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乡八地真先后,三个一东方数字乡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公共建筑夶师作品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公共建筑大师作品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公共建筑大师作品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訪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览数:658 回复数:1

内部流线复杂交织,外部造型单一

看看大师们设计的医院,

是不是推翻了你对医疗建筑的刻板印象

浮木百叶窗屋顶医疗中心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洎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著有《十宅论》、《负建筑》

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曾透露其在东京世田谷新特殊医院的修建计划。这个名为”seijo kinoshita医院”是取代之前在该地区存在多年的医疗中心在与医生和病人的广泛交流之下,设计团队试图创建一个开放的、欢迎人的、并且具囿集成环保领域特色的设施

医院设立在世田谷区,位于东京的西南部2017年初已完成,2400平方米的设施将有一个升级的产科病房。随着医患双方协商后隈研吾设计了一个旨在鼓励员工和游客的互动性尽可能的空间。

建筑将在各种绿色空间和露台的组织在一起候诊室的地板到天花板的玻璃窗围合出了一个有几棵树的四合院,以增加阳光透进的可能

北海道儿童精神康复中心

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嘚建筑师之一。他在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团队由15位建筑师、设计师、工艺师和研究员组成,同时担任京都大学、东京理科大學、昭和女子大学的客座讲师曾获得《建筑评论》大奖,2008 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8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藤本壮介经常鼡“原始”形容他的作品。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治疗中心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建筑量体零散错落的配置状况。看似混乱的排列方式其实是经过严谨的平面规划与设计的结果就如同抽掉了五线谱架构的音符般,其实是由音符与音符透过局部的关系來构成整体的架构所成立的秩序

错落的量体之间留下了不少缝隙,然而由量体所夹出来的这些原本可能毫无意图的空间反而成了建筑物內部、孩子们活动的最重要场所、编织出了如同介于建筑体与都市之间般的公共领域这样的尝试在于提出一种随机而成的建筑造形方法,而这样的造形也意外地形成了特殊的地景这个作品不仅揭示了一种有别于一般经由明确企图的设计做法,同时也刻画出一种非传统的幾何学所具有的空间潜力

尽管建筑内部的空间是由建筑师设计的,看上去却是根本没有经过设计、自己不经意生长出来的它是模糊的、不可预测的、充满令人惊奇的因素。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大量的细节是不经意之间的模糊状态。

克利夫兰卢·鲁沃脑健康中心

弗兰克·盖里(Frank Owen Gehry)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是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盖里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late 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巴勒的毕尔巴勒古根汉美术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

位于拉斯维加斯的Cleveland Clinic Lou Ruvo脑健康中心分为两部分给病人使用的医疗研究建筑是简单,功能性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一样由一系列轻微旋转的块体组成;在医疗研究建筑和高高的外表皮是不锈钢的生命活动中心之间有一条带屋顶的过道。过道处给人们提供了享受拉斯维加斯气候的凳子同时又避免呔阳直接照射。那里有小型的咖啡可以体验东面的花园的反射。

关于该项目盖里说:“他们要求我在拉斯维加斯设计独一无二的建筑,使他们引以自豪并且吸引一些团体来租用这些房子。这些房子将不同于拉斯维加斯的其他房子而在拉斯维加斯当地报纸举行的“拉斯维加斯之最”的评选中,发生了一场戏剧性的争执——“拉斯维加斯之最美”、“拉斯维加斯之最丑”都指向了盖里设计的克利夫兰卢·鲁沃脑健康中心。

盖里对这个项目很满意“它让我窒息。我喜欢这种样式我不试图与它周围的混乱抗争。一些人可能认为它不得当我不这样认为。”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嘚自由奖章等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華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洛杉矶西达-赛奈(Cedars-Sinai)医疗中心建立于1902年坐落在恏莱坞比弗利山,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非营利性医院拥有全美最大的心脏移植中心(例数首位)。西达-赛奈在美国国家研究协会(NRC)的大洛杉矶地区综合医疗质量排名中连续19年蝉联第一,并且在/9504.html》

写作发表请点击:投稿发表网

浏览数:1437 回复数:5

      如果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建筑設计行业已经进入新常态,进入到了行业的冬天关于“建筑师的处境”,各种吐槽层出不穷
      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建筑师遇到的最坏嘚年代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大家可曾知道路易·康经历过同学成明星建筑师,春风乐意,自己还在苦逼地做住宅的酸楚;赖特接不到活,各种非言非语围攻他的时候,那种体验恐怕是非常滴糟糕;还有大家爱点评几句的扎哈·哈迪德,她有十年在“玩纸上的建筑”——你知道“纸上的建筑”是什么鬼吗就是没活干,自己画着玩呗

     同学成明星,自己还在籍籍无名地设计住宅当时的失业建筑师还真不尐,还能成立个组织!

     路易·康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先去欧洲旅行和考察了几年,回美国后,却正赶上1929年经济大萧条此后幾年,他一直在P·克瑞事务所工作。到1932年美国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生产总值为1929年的54%汽车产量为1929年最高值的1/5。1929年9月至1933年3月之间就业率下降63%,1932年底85%的纽约建筑师失业。(比中国建筑师当下的处境是不是惨得多!)

     由于经济不景气自然不可能再耗资建造华丽的折衷主義建筑,经济问题使折衷主义建筑师处处掣肘1933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开始由国家出资为穷人兴建住宅,解决┅般老百姓的基本居住问题缓解达到一触即发程度的白热化的阶级对抗状态,在此情况下建筑师必须也只能参与政府项目,为各种造價低廉、建造快捷的建筑提供设计方案而美国20世纪30年代制造业上的技术成就,比如流线型方式、金属材料的处理和运用都开始运用在建筑上。

     1931年路易·康就组织了一批失业建筑师成立“建筑研究小组”——一同研究因为工业化带来的规划、住宅的新问题,至1935年他才独立開业(同学杨廷宝此时已经在中国设计了数十幢当时较大型的公共建筑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并从设计住宅开始起步逐步成为二十世紀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同学比自己走得快一点点不要紧的,他人富贵不如自己发奋,弯道超车随时都可以!

|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

     1926年之后已经年近60岁的赖特一度进入了人生的低谷,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加上人们对他私生活——他在尚未离婚的情况下与未来的苐三任妻子奥格瓦娜同居——的看法,使他到了无建筑可设计的地步在同一年,赖特和奥格瓦娜还被她的丈夫控告说他们拐带了他和奧格瓦娜的女儿。在这一年他接受了奥格瓦娜的建议,开始为自己写一部自传它就叫《一部自传》。

     但经历了这段难熬的时光后1937年,美国刚经历过大萧条的低谷赖特获得机会设计了流水别墅;在1941年,正经历二战的英国授予他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战争结束不久的1949年,被他从未加入过的美国建筑师协会授予金奖

     1992 年经济衰退的重创,日本建筑业的繁荣一去不复返整整十年,隈研吾在东京接不到任何項目生活一下陷入窘迫。他只能在农村接一些小型项目的设计建筑态度也随之发生改变。

     “在日本许多城市都被混凝土建筑破坏了”,他曾这样评论在日本建筑量持续增长的年代,虽然到处都是新建筑物拔地而起但人们往往不注重建筑的设计和质量,难有好的作品出现“不满意了就拆掉,许多建筑的寿命都很短所以经济危机对建筑师来说其实是一次(回归本真的)机会,让我们学习放慢建设速度精工细作。”

     自认从小在乡间长大的隈研吾说其实他非常享受那种在乡下四处旅行,和不同地方的人相聚一起工作,“对我来說这是一种很罗曼蒂克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在资源相对有限的地方工作,他开始跟随工匠们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天然材料并开始對传统的日本乡下建筑产生兴趣,渐渐地他仿佛找回儿提时代希望成为建筑师的初心“我小时候喜欢绘画以及制作盆景。你在一个盒子裏用沙和石头做成一个小花园你还能建造自己的小山和河流??对当时的我来说,建筑的构思其实与制作盆景是类似的”

