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卵用,古今中外儿童名人故事大全对读书的看法,人丑多读书

1.8K1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19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今天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希望有帮助。:)&br&&br&&b&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 &br&&/b&&br&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这本书很有趣,首先它很简单,任何对设计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轻松阅读并理解,其次它很真实,能给设计师带来一些好玩的回忆和思考,最后,这本书再次证明了设计师设计产品,要服务的用户是多么简单而又复杂的一个群体。。。:)&br&&br&&b&书名:设计师要懂心理学&/b&&br&&b&作者:Susan Weinschenk&br&&/b&&br&书的内容挺多,我只记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以下。&br&&br&1,“别人在你的网站上看见的内容未必符合你的设想,他们的个人背景、文化水平、对眼前事物的熟悉度以及期待看到什么,都会影响他们的观察结果。”&br&&br&所以,永远不要完全以设计师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设计产品;同时设计师需要重视用户研究带来的价值。&br&&br&2,“人在识别物体时会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有助于快速处理时刻接收的感官信息。即使本无规律,人眼和大脑也会尝试创造规律。”&br&&br&简单来说,设计师设计产品,应该有规律在里面,无论是外显还是内含,都需要有一定的规律来引导用户,这样可以帮助用户更有效率更舒适地使用产品,另一个角度,产品设计应该有一定的控制度和局限性,不能让用户完全天马行空地操作。如果产品设计没有一定的规律,用户就会自己创造规律,那时产生的用户操作就会是设计师无法预知无法掌控的了。&br&&br&3,“大脑有专门识别人脸的区域,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看向别人的眼睛所看的方向。”&br&&br&这点大家可以验证一下,其实在网页设计中使用很多。设计总是与人的自然生活世界一致的,例如你出门看到一个人默默地看着天空,你肯定也会看看天上是不是有飞机。&br&&br&&b&设计源于生活,正是如此。&br&&/b&&br&4,“人们对想看的内容及其位置有先入为主的心智模型。人们具有特定的心智模型,预先设想了各内容在电脑屏幕和使用的特定应用、网站上应该出现的位置,并且往往带着这样的心智模型看屏幕。”&br&&br&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理解用户的心理模型和行为习惯是必须的一个步骤。设计一个产品,个人认为很难满足所有人的心理模型,所以通过Persona和Scenario确定的大部分用户场景,是设计的主体,然后再考虑边缘用户,扩充设计的广度和包容度。大部分产品的设计过程应该是先中心后周边、先聚焦后发散的。&br&&br&5,“当人们感觉字体难读时,会把这种判断转嫁到文本内容上,认为内容本身难以理解或难以实现。”&br&&br&这个点非常有趣,用户会错怪。设计师设计产品,在准确把握核心内容的展现方式和信息框架后,进行一定幅度的装饰。如果装饰不合理,用户会不喜欢装饰,然后会错怪到内容上,从而对产品整体都不喜欢。所以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以貌取人的用户不在少数啦。&br&&br&6,“短期记忆是有限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通电话时,对方告诉你必须立刻联系某人,并提供了那人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但是你没有笔和纸写下来,只好一遍遍重复说这个号码来帮助记忆,然后赶紧挂了电话立刻拨,免得忘记。你会发现这种情况下的记忆并不可靠。关于这种记忆的原理,心理学家有很多理论。有人称之为短期记忆,也有人称之为工作记忆。我们将这种需要维持不到一分钟的快速记忆称为“工作记忆”。人们是如何把工作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的?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是大量重复,二是把新信息与熟悉事物联系起来。”&br&&br&在产品设计中,特别是ToB产品设计中,对用户的工作记忆要求不少,其实很多流程的断点都发生在用户的工作记忆混乱上。例如一个用户操作一个云服务产品,需要部署一个服务,流程比较长,用户不停地操作,并用大脑记忆一些需要临时记住的操作项。当流程较为复杂或者某个流程需要额外思考的时候,用户的工作记忆可能一下就混乱了,这时整个操作流程就会遇到瓶颈。所以在设计产品时,要保持用户的思路清晰,让他们需要记忆的项目越少越好,用合理的流程、界面设计以及提示来帮助用户记忆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br&&br&当然,有些记忆需要从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这时就需要帮助用户产生长期记忆。例如一个用户每天的工作是操作一个复杂信息系统的界面,经过大量的重复操作,用户熟能生巧,操作效率非常高且准确。这时用户经历的大量重复操作,就是一个产生长期记忆的方法。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每次去拍证件照,照相馆工作人员需要把我的照片PS一下,然后用合适的尺寸打印出来。照相馆工作人员使用PS的操作速度和准确度让我这个工作多年的设计师也感到吃惊,大概这就是熟能生巧的意思吧。第二个方法是把新信息与熟悉事物联系起来,例如我们每年看春节联欢晚会,最后一首歌是难忘今宵,虽然一年只听一次这首歌,但是我相信大家都能很轻松地唱出来。&br&&br&7,“人们总是会忘记一些事。人们不是有意判断应该遗忘哪些内容的。”&br&&br&设计过程中,在判断用户记住某个内容或者某个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往最低的要求来设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用户在何时会忘记。&br&&br&反过来思考,人们也总是会记得一些事,所以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时刻思考,这个产品需要让用户记得什么。&br&&br&8,“大脑一次只能有意识地处理少量信息。据估计,人每秒约处理400亿条信息,其中只有40条是有意识加工的。设计师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一次给用户提供太多信息。”&br&&br&下次和产品经理减需求有争论时,请直接引用这里的数据,400亿,40,嘿嘿。&br&&br&9,“点击次数不是关键,渐进呈现需要多次点击。你也许听说过,网站设计应该将用户得到详细信息所需的点击次数尽量减少。但是点击次数并不重要,人们非常愿意点击多次。其实,如果用户在每次点击时都能得到适量信息,愿意沿着设计思路继续查看网站,那么他们根本不会注意到点击的操作。你应该考虑渐进呈现设计,不要在意点击次数。”&br&&br&很多次写文章我都写到,设计是一门很奇怪的学科,有理性也有感性。所以任何条条框框的设计原则不一定是通用的,也不用迷信。在用户操作的过程中,有合理的流程铺垫、顺畅的操作流、贴心的节奏控制,用户在完成一个任务就算点击了很多次,也感觉不到繁杂,而是觉得非常简单就完成了这个任务。&br&&br&设计的合理性来自设计师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纯粹依照标准。&br&&br&10,“30%的时间人会走神。”&br&&br&人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在用户使用产品时,走神应该是随时发生的。所以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把握用户的注意力,对用户在每个界面关注什么看什么在意什么都要有清晰的认知。其次,流程和界面的交互设计合理性非常重要,在用户“萌萌哒走神”后,我们要把用户拉回正确的流程和注意点,交互设计需要考虑非常完整才行。&br&&br&30%可能是一个保守估计……哈哈哈哈……(玩游戏除外。。。)&br&&br&11,“不要花费大量时间尝试改变别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改变他人观念的最佳方法是让他们先认同一些非常小的事情。不要证明别人的观念是不合逻辑的、没道理的、不明智的。这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他们的信念更根深蒂固。”&br&&br&人是固执的,这不一定是缺点,有偏执才会有杰出的可能。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需要潜移默化,从细节入手来调整用户对产品的预期,特别是在产品大型改版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太突兀地让用户去独自面对所有改变。&br&&br&&b&这一点对生活、家庭、爱情同样适用,适合收藏。:)&br&&/b&&br&12,“故事是人们处理信息最自然的形式。如果想让用户自然地得到因果关系,就编个故事吧。故事不仅是为了娱乐。无论你的内容多么枯燥,故事都能让它更易于理解,形象生动,便于记忆。”&br&&br&交互设计、设计文档制作、视觉设计、用户研究、设计方案宣讲等各种与体验设计相关的环节,讲故事总是最有效且最有吸引力的。讲故事的形式多样,文字、图形、界面、感觉、演讲、品牌都可以用上。&br&&br&13,“人天生爱分类,如果你不分类,用户会自己分类。”&br&&br&所以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交互设计。&br&&br&14,“勾人六事:危险、食物、性、移动、人脸和故事。”&br&&br&人的本能是如此,不过设计师设计产品的时候还是要合法哈……&br&&br&15,“视觉:在完全漆黑的环境中,站在高处你能看到48千米外的烛光。 听觉:在一个非常安静的房间里,你能听到6米外的手表的滴答声。 嗅觉:你能够闻出75平方米范围内的一滴香水味。 触觉:你的皮肤能感觉到一根头发。味觉:一小勺糖溶解在约7.5升的水里,你也能尝出甜味。”&br&&br&除了某些特定场景,设计一般来说要稳重和柔和,用户是非常非常精贵敏感的群体,善待他们。&br&&br&16,“懒惰是某种意义上的效率吗?”&br&&br&是,很多技术的创新是为了让人类更懒惰,所以设计完成的产品,用户使用得越省心,一般使用效果会越好。&br&&br&17,“人们归因于你而不是客观情境,放在自己身上,则全是客观因素。”&br&&br&当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有问题发生时,用户第一反应是找产品的问题,很少用户会反思自己。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学习成本要足够低,防错机制要足够强,感情绑定要足够丰富,不然用户会很容易不开心,全怪产品,全怪设计师。&br&&br&最近盛行的讨论,说一些不公正的事情在社会上发生时,路人很冷漠,路过不帮忙,网友很气愤,气愤那些冷漠的路人。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点的原因,人看其他人行为的时候,判断的是其他人的品格,而人看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更多看到的是客观因素。(例如网友觉得路人走过,不帮助不主持正义,是因为他们冷血没有社会责任感,当网友自己走过,也不去主持正义的时候,理由是自己赶时间、不懂发生了什么、担心自身安全等)&br&&br&18,“人们很容易受他人观点和行为的影响,尤其在自身不确定的时候。”&br&&br&在设计的时候,为了达到商业目的,有时需要巧妙构思来帮助摇摆的用户决策。例如电商网站,每个商品的用户推荐特性,就是一个帮助用户在海量选择中决定买这个商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用户研究过程中,一样要注意这一点,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要辨别其真实度和可用性,不能全盘接受直接作为产品设计迭代的输入。&br&&br&&br&其实很多学科是通的。我在本科和研究生都学习了经济学这个专业,很多经济学的理论,与设计有非常强烈的关系,且能互相补充互相解释。心理学和设计更是贴近得厉害。设计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学问,所以任何与人相关的学科都能辅助设计的成功,例如我最近在读神经科学相关的论文,思考如何通过对用户大脑活动的科学检测来观察验证用户对产品的感官。&br&&br&&b&所以做设计这条路,总是越来越有趣的。:)&br&&/b&&br&&br&谢谢阅读!&br&&br&thanks,&br&yoyo
