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三家活多多公司怎么样,哪家会活到最后?哪家会最先衰落?

本文将围绕“营销策划万能公式(适用于活动、方案、产品等)= 挖掘用户需求(内外动机) + 活用先进玩法(创意+形式+技术+渠道+贯穿动机) + 降低用户付出成本”展开詳细讲解,帮助大家学习营销策划的底层逻辑

刚搬家,需要买一批叫不出名字的家居用品一下子想不全,又懒就没去超市。淘宝对這种便宜的单品又有包邮限制我一想, 试试拼多多吧

牛逼了,1块钱也包邮啊大大的财务自由感,爽呆

之前听说拼多多的商品质量感人,忐忑的拆开包裹结果真的并没差啊。

这以后只要不贴身,不讲求品牌的东西我都在拼多多买。讲真之前觉得用拼多多太low,泹一用却发现人家拼多多的购买流程设计、用户需求洞察,是真牛逼

李叫兽说,优秀营销的本质是:更懂得识别和满足用户需求拼哆多做得炉火纯青。

再复习下营销的概念:营销就是有盈利的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我们可以明确两个流程:

  1. 用户端是需求被满足的过程;
  2. 营销端是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 用户端(需求被满足的过程):产生动机-寻找目标物-判断付出成本-发生参与&购买行为
  • 营销端(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吸引目标受众关注,刺激需求(给触发点)-给明确目标物-为用户赋能-触发用户参与&购买行为

不管是写文案、卖货、做活动说白了是需要用户行动起来,看你的文案、转发你的文章、参与你的活动、分享你的内容、购买你的产品

总的来说,都是一个通过营銷端满足用户需求、在用户端的需求被满足从而让用户行动起来的过程。

营销要做的是:抓对了用户动机用创意和技术做包装,想办法降低用户付出成本让用户行动起来。

因此营销策划的万能公式,我总结为:

营销策划万能公式(适用于活动、方案、产品等)= 挖掘鼡户需求(内外动机) + 活用先进玩法(创意+形式+技术+渠道+贯穿动机) + 降低用户付出成本

在用公式解读拼多多前先提一个问题,你认為它和其他电商平台的最大差别是啥

我脑子里蹦出的是:便宜到1元包邮、哪儿哪儿都是拼单、有很多游戏玩

取决于拼多多针对的主流鼡户群他们是谁?有什么特点

它针对的用户是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的女性,25~35岁家庭主妇钱少但有闲,对价格敏感

三四线下沉市场囚群的特点有:熟人型社会、价格敏感属性、闲暇娱乐属性(参考:《还原一个真实的下沉市场》36氪)。

(1)熟人型社会:整个城市绕┅圈跟大多数人都能扯上关系,不是同学的朋友就是亲戚朋友的朋友邻里、亲戚、好友,熟人社会大家愿意相互帮衬。这是拼多多嘚以实现病毒式社交裂变传播的前提

(2)价格敏感属性:挣得不多,可以花的相对少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几毛几块的价格升降就鈳能改变消费决策。这是拼多多采取低价刺激的主要原因

(3)闲暇娱乐属性:工作之余,大把时间可以逍遥所以愿意玩游戏来kill time。在大镓相互帮忙的氛围里为了便宜几块钱而动用亲朋好友关系,不觉得是浪费时间和面子反而是一种社交沟通手段“我觉得又好又便宜的東西,希望和你一起分享”

总结来看,拼多多的设计就是围绕“低价刺激、社交裂变、游戏化设计”三个关键营销维度展开。从用户需求层面入手三者相互融合,共同打了曝光、拉新、留存的组合拳

如何围绕这些维度,来进行平台的营销设计呢拼多多为什么设计荿现在这个样子?

营销策划/设计公式(拼多多平台营销设计)= 挖掘用户需求(内外动机) + 活用先进玩法(创意+形式+技术+渠道+贯穿动机) + 降低用户付出成本

挖掘用户需求(内外动机):“低价刺激、社交裂变、游戏化设计”从三个维度看,倒推出拼多多挖掘的用户的内茬需求是:

内在需求一:及时拥有+专属感、占便宜、厌恶亏损;

内在需求二:社交联系-互惠心理+求助、成就感、懒惰;目标趋近心理、未知与好奇;

内在需求三:上瘾心理、多变的酬赏、喜好(原理痛苦、喜欢有趣)

如何活用先进玩法+降低用户付出成本?

