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黄金雪的化学反应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液可以用其他什么易获得的药剂代替吗?NH4AC在网上买不到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5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 6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发现、认识、使用金属的历史,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 有目的的查阅资料,展示他们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 设置背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①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②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③用小刀割一下;④用铁锤锤一下;⑤用酒精灯加热;⑥用电池、小灯泡测试它们的导电性。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往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实验结论和分析结果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特性。 阅读课文第2~3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给出讨论题: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代表陈述讨论、交流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
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问: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思考、查资料、讨论及总结,独立或集体回答问题。 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态度。
提问: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
2、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
3、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焊锡,锡、铝的熔化温度。 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合金的定义、合金与金属的区别等知识。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激发学生兴趣和学好化学的决心,培养学生把知识用于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布置课后作业:
了解一些新型金属,写一篇科普小论文与同学交流。
知识拓展,激发学生求知欲。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 物理性质
1、 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 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后反思: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第一章第一节开启化学之门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学习过程 引入: “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知识点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举出你所知道的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离不开化学的实例。 2.加热碳酸氢铵实验。 文字表达式: 现象: 知识点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3.铁丝生锈实验。 4.关于“白色污染”的问题。 5.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知识点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6.青霉素的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发现。 基础巩固 1.学习化学能在三大方面给我们提供帮助: (1)化学帮助我们 ; (2)化学指导人类 ; (3)化学促进 。 2 . 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固体物质 ,试管口有大 量 ,产生 气体,澄清石 灰水 。 3.如右上图所示,取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 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 3mL~4mL 饱和食盐 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另一端伸入到红色的水中, 2 min ~ 3min 后 , 观 察 到 的 实 验 现 象 : 铁 丝 ,红墨 水 ,该实验说明的问题 是 。 4.如图所示,在下面的小烧杯中加入 2mL~3mL 浅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取 两根含硫的火柴,点燃,迅速伸入上面的烧杯中,片刻后取出火柴,振荡下 方的烧杯,观察发生的现象 色的高锰酸钾溶液颜 色 。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含硫火柴燃烧,能产生 (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 拓展提高 1.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 NaHC03 受热分解的实验。 (1) 加 热 一 段 时 间 后 , 观 察 到 烧 杯 中 的 澄 清 石 灰 水 变 ; (2)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A.先将导管移出液体,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液体 2.如下图所示,先在锥形瓶中放入几小片已用稀盐酸除去锈斑的铁 丝网,然后向其中加入 3~4mL 浓食盐水润湿铁丝网,塞紧带导 管的单孔塞,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若干分钟后,请你观察并回答:0 [实验现象及相应解释]请写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并作出相应解释: ( 1 ) ; 其 原 因 是 。 ( 2 ) ; 其 原 因 是 。 [得出结论]由此实验你得出结论: 。 检测反馈 1.下列说法没有科学尤其是化学依据的是( ) A.水变成油 B.变废为宝 C.塑料回收 D.资源再生 2.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尤其容易分解(见课本第三页——“观察与思考” ) ,为保 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3.从课本图 1-9 实验中可知,和铁生锈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空气和水 B.太阳光 C.盐酸 D.红墨水 4.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 大力推广。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价格便宜 B.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必需的铁元素 C.保温性能好 D.生铁导热性能最好 5.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食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 用转化的食品;蓝色食品是海洋提供的食品;白色食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食品。下面 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 A. 油菜 B. 面粉 C. 海带 D. 食醋 6.我国赢得了 2008 年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的形象,某校 同学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 类回收垃圾;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 的使用;⑥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⑦农业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你认为可以采纳 的是( ) A. ①②③④⑥⑦ B. 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⑤⑥⑦ D. 全部 7.如右图所示,小明将两根含硫火柴点燃后迅速伸入烧杯 B 中,片刻后 取出火柴,振荡烧杯 A ,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小明认为是火 柴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小红认为这个实验还不 足以说明褪色原因,应补做一个实验。 ⑴ 你 认 为 小 明 应 该 补 做 的 实 验 是: ; ⑵补做该实验的目的是: 。1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学习过程 引入:1.化学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 知识点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蜡烛燃烧。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知识点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6.葡萄糖,砂糖,面粉等物质加热。 7.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8.煤或石油的利用。 9.1772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1869 年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 周期表;1965 年我国科学家首先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结晶牛胰岛 素。 基础巩固 1.化学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物质的 与 ;物质的 与 ;物质的 与 。 2 .物理变化:没有 的变化。如: 。物质三态间的变化都是 变化。 3.化学变化:有 生成的变化。如 。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5.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 等方面。 6.化学性质:物质在 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7.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的现象有 、 、 、 、 等。有了这些现象物质 (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 化,发生化学变化时, (填“一定”或“不一定”)产生这些现象。 8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变化没有 生成,化学变化有 生成。 拓展提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箭点火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玻璃破碎 3.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西瓜榨汁 C.石蜡熔化 D.白磷自燃 4.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 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在甲骨上刻字 B.用泥土筑城墙 C.磨制玉石饰品 D.铸造青铜器皿 5. “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 B.洗菜 C.苹果榨汁 D.葡萄酿酒2 6.阅读下列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概念填空。 (物质 的变化和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属____________) ,把块状的硫研碎(属____________) ,取 少量放入燃烧匙内,将燃烧匙加热,硫熔化成淡黄色液体(属____________) ,继续加热, 硫在空气中燃烧(属____________) ,说明硫具有可燃性(属____________) 。 检测反馈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气体逸出 B.有放热发光现象 C.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D.有其他物质生成 2.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化学的踪影,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成美酒 B.冰块变成水 C.面包等食品变质 D.木材变成木炭 3.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杆成针 B.木已成舟 C.花香四溢 D.火上浇油 4.在生活中发生的下列现象里,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的是( ) A.卫生球变小 B.灯泡发光 C.湿衣服晾干 D.菜刀生锈 5.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有下列项目①颜色②密度③导电性④可燃性⑤稳定性⑥溶解性⑦状态⑧硬度⑨光泽其 中属于物理性质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⑤⑥ B.④⑤ C.①②⑦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⑧⑨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 铜做导线 B.铁制炊具 C.黄金压成金销 D.汽油作燃料 8.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热量 B. 电灯通电发光 C. 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电能 D. 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9.写出下列物质的符号(化学式) : 氧气 , 氢气 , 水 , 二氧化碳 。 10.在家里,可以根据下列物质的哪些性质将它们区分开。 (l)铁和铜_________;(2)陈醋和酱油 ;(3)白酒和 。 