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体育赛事事网上哪里买比较好,有个兴旺体育听说不错,有了解过的小伙伴吗

兴旺娱乐平台_兴旺pt娱乐_兴旺体育耐克官网每次都用哪家快递公司配送?有在官网买过东西的小伙伴吗?_百度知道
耐克官网每次都用哪家快递公司配送?有在官网买过东西的小伙伴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传说中的小航知道合伙人
传说中的小航
擅长:暂未定制
顺丰包邮的
绝世唐门121知道合伙人
绝世唐门121
获赞数:12
擅长:暂未定制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傻闺女。)
(我是好孩子)
第三方登录:Sina Visitor System一、初级阶段举步艰
看了看2009中泰拳王争霸赛,萌生了炒一炒中国体育史上的冷饭,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意思。说什么好呢?就拿羽毛球开说吧,中国羽毛球队虽不如中国乒乓球队那么超级老大的霸气,但也可以说是数一难数二的强悍。  
要说中国人玩现代羽毛球的历史可不长,只能追溯到20世纪二十年代初。当然,这不能怪谁,要怪,只能怪羽毛球开创的历史也不长。从1873年英国诞生现代羽毛球运动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130多年的时间。在20世纪一十年代末二十年代初,驻在上海、天津、北京、广州等一些大腹便便的洋人们大概是为了消耗肚子里装多了的油脂油膏,或是闲的无聊消遣时间,显示一下西方世界的优越性,便带进了羽毛球活动。这一活动活动不要紧,就让一些开了眼的中国人也起而效仿,乐此不疲了。此后在这几个大城市的少数体育馆和学校中,渐渐就时兴起此项新奇的活动来。如果外国人玩羽毛球是为了玩高雅和消遣的话,那当时中国人玩羽毛球应该是图了健身和娱乐吧。问题在于,中国是一直战乱不断、内忧外患不止,老百姓连生命都没有保证,加上缺吃少穿的,举办个较大规模的赛事都是个问题,就别提什么技战术水平的发展了。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始终是在低水平、小范围的情况下运作。倒是在1948年,国民党当局为粉饰太平吧,在上海举办了第七届全运会,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有马来西亚的黄炳顺、黄德福等四人来参战。别小觑马来西亚队,那可是当时的世界强队呵,就是这个黄炳顺,领军马来西亚队,夺得了年首届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赛“汤姆斯杯”冠军,此后该猛人还夺得了1950年、1951年、1952年和1955年全英羽毛球比赛的冠军,因他是亚洲第一个从欧洲人手里夺得羽球冠军的人,故有羽坛亚洲第一人之称。有这样的悍将出场,其比赛结果甭用脑袋,用脚后跟也能想见上海羽球队的好手们惨遭蹂躏的情景。这与天时地利人和无关,和平时香火烧不到,佛祖不显灵的练功情况有关。没有全方位、大能量、深层次、长时间的付出,哪能有意外惊喜的回报啊,做梦去吧。涉水浅者得鱼虾,涉水深者见蛟龙,谚语已经说透了。  
新中国50年代初期,政府倒是正式把羽毛球作为一种竞技体育运动逐步开展起来,但当时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忙于应付的时候。对内一方面是打土匪、镇压反革命,一方面是抓经济搞生产,闹的轰轰烈烈,风风火火。对外呢,这边刚和苏联签订了友好协议,那边又赶上了
,在冰天雪地的朝鲜和美国佬打了个昏天暗地慨而慷;由此可见,国家优先考虑的是局势安定,安定压倒一切,为巩固政权、建设发展而努力。说白了,民以食为天,让老百姓吃饱了肚子,过上安心的日子,大家才能有心情干其他的吧?因而体育事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和改造,还顾不上建设和发展。羽毛球活动在当时处于基本维持原状,建设、发展的事情也只能暂时靠后一下再说了,当然不会有什么起色。这种维持的状况一直等到了1952年11月,不光是羽毛球运动,是中国整个的体育史发生了一件大事,才促使中国的体育事业有了大转机。一是国家正式成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二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强人隆重登场了,中国的体育事业才算热热闹闹的开张营业,轰轰烈烈的闹腾起来,红红火火发展壮大了。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沙发。
二、独有英雄驱虎豹    
这位登场的强人可说是新中国体育界开天辟地的人物,他即是后来授衔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要说贺老总这个人确实是个传奇人物,他懂体育又非常喜欢体育,在红军时代就组织了篮球队,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抗日战争时期他指挥部队一边拼死拼活的打鬼子进行战斗,一边又组建了著名的120师“战斗”篮球队,开辟第二战场,你争我夺的打起了篮球赛,这叫两手抓啊,哪头都不耽搁。鉴于有这样的资历,由邓小平推荐,周恩来提议,毛泽东点将让贺老总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体委主任,那是慧眼识人、知人善任啊!用贺老总的女儿贺晓明的话说:大家都觉得他当体委主任是情理之中的事。  
什么是非他莫属啊?上上下下都认为他最合适,别无二选,那就是非他莫属。以后的事实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好啦,有了这样的一把手挂帅领军,开场锣鼓也敲打了,还愁中国体育界的事办不好?!嘿嘿,要说中国体育的事,刚开始还真不好办!翻翻以前的体育运动的成绩单,旧中国的体育运动近似一片荒凉的沙漠,直到1948年,中国人还没有在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得到过一块奖牌,也没有在任何一个单项体育项目上有过建树。水平之低,令人寒酸,这情况肯定让本是喜眉笑眼的贺老总脸色不好看。  
再看看另一项体育建设的成绩单,更能让贺老总的眉头皱成一个疙瘩:国家穷得叮当响,没有一处象样的体育场馆,没有一支健全的运动队伍。群众体育运动更谈不上。要人材没人材,要物资缺物资,要钱没多少,只有穷人穷命一大堆,还顶着个东亚病夫的帽子。用一穷二白这个词来形容还不够,需在加上一个弱字。  
这些难题搁谁头上也会犯憷,头疼不止。但这岂能难住以两把菜刀闹革命起家、有空手猎白狼经验的贺老总?!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且慢,人呢?哦,没有体育干部啊。就算是空手套白狼,也得有人帮忙啊,贺老总再厉害,也不能当个光杆司令包打天下吧。那是超人的传奇故事,再者他也不会撒豆成兵、点石成金啊,那不是人干的事,那是神仙干的事,也只有在神话传说中寻觅了。那个啥,贺老总只好卷巴卷巴袖子就临时客串起招聘人才的人事大老板了,面审、考核、录用一肩挑,干起了四处招兵买马、八方点将夺兵的勾当,不过他也简便,登记表、身份证、会审考察、签合同等等现在需要的手续和征考过程一概全免,走到哪手伸到哪,想方设法、不拘一格的招揽、挖掘懂体育管理、搞体育专业的人才。嘿嘿,问题是,还真没多少人愿意干这个体育干部,特别是军队干部,本不想离开军队,就更不想去搞体育了。想想也是,从中国古代至民国初,也从没有谁把体育当回事。体育一词是外来语,始于20世纪初年。过去搞体育的人,一类是走江湖卖艺的,如摔跤习武耍把式、卖大力丸的等等,那是为了护身糊口;一类是舞枪弄棒、走马骑射的八旗子弟、纨绔子弟们,纯属炫耀和消遣玩的。因而也就不奇怪建国之初,人们为什么有把体育这行当看做是个不正经的职业、搞体育的也不是什么正经人这个老观念了。就像过去有句老话说的:花花公子搞文艺,浪荡公子搞体育。如此一来,体育干部自然一时难配齐。如果放到现在,呵呵,早就会被刚毕业的大学生挤破了体育部门的大门,哪容的你去招人啊,这是彼一时、此一时也。  
也就是贺老总了,一家伙把手伸的老长,不但直接到军队里挖人,还把手伸进了内务部、共青团等部门要人,搞的谢觉哉、胡耀邦等怪不好意思的,赶紧放人。就这样,蔡树藩、李梦华、张之槐、张联华、朱德宝、陈先、曹建纯、董念黎、张非垢等等一批部队和地方干部,自愿也好,不自愿也好,陆陆续续的被贺大掌门招集、收拢在了麾下。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尽管搞体育不是什么吃香的事,但有人干了,就有人出来吹毛求疵,说长道短。当时用人看重出身和社会关系,有人反映说涂某某社会关系复杂,不适合当国家队员;还有人议论,国家女排队员曹某某祖上是民国初年的高官等,贺老总不管那个,不仅重用,还写信给那个女排队员,以示鼓励。香港乒乓球运动员傅其芳表示想回大陆打球,但顾虑自己生活困难,还欠了一笔债。贺老总知道后不但爱才心切,表示欢迎,替他还了债,而且同体委其他领导商量后,特批其领高薪。  
  三、士别三日刮目看    
迅速建立起一支体育管理队伍,实行不拘一格的用人政策,这就是贺老总使出的第一件法宝。正因贺老总实行的家有梧桐树的用人政策,才吸引了后来一批批海归的凤凰,充实和壮大了贺老总的体委队伍。有了队伍人到的差不多了哈,贺老总俨然以铁匠铺首席师傅的面目自居,亲自披挂上阵,又施展出第二个法宝,决意把中国竞技体育专业队打造成一支叱诧风云、国际一流的钢铁队伍。毕竟是富有长期带兵的经验,贺老总知道该怎么做,该从哪里下手。他借鉴了部队的管理办法运用到体育事业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精心培育,不断打造。他提出的三从一大五过硬口号,至今仍是一些运动队尊奉的《圣经》。经过叮叮当当的一番千锤百炼的锻造后,一支向解放军学习思想、技术、作风三过硬的体育队伍就这样新鲜热辣的出炉了。到了文革前的短短十几年,他把中国的竞技体育推到亚洲无可争议的第一,即使西方体育界在冷战年代敌视中国体育,也不得不正视中国体育的存在。中国的乒乓球、羽毛球在世界的优势比今天还要大,游泳、举重、田径都打破过世界纪录,而贺龙刚到国家体委时,这些项目在世界连三流都不是。贺老总祭起的第三件法宝是,普及群众体育运动。他的认识很明确、很实用:搞体育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生产和国防。把人民群众的体质搞好,让学生们能更好的学习,工人、农民能更好的生产,战士们能把手榴弹扔得更远,拼刺刀时勇气更足,更有效的打击敌人。  
为此,在贺老总的执掌下,国家体委呼风唤雨,兴风作浪,先是在全国职工中掀起了体育活动高潮,到1956底,全国有产业协会19个,基层体协2.51万个,会员达178万;随后又在农村中大力普及体育活动,到1957年,大陆农村已经建立了3万多个基层体育协会,会员达90万之多。这还没完,贺老总目光如炬,又盯住了那些具有某种优势项目的排球之乡、武术之乡、足球之乡、田径之乡、游泳之乡、摔跤之乡,要求国家体委作出计划,把这些体育之乡的经验普及推广到广大农村中去。过去中国被外国列强叫了多少年的东亚病夫,到现在该让那些家伙们变变脑筋换换嘴了!有人说,五六十年代的“全民健身”活动比今天更红火,那时体育界是两条腿并进的。至于其他诸如建体育馆场、成立体育院校、组织运动比赛、办体育报等等等等事情就不细说了。总之,贺老总凭着杰出的组织领导才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呕心沥血,使出浑身解数加大刀阔斧的,硬是促成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把中国体坛这一亩三分地伺弄的热闹非凡,精彩纷呈。  
  三、侠义双雄领征程    
如果说贺老总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者的话,那有几个人可以说是促进和发展中国羽毛球运动的功勋人物。正当贺老总忙得团团转,到处搜罗体育人才、组建队伍、放手大干快上的时候,也是天遂人愿,受贺老总不拘一格用人才政策的吸引,许多体育人才自己找上门来了。在50年代初,海外华人华侨掀起了一股回国热,在这些报国激情的华侨中,印尼归侨占了很大比重,其中不乏羽毛球高手。话说到这会,深刻影响中国羽坛的两位大侠郑重出场了,他俩就是王文教、陈福寿。这个哥俩是第一批回国的华侨羽球高手,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国家级羽毛球队,又先后做搭档,担任了国家羽球队的教练、主教练、副总教练、总教练等,培养和训练出了许多著名的羽球名家和好手,带领中国羽球队在国际赛场上南征北战,杀出了一片天地,攀上了国际羽坛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可惜的是这俩位大侠,做中国运动员的时候年龄偏大了点,和国外运动员比赛的少,因而名头倒不如做教头的名气大。在王文教任总教练期间,中国队获得了除奥运会和苏迪曼杯冠军外的56个世界单项冠军,9个世界团体冠军。  
