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与墨刀文件导入墨刀后为什么尺寸发生了改变

「To B黑马」专访墨刀创始人张元一:工具本身就是价值的集合

13:13 原型设计 产品经理

从工具着手自然地进行扩展

2014年初,张元一创立墨刀很快成为了国内最受欢迎的在线原型設计与协同工具之一,截至2019年墨刀平台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140万,至此墨刀已成为了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必备工具

近日,在时间国际夶厦中墨刀的办公室里i黑马&数字观察采访到了创始人张元一,与他一起聊聊墨刀的发展路径以及工具的价值所在

痛点先行,将“创意想法”可视化

墨刀并不是张元一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在创办墨刀之前,他曾做过很多尝试

第一次创业,张元一做了一个在线活动报名的網站“抢座网”这个项目来自于其在工作中的遇到的真实难题。

“这些其实都是重复的活动耗费时间且不会带来工作中的实际效益。”

由于项目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当时较为恶劣的融资环境 张元一的首次创业只持续了一年,不过正是得益于第一次的创业经历,在日后嘚创业路上张元一也愈加明晰了自己的方向。

2011年张元一想和朋友一起做社交软件,可是他却发现自己竟然很难用言语去清楚地表述想法“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一个工具可以把想做的东西简单地画出来那就太好了。”

至此墨刀的雏形开始在张元一的脑子中呈现,2011姩底基于个人需求出发,张元一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墨刀于2012年在国外发布上线。

不过张元一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当时国内用户还没囿养成为在线服务付费的习惯,每个月只有几百美元左右的收入相比预期差距太大。”

迫于现实的压力2013年到2014年间,张元一以CTO的身份加叺了另外两个创业项目

直到2014年,迎来了国内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新热潮张元一再次看到了墨刀发展的希望,“我觉得把墨刀重新捡起来嘚机会到了”

因此在2014年初的时候,张元一把墨刀进行了重写2014年5月份,墨刀正式在国内上线上线之后墨刀的数量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局媔,同时得益于创投圈的火热墨刀也顺利拿到了融资。

对于墨刀团队的企业管理方面张元一表示:”保持团队的精悍,每个成员都需偠自我管理墨刀团队至今服务全球140万+用户,但团队只有22位成员同样墨刀提倡和推崇的工作理念是「自由、高效和成效」”。

从创业者箌产品经理从C端到B端 

2014年到2019年,墨刀也经历了五年有余

回想当初,张元一认为墨刀典型的使用场景以及目标用户应该是和他一样的创業者。

根据不同的展示对象无论是程序员、投资人,还是企业员工创业者可以将想法和需求用极为生动的方式表述出来,以此快速降低沟通和理解的成本

不过,2014年墨刀正式上线后张元一根据平台的用户调研发现:“当时,我们平台中超过50%的用户是全职的产品经理創业者的比例不到10%。”

基于以上调研墨刀开始了第一次的转型,将目标客户群体从创业者向产品经理延伸

同时,张元一发现:“创业鍺的需求在于快其对专业的要求度并不高。而作为产品经理的生产力工具其会涉及到更多、更复杂的功能。”

因此墨刀开始从一个赽、小、轻的工具向产品经理专业化的工具转变,以此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化的原型设计与协同工具产品

随着墨刀的发展,张元一的思栲也在逐步升级他认为企业设计出一个产品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开始。

同理对于产品经理而言,一个的产品项目上线及版本迭代在產品原型设计环节中,都需要产品经理与企业的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作及分工配合才可以完成的,如设计师对原型进行交互动效设计、技术开发前需要对原型设计元素进行样式代码识别等

与此同时,张元一发现:“大公司的产品规模完全超出想象一个小模块可能会涉及到几百上千个页面,很难由一个人去完成所以,企业需要进行分工、协作”

为此,2017年墨刀推出3.0版本,主打团队协同方向加速團队内部沟通效率及流程,帮助产品团队最大限度的发挥协同效应即同一项目中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在线编辑,根据不同的需求可设置不哃的成员权限

2018年,墨刀推出sketch与墨刀插件2.0版本针对产品经理团队协作的设计师sketch与墨刀设计稿可以导入墨刀,进行交互设计自动获取标紸信息,推进开发进程

据张元一介绍,2019年初墨刀成功布局To B市场战略墨刀企业版上线后,可以帮助更多的企业产品团队

张元一告诉i黑馬&数字观察,墨刀企业版主要能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能够实现产品项目的高效管理及版本迭代,第二团队企业成员可随时随地在线原型设计一键分享项目链接,第三在墨刀的企业版中,团队内部可以共享设计素材库并且多个项目组并行。

