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一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发帖说明 本小组需要加入才可以发帖
[分享]从结构转行做建筑有什么途径?
发表于&&&&6602人浏览&&&&9人跟帖&&&&筑龙币+20&&&&
问题:本人土木工程毕业,做结构工作两年,想改行做建筑,有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法或途径呢?怎样才能跨入建筑的门槛呢?怎样让公司接受呢?回答一:袁牧,建筑师很奇怪,结构这么差么,建筑这么好么,好多都想转。。。建筑结构毕竟是两个行业,转行没有捷径,认真花3~5年的时间去补本科知识和技能,然后就像一个普通毕业生一样开始入行。一、让我们来算算改行的学习量。本科建筑学是五年,假设公共课、为人处事这些占去2年,那么起码有3年纯专业。这三年就算按8小时算,那就是365天x3年x8小时=8700小时。其实呢,按正常教学计划,专业课内外时间投入应当是1比1,这也是建筑系学生熬夜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你的课外学时是教学计划安排好的!实际上我们的本科基本是满负荷,连节假日出去玩都是调研+写生。基本上,按10000小时算还是合适的。貌似符合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也许吧,反正我没看过。如果你是每天上班之余,投入4小时,那么你用个六年达到本科生水平算是很快了,这还没有考虑建筑学院的师资软硬件资源和同学的互相促进,以及年轻人的充沛精力与好奇心。能够补偿一点的是成年人的社会阅历,但这远远不够。转行从来都不是不可以的,但是本质性的代价,是没有人能够略过的。你要转行,可以,但你付得起这代价吗?二、再让我们来算算不同行业的质的差别。建筑本科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比较庞杂,思维方式和理工科差异比较大,因此需要专门的师资、资源、教学方式。不然谁想学都能学的话,高考是用来干嘛的?高考是用来争夺这些教学资源的。就像不同的建筑系,教学水平也是千差万别的,前面的工作量基础,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更不用说个人的兴趣和勤奋是否达标,很多人是叶公好龙,入了行只有后悔。我同班的转行的同学也有超过10%了。你确定你想付出代价来转行?三、目前我知道的有效的办法无非3种。1、回去重读建筑本科,按部就班。很多人做不到,但我目前已经成功转型的,是从一本医学院2年后退学,重考上一本建筑学的。真是个敢想敢做的好孩子,状态非常好。这几乎是最佳途径。而跨行业读个研究生,并不能弥补你本科一万小时的学习量。除非你的研究生课题刚好是和原专业交叉的,你可以省5000小时,这样研究生2年补5000小时,刚好够,但是这个研究生学位的质量就够呛了,只比本科生好一点儿。2、找个靠谱的师傅,按传统的师徒制度学。这个符合传统的师徒制度,让我带的话,我有信心把一个勤奋的好学生带出来,本科硕士我都教过,这个三年肯定够了,因为虽然学校有资源,设计公司也有偏实践的资源,建筑的实践性弥补了学校资源的不足,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发达了,有利于实践企业。但是,师傅凭什么要带你呢?学费怎么算?初学者没有3年以上,所能做的工作是无法带来像样的收益的,师傅是纯付出,然后呢,三年后出师了,跳槽了?这也是现在大小公司都没人愿意带徒弟的原因,不要以为现在大院还愿意带人,那是有条件的。只有你能同步的贡献有价值的劳动,比如你能做方案、做文本、做模型,作为交换,师傅会教你施工图、项目管理、现场经验,否则鬼才愿意带你,等你学会了跳槽啊?只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才学得到东西,这也算行业的悲剧,但是大家都逃脱不了这命运。我想题主如果要做学徒,那倒是也有办法,就是同步做结构的工作,但基本不拿薪水(基本生活费可以有),作为交换,师傅可以花精力去教你。只是这样的话,很多人就觉得就划不来了。而且,即使是我来带,并不代表有捷径,只是不走弯路,详见前面学习量的计算。简单估算的话,这个代价就算是新人三年的薪水,十几二十万,比学校学费还贵。3、纯自学自己正常工作,业余看点书,自学,公司有处得来的建筑师还可以跟人家请教,看起来轻轻松松就能转过去,真不错。但是,这种零散学习的状态,可能花8-10年的时间都未必能学好,相应的资源也很难到位,更重要的是,谁有这耐力呢?如果真是极为勤奋和坚韧的人,也需5年就能搞定。我接触过几个结构转的建筑,都在十年以上,并且目前的水平只能说是满足画一般施工图,项目负责人做得不好,方案是干脆不会做或者相当差。毕竟系统化的基本功训练,在日常工作的闲暇是很难培养到位的。当然,我说的是素质全面的建筑师,不是施工图绘图员,只是施工图绘图的话,中专技能就可以,我管你3个月包会,不信可以来学!学费另议。。。结论:简而言之,别人历经辛苦跨过了高考独木桥,用青春最好的五年学习的专业,不是天才的你作为外行要达到一样的水准,总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吧?