说起来,中国驻印尼大使也有助一臂之功。1953年中国驻印尼大使通过一位华侨,邀请了一批有50人的印尼华侨组体育观光团5月初到中国的天津参加一个四项球类运动会,王文教、陈福寿、黄世明、苏添瑞等人就在这批人当中。要知道,在50年代初王文教就已经成为印尼羽毛球界的明星了,而陈福寿则代表印尼国家羽毛球队,多次参加过国际羽毛球比赛,绰号小辣椒。他和王文教从小就在一起打羽毛球,又是双打的搭档,属于那种秤不离砣、公不离婆的朋友。谁知因办手续拖延和交通不便,一行人紧赶慢赶到了天津,运动会已经结束了。于是乎,体育参观团成员顺理成章的和运动会表演项目的羽毛球冠亚军进行了一场友谊切磋赛。双方一交手问题就来了,王文教惊讶的发现,中国选手羽毛球的技战术水平啊,和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当时中国羽毛球的水平就这么低?!没错,这确实是当时中国羽毛球运动的真实水平,和国际上高水平的羽毛球运动没法相比。中国有些羽毛球运动员一身二任,还兼着网球运动员的身份。陈福寿后来也回忆说,当时的全国羽毛球冠亚军,简直没办法和我们打,从没一局得到5分的……那位刚刚获得全国冠军的运动员被王文教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几乎找不到北,第一局就被切了个15比0,第二局眼看又要磋出个相同的结果,王文教不忍心了,这是怎么了?这是在祖国,是和娘家人较量呀,干嘛非要赶尽杀绝,把自家人的面子剥个一干二净才算完?手底下一松,赶紧送了几分,才算留了点面子,陈福寿也是手下留情,不好意思零封对手。之后,体育观光团到沈阳、鞍山、抚顺、北京、上海等地只好自己搞表演和献技,如果还比赛的话,那……还会给主家造成难堪的。不过,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情势,人们工作热火朝天的豪迈干劲,却激起了王文教、陈福寿这几个年轻人的爱国热诚。作为华人,与其代表印尼,还不如代表自己的国家去拿奖来得更有意义!他们当时就产生了留在祖国不回去的心思,问题是这50人的体育观光团出来时受到印尼方面的刁难,只给他们办了个集体签证,如果有一个人不回,就牵连到整个团体人员。因此他们只能先回到印尼再想办法返回祖国。  
  四、印尼归侨大贡献  
1954年,王文教、陈福寿、黄世明、苏添瑞冲破阻力回到祖国,在北京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支羽毛球集训队,队员就是他们几个人。据说王文教回国前已经和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但为了回国,毅然放弃了爱情。在他们类似振臂一呼的举动下,拉开了新中国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序幕。一年后施宁安回国,加入了这支集训队。再后来,又有方凯祥、汤仙虎、侯加昌、傅汉洵等赫赫名将归来,以后陆续又有吴俊盛、张铸成、薛从良、颜存彩等侠义之士回国,并带来了国际羽毛球的最新打法和先进技术。在归来的华侨中,还成长起一批扬威国际羽坛的女侠客,如陈玉娘、梁小牧、梁秋霞等。正可谓风云际会,星光灿烂。他们的归来,为中国羽坛增添了大批的羽球人材,增加了雄厚的力量和宝贵的财富。珍惜人材的贺老总如获至宝,眉头肯定舒展了一些。印尼当局怎么想我无法知道,但他们一味实行歧视、刁难、排斥华人的政策,结果让本应能为该国效力的羽球人材白白流失了,给中国羽坛输送了不少新鲜血液,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谁让你种下蒺藜呢,收获的只有刺草。就凭这一点,以后印尼队不输给中国队,那就奇了大怪,没了天理!这么说吧,也正是大批海外兵团的归来,直接提升了中国羽毛球的战斗力,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你想啊,这些羽球高手一回国,有的直接加盟中国羽坛,成了中国队的栋梁,他们秉承了印尼羽毛球运动的优良传统和技术,综合体育素质较高,给中国羽坛武装了优秀的羽球技术,同时,更多的人材被安排到各地学校当了体育老师,为在群众中推广和普及了羽毛球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坚实基础。金字塔虽然雄壮,但那是靠宽厚、坚实的底座基石层层堆积起来的啊。中国的羽毛球运动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打破小范围、小规模的规模,如涟漪般横向朝大范围的群众性活动蓬勃发展起来。由于大部分印尼归侨的故乡在福建、广东两省,因而这两省一个是得风气之先,一个是近水楼台,早期羽毛球的整体水平就比较高,名头响。福建队以手法细致、突击动作小、出手快、爆发力强而著称;而广东队则以快速上网,采用垫步加蹬跨步,后退步法则以蹬跳步,代表了中国羽毛球两种不同的流派,即“福建队手法、广东队步法”的说法。在那个缺乏更多对外联络、比赛的封闭时期,这种内部不同的打法和风格,促进和保证了中国羽毛球水平的飞速提升。对羽毛球技战术而言,流派是个好东东,这两种流派之间的互相学习切磋,带动了整个中国羽毛球水平的不断发展。但如果流派形成成了门派,又有了门户之见,那就不是好事情了。从1956年12月至2006年这50年间,福建羽毛球队培养了21名(一说19名)世界冠军,广东羽毛球队也培养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400多人,为历代的国家队输送了大批人才。从此,中国羽毛球队人才代代辈出、后继年年有人,打破了印尼队垄断国际羽坛的美梦,铸造出长盛不衰的辉煌前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落窝鸡,摇身变成了金凤凰,展翅飞黄腾达,直冲霄汉。1956年至1958年,接连举办了三次全国羽毛球赛,这几次的大比赛不仅极大促进了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而且也成了进军国际羽坛而搞的热身活动。就在大跃进的年代,中国羽毛球队响亮的提出了“十年打败世界冠军”,攀登世界技术高峰的口号,雄心勃勃的剑指羽坛第一把交椅。中国羽坛众将敢于这样张狂,并非受了当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蛊惑,更不是服了兴奋剂的狂躁表现,而是觉得手里拥有了类似金刚钻的兵刃,或者即将掌握金刚钻级的装备。正因如此,随着中国开始逐渐扩大国际体育的交往,在50年代中后期,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羽坛,首先要和一个近在咫尺、又即将成为国际新霸主的印尼羽坛王国,发生不可必免的冲突和碰撞。当然,这个冲突和碰撞,绝非是狭路相逢的打擂方式出现,而是以友好访问的华丽外衣遮掩的。正因为如此,加上中、印尼羽坛之间有扯不清、道不明的亲缘关系,就演绎出许多恩恩怨怨的轶事和传奇色彩的故事。    
  期待,前排就座,楼主加油!
  五、羽球王国非虚名    
印尼羽球队可非等闲之旅。在50年代至中后期,本是马来西亚羽球队垄断了国际羽坛的天下。但从1958年开始,印尼暂露头角,来势正猛,以陈友福为代表,以较快的速度运用下压抢网和加强扣杀上网的技术击败了以技术性为代表的打法,将马来西亚队打下了羽坛霸主的宝座,从此世界羽坛就成了印尼的自留地,想什么时候拿汤姆斯杯就去拿,并赢得了羽毛球王国的美誉。从1958年至1979年间,印尼队共七次荣获汤姆斯杯,可谓是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那样随便。可惜呀,颜良虽勇,是关羽还没出现。女子羽坛在5、60年代中,美国姑娘当仁不让的成了国际羽坛的霸王花,但从60年代中后期。日本女子崭露头角,将美国人拉下马,成了羽坛新霸主,此后中国女队、印尼女队又先后脱颖而出。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不过这个转来的风水可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更不是摇奖摇出来的大运。世上也绝没有不经历风雨就随随便便见彩虹的美事,全凭运动员们平时的辛勤训练和赛场上一分一分的奋力拼搏换来的。  
为什么印尼羽毛球运动开展的这样蓬勃兴旺?盖因羽毛球运动在东南亚很普及,尤其是在印尼,羽毛球球馆林立,玩羽毛球成了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犹如巴西的足球那样普遍受人喜爱,凭借有如此雄厚和广大的群众基础,自然民间羽球高手众多。印尼被称为羽毛球王国绝非浪得虚名。  
有个值得一提的情况,就是50年代至80年代里,在印尼众多扬名世界、饮誉国际羽坛的名将中,有不少耀武扬威的华裔选手,如印尼首个全英赛男单冠军陈友福,八届全英男单冠军得主梁海量,三届全英男单冠军得主、被誉为“天皇巨星”的林水镜、有“双打王”美誉之一的梁春生等,更不用说那些已经归国并代表中国出场的羽球名将了,可见华人在印尼羽坛中的作用与影响。但到了90年代后,却鲜有出名的华人选手了,并且印尼羽毛球的整体水平也开始有所下降。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中国记者就此问题采访印尼前羽球名将魏仁芳,他感慨,现在打球的华人子女越来越少了!这也许和华人在印尼的处境变化以及做羽毛球运动员的收入不高有关吧。华人以前在印尼的生存环境很不好,受排挤的现象比较严重,而羽毛球恰恰是华人可以展现才能与才华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很多华人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打羽毛球。现在,华人在印尼的整体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自然也就有了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于是羽毛球也就变得没有那么抢眼或迫切了。另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华人现在都在和中国做生意,这也给华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再加上羽毛球运动员的收入跟以前相比并没有增加,华人培养子女打球的兴趣与劲头自然也就下降了。另外,在印尼打羽毛球,费用都需要自己承担,每个月都要一千多甚至两千元人民币,这不是每个印尼家庭都能负担的,打羽毛球的总人数因此也有所下降,优秀人才自然也就减少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应该说也比较重要,那就是现在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明显下降了,而打羽毛球又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印尼羽毛球整体水平的下降甚至再进一步下降,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瘦弱的骆驼比马大,直至现在,印尼羽毛球的俱乐部数量与水平在世界上依然可以说是处于第一位的,而这也恰恰是印尼国家羽毛球队获取新生力量之所在。目前在印尼,其实相当于存在着两支“国家队”,平时代表印尼参加国际比赛的一支队伍由体委属下的印尼羽协管理,另外一支由青年与体育部组建的队伍基本以年轻人为主,但这支队伍的很多人同时又是国家队的队员,平时并没有正常训练,主要只是给相关队员提供一种待遇方面的保证。因而尽管这些年来有马来西亚、韩国、丹麦等羽坛强敌,跃马横刀雄纠纠、气昂昂的打上门来砸场子、趟地盘,给中国队和印尼队施以颜色,甚至几次在汤杯赛上把中国队及印尼队打落下马、掀翻在地的时候,但那毕竟不如印尼羽球队的长久威胁大,始终成为中国羽球队的头号杀手。  
  七、横扫西洋两豪杰(1)    
第四场也是文革前的最后一场大战役,是在1965年10月丹麦的国际羽毛球邀请赛上打响的。几乎与世半隔绝的中国羽球队,在短短几年之内修炼了一身硬功夫,虽然打败了世界羽坛第一高手印尼羽球队,但并不能完全、彻底的令人信服中国队就等于是世界第一,因为他们毕竟没有和世界其他强队面对面的交过锋。印尼队羽球队几次败给中国队后,为了找回些许面子,就在这个问题上散布言论说:你们对付亚洲人行,对付身材高大、力量大、技术好的欧洲人,你们的快攻就不行了。尤其是对付丹麦人,不行!  
