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房摔伤如何索赔受伤索赔问题

在健身房发生意外谁担责?
■ 时报记者 田敏 报道
去健身房健身,是当下很多年轻人选择的休闲方式之一。由于健身房内有跑步等运动强度大的方式,因此对于健身者身体状况也有要求。比如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都不能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一旦在健身房发生意外,就难以界定责任归属了。今天本报请来律师与大家一起探讨在健身房发生意外后存在的法律问题。
跑步机上健身 发生猝死索赔百万
5月18日晚上,杭州某健身馆发生了一起悲剧,32岁的周小姐在跑步机上跑了2分多钟后突然倒地,再也没有起来。近日,周小姐的家属以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为由,将健身馆告上了法庭,要求百万赔偿。随后,健身房监控录像的内容被爆出,18:21,周小姐上了跑步机,私人教练跟她说了几句就走开了,周小姐开始快走。18:23,周小姐突然手捂着胸口,另一个手伸过去关了跑步机,即刻人就倒下了。此时有五六个人冲过去,也有教练在打电话叫救护车。最终周小姐被诊断为心源性猝死。有网友认为,健身教练不具备急救常识,如果采取简单急救就不会导致女子死亡。
律师解析:天津君荐律师事务所赵治国律师表示,这起纠纷中,其实死者家属的争议点在于健身房没有及时为该女子做心肺复苏延长女子生命等待医生救援。其实除了游泳、滑雪等技术性较强且容易造成人身损害的运动,要求教练有救护职责外,健身市场并没有对教练具备救护能力有相关要求,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要采取专业救护。因此家属质疑这一点不太合理。
周小姐作为成年人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应该合理健身,不宜运动过量。因此周小姐自身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另外,健身房作为管理方,与健身者达成了协议,就应该对健身者的人身安全起到保护作用,私教应该随时观察健身房内健身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合理限制安排健身者的运动量。因此当事人家属可以主张侵权赔偿。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女子健身 脚踝卡在“动感单车”中
6月9日左右,一名女子在滨海新区大港街世纪大道一家健身房内健身,不慎将左脚卡进“动感单车”车蹬与车架之间的缝隙里。知情者介绍,事发时,由于大家都按照音乐节奏“奋力”骑着单车,该女子脚下一滑,左脚偏离脚蹬,旋转的脚蹬随即将她的左脚脚踝带入脚蹬与车架之间的缝隙里。健身房的工作人员在得知她被卡后,立即前来帮助其解困,并用涂抹润滑剂等多种方法,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情急之下才请来消防员帮忙。律师解析:赵治国律师表示,女子是上动感单车的课程导致受伤,该课程是由教练带领进行的。如果教练在课程开始前没有向学员详细介绍课程内容和注意事项,或者对课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未尽到提醒义务,那么该女子不慎将脚卡入单车内,教练或者健身房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另外,伤者使用的器材是否正常运行也是判断责任的一个因素。如果健身房没有起到提醒或者警示义务,伤者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对健身房提出赔偿要求。如果教练的课程开始前已经对课程注意事项起到了提醒义务,且器材也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由于健身者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或者失误导致,那伤者需要为自己的受伤负责。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时报系产品在私教指导下锻炼减肥竟受伤 最终健身房退了2节课费用_中国江苏网
&&&&&&&&&&正文
在私教指导下锻炼减肥竟受伤 最终健身房退了2节课费用
  中国江苏网7月27日讯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眼下,随着夏季高温,去健身房运动越发受到市民的青睐。但是月初市民殷女士向市工商局“智慧315”消费维权平台投诉说,因为私教指导做了一个动作,竟然导致自己急性腰椎间盘突出。锻炼者在健身房锻炼如果受了伤,责任究竟如何认定?记者进行了相关走访和调查。
  投诉:在私教指导下锻炼竟受了伤
  市民殷女士7月5日向市工商局“智慧315”消费投诉平台反映说,5月份的时候在市区一家健身会所请了一个减肥私教,双方约定每节课260元。但在6月29日一次接受私教锻炼指导时,由于其中一个动作幅度太大,当时殷女士就向教练明确表示做不了,但是,教练还是坚持让殷女士做了这个动作。
  但到了第二天,殷女士就感觉到了腰部不适。7月2日,殷女士前往三五九医院治疗,初步诊断为腰肌劳损;7月3日,殷女士又前往市中医院拍片检查,确诊为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向殷女士表示,导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健身锻炼不当造成的。于是殷女士找到健身房,但健身房拒绝承认殷女士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与减肥私教的不当指导有关。
  市工商局“智慧315”消费维权平台在接到投诉后,向健身房方面了解了相关情况,经协调,健身房最终同意退还殷女士两节课的减肥私教费用。
  现象:锻炼者健身房受伤时有发生
