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服装大全教学 如何快速进行太极拳服装大全入门

太极拳怎样才算入门?阅读//5b.cdn.sohucs.com/images/beb68c747f4af280eae.jpeg俗话说: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太极拳的拳经说: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休。那么,怎么样才算入了太极拳的门呢?
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我们在这里提出三个标准,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算真正入门。
一、气沉丹田  
中国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内家、外家、少林拳、武当、南拳、通臂、气功、禅定、修道炼丹等等一切中国功夫,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必须做到做到:气沉丹田。至于什么是气沉丹田,请去向自己的老师请教吧,这里不做详细探讨。  因此,太极拳行拳走架时,能够做到气沉丹田,就算入了中国功夫的大门。
二、身心合一
所有的内家拳功夫都要求:以意行气,以气行拳。或者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其实都是一个意思,要求身心合一,用意识控制身体。  如果是靠速度、靠惯性、靠体力打拳,虎虎生风,那是外家拳。一般来说,传统的85式太极拳(72--108式的太极拳动作其实也差不多)的拳架,最佳的行拳时间为10--20分钟。太快了,气息不够深长,动作容易不到位,身法变化的细节也做不到,容易变成外家拳,尤其是年轻人容易犯这个毛病;太慢了,意气容易断了,丢掉了太极拳的神韵。为什么要控制这个时间,这里有几代人的实践,也有我们的现代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这里不做详细说明。如果你只学会一个太极拳招式,如揽雀尾、懒扎衣,你也要重复打10--20分钟再停下来。  因此,在行拳走架中能够做到以丹田之气,带动身体曲身开合,就算入了内家功夫的大门。
三、圆润顺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太极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太极图是一个圆,浑然一体,是阴阳之母,自身能够周而复始地变化,生生不息,永不停止的意思。因此,太极拳的行拳走架,处处要求圆润顺畅,步法也是圆弧步,身体各个部位要求做到圆中有圆,圈中有圈。 
现代生物技术表明,构成人体的细胞、染色体等主要构成单元,要么是圆的,如细胞;要么是螺旋体,如染色体。这也在理论上说明太极拳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再做到行拳走架时动作圆润顺畅,如行云流水,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就算真正入了太极拳的门。
以上三点,同时做到后,坚持锻炼半年到1年,就能够掌握丹田(腰腹)的开合。知道了开合,清楚了阴阳变化,明白了劲由内换的道理,坚持锻炼1--3年,在推手和实战中就逐渐能够悟道“懂劲”。至此境界,太极拳就算登堂入室,小有成就了。人的精神和气质,也有根本变化,一般来说,都有脱胎换骨感觉:精神抖擞,精力旺盛。
俗话说:功名看气宇,事业看精神。至此境界,人生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有大的进步和飞跃。
太极拳强调:入门引路须口授
为什么呢?因为太极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光靠看书和录象,光靠自学,是难以全面真正掌握的太极拳的真谛的,出了偏差自己也不明白,难以纠正。以我自身为例吧,我学的是武式太极拳,当年郝为真宗师传下来拳架。武式太极拳对身法要求非常严谨:涵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顶、吊档等,我学拳的时候,师父在旁边,耐心指导,悉心调教,非常耐心和辛苦。这么多身法,人又不是神仙,哪里能够一下子全部掌握呢?首先要求做到涵胸,再要求拔背,一个一个地纠正定型。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这四个身法做到了,自然就是气沉丹田。回想起来,感慨良多。
古语云:师徒如父子。此话一点不假,真传哪是金钱所能买到的啊?! 
我后来看到有些门派入门也挺有意思:有一个练陈式小架的朋友,他就是在原地划圈子:原地不动,做类似云手的动作,一划就是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这样练1、2年,也就不知不觉的入门了!我看那形意拳、意拳、大成拳的入门,一般都是练站桩,五花八门的桩功。这就是门派存在的积极意义。各个门派,能够在社会存在这么多年,必然有其中的独到之处,尤其对初学者,未入门的人。
功夫到了一定境界的人,都对门派和招式就看得淡了:功夫的门派和招式,原来都只是过河之舟,登山之梯而已。
大家学功夫,应该学习孙禄堂先生,他一生中就拜了10多位师父,谁有真功夫,好拳法,比他高明,他都虚心求教。即使到了年近50岁,名满天下的时候,他有幸遇到太极拳造诣已经出神入化境界的郝为真先生,还虚心拜师,执弟子礼,从而成为近代第一位融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大内家功夫于一炉的武学大师,威震中外,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孙式太极拳。古代拜师,可都是要行师徒大礼的,要三磕九拜,对师父非常虔诚和尊重的。现在时代进步了,不用磕头跪拜,但礼仪和虔诚,也是少不得的。但也要有一个前提:师父身上要有真功夫。如果没有真东西,胡说八道,靠出书、出光盘、评比得来的大师头衔,到处招摇显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是误人子弟,大家也要警惕。
韩愈先生说过:道之所存,师之所在。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想学真功夫的人来说,就是谁身上有真东西,真功夫,就应该向谁学习。
希望有志学太极拳的人,都能早遇名师,早入太极之门!
