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有效氯最高多少中的氯是指什么,有效氯为10%,是氯离子的质量分数为10%吗?那次氯酸钠的是21%吗

次氯酸水和84的区别是什么
输入手机号码,报价结果将发送到您手机
装修顾问-馨馨
4年行业经验,24h可咨询
10秒闪电通过好友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稍候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您的装修预算约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装修顾问 -馨馨
(四年装修行业经验)
微信扫一扫
3.&您家小区名称 :&&
请选择您家的装修时间
次氯酸水和84的区别是什么
提问者:Zt2017|
866次浏览|
我来帮他解答
还可以输入1500字
已有4条回答
回答数:9491
| 被采纳数:48
次氯酸消毒水成分:次氯酸、纯水
次氯酸消毒液的特性:
1、杀菌速度快效果好(有美国EPA认证,日本杀菌报告,上海疾控中心报告)。
2、除臭力强,属于氧化分解臭气,能瞬间分解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快速分解垃圾臭,鱼臭,腐败臭,体臭,宠物臭,大蒜味,香烟味,甲醛气味等)(本品不含任何香料)。
3、安全性高,经皮肤刺激性实验(大鼠)、眼刺激性实验(大鼠)、饮水实验(大鼠和小白鼠)、喷雾吸入试验(大鼠)证明均无异常。
4、对于蟑螂粪便、宠物皮屑掉毛中的过敏原有分解除去作用。
5、对PM2.5中的有毒物质(硫化物、氮氧化合物)有氧化作用。
6、能够在人在的空间里进行消毒和除臭。
7、环保,与有机物反应后或遇紫外线照射后就会分解,无残留物产生,对环境无负荷。
用于日常生活的消毒:手机、电脑消毒,口腔溃疡、吸烟口臭,湿疹,过敏,痘痘、宠物消毒,餐具消毒等广泛应用
塘沽知名装饰公司佰瑞为您解答。
回答数:76410
| 被采纳数:93
您好!84消毒液和漂白水的主要成分都是次氯酸钠,但两者的有效氯含量不同,且其使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1、漂白水的有效氯含量≥50000mg/L
其使用范围:广泛用于家庭和公共场所(如住宅区、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商场、银行、公共交通工具、娱乐场所等)物品的除菌清洁。
2、84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在mg/L
其使用范围:适用于餐饮具、瓜果、蔬菜、织物、一般物体表面和公共场所环境的消毒。
由于两者的有效氯含量不同,所以其使用时的稀释比例也有所差别,具体请注意查看您所买的产品的背标。
回答数:70388
| 被采纳数:126
你好,次氯酸水就是消毒剂是一种 强氧化剂, 能杀死水里的细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气 (1L水里通入约0.002g氯气)来杀菌消毒。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消毒剂。在生物学中,次氯酸被嗜 中性白细胞(Neutrophil)用来杀灭细菌。它被广泛用于游泳池的 含氯消毒剂产品。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 消毒剂,主要成分为 次氯酸钠(NaClO)。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有效氯含量5.5~6.5%。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且具有刺激性气味。
回答数:7170
| 被采纳数:26
次氯酸水就是84
次氯酸消毒水成分:次氯酸、纯水
次氯酸消毒液的特性:
1、杀菌速度快效果好(有美国EPA认证,日本杀菌报告,上海疾控中心报告)。
2、除臭力强,属于氧化分解臭气,能瞬间分解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快速分解垃圾臭,鱼臭,腐败臭,体臭,宠物臭,大蒜味,香烟味,甲醛气味等)(本品不含任何香料)。
3、安全性高,经皮肤刺激性实验(大鼠)、眼刺激性实验(大鼠)、饮水实验(大鼠和小白鼠)、喷雾吸入试验(大鼠)证明均无异常。
4、对于蟑螂粪便、宠物皮屑掉毛中的过敏原有分解除去作用。
5、对PM2.5中的有毒物质(硫化物、氮氧化合物)有氧化作用。
6、能够在人在的空间里进行消毒和除臭。
7、环保,与有机物反应后或遇紫外线照射后就会分解,无残留物产生,对环境无负荷。
用于日常生活的消毒:手机、电脑消毒,口腔溃疡、吸烟口臭,湿疹,过敏,痘痘、宠物消毒,餐具消毒等广泛应用
没有满意的答案,向专业人士咨询请问哪里有次氯酸发生器(不是次氯酸钠发生器)卖?希望性能稳定!_百度知道
请问哪里有次氯酸发生器(不是次氯酸钠发生器)卖?希望性能稳定!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109
获赞数:61
擅长:暂未定制
