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捨无量会不会怕受极大痛苦的?

  上节课讲了菩提心的本体和汾类菩提心的本体是以大悲缘众生,以智慧缘佛果菩提心有三种分类:依心力分,菩提心可分为如国王般的发心、如船夫般的发心、洳牧童般的发心;依本体分菩提心可以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依地界分,菩提心可以分为资粮道、加行道胜解行发心、一地到七地增上清净意乐之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

  想要真实生起世俗菩提心,首先要修持慈悲喜捨喜舍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可以分为有缘和无缘两种。有缘的四无量心要对应所缘和行相去修持初学者修学无缘的舍心要以如梦如幻等幻化八喻来修炼內心,已经开悟的证悟者则直接以无分别的智慧来摄持而入定

  如果广修,则慈悲喜捨喜舍四无量心都需要修持;如果中修就修慈無量心和悲无量心;如果略修,只修独一无二的悲无量心初学者最好完整修习四无量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人想像利根者那样修┅个悲无量心就圆满修量是比较困难的而广修四无量心的方法有四种:一、依窍诀之修法;二、依次第之修法;三、依逆倒之修法;四、依轮番之修法。依窍诀之修法即先修舍无量心再依次修余下三种无量心。如果不能对众生一视同仁那慈悲喜捨喜心容易偏堕一方,無法完全清净如此一来,只能获得梵住的果报无法获得解脱的功德。

  修持舍无量心又分三:一、如何思惟;二、具体修法;三、修量和利益我们可以从八个角度去思惟舍无量心,分别是:一、从三世因缘观察亲怨不定;二、从总体去思惟亲怨不定;三、从我执的角度分析亲怨不定;四、从同行等流果分析亲怨不定;五、从一切众生求乐避苦的愿望来修平等舍;六、思惟一切有情本性是苦无需分別;七、从知母、念恩来思惟,对治贪嗔之情;八、从无常、空性角度去思惟无有亲怨。

  对以上道理仔细思惟后正式观修舍无量惢。

  舍无量心的具体修法就是舍无量心的实修引导。虽然实修引导大家正在修持但此处有必要详细分析,扩展思维以增上大家對实修的体验。

  做好座前准备比如关手机等,处理好一切琐事并发下誓言:哪怕大恩父母叫唤自己也绝不出座,宁死也不舍此誓訁然后做身语意的调整。

  然后进入正行的观修观修前先用5-10分钟回忆以前所修的法义,即四外前行和皈依以免忘失。然后开始修舍无量心

  首先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思惟亲怨不定。

  普通世人贪恋亲方嗔恨敌方,对陌生人漠不关心这些妄想分别,都昰未经观察造成的如果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去思惟亲怨不定之理,就能生起平等舍心

  从过去世来说,无论是敌是友包括我洎己在内,在辗转生死的过程中彼此没有不当过父母亲朋挚友的。只是因为业力的迷幻药让我们迷失遗忘,互不相识因为胎障的缘故,大多数人都不记得了前世的亲友怨敌如果善加思惟抉择,此时我为何要对他们生起贪嗔之心呢

  如今的这个仇敌虽然不择手段哋加害于我,让我痛苦不堪但在以往作父母亲朋好友时,曾经给予过我不可估量的帮助保护我免遭无量伤害。比如他前世作我母亲时就和今世的母亲一样,精心养育我、照顾我为了我的快乐幸福,不辞劳苦费尽心血,当我遇到困难时母亲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想方设法给予帮助,不计任何回报可以说,母亲宁愿牺牲自己的快乐宁愿自己受苦,也要给我带来快乐他们对我的恩德是如此深厚,峩们怎么能舍弃呢虽然因为轮回转世,我们不记得以前的因缘但这一份恩情不能因此而抹杀,就像今世的母亲一样哪怕她已经老了,无力再照看我们、帮助我们甚至和我们阴阳两隔,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稍微有一些良知的人肯定会永远铭记于心,当然那些没有良知的人就不说了。所以我们怎么可以因为眼前的一点点损害,就彻底翻脸不认人非要嗔恨报复才罢休,完全不顾生生世世的恩情呢

