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40W非高速公路隔离网价格案子 用什么型号的coolmos好

您好,欢迎回来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供应商!
共找到218条"高压20"报价信息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耗尽型
用途SW-REG/开关电源
主营产品:
WIFI射频芯片
电源管理芯片
所在地:广东 深圳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P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主营产品:
所在地:广东 广州
型号CS20N60FA9H TO-220F华晶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MOS-FBM/全桥组件
主营产品:
场效应管 IC
二三极管 阻容器
所在地:广东 深圳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CC/恒流
主营产品:
射频开关芯片
电机驱动芯片
音频功放芯片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IR/国际整流器
型号IRFIBE30G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耗尽型
用途A/宽频带放大
主营产品: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IR/国际整流器
型号IRFBC20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W-REG/开关电源
主营产品:
其他LED系列产品
其他电容器
所在地:广东 汕头
品牌FAIRCHILD/仙童
型号FQPF19N20C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W-REG/开关电源
主营产品:
集成电路(IC)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NEC/日本电气
型号HL3010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DC/直流
主营产品: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ADL/奥德利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A/宽频带放大
主营产品:
电子元器件
所在地:广东 广州
种类绝缘栅(MOSFET)
型号NCE8290
导电方式耗尽型
沟道类型N沟道
封装外形SMD(SO)/表面封装
主营产品:
环氧结构胶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型号FTP10N60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CHOP/斩波、限幅
主营产品:
IPS场效应管
所在地:广东 深圳
种类绝缘栅(MOSFET)
导电方式增强型
主营产品:
水声功率放大器
高频正弦电源
大功率IGBT驱
功率放大器
所在地:云南 昆明
品牌TOSHIBA东芝
型号TK62J60W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开关
主营产品:
东芝代理商
东芝光耦代理商
罗姆代理商
村田代理商
所在地:江苏 宜兴市
品牌Vishay/威世通
型号SI2301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P沟道
导电方式耗尽型
用途SW-REG/开关电源
主营产品: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GOFORD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开关
主营产品:
场效应管MOS管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HC/浩畅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开关
主营产品:
集成电路IC
所在地:广东 深圳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P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A/宽频带放大
主营产品:
集成电路/IC
所在地:广东 深圳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A/宽频带放大
主营产品:
2.4g调光调色
调光调色驱动
led调光调色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士兰微
型号SVF12N60F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A/宽频带放大
主营产品:
消费类电子器件
移动电源IC
充放电管理IC
所在地:广东 深圳
种类结型(JFET)
沟道类型P沟道
导电方式耗尽型
主营产品:
所在地:上海 浦东新区
品牌德科玛半导体
型号PGFx7N65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W-REG/开关电源
主营产品: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士兰微
种类结型(J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L/功率放大
主营产品: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型号CS7403B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A/宽频带放大
主营产品:
电源IC系列配套
FLASH全系列
模拟开关芯片
音频,功放配套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华晶微
型号CS6N60 A4H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CC/恒流
主营产品:
电源控制IC
音频功放电路
汽车电子电路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FAIRCHILD/仙童
型号FPDF12N60NZ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开关
主营产品:
二、三极管
可控硅、继电器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FAIRCHILD/仙童
型号FPDF12N60NZ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开关
主营产品:
二、三极管
可控硅、继电器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FAIRCHILD/仙童
型号FPDF12N60NZ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开关
主营产品:
二、三极管
MOS场效应管
可控硅、继电器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士兰微
型号SVF2N60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W-REG/开关电源
主营产品:
所在地:广东 东莞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P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封装外形SMD(SO)/表面封装
主营产品:
半导体材料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台湾WINSOK
型号WSF15N10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HI-REL/高可靠性
主营产品:
消费类电子方案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FAIRCHILD/仙童
型号FPDF12N60NZ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开关
主营产品:
二、三极管
MOS场效应管
电源IC 可控硅
所在地:广东 深圳
种类绝缘栅(MOSFET)
型号ZF2N65
导电方式增强型
沟道类型N沟道
主营产品:
双极功率三极管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FAIRCHILD/仙童
型号E13007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L/功率放大
主营产品:
所在地:广东 汕头
主营产品:
集成电路(IC)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士兰微
型号SVF1N65MJ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耗尽型
用途LMP-C/阻抗变换
主营产品: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士兰微
型号SVF10N60F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耗尽型
用途A/宽频带放大
主营产品:
集成电路(IC)
其他电容器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型号2SD1664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P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L/功率放大
主营产品:
集成电路(IC)
¥115.00/k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型号STTA506F
种类结型(J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封装外形CER-DIP/陶瓷直插
主营产品:
集成电路(IC)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FAIRCHILD
型号FQPF13N50C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N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SW-REG/开关电源
主营产品:
集成电路(IC)
其他电容器
所在地:广东 深圳
品牌AOS/美国万代
型号AOD413
种类绝缘栅(MOSFET)
沟道类型P沟道
导电方式增强型
用途MOS-FBM/全桥组件
主营产品:
所在地:广东 东莞
共 218 条高压断路器记录共6页 第1页1
最新高压断路器产品
最新高压断路器厂家
没有找到想要的高压20产品?发布一条采购信息,让卖家主动找到你!