    你问这个问题很专业,想必对次氯酸发生器和次氯酸钠发生器做过对比,虽然这两种化学药剂杀菌原理都一样,但是他们在相同体积和相同浓度下的杀菌效果相差却非常之大,如果用数字来表示次氯酸的灭菌效果是次氯酸钠的80~150倍。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次氯酸(佳姆巴)灭菌的原理是:  次氯酸在水中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HClO → HCl + [O] ,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R-NH-R + HClO → R2NCl + H2O&&&& 同时,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  从上面的灭菌原理可以看出其实参与灭菌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分子HClO,而不是氯离子CL,也不是次氯酸根离子CLO-。次氯酸钠水解后能够成为次氯酸分子的只有1%,而剩余99%都是以氯离子CL-,次氯酸根离子CLO-和次氯酸盐的形式存在,见下图。而次氯酸(佳姆巴)发生器产生的消毒液成分99%都是次氯酸。所以在次氯酸的灭菌效果要比次氯酸钠高出80~150倍就不奇怪了。  产生次氯酸的装置现在主要是用电解的方式,但是电解的方式得到的次氯酸存在2个问题:第一就是浓度一般只能达到30PPM~50PPM,如果想得到更高浓度的次氯酸用电量就会大大增加,得不偿失。第二就是耗电量非常大,我们以得到50PPM浓度的次氯酸计算,产生1升次氯酸用电量大概需要4元钱,再加上原料和人工生产1L次氯酸大概需要6~8元的成本。    还有一种得到次氯酸的设备就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佳姆巴(次氯酸)发生器,他采用日本进口的先进技术,采用特殊工艺制作,最高浓度可以达到1000PPM以上,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商业上一般设定为200PPM以下。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自行调节使用浓度,例如果蔬的清洗一般用50PPM的浓度,但是随着有效氯的消耗,我们需要用100ppm上的浓度来不停的补充损耗的有效氯,以保持清洗池里面维持在50PPM。使用佳姆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额外再用清水清洗果蔬,灭菌后可以直接入库。第二就是我们的设备功率小,只有30W。所以我们的次氯酸(佳姆巴)生成器产生次氯酸的成本低,折合下来单价大约为0.5元每升。  所以你选择次氯酸发生器而不是次氯酸钠发生器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性能稳定吗?
大家都知道由于次氯酸不稳定,不便于运输,所以就往次氯酸里面加入钠来稳固次氯酸,也就成了次氯酸钠。但是次氯酸钠的稳定性也不好,一般情况下你采购的10%的次氯酸钠溶液,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晃动,到达目的地之后就只有6~8%了。如果你采用佳姆巴(次氯酸)发生器,那当然就没有了运输问题,我们的佳姆巴(次氯酸)发生器产生的次氯酸分子稳定性非常好,它可以让次氯酸分子很均匀的分布在水中。具体见下面的检测报告。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谈下对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的理解
谈下对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的理解
作者 金属外衣
研究了一天,近乎崩溃,总算想出点眉目,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根据GB 1差得有效氯滴定法:
5.1 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5.1.1 原理&&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 && && && && &&&2H+ + OCl- + 2I- = I2 + Cl-+ H2O&&
& && && && && && &I2 + 2S2O32- = S4O62 -+ 2I-
& &*********(中间略)
5.1.5 结果计算&&
有效氯以氯的质量分数X1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 && &
& && && && && && && &&&X1=[(V/1000)cM]/[m*10/500] X100& && && && && && && && && && && && &(1)
式中:&&V-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 && &&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 && &&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 && && && &M-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3,约等于35.5)
最后那个X100应该是化为100%吧;分母[m*10/50] 是本次拿来滴定的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
关键是分子难理解:(V/1000)cM,(V/1000)c是滴定用去的硫代硫酸钠的物质量(mol记),乘以个M=35.453到底是什么?因为从上面两个方程式看,2mol Na2S2O3才滴定1 mol I2,1 mol I2是由 1 mol NaClO产生的,那么Na2S2O3:NaClO=2:1关系,计算公式莫名其妙乘以M=35.453到底怎么回事?