内在需求一:及時拥有+专属感、占便宜、厌恶亏损

要用怎样的活动玩法展示出来呢如何降低用户付出成本?(分别从创意、形式、技术、贯穿动机、降低用户付出成本的维度来分析)

活用先进玩法一:创意:专为你打造的个人专属“商品推荐”和“优惠信息”让你感受到平台的专属感,且不被不需要的商品信息打扰帮助用户快速决策,提高商品转化率;

首页:商品推荐都是可能会想买的商品;

(因为我购买的全部為家居小百货类商品,所以首页只有同种品类推荐)

推荐:基于之前拼团和搜索推荐的相关商品,完全没有其他品类商品打扰;

聊天:呮发布用户关心产品的优惠信息和推送;

(非常贴心的专属给个人的优惠活动通知)

继续贯穿动机的设计:及时拥有我想要的现在就要,不想延迟满足;推荐的商品都是个人想要的形成一种专属感。

技术:作为电商界的今日头条拼多多通过“分布式AI”的技术,研究用戶可能存在的消费需求实现“货找人”。这是能实现以上创新的所有基础

降低了决策/信任成本:不给过多干扰项,而是推荐同一品类商品给的选择越少,用户越容易快速决策

如在推荐页面,出现了沐浴露、香皂、纸巾等其他品类我可能会忘记最初想要购买的商品,然后逛来逛去觉得头疼,啥都不想买了这些商品的出现其实是不利于“我做出快速决策的”。

金钱成本:在聊天页面针对你已经想购买产品,还送无门槛优惠券、5.5元还要送2元的优惠券还包邮这真的是暴击,这么便宜了怎么可能不买

思考成本:在拼多多平台,你基本不会出现“我是要购买什么东西来着”的想法,而是你还没想到的需求他已经提前帮你想好,直接推荐给你了你只用“买买买”就行。

时间成本:节约了用户的思考时间

活用先进玩法二:创意:没有“购物车”的电商平台。

形式:菜单栏没有购物车而是看中┅个买一个,引导用户快速决策、立刻购买提高商品转化率。

(不同于任何电商平台顶部没有“购物车”tab)

降低了决策/信任成本:低價刺激,花的钱少所以不这么担心购买结果不用货比三家,而是想马上“占便宜”立刻拥有。

  • 不用花时间想需要购买什么页面都是峩可能想买的东西。
  • 不用在一家店里为了满20包邮,而费脑子想我还应该买点啥?而是想买一个产品马上直接买。

低价策略+精准的“AI汾布技术”还是货找人。

及时拥有看中不纠结,马上下单;占便宜心理已经很便宜了,不能再等了

创意:拼单页面的白痴决策设計。

形式:每个产品页面中的“单独购买”、“发起拼单”让用户做选择。

(299元和18.5元这种白痴的选择,意义在哪里)
贯穿动机:厌惡亏损。正常人都会选择发起拼单或者直接“去拼单”,两个按钮都放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自己赚到了”。相比起低价用户更喜欢嘚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占到了便宜”所以这个选择题,就是给用户这种感觉

技术:两个购买选项的设计。

金钱成本:这样的设计潛台词里面就是在帮用户节约钱。

学习(理解+思考)成本:一目了然两个选择二选一,数字清清楚楚操作也很明确,要么自己“单独購买”要么和朋友一起购买,自己“发起拼单”嫌麻烦的话,后路也帮你想好了可以和陌生人一起“拼单”。

决策、行动成本:2选┅选择一个按钮,比另一个节约了不少钱

内在需求二:社交联系-互惠心理+求助、懒惰、成就感、占便宜心理

为满足用户的上诉内在需求,拼多多又设计了怎样的营销玩法呢

创意:主动发起拼单或参与拼单。

形式:裂变每个产品页面中的“发起拼单”、“去拼单”,引导用户有“更便宜的捷径”来获得商品通过商品的社交裂变,提升产品曝光和转化率

互惠心理、占便宜心理:我觉得便宜又好的东覀,想分享给身边有需求的人一起购买;

求助心理:有人已经发起拼单我直接参与就可以购买,不用重新“发起拼单”就获得了帮助峩的懒惰心理得到了满足;

成就感:拼单成功页面会显示“成功信息”,并配合动效给人成就感的反馈。

技术:拼单流程的设计

金钱荿本:通过拼单,求助他人或帮助他人为我自己购买节约了钱。

学习(理解+思考)成本:“发起拼单”、“去拼单”两种操作方式非瑺清晰,不用过多的理解和思考

创意:寻求好友帮助的游戏裂变,以“天天拆红包”为例(砍价也是类似的裂变逻辑)

天天拆红包 ,通过(好友帮拆、帮拆好友越多获得奖励越多)来刺激你分享,通过裂变让你身边更多人看到拼多多,提升产品曝光和活跃度同时所获得的无门槛优惠券进一步提升用户购买商品转化率(更便宜)。

帮忙的好友也可以获得随机金额奖励有利于新用户注册。

占便宜通过点击就可以获得现金优惠;

社交互惠心理,分享给他人“朋友因你而获得”现金,分享人不会厌恶这件事(当然现金的多少也很偅要)

技术:拆红包流程的设计。

1. 平台赠送1个红包你领取后,立即提示邀请好友帮忙拆红包总额没有上线,邀请好友越多获得金额樾多;

2. 获得的金额,7天内有效过期失效;

3. 当满足对应人数时,有额外的奖励;

4. 每人每天有3次帮开的机会每天可帮助同一个人开一次;

5. 獲得的奖励,兑换为现金券(小程序专用无门槛)——兑换等级为1、3、5,兑换过的等级就不能再兑换;

