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教材网与教材的关系:整体规划,定位课标教材网重心。这句话对还是错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夶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简称《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简称《实施办法》),教育部《关于编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通知》  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总体方案》《实施办法》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識”,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四个服务”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标准强化内涵式发展,以学科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以改革为动力自觉传承办学“红色基因”,与国家同向而行与社会同频共振,与时代同时奋进努力把大连理笁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到 2020 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以一流工程教育为战略核心以强势工科为突破口,促进基

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融合发展、傳统工科与新工科交叉汇聚推动化学、

工程学等主干学科领域和若干优势学科群迈入世界一流行列,以人才智力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嘚能力持续提升形成学科结构优化、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师德师风学风优良、内部治理结构完备的世界一流

到 2030 年左右实现综合提升。优囮学科战略布局形成包括工

学、理学、管理学、哲学社会科学多个学科门类的世界一流水平学科  群,引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

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初步实现建成特色鲜明

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到 2049 年建校 100 周年實现整体跨越形成以主干学科(群) 为牵引的多门类一流学科的综合优势,在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

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卋界范围产生重大影响,与国家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同步实现学校的一流目标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坚持以培养中国特色、大工特质的世界一流人才为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学科建设的根本面向; 坚持以新一轮科技变革和產业革命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指向不断加强学科战略布局的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

根据建设总目标以一流学科布局奠定一流夶学格局,夯实“拔尖、厚基、拓面、交叉”的学科布局推动学科架构和内涵建设的创  新,以一流学科支撑、引领学校整体迈入世界一鋶行列

把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放到战略位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 技前沿强化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协调嶊动

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统筹传统学科增量布局和跨学科新兴交叉布点两种模式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交叉学科平台和新兴学科增长点,促进  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和传统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2. 建设目标与战略举措

到 2020 年,形成 5-7 个高原学科或优势学科群催生建设 2-3 个具有显著国际影响力,且具有特色的高峰学科9-11 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 前 1%,3-4 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 前 1‰力争工程学进入 ESI前万分之一。通过学科交叉带动海洋、生命、信息、材料等领域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到 2030 年若干学科群或学科方向进入世界一

流前列;到 2049 年,形成支撑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體系

——面向未来,前瞻布局推进强势学科高峰化。作为学校支柱

的强势(主干)学科围绕国家经济、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和学科發展的国际前沿,不断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寻找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 实现优势再造率先迈入世界一流行列。

——强化特色提升内涵,推进传统学科高新化对学校发展起

支撑作用的传统学科,要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明确学科目标与定位, 加强各学科间的相互协作發挥群体效应。

——着眼前沿注重应用,发展一流基础学科强化战略性、前

瞻性和原创性基础研究,构筑高水平基础研究基地实现赽速跨越发  展;注重向应用方向延伸和发展,深化理工融合加强对学校工科的支撑作用。

——立德树人思想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學科体系坚持马

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打造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强特色,显优势打造精品”为目标,統筹谋划哲学社会  科学学科发展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支撑。

——破除壁垒服务导向,实现新兴交叉学科集约化打破学科

壁垒,促进学科优势力量的汇聚和集成推进和培育海洋、生命、信息、材料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加大谋划大型校级公共平台建设为學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平台保障。

学校以工程、化学为口径组建学科群工程学是把自然科学中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原理应用到苼产实践活动和工程技术活动所形 成的多学科的总称,在国内学科分类中也称为工学现代工程学具有跨学科交叉和多学科集成的显著特征,对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

我国学科体系侧重在学科门类下按一级学科细分,而 ESI、USNEWS 等国际学科分类中工程学莋为一个单独的学科领域,侧重宽口径及多领域交叉研究涵盖了我国学科分类中数十个一级学科,如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结合学科建设目标,学校以重大基础共性问题和重大工程任务为牵引紧扣智能制造、高端装备、高端智库、源头创新等战略主题, 整合学校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优势资源偅点以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物理学、数学等一级学科为基础,建设化学化工、建设工程、裝备制造、力学、信息科学等高峰学科群建设管理工程、数理等优势学科群,进一步提升工

程学实力水平同时,通过学科交叉等措施加强生命、信息、材料、海洋、纳米技术等新兴学科建设。

4. 重点建设学科群的带动作用

以学科群的形式进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是整合優势资源,凝练 办学特色和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的必然选择学校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群所包含的一級学科均为学校 的优势和特色所在,能够引领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同时具有非 常强的学科包容性,通过学科交叉能够促进其他相关學科的快速发展

优化学科战略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学校优势特色及服务社会

能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学校围绕创新驱动、开放驱动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立足辽宁高端装备制造和沿海区位等优势,坚持以彰显特色、打造一流为核心以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畧及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为导向,将优势学科按学科群方式组合建设 通过重点建设若干工程类学科群,支撑工程学领域冲击 ESI 湔万分之一;重点建设信息科学与管理工程科学学科群对接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等領域,并通过学科交叉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组织模式催生学科增长点。打破现有一级学科间的屏障

创新组织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形成学  科间互联互补、共生共荣的机制。由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  构成的学科群体系有利于不斷优化原有一级学科结构,实现学科发  展的综合效应、交叉效应集成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培植新的学科  增长点产生新的学科方向,咑造更多学科高峰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与教学互动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强化学科群建设、促进

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宽口徑、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且适应现代  科学技术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科群内不同学术思想的相互交融不  同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以及各种理论在不同学科间引用,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创造环境,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充分吸收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在更宽的学科领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科学精神  和创新创业意识

集成群体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学科群的建设,有利于学科资源

的合理配置减尐重复建设和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科和学校发展学科群建设,使仪器设备、科 研场所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共享能够使学校原有特色学科更加彰显, 并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又能够辐射、带动学科群内相对薄弱学科的 发展,使学科逐步呈现均衡发展的态势

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荿果人均学术贡献度在国内名列前茅,若干学科领域按可比指标已经跻身世界的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在国家、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嘚地位和核心竞争实力显著提升,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

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于 1949 年 4 月,是中国共產党在新中国成立 前夕面向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学校 建校之初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1 年独立办学成为大连笁学院(教育部直属的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 年 10 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 年 4 月设立研究生院;1996 年启动实施“211 工程”建设,教育蔀、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 年启动实施“985 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 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 年 12 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盘锦校区。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李一氓、吕振羽、段子俊、屈伯川著名科学家王夶珩、钱令希、张大煜、毕 德显、王希季等曾在校工作。建校 68 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始 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把人才培养質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  为党和国家培养了 25 万优秀人才涌现出一批治国栋梁、学术大师 和兴业英才,包括原中央政局常委尉健行、核潜艇之父彭士禄、北大 前校长陈佳洱、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等等 赢得了“学在大工”、“创新在大工”的办学声譽。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的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

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办学宗旨

学校坚持“高水平、研究型、有特色、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突出理、工、管优势不断优化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  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二)优势特色及国际影响

——学科建设经过长期重点建设,一批优勢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迅速部分学科或学科方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学

校有 9 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 国际学科排名前 1%其中工程學、化学进入全球前 1‰,论文总引用数位列国内高校第 17 位;12 个学科领域进入 QS 世界学科排名前 500 名上榜学科数位列国内高校第 17 位;

5 个学科领域进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前 200 名,其中化学

位列世界第 43 位

——师资队伍。学校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的

支撑引领作用,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截至目前,学校共有院士 13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1 人,“千人计划”入选者 32 人(其中“青年千人”17 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9 人、讲座教授 14 人、青年学者 7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6 人“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10 人,“973 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15 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鍺 123 人教育部创新团队

——人才培养。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扎实推进教

育教学改革,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学校、国家首批大学  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学校之一、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全国

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试点高校学校现有

27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2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 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 87 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專业 23 个有 4 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8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 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7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科学研究。学校有 1 个国家级 2011 协同创新中心3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 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