  除了由于私教指导不当而造成锻炼者受伤以外,锻炼者使用健身房的健身器材时,也会产生受伤事件。市消协调查发现,许多健身者对健身器材不懂行,初来健身房并不十分清楚如何正确使用健身器材。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健身房的教练会对刚入会的会员进行器材方面的指导,有的健身房则没有此项服务。此外,健身器材摆放不合理的现象也较为突出,健身者在使用健身器材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被身旁的其他器材所伤。
  此外,健身器材的卫生状况也频频被锻炼者诟病,如果健身器材得不到有效消毒,也存在“伤人”的可能,发生交叉感染疾病。不少有过在健身房锻炼的市民反映,由于健身房健身器材使用频率过高,往往是还没来得及消毒,就会有人继续使用。同时健身房的服务人员往往有限,基本上不可能每台健身器材前都跟着一个保洁服务人员。
  提醒:健身受伤依据消法可索赔
  市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是由于健身设备存在不合理的安全隐患,而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的,依据消法中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消法中的规定适用于在健身房受伤的健身者,但如果健身设备不存在安全隐患的话,追究健身房的责任,难度相对较大。
  市工商局“智慧315”消费维权平台相关负责人称,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在健身房贴出告示提醒消费者注意自身安全,或者在健身教练已经做出了指导的情况下,消费者个人使用器械不当或不按照计划进行锻炼造成的伤害,主要由消费者个人承担,健身房也承担相应责任。但如果是由于器械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健身教练指导不当引起的个人伤害,则应该由健身房承担大部分责任。(陈红生 施静静)
责任编辑:韩震霞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女子在健身房锻炼扭伤脚踝 索赔医疗费、误工费遭拒绝
浙江在线08月27日讯
&健身会所的意思是让我走法律途径解决。可试想下,我一名普通打工者哪有钱请律师呢?&昨天,一名网友在义乌稠州论坛发帖,讲诉她在义乌某健身会所锻炼受伤的经过,要求健身会所承担赔偿责任。昨天,记者联系上当事人吴承美核实事情经过,并介入调解这起纠纷。不过,健身会所一名韩姓负责人表示,此事已无和解可能。
  【网友反映】
  健身受伤会所不担责
  吴承美来自贵州,在义乌一家网站上班。由于身材偏胖,她就琢磨着去减肥。6月28日,吴承美前往位于经发大道的某健身会所咨询办卡事宜,并于第二天花1280元办理了一张健身年卡。&隔了两天,我去健身,可没有教练教我。到现在,我还不会使用健身器械。特别是动感单车,连调快慢都不会。&吴承美说,正因无教练指点,为她之后的受伤埋下了伏笔。
  7月28日晚7时许,健身会所组织会员骑动感单车,吴承美也开始锻炼。动感单车速率很快,骑了10多分钟后,吴承美感觉吃不消了。可她不会调节快慢,脚也被鞋套束缚住。结果,她瞬间被脚踏板带倒,脚踝被卡住,疼得直哆嗦。
  事故发生后,在几名顾客和教练的帮助下,吴承美总算脱身,脚踝受伤部位已呈青紫色。&我的脚无法落地,可健身会所的经理没管我。&吴承美说,她只能打电话叫来朋友,将其送往医院。经过诊断,医生说&骨头没有大碍&。
  吴承美原本以为,自己最多一星期就能恢复正常。没想到一个月过去了,受伤的脚仍无法下地。她又去医院复诊,医生说&得休养3个月&。吴承美开始担心起来,这才想起到健身会所讨说法。不过对方表示,最多只能赔偿一半医疗费。
  &我3个月无法正常工作,要求健身会所承担一个月工资作为误工费,并不过分。&吴承美说,她希望健身会所退还年卡费用,承担一半医疗费,并赔偿3000元误工费。
  【会所回应】
  双方已无和解可能性
  昨天,记者采访了该健身会所一韩姓负责人。&她不是第一次骑动感单车,之前没出过事,而且动感单车有温馨提示牌。&韩先生表示,吴承美受伤的原因主要在其自身,责任不能全由健身会所承担。而且,吴承美在事发一个月后才到健身会所索赔,不排除其他原因造成伤势加重的可能性。
  &本来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我们同意承担一半医疗费,但不赔偿误工费。现在闹到这个地步,双方已无和解可能性。&韩先生说。
  ☆律师观点
  若教练未指导,健身房应担责
  浙江纵伸律师事务所律师金京华表示,消费者与健身会所之间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年卡能否退,要视合同约定。
  针对在健身房锻炼发生意外,金京华表示,若教练没有尽到指导义务,健身会所就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需要提醒的是,关于误工费损失,应由消费者提供证据。
  金京华建议,吴承美应向当地消保部门反映问题,请求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只能走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健身房|受伤
责任编辑:
缪歌妮(实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射箭沙龙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随时随地,快速访问
只要手机在手,您都可以快速、方便地看贴发帖,与论坛好友收发短消息。
极致优化,畅快"悦"读
独有的论坛界面和触屏设计,手机论坛也变得赏心悦目,操作自如。
即拍即发,分享生活
不管是风景图画,还是新闻现场,拍照发帖一气呵成,让您在论坛出尽风头。
下载客户端后,拍摄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或者通过以下地址访问: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健身房摔伤如何索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