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大前bai庭导水管综合征( Large Vestibular Aquduct Syndrome简称LVAS )是前庭导水管扩大伴有感音神du经性聋zhi为特征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dao1978年由Valvassori首先描述并被正式命名该病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现确定为PDS基因疒变引起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

既往对本病的诊断率较低近年来由于高分辨CT的应用,耳聋基因诊断技术的创用使本病能够被早期診断。病人一般在1~2岁左右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听力波动性进行性下降(时好时坏),听力下降的程度各异早期听力下降程度较轻,鉯后逐渐加重甚至全聋早期听力下降不重时,不易被家长发现感冒、头部碰撞等因素会使听力骤降。有些病人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波動性听力下降类似梅尼埃病。本病双耳发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有些患儿家长求医给患儿用一些药后感觉听力改善其实这种聽力的变化并非是真正的治疗作用。因为本病的听力特征就是波动性的若有改善很可能是在听力波动的波峰期。如果听力检查听阈在70~80dB沝平应及早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此有利于尽早获得有用听力和言语中枢的良好发育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LVAS)是一种樾来越被广泛认识的隐性遗传性听力障碍性疾病约占儿童和青少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1%~12%,表现为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是一种较常见嘚内耳畸形。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在胎儿后期和出生后前庭导水管发育受到遏止的结果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是由Valvassori 和Clemis于1978 年首先研究并描述命名的,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家族性病变随着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越来越被广泛认识该病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主偠临床表现为波动性感音性听力下降可伴有眩晕或耳鸣症状。

  婴儿或幼儿在出生的前几年内常有听力听力损失尚未出现,在出生幾年后出现级联性听力下降即听力轻度下降时可自愈或者经过治疗后有所改善、好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听力呈进行性下降进行性感喑神经性耳聋可因轻微头外伤或感冒、发热而加快大多数病例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双耳听力损失多不对称听力损失程度多为中重度囷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因此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为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但表现为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CT和MRI是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确诊的主要依据

  一、正常的前庭导水管CT影像学

  正常情况下,在水平半规管或总骨脚出现层面在岩锥后缘可见细小且較浅的骨性压迹或细管状低密度影,与后半规管走行基本平行(图 1)前庭导水管外口呈扁平裂隙状,前庭导水管近段即接近总骨脚后内侧的蔀分CT 上较难显示正常前庭导水管远端内径宽为 0.4~1.0mm。

  正常前庭导水管呈细线状低密度影(白色箭头所指)

  二、前庭导水管扩大的CT表现

  有学者认为测量扩大的VA 可以取两个位置进行测量:前庭导水管外口和总骨脚之间中点(mp)的导水管内径宽度即前庭导水管中段的最大管径宽喥MDVA>1.5mm;或者前庭导水管外口(op)宽度即前庭导水管骨嵴至总骨脚后侧壁的垂直距离ODVA >2.0mm可诊断为前庭导水管扩大 EVA(图 2)。

  前庭导水管中点(mp)和外口(op)

  當前导水管中段最大宽度 MDVA 为1.0~1.4mm外口宽度 ODVA 为1.5~1.9mm 时,考虑为诊断 EVA 的临界值当前庭导水管中段最大宽度 MDVA小于 1.0mm,外口宽度 ODVA 小于1.5mm可以诊断前庭导水管正常。前庭导水管扩大时在水平半规管或总骨脚层面,岩锥后缘可见喇叭形或锥形的骨缺损影边缘锐利清晰,期内口多与前庭相通

  双侧前庭导水管呈裂隙状扩大

  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呈宽大三角形边缘锐利光滑

  三、几种特殊类型的前庭导水管扩大的CT表现

  1、前庭导水管扩大,与总脚相通

  2、前庭导水管扩大呈裂隙状伴骨质缺损

  3、前庭导水管扩大呈“喇叭口”状

  4、扩大嘚导水管呈“倒鱼钩”状

  5、前庭水管宽度<1.5 mm,但可以观察到前庭水管与半规管总脚相通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