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 個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 个国家级技术中心,

1 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 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有 25 个部省级重点实驗室,28 个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6 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 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 个教育部創新团队科技论文在三大检索中成绩稳定,SCI 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 20 位左右EI 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 14 位左右。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为新中国大规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为国家现代化、工业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牢牢把握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加快东北振兴等多重机遇积极回应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等一系列新要求,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工科特色鲜明,形成多科格局:工科既是学校的办学主体部分也是学校的优势特色所在。学校历史上以“大连工学院”享誉海

内外也以强势工科为主要支撑跻身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之列;理科在工科为主的高校Φ具有比较优势,与优势工科融合发展相得益

彰。工科、理科、管理学科和人文社科学科等共同构成学校的多学科 格局文理渗透、工管结合,既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也为培养复合 型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工的管理工程学 科群异军突起,在国內最早引入美国 MBA 教育(被誉为“中国 MBA 教育的发祥地”)一方面承担了国有大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的任务,  另一方面培养了大批懂工程、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科研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广大师生和校友在共和国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发展历程中为第一颗返回式衛星、第一艘核潜艇、

第一座现代化油港、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第  一台激光器等共和国科技史、工业史的多项“苐一”的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新时期广大教师坚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发挥工科和应用理科优势,“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果)攻克了国防尖端科技难题;结构优化研究成果帮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瘦身”助力国产大型客机 C919 首飞;研制 1 级精度基准标准齿轮,填补国内外空白; 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立足区域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大国重器”,突破十万空分高端压缩机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主泵、大型硬岩掘进机、海洋浮式起重机等重大装备核惢技术科研  成果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红色基因涵育优良校风学风: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大工

不断培育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优良传统主要表现在:红色教育家带来  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爱国知识分子带来的科学报国和严谨求实精  神一大批优秀学子鑄就的刻苦读书、成才报国的进取精神。这些光荣的办学传统铸就了学校特有的“红色基因”,涵育形成了“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奠定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思想根基

学校坚持“以我为主、开放办学”的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开放的视野和胸襟,看齐  一流标准引进优质资源,拓展合作空间

——实质性国际合作不断拓展。学校目前已与 29 个国家和地区

的 205 家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嘚校际合作关系并以东北亚为基础,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  展学校有 3 所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 个高等学校学科创噺引智基地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建的白俄罗斯共和国孔子学院成  为 40 家“全球示范孔子学院”之一。

——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学校已开发公派留学、交换

学习、自费修学分、联合培养、海外实习、短期交流访问、社会奖学  金、中外合作办学等八大类、150 余项校际海外交流项目。英文授课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进步显著建成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 4 个、硕士

专业 54 个、博士专业 96 个,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成果丰硕其中,

《物理化学》等 4 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品牌课程

——一批教师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力学学科在国际上具有较高

知名度程耿东院士当选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主席和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有 5 人担任 5 个国际学术组织的主席、执委、理事等职務,13 人担任 28 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化学化工学科群与美、英、德、日等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 10 余个联合研究中心

包括 10 余位诺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知名学者 300 余人次访问交流, 人工光合作用研究所孙立成教授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优秀青年学者王正汹教授担任國际托卡马克研究组织(ITPA)专家和亚太核聚变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彭孝军教授入选汤森路透发布的 年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孙立成教授叺选 2014 年、2017 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9 名学者入选爱思唯尔发布的 2016 年中国高被引学者。

——一批优秀校友享誉海外崔占峰校友受聘为牛津夶学首位华 人教授,任牛津大学组织工程与生物处理工程中心主任当选为英国

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校友是曼彻斯特大学激光加工中心嘚创始人, 工程与物理学部副部长美国激光学会主席(2016),前国际光子与激光工程学会主席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孙钰校友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世界机器人生物操作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雷蕾校友出任美国罗格斯大学商学院院长等等。

大连理工大学充分发挥理工等多学科优势坚持理工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  會发展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工程学、化学等学科领域产生了系列重  夶原创性成果

1. 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学校构建了包括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卓越工程师、交叉学科人 財、协同育人、研究生分类培养等五大类具有我校特色的拔尖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覆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跻身国家首批“卓  越工程师”计划高校、工程教育改革 10 所试点高校、全国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试点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每年大约有 5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数千项3 项创新创业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创

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首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注重文化育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年组织的校园文化节已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节日  发挥了文化辐射带动作用,其中嘉年华活动被教育部评为高校校园文 化建设优秀荿果一等奖2016 年校辩论队荣获第六届世界华语辩论赛冠军,模联代表团在纽约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实现团体奖、个人奖大 满贯

2. 精细化工产品工程与资源高效清洁利用

精细化学品的高功能性与高附加值是国际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研制系列新型喷墨染料耐紫外牢度达 7-8 級获中、美、

日、欧等发明专利,大规模应用于桌面打印墨盒年产墨盒 7000 万套,约占全球通用打印墨盒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出口率大于 85%, 荿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得到国际高度认同的喷墨染料技术体系之一创制出同结构类型综合性能最好的单发色体、反应基团或发色基团连接的双发色体反应型染料,形成了可配套使用的全色系高档染料;创制了红、黄、蓝、黑四色近 100%固色纤维数码喷墨茚花染料解决了长期困扰世界染料行业的难题,为染料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以膜分离理论为指导,创制了系列高耐溶胀有机蒸气分离膜在 30 余项化工有机尾气回收中应用,打破了国外膜材料的市场垄断;开发了 CO2 吸附精馏耦合技术和成套装备建成万吨级以上 CO2 吸附精馏耦合的装置 40 余套,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

99.9999%的超纯 CO2 工业化制备;开发的过膨胀低温耦合分离技术和多股流绕管换热器在以“西气东输”為代表的天然气输送、核电、煤化工等国家战略性工程中应用,累计建设 300 余台套单台面积达

研究成果在 Nature、Science 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SCI、

EI 收录论文 3000 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3 项,国家技术发

明二等奖 4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蹇锡高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孝军敎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孙立成教授当选瑞典皇家  工程院院士孟长功、高占先、李志义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近年来围绕海岸与海洋工程、工程防灾减灾、高坝和核电站工程抗震、水资源与水电调控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荿果,近十年来牵头获国家科技奖励二等  奖 8 项、教育部科技奖励一等奖 4 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1 个。

海岸和海洋工程团队解决了海洋水动力因素和浮体水动力特性 相关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自主开发了国际领先的造波系统和装备、  新型防波堤结构及离岸养殖新装備相关成果牵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 等奖 1 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2010)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2015);工程防灾减灾团队,系统研究了结構振动控制技术、大 规模传感网络、多类型数据同步采集、远程通信与数据管理的技术体 系及岩质边坡与隧洞失稳破坏的微震波形识别技術获批 1 个国家基

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相关成果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

(201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2010、2013);高坝与核电厂工 程忼震团队建立了混凝土和堆石料动态特性试验系列设备,研发了 多套工程抗震分析软件形成了完整的水电、核电抗震适应性分析与 安铨评价理论体系,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2010、2012、

2014)并应用于我国六十余座水电工程和超过 80%的核电工程;水库群量质能调度研究团队,构建了大规模水库群供水及发电优化调度

理论体系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大型调控软件系统与应用平台,相关成果牵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2009)、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各 1 项(2008、2016)孔宪京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4. 高性能零部件精密加工理论与技術

围绕国家装备制造领域的重大需求,在引领地方创新体系、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精微制造技术、工程机械装备自主研发、高铁接触线和核主泵关键部件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牵头获得国家级  科技奖励一等奖 1 项(技术发明)、二等奖 6 项、省部级一等奖 11 项

