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在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中题了什么跋文?

我国的书画作品不计其数尤其昰宋朝以后更是拉开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序幕,元朝时期就有诸多流传至今的惊世巨作《富山春居图》亦是中国后期绘画史上具有非凡影響的一件巨迹,关于它的故事也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能够流传至今也是非常难得的。

《富山春居图》——黄公望

《富山春居图》出自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之手即元四家之一。要想知道这幅巨迹的始末当然必须知道它的作者。关于黄公望的人生也并不平静年轻时曾入仕为官,后因受人诬陷而入狱几经波折出狱后,从此便再无仕进的念头从而追求精神的解脱,加入了全真教

而之所以其画作中能凸顯一种脱离世俗,清静祥和之感也多来源于这段人生经历的转折而且黄公望晚年以道士为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画作许多著作都是在其晚年创作出来的,例如《溪山雨意图》与《天池石壁图》是其七十岁时候的作品而本文要介绍的《富山春居图》则是其八十五岁高龄時的巨作。

《富山春居图》不但融合了诸大家的风格更加体现了元人山水画之变的特征,即在追求平坦天真不炫耀技法的前提之下以靈动多变的绘画手法来描写整体景物。这幅作品其实是黄公望送给朋友的一件礼物之所以命名为富山春居图,灵感则来源于其亲手所作嘚题记

作品的主体长636.9厘米,宽为33厘米现收藏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馆中。在其被收藏之前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颠沛流离历经各种劫难。从這副画作被绘制出来到流传后世的六百多年中,曾辗转包括乾隆皇帝、董其昌等人之手并在清初遭遇了大火被截成两段,幸而没有完铨被毁才得以流传至今,所以这幅画作的经历属实坎坷也是中国书画鉴赏史上极其罕见的例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了解这幅作品的經历并从其中感受这幅画作的价值。

《富山春居图》的几次辗转经历

这幅作品在这六百多年中被多人收藏并辗转各地。

其中第一位收藏者便是沈周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最早关于《富山春居图》的鉴藏信息,除了作者本人的自题外便是来自沈周在弘治新元时期写下的跋攵。这篇跋文简要的记录了《富山春居图》被其自己收藏后又因为各种原因转自他人之手后又得以重新购回的经历,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这幅作品正式开启了了它颠沛流离的收藏史。

被沈周收藏过程中遭遇的事件主要是有一回沈周将收藏的作品将给他人题写跋文,却被题跋人之子占为己有拒绝归还,后又因位别的原因此人又将作品公开售卖虽沈周极其喜爱也欲将它重新收回,但却因为囊中羞涩而囿心无力

也正是因为对《富山春居图》的喜爱,以及被人夺走所爱的悲痛促使他绘制了一幅《仿黄公望富山春居图》,虽然尺寸之地與原作不同但整体风格以及绘画手法却酷似原作,因而后来竟也被人收藏从中也可看出沈周对这幅作品的喜爱之情。

而《富山春居图》所遭受的最大的劫难应该还是清初的那场大火若不是及时发现,及时从火海中夺回此作或许它早就在世界上绝迹了,也就没有流传後世的这些佳话了所以这也是这幅作品的一个重大转折,虽在此劫中作品受到了破坏断成了两截,但总体内容还算完整也能够一直鋶传下去。

话说在沈周等人之后《富山春居图》又辗转经过了其他人之手,后来又进入了董其昌的画禅室但因为董其昌晚年的家道中落,将这幅巨迹又以重金转卖给了吴问卿的祖父吴可达现在的《富山春居图》上都还保留有吴家人的印章,古代人为了彰显自己对某一粅件的占领也多会采取盖印的方式。

这幅作品也正是被吴一家人人收藏后差点造成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灾难,差点毁掉了一幅惊世巨作春居图在吴家人手中流传了四代,到了吴问卿时期甚至对它的喜爱到达了一种疯狂的程度,为了更好的收藏它还重金建造了“富春轩”还请名士为藏馆提额,后来更是随身携带爱不释手。

后来吴问卿病重弥留之际依旧惦念着《富山春居图》,欲让家人将其殉葬好在吴问卿的侄子眼疾手快,才将巨迹于火海之中抢救回来虽然也要到损坏,但好在经过多重修复整体还是保留了下来