今天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希望有帮助。:)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这本书很有趣,首先它很简单,任何对设计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轻松阅读并理解,其次它很真实,能给设计师带来一些好玩的回忆和思考,最后,这本书再次证明了设计师设计产…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c02dd664c5dead1a8efb83e_b.jpg& data-rawwidth=&1919&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1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c02dd664c5dead1a8efb83e_r.jpg&&&/figure&&p&&b&本文是系列文章《天启四骑士》的最后一篇,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瘟疫骑士在中世纪的欧洲降临,灾荒骑士在光绪年间的山西降临,屠杀骑士在94年的卢旺达降临。在这篇文章里,最后一位天启骑士“死亡骑士”也终于降临了,由于是完结篇,所以本文较长,阅读全文大概需要15分钟。&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a74ff1ff08e7f4fdacf165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a74ff1ff08e7f4fdacf165_r.jpg&&&/figure&&/b&&/p&&b&人们对死亡通常会有一种误解,认为死亡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如影随形,有生就有死,这一切看起来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其实严格来说,真正意义上不可避免的死亡是生命演化出来的,死亡归根结底是笔交易。&/b&&p&很不幸,人类的历史中充斥着浩劫,我们倒霉的祖先在各种天灾人祸的打击下苟且偷生。即使有些人特别幸运,没有死于瘟疫,没有死于灾荒,没有死于屠杀,也很幸运地没有死于诸如落水,中毒,雷击,坠崖等等意外事故,可人们最终还是会死的,衰老会逐渐地侵蚀人们的肉体,直到死亡最终降临。&b&其实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每年都会过一次自己的忌日,只不过在死之前我们不知道是几月几日而已。&/b&长寿一些的生物比如巨龟能活到300岁(从康熙五十五年一直活到今天),但是死亡还是会在生命的尽头等待着它。加利福尼亚巨杉最高可超过100米,寿命可能超过3000岁,时间跨度几乎相当于从牧野之战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可是最终死亡还是会不可抗拒地降临。这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一切生命不可逃避的终结。&/p&&p&然而,事实并非如此。&/p&&p&今天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小生命名叫阿米巴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生物,人们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它。这种小生命的细胞质和细胞器被包裹在细胞膜中,没有固定的形状,结构非常简单,但是它却能做到一件让古今无数帝王将相都梦寐以求的事,那就是永生不朽。阿米巴虫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是由它的生殖方式决定的,阿米巴虫可以由一个个体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来实现繁殖,对于这种无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死亡”两字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因为只要这些小家伙足够幸运,躲开各种致命的意外,理论上它们可以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地延续下去,当它们的身体到达临界尺寸时,它们就一分为二,然后再等着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对于阿米巴虫来说,并没有衰老的概念,更没有不可避免的死亡,只要环境允许,它们就能一直这么繁育下去,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而这个由它们引出的有关性和永生的故事,需要我们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讲起。&/p&&p&且让我们翻回生命之书的第一页,那是一片距今38亿年前的浩瀚汪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ae935beaa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ae935beaa_r.jpg&&&/figure&&p&在最初数十亿年的时间里,地球还是单细胞生物的家园,彼时的大自然倾向于准确地复制所有存在的生命形式,因为那时地球上还没有性的概念,那些水中微小的,只能用显微镜看到的生物都是中性的,靠着阿米巴虫一样的无性生殖延续着自己永恒的生命*。也许是造物主对千篇一律的复制感到了厌倦,更有可能是大自然那不可捉摸的意志做出了选择,大约在距今12亿年前的某一天,地球上的第一次有性生殖出现了。&/p&&p&有性生殖是如何开始的?这一直是一个困扰了科学家们很久的谜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性”的开始,但是仍然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说服所有学者,因为无论怎样,有性生殖的代价看起来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当“性”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之后,不可避免的死亡也就出现了(生命只交出配子,而自身会衰朽死亡),对于一些生物来说,不仅自己的基因只能传承一半(雌雄各贡献一半的基因),原来的那种靠无性分裂维系永生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可是学者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都会在生命周期的某一时刻“纵情声色”一把,而绝大部分动植物都是有性生殖的。为什么有性生殖的代价如此巨大,可是生命却宁可放弃永生也要前仆后继地选择性?&/p&&p&因为性带来的好处更大。&/p&&p&美国遗传学家赫尔曼·穆勒(Hermann Muller)因为发现X射线能诱使基因突变而获得了1946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他本人也亲自在果蝇中诱发了成千上万次突变,他发现,对于一个物种来说,绝大多数的突变都是负面的,有益的突变只占很小很小的比例,而如何处理这些突变则成为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对于无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一旦基因里出现了一个有害突变,这个有害突变就会被原封不动地复制下去,除非发生一次超级幸运的回复突变(概率极低),否则这个有害突变就会像冤鬼一样纠缠在基因里,怎么甩都甩不掉。而有益突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为它的扩散受到了无性生殖的限制,举个例子,要想把A和B两种有益突变都收集到一套基因里,无性生殖的个体不得不进行两次突变,先发生A突变,然后复制扩散,然后再在A突变的基础之上发生B突变,可是有益突变的概率太低了,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事,这无异于连续两次中彩票大奖,再加上突变之间还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一个有益突变很可能会因为扩散不过另外一个有益突变而被怼死,这就更糟了。&/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8fdbeafc61aa77bb7e4fbff69a7838a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8fdbeafc61aa77bb7e4fbff69a7838a_r.jpg&&&/figure&&b&(有益突变使得a变成A,b变成B,但是有益突变的扩散却受到无性生殖的限制,同时有益突变之间也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b&&/p&&p&在这种情况下,就轮到有性生殖大显身手了。因为有性生殖不是单纯地复制父辈的基因,而是不同的基因之间进行交流融合,这使得有益突变和那些没有受到有害突变侵扰的基因得以迅速地富集在一起,这效率比无性生殖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性也可以用同样的逻辑把有害突变富集起来,然后把承载着有害突变的个体交给环境去毁灭,实现对基因的净化。虽然性只能传承父辈基因的一半,但是子辈的适应度却高出不止一倍,对于生命来说,“性”可以说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这一切就好像一个汽车修理工处理两辆二手车,工人把两辆二手车上运转良好的零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好车,运转不良的零件组装在一起形成烂车,好车继续上路,烂车则拖去销毁。&b&正是有性生殖可以快速地积累起增强物种适应性的创新,才使得生命开始了复杂化的进程,生命也同时开始面对不可避免的,真正意义上的死亡。