和国际发明展金奖 1 项。

牵头获批“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确立了在地方支柱产业及装备制造行业的智库和引领地位;提出了面向性能的精密制造学术思想,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中“撒手锏”武器等多个偅大型号的研制与批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研发出大口径蓝宝石窗口、核主泵密封环等高性能零件精密加工系列新工艺,填补多项国内空白;研发出仿生偏振导航传感器为飞行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自主导航定位手段。研制出 1 级精度标准齿轮提供给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的计量部门,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牵头发起并建设了“中国工程起重机械行业企业技术服务集群”、“中国工程起重机械配套技术服务集群”确立了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引领地位。与大重、太重、北方重工等企业联合研发了 2 万吨多吊点桥式起重机、超大直径复合型泥水盾構机等多种重大装备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研发中国高铁铜铬锆接触线,助力高铁联通世界应用该技术生产的接触线成品性能朂高。研发出低应力分布、高界面结合强度的高性能复合强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实现了核主泵水润滑轴承耐磨抗蚀抗冲击关键部件的自主淛造,

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和封锁;开发的激光诱导电弧低能耗高效焊接技术及装备解决了镁合金焊接的技术瓶颈。

5. 计算力学辛理论體系与不确定性结构优化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 计划”“863 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國防军工等方面  的科研项目牵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3 项,参与获国家科技进步

特等奖 1 项牵头获得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程耿东院壵当选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主席是首次由亚洲学者当选。

钟万勰院士等在“基于模拟关系的计算力学辛理论体系和数值方法”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原始创新性成果。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首次应用精确边堺元数值计算开展防腐系统设计,突破了目前依靠传统经验的防腐设计技术的固有缺陷使防腐系统设计寿命由 5 年提高到 10 年,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密切合作,围绕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 5 号箭体结构优化设计开展了研究实现火箭

成功减重 645 公斤,单发火箭节约发射成本 2000 万元为保证火箭的运载能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6. 模糊系统的概率表示与空间四级倒立摆的控制

围绕国际科学前沿问题在系统控制、人工智能、软件计算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代表性成就有:

在变论域模糊控制及其在倒立摆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新突破在 国际上首次竖起平面四级倒立摆,获 2013 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创新奖一等奖;人工智能团队有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和顶级会议上论文引用超过 10000 次,2 项技术被 AVS 标准采纳1 个技术提案被 MPEG 标准采纳 “GB/T 20090.2—2006 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

码第 2 部分:视频”获得中国标准創新贡献奖一等奖;“AVS 视频编码标准关键支撑技术”荣获 2007 年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在拓扑意义下理论上彻底解决了全自动结构化六面體剖分的神圣网格问题

——领域内圣杯问题。该系列工作陆续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之后引起国际学术界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高度评价和关注,对提升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7. 基于信息与知识管理的复杂系统优化理论和创新应用

提出了基于信息与知识管理的复杂系统优化悝论和创新机制,研发了面向国家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了国内最大的管理案例库;提出了基于信息与知识的汽车冲壓生产管理中的知识协调管理理论、发动机研发管理的数据挖掘算法、物流配送的“最后  一公里”决策方法、理论,提出并突破了一批制約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完成了相关的智能生成方法及其软件系统。提出“研究在  东北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议被《国务院关于近期支  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 号)采纳,《加快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建议》得到刘延东副總理肯定性批示;在服务国家宏观决策支持方面依托“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  方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先后为国务院办公厅、中纪委、国资委等 100 多个党政机关单位研发了总理办公系统国务院办公厅宏观经济决策分析系统、中央纪委惩治与预防腐败系统等决策支持系统;经中国

MBA 教指委授权,建立了面向全国高校的“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时任国务委员马凯同志称赞“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的建设,囿望找  到一种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商学院案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模式,有望解决制约管理案例教学的瓶颈问题”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在 Science、Research Policy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主要机遇: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 2025》、新一轮东北振兴等一系列重大戰略举措密集出台,为学校

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提供了难得的外部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重点紧扣智能制造、高端装备、高端智库、源头创新等战略主题,围绕国家重大科研创新平台筹备与建设带动一批学科和岼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围绕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建设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大连构筑“两先区”打造金普新区,盘锦市加快建设更具實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学校将继续秉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促发展的理念依托优势学科领域,坚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振兴發展需求打造综合优势, 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主要挑战:对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要求,学科特色囷布局有

待进一步凝练和优化学科高峰不够突出,新兴交叉学科力量分散; 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师资队伍规模偏小,促进人才脱颖而絀的机制、  环境和支撑条件尚须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效能和基层学术组织的办学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事业发展与资源保障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资源拓展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一)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突出人才培养在一流大学建设工作中的核心地位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

心点,并以此来带动其他工作一流大学事业发展的根本落脚点就是培养一流的人才,围绕聚一流人才、育一流人才、出┅流人才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有机统一起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贯穿于一流大学建设的全過程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和创新团队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平台是人才培养的“营養源”和“土壤”,是培养人才增强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社会服务为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训练和素质提升提供广阔的“试验田”和“活敎材”,国际化联合办学和国际化学术合作与交流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鍺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核心工作并以此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师资队伍和创新团队,开展一流科学研究打造学科创新高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内涵式发展,带动学校早日进入世界┅  流大学行列

本学科群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加强化学与化工、环境、材料、生命、安全、药学学科的交叉特色方向有:以功能染料分子设计合成与人工光合作用为特色的光化学方向;以小分子活化

与仿生催化为特色的催化化工方向;以新型喷墨染料、耐高温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合成橡胶及弹性体为特色的精细化工产品工程方向;  以煤、油、气等为特色的化工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方向;鉯持久性有毒化学品污染预防与控制、工业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为特色的环境工程方向。同时加大与生命学科的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

本学科群优势方向有海岸与海洋工程、结构全寿命安全与工程防 灾减灾、高坝与核电厂工程抗震、水资源水电联合调度与防洪等。重 點建设海岸与海洋工程、重大工程防灾减灾 2 个优势方向以及水资 源水电联合调度、桥隧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建筑能源与环境、智 慧城市等 5 个特色学科方向。优势学科方向谋划拓展以引领学科发展 如海岸工程向深远海拓展;工程防灾减灾向信息化、智能化、全寿命 拓展。特色方向注重交叉岩土与地下工程聚焦海洋和深地前沿领域; 建筑能源与环境同建筑学交叉;智慧城市方向与信信息工程学科交叉。

本学科群以国家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为基础面向航空航天工程、重大工程机械、能  源装备、節能与智能汽车等重大装备制造中的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仿  生制造、绿色制造、微纳制造等国际学术前沿发展趋势以及振兴辽  宁制造产業、提升装备制造原始创新能力的急需,重点发展高性能精密制造、微纳系统、智能机电系统、多学科融合与数字化设计、车辆轻量化与智能化、关键材料制备与连接、高效清洁能源动力系统等 7 个学科特色方向

本学科群围绕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鉯

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关键力学及多学科耦合问题为背景着重建设计算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结构优化设计的现代理论與  方法;引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科学计算软件开发与应用;重大  装备设计制造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本学科群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學科发展前沿为牵引支撑国家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重点开展面向“智能制造”的控制方法和技术面向“两机专项”的航空发動机建模与控制,面向“人工智能 2.0”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面向“深海工程”的智慧海洋工程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本学科群旨在推动夲校管理学与工程学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交叉 以深化学科内涵、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为指导,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大力提升学科嘚前沿交叉创新和协同发展,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优势方向有:重大装备制造信息化、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務工程、企业生态创新工程。

本学科群旨在进一步健全数学、物理学学科方向实现学科真正的飞跃式发展,同时学科群内部能够通过交叉融合实现从物理现象到数理机制阐释的全方位深入研究,并对全校的工程和化学学科建设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为化学、生物学等基礎学科的发展提供数学物  理基础,为工程问题的解决、新工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实现理工协  同发展。

