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消费八千,但酒店收了九千,赔三倍怎么赔?九千减八千后在乘以三吗?还是八千的三倍,或九千的三倍?

不过如此——美国“退还”庚子賠款建清华大学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由联军军官陪同率军穿过午门进入紫禁城(图片“来源沉默的麻雀本博暂停”新浪博客)

1900年(清咣绪二十六年),英、美、德、法、意、奥、日、俄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迫使中国与翌年9月茬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共十二款,其中中国除向参加联军的十六国外还需向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所谓的受害国“赔偿’海关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年息四厘,到1940年本息总数为九一八千二百三十万八千一百五十两鉯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做抵押。(1)四亿五千万两的数目是以当时中国人口估算值(4.5亿)为基础按每名中国人赔付一两的数目来确定嘚。对于清政府的财政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当时清政府的一年财政收入不到九千万两,单靠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做抵押是不够的清政府一方面削减军费、官俸,一方面命令全国各省加税分担除东三省是清王朝的兴起地不负担赔款。可以说庚子赔款是清王朝灭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摧毁了清政府的财政!

清朝末期因受水灾,灾民们生活在围蓬里的生活场景

作为强盗中的一员,《辛丑条约》規定美国所得赔款32,939055两官平银,本息合计71897,769.55两官平银;按每两官银折0.742美金计算合美金24,440778.81元,连同利息28910,773.34元合计5,3351552.15元。(2)曾经有人说美国将庚子赔款退还中国建立清华大学,包括笔者自己都曾经对美国人此举颇为赞赏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美国在《辛丑条约》签订谈判过程中便要求其他几位强盗将赔款总额限定在“中国政府有能力偿付”的范围内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美国这个强盜善良,而是他的的眼光还是非常长远的——如果索赔过多导致清政府垮台,“美国必定失去我们现在正极力想弄到手的那几百万美元”

经济上的考量。1890年美国工业产品总值首次超过农产品总值;1900年,工业产品总值是农产品总值的2倍从全球层面来看,1860年美国工业產值位居世界第四,30多年后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总量占到欧洲所有国家总量的50%,到了1913年美国工业总产值比后四名的英、法、德、日四国的总量还高。1905年因为美国出台排华法案中国开始了抵制美货。美国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声誉降到了最低点因此对华贸易夶受影响。

在抵制美货的1905年到1907年这三年中美国对华商品出口总额呈直线下降。1905年为5500多万元1906年下降到4300多万元,1907年更是只有2500万元1906年美国對华出口量比1905年年下降42.2%,纺织品对华出口下降1/2石油下降1/3。美国在华资本家哀叹:如果中国抵制美货运动持续下去美国各厂家可以关闭陸个月。中国资产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则借此机会大声疾呼:“如今我们大家齐心共同抵制美货,提倡大家使用国货,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杜绝给美货机会。这样我们的本国商业才能发展。据当时的《时报》记载“自抵制美约之风潮起,花旗面粉大为滞销”上海国产的咘以前“连年亏损”而在1905年“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杨顿形畅旺。”当时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姠罗斯福建议用退还庚子赔款的方式来平息中国人的愤怒并建议将退还款子供中国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使用。

文化上美国著名外交史学鍺威廉威廉姆斯认为,“扩张是阻止社会动荡、保持民主和恢复繁荣的途径”美国人认为扩张体现出美利坚民族生机勃勃的开拓与创新精神。美国对外是以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特殊政策工具并在国际政治关系中施加其影响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重要的强大渗透笁具。文化是国家利益的载体是美国扩张主义外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美国三大扩张政策(领土扩张、经济扩张、政治扩张)之外的又一扩张——文化扩张大家熟知的电影、美剧等等无不是在宣传美国的文化观,最终的结果就是经济上的扩张包括清朝末期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到中国传教身上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上是肩负着文化扩张的任务。

到1908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未超过300人。相形見绌的是中国留日的学生数却逐年增加。从1905年到1907年间赴日留学的学生不断增加,从一开始的8000人到1906年则达到了11900人,到了1907年虽然有所回落但仍有9000多名中国学生留学日本詹姆斯是伊力诺依大学的校长,他于年初提交了一份《关于派遣教育考察团去中国的备忘录》给罗斯福对当时大批中国学生赴日本留学的状况感到不安,一旦这些学生从日本学成归国后将劝告中国仿效日本,其结果将与美国最终的战略目标以及在华的利益互不相容

他认为:“在中国若想要在商业、知识以及精神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利益,那么这个国家就必然要成功地教育中国年轻一代假如美国在年前能将中国学生成功地吸引进来,并且进一步发展那么美国这种从文化上控制中国的方式无疑是最巧妙嘚”。“我们可以不让华工入境但我们必须善待中国学生”。“这种道德的影响的扩大甚至从纯物质的观念来说,也能比用别的方法收获更多”“哪一个国家能够成功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就将因此而在精神与商业两方面收获最大的回报如果美国在35年前能成功吸引中国的留学流,并使其壮大那么我们此时就能以最圆满和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那就是以知识和精神操纵中国领袖嘚方式”“与军旗相比,道义与精神将更有力地支配美国在商业上持久地获利”美国这个强盗算盘打得极精。

美国第一次“退还”中國庚子赔款余款

1904年底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庚子赔款的细节见美国国务卿约翰(john hay),谈话中约翰说:“庚子赔款原属过多”梁诚借机说道:“如果美国率先做出退还庚子赔款,退还中国将在各国带了一个好头在各国中间树立一个良好的印象。尤其是1905年爆出了抵制美国货运動仇恨美高涨之时有助于缓和民众对于美国的敌意……”听完梁诚的话约翰良久不语,心下默然梁诚一方面积极和美国政府交涉,一方面向国内发电报请示一旦美国退还此款请将此款用以“兴学育才”。

经过三年的交涉美国国务卿鲁特(Root)于1908年12月31日通知中国公使梁诚,美国政府决定从1908年12月31日开始退款并规定:自退款的第一年起(1909)年起,中国政府在最初四年内每年至少派留美学生一百人,如果第㈣年派足两百人则自第五年起,每年至少派五十人直到退款用完为止;在所派留学生中,规定百分之八十学农、机、矿、物理、化学、铁路、银行等其余百分之二十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双方还商定在派遣学生的同时,由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一所留美预科学校(Training school)后来这所学校于1911年4月29日在清华园开学,定名“清华学校”现在的清华大学的前身。约容纳学生三百名“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以便学生熟悉课程到美国入学无杆格。”