后来查了有效氯定义式,定义;氯气Cl2的有效氯为100%,氯气如果照此方法滴定,有以下两个方程:
& && && &&&Cl2十2KI=2KCl十I2
& && && && &I2 + 2S2O32- = S4O62 -+ 2I-
Na2S2O3和Cl2的摩尔比依然是2:1关系,假定有1 mol的氯气,会产生1mol I2,滴定消耗 2mol Na2S2O3,套入有效氯计算公式:
X1=[(V/1000)cM]/[m*10/500] X100 =[2*1/2*71]/[1*71]*100=100
其中——分母1*71,因为是1mol氯气,其质量自然是1*71克
& && &——分子(V/1000)c是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物质量(这里是2mol),他对应于1mol Cl2(即上式中2*1/2),合在一起[2*1/2*71]就是一摩尔氯气产生的氯气质量,所以[(V/1000)cM]的意义就是生成了多少克氯气[(V/1000)c*1/2*71]=[(V/1000)c*35.5]
那么再回头看次氯酸钠,假定1mol 纯次氯酸钠,1mol OCl- 产生1mol I2(和1mol Cl2产生1mol I2一样,那么滴定时和Cl2的效果一样),最后滴定也是要消耗2mol 硫代硫酸钠,再代入
X1=[(V/1000)cM]/[m*10/500] X100 =[2*1/2*71]/[1*74.44]*100=95.4;纯次氯酸钠液体(如果存在)有效氯是95.4
码了这么多字,总结一下,滴定后算出硫代硫酸钠的用量【mol,[(V/1000)c】,那么I2的摩尔数一定是硫代硫酸钠的一半,由该方程Cl2十2KI=2KCl十I2 得知,对应(V/1000)c*1/2*71克的氯气。其他含氯物质只要能把KI氧化成I2,就把它认为是相当于Cl2氧化产生I2,即该含氯物质相当于多少Cl2的效果
不知道理解对不对,希望和大家交流
Best wishes
Best wishes
大家谈的见解吧,很迷茫啊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简介/次氯酸钠溶液
  【英文名称】 Sodium Hypochlorite
  【适应证】根管冲洗。
  【药品分类】口腔科用药-其他常用药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氯气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无明显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
,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理化性质/次氯酸钠溶液
  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熔点(℃):-6
  相对密度(水=1):1.10
  沸点(℃):102.2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含量:工业级 (以有效氯计)一级13%;二级 10%。
  溶解性:溶于水。
配方/次氯酸钠溶液
(Sodium carbonate)
  水(Water)
  漂白粉(Bleaching powder)
  制法:
  先将十磅碳酸钠(梳打粉)溶于二加仑之水中,再加入二磅漂白粉,放置一日,滤过即可。
  次氯酸
  次氯酸之一
  次氯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当氯水受日光照射时,次氯酸的分解加速了。
  次氯酸是一种
, 能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气 (1L水
通入0.002g氯气)来杀菌消毒。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可用作
  次氯酸之二
化学式HClO,结构式H-O-Cl,仅存在于溶液中,浓溶液呈
,稀溶液无色,有非常刺鼻的气味,极不稳定,是很弱的酸,比碳酸弱,和氢硫酸相当。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漂白作用,它的盐类可用做漂白剂和
中最重要的是钙盐,它是漂白粉(次氯酸钙和碱式氯化钙的混合物)的有效成分。漂白粉可由氯和消石灰反应而制得:
  3Ca(OH)2+2Cl2=Ca(ClO)2+CaCl2&Ca(OH)2&H2O+H2O
  在放置漂白粉的地方具有氯的气味,就是因为有氧化二氯放出的缘故。
  次氯酸在溶液中发生3种形式的分解,它们彼此无关,称为平行反应,即:
  在阳光直接作用下,按第一种形式分解;在有脱水物质(如CaCl2)存在时,按第二种形式分解;加热时特别容易按第三种形式分解。如将氯通入热碱溶液中产物是氯酸盐而不是次氯酸盐:
  3Cl2+6KOH=KClO3+5KCl+3H2O
  一氧化二氯和水作用生成次氯酸:
  H2O+Cl2O=2HClO
  将氯气通入混有
粉末的水中,次氯酸则积集在溶液中,蒸馏反应混合物,可以收集到稀次氯酸溶液。
制备/次氯酸钠溶液
  氯气溶于冷而且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次氯酸钠、氯化钠及水:
  Cl2 + 2NaOH → NaClO + NaCl + H2O
  注意氯气溶于热而且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不会产生次氯酸钠,而会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及水:
  3Cl2 + 6NaOH → 5NaCl + NaClO3 +3H2O化学性质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Fe2+、CN-等离子。
作用与用途/次氯酸钠溶液
  主要用于纸浆、纺织品(如布匹、毛巾、汗衫等)、
的漂白。制皂工业用作油脂的漂白剂。化学工业用于生产
、单氯胺、双氯胺。也用于制造钴、镍的氯化剂。水处理中用作净水剂、杀菌剂、消毒剂。染料工业用于制造硫化宝蓝。有机工业用于制造
,电石水合制