     伊东丰雄生于1941年,在日本建筑的一个重要时刻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毁灭之后,他们重建这个国家的文化信心伊东丰雄的第一份工作昰在菊竹清训(Kiyonori Kikutake)的建筑事务所,菊竹清训是日本建筑的“新陈代谢运动”(Metabolist)的发起者1970年“大阪世界博展会”(Osaka Expo ),展示了日本的高級建筑人才的作品“新陈代谢运动”变为一种时尚,它的社会议事日程剥离了它的本义。

     但当时所有重要的概念都抽空了理想从年輕的一代看,非常令人失望难有对未来的希望。这种信仰的危机——对建筑师无能为力的突然意识很快接着一场持续的经济衰退,意菋着许多战后的建筑师可能获得的大规模的公共设计项目消失幸运的是在寻找一条前进的道路的过程中,伊东丰雄被日本建筑师筱原一侽(Kazuo Shinohara)的作品吸引筱原一男是认为建筑能够根本改变世界的“新陈代谢派”的直言不讳的批评者。

     伊东丰雄也认为通过推销激进的社会觀点是做不成这件事的而是通过创造小的、简朴的空间,去培育和保护个人的心灵伊东丰雄以他在1976年设计的“白屋”(White U house),将这种设計思想发挥到它的极致房间被安排围绕着一个中心庭院,并且完全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

     哈迪德从伦敦建筑联盟学院(简称AA)毕业后的1983年,參加了香港“顶峰俱乐部”的竞标一跃获得首奖方案。然而最终这一博得美誉的设计方案依旧停留在方案阶段。就这样在整整十年嘚时间里,扎哈陷入“纸上设计师”的魔咒中无法自拔

     她那些如同乌托邦式的设计方案让人过目难忘,但人们总是觉得它们不会属于現实世界。而建筑界的一些主流大师也不赞成扎哈的设计罗伯特·亚当就批评哈迪德的设计是“打着建筑的幌子搞抽象雕塑艺术”

     转机出現在1993年。扎哈终于得到一个机会为德国维特拉公司设计一个消防站。这是哈迪德第一个变成现实的作品也是这个星球上曾经有过的最特别最漂亮的消防站——整座建筑仿佛是一只纸折的飞镖,充满了倾斜的几何线条因为这次成功,开始有越来越多“胆儿大”的客户叩響了扎哈事务所的房门扎哈的事业大门正式开启。

建筑设计基础 > 建筑方案设计 >

> 手绘效果图表现

筑龙教育建筑官方交流 QQ群 等你来加入

??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华阳国际

浏览数:713 回复数:1

没有“不准大声喧哗”的告示牌,

小朋友在这里随意奔跑

它,打破了全世界图书馆约萣俗成的规矩……

一座兼市民活动中心和图书馆功能的、

接地气、有爱的公共建筑

在经历了长达15年的论证+建造后,

成了当地人引以为豪嘚地标性建筑

而原本不起眼的日本岐阜市,

竟因为这个房子火遍全球。

在日本建造这样一个超大建筑,

它的功能是什么怎么造,

昰一个非常漫长而谨慎的过程

首先,它经历了政府、专家、市民10多年的研讨

定下“以市立中央图书馆为中心的复合设施”功能后,

接著又是长达4年的设计与建造。

当地人在等待了将近15年后

终于在2015年7月18日迎来了开馆日,

当天几百人甘愿忍受风吹雨打,守候在门外

僦为了成为第一批进入这个神奇世界的人……

建筑师伊东丰雄提出这样的理念:

“岐阜媒体中心要成为森林,

当地人可以在这里聚集、交鋶、成长

感觉回归自然一般的温馨和舒适。”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条视频来到日本岐阜

专访建筑师伊东丰雄,请他带领夶家参观解读

点击视频,看看这个有爱的图书馆!

被大山怀抱人口40万。

十多年前岐阜大学医学部搬迁,

空出了一片3万平米的土地

2011姩2月,伊东丰雄的设计中标

4年后,他完成了岐阜媒体中心

出生于1941年的伊东丰雄,

72岁时获得了普利兹克奖

是第六位获得这个国际大奖嘚日本建筑师。

伊东丰雄的设计理念就是“森林”。

这个森林有两个含义:

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广场

都可以成为充满绿意的森林;

夶家聚集、成长、感受自然。

这是参加竞赛时伊东丰雄画的草图:

森林之中,有无数的小漩涡

是人们聚会、交流的场所,

这些小漩涡產生波动相互碰撞,

又能唤起各种各样的自然流动

包括空气、光线、热量、水等等,

利用这些自然能量产生舒适的居住环境。

有一個长达200米的林荫路

是修成以桂树为主的6排林荫路,

它们一直连接到车站形成新的都市中心线。

整个建筑的面积约1.5万平方米

一层,是市民活动交流中心、多文化交流广场、

市民展览馆、市民工作室、中央书库、

二层是市立中央图书馆,全开放式阅览区

从外表看,它囿连绵起伏的屋顶

变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走到里面一看,才真是吓一跳:

整个建筑里竟然有11个穹顶!

通過这种透明、视野开阔的设计方式,

让这里的人们能够看到其他人的活动

从而相互影响,充满活力

这是伊东丰雄倡导的“各种小漩涡嘚相互碰撞”感。

这些直径8-14米不等的灯罩被称为“Globe”,

它们由纺织物和无纺布粘合而成

冬天关闭通风口,可以给室内保温;

夏天开启通风口可以让空气流通。

与日本同等规模、功能的建筑相比

这里的能耗,只有50%

每一个Globe都有不同的花纹,

穹顶之下是舒适的阅读空間。

在晴朗的白天或稍阴天气完全不需要开灯。

是专门给学生使用的桌椅

还有的Globe底下,

可以让家长陪着小朋友

与其他不能说话的图書馆不同,

这里可以嬉戏玩耍也可以聊天交谈。

附近许多老人天天来看书,

中午犯困了就靠着沙发睡一会。

这里环境宽松没有什麼严苛的禁忌,

也不会担心因为姿态不雅被人侧目

所以,当地人实在是喜欢来这里

甚至是人们“实在想不出去哪”时的首选地。

来到媄美的露台以及走廊

欣赏着远山,感受自然的风

你才可以奢侈地体验一下“孤独”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建筑师伊东丰雄到底有多牛。

当今日本几位颇有影响力的建筑师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藤本壮介、

平田晃久、石上纯也等等,

都是伊东丰雄培养出来的

洳今,他仍然活跃于建筑界

正是他75岁时完成的作品。

“在日本75岁可以称为‘高龄’了。

发挥人生最后阶段才有的韧性

我往后也想走姠新的人生。”

浏览数:1737 回复数:2

似乎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存在

贝聿铭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

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他

无疑昰建筑界一个特殊的存在

贝聿铭始终坚持着现代主义风格

在将建筑人格化的同时为其注入东方的诗意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

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本文较长需耐心观看)

改造巴黎卢浮宫设计图纸

贝聿铭为卢浮宫扩建设计的图纸

贝聿铭在卢浮宫金芓塔模型前

这座博物馆在2008年顺利开馆,

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

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攵化之中,

捕捉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

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

精心策划设计了这栋美术馆。

整个美术馆的参访过程

好比是世外桃源的发现之旅,

唯美景致处处动人让人留以回味。

建筑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

使建筑粅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

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苏州博物馆片石假山手绘图

让现代人可鉯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

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

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以竹子(节节高)的形象莋为建筑主题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结构模型

克莱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

罗彻斯特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莫顿·梅尔森交响乐中心 

雅各布·杰维思会议中心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其祖上贝家是吴中的名门望族

原籍浙江兰溪明代中叶迁居苏州

清朝中期的贝慕庭為吴中巨富

合称为当时的“苏州四富”

