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满满商校是干什么的的?最近在教育招生行业,校满满很火。我想了解下校满满商校是干什么的的?

9月7日,英国阿伯丁大学商学院院长Harminder博士莅临我校进行访问。在3+1+1本硕项目启动之际,我校商科专业学生完成三年课程后,第四年可赴阿伯丁大学交流,之后申请研究生项目,并且享受雅思降分和奖学金等优惠政策。据悉,阿伯丁大学成立于1495年,拥有超过500年的悠久办学历史,世界排名137,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该校的重点专业涉及石油工程、法律、商科、电气工程、化学环境工程、教育学,城乡规划、生物医学等。该校教学方式灵活,注重研究,毕业学生就业率在英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其所处地理位置便利,属于海滨城市,风景优美的国际化城市,吸引来自150多个国家的学生到此学习,也因此造就了阿伯丁大学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此外Harminder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题为《Adam Smith and Trump》全英文讲座。讲座结合中美贸易纠纷等时事热点、深入浅出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执政后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和热情;博士还向大家介绍了阿伯丁大学现代与古朴相得益彰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国际化的办学氛围,激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最后Harminder博士还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出详尽的解答。整场讲座干货满满、引人深思却又风趣幽默,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

机器人迎接学生、列车“开进”学校、“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分享成长故事,今天是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各校组织了别出心裁的开学仪式欢迎新生入学、老生返校。昨天,记者走访部分学校发现,仪式教育在学校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

报到日家长、教师忙不迭 

昨天上午,学生走进学校报到,无锡市中心部分学校门口私家车排成长龙、接送家长聚集等候,给周边交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据悉,为确保开学期间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安全,梁溪区教育局联合市公安局梁溪分局开展“站好护学岗,平安每一天”活动,两部门强化警校合作,制定周密详细的方案,强化“护学岗”制度,覆盖面达100%。开学首日,公安民警将在各自辖区内中小学附近重点路段站岗执勤,在学校门前安排专门警力,确保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安全、有序、畅通。

“明天8点半到校,需要有一位家长陪伴孩子参加入园仪式。”“入园体检报告和疫苗接种证等资料我们需要登记。”“现在孩子可以在教室里先熟悉一下环境。”9月2日上午7时许,通德桥实验幼儿园小班级部部长卢妍君就开启了繁忙的工作,这天她要迎接30位新生及其家长,不仅要帮忙分发校服被褥、整理学具柜等,还要回答家长各式各样的问题,打消他们的入园疑虑。记者采访过程中,卢老师还实时关注学生情况,制止了几次争抢玩具的小骚动。上午忙完新生报到,下午卢老师还将为小班的孩子准备“入园礼”、整理3日上午的亲子游戏器材。

(9月2日报到,通德桥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迫不及待玩起来。)

近年来,仪式教育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其中开学礼作为新学期的第一个仪式,各校格外重视。今年秋季学期开学首日,江南艺术幼儿园、连元街小学门口站着一位机器人迎接小朋友,科技感十足;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副总设计师、中船重工702所研究员杨申申走进东林小学,讲述自己的潜水研究故事,勉励学生心怀梦想;“养正号”列车“开进”刘潭实验学校供同学们穿越,寓意开始新的成长旅程。

通德桥实验幼儿园为新入园的小朋友们准备的“快乐的21天”记录册契合了“21天养成好习惯”的理念,在扉页上盖上入园章,并留下孩子开学第一天及21天后的照片。“记录21天每天的点滴变化,这对小朋友来说意义非凡。”卢妍君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小班的孩子们“破冰”,爱上幼儿园。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入学仪式象征着他们正式开启了学习生涯,东林小学也抓住了这一契机,带领新生走进东林书院追根溯源、学习先贤;邀请学生家长杨申申来校分享成长故事。学校德育处负责人须靓玄称,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式教育,为学生指引人生的前进方向,正如习总书记所提倡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9月2日报到,东林小学二年级学生展示新领到的课本。)

新学校:锡城多所学校启用、改扩建

《2018年无锡市教育工作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计划》显示,市教育局指导各地加快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确定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46个、续建项目42个,其中14个新建改扩建项目已开工、3个续建项目已完工。今年9月,东林古运河小学、南外国王国际学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无锡校区等学校正式启用。