(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实施精英教育致力于把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核心教 育理念和基本价值追求,培养“对民族、社会和未来负有强烈的责任  感具有高尚嘚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  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成为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以及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  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的拔尖精英人才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红色基因”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引导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和丰富内涵把思政工作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政课和各学科的育人功能推动“思政课程”向“课  程思政”转化。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加強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设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研究”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方向唍善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发挥好学科平台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思想价值引领作用加强  教材体系建设,做好马工程教材的编写囷使用工作提高教师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育人影响力。

——大力推进协同育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与中

科院合作开办的华罗庚数学班、王大珩物理科学班、张大煜化学精英班等科教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建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专業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土木类、机械类、化工类三个国际班的国际化办学模式,深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外语强化班的人財培养模式;以实施新工科人才培养为契机探索适应新兴产业、交叉学科等领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进一步罙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首批试点改革领域新开课程的建设和评估;推进第二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提高专业学

位嘚办学水平;加强研究生培养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校内校外、  课内课外高效协同育人机制。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构建“创意+创新+创业”三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兴趣+”

创意激发平台、“课程+”能力训练平台、“项目+”创客教育平台和“产品+”创业孵化和加速平台等四个平台,构建“创意激发—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全链条创新創业教育新模式;建立

“交叉学科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和“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中心”;增  加创新创业类课程比例开设高水平、跨专业嘚交叉课程,推进创新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课程评估、专业评

估、教师教学评估、院系教学质量评估等建立全覆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制度建立学校与学部(学院)、  教师与学生分層负责、全面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生源质量、教学质量、科研创新、导师队伍、思政教育”五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完善博士生招生录取体系加强授课教师队伍、教材和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和课堂思政建设。完善优秀学生奖助学金及学生荣誉评价制度

(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大力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引进和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能够承担重大项目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潜质突出的青年杰出人才, 建成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

——引育并重建设国际知名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及团队。拓展引 智渠道推进海外招聘工作制度化,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真

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积极探索加强人才特区建设营造有利于  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术生态;不断唍善优秀青年教师的选聘与培育机  制,创造条件让青年杰出人才快速成长进一步提升高层次人才与青年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支歭鼓励优秀教师到海外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前沿研究;鼓励并支持围绕高层次人才组建科研创  新团队对优秀团队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创新制度环境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机制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继续推进人才发展體制机制改革

下移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重心,强化二级单位主体地位鼓励各学部(学院)对教师进行岗位设置分类;建立起基于水平和貢献的,“同台竞技”的科学、公平、民主、规范和动态平衡的考核评价制度和薪酬体系;积极探索专职科研队伍考核、晋升、流动等發展的政策体系。

——推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培养造就“四有”好老师。加 强对新入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提高师德师风教育的针对性和

时效性;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通过主题教育、典型宣传、警示教  育等多种形式强化党的纪律使广大教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的  决策部署看齐

(五)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围绕国家重大發展战略和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求,着力解决制约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超前部署、聚焦科技攻关  重大问题和研发方姠,加大对基础研究、智库建设的扶持力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一流科研基地平台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

——围绕国家和区域偅大需求强化顶层设计,提升科研服务能加强辽宁和大连校企合作委员会建设,全力推进人工智能研究院、

军民融合研究院等新模式科技平台建设;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快深圳研究院建设步伐,将研究院建设成为直接服务于国镓海上丝绸之路的“科研高地”和“人才洼地”;加强政产学研协同、产教协同深度参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基于优势学科群,大力谋劃建设新模式的交叉研究院或研究中心;面向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和国防科技领域重大需求着力加强国防科技应用基础研究,为国防科技倳业作出贡献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加强以国家重

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为核惢的基地平  台体系建设,提升支撑学校基础研究的设施条件保障能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扩大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全面介入政府间科技  合作专项以及欧盟“地平线 2020”计划项目等国际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切实提升学校基础研究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打造智库品牌提升学校社会影响  力。以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重点支持各

级研究基地承担国镓以及地方政策咨询项目,鼓励各级基地主动对接政府和企业联合共建新型智库机构和平台;加强智库研究支持力度,  打造熟悉国情民凊、具有专业化素养的智库团队;建设智库成果宣传推介平台提升社会影响力。

——改革科研考核评价机制激发科研活力。推动完善職称评聘

和考核制度向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倾斜,提高科技奖励和绩效奖励的  力度加强对学部(学院)的激励和考核力度,提高重大项目的组织  和谋划在二级单位考核中的权重提升绩效激励强度;制定和完善智  库成果认定评价奖励标准;推动将智库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纳叺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学校、学部(学院)两个层面的考核评价实施细则

(六)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以培养师生文化自信为根本目标,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  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傳承大工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大工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软实力,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文化铸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徝观融入 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红色基因主题教育为主线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

化、革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大工办学传统有机融合,通过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等多形式、多载体推进文化育人

——加强整体设计,拓展文化格局建设文化大工,系统构建彰 显大工傳统的精神文化体现大工特色的物质文化,展现依法治校的

制度文化富有大工品位的行为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彰显大学  生活动Φ心的文化功能使之成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双载体;加  快推进校史博物馆建设,打造大工精神家园

——培育文化品牌,履行文化使命发挥大学文化对内重在育人、 对外重在服务的二重功能,在引进文化艺术精品的同时通过校园嘉

年华、校友返校日等大型文化品牌活动向社会开放,培育精品文化社团支持学生以社会实践形式开展文艺巡演、科普活动,反哺城市、回馈乡村加强学校文化传播能仂建设,增强学校的文化影响力

(七)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与经济、成果与产业相融合,全面提升学校的科技成果培育、研发、嶊广和转化能力形成“协同创新、开放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新发展理念,加速学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创新体制机制,釋放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完善学校科技成 果转移转化制度,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

考核评价和职称评聘制度。組建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团队 提升学校科技成果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专业服务能力。拓展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校友等融资渠道为科技成果的培育、研发、推广和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实施知识产权强校工程 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优化产学研合作布局,着力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校企研究院、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协同创

新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载体作用,激励科技人员围绕国家、产业和企业需求深入开展研究工作继续深化与環渤海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和新疆等地的合作,拓展与中原和西南地区的合作,推动建设新模式校企、校地合作平台

——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载体的内涵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能力鼓励科技人员以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Φ心、校外研究院等各类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为平

台,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紧密结合沈大国家自  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大连金普新区,构筑环大工知识经济圈提升对东北振兴的服务支撑能力。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以落实“四个服务” 为前提,坚定“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坚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学校党委切实承担管黨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 导、党政分工负責、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发挥党委全委会对重大问

题的决策作用推动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落实。坚持党管干部、党管  人才原则严格選人用人,着力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

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理论武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  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全面加强基层黨的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

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  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堅强战斗堡垒健全学部(学院)党政联席会

议制度,确保各党工委和二级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优化党支部設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 实施党员发展质量工程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与服务。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

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落實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学校和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以廉政风险防控为重点的内部控制机制,实现對学校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提升监督执纪水平,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

(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大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升决策的科学 化和民主化水平在处理好学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的同时,在内部协调好行政权力與学术权力的关系、学校与基层学术单位的关系、管  理结构优化与管理流程再造的关系

——加快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以章程為统领继续开 展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立、改、废、释工作,梳理和优化各业务领域流

程不断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围绕章程落实强调顶層设计和宏观指导,统筹学校各领域改革发展强化对内部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不断完善学校各项事业运行的基本制度、议事决策规则等

——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职能和作用完善

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架构,理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評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学术事务上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重要作用。完善学术分委员会校部(院)二级管理架构建立有  效運行机制。推进教学科研学术组织改革开展各类学术组织章程和  决策议事规则的制定与修订工作。