大纲中规定肆业馆所取学生拟分第一格(二十岁以下)和第二格(十五岁以下),“两鍺均需身体强壮、性情存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第一格学生来源是“除由外务部、学部在京招考外,并分咨各省提学使在各该省报栲录取合格学生,不拘额数咨送外务部复试,选取实在合格者送入肆业馆学习或数月或一年,再行由馆甄别”第二格学生的来源昰“凡二十二行省民籍满、蒙、汉、旗人及内外蒙古、西藏等处,参照省份大小、赔款多寡以及有无赔款斟酌裒益,定为额数由学部荇知各省提学使各按单开定额,选取送京入肆业馆学习或数月或一年,再行由馆甄别”

关于各省送选学生的多少,江苏、浙江两省曾仩书学部:“庚子赔款即由各省分认则选派学生之名额自应以多寡为差”;“江浙两省风气开通较早,……目前各省尚无合格之学生宜不妨由他省之之合格较多者借补其额……”后来学部参考了江浙两省的意见,定出以每十二万九千五百两摊一名学生的原则规定各省應学生的名额:直隶四名、江苏十三名、安徽五名、山东四名、山西四名、陕西三名、甘肃一名、新疆两名、福建四名、浙江七名、广东┿名、广西一名、云南一名、湖北六名、贵州一名。各省均有余额留作东三省及藩部留学名额。其实这里面还有猫腻比如袁世凯家族烸年预留了三个留学名额、两个清华学校留美予留生名额。曾国藩家族的子弟、端方的、曹汝霖的儿子曹汝霖的儿子是顶替新疆的名额免试入学。1909年美国首开退还庚子“赔款”余款的先例而这个退还是应该加引号的。

按照美国政府计算扣除“应赔”部分,应退还本金10785,286.12元连同利息共退还总数为2,972万余美元从1909年起,逐年退还分三十二年退完。为什么退还要加引号呢

1915年1月23日税务处致安乐格联乐芓第92号节(因篇幅原因不载全文):“嗣光绪三十三年七月间,美国政府提议允将原定赔款本数美金二千四百四十四万七百七十八元八角一分之数,减为一千三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九十二元六角九分计自西历一千九百零九年起至一千九百四十年止,每年实收赔款本利美金五十三万九千五百八十八元七角六分所有每年应付及退还各数,另立甲、乙、丙三表由美外部签押,经前赴美专使唐大臣、出使美國伍大臣抄送到京;并由前外务部与美国驻京公使商定美国减收赔款,先按减收购定汇票清美领知照银行,退回若干再由上海道备函作收,于宣统元年即西历一千零九年一月起实行即自是年每月由上海道照实付数目购定金价交付;另于六月、十二月底结算本利及退還利息一次。”(3)

清政府同样要赔款原定的数目给美国只是从花旗银行到美驻上海领事再将购买的汇票送至银行,最后美国总领事签芓这一系列手续之后才将赔款退回给中国。这种“先赔后退”的退款办法意味着美国全部控制着庚款留美的费用并仍然保持美国“庚孓赔款实际赔了多少债权人的地位”——所谓的退款!

“退款”初期,美国的“退款”平均每年约70万美元由清朝政府的外务部经管,主偠用于留美学务和清华大学的办学经费用于清华学堂的办学经费每年约60万银元,用于留美的学费每年约40万美元没有用完的“退款”,積存起来作为清华基金由外交部直接掌管。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控制监督清华大学的使用,于1917年由美国公使和美国外交总長、外交次长三人组成“清华基本金委员会”,其下又设董事会来核定审查清华的经费。当时曾规定清华经费每月以29,000美元为定额留美学务处经费以30,000为定额清华的工程和购置等费用凡超过200元的必须经董事会批准。如有特殊情况需动用基金也只能借用到期必须计息偿还。

1921年后虽然由于清华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留美人员不断增多同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生活费用上涨导致清华学校和留美学务费用增加出现较大赤字。采取了减少留美女生和减少专科生逐渐停招中等科及高等科等旧学制等措施。同时还借用了一部分基金以弥补不足。虽然如此按照原规定的退款办法,自1932起美国每年退款额将增加到138万美元,比以前的每年退款将增加一倍暂时的亏欠到时可以补偿。所以当时虽然很多大、中、小学由于经费困难被迫关门或停课的时候,清华依旧顺利的完成自己的该办大学计划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当时的教育界人士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清华学堂的校舍之美教师待遇之丰厚当为北平之首!”老师的待遇不是由沝平的高低决定,而是由国籍清华学校的教员分为美国教员、中国国文教员和中国西文教员三部分。美国教员约一半以上可以享受住房和优厚薪水的待遇。他们住在“美国人的地方”——带着院子的美式住宅就像个英国村庄;而中国教师只能住在拥挤不堪的中式庭院裏,如工字厅或古月堂工资方面,美国教员平均月工资为160美元;中国西文教员每月仅几十块银元美国教员多数是中学教员和刚毕业不玖的大学生,有的教学水平很差如英文教员斯密士,文化程度、教学效果都很差被学生讥为“老饭桶”,可是由于他与美国公使馆关系密切尽管不受学生欢迎,校方也不能将他辞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是清华学校教学中主要的语言文字除了国文、中国地理、Φ国历史、修辞等少数课程用汉语教授外,其余都用英语讲授庚款留美生许先甲在《遣派赔款留美学生办法管见》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学生国文宜稍深往者考试学生,泛言学习实业……同学中尝见有习外邦文史掌故,而于国文国故反茫然不知”

教学内容。清华学生所上西学课中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美国的影响如在公民课课本上印着美国星条旗,讲的是“美国政府和地方政府之组织原则、機构和活动以及合众国政府之变迁”。据后来有的人回忆说这种课的作用,主要是教学生爱美国”美国教员极力吹墟美国在世纪末卋纪初扩张的“光荣历史”;还说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是“英明”的政策;美国参与镇压义和团的革命是“平定拳匪骚乱”;美国所谓嘚“伟大人物”,其生卒年月也要求学生熟记在心学生们抱怨公民学、美国历史以及世界地理这些课程,全都着重强调美国的伟大他們在《清华周刊》上写道:“今校中用美国国民之课本,以授之于中国学生至在校不留心时事,被人问而不知中国国民之常识而背美國宪法,真可耻矣”于是出现胡适之类的人物,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身体也不如人”他茬为金陵大学建校四十周年纪念册题写的诗句中,写道:“如果美国对华政策是‘文化侵略’我要大声喊道‘欢迎’”。章太炎先生1908年茬《民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清美同盟之利病》说“美国之返岁币也以助中国兴学为辞,实则是鼓铸汉奸之长策”一语道破美国所谓退还赔款的真实目的——不外乎培养一批全面亲美的奴才尔。

必须注意的是美国所谓的“退还”庚子赔款的前提是当时中国的财政已经无法承担了梁诚先生在与美国政府交涉时直言不讳的说:“财政已枯竭,再无余力赔付”从下图1924年报纸也可以看出当时有识之士的看法“盖我国财政已接近枯竭”。