以惠山区为例,今年年初该区一共确定了17个教育设施建设项目,新学期洛社高中综合教学楼、玉祁高中综合教学楼、堰桥中心幼儿园新园区等6个项目按计划正式启用,另外还有新建的省锡中实验学校第二小学、改扩建的钱桥中心小学、新建的寺头小学等10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洛社高中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学校原先的图书馆由于场地限制无法容纳更多的书籍。现在图书馆正在搬迁,新图书馆相比以前不仅可容纳更多藏书,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空间。”

新教材:八年级沿用部编版教材

9月2日学生报到后都拿到了新学期的课本。继去年部编版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教材进入全市小学、初中起始年级课堂后,今年无锡一年级、二年级、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依然沿用部编版教材。此前,教育部发布“关于2018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出,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东林小学副校长陈淼介绍,自去年暑假起学校、区、市等各级部门都加紧了关于部编版教材的教师培训工作。8月下旬,老师们拿到二年级的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纸质版教材。“以语文为例,相比原本的苏教版教材,部编版更偏重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这对于今年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而于明年即将使用新教材的四、五、六年级学生而言,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初中方面,据新城中学课程执行中心主任卢仁斌介绍,初一、初二年级使用的部编版教材包括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其中,早在2016年9月,该校就从初一年级开始使用部编教材。

新专业:紧贴市场发展需求

这个新学期,除了有新学校启用,我市部分高校、职业院校新设的专业也开始授课。除了江南大学药学院新设了药学本科专业,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还有10多所职业院校一共新设了包括无人机技术应用、环境治理技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在内的22个专业,涉及领域广泛。

江南大学药学院本学期新开设的药学本科专业已经迎来30多名新生。药学院院长陈敬华介绍,学院、学校在数年前就考虑开设药学这一本科专业。在新专业筹备期间,学院慎重设置培养方案,一方面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药学专业位于全国前列的高校进行了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江南大学最终的药学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在符合国家人才培养大的趋势和前提下,学校根据国内各大药学专业的发展情况,主张错位发展突出生物制药的特色。学校在新专业开设前用了较长时间筹备优质师,两年来从国内外高校引进了诸多药学专业的优秀人才。

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负责人介绍,今年无锡多所职业院校开设的新专业围绕城市发展布局,紧跟智能制造等发展脚步。比如无锡汽车工程高等专业学校的无人机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无人机操控、无人机维护和制造工作的无人机操控师、无人机维护机械师等等。无锡开放大学新设的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养老、护理行业提供专业人才支持。“全市职业院校都在主动对接无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目前无锡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覆盖了全市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既满足了社会新的现实需求,也与新型产业发展实现了紧密对接。”该负责人说。

(锡报融媒记者 陈春贤 俞华)

9月5日,由芯智讯主办,快芯网、亿人传播协办的“赋能AI·用芯感知”——2018生物识别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第二届生物识别产业高峰论坛,今年的活动在人数规模和嘉宾阵容上更胜首届。本次高峰论坛共计300余人出席,包含了指纹、人脸、虹膜、语音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代表性企业参加,不仅覆盖了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还有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行业协会和众多行业媒体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信息安全及智能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企业团体还是个人大众,对于信息传输和处理中的安全隐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也在不断提升。而以指纹、人脸、虹膜、语音/声纹等不同方式的生物识别技术愈发向着便捷、高效、低成本、微小化等趋势演进,下游的应用场景也从传统的安防、门禁、考勤等领域向移动终端、智能家居、 智能汽车等领域快速渗透。 在此背景下,安全、便捷以及多元化的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而当前,各大生物识别技术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状态。

旷视科技:已拿下手机人脸识别80%市场份额,3D结构光未来将会走向屏下

随着iPhone X的发布,安全性更高的3D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厂商也开始跟进。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旷视科技也很早开始布局。

旷视科技手机事业部产品与市场总监沈瑄

旷视科技手机事业部产品与市场总监沈瑄表示:“旷视成立7年多的时间有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储备,不仅仅是人脸识别,所有的视觉场景识别我们都在做。”旷视科技手机事业部产品与市场总监沈瑄指出,目前市面上所有智能手机的人脸识别,旷视科技目前已经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

会上沈瑄从三个层面解读了旷视“软硬一体”的移动端3D感知全栈解决方案。第一,识别与感知,通过人机交互技术,让机器了解到人;第二,计算摄影,使用图形技术做美化,做场景;第三,3D,从2D往3D的转化,从2D往3D演进。

