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预警等级问题

您当前的位置:>>
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哪些?
发布日期:
  根据 《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包括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灰霾、雷雨大风、道路结冰、冰雹和森林火险十种。&
广东省气象局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电话:020-
承办: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E-mail: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福今路6号大院 邮编:510080煤矿重大灾害预警
[日期:] & 来源:重点实验室
& 作者: & 阅读:154次
)&中的重要研究内容,矿井主通风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预警系统以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预警为目的,采用非侵入式监测手段,以电压、电流、振动、绝缘电阻、温度、局部放电、负压及风量为监测参量,通过分析八种监测参量与电机故障的相关性,设计了在线监测系统,提取表征电机故障的特征参数,对各个特征参数进行综合判断,实现主通风机故障诊断及预警。该该项目已通过项目验收与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触头无线温度、真空管真空度等传感器及配套器件,实现了断路器隔离触头温度、真空管真空度、分合闸电流、触头电流、振动及机械特性等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处理,设计了故障预警软件及上位机界面,完成了基于人工智能、现代信号处理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矿用高压配电装置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预警功能。本产品通过了项目验收与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效预警电缆故障隐患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井下供电系统结构和安装环境,开发了基于
&&&&&&&&&&&&&&&&&&&&&&&&&&&&&&&&&&&&&&&&&&&&&&&&&&&&&&&&&&&&
&煤矿电气设备与智能控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晋ICP备****号
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邮编:030024
电话:&&&&传真:&&&& Email: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气象灾害预警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的天气预报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工作生活需求,且近几年气象灾害频发,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伤,本文通过对气象灾害预警的简单介绍,为减少气象灾害损失提供思路。 中国论文网 /1/view-5029582.htm  [关键词]气象 灾害 预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S4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X(2013)-7-306-2   1气象灾害预警的作用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据了70%以上,而且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还有个别的病虫害灾害等都与气象灾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另外,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进步,气象灾害在单位面积内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大大增加,比如2008年的那场冻雨,给我国南方大范围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大量的人流被迫滞留在寒冷的高速路、山区,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虽然此次灾害中气象部门较为及时准确的进行了预警,但我们在这预警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2气象灾害预警的现状与原因   2.1对气象部门不够信任   与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环境被严重破坏,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导致各种极端天气频发,且这些极端天气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影响时间不断延长,正是由于这些极端天气所造成的影响不断突破记录,使气象部门的工作越来越难,对极端天气的预报也越来越不好做,所以人们看到的有关气象灾害方面的预报越来越“不准确”,导致很多重要的预警被完全忽视,出现了严重问题。   2.2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视不足   随着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不断发展,在气象灾害发生前很多气象部门都做出了准确预报并发布了预警信息,给各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普通人员充分的准备和防御时间,但是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很少在气象灾害发生前进行防御,只有在灾害发生甚至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才开始考虑如何救灾,使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比如2008年的那场冻雨灾害,当电线上的积冰明显已经超过历史最大值并且预报未来几天依然会出现大范围冻雨的时候,电力部门本应当考虑到电线的极限承重问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去除线路上的积冰防止电线和基塔被破坏,然而由于电力部门对气象灾害预警没有充分的认识,且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进而导致大量电线和基塔被积冰压断压塌,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另外,在那场冻雨中,大量乘客由于没有收到或完全忽视了气象灾害预警,使大量人流被困在了寒冷的高速公路、铁轨上。   