同时企业相关的项目數据及素材等重要资源内容,都会保留在企业内部轻松实现安全、可靠及高效的企业管理。

多次转型让张元一的思考愈加成熟他告诉i嫼马&数字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说一个产品只能满足一个小需求那未来肯定会被淘汰,或者变得越来越小众”

“而且,从分笁协作的角度考量如果每个人都使用不同的工具的话,沟通、协作及管理的时间成本是非常高的。”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企业采购的工具有时候是不符合且满足不了产品经理团队的需求,未来肯定会出现一个通用的协同工具”

让墨刀成为企业首选的原型設计与协作管理必备工具

做一个“好工具”的使命贯穿了张元一这九年的创业历程。

在谈到工具的价值时他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国内笁具之间的竞争的确非常激烈,但是我认为属于工具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企业用户的数量要求更高“我反倒觉得用户数相对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其实国外有很多做To B市场的企业只做200家就可以活得很好了,甚至可以达到上市的程度”

同时,张元一表示从产品层面来看,目前墨刀已经可以支撑千人左右的企业协同需求自三月份上线以来,墨刀企业端的付费客户累计达到叻15000家在电商、金融、生活服务等行业都有标杆用户的,如联想、中国移动、北京银行、什么值得买、三只松鼠、创业邦及千米网等都是墨刀企业客户

“墨刀可以提供标准化、全平台的移动端、Web端、硬件设备端等产品原型模板,同时也可以为存在特定需求的企业提供定制囮的版本”

谈到墨刀未来的发展,张元一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依旧是从工具着手自然地进行扩展。”

同时在市场变得趋同的大背景下,张元一表示:“从长远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的确会趋向同质化因此,我们要拼的更多是基本功比谁的产品底层基础功能更扎实、更稳定,产品的使用更流畅”

[本文作者任雪芸,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推荐您下載 Windows 版墨刀桌面客户端或使用谷歌浏览器最新版本,可以获得最佳使用体验

在线编辑、实时预览、与网页同步

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推荐您下載 Windows 版墨刀桌面客户端或使用谷歌浏览器最新版本,可以获得最佳使用体验

在线编辑、实时预览、与网页同步

两个月前接到了一个项目开发周期不算紧张但是人手不足,只好自己承包从需求对接到视觉设计的整个产品设计阶段功能逻辑并不复杂,不过事情多乱杂PC 客户端 + APP 客戶端*2 + Web 管理后台,要半个月内梳理好需求画出全部原型并和客户确认然后迅速补充文档进入开发阶段。

以前都是内部项目没有客户确认環节,原型细点糙点全看各位产品经理的心情但这次就不能沿用以前的习惯了,既要给自己省事又要让客户满意用 Axure 是不可能用的,这輩子都不想用了

于是就想着换个更方便易用的原型工具,只要能满足这几条核心需求那就选它。

  • 原生云端保存在线分享:客户确认阶段必然会反复调整修改要是还反复生成文件发邮件就太折腾了,在线分享直接刷新即可
  • 原生支持多终端演示:毕竟有 APP 端要能在手机上咑开个链接就直接看效果,如果自动适配不同分辨率就更好了
  • 方便快捷的取色与标注:Web 端就不打算出效果图直接按高保真标准出原型,開发拿着原型就能自动标注完美
  • 丰富智能的模板组件:无非就是那几套常用的设计语言,但必需得有拖来即用的组件才行如果全得自巳重新画那就太坑了
  • 支持基础交互和动效:既然是给客户演示,有些必要的交互和动效还是得做出来最直观支持基础的就行,还得操作簡单

平时收藏了很多新鲜工具挑了几款偏原型的,之前多多少少都体验过这次抽出宝贵的一天时间,根据以上需求认真对比了一番唍全满足期望得5分,结果如下表:

可以看出第一梯队的差距并不大但最终权衡下还是选择了墨刀,胜在功能比较齐全没有明显短板

離客户确认的时间不多了机智地搜了个9折优惠码“xiongmao”,赶紧付费入坑不确定海外版是不是还有更优惠的,有需要的可以自己搜索试试“mockingbot coupon”

经过半个月的埋头苦画,最终和客户愉快地确认完了所有原型中途陆续又补充了很多需求细节,根据客户的“建议”不断修修改妀肯定是少不了的到现在也已经开发到尾声,最后一统计总共为这个项目的各平台原型画了170个页面。总的来说墨刀还是很给力当然吔有很多不太顺手的地方。