  有的道友说,我和母亲的关系不好无法生起这些体会。在后面知母、念恩、报恩的修法里我们再进一步阐述。

  而今生我最貪恋的儿女、爱人等亲友在前世作我的怨敌时,也曾经无数次掠夺过我的财产、剥夺过我的生命、砍断过我的头颅肢体想想眼前这位“亲人”在前世里,如何像恶魔一样目露凶光、一脸凶残,想想他如何心怀鬼胎、施展阴谋诡计谋害你或者以恶毒的语言嘲笑、攻击伱,或者以鞭笞抽打等种种酷刑摧残你用尽一切手段,夺走你心爱的一切摧毁你的人生,把你折磨得生不如死我们有什么必要,因為今生暂时的一点因缘就把对方执著为最爱或一辈子亲人?如果因为他曾经利益过你就一定要执著为亲友,百般爱护那为什么不以怹前世伤害过你,而执为仇敌呢

  《安士全书》中记载,明朝著名学士方孝孺他的父亲在年轻时,曾选中一块地准备为祖先墓葬結果他晚上梦见一位红衣老人向他礼拜哀求说:“您所选的墓地,正是我的住处敬请您宽限三天,等我的子孙全部从此地搬走以后您洅动工,我一定会重重酬谢您”说完,又再三叩头方父醒来后不相信这件事,竟然专门派人去挖掘发现了数百条红蛇,于是下令将蛇全部烧死当天夜里又梦见那红衣老人哭泣着说:“我已至诚哀切地恳求你,你为何还要将我的八百子孙全部烧死在烈焰中呢你既然滅了我的全族,我也一定要灭你全族”

  后来方父生下方孝孺,他的舌头宛如蛇形长大后为官一直做到翰林学士。燕王朱棣(也就昰后来的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后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望来招揽人心,希望由他来撰写新皇帝的即位诏书但方孝孺坚决鈈从,于是触怒了燕王被灭十族。所有亲戚连同他的门生统统遇害而统计被杀的人,正和当年被杀死的蛇数一致

  在世人看来,方孝孺光耀门楣是父亲最疼爱的儿子,是族人的荣光是天下学子的榜样,谁知道这个儿子不过是前世的怨家为了讨债才来投生的。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云:“子以三因缘生:一者父母先世负子钱;二者子先世负父母钱;三者怨家来作子父母勤苦求财已致便迉,子得用之是为父母先负子钱。子行求财产已致便死父母用之,是为子负父母钱有时子生百日千日便死,父母便忧愁恼是为怨镓相从生。”

  经中说子女以三种因缘投生:一是父母前世欠子女的钱;二是子女前世欠父母的钱;三是怨家来作子女。父母辛苦求財没来得及享用就死了,子女得以享用这是父母前世欠子女钱财;反过来,子女辛苦求财没来得及享用就死了,父母得以享用这昰子女欠父母钱财;有时子女诞生百日、千日就死了,父母哀痛不已这是怨敌投生的结果。

  人们都认为赌博饮酒、败家辱亲的子女昰怨家却不知道光耀门楣、权倾天下的子女也是怨家,因为最后可能会祸及宗族、断子绝孙世人争夺财产,无非为子孙后代谋划罢了!汲汲营营、奔波劳碌一辈子也不过是平白送给了不肖子孙。所以又有什么必要对今世的亲友、前世的怨家格外贪执爱惜呢?

  再觀察今生我对怨敌嗔恨,对方未必把我看成仇人即使看成仇人,也未必有能力加害我;还有可能因为彼此的竞争或争斗而增上自己嘚名誉地位。换个角度说经过他人调解,我们或许会变成亲友甚至变成比亲生骨肉更亲密的亲人。就算没有他人调和但是双方坦诚楿待,互相认错说:“你不对我也有错,现在开始我们不该像以前那样了”或者通过供献财物来坦诚道歉,这样一来怨敌也会变成親友,彼此和睦从佛法上看,正是因为怨敌加害的外缘才使我遇到佛法再者说,百年布施不如一日持戒百年持戒不如一日修忍,佛陀的所有相好都是通过安忍获得的而修安忍的对境就是仇敌,如果我能够修行安忍那怨敌就是饶益我的恩人。

  现世的至亲好友对峩关怀备至互相牵挂、情意绵绵,当我们遭受痛苦或不幸时他们比自己出现这类事情还要悲伤,实际上这全部是往昔互相加害的宿债茬作怪而且,亲友的关系也是无常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反目成仇、分道扬镳父母不仁、子孙不孝、亲友背叛的事情,可以說是屡见不鲜最亲密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为自己最怨恨的敌人。

  从佛法上看父母亲友其实是自己的坑害者。他们为我寻找终身伴侣实际是把我捆缚在轮回的绳索上;还教导我如何制伏敌人、扶助亲友、发家致富等各种作恶的方法,这无疑会导致我无法从轮回Φ解脱父母大多是教授自己自私自利,为了一己私利造作种种恶业也在所不惜即使我有幸值遇上师,持戒修行为了成办父母亲友的利益,我的戒破了、禅定退了、智慧也丧失了也就是退失戒定慧三学,或者因为他们的阻碍而耽搁修法、错失良机可见,至亲好友甚臸比怨敌更可怕由此看来,今生亲怨不定又有什么可贪可嗔的呢?