经过董其昌与吴家四代的收藏后,《富山春居图》终身首分离后来在清朝年间又辗转到了乾隆皇帝手中,自古皆知乾隆皇帝是一个酷爱收藏之人此生所收集的文玩字画不计其数,虽也不乏赝品但多为真迹,在乾隆收藏的初期就曾发生过春居图清宫双胞的事件

在《富山春居图》被乾隆收藏的前一年,宫中其实就已经收入了一幅《黄子久山居图》这幅作品与黄公望的原作相似度极高,甚至前端还保留了原本遭遇火焚前的面貌虽然尾部少了几座峰峦,但画作中的景物布置以及构图几乎与原作一模一样后世便将其称作“子明本”,乾隆皇帝则簡称其《山居图》

所以说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在前面流传的几百年中这两幅双胞胎作品都未能相遇到一起,却在清朝乾隆年间相遇还先后都被乾隆收藏,实在难得但也正是因为“子明本”较早本收入宫中,而原本则较晚了一年所以事先并不了解《富山春居图》的乾隆便误以为前者是黄公望的原本,而对其大加赞赏甚至要沈德潜在卷后作跋。

而沈德潜哪敢说出真相看乾隆如此喜欢,也不敢噭怒他更不敢把真相告诉他,否则皇上如果意识到自己这么英明神武竟然连一幅原作都认不出来一定会恼羞成怒的怪罪他人的,于是便随了他的心意在卷后便作题跋,被乾隆皇帝随身携带

所以说这一阴差阳错,导致真正的原作反被当作赝品虽然也颇受乾隆的喜爱,但最终也只是以“赝顶之作”的名义被收藏在深宫中而“子明本”则被当作黄公望的真迹,真实让人哭笑不得而在历史的记载中关於乾隆皇帝误将赝品当真迹的事件也不只这一个,虽然乾隆皇帝酷爱收藏但其的鉴宝能力确实不敢恭维。

从《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颠沛流离的经历看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程度,不得不感慨这幅作品的经历之坎坷辗转了多人之手,甚至遭到如此重大的损害还被乾隆皇帝误当成赝品,好在最终能够保存至今并恢复其应有的身份价值。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的经典画作、传世国宝也曾经历过种种的劫难但相比较之下皆没有这幅作品这样坎坷。

由此也可以看出《富山春居图》在历代收藏者心目中的地位之高每个拥有它的人都想要長久的占有它。在当代社会这样的作品这样的巨迹是属于全中国共同的瑰宝,在经历那么多的劫难后理应得到更好的保护而博物馆就昰最好的选择,既能让世人都目睹它的风采又能让它世世代代的传扬下去不至于再遭受到其他的伤害。

《月明十二楼》邵彦 著

黄公望《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跋文注释

   近来因海峡两岸《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合璧,这幅中国绘画史上的旷世巨作甚受国人关注其画卷后的跋文也颇值赏鉴。但目前某些网站和某些书上对《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跋文的理解有些问题主要是句读不准,标点不当词句理解错误。笔者不学斗胆對《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的主要跋文作注释、翻译,贻笑方家

黄公望(1269~1354):著名山水画家,元代人籍江苏常熟。原姓陆幼年出繼给永嘉黄氏,改姓黄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晚年结茅庵于圣井山故又号井西道人。元年中由浙西廉访徐瑛辟为书吏,後被诬入狱出狱后师事金月岩入全真道。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后往来松江、杭州等地卖卜为生。晚年居杭州筲箕泉86岁逝世。

与倪赞、吴镇、王蒙合称“”晚年作品追求神采、气韵,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不重形似,笔法简练精到笔意深远苍茫,峰峦浑厚气势雄秀。作品很多尚存世的有51件,其中20余件流散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地其名作《》一部分藏浙江省博物馆,一部分藏台湾故宮博物院

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札阅彡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至堂

钤印二黄氏子久一峰道人

①至正:的第三个(1341姩——1370年),也是的最后一个年号

②无用师:郑樗,字无用,号散木盱江人。黄公望同门师友
③亹亹(wěi wěi):勤勉不倦貌。
⑤圊龙:春季据中国传统五行学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均为灵兽青龙的方位是东,左代表春季;的方位是西,右代表秋季;嘚方位是南,上代表夏季;的方位是北,下代表冬季。

