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不直接维旺迪收购育碧碧?而是保持合作关系?

不知道是不是已经火星了

转自:百家号的一篇文章

题目:育碧:财报、新Logo、E3 以及它的灭顶之灾


如果今年没撑过去,这一届 E3,或许就要成为这家大厂最后一次以独立的游戏厂商身份参加的 E3。育碧为抵御维旺达的恶意收购,已经近乎在拼。

上个月,育碧刚公布 2016——2017 年财报,财报显示公司上财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双创历史新高,正式成为世界第一的游戏发行商。

育碧2016 年销售额达到 14.599 亿欧元,其中数字版游戏收入 7.293 亿欧元(约合ren min bi 55.82 亿元),占总销售额的 50%,比上一财年提高 18%;游戏合集销售额达 6.492 亿欧元,占总销售额的 44.5%,比上一财年提高 18.8%。

对2017 新财年同样信心满满,育碧新财年的初步目标为 17 亿欧元销售额。

但在面对维旺迪(Vivendi)长达 3 年的恶意收购阴影跟前,即便是如此亮眼的财报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育碧的 2017 年依旧伴随着一场被侵吞收购的大灾难。维旺迪甚至放话,要在 2017 年里完成收购。

刚刚过去的六一节,育碧发布了他们公司的新商标 LOGO,从原本的淡蓝渐变色螺旋圈变成了黑白的螺旋圈,极简、扁平、抽象,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变丑了。商标变更和 LOGO 重新设计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不过联系到育碧的现状,实在不能阻止人们往坏的方面想。


也许是育碧下了某种决心,也许育碧已经开始了某种改变,又也许育碧可能撑不住了……但这家游戏公司不喜欢把资本层面的事放在玩家面前说,只是偶尔发布一个关注恶意收购的消息,毕竟作为游戏厂商,谁都不想给自己辛苦打下的市场传染恐慌和消极言论。

可能普通玩家关注育碧被恶意收购事件并没有什么作用,毕竟买卖是股东大会说了算。但我们想要关注这件事,是为了告诉更多玩家,哪怕育碧现在被喷为“最烂游戏商之一”,它对游戏业界的贡献也难以磨灭,而一旦被恶意收购,迎来的就是灭顶之灾,《刺客信条》、《幽灵行动》、《舞力全开》、《孤岛惊魂》、《雷曼》、《Anno》这些游戏,说不定就要离我们而去。


2001 年之前,维旺迪可以说是非常有钱的,但是从 2002 年开始,由于公司过度依赖负债式增长,财务出现高风险,经济下滑,于是开始筹划着出售掉暴雪,正好 2007 年,动视也想找合作机会对抗北美最大发行商 EA,于是和维旺迪达成商业协议,将其下属的暴雪和动视合并,成立了动视暴雪。


维旺迪是一家对经济收益及其看重的公司,尽管它并不能直接干预暴雪的游戏开发,但是拥有资金控制权的母公司,在投资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让一个不懂行的人当自己老板无疑是十分难受的,于是 2013 年,动视暴雪开始为自己“赎身”,从维旺迪手上回购股票,让维旺迪不再保有对动视暴雪的控制权。随后 2016 年,为了填补经济空洞的维旺迪,毫无留恋地卖掉了手上剩余的暴雪股票,至此,暴雪终于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

2013 年开始“丢掉”暴雪,维旺迪当时如果想到现在的暴雪凭着《炉石》和《守望先锋》再加一部魔兽电影,市值已经飙得飞起,恐怕是肠子都要悔青。

2014 年,维旺迪盯上了育碧的同时,眼睁睁看着自己失去的暴雪前景不可估量,更加认识到游戏市场未来的商业潜力绝对强大。育碧这个新目标,在维旺迪眼中就完全成了诱人的肥肉,说什么都不会松嘴了。

资本公司的并购收购并不奇怪,但是我们谈起维旺迪收购育碧,总是用“恶意收购”这个字眼,为什么叫做恶意收购呢?