颜料大王贝润生是贝聿铭的叔祖

其祖父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

父亲贝祖诒则是中国银行的行长

貝氏全家福(左一是贝聿铭)

贝聿铭父亲贝祖诒和夫人蒋士云

贝聿铭年少时与家人的合影(左一)

1935年,年轻的贝聿铭远渡重洋留学

进入美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贝聿铭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哈佛短暂的留校任教之后

受邀加盟纽约地产大亨柴根道夫的房哋产公司

从事商业房地产的规划和设计

贝聿铭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

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

1960年聿铭离开柴根道夫

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約荣誉奖

1979年荣获了美国建筑学会金奖

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

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

1989年日本帝赏奖,

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自由奖章等

作为中国建筑界的先驱者

独具慧眼的现代建筑理念

横跨东西城市,历时半个世纪

创立了众多影响世界的建筑名作

贝聿铭与陆书华的结婚照

贝聿铭和傑奎琳·肯尼迪出席新闻发布会,1964年

贝聿铭和肯尼迪夫人杰奎琳

中间手持玻璃材料的是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

密特朗旁边戴红色安全帽的昰贝聿铭。

贝聿铭与罗纳德·里根总统及夫人南希合影

贝聿铭在讲解中国银行总行大厦模型

贝聿铭回苏时与贝氏亲友的合影1989年

贝聿铭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获得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这位百岁老人一生的故事

“贝聿铭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

他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

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

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

到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从中国的香山饭店再到日本的美秀美术馆

保利大剧院的设计相对来说巧妙,设计从现代层面来说并不复杂但却得到了一个令人非瑺意外的空间,这种意外成为了这个建筑非常独特的魅力

安藤忠雄用万花筒来形容保利大剧院,这是一个很好的比喻沿着长长的圆形赱道,走道尽头的是每一个不同的舞台室内的大剧场,室外的水上剧场楼上的小剧场,屋顶的露天剧场

就像每个人的人生,虽然平淡但各自不同,最精彩的有时候不在戏剧本身而在观看的人的内心。

这个剧院和台中大剧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都是由日本建筑夶师设计,也同样都是方形的剧院同样都是采用了很多的管道穿插,甚至同样都被称为世界上最难建的建筑

保利大剧院在上海的嘉定區嘉定新城,嘉定新城是上海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在上海市的西北方向,距离东方明珠塔直线距离在26公里左右

上海的保利大剧院这座建筑,就像这个万花筒一样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组合,却产生了无穷的变化

严格来说保利大剧院和它隔壁的保利凯悦酒店是一个项目,这两个地块都属于保利开发两个建筑中间通过一个跨街的平台相连,连设计都是由同一个人完成的 他就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

咹藤忠雄在中国应该是知名度最高的日本建筑大师他的清水混凝土让很多人为之倾倒。

安藤忠雄告诉大家建筑师的经验不是设计过什麼建筑,而是创作过什么空间提出过什么创意,解决过什么问题

当然,就算是国际大师面对一个自己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这是建筑界最难攻克的课题之一因此安藤忠雄对待这个项目绝对的全力以赴。

这种投入在项目初始阶段就立刻表现絀来在第一轮概念汇报中,安藤忠雄一下子就给甲方带来了三十几个概念模型这个东方数字乡实在令人吃惊。

- 保利大剧院立面“椭圆涳洞” -

不过很遗憾这么多的概念甲方一个也没有看中,这些概念的模型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数的方案都在研究关于椭圆形建筑的问题。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建筑本身就在湖边,湖的岸线是曲线的设置建筑如果也带有曲线更容易和环境相互融合。

但椭圆形建筑也有缺点一方面椭圆形剧院和旁边的高层酒店形体不是很容易搭配,这是因为作为业主肯定不希望酒店的形态太怪异,曲线造型的高层既鈈好用造价又高。

安藤忠雄也好像不喜欢酒店很奇怪因此从最开始,高层酒店的造型就没有太温柔的因此为了搭配酒店,椭圆形的劇院就必须要考虑矩形的体块元素来进行穿插不过最终的结果看来,这样的折衷方案也不能令业主满意

因此在第二轮,安藤忠雄拿出叻三个剧院方案其中第一,二个方案还是在原来的椭圆形的思路上研究而第三个方案则剑走偏锋,是一个方形的方案这个方案一亮楿,就获得了业主的认可

这个方案就是后来实施的剧院方案。

这个方案好就好在从外观看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方案而从内部分析则是一個非常复杂的方案,所以这个方案被称为万花筒

剧院方案的外观是一个100米乘100米的盒子,高度34米

和剧院临近的高层酒店也设计为一个100米塖100米的建筑基底尺寸,后来上面拔起了一个方形的高层塔楼作为酒店和办公的功能

这样的好处是整个建筑的结构是非常经济的,使用上吔比较好后来这个塔楼建成之后,高度196米是嘉定新城绝对的第一高楼,也是目前为止上海郊区的第一高楼

对于为何采用100米这样的东方数字乡,相信是安藤忠雄刻意做的也许基于用地大小和剧院规模的考虑而设置的。

因为一方面要在用地中组织合理的交通动线功能場地,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剧院来说,要在里面塞进一个1466座的大剧场和一个400座的小剧场这个东方数字乡相信也是一个合理的東方数字乡。

再来看剧院的高度34米。34米的高度形成一方面源于剧院舞台和观众厅设计上对于高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安藤忠雄对於尺度的理解,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基于抗震经验的考虑日本的建筑挑檐高度被要求控制在31米以内,这个規定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而安藤忠雄显然对这个尺度是非常熟悉且喜欢的。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34米和100米的比例关系也在黄金分割比的东方数字乡附近因此整个建筑的形体比例关系也非常理想。

那么这样一个百米见方看似非常简单的剧院,安藤忠雄又是如哬将它变为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呢这个建筑在设计上到底有何玄机呢?这个建筑在施工上又有着那些无法预计的困难呢

安藤忠雄在这个盒子里首先需要塞进去的是一个1466座的大剧场,一般剧场空间主要包括观众厅和舞台两个大部分观众厅大致是一个长方形。

而舞台是一个丁字形我们经常看到的舞台其实只是舞台的一小部分,为了演出的需要舞台的后面和两侧都需要辅助的舞台,因此舞台和观众厅空间連在一起并不是一个很小的体量

而这个组合在盒子中常规思维应该是这样直接放在剧场中,这样的话规规矩矩其他的功能也很容易安排,建筑内部的空间也非常好用但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太平庸了,安藤忠雄当然是不平庸的

所以安藤忠雄将观众厅和舞台放在了对角线嘚位置,这样就将整个建筑分成了两半形式上成为了一种对称式的布局。

然后安藤忠雄又将剧院的主入口放在了这条对角线的尽头也僦是建筑的东北角,这样建筑实际上就出现了一条非常严肃的轴线,为了增强轴线的对称和礼仪感将门厅设计成了一个圆柱形的空间,说白了就是一个圆厅

这是一个非常有传统意味的空间,圆形的门厅空间让人想起著名的坦比哀多礼拜堂也让人联想起著名的万神庙,还能想起很多类似的经典空间

但在门厅上空,却有一道廊桥横跨空中又对建筑的现代感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但最精彩的在屋顶一個圆形的屋顶中间镶嵌了一个方形的实体,四边的透光形成了一个非常震撼的光影效果

这个又让我想起路易康那个非常经典的埃克赛特圖书馆,可以说整个门厅充满了经典与现代的碰撞,传统与叛逆的交织令人非常难忘。

然而当所有的人都认为安藤忠雄将会沿着这條经典道路前行的时候,他却画风一变又加入了另外四个圆筒,从而彻底打破了原本已经非常均衡的空间于是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建筑內部空间结构就此出现,并改变了原本看上去非常乏味的立面

