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我和渭华起义纪念馆怎么样1500字社会实践报告

缅怀革命先烈,共担青年责任|“渭理秉烛”实践队赴渭华起义纪念馆参观学习
7月21日下午,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段利兵、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渭理秉烛”社会实践调研队带队老师雷晓维、实践队员一行20人乘车来到渭华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华县高塘塬上,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渭华起义是工农群众和军队相结合,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起义之一。1928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在中国省委领导下渭华起义爆发,虽然起义最终被残酷镇压,三百多名渭华儿女在这场斗争中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但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西北反动统治阶级的嚣张气焰,鼓舞了西北人民的斗志,汲取了武装斗争的经验。今天,实践队员来到这里,希望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认识到自己作为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首先,大家来到渭华起义纪念塔,认真阅读了渭华起义烈士纪念碑碑文,了解了烈士在起义中的英勇事迹。进入陵园,墙壁上是英烈们的姓名及生平简介,15岁、16岁、20岁……如此年轻的生命长眠于此,深深触动了大家的心,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更加感到作为青年学子重任在肩。
从纪念塔出来,大家来到了渭华起义陈列大厅。七间展厅被分为四个板块:风云变幻、武装暴动、西北壮歌和丰碑永存,展示了渭华起义从准备到兴起、最后被残酷镇压的过程,歌颂了刘志丹、唐澍等一大批革命烈士在这场起义中的光辉事迹。讲解员为大家详细讲述了渭华起义的始末,大家对这场起义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对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牺牲自我的精神更加敬畏。
最后,队员们来到渭华起义旧址。一进门,“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石砖铺就的十五个大字及三个感叹号格外醒目,展示着革命先烈们不畏强暴、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在革命烈士的旧居里,唯有一张床铺两把椅子一张书桌,陈列如此简单但生命却如此不凡。在狭窄的烈士殉难井里,长眠着被敌人残忍杀害的革命烈士,那口井诉说着英雄的悲歌,一次次地叩击来访者的心灵。
从渭华起义纪念馆走出来,大家无限感怀。那些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永远是人们心灵的丰碑。瞻仰遗迹、缅怀先烈,能够使大家潜移默化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经受先烈人生境界与独特人格魅力的熏陶和洗礼,增强爱国爱党的思想观念,提高青年们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而激发他们以革命先烈为楷模,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正文
“重温党史,铸我党魂”社会实践队再赴渭南实地调研
&&(点击: )
&& “渭华起义的网络宣传工作还是要依靠你们年轻的一代啊,真正地将渭华起义变成陕西省的一块招牌!”渭华起义纪念馆馆长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地印刻在了我们心中。9月8日,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重温党史,铸我党魂”社会实践调研队再次来到了渭南进行实地考查,队员们分成两队分别去渭南市文物旅游局与渭南师范学院的校史馆进行资料的收集。
&&& 9月9日上午,瓢泼大雨不期而至,队员们冒雨再次去了位于高塘县的渭华起义纪念馆进行深度挖掘。纪念馆馆长史小红热情接待了我们,耐心地解答了队员们心中种种的疑惑。谈到渭华起义纪念馆从二十年前的仅13坪的旧址逐步发展为现在体系完备占地600坪的文物兼旅游单位时史小红馆长感慨万千,并表示将来纪念馆还会建成更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其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这几年来,当地政府对于渭华起义的宣传也在逐步加强,由从前的重大节日上街宣传,到拍摄文献纪录片、电视连续剧,由集体组织参观到现在的游客自发的前往参观,当地政府可谓一直在努力。与此同时,渭华起义纪念馆也和西北工业大学共同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部分教授及学生合作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将渭华起义宣传推广。馆长对队员们提出了许多期望,希望能够借助我们年轻一代人的力量打造“渭华起义”品牌,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临渭区的党史党情研究室,史进军老师热情的向同学们介绍了他所了解到的渭华起义细节。老师顺着队员们的思路,将他们对渭华起义所做的研究一一讲解给同学们听,期间还认真地解答了队员们对于渭华起义宣传工作方面的疑惑。同样的,老师也由衷的希望我们能够为渭华起义精神能够在大学生心中扎根,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这一在西北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起义。
&& 离开渭南市的路上,队员们都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是无需多言的,但是如何才能不辱使命,将不仅渭华起义、乃至陕西省的红色文化传承下去?