“去年iPhoneX率先推出3D人脸识别功能,而接下来苹果所有的产品都将带有3D结构光功能。但是安卓市场没有那么快。”沈瑄预计,今年将会有7-9款带有3D摄像头的安卓手机,TOF和3D结构光差不多各占一半。“2019年将会有小幅度的上升,爆发要等到2020年”。

沈瑄认为,目前3D结构光面临三大瓶颈,应用、外观和成本。“为什么说安卓市场的3D结构光不像苹果那样爆发,最关键是没有应用,为什么没有应用,反过来说也是因为安卓市场上3D模组的普及率不高,这也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一样,大家可以想象下市场的趋势,2019年苹果的爆发,2020年安卓可能会有随之而来的增长。”

另外在成本上,沈瑄指出目前3D结构光的模组价格在30美金左右,如果价格不降到10美金以下,3D结构光模组没办法做到普及。

“屏下指纹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一种趋势和潮流,但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协同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长,3D人脸识别和3D结构光一定将会走向融合,也或将会走向屏下实现大规模应用,我认为这个技术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可能会实现。”沈瑄这样说到。

早在2010年,英特尔就曾开展感知计算项目。2013年7月,英特尔又收购了手势识别公司Omek,随后宣布将推3D深度摄像头的PC。2014年CES上,英特尔正式推出了首款集成了 3D 深度和 2D 镜头模块的 RealSense 3D 摄像头,它能实现高度精确的手势识别、面部特征识别,可帮助机器理解人的动作和情感。

经过数年的迭代,今年1月,英特尔推出了全新的RealSense 400系列3D实感摄像头,在精度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与前一代设备相比,每秒捕获的3D点数和工作范围均提高2倍以上。

按照英特尔的说法,新型深度摄像头非常适合硬件原型设计者和软件开发者,设备采用了即用型USB供电形式,并且搭载了D400系列深度模块,具备完整光学深度解决方案。

RealSense D415提供卷帘快门感应器和窄视野的小镜头。英特尔表示,D15搭载D410深度传感器,狭窄视野提供了高深度分辨率,这是“精确测量的理想选择”。

RealSense D435提供全局快门感应器和更大的镜头,以获得比便宜的D415相机更好的低光照性能。D435还具有更强大的RealSense模块D430。英特尔表示,D435相机是“机器人导航和物体识别等应用的首选解决方案”。

英特尔全球项目总负责人 Alexis Garea现场表示,英特尔下一代的实感技术将会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加小型化模组。会提供标准的模块可供选择的客户选用,也可为大客户量身定制相应的模块,可以实现跨硬件和系统平台,可支持RK3288、RK3399、TEGRA JETSON TX2等芯片平台,也可支持Android,Windows,MacOS系统上的应用。

Alexis Garea指出,英特尔RealSense 3D技术很早就已经被应用于手机、机器人、无人机、VR等消费类及行业市场。英特尔希望能够与合作伙伴携手合作,打造更多的更好的基于RealSense 3D技术的产品。

奥比中光:3D视觉,点亮AI智慧之眼

今年6月份OPPO Find X的发布,惊艳全球。这是安卓手机首次完成了3D刷脸支付功能,不仅如此,还包括3D人脸识别解锁,还有3D个性美颜等功能。作为提供3D硬件模组的硬件厂商,从3D结构光模组的方案,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包括到百万量级的量产工作,都是由奥比中光完成。

奥比中光副总裁陈挚介绍,目前奥比中光的3D视觉传感器客户已经覆盖到各个行业和领域,现在市场上许多行业都开始切入3D视觉技术,预计未来整个市场都会迎来一个比较大的爆发。“包括今年国内四大手机厂商旗舰机都已经开始陆续使用3D视觉技术,相信接下来大家还会看到市场上大量带有3D摄像头功能的产品出现,到2020年我们认为3D视觉的市场会真正开始爆发。“

奥比中光副总裁 陈挚博士

据悉,奥比中光已经跟全球的3D传感供应链达成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整合了非常好的元器件供应商,具备极强的设计和专业能力,除了手机领域,还涉及到了安防、机器人、家具、VR、电子、物流等等行业,有各种各样的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比如3D人脸识别、机器感知,还有骨架识别,人体动作的识别,体感交互等,都有非常成熟的方案。