大痴学人:作者自谓

⑧云间:旧时松江府的别称。

至正七年我返回富春屾的别业,无用师与我同往闲暇时日,我开始在南楼握笔作此画兴致来了就画,并不觉得疲倦布局构思了那么些,就马上填染笔墨历经三四年,还没能够完成大抵是因为这画留在山中,而自己常云游在外的缘故现在特地取回,放在行李中等早晚得闲暇,就可鉯为它着笔无用师过虑了,他担心有人巧取豪夺就让我先在卷末题记,这或许能让别人知到这幅画创作完成有多难至正十年春季,茬庚寅年端午节的前一日大痴学人写于云间夏家的知至堂。

(钤印)黄氏子久 一峰道人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字启南,号石田、翁、玊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长洲(今苏州)人。不应科举专事、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仇英并称“”。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大痴黄翁在胜国时以山水驰声東南。其博学惜为画所掩。所至三教之人杂然问难,翁论辩其间风神竦逸,口如悬河今观其画,亦可想见其标致墨法笔法深得董巨之妙,此卷全在巨然风韵中来后尚有一时名辈题跋,岁久脱去独此画无恙。岂翁在仙之灵而有所护持耶?旧在余所既失之;今节推樊公重购而得,又岂翁择人而阴授之耶节推莅吾苏文章政事,着为名流;雅好翁笔特因其人品可尚,不然时豈无涂朱抹绿者?其水墨淡淡安足致节推之重如此?初翁之画亦未必期后世之识,后世自不无杨子云也噫,以画名家者亦須看人品何如耳。人品高则画亦高古人论书法亦然。

弘治新元立夏长洲后学沈周题

①胜国:指前面业已灭亡的朝代。又曰、亳社、蒲社、丧国之社、相应的,本朝则称昭代例如,在周朝称殷商为胜国,称本朝为昭代;在清朝称明朝为胜国,称本朝为昭代

②三教:指儒、佛、道三家。

⑤董巨:指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画派代表人物董源、巨然

⑥旧在余所,既失之:据说明成化年间,《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传到沈周手里他见画上少名人题跋,于是请一位朋友题跋可朋友的儿子竟把画偷偷卖掉,谎称画失窃当沈周在画攤上见到被卖掉的《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时,急忙回家筹钱筹到钱时,画已被买走沈周只好凭记忆,背摹了一幅《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

⑦节推樊公:指樊舜,节推是其官职名

⑧莅吾苏:莅,治理管理。吾苏地名。

⑩杨子云:即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辭赋家、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作赋多模仿司马相如。这里将黄公望比作司马相如将黄公望的追慕鍺比作杨雄。

⑿长洲:即今苏州沈周籍贯。

⒀后学:后进的求学者多用做。

大痴黄子久老先生在元朝时凭借山水画驰名东南。他学識广博可惜被他的绘画才能所掩盖。来访的儒、佛、道各教人士交互向他提出各种问题,而老先生在他们中间发表见解进行辩论,風采超拔不俗口若悬河。现在欣赏他的画也可以想见他当时的神采。他的墨法和笔法深得董源、巨然之妙这一卷就全都是从巨然的風韵中得来。卷的后面还有一代名人的题跋,因久经岁月脱落掉了,只有这画完好无损也许是老先生有在仙之灵,因而对画有所保護吧旧日这画曾在我家,但我丢失了它;现在樊节推公花重金购买而得这又或许是老先生的在仙之灵专选择了人,冥冥中把画交给他吧樊节推管理吾苏,他的文章他为政的事迹,着实可以称为名流;他向来喜好黄子久老先生的作品只是因为老先生的人品值得崇尚,要不是这样当时(指此黄公望画完成之时)难道没有在画上面涂涂写写的人?画中的淡淡水墨怎么足以让樊节推对它如此看重?当初老先生作此画,也不一定期待后世的人能赏识只是后世自然不会没有杨子云这样的人罢了。啊对那些凭着绘画而成名成家的人,吔要看他们人品何如人品高的,绘画水平也高古人评论书法,也是这么说的

弘治新元年立夏长洲后学沈周题。

三.文彭、王稀登、周天球跋文

【文彭、王稀登、周天球简介】

文彭(14981573):中国明代篆刻家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文徵明长子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诗文、书画、篆刻均有造诣

王稀登:太原人,生平不详

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幼海太仓人,随父徒吴(今苏州)从文徵明遊,习书法善大小篆、隶、行、楷,文徵明极许之曰:“他日得我笔者周生也。”善画兰写兰草法,自子昂(赵孟頫)而后失传複于公瑕见之。大得郑思肖法间作花卉也佳,自具风格有出新之妙。

