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菜新业态发展高峰论坛在哪里举行将在哪里举行?

中国油菜新业态发展高峰论坛将在哪里举行?_百度知道
中国油菜新业态发展高峰论坛将在哪里举行?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7月19日,中国油菜新业态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芥花油之都”授牌仪式在呼伦贝尔举行。在本次论坛上,国内外知名油菜育种、种植、加工的专家、学者等逾200人齐聚一堂,对油菜的多重功能及其发展战略,芥花油营养优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会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呼伦贝尔市“中国芥花油之都”的荣誉称号。呼伦贝尔地处北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于典型的高寒旱农业带,这里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度大,适宜油菜生长。经过60多年的种植发展,目前,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每年种植非转基因双低油菜两百万亩以上,年产芥花油11万吨,这使呼伦贝尔已经成为是我国粮油作物的主产区和我国最大的春油菜种植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王国林说:“呼伦贝尔农垦以打造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从供给侧发力,把创建油菜全产业链,绿色、高产、高效、模式作为重点实现突破,连续承担了国家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就油菜的功能而言,王汉中介绍,国产油菜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0%以上,油菜中含有高硒、钙、维生素C、能有效的增强男性的生殖功能,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食用油,且油菜除了菜用之外,还具有多重功能,如蜜源、观花、轮作培肥等。
采纳率:9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云南是农业大省,其多样的民族风情、久远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景观资源,为云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云南省凡是靠近城市和有旅游资源优势的乡村,都不同程度地搞起了休闲农业。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农民空闲的房屋、剩余的劳动力、自产蔬菜水果等,都派上了新用场。城市周边的“农家乐”,客人吃一餐饭只收10元钱,但是源源不断的游客,日积月累的收入,使经营的农户很快富裕起来了。
  随着乡村休闲活动的深入开展,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促使农民不断地拓展视野,转变观念。城市人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影响着当地农民。农民还通过培训、自我学习等多种方式,在提高为游客服务水平的同时,农民自身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专题以三个典型美丽田园景观为窗口,反应了云南省在发展休闲农业,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的第二空间的同时,将潜在的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拓展了农业发展方向。
  如果云南在打造农业休闲大省和生态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代表性景观,这个代表性景观就是2014年被农业部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的界头油菜花。界头镇油菜花是腾冲县5年规划中重点打造的农业景观之一,也是腾冲花海节的主会场。
  记者收集到的界头镇的资料显示:界头镇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日照充足、雨量适宜,气候温暖,具有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全县重要的烟、粮、油生产基地,素有“腾越粮仓”和“边陲江南”之美誉。就油料作物油菜花而言 ,仅在高黎贡山脚下的12个行政村,油菜种植面积就超过7万亩,县城至界头公路沿线达到4万亩,全镇油菜种植规模超过15万亩。
  界头镇副镇长何晓芸很自豪的对我们说:“界头镇位于腾冲县东北部,是整座高黎贡山最美的一段,拥有高黎贡山的清甜甘泉、印度洋的暖湿季风、北回归线的和煦阳光、孟加拉湾的均匀降雨、万年的火山灰土五大区位优势。每年2月初至3月中旬,是观赏‘十万花海’最佳时期,田野与村庄错落有致,呈现出一副‘屋在林中、林在田中、人在画中’的优美画卷,有来自美国和四川、贵州以及德宏、大理的国内外游客,也有赏花的腾冲本地人。”
  在走访这个地方之前,除了这些自然环境和传统农业因素之外,我更想知道和感兴趣的是这个农业景观是如何运行的,用什么方式吸引游客,提升经济,她的创新之处在哪里。我心中的疑问――一个刚刚兴起的油菜花会不会让人感觉很苍白很单调,缺少体验和文化厚重感――随着对这个景观的逐步深入后逐渐消除了。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一直以来,界头镇主要围绕打造滇西最大的农业基地“富民兴镇”的发展目的,大力发展烤烟、粮食、油菜、特色经济林、畜牧业支柱产业。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遍地开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界头镇依托土地资源和气候优势,在生态观光农业上做文章,在全镇范围内大规模种植油菜,着力打造油菜花海旅游观光走廊,发展田成方、沟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及生态旅游观光业。