什么样的代价,什么样的途径我写在上面了,是不是走这样的路,请自行谨慎抉择。说句消极的话,对多数人,这不值得。真付得起的,建筑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补充一个最近做的转行培训任务模板说起来并不复杂,只是其中每一步每个任务怎么完成,还是要有人教,自己也下功夫做的。最后补充培训计划。回答二:邢可,省高考理科状元,职业建筑师。为了避免有人误会我的意思,我先把结论说一下吧。考虑要不要转行,最重要的是准确评估转行的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我不是劝题主转,也不是劝题主一定不要转,我只是试图帮题主正确理清思路,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我从两个方面帮题主分析一下吧。由于现在建筑专业的分工已经越来越细,转行做建筑有两个可能:一.做施工图设计。二.做方案设计。先说施工图设计。如果你说的转做建筑是指设计,我觉得入门并不难。不过如果是这样,我就要先问一问你的转行动机了。我分析了一下无非有以下几个动机:1.收入;2.成就感;3.事业上升的空间。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1.收入。你可能觉得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收入比结构设计高?以我的经验,即使高一点也非常有限,同一个公司,同样个人能力,同样工作资历的一名施工图建筑师和结构设计师,前者的收入比后者不会多出超过20%。好吧,你可能会说即使为了这可能的20%也要转,但有一点你要清楚,你现在是有结构专业四年本科+两年工作经营的资历,而你在建筑施工图方面的资历非常少(之所以不是零,是因为你做过结构的话,做建筑时与结构设计师的交流上会有一定经验。另外结构师也会CAD,也懂画平面剖面图,这些也是能在做建筑施工图时用上的。但实话实说,隔行如隔山,这些知识还是太太太不够了)。你转行的话,你可能要花3~5年的时间,才能在施工图建筑师中获得一个与你现在在结构设计师中相当的地位。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3~5年能够获得的收入涨幅,远远不止20%!2.成就感。恕我直言,建筑施工图设计和结构设计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成就感。。。人们都会问某个建筑是谁做的方案,你见谁问过某个建筑是谁画的施工图?只要你是做施工图,那么我觉得建筑和结构的成就感都不会很强。都是对已有方案的深化设计,只是建筑和结构的分工不同罢了。3.事业上升的空间。在设计院发展的话,施工图建筑师的晋升方向大致如下:建筑设计人员————建筑总工(项目负责人)——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长。结构设计师的晋升方向大致如下:结构设计人员——结构专业负责——结构总工——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长。除了结构总工不能像建筑总工那样当施工图负责人,我看不出结构专业有什么太大的劣势。结构专业当所长,院长的大有人在,说实话,施工图出身做到了副所长以上级别,真的已经不是拼专业了,这时候拼的是情商、人脉、个人素质、组织领导力等方面的能力,这时候你是做建筑出身还是做结构出身已经关系不大了。好了,再说说方案设计。如果你想转方案设计,我就不需要和你谈动机问题了。方案做得好的方案建筑师,无论是收入,成就感还是事业上升空间,都比结构设计师要好。而方案做得不好的方案建筑师,一般做几年方案之后都会慢慢转向画施工图,这种反而还没有一开始就一直画施工图的建筑师发展得好。所以,方案做得不好的方案建筑师,还不如施工图建筑师。而方案做得好的方案建筑师确实很吃香。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转行之后你要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方案做得好的方案建筑师?1.你有没有经历过美术方面的训练?建筑专业的学生,大学期间进行了素描、水彩、手绘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并且在建筑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在强化着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有人说现在都是电脑出图,学美术没什么用。其实,美术训练,锻炼的更多的是人的思维和审美。虚实对比,明暗关系,色彩搭配,这些方案设计中很重要的感觉,都需要在美术训练中习得。另外手绘能力在做方案时也非常重要,在表达自己想法、概念的过程中以及说服别人接受自己想法、概念的过程中,手绘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你有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建筑史?