呵呵,印尼人的预言灵不灵,不是他们说了算,那是靠实际行动检验滴。中国羽坛剑客们很清楚,只有用胜负才能检验谁是吃几碗干饭的主,用战绩来证明谁是实打实的王中王。好在中国队的羽球将士没有让印尼队这种自我安慰的心理和不靠谱的预言维持了多久,双方较量的机会很快就来临了。北欧的羽毛球强国丹麦和瑞典得知中国队屡次战胜世界冠军印尼队,也想同中国队一比高低,掂量掂量中国羽坛剑客的斤两,便邀请中国队访问北欧。贺老总的态度很爽快:这次出访我们自己出钱,打输了没关系,算是交学费,但是要把他们的技术特点、打法带回来研究。  
这就是要想抬头吐气,需先低头吸气嘛。当然,抱着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良好心态走出去请进来,开开眼是非常必要的,1965年10月中国羽毛球队应邀参加了在丹麦举行的国际羽毛球邀请赛,出去的人员有,教练员王文教,男队员汤仙虎、侯如昌、方凯祥、林建成、吴俊盛。女队员陈玉娘、梁小牧、陈丽娟等,可谓人才济济,精英尽出。为此次赛事中国羽坛事前作了较认真的准备,调广东、福建、湖北羽球精英们组队,从7月就开始了集训,这叫不打无把握之仗,也是学自咱解放军的一种作战风格啊。   
当中国羽毛球队抵达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当晚,丹麦电视台在体育新闻中介绍中国羽毛球队时,主持人阴阳怪气的公开说:据说中国的羽毛球水平很高,但是真是假,我们谁也不知道,说句实话,对中国人会不会打羽毛球,我们都很怀疑。  
这句话,不屑、轻蔑之词溢于言表。贬低的言论也就罢了,更让异国他乡的中国羽坛侠客们没料到的是,一连几天,别说摸底的探子了,就连一个丹麦观众也没有前来看他们的训练。可见当地无论是对手还是一般群众,都没把这些中国人放在眼里。这状况搞的中国驻丹麦大使也疑疑惑惑,看着身材不算壮、脸面白净的本国羽球主力队员关心的问:要不要加强营养,能打胜丹麦吗?  
是啊,中国百年赢弱,一向被西方国家看不起,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贫穷、肮脏、落后,男人头上有条辫子,女人缠足,个个面黄肌瘦,甚至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有中国电影表现青年人喝啤酒的生活情节,仍有西方人认为是虚假的,可见西方国家有的人对中国成见之深。好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憋了一肚子火的中国羽球健儿到了赛前的场上,看到对方球员虽然人高马大牛B哄哄的,但热身训练表现的速度却慢吞吞的,这下让心明眼亮的中国羽球侠客们一下就看出了破绽,当时就有了底。一场中国侠客对西方骑士的决斗就此拉开了战幕,开头炮的方凯祥一阵猛轰,以15∶6、15∶10的战绩,就把6次蝉联全英锦标赛单打冠军的埃尔兰•考普斯轰倒了。此后中国羽球健儿士气大振,个个刺刀见红,人人劈瓜砍菜,很快就结束了战斗。东方侠客与西方骑士对决的结果是,丹麦骑士们还没完全进入状态就被打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了。在丹麦出战24场,中国羽球队次次获胜,仗仗奏捷,虽然没让丹麦的羽球骑士们站着进来、横着出去,却也令他们仰着头进来,垂着头出去了。中国羽球健儿回到驻地中国驻丹麦使馆,巳是凌晨两点了,没想到大使和夫人及全使馆的人员都在等着他们,热烈祝贺欢他们把不可一世的“世界冠军”打得那么狼狈,大使馆的领导直夸他们是中国人的骄傲。    
  七、横扫西洋两豪杰(2)    
访问瑞典出战10场,中国羽球队又是毫无悬念的获得一边倒的全胜,让对手俯首甘为阶下臣。火车不是推的,牛皮岂是吹的,还是用成绩单来说话吧。在访丹麦、瑞典的34场比赛中,除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的两场是以2:1取胜外,其他场次中国羽球队均以2:0的明显优势,轻轻松松的斩落对方于马下。在丹麦举行的国际邀请赛中,最后五个项目的决赛除女子双打是在中、丹两国运动员间争夺外,其他4个项目的决赛都成了中国羽球剑客们的内战表演。汤仙虎更是神勇,在比赛中有一局以15∶0的优势,打得曾6次蝉联全英锦标赛单打冠军的埃尔兰•考普斯满场找不到北,只有可怜的满地找牙的份。陈玉娘更狠,创造了四局赢对手11∶0的记录。这份成绩单让谁看了,都觉得像是重量级与轻量级的比划,中间差了几个级别,而不是同级别的较量。  
此次中国羽毛球队仗剑异国行的表现震撼了世界羽坛,中国羽球剑客们快速缭乱的进攻打法,更使世界羽坛人士惊叹不已。与先前门前无人理的情况相比,当地的各种报刊像炸了窝似的争先报导,都一边倒的赞不绝口。《贝林时报》评论道:“速度快得像闪电的中国人,把丹麦选手一扫而光。”《政治报》写道:“中国人的打法是轻巧而富于艺术性和浪慢性的。毫无疑问,中国将在未来的国际比赛中显露峰芒。”《日德兰邮报》以“中国人比丹麦优秀的羽毛球选手高一级”作为标题,文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对球路的判断力简直了不起,他们的动作虽小,但非常有力。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击杀动作,他们都是跳起来在空中击球的。”瑞典的《南瑞典报》写道:“中国羽毛球队第一次在欧洲露面,就表现出了它在世界羽坛的领先地位。中国运动员出色地弹跳能力,熟练多样的打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选手以快速和有力的攻球完全战胜了丹麦的羽毛球明星。”《斯德哥尔摩新闻》的评价是:“中国人很快登上了顶峰,现在他们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羽毛球选手。”  
尽管丹麦羽球骑士们输惨了,但仍不服气,在招待中国选手的酒宴上有人发牢骚说:10月份不是我们竞技状态最好的时刻,4月份对我们是最佳时节。希望明年春天邀请我们到贵国再进行一次比赛。说此话的人非普通人,就是输惨了的丹麦羽球高手。虽然约定再战的理由比较奇特,但不服输的精神可以理解。回国后,风趣的贺老总犒劳这些让丹麦高手吃了鸭蛋的中国羽球侠客吃烤鸭,那意思很明显,鼓励羽球健儿们继续让对手吃更多的鸭蛋!得知对手不服气,贺老总就来情绪啦:好啊,请他们来,你们苦练一百天,不但国家队要赢,二线、三线、地方队都要赢,要打得丹麦队服气。赢球还要赢心,让对方口服心也服。  
1966年4月中下旬,丹麦骑士们选择了适合他们比赛的最佳季节,集中了国内的精兵良将,其中不仅有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科普斯,还有当年丹麦全国男子单打冠、亚军——斯文•安德森、埃里克•尼尔森等强手,组成豪华的阵容,估计也是在家里猛练了一阵,把战刀磨得锋利,如约前来复仇了。访华期间,双方共比赛了8次40场,结果中国羽球队胜了33场,对方仅胜7场。中国国家一队出赛2次共10场以10:0胜;国家二队出赛2次共10场以9:1胜;上海、湖北两队各出赛1次共10场每战皆胜;福建、广东两队各出赛1次共10场也均获全胜。其中,国家一队的汤仙虎与丹麦冠军安德森对阵两次,以15∶7、15∶3及15∶0、15∶2的悬殊比分轻取胜券。湖北队的年轻新秀杨美良亦以10∶15、15∶5、15∶13的成绩攻克了这位欧洲名将。中国队的胜利,完全实现了贺老总龙提出的要求。这个回合的战役,我名之为:横扫北欧正名战。     通过这四场与世界强队各次比赛连战皆捷的大战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已赶上了世界强队的水平,并登上了巅峰。用中国羽球队队长林建成的口头阐来说,世界在我脚下。意思是仗剑天涯任我行,中国羽球队走到哪里就能把对手踩死在哪里。也正如外电外报称誉那样:中国家羽毛球队已成为“冠军之冠军”和“无冕之王”。可以说,这个时期称得上是中国羽毛球运动的“黄金时代”。但是,谁也没料到,登上峰顶的中国队很快就跌了下来,而且跌得那么直接、那么彻底、那么迅速,直接就跌倒了谷底。  
  八、三侠五义逞英豪    
前边已经介绍了王文教、陈福寿两位大侠了,现在返回到1956年印尼羽球队第一次访华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期间,一位值得大书一笔的大侠出现了。此人别非,就是印尼队的带队教练华侨林丰玉!中国羽毛球落后的水平和连战皆输的状况,不仅深深刺痛了他的一颗爱国心,更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他当即留下来,精心训练广东省羽毛球队,以至于当时印尼队已经回国了,他还在广州滞留了3个月,直到护照期满。这还不算,林丰玉决心要帮助祖国羽毛球运动打一个翻身仗,于1957年毅然绝然的回国,担任了福建羽毛球队第一任教练,这就是中国羽球队失利的一个意外收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取得的第一个战绩是,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福建队包揽了羽毛球五个项目的冠军。第二个战绩是,当中国羽球界提出在10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时,林丰玉气势如虹的表示:我只要8年!结果,时间定格在日,中国羽球剑客们只奋力磨了5年剑,就在北京的体育馆里,拔剑出鞘,纵横劈杀,以4:1的锐不可挡之势,力斩头顶1961年汤姆斯杯团体冠军光环的劲旅印尼队于马下,取得首战的胜利!林丰玉和全体队员紧紧地拥抱成一团,大家眼里都噙着激动的泪花。5年拚搏终于美梦成真,不容易啊!喜讯如风立即吹遍全国,国际羽坛震动。连周总理、陈毅、贺龙等中央领导都出面接见,称赞他们打出了水平,打出了国威。他取得的第三个战绩是,中国羽球队打的前三场扬名海外的战役,都有他执掌和参与的功劳。而他付出的代价是,几十年如一日,没有看过一场电影,没有进过一次舞场,也不去游览名胜古迹。整天围着队员转,勤勤恳恳,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羽球事业,以至于到了42岁才结婚。因他立过誓言,不把队员培养成运动健将不结婚。林丰玉取得的第四个战绩,就是他带过的弟子……群星璀璨,名家如云啊。这也是这位中国羽球界的泰斗、教父级的教练引为得意的事情。  