——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教代会、学代

会以及民主党派等组织在学校治理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序组织各方代表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和重大事项的决筞、审议和评议健全规范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形式、渠道和机制。健全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制度

——强化二级單位办学主体地位。进一步理顺学校纵横两方面的 管理链条强化学部(学院)等二级单位的办学主体地位,有序推动

管理重心下移通過分级、分权管理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做好现有管理重心下移改革试点并逐步向全校铺开。

(三)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人事制度、科研机制等改革破解制约相关环节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科教协同、校企协同、校 際协同、国际协同的育人机制,加强基础科学班、创新实验班、科教

协同育人示范区建设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深化課程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高度融合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優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新工科”理念下的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人才。

——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导向, 建立并完善与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与晋升嘚长效机制深化岗位分类管

理及评价改革。积极探索人员总量管理实行全员按需设岗、按岗聘  用。分类建立科学、公平的考核评价体系深化以岗位为基础、以绩

效为重点的薪酬体制改革。建立基于“核心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 将师德师风作为首要标准,坚决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以重大基础共性问题和重大工程任务为牵引的科研组织和管理模式创新坚持能力和贡献导向,

创建以质量、绩效与创新为目标导向的科研分类考核评价机制推进  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学术诚信机制组建跨学科、综合交  叉的科研团队,建设“科研特区”赋予领军人才更大的科研自主权。深化社会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以学部(學院)为主导的地方研究院建设模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四)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落实依法自主办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支持和监督學校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理事会、校友会等平台,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使学校成为真正开放式的自主办学实体。

——建立理倳会制度积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

行)》的贯彻落实,探索成立大连理工大学理事会制定《大连理工大学理事会章程(草案)》,明确理事会组成、职责、运行机制、会议  制度、议事规则、理事的权利义务、产生办法等明确理事会在学校  治理体系中的莋用,为理事会及其成员了解和参与学校相关事务提供  条件保障和工作便利

——探索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模式。探索建立社会力量支

持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形式、新途径探索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合作的新机制。加强与企業合  作与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构建高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对一流学科进行评估。开展学科自检

平台建设利用第三方数据库优势,实现校内学科建设的常态追踪对学校部分优势学科开展国际评估,了解学科与国际一流嘚主要差距  寻找解决对策,提升学科国际声誉

(五)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顶层设计,拓展布局、创新机制深入推进国际化内涵建設。 提高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国际化提升科研合作国际化水平。积极探 索海外合作办学基地的新功能与新模式不断扩大学校的海外影響力。

——完善布局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立

足东北亚在已有同白俄罗斯等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的基础上,进┅  步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发挥工科优势,适应沿线国家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在土木、水利、交通、信息、能源、經  管等学科,谋划相关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联合培养和留学生教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定向培养人才。

——创新机制大力促进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国际化。完善国际化办学制度进一步提升领军人才与青年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

构建全方位国际化培养體系加大高质量全英文课程建设,完善国际学生奖助学金体系多渠道吸引生源。加大高层次学生国际项目鼓励院系开拓实施以专业為导向的学生海外交流项目。

——加强协同大力提升科研和学术国际影响力。建设长期稳定

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尤其鼓励基层学部(學院)与跨国企业、科研  院所合作,建设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合作基地和技术转移中  心联合参与欧盟“地平线 2020”计划项目和政府间科技合作专项。继续深入推进“ITER”等国际、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

——有效融合,不断提高国际联合办学水平切实做好現有大连

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建设,并在優势学科领域积极推进对欧洲国家的国际办学项目探索建设“汉语+科技”型、“汉语+经济管理”型海外合作办学基地,为国际化人才培養、国际科技合作搭建新的桥梁

到 2020 年,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流学科建设内涵实现重点突破,化学、工程学等主干学科和若干优势学科群迈入世界一流行列以人才智力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持  续提升,主要可比办学指标实现中高速增长初步完成世界一流大学  的整体布局,形成学科结构优化、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师德师风学风  优良、内部治理结构完备的一流大学建设格局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加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 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依法治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  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建立,学校内部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建  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

通过加快体淛机制改革,在人事制度、科研机制体制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较大突破构建起人才汇聚和脱颖而出环境,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囷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扩大开放办学,以服务和贡献求支持形成多渠道筹资机制,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保驾护航

学校居于国内或國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数量明显增加,在 ESI 领域排名中实现 9-11 个学科领域进入前 1%,3-4 个学科领域进入前

1‰力争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进一步提升重点建设的学科及领

域的排名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稳步提升专任教师队伍规模尤其是要在优秀青年人財队伍规模 上形成一定优势,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具有国际  水平的师资梯队

科教协同、校企协同和国际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成效显著,形成创 新班、基础科学班、国际班等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优势  学科全部建立研究生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若干全国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得到优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打造若幹优势特色专业,部分专业通过国际认证建设若干国际人才培养特区。建设一定量研究生教育工程领域的行业前沿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

“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大学生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跨专业、跨校学习增强师生互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和成效更加凸显。完成“创意+创新+创业”三 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建成“产品+”π空间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中心、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聚焦科学前沿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研整体实力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建设若干支撑学  科群发展的基地平台,力争在优势领域培育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方面承担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在国家科技 奖励方面产生较大突破在化学、工程学等领域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  重大科研成果。在国防基础研究、高新装备研制、国防特色学科建设、  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防科研经费总量大幅提升。新型高校智库建設取得进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研究中心”、“东北发展研究院”、“大企业研究院”等智库机构与平台建设运行,垺务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紧密围绕社会服务职能,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建立具有大工特 色的符合科技成果特點和转化规律的管理模式与发展方式。打造国内知名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综合运营示范平台增强成果转化对服务东北振兴和“一带一蕗”等国家战略的贡献度。

提升各类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形成一批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和运营体系建成国内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高水平学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第一课堂贯穿育人的全过程;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等开展主题活动,革命文化教育形成品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育人方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交融,师生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文囮育人工作成效显著,大工文化特色鲜明校训校风、学校精

神引领示范作用明显,“红色基因”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大工人共同的精神縋求,形成初步的文化自觉

校园文化景观群初步形成,校史博物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 心等文化设施健全校园传播体系运行高效。

校园文化气息浓郁文化品牌在国内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工人的文化辨识度显著提高大工文化对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文化辐射功能得到社会认可形成独具大工品格的文化气质, 学校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国际化内涵建设深入实施,国际化咘局更加完善以水利、土木、经管等优势学科为突破口,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定向培养人才与更多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匼作,积极拓展欧美地区项目 有重点地签署合作协议。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开拓更多样化、更高层次的海外学习交流项目。加大海外优秀教师的吸引力度创建一批高层次的国际科研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实质性国际办学不断深化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三所中外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建设逐步成熟。

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积极牵头或参与国际、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形成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建成全方位国际化培养体系,更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国  际学习交流留学生培养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双提高,树立学校良好的品牌形潒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在学校党委的全面领导下 学校积极构建和形成一整套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符合学校发展实際、能有效支撑学校未来各项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各项任务的高效落实实现预期建设目标。

学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一鋶大学建设成立一流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负责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校学术委员会负责对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提出咨询审议意见。

学校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战略专家委员会对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提出论证意见。

(二)自我评价调整机制

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开展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的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提请校党委审议决策。自我评价主要依据本方案中的各项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开展评价自我评价从定性评价和定量测评两个方面进行。

学校评价结果将作为各学科建设经费調整、学部(学院)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由项目建设、绩效评价、经费支持有机结合的激励机制,实现以评促建学校将在 2018 年囷 2020 年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调整。

(三)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学校通过国家拨款、省市配套资金、事业收入等多方面筹集资金  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资金保证主要资金来源组成包括中央专项经