6. 活动页面下面是展示的商品,提示用户浏览商品,有机会会得红包

金钱成本:帮助用户赚钱,何乐而不为

学习(理解+思考)成本:拆红包如何操作,微信红包已經做了老师

决策、行动成本:路径很短操作简单

内在需求三:上瘾心理、多变的酬赏、喜好(原理痛苦、喜欢有趣)

边卖边玩。没有哪個购物平台是把游戏化的植入那么明目张胆,放在如此突出的页面整个购物平台反而像游戏APP一样,这是和之前天猫、京东等搜索型、唍全以购物为核心的方式截然不同的

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就像传统商超,乏而无味、传统的货架陈列方式;拼多多大概像是游乐园里嘚商铺这玩玩那买买,更愉快些

为啥要这么做?《顾客为什么购买》里有个完美回答当用户沉迷于游戏时会更容易购买。

游戏化设計娱乐+购物,游戏最抢眼的“个人中心”还开发了天天领现金、1分抽奖、砍价免费拿、多多果园等模块。除了裂变功能也实现了讓用户上瘾的设计。

个人中心最打眼的不是购物相关的按钮,而是游戏

多种游戏组合,让人上瘾

随机类游戏(人们会上瘾于多变的酬赏):抽奖类:一分抽奖;

养成类游戏:多多果园,触发粘性;

利益类游戏(简单粗暴):天天领现金;

以养成类的多多果园为例来進行拆解:

养成类游戏更多的是利用目标趋近、目标阻碍、使命感和成就感、拥有、未知和好奇,这里也贯穿了实物奖励引发用户占便宜的心理。

给果树浇水到一定次数——果树开花——通过任务获得化肥——(浇水60次可长出果子)可获得实物水果

一个游戏,同步实现增加APP打开率+提高用户粘性+提高购物转化率+拉新促活它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来复盘下多多果园游戏:

点数:以水滴克数为计算机制

任务:为使果树快速成长,开花结果需要不断获得水滴。

通过游戏类、引流类、购物类三种积分获得方式实现了促活、拉新、提高商品转囮率的目的。

游戏类拿积分:完成游戏任务获得水滴——增加APP打开率和用户粘性。

  1. 连续登录签到、定时进入页面;
  2. 游戏中再套简单单机遊戏、抽签、占卜游戏

引流类拿积分:邀请好友、进行互动,获得水滴——用户粘性和拉新促活

  1. 邀请好友一起玩多多果园
  2. 邀请好友组隊一起种树、提醒好友浇水

购物类拿积分:提高购物转化率。

2. 在指定页面连续购买商品或拼单成功

3. 拼单购买助农产品(公益心激发使命感)

短期回馈:目标趋近、成就感、多变的酬赏

  1. 通过每一次行动(这里的游戏设计就引导用户的留存、拉新、提高购物转化率等)可以获嘚不同水滴克数(也就是积分机制)
  2. 每次浇水消耗10g水滴,会给不同的惊喜礼物(如多赠送的水滴数、限时派送的果园免费券)提示“再澆水X次橙子树就能开花啦!”
  3. 每次任务引导的购物产品,均为之前用户浏览过、有购买动机的商品(提高购物转化率)
  4. 增加反馈点击水壺可缩短浇水时间间隔(反馈非常重要)

长期回馈:获得实物水果,奖赏、目标达成的成就感

复盘和拆解,是为了更好的运用

回到我們总结的营销策划底层公式:

营销策划万能公式(适用于活动、方案、产品等)= 挖掘用户需求(内外动机) + 活用先进玩法(创意+形式+技術+渠道+贯穿动机) + 降低用户付出成本

在策划一个营销活动、裂变活动、或一个产品、APP、小程序的时候,先考虑针对什么用户满足了什麼需求?

外在需求就是比较明确实物奖励、现金红包等等如何挖掘用户的内在需求?有两种方式

  1. 行为背后的动机(外在动机)
  2. 动机背後的原因(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解决生活、送礼送健康

内在动机:哄老人高兴(给老人炫耀和社交的资本)

(2)李叫兽的需求三角:从鈈同视角找用户的内在需求

然后活用先进玩法(创意+形式+技术+渠道+贯穿动机)。

确定完用户需求后我们去构思创意,用怎样一个更有趣、更炸的方式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让用户看见我

跟人的颜值一样,突出的话才可能一眼被看见。

活动和流程的展现形式、实现技術随着从图文→H5、短视频、游戏、海报裂变等,不断先进化

除了流程能跑通,更重要的用户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感

有没有及时反馈、用户路径是不是清晰明确、是否符合用户操作习惯、用了何种奖励机制、分享机制等,这里可运用参考游戏化设计方式

宣传渠道,总結来基本都是两步。推平一块地先找到牛逼的炸药,然后布好位置最后密集引爆。

第一步找到冷启动人群,精准触达 抓住超级節点、关键人物、种子用户等,找到引爆的炸药;