另一位大侠的出场,也与林教头的情况相近。在1957年中国队第一次回访印尼赛中,虽然中国羽球队胜多负少,但偏偏让一位身在印尼、心系祖国的大侠目睹了中国羽球健儿的一场败绩,他就是当时在印尼还未怎么出名,但日后却成为中国羽坛勇冠三军、世界无敌的两位杀手之一的————侯加昌  
据侯加昌自己回忆,见到中国队和印尼国家队员组成的中爪哇队比赛失利的情景,让壮怀激烈的他十分失落,就此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想成为一名战胜印尼队的中国选手的种子。及至印尼筹办青少年羽球集训,本想收录侯加昌,听说他持有中国国籍,就把他除名了。这种歧视性做法,更坚定了侯加昌回国的信念,在父兄的鼓励下,回国后的侯加昌,没几年就造就为成名动世界羽坛的大侠。如果说侯加昌的快吊结合突击的打法,以及技术全面、快攻凶狠、防守移动快、击球准确的羽球技术特点,成为他克敌制胜的法宝的话,同时也成就了他中国羽坛的一位杰出代表性人物。    
  九、汤侯时代镇天下    
另一位中国羽坛的杰出代表性人物出汤仙虎,是以虎虎生威的拼命三郎风格著称,其练就的快速下压后上网控制网前的进攻技术、出色的头顶扣杀动作和快速灵活的步法,洞穿对手的夺命剑招,造就了他人中龙凤的地位。当年在回国前,在印尼已小有名气的汤仙虎只有18岁,对祖国的情况基本是一无所知,除了会用中文写自己的名字外,一句中文都不会说。在印尼生活18年,如同一个道地的印尼人,但在他的骨子里,却深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就决定了他的未来命运。当汤仙虎得知祖国在召唤,需要羽球人才的时候,当即决定回到中国来。多少年后,有人问他回国的背景,他淡淡的说,我只想打球。那时在印尼,打球只能自己上俱乐部,这也是促成他选择回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有拼命三郎之称的队友林建成回忆,在球场上汤仙虎更是个拼命三郎。在当时那个年代,训练馆里没有空调设备,一上午训练下来要换几件运动衣,坐下休息时,坐位下就是一滩的汗水,袜子一经汗水浸泡,要想脱袜子都得费点力气,体重一下子就少了5-6斤。可以说汤仙虎是训练中最卖力、流汗最多的一个,训练后,中餐都没味口吃饭了,可汤仙虎却总是一句话“一定要把最难吃的饭吃下去,这是为了下一次的训练”于是,在食堂里总可见到他在慢慢地吞食着我们那份绝对不可口的伙食。平时在学习或听报告时,常看到汤仙虎手里握着一个装满沙子的可乐瓶,在做着转腕的练习,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他手腕的爆发力就是这样练成的。当“文革”风暴破坏了正常的训练制度时,球馆不开放,也没人敢坚持训练,怕被扣上“白专道路”之时,汤仙虎还常常带着当时年纪还小的乒乓队员郭跃华(后来也成了著名的世界冠军)在做沙坑四方步法训练。  
就像唐朝鼎盛时代涌现出现李白、杜甫两个超级大诗人一样,中国羽坛在步入鼎盛时期也冒出了两个奇才:福建队的汤仙虎与广东队的侯加昌,开辟了中国羽坛的一个辉煌时期,号称汤侯时代。俩人在国际羽坛上所向披靡,横扫一切对手,就像中国羽球队立于不败之地的双保险。汤侯时代就从1961年起到1975年止,持续了14年之久,除了文革中断了5年外,两位高人置谦谦礼让的公德于不顾,公然把中国羽球男单冠军的虎皮交椅当成了自家的小板凳,想往上坐就伸手拈来坐下,全然不顾各路羽坛豪杰的切身感受,让他们年年陪太子读书,最后还要观摩两位大腕你争我夺的玩抢板凳的游戏,直到其中一位破绽少、花样多、发挥好的屁股落到凳子上为止。啧啧,真不怕磨破了裤子!据了解啊,两位大侠在国内抢凳子的成绩单如下:1961年至1963年,侯大侠领坐;此后两三年,汤大侠占上风;72、73年,侯大侠体能技能上去了,卷土重来又占先机;此后汤司令做过还乡团,万户侯也有翻身农奴把歌唱之机。特别是在1973年,二位侠客当众在杭州的西子湖畔来了一场激情奔放的对决,双方都发挥出最佳水准,一时间刀光剑影、火星飞溅,让周围的行家里手看得眼花缭乱,直呼过瘾:这才是高水平的较量!总之是两人风风雨雨十数度春秋寒暑,杀了个四海翻腾云水怒,九州震荡风雷激,留下了一段中国羽坛史上的佳话。  
问题是两位大侠在国内没玩够,有机会又跑到国外,就连国外亚锦赛那样几的小马扎、木凳子也争来争去的不放过。虽因政治原因无法在汤姆斯杯上一显身手,却在国际赛场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从1963年到1975年,两位大侠对外决斗未失一场!换句话说,在12年间,硬是打造了一副保持全胜的金刚不坏之身的生猛形象。也让我辈发愁,这么长时间,难道这俩就不怕坐出茧子来?!  
要说这俩大侠打遍天下无敌手,这话不虚,但也不完全;这叫什么话,不是自相矛盾吗?哎,这叫事出有因啊。因为他俩都没有打败过一个人,一个叫梁海量的印尼羽球选手,此位大侠七获全英锦标赛男单桂冠;是世界羽坛传奇人物之一。但反过来说,梁海量也没有打败过中国的两位大侠中的一位。不是中国的大侠不想想试试对方的斤两,而是对方几次回避,不敢试试中国侠客的斤两,致使中国的大侠们身不由己的戴上了一顶无冕之王的帽子。此事说来话长,后面在表。  
  没人来顶一下????赶上直播了····
  羽毛球我喜欢,我们工厂里经常举办比赛活动,老外也很喜欢参加但只有捡球的份。
  羽毛球我喜欢,我们工厂里经常举办比赛活动,老外也很喜欢参加但只有捡球的份。
雪天出行必备,铲雪除冰,不要让大雪阻止您探亲访友的道路!  
即使明天早上,版主的枪口和血淋淋的刺刀让我交出青春、自由和鼠标,我也决不会交出这个夕阳,决不会交出铲子!  
【两钻信誉】军用保真正品军用铲、锹,切铁丝!全钢!耐火!: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8cdea232c43f0bf64edab0e.jhtml  
开山劈路、自救防身、冰镐铲雪、野外摊鸡蛋、车友驴友必备!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四一七军用铲为您保驾护航  
【两钻信誉】军用保真碟子、锅、饭盒一体水壶,全铝耐火(普通经典水壶也有货啦):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f5cc602fca5573c3acf00.htm  
还是老规矩,本店只推荐最经典的军品,全部保真!
  顶!看了才知道中国以前更辉煌!支持楼主!不知道哪里可以下载以前的比赛?
  我考蚕哥来了持帖必火等着赵建华
  我考蚕哥来了持帖必火等着赵剑华
  政治在上体育下(2)    
好在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由于中国羽毛球运动的高水平发展和亚非国家的呼声,国际羽联迫于形势不得不改变态度,商议着与世界羽联联合成一个组织。这期间,任职国际羽联副主席的印尼人苏迪曼为促使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的合并积极奔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终于在1981年促成了两大羽联的合并,结束了世界羽坛分裂的状况。大家共同办好羽毛球运动,何乐而不为?!但问题不仅仅在国外,国内的政治运动对体育事业的破坏更直接,更猛烈。前面说过,中国羽毛球队从高峰直接跌到谷底,原因非别,就是1966年中国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体育战线成了“重灾区”之一,中国体育界损兵折将,惨遭打击,焉有不跌之理?!主帅贺老总被迫害致死,一些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被打到,甚至是被夺去了生命。还有许多为国家立下不可磨灭功迹的优秀教练员、运动员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横遭批斗,大批的体委干部和体育工作者下放农村,从国家体委到各省、市、自治区体委被军事管制,运动队伍被迫解散;全国各地的体育场、馆等设施或被毁坏或被占为他用,器材散失殆尽,国家十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体育事业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羽毛球运动也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各地羽毛球队纷纷解散,羽坛教练王文教、陈福寿、林丰玉、杨人燧等于1969年被下放到福建西部的山区落户,去接受所谓的“贫下中农再教育”,中国羽毛球协会秘书长谢朝权及不少体育干部也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力,下放到“五七”干校。优秀运动员侯加昌、方凯祥、林建成、吴俊盛等也都下放农村去锻炼。说是下放锻炼或是去五七干校学习,其实和古代的发配和国外的流放待遇差不多,就是说法不同而已。在国内武斗夺权、内乱不止的局势下,人家强敌印尼却一直没闲着,在1968年夺得了全英羽毛球男单冠军不说,又于1969年从马来西亚队手中夺回世界羽毛球团体冠军,第四次捧走了汤姆斯杯。而中国的羽毛球健儿却不打自倒,脸朝黄土背朝天,成天在农村的地头上和泥土打交道,连球拍都摸不着,徒唤奈何。尽管他们身处困境,但在心里却始终装着羽毛球事业,盼望着返回羽坛为国争光,日夜等着归队训练的音讯。某一日,侯加昌偶然从广播及《参考消息》得知印尼出了个梁海量,拿了全英男单冠军,心里燃烧起与其较量火苗,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他只能在夜晚躺在南海县某个五七干校中的稻草铺上望着漆黑的夜空想想而已。除了越野跑保持体能别无它途,后来才修整了一小片沙土场地,挥拍活动活动算是热热身子。  
这样的情况到了1971年开始有了好转,还是周恩来指示国家体委成立羽毛球国家队,王文教任总教练,陈福寿任副总教练。日举行了全国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五项球类运动会。在周恩来总理的一再关怀和具体领导下,中国的体育开始复苏。然而,中国羽坛在大伤元气之后再力图登上新台阶,毕竟不是短期内能如愿以偿,就像大病初愈后的人立刻成为强壮者那样不现实。关键问题是,文革对中国体育界的摧残可是全面而深刻的,不仅仅逼死了一些优秀的体育管理人才、优秀的教练、运动员,让大批运动员虚耗了大好年华,严重阻碍了体育运动的发展,并且造成了后继一时乏人的断代层;更可悲的是,还制定了华侨只能占一定比例的荒唐政策,排挤和扼杀了一些很有潜力的华侨选手!  
