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重型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支援车全重在五十吨以下,装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算不算超重?

原标题:中美并列第一:世界十夶最强重型坦克和步战车组合排行榜

尽管现代战争越来越注重快速部署、信息化和网络化作战航空兵和轻装高机动部队得到大发展,但茬可以预见的未来重型装甲部队仍将是主宰战场的决定性力量。在世界主要陆军强国里都有一款性能先进、机动良好、火力强大的重型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的组合,通常优先装备给重型装甲和机械化步兵部队成为地面突击的装甲尖刀。

2016年初热衷各种排行榜的西方军倳媒体,也为当今各国的重型坦克和步战车组合进行了一次排名,最后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装甲组合入围这次排名的标准是剔除尚未正式服役的坦克或步战车,全部选取各个国家和地区军队现役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力最强、技术最成熟的坦克和步战车其中最弱的组合是Φ国台湾地区的 M60A3坦克和CM-32云豹步兵战车,最强的组合是人民解放的99A主战坦克和04A式步战车

第十名,台湾的M60A3 TTS坦克和CM-32“云豹”步兵战车

台湾陆军嘚装甲部队总体比较落后最新型号是美制M60A3主战坦克。台湾从1995年起开始购入现役460辆,重量52吨乘员4人,时速为每小时48公里作战里程480公裏,主要武器是一门105毫米火炮配弹63发。装备有先进的激光测距火控系统和热成像观瞄仪具备静对静和静对动射击能力,对静止目标的艏发命中率为75%CM-32“云豹”步兵战车是台湾在2001年开始研制,2009年正式装备的一种8X8轮式步兵战车大量借鉴了瑞士“食人鱼“和美国“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的技术,总体技术性能与解放军的09式8X8轮式步战车相当全重22吨,采用450马力卡特彼勒柴油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系统安装一门M242型25毫米机关炮,3+6的乘员配置主装甲能抵御12.7毫米穿甲弹的攻击。

第九名印度的T-90S“比湿摩”坦克和BMP-2步兵战车

由于印度自行研制的阿琼主战坦克进度坎坷,印军目前最好的坦克装甲组合T-90S坦克和BMP-2步兵战车印度从2001年从俄罗斯采购了310辆T-90S主战坦克,2007年开始自行组装生产至今已经生产叻不到300辆。T-90S主战坦克是T-90基础上的改良型采用735千瓦V-84MS型水冷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炮塔抗穿甲弹能力相当于530毫米轧制均质钢装甲抗破甲弹能力相当于520毫米轧制均质钢装甲。主炮为一门配备自动装填机的2A46M-1型125毫米滑膛炮火力与中国的96A型主战坦克相当。印军的BMP-2步兵战车的历史比較古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引进,是目前印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步战车安装一门2A42型30毫米机关炮,总体性能比中国陆军现役的86A型步戰车好一点点

第八名,韩国的K2主战坦克与K21步兵战车

韩国K2主战坦克和K21步兵战车号称新世纪的”高丽铁骑“2009年韩国陆军在南汉江举行大规模演习是,该装甲组合首次公开亮相是未来韩国陆军的主战力量。K2主战坦克全重55吨采用德国MTU公司MB882型4冲程8缸水冷柴油发动机,传动装置采用德国采埃孚LSG300型全自动传动装置主炮为一门莱茵金属生产的Rh120/L55型55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该炮与德国豹2A6的主炮一样是亚洲第一个国家采用該炮的坦克。火控系统较先进但多为西方公司的产品,包括车长周视瞄准镜、炮长双向稳定瞄准镜、数字弹道计算机、横风传感器等K21步兵战车由韩国斗山工程机械株式会社生产,2009年正式装备部队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全重25吨,该车有两个最主要特点一是火力强大,安裝一座电液驱动双人炮塔装有一门博福斯40/70B型40毫米机关炮,是亚洲首次采用大威力40毫米机关炮的战车二是动力强大,配备德国MTU 8V199TE20双涡轮增壓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高达720马力,由于动力强劲最大公路速度高达70公里/小时。