 “我们公司的口号就是让所有的终端看懂世界,作为一家中国3D视觉供应商,要让终端看清,看懂世界,不管是TOF还是什么方案,我们都会支持这些方案的提供,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陈挚说道。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新时期生物识别在公安警务系统中的创新应用分析及展望

作为公安部直属的科研单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在上海具有检测机构,可以做产品认证,国家级实验室。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研究员 丁润杰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丁润杰分别从国家标准、国家政策、分析案例以及产品和应用四大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职责。

随着公共安全领域相关的技术发展,国家的政策也是跳跃式发展。从2015年开始,九部委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互联网应用提供的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程可控,人脸识别出现了发展高潮。到2016年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网信办“互联网+”的发布,在这一年中会发现人脸识别发展速度比2015年进一步提速,一直到2017年雪亮工程,现在全中国的摄像头遍布各个地方,它为我们警方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接口,像雪亮工程就要做到无死角,当然这里面也提到了虹膜,指纹。国家对这一块是大力在推广的,因为中国的边防,特别是新疆的公共安全领域目前来讲是比较严峻的。

在公安部三所的产品和应用方面,丁润杰表示:“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多模态融合,目前在我们看来人脸越来越好,人脸识别精确度越来越高,但是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也同时在演进,并且会走向多生物识别技术融合应用。我们在虹膜识别领域也有与一些厂商合作推出一些相关产品。再加上现在边缘计算的兴起,很多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芯片。比如,最近武汉虹识也出了自己的一款虹膜识别。有了高性能算法+边缘化的芯片,生物识别技术将会更好更快的在各行各业被更广泛的应用。”

虹软:生物识别赋能行业

ArcSoft虹软是全球领先的智能视觉技术提供商,在视觉AI领域虹软拥有全品类视觉算法和应用在各类平台上的强势核心技术能力,并为三星、LG、索尼、亚马逊、日立 、佳能、尼康、奥林巴斯、华为、松下、联想、小米、格力、美的、Vivo等全球知名的设备制造商提供个性化的计算摄影与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目前,全球有超过100亿的智能设备搭载了虹软技术。同时,虹软一直在坚持推动视觉AI技术从“云”到“端”的全行业应用,以及视觉AI技术在物联网的落地商用。

虹软AI开放平台产品总监徐科介绍虹软公司一直在持续用原创技术为各产业提供发展动力,如在智能移动手机领域上,从智能手机开始,虹软就一直为整个行业提供落地方案的视觉创新,助推了智能手机从单摄到多摄、深摄,从2D到3D的产业发展。而今,虹软的解决方案已覆盖智能移动设备、智能汽车、IoT物联网设备等领域。

“基于公司的战略和行业发展现状,我们自己定义虹软是一个赋能者。为了全面推动视觉AI落地,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低门槛、零成本’的使用视觉类生物识别技术,虹软推出了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虹软产品总监徐科介绍,基于这个平台虹软免费开放人证比对、活体检测、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人脸识别、性别与年龄识别等多种核心技术。只需下载相应的SDK,即可离线使用。

此外,徐科还介绍了几个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技术落地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智慧楼宇,学校,景区、工地、政府机关的办事大厅等,已十分广泛。

华捷艾米:3D骨架算法、人体识别及应用

华捷艾米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高科技公司。专注于计算机3D视觉、人机智能交互及3D  AR/MR混合现实技术。以深度学习、计算机3D视觉及自主研发的3D MR算法为核心,是中国第一家可提供3D视觉体感交互技术及3D MR全面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成功打破了苹果、微软、技术垄断。

华捷艾米聚焦新零售、智能家庭、消费电子、智能物流等领域,提供全面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并努力推进人工智能的产业落地。客户及合作伙伴涵盖腾讯、阿里巴巴、华为、中兴、小米、 OPPO、 vivo、科大讯飞、三星、Qualcomm、Intel。三大电信运营商、创维、海信、TCL等。目前已申请各项专利100余项,并包括多项美国专利。

华捷艾米市场总监 戚胜刚

在本次会议上,华捷艾米市场总监戚胜刚着重介绍了华捷艾米的整体布局和3D骨架算法。

戚胜刚表示,目前华捷艾米主要关注三个领域:第一,3D视觉;第二,人机智能交互;第三,MR混合现实。这其中就会涉及到手势识别、3D骨架识别、3D 人脸识别、人物抠像、手柄枪等算法,而华捷艾米则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全套核心算法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同时拥有3D SLAM和3D骨架算法的公司。同时还有自研的MR芯片。