2.3现有的气象服务无法满足人们需求   气象部门现有的检测设施无法提供高精度、大范围的监测数据,使相关的防灾减灾工作难以顺利展开。首先,我国的预警信号体系还非常单调,在气象灾害中只能提供道路交通、学校等方面的预警信号,对于其它的重要范围并未涉及,比如供水、供电等方面;其次,预警信号缺乏具体数据的支持,比如道路结冰的厚度等,这些都直接导致我国的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不强,还不能满足社会对气象的需求。   2.4缺乏相关风险评估工作   我国的各行各业尚未建立各自的气象风险评估系统,当气象部门发布了气象灾害预报之后,无法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对这些预报内容做出风险评估,这样就无法估算出这次灾害到底会带来哪方面的损害、带来多少损失,也就无法针对这些损害进行特别准备,最终只能被动受灾。   2.5气象预警信号发布和应急响应工作机制不匹配   当气象灾害发生前,气象部门会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向各政府部门和普通民众提醒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随后最主要的还是人们根据这个预警做出的应急响应工作。气象部门主要根据灾害的发展做出预警,是一种预先的提醒,然而人们忽视了这个警告,往往在灾害已经形成并蔓延的时候才开始出台应急响应机制,这时的应急响应机制主要是考虑已经形成的灾害,这样便使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不能匹配,无法充分发挥预警的作用。   2.6部门间缺乏沟通配合   现在我国的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尚不完善,每个部门都根据需求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这些部门之间沟通较少,各自为政,导致出台的方案内容繁杂可操作性较差,当真正的灾难发生的时候,反而被冗杂的规定妨碍,难以及时处理灾害,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害。另外在很多政府部门建设基础设施的时候,并未将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考虑进去,使这些工程在一开始便难以承受剧烈的自然灾害,一旦这些灾害真的发生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3优化气象灾害预警的建议   3.1增强危机意识   增强危机意识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人们要认识到,由于自然环境逐渐恶化,全球温度不断提升,导致近些年各种极端天气不断出现,且强度也在不断增强,随时都有可能突破历史记录,所以人们一定要提高危机意识,认真对待每次灾害预警。另一方面,受到我国气象学科发展的限制,对气象灾害方面的预报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尤其对超过十天延伸期的预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充分的理解和相信气象部门,增强危机意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进行预防工作,这样才能充分的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在灾害发生时积极应对,减少灾害的影响。比如某地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非常关注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及时的进行各项防御准备,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专门方案,关闭高速路口,处理高速路上的障碍,保证了高速路的畅通和过路旅客的安全。   3.2精化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要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监测器材,加强对气象灾害的建设,在提供准确的灾害预报的同时提供精确详细的数据来辅助人们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另外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需求,完善预警信号系统,提供相应的预警信号,满足各行业的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比如,向城市提供具体的降雨数据,帮助当地政府估算地下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避免出现大水围城的状况,从而减少大雨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气象部门还可以向泥石流高发地提供相关降水和地质估算,帮助政府及时转移可能受灾地的居民,避免居民人身财产的损失。
  3.3增强各行业的风险评估工作   各行业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设计相关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在气象部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之后,及时分析预警内容,估算此类灾害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损失,从而帮助各企业和单位积极应对气象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例如,在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畜牧相关部门收到气象部发出的暴雪预警时,便及时进行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的危害评估,并根据这个危险评估,联合当地畜牧养殖场,采取增加饲料储备、加固牲口棚等措施,减少暴雪给当地畜牧业带来的损害。   3.4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   气象灾害的防御是一个涉及范围特别广、工作内容非常繁杂的工作,需要政府进行统一指挥调度,所以政府内部一定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完善应急预案,保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灵活的领导集体,带领各方面人员形成一个集检测、预警、救援为一体的防灾救灾体系,大大减少灾害对人们的伤害。