什么?你说建筑史没用?先不说建筑史的学习对于建筑素养的提升和对建筑风格理解的加深,方案设计很多时候是多个建筑师讨论出来的,你身边都是受过建筑学科班教育出身的建筑师,当他们在讨论飞扶壁的时候,当他们在讨论后现代风格的时候,当他们在讨论金厢斗底槽的时候,当他们在讨论希腊十字与拉丁十字的时候,你确定你听得懂吗?3.你有没有经历过至少10个以上的方案设计的完整过程?从对任务书的解读到案例搜集分析,到概念生成、否决、再生成、再否决、再生成、再否决的过程,到概念落地过程的坚持与妥协,到方案的生成、平面设计、造型设计,到方案深化过程中的无数次修改,到最终的方案完成的一系列过程。这些是每一个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几乎每一个学期都要经历的最重要的训练!只有你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过程,你对建筑设计的理解,才能从入门,到幼稚,到成熟。你做出来的方案,才能称得上是一个靠谱的方案。靠谱的方案不一定会被接受,但方案靠谱,才是被接受的前提。以上这些学习的过程并不能保证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方案建筑师。但是如果你不是天赋异禀,这些学习依然是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方案建筑师的前提。建筑学的本科教育就是冲着培养方案建筑师去的,建筑学本科教育的大多数专业课,对于学生以后成为一个好的方案建筑师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反对赞数最多的袁牧师兄的回答(回答一),但是在我看来,袁牧师兄所贴出来的《转行培训任务模板》,正是培养一个优秀的方案建筑师所需要的内容。如果你真正与一个优秀的方案建筑师合作过,你会被他渊博的知识面,丰富的专业素养,对建筑的理解,对自己想法的表达能力,说服别人接受自己想法的能力所深深的折服,而这些,都是一点一点的积累出来的,是厚积而薄发的,是量变到质变的。所以,如果你想转为一个优秀的方案建筑师,你真的需要经历过以上过程才能入门。而入门之后,你成为优秀的方案设计师的概率也只有不到20%,这个只要看看每年有多少个做方案的建筑师又转去做施工图就知道了,方案建筑师的淘汰率非常高!综上所述,如果你想转为施工图建筑师,我劝你不要转,因为无论是收入、成就感还是事业上升空间,转之后都没有优势。如果你想转为方案建筑师,我劝你要三思。首先是方案建筑师的入门门槛比较高,转行的机会成本特别大。另外方案建筑师的淘汰率特别高,如果你不是对方案很感兴趣,并且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天赋,那我也不建议你转。最后,如果你认真看完了我以上内容,并经过慎重思考,依然决定了要转方案建筑师。那么可以参考回答一。回答三:Hanqin Xiang库哈斯,年轻时还是个记者!!结构、建筑这对孪生兄弟在中国就被活生生地撕裂成了陌生的路人。本人在欧洲(西班牙)做结构,上课的学院是建筑学院。也在一家西班牙建筑事务所工作,结构建筑都做。就说说西班牙的情况吧,纯属个人见解。西班牙建筑本科生学制和国内一样,是5年,但能够严格5年毕业的基本上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霸,所以大家都会延长到6年、7年甚至8年。授课除了会有像rafael moneo ,campo baeza这种建筑泰斗们亲自教学以外,其他授课老师也是建筑领域小有成就的牛人,获奖出书是一般标准。所以形成了他们一种特殊的建筑气氛。在这里学习,考试不是最重要的(当然不能不及格)。检验你每门课的就是这门课的课程设计水平。每学期学院里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大家都浸泡在互相讨论方案,修图改图气氛中不能自拔。教室、食堂、走廊、图书馆都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学生在讨论他们自己的设计,不停地撮合修改。最残酷的是毕业设计。大学五年课程结束并全部通过后(考试作弊在这里没有生存的土壤,并且走到这一步的基本上都是学霸,下文会解释原因)才能注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一般都是一年的时间。一年时间内从方案到最后出图中包含了一个未来西班牙建筑师从业需要做的一切内容,其中要和导师无数次的交流。并且最终质量还得达到如moneo,campo等大师级老师的审核标准。所以,毕设做两年,三年,甚至工作个几年再回来做也不是没有的事。~~~~~~~~~~~~~~~~~~~~~~分隔一下,前面都是背景下面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掌握的结构内容及水平,并不比一个土木学院的毕业生少和差。甚至让我这个学土木出身的结构生都为之惊叹。相比于国内的建筑生。他们为建筑这个职业梦想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与汗水,从课程设置上就可以看出。