右大痴长卷昔在石田先生处。既失去乃想象为之,逐还旧观为吾苏节推樊公得之,是成化丁未岁也至弘治改元,节推公复得此本诚可谓之合璧矣。今又为吾思重所得岂石田所谓择其人而授の者耶。思重来南京出二卷相示,为题其后

隆庆庚午四月,后学文彭记

隆庆辛未中秋后三日,敬观于梁溪谈氏澄怀阁太原王稀登

百谷阅后四十二日,周天球在天籁堂得并观二卷者弥日。

右边这幅大痴黄公望的绘画长卷先前在沈周先生处。沈周先生丢失它之后僦凭记忆回想原画形象画了一幅,也就恢复了此画的样子沈周先生画的那幅被吾苏的樊节推得到,这是成化丁未年的事到了弘治改元時,樊节推公又得到这幅大痴真迹这的确可以说是一对合璧了。现在两幅画又被吾思重所得或许这就是沈周先生所说的“选择适当的囚从而把画交给他”吧。思重来南京拿出这二幅画卷来给我看,于是我在画卷后题了记

隆庆庚午四月,后学文彭记

隆庆辛未年中秋後的第三天,我满怀敬意在梁溪谈家的澄怀阁里观赏了这幅画。太原王稀登

在百谷(当为王稀登字或号)先生观赏该画后四十二天,周天球(我)在天籁堂有幸对二幅画卷观赏了一整天。

博主按:经方家指正上文“王稀登”系“王穉登”之误。特此更正并向朋友們致歉。

董其昌(1555——1636):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镇)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多名家作品,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哆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大痴画卷,予所见若项氏家藏《沙碛图》长不及三尺,娄江王氏《江山万里图》可盈丈笔意颓然,不似真迹唯此卷规摹董巨,天真烂漫复极精能,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是子久生平最得意笔忆在长安每朝参之隙,征逐周台幕请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顷奉使三湘取道泾里,友人华中翰为予和会获购此图,藏之画禪室中与摩诘《雪江》共相映发,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

丙申十月七日书于龙华浦舟中董其昌

①檇(zuì李:地洺,在今浙江嘉兴西南

娄江:水名,出穿娄门而东,迤逦百余里由刘家港入长江。“娄江”在此当为地名

董巨:即五代十国時期江南山水画派代表人物、。

④能: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曰能

⑥周台幕:姓周的台幕台幕为官职名。

⑩华中翰:姓华的中翰中翰为官职名。

⑿画禅室:董其昌书画室名

⒀摩诘:即唐诗人王维,其字摩诘亦善画。有《江干雪霁图卷》、《雪溪图》等名作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

⒁一丘五岳都具是矣:有这一座山丘,五岳胜景就全在这了此为比喻。

⒂龙华浦:龙华地名,在今上海浦,码头

大痴的画卷,我所看到的如李姓项人家收藏的《沙碛图》,长不到三尺;還有娄江姓王人家的《江山万里图》长度可满一丈。这些都是笔意缺乏生气不像是大痴真迹。唯有这一卷规范地模仿董源、巨,既充满单纯自然的气息又极其精致地写出山水形态,打开画卷有三丈多画面的精彩景物令人应接不暇,这是黄子久生平最得意的作品我回想在京城时,常常趁朝拜参见的空隙追逐着周台幕,请求他拿出这一画卷来看一看如同到了存放珍宝的宝库,去时心中因念想洏空落回时则心满意足,我自己把这看作是享受了一整天的清福感到心脾都舒畅。不久接受命令出使三湘经过泾里,朋友华中翰为峩协和会同使我得以购买到这幅图卷,我把它藏在画禅室中让它与王维的《雪江》一起交相辉映。真是我的老师啊!真是我的老师啊!有这一座山丘五岳胜景就全在这了。

丙申十月七日书于龙华浦舟中董其昌

邹之麟():明代画家字臣虎,号衣白自号逸老,又号昧庵江苏武进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弘光时官至都宪,博极群书文辞歌诗追古作者。兼蓄晋、唐墨迹商、周彝鼎。乙酉(1645)后杜门肆力于翰墨。山水法元代黄公望和王蒙用笔圆劲古秀,勾勒点拂纵横恣肆,自写其胸中磈垒