&& 走访红色旅游地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是为了将这一份革命的火种继续接力下去,用我们年轻一代的力量更好地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发扬。
&&&&&&&&&&&&&&&&&&&&&&&&&&&&&&&&&&&&&& (撰稿人:全湘 姚经纬审稿人:袁源)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道办东祥路电话:029-&&邮编:710129实践调研||神州殷殷雷,世间星星火 ——赴渭华起义纪念馆参观学习
神州殷殷雷,世间星星火
——赴渭华起义纪念馆参观学习
为响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号召,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优秀青年,西北工业大学“重温党史,铸我党魂”社会实践调研队于7月10日赴陕西渭南市开展暑期阶段的社会调研活动。
七月盛夏,太阳炙烤着大地。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实践调研小组,在姚经纬老师的带领下,一行十人乘车前往渭华起义纪念馆。下午两点伴随着纪念馆工作人员的热情讲解,此次参观活动便正式拉开帷幕。起义展馆一共分为四个展馆:风云变幻——渭华起义前奏曲、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西北壮歌——浴血奋战渭华原、丰碑永存——渭华起义英烈谱。
短短一个小时的讲解让我们对渭华起义从不甚了解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直至最后大家都心中感慨万千,心中对于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溢于胸膛。在讲解结束后同学们兴致高涨地向讲解员提出自己心中疑问和想法。这一问一答的简短互动中,我们还得知了不少与起义相关的历史细节。
随后,一行人继续参观了渭华起义遗址。真正身临革命故居,同学们更能感受先烈们奋战之不易,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愈加深厚。“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为革命牺牲精神永存!”等口号久久回荡在耳畔。行至最后,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来到渭华起义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作为西北大地的学子,宣传和推广渭华起义这一西北地区发生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起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在与所在与华州区高塘镇分管宣传工作的王副镇长交流时,他对我们表示,“欢迎以后有机会常来华州,把我们华州推向外界”。深刻了解和挖掘渭华起义不仅是革命精神在大学生之中的发扬,更是对我国伟大革命事业的传承。渭华起义纪念馆的参观结束了,但我们对革命精神的追寻才刚刚开始……
编辑:施佳贝
撰稿:全湘,成倩倩,戴悦晨,施佳贝
摄影:戴悦晨
审核:姚经纬
版权所有,请勿随意转载,
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探访革命旧址,礼敬渭华英魂”西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调研队赴渭华起义纪念馆参观学习
西工大新闻网7月13日电(胡欣怡 成山 吴晓涵)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于7月8日组织党员和团员赴渭华起义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实践。
调研队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渭华起义纪念馆陈列馆和革命旧址。从革命战斗用过的兵器到烈士的遗物,从塔山军事据点的成立到刘志丹等人的北上,队员们被带回到那个战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国民党血腥残酷的迫害与革命军不屈不挠的斗争构成一幅幅战鼓雷鸣、硝云弹雨的画卷。最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石铺标语后面的一口秦东地区常见的水井,国民党反动派将被捕的革命战士残忍迫害并抛尸井中,鲜活生命的逝去使普通的水井增添了悲壮色彩,在老槐树的见证下接受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民众景仰。
在本次活动的最后,调研队有幸采访到了渭华起义纪念馆的馆长。馆长在详细介绍渭华起义纪念馆的现状与渭华起义的史实之后,深度解析了国家级保护文物“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巨幅标语的背景与内涵,解释了标语中“踏着”、“赶快”与“同志们”等字词的深层含义。接下来,馆长着重强调了红色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青少年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树立报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调研队队员们都感慨颇深。调研队队员王孜航表示“渭华起义中涌现了一大批如刘志丹、王尚德、唐澍等革命英雄,宣传这些英雄事迹,能够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更多的人传承红色基因,投身国家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烈士们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是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不竭动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将这种红色基因传承下去,铭记渭华历史,弘扬渭华精神,做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新时代青年。
(审稿:袁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观渭华起义纪念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