-------------------------------------------------------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就是说:一个练武之人要是连《功夫太极
戳“阅读原文您的当前位置: -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的介绍(二)
浏览量:822
& & & &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之太极尺功活腰
& & & &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 前面讲过了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之定步云手涮胯,现在讲讲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之太极尺功活腰。
& & & & 笔者把太极拳基本功训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长腿力阶段,这一阶段得靠站桩,站板凳桩、无极桩等等;第二是开胯、活胯阶段,这一阶段最好是练定步云手涮胯;第三是活腰、合腰阶段,这一阶段得靠太极尺辅助训练。当然笔者不排除有其他的分法和方法,这些方法只是笔者本人觉得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愿与大家交流分享。
& & & & 第一、第二阶段是最辛苦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练好了,到了第三阶段你基本上就可以体会到苦尽甘来的感觉。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吃不了苦,或者是找不到正确方法,一直在第一、第二阶段停止不前,这就他们所谓的&太极十年不出门&,其实只要方法对了,肯吃苦,太极拳跟任何武术一样都是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出功夫的,而且可能更快。
& & & & 这几个阶段是无法跨越的,如果有哪怕一个阶段的基础没打好,太极拳别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也出不了功夫。当然养生的另外,但是如果养生的能稍微吃点苦,身体会好得更快,养生效果会更好。
& & & & 闲话少说,我们进入正题。
& & & & 太极尺有好几种练法,每一种练法都有不同的作用,这里我们只讲讲中国太极功夫网里面王敏夫老师传授的最常练的活腰方法。
太极尺功王敏夫老师示范
& & & & 1、预备式:两脚水平打开大概两步的距离,半蹲,双手向上托起太极尺到胸前高度。重心在两腿中间。沉肩坠肘,下颌微收,眼睛自然平视。耳听身后。
& & & & 2、左式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之太极尺功活腰
& & & &(一)身体微微右转,右手往上、往里拧。同时右膝微微顺缠打开,蹬右腿合左腿,重心左移。左腰下沉。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之太极尺功活腰&
& & & & (二)重心继续左移,身体左转,右手向下拧至肚脐高度,左手往里裹,右腰下沉。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之太极尺功活腰
& & & & 3、左回式:左膝微微顺缠打开,重心微微右移,右手回到预备式位置。
& & & & 4、右式
& & & & (一)左手往上、往里拧。蹬左腿合右腿,重心右移。右腰下沉。(二)身体右转,重心继续右移,左手向下拧至肚脐高度,右手往里裹,左腰下沉。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之太极尺功活腰
& & & & 5、右回式:右膝微微顺缠打开,重心微微左移,右手回到预备式位置。然后再到左式,如此循环。
& & & & 此太极尺练法主要是训练腰胯一体,初学者经常是扭着腰,腰胯没有一起动,有时候胯动腰不动,有时候腰动胯没动,这样打出的劲力是不整的,没有杀伤力。只有把腰胯练到一体了,发出的力才透,才整。
& & & &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之太极尺功可以跟第二阶段定步云手涮胯交叉着练,只要架子放低一点,此功法同样对开胯、活胯有显著作用。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教学频道】陈式太极拳名满天下,已成为中国...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教学频道】王战军,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教学频道】陈式太极拳名满天下,已成为中国...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教学频道】摔法中最重要的要领一是步法,二...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教学频道】王战军,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太极教学频道】太极功夫扇是北京老年体协为支持...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太极教学频道】太极功夫扇是北京老年体协为支持...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教学频道】吴阿敏生于1967年出生,她自幼习...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太极教学频道】吴阿敏生于1967年出生,她自幼习...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教学频道】本视频由和有禄大师对和式太极拳...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太极教学频道】张全亮,1941年10月生,北京大兴...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太极教学频道】张全亮,1941年10月生,北京大兴...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教学频道】视频中翟维传大师谈武式太极拳要...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教学频道】本视频由和有禄大师对和式太极拳...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太极教学频道】本视频由和有禄大师对和式太极拳...
【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太极教学频道】 赵幼斌又名靠恩,赵斌次子,195...
