个世界通用的标准。
  反社会人格是变态心理当中的一大类叫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中有一类叫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在犯罪学当中一个术语叫“道德白痴”,比如从小就撒谎、逃学、夜宿不归,青春期就开始发生性行为,对女方不负任何责任,工作也是不稳定,经常会换。一般家人都非常正常,只是他异常,而且会有不安分的表现,虽然智商很高,但是几乎没有情感,这是反社会人格的基本特征,你觉得这些特征符合周克华吗?
  问:如果从没有任何情感上这一点来说,周克华不符合。从报道看,周克华对他家人还是比较有责任感。
  李玫瑾:周克华根本不是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是没有理由的坏,而且对任何人都不会好。最著名的典型代表就是“常德91大案”的主犯张君,那才是反社会人格,还有北京的王立华(编者注:绑匪杀人犯。2005年被执行死刑),也是反社会人格。但周克华不是,我认为他就是普通的犯罪人,他有情感,他对自己的亲人很好,他就需要钱,他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他就是一个抢劫犯。这个社会上的抢劫犯多了,只是手段不一样,有人拿刀抢,有人用绳索,有人弄麻醉剂。
  问:有一些分析认为,周克华在武汉被劳教三年这件事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刺激他有了现在的行为。还用了一个术语,叫“挫折攻击理论”,你怎么看这个说法?
  李玫瑾:我认为这个观点不太妥当。周克华在武汉持枪被劳教的时候,他是有抢劫前科的,这是第一点。第二,不是说因为劳教他才开始抢劫,是他劳教之前已经开始抢劫了。非法持枪已经看出什么特点了呢?他希望有一个得手的工具。周克华最开始收购的是猎枪,所以,他对枪接触的目的绝对不是收藏,他已经有抢劫行为了。从心理发展的行为逻辑来看,有抢钱的想法在前,但是头两次(抢劫)都不是很得手,才开始弄枪,弄枪的时候被公安发现,公安不知道他抢劫,因为这个才对他进行劳教。
  问:你也提到,周克华在一个较长时间段中多次作案,但是犯罪漏洞比较少。那你认为他整个过程当中是否出现过一些明显的,致命性的错误?有分析认为说周克华给他女朋友打电话就很容易被跟踪。
  李玫瑾:这都是事后诸葛亮,其实犯罪人作案过程当中有他的一些考虑,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再怎么考虑,你的知识面,你的视角都会决定你的局限性,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问题。周克华在远离人的时候,他的安全性增多,但他的信息量就会减少,什么事情就会有利有弊。这次作案当中很多失算就是他的信息量不够。
  我原来说过一句话,犯罪人把现场收拾特别干净,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迹象。现场有物证我们走物证,没有物证就看形式了,你的行为本身方式就是一个显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不可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些话都是特别对的,犯罪人也是这样。
  问:民众会习惯性得觉得性格冷静、孤僻是犯罪分子的一个特征,请问这种性格的人在罪犯中的比例,的确是比其他性格要高吗?
  李玫瑾:其实性格孤僻冷静并不是犯罪的特性,很多政治家也具有这种特性,这是一个人能做成事的品质之一。他很专注,会做得很仔细,很周到,稳扎稳打,绝不冒失,周克华应该算聪明的人。
  周克华有一点比较特殊,他对枪很痴迷,他的这种喜好应该说算是他唯独的一个特点吧。我看他有一起案件(编者注:日的长沙南郊公园枪杀案)是没有抢劫太多东西却开了六枪,我怀疑那是他在试枪。所以他对枪的热爱和张君非常像。
  问:周克华“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是被媒体和专家反复提及的,你觉得他的心理素质在所知的犯罪分子里面属于什么样的水平?