&/b&&/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07a95e1cca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07a95e1cca_r.jpg&&&/figure&&b&(有益突变使得a变成A,b变成B,并且在有性生殖的帮助下迅速富集)&/b&&br&&/p&&p&“性”就好像是在生命的原野上立起一栋砖墙,这栋砖墙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远方,将整个生命界一分为二。砖墙的一侧是沉默而孤寂的世界,一个个面无表情的自我复制者维系着自己不朽的生命,而砖墙的另一侧则是色彩缤纷,花香鸟语的美好乐园,各种动植物在性的狂欢中享受着速朽的青春,同时也面对着不可避免的死亡。可恶的是,那栋砖墙不高,好些物种从墙的一侧翻到另一侧,然后再从另一侧翻回来。更有的物种干脆一屁股骑在了墙上。&/p&&p&鞭毛虫类里的一些小家伙就搞出了一种excited的生殖方式,被有的学者称为“无性的性行为”,它们就好像是有性与无性之间的骑墙派。这些小家伙身体呈梨子状,在水中通过类似于毛发的鞭毛振动来移动自己,它们通常以自我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然而有的时候,这些小家伙会用它身体较尖的一端戳进另一个同类身体较圆的一端(就好像用自己的“尖脑袋”去戳别人的“圆屁股”),并且藏身其中,这样一来两个小家伙就合二为一了,融合成一个新的个体。这个新的个体融合了双方各自的成分,之后不久又会开始自我分裂。尽管这些小家伙没有清晰的性别,但是它们已经开始出现雌雄分化的苗头。科学家通过显微镜发现,它们的“圆屁股”上有一个深色的圆圈,那是一种供伙伴瞄准用的“靶子”。有靶子的个体通常会表现出雌性的倾向,没有靶子的则更倾向于雄性。可是,有时候一些小个子雄性也会戳进大个子雄性的身体里,大小悬殊的雌性之间也会出现类似的“误会”,不过科学家并没有观察到小雌性戳大雄性的事情(截至文献完成之时),由此可以推测,并不是双方都可以自由转换“性别”角色的。&/p&&p&除了骑墙派以外,还有一些物种在有性和无性的砖墙上翻来翻去,一会有性生殖一会又无性生殖,水螅就是“翻墙党”之一。一般情况下,水螅是通过“芽生”的方式繁殖后代的,它们的身体上会长出一个芽状的突起,而这个突起会逐渐地变成一个水螅宝宝,最终脱离母体。除此之外,水螅如果被斩断一只触手,那么原来触手所在的位置就会长出几只新的触手,而被斩下来的触手则会再长成一只完整的水螅。如果我们将一只水螅粉碎成100段,那么就会有100段水螅再生出来,水螅也因此被赋予了一个希腊神话中怪物的名字Hydra:一种被斩了头却可以再生新头的九头蛇怪。让人惊奇的是,当一片水域里的水螅繁殖过多时,水螅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刺激水螅生成一种性刺激素,水螅也会因此临时出现性别,雄性和雌性会将精子和卵子排入水中,是否形成受精卵就要看机遇了,水螅也正是通过临时转变成有性生殖的方式来控制群体数量的。&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8fffc2dbedcfd77b594b3b97a291d52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8fffc2dbedcfd77b594b3b97a291d52_r.jpg&&&/figure&&/p&&p&蚜虫也是“翻墙派”的代表之一,在气候温暖之际,雌性蚜虫会通过一种名叫“孤雌生殖”的方式直接产出小蚜虫。因为基因全部来自母亲,所以这些小蚜虫也全部都是雌性,在基因上和它们的母亲一模一样。等到天气转凉时,雌蚜虫就会开始调整自己后代的性染色体,生出一些雄性后代,而这些雄蚜虫会找雌蚜虫们(它们的“母亲”和“姐妹”)交配使其生下虫卵,因为只有虫卵可以熬过寒冷的冬天,等到第二年气温转暖以后再孵化出雌蚜虫,让种群重新繁盛起来。在温暖的地方,雌蚜虫甚至会保持全年的无性生殖,因此雄蚜虫就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a33cc3dc9b2af33dc3e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a33cc3dc9b2af33dc3e_r.jpg&&&/figure&&/p&&p&没有雄性就自己生出雄性再与之交配的繁殖手段并不是蚜虫的专利,有的竹节虫类和蛾类会在雄性短缺的情况下自己动手,用孤雌生殖的方式给自己生出一大堆雄性再与之交配,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生“丈夫”。这种在有性和无性之间切换的生殖方式被动物学家们称为“异质生殖交替”。&/p&&p&有的读者都到这的时候可能会想一个人静一静,认为无性生殖圈似乎太乱了点,还是我们人类这样的有性生殖规矩一些。事实上,大自然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生殖实验室,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界中演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生殖策略,这些物种根本不care人类那套自以为是的道德准则,在有性生殖的领域里,它们会做出一些在人类看来更加疯狂的事情。&/p&&p&在美国佛罗里达群岛中,有一个小小的珊瑚岛,名叫鳄鱼礁(Alligator Reef),那是一个由棕榈树,沙滩,阳光和海浪构成的美妙天堂。在礁石之间游弋着一种五彩斑斓的小鱼,名叫佛罗里达鮨(&i&Serranus
subligarius&/i&,亦称“带鮨” dài yì)。这一天,一只雄性带鮨正在一条雌鱼的身边徘徊求偶,为了把接下来的事说清楚,咱们就暂且把雄鱼称为“小刚”,雌鱼称为“小美”好了。小刚看起来就像是一道在水中游弋的绚丽火焰,一身鳞片闪烁着明亮的橙色,深蓝色的斑点点缀其中。而小美看起来则朴素低调的多,靛蓝色的身体点缀着一点紫色,深色的边缘让它更加暗淡。正当小刚和小美齐头并进时,它们的身体开始像鼓一样振动起来,于此同时,小美开始排出卵泡,小刚则在卵泡上洒下一股乳白色的精液,给那些卵受精。接下来,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在那些卵受精之后的几秒钟后,小刚身上明亮的橙色开始熄灭,转而变成暗淡的靛蓝色,而小美身上的颜色则“燃烧起来”,呈现出明亮的橙色,好似一道火焰。紧接着,小刚开始排出卵泡,而小美则冲上去往卵泡上喷洒精液让其受精。就这样,这两条带鮨在交配过程中通过瞬间变性既充当了父亲,又充当了母亲。事实上,这种鱼是雌雄同体的,可以根据各种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性别,当两条同性相遇时,其中一条会瞬间变性和对方交配,然后双方性别倒置再交配一次,最让人震惊的是,如果这条鱼找不到伴侣的话,它们就会自己先排卵,然后再变性,往自己排出的卵泡上喷洒自己的精液,自己和自己交配…….&/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d3d5b0ef5b6bac5d9cd3b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d3d5b0ef5b6bac5d9cd3b_r.jpg&&&/figure&&p&其实这种雌雄同体可以变性的情况在鱼类里并不罕见,在其他的物种中也能找到类似的情况。欧洲北海附近生活着一种海虫名叫绿沙蚕(&i&Nereis
virens&/i&)。当它们的身体少于20节时,就会维持自己的雄性身份并且产生精子,而当它们生长到超过20节时,它们就会变成雌性产生卵子,可是如果我们故意刁难它们,把它们斩断到20节以下的话,它们又会变成雄性。通常来说,这种沙蚕年轻时都是雄性,长大了就会变成雌性,可是如果我们把两条雌性沙蚕放进一个瓶子里,较短的一条就会变成雄性,这样它们就能交配了。&/p&&p&由此可见,即使在有性生殖的领域里,也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大自然千变万化,总是会有人类经验之外的境况出现,大自然不仅通过性向我们展现神奇的一面,也向我们展现残酷的一面。&/p&&p&德国著名动物行为学家维托斯·德吕舍尔(Vitus B.Dr?scher)曾经在他的著作《从相残到相爱:两性行为的自然演化》中表达过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观点。德吕舍尔先生认为,这个世界上的动物,最开始是先有雌性,然后有雌雄同体的双性,最后才有雄性的。雄性实际上是雌性为了解决环境的适应性问题而“发明”出来的。这个观点饱受争议,同时也让很多男性感到惊讶和尴尬,但是德吕舍尔先生也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个世界上的两性关系。&/p&&p&可惜的是,并不是雄性被“发明”出来以后就万事大吉了,像童话故事结尾那样的情节“从此王子就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也只能存在于童话中。以我们今天人类社会的主流道德标准看来,理想的伴侣关系应该是稳定,持久,忠诚,甜蜜的。可是一个物种要是想维持这种理想的两性关系,需要平衡好三种本能,分别是“性本能”,“攻击本能”以及“亲和性结对本能”,实现这种平衡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有的物种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应该和谁交配”这件事都没搞太清楚。&/p&&p&臭虫就经常被这个简单的问题所困扰。臭虫的交配方式非常危险,雄性的性器官看起来就像一把匕首,它并不会将其插入雌性的生殖器开口中,而是直接插入雌性的背部,往雌性的血液里射精,通过血液把精子带入生殖系统。这种交配方式被成为“创伤性受精”。通常来说,雌性在每次交配之后伤口会康复并且在背上留下一道“刀疤”,但是有的时候雄性如果交配时太卖力,就会把雌性当场插死。让人尴尬的是,糊涂的雄臭虫会和任何看起来像臭虫大小,黑色的,平面状的东西发起交配。这就使得有的雄臭虫会被别的雄性“强暴”,乃至有可能被别的雄性内射甚至插死。&/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f9be368536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f9be368536_r.jpg&&&/figure&&p&在巴西有另外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在巴西桑托斯市附近的沼泽地不远处曾经建起了一座变电站。当工人接通电流时,附近沼泽里无数的蚊子铺天盖地地朝变电站飞来,然后落在烫手的机器上被成片烤死。最后工作人员不得不用推土机将成堆的蚊子尸泥清理走。这一切的原因在于那个变电站发出的振动频率为每秒500—550次,和雌蚊发出的声音一样,搞不清楚该和谁交配的雄蚊听到这种声音,就把变电站当作了雌蚊,不顾一切地飞向死亡。&/p&&p&同样的问题有时候也困扰着阿德利企鹅,这种企鹅的眼睛是为了在水下使用而设计的,所以上岸以后每只企鹅都是严重的近视眼。到了求偶的时节,雄性阿德利企鹅会用嘴把自己心爱的小石头推到自己的意中人脚下示好,如果它的意中人抬起它的小翅膀扇它的话,表示自己拒绝和它交配。如果它的意中人接受示好,它就会围着这只雄性跳舞,并且和它开始抒情的二重唱。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意中人俯下身子冲着那只雄性愤怒地尖叫,这尖叫声的意思是“QNMD!老子是雄性!”&/p&&p&搞清楚应该和谁交配只是第一步,离真正和谐美满的两性关系还差的很远。攻击本能和亲和性结对本能是两种相对的本能,它们和性本能一起左右着一个物种内的配偶关系。可惜的是,很多物种完全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攻击本能,因此攻击本能和性本能共振出来的强奸行为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p&&p&陆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交配季节,雌陆龟会吃的很胖,这使得它们无法把身体全部缩入壳里,只能顾头不顾腚,这就给雄陆龟以可乘之机。雄陆龟会在交配前疯狂地追打雌性,踩它们咬它们,而雌陆龟会不顾一切地逃命。在这个过程中,雌陆龟随时可能会被雄性杀死。最后,几个小时的追打终于耗尽了雌龟最后一点体力,它决定放弃抵抗,把头部缩进壳里,于是不得不露出的屁股就只能被雄龟侵犯了。