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3你准备好了么英文

Sina Visitor System点击预约 学习规划
预约学习规划
点击预约 学习规划
预约学习规划
专家告诉你!新高考模式3+3下,选考科目该如何选?
17:51:59  来源:互联网整理
专家告诉你!新高考模式3+3下,选考科目该如何选?选了不同的科目,对于学生未来高考选拔和未来就业有些影响?如果才能做到科学选考适合自己的科目呢?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新高考选考科目为&6选3&,学生该如何选择这三门课程呢?
新高考选科,是典型的学业规划。当然应当遵循学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从选科步骤来讲&&
首先是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即自己学业完成后,将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其次,根据这一就业目标,结合专业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分析,确定自己的专业范围;
第三,再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范围,确定对应的学校范围,即看哪些学校在我们所定的专业上有竞争优势。如此就可以大致确定了学校和专业范围;
第四,根据各高校专业的选科要求,确定自己在高考中的选考科目范围;
第五,在上面确定的选考科目范围中看哪些科目自己有学习优势,然后再确定最终的选考科目。
如何根据学生的成绩、兴趣和性格特征,来选择大学专业?
选择大学、专业的步骤,上面我已经讲到,就是先定专业,然后根据专业确定学校。那么如何来确定专业呢?一般通过下列工作完成:
1.深入了解职业内涵。
确定职业目标的前提是对职业的理解,对职业的责任、权利、及相关的待遇、利益都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然后学生再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
2.分析学生自身的发展禀赋(一般通过测评、面试、观察等方法)。
如果说就业目标是彼岸,那么认识自己就是此岸,要顺利地由此及彼,就必须全面地认识此时、此地、目前形势下自己的发展资源及竞争优势,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全面地认识自我,不能仅仅以测评的职业兴趣作为专业选择的依据,应当看到自身的身体条件、外貌因素、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发展机遇等等因素都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并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这些不起眼的因素也可能上升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
3.人才市场的供求趋势。
这实际上就是预测专业的就业前景,它是整个高考志愿决策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市场需要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能够得以顺利销售(就业)。所以,在就业目标的选择上,学生要学会谋势、造势,做到顺势而为。这样,才能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在全面地掌握了以上信息后,将自己的竞争禀赋与市场需要结合起来,看哪一种职业是自己最喜欢或者至少是可以承担并且最有利于未来就业的,据此来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
新高考选考科目,是一定要选优势科目才最好吗?
在选择选考科目时,应当从必要性、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必要性分析即学业规划,是为了将来学业及职业的顺利发展,我有必要选择哪些科目呢?在必要性分析后确定的科目范围内,再来进行可行性分析,看自己哪些科目学起来更有竞争优势?所以并不是一定要选择优势科目,而是在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再来选择其中相对有优势的科目。
高考选考科目什么时候选定?是否要一次性选定3门呢?
选考科目确定的时间一般为高一期末,具体时间各地政策略有不同。至于是否要一次性选定3门科目呢?如果除去政策因素,单纯从学业规划的角度来看,一次性确定3门当然效率最高。
选报物理等繁难科目的人在减少这一趋势,怎么看呢?