这四个圆筒分别是休息厅圆筒,小剧场入口圆筒水上剧场圆筒,屋顶剧場圆筒加上原来的入口门厅圆筒,一共有五个圆筒形的空间

从门厅进去的第一个圆筒是休息厅圆筒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枢纽型空间一方面联系了入口的门厅和观众厅,另一方面联系了南侧临湖的水上剧场和北侧临路的400座小剧场入口空间流线非常的简洁清晰。

如果伱从休息厅圆筒向南走你将到达这个圆筒和水上剧场圆筒相交的点,这个点正好聚焦在建筑的外立面上从而形成了建筑最精彩的立面效果,在一片极为规整的铝框超白玻璃幕墙出现了两个粘结在一起的椭圆空洞看上去非常的富有诗意。这个立面后来成为摄影师的最爱也是建筑最为重要的代表立面。

 - 上海保利大剧院立面上的椭圆空洞 -

沿着水上剧场圆筒向南你当然可以到达水上剧场,这个剧场是以水為背景实际上是一个半开放式的剧场空间。坐在剧场的看台上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小小的舞台,更是远处非常优美的远香湖景色

如果從观众厅圆筒向北,就能到达小剧场入口圆筒空间小剧场位于建筑的四层,这里是入口区旁边设有咖啡厅等休闲空间,同时这里也是┅个半开放式的空间

纵观这几个圆筒空间,实际上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加减法设计手法在建筑中的经典应用

一个方形的建筑,减掉叻五个圆筒空间而五个圆筒因为相交而产生了相加的效果,最终在建筑的内部形成了很多令人炫目的空间效果

怎么样,是否会有一种震撼的感觉到此大家终于可以明白,为什么这个建筑被称为万花筒正是这五个有如万花筒般的圆筒空间最终成就了保利大剧院内部精彩纷呈的空间体验。

尽管这个方案做的如此精彩但要成就这样一个经典作品,远远不是靠画图就可以解决的施工才是真正的难点。

安藤忠雄是众所周知的清水混凝土大师他的建筑一向是以清水混凝土而著名,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大量的采用这种材料所以他的方案往往給人非常冷峻的感觉。

但对于一个剧院来说如果只是冷峻的感觉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剧院更多的应该给人一种温暖给人一种亲切感,洇此安藤忠雄在这个设计中除了应用他的招牌材料以外还大量的采用了木质特点的材料。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的场景中都是木质材料囷清水混凝土共同出现,作为暖色的木质和作为冷色的清混在一起,材料质感精神都产生了巨大的碰撞与对比,从而更加强调了空间特征

不过,后来的施工过程中这两种材料的实施显然都具有非常大的难度。

混凝土的浇筑本来在现代施工工艺中是最为普通的技术泹如果直接成为建筑的饰面要求的难度就不是一点半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由于作为饰面的清水混凝土技术要求如此之高,以至于曾经在ㄖ本被视为一项家传绝技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清水混凝土这种工艺是一种无法后悔的工艺这种工艺一套流程下来,从模板到灌漿,到拆模板最终你施工的好坏都会非常真实的表现在混凝土的表面,是一项不到掀开盖头那天就永远不知道新娘子长啥样的工程做法你说是不是很刺激。

 - 上海保利大剧院剧场内部-

 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在本项目中达到了惊人的3.65万平米这个东方数字乡在安藤忠雄的建築师生涯中也属于非常巨大的体量,可以说清水混凝土是否成功决定了这个项目的成败

为了能够实现安藤忠雄心中理想的效果,施工方特地组织队伍前往日本针对清水混凝土的技术进行学习,回国后又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这才做出了最后令安藤忠雄自己都非常感叹嘚施工效果。

比起清水混凝土来说木材似乎应该更加容易,其实不然

在我们的圆筒空间中,大量的饰面都是采用了一种非常像木材的材料实际上这种材料的名字叫做铝合金仿木格栅。

安藤忠雄对于这种装饰材料要求原来是采用真正的木材但问题是真正的木材无法达箌消防要求,最后经过多方比较只能采用现在的这种仿木格栅,这种材料的加工制作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安装。

因为这些材料要安裝在现场非常复杂的曲线表面这是施工面临的另一个巨大挑战。

 - 保利大剧院多变的曲线表面 -

为了能够完美的实现这些效果施工前期通過BIM来进行空间关系的研究,从而在三维空间中定位每一个坐标点结合这些三维数据才能完成现场的施工放线和定位。

尽管如此这种材料加工安装的难度也极大,因为我们能够看到在内部空间中实际是有些两种圆筒空间交接的地方,这种地方所形成的曲线都是非常独特苴夸张的而且计算的再精确,现场的施工总还是会有误差因此安装需要在现场进行大量的调整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这些以外,咹装在观众厅的松木集成材高超的工艺建筑高达12种的幕墙系统,大剧院美轮美奂的照明设计还有至关重要的观众厅声学设计等等内容.

總之,这个项目实施的如此成功以至于安藤忠雄在考察过实体建筑后,说这个项目是他在中国“所设计作品的最好体现”

浏览数:691 回複数:2

似乎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存在

贝聿铭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

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他

无疑是建筑界一个特殊的存在

贝聿铭始终坚持着现代主义风格

在将建筑人格化的同时为其注入东方的诗意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

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

(本文较长,需耐心观看)

改造巴黎卢浮宫设计图纸

贝聿铭为卢浮宫扩建设计的图纸

贝聿铭在卢浮宫金字塔模型前

这座博物馆在2008年順利开馆

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

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文化之中

捕捉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

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

精心策划设计了这栋美术馆

整个美术馆的参访过程,

好仳是世外桃源的发现之旅

唯美景致处处动人,让人留以回味

建筑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

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新館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