戚胜刚指出,3D骨架算法是人工智能3D机器视觉的核心技术,是MR混合现实的基础,在各行各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MR社交 、新零售、人机交互、消费电子、自动驾驶、异常行为监控等。

据介绍,目前3D骨架算法存在空间分割、人体部位分类、辨识人、锁定并追踪人、找出可动物体、建立骨架这六大难点。华捷艾米的3D骨架算法花了八年左右的时间,才功课了这些难点。同时,与目前流行的彩色骨架算法,拥有稳定性高、交互效果好、运算量小、支持人物锁定和追踪、识别误差小(毫米级)等众多优势。

戚胜刚透露,3D骨架算法的门槛较高,理论获取难度大,资金成本至少3亿,时间成本数年。因此,中小企业基本不可能在此领域有所作为;而大企业立项困难,且资源分散,难以专注于3D骨架研发。另外,在行业解决方案应用中,只有强大的芯片支撑,才能实现系列算法联动;只有专用芯片能实现实时3D机器视觉。要想实现实时3D机器视觉,必须要专用芯片。而在这方面,华捷艾米也是有着自己的芯片。

所以优势比较大,应用前景也比较广泛。”


总的来说,华捷艾米主要是以深度学习和3D机器视觉为核心的算法,同时还拥有自主芯片。戚胜刚还透露:“前段时间我们和腾讯有很大项目的落地,现在大家在超市里面可以看到我们跟腾讯做的项目,我们也是坚持原创科技,基本所有的技术都是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专利。”

瑞芯微AI芯-助力生物识别系统产品人工智能化

“瑞芯微是2001年成立的国内领先半导体企业,最早了解瑞芯微平台的朋友可能是从早期的复读机、MP3、MP4产品,但瑞芯微发展到今天,产品线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最近,瑞芯微的AI芯片更是入选全球AI芯片排名TOP20,中国大陆仅两家入选,另一家是华为海思。”瑞芯微智能物联业务部杨宇坦现场说道。

 智能物联业务部杨宇坦(业务总监)

杨宇坦透露,瑞芯微目前的产品线覆盖在六大方向,包括传统的平板类(二合一平板、安卓PC以及差异化的金融、医疗、三防,军工平板等)和OTT盒子(IPTV、游戏盒子)以及在物联网领域做了广泛布局涵盖了:汽车电子、商显、智能POS、机器人、无人机、智能音视频和高阶IOT产品应用,随着瑞芯微目前的主流AI芯片的持续量产,产品的AI升级功能开始逐步渗透到这六大产品方向。

目前,瑞芯微视觉AI处理器有三大平台,分别是入门级的轻量处理器RV1108(A7+DSP),通用型的RK3399(A72+T864),还有高性能的RK3399 PRO(NPU+A72+M864),适配安卓以及LINUX系统应用,主流的算法模型在瑞芯微的SDK平台上已经做好适配兼容,同时也可以支持第三方应用无缝调用。

 此外,瑞芯微还有一颗RK1608的协处理器,采用的是双核的DSP架构,应用在3D结构光和HDR摄像头模组以及CNN加速三大领域,此平台已经在手机以及安防产品上大批量稳定出货,希望三大领域的合作伙伴可以更加深入进行配合  。

杨宇坦表示:“我们可以提供入门级以及全能型和高性能的AI运算平台给到合作伙伴,希望更多的生态链的伙伴在瑞芯微AI平台上做开发应用。”

Rokid自研核芯助力生物识别

Rokid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与人工智能产品开发的科技型公司,目前产品涵盖在智能音响,智能机器人以及AI眼镜,还提供人工智能方面的服务和应用。

Rokid平台研发负责人朱斌介绍,Rokid可以提供一整套语音交互解决方案,在云端提供AIOS、语音服务,同时在设备端也有自研的操作系统,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入口。

此外,Rokid在底层的基础平台端还推出了自研的AI语音专用芯片KAMINO18。这是一款针对AI语音设计的SoC芯片,内部集成了ARM Cortex-A7内核、NPU、DSP、MEMORY、DAC等众多元器件。提供多麦克风阵列的接入和语音信号的处理。另外,KAMINO18还内置了众多Rokid自研的先进语音交互算法:包括相控阵技术、CTC模型、自定义唤醒词、离线语音指令、低功耗唤醒等算法。而且SoC的设计也大大提升了芯片整体集成度,大小仅与一元硬币相当。