陆龟的交配是彻彻底底的强奸行为,没有半点感情涉入其中。&/p&&p&配偶间的攻击本能无法被抑制时,雌性并不永远处于被强奸的弱势地位。蜘蛛里就有一些雌性找回了面子。众所周知,不少雌蜘蛛会因为无法克制自己的本能而在交配后吃掉自己的丈夫(其实在蜘蛛里同类相食的情况并不是常态)。可是盗蛛科(Pisauridea)里有一种雄蛛非常鸡贼,它为了不让自己在交配时成为自己老婆的口粮,会先抓一只虫子用蛛丝捆好做成礼物,在它老婆享用礼物的时候赶紧交配然后溜之大吉,但是有的雄蛛完事的非常快,交配完了之后发现它老婆还没开始吃礼物,它就会先抢回礼物然后再逃之夭夭。这样一来雌蛛既没吃到礼物也没吃到丈夫,只能一脸懵逼地愣在原地:“大意了!妹想到!”&/p&&p&老虎的交配非常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三种本能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老虎的攻击本能要远远强于亲和性结对本能,因此它们对彼此都怀着深深的敌意,这种远远大于引力的斥力也使得老虎平时过着独居生活。但是当它们需要交配时,它们不得不走到一起,母老虎会表现的像个幼崽躺在地上做撒娇状,而公老虎则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接着,母虎会围着公虎走动,嘴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然后用自己的下巴蹭公老虎的脸。如果此时公虎不识趣地做出任何回应的话,母虎会立即暴跳如雷并且疯狂咆哮,因为它的攻击本能太强了,稍不注意就会失控,把公老虎当作敌人。于是,母老虎只得继续调情,慢慢进入性兴奋状态,用性本能和一点极微弱的亲和性结对本能压制住自己的攻击本能,最后完成交配。要命的是,交配结束之后,母老虎的性本能会立即退散,攻击本能再度占据上风,母老虎会因此立即对公老虎发动致命的进攻。公老虎通常比母老虎强壮,如果它还手的话,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个“疯婆子”扇倒在地。可是公老虎在交配之后,性本能和结对本能却没有立即消散,它依然对母老虎心存温情,这使得它不忍还手,甚至不忍自卫,只能转身逃进森林深处。在老式动物园的小笼子里,老虎在交配之后,母虎会立即杀死无处可逃的公虎,一些老式动物园也因此拒绝让老虎们交配,而在诸如德国哈根贝克这样的新式动物园里,生活在圈养区的公虎会在交配后立即逃跑,而母虎则会到池子里泡一会平息自己的怒火。&/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0f0aacdf4b6d651cef96d35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0f0aacdf4b6d651cef96d35_r.jpg&&&/figure&&p&文章写到这里时,大家或许会明白,过强的攻击本能对于形成人类期许的那种美满的两性关系是负面的,如果我们人类(智人)的攻击本能过强的话,情侣们稍一接近就会疯狂地撕打起来,美满的配偶关系自然无从谈起。那么我们彻底摒弃攻击本能吼不吼哇?大自然也姿瓷吗?不,大自然没有任何这个意思,大家要是有这样的想法我要负责的。因为如果我们过于温柔,人和人之间清晰的边界也就消失了,我们人类就会像爱好和平性情温顺的长颈鹿那样*,凭借着意愿和任意一个性成熟的异性交配而不需要冒着被骂非礼,被扇耳光,被防狼器电击的风险。我们可能会因为失去攻击本能而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自己中意的人做爱而不会有人介意。什么?你问会不会有人来阻止你?他们自己的裤子还没提上来呢,哪有空管你呢?攻击性是非常微妙的东西,如果太强的话,不要说无法形成理想的配偶关系,就连整个社会都会因为成员之间的敌意太强而崩溃(大型社会可能根本就无法形成,人类会在霍布斯世界里徘徊,甚至成为老虎和北极熊那样的独居物种),而攻击性太弱的话,人和人之间又会失去清晰的边界而搞的一塌糊涂。归根结底,是“性本能”,“亲和性本能”和“攻击本能”这三种本能之间微妙的平衡造就了我们主流社会价值观所期许的那种配偶关系,任何一种本能走极端都是不可取的。&/p&&p&话说回来,人类所在的地理环境也会对人类形成强烈的影响,因此一夫一妻制是不是人类这个物种的常态,目前还没有清晰明确的定论。&/p&&p&无论我们以怎样的方式结成配偶,在我们开始享受性的时候,死亡也自动开始了它的进程,生命的倒计时在交配的欢愉之中开始了。&/p&&p&最后一位天启骑士,挎上冰凉的镰刀,骑上惨白的骨马,走入性爱的乐园,去兑现一份12亿年前签下的契约。&/p&&p&尽管我们并不清晰具体地知道其中的原理,但是性和死亡就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表里。&/p&&p&蜉蝣的幼虫可以活一个月,然后变态为没有口器也没有消化道的成虫,然后它们可以有一天的时间享受死前的狂欢滥交,就算勉强活过了一天,也会因为没有消化系统而活活饿死。&/p&&p&太平洋鲑鱼又如何呢?它们迁徙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回到它们出生的小溪,然后陷入性爱的狂欢之中。它们短短几天之内就会燃尽自己的生命之火,然后成为一片安静的浮尸。&/p&&p&蜂后在十六年的时间里仿佛进入了时间的真空之中,身体没有任何衰老的迹象,可当它储存的精子用完之后,它立刻就会被它的孩子们撕个粉碎。&/p&&p&事实上,人们通过观察,早就发现了性和死亡之间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联系,比如人们发现溪鳟被引入内华达山脉的寒冷,缺乏营养的高山湖之后,性成熟推迟了,但是寿命足足翻了两倍。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查尔斯·布朗-塞卡德就在1889年向巴黎生物学协会报告说,自从他把狗和豚鼠的睾丸提取物注射到自己身体里以后,他感到自己体力充沛,精神焕发。不久以后,全世界的外科医生都开始着手给患者植入山羊,猴子甚至囚犯的睾丸。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种手术的价值。&/p&&p&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今天的学者们抛弃了之前对性和死亡主观粗暴的认识,得以以更加微观的视角来解释性和死亡之间的关系。&/p&&p&伦敦大学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Nick Lane)表示,所有的衰老基因(gerontogenes)都有一个奇怪的特征,那就是一旦突变,后果全都是延长寿命,而非缩短。后来学者发现,其实这些基因控制的根本就不是衰老,而是性成熟。动物如果想发育到性成熟,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但是当营养不足的时候,最好的策略就是暂缓发育,等营养足够之后再说(还记得溪鳟的例子吗)。这意味着,当营养充足的时候,身体里一个象征着丰饶的生化信号就会通知细胞们:“小的们,现在食物大大滴有!交配的时候到啦!”这个象征着丰饶的生化信号其实是胰岛素,当营养充足时,这些胰岛素类激素就会发挥作用,上演一系列发育变化,为性做好准备。当营养匮乏的时候,通路就会陷入沉寂,性发育推迟,生命就会“暂停”。长时间的饥肠辘辘会延长动物的寿命,但是相应的代价却是不孕不育(这就是为啥糖尿病伴随的胰岛素紊乱往往伴随着不孕不育)。&/p&&p&另外,如果我们回顾生命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死亡和性在很久以前就纠缠在一起了。&/p&&p&三十亿年前的地球,天空还是一片朦胧的红色,空气中几乎没有氧,要想等到微生物们把天空变成蓝色,还需要好几亿年的时间。尽管当时地球上还没有飞鸟走兽,但是生命之间的殊死搏杀却已经在微观的层面上开始了。&/p&&p&噬菌体是一种病毒,专门感染细菌,在现代海洋中,它们的数量要比细菌高出两个数量级。这些阴险狡诈的噬菌体会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基因来编码一些毒素用以杀死宿主细菌,然后又产生一种抗毒素来确保细菌不会被毒死。毒素本身是长效的,但是抗毒素却却是短效的,所以噬菌体就用这种方式绑架了它感染的细菌。就好像一个人一边喂你吃长效性的毒药,一边给你喂短效性的解药,如果你把他赶走,你就会被毒死。细菌为了对付噬菌体,就把抗毒基因整合到自己身体里获得抗毒性,而噬菌体却不依不饶地演化出更先进的毒素反制,双方就这么互相抬杠,开始了一场数十亿年的军备竞赛。学者推测,正是这场军备竞赛缔造出了胱天蛋白酶(caspase enzyme)家族。这种“死亡蛋白”会在细胞内形成连锁反应,把细胞从内部“切开”,就好像是细胞的自毁程序。一旦细菌感到形势不对,族群面临团灭威胁时。族群里最优质的细胞就会发育成顽强的孢子,而剩下的个体则纷纷启动自毁程序,以鱼死网破的方式将一切归零重来。等危机过后,孢子再重新萌发,make it great again。这一切就好比人类社会在各种危机下面临崩溃,一小撮人类精英藏进地下掩体,剩下的人毁灭一切集体自杀,等时机成熟之后精英们再从掩体出来重新建设。&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e6f8ceee4e06102e6aee3a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e6f8ceee4e06102e6aee3a_r.jpg&&&/figure&&/p&&p&&b&然而,这种细胞的自毁行为,正是衰老以及死亡的本质。&/b&&br&&/p&&p&今天绝大多数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体内复杂的真核细胞实际上是两种细胞的融合,宿主细胞,以及线粒体。但今天非常多的学者坚信,我们体细胞里的线粒体其实在大约17亿年前是一种在外部环境里独自生活的细菌。当它们被宿主细胞吞噬后并没有被消化,反而与宿主细胞成为了好搭档。线粒体从宿主那摄取营养,宿主又从线粒体那获得能量。线粒体就好像给宿主细胞安上了一台大功率发动机,从此生命的演进一日千里。&/p&&p&要命的是,线粒体被引入宿主细胞之前也是一种细菌,它的基因里也存留着细胞用以自我毁灭的“死亡蛋白”——胱天蛋白酶。令人惊奇的是,这种“死亡蛋白”并没有直接将生命推向毁灭,反而使得生命开始了复杂化的进程。一个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除生殖细胞外)基因都是相同的。但即使是基因相同的细胞,也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发育成不同的样子,这种现象被成为细胞分化。同样基因的细胞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而这些不同种类的细胞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让它们所属的复杂生命体(比如正在读此文的你)得以正常运转。多亏了“死亡蛋白”,这一切才成为可能,那些不顾集体安排自行其是的细胞会被胱天蛋白酶执行死刑,从我们的身体里被消灭掉。胱天蛋白酶正是这样冷酷地消灭我们身体里各种不服的“刺头”,维护着我们身体得以正常运行的秩序。我们的身体也正是建立在这种细胞再生和细胞死亡的平衡之上,但是由于某种我们目前还不明确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是多效性基因的效应),这种平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渐渐打破,如果最终“生”压倒了“死”,癌症就会出现,细胞将以疯狂的增殖毁灭一切,如果“死”压倒了“生”,细胞会被胱天蛋白酶超量地杀死,我们的身体会渐渐凋零枯萎,像神经元细胞那样的特化细胞一旦被杀死就再也没有了,我们会在凛冽的岁月中逐渐地失去自我,最后死亡。&/p&&p&&b&这一切正如侦探小说最终指认凶手时会让人大吃一惊一样。当初那慷概地赋予我们能量,陪我们走过十几亿年的光阴,帮助我们演化成智慧生命的大功臣和好朋友,甚至可以说缔造了我们并且依然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体里的线粒体,其实就是死亡骑士本人。