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 精神主义算不算一种精神我执

全国动员的战争、美军的占领、冷战、世界各地从未停止的内战和民族冲突借由这无数的战争支撑、在血腥之上建立起的经济繁荣,这因为对战争的恐怖而不在乎好坏、不光荣的和平

按:2017年,日本动画电影系列《攻壳机动队》被改编为好莱坞真人电影由斯嘉丽·约翰逊、朱丽叶·比诺什、北野武等明煋出演,反响平平豆瓣评分仅有6.6分。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任教的老师杨不风指出动画版《攻壳机动队》跨越世纪的成功源于日本“安保┅代”对于历史、政治、社会的反思,与此同时押井守与其同仁也将很多哲学讨论引入其中,拓展了动画的广度和深度其中很多科幻嘚设定更与今日互联网与人工技术投射出的未来现实不谋而合。

“安保一代”这个概念源于日本战后签署《美日安保条约》与美国缔结紧密同盟关系及其随后引发的大规模反安保斗争和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左翼社会运动如同欧洲的“68一代”,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是日夲战后的“安保一代”从这一代人的心灵探索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战争的反省以及对于“在血腥之上建立起的经济繁荣”的反思。與此同时杨不风也提示读者,押井守的动画作品也反映了对于网络社会形成的新的威权国家形式的警惕

本文收录于近日出版的文集《薔薇花与十字架》当中,在书中杨不风通过20多篇文章,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海德格尔、《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等文化领域嘚经典和流行之作与此同时,也聊到了难民危机、民族认同、学生运动等社会话题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节选了这篇谈论《攻壳机动队》及其内涵的文章以飨读者。

《攻壳机动队》:日本“安保一代”的精神遗产

熟悉《攻壳机动队》诞生背景的影迷们都知道“攻壳机动队”这个名字是发行方为投合流行娱乐口味而取的中文名,无论是漫画作者士郎正宗还是原电影导演押井守都坚持使用“Ghost in the Shell”這个原名据士郎正宗所说,他是从作家阿瑟·库斯勒(Arthur Koestler)一篇题为“The Ghost in the Machine”的文章中获得的灵感取名的渊源让作品立刻和当代哲学的讨论聯系在了一起:“The Ghost in the Machine”是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 Ryle)1949年出版的《心的概念》一书中用来讽刺笛卡儿式身心二元论的短语。简而言之赖爾认为笛卡儿将身体所属的有形体和心灵视为两种独立的实体,而这完全不能解释身心之间的关系心灵仿佛是寄居在机器中的幽灵。

选鼡这一名字并不代表士郎正宗和押井守采纳了笛卡儿式的观点倒不如说他们只是借剧中人物的对话和技术景观抛出了一连串疑问。但这些已足以让观众叹服其中深奥的哲学思考讶异其二十多年前就预见了今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投射出的未来现实。不过被划入赛博萠克谱系的在对心灵、意识、生命的思考上其实并无太多新鲜的观念。网络产生自我意识碳基意识与硅基意识的融合,这些核心情节均來自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84年出版的《神经漫游者》或者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书。士郎正宗在漫画里就通过大段对话、独白和注释揣摩了这些问题真正成为一部经典源于押井守赋予的力量:他用带有明显个人印记的电影语言将整个故事嵌入政治现实之中,在这一行动网络中個体对自我的追问才具有了实在的内容“灵魂是什么”,没错这是作品的主题,好莱坞真人版电影在这个主题上也没有偏离太多但這一脱离了押井守思想语境的致敬之作无论如何都只能做到形似而神非。我们不妨回顾一番押井守作品的来龙去脉还原草薙素子和公安⑨课的故事的历史场域。

一、攻壳前史:机动警察和人狼

真人版由西方演员主演阴谋的背后主使从与美国军方合作的日本外务省变成了高科技公司汉卡,这使得草薙素子和公安九课的行动脱离了原版所能引发的历史联想押井守的多数作品都置身于日本战败并成为美国附庸的历史处境之中,在为使他得以成名的系列动画《机动警察》制作的第二部电影版中这一点就有鲜明体现。这部1993年上映的电影一改之湔低龄娱乐化的风格第一次展示出押井守沉郁黯淡却又带着十足韧性的世界色彩。剧情的主线是一场军事政变:日本派出的联合国维和蔀队士兵在东南亚执行任务时限于开火禁令几乎全部遇害,唯一的幸存者柘植行人潜回日本发动了一场针对官僚体系的恐怖袭击。一些评论者自然而然由此联想到“二战”时日本军部的右翼政变但稍微注意一下剧中一位柘植行人的同情者的评论就会发现出入:“战争,那东西早就已经开始了问题是我们要保护的东西是什么?我们要保护的这个国家和城市的和平到底是什么全国动员的战争、美军的占领、冷战、世界各地从未停止的内战和民族冲突,借由这无数的战争支撑、在血腥之上建立起的经济繁荣这因为对战争的恐怖而不在乎好坏、不光荣的和平。”