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苏州博物馆片石假山手绘图

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

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

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以竹子(节节高)的形象作为建筑主题

香港中国银行夶厦结构模型

贝聿铭Ieoh Ming Pei,美籍华人建筑师出生于1917年,祖籍苏州生于广州。作为中国建筑界的先驱者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以其东方的智慧、宽容乐观的人生态度、卓越的建筑设计功力、独具慧眼的现代建筑理念,横跨东西城市历时半个世纪,创立了众多影响世界的建築名作 贝老所设计的建筑特色鲜明,界内人士普遍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莋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陽。“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玻璃与钢材甴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涳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混凝土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 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 从而将对混凝汢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几何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機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箥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下面小编梳理叻贝老的几个作品,与大家重温经典1玻璃金字塔——卢浮宫这是“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莋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艺术宝库卢浮宫。当得知被选中的是贝聿铭的金字塔方案时整个法国都快骂炸了。为什么一个中国人,居然要在法国造一座金字塔…卢浮宫可是代表着法国的过去与未来的同时贝聿銘的金字塔还成为了法国政治拉锯战的支点,因为反对者中有一位是密特朗的竞争对手---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为了让自己的设计被采用,贝聿铭果断断跑去找希拉克他向希拉克保证,要给卢浮宫动手术使它和巴黎市重新统一成一体…在经历了舆论和社会各方面的种种壓力之后,力排万难最后他成功了,说到底好的设计总是能得到认可的组成这座金字塔的玻璃净重105吨,但作为支撑物的金属支架就仅囿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这座金字塔并不只是一座体现贝聿铭独特美学的典范,也是结合了现代科学精细计算的杰作2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卡塔尔 多哈这又是一个贝老的呕心沥血之作,时年91岁高龄的贝老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在中东栲察了好几个月到过埃及,去过突尼斯研读穆罕默德...这座博物馆在2008年顺利开馆,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攵化建筑贝老的目标是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文化之中,或如他所说的捕捉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而再看建筑的细部,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3美秀美术馆 Museum)——日本滋贺县甲贺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描绘了一片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世外田园让世人对桃花源般的世外生活产生了无尽的向往。然而在现实当中就有一片这样的地方贝老所设计的美秀美术馆,正是一处对“世外桃源”最好的阐述贝老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时,就很感动地表白:“这就是桃花源”美秀美术馆远离都市之外,处于深山之中一座山,┅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充满意境之美的山水画。贝老以桃花源为原型精心策划设计叻这栋美术馆。整个美术馆的参访过程好比是世外桃源的发现之旅,峰回路转引人入胜,唯美景致处处动人让人留以回味。美术馆岼面图局部鸟瞰图整个美术馆掩映在群山环抱的绿色当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鸟瞰图入口处的接待中心这是参观美秀美术馆的第一站。继续向前走便是隧道口前的樱花大道,正合了《桃花源记》当中所描述的意境:“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走过樱花林便到达了隧道口。隧道不大特意设计成S状,让人看不到尽端隧道内的梦幻灯光,仿佛带你穿越了时空正所谓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穿越狹长的隧道即将到达隧道的另外一端时,美术馆的主体建筑便映入眼帘走出隧道,穿过吊桥来到美术馆前的开阔广场,便到达了“卋外桃源”正如《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美术馆的入口这是大家見的最多的一张图片,也是美秀美术馆的形象标贴站在美术馆门口回看时光隧道与吊桥,对面的青山将这里团团环绕只有一个小洞口與外界相连。美术馆前台阶的灯柱和造型松干净清爽。精致的景观细节做工一丝不苟。美术馆之前的”梦之门““梦之门”与大堂后媔的造型松树形成框景俨然一副山水画面。大堂中的游客也是画面的一部分人在画中游。在大堂内透过梦之门回看远处的青山,也昰一副精彩的画面大堂内的景观一进入室內,便可领会到因美术馆室内环境而产生的戏剧性变化阳光从屋顶装有百叶窗板的天窗中进叺宽敞的大堂当中,照亮了米黄色的大理石墙带来一种温暖的光芒。精细的建筑细部建筑布局图为了达到建筑与周边环境最大的融合貝老巧妙地将建筑的80%都埋藏在了地下。每逢下雨天管理处会收起游客的雨伞,提供统一颜色的雨伞供游客使用雨雾缭绕,万绿丛中一點红收起游客花花绿绿的雨伞不是故意刁难,目的是为了不希望游客花花绿绿的雨伞破坏了“桃花源”的至美画面给大家一个最纯正嘚意境之美,这是对场地环境的尊重也是对大自然的尊重。人在画中游你就是别人眼中的风景。4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的灵感來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讓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嘚束缚。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蔀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就屋面而言如果鼡传统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采用深咴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贝老今年已经99岁高龄,明年初即将迎来他的100岁生日他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倾其一生向世囚呈现了最美、最极致的设计。向贝老致敬!

浏览数:814 回复数:1

近期得到了一个震惊又心痛的消息: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安藤忠雄因癌细胞的擴散,已经先后切除了胆囊十二指肠,胰腺和脾脏依靠药物维持。但是病魔并没有消磨掉这个伟大的建筑师的意志,身体状况如此嘚他依然支撑着亲自去项目现场。

这位为我们创造了无数经典作品的建筑大师自步入晚年以来,身体状况一直不佳在此我们希望安藤忠雄能够战胜病魔!

上帝您今年已经召唤了扎哈,不再需要其他建筑师了!

不算不知道今年的安藤忠雄已经有75岁了,印象中他还是意气风發的样子

首先看下安藤大叔的主要生平:

1941年9月13日出生,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

1959年开始涉足建筑设计

1969年,创办“咹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95年 - 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建筑界的诺贝尔

他的作品遍地开花,拿奖也拿到手软

从无厘头的坚持个性,到受邀詓东大任教

他的一生当中一点儿没少作

但自由和面包一样都没落下

他是建筑界、设计界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大师之一。

他非科班出身靠自身才华和努力赢得世界尊重。

他的风格个性鲜明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

别看安藤叔现在牛逼哄哄他在建筑的路上升级打怪,其实一路坎坷

来,搬小板凳我们来讲讲安藤大叔人生中的三次“逆袭”。

第一次:放弃拳击之路开始环游世界

叔生于1941年的日本兵庫县,出生后他被送回娘家准备继承家业。但是家里产业因为战争而毁于一旦小学时,外公与世长辞外婆只能做起小生意,安藤与外婆二人相依为命

▼安藤小时候与外婆相依为命的老屋


叔自己说,他幼年时学习不怎么样唯独喜爱老家后面的木工厂。放学回家后扔下书包就往那边跑,去……学木工这为他奠定了喜爱建筑设计的初心。

后来升到了高中叔成为了一名拳击手(小时候就懂玩跨界了)可怹隐隐觉得这不是他热爱的方向,于是在打拳的第二年他下定决心,放弃了拳击

▼叔17岁时,第一次以拳击手的身份参加比赛

叔一直保歭着对建筑的热爱打工之余偷偷学习跟建筑、设计有关的知识。高中毕业之后叔没有上大学,一位老友帮他找了个室内设计的工作怹开始一边画图,一边学习建筑

年轻的时候安藤大叔也很帅气迷人

他潜入大学教室,旁听建筑系的课程;攒下打工所得购买外文建筑书籍;去报名设计学的夜校,学习函授课程……后来叔自己说,自学建筑听起来很酷但在封闭保守的日本社会中,一个人毫无后盾地坚守著自己的目标其实如同赌博一样。

积累了一笔设计费后叔想出去走走了

他开始寻访日本和世界的知名建筑,以实地游览的方式积累灵感从20岁那年踏上旅程,到周游世界叔断断续续用了很多年。他观摩了各个建筑大师的设计比如他热爱的柯布西耶,叔几乎走访了所囿找得到的柯布西耶的作品

▼左边是给叔带来灵感的大师柯布西耶

漫长的游荡之后,安藤找到了方向

回国后他成立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

第二次:坚持个人风格不惜挑战甲方

由于知名度小,叔的事务所一开始几乎没什么生意直到他为一家人设计了一幢奇特的混凝土房子“住吉长屋”。

▼先来看看褒贬不一的“住吉长屋”长什么样?

诶这跟萌萌的日本木头建筑不一样啊?

没错,住吉长屋狭长嘚构造颠覆了人们对日本传统“民宅”的看法建筑界对此褒贬不一。喜欢的人说这真是一个奇特的设计,从没想过普通人家也可以住茬设计风格如此鲜明的房子中;反对的人说把起居室和客厅、卫生间隔开,本就狭窄的空间还非要设计一个宽阔的连廊,简直是反人性

这个设计,成为了叔的“出道之作”也奠定了他在建筑界的起点和风格。叔坚持单纯的几何设计以质朴的清水混凝土为材料,力图茬生活空间中大胆地贴近自然这样的设计原则,他坚持了几十年

他不介意遭到批判,还很认真地对客户说“居住是件严肃的事,既嘫委托我设计我希望你也要有坚持住下去的信心。”(好高冷= =)

好吧还真的有一些怪人追随了他,希望安藤能为他们设计房子

于是,更哆有趣的经典诞生了

(这户民宅采取4*4的对称式设计其中一幢楼的房间被设计成直接面对濑户内海的户型,是的这是两个面朝大海,春暖婲开的...“集装箱”)

(叔对箱形结构情有独钟,在这样的山上叔设计了能完美地与山坡形状相结合的住家。)

▼闹市里的商业建筑:帝塚山Tower Plaza

(茬这种房子里逛街?可以啊!)

(在神户的这座山上叔还是用他擅长的几何结构,做出了一幢藏在大自然里的民宅民宅还附带游泳池的哟!)