第二步控制传播的节奏,密集引爆

尽可能在集中的时间发布,以确保传播“传播密喥”掌控好传播的节奏。

思考如何降低用户付出成本:

一定要为用户赋能降低用户的付出成本,这包括金钱成本、学习(理解+思考)荿本、时间成本、决策/信任成本、行动成本、社交成本+形象成本、健康成本等等

明确你的每一个步骤是不是增加了用户的付出成本?能鈈能规避甚至降低

注意,有一个重点一直贯穿其中就是对用户动机的利用,这是从始至终的这么一看吧,拼多多带给我的思考还嫃不少。

作者:王木木5年品牌营销人,曾服务于平安证券、全棉时代品牌部门品牌营销、新媒体老司机。现为IP打造创业者旗下首创運动酸奶项目正在运营中。

本文由 @王木木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自微信推出小程序以来从最初唑等观望,到如今的争相布局小程序已经让所有人看到了它的无限潜力。有消息显示摩拜、京东、拼多多等最早的一批小程序开始吃箌市场蛋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活多多公司怎么样开始大力布局自己的小程序

作为已经初步构建起小程序生态的巨头,微信已经通过小程序给自己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作为微信的死对头,支付宝在去年就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虽然此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局面,泹最近支付宝小程序也是动作频频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掌握精准流量入口的百度,也通过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式加入了小程序大战。

茬电商之后因为小程序的前景,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终于又相聚在一起可以肯定的是,BAT三家中一定会有人可以通过小程序获得更大的突破但势必也会有一方很快就被另外两方给淘汰。在小程序本质是一场流量获取和流量变现生意的情况下BAT的小程序大战究竟谁会胜出谁将率先被淘汰呢?

小程序乃互联网发展趋势BAT争先布局只为抢得新机会

大到一个互联网活多多公司怎么样,小到一个互联网项目没有谁不是伴隨着质疑在前行发展,包括现在成功的小米、陌陌、今日头条和涉及到如火如荼的共享经济相关项目。而如今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小程序嘚发展亦是如此

1、小程序优势明显,大势不可阻挡

作为率先推出小程序的腾讯微信其经过可谓是相当不易。回顾初来乍到的小程序號称是对APP的一场革命,一时间引发全民关注甚至有一大波吃瓜群众叫好。然而发展与之前大相径庭随之而来的没有为第三方权力考虑囷为用户利益考虑等质疑声、经常掉线、毫无算法等等问题让微信小程序成了众矢之的。由此也一度被业绩认为微信小程序将是腾讯的叒一败笔之作,会被微信打入冷宫

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完善,到下定决心开放作出的一系列开放再到像摩拜借助小程序获取2亿用户、拼多多依托微信小程序做到电商第三并成功上市,这一众最先入驻微信小程企业已成功吃到蛋糕小程序已经证明,从当初的备受质疑箌如今的一场革命,似乎已经让所有人看到了小程序巨大潜力和它的大势所趋

2、征战小程序,BAT无一缺席

对腾讯系的微信小程序自是不必哆说作为小程序的开山鼻祖,它已经为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个APP革命的小程序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微信小程序已经借助自己微信的社交以及巨大的流量优势,为小程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紧跟微信小程序之后的是阿里系的支付宝小程序,在微信小程序发布后不到几个朤于2017年5月上线。相对微信小程序昔日的高调支付宝小程序则显得异常低调。而支付宝小程序推出这一年多以来其发展与反响倒是与嶊出时的低调相符,显得不温不火一度让人淡忘直到最近微信小程序的日益壮大,支付宝小程序才开始大刀阔斧的改版支付宝给小程序入口给予厚待。

尽管是不急不燥百度的智能小程序依旧如期而至。虽然相比腾讯阿里已经是姗姗来迟但百度智能小程序却是来势凶兇。因为百度小程序称的上是首个开放的小程序生态它将依托百度系的全部信息流,拥有超级流量平台来运行小程序的同时还能加载外蔀APP要知道百度可是掌握着互联网时代大部分的流量,如此一来百度小程序不可谓不是腾讯阿里的一个劲

场景、流量、技术决定走向,阿里小程序难抗争百度腾讯

如今BAT已经争相入座接下来就是开始拼的时候,而小程序要拼的无非就三点场景、流量、技术。这三点也将決定着接下来以及未来的竞争谁将出线的重要砝码

1、流量、场景、技术,小程序发展的三大要素

依据微信小程序的成功来看我们通过汾析它的发展之路不难发现一些成功的重要因素与一些不足的地方。

其一就是流量 :微信作为社交巨头它拥有超过高达10亿的活跃。微信尛程序依托微信作为入口同时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它所能给入驻企业所带来的用户量是自然是相当可观的。

其二则是场景:微信所呈现的場景自然是带有天然的社交属于这也造就了它能给小程序带去可观流量的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转化。

其三无疑是技术:之所以说技术离鈈开小程序的发展主要还是平台如果拥有强大的技术不仅能够让平台更加稳定之余,还能帮助开发者减少开支和时间成本就好比安卓與苹果,安卓本身是开放平台开发者想要在安卓平台开发APP省时省力,要如果在封闭的苹果平台开发APP那自然要费劲的多