高压20产品推荐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青岛国际博览中心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免责声明:
当前页为高压20价格信息展示,该页所展示的高压20批发价格、高压20报价等相关信息均有企业自行提供,高压20价格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店铺所有企业完全负责。中国供应商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
建议您通过拨打高压20厂家联系方式确认最终价格,并索要高压20样品确认产品质量。如高压20报价过低,可能为虚假信息,请确认高压20报价真实性,谨防上当受骗。
建议您在搜索产品时,优先选择信贸通会员,信贸通会员为中国供应商VIP会员,信誉度更高。
按拼音检索:
主办单位: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META content="MSHTML 6.00." name=GENERATOR
深圳市嘉泰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中二道33号
E-mail:oumao18@jtm-ic.com
网站:www.jtm-ic.com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嘉泰姆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嘉泰姆电子元件”→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官方微信(图片点击可放大)
当前位置: > >
与CoolMOS C7 600 V形成互补、搭载行业标准管脚的英飞凌全新2EDN7524 EiceDRIVER&#8482; IC,拥有两个独立的非隔离式低侧栅极驱动器,每个驱动器可支持5 A的源汇峰值电流。两个通道都能实现典型的5 ns上升和下降时间,而1 ns的通道间延时匹配方便设置同步切换,使总驱动电流增加一倍。虽然电流增大,但输出级的RDS(ON)非常低,这可最大限度降低驱动器的功耗——即便使用非常小
日,德国慕尼黑——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推出全新的CoolMOS&#8482;
C7系列超结(SJ)MOSFET家族。该600 V系列相比CoolMOS&#8482;
CP可减少50%的开关损耗,在PFC、TTF和其他硬切换拓扑结构中可实现和GaN类似的性能水平。CoolMOS C7在业内率先实现1
Ω/mm2的面比电阻(RDS(ON)*A),它进一步扩展了英飞凌的最低每封装RDS(ON)产品组合,可支持客户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全新
CoolMOS系列具备超低开关损耗,适合大功率开关电源(SMPS)应用——比如服务器、电信、太阳能以及需要提高效率、降低组件成本(BoM)和总拥
有成本(TCO)的工业应用。  CoolMOS C7可降低超大型数据中心和电信基站等要求提高效率和降低TCO的应用的开关损耗。CoolMOS
C7可使PFC和LLC拓扑的效率分别提高0.3%-0.7%和0.1%,这有利于显著降低总拥有成本。对于2.5 kW的服务器PSU,使用C7 600 V
MOSFET可将因PSU能量损失导致的能源成本降低10%左右。  在企业服务器等关注组件和其他成本的应用中,CoolMOS C7 600
V器件可帮助降低磁性元件成本。由于栅极电荷和输出电容显著降低,C7的开关频率是CoolMOS&#8482; CP的两倍,但效率仅稍逊于CoolMOS&#8482;
CP。这有助于最大限度缩小磁性元件尺寸,降低组件总成本。比如,开关频率从65 kHz增大一倍至130 kHz时,磁性元件成本可降低30%之多。  CoolMOS C7 600
V家族产品将在两个300毫米晶圆厂制造,可为客户提供供货保障。该家族产品囊括RDS(ON)值和封装各不相同的众多型号,首发型号包括采用极具创新性的TO-247