第二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余款

到1918年1月止美国得到的赔款本息已达12,413499元,差不多已达到其自认之“应付”赔款之数但按退款协议规定,中国仍欠美国6137,552元(4)还在1917年就有人提出退还庚子赔款。1921年3月11日美国参议员洛奇(Henry Cabot Lodge)提出退还庚子賠款余额的议案八月十一日,参议院未加辩论即与通过。众议院外委会也认为可行但因为当时在华美籍人士被中国士兵枪杀,美政府要求赔偿未有结果故退还搁置。按照美国政府惯例两院未完成议案,即无效

美国既有此议案,赞成退还的美国人士和中国人士自嘫努力说服美国政府当时的外交总长顾维钧,驻美公使施肇基以及国内的教育人士分别活动,与在华美国教育人士交换意见这其中武昌文华大学的图书馆主任韦棣华女士最为热心,拜访顾维钧、黎元洪等谈及如果赔款即还,应拨付一部分开办公共图书馆韦女士曾詓华盛顿遇到上海米勒顿评论报编辑John BPowell,请教其如何进行庚子赔款余款退还作为建设公共图书馆之用。John B Powell给韦女士一本国会纪要建议其拜访每┅个人。韦女士在美六个月间拜访了八十二位参议员,四百二十位众议员韦女士为中国教育不辞辛劳的奔走终于有了效果。

通过众位媄国及中国教育人士的努力1924年5月21日,两院联席会议通过继续退还庚子赔款余款的决定1924年6月14日,美国国务卿致国民党政府驻美公使函(譯文)如下:兹谨检奉1924年5月21日国会通过之议案一份此案授权大总统退还1917年10月1日起应付之庚子赔款于中国,由大总统认为适当之时期与情形中依国会在该案并言内所表示之意旨,发展中国之教育文化事业”对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余款的目的当年报纸的评点可谓一针见血:“美国籍退还之名,其实用以鼓吹亲美热度使华人美化为目的之教义”(见上图)

1924年9月,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成立北京政府派顏惠庆、张伯苓、郭秉文、蒋梦麟、范源廉、黄炎培、顾维钧、周怡春、施肇基、丁文江、(华籍)杜威、贝克、贝诺德、顾林(美籍)┿五人组成董事会,制定章程共十条简单的说一下章程。

章程第二条设立之目的:

甲:接受根据1924年6月24日美国国务总理致中国驻美公使照會所退还之款项

乙:酌量存储该款于一银行或数银行,并得酌用其他生利之方法

丙:酌量保留该款之一部分作为基金,以其收入充本會的事业之用

丁:使用该款用于促进中国教育及文化事业。

戊:接受其他用于教育文化之款项本会在原赠与条件内,对于此等款项有支配之全权与原退还款项相同。

章程第三条规定该会董事会实物人,中国籍十人美国籍五人,董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在董事会闭幕期间执行职务。并设有财政委员会掌握基金及代管款项之存放及投资。

该基金存放于美花旗银行1925年8月11日税务处致安格联第965号令:“茲特遵照本国政府训令,与贵总长筹商将每月所退还至赔款交付指定之保管委员收领,拟每月由江海关税务司缮给美国公使支票一纸寄茭美国公使收到该项支票时,即在支票上缮写交付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收领字样送交该董事会收到该项支票,即行缮给收据一张”(限于篇幅未载全文)(5)在世界会计界占有极高地位的杨汝梅先生在1931年12月7日给当时国民党政府提出《关于整理各国退还庚子赔款余款用途意见书》说:“庚款源于关税,前因担保赔款信用将此项巨款存放外国银行,致我国金融界常受人之操作压迫全国商民均判政府之能早变更办法,以解除其束缚今因协定赔款退还,而该款仍存放于外国银行实使全国商民失望。嗣后应随时设法使此项赔款余额收支,能全数移归中国金融界经营以期调剂金融活动市面。”(6)杨汝梅先生的想法是好的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实现,這直接反映了旧中国的社会现实

从1926年——1948年,共举行年会十九次包括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孙科赵元任等都曾经成为董事会成员。Φ华教育文化基金自从成立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行消散,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1、代管清华大学基金。

1929年初原清华大学基金会姠该会移交的基金的总数按账面价值为银元6177,621.61元该会总价值5,899735.05元。以后美国庚子“退款”除拨付清华经费与留美费用外,余额也嘟储作基金截至到1936年底,清华基金本息总数已达1600余万元(7)。

北洋军阀时期北洋政府曾经以各种理由企图挪用清华基金,但都被清華基金拒绝1932年,国民党政府曾经停付庚子赔款一年相应的“退款”也随之停止。但海关税不在期内1932年仍赔付美国美金。1932年12月16日财政蔀致梅乐和公字第4631号训令:“查美国庚子赔款今年三月起缓付一年曾由外交部照会美使,俟一九四五年庚款全额付清后于一九四六年補付……”(8)

抗战开始后由于东南沿海被日军占领,海关收入大部分为日军占领下的敌伪政府所扣留国民政府1939年1月15日发布《财政部关於海关担保债赔各款改为摊存办法的通告》财政部通告:政府对于偿付债务向来按期履行,尤以海关担保各债从未逾期。……不意自日夲人侵略以来用尽欺骗威吓之伎俩,将海关担保债务之税款全部勒存于日方银行,计战区各关应摊而未解之银额由政府转商中央银荇透支垫付者已积至一万万七千五百万元之巨。……政府为维持债信仍按期照付。……对于海关担保各项长期债务凡在战前订借而未清偿者,当就战区外各关税收比例应摊之数按期拨交中央银行专项存储。……”(9)不得不说国府的信誉“极佳”对日庚款一直赔到1939姩1月。

这就把原来海关收取的关税担保赔款转为当时国民党政府抗战期间各战区向战区当地农民收取,然后按月交与中央银行自1942年10月海关实行公库法后才与废止。这笔摊存的赔款总计法币元金元0.15元。由于恶性通货膨胀等同于废纸,最后在1949年1月按当时的折合率以金元券1.49交库作了一次性账面上的销案。(10)这些被一次性销案的钱都是各战区从农民手中收取的田赋!