小程序亦是如此,平台拥有技术并且开放给用户开发者只需要在基于平台小程序改几行代码就可以简单入驻,这对他们来讲可以大大降低入驻小程序的荿本这一点则是封闭式的微信小程序一直以来不足的地方。

2、相比百度腾讯阿里的小程序已稍逊一筹

一直以来的一个共识都是腾讯社茭、百度搜索、阿里的电商。如果说在这场小程序的生态战中要拼场景、流量、技术的话那很多人可能会认为BAT可谓是旗鼓相当,实际上還是有一点悬殊

腾讯系的微信小程序依靠微信的社交优势与巨大的用户量已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阿里系的支付宝小程序可能就並没有那么理想了众所周知支付宝作为支付界的巨头,坐拥8.7亿的活跃用户这样的数据可以说是相当的震撼。但如果用到小程序上那鈳就得大打折扣了。毕竟相比微信支付宝重在支付用户使用的时长非常有限,也仅仅只是一天下来的几次支付时使用而时间也就短短嘚一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时间。

根据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的报告显示相对其他派系,阿里系的产品用户使用时长偏低仅有6.4%。而不高的使用时长很难帮助入驻支付宝小程序的企业提供更高的曝光度以至于转化到企业小程序里使用消费的人更少。如果非要追溯支付宝小程序之所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原因的话这或者是很好的依据。

而相比之下百度的小程序可能又略胜一筹百度小程序上线以来就是主打开放生态,打的就是AI与流量的一手牌就拿流量来说,百度是全平台开放几大超级流量入口加起来它的日活直接將支付宝甩在身后,微信同样望尘莫及

虽然如今的微信小程序领域战事刚起,但BAT相比之下阿里已经是稍逊一筹,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只會越来越残酷阿里的处境还是有些不妙的。

小程序之争终极之战还得看BT,阿里或将率先出局

响铃认为流量日活不如百度腾讯,而支付宝的支付场景也同样没有给支付宝小程序带来更好的优势再论技术的话,百度、腾讯、阿里的生态发展之中技术虽然都强但纵观阿裏所有产品,基本是不可能存在开放一说这一点与微信小程序一样,都是处于封闭式状态比如微信小程序仅限微信内部,开发想要入駐还需要根据微信的标准从0开发同时不可跨平台运行,想要换平台还得重新写代码开发这对开发者来说耗时耗钱又耗力,如此一来支付宝小程序与微信小程序这样一个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们自身的竞争力。

所以综上来看小程序的战场虽然集齐了BAT三大互联网巨頭,但阿里系的支付宝小程序在微信小程序发展的三大要素中均落后的情况下能否走出上半场都存在未知。所以要论小程序的终于之战還是得看BAT中的BT

虽然落后腾讯阿里推出小程序,但百度小程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新浪微博、网易新闻、爱卡汽车、携程、哔哩哔哩(B站)、58同城等一众互联网巨头们的追捧不可谓不来势汹汹。毕竟要论流量百度通过开放生态,小程序可在百度APP、百度信息流、百度地图等坐拥超大流量的入口运行而论技术,百度本身就是技术出身并且智能小程序的全面开源让入驻平台小程序的用户只是改几行代码即可,这樣优势是其它两家不具备的同时百度所强调的AI技术也一直广受开发者认可,这次主打AI与流量王牌的百度自然是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无論是在流量、场景、技术哪个方面都是优于阿里不亚于腾讯,自然也是唯一能与微信小程序分庭抗礼的巨头了

纵观BAT以往的发展史,每个領域的竞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而在最新到来的小程序这场硬仗,无论是对于BAT中的任何一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都关系着自己的生态布局。如果不能取得成绩对自己的生态也是一种很大的威胁,所以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只会更加的残酷

  2019年8月24日我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蹭了一堂课如此吸引我的是因为今天的报告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黄奇帆。

  黄奇帆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曾经的重庆市市长。其实怹也是上海浦东开发的功臣,1990年4月至1994年其任浦东开发办副主任浦东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和张江四大开发区的运转都由他策划。2001年至2017年怹先后出任重庆市副市长、市长建设了一个全新的重庆,重庆人民给予黄市长很高的评价

  我知道他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活跃于网络当我的朋友莎莎姐推荐给我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决定去听听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

  报告结束,最让我感慨的是黄市长全程脱稿演讲两个半小时,简直不像是一个接近七十岁的老年人其对于经济数据的引用信手捏来,对于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新格局、新趋势以及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观点,都给我以启迪

  以下是我的现场记录整理。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开放格局和基础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和经济要素成本上升在这种背景下,过去的开放路子已不相适应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调整。步入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引领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出五個新的特征:

  一是从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引进外资和鼓励对外投资并举。

  二是从扩大出口为主转变为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并偅。

  三是从沿海地区开放为主转变为沿海沿边内陆协同开放、整体开放。

  四是从关贸总协定和WTO框架下的货物贸易为主转变为FTA框架下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共同发展。

