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与如何练台球出杆稳定性姿势之间的关系

3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打台球的好处和坏处 打台球的正确击球姿势_腾牛健康网
腾牛健康网: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打台球的好处和坏处 打台球的正确击球姿势
导读:在现代生活中,打台球是很常见的一种休闲运动,很多人都会经常打台球,尤其是男性朋友们。打台球能培养专注力,预防颈椎病,还能强健脑力,健身减肥。因而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打台球。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都会经常打台球,台球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健身运动。打台球的运动强度适中,健身效果好,因而深受年轻人的喜欢。那么打台球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打台球的好处培养专注力打台球能培养你的精神专注力,这是因为打台球比拼的是你对脑力和肌肉的控制力,几个小时内你都要精神高度集中,不受外界任何事物打搅,久而久之专注力就会提高。健身减肥打台球不是剧烈运动,整个打球过程中一直都是慢速有氧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没有特别的要求。科学统计显示,打1小时台球相当于步行1.5公里,同时当你弯下身体打球时,每一次击打动作都会使腰部、臀部及手臂都得到了充分的运动,可以有一定的健身减肥效果。预防颈椎病长期坐办公室的人,身体得不到充分锻炼,最易受腰、颈、肩周疾病之扰。台球运动需要不停地俯身、抬头、转腰、提肩,对腰、颈、肩周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打台球需要不断走动,反复弯腰,同时还能起到按摩肠道的作用。修身养性打台球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慢慢的这项运动就教你沉着冷静,学会控制自己的心理波动和情绪起伏。安全性高台球是室内运动,不受季节气候影响,没有安全隐患。基本没有什么意外伤害,一个人可以练习,三、五个人也可共同参与。强健脑力如果说,棋类运动考验的是人的智能,田径运动挑战的是人的体能,台球运动则是力与智的结合,台球融入了数学和力学的知识,加上不同的杆法、战术、谋略,既是一种身体的运动,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真正融艺术、技术和体力于一体。健身兼健脑!打台球的坏处打台球基本没有坏处,只是姿势不对的时候容易手腕疼。另外,如果别人上杆的时候,你站在后面容易被打到,不过这种情况也不能算是打台球的坏处。打台球的正确击球姿势打台球的击球姿势是一项基本功。击球时,身体要面向所击的主球与目标球,站立时左脚向前,右脚稍后一点,两脚之间形成50度夹角,也可站立成丁字步,侧身向球台,左脚前,右脚后,两脚之间形成80度左右夹角。两种站法是击球中常用的,第一种更普遍,初学者往往喜欢站丁字步,其实八字步更有利瞄准,站丁字步只在击某些球时才用。击球时,要全身放松,只在击球一瞬间才使劲,脚站的宽度应与肩齐宽,使身体平衡。身体要正面向球台,击球时弯腰,身体向前俯,这时要注意全身的重心要压在脚上,而不能前移到手上,把重心压在手上会影响击球,要使全身安稳平衡。台球的特点适宜人群广台球是一项老少皆宜,适合于各文化层次的既富有消闲性又具有知识性的球类活动。它具有愉悦性,掌握了各种杆法技术,打起来得心应手,成功率日见提高,更是令人心醉的一项活动。练气作为一项绅士运动,台球的环境、装束、行为、礼仪无不体现着高贵儒雅之风。打台球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气质,优雅推杆之间风采尽显。台球会让人克服心浮气躁,慢慢变得沉着冷静,控制情绪起伏,养成良好的习惯。