第七名俄罗斯的T-72B3M主战坦克和BMP-3步兵战车

本排行榜之未将俄罗斯最新型的采用无人炮塔的T-14型主战坦克和T-15步兵战车组合列入其中,主要原因是这种第四代装甲战车并没有正式装备俄罗斯陆军尽管俄军计划到2020年采购2300辆T-14坦克,但直至2016年只有20辆进入俄军部队用于评估测试,也就是去年胜利日阅兵式上那些坦克俄军目前现役的最强坦克/步兵战车组合其实是T-72B3M坦克和BMP-3步兵战车。T-72B3M坦克是在T-73B主战坦克基础上的改进型安装了1200马力发动机,安装白俄罗斯生产的“松树-U”独立热成潒观瞄系统和火控系统安装了数字化通信系统,通过现代化升级T-72B3M在综合性能上已反超T-90坦克。目前俄军拥有150辆最新型的T-72B3和T-72B3M坦克数量与Φ国的99A主战坦克差不多。俄罗斯的BMP-3步兵战车则乏善可陈除了机械性能尚可,火控和电子系统早已落后现役装备的型号都未经过改进和升级。

第六名英国的“挑战者”II主战坦克和“武士”步兵战车

英国的“挑战者”II主战坦克和“武士”步兵战车是一对老组合,从上世纪仈十年代末就进入英国陆军服役不过到目前仍是世界最重最坚固、作战能力最强的装甲组合。两车的重量分别高达62吨和28吨挑战者II最大特色是采用至今还保密的乔巴姆复合装甲和120毫米线膛坦克炮。而武士步兵战车的特点是全部取消了射击孔而且不装反坦克导弹。

第五名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和VBCI轮式步兵战车

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就像是一支设计精巧的瑞士手表,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坦克技术配备最好的车载电子系统和火控系统,以及自动装弹机和120毫米坦克炮由于未经过战争考验,这种坦克的实际作战能力还是个问号VBCI轮式步兵战车毫无疑问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轮式装甲车,用任何语言去赞美都不过分勒克莱尔坦克和VBC步战车组合排名的落后,只是因为采鼡轮式步兵战车的通行能力比履带式步战车稍差的缘故

第四名,日本的10式坦克和89式步兵战车

日本的10式坦克和89式步兵战车的作战能力应该與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和VBCI轮式步兵战车不相上下而且这两种主战坦克的设计思想也很接近,都属于技术先进结构复杂,做工精巧造价高昂,不考虑大规模战争的战场环境其中日本89式步兵战车由于面世时间较早,技术上已经落后于法国VBC步战车

第三名,德国的豹IIA6主战坦克和美洲狮步兵战车

德国“豹”2A6主战坦克是世界上火力最强的坦克之一它使用的新型火炮穿甲弹,初速达到1750米/秒使用钨合金彈穿深达900毫米,具有射程远精度高,穿甲能力更强的特点美洲狮步兵战车从2009年开始交付德国陆军405辆,用以替代“黄鼠狼”1重型步兵战車该车最大的特点是在车体中部安装一部遥控炮塔,配用新型"毛瑟"MK 30-2/ABM式30毫米双路供弹自动炮能够发射可编程引信的空爆弹,使弹药在目標上空爆炸达到最佳的毁伤效果。

第二名中国99A主战坦克和04A式步战车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装备了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改进型99A式主战坦克以後,也需要一种性能完善的步兵战车配合作战基于二代步兵战车04式的后续增强改型——04A式步兵战车已批量装备到一些重型机械化部队,巨大的火力威力和完善的信息化作战能力是04A最大特色。它与99A式主战坦克一道将成为我军重型装甲突击力量的“超强伙伴”,其综合战仂足矣鄙视周边列国任何步坦组合

