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所理解的染色质包含组成包含少量RNA吗?

染色体上的RNA作用肤浅认识
讨论话题:染色体上的少量RNA,它们有什么作用?
平时只关注染色体上的DNA,也了解一点点表观遗传学,老师们在讨论染色体上的RNA有什么作用,提供了几张图片,也知道了大概,然后去学习一些专业教材,确实科学家对染色体上的RNA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最有代表的实例就数女性X染色体上的RNA。
1.参与灭活一条X染色体(Xist的RNA分子)
以下是来自《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的资料(略有删减),以供学习。
众所周知,男性和女性中的染色体是不同的。女性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1个。如果女性的2个染色体和它们全部的基因都被激活,那它们产生的蛋白会是男性中的两倍,这将会扰乱人体的生物化学平衡。
当然,大自然不会让这么容易的错误发生,女性的其中1个染色体在子宫内的早期发展阶段就完全且永久性的灭活。但是,负责灭活的机制至今还并不完全清楚。一项小鼠研究表明,一种叫Xist的RNA分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有数百份拷贝的该分子附着在其中一个X染色体上。科学家们认为,这些RNA分子会联合其它分子使X染色体灭活。
实验证据1:科学家们使用的老鼠干细胞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像未受精的卵细胞一样只有一个X染色体;第二,经过修饰后,细胞能够连续不断地产生Xist,从而使仅有的一个X染色体失活,最终细胞死亡。
实验证据2:如果病毒插入后破坏的基因是Xist使X染色体失活所需要的,那么X染色体将不会被灭活,相应的细胞也会存活。
最终,科学家们通过这种途径分离出了存活的干细胞,并确定了与X染色体失活相关的7个基因,其中一个叫Spen。该基因会产生一种蛋白,使它与RNA结合。在其它试验中,ETH的研究表明,如果老鼠细胞缺乏Spen基因,负责改变染色体结构的蛋白不能够有效地在X染色体上积累。
2.降低了一个女性的X染色体基因的活性(非编码RNA-XIST)
以下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网站提供的资料(略有删减):
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Broad研究院的研究生Jesse Engreitz与米切尔Guttman以及埃里克兰德3人一起努力,进行十分仔细的观察最早发现的第一个非编码RNA-XIST,20年前它被确定为一个沉默因子,它降低了一个女性的X染色体基因的活性,以确保该基因的适度表达。
证据1:Engreitz发现,XIST与附近染色体的loops相互作用。瑞士日内瓦的基因组学家Emmanouil Dermitzakis说“这看起来创建一个三维组织构架,用一种我们普遍认为是蛋白的作用方式的,将基因组的区域汇集在一起”。这一发现支持lncRNAs在通过影响染色质(缠绕DNA的蛋白复合体)的形态来调控染色体的活性中的重要作用。
证据2:在20世纪90年代初,XIST-与一些其他的长链非编码RNA一起在当时被称为被认为是异常现象。XIST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当它转换为RNA,XIST在X染色体上扩展来沉默基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染色质的化学组成及比例。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各成分间的比例为: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为1:1:(1-1.5):0.0......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核纤层的功能包括:1)与核膜重建及染色体凝集有关;2)参与细胞核的构建;3)与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有关。
2.问答题 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复合体,是间期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存在......3.名词解释 广义的核骨架概念是核基质由核纤层-核孔复合体、残存的核仁和一个不溶的网络状结构组成。狭义的概念是指在细胞核中存在的一个由......4
A.结构紧密
B.着色较深,螺旋化程度高
C.是有功能的,可活跃地进行复制和转录
D.位于核的边缘,部分与核仁结合E.多在S期的晚期复制
A.结构松散
B.螺旋化程度低,着色较浅
C.转录不活跃
D.一般位于核中央
E.多在S期的早、中期复制DNA,RNA,染色体,染色质,姐妹染色单体的区别和关系_百度知道
DNA,RNA,染色体,染色质,姐妹染色单体的区别和关系
不用讲解太深,高中水平就可以了,谢谢了...
不用讲解太深,高中水平就可以了,谢谢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匿名用户知道合伙人
染色体 染色体(chromosome)细胞有丝分裂时出现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由染色质纤维盘叠、凝集而成的棒状小体。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与染色质具有同样的化学成分,即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两者仅是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表现出在形态和构型上之不同。通常用四级结构模型或袢环模型(loopmodel)解释染色体的包装过程:核小体(nucleo-some)为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核小体盘旋缠绕为二级结构的螺旋管,由螺旋管进一步螺旋盘绕为三级结构的超螺旋管或袢环,最后再螺旋化成为四级结构的染色单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具有典型的染色体结构。有着丝粒(centromere)、着丝点(kinetochore)、随体(satellite)、端粒(telomere)、次缢痕(secondarycon-striction)等区域。中期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两者在着丝粒部位结合,此处内缢叫主缢痕(primaryconstriction)。着丝粒将染色体分成两臂,由于着丝粒位置不同故各染色体两臂之长度不同。染色体上其它缢痕称为次缢痕,核仁染色体之末端次缢痕是核仁组织区所在部位。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将染色体分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chromosome)、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chromosome)、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chromosome)和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chromosome)四种类型。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的数目、形状和大小。通常体细胞中有两组相同的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为二倍体,以2n表示;性细胞中(精子和卵子)只有一组染色体,为单倍体,以n表示。染色体又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两类。人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4条)是常染色体,1对(2条)是性染色体,男性为XY染色体,女性为XX染色体。不同种类动植物染色体数目之恒定对维持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染色单体应包括姐妹染色单体,但二者并非等同关系。 其一,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并行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成对存在,其大小、形态、结构及来源完全相同,就像连体的同卵双胞胎姐妹婴儿;而染色单体应指细胞中全部的姐妹染色单体,它们的大小、形态及来源不一定相同。因此,对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中的数量应以几对数来叙述,就像几对同源染色体一样,而不宜用个数。由于生物教材已不用染色单体这个术语,因此教师在讲授有关教学内容时,应避免使用“染色单体”这一术语,以免引起学生的误解和概念上的混乱。 其二,细胞中每对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化学组成是一致的,DNA分子的结构相同,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也一样,而染色单体之间所携带的DNA分子结构及遗传信息就不一定相同了。 其三,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每对姐妹染色单体都随着着丝点的分裂而彼此分开(就像连体的同卵双胞胎婴儿经手术后形成两个独立的人一样),这比讲染色单体的分离更形象,学生也易于接受和识记。 据上所述,对上图作个分析。此细胞中就有4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别是a与a′、b与b′、c与c′、d与d′;有8个染色单体,即a、a′、b、b′、c、c′、d、d′。DNA分子相同,遗传信息相同的染色单体有4对8个,它们分别是a与a′、b与b′、c与c′、d与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每对姐妹染色单体必然分开,进入到子细胞中去。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染色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