练脑台球是一项高智商的运动,需要有对于整个局面的连续思考和预判能力,需要精确细算,需要有良好的布局,整个过程中融合了数学、力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比其他的球类活动更能锻炼大脑思维。练体这项好处主要是针对于喜欢台球的女性。打球的标准姿势不仅让女性的曲线看上去挺直优雅,一举一动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对她们的腰部、臀部以及手臂形成锻炼,让这三部分更趋完美,算得上是塑造形体的一项好选择。练身台球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局部的运动和锻炼,而是全身的协调能力。每击打一个球,眼睛、颈椎和肩部都需要与上肢、腰部以及下肢良好地协调与配合。经常参与这项运动,不但能提高眼力,还能改善自身的协调性和对身体各关节的控制能力。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大师级关于姿势的诠释
网上偶然看到的&&& 棒极了&&& 和约翰斯宾塞对于姿势的看法是一个套路的&& 但是比老斯要刻意些
不过总比&&&& 现在那些对姿势入了魔的技术贴要好
原书& 不知道是谁写的&&& 必然是个英国人&& 而且水平应该相当之高& 署名David
我曾经几次跃跃欲试&&& 写写姿势实际是个什么作用& && 写写自然流畅的击打其实才是王道&&& 跟台球区的朋友们说说&&&&& 以免像我曾经一样误入研究姿势&&& 球技停滞不前&&& 自信心极度丧失的歧途&
无奈个人水平有限&&&&几次想动笔&&& 都觉得内容实际太庞杂&&& 这套理论&&&& 看似简单& 实际解释清楚& 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好了&& 有大师们来说&& 要比我说好一万倍
很多事情&&& 连天天研究姿势的姿势帝们&& 他们自己也无法自圆其说
比如& 为什么丁俊晖的姿势越发标准&&& 球却愈发的差&&& 为什么打不过那个背弓的像虾米一样的英国街头青年&&
比如&& 国产斯诺克选手姿势一个比一个标准&&&&苦练不辍&&&&& 为什么他们打不过马克艾伦& 甚至打不过柯普
比如 现实中的球友 天天研究奥沙发力的&& 发力却最僵硬或者精确度很差&&& 天天研究标准姿势想稳定击打的 却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呢
比如& 为什么罗尼& 后来姿势越来越标准&& 可他说过& 最怀念以前弯腰就能打进的那种球感
比如&& 国内的斯诺克教学&& 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所谓标准体系在教学者&& 为什么教出来的人&& 还是打不过英国人&&&& 实际的情况是&& 他们的教学理论与英国人渐行渐远
希望这文能给台球区的球友们一点启发
只要平衡得好,我认为姿势并不是通常所讲的那么重要。 我们是人而不是死板的机器,所以每个人的姿势都会有不同。就拿高尔夫球运动来说,老虎.伍兹,大卫.杜维和科林.蒙特哥马利准备击球(瞄准调整并用球杆瞄准)的姿势都不一样,但相同的目的是将球直线击出。 斯诺克也是一样。 我不相信有两个同等水平的职业球手所采用的姿势是相同的,但都能做到正确的直线出杆。没有必要太强调要后脚放这里、前脚踩在那里,又或者说,一定要手肘在击球后怎样、某一个的握杆方式等等。 关于姿势,只要按照公认的方法就可以了。在准备击球时,最好是用后腿作支撑、向前俯身以及曲起前腿,合理地分布好身体的重量(平衡以及自己觉得自然舒适)。当摆臂运杆的时候,静止身体不要晃动,不要再理会姿势(忘记它),集中精神到试杆的直线运动。此时,史蒂芬.戴维斯讲过:假如有人想推倒这个姿势的人,只有唯一向前的机会,而不会有左、右、后倒的可能。 把球杆放在击球线路上,同时,选取一个便于使用主眼的姿势将视线自然地落在球杆上,使到球杆和视线是在同一直线的。(无论使用左眼、右眼或者双眼作为主眼)。 继而下来要注意的一点,当球杆固定在正确的击球线路后,将身体靠向球杆,这要比先确定身体的位置,然后才将球杆靠向身体要好,因为不这样做的话,要做微调就很困难了。 