1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够 溶解碘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可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 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 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 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 是 ,化学变化 是 。 12.下图为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仔细阅读、 观察,根据此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三点)第三节学习过程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3 引入:1.学习化学的方法? 知识点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铜绿的两个实验) 2.铜绿与盐酸反应 文字表达式: 现象: 3.铜绿加热分解。 文字表达式: 现象: 知识点二: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5.探究镁的性质实验: 知识点三:学习化学要使用化学符号 6.记住下列符号:氧气:O2 金刚石:C 镁:Mg 氨气:NH3 氯化氢:HCl 氧化镁: MgO 二氧化碳:CO2 碳酸氢铵:NH4HCO3 基础巩固 1 .学习化学的方法:学习化学需要进行 ;学习化学需要进 行 ;学习化学要使用 。 2.铜绿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 色固体溶解或消失,溶液变成 色,澄清 石灰水 ;加热铜绿的现象是 色固体变成 色,试管口 有 ,澄清石灰水 。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应该知道的铜绿的性质有: 铜绿加热能 ,铜绿能跟 反应。 反应文字表达式: 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 、 、 。 4.学会观察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观察金属性质时首先通过折弯、扭断观察它 的软硬,金属镁能被折弯,说明它很 ;观察金属颜色时通常将外层氧化膜用砂纸 打磨,镁是 色金属;用镁连接干电池和电珠,灯泡发光,说明镁 能 。 5.镁带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 ,放出大量 ,生成一种 色 (状态)物质。 (注意:叙述现象时不能说出产物名称)反应文字表达式: 6. 写出下列符号: 氧气: ; 金刚石: ; 镁: ; 氨气: ; 氯化氢: ;氧化镁: ;二氧化碳: ;碳酸氢铵: 。 拓展提高 1.小欣同学在做完“探究铜绿的性质”实验后,要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实验过程及现象记录 如下,请协助他。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或 解 释 铜绿是 色 (状 这 是 铜 绿 的 (1)观察铜绿的颜色和状态等 态) 性质 (2)将铜绿粉末用 分别加 观察到铜绿 , 溶液 铜绿能与 反 到两支试管中,用 向 呈 色, 同时 有 大量 应。 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产生。 ( 3 )将另一支试管在酒精灯 观察到绿色粉末逐渐变成 的 焰上加热(注意:加热时 铜绿加热 。 色, 试管口有 出现 要先 热,后 加热) 。4 ? ?继续探究: 小欣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铜绿加热时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又知:二氧化碳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请您帮助小欣同学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加热铜绿有二氧化 碳气体生成。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或 解 释检测反馈 1.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 】 A.阅读 B.调查 C.实验 D.计算 2. 用托盘天平称量 5g 药品, 天平调平后, 在称量过程中, 发现指针向右偏移, 此时应 【 】 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调节平衡螺丝 3.下列现象的描述中,与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无关的是【 】 A.剧烈燃烧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热 D.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物质 4.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 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 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 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 ⑤形成总结性报告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5.在空气中燃烧镁带,主要现象 ,变化的文 字表达式 ;你知 道利用 镁这一性质可以用 于 。 6.为证明某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小红同学把杯口向下使杯子浸没在盛水的盆里,她将观 察到的现象是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吗?请简述操作方法 和现象: 。 7.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易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想验证其 分解物中确有二氧化碳 , 于是将碱式碳酸铜装入试管 ,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 后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里。 (1)根据上述描述,该实验用的主要仪器有: (写 5 个) 。 (2)估计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 (3)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分析可能的原因(写 3 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习过程 引入: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实验离不开仪器与操作。 知识点一:常用仪器(仪器的名称、材料、用途与使用注意事项)5 一、常用仪器的使用 l.能加热的仪器 (l)试管 用来盛放少量药品、常 温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少量试剂反应 的容器,可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 体。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 在距试管口 1/3 处。 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 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 容积的 l/2,加热时不超过 l/3。 ③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 倾斜;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加热 时试管外壁不能有水珠、 试管不能跟灯芯接 触;加热时要预热。 ④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2) 烧杯与锥形瓶 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 应容器和配制溶液, 在常 温或加热时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①加热 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使 受热均匀。 ②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时, 不能触及杯壁 或杯底。 (3) 烧瓶 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 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的容器, 可分 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和蒸馏烧 瓶。 它们都可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 置。 蒸馏烧瓶用于蒸馏以分离互溶 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使用注意事项: 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用 于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于其他 热浴(如水浴加热等)。 ②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 1/2。 (4)蒸发皿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 ①可直接加热, 但不能骤冷。 ②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热的蒸发皿 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5) 酒精灯 化学实验时常用的加热热源。 使用注意事项:①酒精灯的灯芯 要平整。 ②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 积的 2/3;酒精不少于 l/4。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 加酒精,以免失火。6④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 去吹,防止发生火灾。 ⑤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 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 2.分离物质的仪器 (1)漏斗 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 斗。 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 体。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注入液 体。 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 的不同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器中随时加 液。也用于萃取分离。(2)洗气瓶 中学一般用广口瓶、锥形瓶 或大试管装配。洗气瓶内盛放的液体,用以 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 质。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 进短出”。 (3)干燥管 干燥管内盛放的固体,用以 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 质, 也可以使用 U 型管。 3.计量仪器 (l) 托盘天平 用于 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 量,能称准到 0.1g。所附砝码是天平上称 量时衡定物质质量的 标准。 使用注意事项:①称 量前天平要放平稳, 游码放在刻度尺的零 处,调节天平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 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 盘。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先加质量大的砝码, 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③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 ④易潮解、 有腐蚀性的药品 (如氢氧化钠) , 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⑤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 游码移回零处。 (2)量筒 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 高。 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 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 液。 ②量液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 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再读出液体体积。 (3) 量气装置 可用广口瓶与量筒组装而 成。如图所示。排到量筒中水的体积,即是 该温度、压强下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适用 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 3.其它仪器(l)滴管与滴瓶 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 用后要及时清洗; 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或 滴加少量液体药品。 不同滴瓶内的滴管不得 混用,滴瓶内的滴管用后不需要清洗,及时 放回原瓶。 (2)玻璃棒 用于搅拌、引流或转移。 (3)细口瓶与广口瓶 盛放药品,细口瓶 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 品。 (4)集气瓶 收集或临时存在气体。 (5)药勺 取用粉末状药品。 (6)铁架台(铁夹、铁圈) 坩埚钳 燃 烧匙 温度计 表面皿 水槽 研钵 试 管架 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一般与桌面 成 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 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不加热 时试管盛放液体的量没有此限制。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 (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 破裂)先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 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 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芯,以免 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 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 放在石棉网上。 3.