&/b&&/p&&p&在十几亿年前的浩瀚汪洋中,生命通过“性”高效率地积累起各种增强适应性的创新,开始了生命复杂化的进程。“死亡”又随之降临,确保复杂化的生命得以正常的维持。生命的世界从几十亿年前的一片混沌,到今天这般绚丽缤纷,“性”和“死亡”缺一不可。&/p&&p&“性”和“死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地球还是一片洪荒时,造物主面无表情地将它弹向空中,十几亿年过去了,那枚硬币却依然在空中久久回转……&/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df0291252ebed3157bdc5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df0291252ebed3157bdc5_r.jpg&&&/figure&&p&总有一天,我也会离开这个世界。&/p&&p&在我生命尽头的白光之中,死亡骑士走到我身后问:“后悔吗?”&/p&&p&我转过头回望他身后的那个美丽世界,看着漫山遍野的鲜花,看着采蜜授粉的蜜蜂,看着追逐嬉戏的角马,看着绚烂开屏的孔雀,看着温情相伴的天鹅,看着月下叫春的猫儿,看着产房里大汗淋漓的母亲,看着产房外欣喜若狂的父亲,看着我们的子孙相识相恋,看着他们的爱情创造未来。&/p&&p&我回答:“不后悔,谢谢你。” &/p&&br&(完)&br&&br&&br&&br&&br&&br&&br&&br&&br&&br&&p&*无性生殖以前一度被认为是阿米巴的特征,后来学者发现它们有时候也会搞有性生殖&br&&/p&&p&*长颈鹿有时候也会打斗,但是总的来说性情非常温和&/p&&br&&p&另外三位天启骑士:&/p&&p&瘟疫骑士的降临:&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hesenbao& class=&internal&&飞翔的尸体与一次欧洲人口灭绝 - 我在国博讲故事 - 知乎专栏&/a&&/p&&p&屠杀骑士的降临:&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hesenbao& class=&internal&&每10秒杀一人,杀满100天 - 我在国博讲故事 - 知乎专栏&/a&&/p&&p&灾荒骑士的降临:&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hesenbao& class=&internal&&地狱看起来就像光绪初年的山西一样 - 我在国博讲故事 - 知乎专栏&/a&&/p&&br&&p&知乎:河森堡 &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hesenbao& class=&internal&&河森堡&/a&&/p&&p&微博:河森堡 &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profile%3Frightmod%3D1%26wvr%3D6%26mod%3Dpersoninf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pr&/span&&span class=&invisible&&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b&后记:&/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861debebea6_b.jpg& data-rawwidth=&291& data-rawheight=&4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1&&&/figure&&p&一年前,我翻看过一部荣获多项国际大奖的科普漫画:《万物:创世》。我看到书里在回顾生命的发展历程时写了一句话:“&b&性和死亡出现了&/b&”,当时我并没有没搞清楚那句话的深意,后来在阅读了各种书籍和文献后才明白,那句话真的是意味深长。&/p&&p&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参考了各种书籍和文献,但是有些并不是最新的,而且我在参考这些文献时也许会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在这里请大家原谅。我并没有生物科研的背景,完全是因为&b&“性和死亡出现了”&/b&这句话感动了我,所以我怀着好奇和敬意写了这篇文章,雕虫小文,难入行家法眼,如果我在文章中犯了错误,恳请大家指出和批评,我一定认真改正,吸取教训,感谢大家帮我进步。&/p&&p&《天启四骑士》系列文章到此全部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鞠躬&/p&
本文是系列文章《天启四骑士》的最后一篇,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瘟疫骑士在中世纪的欧洲降临,灾荒骑士在光绪年间的山西降临,屠杀骑士在94年的卢旺达降临。在这篇文章里,最后一位天启骑士“死亡骑士”也终于降临了,由于是完结篇,所以本文较长,阅读全文…
&p&&b&未经许可不得转载。&/b&&/p&&p&&b&更新:答主把大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总结了一下放在了最后,可以去看看。祝大家一考而过!&/b&&/p&&br&&p&&b&答主和好朋友刚过2015年司考,花一下午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不足。如有不认同,不必反驳,自行修改或一笑了之即可。&/b&&/p&&p&&b&编者按:&/b&经验帖开端先介绍编者2015年参加司法考试的成绩情况:两位小编分别取得427、399的成绩,本经验贴还咨询了其他同年考生的意见,都是400左右的成绩。在此将自己复习过程中的经验和大家分享,避免大家走和我们一样的弯路,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顺利通过司法考试。&/p&&p&&b&一、关于老师介绍&/b&&/p&&p&两位小编在选择老师上走过弯路,浪费过时间,接下来介绍的老师都是我们听过才推荐的老师,没有听过的在此不做评判,个别科目没有相应老师推荐是因为自己当时觉得跟错了老师来不及更换。提醒大家在老师的选择上早做准备,小编曾在7月还考虑民诉、理论法听哪个老师,当时焦心的程度希望大家不要再体验一遍。目前各大机构应该都已出老师的先修班课程,网上均可以下载,大家可以在3月以前确定好自己要跟的老师。&b&确定方法:在自己不确定选哪位老师的科目里,下载几个音频对比着听,挑自己对胃口的。&/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cdd10bf4a0de725cda61a_b.jpg& data-rawheight=&288& data-rawwidth=&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cdd10bf4a0de725cda61a_r.jpg&&&/figure&&br&&p&&b&二、关于培训机构&/b&&/p&&p&两位小编是法学本科在读大三学生,整个司考复习期间并未参加任何培训机构。是否报班因人而异,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决定。写经验帖前小编咨询了很多同学,部分同学参加了厚大、众合等司考机构,也有不错的成绩。小编并不否定司考培训机构的作用,有很多人是适合听课才有复习的动力和压力,小编未报班是因为自己需要很多时间来消化吸收,觉得报班会占用太多自己复习的时间。&b&无论是否报班,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这点尤为重要!不存在只上课就可以过司考的情况,更不存在不报班过不了司考的情况!&/b&&/p&&p&&b&三、关于是否听音频(录音、加速器选择)&/b&&/p&&p&&b&小编强烈建议大家听音频!&/b&不建议下载视频,视频所占空间较大,用音频听就够了。有同学在复习之初认为听音频很浪费时间,但小编亲测听音频和自己看书效果完全不同。有些知识点听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根本没看懂或没掌握重点,更重要的是,各种老师的口诀、记忆方式、理解方法不听音频从何得知?特别强调听音频不代表不看书,不是说走在路上或吃饭时随便听一听就可以。听音频的同时一定要看书!由于小编是法本,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所以是&b&一边听一边在书上勾画,做好相关笔记,很多内容当时以为自己会了事后可能会忘记&/b&。如果是非法本,可以先看完一章书后立刻对照书听音频。&/p&&p&在此建议大家在自己的手机上&b&下载厚大司考&/b&&b&APP&/b&&b&、百度云,微盘等&/b&。音频的老师选择和课本同步。&b&关于加速器,厚大司考&/b&&b&APP&/b&&b&自带2&/b&&b&倍加速&/b&,其他培训班的音频需要自己下载加速器听,&b&在此推荐:苹果用户可以下载&/b&&b&APP:temposlow&/b&&b&;安卓用户下载:Audio Speed Changer&/b&&b&或OPlayer Lite&/b&&b&。&/b&加速倍数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语速较慢的老师可以加速到2倍,像杨帆女神这种语速较快的老师小编一般加到1.5倍。&/p&&p&&b&四、关于复习时间、方法&/b&&/p&&p&要参加司法考试的,&b&如果是法本的学生,不建议大家较早开始复习&/b&,持久战并非是最好的选择。小编有同学从3月开始复习,觉得战线过长,后期后劲不足以至于8、9月状态有些走下坡路。而且前期复习效率过低,效果不佳。&b&对于法本的学生,小编的建议是&/b&&b&3&/b&&b&月之前确定好各科老师,4&/b&&b&月正式进入复习状态。非法本或在职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提前。&/b&&/p&&p&&b&附小编自己的总体复习时间表供大家参考:&/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c9ec4fb41e761c2f8f7ff8a2f897968_b.jpg& data-rawheight=&235& data-rawwidth=&8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c9ec4fb41e761c2f8f7ff8a2f897968_r.jpg&&&/figure&&br&&p&每日复习时间:&b&小编所指的从&/b&&b&4&/b&&b&月起正式进入复习状态,是每天保证大约10&/b&&b&小时的复习时间&/b&,因为司考复习有1000小时理论,做不到的请提前开始复习。至于每天具体复习的时间和科目,因人而异,小编不再赘述。&/p&&p&&b&五、关于用书推荐&/b&&/p&&p&前面推荐了哪些老师,就是用他们的讲义+真题。&/p&&p&&b&真题一定要做,含金量太高!&/b&真题的价值在于帮我们了解知识点的考法,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方式。真题有一定的重复率,所以&b&真题做一遍远远不够,最好的效果是做到&/b&&b&3&/b&&b&遍以上&/b&,不要觉得自己做了就记得答案,事实上小编们在做最后一遍的时候还错很多。&b&小编建议大家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做错的用红笔在题号上圈出,这样一遍真题可以反复做,并知道自己错了哪些,错了几遍。&/b&&/p&&p&&b&真题请买推荐老师的真题&/b&,小编没有练过分卷真题,只要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并没有专门练习成套真题的必要。小编也买了成套编年真题并做了一份,发现出题机构并不认真,错误百出,很多法律修订后答案改变,但编年真题中并未修改,或者给的答案解释过于牵强。后来小编就放弃做编年真题。再次强调,做真题要挑对书!&/p&&p&&b&关于模拟题,小编不推荐再做除真题以外的其他题&/b&,把握好真题里的每一个选项里的每一个知识点就已足够。