99%的球手使用这个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身体靠向球杆,直到球杆仅仅轻擦过身体,可以感觉到球杆是在一个熟悉的地方,会安心地感觉到每次都在使用相同可靠的动作组合。 下面要讲的是:连贯性,这是重点。 做好前面的动作,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连贯地要将脸对着击球线路,不要再理会因身体和脚正在形成的既定位置以及产生的俯角(姿势)。 史蒂夫.戴维斯,史蒂芬.亨德利和约翰.帕罗特全部都是这样做的,同时也是与很多教科书教条不一样的地方。 约翰.斯宾塞和雷.瑞都不会扭转身体,因此他们的后脚几乎是直角对着射击方向(这种姿势同样被很多教练所推荐),他们只是稍微地向右移动一点,这样做,与乔.戴维斯的理论相背离,同时,他们的前架手是弯曲着自然地完全放在球桌上的,也与乔所要求直的前手理论不一样。 图1和图2示范了两种有关后脚的不同姿势,对于出杆来说没有任何的差异,证明脚的位置并不是十分重要。 在图3和图4中,职业球手李阁.罗宾森示范了史蒂夫.戴维斯的姿势。图3是他以前使用的双脚排列成行的姿势,图4是他现在使用的姿势,他使用两种姿势都获得过世界冠军,关键是在于他无论使用那种姿势都注重脸向击球的线路。 值得记住,要打在球桌中间的较远的母球,很多球手都会俯下身将手尽量延伸过去,这就不可避免使身体对着击球线路而不能把脸完全对着。如果在不得不要这样做的时候能做到“脸对着”,那么就一定能打好这球。 球手要放下先前的章节所讲过的,不要限制在一般的理论。有必要的话,只要能够达到目的都可以尝试并找到另一种方法。 “适合一个球手的姿势并不必然适合其他球手". 发现姿势是最适合自己的,就不要模仿其他人。要不断尝试和调整在球台上的意外和变化。 David 23/07/2002
这些回帖亮了
下面是我个人的点评版,红字为点评部分
只要平衡得好,我认为姿势并不是通常所讲的那么重要。 我们是人而不是死板的机器,所以每个人的姿势都会有不同。就拿高尔夫球运动来说,老虎.伍兹,大卫.杜维和科林.蒙特哥马利准备击球(瞄准调整并用球杆瞄准)的姿势都不一样,但相同的目的是将球直线击出。 (标准姿势的鼓吹者们,认为自己可以变成机器,无所不能的精确击打)斯诺克也是一样。 我不相信有两个同等水平的职业球手所采用的姿势是相同的,但都能做到正确的直线出杆。没有必要太强调要后脚放这里、前脚踩在那里,又或者说,一定要手肘在击球后怎样、某一个的握杆方式等等。 (事实情况也是如此)关于姿势,只要按照公认的方法就可以了。在准备击球时,最好是用后腿作支撑、向前俯身以及曲起前腿,合理地分布好身体的重量(平衡以及自己觉得自然舒适)(99%认为自己击球不准是因为后手不直的人,连重心分布平衡的门都没摸到,斯诺克里最难的做到的东西就是最简单容易让人忽视的东西。如果你中枪,那么请好好想想这段话)。当摆臂运杆的时候,静止身体不要晃动,不要再理会姿势(忘记它),集中精神到试杆的直线运动。(这是研究标准姿势的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注意力自然上前)此时,史蒂芬.戴维斯讲过:假如有人想推倒这个姿势的人,只有唯一向前的机会,而不会有左、右、后倒的可能。 把球杆放在击球线路上,同时,选取一个便于使用主眼的姿势将视线自然地落在球杆上,使到球杆和视线是在同一直线的。(无论使用左眼、右眼或者双眼作为主眼)。 (简单说来就一句话,怎么看的清楚怎么瞄)继而下来要注意的一点,当球杆固定在正确的击球线路后,将身体靠向球杆,这要比先确定身体的位置,然后才将球杆靠向身体要好,因为不这样做的话,要做微调就很困难了。 (杆配合进球线,而人是去配合杆)99%的球手使用这个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身体靠向球杆,直到球杆仅仅轻擦过身体,可以感觉到球杆是在一个熟悉的地方,会安心地感觉到每次都在使用相同可靠的动作组合。 下面要讲的是:连贯性,这是重点。 做好前面的动作,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连贯地要将脸对着击球线路,不要再理会因身体和脚正在形成的既定位置以及产生的俯角(姿势)。 