对于这一趋势应当一分为二地看。一般的看法是不利于理工科人才的培养。但从另一方面讲,这其实也是将真正不愿意从事这一类专业的学生解放出来。
从整个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讲,我们并不需要一大半的大学生都来从事理工科专业的工作。因此原来的文理分科时,一大半的学生读理科是应当革新的。而新高考给学生带来了选科的自由,真正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和志向。所以是有着显著的进步意义。当然还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个是对新高考改革政策精神实质要全面贯彻,认真执行。
新高考改革提出的是文理不分科、选考自主定,现在很多人只看到后面的选考自主定,但文理不分科却没有认真执行。文理不分科,就是所有科目都要学好,都要真正达到高中毕业的水平。而不是对非选考科目进行应付,然后把时间精力都投入到选考科目上。
再一个是要让学生及其家庭觉醒起来,认识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决不是仅仅应付高考,考个好成绩,而是要从高考、大学学习一直到未来就业这样的高度来考虑自己的高中选科及学习。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将目光越过升学进而看到未来的大学学习及职业发展,那么他们在确定选考科目时,就会做出比较科学的选择。
以上就是《专家告诉你!新高考模式3+3下,选考科目该如何选?》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新高一的孩子们。
相关课程推荐
小学春季精品1对1课程
定制专属于你的学习方案
报名电话:
初中春季精品1对1课程
定制专属于你的学习方案
报名电话:
高中春季精品1对1课程
定制专属于你的学习方案
报名电话:
意见反馈电话:010-  邮箱:
您希望孩子在哪个学科提升:
孩子在学习中主要的问题表现:
广州六年级Q群: |
广州初中Q群: | 广州高中Q群:“3+3”新高考到底怎么选最好?这里有份详尽参考答案!
“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新高考改革后,怎样选科才最好?如何组合才能博取最理想的成绩?这里依然有“诀窍”,具体怎么分析和判断并选择?四川家长们不妨仔细阅读本文——
这是一篇较长的文章,但如果您是以下省市的学生或家长,请务必耐心地读下去,因为这事真的太重要:
北京、天津、山东、江西、海南、湖北、广东、江苏、河北、重庆、湖南、上海、浙江、安徽、黑龙江、辽宁、吉林、贵州、山西、福建、西藏、宁夏、广西、甘肃、青海。四川家长也要特别注意,不妨为孩子参考。
1."3+3"模式下弃考物理闹剧,新规打破僵局
2017年的下半年,中学物理老师们的心情,就像是过山车。
原因正是高考改革。众所周知:浙江和上海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3+3模式高考改革,等到明年这样的模式将会推广至25个省市。所以,这两地的一举一动,都预示着未来的方向,因而备受瞩目。
(“3+3”模式是指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目前,除了浙江外都采用“6选3”模式,即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浙江采用“7选3”模式,除了以上6个科目外,多了一科“技术”。)
九月,浙江高考(2016级)学考(指学业水平考试)选考(指七选三高考)网上报名结束后,一份报考数据在部分高中家长群及网络中流传,声称“2016级全省高二学生报名参加11月份选考共30万考生,其中选考物理的考生从以往的7~8万人骤降至1.2万人”。直到9月23日现场确认的最后期限,有许多学生收到学校或家长的信息,要求紧急将物理改选为学考科目,而不再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9月27日,浙江省教育厅针对网传信息公开辟谣——“高二学生本次报名,绝大部分只选择学考,首次报名选考科目的寥寥无几,最多的选考科目也只有2000人。目前,尚无最终确定的选考科目人数。”
这份辟谣主要回应了物理选考数据传言的不真实性,但未对2016级物理选考数量可能下降的趋势进行回应。直至上周11月28日,浙江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里有两个重磅的消息:
1,今后将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其中物理选考科目保障数量为6.5万。即一旦物理科目某次考试人数少于6.5万,就启动保障机制,以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按规定比例等级赋分(如果您不清楚赋分制,我们会在后文详解)。
潜台词是:选考物理,在赋分上不再吃亏。
2,试点初期,一些高校为了能让更多考生报考,设置了比较宽泛的选考科目范围。但从2019年高考招生起,浙江全省高校要增强人才培养要求与选考科目的关联度。尤其是理工科相关专业,一般应把物理作为选考科目。
潜台词是:如果不学物理,将会与许多理工科好专业失之交臂。