对于为何要自研芯片,朱斌透露,因为Rokid是一家有技术洁癖的公司,比较崇尚于极简,追求一种极致,无论是自有产品的外观设计还是内部都是如此,通过简单的方式承载核心技术,希望不断优化算法的同时不断优化算法的速度和集成度,这样才能给产品留出更多的空间优化产品体验。“通过几年我们自有产品的研发,我们深知里面的痛点,所以两年前我们确定研发一款专注于语音的产品,并且把算法优势结合到芯片当中,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把能力提供给合作伙伴,快速给智能语音行业赋能。”

随着AI时代的到来,在很多专用领域产生了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朱斌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这个市场非常巨大,成长非常迅速。“Rokid不仅有技术,而且还有团队在做研究,所以希望同在座的各位友商一起开拓市场,一起把市场做大,这不仅是Rokid的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迈瑞微:AI的安全便捷入口——指纹识别

作为指纹识别芯片厂商,迈瑞微深圳分公司总经理罗治忠认为,指纹识别技术有五大优势:安全、灵活、使用环境广、采集方式广、多指纹可选。

迈瑞微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罗治忠

罗治忠坦言:“中国市场的生存法则---便宜、再便宜,很多厂商的口号就是: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在中国,只要是国内企业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无下限,无底线,先把对手干死,然后自己独享,结果发现自己也死了。Costdown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指纹传感器越来越小。但作为支撑指纹识别安全保障的幕后英雄---指纹算法却受到了最严峻的挑战,甚至部分商家也不得不放弃了指纹的核心阵地---安全。”

罗治忠指出迈瑞微的算法是融合特征点和纹理的算法。“纹理算法应该说是迈瑞微的独创算法,看到的都一样,但事实上间距不一样,我们就去抓细微的差别点,这样的算法最大好处是既能学习,又能杜绝不必要的图像或者脏物,学习进去了有可能被破解掉,可能另外一个人过来按也行。”

在罗治忠看来,虽然现在人脸识别很火,但是视觉和触觉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发展了20年,在技术上会更成熟,同时也比较方便。尤其是在智能锁上,指纹将会成为标配标。而智能锁也将会成为AI智能家居方面一个比较好的安全入口。

小优智能:基于编码结构光的高精度3D人脸识别技术应用

众所周知,近几年技术的井喷和算法的突破,尤其是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AI时代已经到来。“随着半导体制程工艺的提升,尤其是十纳米和八纳米技术的提升,以及5G技术的发展,这样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AI慢慢走入人们的生活,服务社会。”小优智能科技副总经理周印伟认为,结构光3D成像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性价比的深度感知技术,在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广泛应用于智能设备尤其是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领域。

而在结构光当中又可分为散斑结构光(苹果采用的)和编码结构光。而基于高精度和可扩展性的特点,编码结构光或将会成为未来高精度3D成像技术的主流方向之一。

小优智能科技副总经理 周印伟

据周印伟介绍,相对于目前的常见的散斑结构光,小优的编码结构光,可以实现亚毫米级的高精度建模,由于模组不需要VCSEL、DOE,成本也得到大大降低,同时可以根据应用不同可编程,可倾向于速度或精度。并且专利风险低。

周印伟透露,目前小优正在努力将编码机构光应用到手机平台上,并且针对手机做了一款小型化的模组。目前核心光机组件厚度已经可以做到了小于3mm,功耗小于等于">

对大疆发起337调查申请,背后竟是这家中国公司!

vivo小米5G工程机相继曝光,华为祭出麒麟980+巴龙5000方案欲拔头筹!

“2018生物识别论坛”议程及演讲嘉宾确定!(附部分参会人员名单)

携手英特尔,英众科技一口气发布16款KR系列新品!Whiskey Lake首次曝光!

深度解析麒麟980:“六个全球第一”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高端芯片制造到底有多难?看完你就明白了

4年3款自研芯片!独家揭秘奥比中光幕后的芯片研发团队

联电/格芯相继放弃7nm,后摩尔时代如何超越摩尔?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4大亮点、5大机遇、6大挑战!

刚刚!澳大利亚宣布禁止华为和中兴供应5G网络设备!

华为P20 Pro的幕后小英雄:颜色传感器或将走向普及!

国产半导体设备迎来“芯”机遇?一文全览26种半导体设备

行业交流、合作请加微信:xintiyan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校是干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