4管脚封装的型号。这种4管脚封装它可消除因快速瞬变导致的电源电感电压降,从而将满载效率最多提高0.4%。  英飞凌副总裁兼AC/DC产品线总经理Peter Wawer表示:“作为英飞凌高压MOSFET产品组合的一部分,全新CoolMOS C7
600V家族是英飞凌预计2016年初推出的GaN器件的重要‘奠基石’。依托已实现批量生产的现成、可靠的技术,CoolMOS
C7器件可最大限度降低开关损耗,实现高达200 kHz的开关频率,而英飞凌的GaN技术将进一步扩大频率范围,支持新型拓扑。”  与CoolMOS C7 600 V形成互补、搭载行业标准管脚的英飞凌全新2EDN7524 EiceDRIVER&#8482;
IC,拥有两个独立的非隔离式低侧栅极驱动器,每个驱动器可支持5 A的源汇峰值电流。两个通道都能实现典型的5 ns上升和下降时间,而1
ns的通道间延时匹配方便设置同步切换,使总驱动电流增加一倍。虽然电流增大,但输出级的RDS(ON)非常低,这可最大限度降低驱动器的功耗——即便使用非常小的栅极电阻、或者不用任何外部栅极电阻。因为驱动器IC能兼容控制和启用输入端高达-10
VDC的电压,所以它能有效应对接地反弹,提高系统可靠性。  供货情况  CoolMOS C7 600 V MOSFET的首发型号包括采用TO-220、TO-247和TO-247 4管脚封装, RDS(ON)从40
mΩ到180 mΩ不等的型号。采用TO-220
FP、DPAK、D2PAK、ThinPAK封装,以及具备不同RDS(ON)值的型号,将在2015年第三季度推出。采用DSO-8封装的2EDN7524
MOSFET驱动器将在2015年8月开始量产。更多封装和功能选项将在2015年第四季度提供。如欲进一步了解CoolMOS C7 600
V.如需了解详细情况可与我们联系!
点击次数:&#160;&#160;更新时间: 20:19:28&#160;&#160;【】&#160;&#160;【】
上一条:&#160;&#160;下一条:
您是第位访问者
官方微信点击放大
电话:8手机:飞捷电子 产品中心_东微COOLMOS
飞捷电子欢迎您!&&&
服务热线:400 608 2829
P产品中心RODUCTS
C公司动态ONTACT US
C联系我们ONTACT US
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街道梅陇大道1980文化创意产业园2期C栋2楼208
服务热线:
400 608 2829
东微COOLMOS
数量(库存)
上一页1下一页第1页
品质保障 Quality
售后服务 Service
网站声明Payment
关于ONsemi元器件商城About ONsemi.com
| 深圳总部: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街道梅陇大道1980文化创意产业园2期C栋2楼208| 服务热线: 400 608 2829《《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的内容规划》 www.wenku1.com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的内容规划日期: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的内容规划朱文杰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Email: 1.zwj@csust.edu.cn, 2. 摘 要:该文从智能电厂、智能电网的教学要求出发确定了电力电子技术写作主题,通过研究对比国内同类书籍(教材)的情况,在一定规划原则下选定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书籍(教材)规划目录。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内容规划;书籍(教材)规划目录《The modern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application》 content planning Zhu Wen-jie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101141. Zwj@csust.edu.cn,2.