当时全国羽毛球队的数量已超过“文革”前,但从质量上就差多了,能在两三年内接替国家水平的运动员太少,女队稍好些。那时能代表国家水平的运动员年龄最大的已36岁,其他都在30岁左右;陈玉娘、刘晓征也已26岁,球技虽能保持着高水平,体力却明显下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重新江湖的中国羽球健儿,能否威震羽坛,人们当然存有疑问了。  
  十二、谁是天下大英雄    
前面说过,在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汤、侯打遍天下无敌手,而在印尼,也出了一个扬威世界羽坛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曾八获全英男单冠军的梁海量。此人身高1.79米,技术全面,战术富于变化,上网速度快,中场善于突击,尤精于后场头顶杀对角和直线。按说同处一个时代,应该能和中国顶一顶二的好手汤仙虎、侯加昌有交手的机会,但双方偏偏没有较量过,就像两条平行线,双方各行其是。当年文革中侯加昌下放农村的时候,听说印尼出了个梁海量,极想与之试试,但陷于流放困境的他只能做天马行空的想想罢了。等到中国羽球队重出江湖了,又因政治原因,没能加入国际羽联,这几个当时国际羽坛的顶尖高手始终无缘过招,一试高下。因此国际羽球界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是孤独求败,一方是东方不败,双方隔河相望,都保持着长盛不衰的记录。汤仙虎、侯加昌与 “球王”梁海量之短长,成了世界羽坛的一大“悬念”。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都想看看汤、侯和梁,到底是谁最厉害,谁的羽球功夫更高。因此国际羽球界有好事者组织了几次赛事,希望这几个人会会面,分出个一二来。那时各国都给予中国队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中国队的实力在印尼队之上。印尼羽毛球界自然很不服气。他们派人专程去欧洲观看了中国队和其他队的比赛,印尼羽协主席表示:“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中国队比赛。而且,获胜的将是我们。”中国队听了这话,当然也没有理由不应战。双方较上了劲,一次火星撞地球的大战也就应运而生了。1974年,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促成下,中国和印尼终于进行了一次世人瞩目的大战,比赛地点在泰国首都曼谷。这场比赛是文革后两大羽毛球强国的第一次交手,双方汇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羽毛球选手,可以说毫无争议地代表了当时世界羽坛的最高水平。赛前,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起到了曼谷,准备亲眼目睹“世纪大战”的盛况。东南亚地区赌球盛行,这场比赛自然也不会被赌博公司放过,他们也开出赔率,吸引下注。   
然而,“天皇巨星”梁海量也许是考虑到汤、侯的实力,也许是怕自己英名毁于一旦,不管他怎么想吧,总之是不顾印尼各方和全世界球迷的期望,却场退不赛了,让众人白忙活了半天,也使这场比赛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大家自然是失望有之,怨言有之。中国队也临时变阵,做出了应对,让侯加昌不出战,主动减少一名主力。这样,如果印尼队输了也就没有什么托词。结果,由汤仙虎、方凯祥和陈天龙组阵的中国队经过两天的比赛,大胜印尼队,轰动了国际羽坛。没过多久,第7届亚运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进行。这次比赛的羽毛球项目仍受到羽球界的重视,大家都希望中、印尼再度交手。印尼方面也希望借这次机会洗刷上一次失利的耻辱,上至总统下至平民都希望梁海量能够出战,但是梁海量再次高挂免战牌,采取了避不出战的策略。对此,印尼名将陈友福不客气的批评说:我要是梁海量的话,游泳也要游去(比赛)。曾和汤、侯与梁海量交过手的马来西亚羽球名将古纳兰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说:“如果在侯加昌和梁海量之间下注,我会毫不犹豫的赌侯加昌赢。还有曾和汤、侯及梁海量交过手的国外某羽球名将这样评论:我和梁海量打,想的是争取怎么能赢了他;而和中国的汤、侯对阵,则只想尽量怎么多赢几分。就从战与不战这点来看,谁高谁低,大家心知肚明,自不待言。其实,衡量中国、印尼两家高手的高下,简单比较一下就可看出问题:梁海量在全盛时期对外作战常有败绩,而汤、侯两侠在全盛时期对外作战没有败绩,这就是他们之间的最大差别。  
1982年汤姆斯杯,印尼队为了卫冕,终于请出了梁海量这位尊神助阵,当时他已经挂拍两年,而侯加昌也已经担任了中国队的主教练。结果,梁海量输给了侯加昌的徒弟栾劲,牛B闪闪的金身被中国小将不客气的刮掉了一层皮。栾劲这样评价对手:梁的基本功不错,个头较高,身体条件也比较好,但汤仙虎和侯加昌的打法要比他先进,动作更隐蔽,汤仙虎和侯加昌还是能赢梁海量。还要说什么?剥下的皮还在那里扔着呢,事实胜于雄辩吧。  
  好帖要顶:)期待后续
  谢谢楼上各位支持,写的不对的地方请多多给予拍砖!    修改一句:天皇巨星”梁海量也许是考虑到汤、侯的实力,也许是怕自己英名毁于一旦,也许是,不管他怎么想吧,总之是不顾印尼各方和全世界球迷的期望,怯阵退场不赛了,
  十三、英雄迟暮少年稀    
随着中国体育界慢慢的复苏,中国羽毛球运动的对外交往也开始恢复。好在羽毛球运动的骨干力量都在,人员虽有老化,但技战术基本没怎么退化,仍保持着以往的高水平状态。中国羽毛球运动员频频出国访问、打比赛,一如既往的是场场胜仗,次次称雄。1973年1月,中国羽毛球队由领队孙兰、副邻队曾采藻率领出访欧洲。教练员:陈福寿;运动员:侯加昌、汤仙虎、方凯祥、陈天祥、周克俭、林墅更、陈玉娘、刘晓征、丘玉芳、雷永勇。出访的第一站是丹麦的哥本哈根,对丹麦国家队进行了10场对抗赛。中断7年与外界来往的中国羽毛球队,在出访前对外国来说是个谜。结果中国队以10:0大获全胜,震动了国际羽坛。当时丹麦的《贝林时报》写道:“中国羽毛球队在这里表演了精彩的世界最高球艺,只要中国不参加,任何(羽毛球)世界冠军都不是那么实在的”。“就现在来说,这些国际比赛的冠军仅仅是世界的第二名”。美联社1月5日报道:“以10:0打败丹麦选手的中国羽毛球代表团使这里的专家们瞪口呆,深信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打败‘毛’的极好的运动员。”出访第二站是英国,在这个现代羽毛球的发源地,共进行了4次31场比赛。我队胜24场,负7场。当时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评论中国羽毛球队说:“六十年代……他们学习了外国选手的长处,总结了中国老一辈选手的优点,坚决抛弃国际通常采用的以慢拉慢吊为主,以守为主的打法。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坚持以我为主,积极主动快速的打法,初步形成了“快、狠、准、活”的中国羽毛球的独特风格。终于在几年的时间内就跃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1973年8月,中国队访问日本。日本女队是蝉联第4至第6届世界女子团体赛尤伯杯的冠军队。在日本赛了10次56场,胜44场,负12场。日报评论:“中国羽毛球队的特点是:耐力超人,政球以快速扣杀为主,扣杀时大多是跳跃扣杀,这是中国队强大的秘密“。日本国家队男队教练远井稔男说:“中国运动员不断跳跃扣杀的那种弹跳力毫不困难地救起和回击最大限度的角球队的那种柔韧力以及手腕上的功夫,都足以证明他们是经过艰苦训练的。”1973年9月,中国队出访马列来西亚,打了17次、30场,胜23场,负7场。全英羽毛球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马来西亚名将古纳兰说:“当我上场后不久,只转眼便被他们领先了11:0或12:0。”  
一连串胜利的光芒掩盖了中国羽球队已经呈现疲老之师的缺陷,国内有人乐观的认为,“两男两女”(指汤、侯、陈和梁秋霞)可以打遍天下”,还抱着依靠老家伙、老经验、吃老资继续坐天下的想法,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却忘了羽毛球这个行当更离不开强健的体魄和不断发展更新的技战术。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国羽球队赢得再多,也无法掩盖文革以来造成的后继乏人的断代恶果。长期使用快到了失效期的宝刀虽然还能斩落对手,但终有崩刃之时。拉响警报的这一天终于来了,1976年对中国羽球队来说是个不利的年份,名将汤仙虎、侯加昌、陈玉娘的纷纷失利于印尼人的拍下,尤其是在1976年的2月泰国举行的亚洲邀请赛上,印尼的苏米拉先后战胜了状态不佳和有伤病的汤仙虎、侯加昌,砸开了中国的双保险,取得了冠军,回到国内的苏米拉受到如英雄般的拥戴。面对接连而至的败局中国羽球队终于清醒过来,认识到抓新手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如果再拖延新老运动员的交替,将使已在国际羽坛上历尽艰辛所建立的功绩一落千丈,使羽毛球事业遭受不何弥补的损失。当年还在文革末期遭受四人帮困扰的国家体委克服重重困难,在北京举办并组织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羽毛球集训,从全国各地调集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和调查研人员集中进行训练的同时,认真地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  
日至11月7日在印度的海德拉巴举行了第四届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中国羽球队的老将侯加昌、汤仙虎不在参加团体赛,而由栾劲、陈昌杰、林江利、孙志安、姚喜明等新生代挑起男子团体赛的重担。面对世界一流水平强队印尼队,年轻小将奋力拼博,虽以2:3失利,但可以说发挥了自己水平,虽败犹荣。  
为了培养新一代选手,压倒世界强队印尼队,再次登上世界老大的位置,我不妨引用一段官方的话证明我所言不虚:为了保持我国羽毛球运动的世界先进水平,向世界技术高峰攀登,国家体委于日至22日在秦皇岛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大家回顾和总结了第一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以来的实践经验,强调了培养后备力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求忙地让新手接班。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快字当头、进攻点多,封网积极,杀劈凶狠,防守刁稳,以攻为主,能攻善守,达到快狠准活全面结合,正确运用&的发展方向。同时强调指出:&要注意发展多种流派,做到百花齐放,以促进我国主要打法的提高与发展&。这次训练工作会议开得非常适时,它对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与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国家体委的部署和第二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的精神,全国各地普遍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业余体校羽毛球班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新生代韩健、栾劲、庾耀东、陈昌杰、李玲蔚、韩爱萍、林瑛、吴迪西、郑昱鲤、田秉毅、杨克森、陈瑞珍、宋幼萍等一批青少年好手初露锋芒,中国队的总算从是从一个浪涛的起伏中站起身了。
  如此翔实的羽球历史资料,得顶!
  冲着楼主的羽毛球热情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顶一个!
  继续顶:)    。。。。。。在1982年中国羽毛球队首次参加的第十二届汤姆斯杯赛中,与印尼队争夺冠军的决赛上。。。。。。毕竟这是第一次参加全英锦标赛————    这里有笔误吧?