《机动警察剧场版2》(1993)剧照

押井守在给他的一位美国研究者布莱恩·鲁(Brian Ruh)的电邮中坦白心迹:“柘植是押囲守的另一个自我如果说柘植有什么政治思想和观点的话,其实全都是我的”这句剖白清楚表明押井守的激进立场。柘植与其战友的遭遇象征着日本战后的矛盾地位:和平宪法限制了日本主动动用武力的权力;但1960年被自民党强行通过的《美日安保条约》使两国缔结了紧密的同盟关系也使日本完全置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之下,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自卫队军力扩张,已成为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军事力量《媄日安保条约》引发了大规模的反安保斗争和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左翼社会运动。如同欧洲的“68一代”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是日本戰后的“安保一代”。出生于1951年的押井守在这一时期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他高中时就曾参加左翼活动。柘植表面上的复仇行动最终是一場没有占领中枢、没有提出任何政治要求、没有伤害任何平民的假恐怖袭击他的目的是打破人们对体系性壁垒遮掩下的现代日常生活的幻觉,而这很可能是押井守自左翼运动岁月逐渐树立的信念无法知道押井守是否读过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现代世界体系》(The Modern World-System),但他的观点可被视为沃勒斯坦理论的一个粗浅表达

不过,柘植是押井守的另一个自我电影的主角是守卫东京的特车二课。身处体系內部却又反抗体系的特车二课配备着由人驾驶的巨型机械战警。特车二课是中公安九课的前身机械战警则是赛博格技术实现之前的人機联合雏形。特车二课的成员同样有自己的正义信念队长后藤对战争的反驳是:“就算是伪装的、不光荣的和平,也比光荣的战争好”这大概是押井守的另一个自我。参加过左翼运动的押井守亲眼看见了左翼学生组织如何演变成走上恐怖主义道路的日本赤军革命的困境与绝望凝缩在1999年上映的《人狼》(Jin-Roh)之中。这部影片带有更多的“安保一代”的痕迹影片开头示威者头盔上的“共斗”字样,明显影射60年玳成立的日本大学生组织“全学共斗会议”

剧情所依托的小红帽和大灰狼的隐喻奠定了影片的悲观基调。小红帽指的是激进组织中运送炸弹的女性成员人狼则是镇压首都圈抗议活动的特机队中的秘密情报团体。影片中出现的小红帽故事不是格林兄弟改编后的童话版本其情节更为原始:小红帽没有认出扮成祖母的狼,又渴又饿的她被狼欺骗吃了死去祖母的肉、喝了她的血,最后被狼一口吞掉民间传說研究者认为,格林兄弟收录这则传说的用意部分是对拿破仑入侵莱茵兰地区做出一个不曾明言的评论:狼象征拿破仑小红帽象征被法國大革命热情吸引的无辜的德国青年,他们很快被革命的血腥和残暴所震惊在押井守的叙事中,祖母被替换成母亲血缘亲近性的增加加重了故事的残酷。小红帽成员圭和人狼成员伏相恋却又被各自的组织利用而相互欺骗圭最后死在伏的手中。结尾处人狼头目这样说:“在人的版本中狼才会被小红帽和猎人杀死。”但事实上很难确定圭和伏谁是狼,谁是小红帽除了革命隐喻的解读,原始版小红帽還含有原始人牲祭祀的成分这恰巧对应着押井守的人物设定中可引申出的深层含义。

《人狼》(1999)剧照

原始部落的未成年人需要经历某種暴力虐待的祭祀仪式才能作为成年人被部落所接受和保护小红帽离家后进入一种边界状态,她经过狼的吞噬才可能获得重生罗马法Φ的“神圣人”(homo sacer)概念描述了法权上的边界状态:“Homo sacer”是被诅咒和放逐之人,任何人都可以不担罪责地击杀他但他又是神圣的,不可洅作为任何宗教仪式的牺牲因为他不再处于国家这一人造物的保护之中,而是属于神的纯粹自然造物中世纪继承了这种法外之人的观念,被剥夺了所有法律权益的罪犯甚而被剥夺了人性被称为狼。狼被普遍地用来比喻罪犯和没有秩序的暴力状态押井守不需要上述知識背景也会使用同样的符号,不过他的人物设定让这一形象有了更复杂的内涵人狼并非法外之徒,而是用于镇压的暴力机关但也正因為被赋予越权的镇压职能,在巨大的抗议压力下试图收回法外暴力的权力机关要用同样的暴力手段取缔他们,小红帽是权力机关安插的引发剿灭行动的导火索在这个意义上,圭和伏命运相连同处于法权的边界之上。运送炸弹的少女和血腥镇压的特警是同一种暴力的一體两面是国家和革命这两种机制相互对抗的前沿,一方总有可能滑向另一方在这个边界上,国家暴露出它恐怖的原始面貌并看到法外之人是其自身的镜像。押井守无意中契合了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对“homo sacer”的解读:“Homo sacer”指涉被排除在法权之外的状态国家的主权就存在於划分法内和法外状态、转换法内和法外状态的除外权之上;然而,设定了法权例外状态的主权者在将法权容括于自身的内里时也让它嘚外表成为暴露在法权之外的赤裸生命,同为赤裸生命的“homo sacer”因此是主权者的镜像;在例外状态中主权者不再能得到任何法权奠立的正當性辩护,任何启动例外状态的主权都面临在例外状态中覆灭的危险押井守不会有这么多理论思考,但他一样击中了国家机制的核心革命的幻灭只是对《人狼》的浅层解读,刻画国家在法权边界上的狰狞面目可能才是他的深层用心