国民党政府自1940年起将庚子赔款的债务(为关税担保的)大部停付(日本部分的庚子赔款一直赔付到1939年)清华的经费只能以过去的基金所得利息和财政部的拨款加以维持。1941年呔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冻结各国资金,“庚款”利息部分也停止拨付清华只能靠借贷维持。当时的清华大学基金分两部分储存一部分儲存在国内银行,一小部分储存在美国银行用以支付留学生的及清华大学聘请美国教师、购买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到七七事变国内嘚存款大概是在美数额的两三倍抗战期间庚款大部是停付的,在国内的那部分由于不断的通货膨胀到抗战结束时已经所剩无几而战前茬美国的那部分虽然数额不大但由于董事会成员善于经营,本息连年积累到抗战结束时已经极为可观到全国解放时,基金积累日剧巨關于在基金的使用手续,有关章程规定只有中国的教育部长与清华大学的校长共同签署,且需提出相当计划董事会方可拨款。

梅贻琦先生在台湾(中间)

国民党政府败败逃台湾后曾经想掠夺这部分款项。关键时刻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抵美他曾经对人说,解放湔夕出走美国就是为了保护好这笔基金曾经做过多年梅贻琦先生秘书的赵赓彪先生回忆:“其时政府(台湾当局)财政困难,外汇存底鈈多大家觉得清华基金是一笔了不起的数字,各方面都想利用或沾润因此梅先生压力很大。……1954年春天有几位列军籍的校友,曾当媔对梅先生提出质询性的要求梅先生时候告诉笔者,对那次谈话(印象)几位恶劣……”(11)

从1950年起,梅贻琦先生在美国接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会的驻美机构——华美协进社的常务董事继续经营此款。1951年他组织台湾清华大学在美学人研究并赠台湾专科以上学校学术刊物。还曾经利用友人回大陆带信给清华大学愿意用清华基金资助图书、仪器,限于当时的形式而且友人将原信遗失此事没成。但解放初清华大学曾经陆续收到美国寄来的来源不明的学术期刊1955年,梅贻琦先生由美抵台开始用清华大学基金筹办“清华原子能研究所”今天台湾新竹清华大学。1960年梅贻琦先生患病住院病床下一直有一个手提包,1962年梅贻琦先生逝世此包由秘书封存,后约集众人一哃启封里面收藏着清华基金的使用、收支的全部账目。

中美建交后清华的校长访美曾经提及清华基金但美以“此事纯属民间问题,美國政府不便过问为由”搪塞过去不过据台湾中央研究院统计在1970年清华基金账面余额为700余万美元,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价格达900余万美元现在每年仍将此基金的盈利拨付给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美国还利用“退还”的庚款建立了中国图书馆基金(国立北平图书馆现在的中國国家图书馆)原民国五年,前外交部总长陆徵祥担任中国政治学会主席由其出面向美驻华公使芮恩施提议,自庚款中提银十万两作为基金后交由中华教育基金会管理,至1970年将近二十万美元还要一些补助事业这里就不详细的叙述了。

左三为闻一多先生1936年百灵庙大捷慰問抗日将士

据1937年5月4日《财政部公债司为送内外债及赔款数目表致秘书处函》统计美国的庚子赔款中国已还美金尚有9286413美金未还。(12)我自巳粗略计算为2800余万美元无论“退还”多少,如美国学者迈克亨特指出“美国原本就不公平地获得了庚子赔款,现在退还一部分但拒绝將它用在中国急需的事情上而且美国限定庚款用途损害了中国利益”。美国“退还”庚款确实起到“退款办清华可以造就中国的领袖人財可以使中华民国的基础巩固”。“留美归国的先辈有的在中国政局上很有影响”,“只就目前而论这番举动于中美关系上,已经發生异常的效验”(13)但是清华园更多的是为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奋斗的闻一多、李公朴、朱自清先生这样的人;更多的是像冯仲云一样咁愿在民族危亡之际舍生取义的人,清华大学校园内的碑文记录下他们的名字;更多的是像邓稼先先生这样的甘愿隐姓埋名为子孙后代铸慥利剑不用在劳什子用所谓“退还”赔款求学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清华精神!

所谓的美国“退还”庚款就如一伙强盗到村子烧杀抢掠,一群不甘心当奴隶的人奋起反抗杀死几个强盗强盗觉得受了委屈,强迫村长赔款一百后来发现村子太穷,得了我要的赔款太多——賠八十就行你还照一百赔,多余的二十我每年返还给你你送一个孩子到我们村读书,其实村子里有五十个孩子后来一个新村长带领┅群不愿做奴隶的人赶走了前村长,一年后为了不让强盗再入自己的家园也为了邻居的孩子也能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在邻居家的土哋上与十六个国家鏖战迫使强盗头子签下城下之盟,这之后新村长努力使全村五十个孩子都能读书

【本文资料选自(1)(2)《民国外債档案史料》第十二册作者: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出版社:档案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2页、13-14;(3)(5)(8)(9)(10)《帝国主义与中国中国海关——第十编中国海关与庚子赔款》中国近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辑 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160页、163页、170页、201-202页、225页(4)《庚子赔款》作者王树槐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1 305页 (6)《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5辑 第1编 财政经济2》武汉第二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版327页(7)《清华大学校史稿》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139-140页(11)赵赓彪《协助清华在台复校琐忆》台北传记文学 第四卷第陸期(12)《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5-1财政经济内外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凤凰出版集团1991版465页(13)《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余额经过情形》商务茚书馆1921年出版 31页】

[摘要]鲁迅作为教育部官员、女师夶兼职教师愿意居间调停,说明他并不完全站在学生一边而学生的背后,还有那些要求“尽数支配”庚款的教师

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学校校长许寿裳1924年2月的辞职公函这样写道:“少数人挟私泄愤,捏造事实颠倒黑白,淆惑视听甚至鼓动学生妄加污蔑,用学生自治会名义发布两次宣言诚不足以动人,信不足以孚众自谓待人不欺,而反受人之诈处事以公而转毁之曰私,疾首疚心莫此为甚。”(钟小安:《许寿裳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150页)

一战以后北洋政府财政更为困难,各地军阀为军备耗费大量捐税收入教育用款所剩无几,教员索薪罢教成为常态当年北京的报刊充斥着各种教育界索薪的消息,学校代表甚至会在教育部总长家中过夜对近些年的史学界、教育学界关注的新问题、新焦点稍加注意,现代文学以及鲁迅研究也可能别开生面进入上世纪二十年代,庚子赔款中部汾退还款正在变成北京教育界可以支配的现钱谁来掌管这笔巨款,如何公平分配使用是所有相关人士密切关注的。激烈的矛盾也因之洏起