史蒂夫.戴维斯,史蒂芬.亨德利和约翰.帕罗特全部都是这样做的,同时也是与很多教科书教条不一样的地方。 约翰.斯宾塞和雷.瑞都不会扭转身体,因此他们的后脚几乎是直角对着射击方向(这种姿势同样被很多教练所推荐),他们只是稍微地向右移动一点,这样做,与乔.戴维斯的理论相背离,同时,他们的前架手是弯曲着自然地完全放在球桌上的,也与乔所要求直的前手理论不一样。 图1和图2示范了两种有关后脚的不同姿势,对于出杆来说没有任何的差异,证明脚的位置并不是十分重要。 在图3和图4中,职业球手李阁.罗宾森示范了史蒂夫.戴维斯的姿势。图3是他以前使用的双脚排列成行的姿势,图4是他现在使用的姿势,他使用两种姿势都获得过世界冠军,关键是在于他无论使用那种姿势都注重脸向击球的线路。 值得记住,要打在球桌中间的较远的母球,很多球手都会俯下身将手尽量延伸过去,这就不可避免使身体对着击球线路而不能把脸完全对着。如果在不得不要这样做的时候能做到“脸对着”,那么就一定能打好这球。 球手要放下先前的章节所讲过的,不要限制在一般的理论。有必要的话,只要能够达到目的都可以尝试并找到另一种方法。 “适合一个球手的姿势并不必然适合其他球手". 发现姿势是最适合自己的,就不要模仿其他人。要不断尝试和调整在球台上的意外和变化。 David 23/07/2002
[&此帖被gingers在 08:40修改&]
下面是我个人的点评版,红字为点评部分
只要平衡得好,我认为姿势并不是通常所讲的那么重要。 我们是人而不是死板的机器,所以每个人的姿势都会有不同。就拿高尔夫球运动来说,老虎.伍兹,大卫.杜维和科林.蒙特哥马利准备击球(瞄准调整并用球杆瞄准)的姿势都不一样,但相同的目的是将球直线击出。 (标准姿势的鼓吹者们,认为自己可以变成机器,无所不能的精确击打)斯诺克也是一样。 我不相信有两个同等水平的职业球手所采用的姿势是相同的,但都能做到正确的直线出杆。没有必要太强调要后脚放这里、前脚踩在那里,又或者说,一定要手肘在击球后怎样、某一个的握杆方式等等。 (事实情况也是如此)关于姿势,只要按照公认的方法就可以了。在准备击球时,最好是用后腿作支撑、向前俯身以及曲起前腿,合理地分布好身体的重量(平衡以及自己觉得自然舒适)(99%认为自己击球不准是因为后手不直的人,连重心分布平衡的门都没摸到,斯诺克里最难的做到的东西就是最简单容易让人忽视的东西。如果你中枪,那么请好好想想这段话)。当摆臂运杆的时候,静止身体不要晃动,不要再理会姿势(忘记它),集中精神到试杆的直线运动。(这是研究标准姿势的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注意力自然上前)此时,史蒂芬.戴维斯讲过:假如有人想推倒这个姿势的人,只有唯一向前的机会,而不会有左、右、后倒的可能。 把球杆放在击球线路上,同时,选取一个便于使用主眼的姿势将视线自然地落在球杆上,使到球杆和视线是在同一直线的。(无论使用左眼、右眼或者双眼作为主眼)。 (简单说来就一句话,怎么看的清楚怎么瞄)继而下来要注意的一点,当球杆固定在正确的击球线路后,将身体靠向球杆,这要比先确定身体的位置,然后才将球杆靠向身体要好,因为不这样做的话,要做微调就很困难了。 (杆配合进球线,而人是去配合杆)99%的球手使用这个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身体靠向球杆,直到球杆仅仅轻擦过身体,可以感觉到球杆是在一个熟悉的地方,会安心地感觉到每次都在使用相同可靠的动作组合。 下面要讲的是:连贯性,这是重点。 做好前面的动作,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连贯地要将脸对着击球线路,不要再理会因身体和脚正在形成的既定位置以及产生的俯角(姿势)。 史蒂夫.戴维斯,史蒂芬.亨德利和约翰.帕罗特全部都是这样做的,同时也是与很多教科书教条不一样的地方。 约翰.斯宾塞和雷.瑞都不会扭转身体,因此他们的后脚几乎是直角对着射击方向(这种姿势同样被很多教练所推荐),他们只是稍微地向右移动一点,这样做,与乔.戴维斯的理论相背离,同时,他们的前架手是弯曲着自然地完全放在球桌上的,也与乔所要求直的前手理论不一样。 图1和图2示范了两种有关后脚的不同姿势,对于出杆来说没有任何的差异,证明脚的位置并不是十分重要。 