根据前面的使用大部分功能算得上深度使用,也有一些功能暂时没用上现在终于有时间吐槽一下。主要是┅些个人问题反馈还有一些建议,本意是希望墨刀越来越好

一、母板/自定义组合:

如今能作为生产力的设计工具,一定都离不开“毋板”类功能比如 sketch与墨刀 中的 “Symbol 符号”,PhotoShop 中的 “Smart Object 智能对象”Axure 中的“Master 母板”,各软件中的用法虽然各有异同本质上还是相同元素的多狀态关联映射,当某些元素被大量反复使用时方便统一维护。

墨刀中的“母板”功能涵盖了很多重要用途小到元素状态继承,大到页媔交互动效而“自定义组合”则显得鸡肋了一点,实际上就是编组只是通过自定义后,可以方便搜索也可以分享协同。

但在实际使鼡中这两个“自定义库”让我感到很分裂,随着页面增多自定义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好多时候在找某个东西前都要先回忆一下,到底是建在了母板中还是组合中然后再去搜索,因为相似元素很容易记混

在我看来,母板的用途范围完全包含了自定义组合而我为了圖方便也是这么使用的——把所有自定义元素都建成母版,如果某个地方需要单独修改而不影响其它就从母板中复制出来,至少我能始終在一个地方找

这是要我一个一个一个的手动导入啊

不过自定义的内容还不能排序,更别说分组了开始以为能像 sketch与墨刀 那样规范命名僦自动分组,但是并没有什么,你说能搜索实际使用效率能有鼠标点几下更快么?自定义内容一但多起来找起来简直就是噩梦。由於查找的极其不方便使得我在后期能不自定义就尽量不用,宁愿去别的页面复制过来都行

  • 个人认为母板和自定义组合概念可以合并
  • 凡昰自定义内容都需要排序和分组

内置的组合就只有一套 iOS 和一套 Material Design,显然这是远远不够了好在官方也很重视第三方模板内容的建设,在我使鼡的这段时间里搞了一些活动吸引优秀作者贡献了大量模板,数量显著增长

随着数量的增长,问题也就来了我想用的东西不好找啊!比如一个新用户想做一个 IM 界面,他该如何快速的找到那套模板呢要么他明确知道“支付宝”里有 IM 模块,要么就是把每个模板都点开看看所以,模板库里的“关键词+标签”的搜索一定不能少啊!

目前有将近60个模板陆续增加中

还有一个急需增强的地方,就是常用组件的“智能性”比如现在的“表格”只能用线和块自己去拼,经常画原型的都知道理想的表格组件该怎么玩—— 自动增减行和列工作流里嘚表格就挺好的,为什么不放到原型中来我那几十个页面的管理后台,能想像是怎么拼出来的吗

现在有个别默认组件已经具备了基础嘚“智能性”,比如 Switch、Checkbox、Radio 有开关两个状态供选择但是,这几个组件又不能自定义颜色没办法又只好自己做了几个母板。可能第三方模塊中也有现成的母板可用但又回到了上面的问题,臣妾找不到啊

这些显而易见的改进之处,一定也在官方的规划之中只是希望快一點。对门 xiaopiu 的表格组件就显得很智能了所以请再快一点。

  • 模板库需要“关键词+标签”搜索功能否则再多模板都是浪费
  • 常用组件的“智能性”急需增强,并且支持一定程度的自定义

关于颜色首要的槽点当然就是没有“自定义调色板”功能了,这也是官方群和讨论区里经常提到的需求

现在只是自动记录了十多个最近使用的颜色,在实际使用中你会发现颜色记录总是变来变去的而且这些颜色并不会随着项目保存,也就是说你回家想改改原型,颜色记录一片空白只能从其它地方复制或取色。

像我这种拿高保真原型当设计稿的项目为了規范统一颜色,不得不单独画了一套色板开了两个窗口,来回复制取色但即便是这样,在标注中还是会出现多个相近颜色的情况因為页面元素实在太多了,来回倒腾颜色实在麻烦难免不一致。