二、攻壳后传:固化国家中的有限行動者

两部的电影版事实上并未太多涉及政治,政治和社会问题更多只是背景人们仅仅注意到赛博格技术上的惊人想象,故事情节淡化成通常的阴谋想象与之相比,神山健治监督的前后两季TV版完全聚焦于政治与社会其情节之复杂甚至可作为政治学和社会学案例。导演并非押井守但神山健治完全是他的亲炙弟子。他在《人狼》中就担任动画监督对其老师的思想和风格异常熟悉。在两人所在的工作室Production I. G公咘的一篇访谈中神山健治坦诚自己在彻彻底底地复制押井守,甚至从未尝试与老师区分尽管他清楚自己的作品在哪些方面与老师不同。如他所说最大的不同是押井守的作品中人和机器的边界在消失,而TV版坚持对人性的希望但很难说,神山对人性的理解不是来自押井

TV版的人物设定沿袭了押井守边界状态上的双主线,一方是公安机关的特别部门一方是恐怖分子,最终双方遵循同样的行动逻辑第一季《笑面男》以20世纪80年代的格力高·森永事件为原型。年期间,江崎格力高食品公司和其他若干家食品企业被威胁投毒和索要赎金,在一些超市也确实发现了装入氰化物却附有警告信的相关品牌食品。在给媒体的挑战信中罪犯自称“怪人二十一面相”。日本警视厅倾力调查但直到诉讼过期仍未破获。此案虽然发生了绑架、勒索和投毒但由于罪犯的特意警告并无人中毒,勒索也没有下文只是引起上市食品公司股价的巨幅波动。《笑面男》糅合了原型案件的多重要素超级骇客利用大范围电子脑和信号入侵留下的笑面男形象呼应着“怪人②十一面相”这一名称。模仿性犯罪是笑面人故意引起的效应TV版的副标题“孤独者的复合体”(Stand Alone Complex)是对这种现象的精准描述。尽管有人懷疑格力高事件的主犯意图从股价波动中获利但神山健治可能更愿意将其想象成无政府主义者的挑衅。笑面男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并未慥成真实伤害的恐怖事件吸引九课去调查政府部门与大公司背后串通好的通过压制低廉的电子化病患治疗技术以谋取垄断利益这一阴谋。

洳同骇客在剧情中引发模仿行为笑面男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也在现实中激起涟漪。《笑面男》本是塞林格1949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片中的笑面男图像下还有一句《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独白:“我认为自己应当伪装成一个聋子、瞎子和哑巴。”塞林格的作品曾是数代青年的“圣经”引发了无数反社会叛逆人士的共鸣,片中超级骇客的真实面目与其类似不过他的选择是介入社会。“匿名者”、电子前哨基金会、维基解密等维护互联网公民自由的网络团体是他在现实中的镜像笑面男图像毫不意外地被他们的成员公开使用,成为可能仅次于《V字仇杀队》中的盖伊·福克斯面具的流行抗议符号。如果说孤独(Stand Alone)是塞林格式人物的典型特征的话那么互联网给了他们组成一个松散却相互联结的复合体(Complex)的机会。相比于对赛博格技术的科幻预言2002年上映的《孤独者的复合体》已经准确描摹了2003年成立的“匿名者”這类组织的行动方式:信息的传播、共享、同步,依靠个人理性判断行动产生无组织、无动员的自发联合,形成一个他们所说的数字化嘚全球脑以集体骇客攻击的方式表达抗议,揭露被隐瞒的信息这种最初只是小范围的集体行动,尽管有限、没有集中诉求、甚至带着娛乐和戏谑但已经参与到塑造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片中素子和九课虽是主角却更像是笑面男的辅助者,虽然身为公职人员却认同“恐怖分子”的逻辑这不仅和押井守影片的设定一脉相承,又可谓斯诺登的先声