在图3和图4中,职业球手李阁.罗宾森示范了史蒂夫.戴维斯的姿势。图3是他以前使用的双脚排列成行的姿势,图4是他现在使用的姿势,他使用两种姿势都获得过世界冠军,关键是在于他无论使用那种姿势都注重脸向击球的线路。 值得记住,要打在球桌中间的较远的母球,很多球手都会俯下身将手尽量延伸过去,这就不可避免使身体对着击球线路而不能把脸完全对着。如果在不得不要这样做的时候能做到“脸对着”,那么就一定能打好这球。 球手要放下先前的章节所讲过的,不要限制在一般的理论。有必要的话,只要能够达到目的都可以尝试并找到另一种方法。 “适合一个球手的姿势并不必然适合其他球手". 发现姿势是最适合自己的,就不要模仿其他人。要不断尝试和调整在球台上的意外和变化。 David 23/07/2002
[&此帖被gingers在 08:40修改&]
没有图吗,图1,2,3,4。
我还在入门,定位业余,打得舒服就好
引用2楼 @ 发表的:
没有图吗,图1,2,3,4。
我还在入门,定位业余,打得舒服就好
实际那些图都不用看
看wpbsa教程或者戴维斯的教程都可以
引用3楼 @ 发表的:
实际那些图都不用看
看wpbsa教程或者戴维斯的教程都可以
斯洛克疯子
默默的推荐了
阿兰休斯顿是投篮姿势最标准的球员
但是他不是投篮最准的球员
马里昂投篮最不标准
也比霍华德罚球命中率高几十个点
值得记住,要打在球桌中间的较远的母球,很多球手都会俯下身将手尽量延伸过去,这就不可避免使身体对着击球线路而不能把脸完全对着。如果在不得不要这样做的时候能做到“脸对着”,那么就一定能打好这球。
这段我没完全看懂,身体对着击球路线是什么意思
求解释
姿势最准不管用啊 投的准才管用么
最典型的就是赛尔比,瞄准的时候这晃啊晃的,居然这么准。。。
引用7楼 @ 发表的:
值得记住,要打在球桌中间的较远的母球,很多球手都会俯下身将手尽量延伸过去,这就不可避免使身体对着击球线路而不能把脸完全对着。如果在不得不要这样做的时候能做到“脸对着”,那么就一定能打好这球。
这段我没完全看懂,身体对着击球路线是什么意思
求解释
简单解释给你
最重要的就是手眼配合
打这种球的时候
人会下意识的多伸展以便更接近和实在的击打到母球
而往往忽视了眼的配合
你应该比较容易懂
什么姿势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出杆那一下要稳定。。
引用10楼 @ 发表的:
简单解释给你
最重要的就是手眼配合
打这种球的时候
人会下意识的多伸展以便更接近和实在的击打到母球
而往往忽视了眼的配合
你应该比较容易懂
明白了
就是
光把身子靠上去但是眼没跟上去
对吧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明白了
就是
光把身子靠上去但是眼没跟上去
对吧
姿势是整体协调
手眼配合是核心
我没法告诉你具体怎么做
手眼的配合
身子靠的不对
眼无法跟上去
一定要放线开始就注重感受手眼的协调
我只能大概说是这个意思
引用13楼 @ 发表的:
姿势是整体协调
手眼配合是核心
我没法告诉你具体怎么做
手眼的配合
身子靠的不对
眼无法跟上去
一定要放线开始就注重感受手眼的协调
我只能大概说是这个意思
明白了,多谢解释
姜哥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楼上一定是群里的吧,哈哈
99%认为自己击球不准是因为后手不直的人,连重心分布平衡的门都没摸到,斯诺克里最难的做到的东西就是最简单容易让人忽视的东西。如果你中枪,那么请好好想想这段话
我就属于这99%认为自己后手有问题的...后手一直略微内翻,并且感觉发不出很平滑流畅的力,总是有点硬
深夜顶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看来下次我不能再这么吹毛求疵了
引用17楼 @ 发表的:
99%认为自己击球不准是因为后手不直的人,连重心分布平衡的门都没摸到,斯诺克里最难的做到的东西就是最简单容易让人忽视的东西。如果你中枪,那么请好好想想这段话
我就属于这99%认为自己后手有问题的...后手一直略微内翻,并且感觉发不出很平滑流畅的力,总是有点硬
没错,我中枪了。。。总是凭感觉在打,但是一不准了就找后手的毛病