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 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 B: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的密度比水 大,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 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 水)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 称量、 量取、7知识点二:实验基本操作 1.药剂的取用: “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 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 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 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 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应放入指定 的容器内) 。 A: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 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 器慢慢的竖立起来) ; 取用粉末状或小颗 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 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 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 立) B: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较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 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 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 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 口紧挨着试管口) 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 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 溶解 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 管、烧杯、玻璃棒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 量取、 溶解。 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 棒 4.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 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 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 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 “一贴” 、 “二低” 、 “三靠” “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 壁; “二低” 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 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 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 壁 5.蒸发与结晶 A、 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 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 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 液滴飞溅; 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 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 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 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 热饱和溶液法。 6. 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 一般按从低到高, 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7.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浸入水中, 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 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 内形成一段水柱。 ) 右图装置气密性检验:法一:从 长颈漏斗内倒水,形成液封,将 导管伸入水中,手掌紧贴容器外 壁; 观察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松开手后是 四、基础巩固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否形成一段水柱; 法二:用止水夹夹住出气管,向长颈漏斗内 注入水,若能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完好, 否则气密性不好。 8. 玻璃仪器的洗涤 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 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 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 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 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 是: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 不成股流下, 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 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9.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 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 氢钠溶液冲洗。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 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 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10.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适用于难或不溶 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 导管稍稍伸进瓶内, (CO、N2、NO 只能排 水) B: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 的气体(CO2、HCl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 的气体如 H2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瓶底, 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 出;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 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11.气体的验满: O2 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证明 O2 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 CO2 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证明 CO2 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8 名称 用途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2.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 3.实验时若不慎碰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采取的措施是( ) A.用嘴吹灭 B.用书扇灭 C.用灯帽盖灭 D.用湿抹布扑灭 4.某实验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试管取一些稀盐酸,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合理的是( ) A.向试管内滴入 2 滴稀盐酸 B.向试管内注入 5mL 稀盐酸 C.向试管内注入 2 mL 稀盐酸 D.向试管内倒入大半试管稀盐酸 5.向试管内装入某种药品,操作方法如下:先把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后,再让试 管慢慢立起,由此可知向试管内装入的药品是( ) A.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 6.如下图所示,操作中错误的是 ( )7.取用 8ml 液体,应选用( ) A.100ml 量筒 B.50ml 量筒9C.10ml 量筒D.5ml 量筒 8.下列仪器中不能用来做化学反应的仪器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瓶 D.锥形瓶 9.用容积为 15 mL 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 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 应夹在 。 10.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主要有 ,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橡胶胶帽 , 不要 或 ,防止 。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未经 不可再吸取别的试剂。 11.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 ,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 ,然后使试管 。 12.填写下表: 错误的操作 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用合格的量简量取 5 mL 液体, 实际只 有 4.8 mL。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13.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 (2) (3) 拓展提高 1.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6) 检 验 物 质 可 燃 性 ,进 行 固 体 燃 烧 实 验 的仪 器 是 ;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 ; (8) 加 热 时 常 垫 在 玻 璃 容 器 与 热 源 之 间 的 用 品 是 。 2.现有如下仪器: 用字母 回答: ..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实验都用到的是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 (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 ; ; 。检测反馈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10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 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 已经洗净 2.以下存放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锌粒存放于广口瓶中 B.盐酸存放于细口瓶中 C.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 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 3.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 ) A.试管口 B.中下部 C.中上部 D.正中间 4.某学生使用天平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 10.6g(1g 以下用 的是游码)。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应是( ) A.10g B.11.2g C.9.4g D.10.6g 5.下列药品取用不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回收,并放入原试剂瓶中 B.块状固体,应该用镊 子 C.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该用药匙或纸槽 D.不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6.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量筒量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用称量固体药品时, 砝码放在左盘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可不接触 D.用嘴吹灭酒精灯 三、填空题 7.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有多种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 请列举两种: 。 8.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由试管 往 套,注意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 柄上。 9.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 ,绝对禁止 以免失火。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盖灭,不可 。 四、实验题与探究 10.把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酒精燃烧时 生成了 ,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 ,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 出;用塑料软管向一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吹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 体中含有 。 1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在观察和描述现象时,一般可分为点燃前、燃着时和 熄灭后三个阶段进行。请你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下表(每个阶段的现象至少写两点) 。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12.