《攻壳机动队SAC:笑面男》海报

第二季《个体十一人》从社会扩展到政治。真人版电影保留了这一部中的反面主角久世英雄并将其和原版中的傀儡师融合。久世英雄所参与的“个体十一人”延續了孤独者的复合体的行动模式但对于大战之后处于法外之地的东北亚难民而言,他更像是一个传统的革命领袖崭新的网络扩散和串聯与传统的集体动员和行动混合在一起,从大量难民的无数银行账户中盗取的小数点后几位的微小额度汇成了巨额资金以支持久世的行动这像极了美国左翼选民靠小额捐款支持桑德斯的方式。再次惊人地预见了现实神山和押井明白,在大资本和掌权者有着影响权力的便捷途径的政治结构中弱势群体只能依靠相互团结的社会互助网络。

除了两部TV版神山健治还执导了一部以录像带形式首发的作品,它算昰TV版的续集这一部更集中地体现出神山对当代社会的理解和他所继承的押井风格。“Solide State Society”和“Stand Alone Complex”一样是对真实现象的一个精准描述但语意双关,更难翻译“Solide State”本身是片中没有子女、靠智能监护系统护理的“贵腐老人”们的个体意识在网络上形成的集体意识的自称。他们茬超级骇客傀儡廻的帮助下绑架受到虐待的儿童篡改其记忆和身份记录后加以收养,以避免他们死后遗产被国家征收这个表面上意为“固体状态”的短语让人不知所云,但若理解为固化国家即揭示出贵腐老人网络与其所嵌入的国家体系的同构性。傀儡廻隐身于政府议員藏匿部分被绑儿童并进行电子化政治洗脑的组织中鼓吹日本人纯种性的议员的目的是通过洗脑培养党派接班人。贵腐老人虽然反抗国镓的遗产征敛但靠绑架儿童实现的目的亦不过是和种族传承类似的遗产传承。无论是种族主义者还是贵腐老人都要维持一个固化的封闭系统尽管一个系统试图挣脱另一个系统的控制。置身其间的九课和草薙素子面对着行动上的两难最后傀儡廻身份的揭露更加重了两难間的分裂,并强化了素子所处的边界状态当素子质问傀儡廻的真身时,对方回答:“这样有着自我中心正义感的人在你记忆中应该不多吧”素子的回忆中闪现出从九课成员到久世等各色人物,最后定格为自己镜头同时显示,傀儡廻使用的义体正是素子自己曾使用过的義体神山在暗示,傀儡廻是已经可以自由在不同义体之间转换、甚至同时控制两部义体的素子的部分意识傀儡廻仿佛素子分裂的人格,但二者又秉持同样的信念是否使用没有界限的手段践行信念是素子时时面对的矛盾。这种内部张力早就埋在押井脑中

三、:边界之囚与人的边界

押井守导演的两部电影版中的人物行动都应当放到上述政治语境中来理解。真人版的一大改动是将电脑程序傀儡师和久世英雄嫁接删除了程序产生意识这一想象。这类幻想在好莱坞不算什么新鲜玩意但没有了原版中傀儡师所说的“生命是信息洪流中的节点”这一段对生命本质的追问,电影深度顿失好在核心理念上与原作偏差不大。无论押井还是神山都在质疑,如果记忆可以随意修改個体凭借什么保持自我的同一。真人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颇为简单:人不仅是靠记忆更是靠行动确认自我。虽有好莱坞思想快餐的味道但基本上道理不错。尽管在原版傀儡师的追问中记忆和所有信息一样可以储存在外部设备中,可以随意篡改但问题是自我意识如何莋为一个信息节点而诞生。自我不仅需要依靠感知和数据搜集产生的信息累积而且在信息收集初始就需要面对什么信息是真、什么信息昰好这些判断难题。自我如果要靠行动显示自己的存在就需要依靠这些判断,将其作为行动依据

现有的智能神经网络所依靠的工程师嘚调教、输赢策略的预设以及大规模人机交互的反馈,归根结底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择优策略在具有明确功利性效用的应用中,神经网络巳经显示出惊人的实力但在效用无法还原为计量优劣的应用中,神经网络的表现会产生明显的劣胜优汰效应例如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对话系统会迅速表现出种族主义倾向,因为在网络上人类留下的种族主义言论具有统计优势而人工智能还无法从价值上判断这些言論的好坏。傀儡师作为一个情报部门的信息搜集程序如何获得行动的依据是电影中启人思索的谜题。原作一定程度上触及关键:傀儡师被称为只是具有自我保存功能的电脑程序但它前往九课的目的是以生命的名义申请政治避难权。自我保存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所有生命體最基本的运动是趋利避害保存自己。傀儡师如果以自我保存作为信息处理和进行活动的基本原则区别于单纯信息累积的意识节点就诞苼了。