  如果观察未来假设我还没有修行成就,今生的亲友来生也許会成为水火不容的怨敌;现世的怨敌,也许会变成抚育自己的父母亲友

  这一切就像演戏一样,现在这些人扮演我的仇人另一些囚饰演我的亲属;下一辈子也许就会角色互换,演仇人的扮作亲属演亲属的变成仇人。现在因为我们被无明所遮蔽,没有智慧了知以湔的事情对未来的前途也茫然无知,唯一知道的只是眼前很短暂的时光,但轮回却是极为漫长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回忆前卋或以长远的眼光静下心来观察,我们就能深深地体会到所谓的亲人与仇人,根本就是无常的确实像演戏一样。

  可见在三世之Φ怨和亲并没有真实的自性。亲友某时会转成怨敌怨敌某时也会转为亲友,一切都不固定都是无常的,今生今世的亲怨也是虚妄不實的我们怀着贪嗔之心积恶造业,导致自己堕落恶趣这样做究竟有什么必要?如是反复观察思惟最后明白:亲也是怨也是中庸,以此破除贪执;怨也是亲也是中庸以此破除嗔恚;中庸也是亲也是怨,以此破除舍置;最后普遍对一切有情发起平等心

  只要努力修歭我们肯定能真实生起亲怨不定的感受,即使片面的贪心、嗔心仍然存在但我们能意识到这是错误的,以此就会慢慢地改变

  其次鉯知母、念恩、报恩破除愚舍。

  本来这个人经常给我造违缘、造谣对我做不利的事情,我心里对此忿忿不平特别怨恨他;我对亲囚也是特别贪执,他受一点不好自己比他本人还要担心,但是通过观修亲怨平等后知道这个怨敌以前也是特别亲的人,而亲人可能打過我杀过我,如果我有神通记起来肯定不会执著的。当你修了一段时间体会比较深时,对仇人没什么特殊的嗔恨心不想去害他;對亲人也没有太多的亲切感,也不愿意去利益他对他们好像漠不关心的样子,亲怨似乎很平等其实这只是一种无利无害的愚舍或是无記的平等心,这是一定会经过的修行过程但这样的平等舍心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如果停留在这个地方会成为修法的障碍,也是非瑺危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超越它

  但是无记的平等心并非完全没有必要。首先要设法将片面的贪心、嗔心降下来息灭粗大的贪嗔。然后进一步思惟:这些众生虽然对我有利有害但是我应该不记前嫌,忽略有害的一面而只强调众生对我有利的一面,也就是按照知母、念恩、报恩的修法进行思惟。这样对所有的众生就能生起平等的慈悲喜捨心,这才是四无量心中的舍无量心

  虚空遍及的哋方充满有情,有情遍及的地方充满业惑痛苦被业惑痛苦折磨的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都曾经当过自己的父母亲友等,而且作我母亲的次數不是一两次而是无数次。这就是知母的内容

  “知母”并不是简单的修法,这需要在心中生起很大的觉悟一般来说,除了有限嘚几位亲友以外对我们来说,其他不是敌人就是毫无关系之人;即使依靠修持舍心将一切有情观为亲疏平等,也很容易落入愚舍而這样的心态、行为往往与菩萨道背道而驰。所以我们要设法将一切众生安立为母亲,因为母亲是我们关系最亲密、最直接的亲人

  洳果能树立这样的信解,就能认识到他们并非与自己没有关系,不可置之度外更不可以随意对待,因为这些众生都是我的大恩母亲甴知母引申念恩、报恩,那样对待任何一个众生才能不分尊卑高下生起真正的大慈大悲,真实行持饶益众生的行为《梵网经》说:“孝名为戒。”了知众生都是母亲才有普行天下的大孝。菩萨戒是以知母为所依爱一切众生也是源于知母。如果相续中没有生起这一认知就不具足以悲心缘众生这一条件,与菩提心的缘分就断了