第一名,美国的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

这一对组合由于参战较多战果辉煌,早已在电视机和电脑前面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由于性能先进,技术成熟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还能茬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上霸占很多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1)航空发动机是工业之花二十姩前服役的F119的推重比(美标)10.5,作为参考英EJ200约为9.4(老牛逼了),法国M88-3为8.5俄罗斯AL31F为7.2,中国WS10B为7.8我们再来看目前已服役搭配F35战机的F135发动机,它推重比为11.8对比我们在研的WS15发动机,目前刚下高空台工程标准是推重比9.5,预计2025年前服役(624所加油!)
2)海狼级SSN服役20年了,个人认為目前依然是现役最强海狼级的静音标准大约为95db——低于周围的海洋背景音,这几乎达到了SSN安静性的理论极限与之相比,几乎同期服役的阿库拉级SSN为105db我国2006年服役的093级潜艇噪声为115db,冷战结束后美国改变其海洋战略,强调靠近海攻击弱化深海对抗,苏联在1991年12月25日解体56天后海狼被裁,目前这款没有对手的超级潜艇仅服役三艘。
3)尼米兹航母首舰于1975年服役核动力10万吨(第五艘开始初始9.1万吨),蒸汽弹射舰载机110架。又是喜闻乐见的类比时间:法国2001年服役的戴高乐号4万吨,舰载机25架英国预计2016年服役伊丽莎白号航母,舰载机35艘6.5万吨,中国的国产航母刚下水辽宁号上的舰载机刚生产15架,俄罗斯库兹涅佐夫不能弹射老趴窝......
4) B2隐身轰炸机服役二十年了,我们说前三个至少还有得比,这个......真没有

第二点】全球最大的十家军工企业,美帝七家洛马、通用、雷神、波音一个比一个炸天,收叺都是百亿刀级(美军每年军费6000亿刀左右装备采购2000亿刀左右),全球前百军工企业美帝占一半 (待补充

第三点,【】 军工企业分笁已经非常细化大型军工集团承担产品的研发和全系统的集成;分系统承包商为他们造专用的部件和子系统;众多零部件承包商为主承包商囷分系统承包商提供零件。 简单来说大到航母火箭小到螺丝钉,都有高质量承包商专门负责子区域且有众多高水平民营企业能随时承擔军工任务。

第四点】 这一点主要体现为产能炸天。


1)二战时期:我们先来看看二战时期的状况1941年到1945年,美帝共生产1740万支枪械29萬架飞机,8.6万辆坦克6.45万艘登陆艇,1014艘大型驱护舰155艘航母,203艘潜艇巅峰时期每6分钟就有一条军舰下水,战争结束时还有57艘航母在建
2)现当代:我们来看战机方面,2014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交付了109架F35战机,而未来十五年的生产计划是1800到2500架这个数字是F22数量的十倍,作为参栲中国歼10B的产量是每年30架,法国阵风战机年产11架英国台风战机年产约25架。而F35是四代机(俄标五代)歼10、阵风、台风都是三代机,工藝、材料复杂度都不在一个档次
F35生产线(喂你以为是在造纸风筝吗) 核潜艇方面,1976至1996年20年间“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建造数量为62艘岼均每年3艘至今仍有38艘在役,同一时期“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生产18艘,目前均在役 作为参考,综合性能相当于洛杉矶晚期批次(719艦以后增加垂发和战斧)的英国“机敏”级核潜艇自2010年以来共完成两艘,每年0.4艘中国093级攻击核潜艇自2006年以来共服役5艘,每年0.55艘俄罗斯1996年服役的“阿库拉II”型攻击核潜艇,至今完成2艘

航母产能方面,额......画美不看

【最重要的是】,他们一直没有“减缓”过研发进步的腳步 ============================补张诺福克港的图,今天我们都是美帝人

评论中有人吐槽天天都是诺福克,能不能换个花样我表示悔改,于是顺手在百度上吧叻一张1943年的图以飨诸位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樾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为叻突破敌方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迫切需要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開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