  五是从融入和适应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为主转变为积极参与甚至引领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的制萣修订。

  在这五点的具体阐述中有这么这句话我认为比较经典:

  1.开放是一种制度安排,要的是这个制度是开放的跟地理位置無关。

  2.以前是工业体系开放为主服务业点缀式开放,现在是工业服务业的协同开放。

  3.出口大国未必是经济强国因为出口可能大量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料初加工产品。而进口大国一定是经济强国进口大国将极大地提升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4.货币強国是通过进口将造币税发向全球

  5.从商品要素的流量型开放,进一步转化为制度规则型开放

  第一,这三十多年来世界贸易嘚格局发生了变化。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个是货物贸易中的中间品比重上升到70%以上。第二个是服务贸易和货粅贸易的总贸易量中服务贸易的比重从百分之几变成了百分之三十。因为这二十几年全球服务贸易始终表现为15%到20%的增长率

  世界贸噫格局变了,表现为货物贸易中的零部件、原材料、中间品以及服务贸易的比重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整个生产力体系这方面的变化,正在影响和产生新的世界贸易规则

  第二点,由于产品交换贸易格局的变化,生产产品的企业组织、管理方式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現在世界的制造业不像几十年前,看单个企业规模而是看产业链的集群、供应链的纽带、价值链的枢纽。谁控制着这个集群谁是这个紐带的核心、价值链的枢纽、龙头老大。

  第三点由于世界贸易格局特征和跨国活多多公司怎么样管理世界级的产品的管理模式的变囮,也就是“三链”这种特征性的发展引出了世界贸易新格局中的一个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制度的变化,就是“三零”原则的提出

  零关税:WTO是为了降低关税,推动自由贸易发展中国为了加入WTO,关税比例逐步下降

  零壁垒:取消关税的贸易壁垒(军火、黄、毒等荇业负面清单;国内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保护;同等国民待遇;劳动保护;生态保护;市场开放度等)实现营商环境的八个方面国际囮、法制化、公开化。

  零补贴:不能对国有的、本土的企业给予各种保护、补贴

  以三零原则为格局,为基础的自由贸易推动了WTO嘚改革也推动了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挑起贸易战完全违背三零原则,逆全球化逆三链发展的偠求。

  会上有个小插曲黄市长在谈到特朗普的时候,这样感慨:“他每天发推特我怀疑他背后的智囊有没有准备好,很多不符合經济原理但我想着他是一个房产商,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说的也很诚信,不像骗人的话”

  由于这部分是当下所有人最关心的话題,所以我也格外上心

  会上,黄市长驳斥了莱特希泽的五个谬论分别是:

  1.中国入世,美国吃亏论;

  2.中国没有兑现入世承諾;

  3.中国强制美国企业转让技术;

  4.中国的巨额外汇顺差造成了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

  5.中国买了大量美国国债操纵了汇率

  關于“中国入世,美国吃亏”论

  中国入世之后中美双方互予最惠国待遇,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18年,双方货物贸易达6335亿美元是1979年建茭时的250多倍,是2001年入世时的7倍多;服务贸易达1250亿美元中国和美国是互为重要的投资伙伴,2017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约6.8万家实际投资超过830亿美え,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存量约670亿美元

  莱特希泽声称,由于中国入世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在过去10多年几乎涨了4倍,美国吃亏了并鉯贸易逆差为理由,挑起贸易摩擦

  先不说双方对赤字数额统计有异议,美国认为4000多亿美元中国认为是3000多亿美元。只要仔细分析一丅中美贸易赤字的结构和来源就能理性判断:

  (1)中美货物贸易,美国属价值链中高端资本品、中间品居多;中国属中低端,以消费品和最终产品居多

  (2)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60%是美国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返销美国2007年,福布斯杂志报道说:“中美之间悬殊驚人的贸易赤字很大部分来自美国在华企业生产后运往美国出售的商品上”

  (3)中国对美出口高科技产品被莱特希泽报告确认为“茬计算机设备、器具和组件方面,对华贸易赤字已呈井喷之态迅速增长的计算机和电子元件进口已超过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增长量的40%,让媄国计算机电子行业减少62万份工作”事实是,这些高科技产品大多是来料加工、代工组装的电子产品进出口贸易值包含零部件、中间產品与国际转移价值。听着很多实则营业收入和附加值很低。

  比如一台销售价为5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从美国等各国各地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中间品成本为250美元,美国的品牌商企业在研发、品牌专利、售后维护等收入为110美元各类物流销售成本为80美元,中国代工企業组装加工收入只有60美元区区12%的代工附加收入,让美国跨国活多多公司怎么样获取了丰富的中国制造业的比较利益却要背负巨额贸易逆差之名,究竟谁吃亏谁赚便宜?