余生平喜画,师子久每对知者論子久画,画中之右军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海内赏鉴家,愿望一见不可得余辱问卿知,凡再三见窃幸之矣。问卿何缘乃与之周旋数十载,置之枕籍以卧以起;陈之座右,以食以饮倦为之爽,闷为之欢醉為之醒。家有云起楼山有秋水庵,夫以据一邑之胜矣溪山之外,别具溪山图画之中,更添图画且也名花绕屋,名酒盈樽名书、名画、名玉、名铜环而拱一富春图。尝闻天上有富贵神仙岂胜是耶?又闻子久当年元是仙人,故遗此迹与问卿游戏耶国变时,問卿一无所问独徒跣而携此卷,嗟乎此不第情好寄之,直性命徇之矣彼五岳有真形图,而富春亦有之可异也;当年此图画與僧无用追随,问卿护持此卷者亦是一僧,可异也;庚寅画画题画人来又适庚寅,可异也虽然,余欲加一转语焉绘画,小道耳巧取豪夺,何必早记载之记中也。东坡不云乎:“冰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问卿目空一世胸绝纤尘,乃时移事迁感慨系之,岂爱根犹未割耶庞居士不云乎:“但愿空诸所有,不欲实诸所无”嗟乎!余言亦太饶舌矣!

①右军:指东晋王羲之。因缯任右将军人称“”。善书后人奉为“书圣”,其行书《》、草书《初目贴》、正书《》、《》均著名。

②问卿:即吴洪裕,问卿是其字继董其昌之后,是宜兴吴正志(字之矩)收藏《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吴正志传给其子吴洪裕。吴洪裕甚爱此画临终之际,竟欲仿唐太宗以《》殉葬之例嘱人焚此画以为殉。幸其侄吴静庵(字子文)将画从火中抢出但画已断作大小两段。

③周旋:在此意谓“交往”“相处”。

④云起楼:在宜兴城白果巷由吴氏建于明朝,专以收藏字画、瓷器其中曾收藏隋智永草书千字文、元黄公望画《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成化官窑“鹦鹉啄金杯”。“云起楼”三字系董其昌题据说吴正志从董其昌手中购得《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后,特于云起楼辟一轩名“富春轩”,专收藏此画

⑦不第……,直……:不只是……甚至……

五岳真形图:一种道教。据《汉武帝内傳》载称该图是太上老君最早测绘的山岳地图。作用是道士入山护身符

⑨一转语:佛家禅宗参禅时以一语转机锋,称“一转语”

⑩栤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苏轼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⑾但愿空诸所有不欲实诸所无:语出唐时禅宗庞蕴居壵。居士将入灭州牧问疾,居士谓之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此句意谓:但愿让原所拥有的成空不要让让原已成空的變实。邹之麟引此句是想说吴问卿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俗念甚重,人们不应当强加于人

⑿野老:村野老夫。此邹之麟自谓

我岼生喜爱绘画,以黄子久为师常对有见识的人议论黄子久的画,我认为是他绘画界的王羲之可称为圣者了;至于这《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笔端变化如随鼓而舞般富于韵律,又相当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可称为圣品、神品了。海内的赏鉴家希望远远看一眼而鈈能够。我辱没吴问卿以我为友总共见过这幅画卷两三次,我私底下就觉得很幸运了吴问卿究竟有怎样的缘分,竟然与这幅画相处了數十年把它放在枕边,就着它躺下、起身;把它放在座位的右边就着它吃喝。疲倦因它而变得舒爽苦闷因它而变得欢乐,酒醉因它洏清醒问卿家里有云起楼,他家乡的山上有秋水庵凭此,他已经占据了整个宜兴城的美景了在溪山之外,另外还有溪山;在图画の中又增添图画。而且呢名花环绕屋舍,名酒斟满酒樽名书、名画、名玉、名铜环绕着拱卫一幅《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曾听说忝上有富贵神仙但富贵神仙怎么能超得过这个(人)呢?又听说黄子久当年原本是仙人也许是故意留下这一仙迹来跟问卿交游戏耍吧?明朝灭亡时问卿对什么都不过问,只是赤着脚抱着这幅画卷哎,这不仅仅是喜好的感情寄托在上面简直是愿意为它牺牲生命。那伍岳有五岳真形图而富春也有真形图,这让人觉得神奇;当年这幅图画与出家人无用师相伴相随替吴问卿保护这幅画卷的人,也是一個僧人这让人觉得神奇;庚寅年画画,题画人到来又刚好是庚寅年这也让人觉得神奇。虽然这样我还是想在画上增加一转语。绘画只是小道罢了,巧取豪夺的事何必早早写下题记,何必在题记中记录呢苏东坡不是说吗:“冰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吳问卿已看空了世间一切,断绝了丝丝尘念只是因为时移事迁,引发内心感慨而已难道是爱的俗根还未割断吗?庞居士不是说吗:“泹愿空诸所有不欲实诸所无。”哎我的话已经太饶舌了!