  。。。。。。在1982年中国羽毛球队首次参加的第十二届汤姆斯杯赛中,与印尼队争夺冠军的决赛上。。。。。。毕竟这是第一次参加全英锦标赛————        这里有笔误吧?  ===========================  不是笔误,是倒叙的手法造成的
  十五、天翻地覆凯而慷    
中国、印尼双方针锋对麦芒,都摆出死掐的阵势,鹿死谁手,尚难预料。先听听世界羽坛圈里人怎么说的吧。场外观战的英国羽球理事会主席阿瑟•琼斯表示,要精确预测中国、印尼两队谁能取胜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因为两队水平太接近了。两国运动员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即印尼队双打水平高,中国队单打实力平均,那一个都不弱。届时谁取胜,要看临场发挥。  
澳大利亚羽球协会秘书长塞德•里克•巴克斯塔此前看过中国对丹麦、印尼队英国的比赛情况,评论说,中国队单打较强于印尼队,印尼队双打则略占上风,决赛的结果极可能是5:4,至于谁是5谁是4,是很难判断的。  
说来说去,无非是中国队单打强双打弱,印尼则与之相反。看来行家们的眼光是雪亮的。在众人的关注下,一场期待已久的龙虎斗终于在伦敦皇家艾伯特的大厅内上演了。这场决战采取九盘制、分两天进行。第一天赛4场,印尼人果然出手不凡,一上来就给中国队来了个下马威,以3:1暂时领先,打了个中国队措手不及,中方只有韩健得了一分,这与赛前预计2:2的结果差距不小。心情沉重的中国运动员回到驻地后连晚饭都没吃好,全体教练赶紧开会讨论,认真总结失利原因,研究明天比赛对策,还给每个运动员做工作,忙了个不亦乐乎,一直忙到凌晨。  
再看看对方,第二天还没上场比赛呢,印尼人已经开始自我陶醉了,嘻嘻哈哈的这个和汤杯合个影,那个和汤杯合个影,就好像汤杯已经是自家桌上的物品了。印尼人的现场表现激起了中国运动员的斗志,陈昌杰低声对侯教练说:不要笑得太早了,看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中国羽球队就是在沉默中走进赛场,他们已经把一切火力都压进了手中的拍子上,就等着爆发的那一刻了。  
当天第一个上场的是栾劲,他在赛前准备会上说,不必说得太多,今天我一马当先,大家万马奔腾。  
双方都亮出了手中兵刃————球拍,各施展本事和绝技,在网前展开了激烈、凶猛的搏杀。比赛中,为避免还没上场的队员受场内的影响,教练们在休息室里陪伴他们,只听的外边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惊叹声、鼓掌声、跺脚声传来,一会有人报:栾劲胜了!……一会又报,韩健也胜了……,果然如栾劲和陈昌杰所说所料,栾劲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勇,2:1力克大名鼎鼎、经验老道的梁海量,完成了扭转乾坤的一盘;韩健继新加坡世纪大战后,以天罗地网式的防守大法,破解了对手一剑封喉的绝招,再次以2:1战胜此次汤杯开赛以来一直怀揣不败记录的林水镜,不过其间险象环生,扣人心弦;陈昌杰则根本不给对手刘邦高任何机会,一鼓作气2:0拿下;孙志安/姚喜明激情加神勇,2:1战胜略显紧张的对手。中国队最终以5:4将印尼队打翻在地,首夺汤姆斯杯。笑到了最后的中国队员按捺不住心里的狂喜,跳进场内全体拥抱在一起,全场观众也热烈鼓掌欢呼,祝贺中国队获胜。赛后英国队领队评论说,这是汤杯举办四十年来水平最高、最扣人心弦的比赛,能在1:3落后的情况下连扳4分,中国队创造了奇迹。最后,英国女皇也亲自出面为中国队授奖。韩健回忆说,兴奋的彻夜难眠的中国队员们把香槟酒倒进汤姆斯杯里,每人轮流举杯畅饮。次日,路透社发表评论道:中国队打了个出色的反击战。法新社称:中国队的胜利把他们的名字载入了史册,这对印尼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印尼队领队尤素福说:中国队获得冠军是当这无愧的,他们打得太好了。  
这场战役可圈可点,通过第二天赛前印尼人那种张扬自傲这一点来看,即可看出其失败的端倪。以咱这事后诸葛亮的水平看,印尼队失败之错不在队员,队员还是不错的,错在教练及带队的头头。他们不懂的骄兵必败、哀兵能胜的道理,不知道一夜之间会蕴藏着许多变数,因而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我猜他们很有可能认为,己方主力还没有完全上阵,中国队就已经露了败象,看来中国羽球队不过如此。他们提前喝没喝庆祝酒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沉醉于胜算在握的氛围中,结果导致人人松懈,个个轻敌,及至几位主力队员上场一交手,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尽管拼尽全力,但事前准备工作没到位,终不如绝地反击的中国人气势更凶猛、斗志更旺盛、心理更坚强、敌情更明了,结果一败再败,让中国队一鼓作气的翻盘了。  
但是,两年以后的汤杯决赛上,两个冤家再次碰头,中国队这次在劫难逃,以2;3失利了,让印尼队报了一箭之仇。本来中国队三个单打都有取胜的能力,但能力是一回事,事实又是另一回事。栾劲艰苦奋战,胜了林水镜;令人有些不放心的新秀杨阳,则轻松拿下苏吉亚托。反倒是赛前看好的韩健,因受伤病影响到体力,输给了阿尔比,让他背上了骂名,有几年都抬不起头。两盘双打技不如人,输在情理之中,中国队只好屈居亚军,拱手让出了汤杯。  
说起来,外因是汤杯比赛规则作了重大修改,把9盘5胜制改成5盘3胜制,多少限制了中国单打的强项,内因还是老问题,外国人都明白:单打强,双打弱。    
  十六、斗智斗勇出奇谋    
既然知道自己的弱点,那就必须克服。在培养双打选手上,中国队果然培养出一对双打能手,这就是李永波/田秉义。他俩不但在两年后的汤杯赛上一举击败对手为中国队夺回冠军立下功劳,而且在日后,李永波成了中国羽球队的总教头。但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还不够,有勇无谋非英雄,还需要有谋略。  
说起1986年第十四届汤姆斯杯决赛,仍然是冤家路窄,中国队与印尼队狭处碰头。印尼队占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志在卫冕;中国队挟卧薪尝胆复仇之心,势必夺魁。这一战明面上球员们打得翻翻滚滚,硝烟弥漫,而在背地里,教练们玩的花样连翩,妙招迭出。中国队的表现可谓是智勇双全,谋略高超。据说,这次具体运筹帷幄的教练是侯加昌。双方知彼知己,就像打牌的选手,手里拿的是一把明牌,谁也瞒不了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扬长避短的打出制约对手的好牌,就让中国队的教练们费思量了。中国羽球队缺了久病未愈的悍将赵剑华,实力受到影响,与阵容整齐的印尼队相比,可能还逊色一点点。如何拿下印尼队,除了靠队员们场上力拼外,那就要看场外如何排兵布阵、运用谋略了。这可是高智商的游戏,远比玩包剪锤的手法复杂的多啦。网上有一篇据说是萨苏写的内幕文章,很精彩、很煽情,值得一看。  
赛前双方交换名单,先看印尼人排出的阵容,第一单打没放头号高手林水镜,而是放了年轻力壮的苏吉亚托。这是针对中国一号大龄选手韩健,你不是号称“牛皮糖”吗?那我就用充沛的体力耗掉你,老样,看谁划算!第二单打刘邦高,一个拼劲十足类似唐朝的程咬金,估计会对上中国年轻的杨阳,虽然技术略逊于杨阳,但是刘邦高的三板斧可是厉害,善于斩关夺寨,作风凶猛,心理素质好,两人交锋大概是五五之分。第三单打是主力林水镜,如碰上韩健和杨阳胜负就难说了,若是碰上别人,“天皇巨星”定会格杀勿论。至于双打,第一双打纪明发/陈财富、第二双打林水镜/叶忠明,都刚好略胜中国队最好的单打李永波/田秉义一点点,只要三盘单打拿下一盘,就不愁最后战胜中国队。盘算是很有韬略的,设想也很有道理,可惜啊可惜,这一厢情愿的想法,还是掉进了中国队设的圈套。此话怎讲?您往下继续看。  
再看中国队的布阵,印尼队拿到名单后研究了半天脑袋里开始闪现一圈圈的漩涡涟漪的波荡:哇,这第一单打是怎么是年轻小将杨阳啊,头号种子韩健跑哪乘凉去啦?咦,第二、第三单打,怎么是拆了一对双打选手丁其庆和熊国宝来充数?靠,第一双打是张强/周金灿,第二双才是实力最好的李永波/田秉义,为啥放到最后了?!   这,这阵势,不,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迷魂药还是大力丸?中国人想什么哪……印尼人直呼看不懂、不理解。嘿嘿,中国队要的就是这个奇效!印尼人要是能看懂这个排阵的话,那中国教练的预谋岂不是全白费了!早在打决赛之前,出头露面的主力军韩健一马当先的攻城拔寨,勇不可当,给众人形成了一个错觉,决赛必用此人无疑。殊不知,中国教练们玩的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决赛上偏偏换下韩健,换上杨阳!此前韩健的一切表现,都是在误导印尼队的判断,因韩健毕竟年龄偏大,体力尽耗,已成了强弩之末。印尼人果然上当,排出了让中国人预料到的阵容。更妙的是,中国的布阵,就不仅针对他们的致命弱点而来,而且,其中还藏着掖着一个计谋!正所谓:连环妙计安排就,等待对手来上钩。话说回来,虽然印尼队的部署错乱,但开初两局单打依然在印尼人的预计之中。第一单打之间的对决,强壮的苏吉亚托面对灵活快捷的杨阳,如同豹子斗水牛,有力气没处使,痛快地完败下来,整场比赛,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苏吉亚托愤怒而别扭的吼叫。第二单打丁其庆虽然拼下了第一局,却因力尽不支,未能拼过刘邦高的三板斧的劈砍,连丢两局。关键的一战开始了,这就是熊国宝对林水镜的恶斗。有句话说,最强之处往往也是最弱的地方。印尼队的弱点在哪里?就是他们的国宝林水镜。别看林水镜头顶三届全英赛冠军的光环,身怀双脚起跳扣杀一剑封喉之绝技,貌似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其实已经和同龄的韩健一样,年龄偏大体力下降。即便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他的起跳扣杀动作对体力消耗极大,还有不善打多拍的问题,优点与弱点都突出;更要命的是他还兼着双打的重任,眼睛刁钻的中国教练们早就相中了他的这个死穴。按照教练的要求,熊国宝对林水镜必须苦战,做到先输后赢,每局要么斗到10球以上,要么拖到70分钟以上,反正是赢要赢的拖泥带水,输要输得婆婆妈妈,要像压榨机一样把林水镜的体力榨干!其中的要点在于,如果林水镜第三单打获胜,中国队后面连扳两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这一场必须赢!但是,如果赢得过快,那林水镜还存有足够的体力在双打中依靠叶忠明的协助杀回来,中国队依然凶多吉少。所以,中国队谋取的效益,是要在林水镜身上拿两分。呵呵,够狠、够辣、够精明!    