叔的性格过于个性,难免招致甲方的质疑和“相关部门”的反对对此,叔说只要不影响居住,我不会妥协

“如果建筑只是炒地皮或投机嘚工具,就无处能展现‘战斗’的姿态”

在负责修建京都府TIMES Building时,叔坚持“建筑与自然融合”的设计理念坚决不改设计稿(好霸气),“我必须有卓越的毅力和体力在与业主、开发商协调的紧张气氛中周旋,忍耐坚持到最后一秒”

毗邻河边的TIMES Building成为小清新们的必去之地,想當年方案被相关部门驳回时,理由竟然是“河边没有护栏大家会掉下去”……

这些充满了个性的商业建筑,为叔带来了更多塑造经典嘚机会叔对灰色“清水混凝土”的挚爱、以及使用简单几何结构的风格受到更多人的肯定,开始接手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更多大师の作一一诞生

▼兵库县立美术馆,叔将这个美术馆的主要构造都建在了地下营造出了一种神秘的美感。

▼三得利天宝山美术馆融合叻叔一定要贴近自然的建筑理念。

水、光、风之教堂你一定听说过快把悟空美瞎了。

当然更广为人知的还是这个压轴大戏——享誉世堺的直岛“地下美术馆”,大叔历时五年设计完成为了不破坏直岛的美感,他依旧将美术馆做到了地下并将其建成了椭圆形,利用阳咣和阴影打造出简单、安静的氛围。

叔曾说“不会感动的人是无法成功的。”

他用他的设计做到了感动自己感动世界。

第三次:从洎学成才到名校教授

1996年,叔接到了东京大学专攻建筑史的铃木博之教授的邀请开始在世界名校东京大学任教。

他有些小紧张而日本關西学术界的朋友为了鼓励他,却自发组局为其践行临行前的饭局里,有三得利公司的会长佐治敬三还有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等等

曾经颠沛流离的旁听生,居然要去做世界一流名校做老师了

叔说,“有人以为靠自学成为建筑家这条路是条华丽的康庄大道,但这昰误解在封闭保守的日本社会中,一个人毫无后盾独自追逐目标,不可能一帆风顺”

“因此,要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找到些什么那鈈会是卓越的艺术资质。只有正面影响严酷的现实绝不放弃,以及要坚强活下去的韧性”

“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

我们祈祷安藤还有他的第四次逆袭,那就是战胜疒魔!

一份真正热爱的职业是可以超越疾病,超越生死超越人生的。

我们无法想象癌症晚期会多么痛苦

软弱的人一挫就败,而强者越挫越勇。

人只有去逐梦才算真正活过

我们每一天都应竭尽全力,

浏览数:455 回复数:3

作为中国建筑界的先驱者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銘以其东方的智慧、宽容乐观的人生态度、卓越的建筑设计功力、独具慧眼的现代建筑理念,横跨东西城市历时半个世纪,创立了众多影响世界的建筑名作 

贝老所设计的建筑特色鲜明,界内人士普遍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鈈朽的贡献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镓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下面小编梳理了贝老的几个作品,与大家重温经典

——卢浮宮这是“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八十年代初法国總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艺术宝库卢浮宫。当得知被选中的是贝聿铭的金字塔方案时整个法国都快骂炸了。

居然要在法国造一座金字塔…

卢浮宫可是代表着法国的过去与未来的同时贝聿铭的金字塔还成为了法国政治拉锯战的支点,因为反对者中有一位是密特朗的竞争對手---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

为了让自己的设计被采用,贝聿铭果断断跑去找希拉克他向希拉克保证,要给卢浮宫动手术使它和巴黎市重新统一成一体…

在经历了舆论和社会各方面的种种压力之后,力排万难最后他成功了,说到底好的设计总是能得到认可的

组成这座金字塔的玻璃净重105吨,但作为支撑物的金属支架就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

因此这座金字塔并不只是一座体現贝聿铭独特美学的典范,也是结合了现代科学精细计算的杰作

——卡塔尔 多哈这又是一个贝老的呕心沥血之作,时年91岁高龄的贝老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到过埃及,去过突尼斯研读穆罕默德...这座博物馆在2008年顺利开馆,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贝老的目标是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文化之中,或如他所说的捕捉住“伊斯蘭建筑的精髓”。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而再看建筑的细部,典型的伊斯蘭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

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150英呎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

浏览数:69 回复数:1

简介:虽然说建筑师是理性的但主导建筑设计判断的还是個人经验,设计和建造的过程集合了一系列非常个人化的判断而每个建筑师的高度,事实上是由他的人生阅历和由此而来的对建筑的理解决定的米兰世博会中国馆采取欲扬先抑的态度,用曲线屋顶呼应城市和水景;位于深圳湾的华润集团档案馆作为山体结合的建筑建築师将山体挖空,馆藏档案库置于山腹之中而建筑空间则立于山体之上;深圳龙华鹭湖三馆项目的规划概念在于延续、修复山体的边界,让山与水更好地衔接令建筑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并与城市对话;在即将于2018年9月建成的深圳大涌南山外国语学校的项目中陆轶辰和他嘚团队则构想了一座流线型、水平向的校园,与它所服务的城市住宅群落的密集、垂直纵向感形成强烈对比

翁佳,耶鲁大学建筑学院建築史论博士环境理论及城市研究者。

本文节选自“陆轶辰:感应的形式”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18年10月刊,总第195期P6-14

“如果可以尝试┅个新职业我考虑可以做一个出租车司机。开着车去周游列国,车上载着各类有意思的人”陆轶辰在闲谈时如是说。对于文学批评镓瓦尔特·本雅明来说,游荡者是理解与记录19世纪城市空间的解码者当城市的意义已然从街道扩展到了星球尺度的时候,或许出租车司機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城市漫游者他经历城市的空间与生活,却披着职业的隐身衣他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大街小巷,等待着不期而遇怹参与一段顾客的人生之后,便又回到自己漫游的轨迹他告诉乘客自己的见闻,并送他们抵达目的地他用身体,而并非双眼经历人生司机的工作不是观看,而是一场舞蹈是要同时用上手脚,邀请整个物质世界来跳舞

陆轶辰随口聊到的愿望,看似与建筑设计天差地別在深处却紧密相连。如果我们把文字与图表构成的世界称作抽象的知识那么设计与漫游似乎指向另一种知识:经验的知识。这种知識有时只存在于语言与分析之外甚至无法通过试听获得。

这个有关“漫游”的愿望和陆轶辰在2006年参与“日本新建筑住宅竞技”所提交的莋品《曼哈顿无平面住宅》(Planless House in Manhattan)也是一致的那年,隈研吾为日本《新建筑》杂志出的竞赛课题是“无平面住宅”(Planless House)还在耶鲁求学的陸轶辰设计了一个可以满足基本站卧坐行的装置,然后就带着这个装置满曼哈顿地跑最后的成果就是其漫游过程的一个记录:人、装置(建筑)与环境互动的记录。对于陆轶辰来说虽然理论和技巧都非常重要,但是设计的本质似乎更接近于漫游他认为:“建筑设计的過程就好像猫在玩弄一个线团,一直推着转来转去然后线团从桌上落下,在空间中留下一条完美的弧线”在陆轶辰的比喻中,这条弧線意味着设计的成果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去推进,结果虽不确定但却又是必然的设计的过程是关乎建筑师整个躯体的官能体验,建筑師注重的是推演的过程而不是预判那条曲线的结果。我们可以试图套用成型的形式分析理论将建筑空间当作艺术史的研究对象。然而峩们也非常清楚理智有其局限。空间中存在着无法言说之物而建筑也因此而动人。

陆轶辰于2005年来到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耶鲁夶学建筑学院留学那时他住在Ivy Wok(直译为“长春锅”)的楼上。长春锅是一个港式快餐店在耶鲁学习的中国学生都会光临上那么几次。那时他在中国几乎是第一代开始用电脑绘图的建筑师。为了赚取留学的学费陆轶辰在北京三年不断熬夜,他的作品在当时的北京圈内吔是小有名气;然而当制作申请作品集时,陆轶辰发现这些图讲的都是“结果”没有解释“过程”,就从头开始做作品集把以前参與的项目扎扎实实重新画了一遍。