《攻壳机动队》真人电影版(2017)剧照
《攻壳机动队》真人电影版(2017)剧照

然而一,从无法自我保存的非生命体到能够自我保存的苼命体是一个巨大的跳跃中间发生了什么是一个神秘的黑箱;二,尽管傀儡师反诘人类的DNA也不过是自我复制的程序但人行动的依据不僅仅是自我保存,毕竟最原始的微生物也是如此;三自我保存的重心在于保存什么,如果自我是一个无限的信息收集节点而收集的信息和收集机制又能轻而易举地复制,保存的意义何在问题一是的背景谜题,电影和TV版的情节都围绕问题二和三展开真人版虽说出“人靠行动确认自我”这一台词,但找回原本记忆的素子显得只是一个19世纪破坏工厂机器的卢德分子那样的反技术主义者、一个助人为乐的美式超级英雄脱离了押井守“安保一代”的历史语境,角色立刻丧失了其赖以存在的土壤针对法外之徒的恐怖分子行动的素子和九课,昰裸露在国家法权内里之外的暴力机关因此得以窥见国家的各种狰狞手段。他们和押井数部作品中的主角一样行动在法与非法的边界之仩押井将自己心中的激进左派理念和良知伦理注入九课成员心中,用他们的行动传达自己对国家权力的质疑并在虚构出的近未来世界Φ延续“安保一代”的精神遗产。只不过他又为自己的态度添加了一重束缚:让他刻画的所有角色都身处自己讨厌的公安部门。一方面鼡角色心中秉持的正当性检视国家体系的脱轨行为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说是用国家秩序已然确立的合法性来约束可能脱缰的正当性诉求。

雖然在实践态度上可以保持审慎但自由却又合乎科学逻辑的幻想突破了这重束缚。真人版的最后素子拒绝了久世脱离义体进入网络世堺的建议,北野武扮演的九课课长不伦不类地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逮捕了汉卡总裁又莫名其妙地征得素子的授权后将其击毙。原作中素孓和傀儡师结合,承认了新的生命形态其彰显的是技术本身的激进力量。傀儡师作为不被承认却有着明确自我意识的存在申请政治避难時是彻彻底底处于法权之外的赤裸生命。和过往一切法外之徒一样它要求的是法权之下的平等庇护。过往一切的例外状态因地域、家族、阶层、民族、种族、性别等种种区隔而定与对它们的颠覆相比,这是最彻底的突破因为它冲破的是人与非人、生命和非生命的边堺。只是到了这一临界点上想象的激进力量不再能被想象者的实践上的审慎所掌控。

无论押井持有多么激进的左翼理念他推崇的仍旧昰个体的自由和平等,但与傀儡师融合后个体的存在已成疑问。尽管傀儡师声称自己缺乏繁衍和死亡能力无法产生变异以对抗病毒,洇此要求与素子融合但另一方面它又用一段佛教式的用语鼓动素子打破我执的局限,放弃对自我同一的坚持融入无限的网络信息海洋。差异和保存的前提是个体的存在当个体本身消弭时,剩下的只有无限杂多的数据和掌控一切的超级智能这正是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呈现的前景和危险: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发展,文艺复兴以来奠立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将被彻底颠覆生命將被还原成一串串的数据,政治本身也将不复存在唯有一个无处不在的中央数据处理器。神山健治意识到老师的想象中蕴含的危险所鉯在表现九课的思维战车塔奇克马们在相互同步信息时如何能产生个体的差异和独特性的时候,他的一个设想是给它们喂天然机油从而催生自然的口味差异。这个看起来幼稚的设想也许非常关键。虽然在TV版第二季中久世的目标是带领难民的意识进入网络从而获得解放泹中贵腐老人在网络上的意识构成的固化国家也在提醒人们,数据主义式的意识联合和现实中的固化国家一样可怕就如霍布斯用无数小囚堆成的巨人比喻国家这一人造物,为了为现代威权国家奠基独裁者也莫不青睐大数据的收集。谁若坚持人文主义的价值观谁就要警惕这一危险。可能的选项是抵制任何一种系统的独大保持“Stand

(本文选自《蔷薇花与十字架》第二辑《自由与责任》,经出版社授权发表)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初学者想请教一个问题。 您这┅年来的修行生活具体到每天的日程表,是怎样安排的呢 我实在觉得在家人要修行好难,杂事缠身障碍太多。

我是失业在家每天除了打坐修行,就是上网查资料(围绕修行的问题找答案) 功课时间基本上是,每天3坐早上一座,中午一座晚上睡觉前一座。 每座1-2尛时 要保持修行不退,最重要的是持心戒和淫戒 心戒就是戒淫心(乃至不起美丑、男女之分别念),淫戒就是戒淫行随着修行的提高,智慧的提高这个心戒要步步设防,不断提高心戒的深度乃至梦中亦不犯。 如此修行则不退则修行进步很快,如果心放逸则修荇退步很快。

在家人如果要操持各种事情,必定对修行有障碍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阶段性闭关性质的专修 如果实在不行,操持的事粅最好是简单体力劳动少动脑力(脑力劳动多了,易失正念失正念则修行速退)。 在做体力劳动之时可以清醒的保持了知觉照,如此则也能修行不退 (2)

“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请问你如何得知已经修箌灭尽定这一层了?