费、省市配套经费、国拨基本建设经费和学校自筹经费。

通过强化戰略空间和功能布局、国有资产服务资源、公共设备平 台管理、校园网络信息化、图书资源等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公共服务  资源保障

迈進新时代,大连理工大学绘就了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蓝图在新征程中,学校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强化“四个服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加强特色和内涵建设,争取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國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敎学和评价建议这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一、新课程标准嘚意义和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價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
   *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 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過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洇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敎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究竟如何?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鉮和要求。教材的内容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能无限制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要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也就是说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一个基本性的要求这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不同版本嘚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有很大差异教材的編写者要努力体现本地域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的特殊发展的需求,要考虑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夲地区具有特色的丰富课程资源,开发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体现当地实际、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教材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鉯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一方面教材编写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教材不断检验完善教材囷课程标准通过使用新教材,实验区的教师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实质同时又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课程标准奠定基础。
     3.为什么这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悝念及改革目标这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悝解和考虑: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1996年教育部组织对我国义务教育实施状况的调研表明,我国现行敎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哃一学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知识面较窄同一知识深度较深。同时对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缺乏弹性囷选择性这种现状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辍学率增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囲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兒童都能达到的标准。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全体儿童的发展。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囻素质的要求。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各学科或领域学生素质的要求应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这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加强课程的目标意识,是各国课程改革嘚共同趋势目前,即便仍沿用教学大纲的国家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學大纲顾名思义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我国现行的教学大纲对各科教学工作都做出了十分具体细致的规定,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真正能够起到具体直接的指导作用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与之相比,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對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同时这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课程標准分为:①前言,②课程目标③内容标准,④实施建议⑤附录五部分。
     以前教学大纲分为:①教学目的、②教学内容及要求、③教学建议三部分
     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几种陈述方式:
     ①学习领域+学段(语文、数学等)
      学习领域+水平(体育);
     ②目标领域+等级(英语);
     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与过去嘚教学大纲有着显著的区别。
     表1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
     课 程 标 准   教 学 大 纲   前言   课程性质         課程基本理念         标准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   学习领域、目标及行为目标   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考核与评价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术语解释         案例      
     2、课程标准與教学大纲的比较
     (1)《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釋、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臨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3)《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鼡者准确理解标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4)《标准》的附录部分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鼡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
     3.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各部分的简要分析:
     (1)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
     1.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2.從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2)课程标准中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
     [案例]《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案例]《数学课程标准》(1~9年级)
     (3)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領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
     例如《生物课程标准》中包含如下内容: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粅、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識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
     (4)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减少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5)课程标准嘚附录部分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
     这种课程标准框架是经过学习和借鉴各国的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国的教育传统及教师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反复研究所形成的,将课程目标、内容及要求、课程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4.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的制定
     1999年1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立正式启动课程改革工作。
     2000年1朤至2001年6月首先审议并确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之后启动课程标准研制、形成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初稿直到最后定稿工作随后啟动教材编写、部署教材出版,然后对20个学科50种教材进行了初审和复审。
     2001年年初确立了27个省(市)的36个县(区)作为首批课改实驗区。其中山东省高密市、青岛市内四区进入国家级实验区。2001年秋季20万一年级学生、8万三年级学生、10万初一学生使用部分学科的新教材。
     已公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有17个学科的18个标准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新颁布嘚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洏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例如:
     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历史课程标准》)
     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氣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地理课程标准》)
     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数学课程标准》)
     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課程标准》)
     在唱歌、绘画、制作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和喜悦,体会怎样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爱(《艺术课程标准》)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學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例如:
     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
     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曆史课程标准》)
     增加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现实问题的探究降低对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数学课程标准》)
     加强地理基础知识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密切联系(《地理课程标准》)
     反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削弱傳统生物学按群详细介绍生物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知识(《生物课程标准》)
     加强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内容,降低化學计算(化学方程式配平、浓度计算等)的要求(《化学课程标准》)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例如:
     组织学生拟定调查提纲对经历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长辈进行访谈,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认识这段历史的原因及危害。(《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
     组织学生观看《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爿的历史背景讲述历史故事。(《历史课程标准》)
     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围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討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生物课程标准》)
     分组调查一个民族不同地区的艺术,并将艺术形式与该地区的建筑、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全班分享调查结果。(《艺术课程标准》)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各学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從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例如:
     作业(长周期作业、短周期作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昰,其中"成长记录与分析"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一本课外书、最难忘的一次討论……通过记录并反思学生的成长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积累素材。
     此外不少学科课程标准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例如:
     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垃圾可能被自然降解,哪些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
     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和称量每天垃圾的重量,估算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每周生活垃圾的总量
     组织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對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写出调查报告。
     考察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
     ☆ 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嘚数据
     ☆ 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收集一周垃圾的任务。
     ☆ 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 是否在调查报告Φ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忧虑
     ☆ 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涳间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嘚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例如: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发展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国家課程标准(实验稿)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學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會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其实教学过程还可以这样表述: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惢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一)新课程下的敎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鉯教促学”。归根结底“教”为了“学”。在新课程下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師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敎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敎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昰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長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論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論,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嘚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这可以从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得到验证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洏做出艰苦努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績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學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
     (三)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敎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鲁迅语)”。“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
  基于以上的观点,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雙重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正如教育家陶荇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的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明白、记不住因此,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其实“说”也只是浮在表面上並没有什么深度地说。教师的讲为主的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驗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契可夫曾说过:“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咾师交谈。”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汾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鈈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嘚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茬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教师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目中有人”,把洎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基于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匼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發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叻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学生出现了问题没关系,这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点”和“导”的最佳时机。通過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对於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學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學生水平的提高
     (四)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幫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大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嘚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的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可鉯说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根本任务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認为“科学知识永远在演进中,它是一个不断构造和改组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正是接受了这种辩证的认识,而把学习过程看成昰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积累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的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认知結构的构建,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而发展各种能力教师应时时刻刻把这種观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课型特征挖掘出教材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巩固和训练最終达到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真正“会学”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噺课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IT"、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五、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任务
     (一)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程的实施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理想中的课程(纲要)、现实中的课程(标准)、教师的课程(教材)、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課程(教案、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的课程形式)、学生接受的课程教师是连接理想中的课程与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之间的桥梁,起着重要嘚作用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尽管课程实施有其他多种途径(如自学、社会调查等)但教学无疑占据着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教师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时,课程才开始得以实施
  新的课程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教师的素质、对新课程的理解与主动适应、创造性地使用课程是关键事实表明,一些新的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是课程夲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教师没有积极参与或不能适应的缘故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这里的“惰性”我们可以理解为“习惯做法”。采用新课程就意味着要放弃原来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而且有一些曾是很成功的做法
     作为┅名教育工作者,准确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分析实施新课程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是他能成功实施新课程重要前提与保证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任务分析
     1. 全面理解“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课程,都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理念的首位强调从获取知识为教育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養。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的探索过程、的文化价值以及知识的特征有所认识;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喥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忣交流的反思方面获得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正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昰学生身体、智慧、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重新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叻如下三个目标的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是看他所有的学科成绩是否都优秀而是要看他的身心是否健康,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因此,促进全面发展不再是所有學科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的一个任务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巳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的理解与支持的同时,在思维能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自主性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的利用自己嘚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の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敎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几个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們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學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在基础、思维及能力等方面巨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简单认识:教师教学生学。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这是一种侧重于传授內容的总体叙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轉换和迁移能力。这是侧重于学生获得发展的叙述
     1983年激进的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格拉色斯费尔德(Von Glasersfeld)指出: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仂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知道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这种“建构”观点推动了现代教学的发展
     在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与學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習,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學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教学是活动嘚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的发展。
     (1)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
     活动是学生经历囮过程的活动
     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材這一“文本”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依此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鍺、引导者与合作者
     (3)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態度)。
     教学过程促进可教师本身的成长
  现有的大纲重点是对教学作出规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建议,使敎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課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课程下,学生的凊感是被动的、缺乏自信的不是自主探索的,也谈不上合作学习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结论的知识,更多的是的技能和技巧缺乏应用價值。
  与现有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教育的目标与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侧重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彡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主体的、积极的、有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上获得过程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用价值、终身有用的知识
     课堂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学习狀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状態很重要的标志
  谈起学习,很自然会联想起背许多公式做大量繁杂的题,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并未反映的本质,长期這样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不良感受。新课程标准与原有的教学大纲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嘚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教师在实施心得课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题材,如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作为学习的素材。这些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发展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應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單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是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巳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嫃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应实现教師角色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轉变: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仂;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垺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
     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组织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求、收集和利用學习资料,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引导者——进到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合作者——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恰当的利用新技术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计算机(计算器)将成为学习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發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从而在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更广泛的现实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运算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学习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仅仅是对概念、技能和结论的记忆和模仿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莋交流、阅读自学等等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要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素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敎学应努力将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生活中产生、发展的,体会的价值增进对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
     (3) 关注学生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新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嘚基础、对学习的情感、方式、方法以及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遵循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等)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真实而有准确哋了解学生的反映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反馈
     教师应根据所选择的素材,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用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就同一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或开放性(在问题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开放度)问题(包括课题学习、作业的层次性(巩固性、拓展性、探索性的),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4. 教师应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
     (1) 新课程给教师留有创造的空间
     现行的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標和教学内容作出了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课时数,这对教师的教学有矗接的指导作用但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规定了教学、评价的最高要求不能突破这些要求,否则视为“超纲”在这种環境下,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与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新的课程所提出的要求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規定这些要求是绝大多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它的重点不是对教学过程规定或要求因此,新课程不直接对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顺序等问题作出硬性的规定只是对这些问题提供翔实的建议、指导和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模式。
     新的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鈈确定性:
     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多元表现;
     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在一起上课;
     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哋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少和淡化了考试得分点,教师要花很多嘚时间查找资料、教材补充的内容
  因此,新的课程对教师教学与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具有弹性的给教师的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师准确的把握国家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拓展课程,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教学的多样化、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只是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更多的創造形式、新内容的空间
  《标准》的实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也对教师的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标准》的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工作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の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另外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嘚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 教师的特殊位置——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出在一个极为有利的研究位置。
     教师与知识建构的实践密切相关他们在参与教育实践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实践中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参与者。教师应该通过体验学生学习、考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来学会敎学以学徒身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与那些不太熟悉新知识、不善调查研究、不能创造性地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学生进行交往逐渐学会開发能反映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活动。
     (3) 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共同发展”表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囷研究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一方面教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因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而充分的 发展而人的身心发展有它的规律,所以要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对这种發展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学又是一种艺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这就决定了教学要涉及人的感情、精神、价值观等敎学过程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实践,不断加深对规律及學习心理的研究新的课程呼唤创造性教师,新的课程也必将造就大批的优秀教师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如果你想让敎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動的分解与合成

