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离

病情描述: 2016年12月22日做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前两天眼前出现玻璃似的透明东西在晃动,在我们这儿的眼科医院做了眼部b超和oct,想请您看一下术后恢复情况,谢谢!

医师 河北省燕郊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擅长: 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疾病

你好!此情况是需要应用手术进行治疗的,无其他较好的,有效的办法的。

建议你到大型医疗机构就诊治疗观察即可,手术后一般恢复可以的,注意休息,祝你健康。

你好,治疗关键在术后保护好眼球的老化,玻璃体的正常抗氧化功能有赖于玻璃体内的一种叫叶黄素的类胡萝卜素成分。叶黄素是存在于视网膜、黄斑区、玻璃体等正常眼组织中的一种保护性物质。因为叶黄素强抗氧化剂,它能够吸收紫外线、蓝光这些高能量的对眼睛损害较大的光,灭活玻璃体中产生的氧自由基,提高玻璃体组织的抗氧化能力,防止玻璃体老化加剧,有效防止视网膜再次脱落。

你好,对于孔源性的来说,是需要及时手术的,你可能现在没有脱离累及到黄斑,所以视力正常,但是一旦不治疗,脱离累及黄斑了,视力马上下降,可能只有光感了。做了手术后,打硅油后视力肯定是很差的,需要三个月后取出硅油后视力才好起来

以上的情况要考虑眼科复诊。

不能排除手术未完全治愈或是并发症的可能。

这个情况应该考虑手术治疗不是很成功的,

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的技术要求很高,一般的医院根本不大可能治疗,一般需要北京的大医院才能治疗,

你好,你这种情况的话,确实做完手术可能是这样的

因为视网膜脱离的话,即使已经完复位的话,也有部分视网膜已经损伤了,而且已经损伤之后不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的,看东西还是会有所影响的,不放心的话,最好还是可以到医院找医生看看,防止视网膜再次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部分无法正常工作,大脑接受从眼

最小量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我国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为7.98/100,000,其发病高峰为20~29岁和60~69岁。因近视所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占80%,而近视发生率逐年增加,我国高中生中高达60%,这一数据仍在增长。因此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正日益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尤其是青壮年。传统外路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落的经典方法,一次复位率约80%。但是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总发生率高达28.3%,包括眼内出血(15.6%)、脉络膜渗漏(8.6%)以及球壁穿孔、眼内感染、眼压升高导致光感消失和视网膜玻璃体嵌顿严重并发症等(约1%),脉络膜出血占11.3%,二次手术率可高达20%。如何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一直受到国、内外眼外科医师的关注。

2005~2007年,我们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最小量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2例14只眼获得满意疗效,成功率达100%。其中两例发现新发孔,一例再次加压后,视网膜12小时内平复,一例观察激光治疗后视网膜平复。以下是3例典型病例:

例1,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缝合硅海绵2针,术后12小时内视网膜完全平复。

例2,圆形视网膜裂孔,缝合硅海绵1针,术后视网膜12小时内完全平复。

例3,两个临近圆形视网膜裂孔,缝合硅海绵2针,术后视网膜12小时内完全平复。

与传统手术比较,最小量巩膜外加压手术有以下优点:

(1)精确定位:加压范围局限在裂孔处,手术范围减小。

(3)恢复快:视网膜均在12小时内平复,外眼的恢复也很快。

(4)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成功率达到100%,未发生各种并发症。

该手术达到国际文献报道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成功经验有很大推广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