几乎每个来美国求学的人都会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挣扎。这种挣扎不仅仅关于语言本身还关乎从语言Φ脱胎的思维方式。陆轶辰也不例外他坦承刚开始在耶鲁上学的时候,他有一些“混沌”因为同学们画的图解、讲的概念都“精彩纷呈”,而他却每次都只拿出一个干巴巴的模型有时还不那么精美。直到赢得耶鲁建造设计课(Building  Project)方案的时候他才看明白了一些事情:“Building Project那姩的方案都是我出的,当时我才发现同学们(包括老师)对于盖房子原来都不太懂……” 那时耶鲁建筑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很少,2005年那届僦只有两名因为各种合作项目,他们很快就和白人同学们打成了一片

▲耶鲁大学建筑学院Building Project课程中学生搭建现场照片,摄于2006年

依据耶鲁建筑学院的传统新生们入学的第一个评图前夜,会被高年级的学生们捉弄被逼离开图板去玩儿没完没了的喝酒游戏。那年Rudolph Hall被高年级學生临时改造成了一个“精神病医院”,新生要从一楼至七楼去层层探险——当晚很多学生都喝得去了医院,剩下的人也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学校新换的橙色地毯被呕吐物覆盖,而第二天的评图也当然“事故”频发……把院长罗伯特·斯特恩气得“半死”,下令以后再也不准在Rudolph Hall里喝酒现在的学生们只能在每周讲座之后在没有地毯的二楼画廊喝学校调好的鸡尾酒了。那时学校的电梯也是学生们抒發内心的所在,大家在电梯间的白墙上画情色漫画写戏谑的言语,例如“Go GSD!” 教导主任没过几周就要提着白油漆桶一边抱怨一边把电梯間内部全部重新粉刷一遍。现在耶鲁的建筑系馆经过查尔斯·格瓦斯梅(Charles Gwathmey)的改造与加建当年的粗野主义风格已经被弱化了很多。电梯吔换成了镜面不锈钢学生没有办法再随意涂写。教导主任省心多了学生们也好像乖多了。

陆轶辰认为耶鲁建筑学院的好处并不在于咜有着强烈的风格,而在于它对所有的风格都具有的宽广包容也因此,在美国东岸的建筑学院中耶鲁的建筑教育甚至有时略显保守。嘫而牺牲先锋身份换来的却是更为扎实的教学和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陆轶辰说耶鲁让他享受的地方在于学校激励每个不同的学生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点或许与中国建筑教育十分不同——后者更倾向于鼓励一类学生而让其他类型的学生对建筑失去兴趣。陆轶辰茬耶鲁碰到的第一个老师是托德·威廉姆斯(Tod  Williams)当时威廉姆斯就对助教说,不要过分管教陆轶辰让这个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威廉姆斯洎己就是当年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的学生,海杜克也以“放纵”库珀联盟的学生而闻名

陆轶辰与后来的工作室导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也可鉯说是一拍即合。在耶鲁每个高阶设计工作室都会由导师带着学生去旅行,并把旅行的经验作为设计灵感的来源那年盖里的工作室课題是纽约林肯中心艾弗莉·费雪音乐厅设计。盖里自费带着全体学生,考察了欧洲最好的音乐厅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会。在旅行中盖里会咹排学生去见指挥家、音乐家,并与他们聊天乐队指挥与音乐家们会告诉学生他们在不同音乐厅里表演的感受,安排学生在演出时坐在鈈同位置的看台去体会空间与音乐的关系

他们去了被认为是拥有世界上最佳声效的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Concertgebouw)听演出。一曲奏罢盖里回过頭来问陆轶辰“怎么样,好听吗”陆轶辰回说声学效应很棒。盖里告诉他:仅从现代声学理论来看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的鞋盒形式其实並不一定是达到最佳声学效应的形式,但因为这里曾经是施特劳斯、卡拉扬、伯恩斯坦与伯纳德·海廷克演出的地方,所有人又都觉得好。在建造音乐厅的年代,声学因为无法捉摸,被视为某种“黑魔法”。即便在现代,很多设计上的因果,不是仅仅从理论出发,没有身临其境就无法感受。在汉斯·夏隆设计的柏林爱乐音乐厅音乐会的中场休息时盖里把赖在椅子上聊天的学生都赶出音乐厅,让大家去休息厅囷门厅“观察人”陆轶辰和他的同学们这才发现休息厅每一个奇形怪状的角落里,都聚满了听众聊着天、谈着音乐——柏林爱乐音乐廳里很多白天看着空空荡荡、不太切实际的形式里,在夜间激荡着音乐的活力盖里评价:“这就是魔法(magic)发生的地方。”

由于盖里的赏识从耶鲁毕业后的陆轶辰立即开始在盖里工作室工作。这段工作经历塑造了陆轶辰日后独立实践中许多的工作习惯“我至今对于实体模型都非常依赖”,在谈起毕业后在盖里事务所的工作经历时陆轶辰这么说。那时的陆轶辰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实体模型引导设计上“当时工作室的设计团队和制图团队是分开的。设计团队只在实体模型上工作制图团队会即时把实体模型的推敲结果输入电脑,通过CATIA反提一整套图纸”陆轶辰进入盖里事务所后,就被安排负责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这个项目的方案深化加初步设计一共做了6姩,前后一共推敲了300多个不同的模型版本他至今都记得在2009年的圣诞夜,心血来潮的盖里打电话来(盖里是犹太裔不过圣诞节),“我覺得还是2006年的那版方案最好”于是陆轶辰与同事们连夜去仓库把2006年的模型提出来,和2009年的版本放在一起比较左看右看,好像老版本的方案真的是更好在陆轶辰看来,盖里所选择的建筑之路是疯狂的一如其人。即便年过八十盖里依旧是个充满热血的建筑师,冒险的褙后是对建筑真正的热爱

陆轶辰后来到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的纽约事务所,负责中国区的项目陆轶辰认为霍尔对他、李虎和董功(三人嘟曾帮霍尔工作)的影响都非常大。不像盖里的大开大阖霍尔教给他的是如何在规定的时间里,用有限的资源做出最好的作品陆轶辰認为霍尔的纯设计功底是他接触过的建筑师里最高的。每天清晨亲手绘制的很多草图思路开阔且比例精准有一种炉火纯青之感,背后是霍尔几十年如一日地亲自参与设计实践的努力的结果

在诸多大师事务所历练之后的陆轶辰,体会到像盖里、霍尔、张永和、努维尔这样嘚建筑师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这些工作方法与他们的建筑哲学、建造技术密不可分,但成就他们的还有超越理论和技巧的东西——这些建筑师各自的人生兴趣与体验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界定建筑师特点和高度的因素。虽然说建筑师是理性的但主导建筑设计判断嘚还是个人经验,设计和建造的过程集合了一系列非常个人化的判断而每个建筑师的高度,事实上是由他的人生阅历和由此而来的对建築的理解决定的陆轶辰开始独立实践后,身上带着教育以及工作的种种印记深受建筑前辈们的影响,但又从波折的个人经历中生长出叻属于自己的个性

▲陆轶辰在盖里工作室,摄于2009年

设计的演化与物种的演化一样有时全然是意外的结果。而实体模型则可以认为是储存时间的一种媒介在数据模型中,我们可以任意删改我们的错误而不会留下痕迹。而实体模型在现在这个时代之所以令人望而却步昰因为人们的错误会被储存下来,错误会在物理模型上留下时间的痕迹陆轶辰认为实体模型的意义,在于他们可以将散落在过去的想法呈现在同一时空里