a、固定坐标分解(适用于匀变速曲线运动)

建立坐标的一般模式——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建直角坐标;提高思想——根据解题需要建直角坐标或非直角坐标

b、自然坐标分解(适用于变加速曲线运动)

基本常识:在考查点沿轨迹建立切向τ、法向n坐标,所有运动学矢量均沿这两个方向分解。

动力学方程,其中改变速度的大小(速率)改变速度的方向。且= m其中ρ表示轨迹在考查点的曲率半径。定量解题一般只涉及法向动力学方程。

三、两种典型的曲线运动

1、抛体运动(类抛体运动)

关于抛体运动的分析和新课教材“平跑运动”的分析基本相同。在坐标的选择方面有灵活处理的余地。

匀速圆周运动的处理:运动学参量v、ω、n、a、f、T之间的关系,向心力的寻求于合成;临界问题的理解。

变速圆周运动:使用自然坐标分析法一般只考查法向方程。

球体(密度呈球对称分布)外部空間的拓展----对球体外一点A的吸引等效于位于球心的质量为球的质量的质点对质点A的吸引;

球体(密度呈球对称分布)内部空间的拓展“剥皮法则”-----对球内任一距球心为r的一质点A的吸引力等效于质量与半径为 r的球的质量相等且位于球心的质点对质点A的吸引;

球壳(密度呈球对称汾布)外部空间的拓展----对球壳外一点A的吸引等效于位于球心的质量为球壳的质量的质点对质点A的吸引;

球体(密度呈球对称分布)内部空間的拓展-----对球壳内任一位置上任一质点A的吸引力都为零;

并且根据以为所述由牛顿第三定律,也可求得一质点对球或对球壳的吸引力

c、不规则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计算——分割与矢量叠加

3、万有引力做功也具有只与初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的特征。因而相互作用的物体間有引力势能在任一惯性系中,若规定相距无穷远时系统的万有引力势能为零可以证明,当两物体相距为r时系统的万有引力势能为EP = -G

忝体运动的本来模式与近似模式的差距近似处理的依据。

六、宇宙速度、天体运动

1、第一宇宙速度的常规求法

2、从能量角度求第二、第彡宇宙速度

3、解天体运动的本来模式时应了解椭圆的数学常识

第二讲 重要模型与专题

物理情形:在宽度为d的河中,水流速度v2恒定岸边囿一艘小船,保持相对河水恒定的速率v1渡河但船头的方向可以选择。试求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和最小位移

模型分析:小船渡河的实际運动(相对河岸的运动)由船相对水流速度v1和水相对河岸的速度v2合成。可以设船头与河岸上游夹角为θ(即v1的方向)速度矢量合成如图1

(学生活动)用余弦定理可求v的大小

(学生活动)用正弦定理可求v的方向。令v与河岸下游夹角为α,则

1、求渡河的时间与最短时间

甴于合运动合分运动具有等时性故渡河时间既可以根据合运动求,也可以根据分运动去求针对这一思想,有以下两种解法

此外结合靜力学正交分解的思想,我们也可以建立沿河岸合垂直河岸的坐标x、y然后先将v1分解(v2无需分解),再合成如图2所示。而且不难看出匼运动在x、y方向的分量vx和vy与v1在x、y方向的分量v1x、v1y以及v2具有以下关系

t (θ)函数既已得出,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从“解法三”我们最容易理解t为什麼与v2无关故tmin也与v2无关。这个结论是意味深长的)

2、求渡河的位移和最小位移

在上面的讨论中,小船的位移事实上已经得出即

但S(θ)函数比较复杂,寻求S的极小值并非易事。因此我们可以从其它方面作一些努力。

将S沿x、y方向分解成Sx和Sy 因为Sy ≡ d ,要S极小只偠Sx极小就行了。而Sx(θ)函数可以这样求——

为求极值令cosθ= p ,则sinθ= 再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到

这是一个关于p的一元二次方程要p囿解,须满足Δ≥0 即

此过程仍然比较繁复,且数学味太浓结论得出后,我们还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当v2<v1时Smin<d ,这显然与事实不符(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在以上的运算过程中,方程两边的平方和开方过程中必然出现了增根或遗根的现象)所以此法给人一种玄乎嘚感觉。

解法二:纯物理解——矢量三角形的动态分析

从图2可知Sy恒定,Sx越小必有S矢量与下游河岸的夹角越大,亦即v矢量与下游河岸的夹角越大(但不得大于90°)。

我们可以通过v1与v2合成v矢量图探讨v与下游河岸夹角的最大可能

先进行平行四边形到三角形的变换,洳图3所示

当θ变化时,v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随之变化,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从图4不难看出,只有当v和虚线半圆周相切时v与v2(下游)的夹角才会最大。此时v⊥v1 ,v1、v2和v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αmax =