为证明某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小红同学把杯口向下使杯子浸没在盛水的盆里,她将观 察到的现象是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空杯内充满 着空气吗? 请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 。11 第二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物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第 2 课时学习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有一层厚厚的空气。空气对于我们,可以说是如影随形, 无处不在。为了使今后的生活更美好,我们要了解空气,防止空气污染。 讨论: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你能捕捉到它吗? 实验探究:课本 P28“活动与探究” 1、了解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2、实验步骤: (1) (2) (3) 实验思考:这个实验说明空气有什么性质?引入:空气就像一个“大家族” ,其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是不相同的。如何用实验来确 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1)将图 2-1 所示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 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1.为什么要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 5 等份,并加以标记? 答: 2.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 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答: 3.这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答: 实验结论:讨论交流: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答:12 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答: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 答: 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 1/5 的水? 答: 5.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全部燃烧,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讲述: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最多的成分是氮气,其次是氧气。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 比为: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 讲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1、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举例说明。 答: 3、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答: 阅读:课本 P27“空气成分的发现” 讨论交流:1.最早制得氧气的是谁? 答: 2、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谁? 答: 3.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 课堂评价练习 一、我会选 1.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1:4 B. 5:4 C. 4:1 D. 5: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鲜橙多饮料 C、冰水混合物 D、 “快鹿”牛奶 4、纯净物都具有 ( )13 A、固定的组成 B、同样的性质 C、同样的用途 D、同样的颜色 二、我会填 5.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干燥的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大约是: 氮气______,氧气____,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______,水蒸气 和其他气体_____。 6、关于空气的组成,从下列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放冰块的杯子外壁常附有一层水珠,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用一定量的空气和足量的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然后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定 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体积;(提示:铜+氧气 氧化铜)②用一定量的空气和足量的碳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然后在同样条件下测定反 应后得到的气体体积; ③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空气,让小动物在容器中充分呼吸,然后在同样的条件 下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 其中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是 , 原因是 。 三、我会探究: 用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会有氧气?(提示:取玻璃怀一只,玻璃片 一块,饮料吸管一支,用排水法收集一杯人体呼出的气体,用点燃的蜡烛试验。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第 2 课时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 答: 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空气、澄清的石灰水、铜绿、二氧化碳、硫磺、氧化铜、稀有气体 答:纯净物是: 混合物是: 3、在“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的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 答: 引入新课:氮气和稀有气体 阅读书 P28-29 页 问题讨论 1.氮气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 答: (1)物理性质:14 (2)化学性质: (3)用途:2.稀有气体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 答: (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 (2)稀有气体的性质:(3)稀有气体的用途:问题讨论:阅读书 P27 页 1.空气的成分本身具有固定的组成,是不是说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答:2、对于空气污染,你的认识是: (1)空气的污染物:(2)空气的污染源:3.那么,你知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吗?阅读:课本 P30“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 讨论: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讨论交流: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市场上有许空气清新剂出售。请问真的 能清洁空气吗?为什么? 答:课堂评价练习 1.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它们下列性质中的 ( ) A. 颜色 B.能否使火焰熄灭 C. 状态 D.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2.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是( )。15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矿物燃料的燃烧 D.工厂的废气 3.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物 4.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 ③产生粉尘。④易引发火灾。其正确答案是( ) A.只②和④ B.只①,②和④ C.只②,③和④ D.①②③④ 5.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 A. 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B. 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 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 D. 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6、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 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气 7、2001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 WTO,并赢得了 2008 年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 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同学提出于下列环保建议: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 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 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目前,大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排放到 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1)请写出汽车尾气中两种主要污染物。 (2)请你提出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空气的两项措施。8.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氧气 8L,至少需要空气__L。8L氧气的质量是____g, 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_____L。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429 g/L) 9.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19 世纪末,物理学家雷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从含氮物 质中得到的氮气密度有 0.0064 kg/cm3 的差异。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在与化学家拉 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 1844 年发现空气中的氩。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氩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②雷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③19 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④雷利发现,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 密度大于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 10.你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为改进居室内的空气质量状况,你有哪些办法可用?试举例。 答:16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 产活动也需要氧气。那么,氧气到底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氧气可以制取吗?这一课,让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阅读 p33 页 2、3、4 自然段,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答: 复习:什么叫做化学性质? 答: 引入: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书 P34“活动与探究”3 个实验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1、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 反应现象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与氧气 铁丝与氧气 蜡烛与氧气 2、为什么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 答: 3、何证明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答: 讲解:氧化反应的概念17生成物 讨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氧气的用途 答:氧气的用途有:课堂评价练习 1.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标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B. 氧气不溶于水 C、 通常氧气是无色无味的 D.液氧是淡蓝色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反应现象是 ( ) A. 产生光彩夺目的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红热,熔化 D.产生蓝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3.铁、木炭、蜡烛在氧中燃烧共同的现象是 ( ) A.都有气体生成 B.都发白光 C.都能放热 D.都会生成无色的水 4.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可用来炼钢 B.氧气可用来灭火 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5.氧气的化学性质 ( ) A. 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 很活泼,在常温时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C. 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很不活泼,高温时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6.