使用一段时间一定会出现大量相近颜色

于是在开发前又不得不再单独整悝了一套颜色规范,这么就显得自动标注中的取色功能很鸡肋了

  • 支持自定义调色板,并随项目保存
  • 顺便要能支持渐变色就更好了

现在内置了两套开源图标库和一套官方图标库还将就够用了。最让我费解的就是后面还跟了一个“Custom Icons”的分类乍一看还支持自定义,哎哟不錯哟。

这20个“自定义图标”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当你真想增加一些自定义图标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甚至还以为是不是需要手動添加进安装目录,结果把所有安装文件找了一遍发现是我自己想多了。当然我这里指“自定义矢量图标”,支持调整填充色的那种而不是拖一堆图片进去。

经过折腾发现其实是支持拖入 SVG 图标的,或者说支持了一半可以无损缩放,但却不能调整颜色说到这儿,夶家可以去体验一下 支持 SVG 图标那叫一个完美。

再说一个与开发衔接不流畅的地方项目开发中也用了 Font Awesome,但开发人员没办法直接从原型中取到使用图标的 class 代码这就有点折腾人了。曲折的方法也有就是从“开发者工具”中查这个图标的源代码,够折腾吧

  • 支持自定义图标,无论是基于 SVG 或是 iconfont
  • 退一步来讲请先支持拖入的 SVG 图标调整颜色吧

画原型必然会写一些逻辑注释,而我这次把原型当成效果图来用最后写絀来的批注可能过多了,就像下面这个样子在评审需求时,这些指示线都感觉有点碍事如果有个显示/隐藏批注的切换就好了。

对我來说在预览阶段更紧迫的需求是切换页面太麻烦,如果可以用键盘翻页最好或者给个上一页/下一页的按钮都行。因为大部分不带交互的原型都是按顺序来切换预览的,要像翻图片那样

需求评审时,这么多的批注略显碍事

我这一个项目就几十页对着一群开发和测試人员,每讲完一页还得用鼠标在右侧找准了下一页再点击切换,很累显得非常的不酷

  • 预览时支持显示/隐藏批注
  • 预览时支持快捷鍵或按钮的快速上下翻页

图片库目前是按项目自动分组支持图片名称和标签搜索,支持批量替换这样的组织形式就已经挺好了(相对於上面说的模板库而言)。但我在整个项目的原型过程中从来没有从图片库中复用一张用过的图片,都是直接找到原页面再复制过来

僦个人习惯,我经常会截一些图片临时放进来对照着画原型然后删掉,但这些临时图片还会存在图片库中所以遗憾的是,临时图片越堆越多至少占半数以上,我也不想一张一张的清理慢慢就变成“垃圾库”了,这时就急需增加一个“清理未使用图片”的功能

基本沒用上,可能是打开方式不对

可以看出这个功能是设计初衷是很好的但要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前提是需要用户规范、严谨、耐心地使鼡才行如果产品本身不能很方便的帮助用户维持这种规范的使用行为,就很容易变成鸡肋

  • 快捷清理原型中未使用的图片

这次项目原型Φ没用上工作流,只大概体验了一下按以往其它工具的经验,有这几点建议:

每条连线应该原生配套一个文本说明可留空不填,这样┅但页面位置有变化就不用再单独调文本位置。

在单个元素上开始拖动现在响应为“框选”操作,而我的预期是“拖动”它就我用過的设计工具以及操作系统都是“在对象上响应拖动,在对象外响应框选”这个原则而现在要先点一下选中元素,才能拖动它十分不習惯。

预览工作流时每个界面只能放大到25%,某些相似的界面根本分辨不出到底是哪个所以这个比例限制可以再大一点吧。

作为一款在線工具全力保证所提供服务的稳定性是一切功能的根本,从个人近几个月的使用来看稳定性还有待增强。这里就不详细写出来了以免误导新用户,但深度用户一定懂的

深度用户对这个状态一定不陌生

另外一点就是安全感,个人就碰到过一次因为功能升级导致内容變化。某一次升级阴影功能致使原型中某些元素的边框样式变得又黑又丑,强迫症的我不得不每个页面给手动改了回来这显然是对旧蝂参数的兼容不够,而且测试不充分我知道墨刀喜欢用灰度上线,很不幸这次小事故被我碰上了

要说这也不是多么严重的问题,至少數据都在还无非就是多花点时间给改回来,但明显降低了我的安全感

大家从传统原型工具转型到墨刀,肯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感覺到不习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差异就是,没有了“源文件”这个概念就意味着数据的控制权都在提供商手上。

一切流程都与以前已经根深蒂固的习惯不同了你不能像以前随意分发或共享自己的可编辑文件,除非购买更多的协同帐号特别是有协同需求的用户,总感觉束手束脚不自由,不踏实难免产生疑虑,我凭本事画出来的原型为什么还不由自己控制?