另外,政府在规划城市和建设基础设施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当地可能发生的各种极端气象灾害,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论证工作,提升城市和各基础建设工程对各种气象灾害的应对力。第三,政府应当定时组织各企业单位进行有关气象灾害的宣传和演习,提高居民对各气象灾害的认识以及处理类似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不必要的伤亡。   4小结   气象灾害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灾害,也是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最多的灾害,随着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不断发展,我国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死亡的人数不断下降。然而,近些年各种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导致各种气象灾害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不断突破历史峰值,要想减少这些灾害带来的损害,必须提高人们对灾害的危机意识;气象部门也要积极进行研究和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为各阶层人员进行防灾抗灾打下良好基础;政府部门作为防灾抗灾的领头羊,也要认真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对气象灾害的宣传,增加部门间的沟通,并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充分考虑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带领民众积极应对气象灾害,减少灾害带来危害。   参考文献   [1] 阎敏. 气象灾害:问题不仅是"测不准"[J]. 互联网周刊, 2004(29):25-26.   [2] 孙丽莉,杨俊萍,陈兆武,黄君衡. 数字音频广播(DAB)技术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48-49.   [3] 金立山,张茜. 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城市"幸福感"--访杭州市气象局局长王国华[J]. 杭州(下旬刊), 2010(05):89-91.   [4] 黄爱玉,杨远航,王龙海. 探讨气象通信技术与应用[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0(16):62-63.   [5] 朱保平,董太平,朱煜. 利用电子显示屏做好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103.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逝者无言——宁南特大泥石流灾害预警问题调查
当前位置: >> >>
逝者无言——宁南特大泥石流灾害预警问题调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日 10时42分   来源:新华社
【E-mail推荐
    新华社四川宁南7月8日电(“新华视点”记者李柯勇、周相吉)6月28日早晨6时许,四川省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此前10多个小时,有关方面已经发出预警,矮子沟沿岸村民全部撤离,无一人死亡。
    然而,蹊跷的是,住在沟内一处职工宿舍的三峡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人员及家属却未能幸免于难。目前已确定14人遇难,26人失踪。
    人们不禁疑惑: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灾难当头,这些人浑然不觉
    6月27日晚上8点多,叶应亭来到晏子酒家,叫丈夫黄国将回镇上住。可是丈夫摇摇头:“下雨呢,路不好走,而且明天就要结算工钱了。”
    这对外来农民工夫妻本来租住在白鹤滩镇上。但是那一晚,丈夫黄国将坚持留在了一公里外矮子沟口的晏子酒家。
    晏子酒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酒家”,而是黄国将所在的施工队长期租住的集体宿舍。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下属的这支外包队,承担着白鹤滩水电站3号公路上游段的一些小活儿。
    夫妻俩聊了一阵。自始至终,黄国将没有提到什么异常情况,更没有提泥石流。叶应亭离开时,有人正在洗漱,有人已经睡下,平静如常。但让叶应亭没想到的是,这竟成了与丈夫的永诀。
    约9个小时后,这座白色三层小楼连同里面几十人被泥石流吞没,包括黄国将。事后叶应亭哭诉:“早知这样,我绑也要把他绑走。”
    事实上,当时的白鹤滩镇已经笼罩在一片紧张空气之中。
    早在下午5点05分,宁南县国土资源局就给各乡镇发出一条预警短信:“据县气象局预报,我县未来24小时有中雨天气,局部地区有暴雨、强雷暴、冰雹,地质灾害为‘可能性大的’4级。”
    白鹤滩镇干部随即转短信、打电话,向各村干部、监测员提出预警,由村通知到组,由组通知村民。
    近一个月来降雨不断,让他们产生了警觉。前一天,镇党委书记张振宇带干部去山里查看,发现土里在往外冒水,有几个地方发生了小型塌方。白鹤滩向来地质灾害多,两年前就发生过一次泥石流,距矮子沟只有数百米。
    这个危机四伏的雨夜,晏子酒家仍是一片平静,静得令人不安。
    来自云南巧家的李立高和同为农民工的儿子李磊住在这里。这天他睡得早,夜里11点多儿子去上夜班时,他醒了一次,去厨房吃了碗面,又接着睡。
    此时,距泥石流爆发只剩不到7小时。
    后来作为幸存者之一,李立高带着满身伤痕,坐在医院病床上说,事先没有任何人通知我会有什么灾害。
    跟他同住一屋的13个工友中,11个再没有见到。
    晏子酒家仅有5名生还者,记者采访到了其中4人,他们表达了同样的信息:没有接到预警。
    其实,27日下午6点半,白鹤滩镇镇长江浓华就以镇政府名义,将那条预警短信转发给了白鹤滩工程建设筹备组的胡念初,还特别加上一句:“请贵公司加强高线路和电站建设影响区的监控。”
    据开发建设白鹤滩水电站的中国三峡集团公司提供的数据,目前工程区施工人员共2870人。但前期工程启动以来,负责与白鹤滩镇政府接洽的始终只有胡念初一人,他也成了这次从地方政府渠道接到预警信息的唯一一人。
    28日清晨5点多,雨突然变大,电闪雷鸣。矮子沟沿线的和平村干部和监测员纷纷奔出家门,打电话,喊,敲锣打鼓,叫大伙起床,紧急撤离。
    6点刚过,伴随着山摇地动的巨大轰鸣,泥石流来了,浪头足有5层楼高,和平村2组陈必学养的十几只鸽子都没来得及展翅逃生。一辆挖掘机被卷走了,滑行速度竟然比岸上人跑得还快。
    所幸,有所准备的117户557名村民,全部按照一个月前演练的路线安全撤离。
    晨光初现的雨幕中,泥石流如一头黑色巨兽,直扑沟口的晏子酒家。
    那里,仍是一片毫无警觉的平静。
    随意按下手机删除键,一条逃生渠道就此掐断
    胡念初接到预警短信后是怎么处理的?