  李玫瑾:公众没见过几个案件,就觉得周克华了不起了。之前的马汉庆(编者注:曾在乌鲁木齐犯下多起命案的主犯)他人住在三亚,每次作案到乌鲁木齐,你哪儿找他去。
  我们干这行的见得多了。这也不需要公众都知道,毕竟这是一个专业的东西,但是包括有些记者张嘴闭嘴“爆头哥”,你居然管他叫“哥”,你有没有想过被害人家属听了什么感觉?这说明很多人多么无知,把这作为游戏,这个特别荒诞。对于这种人(周克华)的态度上我们应该是一致的。你看到别人幸灾乐祸的时候,有朝一日你自己也会受罪,因为是你的幸灾乐祸纵容了这类东西。
  所以对于犯罪的报道媒体是不能游戏的,专家不能乱说,这个事情就是一是一,二是二,公众关注度很高,我也没办法。
责任编辑:张楠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为什么反社会人格相貌都在中等以上???这也和相貌有关吗??_百度知道
为什么反社会人格相貌都在中等以上???这也和相貌有关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应该跟智商有关吧,智商差点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按照别人说的干。,智商高点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不会乱定论别人。
采纳率:28%
自以为是的人都反社会
应该吧,目中无人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什么是高功能反社会人格?_百度知道
什么是高功能反社会人格?
我有更好的答案
答:要想知道什么是高功能反社会人格,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格障碍:经常发生违纪行为,但与一般犯罪是有区别的,尽管二者对所犯罪行为均负有完全责任能力,司法精神科医生和司法工作者应区分反社会人格犯罪和不法分子作案:①一般犯罪者往往有计划和有预谋地达成犯罪,反社会人格多不能②犯罪者违法目的明显,反社会人格多受情感冲动支配,犯罪动机较模糊③犯罪者在他人受害时作案手法隐蔽和狡诈,企图逃避罪责,反社会人格害人害己,而对自己的危害尤大④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较少造成凶杀或其他严重案件以致判处极刑⑤一般犯罪的人格固然是有缺陷的,但未达到人格障碍程度,而反社会人格则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沉重的影响,反映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从文化心理学角度来解释“高功能反社会人格”
采纳率:100%
要想知道什么是高功能反社会人格,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格障碍:经常发生违纪行为,但与一般犯罪是有区别的,尽管二者对所犯罪行为均负有完全责任能力,司法精神科医生和司法工作者应区分反社会人格犯罪和不法分子作案:①一般犯罪者往往有计划和有预谋地达成犯罪,反社会人格多不能;②犯罪者违法目的明显,反社会人格多受情感冲动支配,犯罪动机较模糊;③犯罪者在他人受害时作案手法隐蔽和狡诈,企图逃避罪责,反社会人格害人害己,而对自己的危害尤大;④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较少造成凶杀或其他严重案件以致判处极刑;⑤一般犯罪的人格固然是有缺陷的,但未达到人格障碍程度,而反社会人格则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沉重的影响,反映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从文化心理学角度来解释“高功能反社会人格”
这位朋友,您好!要想知道什么是高功能反社会人格,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格障碍:经常发生违纪行为,但与一般犯罪是有区别的,尽管二者对所犯罪行为均负有完全责任能力,司法精神科医生和司法工作者应区分反社会人格犯罪和不法分子作案:①一般犯罪者往往有计划和有预谋地达成犯罪,反社会人格多不能;②犯罪者违法目的明显,反社会人格多受情感冲动支配,犯罪动机较模糊;③犯罪者在他人受害时作案手法隐蔽和狡诈,企图逃避罪责,反社会人格害人害己,而对自己的危害尤大;④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较少造成凶杀或其他严重案件以致判处极刑;⑤一般犯罪的人格固然是有缺陷的,但未达到人格障碍程度,而反社会人格则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沉重的影响,反映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从文化心理学角度来解释“高功能反社会人格”
如果再从精神分析角度延伸一下 ,延伸到文化现象。从特有的文化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假设,一个人有很强烈的实施“暴力”的倾向,压抑了很多情感,这个人长大之后,很容易成为“高社会功能”的人格障碍——即他看起来很正常,而且有一种很强烈的成功的愿望,确实有做事情很“偏执”,不达目的绝不回头的钻研精神。他已经把的一种暴力的“力比多”倾向,转移到了自己的工作职业中去了。这种人,现实中很容易成就事业。他们在工作中用一种象征性的方式解决了他的“暴力”,“力比多”被很好的转移“灌注”到他的兴趣爱好中去了。比如,在工作职业中,可以大声的喊(叫)出来;可以用刀很深的刻划在泥人上――雕塑艺术家。原本的“暴力”性的特点就在疯狂的职业特征中释放掉了。不知以上解释是否能够解决你的问题?祝好!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耀扬本身就是黑社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