  看的正过瘾呢。怎么就没有下文了
  十八、四大天王笑江湖(1)      
在20世纪八十年代里,随着汤、侯、梁海量等中国、印尼老一代豪杰退出羽坛江湖一线、新一代羽球员的出现,使国际羽球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世界羽球男单新人辈出、群雄争霸,技战术出现了大发展,好不热闹。对国际羽坛上新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有人按其战绩评出了四大天王说,前期为林水镜、韩健、栾劲、普拉卡什(一说弗罗斯特);后期为杨阳、弗罗斯特、苏吉亚托(一说是熊国宝)、赵剑华。可以说,这些名将基本上支撑了整个80年代中国和世界羽坛的辉煌,成为五杰四雄闹山河的典范。这里面出山最早的是印尼国宝级选手林水镜,在印尼羽球界至高无上的地位。印尼对华人实行歧视政策,身份证上都不能用中文读音的名字,唯林水镜(Liem Swie King)是个例外,可见其在印尼的地位。翻看林水镜的成绩单,不能不令人侧目:称霸羽坛近10年,拥有多项技术创新;单打、双打均有杰出造诣和战绩,为印尼队先后夺得三届象征羽坛最高荣誉的汤姆斯杯、三届全英羽毛球赛单打冠军、三届世界杯羽毛球赛双打冠军、多个世界级大赛单、双打冠军……哇呀呀,好厉害!中国老一代选手汤、侯,新生代的羽球员都和他交过手,前中国男队主教练侯加昌评价说,说到男子选手的进攻,林水镜的境界无人能比。然此人刚出道不久,正值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时,却被侯加昌在1974年的亚运会和1976年的亚锦赛上两次给其当头棒喝,煞了煞他的锐气。此后不久,除了新秀庾耀东在1977年的香港亚洲羽球邀请赛上跃马横枪的跳出来,奋力一枪将林水镜挑下马外,一时间中国队竟无人再能胜得了他。与林水镜同龄的韩健,出道后与之对阵多次,屡败屡战,直到1980年的那场世纪大战中才修成斗战胜佛的正果,打翻林水镜,踏上一只脚,痛痛快快的高歌了一曲翻身道情。此后,韩健对林水镜的战绩是胜多负少,成为林的克星之一,1983年、1984年又连获世界杯男单冠军,稳占了天王中的一席位置。韩天王的这个位置来之不易啊,从一个踢足球的小子半道改行打羽毛球,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有一弊就有一利:双腿有力,步伐灵活,跑动积极,加上善于动脑筋,心理素质良好。根据他这几样条件,侯加昌量体裁衣,依形将其打造出一个守中反攻、韧性十足的牛皮糖特点,在比赛中不急不躁,常以百折不挠的韧性和耐力战胜了许多世界名将,扬威国际羽坛。与韩健被称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羽坛 “双子星座” 的另一位天王栾劲,也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开山天王,意即中国四大天王中的第一人。其成名作是击败了八届全英赛冠军印尼梁海量,为中国首夺汤姆斯杯。而后又击败了弗罗斯特,为中国人夺得第一个全英赛男单冠军。栾劲的特点是攻势凌厉,扣杀凶狠,是国内少数几个既擅长单打,又有较高双打水平的选手之一。但攻击型打法对体力要求很高,而栾劲的体力和耐力比较薄弱。正是这一弱点,使他在1982年的全英锦标赛决赛中败给了弗罗斯特,又在亚运会上输给印尼新秀苏吉亚托。之后,他加强了体力、耐力的训练,连续打败了林水镜、普拉卡什、弗罗斯特等一干世界名将。在印尼战胜林水镜后,栾劲被请求签名的人群围困了近一个小时。关键一点是,只有栾劲破了梁海量没输给中国羽球队员的不败金身。对梁海量来说,这叫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他虽然没有输给汤、侯,却输给了汤、侯的弟子。栾劲的经典动作是,赢球后常常将球拍高高抛向空中,接住后轻吻拍面。  
网上有人评论说,韩健,栾劲的实力其实只能算一流,他们并没有达到林水镜颠峰时期的水准。想想侯加昌对林水镜的评价,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这也只是理论上说说而已,再往深说就有沦为关公与秦琼到底谁最厉害的境界了。再说说天王弗罗斯特,在韩健的眼里,和他互有输赢的弗罗斯特最难对付。该猛人身高臂长,好球技,好风度,其特点是技术全面,头脑冷静,发挥稳定,对中国好多选手胜率极高,是天王中最难对付的一个角色。一如乒乓球界的常青藤瑞典选手瓦尔德纳尔一样,丹麦的弗罗斯特是羽球界的常青藤。他靠看别人打球,之后自己苦练,没有接受过专业羽球训练,纯属自学成才型,竟然就这么打打杀杀的成了一名屹立于世界羽坛中非常优秀的羽球剑客,不能不叫人佩服。老弗全盛时期在欧洲作战几乎所向披靡,曾豪取200多场比赛不败的纪录,有“欧洲球王”的美称,仅1984年一年,就获得8次国际大赛的桂冠,其中包括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和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总决赛的男子单打冠军。但是对在东南亚比赛时遇到的湿热气候多有不适,水平常受影响。不过幸亏有老弗这杆大旗的存在,欧洲羽坛才能和亚洲羽坛平起平坐,否则的话堪比亚洲羽坛矮了半截。论实力,弗确实排在韩,栾之前,尤其对栾,赢多输少。但就是栾劲,中国第一个登上1983年全英赛冠军宝座的选手,在决赛中战而胜之拿老弗当了垫脚石。更令老弗遗憾终生的是,曾有三次世锦赛和两次世界杯决赛的经历,但终其一生都未能夺得过世界冠军的称号,尽管每一次世界冠军看来都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然终究是一一擦肩而过,像涮羊肉似的被涮了几把。这也是命也,运也,天意也!也由此赚得了当时圈内人士给予的“无冕之王”封号。他最好的机会是在加拿大的世锦赛,其克星赵剑华因病退赛,天赐良机的他顺风顺水高歌猛进,半决赛以2∶0直落两局战胜中国新秀杨阳打入决赛,对手是曾多次战胜过的韩健,但偏偏这次就栽了。前两局俩人打了个平分秋色,决胜局弗以8:3大比分领先换边,就在半个金牌已经入手之际,但韩健忽然如有神助,又似金猴奋起千钧棒,横扫连连,虎口连拔12颗牙,硬是逆转了局势,令观众和弗罗斯特目瞪口呆。赛后,晕头转向加茫然若失的弗罗斯特甚至不相信自己已经失败,对采访的记者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说完,极度失望的弗天王默默地挥一挥汗水,空手悄悄地离去,一如空手静静的来一样。到了1987年世锦赛,年届不惑的弗罗斯特发挥出色,将克星赵剑华一举打下擂台,喜气洋洋的再度顺利的杀入决赛,对手是中国的杨阳。胜利女神向老弗招手:此前老弗与杨阳的交战成绩是四胜一负,又比杨阳有经验,丹麦人觉得稳操胜券了。可是决赛结果,幸运女神却更青睐杨阳,2比1胜出,令老弗不胜唏嘘的离开了北京。1991年的世锦赛,弗罗斯特第二轮即负于苏联的非种子选手,这次无论是幸运女神还是胜利女神,都抛弃了这个上帝之子,随后他宣布退役。一位世界羽坛的常青藤、常胜王就这样淡出世界羽坛,惜乎!  
  太牛了
  极度失望的弗天王默默地挥一挥汗水,空手悄悄地离去,一如空手静静的来一样。  ======================================  呵呵,这句话有点问题。其实老弗不是空手而归,而是得了一顶银光闪闪的亚军帽子,但对他来说,家里放着200来顶桂冠都能开帽子铺啦,还能看得起这个亚军的破帽子?没拿到世界冠军的金帽子,就跟没得帽子一样,所以在老弗的眼里就是如此。
  下面就是进入90年代了
  下面就是90年代了,印尼终于在中国的步步紧逼下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好贴!!!
  十九、长江后浪推前浪    
还有一位怪才不能不说,这就是印度的普拉卡什。印度的羽毛球运动水平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怎么样,但冷锅里爆出个热栗子,羊群里窜出个长脖鹿,这事情说稀奇也不稀奇。与印度不相称的羽球运动水平相比,球技高超的普拉卡什就这样另类的崭露头角,跻身于天王的行列,应该算是个羽球怪杰,不容易啊,否则我无法想象千里旱田怎么会冒出个独根苗来。他身高1.81米,速度快,杀球力量大,网前球技术好,处理过渡球稳,反手技术尤为出色,能攻善守。他的打法是通过拉吊调动对方,伺机突击。他在比赛中善于通过压对方后场来控制网前,创造劈杀两边的机会,并利用网前快攻结合推球,给对方很大威胁。上世纪80年代初是普拉卡什羽毛球生涯中的黄金时代。1980年他在瑞典公开赛决赛中战胜了名将梁海量,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由此名声大震;接着又在同年举行的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上过关斩将,并在决赛中击败林水镜,成为印度羽毛球史上第一个赢得全英赛冠军的运动员。在1981年第一届世界杯羽毛球赛决赛上,普拉卡什战胜韩健,摘取了男子单打的桂冠。至于其他的,似乎就没有什么值得可说的突出业绩了。不管怎么样,他比老弗幸运些,至少有一顶世界冠军的帽子搁到头上遮风挡雨。  
再看印尼的苏吉亚托,他是继梁海量和林水镜之后印尼羽坛涌现出来的优秀球星。虽然他还不能与梁海量和林水镜齐名,但他在世界大赛中显示出的出众实力,戴上一顶“四大天王”的高帽子也还马马虎虎,毕竟羽球强国还是要给面子的。苏吉亚托身高1.70米左右,攻型选手,体力充沛,步伐稳健,敢于起拍劈杀,即使失误也在所不惜,颇有点“敢死队”的风格。他的技术特点是扣球凶狠,打法独特而又全面,网前贴地救球和网前吊球令人叫绝,后场控球能力较强,特别是手腕爆发力好,甩腕击球出色,他那刚中带柔的球技与昔日球王梁海量相似。1982年,苏吉亚托在印尼公开赛上过关斩将,一鸣惊人地击败马来西亚的米•西德克、队友杨伟镇和刘邦高等名将,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被印尼羽坛作为林水镜的接班人而大加培养。但此人成长并不一帆风顺,经历了一段大起大落之后又发奋雄起的过程。该天王在夺取世界冠军之后,不知受了什么干扰,要么在国际大赛中成绩落魄,要么败于无名小卒之手,输得让人有时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勇夺世界冠军的人么?这种类似高潮之后一直不举的状态当然要引起人们的猜疑甚至一度引发了新闻舆论界的指责。在第十二届汤杯决赛上,苏吉亚托被中国小将杨阳飘忽的流星球打得满地找牙,从此逢杨必输,被喻为患上了“恐杨症”。好在苏吉亚托并没有被压垮,而是更加勤奋地苦练,顽强地从低谷中走了出来,在世界羽坛重新扬威。1985年,他不仅蝉联了泰国公开赛男单冠军,而且在第五届世界杯赛决赛中力克丹麦的“常胜将军”弗罗斯特,夺得男单冠军。这对于在1985年全英锦标赛和第四届世界锦标赛上连遭全军覆没的印尼羽坛来说,无疑是一剂重振雄风的强心针。他在1986年先后夺得中国公开赛和印尼公开赛男单冠军,进而蝉联了世界杯赛男单冠军。天王都是有血性的人物,在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上,印尼队对抗主场韩国队。当值裁判一次次“睁着眼睛说瞎话”,苏吉亚托愤怒的把球拍一扔,背起球袋就离开了球场。要知道,他的比赛才打了一局。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宁可不赛,也不受屈!你们耍赖,爷我还不陪你们玩了!这才是苏天王的脾气,也是对韩国无赖作风的抗议。  
  没了?