国内建筑生接触的结构知识一般是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大致就对结构选型有一定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建筑选型不会太惹毛结构师。这边有一个国内建筑学留学生,甚至还不清楚地基和基础的区别(不知道是他个人原因,还是大学教学原因)。而这边的建筑板鸭们。从数学开始:高等数学,线型代数,概率。到力学:理论,材料,结构,土力学,再到混凝土,钢结构等课程他们毕设之前都要一一考试通过。此外,像混凝土、钢结构等课程最终要拿出一份能由结构专业老师审核通过的课程设计才算完成。所以,这就是很多人不能5年内毕业的根本原因。西班牙建筑师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之多,要求之高是我一开始来西班牙完全没有预料到了。当然他们只要毕业,自动就获得了建筑师的职业资格,不像国内还要考职业证书。毕业后虽然他们之中有人去做了建筑,但他们具备相当的结构知识。有人去做了结构,但他们也具备不错的建筑素养。总之,在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坚信了建筑结构之间不存在太大隔阂。可以术业有专攻,也可以鱼和熊掌兼得。主要看个人从业建筑到底动机是什么,到底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愿意为它付出多少。想转就转,没有那么限制条件,但转之前一定要想好,到底建筑是什么,自己是为了什么,并承担转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回答四:Jimmy Chen,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其实这个问题的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状态。以前我在学校和才毕业那几年也羡慕建筑师,也想转行。但是后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接触了不少建筑师后,我发觉自己并不适合当一名建筑师。我是世俗的人,所以我职业生涯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如何效率的赚钱”,然而建筑师这个工作模式离“效率”二字差很远,当然结构专业也不怎么效率。不过很多时候作为结构工程师我只需要回答“yes or no”,然而建筑师要说得话就太多。其实很多人想当建筑师是源于心中的那份“大师情怀”,但很多时候将情怀投入工作中,就如同将冰淇淋曝晒于烈日下,你是否承受得起?不管是建筑还是结构,都不是什么高精尖要你命的学科,你要有心去学终能成功。但在这之前还是掂量一下现实是否真如内心所愿。回答五:不会的题选A结构转建筑?先说说我的经历吧。我09年参加高考,在高考之前就想学建筑学,不料高考失利,学了土木工程。之后在校的学习经历我就不想多说了,反正是稀里糊涂!毕业跟大部分同学一样进了中字头的某施工单位,干了三个月果断辞职!辞职之后我就在想我要过我最想要的生活,做我最想要做的事儿!于是我想到了当初我最想要做的建筑设计。经过多轮的论证以及打听学校的老师我觉得这是可行的。因为在学校的时候我也学过房屋建筑学、制图之类的。虽然方案能力不行,但是做纯施工图狗还是可以的!于是就往家里的一个小设计院投简历,打电话,结果很顺利的被录用!我是省内一个二本毕业的,在13年沈阳找个甲级设计院你成绩不差,问题不是特别大。但是当年要是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结构转建筑你门儿都没有!这是我亲身体验到的,北京上海我都在人家设计院门口堵着人家面试机会都不给我。他们做建筑都强调专业的正统性,人家五年不是白学的。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学成的。加上现在国家形势不好,工资下调,各个设计院裁员严重,所以大家都不好过!我已经画了两年的建筑施工图了,多层住宅随便画,高层画的有些费力,也会用su拉简单模型,简单的ps,天正cad炉火纯青。当年也是加班狂人,只为了喜欢!不过一个月两千的工资我也扛不住,加上形势不够好,已经转行!我只是简单说一下,最后我只想告诉楼主:如果你身在一个牛逼大院,抗风险能力强,核心竞争力足够,可以继续做这行。至于你要转到建筑,我希望你是有长期受穷的准备,真的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成手的,小城市画个火柴盒是赚不了多少钱的。只有大城市做建筑才是真正的做建筑,薪水才够多,不然你只是一个绘图员,绘图员人家也要建筑学的,不是建筑学的最少也要有三五年工作经验。这三五年工作经验还的要求有大型共建设计经验!本文转自:知乎网★★★ 资料推荐1.2.3.4.5.工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发表于&&|&
&& &&筑龙币+10
还是安心做结构吧 哈哈
后才能评论,评论超过10个字,有机会获得筑龙币奖励!