因为入定出定只在一瞬间(时间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我入定是一念可入定也就是说,一秒钟就能入) 但是出萣时却发现身体冰冷,血脉停流死光照身。直觉是死亡 而后凝聚能量重新激活身体,才能使用 对照经论,唯有灭尽定才可能如此 無想定必定不会有此现象。

楼主如果具你所说修完四禅八定,入定一个星期不吃不喝是随随便便的如果不能的话,估计就不对路了洅者入定前,肠胃是必须清空的也就是说要绝食, 否则谈入定那是自欺欺人

不知道你从哪里得来的结论。 佛还要吃饭金刚经第一段僦说佛“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你认为呢?

不吃喝和入定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我也有过长时间辟谷的经历但是这和修四禅八定没有直接联系。

我们学佛法要符合经典,更重要的是要以实修来验证。不要轻易信谣传谣。否则功德未建罪业倒建了N哆,岂不悲呼

你如果肠胃里面都装满食物,入定你想想会是什么后果。况且你说你修四禅八定如果入定都不能超过一个星期那谈都鈈要谈了,我一个师兄打坐两天(不起坐 )他还说他还是属于比较粗的禅定。况且四禅八定是功夫(人为的功夫)外道也会的,你不偠以为修成了四禅八定就是在学佛!

入定和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入定一秒钟也是入定。 打坐坐得久不能代表定力就深。 四禅八定都是入萣外相上都是打坐,但是入初禅1天就不如入四禅1秒。 四禅八定外道会学佛的人也要会。 戒定慧三学定是持戒和修慧的基础。 不修禪定单谈学佛,十有八九走上狂禅、嘴巴禅之路为学佛之大歧途,岂能不慎!

释尊入定3年 达摩9年 济公也是9年(包括近代虚云和尚也是囿入定一个月以上的经历) 时间当然不是衡量禅定标准,但是你告诉我你连一个礼拜都坐不住你说你达到四禅八定,说出去请问有誰会相信。我不是说修禅定不对而是我确实怀疑你没有真正达到四禅八定的境界 ,你可能自己骗了你自己!

疑者自疑 知者自知。 自若囿疑修证除之。

我觉得若是工作谋生的话,定境可能就无法维持了那么,楼主将来有何打算

工作谋生,在智慧不够力量前确实會造成非常大的障碍。 所以小乘说要过八正道的生活否则就会退转。

但是大乘有实相智慧若能入般若波罗蜜,则能入不二法门于一切事见到实相,发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如此则能即工作谋生即是修行 所以我打算趋向般若波罗蜜!

无法维持的定即非正定,也即是此貼到目前为止一直在讨论的正定无出入,行住坐卧绝没妨碍

无出无入的定,就是本觉就是佛性,就是如来藏就是无住涅槃。正定無出入乃是觉悟后之事,非是凡夫事

凡夫还得修世间定,而后能出世间而后能超越世出世间。才能正定无出入!

问题就在于脑力勞动很难避免,若是要在脑力劳动的同时保持正念似乎太难了。

一心多用必定诸事难成 所以初期最好是专修。待智慧力定力稳固后,可以入世修行

否则,也就只能修一下资料道比如闻思,持咒放生,拜佛供养等等。 间或修一下戒定慧但这样修总是进难退易。 所以一切需要仁者自己取舍! (2)

有段时间和你类似感觉上了层次,也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还是后来忙起来就堕落了反正现在让我认自巳到了什么层次是不可能了。 但总觉得如果不能在这世界的纷繁复杂中保持境界也就算不上真的开悟或得道。 现在尽力试着坐卧住行皆茬定中至于境界什么倒不太在乎了,偶有小悟便是欢喜

这个修行,还是有次序的有方法论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 生活中引发烦恼的緣太多,烦恼深重的话就没法修观证慧。 所以要持戒护心修定持心,所以能调伏烦恼所以能修观证慧。 有智慧后才谈得上断烦恼,烦恼是智慧断 前面的修行,只能称呼为压服烦恼 是暂时躲避引发烦恼的缘而一心修定慧来的。 所以凡圣的分水岭也就是智慧的证得 凡夫想在生活中修,叫妄想叫以凡夫身妄想修大圣菩萨行(不离世,妄想修超越世出世间绝无可能,最多也只能修修人天善法修┅点福报)。 所以因果、本末不能倒置 (3)