通过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可选用的物质是( ) A.红磷 B.蜡烛 C.木炭 D. 煤 7.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色,_________气味,________溶解于水,密度比空 气_______的一种气体。 8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 是 。 9、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如何证明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答:11、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 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 触到细沙) ,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A. B 课后思考:18 1、据你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已经知道了氧气有多种重要的用途,你能把它的用途与 性质联系起来吗?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说明 “性质决定用途” 这一重要化学思想吗?2.平地和高原(高山)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 哪些影响第 2 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氧气的用途有哪些? 导入新课:那么空气中的氧气是哪里来的?怎样获得氧气呢?这一课我们就要学习氧气的 获取方法。 阅读书 P33-34 页, 问题讨论 1、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什么? 答: 2、工业上是怎样获得氧气的?是如何储存的? 答:引入:哪么在实验室里又是如何获取氧气的呢? 实验探究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哪些? 答: (1) (2) (3) (4) (5) (6) (7)19 2、装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试管口要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要_________________ (3)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约__________处; (4)试管口要放一团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答: 4、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答: 实验探究:二、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制取氧气。 1、装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滴双氧水时要缓慢 2、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制取氧气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答:讨论:1、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是不是反应物?它在这个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答:2、催化剂的概念 : 答 3、催化剂的特点: “一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评价练习 1.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②以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A.①③②④ B. 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是 ( ) A、氧化剂 B、催化剂 C、反应物 D、生成物 5 3.当大气压在 1.013×10 Pa 时,液态氮的沸点是-195.8℃,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 态氦的沸点是-219℃,液态二氧化碳的沸点是-78.44℃则在分离液态空气的时候,上述 气体随温度升高而被分离出来的顺序为( ) A.氮气、氧气、氦气、二氧化碳 B.氦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氧气、氦气、氮气 D.氦气、二氧化碳、氧气、氦气 4.在液态空气中上方放置一点燃的细木条后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木条燃烧更旺 B、木条燃烧和原来一样 C、木条立即熄灭 D、可能引起爆炸 5.工业上用的大量氧气,主要使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了( ) A.化学性质不同 B.溶解性不同 C.气体沸点不同 D.密度不同20 6.下列对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使瓶口向上正立放在桌面上 B.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后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立放置在桌面上 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出后倒立放置在桌面上 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来 7.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 图中是否有错误,如有错误,指出错在哪里, 应当怎样改正? 答:8.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⑴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 。 ⑵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 。 ⑶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⑷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再开始收集。 ⑹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 , 放出实验桌上。 9、在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明显加快,但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 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 剂。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 1 课时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人在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虽在空气中含量很低,但它是 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没有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 食物和充足的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直接参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 的生活。那么,二氧化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本课我们就要学习“第三节 奇妙 的二氧化碳” 一、阅读教材 P39-40 页“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 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1、二氧化碳的产生:2、二氧化碳的消耗:21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师生共同探讨二氧化碳奇妙的变化 1、二氧化碳状态的变化——(物理变化) (1)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2) “干冰”是____________的二氧化碳。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课本 41 页的“观察与思考” 实验现象:汽水瓶中有 ,澄清的石灰水变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 溶于水,且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 石灰水变 ,这也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实验思考】 :用何种方法可使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多冒出些? 答: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化学变化) 实验探究:课本 42 页“活动与探究” 。 实验 1 现象: B 试管中 , A 试管中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 , 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 实验思考: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实验探究:课本 42 页“活动与探究” 。 实验 2 现象: A 试管中 。 实验结论: 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加热易分解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实验思考:加热 A 试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 阅读课本 P40 页,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1、什么叫化合反应?什么叫分解反应? 答:2、海水晒盐是否属于分解反应,为什么? 答:3、根据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列举一些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实例 答:22 课堂评价练习 1、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 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开展植树造林,增强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矿物燃料 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2、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 (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施用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抑制杂草生长 D、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施用后可防治火灾 3、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原因是(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其变红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能和紫色石蕊反应 4. CO2 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 ) A.比空气大 B.比空气小 C.与空气相等 D.无法判断 2. CO2 在 水 中 的 溶 解 性 是 ( ) A.难溶于水 B.能溶于水 C.微溶于水 D.易溶于水 5. 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 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口增长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碳酸氢铵的分解 6、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会使地球气温上升,科学家预言,这将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那么,大气层中 CO2 的主要来源是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是 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反应 (2)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3)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8. 用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汽水瓶塞打开后为何会出现大量气泡?在汽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呈何种颜 色?(2)在舞台上常常会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境,这些“小云” , “小雾”是怎么形成的?9、下列反应哪些属于化合反应?哪些属于分解反应? ①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 + 水 + 二氧化碳 加热 ②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点燃 ③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23( ( () ) ) ④ ⑤ ⑥ ⑦ ⑧加热 碳酸氢铵————→氨气 + 水 + 二氧化碳 ( 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 点燃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 碳酸钙 + 盐酸————→ 氯化钙 +水 + 二氧化碳( 氧化钙 + 水————→ 氢氧化钙 () ) ) ) )第 2 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答:2、什么叫化合反应?什么叫分解反应? 答: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但你知道为什么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吗?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首先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获取的方 法。 实验探究: 教师演示书 P43 页“活动与探究” 问题讨论: (1)实验室是用什么方法来制取二氧化碳的?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答:(2)所采用的实验装置与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似?两者能 否通用?为什么? 答:(3)收集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为什么?