Abstract: This paper determined writing topic of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at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lligent power plant and the smart grid teaching,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omestic similar books (Textbooks) situation,In the some planning principle under selected planning directory of 《the modern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books (Textbooks).Keywords: Power e C Books (Textbooks) planning directory 1 引言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GTO、 IGBT等)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所变换的“电力”功率可大到数百MW甚至GW,也可以小到数W甚至1W以下,和以信息处理为主的信息电子技术不同,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随着电力电子新型器件的出现,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因此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挑战,为此编著适于相应工程应用教育教学要求的教材,是作者的初衷。《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已成为现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该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开发西部水力发电、实施西电东送是党和政府绘就的宏伟蓝图,电力电子技术是智能电厂、智能电网必不可少的应用技术,归纳整理并传播这部分知识,为现代化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2.1 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中的电子技术,当今电气控制领域中,主要以MOSFET和IGBT两种全控型器件为主,PWM控制、软开关技术不断迅猛发展。 2.1.1 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电力电子技术是进行电力变换与控制的技术,是电子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熟知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构成信息电子技术,完成信息处理的作用,是电子技术的另一个组成。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也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应用电路理论、控制理论对电能进行变换、控制的技术。众所周知,电力包括直流和交流,而电力变换包括交流变直流(整流)、直流变交流(逆变)、直流变直流(斩波)和交流变交流(变压/变频/变相)等四种形式。2 选定电力电子技术主题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转换的学科,它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变流电路和控制电路3个部分,是电力、电子、控制三大电气工程技术领域之间的交叉学科,在节能、减小环境污染、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电气工程学科中重要的分支,主要任务是实现电能的变换与控制,是电气工程学科中强电与弱电的联系纽带,在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中有重要影响。人们将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引入传统的电力技术领域,利用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组成各种电力变换电路实现电能的变换和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既涉及各种功率的能量变换、控制、传输和存贮,又涉及到各种最新的自动控制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中的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它是结合了电能变换、电磁学、自动控制、微电子及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学科的最新成果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交叉型综合性学科,被国际电工委员会命名为电力电子学(Power Electronics)或称为电力电子技术。 2.1.2 电力电子技术的两大分支电力电子技术具有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两大分支。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变流技术又称电力电子器件应用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变流技术包活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各种电力变换电路,以及对这些电路进行控制的技术,这两部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2.2 电力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任务包括:(1)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2)电力电子电路的电能变换原理;(3)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装置的开发与应用。1960年代出现电力电子学的名称,1974年美国W.Newell认为它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三个学科交叉形成。电力电子技术通过控制半导体器件的开通与关断,实现变换电能的功能,得到所需要的高质量电源。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新兴交叉型综合性学科,电子学、电力学、控制技术等学科对其发展有较大影响,其中电力电子器件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的影响最为明显。 2.2.1 与电子学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信息电子学(数电、模电)分为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这分别与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电路的两大分支相对应。电力电子器件的制造技术和用于信息处理(变换)的电子器件制造技术的理论基础(半导体理论)是一样的,它们的材料及大多数制造工艺也是相同的。特别是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制造大都使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采用微电子制造技术,许多设备都和微电子器件制造设备通用,充分说明两者同根同源。电力电子电路和电子电路的许多分析方法一致、分析软件相同,只是二者应用目的不同。前者用于电力变换和控制,后者用于信息处理。广义而言,电子电路中的功率放大和功率输出部分也可算做电力电子电路。此外,电力电子电路广泛用于包括电视机、计算机在内的各种电子装置中,其电源部分都是电力电子电路。