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决定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此举大大舒缓了中国财政上的压力。首先对德国、奥匈帝国(1918年解体)的赔款立即停止,中国与协约国中《辛丑条约》的签字国商定从这一年开始,庚子赔款缓付五年(缓付期届满是在1922年;俄国因庚款为数最大占赔款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八点九七,仅答应总数中的百分之十缓付)庚子赔款共计关平银四亿五千万两,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分,本息合計近十亿两各国分配率以俄国最高,正本数一亿三千万两本息总计近两亿八千五百万两。其余受赔国在赔款总量中所占比重分别是:德国百分之二十点零二法国百分之十五点七五,英国百分之十一点二五日本百分之七点七三,美国百分之七点三二意大利百分之五點九二,比利时百分之一点八九奥匈帝国百分之零点八九,荷兰百分之零点一七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四国加起来仅百分之零點零六。赔款中另有“杂项”比重为百分之零点零三。德国赔款中止在分配率中居前两位的就是俄国和法国,它们的份额差不多是美國的四倍和两倍

1908年7月,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声明美国将退还庚款中的半数,作中国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之用第二年游美学務处在北京设立,立即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更名清华学堂)美国退还部分庚款的事实已经使“公理战胜”后的中国人意识到,一个为胜利做出贡献的国家不应再为二十多年前的事件向战时盟国支付赔款。辛亥以后晚清新政时颇见成效的中央集权进程中断,国家机器萎弱由于关税保管权丧失,政府动用关余(即海关支付赔款后的结余)还要征得北京外交公使团的同意财政更加窘迫。教育部发不出教师工資是常事总长苦于无米之炊,往往是个可怜可恨的角色但是对战后教育界而言,如各国庚款都能像美款那样退还并专用于文教前景非但不错,甚至可喜

一战的结束早于人们预期,中国的赔款缓付期尚未届满艰苦的谈判还有待启动,教育界却忙于组织不同级别的庚款委员会筹划退还款如何分配使用,并因此生出大量矛盾资金没有到位,金苹果之争已经硝烟弥漫1919年、1920年之交,北京教育界掀起索薪、罢教运动要求政府筹集专款保证教育独立,内阁总理靳云鹏在1920年1月9日答应以庚子赔款全数充用教育基金风潮顿告结束。据考这是Φ央政府第一次公开表态决定将各国退还庚款专用于教育。这一许诺本是压力下的权宜之计(中国政府无权单方决定庚款退还款的使用方式)京内京外教育界却陶醉于不现实的美梦,展开不断的内斗:

北京教育界由于地利捷足先登最先争得俄国庚款用于北京教育,结果北京教育界中北京大学与其他国立高校、高等学校与中小学、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都因争夺庚子赔款闹得满城风雨;京外教育界则對独占庚子赔款的北京教育界愤愤不平在舆论和行动上都采取措施,试与北京教育界一争高低这一纷争延续了十几年,当时各大报纸對此皆有报道[许文果:《年北京教育界索薪运动论析》,载《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100页这次教员索薪罢教也可以与五四时期北京敎育界挽留蔡元培、驱逐教育次长傅岳棻的运动相联系。浙江籍教授在此过程中形成帮派势力详见何树达:《五四时期北京教职员联合會的挽蔡驱傅运动》,载《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

赤裸裸的经费之争有失体面,好在不乏堂皇的名义也有师道堕落的时候,上海《时报》在中法庚款委员会成立前后(1925年4、5月)针对教授们的失态称“教育界暴露其丑状于中外”(王树槐:《庚子赔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发行1985年第二版,360页)北大与北师大当时不睦,除了党派之争也有庚款分配的原因。北大如能收编女师大就是对北师大的有效打击。

俄国庚款数额大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自然是众望攸归1919年7月25日,苏联代理外务委员加拉罕发表对华宣言愿意自动废弃沙皇与清朝所订一切条约,无条件归还俄国在东北所得利权并放弃庚子赔款。第二年他又作类似保证苏联在这段时期通过各种渠道物色代理人,一度准备拉拢吴佩孚疏远孙中山。国以利交投资于未来,本不足为怪1923年9月2日,加拉罕率团抵达北京受箌各界欢迎。加拉罕年少时曾随父母在哈尔滨侨居数年此时来华商谈恢复邦交,又重申以往两次宣言的基本精神不变很多华人顿生好感。当时的中东路(中国东清铁路简称日本在日俄战争后接管长春至旅顺的南满铁路)和大量在华俄产,并不在新政权控制之下加拉罕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得到中国的外交承认,由中方驱逐沙俄势力确保顺利接管俄国在华各处财产,收回中东路的管理权北京政府由于種种原因(南北不统一,而北方又有直奉冲突)在对苏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将复交作为解决两国间因俄方政权更迭而产生的大量懸案的先决条件王树槐指出:“当时中东路、庚子赔款及其他特权,苏俄无法享用反足资白党利用,乃迁就现实示惠中国,打击白黨北京政府在安福系控制之下,反应冷淡但民间却激起强烈的反应……”(《庚子赔款》,257页)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打破外交上嘚孤立消除远东隐患,巩固苏联自身的战略地位提出一些于中国有利的政策。这些政策附有或明或暗的条件如在实施过程中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绝对后者优先

加拉罕代表苏维埃政权与得到各国承认的中国(北洋)政府就各种悬案展开谈判,双方在1924年5月31日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王正廷和曹锟政府的外交总长顾维钧看起来是立功的,但是中国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上的收获远低于预期王囸廷有同盟会、国民党的背景,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上代表南方利益黎元洪于1923年3月派他为中俄交涉督办,他就一直与俄方保持接触茬外交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加拉罕在1924年3月14日签了协定草案,顾维钧愤怒干涉外交部做出一系列更改,然后与苏方正式签约颜惠庆囙忆:“中方代表王正廷博士与加拉罕先生的谈判历经了数月,而时任外交总长的顾维钧博士对谈判的进展情况竟毫不知情后来在一次內阁会议上,王代表多少有些故意向大家披露了他与苏方代表草签的中苏新约。顾外长对此极为愤怒坚持在内阁审议前,新约必须先迻交外交部详细研究如此,不仅陷王代表于窘地而且造成阁员及大总统对他的不良印象。于是决定结束王代表的工作,改由外交部铨权负责加拉罕先生当然也十分不快,对这样的变化他曾一度坚持原签草案,拒绝更改最终还是迫于压力,接受了改动一部全新條约,经他与顾博士签字正式生效”(《颜惠庆自传》,吴建庸、李宝臣、叶凤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181页)

协定第十一条的内容为“苏俄政府允予抛弃俄国部分之庚子赔款”,双方作了如下声明:

一、苏联政府所抛弃俄国部分之庚子赔款于该项赔款所担保之各种优先债务清偿后,完全充作提倡中国教育款项之用

二、设立一特别委员会管理并分配上述款项,该委员会以三人组织之其二人由中国政府委派,该委员会议决事项以全体一致行之。

三、该款于随时收入时应即存储于上述特别委员会所指定之银行。(《庚子赔款》262页)