应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答:实验思考: 1、 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 2、你能否说明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 答:24 2、 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答: 4、你认为应如何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 答: 导入新课: “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阅读书 P44-45 页 问题讨论: 1、二氧化碳有没有毒性? 答: 2、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答: 3、 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 答: 讨论交流: 1、你知道哪些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答:2.观察长期放置石灰水的试剂瓶,你发现有何现象?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思考 如何清洗这个试剂瓶? 答:【课堂评价练习】 1. 将一带火星木条伸入气集瓶中,火星熄灭,则气集瓶中一定不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煤气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步: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 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向广口瓶中装入大理石。 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正确的操 作顺序是( ) 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①④②③⑤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将 CO2 通入水中 B.将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将 CO2 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 CO2 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4.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 ) 它能溶于水 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5.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最好选用 ( ) A.石灰石和稀硫酸 B. 碳酸钠和稀硫酸 C. 大理石和稀盐酸 D.碳酸钠和稀盐酸 6. 实验室收集 CO2 的正确方法是 ( ) A. 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25 7、 长时间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 有一层白色硬膜生成,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该膜的形成: 。除去此膜的方法 是加 ,其文字表达式为 。 8.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3)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4)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化合成一氧化碳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分解反应的有 。 (填序号) 9.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H2S)气体,一般用 FeS(固体)和盐酸反应制得,已知 H2S 气体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请向:① 制取 H2S 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与制取 (选填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相同的装置。② 收集 H2S 气体,可用 法。 10.为了让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通常要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为什么开始 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11.请根据你们的经验讨论并判断,下列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 (结论填在横线 上,可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a. 正在上课的教室里______________ 操扬上; b.白天的森林里 ______________ 晚上的森林里; c. 城市繁忙的街道上______________ 农村清净的田野上; d.冬天的室内 ______________ 夏天的室内; e. 地面上 ______________ 地窖里; 第四节 自然界中的水 第 1 课时学习过程: 引入: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的产生、发育和繁衍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还是 宝贵的自然资源。 [讨论] 教材 P47 上的“你已经知道什么?” 新课引入: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演示 P45 页[实验 1]电解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讨论] 1、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一端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什么?负极一端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 是什么?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多少? 答:2、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这个反应是属于哪一类的反应? 答:教师演示[实验 2]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讨论:1、氢气燃烧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答:26 2、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现象?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答:总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答: 交流讨论:水的煮沸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答:课堂评价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比液态的水轻能浮在水面上 D、凡是无色,透明的水,一定都是纯净的水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比热比砂石,干泥土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温差小的主要原因 B、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仅快而且充分 C、水的沸点是 100℃,凝固点是 0℃ D、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艰巨的任务,要树立节约用水 的良好风尚。 3、根据课本第 48 页水的分解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两电极上都有 冒出,负极产 生的气体可能是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负极产生的气体的 体积是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的 倍。实验结论:水电解生成 ,水是由 和 组成的。 4.氢气燃烧实验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氢气具有 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4?C 时密度为 1g/cm?;水通电后 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 101kPa 时,水的凝固点为 0?C,沸点为 100?C;水蒸汽和灼热的煤 混合可生成水煤气。根据上面的叙述,请归纳哪些属于水的物理性质?哪些属于水的化学 性质?第 2 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电解水实验中,正极、负极两端分别产生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答:27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3、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 阅读教材 P49 页,思考下列问题: (1)河水、自来水、矿泉水、海水是纯净物吗?为什么? 答:设问:如何区分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蒸馏水、食盐水? 教师演示 P47 页“活动与探究”实验 1 实验探究: 1.蒸发是用 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把液体到入 里,再把 放 在铁架台的 上,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 止 。当蒸发器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 。目的 是 。 设问:怎样除去液体中一些不溶性的杂质? 教师演示过滤操作实验,强调装置要求及实验操作步骤和要求。 实验探究: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 的一种方法,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的边缘 要 漏斗的边缘,液面要 滤纸的边缘,滤纸要 漏斗内壁。过 滤时,烧杯槽口应 , 玻璃棒靠滤纸 层部分。玻璃棒的作用 是 。过滤后,滤纸上留有 。滤液呈 状。 学生阅读教材 P49 页,了解硬水的危害。 设问:自来水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阅读书 P51“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和过程。 阅读“水的利用” 问题讨论: 1、 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答2、 如何保护水资源? 答:交流讨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吗? 答:课堂评价练习 1.一般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合理放养鱼虾等水产品 C.大量的生活污水流入河流( B.工厂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 D.下雨天使用杀虫剂杀灭农田害虫28) 2.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现象是 ( ) A. 河流断流或干枯 B. 城市地表逐渐下沉 C. 河中的鱼虾稀少或绝迹 D.水土流失 3.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 A.水和汽油 B. 糖和食盐 C. 食盐和米粉 D. 氧气和氮气 4.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分离的混合物是 ( ) A.泥沙和食盐 B.水和酒精 C.氯化钠和氯化钙 D.铁粉和铜粉 5.有下列污染因素: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④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其中不会对水资源造成重大 污染的是( ) A. ③ B. ①②③ C. ④ D. ①②③④ 6.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 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 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北京市政府给每户市民发放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 农田 C、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7.用你所学的知识指出下列广告语正确的是( ) A.本超纯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C.矿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 D.面对河水不断被污染,我们应设法关闭所有化工厂 8.含有较多含__________物质的水是硬水,长期烧硬水的器具易结___________。 9.在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二氧化碳⑤矿泉水⑥冰水混合物⑦锰酸钾⑧四氧化三铁中, 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9.某同学要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 (1)向河水中加入一定量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一段时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2 )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过滤上述混合物,必须用到的是(用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试管 ②烧杯 ③铁架台 ④酒精灯 ⑤滤纸 ⑥玻璃棒 ⑦ 量筒 ⑧蒸发皿 10、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蒸馏水,一瓶为硬水,你能说出几种鉴别他们的方法?11、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它可以分离 注意几个要求:一贴指: 二低是: 三靠是:组成的混合物,过滤是要12.小明不小心把家里的食盐罐打翻了,扫起来后发现,盐中混有很多沙粒。现请你帮 他出出主意,如何净化这些食盐?简述操作步骤及原理。 答:29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知识回忆 1、高锰酸钾溶于水时,用 取少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 量取一定的水, 倒入烧杯中,用 搅拌溶液,其作用是 。 2、 一大块冰糖, 你如何使它变成更小块的冰糖?有什么方法使它分割成更小的看不见的 微粒? 3、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构成的。 