在信息电子技术中,半导体器件既可处于放大状态,也可处于开关状态;而在电力电子技术中,为避免功率损耗过大,电力电子器件总在工作在开关状态,这成为电力电子技术区别于信息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2.2.2 与电力学的关系电力电子技术广泛用于电力工程,如高压直流输电、静止无功补偿、电力机车牵引、交直流电力传动、电解、电镀、电加热、高性能交直流电源。可见电力电子学与电力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彼此间的交集是电路理论。国内外均把电力电子技术归类为电气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是最为活跃的的一个分支。2.2.3 与控制理论的关系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学中的应用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控制理论与电力电子学的某些具体应用领域相结合,如控制理论在机器人、电力系统、电气传动中的应用。这类应用研究中,研究者从全局的、系统的角度应用控制理论以提高或改善系统的特性,而电力电子电路则常常被近似线性化,并视为一个简单环节,如一个等价增益,或附加一个饱和特性(限幅)等。电力电子本身的非线性,尤其是动态非线性往往被忽略。第二类是控制理论应用于提高和改善电力电子电路本身的某些性能,这类研究是对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结构进行建模,将它视为一个动态非线性系统并计及其负荷特性,利用控制理论来改善它的某些特性。控制理论广泛用于电力电子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是弱电控制强电的技术,是弱电和强电的接口,而控制理论是这种接口的有力纽带,电力电子装置则是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元件和重要支撑技术。3 部分已有电力电子书籍(教材)的情况我国国产电力电子技术始于田心1958年生产的晶闸管,曾应用于著名的韶山1型机车。经历整流器、逆变器和变频器时代,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初出现的MOSFET和IGBT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标志传统电力电子技术进入现代,又涌现出IGCT、IPM、PowerIC、CoolMOS和新型IGBT等新的电力电子器件,于是一批介绍这些器件及其构成的电力电子电路的书籍和教材应运而生。3.1 1999年华北电力《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原理与应用》3.1.1 内容简介全书分为十章。第1~6章为基础部分,讲述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以及基本的电力电子电路及其分析方法;第7~10章为应用部分,讲述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机驱动和电源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应用电力电子装置后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1.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华北电力大学张一工、肖湘宁同志编著的《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原理与应用》1999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可作为高校电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3.2 2000年西安交大《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3.2.1 内容简介全书分为八章,由三大部分构成。第1章为基础部分,介绍电力电子器件,主要包括晶闸管、IGBT、电力MOSFET;第2~5章和第8章为“四大变流”及“组合变流”的电力电子电路部分,包括第2章整流电路、第3章直流斩波电路、第4章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和交交变频电路、第5章逆变电路、第8章组合变流电路;第6~7章为控制电路部分,介绍对各种变流电路都适用的PWM控制技术(第6章)和软开关技术(第7章);应用部分未单独设章,而分散在相关各章节中,并附有5个教学实验以各研究电路性能。 3.2.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西安交通大学王兆安、黄俊、杨君等同志编写的《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2000年1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是“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也是教育部批准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的本科生。3.3 2000年上海工大《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第3版)3.3.1 内容简介全书分为八章。第1章为功率二极管、晶闸管及单相相控整流电路;第2章为三相相控整流电路;第3章为晶闸管有源逆变电路;第4章为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GTR、GTO、Power MOSFET、IGBT、SIT、SITH、MCT、IEGT、PIC);第5章为直流斩波电路;第6章为交流调压电路;第7章为变频电路;第8章为典型电力电子装置介绍。可见第1章D、T及第4章为电力电子器件部分,介绍了工作原理及使用特性;第1章单相整流及第2、3、5、6、7章为电力电子电路部分;第8章为应用部分,介绍IGBT的开关稳压电源、UPS、晶闸管中频电源。另外还附有锯齿波同步电路、三相全桥整流、IGBT斩波电路的实验研究。 3.3.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上海工业大学莫正康、钱新宇、王楠等同志编写的《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第3版)2000年5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是“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可供普通高等工科教育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师生使用。3.4 2002年华中科大《电力电子学》3.4.1 内容简介全书分为八章。第1章从应用的角度介绍电力半导体器件的特性;第2、3章讲述利用相控原理的可控整流与有源逆变和交-交变频器;第4章讲述研究DC-DC变换的斩波器的工作原理;第5章主要分析采用PWM技术的无源逆变器;第6章是有源功率因素校正;第7章是软开关技术及其应用;第8章是开关电源。可见该书也由器件、电路和控制三部分组成,其中第6~8章是当时的新技术,如电感电流临界连续的功率因素校正的原理电路分析,直流环节谐振的软开关逆变器补偿损耗电流的计算公式,电压电流工作波形的计算,以及反激式、正激式、半桥式和桥式变换的开关电源的输入输出和导通时间的统一公式,都是亮点。该书指出晶闸管斩波电路、晶闸管PWM逆变器,在很多应用领域已被IGBT所替代,因此应从教材中删除这部分内容。但又介绍了有明显特点的晶闸管相控交流调压,而未讨论采用IGBT的高频斩波交流调压的Buck、Boost和Buck-Boost电路。 3.4.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华中科技大学贾正春、马志源、黄声华等同志编写的《电力电子学》2001年1月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可作为授课80学时左右的本科电工类学生的专业用书。3.5 2004年浙江大学《电力电子技术》3.5.1 内容简介全书分为八章。