调整后的学考选考办法将于2017级开始执行,保持不变。在政策过渡期,2016级学生也将有一次重新选择学考和选考科目的机会,调整门数不限,每门科目最多2次机会不变。
2018 年将安排 4 月学考选考、6 月高考、6 月底 7 月初学考 2017 级学考和 10 月学考选考。2019 年将安排 1 月 2017 级学考、4 月学考选考、6 月高考、6 月底 7 月初学考,各有 4 次考试。从 2020 年起进入常态,每年 3 次考试。
2.解决麻烦又带来麻烦,最后麻烦被解决的赋分制
学生不愿意选物理,除了物理本身有难度之外,和赋分制也脱不了干系。
来看张表:
(赋分成绩换算表)
从前,我们考试,卷面成绩那就是最终成绩。但在赋分制里。卷面成绩只决定排名,排名才决定最终成绩。
什么意思呢?上图是浙江高考赋分的一张换算表,如果你科目卷面成绩是所有学生的前1%的,那么你的赋分就算作100分;成绩是1%到3%之间的,赋分时算成97分,以此类推。
这么做初衷是很好的,保证了不同科目的学生都有均等的几率拿到高分,解决了选考不同科目孩子排名(录取优先级)问题。
看似公平,但在新政策出台之前,它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1,不同学科的难度不同。如物理学科,成绩差同学因畏难而选择弃考。
2,成绩中上的同学会默认:选择物理的都是学霸,自己跟着选物理会拿不到好排名,拿到低分,弃考。
3,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说。现在也面临选择了,极端情况下:如果化学报考人数1000大家实力分布均匀,物理报考人数100且实力比较强,那么是在1000人里拿前三十容易,还是在100人里拿前三容易?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如此,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难的科目,就越少人报名,越少人报名,就……越来越少人报名。
如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
新规出台后,变化就发生了:
物理科目某次考试人数少于6.5万,就启动保障机制,以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按规定比例等级赋分。
简单来说,是这种情况:
(1)如过有7万人(大于6万)选考物理,那么会有700个(7万的百分之一)满分。
(2)如果有6.5万人(等于6.5万)选物理,那么会产生650个(6.5万的百分之一)100分。
(3)而如果只有1千人(极端情况,小于6.5万人)选物理,那么还是会有650人(以6.5万人为基数计算,自高往低赋分)拿一百分。
完美。正如前文所述,它的潜台词就是:选考物理,在赋分上不再吃亏。
之所以以6.5万为选考科目保障数量,主要是按国家相关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确定的。物理保障数量按高校授理学、工学学位专业近五年在浙江高考录取考生的平均人数确定出来的。这是满足各大高校在浙江省选拔培养理工科类专业人才最基本的生源总需。
3.从高校专业录取要求中,看不同学科的选择侧重
3+3模式带来的问题不只是评分,还有更重要的一环是录取。
从前分文理科,高校只需要选择文科生录取多少,理科生录取多少即可。
但现在不同了,六选三有20种组合,七选三有35种组合。高校要做的工作从:我这个专业只要理科生,或者只要文科生。变成了:我这个专业需要你学过物理/化学/生物/……才能报。
我们来看看,哪些科目比较吃香:好专业都能去?啥专业都想要。
我们以双一流为标准,做了如下统计:
双一流学校对选课的要求
一流专业学校数:140
一流专业数:465个
对选课有要求专业数:338个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对选课科目有要求的专业中,90.83%是需要选考物理的,次之是化学。
另一项网络数据表明,在高考改革试点区上海、浙江公布的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中发现,如果选考物理,满足高校专业选科要求的覆盖率是最高的,分别为97.63%和91%,成为专业不受限制最高的科目。而如果选择政治,在上海,只有62.14%的专业不受限制;在浙江,也只有59.7%的专业不受限制。数理化在新高考中受到高校的重视非常明显。
那么全国所有专业来看呢?还是拿浙江为例,浙江公布的《2017年拟在浙(沪)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包含23719个专业,其中要求选课中有物理的有8803个,不限的专业有12786,个,在对选课有要求的专业中,要求选课中有物理的占比80.52%。
由此可见,以前所说的得物理者得天下目前依旧适用。
4.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两地改革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将参加高考。两地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成为全国高考改革风向标。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不断调整,“新高考”被认为是力度最大的一轮高考改革,它带来了非常多的突破。
焦点1:一考定终身是否被打破?