说白了,就是强买强卖。首先育碧并没有要卖掉公司的意愿,其次它就算要卖也不想卖给维旺迪。但是维旺迪想要啊,怎么做呢?用尽办法从其他股东手上买下育碧的股份。根据法国商法,当某个股东控股达到 30%,就能发起收购,获得对这家公司的绝对控制权。维旺迪两年钻营,已经在 2016 年达到了对育碧持股 26%,他们气势汹汹迪表示,2017 年会加快收购的过程,在今年就把这一仗打完。


育碧的境地十分窘迫,一方面高层不断呼吁股东不要把股权卖给维旺迪,一方面拼命拉拢投资,提高股价,而上财年成绩十分令人满意的财报就是稳住各位股东和投资者的最好保障。为了抵御住恶意收购,育碧还咬牙发售了大量的员工股,让公司与员工牢牢绑在一起,大有你敢收购我就敢翻船的强硬态度。

育碧董事会甚至不惜寻求加拿大zheng fu 帮助,希望zheng fu 出资保全育碧,但是此事目前暂时未收到结果。

2016 年 5 月,维旺迪收购了育碧兄弟公司 GameLoft,强势杀回游戏圈,GameLoft 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收购 GameLoft 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把育碧收入囊中。

此前有人调侃称,“育碧被收购了反而更好”。可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假如被维旺迪收购,育碧的情况绝对不会更好,只会更坏。

往前看,有暴雪被当作赚钱工具的例子,最新的,有 GameLoft 被收购后《现代战争6》都变成一款彻底的 F2P 手游的例子,你敢信育碧被收购之后还能像如今那样制作一批又一批成功的 3A 大作?还会去尝试题材丰富的创意型小成本游戏?还会拿出 VR 领域、电竞领域方面的创新?

育碧在全球的工作室就有 27 个,如果被收购,那么维旺迪会为了回血(毕竟这场收购战消耗太大),先变卖或者关停海外工作室是不可避免的。而育碧的工作室有这样一个特点,几乎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所长,有的强在建模,有的强在程序,开发项目都是分给各家工作室,各自负责完成自己的强项,不管关掉哪一个,对育碧和育碧旗下的游戏都是巨大损失。


其次,维旺迪入住育碧之后第一举动就是撤掉原董事会,开掉原 CEO,自己组建董事,参照 GameLoft 被收购的结果就知道了。维旺迪派出的董事基本都是商业和市场层面的,几乎没有什么懂行的游戏人来主导董事会。这将导致育碧原本制定的游戏计划面临大幅变动,很可能以赚钱的网游为先,年货先行,而一些实验性质和原创的游戏开发项目,会遭到无情扼杀。

仔细想一想,如果你还喜欢着、又或喜欢过育碧的游戏,如今还觉得被收购是件好事吗?

但愿这不是育碧最后一次E3

变更新 LOGO 后,育碧也发布了 2017 年 E3 宣传片,公布其即将于 2017 年 E3 展上计划宣布的游戏,包括已经放出预告的《孤岛惊魂5》以及《南方公园:破碎完整》的更多信息,还有《刺客信条》、《舞力全开》以及《飙酷车神》等品牌的最新作品的细节曝光。不仅如此,育碧还将公布跨平台的全新游戏,其中一个应该是疯狂兔子和马里奥组合登陆 Switch 的《马里奥和疯狂兔子:王国大战》。

另外,《全境封锁》发售后第二年内容支持,《荣耀战魂》将来的更新,《幽灵行动:荒野》《彩虹六号:围攻》等游戏的消息,育碧也有可能提及。

育碧E3 展前发布会将于 PDT 时间 6 月 12 日下午 1 点(北京时间 6 月 13 日星期二凌晨 4:00)开始。


充满希望的新财年,崭新的育碧商标,即将迎来的全新游戏系列,这本来是育碧欣喜和收获的一年。在收购案还没有最终定锤之前,育碧还在努力,无论以前是黑是吹,到这一刻,我们都希望结局不要太惨。且行且珍惜吧。