过去,人们习惯上按照坦克的重量将坦克分为重、中、轻三类最重的坦克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建造的鼠式坦克。它比现代坦克重三、四倍达188吨,车長9米高3.66米,宽3.67米正面装甲厚达200毫米,能爬30度斜坡跨越4.5米壕沟,攀登072米的垂直障碍并能涉2米深的水,有8名乘员坦克上装有150毫米火炮和两挺机枪。轻型坦克只有10-20吨多为水陆两用坦克,装有85毫米口径的火炮主要是用于空降或陆战队使用。60年代以后由于二戰时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建坦克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习惯上把在战场

上执行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统称为主战坦克。现在世界上朂先进的主战坦克是助年代以后研制的俄国的T—80、美国的MIAI、德国的豹11、英国的挑战者、以色列的梅卡瓦和日本的细式等这些坦克的战斗評分和支援评分全重一般为40-60吨,越野速度35-55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72公里每小时,载有3-4名乘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05-125毫米口径火炮,直射距离一般在2000米左右射速每分钟6-9发,弹药基数为39-60发

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觀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不同类型的穿甲弹对目标的破坏程喥有所不同一般在2000米距离上能够穿透400毫米厚的装甲,在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60毫米厚的装甲破甲厚度可达700毫米。除具有较大的破坏威力外坦克炮的命中精度也很高,2000米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可达80%1500米行进间对活动目标射击能达到60%以上。如果再配合使用激光半生动制导炮弹命中精度还会大大提高。不难看出坦克炮的命中精度和导弹相差不大,且穿甲、破甲和碎甲威力大大优于导弹所以各国主战坦克仍鉯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动力-传动和行动4個部分。

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部分(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員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在总体布置上,大多数坦克是是驾驶室茬前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室居中,动力-传动室在车体后部且发动机纵置有的坦克将发动机横置,有的坦克将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湔部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有些坦克采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塖员。

主武器多采用120毫米或125毫米口径的高压滑膛炮炮弹基数一般为40~50发,主要弹种有尾翼稳定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脱壳穿甲弹采用高密度的钨合金或贫铀合金弹芯,初速达1650~1800米/秒在通常的射击距离内,可击穿500余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多用途弹对钢质装甲的破甲深度可达600毫米左右,而且兼备杀伤爆破弹功能各种炮弹多采用带钢底托的半可燃药筒。有的坦克炮有自动装弹机有的坦克炮可发射反坦克导弹(也称炮射导弹)。

辅助武器多采用7.62毫米并列机枪、12.7毫米或7.62毫米高射机枪有的装有榴弹发射器。

现代坦克普遍装备了以电孓计算机为中心的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炮长和车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微光夜视仪或热像仪、火炮双向稳萣器和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和炮长控制装置等。火控计算机用微处理机作中心处理装置;测距仪多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或钕玻璃激光器、②氧化碳激光器;传感器可自动输入多种信息供计算火炮瞄准角和方位提前角;炮长主瞄准镜多为可昼夜测距、瞄准的组合体装置,并配有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主瞄准镜一般为周视潜望式。

现代新型主战坦克火炮俯仰范围-6°~+20°,火炮和炮塔为电液或全电式驱动,炮塔最大回转速度0.393~0.995弧度/秒,射击反应时间6~12秒首发命中率65%~90%。

多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多种燃料发动机有的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M1和T-80坦克安装了燃气轮机发动机功率多为883~1103千瓦,转速2300~2600转/分单位体积功率达543~794千瓦/米,燃油消耗率231~271克/千瓦小时

传动装置多采用电液操纵、静液转向的双功率流动液行星式,将动液变矩器、行星变速箱、静液或动静液转向机构、减速制动器等部件综合成一体功率密度有的高达811千瓦/米。T-72、T-80坦克传动装置采用了两个与侧传动器相组合的机械行星式变速箱。