  精彩精彩!  LZ继续啊
  精彩啊,楼主,继续
        作者:lovebmying 回复日期: 19:55:29        1945年,一位非藉少女LATUALATUKA,乘坐一艘灰色小船由非洲漂到美国‧一位神秘男人杀死了她,而且在背脊割了 &LATUALATUKA&几个字母。一星期后, 这消息传到亚洲.现在你已看完这篇讯息, 她会在一星期后飘到你家中夺取你最重要的家人性命。解咒方法只有完成以下指示: 将此讯息贴在其他三个留言版的回应内对不起,不小心看到的,没办法```无      对不起    
  二十、江山代有人才出(1)    
在中国也有好事者评出了中国羽坛新生代的“四大天王”,这就是韩健、杨阳、赵剑华、熊国宝(还有一说是前面提到的栾劲),韩健退役后中国就成了三剑客。熊国宝号称“反手王”,其反手技术堪称“天下无双”,是大器晚成的运动员,比他小一岁的杨阳在83年开始就把苏吉亚托收拾的出了名;比他小三岁的赵剑华也在1985年赢得全英赛冠军,刮起了赵旋风。只有他这个大龄青年,在1986年24岁以前还战绩平常,默默苦练,以至于被队友开玩笑说他:别练傻了。但他一如既往,靠那个耐性默默的磨剑,等待着出头之日。是锥子总要破囊而出的,果然,到了在前面说过的那场著名的汤姆斯杯冠军争夺战中,与林水镜来了一次推磨战,随着末路英雄林水镜的悲壮失利,为中国队捧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熊国宝一炮而红了,并由此风光起来。他的首个国际赛冠军是在1987年日本公开赛上,以三局战胜赵剑华后,成为第4个在这奖金最丰富的公开赛夺冠的中国球员。但真正具分量的国际赛冠军,是1987年的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当时四大天王的杨阳、赵剑华、苏吉亚托和丹麦的弗罗斯特都在小组赛被淘汰,其中苏吉亚托在小组赛中就叫熊国宝灭了。半决赛以2比1淘汰大马的米斯文后,熊国宝在决赛击败印尼的罗天宁,拿下冠军。虽然他在1986年至1990年期间为中国完成汤杯三连冠立下汗马功劳,但无缘亮相奥运会,始终是他抹不去的遗憾。他与杨阳、赵剑华代表了当时中国男子羽毛球的水平,因而被称为中国的“三剑客”。用熊国宝自己的话说,只要我们三个人参赛,金牌基本上是别人抢不走的。  
三剑客之二的杨阳在1983年的汤杯赛中初露锋芒,身为第三单打的他五战皆捷,且未输一局,全以2比0拿下,在决赛中将男单冠军苏吉亚托打得全无还手之力,此后便成了逢苏必赢的苏克星。有人戏说,只要苏吉亚托一听说杨阳与他在同一個区进行对垒,他的脚跟就软了,心里防线就垮了,就变成不会打球的人,不用多少回合,就会败下阵来。此话不知真假,不过杨阳听说,苏吉亚托在1989年参加雅加达世锦赛大赛与杨阳对阵前对人说,我赢过杨阳一次,说明他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话是这么说,苏天王该输的时候,照输不误,谁让他比杨阳矮一截呢。  
杨阳的手腕力量强,落点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步伐灵活、身手迅捷,他的跳起突击两角干净利索,腾空扣杀动作优美得如一弯劲弓,击出的球似一支利箭直射对方的空档,射点之准确,颇有些《水浒》中小李广花荣的风范。在汉城亚的运会上,对韩国二流选手成国汉一役,韩国黑裁屡屡将成国汉打出界的球判为界内,判他击杀到对方界内边底线10厘米左右的球为界外,据说教练嘱其往中间扣杀以免再黑,杨阳笑曰,技经惯之难以改矣!由于其年轻英俊,在东南亚吸引了大批崇拜者,以致有时侯教练不得不出面挡驾那些过分热情的女粉丝。1988年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汤姆斯杯赛期间,有的食品摊甚至挂起了出售“杨阳汉堡包”的招牌以招徕顾客,可见其影响之广。1987年以前杨阳和丹麦天王弗罗斯特交手五胜三负,让他郁闷一阵。侯教练点拨他,应改变一下打法。杨阳接受了这个意见,结果后来成功击败了弗罗斯特,获得1987年世界赛男单冠军。此后,杨阳打法更趋成熟,老弗赢杨阳的机会也就拜拜了您呐。说起1987年那场世界赛决赛,也是值得说道。听到弗罗斯特进入决赛的消息,丹麦队沸腾了,虽说还有与杨阳的最后一战,但丹麦队所有人都认为那帽子八九不离十要让弗罗斯特拿了。30多岁的老弗已经在各类比赛中已经拿了大小桂冠200多顶,唯独就缺一顶世界冠军的帽子,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逮着这次认为是最后一次的机会了,岂有放过之理!眉飞色舞的丹麦领队头头是道的讲了几条根据:老弗为这场决斗准备了整整一年,此前对赵剑华那一仗又打得那么好,又比杨阳经验老道,加上过去与杨阳的交战是胜多负少。怎么看都觉得老弗胜算在握。领队先生只可惜忘记了两点,一是老弗5胜是在早期,3负可是在最近;二是谁临场发挥的好才是关键。决赛结果:2比1,杨阳胜。面对杨阳的精采表现,丹麦的领队也夸奖道:&今晚弗罗斯特的失利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杨阳打得太好了,实在太好了!老弗本人也这承认,只是在感情上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无论妻子怎样用亲吻和细语来抚慰,老弗罗斯特仍禁不住一路唏嘘的带着终身遗憾离开了北京。比赛就是这样,一个人获得了胜利的金牌,另一个人领到就是失利的罚单。作为独得汤杯、世锦赛、世界杯、全英赛四项冠军的世界第一人,杨阳代表着一代中国人的羽球梦想。  
  当时的杨阳、赵剑华和杨千里是江苏的左手三剑客。
  当时的杨阳、赵剑华和杨千里是江苏的左手三剑客。  ==============================  没错,这点没顾上写,左手将
  好,过来顶一下。
  好长啊
  好长啊  =========================  呵呵,是长了些。预告:计划下面还要写  1、羽球女单的事,  2、80年代的一个总体情况  3、羽坛政变的事情提一下  90、2000年代的事情写:几个冤家对头林丹对陶菲克,叶钊颖对王莲香,张宁对张海丽,  最后还写,男子双打王,女子双打王  
  二十、李韩时代霸王花    
中国体育界向有阴盛阳衰之说,但乒羽界绝无此事,男子英雄女豪杰,横扫千军如席卷。前面似乎对羽球男选手说的太多了,这有些不公平,现在该说说女选手吧。如果说6、70年代中国女羽的杰出人物是陈玉娘的话,那在80年代,李玲蔚、韩爱萍、张爱玲就是佼佼者。而无论是从球技上、成绩上还是从为人与风度上讲,李玲蔚又是群星璀璨中的拔尖人物,羽毛球皇后。李玲蔚的崛起在1983年的世界锦标赛上,当时她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之后她的势头一发不可收,接连在世界各重大赛事中夺魁,由此确定了她在当时女子羽坛第一高手的地位。她的技术相当全面,能攻能守,扣杀与劈吊的结合与网前球的技术一直是当时女子羽坛最好的。在叶钊颖1997年的技术打法完全成熟之前,李玲蔚的技术结构与打法依然是最好的。李玲蔚的难得之处还在于心理素质极好,战术修养相当高,哪怕是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她也能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及时改变战术,最终化险为夷。关键是,李玲蔚确立了自己的皇后时代后,在大赛决赛中极少失手给外国选手,除了1988年的总决赛因重感冒失手给韩国的李英淑外,在长达六年的&李韩时代&中,她一共获得了13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3个团体(尤伯杯),6个女单(2次世锦赛4次世界杯)和 4个女双(1次世锦赛3次世界杯),此外她还获得了2次全英赛的女单1次女双冠军,3次大奖赛总决赛的单打冠军和3次双打冠军。呵呵,也够开帽子工厂了,厂长就是孤独求败的李玲蔚。李玲蔚不仅球技超人,人品赛风更是相当出色。在场上她总是显得风度翩翩,涵养极高,胜不骄,败不馁,相当尊重对手与裁判,加上当年的李玲蔚又长得相当漂亮,堪称是羽坛的&玉女&式的人物。在83至84年间,她几乎拿遍了所有的国际大赛的冠军,当时女队中有了一些不同意的声音,于是在相关的领导安排下,她在后来的几年中让出了相当的一部分机会,其中包括世锦赛、全英赛和一次奥运会表演赛在内。要不然,她还有可能拿到更多的冠军。在1989年依然打遍天下无敌手之时,她突然急流勇退,宣布退役。她的教练陈福寿极为惋惜她这样大好年华的时候退出一线,后来几次劝说,但终因某种原因,李玲蔚去意已定,再无更改了。作为当时建国以来最多的世界冠军获得者,她的退役没有排场的欢送会。退役后的日子里她淡薄名利,并于6年后在中国女子羽毛球队最难的时候出山执教,为中国女子单打再创辉煌立下不可磨灭之功。不可否认,她与郎平一样,都是中国体育界甚至中国难得的杰出女性。尽管在李玲蔚之后出现了王莲香在羽毛球女单上的成就超过了她,但是论及综合素质,最完美的羽毛球皇后,还属于李玲蔚。  
与李玲蔚同时代的韩爱萍,曾经因为甲肝(一说是甲亢)差点断送了自己的羽毛球涯。但是后来痊愈回到赛场后,她仍然创造了当时仅次于李玲蔚的傲人战绩:9个世界冠军的拥有者(呵呵,又一个帽子铺的老板)。她的打法在当时是相当的凶狠,后场扣杀与劈杀力大点刁,杀上网速度相当快,与刚出道时的叶钊颖颇有几分相似。她的比赛经历贯穿了整个八十年代,比小她1岁的李玲蔚还要长。不幸的是,她和李玲蔚交手胜少负多,始终被李玲蔚压着一点点,不然的话,那个羽球皇后的帽子就姓韩啦。因此,她与李玲蔚并肩齐名也就理所当然了。她的技术状态保持得极好,哪怕是在1990年初退役时,也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一流高手。她的最高峰出现在1985年,在当时她拿下了除世界杯外的几乎所有大赛的女子单打冠军,并在当年度的世界锦标赛上一举夺得女单、女双两个冠军,并在1987年蝉联女单冠军。这一成绩连李玲蔚也没有做到。韩爱萍与李玲蔚的双打配合在当时也堪称是林瑛、吴迪西外的又一对绝配,她们俩技术全面,单打实力举世无敌,而在技术上又各有互补:李玲蔚是细腻全面,灵活稳定,网前技术出众;韩爱萍则是身高臂长,上网快速,劈杀凶狠有力。在尤伯杯赛上,她们俩总是联袂上演连台好戏,先是单打拿分,尔后又是双打夺城,这显然让所有外国羽球女选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体育赛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