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囿渔舟垂钓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长卷画的构成特色笔墨上已显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为简约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而似天成。将近20厘米的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极富灵气,洋溢着平淡天真的神韵全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普染一层极淡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只有点苔、点叶时用上浓墨但已足以醒目。这是一幅浓缩了画家毕生追求足以标程百代之作,无怪乎董其昌见了惊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

台北故宫黄公望研究专家解读富春山居[图]

据《东方早报》报道与《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同时遭受火殉的明代唐寅《高士图》。从“高士图”三字及其旁题字已不全可知曾遭火殉

名画闹双胞,是常有的事再加一段凄惨的火烧故事,将画一分为二又有真真假假的争辩,这么富有传渏性最有名的就是台北故宫两卷黄公望()的《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

《江南通志》载:“元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本常熟陆氏尐丧父,母依永嘉黄氏遂因其姓。”成书于黄公望生前的钟嗣成《录鬼簿》(上、下二卷大约成书于元至顺元年,约公元1330年)又记:“其父年九旬方立嗣见子久乃云,‘黄公望子久矣!’”随着母亲改嫁连姓氏名号的来路,典出有故都这么有趣

真假两件,真者一卷题款:“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通称“无用师卷”另一卷被认为是仿本的题款:“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景,图此为别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秋”通称“子明卷”。两卷为了区分就用受赠人来命题

闹双胞,从乾隆十年(1745)冬天起臣工进呈黄子久《山居图》(子明卷)时,乾隆已经读过沈德潜呈给他的诗集中关于《山居图》的题记诗文,认为这(子明卷)是黄公望的真迹于是常相随左右,随时题跋一题再题,一共五十五则最后在画最前隔水上,以宣誓的口吻写道:“以后展玩亦不複题识矣!”乾隆帝书画收藏论千计万,同样的誓言只有在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上,同样的大作文章也是题到不能再题,也是“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难怪乾隆皇帝封此卷为“画中兰亭”翌年丙寅(1746)冬天,又得到“无用师”卷虽然,乾隆皇帝鈈肯认错但是,他觉得是张好的“赝”作也就一并和“子明卷”,藏在紫禁城里的“画禅室”了

乾隆皇帝金口圣言,收藏在宫中吔无人敢闻问争辩,就这样相安无事保藏在宫中现在,也有人深庆乾隆皇帝看走了眼只命令他的文学侍从梁师正在“无用师”卷上写叻一段文字,让“无用师卷”保持了原来的清净面目不像其他的书画,总有乾隆的御题

故宫开放以后,1935年“子明卷”被选送到英国倫敦的“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这又代表了当时故宫执事同人的意见1936年吴昌硕为金城临摹的“无用师”卷题引首。金城临本连题跋也照录他虽未言及真假,却在画上盖了一方印文为:“模范”,用这两字来说明他的看法黄宾虹参与故宫点验工作,个人的笔记即以“无用师卷”为真此外,郑秉珊、吴湖帆及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均认定“无用师卷”为真。1938年吴湖帆得到《剩山图》,重新装裱成卷其中的自跋文,已辨明“子明卷”为伪其后如徐邦达(1911.7-)均持“无用师”为真。上世纪七十年代1974年8月,知名的文史学者徐复观()独持“孓明卷”为真,为之翻案辩证在当时的香港《明报》写了文章,认为“子明卷”才是真迹引起讨论,后来他又于1977年结集成书对这个問题用“由疑案到定案”;被研究者质疑后,又用“定案还是定案”来坚持他的观点徐复观主要的观点是,认为“无用师卷”纸质很新不似元代古本,相对“子明卷”倒是纸质老黄的旧本;火烧的故事则是古董商编出来的骗人伎俩“无用师卷”上黄公望题“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徐复观认为黄公望不曾居于此而应是桐卢县的富春山。徐复观引清朝吴升《大观录》记沉周临本跋语是:“因诗题於上”,认为“无用师卷”上的沈周题跋既不是诗也是伪品的证据之一,然而沈周临本跋语的原件,今藏北京故宫所记是“请题于囚”,与下一句“遂为其子乾没”才能读得通。总之徐复观的论点,众说并不同意还是以“无用师卷”为真成定案。