400-601-2217
交流QQ群:
会员QQ群:太极拳自学视频教程网 - 初学24式太极拳基础入门下载、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八段锦、自学太极拳教学论坛网站! - 太极拳官方网站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38.00&元
¥28.00&元
¥48.00&元
¥38.00&元
¥20.00&元
¥128.00&元
¥38.00&元
¥22.00&元
¥22.00&元
¥48.00&元
¥98.00&元
¥22.00&元
¥188.00&元
¥218.00&元
¥29.80&元
¥25.00&元
¥26.00&元
¥98.00&元
¥22.00&元
¥188.00&元
¥58.00&元
¥188.00&元
¥32.00&元
¥25.00&元
¥98.00&元
¥198.00&元
¥22.00&元
¥15.00&元
¥15.00&元
¥15.00&元
¥15.00&元
¥38.00&元
¥158.00&元
¥22.00&元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太极拳视频网初学和式太极拳该怎么入门?如何练习和式太极拳-中国太极拳网
初学和式太极拳该怎么入门?如何练习和式太极拳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瑰宝,不仅有健身,,技击于一体,深受广大拳迷的喜爱。和式太极拳是众多太极拳最为受欢迎的一派,那么对于初学和式太极拳该怎么入门?如可以请教一位专业的老师、掌握其套路、散手练习,对抗,布膜固气等。还有和式太极拳于拳架、推手、散手三者合一,拳架与技击相一致,拳架为体,推手为用等练习特点方法,还必须掌握其练习要素,接下来就让太极拳小编来告诉你如何才能练好和式太极拳呢?初学和式太极拳该怎么入门?初学第一,需要一个好的老师。入门的老师。第二,和式太极拳也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应该从基本功,比如踢腿,压腿,开肩,增加柔韧性,站桩加强腿部力量训练。这就是所谓的通用基本训练。第三,和式太极拳的专项基本训练,各个门派有自己的练习方式,以我所在的门派为例,有通臂功,动功,步法训练,桩功(和第一个桩功不同的是一个训练腿部力量,一个注重意念,如果冬天可以在室外站到全身发热就不错了,如果出汗更好)。第四,套路第五,现在你应该经过2到3年的训练了。应该从内心对太极拳有所感悟,更深入一点,或者遇到好的老师.你应该基本了解太极拳的理念。第六,你现在面临选择,继续套路和功法练习,到此为止----如果你的目的是健身的话。或者,技击才是你的目标,那么你需要开始新的练习。第七,推手,听劲练习,抖大杆,我所在的门派会练习拍沙袋,练习透劲。第八,散手练习,对抗,布膜固气。怎样练习和式太极拳一、放松1.体松这个要求,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身体部位要放松。身体各关节,部位的肌肉群不紧张,肢体在受外力时,各关节自如转动,而不是使身体成为僵硬的整体。2.精神放松放松就是在大脑的支配下,肢体有意识地、能动地松弛,无论什么情况,精神都不紧张,心中自然,无论发生何事,泰然处置,从容应对。二、浑圆等你的身体能够自然放松之后,就必须要更上一层楼,解决浑圆的问题。所谓浑圆,就是浑厚、圆活、饱满。在练拳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沉稳的内劲在里面。三、旋转和式太极拳是圆运动,但这个圆不是平面的圆,而是立体圆,是以脊柱为中轴的公转(源动腰脊、旋腰转胯)和上下肢自身的自转(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踝转腿)相结合的旋转,即所谓的螺旋运动。初学和式太极拳的3大要素1.先下后上上下相随,周身协调,重心稳定,虚实分明,是和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和式太极拳教学应遵循先教下肢动作,再教上肢动作,最后进行上下肢协调配合练习的原则。在套路教学前,先要求学生上体正直安舒,两手背后,腿屈到所要求的程度。按开步、弓腿、倒重撇脚尖、收腿上步、开步的顺序练习下肢“进”步;按退步、移重心、并步、并步、退步的顺序进行下肢“退”步的练习,以及侧行步,虚步练习等等。体会腿的虚实转换和下肢肌肉的本体感觉。然后进行“拳”“勾”“掌”等手型和“抱”“分”“搂”“推”等上肢练习,体会手臂圆活自然的运行路线。在各单势教学中,只要先把下肢动作抓好,把转移重心,步法变换弄懂,再把上肢动作分解教会学生,最后完成上下肢完整动作的协调配合,再强调以腰的旋转带动腿的运动。这样由脚而腿而腰再上肢,完成一个单势动作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2.粗讲精练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是和式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教学初期,教师如果过分地追求动作规范,过分地强调动作细节,往往会适得其反。教得越细,学生越不容易接受,常常顾此失彼,不知所措,渐渐地畏难泄气,对练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对初学者,开始的教学易粗不易细,先让学生粗略地掌握动作概貌,熟练后再细抠动作。也就是说,得天独厚记学生从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运行方向等动作,外形上大体规范,能把动作比划下来。待动作熟练后,再进一步要求呼吸、意念、连贯、协调等。如教授“左云手”时,只要学生能比划出侧行步的重心交替,常握翻常开步时机和云手的路线即可,百对以腰带臂,眼随手动,呼吸配合等细节暂不做过高要求。同时也应注意,在这种先粗后精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大致上会比划动作时,及时细抠动作,以免学生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而难以改正。3.形神合一“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动身随”,是练拳人的口禅。在和式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应先把外形教好,再进行精气神的练习,最后形神合一;先把单势动作教好,再要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只有把整个动作学会练熟,才能使精气神贯注到每个细小动作中,用意识引导动作,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要求,达到圆活自然,协调完整之目的。如“搂膝拗步”一势的教学,先让学生看示范,用心记,再随教师做模仿练习。待动作熟练后,就要求学生用想象引导动作。想象先行的手搂掉对方踢来的腿脚,另一手则用力推对方一掌,以拳架促进内神,再配以搂吸推呼的呼吸配合,使做出的动作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结语:总而言之,对和式太极拳的初学者,只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相应的手段,必须重视上述的练习及要素,和式太极拳教学由繁到简,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做为一个武者,你应该学习宽容,除非生命受到实质的威胁,绝不滥用武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三丰太极拳心法口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