第1、2章讲述电力电子器件及其驱动与保护电路,包括传统的半控型晶闸管和全控型各类自关器件;第3~6章介绍AC-DC、DC-DC、DC-AC、AC-AC四类基本变换电路,其中包含PWM技术、整流和逆变电路的多重化、多电平化,以及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PWM整流电路、矩阵式交-交变换器等;第7章专门讨论谐振软开关技术,适应变换电路高频化趋势;第8章单列“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如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晶闸管无换向器电机、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变速恒频发电技术、有源电力滤波器、UPS、静止无功补偿、静止无功发生器、高压直流输电、灵活交流输电系统。该书编写中一方面注意了电力电子技术本身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教学所需要的循序渐进性,同时也突出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需要、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的针对性,全书结构体系比较合理。3.5.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浙江大学贺益康、潘再平等同志编著的《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4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教材。3.6 2004年北京机工《电力电子技术实验》3.6.1 内容简介全书有33个实验,涵盖了器件、整流、逆变、斩波、交流调压、PWM变频电路、TC 787集成触发电路、晶闸管反并联单(三)相交流调压电路、MOSFET升降压斩波电路、GTO与IGBT斩波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单相PWM变频电路、单片机数字触发电路控制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TCF792B集成触发电路、IPM智能功率模块应用电路、HEF 4752三相变频电路和ABB变频器等。4个附录选编了相关常用元器件的参数及测试方法,内容全面丰富、实用。 3.6.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粟书贤、侯晓霞等同志编著的《电力电子技术实验》2004年8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其2009年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用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及其相近专业本科、大专、职业技术院校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材。3.7 2004年天津理工《电力电子技术》3.7.1 内容简介全书分七章。第1章介绍含绝缘栅双极型、静电感应、MOS栅控、集成门极换向等晶闸管器件及其串并联技术;第2章介绍可控整流电路与有源逆变电路;第3、4、5章分别介绍AC-AC、DC-DC、AC-DC-AC变换电路;第6章讲述变换器保护、器件热传导和散热器、谐振开关技术等问题;第7章介绍电力电子的MATLAB仿真。该书介绍在自动化领域广泛应用的MATLAB软件在电力电子技术仿真中的应用,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和提高设计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MATLAB仿真内容,可以解决教学学时不足和实验设备短缺的困难,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7.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天津理工大学王云亮、淮海工学院周渊深、南京工业大学舒志兵等同志编写的《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8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和科研设计人员的参考书。3.8 2006年华中科大《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3.8.1 内容简介全书分九章。第1章介绍电力电子变流和控制技术导论,包括电力电子学科的形成、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的技术经济意义、基本原理、控制方法和两类应用领域;第2章介绍了已得到广泛应用的几类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静态特性;第3、4、5、6章依次介绍DC-DC、DC-AC、AC-DC和AC-AC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第7章集中讲述电力电子变换器中辅助元器件和系统,包括开关器件的触发驱动器、开关过程的缓冲器、滤波器,过压过流保护,散热系统和控制系统,可使读者对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主电路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有一个总体认识;第8章讲述由两个或三个基本变换电路所构成、并已得到广泛应用的多级开关电路组合型交流和直流变换电源;第9章介绍了电力电子变换器、补偿控制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快速、 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显著提高发电机、输电线等电力设备利用率,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高效、优质运行。3.8.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华中科技大学陈坚、上海电力学院赵玲等同志编写的《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2006年1月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继续教育(函授)专升本学生教材,也可作为相近专业教材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3.9 2006年华北电力《电力电子技术》3.9.1 内容简介全书分九章,由电力电子器件、基本电力变换电路和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三大部分组成。第1章介绍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概况,各种典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结构、特性和参数;第2~5章讲述了四种基本电力变换电路的原理及其控制方法;第6~9章以电力系统为背景,介绍了各种电力变换电路的典型应用,即高压直流输电、静止无功补偿、有源电力滤波、同步电机控制。相对于其他电力电子教材,本书突出了应用技术所占的比重,体现了作为一门工程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并重的特点。 3.9.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华北电力大学石新春、杨京燕、王毅等同志编写的《电力电子技术》2006年3月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可作为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力电子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3.10 2006年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应用技术》3.10.1 内容简介全书分八章。