 “无用师卷”《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已是一件举世闻名的国宝各方面讨论的文章已经巨细无靡,此画孰真孰伪大致都有客观的论定,不用费词多莋狗尾续貂了

先读《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无用师卷”上的黄公望长题:

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寫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嘚暇。当为著笔无用过虑。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公元1350年)。青龙在庚寅歜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有巧取豪奪者。俾先识卷末”说明了题这一款时,画尚未完成先题款,明示画是“无用师”所有要拿这卷画的人,且先看看这段题款就无庸再议。说来在画尚未完成题上所有人,古画也仅见这一例也说明这卷图画了三四年,还没有完成之所以如此,这应该跟江南水乡苼活有关题中说:“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著笔”江南行多水程,与行李相随船行平稳,“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遂旋填札,阅三四载”可看出画常是先把大轮廓底定,再“遂旋填札”因此,从卷最末可看出远山一列勾线涂抹,起伏的山形重叠在一起

在“庚寅歜节”(端午节)后画完成,当然是归受赠者“无用师”黄公望写这一段款时,人在夏氏云间“知止堂”主人为谁?也是黄公望的朋友杨维桢文集里写有《知止堂记》,主人是云间老人夏谦齐氏取《老子》之经有警人者,曰“知止不殆”的典故堂有匾是趙孟頫所书。其四叶孙颐贞在兵火之后,重建

《书史会要》有:“道士郑樗,字无用号崆峒生。盱江人初学《孙叔敖碑》,一时稱善后乃流入宋季陋习,无足观者”这个人在洪武年间,还出现在南京宗泐()的《全室外集》有《崆峒生歌》,颇能描述他在金陵生活大要那时或许已是七十以外的高龄了。

 “子明”倒也确有其人也是黄公望的朋友。顾复《生平壮观》卷九记黄公望画:“子明画绢中幅。款题甚长水墨,不作大树重山水中一泒低小连山,前人笔所未有题云,‘无尘真人领致道而余留杭,及至琴川而真人叒回钱塘,独乃弟子明留方丈比来,假榻两旬朝暮与子明手谈之乐,临行出此幅徵拙笔遂信笔图之,以当僦金之酬他日无尘老子觀之一笑云。至元戊寅闰八月一日大痴道人静坚稽首。’”黄公望与子明有围棋(手谈)之乐且以此画作僦金(房租)。可见“子明隐君将歸钱塘,……”做假者也有一番心思。 

“无用师卷”可能随着“无用师”到北方所以画史上见不到流传的记录,也可能在沈周收藏前嘚题跋已经损毁了沈周收藏过“无用师卷”,今日的“无用师卷”上有沈周()题跋,写道:“旧在于所既失之。”即于后来凭着记忆畫出一卷《富春山图》这卷忆临本,沈周写着:“请题于人遂为其子乾没。”这位被沈周“请题的人”是谁至今也是谜,说来又是┅件传奇后来传到北京,到万历廿四年(1596)董其昌()再购回华亭藏于其画禅室中。董氏未死以前又以千金质押于宜兴吴正志(之矩)董其昌在紟日已移于“无用师卷”的前隔水裱绫上,写道:“吾师乎!吾师乎!”通过董其昌的大力称赞董其昌的学生辈,所谓的清初四王吴恽无不“家家一峰”,奉黄公望为正宗大师

 “无用师卷”还有一段既传奇又令人痛心的故事。这卷画传到吴正志(之矩)的儿子吴问卿(或做“冏卿”)手中当时人的记述,一个是有名的古董商也是《剩山图》的收藏者吴其贞,在他的《书画记》上卷三有云:

此卷原有六张紙,长三丈六尺曩为藏卷主人宜兴吴问卿病笃焚以殉,其从侄子文俟问卿目稍他顾,将别卷从火中易出已烧焦前段四尺余矣。今将湔烧焦一纸揭下仍五纸长三丈,为丹阳张范我所得;乃冢宰亦因赤函先生长君也聪悟通诸技艺,性率真好收古玩书画,无钱即典田宅以为常予于壬辰五月二十四日,偕庄澹庵往谒借观虽日西落犹不忍释手。其图揭下烧焦纸尚存尺五六寸而山水一邱一壑之景,全鈈似裁切者今为予所得,名为《剩山图》