以小编的经验而言,做模拟题太难,特别打击自信心,尤其是在进入焦虑期的8月。模拟题出题的方式是一道题针对一个知识点,而司考的真题往往一题涵盖多个知识点,所以模拟题往往过于较真,小编觉得没有必要。&/p&&p&每个老师在最后十多天会出诸如《刘凤科168》这种题,如果有时间可以拿来练手,帮助回顾知识点。不是用来押题的,不要听信有押题一说!来不及做的同学们也不用紧张,小编就没有做。&/p&&p&&b&关于背诵本&/b&:如果前期整理好了自己的笔记,就狂背笔记,没有必要买背诵本,再看一遍新书对于小编来说简直心累。小编也都买了各种背诵本,实际上连名字都没往上写过,小编唯一推荐的背诵本是白斌的《司考小绿皮之理论法》。&/p&&p&&b&其他杂七杂八的书小编都不建议大家买,牢记用书标配:讲义+&/b&&b&真题!&/b&&/p&&p&&b&六、关于心态调整&/b&&/p&&p&司考的恐怖在于它极低的通过率以及它对记忆力和耐心的挑战。但只要你认真复习,坚持到最后,会取得你想要的成绩。它的付出和回报绝对成比例!&/p&&p&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可能不会有太多的焦虑情况,此时最重要的是能够静下心来,投入到复习的状态中去。看不懂就多看,听不懂就多听,在看懂的基础上背诵就不会特别吃力。&/p&&p&在第二轮复习中,你会越来越焦虑,真的是背了忘、忘了背……但是每个人都是这样,不要认为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是司考复习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最痛苦的过程。你会发现刚背完民法再看刑法又忘记了,甚至觉得跟没看过一样,问你什么是“对象错误”“打击错误”也不知道了。这时候一定要调整心态,小编两个人是一起复习的,在这种煎熬中问了很多同学也同样,所以相对来说安心一点。切记不要觉得是自己不行。这个阶段有很多人放弃,能扎扎实实坚持到最后的都是会过的!把戴鹏老师的话送给大家:&b&“当你摇摇欲坠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倒下了。”&/b&&/p&&p&考前一个星期看不进去书再正常不过,多鼓励自己,静下心来,翻翻笔记,不要再纠结于民法或者刑法。这个星期对你而言是做好巩固。不能提高的分数就可以放弃了。&/p&&p&在整个复习阶段,&b&小编想提醒大家切勿受别人进度的干扰&/b&。小伙伴的作用是相互鼓励,请&b&专注于自己的进步,专注于学习本身,根据自己的复习计划一步一步走。&/b&&/p&&p&&b&最后,总结各科详细复习方法如下:&/b&&/p&&p&&b&民法+&/b&&b&知识产权法:钟秀勇&/b&&/p&&p&推荐用书:《厚大司考钟秀勇讲民法》&/p&&p&推荐原因:有人说老钟是授课内容的深度、广度唯一能达到当下司考民法难度要求的老师。对此我们绝对赞同。&/p&&p&民法的重要性不说,大家懂。不要轻信别人对你说民法很难,啃不动就可以放弃这种话。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司考中没有哪一门是能够放弃的。说时间不够的,早干嘛去了?&/p&&p&&b&建议大家在听录音的时候要自己整理笔记!这点很重要!&/b&因为老钟的书很厚,将近600页(592页)的书,充斥着大量为了让考生理解而加入的例子,以及为了体系的完整而出现的较难理解却不会考查的知识点。虽然风趣幽默,对前期理解很重要,但在后期背诵的阶段是不必要的。如果后期背诵还抱着厚厚一本书,一方面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找不到重点。&/p&&p&民法我是按照总则、物权法、债法总论、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及继承法整理的笔记,总共不到60页,在7、8月份进入冲刺阶段时只看这60页并记诵2遍左右,此时厚大讲义的作用在于查漏补缺。东西应该越背越薄。&/p&&p&&b&民法的音频听1-2&/b&&b&遍就已经足够,不需要反复听。真题要反复做,尤其是对于民法,老钟的真题很有含金量,解析得十分详尽。&/b&民法的考试都是已经发生的未来,如果可以把老钟的真题加解析都理解并记忆,民法就不存在问题。&/p&&p&知识产权一般老师会放在商经里讲,这只是个惯例,并不代表商经老师的知产讲得好,反而&b&小编认为《老钟讲知产》这本书很好,延续了老钟的一贯风格,体系清楚,对真题的解析也很到位,强烈推荐和民法一起复习。&/b&&/p&&p&&b&刑法:柏浪涛或者刘凤科&/b&&/p&&p&推荐用书:指南针《刑法攻略》或者《厚大司考刘凤科讲刑法》&/p&&p&推荐理由:两位小编分别选择了柏浪涛和刘凤科。前期有过选刘还是选柏的纠结,但一旦选定,就请踏实地跟着这个老师走,不要过多纠结,实在不需要两者都看。有人会说刘柏两人观点有不同之处,就两位小编的经验看来,不同之处毕竟是少数,司考不会考查这种地方。刑法出题日益看重对理论的考查,尤其体现在15年的卷四大题中,刘柏两位老师对这些知识点都有强调,因此选定一个就够了。有人说柏浪涛老师的书相对容易理解,凤科大帝偏难,小编并不觉得,其实两位老师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只不过柏浪涛老师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些,就相当于英语长难句和几个短句的区别。&/p&&p&小编A跟了柏浪涛老师,命题人周光权弟子,温和的新理论,重点到位。&b&他的课程对于法本学生完全打破四要件体系,重新建立两阶层体系有很大帮助。&/b&通俗易懂,有很生动的例子,在15年的卷四大题中就考查到柏浪涛老师曾在音频中提到的案例。其真题卷中配有“牛刀小试”可以帮助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并不同于小编之前提到的模拟题。&/p&&p&小编B跟了刘凤科老师,张明楷弟子。司考刑法采用的是较新的两阶层学说,而凤科大帝对司考出题人著作的研究相当到位,尤其是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b&其次,推荐大家要多听几遍凤科大帝的音频。&/b&小编记得大帝说有一位考生听了一共7遍,最后刑法成绩满分,建议大家在听的时候做好笔记,将大帝提到的案例记录下来。凤科大帝讲课风趣幽默,翠花二娃深入人心。如果跟凤科大帝,真题也做他的不再赘述。&/p&&p&&b&行政法:徐金桂&/b&&/p&&p&推荐用书:《厚大司考徐金桂讲行政法》&/p&&p&推荐理由:徐金桂老师讲课风格幽默,感觉司考大多数出名的老师都挺幽默的。重点到位,行政法不二人选。小编们没有听其他老师的课,对徐金桂老师的授课方式很喜欢。就15年司考而言,徐金桂在课上讲的和书上写的足以应对考试。&b&行政法的复习也要注意整理笔记,&/b&其实后期徐金桂会出背诵版,感觉会比较容易背诵。但是由于出的太晚,大家还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就整理好自己的笔记,后期背笔记就足够。&b&小编在第一轮复习听过超级系统强化班的音频后,于八月份在第二次背完行政法后,每晚花一两个小时第二次听了音频。感觉效果更好。&/b&第一遍听音频在于学习,第二遍听音频时自己已经熟记知识点,会更清楚知识结构的体系以及自己忽略的重点。&/p&&p&Ps:至于未推荐民法听多遍音频,是因为老钟的书已经很详尽,个人感觉应花时间在民法第一轮总结的笔记,民法太庞杂,第二遍听音频的效果并不显著。&/p&&p&真题还是用徐金桂老师的,不赘述!&/p&&p&&b&民诉:戴鹏&/b&&/p&&p&推荐用书:《华旭名师课堂——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p&&p&推荐理由:民诉的最佳人选!小编两人是对比了郭翔老师和戴鹏老师之后,做出的选择。诉讼法是一项复杂的记忆工程,因为民法和刑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感觉不那么生硬。在听戴鹏老师的音频前,小编惧怕诉讼法这种听起来纯记忆性学科。但是听完戴鹏老师的课,感觉民诉成了司考中最简单的学科。推荐戴鹏老师,&b&最大理由是他可以把每一个制度为什么这样规定讲得清清楚楚,理解之后你就不用死记硬背了&/b&。这样说,小编们好歹是个法本,关于举证责任几乎都是死记硬背学过来的,听完戴鹏讲,你就完全明白举证责任倒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简单规定。戴鹏一直强调民诉几乎没有需要你硬记的,都是理解了原理就会懂的。&/p&&p&关于15年民诉的大题,小编不想吐槽,确实是有老师在之前讲过绝对不会考“第三人撤销权之诉和再审的对比”。戴鹏在小绿皮中有详尽解释,小编由于时间问题,还有对这位老师绝对说法的深信,看到卷子……嗯,大家懂。&b&所以一再强调啊,不要相信老师说的绝对不考!绝对不考的只有大纲之外的,凡是书上的都是可能会考的!&/b&&/p&&p&民诉解释依然重点,大家紧跟戴鹏他会详细讲解。&/p&&p&另外,&b&小编去年听取他人建议,诉讼法是记忆性学科可以放在最后看。并不是这样!&/b&小编认为诉讼法会加深你对其他法律的学习,比如民诉和民法,刑诉和刑法,它们之间不是完全割裂的。所以复习完民法刑法开始看诉讼法,是小编的良心建议。&/p&&p&&b&刑诉:&/b&&/p&&p&是这样的,小编刑诉当时是选择杨雄老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由于刑诉学科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它的出题方式,让你无法轻松的像拿下民诉一样解决刑诉。但是小编后来听了陈少文的几个录音,时间来不及并未听全。感觉陈少文有试图让学生理解,并且有不少生动的记忆方法。&/p&&p&小编当时在刑诉老师选择了杨雄上感觉并不是多失败,但比起其他学科并未觉得成功。所以大家可以在前期自己对比下杨雄、左宁、陈少文等老师,咨询他人的意见后,自己做选择。小编真的没法帮助大家。&/p&&p&&b&理论法:白斌&/b&&/p&&p&推荐用书:《华旭名师讲堂——理论法学》&/p&&p&推荐理由:&b&绝对强烈推荐!&/b&不知道还有谁能比白斌讲的好!他的口头禅&b&“我可以不会,但你不能阻止我做对”&/b&。事实就是如此,小编自己的法理和宪法以及法制史只错了两道题。&b&尤其是对于宪法这种学科,你会就能拿&/b&&b&18&/b&&b&分(共20&/b&&b&分左右),不会就2&/b&&b&分。&/b&这是亲身经历!因为小编起初用了其他老师的书,这是小编走的最弯的路。跟了那个老师听完整本理论法,尤其宪法,不知道从哪开始背。就是完完全全的背了法条,考到也做不对!白斌是技术流,对于宪法这种学科让你听完想卷一都考宪法,也真是大神级别了。特别行政区制度、选举制度、宪法修正案等看到就想放弃的知识点,听完白斌讲课,觉得好像就那么简单了。&b&很多口诀都很厉害,多念几遍不用背就记得了,并且会用,知道是哪里用,小编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有些老师也喜欢编口诀,但那个口诀第一没规律,第二背下来了不知道口诀对应的知识点,感觉没任何用。&/b&比如“政犯司强自主用税关基”,这种口诀小编实在无法消化运用。绝对没有妖魔化,小编们太喜欢白斌!&/p&&p&法制史、法理学一样,反正理论法都跟着白斌走,你会对卷一信心满满。&/p&&p&&b&一定要听白斌讲真题,&/b&白斌是技术流老师,&b&他在真题中会教很多做题技巧,&/b&绝对有用。“如无必要不看题干”等做题技巧,小编们受益匪浅啊。&b&这是小编唯一的真题还听音频的科目。其实真题听完白斌讲,感觉理论法不用死记硬背差不多都会了。&/b&&/p&&p&另外,&b&今年考了很多司法职业道德和法治理念上的题,所以大家要重视这一块。&/b&因为前几年这一块并没有特别重要,属于有几道题不复习都会,然后一两道复习了也做不对的。所以每个理论法的老师都不怎么讲这一块。今年司考卷一成绩普遍不高的原因就在这里,大家不怎么在意这一块好像是种惯例。所以建议大家摈弃这种观点,一分都别放弃!考的不难,但你不复习就是不会。&/p&&p&&b&三国法:杨帆&/b&&/p&&p&推荐用书:《华旭名师讲堂——三国法》&/p&&p&推荐理由:三国法女神,不需要理由!这是大家公认的,小编就不啰嗦称赞了,真题也是用女神的。&/p&&p&&b&商经:&/b&&/p&&p&小编商经考得真的满满都是泪,目前没有喜欢的老师可以推荐。大家可以自己在前期听听,挑个喜欢的。