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免费义务教育吗?小学生古诗义务教育都要比初中生多了

原标题:好消息!广东每年补助小学生1150元,初中生1950元!快看是否符合标准!

近日,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印发《广东省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给予公用经费补助,全省城乡小学每生每年1150元、初中每生每年1950元,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公用经费补助水平。

今年寄宿制公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提高到300元

公用经费是指各级财政补助的、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和与教学相关的后勤服务等方面支出的费用,来源主要包括各级财政预算安排补助的生均公用经费、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用于公用经费性质用途的专项、其他收入返还用于补充公用经费等。

《办法》明确,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小学每生每年1150元、初中每生每年1950元;提高寄宿制公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每生每年:2016年200元、2017年250元、2018年300元;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农村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特殊困难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特殊困难初中生每生每年750元、一般困难和比较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00元;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改造补助资金,小学每生每年8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元;省试点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营养膳食补助符合条件的学生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

《办法》提醒,资金主要用于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等,其中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图书资料购置原则按不少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安排。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津贴、福利和社会保障支出,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支出;不得支付外单位摊派的费用,不得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

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由省与市县按规定比例分担

《办法》强调,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由省与市县按规定比例分担,省级补助经费具体根据各地义务教育在校生数、补助标准、分担比例等因素核定。

其中,在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对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寄宿制公办学校增加安排公用经费,省财政对汕头等14市的县(市、区)及江门恩平市给予全额补助,对江门台山、开平市按70%比例给予补助,广州等6市所需资金由当地市县财政承担。对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免费提供学生字典。其中汕头等14市的县(市、区)及江门恩平市提供的免费教科书和小学一年级学生字典由省统一实施政府采购,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全额负担,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市(不含恩平市)为城乡学校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和小学一年级学生字典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按城乡不同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办法》还明确,省级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所需资金由省财政按照标准安排,资金用于向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不得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不得用于补贴教职工伙食、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劳务费、宣传费、运输费等工作经费,具体根据省级试点地区覆盖学生数、补助标准核定。对于地方试点,省财政给予适当奖补,具体根据地方试点学校数、实施地方试点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人数和地方试点投入资金总额、地方财力系数等因素核定。

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相关标准
小学每生每年1150元 补助经费=(小学在校生数×1150元/年·人+初中在校生数×1950元/年·人)×分担比例
初中每生每年1950元
提高寄宿制公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 补助经费=(小学寄宿制公办学校寄宿生数+初中寄宿制公办学校寄宿生数)×补助标准×分担比例
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14市的县(市、区)和江门恩平市城乡 补助经费=小学学生人数×120元/年·人+初中学生人数×205元/年·人
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市(不含恩平市)6市农村学校
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市(不含恩平市)6市的城市学校 补助经费=小学学生人数×90元/年·人+初中学生人数×180元/年·人
学生字典每生每年14元 补助经费=小学一年级在校生数×14元/年·人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 补助经费=家庭经济困难小学寄宿生数×1000元/年·人+家庭经济困难初中寄宿生数×1250元/年·人
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1.特殊困难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2.特殊困难初中生每生每年750元3.一般困难和比较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00元 补助经费=特殊困难小学生人数 × 500元/年·人+特殊困难初中生人数×750元/年·人+一般困难和比较困难学生人数 ×200元/年·人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改造补助资金 小学每生每年8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元 补助经费=(小学在校生数×80元/年·人+初中在校生数×100元/年·人)×分担比例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营养膳食补助 符合条件的学生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按照5元/人/天,每学年按200天计算) 补助经费=享受政策的学生人数×1000元/年·人
具体根据地方试点学校数、实施地方试点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人数和地方试点投入资金总额、地方财力系数等因素核定

昨日,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从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等各方面提出了行动要求。

8月24日,太原市的山西省眼科医院,暑假临近尾声,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检查视力,扎堆配眼镜。图/视觉中国

八部门印发方案防控“小眼镜”,要求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

昨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从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等各方面提出了行动要求。

到2023年,力争实现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目前小学生近视比例近半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教育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为83.28%。

根据(,)在2015年发布的《国民健康视觉报告》,若无有效的干预,到2020年,中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高度近视人群将达4000万至5150万左右。

《方案》对防控青少年儿童近视提出了整体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孩子在家要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1小时

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方案》提出,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

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古诗义务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