  这次来到界头,正好赶上以“相约腾冲,情定花海”为主题的2015年腾冲花海节。为丰富体验项目、增加节庆吸引力,界头镇同期举办了乡村音乐会、骑行比赛、摄影、游记创作大赛及民俗文化表演等系列活动,使游客在充分感受腾冲旖旎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情怀之美的同时,增强了对腾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需要‘政府搭台,农民和企业唱戏’。我们镇党委和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宣传推介。目前,界头通过种植油菜花,每年一产大约有1.6个亿。现在,我们通过春花带动游客观光,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可拉动经济增长2个亿到3个亿。下一步,大量的游人来到这个地方,看到那么好的生态,那么优质的油菜,他们就需要旅游产品。我们将引入企业,开发当地蜂蜜、菜籽油和水牛奶等特色产品,增加二产收入。只有这种循环式的发展,老百姓才不会撂慌,政府税收就可以继续扶持整个产业链。”界头镇党委书记李心孝说。而当地农家乐老板李兴灿则更直白的道出了“春花经济”发展给他带来的好处,“种油菜的收入远没有开农家乐的收入高,现在我通过开办农家乐,一年中两个半月的收入就能达到40-50万元,我下一步还要扩大经营规模”。
  基于此,界头镇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时,出台了《界头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因村制宜、突出重点,结合自然地形,依托山水资源,精心设计载体,形成“一景、一业、一貌、一品”,力争通过2至5年的建设,让全镇成为秀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以“农旅联姻”为突破口,让更多的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或从事服务业,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劳动变运动、农民变居民、农产品变商品、就地城镇化”。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使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从而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条。
  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届花海节吸引游客达15万人次,乡村旅游经济收入达1500万元以上。2015年成功举办的第二届花海节,春节黄金周期间,到界人数达20多万人,实现收入达6000多万元。
  将来,界头镇的油菜花产业将不仅局限在景观农业的范畴内,他将成为一个一二三产融合的油菜产业发展基地。
  而且,对界头所在腾冲县而言,此时的界头油菜花,也不再仅仅是开发方的一个景观项目,更逐渐开始变成了一个以油菜花为支柱产业的滇西小镇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转型的载体。油菜花对界头镇当地包括休闲农业在内的多个产业发展的影响将进一步得以体现。
  在高黎贡山脚下的腾冲马站乡和睦村,一个有389户人家的小山村,被誉为“中国红花油茶发源地”、“世界红花油茶基因库”、“云南山茶原生地”。在这个画一般的村子里,1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有7000多株,挂果的茶树有1500多亩。当地人与红花油茶这种植物亲密相守了800多年,人因茶树而生,茶树因人而存,人与茶树亲密厮守,让我们品出了一种自然天成的味道。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茶油更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品位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油茶全身都是宝,茶籽经过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佳味香,营养丰富,有降低血压、血脂和软化血管等作用,并能增加人体免疫力,具有美容、保健价值。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的今天,红花油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观赏价值成为和睦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
  采访组一行沿着贯穿全村的休闲主干道、观花旅游环线进行了参观。红花油茶树形优美,其花花色好、周期长,从12月开至次年3月份,近半年时间里,这些鲜花的花朵都会点缀在枝头,成为不可多得的美景。每年到这来观光旅游的人数络绎不绝,给当地农户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和睦村拥有挂果的红花油茶超过一半,全村300多户家家都有油茶树,这些树也成为村民们的摇钱树。该村年产茶油1500公斤,按每公斤260元计,产值39万元。和睦村里,每家每户都是一个榨油小作坊,挂果时节,古老的榨油机就会转动起来,茶油香气弥漫在小山村上空。
  在促进村民就业上,目前全村共有7户农家乐,1户民居旅馆,带动周边实现村寨发展农家乐10户,实现新增就业岗位近100个,同时实现部分养殖产品、蔬菜就地商品化。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和睦村作为腾冲花海节的分会场,该村及周边村寨实现餐饮住宿营业收入30余万元。
  和睦村倾力打造的“中国红花油茶第一村”品牌,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大力改善全村基础设施,为农民致富增收开辟了新路。
  先有油菜花,后有罗平。
  罗平是一座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小城,有“鸡鸣三省”的美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这里写下“罗平著名迤东”的赞句。不过,真正让它享誉世界的却是罗平的油菜花海。
  每年的二三月份,80万亩的油菜花在罗平坝子竞相开放。罗平油菜花海曾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称号,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中国美丽田园”。随着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兴起,罗平油菜花产业带以其优美的花海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乡村风情,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挖掘油菜文化,发展油菜花休闲旅游,促进油菜增值、菜农增收和罗平繁荣,已成为罗平油菜产业带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当地农民有的就地取材自编花环在路边销售,每个2―10元不等,每天销售50―80个左右,一天收入能到300元左右;有的使用自家耕牛,稍微装扮就成了观光牛车,一辆牛车每天拉客不低于100人,收入400元左右;也有很多人将现采的新鲜蜂蜜摆在田间地头出售。