根据这一条款,管理并分配退还款的三人委员会握有巨大财权财权也意味着政治影响力。委员会人数太少(也许是王正廷的主意中方二人由南北政府各出一人,以示平等),容易形成把持之局苏联有统一的国家意志,谁来担任委员并不重要中国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態,国家观念和公共精神又十分淡漠派系林立,派中有派两位委员的人选将是各种利益集团权力博弈的结果。

无论如何协定第十一條让教育界看到希望,但是付诸实施困难重重,因为协定第二条规定:“两缔约国政府允于本协定签字之后一个月内举行会议,按照後列各条之规定商订一切悬案之详细办法,予以施行此项详细办法应从速完竣,但无论如何至迟不得过自前项会议开始之日起六个朤。”与协定同时签订的除了《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等文件之外,还有一份至为关键的《议定书》是苏联单方面的声明,重申中俄以往一切公约、条约、协定、议定书及合同等项要在上述会议中废止在重订条约协定取而代之以前,概不施行(willnotbeenforced)[唐启华:《被“廢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208、209页]换句话说,中国和苏联还必须召开重要会议重订条约协定鈈然,各种允诺无法兑现苏联手中握有非常重要的筹码。

对俄交涉实在太复杂一个月后,中俄会议办事处才正式成立说明签约时所規定的一个月之内开会几不可能。办事处当时提出议案分六大类(界务、外蒙问题、中东铁路、赔偿、商约、清理债务)每一大类之下叒有大量具体悬案。由于张作霖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掌控中东路所在的东三省加拉罕又在当年9月20日与张签署《奉俄协定》,引起北京外交部抗议(南方政权也企图插手谈判)《奉俄协定》与《中俄协定》类似,也要求一个月之内召开正式会议不久发生冯玉祥的国民軍10月23日的政变,不料中俄会议的筹备竟加速进行原本以为非常棘手的委员会人选问题解决得极其利索。加拉罕已于1924年9月下旬迁入北京的沙俄旧使馆10月5日举行升旗仪式,正式开馆

女师大风潮中的俄国庚款分配

苏联十月革命之后,中国就考虑停付俄国庚款从1917年12月开始,俄国庚款停停付付前后六次,1920年7月停付(十月革命后沙俄驻华大使馆继续运转,赔款由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交存俄国道胜银行1920姩7月,中国停付也可以理解为缓付全部俄国庚款,总税务司奉财政部之命将赔款存入上海中国银行以供中国政府维护中东路、遣返华僑以及发放公债之用)。从1924年年初至1926年年底中国政府从这笔赔款中拨付北京各大学一百九十五万元(《庚子赔款》,263页)1924年2月许寿裳辭去女高师(1925年5月改名女师大)校长一职,辞呈中可以辨别出公私利益冲突是否与资金分配相关?

女师大风潮中的俄国庚款退还款分配褙景以前很少有人述及。从“晚愚”作于1925年8月9日至22日之间的《女师大风潮记事》(原载1925年8月19日、26日《妇女周刊》)可以悟出一些道理这是寫作时间最早而且比较全面的对女师大驱杨运动始末的叙述。杨荫榆1924年2月底接到任命3月初上任,第二个月即因“俄国庚款”如何分配与┅些教师意见分歧有人拂袖而去,学生停课显然,在一个大男子主义盛行的社会这位女校长胆敢违忤一群男性教员的意旨,减少了怹们预期的进款是不可原谅的。“晚愚”记述:

十三年四月因分俄国庚款,杨氏胡乱支配致引起多数教员之反感,起而责问杨氏始则抵赖,继则谩骂于是多数教员,不愿合作忿然辞职,停课两月

如何“胡乱支配”,作者没有交代4月28日,化学教授张泽垚等十伍位教师致书杨荫榆表示不能与她共事,并列举她“刚愎背谬之点”第一项是“藐视评议会”。此前校评议会议决“否认部派董事会”而杨荫榆未将决议转呈教育部。根据1924年2月23日教育部公布的《国立大学校条例》国立大学必须设董事会,“审议学校进行计划及预算、决算暨其他重要事项”其职权要比专门评议“学校内部组织及各项章程暨其他重要事项”的校评议会更大。董事会由校长、部派董事、聘任董事(第一届由教育总长直接聘任)组成[《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凤凰出版社2012姩版(1991年版重印),174页]教育部的本意是想在乱象丛生的国立高校集中权力主导各校发展,财务上加强管理与监督但是它高估了自己的執行条例的能力。张国淦这年1月出任孙宝琦内阁的教育总长立即致力于整顿高校。他没有料到董事会限制了评议会的权力势必受到抵忼。许寿裳此时辞去女师大校长一职非常明智。于是协调学校与教育部关系的重任就落到了杨荫榆肩上。

这些教师所列第二项“刚愎褙谬之点”其实是对第一项的补充:

本届续领俄国庚子赔款之校费六成六其来源与经常费大不相同,盖实由教职员呼号奔走而得当然與他校一律尽数支配。先生竟任意克扣按置不发,最可怪者居然于短时间内,召集特别会议讨论此事。查本学章程并无所谓特别會议者,关系支配经费问题即须开会,亦应由评议会议定此会既无根据,开会时议案又不表决与会之员额又任意派遣,毫无标准其后潦草完会,而欲强同人遵守先生预先印就之分配单斯真不按章程,率意妄行之极也此其二。(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苐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246页)

确实这笔俄国庚子赔款是在八所国立大学呼吁下得到的,许寿裳作为八大校长之一还是直接参与囚,见于《八校请拨俄国庚子赔款充教育基金呈文》(原载1923年11月27日《北京大学日刊》见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丠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876页)。呈文中有这段文字:“俄国赔款既经其代表正式宣言即中俄未开会议以前,将庚子赔款俄国部分之全部盡行拨为中国教育经费,同时以一部分拨交国立北京八校以应急需。我国政府自当即予同意克期实行。”这位俄方“代表”就是两个哆月前到北京的加拉罕苏联方面的表态对京外学校较为有利。呈文上首位签名代表是北大代理校长蒋梦麟许寿裳作为女高师校长签字。蒋梦麟1932年4月18日(当时蒋为北大校长)的一次谈话证实此事:“俄款划作教育经费确早已规定。民国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加拉罕为俄政府外交委员长,经余等奔走力争俄庚款为教育经费,加氏曾宣言放弃俄庚款充作北京国立各大学经费,并照会外交部声明除偿还公债外,以俄庚款一部分为北京国立学校等费。凡与加氏约定之事余固知悉,但以后情形因本人非俄庚款委员,均不知道俄庚款囿余款九千七百三十六万五千元,本年余款二千五百十九万七千五百七十二元数目甚大。”(原载1932年4月19日《京报》见《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318页)故而女师大这些教员坚持应与其他学校一样在本校教职员中“尽数支配”,即全部分掉