&b&商经要注意一点,选定老师后,无论他说这一点刚考过不会考,还是说这一点从来没考过不重要,都别信!&/b&不是出题人永远不知道哪些题要考,今年小编就是这种情况,不下十分,老师说这个可以叉掉不会考的时候,小编就是最乐意打个大叉再也不用看的心态。看到考题就懵了,后来考完翻书都是打叉的!商经在卷四中一般也会出一道大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p&&p&&b&卷四复习:&/b&&/p&&p&推荐用书指南针《卷四突破120分》&/p&&p&小编们今年靠卷四挣了很多分数,&b&强烈建议卷四在&/b&&b&8&/b&&b&月中旬后进入复习阶段。&/b&15年卷四的第一题和最后一题,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类的论述题,这种题就是司考的政治题。在杜洪波老师的这本书中,他给了很多段落背诵。&b&小编们每天背诵一段之后,随便挑出这本书上的&/b&&b&一道热点问题或者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在重复了几天后,就找到了自己答这种题的套路和感觉。在考试前,已经做过20&/b&&b&道左右的仿写,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动手写下来,和参考答案比对,看看自己哪里不足,进行修正。&/b&其实论述题就是在审题后弄清考点,把背好的段落根据自己总结的模板进行扩句,和案例结合起来分析。&b&杜洪波老师讲了失分原因是很多人存在的问题,至于答题技巧是自己在这些反复的背诵和练习中自己找到的模板。一定要写!&/b&&/p&&p&卷四会考刑法、民法、行政法、刑诉、民诉和商法的大题,这些题目是对相应科目知识的考查,所以这些题目不能当政治题来练!一定是你掌握了这些知识,对知识的运用,但是不能不练!八月中旬后至少一天一道真题,等考试前夕所有真题都过了至少一遍。&b&做题时,完完整整的把它当做考试对待,写下来,不要以为看到之后会就可以不写,脑子里想和能不能写出来是两回事。另外,这种题要答到老师想看到的,是需要练习才能掌握的。自己找一个本子,每天一道,写完后参照答案对比,哪些地方你写了一堆废话答案却一句话没提,哪些地方你根本没写却是答案的给分点,都要认真分析。&/b&&/p&&p&例如,刑法考试中,问甲犯了什么罪,假如标准答案是“甲犯了故意杀人罪,而不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那么你只写“甲犯了故意杀人罪”是拿不到所有分数的。会做的题却漏掉一半分,就是因为没有掌握答题技巧。卷四是很多考生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一科,小编也是。&b&所以一定要多练&/b&,练得多了你会知道哪些废话不用浪费时间去写,哪些是踩分点写一句就把分数拿全了。&/p&&p&最后,&b&大家在考场上答题的时候,要注重答案的体系化,尽量让阅卷老师看到你的卷子能够一目了然,找到踩分点,建议大家用一、二、三、四标好。&/b&同时,字能写得好看当然最好,如果不行也要做到工整。&/p&&p&&b&附录:&/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4a7b9fdebb8bbd356a41df_b.jpg& data-rawheight=&367& data-rawwidth=&8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4a7b9fdebb8bbd356a41df_r.jpg&&&/figure&&br&&p&&b&考试时间:&/b&&/p&&p&试卷一: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p&&p&试卷二: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 &/p&&p&试卷三: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p&&p&试卷四:下午14:00——17:30,考试时间210分钟。&/p&&p&&b&更新一下做笔记的问题:&/b&&/p&&p&&b&首先做笔记不是每一科都要做,事实上答主只做了一个民诉,因为去年民诉郭翔的书编的太紧急,很多排版方面不尽如人意。答主虽然没做民法,但觉得民法也有必要做,因为我的朋友做了,据她所说到后期可以快速过很多遍,所以推荐大家也将民法做笔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做哪些笔记。&/b&&/p&&p&&b&下面分享一下我做笔记的方法,希望抛砖引玉(当然这也不是砖了),对大家有所帮助:&/b&&/p&&p&&b&第一,是可以将有必要的部分列成表格,比如说这个关于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书上写的看上去有点乱,整理成表格会不会重点比较明确?&/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7f24a34153fed4f21be5e02fed6fc70_b.jpg& data-rawheight=&4160& data-rawwidth=&2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7f24a34153fed4f21be5e02fed6fc7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165aef74ca49af7f850bc12b34a44b1_b.jpg& data-rawheight=&4160& data-rawwidth=&2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165aef74ca49af7f850bc12b34a44b1_r.jpg&&&/figure&&br&&p&&b&第二,是像公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这些书上可能会写好几页,但其实只要一页就可以囊括所有知识,而且用箭头指示顺序,比书上一团文字来得容易记忆些。&/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ba23fb133f_b.jpg& data-rawheight=&4160& data-rawwidth=&2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ba23fb133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a2e1aa91ee315ed9e97c_b.jpg& data-rawheight=&4160& data-rawwidth=&2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a2e1aa91ee315ed9e97c_r.jpg&&&/figure&&br&&p&&b&第三,我比较喜欢把一个知识点,比如说再审,用ABCD&/b&&b&把里面细小的内容列明。列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记忆方式调整顺序,使其更符合自己的记忆习惯。&/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bccf9d365ae9c1fce26cff_b.jpg& data-rawheight=&4160& data-rawwidth=&2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bccf9d365ae9c1fce26cf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dab9f6c329d_b.jpg& data-rawheight=&4160& data-rawwidth=&2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dab9f6c329d_r.jpg&&&/figure&&br&&p&&b&第四,民诉执行那一块我原来觉得很乱,很多知识点,但是经过整理觉得会好很多。&/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6faadeeb7caa_b.jpg& data-rawheight=&4160& data-rawwidth=&2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6faadeeb7caa_r.jpg&&&/figure&&br&&p&&b&第五,再分享一个刑法我用的方法,可能会有点笨,但我自己觉得还挺好的。我将所有的罪名抄在了纸上,然后到后期对着罪名每天自己复述里面的要点。&/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91fafda1ad5f3614c311_b.jpg& data-rawheight=&4160& data-rawwidth=&2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91fafda1ad5f3614c31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a1c39119e5aca0c0c7fef596a5ad7cd_b.jpg& data-rawheight=&4160& data-rawwidth=&2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a1c39119e5aca0c0c7fef596a5ad7cd_r.jpg&&&/figure&&b&顺带说一下司考复习中如何克服困意&/b&。当然首先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最重要的,然后答主复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以下:&br&1.喝咖啡/茶,喝到最后嘴巴都麻木掉,感觉喝什么都是苦的。&br&2.用清凉油风油精一类涂抹太阳穴。&br&3.听劲爆的歌曲。&br&&p&&b&暂时就想到这些了,有别的以后再补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b&&br&&/p&&br&&p&&b&总结一下被问到比较多的问题:&/b&&/p&&p&&b&1.&/b&&b&是否要买三大本?&/b&&/p&&p&答主认为不需要买,用以上推荐的书就已足够,书不在于多,每门看一本就好,重要的是把以上推荐的讲义吃透。&/p&&p&&b&2.&/b&&b&关于厚大机构的音频听哪一个系列,基础先修是否要听?&/b&&/p&&p&答主直接听的超级系统强化。超级系统强化和书本联系紧密,如果听一遍不能完全理解的话可以多听几遍,答主自己也听了很多遍,尤其是刑法。基础先修相对比较基础,后期还应以超级系统强化为主。&/p&&p&&b&3.&/b&&b&关于看书和做题的矛盾?&/b&&/p&&p&一上来建议不要先做题,做题应当是建立在理解了知识点的基础上,起到对知识点的检验、巩固和查漏补缺的功能。如果没有弄懂知识点就做题可能会错很多,对自信心打击比较大,其次,如果不懂做题的话就是蒙答案,没有起到真题应有的作用,是一种浪费。所以建议大家先把知识点弄懂,再加以记诵,能够自己复述出每个知识点的要点,再做题,这样效果会更好。&/p&&p&&b&4.&/b&&b&不同机构老师的视频、讲义怎么拿到?&/b&&/p&&p&讲义就是我以上推荐的书,可以通过实体书店、网上书店购买。可能大家会觉得不同机构的买起来不方便,但我建议大家不要为了图省事就都买一个机构的,因为我推荐的书是我经验的总结,能够跟对好的老师对于之后复习是莫大的帮助,希望大家能少走弯路。&/p&&p&再说视频、音频的问题。这个前面已经讲到,厚大的可以下载厚大司考APP,上面可以免费下载所有的音、视频。其他机构的我去年都是通过网上找的免费的资源,通过新浪微盘、百度云等分享的,大家要用心去找,一定是有的,应该都可以免费获得。&/p&&p&&b&5.&/b&&b&复习顺序,如何复习?&/b&&/p&&p&其实这个问题上面也详细说了,但大家可能没注意到,在这里简略说一下。顺序建议按照这个来:民法、刑法,行政法和其他(这个部分顺序可以自己安排),诉讼法置后,卷四最后。