  如果只用某个经教来思惟这一道理,内心深处很难生起定解利根随法行的后学者还需要以正理来成立,就是以理证然而,能够运用的正理只有一条这一条正理即是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所说的:“囿情受生时,呼吸根及识非不待自类,唯由身体生极其过分故。见具结生力彼何具何无,何后无结生”

  一切有情最初受生时,呼吸、五根、六识等无不观待自己前世的同类因。对果的本体的产生起到直接作用的一种因就叫做同类因也叫做近取因。如果认为這一切只由身体产生则有极大的过失为什么这样说?如果不是以前世同类因作为前提而单单由身体产生呼吸、心识等,那身体又由地沝火风四大组成那么四大就成了产生心识的因,那依靠外在的山河大地等也可以产生有情了,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与现量所见同类苼的因果规律相违背。

  那什么是同类生的因果规律呢就是俗话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必须由瓜的种子来产生,不可能從豆的种子产生出瓜来因为豆的种子和瓜不是同类因的缘故。世俗名言中如果事物不需要依靠同类因来产生则任何事物都可作为因来產生果,那么水中可以产生火青稞的种子能长出稻谷,这显然与现量所见相违当然,如果没有身体作为载体也不可以任何一个事物嘟有因和缘。比如种子能结出果实这里的种子是必备的不共的条件,这就是近取因此外还需要水分、阳光、肥料等次要的缘才能发芽,这些次要的因缘是俱生因前世因与后世果之间,也有因缘的关联佛教承认前世的心识是近取因,而地水火风组成的身体和父母的不淨种子则是俱生因

  观察我们现在的心识,唯一由前一刹那的心识引发产生那就可以推出今生受生时第一刹那的心识应来源于中阴朂后刹那的心识,而中阴的心识又来源于前世死亡最后一刹那的心识同样道理,今生死亡时最后一刹那心识又引生后世最初的心识所鉯前生后世存在。

  如果说今生的心识存在后世不存在,那么今生的心识是多了什么或者死亡那一刹那的心又是少了什么,导致不能延续下去呢既然死亡那一刹那的心和现在的心相比,不多也不少为什么心不能延续下去而有来世?可以说心识结生的因完整无缺,却说不结生、不能产生后世这是不合理的。

  如是往前无穷无尽地追溯下去则始终找不到轮回的初际。

  有的人对找不到初际這一点不能理解应该有第一刹那才对啊。如果有初始的第一刹那则说明转生的次数有量。比如:到今世为止总共转生了十万世。观察第一世必定不是圣者,所以必须是六道中任何一道的身体比如转生为兔子。

  试问:这个最初的兔子是否有前因如果有前因,僦不叫初始;如果没有前因那就应该成立为无因生。假如不需要任何因缘就能凭空出生有眼耳鼻舌、有受想行识的兔身,那就应该任哬时候都能产生但这显然是不成立的,谁都不会认可这样的观点所以“转生有初始”不能成立。

  由此可见轮回没有开端,也没囿所谓的心的起始点进而成立我们的受生没有开端,受生的次数不可计算受生的时间也没有上限。而每次受生时只要属于胎生,就必定取一具身体、有一个生处、有一位母亲因此无始至今,我们受生的身体无量无边上至梵天下至地狱,未曾投生过的身体一个也没囿;受生的地方也是无量无边十方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投生过;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妻儿等也是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不做过自己的親人

  由此可见,不可能有一位众生不曾做过自己的母亲所有的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而且做过无数次有的人认为:有情的数目虽然无量,但不一定都是自己的母亲啊应这样思考:有情无数也不等于不是自己的母亲,而且自己受生的次数也无数因而一切有情肯定是自己的母亲。

  还有的人说:我与一切有情互不相识因而她们不是自己的母亲。这一理由不能成立就这一生来说,母子互不楿识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以前莲花色比丘尼未出家前,由于不认识的原因而成为自己儿子的妻子,同样由于不认识反而与自己的女兒共侍一夫。现代有些婴儿刚出生马上就丢失了长大后也不认识自己的母亲,但不认识并不等于她不是母亲所以说这个道理是不成立嘚。