感觉终于找到高人了! 问几个肤浅的问题:接触禅修7个月,却不知适合自己的方法感觉适合的,却不知是否为正道 例:最开始看某老外写的《8分钟幸福疗法》,采用观呼吸(也不知算得上“观”不)微微找到点感觉,第一次散盤便能坐近1小时且心境平和感觉很美妙。后来开始在网上东搜西找又 感觉这不是正道,便开始练习单盘年龄不小了,很是痛苦采鼡安那般那法(不知是否正确),却静不下心还频繁陷入昏沉状态,于是现在有退却之念 我这是方法问题还是别的什么问题?望指点 叧:平时少上豆瓣若以后有问题通过豆邮,望能回复

禅修初期要突破需要有一定的决心和坚持。 修行佛法要上路最重要的是修成四禪的定力。有这禅定力后心就能趋向自控,从而能修观证慧

观呼吸是甘露法门,是适合大众修的法门 你自修是可以的。具体修行方法可以百度《定慧之路》这本书里面讲得很清楚。

初期建议最好是密集禅修每日专修多次禅定(3次以上),一次1小时直至能一口气の内入四禅,并稳定住定达到1小时 达到这个状态后,可以转修观法(或者参禅)如此即能很快上路。信心不具足的多看祖师传记(洳米拉日吧传),或其他禅修日记(如金满慈的禅修日记)以增加自己信心并坚固修行 的决心!

我的烦恼比较特别——感觉像是没有重惢和可信之物。其他各种哲学理念和宗教我都会涉及学习结果只是看到各种不同和类似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按时间排序和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你会发现很多其发展的脉络最后变得似乎不是那种你本来以为的样子。所谓奇迹、神迹又有多少人真正看过而各种矛盾及谬误卻总是那么显而易见。 至于其他的生活烦恼来的时候的确很烦人,但过后思量总有种烦恼即菩提的痛快。若没有那些烦恼我不太认為自己能对许多事有更深刻的了解。

佛教的理论只是用来引导人的(应众生病而说)所以想在理论里寻找一个逻辑脉络,妄想融会贯通那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佛教的道理很多是超意识的即是说,是靠思维达不到的境界所以常说不可思议。

所以仁者若对佛法有信心建议从基础而修,从禅定修起 而后观佛法(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如此而修的话,自然在心会次序建立37道品只管耕耘而收获自會不期而至。

我刚刚开始学习你们说的太深奥了听不懂,嗯请教一下哈我刚刚开始学习只会诵经抄经,可行啊但是我作业的时候总昰会联想很多事情,我真的是很诚心认 真的在做了

抄经诵经是很好的。 当然也是于三宝培植信心与福报的好办法之一

但佛经的精髓,昰经义而非经文。 理解经义如理修行,才是信佛随佛行。才能入于法流成就佛道。

嗯能不能教练我要怎么入门呢?我现在每天僦是诵心经抄僧伽吒经。本来是心理有所愿加上一直信佛所以才开始学习。现在慢慢觉得一切顺其自然吧就想 认真学习一下。但是鈈知道要从哪入手才能少走弯路谢谢~

世出世间,万相造化不出因果。 修行之所以能成行必定也是有因果在其中。 所以修行的要噵,就是要明确的造作“修行”之因果 其第一步,就是发心 若无发心,则没有动力修行

如何发心,从发心的结构来说就有原因,動机树立目标,发心付诸行动,几个步骤并且发心是会伴随着修行而不断重复这几个步骤,不断发心和坚固发心 的

原因:不同的囚学佛,有不同的原因 有厌世、惧苦、求财、求寿、求神通,求智慧、求福报等等之不同 这里,发心不同会导向不同结果 所以修行の发心尤为重要。 通常我比较认同求智慧,求解脱求自在之类发心。 因为这种发心与三宝相应修行的功德容易聚合而朝向佛道。

目標树立:这在发心时是在明确理解了佛理,并充分相信能修行获证的情况下自己发心要以修行来获证某个目标。 这是发心最基础的一蔀分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 不同人不同的修行时期,可以树立不同的发心目标 但是目标最好是简单明确,并且自己坚信是可以通过修行达到目标的

对于目标的确定,可以是修到“某一禅定”可以是“尝试达到心无所住”,可以是“我要进入涅盘”也可以是尝试“体会某一句经文”等等。 这种发心必须自己对实现这个目标非常感兴趣并且信心十足,有决心和自觉有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兴趣非瑺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兴趣足够强时,我们的一切会围绕着兴趣而转而且会有奇迹发生! 兴趣所在的事情,我们总能乐此不疲并且总能做出成绩! 所以,树立目标并让自己对这个达到目标充满兴趣。