3月21日,让广大玩家高兴的是法国老牌游戏大厂育碧(Ubisoft)“招牌土豆服务器”得以留存。该公司今日发布Twitter称,他们与维旺迪达成协议,回购了维旺迪所持有的27.3%的股份,彻底摆脱此前的收购危机。

而在交易执行后,维旺迪不再持有任何育碧的股份,并承诺在未来五年内也不会入股育碧。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育碧摆脱收购危机最大助力来自国内游戏大厂腾讯。据悉,腾讯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购买了该公司总股本的5%。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育碧还与腾讯签订了补充协议,后者承诺不会不转让育碧股份,也不增加其在育碧的股权和投票权。显然,这是为了防止维旺迪事件再次上演。

除了摆脱维旺迪恶意收购之外,育碧还宣布腾讯将在中国市场运营、发行和推广育碧几款最成功的PC游戏和手游。结合此前在3月份,腾讯曾向玩家发布调查问卷,询问《彩虹六号:围攻》登陆国内平台是否会尝试。我们可以预料,国内玩家极有可能迎来国服版《彩虹六号:围攻》。

除此之外,为了表达对一直支持育碧的玩家们的感激之情,育碧还开启了春季特卖,除预购商品外所有游戏均打折出售。最后,让我们恭喜育碧!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10月5日消息,自从去年维旺迪对育碧进行各种收购动作开始,育碧就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抵抗。日前育碧在回购部分股份之后,又与“投资服务提供商”达成协议,将回购400万股票,以继续抵抗维旺迪的恶意收购。

《刺客信条》和《孤岛惊魂》背后的母公司育碧,近日继续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不受维旺迪的敌意收购。今天,育碧宣布与“投资服务提供商”达成协议,将在2017年12月29日前回购400万股。

这意味着没有人 – 包括维旺迪 – 能够买到它们。但这也似乎意味着维旺迪的份额将会增加,因为如果育碧通过回购吸收了小股东,那么维旺迪就会有更高的占比。育碧股份目前的交易额约为每股60欧元,所以总回购价将达到2.4亿欧元左右。

这一举措是在9月22日召开的最新的育碧股东联合大会之后公开的,参与的股东比例从从去年的76.54%上升至82.67%,而育碧表示:“股东们通过批准,表示绝对支持育碧的管理和战略决议。”

同时在股东大会上,育碧还续聘了几个董事会职位,并任命两个新的独立董事,Corrine Fernandez-Handelsman和Virgine Haas。这很重要,因为现在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6/11。

然而,股东大会上育碧并不是只有好消息。育碧向员工发放免费股份(以股份为基础的奖金和薪酬)的“特别决议31号”被拒绝。育碧指责维旺迪对此负责:和2016年一样,维旺迪投弃权票,导致最终是没有通过。育碧表示,这一基于股份的薪酬计划的采用,有助于吸引和留住行业人才。虽然这个措施失败了,育碧表示正在探索开发薪酬方案的“替代解决方案”。

育碧首席执行官Yves Guillemot说:“我们很高兴股东的大力支持,这加强了我们决心和维护所有股东利益的能力,并追求我们的增长和价值创造战略。” “育碧巩固了其在世界领先的视频游戏和娱乐公司中的地位。”

维旺迪自2015年以来稳步增加对育碧股份的控制权,其所有权现在高达其股份的27%(占投票权的24.5%)。根据法国发了,当股份占比达到30%时,将强制获得公司的控股权。育碧和Guillemot的家族反复反对维旺迪的恶意收购,表示此举将阻碍发行商创新能力。

维旺迪在2016年初说,它对于育碧的收购“没有计划”,但其行为并没有放松。路透社4月份报道说,维旺迪今年将继续进行收购尝试。去年,维旺迪接管了法国开发商智乐,该公司也由Guillemots成立和领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旺迪收购育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