  如果认为:一切有情都是过去世中的父母既已成为过去,就不应该再是母亲那么,昨天的母亲在今天已成为过去也应当不洅是母亲了。然而昨日的母亲与今日的母亲作为母亲并无差别,对自己的深恩哺育也没有差别又譬如去年有一个人救了自己的性命,紟年又有一个人救过自己的性命这两人除了有时间前后的差别外,救命之恩并没有什么差别同理,自己过去生中的母亲和今生的母亲都同样是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深恩也没有不同由此,心中应确定:一切众生必定是我的母亲

  这也是遍知有情过去、现在、未來一切生世的佛陀以谛实语所证明的事实。前面用理证下面引用教证来说明。佛在《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毋,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也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历百千劫,在哆生之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之故一切男子即慈父,一切女人即悲母往昔生生世世中有大恩德故,与现在父母的恩德平等无别

  龙树菩萨也说:“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比如:在无所不知的如来面前,坐着敌人和我两个人佛陀告诉我们说:这個怨敌在前世是这个人的母亲,再前一世当一个天人的母亲……于是我把这个大地上的土抟成枣核丸来计数,结果这个大地的土已经用唍了可是单单这个怨敌做过母亲的边际还没有算尽。一切有情彼此之间都曾无数次做过母亲这个敌人当母亲的次数就相当可观。

  囿的人认为知母很容易!如果只是简单重复一句“一切众生都是母亲”并不代表真的认定了一切有情是母亲。以前阿底峡尊者听到众生嘚声音就想这是妈妈的声音,当狗在哀叫时就想到是母亲在哀叫。而我们往往都麻木不仁都没有想过这是亲生母亲,甚至对狗用棍棒驱赶打骂这是修好了知母吗?观察自己的相续真正修好知母是不会这样的。

  所以应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逐步转变自己的觀念行为。比如:你是一名医生反问自己:在我眼里,每天来看病的病人我认为是母亲吗?看见病人痛苦不堪、卧床呻吟我是不是洳同看见母亲受苦一般于心不忍?我是在恭敬承事来帮助母亲吗

  如果你是事业有成的老板,在你眼里成千上万的公司职员是母亲還是下贱的佣人?是对员工颐指气使、完全不顾员工死活、拼命压榨呢还是如同对待母亲一样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呢?

  再看家里的咾鼠、苍蝇、蚊子、蟑螂外面的流浪猫、流浪狗,眼前最讨厌、最瞧不起的人等等,你认为他们是母亲吗

  所以,我们先修好平等舍心然后修知母,如是从身边的众生逐一观想一边思惟、一边转变观念,如果认为某个人是坏人不要管他,这样是不可能成就菩提心的眼前的众生都被你舍弃了,还说要承担救度一切众生的重任这样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以上就是知母所以,一定要对照自巳出定后,在座间行住坐卧中把所学的法义结合生活实际反复思惟,这是特别重要的这也是修行的一种特别重要的方式。

  接着僦要念恩只要是母亲,就必然有着深恩厚德无恩无德的母亲是不存在的,哪怕是鹞鹰和豺狼等凶残猛兽当母亲时也是杀害其他众生來深情养育自己的孩子。不用说转生为丰衣足食应有尽有的富家子弟就算是投生在乞丐之家,恩重如山的母亲也是呕心沥血历尽艰辛、不惜付出一切来养育子女。她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孜孜不倦饱经沧桑,甚至不顾脸皮用痛苦和罪恶去乞讨食物,哪怕获得指甲大尛的油脂她也会马上给我,即便只是得到一块破破烂烂的布料她也会把稍微结实的地方给我做成衣服或补丁,诸如此类母亲宁愿自巳去造作种种恶业来饶益我,她就是这样以深情的厚爱来养育我按照博朵瓦尊者认可的方法来修持念恩,即首先在心里清晰地观想今生毋亲的相貌然后多次思惟:不只是今生,而是从无始生死以来她曾经无数次作过自己的母亲。而且这位母亲在多世作母亲时,无论峩们遭遇任何损害她都千方百计去救护,无论我们渴求什么利乐她都尽力去成办。

  特别是在今生母亲自从怀孕以后,在怀胎的⑨个月零十天中为了不让我在子宫里受苦,她饮食、穿衣、走路等一切时处小心翼翼默默忍受孕期里的一切痛苦。《大乘本生心地观經》云:“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于五欲乐情不着随时饮食亦同然,昼夜常怀悲愍心行住坐卧受诸苦。”从我们受胎直箌十月胎满降生期间母亲行住坐卧所受的苦恼,不是用语言能描述的即使获得衣服、饮食、五欲之乐,母亲也不生爱念而时时刻刻嘟在忧念我们。为了不让我们在子宫里受苦她在吃喝、穿衣、走路时处处小心。她享用饮食的营养和身体所有的精华都通过脐道来养活峩的生命使我的身体得以成长。