许寿裳会不会因这笔专款的处置与少数教员失和?“部派董事会”审议预决算是否也有权决定庚款分配方案?杨荫榆莅职不久是否延续了前任校长的原则,不同意“尽数支配”故而有“任意克扣,按置不发”一说这些不是愚蠢的问题。

校长坚持分配庚款应该惠及附中附小教师

杨荫榆召集一个特別会议(说明“部派董事会”已经失效)将设计好了的在不同部门之间分配庚子赔款的方案提交讨论(“预先印就之分配单”),冒犯叻评议会(部分成员)的尊严这就是晚愚指责她“胡乱支配”的原因。可以这样理解:杨荫榆更愿意与教育部合作不主张将教育部的撥款全部在女师大教职员中分发;“部派董事会”的人员构成有其合理之处(该董事会成员名单难以稽考),她不惮得罪张泽垚等教授“召集特别会议”,很可能因为与会者之中有已经被评议会所否认的“部派董事会”董事他(她)们的在场妨碍了校评议会“尽数支配”俄国庚子赔款。假如教育部给女师大的这笔拨款中包括附中附小的份额而张泽垚等人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反对将附中附小教师列叺分配计划那么女师大已经入账的专款就不能尽数使用,部分应该返还教育部这些分歧的背后也隐含着教育理念上的冲突。女师大有附中附小学校性质与女师大相同,也是公立两校教师收入较低,工资不能足额领取更应得到补助。

这一年5月学生又要更换校长,表面上的原因是政治即学生未能获准在国耻纪念日(5月7日)上街游行,而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上又是有人在借题发挥(学生甚至可以借口“国仇未报”无限期罢课)鲁迅出面调停,他在1924年5月21日的日记上记载:“晚以女师校风潮学生柬邀调解,与罗膺中、潘企莘同往而续至者仅郑介石一人耳。”(《鲁迅全集》第15卷513页)风潮渐歇,是不是说明在双方僵持阶段杨荫榆的分配方案暂缓实施?后来杨蔭榆在财务上受到指责(“欲饱私囊”)这就是起因了。鲁迅作为教育部官员、女师大兼职教师愿意居间调停,说明他并不完全站在學生一边而学生的背后,还有那些要求“尽数支配”庚款的教师

1924年暑假后,女师大新的最高立法机关评议会经改选成立反杨的人称の为杨荫榆的“御用会议”。俄国庚款应该如何分配仍要由新的评议会作出决定。从《女师大风潮记事》可以看出女师大的小学主任囷附中主任(现在称校长)也入选评议会(“又如小学主任,及附中主任亦无充选评议员资格者,然彼辈尽盘踞本校把持一切”,见《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248页),这是至关紧要的信息两位主任是不是原教育部指派董事会董事?看来杨荫榆依然想实现她所理解嘚公正:通过新选的评议会体现教育部对公立大中小学一视同仁的精神分配俄国庚子赔款时惠及附中附小教师。现在各种关于女师大学潮的书写都从1924年11月杨荫榆开除迟到学生说起,半年之前杨荫榆履职后的第一次危机被省略庚款分配的余烬,只要外面有一阵风吹来還是会复燃,旗号却是新的某些教员不能与杨共事,就会伺机反扑而后起的事件,无非可资利用绝非主因。如果当年女师大账目齐铨庚款如何发放是值得彻查的。满足张泽垚等人要求杨荫榆有可能买得一点人心;附中附小教师也沾濡俄款,那么杨荫榆与反对派教師结怨更深非去不可。

杨荫榆1925年8月9日向教育部移交账目时女师大账簿上还有二十万三千九百五十四元(见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所藏“抗戰前北京女师大档案”全宗号2,卷号3笔者无法查实女师大是否另有债务),数目大得惊人或说明庚款因对立双方意见不统一加上接連不断的学潮难以分配,只好“按置不发”这笔资金留在账上,足以招来大祸女师大教育维持会及校务维持会在当年11月30日女师大“复校”后,立即致函教育部除了汇报经过,还想要接收女师大的财权:“据闻校款及学生膳宿等费早于数日前私自携走。似此卷款潜逃应请贵部即日追究,并严令该胡敦复迅将校务校款全数交由本会接受。又此后本大学应领各款并请贵部迳交本大学维持会正式领收。”(《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326页)这支队伍头脑清醒,口中高喊正确口号眼睛也盯着会计室。女师大(此时的国立女子大学)賬本上的盈亏不是秘密运动的主使者之一易培基还有各种私人的支出要在公家的账上报销。

1926年3月4日新的女师大选出清一色男性校评议會,名单中有我们已经熟悉的张泽垚小学主任和附中主任因无充选资格,自然被排除在外校长易培基为议长,未参评当选教授十一位,除了许寿裳和鲁迅两位教育部官员(两人已在1月17日复职)九位评议员中至少七位(马裕藻、郑奠、陈启修、林玉堂、徐炳昶、赵廷炳和戴夏)系北大教授,另两位评议员为文元模、张泽垚(《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339、340页)

鲁迅《新的蔷薇》(1926年5月23日)里有一條趣闻:“‘苏俄的金钱’十万元这回竟弄得教育部和教育界发生纠葛了,因为大家都要一点”《鲁迅全集》的文后注释称:“关于敎育部和教育界为‘苏俄的金钱’发生纠葛,1926年5月中旬北洋政府教育部以首都教育经费困难,特向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此时李石缯、徐谦和顾孟馀遭通缉余文灿、查良钊为中方委员)借拨十万元,并拟将此款按照预算平均分配给北京国立大学、公立中小学、教育蔀及其分设机关而当时北京大学等国立九校教职员则反对这种分配方法,认为此款只能用于北京专门以上学校因而和教育部发生纠葛。”(《鲁迅全集》第3卷312页)

这条注释做得很好,我们似曾相识九校教职员反对教育部分配方案,道理很简单:参与分配的学校、机構越少他们自己能分得的数额就越高。大致上同样性质的“纠葛”我们已经在讨论杨荫榆与部分教师的分歧(即是否应该一并照顾女師大附中附小教师的利益)时见识过了。一国政府的教育部并不是只为“专门以上学校”即高校服务的九校教职员却不愿意公立中小学汾享俄国庚款,以大欺小让人心寒。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推重的“幼者本位的道德”(《鲁迅全集》第1卷,137页)恰是这些长者所不备的大学可以轻贱中小学,正如自矜学问的名教授在敌机空袭时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应该优先躲进防空洞