学习过程 探究实验一:物质的可分性 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 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由 逐渐变浅,直至 分析:总结:探究实验二:微粒运动的实验 实验 1: 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 2~3 滴酚酞试液, 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 现象: 说明: 实验 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 A,在另一烧杯 B 中加入 3~5mL 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 一起。 现象: 原因:问题拓展 1: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实验,有无 必要性?) 2: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 色?你又能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并不是酚酞扩散? 总结: 探究实验三:微粒间有空隙 实验 1: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现象: 说明: 实验 2: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1.50mL 水+50mL 水 2.50mL 酒精+50mL 酒精 3.50mL 水+50mL 酒精 结果: 说明: 总结:30 课堂练习 1.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它说明了 (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 100 mL 酒精和 100 m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00 mL,说明了 (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空 除 3.水结成冰是由于 ( ) A.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停止了 B.构成水的微粒变小了 C.构成水的微粒变大了 D.构成水的微粒间的空隙变化了 4.在下面(1)~(4)的事实后面的括号里,选择填写有关微粒主要性质的编号。 (A)微粒很小 (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断运动 (1)空气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却看不见它 ( ) (2)物质受热膨胀遇冷收缩 ( ) (3)被压扁(未破损)的乒乓球放人沸水中,片刻后恢复原状 ( ) (4)可以将大量氧气压缩到蓝色钢瓶中 ( ) 5.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不能用来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征的是 ( ) A.打开盛有醋的瓶盖,闻到醋的酸味 B.米粉中掺入白糖 C.把高锰酸钾溶入水里溶液呈紫红色 D.盛夏打足了气的自行车易爆胎 6.-位同学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想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你认为 他 所举事例不正确的是 ( ) A.有时向冷的玻璃杯中倒开水,玻璃杯会破裂 B.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大 C.50 mL 酒精与 50 m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mL D. 50 mL 大豆与 50 mL 小米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mL 7.打开盛有酒精的瓶盖,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因为构成酒精的微粒 到空 气中, 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这一现象体现了酒精具有 这一物理性质,因此, 白酒瓶一定 要盖严瓶盖,否则酒的香味变淡,浓度会降低。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 1 课时知识回忆 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不同的微粒具有不同的性质,因而其所构成的 物质也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如氧气能 ,二氧化碳却能 氢气 能 ,水却能 。 2、不论是液体,固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 ,固体液体中, 微粒之间的 小,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 大。气体较易被 ,而固体 不易被 。 学习过程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31 (一)分子 水的汽化和水的电解图例:通电 分解液态水 气态水结合水分子氢原子 氧原子氢分子 氧分子1.分子是由 结合而成的,如每个水分子是由 2 个 原子和一个 原子 构成的。 2.水分子分解时,生成 和 ,每 2 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 , 每 2 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 。 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 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 改变。 (以 上填改变或不改变) 。 归纳整理: 1、化学变化的本质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3、化学变化前后哪些量改变,哪些量没有改变(宏观、微观)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铁 B.氢气 C.氯化钠 D.铜 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水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氧气 4.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的是 ( ) A.冰融化成水 B.二氧化碳变成了干冰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 D.碘加热变成了碘的蒸气 5.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 A.水分子 B.水原子 C.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是否能直接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变化中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D.是否在不断地运动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能构成分子 B.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C.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6.由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7.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32 A.食盐能溶于水——水的微粒间有空隙 B.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易爆裂——微粒运动加快了 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前后微粒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微粒的体积热胀冷缩 8.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 。铜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 是 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9.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分子在不断地 分子之间有 。 10. 金属汞是由__ 直接构成的, 氯化氢是由 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 构 成的。 11.用“分子” 、 “原子”分别填人相应空格内。 过氧化氢 是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的化学反应中,过氧化氢____分解为氢____ 和氧___,两个氢 和一个氧 构成一个水 ,两个氧____ 构成一个氧____,大量的氧 构成 氧气。第 2 课时 知识回忆 1 . 物 质 是 由 构 成 的 。 有 的 物 质 由 分 子 构 成 , 如 , ; 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如 , ;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 , 。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在电解水的反应里, 分解成 和 ,然后每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个 ,每 个 结合生成一个氧分子。由此得出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没 有发生改变的是 。 学习过程 (二)原子 1、原子的构成: 分子、原子的共性: 看书 P66《联想与启示》 ,并尝试解释原子的构成 归纳整理:(三)离子: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核电荷数 __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 __ 核外电子 别 ( 带电) 数(带____电) 数(带____电)33 联 系1.同种元素原子、阳离子、阴离子都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它们同属一种 元素 ( ) ( ) 2.相互转化: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 ) ( )举 例 课堂练习 1.发现原子中有电子的科学家是 ( ) A.道尔顿 B.卢瑟福 C.汤姆生 D.拉瓦锡 2.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原子数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 和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4. 当原子转变为离子时, 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中子总数 D.电子总数 5.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离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 粒,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3)带正电荷的微粒是 。 (4)不显电性的微粒是 。 (5)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微粒是 。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微粒主要是 。 7.分子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构成的,原子 核是由 和 构成的。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数= 数。 8.原子得失电子变成 , 因此离子是一种 微粒, 带正电的离子叫 离 子,带负电的离子叫 离子。如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其中,钠 离子带 电,氯离子带 电。第 3 课时 知识回忆 1、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 A、一定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可能是纯净物 混合物 2、氧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氧气的微粒中 A、氧分子不变,氧分子与其他分子发生重新组合 B、氧分子、氧原子都不变,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氧分子、氧原子都变,生成新的分子或新的原子 D、氧分子变,而氧原子只是和别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学习过程34() D、可能是 ( ) (二)原子 2、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练习 1、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 1.993╳ 10-26kg ⑴若一个钠原子的质量为 3.819×10-26 kg,则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⑵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练习 2、下列数据中属于原子质量的 A.18g B.21 练习 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12 g B.1/12 g 3、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例题 1:求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Mr(H2O)= 练习 4、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氯气(Cl2) (2)高锰酸钾(KMnO4) (3)硫酸铵[(NH4)2SO4] (4)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属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 C.1.6×10-26 D.3.2×10-26 kg C.12 D.1.66×10-27 kg练习 5、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H202 Na2C03 2(NH4)2S04 Ca(OH)2小结分子、原子和离子相互转换:原 子?结合 ?? ? 分子 ?构成 ?? ?直接构成物 质?得失电子 ?? ??离子 ?构成 ?? ?35 第三节 学习过程 (一)元素 1、元素的定义: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 1 课时练习: 1、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判断: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 ) 3、 国际互联网上报遒: “目前世界上有近 20 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 这里的铁是指 (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氧化铁 D.四氧化三铁 4、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 mg/l) :Ca—20,K—3, Zn—0.06 , F—0.02 等 。 这 里 的 Ca 、 K 、 Zn 、 F 是 指 (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氧气和碳两种单质组成的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素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6、在 H2、H2O、H2SO4、H2O 四种物质中都含有 ( ) A.