  据了解,罗平每年都能吸引上万放蜂人在油菜花地旁风餐露宿,放蜂采蜜,这些都给罗平油菜附加产品的生产注入了巨大的动力。罗平不但是全国油菜生产基地县,还是西南地区蜂产品的交易中心。记者在众多放蜂人中随机采访了一位蜂农,由于当天气温较冷,他正围坐在炉子边烤火,他告诉记者,罗平油菜花节的成功举办,前来旅游的人比较多,蜂蜜现场销量非常好,他家有5亩地、20箱蜂,能收获蜂蜜1吨半,每年收入大约5-6万元,以前单靠油菜籽收入仅5000元。
  尽管罗平油菜花休闲旅游的开发已见成效,但罗平现有的油菜花旅游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罗平油菜花通常都是在头年的冬腊月播种,次年的二、三月份开花,一年中也就只有2个月左右的观赏期。就目前开发出来的油菜花旅游资源,只形成开花时节“走马观花”式的观赏,花期过了就进入休闲淡季。
  记者认为开发油菜花旅游,不应只局限于观油菜花,应该把其所有价值都展现给大众。为了使油菜花“四季开放”,从油菜产业链这一角度来考虑,应该从油菜的选种、种植、收获、加工、利用及油菜附加值等环节的开发,提升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部休闲农业处的梁漪介绍:“在青海门源地区,油菜花种植由政府统一规划,各乡镇插种植成熟期不同的品种,配合开发不受季节性影响的休闲项目,使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景观,色彩也更丰富,整个观赏期持续有3-4个月。”
  就目前开发出的油菜花休闲项目而言,花色品种单一,游客除了看油菜花及其他几个景点外,再无可看之花,储备项目馈乏。而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开发,并且都各具特色,只记者了解到的就有:贵州的万峰林、青海门源、湖北荆门、江南一带、陕西汉中一带……都已经开展油菜花休闲,可见油菜花旅游的竞争之剧烈,虽然各有千秋,但由于是同一种农作物,无可避免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景观。并且随着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可能还会有更多地方开展油菜花旅游。虽然各地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各有特点,但都是利用优美的农业景观和优越的乡村生态环境作为开发的前提条件,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
  同行的人群中有人提议:“如果是我,就在观景台边建一个咖啡厅或者茶吧,边喝茶边看花边拍照。” 可见,需求与消费呈现多元化倾向,对“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型农业兴趣降低,而青睐于求新求异,更期望乐在参与。所以,将油菜花农业景观与其它景观相结合,将传统的油菜花农业观光模式提升一个等级,使其更适合休闲度假。例如,浙江小舟山也开始了从“种田地”到“卖风景”的转变,将创意耕种规模扩大,300余亩的荒田上30余个图案,双爱心、丘比特箭、神舟火箭、大黄鸭、蒙娜丽莎的微笑等创意图案被“描”在油菜花里,令人眼目一新。
  我们期待更有“创意”油菜花景观早日出现在罗平游客面前,到时我们将会对这个做进一步的分析。
<a class="a"
<a class="a"
<a class="a"
制作单位:农民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油菜价格行情(批发收购价格)各地市场油菜最新报价-食品价格,农产品价格日报-中国食品产业网
温馨提示:
1、按地区市场查询,先选择地区,再选择市场名称,最后点击查询 。
2、按产品品种查询,可以输入一个关键字,系统会列出相关的品种供您选择,最
后回车确定。
3、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市场风险由网友自行承担。
市场名称:
油菜价格行情(批发收购价格)各地市场油菜最新报价
默认单位:元/千克(公斤);报价日期:&& 换个日期
油菜相关的批发市场报价
·&&·&&·&&·&&·&&·&&·&&·&&·&&·&&·&&·&&
油菜的相关专题
油菜的相关资讯
          
Copyright & 2007 foodq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食品产业网 版权所有青贮饲料,油菜产业突围新希望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张爱虎 韩晓玲 通讯员 孔剑 刘涛
  昨日,春雨如注。涉农领域的六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官春云、李德发、朱英国、印遇龙、张洪程,来到仙桃市沙湖农场,冒雨下田,为饲料油菜测产。
  这里,是我省高效冬春饲用作物种植与转化项目启动暨饲料油菜生产观摩会现场。
  田野里,收割机轰鸣,将刚刚乳熟的油菜收割打碎喷送到斗车。不远处的沙湖畜禽养殖场,工人们将碎油菜与稻草送进粉碎搅拌机,混合打包密封,为发酵青贮饲料作准备。
  业内周知,在大量廉价油料进口冲击下,国内油菜籽价格去年呈断崖式下跌,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下降。我省油菜面积、产量多年全国第一的地位岌岌可危。如何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提高种油效益十分关键。
  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主导示范的饲用油菜生产,为油菜产业突围带来了希望。昨日在沙湖农场现场测产结果显示,饲料油菜的亩产量可达4.888吨。按每吨250元计算,纯收益可达800元,远远超过菜籽收益。
  早在1999年,傅廷栋院士在甘肃等地开展试验推广,利用冬前两三个月空闲种植饲用油菜,成本低,效益好,不影响粮食生产,还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该成果通过农业部专家鉴定。近两年,这一成果开始在我省应用。目前,我省发展饲用油菜面积近10万亩,青贮玉米30万亩、青贮小麦10万亩,缓解了畜牧业青饲料短缺问题。
  傅廷栋院士介绍,研究成果表明,油菜作青贮饲料,干物质蛋白含量高达20%,可让羊提前两三个月出栏,牛增重明显。
  不过,南北方气候差异巨大,北方的研究成果在南方应用,还需要哪些改进,种植模式如何搭配,栽培密度如何适应机械化生产,如何在非牧区大面积推广?饲用油菜在我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需要科技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攻关。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高峰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