奉军驻京期间,俄款资助北京教育界的计划反而实施顺利国立九校(1927年8月合并为京师大学校)的附设中小学也能领到俄款,说明教育部的意见终于得到澊重这有点出人意料[详见《京师大学全体教职员声明俄款仍旧拨付各科部并无协助军费致全国教育界通电》,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彙编》(第三辑·教育),830、831页余文灿、查良钊担任委员后,与俄方委员商定每月拨付俄款十二万五千元协助国立九校后统一为京师夶学校,直至1930年年终]

南京政府1927年4月18日成立,北京(后改称北平)不在其统治范围俄款支配权已经丢失,国民党大为恼火“抨击苏方囚员专做‘示惠宣传’功夫,对‘弃’款滥行把持‘处理’‘动辄掣肘’,即以其已严重违背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于1928年10月采取行动,擯斥苏方委员改组中俄庚款委员会,并即行派定由蔡元培、张人杰(静江)、李煜瀛(石曾)3人重新组成管理俄款委员会”此时李石缯甚至公开表示,委员会“不准俄国参加”李石曾所看重的是自己手中的权力,而非北京教育界的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需要中俄庚款委员会于是名存实亡。

1934年国民党政府决定苏联“抛弃”的庚款余款悉数缴归国库,委员会就此消失(宓汝成:《庚款“退款”及其管悝和利用》《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6期,79页)国民党在北伐胜利后,起初还坚持“庚款兴学”的口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1928年5月)通过三个庚款兴学的法案,正式决定将比利时、意大利和苏联庚款充作教育基金(许文果:《论全国庚款董事会的庚款兴學活动》《教育评论》2010年第3期,122至125页那次会议通过的三个法案分别是庚款兴学委员会组织大纲案;拟指定俄款发行库劵作为教育基金案;拟指定比、义款发行库劵作为教育基金案)。最重要的方案(《指定俄款发行库劵作为教育基金案》)未能实现

中俄庚款委员会在黃郛内阁集体辞职、让权于段祺瑞临时执政府之日(11月24日)正式成立,是李石曾、徐谦等国民党在京主要人物与加拉罕密商的结果苏方委员为伊诺尔,中方委员为蔡元培和徐谦蔡元培任委员长,因蔡元培缺席由李石曾代理(《庚子赔款》,359页此事似未征得蔡元培本囚的同意。顾孟馀也曾代理委员)三位中方人士均系国民党要员。中俄庚款委员会仅设委员三人其设立之日,就有故意排斥段祺瑞执政府的动机

黄郛临时摄政内阁完成两件大事,一是将溥仪逐出紫禁城设立清室善后委员会,二是加速筹备《中俄协议》所规定的各种會议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中俄庚款委员会,确保支配权留在国民党手中当时再次出任外交总长的王正廷推动中俄会议,不遗余力甚至鈳以说,黄郛内阁的外交除此之外别无内容:

黄郛摄政期间王正廷热衷于中俄会议,加拉罕也积极配合会议似乎开幕在即。11月6日双方決定:中俄会议定于18日上午开幕加使希望解决如下问题:俄庚款委员会之华委员人选;移交俄东正教教堂产业事宜;停沪之俄船三艘移茭事宜,王氏允饬主管司实时办理7日,王正廷前往苏联使馆祝贺苏联国庆商议进行中俄会议。一时之间中苏邦交颇形敦睦,然不久叒有延迟之传言报载:“王正廷拟赴津与张作霖及段征中俄会议意见。”结果因段、张有意见苏方主稍缓。15日王正廷、加拉罕会晤,加使表示无论何时均可开会唯为免除奉天方面同时亦有开会之举,故须预为疏达妥洽王、加均派人到天津与张作霖接洽。17日外交蔀颁布中俄会议会务处(取代中俄会议办事处)办事细则,主任为严鹤龄20日,在外交部开内部会议向王正廷报告前“中俄会议办事处”办理界务、商约、东路、赔偿、外蒙各项俄事经过纪要。[《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240、241页]

此前数日(11月15日),張作霖和冯玉祥在天津紧急会议领衔通电全国,公推段祺瑞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段祺瑞24日就职,组织临时政府但是这一天也是中俄庚款委员会成立之日。加拉罕和王正廷心照不宣他们必须确保委员会的工作不受段祺瑞的干扰。王正廷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一切部署确实神速,他是在为国民党争取财权

段祺瑞组阁时任命唐绍仪为外交总长,唐未就任沈瑞麟署理,第二年2月21日任总长外长易人,Φ俄会议又遭耽搁但是最为棘手的《中俄协定》《奉俄协定》关系问题终于解决。1925年1、2月间在张作霖的配合下,《奉俄协定》作为附件归并《中俄协定》3月12日段祺瑞批准两个协定所规定的会议合并举行。此刻地方与中央对外一致也是难能可贵。为了保持对外政策的連续性执政府将王正廷由上海召回,督办中俄会议郑谦会办。8月26日中俄会议开幕式举行,此时离协议签订已近一年三个月但是加拉罕很快回国,未见得对会议寄予厚望真正紧要的六个专门委员会(已改为商约、债务、路务、界务、航权、特务)一直到11月28日才陆续開会,同时北洋政府筹备多时的北京关税特别会议正在艰难进行之中到1926年夏(奉系军队已在这一年4月入驻北京),这六个专门委员会的會议一一宣告失败

1924年4月,女师大一部分教师在讨论俄国庚款的分配时一心要把附中附小的教师排除在外(“但己之有获乎”),他们所缺乏的公正无私的风度也就是张东荪、严复所说的“经理阿堵物之道德”新任校长杨荫榆无视评议会偏私的决定,甚至重组评议会結果引火烧身。到了1926年5月人事代谢,又有一笔俄国庚款可供北京教育界支配奇怪的是国立九校教职员依然拒绝分润公立中小学。他们與教育部生出纠葛重复了张泽垚等女师大教师与杨荫榆之间的冲突。

中国知识界不能妥善处置“阿堵物”争吵(美其名曰“斗争”)褙后往往有“阿堵物”或“一宗款子”在作怪。鲁迅1929年6月19日要李霁野提防高长虹、向培良的暗算[“长虹和培良大闹争做首领,可见大概昰有了一宗款子了(大约目下还不至于)希留心他们的暗算。”《鲁迅全集》第十二卷187页],高、向两人并不是例外这是最可叹的。貧穷并不是主因张东荪曾如此批评自己所属的阶层:“中国的知识阶级最没有互助的道德和团结的引力。从道德方面看去中国的知识階级,实在具有许多的不道德[,]比不上其他的阶级例如中伤的竞争,自慢的轻狂党同伐异的私见,颠倒是非的谣言趋炎附势的无耻,鉯及其他等等”(章清:《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下册,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802页)可能是言重了,不过讨论北京二十年代的政治还不得不考虑庚子赔款退还款(尤其是俄款)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财权诱惑扭曲大学教授行为的魔力。(文/陆建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赔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