2014年发布的意见指出,当前招考制度下,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两依据”指统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
今年浙江考生迎来全新的“3+3”高考模式: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统考,外语可考两次,自选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可一年两考。目前已公布高考新方案的省区市,也大多采用这一模式。
拥有多次考试机会让考生轻装上阵。浙江考生小新说,他3门选考课程分别为物理、化学和地理。高二时已经都考了一遍,成绩还不错。高三时又考了一次物理和地理,心态比第一次放松很多。考生小王的选考课程是历史、化学、政治。他说,高二时三门考试成绩都很不错,有一门满分。高三再考,只是想试试能不能做得更好。
焦点2:学生选择性是否增加?
上海、浙江两地“3+3”新高考方案取消文理分科,打破传统文科考“史地政”、理科考“物化生”的模式,考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科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浙江省选择传统理科的学生由60%下降到17%,选择传统文科的由40%下降到10%,更多学生交叉选择三门选考科目。
记者采访发现,越是学科倾向明显或越早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就能越好地运用选择权。反之,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则容易困扰。比如,高考报名前,还有部分学生要求更改选考科目,有的甚至已经多次修改。
焦点3:录取模式有何变化?
浙江的“新高考”方案,采用“专业+学校”的录取模式,普通类高考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今年上海本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及投档的基本单位由“院校”改变为“院校专业组”。高校根据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形成若干个“院校专业组”,一个“院校专业组”包括数量不等的专业。因此,本科普通批次志愿填报数量,由往年的最多可以填报10个“院校”志愿,改为最多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说,如果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对多个专业有兴趣,就会期待高校能提供整体教育资源,那么,他可以按照“甲校+A专业”“甲校+B专业”的方式填报,增加考入该校的几率;如果一个学生已经想好了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更倾向于专业主导志愿,他就可以按照“甲校+A专业”“乙校+A专业”的方式填报,增加考入某专业的几率。
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杜卫说,在新方案中,志愿填报时专业优先,同一专业生源的竞争将成为高校面临的挑战。现在各高校专业的雷同度很高,比如,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今后,一些学校的专业如果没有突出优势,将逐步被淘汰,这对高校的学科均衡发展是有利的。
焦点4:招生取向发生哪些变化?
在很多高校教师看来,“新高考”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高校招生将参考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办主任周鸿说,对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外,志向、抱负、兴趣、素养等个性化因素更为重要。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基本上都坚持一个理念:既要求学生有优异的学业成绩,又要求学生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体育竞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出色表现。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说,这种招生取向已经撬动了中学育人模式的重构。高考改革释放出的多元化招生信号,已经倒逼中学关注学生的基本素养,如社团表现、学术创新和体育竞技等。
来源:四川高考,部分内容来源于新华社、钱江晚报等,图据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肖老师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48小时排行新高考改革的“3+3”,您准备好了吗?
“开颜心理成长工作室”,期待您的关注!
开颜老师,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研究,致力于家长教育的推广和个体心理辅导。
刚刚中考结束的学生和家长都会为新高一的“3+3”在做准备;而已经高三的同学和家长一年后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种选择都应该是基于对自己的充分认知基础上的科学的、理性的选择。
那这种认知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1、对自己以往学习过程的分析(如自己的思维方式、反应通道等)发现优势和不足。
2、自己的学科兴趣(注意学科兴趣不等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科)
3、自己的职业兴趣
4、自己的个性特点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及家长开始认识到提前培养专业及职业兴趣的重要性。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是做好专业选择上的准备,都有利于学生大学专业的学习和未来职业的发展,从而避免由于专业选择不够重视,未经过足够的沟通与自我定位,而导致大学专业学习乏味、临近毕业时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等问题。
开颜老师将在7月23日(周日)晚8点-9点的微课堂分享上述内容,欢迎入群收听互动!(免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球 你准备好了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