&/p&&p&如何复习主要就是看讲义,听音频。大家可以先把书看一遍,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再去听音频,第一遍主要注重理解,要把每个知识点都理解消化,再在此基础上记诵。&/p&&p&&b&6.&/b&&b&厚大学习包要不要买?&/b&&/p&&p&这还是买书的问题,答主一直强调,推荐的书已经完全足够,其他的都是不必要的。大家买书的时候一定不要为了图省事去多买或错买。&/p&&p&&b&7.&/b&&b&刑法刘凤科、柏浪涛能不能两个都听?&/b&&/p&&p&选择一个足够,理由见上文。两个老师的优点、特点也见上文。&/p&&p&&b&8.&/b&&b&关于后期增补讲义?&/b&&/p&&p&建议大家关注老师的微博,增补讲义后期会发在微博里。增补讲义很重要,答主考试的时候因为没重视吃了亏,希望大家重视。&/p&&p&&b&9.&/b&&b&关于考试报名条件?&/b&&/p&&p&大家还是要以官方的文件为准。&/p&&p&&b&10.&/b&&b&复习摸不着头脑,觉得很乱?&/b&&/p&&p&可能刚刚开始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对这个考试还不了解,对自己的情况也不了解。但如果按照顺序有计划地复习,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明确,也会知道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这些都不用担心啦。&/p&&p&&b&11.关于法条?&/b&&/p&&p&法条不要买,也不要直接背。因为各科老师会将法条写在书里。直接看书即可。&/p&&br&&p&&b&最后祝所有看到这个答案的都高分通过!能看到这里的就给个赞呗!&/b&&/p&&p&最后的最后是一个广告,答主现在在日本留学,学习之余兼职做一点代购,如果有需要的可以加我的微信关注我的店铺,全心全意,正品保证,欢迎来询!标注知乎会有优惠噢!&b&&br&&/b&&/p&&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u.wechat.com/MHzr6Eh6dcyGMmRJsiF4dBI&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u.wechat.com/MHzr6Eh6dc&/span&&span class=&invisible&&yGMmRJsiF4dBI&/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u.wechat.com/EN3JF6J06WCVekJ_1HN7J0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u.wechat.com/EN3JF6J06W&/span&&span class=&invisible&&CVekJ_1HN7J0w&/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更新:答主把大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总结了一下放在了最后,可以去看看。祝大家一考而过! 答主和好朋友刚过2015年司考,花一下午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不足。如有不认同,不必反驳,自行修改或一笑了之即可。编者按:经验帖开端先介绍编者201…
&p&&b&中国的房价什么时候会崩盘&/b&&/p&&p&国庆节过去了7天了,还有2天股市才能开盘,正好趁十一的时候有空我谈一下中国的房价。&/p&&p&房地产乃中国最大的经济支柱,槽点很多,G点也很多,没人可以说透,所以我只说一下自己的一家之言,给大家参考便是。&/p&&p&近期房地产疯涨,涨到什么地步呢,涨到了回小区的电梯里,都是谈论房价的地步,很有一点股市5000点的时候全民炒股的感觉,于是十一的时候国家重拳调控,各地纷纷开始限购,房价暴涨势头戛然而止。&/p&&p&既然说到了调控,那么我们谈房价之前,先说说调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898ffc0ca432830aaf9_b.jpg& data-rawwidth=&708& data-rawheight=&8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898ffc0ca432830aaf9_r.jpg&&&/figure&&p&图1&/p&&p&图1是我搜集到的资料,如图1所示,1989年的时候国家就开始重拳调控房价了,当时北京的房价是一平米,89年的时候北京还不算发达,三环都是很荒凉的,商品房大概只在三环内普及,我就算他是三环内的房价吧。&/p&&p&大家一看是不是觉得,哇塞1900一平米的房子好便宜啊,果然是没有泡沫,再看看报纸上的下一条,总价6万多元,也就是30多平米的二居室吧,折中计算,按1750的均价,六万五的总价计算,计算结果是37平米,我想这个计算精度已经足够我们分析问题所用了。报纸上说大学生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储存50元,一年储存600元,100年才能买得起这37平米。&/p&&p&报纸的报道是否正确呢,我们再百度一下89年时候的大学生工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6f178cd7d_b.jpg& data-rawwidth=&696&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6f178cd7d_r.jpg&&&/figure&&p&如图2所示,89年的时候,大学生毕业的工资大致在80-86元每个月,你有第二职业能干二份活,才能多拿点,正常的大学生只有这点收入,所以报纸说节衣缩食每个月储存下50元是正确的。&/p&&p&那个时候的大学生金贵,虽然也是本科,但是可不比现在满大街跑的本科大学生,现在估计985的硕士或者全国前十名以内的十所大学的本科生才能比拟。&/p&&p&按清华北大同济浙大武大华科等前十名大学生计算(十个太多,没点到的勿怪,排名不论,举例而已),这种大学生,在北京,进入事业单位等,每个月到手8000左右,公积金缴纳1500,单位补贴1500应该是很正常的数据。扣掉其他的花费,我算他节衣缩食一个月可连工资带公积金可以攒下来5000块,毕竟北上广里面月光族遍地都是,房租巨贵,即便是超级重点大学的本科生,一个月能攒下来6000块,也算能吃苦了,想赚大钱可不是刚毕业的学生可以做到的。&/p&&p&好,89年的时候,一个本科生节衣缩食100年才能买得起37平米,这样的人才现阶段我按照每个月攒5000来算,一年6万,一百年是600万,除以37平米,一平米的房价应该是16万。&/p&&p&现在北京三环内的平均房价远没到这个水平,而不吃不喝一百年买37平这个背景下,16万也并不夸张,毕竟一个稍微一般的事业单位公积金都很高,即便工资吃干喝净,仅仅公积金一个月扣1500的单位,在北京绝对是属于垫底的,所以我认为这个数据没问题。&/p&&p&故,即便今年房价暴涨,其泡沫也小于89年,毕竟一个媲美89年本科生的超重点本科或者985的硕士,在北京节衣缩食一百年,绝对是能买得起三环内37平米的房子的,我查了一下最新的报价,买37平的话,大概可以买二套,我说的是全款,不是贷款。&/p&&p&既然没有狂吹泡沫,那么为什么房价从89的一平米,而朝阳区的房子报价大概都在5万-7万一平米呢,东直门的90年的老公房都是十万起步,所以这个数据大致还是对的上的。&/p&&p&再看看下面这组数据,1990年到1998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也就是M2,从1.39万亿开始,增长了10倍,到2015年,又增长了10倍,也就是变成了1990年的100倍,达到了150万亿的规模。换句话说,如果你买的某个商品,从90年到15年都没有涨过价,那其实就代表他贬值了100倍。&/p&&p&其实大概房价就是十年涨十倍的样子,比这个数据略低,但是也低不了太多,十年八九倍,二十年60-80倍大概还是有的,大家自己可以估算一下自己家省会的房价,所以说,15年之前的房价,都属于正常范围,都是顺着货币增长而增长的,只是保值,谈不上增值,虽然房价暴涨,但是泡沫真的不算高,也就16年的这一波,算是有一点小泡沫,短期急涨已经脱离了房价基本面,这个基本面不是什么价值,而是社会上泛滥的货币。&/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558ed3d8bd25f67da6df269ac18eae9_b.jpg& data-rawwidth=&1198&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558ed3d8bd25f67da6df269ac18eae9_r.jpg&&&/figure&&p&图3&/p&&p&中国其实一直在压房价,其实99-06年,房价纹丝不动,12年到15年,房价也是纹丝不动,重大的上涨只出现在2个阶段,08年金融危机之后,和15年小型金融危机之后,这二次都有一个重大特点,政府拼命印钱,量化宽松,放水经济,泛滥的货币加上政府维稳的需要,导致了房价上涨。&/p&&p&政府一直想压制房价,政府并非看不到房价崩溃的后果,我们都看得到的东西政府的智囊团看不到?他想压,但是他同时也要保增长保稳定,政府要让房价大跌崩溃有一万种办法,而且可以让房价一夜之间崩盘,但是让房价崩溃的同时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那就很难了,近乎于不可能,中国正处在中等收入发达国家陷阱里面,稳定和增长是政府的头号任务,他不可能放弃,哪怕牺牲平民的利益。&/p&&p&全球都在印钱,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货币一直超发,尤其是08年金融危机后大量量化宽松,货币放水,曾经引起蒜你狠,豆你玩等大量物价暴涨现象。12年之后货币放水开始逐步收敛,但是15年小型金融危机之后再度开闸放水,收不住了。&/p&&p&但是新一轮的货币放水,并没有引起物价暴涨,各种民生用品的价格像钉子一样被钉在了地上,工业产品的价值更是一路下跌,有句话说做实业的人都是活雷锋,这么多超发的货币哪去了?全被房地产吸进去了。&/p&&p&这里顺便吐槽下中国的实体行业,更精细点是说基础工业品,大闸蟹之类的虽然红火肯定不能算中国实业行业。中国的实体行业就是个坑,做实业的简称活雷锋,工业产品价格不涨还节节下跌的原因并不仅有房地产吸收了大量超发货币,还有其他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工业品严重过剩了,改革开放30年,谁经商谁发财,这里的造富效应导致资金源源不断的进入实业行业进行投资,各类工厂一开再开,如果不是用货币代替了黄金导致现代政府可以用货币贬值来“抹平”所谓的经济波动,那改革30年后的中国其实也已经到了一轮疯狂杀价来清洗竞争对手的时候了,换到美国,那就是向河里倒牛奶的时刻到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方便面的价格十年没涨,房价十年十倍,方便面厂家的日子可想而知到底有多难过,其他的电视、电脑等家用品的价格大家也清楚,性能节节上升,价格节节下降,想赚钱真难,都挣扎在盈亏线上,都指望对手先破产把市场让出来。所以说,但凡有其他赚钱的去处,资金都不会去实体行业的,因为现在的实体行业的产能已经到了最后爆破的时刻,都在拼命的想挤死&/p&&p&对手自己活下来,图穷匕见了,你一个新资金进去存活率可想而知。&/p&&p&全球一直在量化宽松,货币持续贬值的同时,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越来越大,没有任何政府的一把手希望自己的税收是来自于土地的,这并不光荣,但是以当前全球的金融局势来看,他没有办法。&/p&&p&所以仅此一点我可以认为,因为几年内全球金融形势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房价几年内不会下跌,政府会继续印钱,同时绝对不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人故事大全1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