筑龙学社APP扫码
立即免费下载资料
只需1元,认证E会员,百万资料免费下
【微信扫码支付】
您已成功认证为E会员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400-900-8066来源:非标准建筑工作室(ID:non-standardstudio)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毕业后的苟且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有一群鲜花怒马的设计青年将进入烈焰繁花的建筑圈,开始他们被重重绑架的职业生涯,忙的要死却一事无成,终于把设计做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一如曾经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如果去各大设计院,问问那些眼袋严重、精神恍惚却还在死盯屏幕的建筑师们,最讨厌做的设计是什么?大概他们会头也不抬的回答:“住宅!强排!tm别烦老子,容积率又算错了!”如果有不识时务的再去追问他们还有没有设计理想的话,估计就真的很难活着走出来了。
不要着急反驳,我来帮你说。房子车子都要钱,全家老小要吃饭,甲方领导哪个也得罪不起,还有最重要的,国内设计院就是这么个工作机制,谁不想去主持项目,设计鸟巢水立方?可是分配给我的工作就是做住宅啊。真的好有道理。只能说,不想改变的人有1000个理由原地踏步。不说别的,就说住宅。我们是不是都忘了我们曾经推崇过、临摹过、分析过的那些经典作品有一半以上都是住宅?什么密斯赖特柯布西耶就不提了,虽然我们心心念念的都想去萨伏伊别墅打卡。
现在还活跃的明星建筑师们有大部分也是靠住宅起家,特别是备受推崇的日本建筑师,有一个都算一个。
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 妹岛和世 芝浦住宅 藤本壮介NA住宅我知道你又要说什么。中国居住建筑都是整体开发,而日本有很多独立的住宅设计的项目,建筑师对一个住宅的全过程的设计,才使得日本住宅出了很多的精品。哪像我们每天算容积率算日照的?
虽然日本的住宅很少整体开发,但不代表不需要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比容积率和日照要复杂的多。日本国土面积小,但人口密度极高,很多住宅项目处于密集的居住区,用地狭小,而且在一小块用地内,有时可能不只住一户人家,而是多户,也就是日本的集合住宅。在狭小的建筑空间中,要容纳一个家庭的衣食起居,车库,卧室,卫生间,书房,客厅,样样不能少,即使可以垂直发展,也是难度很大的设计。如果给你如此严苛的条件,要求你不但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要满足甲方业主的各种个人趣味,最好再有点创新性的建筑突破,你要怎么做?大概会无限怀念那些听着肥皂剧排户型的日子吧。这才是真正的建筑师最让人为之喝彩的地方。其实拆房部队上次拆过藤本的一系列住宅,但很多人说看着就不想住,毫无私密性可言——仿佛我们的住宅建筑太平庸就是因为太注重隐私了一样。好吧,今天就再拆一个又私密又复杂的日本住宅好了。这个住宅长这样:
室内是这样的:
看着是不是很复杂?但就像我以前说过的,越复杂的建筑,越需要一个简单直接的逻辑来进行控制。下面我们来一步步分析。首先是基地的范围
基地除了一侧是道路,其他三侧均是建筑,而且与其他建筑的间距均不足一米。基底面积也很小,长边为14米,短边仅有6米。如果按照最常规的布局,也许我们会这样设计,楼梯和电梯在中间位置,卫生间布置在楼梯间对面,体块两侧是房间。
但这样的布局缺点也显而易见,空间单点乏味,没有变化,中间的走道完全没有采光。该项目的建筑师采取的方法是先对各个功能进行容积规划,对,是容积,而不是面积。不同的功能不仅面积不一样,所需的层高也不同。这有些类似于阿尔瓦罗·西扎所采取的方法。但西扎的各个空间虽然层高不同,但是是连续的,而该建筑各功能块都相互独立。
各个体块根据垂直的功能分区,向上垒起来,并且围合出一个小天井,解决内部采光不足的问题。
最后通过垂直交通系统将各个功能串联起来。
到这一步,整个建筑基本的功能布局和建筑形态已经出来了。这种空间组织方式其实有点类似于模块化空间。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丹麦UCN学习中心
本项目以前我们拆过的天津图书馆就是模块化空间,我们可以做个对比。
可以看到二者都是通过体块组织空间,但天津图书馆是先确定整体体量,然后减去一些体块形成的室内空间。而该建筑是体块相加构成室外空间。并且天津图书馆的体块都相同,而该建筑的体块根据功能的不同都不一样。这也使得这种处理方式相对于模块化空间更加灵活,形态更加自由,更适合于居住建筑。
最后,为了使建筑形态更加丰富,建筑师还对该住宅的开窗做了特别的处理,这也形成了该建筑最大的特色。
这些开窗其实可以理解成体块化逻辑的延续。只不过体量更小。