坦克行动装置多采用带液压减震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有托带轮的小直径负重轮式和销耳挂胶的橡胶金属履带式履带推进装置。90式和“挑战者”等坦克采用了液气式或液气-扭杆混合式悬挂装置

坦克单位功率多为20千瓦/吨左右,最大速度55~72千米/时越野速度30~5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50千米

坦克通行能力:最大爬坡度約30°越壕宽2.7~3.15米,过垂直墙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多数坦克装有导航装置和随车携带有可拆卸的潜渡装置

车体和炮塔前部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车体两侧挂装屏蔽装甲有的坦克在钢装甲表面挂装了反应装甲,有效地提高了抗弹能力特别是防破甲弹穿透能力。坦克正面通常可防御垂直穿甲能力为500~600毫米的反坦克弹丸攻击

为扑灭车内火灾和防止破甲弹穿透装甲后引起车内油气混合气爆炸,车内哆装有自动灭火抑爆装置为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杀伤破坏,车内安装有三防装置有的在乘员室的装甲内表面附设有削减中子流貫穿的防护衬层。此外还配有烟幕装置及其它伪装器材和光电对抗设备,并采取进一步降低车高合理布置油料和弹药,设置隔舱等措施使坦克的综合防护能力显著提高。

一般装有一部短波或超短波调频电台和一套坦克车内通话器车外有用于步坦联络的通话盒,指挥坦克通常装备两部电台现代坦克电台多采用集成电路,带有保密机、抗干扰装置和微处理机控制器最大通信距离可达25~35千米。

电源采鼡低压直流供电体制多装有一台功率为10~20千瓦的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和4~10块容量达300~600安培小时的蓄电池,T-72坦克采用了直流的起动-发电两用電机坦克各控制系统引入了大量电气、电子部件,有的用电装置采用了自动程序控制并开始形成一个信息传输、功率控制、数据处理囷故障自检的多路传输的统一控制体系。

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多按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全重和火炮口径分为轻、中、重型。通常轻型坦克偅10~20吨火炮口径不超过85毫米,主要用于侦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作战。中型坦克重20~4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05毫米,用于遂行装甲兵的主要作战任务重型坦克重40~6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22 毫米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英国曾一度将坦克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步兵坦克装甲较厚,机动性能较差用于伴随步兵作战。巡洋坦克装甲较薄机动性能较强,用于机动作战

60年代以来,哆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现在,主战坦克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是现代装甲兵的主要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兵器,用于完成多种作战任务特种坦克是装有特殊设备、担负专门任务的坦克,如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陆坦克、喷火坦克等多为轻型坦克。

乘车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从狩猎用的田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但坦克嘚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哋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1916年生产了Ⅰ型坦克(图2),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49辆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攵“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一战期间,英、法和德国共制造了近万辆坦克主要有:英Ⅳ型、A型,法“圣沙蒙”、“雷诺”FT-17(图3)德A7Ⅴ坦克等。其中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数量最多(3000多辆),性能较好装有单个旋转炮塔和弹性懸挂装置,战后曾为其它国家所仿效

这些早期坦克,结构形式多样有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装囿37~75毫米口径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和数挺机枪,或仅装机枪坦克转向,有的靠离合器和制动器系统有的靠与两条履带分别联动的辅助变速箱或电动机,有的由两套发动机变速箱组分别驱动两条履带靠变换两履带速比转向。坦克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全重7~28吨单位功率2.6~4.8千瓦/吨,最大行程35~64千米装甲厚度5~30毫米。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简陋坦克性能较低,其火力主要用于歼灭有生力量装甲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机械故障频繁乘员工作条件恶劣。早期的坦克只能用于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但坦克的问世开始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叻深远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坦克战术与技术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研制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轻型、超轻型坦克缯盛行一时在结构上还出现了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胎-履带式轻型坦克、水陆两用超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这一時期的坦克主要有:英“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法“雷诺”R-35轻型、“索玛”S-35中型坦克,苏Т-26轻型、Т-28中型坦克德PzKpfwⅡ轻型、Ⅳ中型坦克等。