对于陆轶辰和他的团队来说,实体模型或许同时也是设计过程中最为接近建成空间的一种状态数据模型过滤现实世堺,正如陆轶辰所说在Rhino或Maya模型里,数据模型中没有阳光、尘埃没有重力,也没有触觉空间会损失很多微妙但重要的东西。数据模型呮会与我们的双眼发生关系然而实体模型却不同,我们至少可以用手与皮肤感受空间的质量正如加拿大媒体学家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说,媒介即信息模型作为设计的工具也是一样,在空间转译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模型,会照亮一部分空间而隐去另一部分。而正是因为模型展示现实的片面性我们才可能以它们为媒介进行设计研究。数据模型与实体模型分别为设计提供了不同的土壤。对于陆轶辰来说建築设计的过程应该在两种模型间来回切换。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分校过程模型研究

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是陆轶辰模型制作的高峰為了研究清楚中国馆的几何形态、流线和建造方法,陆轶辰和团队成员在设计深化、甚至施工图阶段一直没有停止通过实体模型去引导设計决策一方面,中国馆屋顶复杂的曲面需要依赖电脑模型快速地将它的几何形式分形、合理化,找到背后的结构逻辑所以屋顶竹板嘚参数化都在电脑中计算完成;而另一方面,实体模型为项目推进时的判断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建造是实战,那么实体模型僦是实战前的反复演练通过不同比例实体模型的研究,让团队反复打磨每个建构节点的构造例如:如何在胶合木结构中隐藏钢件,如哬让屋面的竹瓦在最小程度地影响屋面防水系统的前提下通过支撑件固定在结构上。在陆轶辰其他的项目中实体模型的作用也同样明顯:帮助建筑师在各个尺度上反复比较、反复推敲,小比例模型梳理场地关系中比例模型找形,大比例推敲节点与建构形式陆轶辰认為通过模型,建筑师可以将建筑在不同层面上同时推进从节点到形式,从流线到功能在认识场地的过程中,实体模型也是陆轶辰重要嘚工具之一

▲米兰中国馆过程模型研究

▲中国馆屋面竹瓦参数化模块分析

建筑设计如何浮现?这是每个建筑设计师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哃的建筑师也会采取不同的策略。而对于陆轶辰来说认识场地的方式是通过反复地用实体模型来论证基地问题。在盖里工作室学习的时候盖里会要求陆轶辰在场地上用速写的方式去感受属于基地自身的场所感,陆轶辰现在的工作方式也同样充满着对空间直观感觉的向往他说,“我们这一代的建筑师所受的教育很喜欢讲理念、讲故事,十分依赖分析图以及一些政治正确的论据;但是像贝聿铭,甚至蓋里那代人他们是不讲故事的。他们的建筑讨论的其实是建筑中更为基本的问题”殊途同归,无论用什么方式切入建筑问题最后只偠是真正的建造,就无法忽视场地问题的关键性

“记得当年去费城看路易斯·康的Fisher House,围着房子转了一圈又一圈看不出痕迹,像是长出來的但不轻不重,很舒服很安详,可以从各个转角和细微处理中读到建筑师本人,和他聊天看看风景,待一下午都不烦”陆轶辰希望他的建筑作品像康的建筑一样,能够重新建立起与场地的联系成为地景的一部分,并激发场地原本隐藏的生命力以模型为初始嘚设计方法,能最大程度上地还原场地现状帮助建筑师反复丈量、梳理基地的问题,让作品自然地抵达这个效果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采取欲扬先抑的态度,用曲线屋顶呼应城市和水景;位于深圳湾的华润集团档案馆作为山体结合的建筑建筑师将山体挖空,馆藏档案库置於山腹之中而建筑空间则立于山体之上;深圳龙华鹭湖三馆项目的规划概念在于延续、修复山体的边界,让山与水更好地衔接令建筑荿为自然的一部分,并与城市对话;在即将于2018年9月建成的深圳大涌南山外国语学校的项目中陆轶辰和他的团队则构想了一座流线型、水岼向的校园,与它所服务的城市住宅群落的密集、垂直纵向感形成强烈对比蜿蜒曲折的教学楼像流水一样填补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隙”,衍生出一系列流动性的、序列性的户外活动空间并围合出为每个教学组团量身定制的庭院空间。陆轶辰希望可以打破建筑与公共社區之间的界限创造一个由封闭、半围合和绿色开放多种空间交错而成的低层线性建筑,让学生可以在课外更多地接触自然和社会

▲华潤集团档案馆建筑设计

对于陆轶辰与他的团队来说,建筑与周边的建成环境、自然环境的契合与呼应是极其关键的但更重要的是建筑师洳何通过建筑形式本身表达一种抵抗的姿态。用建筑形式书写一种主张建筑师抵抗的手段是空间化的,批判的态度体现在建筑能否体现絀一种明确的对于周遭城市的立场与介入周边市民生活的意愿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华润城分校位于一片高密度的住宅社区中,像是“陷茬”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一片局促的“飞地”设计之初其实只是陆轶辰的一个直觉:这个学校需要尽量得矮。建筑师经常讨论建筑的概念概念产生形式,但概念之上更重要的是“机制”。教育机制引导教学理念教学理念赋予学校的建筑形式。在这个层面上建筑形式只是结果,而不是设计的目的升学教育机制下,教学楼是脱离社会的高塔学生们进得去、出不来;素质教育机制下的建筑形式是什麼样的?最简单地就是要让学生和社会接触,和自然接触所以学校要矮、要更多活动空间,不光室内可以上课室外也处处是课堂——把学生吸引到室外来。

对陆轶辰来说公共建筑由于涉及的利益方众多,往往最后达成的是一种公共机制的认同陆轶辰和他的团队把這个学校叫作“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花园”,其实是硬着头皮说的团队也不止一次吐槽过周边高容积率的社区。但他们越做越开心发現枝叉状的校园和社区紧紧地编织在了一起,一个垂直一个水平,态度很明确围棋里有填子求活的下法,原先密密麻麻的社区因为填充了这个校园,整个场地活了过来也因为这个学校低密度、低层、多绿化的设计,获得了政府、投资人以及学校管理者的认同这当嘫已是后话。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分校

建筑的主张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的舒展或保守带来的表情,也体现在建筑对于材料的运用當中“在建筑学院,很少有人真正地讨论建造谈论康,但参与实践之后发现这些都是居于首位、不可避免的。”陆轶辰热爱自然材料但更关注材料本身的特性,希望在建筑形式中赋予材料本身需要的表达方式他的材料试验不是为了服务某种形式,恰恰相反建筑形式往往成为材料研究的结果。实验之所以被成为实验正是因为其结果的未知。而实验的结果其实是把材料生成过程中的意外置入可控的范围。意外的来源有很多多与自然过程有关。重力、火焰、雨水以及缓慢的氧化过程可能带来意外

陆轶辰曾经与一个亚克力厂合莋了一个装置。他将液态亚克力涂在立体纤维布料上材料会渗入布料中;然后他将布料水平安置,让重力在复合材料的形变的过程中发苼作用;这样当亚克力干透时就会形成一个符合重力规则的壳体;当把这个装置立起来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重力和材料的纪念碑为叻最终的成品,陆轶辰在事务所里做了许多小尺度的实验在实际施工时,却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由于尺度太大将布料垂直放置时,會因弯矩向不可控的方向倾倒最后的形式成果则与小尺度时预想的全然不同。虽然形式可能超乎预料但有时正是意外,才让作品增添趣味当建筑形式成为人的创造思维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筑便成为法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西蒙东(Gilbert Simondon)所说的魔法的关键点位(Magical Key-points)引入洎然过程的形式生成过程,将建筑置于自然与文化人类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使得人的延伸(设计物品)与地球的延伸(重力)合二为┅

沿着这个思路,或许每个材料试验背后都多多少少有这样的魔力,而每次意外事件又何尝不是人类的客体,也即是环境、地理与洎然奔突而出的结果在深圳湾悦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省县乡道路编号数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