这些体块的处理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平行于墙面
生成步骤:
第二种位于墙面交角
生成步骤:
第三种是门窗加楼梯组合的处理
生成步骤:
这些体块延续了整个设计的逻辑,但是,因为其处于端头,像一个树的分叉一样,迸发开来,满足采光的同时,使整个建筑如同自然长成的一般,有机而统一。
让我们看一遍完成的过程1.确定各个功能的体量及布局
2、用垂直交通系统将各功能块联系起来
3、确定开窗位置及对窗户的进一步处理
完整步骤:
当然,长年生活在北方的同学可能又会觉得住宅做成这样,如果夏天没有热死,冬天也得冻死。可是,这个住宅在东京,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而每个建筑其实都是在解决当时当地的问题。没有万能模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现有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同样的,天天做住宅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住宅都不会做。大学建筑系里,我们见过太多才华横溢的同学,一二年级就能把方案做的比哈迪德还炫;而每个年级里也总有这么几个传说般存在的学霸。然后,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的学霸毕业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总把建筑理想和完美设计等同于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任意发挥,却忘了即使是作为艺术的建筑也是在各种矛盾与妥协的夹缝中倔强绽放才有别于雕塑、绘画等等纯艺术独树一帜。每一个设计项目都有特殊的设计条件,你认为这是限制,它就是你头上的紧箍咒;你认为这是礼物,它就是创意的沃土。你学了这么多年的建筑,学校从没有教过你怎么画施工图,为什么你却认为自己就应该在设计院干这个呢?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本文感谢大师姐林雅楠的修改指导本文所有分析图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7/26-28·呼伦贝尔:中国高耸结构第24届学术交流会8/8-10
·哈尔滨:2018大跨空间结构技术交流会 8/21-22·上海:第四届恢先地震工程青年学者国际论坛8/22-25·上海:第十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8/20-29·德国: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与建造技术研习考察9/16-21·日本:第四批日本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运营管理考察团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密(第一季)开课啦!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研修班火热报名中! ★ 2018年企业学习年卡抢购 “此处”可查看建筑结构微信过往文章,也可通过关键词搜索你喜欢的内容。
网上书店合作/投稿/转载请加QQ:5323924"阅读原文"报名参加“中国高耸结构第24届学术交流会”。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pider.nosdn.127.net/6d7419b5bed5f5d4cfb8be.gif希望能给我一份建筑结构施工图,要全面的。_百度知道
希望能给我一份建筑结构施工图,要全面的。
正在自学房屋预算,我用的是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在学算钢筋量,但没找到合适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希望能给我一份低层的房屋结构图,包括基础层,地上层的详细钢筋结构布置。柱——墙——梁——板的钢筋分布图。有的朋友发到我邮箱,。万分感谢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好的,我多得很!不过我是做建筑的!希望你有用!给你发一份云南的,还没有开工,你看看就得了,是给我发过来我看了报价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建筑结构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结构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