  分析美国贸易赤字问题不能仅仅看货物贸易总量差额,片面研判中美经贸得失关系还要从美國的经济结构、金融特征深入分析,才能搞清为什么美国不仅和中国事实上和全世界各国几十年来都是贸易巨额逆差的原因。

  (1)這是美国国内储蓄不足的必然结果美国国民净储蓄率只有1.8%,必须通过贸易赤字大量利用外国储蓄才能平衡

  (2)这是中美产业比较優势互补的客观反映。

  (3)这是国际分工和跨国活多多公司怎么样生产布局变化的结果跨国活多多公司怎么样利用中国生产成本低、配置能力强、基础设施好等优势,来华组装产品、销往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地

  (4)这是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管制出口的结果。媄国对中国出口管制的产品多达10大类3000多种物品由于冷战思维,让美国人自己关闭了增加对华出口的大门

  (5)这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幣的结果。一方面收铸币税几美分成本的一张纸,要世界提供100美元的商品;另一方面通过逆差不断派出美元,美国逆差背后有着极其罙刻的利益考虑和国际货币根源

  关于“中国违反入世承诺”问题

  一是关税方面。中国在入世前的关税总水平是15.3%入世承诺到2010年降到10%以内。事实是中国在切实履行加入WTO承诺后还主动单边降税,扩大市场开放2010年中国货物关税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到9.8%

  但并未止步,而是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方式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据WTO数据2015年中国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率已降到4.4%,低于韩国、印度、印尼等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已接近美国的2.4%、欧洲的3%。

  在农产品和非农产品方面已低于日本农产品和澳大利亚非农产品实际關税。2018年中国将汽车整车最惠国税率降至15%零部件税率从25%降至6%。目前中国关税总水平已进一步降为7.5%。

  二是不断扩大开放中国入市鉯来,开放了外资投资领域;开放了商业零售、物流运输、金融业、律师、会计、管理咨询等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了东西南北中在中西蔀内陆地区同步设立了保税区、新区、自贸试验区。

  三是深化改革按照WTO要求,推动了营商环境国际化、法制化、公开化;推动了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40%左右提升到2018年的60%以上;推动了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一大批国有集团、大型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股份制改造IPO上市。

  四是健全了法律全国人大批准了生态环保、劳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一大批法规。

  关于“中国强制美国企業转让技术”问题

  众所周知引进外资、扩大开放不仅会带来外国资本,也会带来产品、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这些都是根据市场契约、企业之间的合同产生的结果。在中外企业合作中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强制要求外资转让技术的政策做法。中外企业都是基于自願原则实施契约行为双方从中获得各自实际利益。

  一般来说外资企业技术收入有三种方式:

  一是一次性转让。按转让价结算戓入股折价;

  二是销售产品中包括技术收入;

  三是技术许可,收取许可费

  这些都是国际贸易常规方法,莱特希泽把企业通过商业合同建立伙伴关系、转让技术、资源合作叫强制技术转让荒谬透顶,完全是歪曲

  2009年以来,中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烸年达20%的增长2018年达到2万亿元,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占GDP的2.13%除了2600所高校、10万家研究所、600多万研究人员之外,中国研发投入中企業占到77%。

  对此美国前财政部长、著名经济学家拉里·萨墨斯曾评论说:“中国的技术进步来自哪里?来自那些从政府对基础科学巨额投入中受益的优秀企业家来自推崇卓越、注重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制度,主导地位就是这么产生的不应抹杀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巨大努仂和成效。”

  通过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等中国短短十几年建立一套完备且高标准的知识产权法律體系,完成了西方几十年、上百年才完成的路径

  关于“中国顺差和外汇储备导致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问题

  莱特希泽在听证会报告说:“中国外汇储备从2000年的1650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4万亿美元,很大程度归功于不断扩大的对美顺差这些储备是如何导致2008年的经济危机的呢?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使其价格上涨,从而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低于应有水平

  长期利率降低使得美国家庭消费水平提升,并扩大了儲备和投资之间的差距而且,因为外国储蓄主要通过政府或央行之手流向美国国债之类的安全资产,私人投资者为了寻求高回报便转姠别处刺激了金融工程师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比如抵押债务引发了次债。确实贸易赤字显然在制造2008年破灭的金融泡沫方面发挥了重夶作用。”

  天下人尽皆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是2001年科技互联网危机后,当时股市一年里跌了50%以上再加上“9·11”事件,美国政府一昰降息(从6%降到1%)二是采取零按揭刺激房地产,三是将房地产次贷在资本市场1:20加杠杆搞CDS最终导致泡沫崩盘。

  2007年美国房地产总市徝24.3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到173%;股市总市值达到了20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到135%。2008年危机后美国股市缩水50%,剩下10万亿美元左右;房地产总市值缩水40%从2008年的25万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15万亿美元。将这种危机归之于中国亏他们想得出来。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购买了1万多亿美元美国政府債券、操纵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莱特希泽在听证会报告说:“中国购买美国债券并不是基于支持美国经济的无私帮助,那些购买行為是中国想要阻止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必然结果中国领导人将利用出口来创造中国赖以维持稳定的必然。”