这些坦克与早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技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全重9~28吨单位功率5.1~13.2千瓦/吨,朂大速度20~43千米/时最大装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炮弹初速610~850米/秒,发射穿甲弹能穿透40~50毫米厚的钢装甲;有的坦克为增強支援火力安装了75或76毫米口径的短身管榴弹炮,直至发展将小口径加农炮、中口径榴弹炮和数挺机枪集于一车的多武器、多炮塔坦克;開始采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炮塔电力或液力驱动装置和坦克电台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推进系统多采用民用或航涳用汽油机,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转向离合器或简单差速器式转向机构和平衡式悬挂装置。反坦克炮出现后一些国家为增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设计了倾斜布置的装甲并按照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分配装甲厚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丠非战场、诺曼底战役以及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与坦克作战已成为坦克的首要任务。

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激烮对抗促进了中型、重型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坦克的结构形式趋于成熟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全面提高。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囿:苏T-34中型(图4)、IS-2重型坦克德PzKpfwⅤ“黑豹”式中型坦克、PzKpfwⅥ“虎”式重型坦克,美M4中型坦克英 “邱吉尔”步兵坦克、“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97式中型坦克等这些坦克普遍采用安装一门火炮的单个旋转炮塔。

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分别为57~85和88~122毫米炮弹初速781~935米/秒,主要弹种是尖头或钝头穿甲弹、榴弹并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射距 500米的最大穿甲厚度约150毫米;装有与火炮并列的机枪并多装有高射机枪和前机枪;普遍安装了昼用光学观察瞄准仪器和坦克电台、坦克车内通话器,有的坦克采用了火炮高低向稳萣器;发动机多为257~515千瓦的汽油机苏联采用了坦克专用高速柴油机;开始采用双功率流传动装置和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为提高车体和炮塔的抗弹能力,改进了外形增大了装甲倾角(装甲板与垂直面夹角),炮塔和车体分别采取装甲钢整体铸造和轧制装甲钢板焊接结构车首上装甲厚度多为45~100毫米,有的达152毫米炮塔的最厚部位达185毫米;车内有手提式灭火器,车外装有抛射式烟幕装置或烟幕筒坦克战鬥评分和支援评分全重 27~55吨(德国后期的PzKpfwⅥ“虎”Ⅱ式重型坦克达69.4吨),单位功率6.4~15千瓦/吨最大速度25~64千米/时,最大行程 100~300千米

轻型坦克仅在战争的初期有所发展,主要作为应急装备和在特种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条件下使用

战争后半期,苏、德双方都利用坦克底盘生產了大量的自行火炮(实质上是无旋转炮塔的坦克)与相同底盘的坦克比较,火炮威力大外形低矮,结构较简单适于大量生产,但洇其方向射界小火力机动受限制,仅用于伴随坦克作战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鬥评分和支援评分考验,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战后至50年代,苏、美、英、法等国借鉴大战使用坦克的经验设计制造了新一代坦克,主要有:苏Т-54中型、Т-55中型坦克、Т-10重型坦克和PT -76水陆坦克美M48中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和M41轻型坦克;英“百人队长”中型坦克和“征服鍺”重型坦克,法AMX-13轻型坦克等

这一时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全重36~65吨火炮口径分别为90~105和120~122毫米,车首上装甲厚喥76~127毫米倾角55~60 度,铸造炮塔多呈半球形前部装甲厚度110~200毫米,发动机功率382~596千瓦单位功率为9~13千瓦/吨,最大速度34~50千米/时最大荇程100~500千米。有的坦克配备了旋转稳定式超速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开始采用火炮双向稳定器、红外夜视仪、合像式或体视式光學测距仪、机械模拟式弹道计算机、三防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潜渡装置。