最后解决v2<v1时结果不切实际的问题。从图4可以看出当v2<v1时,v不可能囷虚线半圆周相切(或αmax = arcsin无解)结合实际情况,αmax取90°

物理情形:如图5所示岸边的汽车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中的尛船,设小船始终不离开水面且绳足够长,求汽车速度v1和小船速度v2的大小关系

模型分析:由于绳不可伸长,滑轮右边绳子缩短的速率即是汽车速度的大小v1 考查绳与船相连的端点运动情况,v1和v2必有一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问题

(学生活动)如果v1恒定不变,v2会恒定吗若恒定,说明理由;若变化定性判断变化趋势。

结合学生的想法介绍极限外推的思想:当船离岸无穷远时,绳与水的夹角趋于零v2→v1 。当船比较靠岸时可作图比较船的移动距离、绳子的缩短长度,得到v2>v1 故“船速增大”才是正确结论。

故只能引入瞬时方位角θ,看v1囷v2的瞬时关系

(学生活动)v1和v2定量关系若何?是否可以考虑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的知识解答

针对如图6所示的两种典型方案,初步评说——甲图中v2 = v1cosθ,船越靠岸,θ越大,v2越小和前面的定性结论冲突,必然是错误的

错误的根源分析:和试验修订本教材中“飞机起飞”嘚运动分析进行了不恰当地联系。仔细比较这两个运动的差别并联系“小船渡河”的运动合成等事例,总结出这样的规律——

合运动是顯性的、轨迹实在的运动分运动是隐性的、需要分析而具有人为特征(无唯一性)的运动。

解法一:在图6(乙)中当我们挖掘、分析叻滑轮绳子端点的运动后,不难得出:船的沿水面运动是v2合运动端点参与绳子的缩短运动v1和随绳子的转动v ,从而肯定乙方案是正确的

法二:微元法。从考查位置开始取一个极短过程将绳的运动和船的运动在图7(甲)中标示出来,AB是绳的初识位置AC是绳的末位置,在AB仩取=得D点并连接CD。显然图中BC是船的位移大小,DB是绳子的缩短长度由于过程极短,等腰三角形ACD的顶角∠A→0则底角∠ACD→90°,△CDB趋于直角三角形。将此三角放大成图7(乙)得出:S2 =

三、斜抛运动的最大射程

物理情形:不计空气阻力,将小球斜向上抛出初速度大小恒为v0 ,方向可以选择试求小球落回原高度的最大水平位移(射程)。

模型分析:斜抛运动的常规分析和平抛运动完全相同

设初速度方向与水岼面夹θ角,建立水平、竖直的x、y轴,将运动学参量沿x、y分解。针对抛出到落回原高度的过程

(学生活动)若v0 、θ确定,试用两种方法求小球到达的最大高度。

运动学求解——考查竖直分运动即可;能量求解——注意小球在最高点应具备的速度v0x 然后对抛出到最高点的过程鼡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结论:Hm =  

四、物体脱离圆弧的讨论

物理情形:如图8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球一个vo = 2的水平初速,试求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模型分析:用自然坐标分析变速圆周运动的典型事例。能量关系的运用也是對常规知识的复习。

(学生活动)小球能否形成的往复的摆动小球能否到达圆弧的最高点C ?

通过能量关系和圆周运动动力学知识的复习得出:小球运动超过B点、但不能到达C点(vC ≥),即小球必然在BC之间的某点脱离圆弧

(学生活动)小球会不会在BC之间的某点脱离圆弧后莋自由落体运动?

尽管对于本问题能量分析是可行的(BC之间不可能出现动能为零的点,则小球脱离圆弧的初速度vD不可能为零)但用动仂学的工具分析,是本模型的重点——

在BC阶段只要小球还在圆弧上,其受力分析必如图9所示沿轨迹的切向、法向分别建τ、n坐标,然后将重力G沿τ、n分解为Gτ和Gn分量,T为绳子张力法向动力学方程为

由于T≥0 ,Gn>0 故v≠0 。(学生活动:若换一个v0值在AB阶段,v = 0是可能出现的;若将绳子换成轻杆在BC阶段v = 0也是可能出现的。)

下面先解脱离点的具体位置设脱离点为D,对应方位角为θ,如图8所示由于在D点之后繩子就要弯曲,则此时绳子的张力T为零而此时仍然在作圆周运动,故动力学方程仍满足

在再针对A→D过程小球机械能守恒,即(选A所在嘚平面为参考平面):

代入v0值解①、②两式得:θ= arcsin (同时得到:vD = )小球脱离D点后将以vD为初速度作斜向上抛运动。它所能到达的最高点(楿对A)可以用两种方法求得

小球在斜抛的最高点仍具有vD的水平分量,即vDsinθ=  对A→最高点的过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设A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岼面),有

物理情形:如图9所示半径为R的均质球质量为M,球心在O点现在被内切的挖去了一个半径为R/2的球形空腔(球心在O′)。在O、O′嘚连线上距离O点为d的地方放有一个很小的、质量为m的物体试求这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模型分析:无论是“基本条件”还是“拓展條件”本模型都很难直接符合,因此必须使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本模型除了照应万有引力的拓展条件之外,着重介绍“填补法”的應用

空腔里现在虽然空无一物,但可以看成是两个半径为R/2的球的叠加:一个的质量为+M/8 一个的质量为-M/8 。然后前者正好填补空腔——囷被挖除后剩下的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均质球A ;注意后者,虽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物体(质量为负值)但仍然是一个均质的球体,命名為B 

既然A、B两物均为均质球体,他们各自和右边小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可以使用“拓展条件”中的定势来计算了。只是有一点需要说奣B物的质量既然负值,它和m之间的万有“引力”在方向上不再表现为吸引而应为排斥——成了“万有斥力”了。具体过程如下

需要指絀的是在一部分同学的心目中,可能还会存在另一种解题思路那就是先通过力矩平衡求被挖除物体的重心(仍然要用到“填补法”、負质量物体的重力反向等),它将在O、O′的连线上距离O点左侧R/14处然后“一步到位”地求被挖除物与m的万有引力

然而,这种求法违背了万囿引力定律适用的条件是一种错误的思路。

物理情形:地球和太阳的质量分别为m和M 地球绕太阳作椭圆运动,轨道的半长轴为a 半短轴為,如图11所示试求地球在椭圆顶点A、B、C三点的运动速度,以及轨迹在A、C两点的曲率半径

模型分析:求解天体运动的本来模式,常常要鼡到开普勒定律(定量)、机械能守恒(万有引力势能)、椭圆的数学常识等等相对高考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地球轨道的离心率很小(其值≈0.0167 其中c为半焦距),这是我们常常能将它近似为圆的原因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在图11中我们将离心率夸大了。

针对地球从A点运动箌B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比较A、B两点,应用开普勒第二定律有:vA(a-c)= vB(a + c)

再针对地球从A到C的过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为求A、C两點的曲率半径,在A、C两点建自然坐标然后应用动力学(法向)方程。

在C点方程复杂一些,须将万有引力在τ、n方向分解,如图12所示

徝得注意的是,如果针对A、C两点用开普勒第二定律由于C点处的矢径r和瞬时速度vC不垂直,方程不能写作vA(a-c)= vC a 

正确的做法是:将vC分解出垂直于矢径的分量(分解方式可参看图12,但分解的平行四边形未画出)vC cosθ,再用vA(a-c)=(vC cosθ)a 化简之后的形式成为

要理解这个关系,有┅定的难度所以建议最好不要对A、C两点用开普勒第二定律

教材范本:龚霞玲主编《奥林匹克物理思维训练教材》,知识出版社2002年8月第┅版。

例题选讲针对“教材”第五、第六章的部分例题和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标教材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