第1章为绪论,综述了跨入新世纪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第2章为整流技术,讲述大功率相控整流器原理、功率因素改善、谐波抑制,整流装置功率因素校正,新型高频开关整流器及应用;第3章为逆变技术,讲述DC-AC变换技术原理、逆变装置设计、脉宽调制控制技术,多电平逆变器和通用变频器原理及应用;第4章为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讲述变电压直流调速的电源变换技术、直流调速系统结构、调速特性、调速系统控制技术;第5章为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技术,讲述交流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控制方法、标量控制、坐标变换和动态模型、矢量控制以及直接转矩控制;第6章为开关电源技术,讲述开关电源基本DC-DC变换电路及工作原理、主控元器件的设计和选择,以及软开关技术、同步整流技术和分布电源系统;第7章为电力电子变流器主电路设计技术,讲述器件的选择、使用、驱动,器件与变流器的保护,变流器的热设计,变流器的辅助器件设计和电磁兼容性设计;第8章为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实例,列举若干电力电子综合应用实例。该书在学习过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及其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使用的。按电力电子功率变换的类型分成若干章,每章相对独立地自成系统,以基础理论的概括和工程应用技术为主线,着重对主电路及系统控制技术进行阐述,并集中用一章提供若干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例,希望成为读者窥见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窗口。 3.10.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北京交通大学叶斌、郑琼林、童亦斌、金新民、王立德、张全柱、梁晖等同志编写的《电力电子应用技术》2006年5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电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科研院校、厂矿企业从事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3.11 2013年《现代电力电子学》 3.11.1 内容简介全书分八章。第1章为绪论,综述了定义、器件、变换技术和展望;第2章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中常用的数学方法;第3章为现代电力电子器件(含宽禁带);第4、5章介绍DC/DC高频功率变换(软开关/三电平/同步整流/交错并联)、动态建模与控制;第6章为多电平逆变器拓扑及PWM调制技术;第7章为SPWM变换器系统控制技术(动态建模);第8章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3.11.2 出版信息和使用层次浙江大学徐德鸿、西安交大陈治明、清华大学李永东、华中科大康勇和阮新波等同志编著的《现代电力电子学》2013年5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供已具备电力电子技术初步知识的读者进一步学习,是一本电力电子技术的高级教程。可作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开关电源、UPS、变频器、新能源变流器等开发、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4 内容规划的原则书籍(教材)内容规划的的终极目的是传播有益于生产力发展的信息,在主题确定以后,规划、遴选并确定具体内容是完成书籍(教材)问世的关键。4.1 深刻理解主题是内容规划的源头一般认为,1957年GE公司研制出的第一个晶闸管标志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晶闸管和晶闸管变流技术的发展而确立了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但晶闸管出现前的时期就已经有用于电力变换的电子技术,可称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史前或黎明时期。1970年代后期以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双极型晶体管(BJT)、电力场效应管(Power-MOSFET)为代表的全控型器件(通过对门极即栅极或基极的控制既可以使其开通又可以使其关断)迅速发展,使电力电子技术的面貌焕然一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80年代后期,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可视为MOSFET和BJT的复合)为代表的复合型器件集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通态压降小,载流能力大于一身,性能优越使之成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主导器件。为了使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减小,常常把若干个电力电子器件及必要的辅助器件做成模块的形式,后来又把驱动、控制、保护电路和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功率集成电路(PIC),代表了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4.2 信息分解,收集整理书籍信息信息分解不是简单的资料整理和汇总,而是赋予其文化意义上的理解和在知性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创作。提高分解与提炼信息,使主题内容条理化、逻辑化、深入浅出化,提高信息传达的表现力。电力电子技术是建立在电子、电工和自控三大学科上的综合性学科,本身是大功率的电技术,多为强电工业服务,故常归属电工类。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和电力电子装置及其系统。电力电子器件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最常用的是单晶硅,理论基础为半导体物理学,工艺技术为半导体器件工艺,还大量应用了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电路吸收了电子学的理论基础,根据器件的特点和电能转换的要求,又开发出许多电能转换电路,包括各种控制、触发、保护、显示、信息处理、继电接触等二次回路及外围电路。利用这些电路,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组成了各种用途的整机,称为电力电子装置,与负载、配套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4.3 把握书籍(教材)规划设计内容的内在联系在书籍(教材)整体规划中,要强调贯穿全书的主线的准确把握能力,如同一种格调,最重要的是从内到外的整体思考的呈现。《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等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应用电力半导体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包括电压、电流、频率以及波形等方面的变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各类电力电子器件特性的基础上,掌握各类基本变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门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这一目的、完成这一任务,建设能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遵循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内容围绕主题的、剖析深入浅出的教材是实施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5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规划目录经过研究《高等教育法》和教学大纲、确定主题、研究同类书籍(教材)并比较等阶段之后,确定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规划目录,计划分十章约600千字。经中国电力出版社XM45192鼎力支持、审核同意后进入写作阶段,计划于2015年交稿并出版。