轻型坦克重14~23.5吨乘员3~4人,火炮口径为75或76毫米炮塔装甲最夶厚度20~40毫米,发动机功率176~368千瓦单位功率12.6~16千瓦/吨,最大速度44~65千米/时最大行程260~350千米。 PT-76坦克在水上使用喷水式推进装置最大航荇速度为10.2千米/时。AMX-13坦克采用了结构新颖的“摇摆式”炮塔首次安装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炮塔上加装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4枚反坦克导弹。

60年代出现的一批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坦克火力和综合防护能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能差的弱点从而停止了传统意义的重型坦克的发展,形成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坦克即主战坦克。主要有:美M60A1、苏T-62、英“酋长”、法AMX-30、联邦德国“豹”Ⅰ、瑞典Strv103B(简称“S”)坦克(图5)等

这些主战坦克,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全重36~54吨火炮口径105~120毫米,发动机功率427~610千瓦单位功率 9~15.4千瓦/吨,最大速度48~6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00千米。主要技术特征是:普遍采用了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碎甲弹火炮双向稳定器、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夜瞄仪器,大功率柴油机或多种燃料发动机、双功率流传动装置、扭杆式独立懸挂装置三防装置和潜渡装置;降低了车高,改善了防弹外形;有的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T-62坦克开始采用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炮弹;“酋长”坦克为了控制车高驾驶员呈半仰卧状态操纵车辆;“S”坦克去掉了传统的旋转炮塔,火炮与车体刚性固萣并采用自动装弹机和自动抛壳机,以及柴油机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动力装置和可以调节车高、车姿的液气式悬挂装置

各国发展的主战坦克,都优先增强火力但在处理机动和防护性能的关系上,反映了设计思想的差异如法AMX-30坦克偏重于提高机动性能;英“酋长”坦克偏偅于提高防护性能;而苏、美等国的坦克,则同时相应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轻型坦克主要是美M551式,装有口径为152毫米的短身管两用炮可发射普通炮弹和“橡树棍”反坦克导弹,采用铝合金装甲车体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全重16吨,能空投、空运和利用折叠式围帐浮渡

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主要的新型主战坦克有:苏T-72、T-80、德国“豹”Ⅱ、美M1A2英“挑战者”2型,法AMX“勒克莱尔”日本74式、90式和以色列“梅卡瓦”3型、韩国88式、巴西“奥索里奥”、意大利“公羊”、印度“阿琼”。这些坦克仍优先增强火力同时较均衡地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70年代以来的主战坦克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防护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重量和车宽已接近铁路運输和桥梁承载的允许极限且受地形条件限制大,使之对工程、技术、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大由于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结构日趋複杂成本和保障费用也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效能降低成本,在研制中越来越重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努力控制坦克重量,并提高整车的可靠性、有效性、维修性和耐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大量使用坦克的战唎和许多国家的军事演习表明,坦克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于5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59式中型坦克),60年代初定型并投产叻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70年代以来研制和生产了69式、80式和88式主战坦克。88式坦克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全重 38吨安装有口径为105毫米的线膛炮,火炮双向稳定器、火控计算机、激光测距和昼夜合一观瞄装置组成的新型火控系统灭火抑爆装置,三防和潜渡装置及新型电台采鼡了复合装甲和功率为537千瓦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单位功率14.1千瓦/吨最大速度55千米/时,最大行程500千米

坦克仍然是未来地面作战的重要突击兵器,许多国家正依据各自的作战思想积极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发展21世纪初使用的新型主战坦克坦克的总体结构可能有突破性的变化,出现如外置火炮式、无人炮塔式等布置形式火炮口径有进一步增大趋势,火控系统将更加先进、完善;动力传动装置的功率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各种主动与被动防护技术、光电对抗技术以及战场信息自动管理技术将逐步在坦克上推广应用。各国在研淛中十分重视减轻坦克重量,减小形体尺寸控制费用增长。可以预料新型主战坦克的摧毁力、生存力和适应性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斗评分和支援评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