的清净剂。农业和畜牧业用作蔬菜、水果、饲养场和畜舍等的消毒剂和去臭剂。食品级产品用于饮料水、水果和蔬菜的消毒,食品制造设备、器具的杀菌消毒。
使用注意事项/次氯酸钠溶液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该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该品有致敏作用。该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
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
、砂土灭火。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
,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
(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
  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漂白粉漂白剂/次氯酸钠溶液
  漂白粉是氢氧化钙、
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 ],有效氯含量为30%-38%。漂白粉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臭味,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光、热、水和
等作用而分解。漂白粉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随后逐渐褪色而变白。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
出次氯酸,遇稀盐酸则产生大量的
  中文名称:
  化学式:[Ca(ClO)2 ] 
  中文别名:次氯酸钙;氯化石灰;漂粉精;高效漂白粉;消毒漂白精;氯石灰;含氯石灰
  英文名称:Calcium hypochlorite
  英文别名:Cal B calcium dihypochlori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515
  CAS No.:
  EINECS号: 231-908-7
  分子式: Ca(ClO)2
  在水中的电离:Ca(ClO)2 =Ca2+ + 2ClO-
  在水中的水解:Ca(ClO)2+2H2O==可逆==Ca(OH)2+2HClO成份/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CAS No.
  有效成分:Ca(ClO)2————
  制取:
通入石灰乳
  2 Cl2 + 2 Ca(OH)2 = CaCl2 + Ca(ClO)2 +2 H2O
  漂白粉是由氯气与氢氧化钙(
)反应而制得。因为绝对干燥的氢氧化钙与氯气并不发生反应,氯只能被氢氧化钙所吸附。为此,在工业上系采用含有1%以下游离水分的消石灰来进行氯化,所用的氯气也含有0.06%以下水分。利用这些原料中的游离水分,使氯气
生成酸(HClO、HCl),生成的酸为消石灰所中和。随后,依靠氯化反应时由氢氧化钙析出的水分,使氯继续进行水解,使更多的氢氧化钙参与反应过程,生成一系列化合物。漂白粉就是这些化合物所组成的复合体。
  漂白粉容易露置空气中失效: Ca(ClO)2+H2O+CO2=CaCO3↓+2HClO生产反应  漂白粉的制法还是把氯气通入消石灰,消石灰含水的质量分数要略少于1%,因为极为干燥的消石灰是不跟氯气起反应的。生产漂白粉的反应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3Ca(OH)2+2Cl2=Ca(ClO)2+CaCl2&Ca(OH)2&H2O+H2O
  在较高级的漂白粉中,氯化可按下面的
进行,反应比较完全。
  2CaCl2&Ca(OH)2&H2O+2Cl2+8H2O=Ca(ClO)2+3CaCl2&4H2O
  漂白粉是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商品漂白粉往往含有Ca(OH)2、CaCl2、Ca(ClO2)2和Cl2等杂质。
钙很不稳定(但比次氯酸稳定),遇水就发生下述反应。
  Ca(ClO)2+2H2O=Ca(OH)2+2HClO
  当溶液中
增大时,漂白作用进行缓慢。要短时间内收到漂白的效果,必须除去Ca(OH)2,所以工业上使用漂白粉时要加入少量弱酸,如
等,或加入少量的稀
。家庭使用漂白粉不必加酸,因为空气里的
溶在水里也起弱酸的作用。
  Ca(ClO)2+H2O+CO2=CaCO3↓+2HClO
  也可以为Ca(ClO)2+2H2O+2CO2=Ca(HCO3)2+2HClO
  漂白粉的质量是按它的“有效氯”以及它能在长时期保持有效氯的能力来决定的。有效氯是根据它同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氯气的量来计算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O)2+4HCl=2Cl2↑+CaCl2+2H2O
  Cl2+2HI=2HCl+I2
  2Na2S2O3+I2=Na2S4O6+2NaI
  反应生成的碘用