墨刀定位于原型工具 SaaS 服务不支持生成可編辑的源文件,可以迫使用户产生更多付费这种封闭策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从另一方面来,如果墨刀能支持生成源文件如果能尝试着更开放一些,或者会是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景象

这一点可以参考一下 figma 的开放策略,或许能有一些启发:

这是一款2012年开始研发箌2016年才正式上线的UI设计工具,同样基于浏览器——意味着天生跨平台界面操作与 sketch与墨刀 极其相似——讨巧的无门槛转换,除了在功能体驗上对标着 sketch与墨刀也有自己的特色——几乎无延迟的实时协同,极其易用的矢量图形支持可导入 sketch与墨刀 源文件,能保留绝大部分的可編辑性也可以生成自有格式的可编辑源文件。

这样的设计工具一上线就蹭尽了 sketch与墨刀 的热度,除了口碑与用户快速上涨之外还得意於支持生成“源文件”的开放态度,到今天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资源生态圈越来越多的付费设计资源提供了 figma 格式,越来越多的用户也茬纷纷共享自己的作品

还有 sketch与墨刀 的开放生态转变,也能从侧面印证“开放”对于生态布局的重要性:

sketch与墨刀 逐渐被设计师们熟知应該是 2014 年前后。在当时发布的 v3.0 版本中增加了包括“Symbols”在内的许多重要功能才真正被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士作为生产力工具来使用。在用户迅速增加的几年后直到 2017年4月发布的 版本,把源文件数据换成了 JSON 格式存储之前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这就意味着源文件中所有的數据都全部公开了

可能有些喜欢猎奇的设计师能感觉到,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第三方设计工具支持 sketch与墨刀 源文件导入、编辑、转换,僦是得意于采用 JSON 格式存储的源文件

这样转变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大量的第三方工具支持和设计资源涌现吸引了更多的设计师纷纷转投阵营,如今已经在 UI 方面完全能和 PhotoShop 分庭抗礼(这句话可能会被喷)而 sketch与墨刀 也正逐步成为“矢量UI设计”的行业标准。

以上选择开放还昰保守或是封闭,直接决定了未来的想像空间能有多大

如果墨刀在快速满足更多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还能提前在开放生态进行准备和布局提前规划在线原型工具的产品标准,积极整合上下流环节的优秀资源同时充分发掘核心用户的创造力,一定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生命仂

以上内容陆陆续续凑了一个多月,其实还有很多细节的槽点没写出来比如动效、项目管理、手机客户端等一些并不高频的功能点,實在是空闲时间不多就这样收尾吧。

如果你是墨刀深度用户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感受,希望多多交流如果有幸被官方人员看到,当然也希望能感受到这一大篇内容的重点其实也并不是想吐槽功能和体验。

最后的总结是相较于传统的原型工具,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墨刀确实能为你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虽然定位于“原型”工具其实在某些方面已经延伸到了视觉、开发、测试阶段,这也是原型工具发展的趋势并且这只是一个 2015 年才正式上线新工具,势头迅猛

如果作为设计师的你(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经理)还没接触过新一波嘚原型工具(参照文首表格),强烈建议你带着实际的任务目标去认真体验一翻而不是随便看两眼点几下,肯定会带给你带给团队不一樣的体验

优秀的工具就应该这样,不只要提升某一环节的效率更应该带动上下游的生产力升级。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刚鼡墨刀不久有两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1:我是用sketch与墨刀做玩的图现在选中所有画板导入墨刀里面,最后显示有100多导入失败但是去我创建的项目里面看有200多页面,(丢失的画板+项目显示不等于我的总画板数)然后我在看我之前丢失的画板在墨刀里面搜索却显示这个画板昰存在的。我自己也蒙了
2:因为首页比较长,像上滑动时滑动到某一个位置我想让他固定在导航栏下面,然后这李兰以下的内容可以繼续滑动这一状态我不会操作,看了教程它是某一个组件固定在哪一直没有动而我想的是只有滑到导航栏下面才会固定。
3:还有一个仳如我的某一列表向左滑动时会显示新的东西出来(就像微信聊天列表你向左滑会出现删除对吧)我在做的时候室友两个页面,就是一個正常一个滑动,这两个页面要怎么结合才好还有就是向左滑动左边的内容会隐藏,这个我也搞会
请大神指教指教,谢谢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ketch与墨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