我的腿总是出现问题!也许是站位描点弄的 总之现在姿势很不好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318人参加团购289.00元&639.00元
1127人参加团购96.00元&229.00元
1109人参加团购249.00元&690.00元
280人参加团购358.00元&899.00元
392人参加团购1179.00元&1399.00元
273人参加团购259.00元&569.00元
256人参加团购559.00元&1099.00元
63人参加团购99.00元&329.00元
114人参加团购26.00元&147.00元
783人参加团购119.00元&329.00元
152人参加团购286.00元&699.00元
692人参加团购75.00元&259.00元12点全面解析台球姿势
解释:找出自己站立的位置。
要点:手握球杆指向白球并尽量靠近,以不碰球为限;
确保球杆与击球方向同一直线;
通常从此视线不再离开击球线;
2.站位(重心脚)
解释:主要承受身体重量的脚,如右手握杆即为右脚。
要点:此脚最好绷直,垂直,以感觉边臀突出为佳;
重心脚应站在球杆的左侧位置;
脚尖通常指向白球以舒适为准;
腰间通常对正握杆的位置;
3.站位(平衡脚)
解释:支撑身体平衡的脚,如有需要亦为重心脚,如右手握杆即为左脚。
要点:重心脚站好之后平衡脚前跨小步,近似“稍息”般跨出;
请确保前跨幅度足够两脚前后分明;
两脚距离通常与肩阔度相等;
左边臀往后转动则可带动膝部调节;
以膝部向外感觉开扬为佳;
解释:支架球杆前端部分的手,包括手肘部分,亦为支撑身体平衡的一个点。
要点:手架位置通常与白球距离一掌左右;
该手拱起拇指与食指紧贴形成叉状支架球杆;
该手除非有球阻挡否则不应完全伸直;
该手应当保持一定的弯度(约160°)并有可调节性;
弯度的大小可以调节身体重心的前倾或后移;
5.调整(重心)
解释:完成以上姿势之后对重心作出的调整。
要点:确保重心脚、平衡脚、手架、及身体重心稳定;
如果存在无法调整的问题亦可重复以上步骤重新站位;
务求达到身体平衡重心感觉良好;
6.调整(握杆)
解释:对握杆的位置及力度作出的调整。
要点:如击中白球时可前臂垂直则为最佳握杆位置;
用虎口夹杆其他三指为辅;
力度适中不松不紧;
务求达到手与球杆融为一体感觉自然;
解释:反复抽杆并对整体姿势进行最后的确认并作出微调。
要点:再次检查重心脚、平衡脚、手架、握杆、及重心;
用固定平稳的抽杆速度保持击球的节奏感;
调整呼吸的速度保持均匀;
调整心态的平衡确保全心投入;
调整击球的方向找出入球点;
调整击球的点位及力度感觉白球的方向和线路;
确保整体姿势不会影响出杆;
确保虎口、手腕、前臂能形成直线;
确保握杆的手也包括肩部与球杆在同一直线上;
完成姿势调整后除握杆的手外身体必需要保持固定状态;
解释:停止抽杆后球杆停顿于靠近白球的位置。
要点:注意力集中于白球;
感觉击球的厚薄度;
感觉入球的线路;
感觉白球的线路;
解释:前停之后的最后一次抽杆。
要点:抽杆距离能短则短;
抽杆的同时感觉击球的力度大小;
确定抽杆的距离;
解释:出杆之前的停顿。
要点:注意力集中于目标球;
停顿的时间永远不要比平时短;
需要保持一贯的节奏感;
完全放松整个后手;
感受球杆的重量准备将其抛出;
解释:虎口轻夹球杆直线向前抛出。
要点:出杆击球要用球杆本身的重量,即是杆力;
出杆击球不能用暴力,也不能用手的力;
出杆务必做到绝对的直;
出杆时除握杆的手外身体其他任何部分必需要保持固定状态;
出杆时高度集中精神如有分神则应重新调整;
出杆前注意力应集中于目标球上,切勿转移到白球的走位以免影响准度;
解释:击球后球杆保持向前直送延长皮头与白球的接触。
要点:送杆的长短是决定穿透力的因素之一;
但并不是所有的击球都需要送杆;
解释:完成所有击球动作之后身体保持静止状态。
要点:除非容易造成犯规否则应该保持身体静止看球;
用以防止过早起身影响出杆;
如此可以形成良好的击球习惯;
正确的击球步骤:
我们必需要用固定的节奏来完成以上动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球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