(Na2S2O3)溶液来滴定,就可以算出有多少氯气产生。有效氯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漂白粉的氧化能力(漂白作用主要是由氧化反应引起的)的,工业品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氯35%,高的可以达到40%。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17:35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次氯酸杀菌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doc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次氯酸杀菌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次氯酸杀菌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低浓度次氯酸(pH调整)供给装置是将次氯酸钠溶液与醋酸(或盐酸、柠檬酸等)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次氯酸杀菌水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在使用现场方便连续地制备杀菌水,制备的次氯酸杀菌水的有效氯浓度和pH值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整,pH值可以在5.5以上进行调整并得到有效控制,生成杀菌水的有效氯浓度范围可在20μL/L~200μL/L以上,并且输出杀菌水的有效氯浓度和pH值的稳定性高。
  次氯酸杀菌机理
  消毒剂溶于水中时能产生次氯酸者,称为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不取决于游离氯的总有效氯浓度,而是取决于次氯酸分子的浓度。这与次氯酸分子能够进入到微生物细胞内部的透过性有关。有关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的作用机理,目前虽然还不十分明确,但是细胞壁、细胞膜的损伤、酶活性的失活、DNA的损伤以及离子不能透过是其主要原因。次氯酸根只能对细胞壁表面起到破坏作用,不能进入到细胞内部。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能通过细胞壁,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酶等发生氧化反应,破坏细菌的酶系统,阻碍细菌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见图1)。溶液中次氯酸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Fair(1948)和Morris(1966)在不同的pH值和2℃~6℃的条件下,用30min杀灭99%的大肠杆菌,得出了HOCl和OCI-的消毒效果关系曲线,并发现在该条件下,OCI-的杀菌效能仅为HOCI的1/80,说明HOCI在消毒液中起主要杀菌作用。见图2。
  次氯酸杀菌水的获得
  目前,次氯酸杀菌水指的是微酸性次氯酸钠溶液,其获得的方法有“电解法”和“pH值调整法”,通常又是“pH值调整法”获得的次氯酸钠溶液采用的名称。“pH值调整法”就是将有效氯浓度为6%~12%的次氯酸钠原液用水稀释到杀菌时使用的300μL/L以下,同时用醋酸、盐酸或柠檬酸等酸性溶液进行调整,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5.5~7.0的范围。
  次氯酸钠溶液产品出厂状态的浓度通常≥10%,这种状态的次氯酸钠溶液呈碱性,为最稳定的状态。溶液含有水以及次氯酸钠的构成要素Na、H、O和Cl,它们分别以Na+、H+、OH-、OCI-的离子状态稳定存在。这种状态的次氯酸钠溶液杀菌效果弱,并不直接作为杀菌水使用。
  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有效氯占总有效氯的比例与溶液的DH值有关,图3反映了次氯酸有效氯占总有效氯的比例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pH值在5~6.5时,次氯酸存在的比率在90%以上;pH值超过7以上时,次氯酸存在的比率显著下降,此时溶液中的氯以次氯酸根的形式存在:而当pH值小于5时,开始有氯气产生,并且氯气随溶液酸性增加而增多。
  无论是“电解法”还是“pH值调整法”获得次氯酸杀菌水,都是希望溶液中有稳定的高比例的次氯酸存在。
  次氯酸杀菌效果
  HOCI和CIO-的杀菌活性取决于浓度、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如果让杆状菌属的芽孢达到99.99%的灭活,采用其必要的杀菌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相乘得到的浓度时间积(CT值)来进行比较研究。
  图3指出,CIO-具有很强的洗净能力,而HOCI具有很强的除菌效果。关于该项研究结论可见Satoshi FUKUZAKI于2007年发表的研究论文。文章中运用Chick-Watson定律来确定对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的灭活率,假设非一阶的拟合参数等于1,有
  log(N/No)=-kCT
  式中No――细胞的初始数;
  N――作用时间为T的细胞数;
  C――指有效氯浓度(CAC)或次氯酸浓度(CHOCI);
  k――细胞灭活率常量。
  试验结果见图4和图5。图4结果显示,NaClo溶液对于对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的灭活,pH值5.7(HCIO:98%)比pH值7.6(HCIO:40%)和pH值9.3(HCIO:1.3%)更有效。另外,图5的数据更有力地证明细菌活性取决于HCIO浓度。这些发现也证实了“HCIO是有效的杀菌剂,而CIO-对于杀菌完全没有效果”这一基本原理。
  表1是50μL/L有效氯浓度的次氯酸杀菌水、50μL/L有效氯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和80μL/L有效氯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杀灭各种菌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次氯酸杀菌水对非常难杀灭的枯草菌芽孢灭活有效,而次氯酸钠溶液则不行。另外还可以看出,对于多种细菌的灭活次氯酸杀菌都强于次氯酸钠溶液。
  次氯酸杀菌水与其他杀菌水的比较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测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