氢元素 B.氧元素 C.2 个氢原子 D.一个氢分子 2、元素的符号表示 (1)表示方法 练习: 7、将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 Ca_ ___; 铝 AL__ __; 锰 MN (简单介绍离子符号:钠离子 ;钙离子 (2)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上 上 。; 氯 c1 ; )。 ,微观练习: 8、如“O”既表示 ,还表示 。 如“3H”只表示 。 9、 “20”表示的意义是 ( ) A.2 个氧原子 B.2 个氧分子 C.2 个氧元素 D.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10、下列化学用语中,通常只能用来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能用来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 A.H B.Fe C.3S D .N 11、用“元素” 、 “原子”填空: 二氧化碳是由碳 和氧 组成的,科学实验证明:在 1 个二氧化碳 分子中含有 1 个碳 和 2 个氧___ _。 3、元素的分类 :汉字用“钅”旁表示(36除外) ,如元素、元素; :通常非金属有三种状态, “气”字头的表示是气态非金属,如 元 素;有“氵”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如溴元素;有“石”字旁的表示固态非金属元素, 如 元素。 练习: 12、下列元素符号都表示金属元素的是 ( ) A.C、Cu、Ca B.S、Fe、O C.K、Mg、Na D.N、Na、H 二、纯净物的分类 归纳整理:练习: 1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氧气(O2) B.水(H2O) C.高锰酸钾(KMnO4) D.碳酸钙(CaCO3) 14、现有① 氧气② 空气③ 碱式碳酸铜④ 高锰酸钾⑤ 硫⑥ 水⑦ 氧化镁⑧ 氯化钠等物质。其中属于 单质的有 (填序号) ; 属于化合物是 , 其中 属 于含氧化合物, 属于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的有 。 第 2 课时 知识回忆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2 个氢原子__ __; 2 个氯离子 ; 氮元素 ; 镁离子 ; 2+ 2 个 钠离子 ; 3 个硫原子 . K ; 2Ca __ ; 3+ 22Fe ;3N ;A1 ;20 . 2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对该有机物组成做出的正确结论 是( ) A、 只含 C、H 元素 B、只含 C、O 元素 C、肯定含 C、H、O 元素 D、一定含 C、H 元素,可能含 O 元素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 ―→ 淀粉+氧气,由此可以判断淀粉 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元素。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 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 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 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学习过程 自主阅读教材 P75-76 (一) 、自然界元素的存在 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前 5 位: 。 海洋中元素含量前两位: 。 人体中元素含量前两位: 。 太阳中元素含量前两位: 。 例题:地壳中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与含量第一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 SiO2 B、 Al2O3 C、 Fe2O3 D 、SiC37 (二) 、元素与人体健康 你知道的人体&必须元素&中的大量元素有: , &微量元素&有: 。 1、人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如:缺钙可能造成 ; 缺锌可能造成 ; 缺碘会 ; 缺铁会 等。 2、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也不可过多摄入 如:吸收过多的钙可能造成 ; 吸收过多的碘容易形成 ; 吸收过量的能够防癌的硒元素,也会 。 3、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人体有害的元素,主要是 等。 课堂练习 1.含氟的牙膏有利于预防龋齿,这里的“氟”指的是 A.氟元素 B.氟气 C.氟原子 D.氟分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 A.O B.Fe C.Si D.Al 3.国外医学界研究表明,如果人体不缺乏微量元素而随意过量补充,不仅对健康无益, 反而有害。下列元素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 ( ) A.碳 B.氢 C.氧 D.铁 4 . 下 列 各 组 物 质 中 , 前 者 是 化 合 物 , 后 者 是 混 合 物 的 是 A.水、矿泉水 B.铁、氧化铁 C.氧气、空气 D.食盐水、海水 5. X、 Y、 Z 三种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 但中子数不同, 它们是 ( ) A.同一种原子 B.同一种元素 C.不同种元素 D.不同类原子 6.在 H20、C02、H3P04 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 原子,因为这些__ __原子 具有相同的 。 故把它们总称为 元素。 7.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氢元素 ; 5 个汞原子 ; 带 2 个正电荷的钙离子 ; 2+ 30 ;Mg ;N 。 8.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则此物质中一定含有__ __元素。 9 . 用化学符号表示:磷元素 ,两个硫原子 , n 个铁原 子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 、 。 10.从宏观角度分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 元素组成的, 氧化铜是由 元素组成的,铁矿石、钢铁、铁锈中都含有 元 素。 从微观角度分析, ①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 如水是由 构 成的,铜是由 构成的;②分子都是由 构成的,如 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的。 11.某厂生产的矿泉水瓶上的标签如图所示。标签中列出 饮用水理化指标 了若干矿物质的含量,作为饮用水的理化指标。 矿物元素 测定结果 (1)该矿泉水含有的钙、镁、钾、钠指的是 钙 ≥4.0mg/L (2)如果每人每天喝一瓶该矿泉水,每瓶按 500mL 镁 ≥0.5mg/L 计算,则每人每天摄取的各种成分的质量是钾 钠 偏硅酸 38 ≥0.35mg/L ≥0.8mg/L ≥1.8mg/L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 1 课时知识回忆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能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吗?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钠 铁 二氧化硫 氢气 四氧化三铁 学习过程 (一)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 化学式: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 组成,不同的物质 (二)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1、化合价(从概念、组成、标注、记忆口诀、原子团的化合价等进行学习理解)2、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阅读书本 P80 页,了解书写化学式的一般规律和原则,了解书写化学式的步骤过程。练习: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化铜 氯化锌 氯化铝 氧化镁 氯化亚铁 氧化钠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碳酸钠 硫酸锌 硝酸镁 氯化铵 硝酸亚铁 (三)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1)CaO (4)ZnC12 (9)Na2S04 (14)Al(OH)3 (18)Na2C03 (22)NH4Cl (2) CuO (5) NaCl (10)Fe2(SO4)3 (15)Ca(OH)2 (19)CaC03 (23)(NH4)2SO4 (3)ZnO (6)FeCl3氧化亚铁 氯化钙氯化铁 氧化铁氢氧化铝 硫酸铁 硫酸铵碳酸钙 硝酸钠 硫酸铝(4)Fe2O3 (7)HCl(5)FeO (8)CaCl2 (13)FeS04(11)H2S04 (16)Fe(OH)3 (20)KN03(12)K2S04 (17)NaOH(21) Cu(N03)239 第 2 课时 知识回忆 1、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MgO NaCl Al2O3 KOH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表示正确的是 ( A. Fe2O2 B.AlCl2 C.Ca(OH)2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表示正确的是 ( ) A. Na(OH) B.AlNO3 C.K(SO4)2 学习过程 (二)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3、根据化学式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 例题:1、求出 KMnO4 、K2MnO4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例题:2、标出下列各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KI O3 H2C O3 AgN O3 . . .) D.NaC03 D.ZnO(N H4)2S O4 . .N H4N O3 . .练习: 1、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03)会致癌,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无法确定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标有圆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的一组是 ( A.N H3 KN O3 B.C O2 Na2C O3 C.H2S O4 S O3 D. H2S O3 Na2S O3 . . . . . . . .) )3、将下列物质按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⑴Cl2 ⑵KClO3 (3)NaClO (4)MgCl2 4、非金属元素 A 与钾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K2A,金属元素 B 与硝酸根离子形成的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为 B(NO3)3, 则 由 A 、 B 两 元 素 形 成 的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为 ( ) A.A2B3 B.B2A3 C.A3B2 D.B3A2 25、在酸根离子 SO4 中 S 的化合价是 归纳整理: 4、离子符号的书写 氧离子 氯离子 硫离子 铁离子 铝离子 镁离子 钙离子 钠离子 氢氧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铵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练习: (1)5 个氢氧根离子 (2)2 个钙离子 (3)3 个硝酸根离子 (4)2 个亚铁离子 (5) 3 个铝离子 (6)4 个铵根离子(三)单质化学式的书写40 第 3 课时 知识回忆 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1)H2S S S O2 . . . (2)M nO2 . M nCl2 . M n . 学习过程 (一)化学式含义 例题 1:我们以水(H2O)为例说明 化学式的涵义 宏 表示一种物质 观 表示该物质有哪些元素组成的Na2S O3 . CaM nO4 .H2S O4 . KM nO4 .以 H2O 为例微 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分子里有多少个原子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质 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量 比 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练习: 1、维生素 C 的化学式为 C6H806,关于 C6H806 表示的意义,四位同学讲了四种说法: ①表示维生素 C 这种物质;②表示 1 个维生素 C 分子;③表示维生素 C 由?”④表示每 个维生素 C 分子由??请你将说法③、说法④省略的部分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说法③表示维生素 C 由 说法④表示每个维生素 C 分子由__ __。 2、甘油在印刷、化妆品等工业上用作润滑剂,也可用来制造医药和炸药。根据甘油的化 学式 C3H803,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任写四条) ① ; ② ; ③ ; ④ 。 (二)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例题 2: 3H2SO4 练习: 在“4H2CO3, ”中包含着 1、2、3、4 四个数字。下列对这四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叙述不正确 的是 ( ) A. “1”表示碳元素的个数 B. “2”表示每个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 C. “3”表示每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 D. “4”表示分子的个数 (三)离子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例题 3:2Ca2+ 练习: 1、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 2 所表示的意义: (1)3CO32(2)2Fe3+ ;41; (3)2NH4+ (4)2H ; (5)02 . 2、说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2CO32;(2)nCu_ ;(3)4SO423、说明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2H ;H2 ;2H2 4、下列各微粒符号中“2”的意义是: ①2N ④2NH3 ⑥2H2SO4 中系数“2” ;②CO2 ;③MgO ;⑤Fe2+ 氢下方小数字“2” 第 4 课时+ 2;; (4)3H20; 。 ;; 。知识回忆 1.已知硫酸的化学式是 H2SO4,则每个硫酸分子中有 3 个 ,1 个 ,4 个 2.每个 Ca(OH)2 分子中有 个钙原子, 个氧原子, 个氢原子 3 . 每 个 NH4NO3 分 子 中 有 。 学习构成 (一)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磷酸盐缓冲液7.0怎么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