该书计划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力电子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主要内容(目录)如下:概论(计划30千字) 0.1 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0.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 0.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概况 0.4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电力电子器件(第1章:基础) 第二部分:电力电子电路(第2~5章:传统技术)第三部分:PWM控制、软开关、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第6~8章:新技术)第四部分:电力电子应用(第9、10章:扩展) 第1章 电力电子器件(计划50千字)1.1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1.1.1 电力电子器件的概念和特征 1.1.2 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类型1.1.3 电力电子器件的模块化与集成化 1.1.4 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领域 1.2 电力二极管1.2.1 PN结的工作原理1.2.2 电力二极管的结构与基本特性 1.2.3 电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2.4 电力二极管的主要类型 1.3 晶闸管及其派生器件1.3.1 晶闸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3.2 晶闸管的基本特性及主要参数 1.3.3 晶闸管的派生器件 1.4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1.4.1 结构与工作原理 1.4.2 动态特性 1.4.3 主要参数 1.5 电力晶体管1.6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1.6.1 结构和工作原理 1.6.2 特性1.6.3 参数(类似MOSFET) 1.7 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 1.7.1 IGBT结构与工作原理 1.7.2 IGBT特性 1.7.3 IGBT参数1.7.4 IGBT的擎住效应与安全工作区 1.8 其它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本章小结第2章 相控整流电路(计划50千字) 2.1 单相可控硅整流电路2.1.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2.1.2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全控/半控) 2.1.3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2.2 三相可控硅整流电路2.2.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2.2.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2.3 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2.4 有源逆变电路2.4.1 有源逆变产生的条件 2.4.2 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2.4.3 逆变失败与最小逆变角的限制 2.5 电容滤波的不可控整流电路 2.6 整流电路的谐波与功率因素 2.6.1 谐波和无功功率分析的基础 2.6.2 谐波和功率因素对电网的影响 2.6.3 整流电路交流测谐波与功率因素 (带电感负载时可控)2.6.4 整流电路直流侧谐波分析 2.7 其他可控整流电路 本章小结第3章 直流斩波电路与交流电力控制电路(计划50千字)3.1 DC-DC变换电路概述3.2 非隔离型DC-DC变换电路 3.2.1 降压(Buck)斩波电路 3.2.2 升压(Boost)斩波电路3.2.3 升降压(Buck-Boost)斩波电路 3.3 隔离型DC-DC变换电路 3.4 交流电力控制器 3.4.1 交流调压电路 3.4.2 交流调功电路3.4.3 交流无触点电力电子开关 本章小结第4章 无源逆变电路(计划60千字) 4.1 逆变概述4.1.1 逆变器的分类 4.1.2 换流方式4.2 电压型逆变电路4.2.1 单相半桥型逆变电路 4.2.2 单相全桥型逆变电路 4.2.3 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4.3 电流型逆变电路 4.4 谐振型逆变电路本章小结第5章 组合变流电路(计划60千字) 5.1 间接交流变流电路 5.1.1 交-直-交电路 5.1.2 交直交变频器5.1.3 恒压恒频(CVCF)电源5.2 间接直流(直交直)变流电路 5.2.1 正激电路 5.2.1 反激电路 5.2.3 半桥电路 5.2.4 全桥电路 5.2.5 推挽电路5.2.6 全波整流和全桥整流 5.2.7 开关电源本章小结 第6章 PWM控制技术(计划60千字) 6.1 PWM概述6.2 逆变电路的SPWM控制方法 6.2.1 计算法和调制法 6.2.2 SPWM的基波电压 6.2.3 脉宽调制的制约条件 6.2.4 异步调制和同步调制 6.2.5 SPWM控制的实现方法 6.2.6 PWM逆变电路的谐波分析 6.2.7 PWM逆变电路的多重化6.3 逆变电路的其他PWM控制方法 6.4 多电平逆变器的PWM控制 本章小结第7章 软开关技术(计划60千字) 7.1 软开关的基本概念 7.1.1 硬开关和软开关7.1.2 零电压开关和零电流开关 7.2 软开关电路的分类准谐振电路、零开关PWM电路、零转换PWM电路 7.3 典型的软开关电路7.3.1 零电压开关准谐振电路 7.3.2 谐振直流环7.3.3 移相全桥型零电压开关PWM电路 7.3.4 零电压转换PWM电路 本章小结第8章 矢量控制技术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计划60千字)8.1 矢量控制技术8.2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第9章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计划60千字)第10章 电力电子技术在交通运输等行业中的应用(计划60千字) 作者简介 朱文杰,男,汉族,长沙人,198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即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高级职称(1999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2002年)兼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了水电站自动化及新技术应用的教研。通讯地址:410077 长沙市天心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1] 王兆安,刘进军. 电力电子技术(第5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3.01重印);[2] 陈坚.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第三版)[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2;[3] 林忠岳. 现代电力电子应用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06;[4] 汪继祥. 作者编辑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07; [5] 编写组. 作译者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1。 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隔离刀开关型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