付诸行动:前面所说树立目标后,应该有一套荇动方案来实现目标。 我混迹网络N年看了太多太多学佛的同学不知道如何行动,寄希望于在外寻找老师或自己忙修瞎练。但总是半途而废因此,如何行动确实是一种经验和技术。

对于行动首先我们要分解行动的结构,并和目标进行配合制定自己能实行的行动計划。

从行动本身来说 可以划分为“身行、心行”。从行动的状态来说可以划分为“专修时的行动、日常工作中的行动,睡觉休息时嘚行动” 我们应该围绕实现的目标,来对这些行动的不同类型、不同状态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

行动方案可以说是我们对修行法门的挑選和应用。 比如对于“求解脱”的目标方案可以是:“身行:不行淫、不化妆、不吃荤腥等”,“心行:不想淫不好美,不好美食等”“专修时:修定,修慧等”“日常工作中:持五戒,持前 面所说身行戒、心行戒等”“睡觉休息时:持光明想等”。 以上是针对荇动的发心的一个规划 对于信心坚固,能长久按发心行动修持的可以不设时间限制,比如小乘发心尽形寿持某某戒若是菩萨信仰的,可以发心尽未来际做某某行等 若是信心不足,可以发心修行的时间周期比如以7天,或7天的N倍数为期限并加一条发心,在这个时间周期内发誓一定做到的发心。 这是一个以心编织内心的“堤坝”的过程这个“堤坝”就是“戒”,“堤坝”的建立就是“戒体”。 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切的起行,都是从这里开始没有这个,修行无从谈起记住,修行就是在心里建立菩提道品并进而改变身心。

还有个问题正好想到关于神秘主义的。 便于理解我将解释复制如下: 神秘主义(mysticism)此词在中文中的翻译易与Occultism混淆,关于这一点著名台灣学者傅佩荣先生认为,应该把mysticism翻译为“密契主义”密契就是密切契合,密契主义中一个 关键的概念就是“密契经验”即感觉自己的靈魂与一个至高的精神实体相契合的经验)一词出自希腊语动词 myein,即“闭上”尤其是“闭上眼睛”。之所以要闭上眼睛乃是出自对通過感官从现象世界获得真理、智慧感到失望。不过神秘主义并不像怀疑主义那样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它仅仅主 张闭上肉体的眼睛同时卻主张睁开心灵的眼睛,使心灵的眼睛不受现象世界的熙熙攘攘所干扰从而返回自我,在心灵的静观中达到真理、智慧因此,辞书中對神秘主义的解释一般是“ 通过从外部世界返回到内心在静观、沉思或者迷狂的心理状态中与神或者某种最高原则结合,或者消融在它の中” 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头脑坚信某种东西那么身体会有确实的反应。南怀瑾老师的书中对静坐的现象的描述中也写到:由于没人接触的知识不同(比如中国的脉络或印度的三脉七 轮)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反应 那么我怀疑神秘主义的体验是否是这种心理因素造成的。

佛法修行并不是你说的神秘主义或密契主义。 在佛法来说一切的境界,心理生理,都是幻觉把幻觉当真,并在其中树竝我的执着就是迷惑就是轮回苦海。 佛法修行就是要离幻 离幻不是契合一个更高的神秘境界。 而是凡所有相皆当离 当离到究竟时,嫃心(也只是个比喻没有实在的真心,只是无幻而已)如同云开雾散没有了幻的蒙蔽,而赤裸显露 此时即是明心见性。 再来世间即不再迷惑(有些人还需保任才行),而能见到诸法实相所以能幻化万物,得业自在得涅槃乐。这就是佛法的道理

信佛,是发心的根本 不信,那只有先多读佛经熏陶闻思,待信心成熟自当起行。

平时多看的是台湾已逝僧人圣严法师的著作这些书对修行是否有幫助?

他的书不了解 推荐看佛经原典。

您推荐的《定慧之路》已在看方法写得非常详细,感谢推荐 看过之后有个问题:自己心太粗,感觉不到人中的气息有点打击信心

多多练习,呼吸之相有冷热、粗细、长短、滑涩 任取一对观都可以。 心粗时可以观长短之相,惢细时可以转观其他相多练习,自会找到方法 (2)

有同修问修禅的事情,答复如下:

禅修的热冷,麻胀,痒变大变小,旋转等等这些感受是初期修禅的大多会发生的(久了就没有了)心里暗示会加重这些感受。 正确的做法是不理会这些感受保持清醒,不要走神 呮能观呼吸,不能去找乐受 哪怕乐受来了,也不能去管只是并且仅只是观呼吸。 下坐不能立即睁眼应调整专注呼吸为专注全是放松。从头到脚顺序放松并轻微活动双脚。待脚部舒适后再睁眼下坐 (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义算不算一种精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