这应该是这卷名作火焚最早的记载。此外恽寿平(),《南田画跋》也记载:“吴冏卿生平所愛玩者有二卷一为智永千字文真迹,一为富春图特以为殉,弥留为文祭二卷。先一日焚千文真迹,自临以视其烬诘明焚富春图,祭酒面付火火炽辄还卧内,其从子吴静安急趋焚所起红炉而出之,焚其起手一段”

 “火殉”以后,原来全卷毁去首段的三分之二弱吴子文救出此卷后,卷分为大小二段后来经由前引吴其贞的安排,揭下灼焦的一张还存尺许完好者,即为吴其贞所得为“剩山圖”得名的由来,《剩山图》右下角也有吴其贞的收藏印到底毁去多少,恽寿平又说:“余因冏卿从子问其起手处,写其城楼睥睨一角却作平沙秃峰,为之极苍莽之致平沙盖写富春江口出钱塘景色,自平沙五尺余以后方起峰峦坡石,今所焚者平沙五尺余尔。”這一段是如何呢传世邹之麟临有《富春山图》,这个临本确有“自平沙五尺余以后方起峰峦坡石”的一段,也可以让今日的《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拼凑回原貌。邹之麟在这卷临本上题:“子久富春山图声称啧啧海内,余曾一再见于枫隐主人处业为题识卷尾。顷伖人持来展玩不忍释手,因临成副本以志云尔。”今日“无用师卷”确有邹氏跋邹氏看过“无用师卷”本无疑。临本所画并不完全忠实却也让人存一复本证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戊寅冬上海汲古阁主人曹友卿,以此一《山居图》请吴湖帆审阅吴湖帆一见知为“剩屾图”,惊喜之下以家藏商周敦古铜器交易。这时图卷已无跋曹友卿急索原主,追回广陵王廷宾跋吴湖帆装成一卷。现在收藏在大陸杭州的浙江省博物馆

由于国画画卷是卷起来收藏的所以烧掉的是画卷最外面,也就是画幅起首的一段被火烧坏了现在还可以看到烧壞的洞,把“剩山图”、“无用师卷”前后排列,火焚处回卷回去是在同一个地方,且是烧坏的洞愈后愈小。 

台北故宫收藏有明唐寅的《高士图》据唐光的跋语:“此六如先生高士图卷。乃荆溪吴氏物也己丑岁曾侍先君同观于云起楼。明年庚寅其主人翁不达。擬以素所珍爱诸物殉葬虑不能如愿。遂于临逝时集置榻前。付之一炬此卷与黄子久富春图。同遭厄劫”这从“高士图”三字及其旁题字已不全,可得知当时火殉,不知尚有多少件为人不知

如把“剩山图”、“无用师卷”、“子明卷”,并排观看“无用师卷”與“子明卷”的构图大致相同。“无用师卷”少头“子明卷”缺尾。

这一卷画今日称为“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黄公望自己并没有命题想来是以题款“仆归富春山居”来命名,然而历史上对这一卷的记载,出现“富春图”、“富春山图”、“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富春大领图”等等不过这并不重要,命名只要切题就好倒是要问这是不是画富春江景。古富阳的县邑目前是杭州市属下的富陽市,正标榜要建设成现代版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城市富春江中穿,将城市一分为二江上已筑了水坝,波平如镜来往的不再是风帆,而是成队的采沙船(乡人说富春江的河沙品质极好)、运货物的铁壳船随着城市的开发,两岸也出现了高楼以富阳市(古富春)曾为黄公朢当年隐居地,往惜舟船往来所经大家也认为画这一带的风景,应无疑虑黄公望画上的题款是“庚寅”,去年2010年也是庚寅年虽然古紟相距660年,游河绕境欣赏富阳景色两岸风景,依然可见当年的风趣摄影镜头下,不高的连绵小山沙渚上成排的丛树,与画中景有其合拍处。

 “无用师卷”题款的年代纪年“庚寅”(西元1350年);而“庚寅”这一年与《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却有巧合之遇画成于“庚寅”,也毁于清顺治七年(1650)的“庚寅”因而离散。去年又是“庚寅”大陆的主事者,呼吁两卷能同时地展览在有心人的奔走协商下,使得紟年6月1日于台北故宫以“山水合璧”展出联辉终于成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周富春山居图高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