    他删掉了。
    面对记者的追问,他提出两点理由:第一,那只是一条一般的公用气象短信,太笼统,没多大意义。第二,他与镇政府的工作联系仅限于征地,防汛不是他的职责,他没有义务去转发。
    对此,白鹤滩镇的干部并不认可。
    今年入汛后,5月15日至16日,镇政府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因工程建设新增隐患点摸底排查,作为三峡集团公司白鹤滩筹备组代表参加的是胡念初。6月26日,镇里发现地质险情后,请胡念初来实地查看,他也来了。“怎么能说他跟防汛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胡念初随意按下手机删除键,施工人员的一条逃生渠道就此掐断。
    事实上,这并非唯一的预警渠道,白鹤滩工程业主方三峡公司也有一套安全体系。
    对于这座规划装机规模仅次于三峡的巨型水电站,三峡公司设立了正规的筹备机构。由其下属的金沙江水文气象中心经常性地提供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各建设管理单位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施工承包商以及安全部门。而承包方水电四局、再包方3号公路项目部,又分别设立了质量安全机构。
    “我们的安全体系是很健全的。”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筹备组临时党委书记王世平说。
    如此层层设防,为什么这次还是没有防住灾害?
    王世平说,27日晚至28日,金沙江水文气象中心曾8次发出预警短信。
    记者数了一下,在泥石流之前发出的有4次,最早一条是凌晨3点多,都提到了“未来有大雨”。发送范围是69个各方面工程负责人,其中就有水电四局白鹤滩施工局的3个副局长,他们理应通知包括晏子酒家那些工人在内的下属施工队。
    实际情况如何呢?
    第一负责人、水电四局白鹤滩施工局常务副局长龙章鸿当时正在云南昆明出差,他看到短信是在早上睡醒之后,惨剧已经发生。
    在白鹤滩值班的另外两个副局长又是怎样反应的呢?
    接受采访时,龙章鸿提出了一个令记者瞠目的答案:“那两个副局长根本没有收到短信。”
    收到预警的不在家,在家的都没收到预警--竟有这样的巧合?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与龙章鸿同时接受记者采访的王世平也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我们肯定是发了的。”
    “他们的确没有收到。”龙章鸿坚称。
    至此,施工队的另一条预警渠道也被掐断。
    不管预警短信是否果真出现了技术故障,面对如此严重灾害的威胁,把数千员工的生死存亡仅仅托付给一条短信,这已表明防灾意识的薄弱。在不少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外来施工者不了解情况,疏于防范,管理者尤其需要加强监管。
    痛定思痛,灾难预警不能只写在纸上
    侥幸生还的农民工张海至今对卷入泥石流那一瞬记忆犹新:像被扔进了洗衣机滚筒,上下翻腾,石头撞在身上,口鼻呛满了泥沙。他说:“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住在那里半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预警系统。”
    几位幸存者都反映,公司、包工头从来没有对这些工人进行过防灾教育,没有组织过避灾演练。
    耐人寻味的是,这次灾害中,住在矮子沟上游导流洞工棚内的38名白鹤滩工程人员也安全撤离,帮助他们撤离的是当地村民,而不是他们的上级领导。撤离时,他们睡意未消,只穿个裤头。村民拿出自己的衣服,披在了他们瑟瑟发抖的身上。
    另一个细节从侧面说明了这些工人防灾意识的缺乏。
    就在晏子酒家被淹之时,仅六七十米外山坡上的一户农家里正睡着约20个施工队员及家属。警觉的房东夫妇用脚踹开门,把他们从床上拉起来之后,他们竟不知逃生,还好奇地爬到房顶上去看。
    管理混乱,是白鹤滩工程方灾害预警失效的深层原因之一。这里驻扎着众多施工队,很多租住在三峡公司营地外面。对于他们住点的安全情况,业主方和承包方并不掌握。这次灾难发生后第三天,三峡公司又从有灾害隐患的几个住点清理出来193人。
    近年来,在极端天气频现、地质灾害多发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和企业制定了种种预案。如何让预案产生实效而不只是写在纸上?
    什么时候企业才能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把员工的安危放在首位?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宋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灾害预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