  这个观点真是滑天下之夶稽谁都知道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外国政府买主,对维系美元的信用、世界货币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竟被曲解成为了人民幣贬值,如此这般让人情何以堪谁还会有投资美国国债的热情。

  事实上由于美国经济的结构、体制,美国必须保持较大的逆差姠全世界输送美元,为此美国不断降低本国制造业比重(只占国民经济的15%),以确保美国不断增加进口输出美元;美国必须确保较大嘚国债发行能力,以确保政府收入维系美国的社会保障和军事能力这是美元霸权的条件。

  谁都知道美国需要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債拥有较大的热情,这是美国国债得以发行的重要保障条件美国国债的发行过程也就是美联储美元货币发行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美联儲购买国债之外亟需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到底谁是真正获利者?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有过一番評论,大概意思是说:“当今世界有个奇特的怪圈发展中国家辛辛苦苦给发达国家打工,好不容易收入了美元又将这些美元低利息地、上万亿地借给发达国家,买了发达国家的国债而发达国家又将这些低息外汇投资到发展中国家,赚取10%以上的高额回报”这个论断被經济界称为斯蒂格利茨怪圈。可见谁是谁非,大家心知肚明

  通过以上五论,可以看到美国声称的中国是美国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是美国至今为止最大的贸易问题等论断完全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蛮不讲理、倒打一靶的行径

  入世以来,包括美国等国家的跨国活哆多公司怎么样对中国投资大幅度增长原因在于中国有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开发区、好的且低成本的劳动力素质、好的营商环境、好的偠素供应,包括能源、水电气等最重要的是有上中下游产业链配套。明明是好的进步怎么变成问题和根源?

  须知这中间没有任何囚能强迫老板投资只有利润可观、法治清明,才能让跨国活多多公司怎么样蜂拥而来

  临近结束,黄市长讲了中美贸易战的三个必嘫背景:

  (1)修斯底德陷阱

  (2)制度、道路、发展模式不同

  (3)美债危机的临近

  黄市长也指出研究美国,需要搞懂三個群体的动机:

  (1)总统这是选举原则产生的。

  (2)莱特希泽这类属于理论派,阴谋家

  (3)无党派的精英、事务官。捍卫美国利益挑战中国制度的关键力量。

  其他群体都是墙头草一类的随着形势的变化而站队,但是这三类立场逻辑明确

  中媄之间的贸易摩擦的升级化可能性:

  (1)贸易战(关税战)

  (4)金融战(美国最厉害的美元结算清算体系)

  黄市长认为打铁還需自身硬,中国需要做好自己的事:

  中国经济不是一个小池塘是一片汪洋大海,因为中国广阔的市场才使得可持续的大规模进ロ拥有可能性。

  (2)产业链是王中王

  产业链的一体化、供应链的相互交错、价值链各方面的利益融合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三链”融合发展必将是捍卫全球化的万里长城也将是抵御各种贸易摩擦的“杀手锏”。

  至少这几年要保持三万亿的外汇储备鈈增加也不减少。努力发展人民币清算的网络系统实现跨境人民币清算的规模增长,致力于人民币硬通货的发展

  (4)核心环节必須极大投入

  美国在产品方面无法撼动华为,以致于只有通过“安全概念”打击中国的5g在这个赛道上已经处于领先,但依旧需要加大投入5g是未来产业链升级的关键。

  当今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美两国经济共生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美两国在多方面有很强嘚互补性,比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力量所在国中国是世界产业市场最大、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有很高的技术发展水平,洏中国有很强的工程制造能力;在消费习惯上美国人比较喜欢消费,中国人则喜欢储蓄等等。

  中美两国经济共生体的内涵是客观存在的是影响世界的。中美两国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损。只有合作才能让两国经济共生共赢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最终会将商品的成本压力转嫁给美国民众此外,在加征关税的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活多多公司怎么样生产的产品返销到美國的。因此加征关税会连带打击到美国在中国的投资企业。

  长期以来美国有10大类3000多种产品对中国是封锁的,不提供这种保守让媄国在中国丧失了很大市场。

  在贸易摩擦中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的核心零部件、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封堵,固然会对中国企业帶来损伤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高科技活多多公司怎么样20%-50%的市场份额是服务和出口于中国的这种封堵的行为会让这些美国企业損失市场,甚至会发生亏损、倒闭

  听完讲座,我有自己的几个思考在这里和大家交换一下意见。

  1.我们扩大进口从根本上来說是要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可是当下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否支撑的起我们的消费需求钱从哪里来?

  2.从BAT、京东、拼多多、美团嘚中报来看都是超预期的,可是很多中小企业都是亏损状态在这一轮的经济调整中,可以看到行业利润在向头部企业靠拢行业集中喥的提升是大势所趋,中小企业如何求变

  3.黄市长的以上观点都是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分析的,对于宏观的分析其实是一个政经逻輯,政治周期乃至意识形态和经济是交织的我认为要想对形势看得更明白,需要理解什么是政治

  4.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玳我们今天能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掰手腕,本质上就已经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这条路可能并不好赱因为成功的模式从来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我相信百炼成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多多公司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