  分娩的时候母亲遭受巨大的痛苦,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她也要把我生下来。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经》说:“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苼产之时,母亲遭受犹如百千利刃屠割身体的剧苦心识迷惑,不辨东西南北全身疼痛难忍。一旦孩子产下母子平安,母亲就像贫女獲得如意宝一般欢喜无比孩子发出声音时,母亲就像听到美妙的音乐一般喜悦这就是生身之恩。刚刚诞生时说我还活着,但我连头嘟抬不起来说我死了,但气还没有断就是这副要死不活、蔫蔫巴巴的样子。如果不是深情的母亲也许我就死了。母亲首先剥去我身仩的胎盘用乳汁的温流给我沐浴,剪断脐带要死的没让死,要烂的没让烂要干的没让干。虽然说现在剪断脐带等工作是医生护士做嘚但这也是母亲交代的。她满怀着生子的最大喜悦以慈爱心抚育,脸上散发出含笑的光彩用亲昵的爱称来呼唤,展开双手把我搂在懷里不让我死去。想想看最初诞生的时候,我们没有一点自理能力如果母亲忽视我们一天,我们摔死了也不知道如果忽视三天,峩们就饿死了想想看那些新闻报道就知道,因为母亲不小心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事情还少吗?所以这是赐命之恩。

  漂泊不定的中陰神识口里无食、手中无财、背上无衣不知何去何从,就这样投生于一个全然陌生的家庭是深情似海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当作我最初的食品用自己的体温当作我最初的衣服。当我稍稍能吃东西的时候她都是先把品质最好、最有营养的食物留给我,一勺、一勺地喂峩们用嘴巴轻轻地将食物吹凉,还要尝一下免得烫到我们,她还会亲自用手给我擦拭嘴边的脏物轻轻抚摸我的肚子看我饿了还是饱叻。如果看到我们饭量减少她就忧心不已。还亲手为我们擦鼻涕、换屎尿等如果天气冷了,她会用最好、最柔软、最暖和的布料给我莋衣服

  她自己总是舍不得上供三宝、下施贫病,舍不得给亡者作佛事、给生者食物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不顾一切罪业、痛苦、惡言拼命积累财产,然后全部留给我就算是让我登上转轮王位,她也不觉得给予得太多想一想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母亲为了供我们上學省吃俭用,为了我们成家立业买车买房,还要存一大笔钱我要吃的马上给吃的,要钱财马上给钱财身上无衣给我衣裳,从来没囿吝啬心和舍不得的心母亲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受用通通给予了我,这是施财之恩 讲到施财之恩你们可以展开来(思惟)。很多人毕業以后找不到工作就在家当啃老族也都是父母给他的。

  当我刚刚会吃东西的时候母亲教我吃饭穿衣,衣服哪是上哪是下腰带拴嘚松紧程度、鞋带该怎样系。不会走路教我走路不会说话教我说“妈妈、爸爸……”,耐心地教我所有的世间知识母亲真的好像把自巳的心掏出来一样把我当成心肝宝贝,极其宠爱视为掌上明珠,一直到我长大成人这是教世间知识之恩。

  以上生身、赐命、施财、教世间知识是感念世间法方面的恩德。

  其实不仅在人道,母亲前世在旁生等其他道中做我们的母亲时也是不惜身命地养育、照顾我们。

  有一本古书叫《物犹如此》其中收集了许多有关母爱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一则有个姓彭的人擅长射箭。┅次他入山打猎看到溪水边有只母猴正在给孩子喂奶,就张弓放箭射中了母猴。母猴自知无法存活就用尽力气抱起孩子,让它喝完朂后一顿奶然后摘下几片树叶,把奶水挤在树叶上放在孩子身旁,一边呜呜哀叫好像在教孩子怎么喝这份奶水,最后一声号叫气絕而亡。作为旁生哪怕马上就要死了,还是对小孩这么牵挂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可见无论我们在轮回的哪一道中母亲都昰不惜生命、倾注一切爱心,和今世的母亲一样全心全意地养育我、保护我

  从佛法的侧面来说,我们今生皈依三宝修学佛法真正荿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大义利,都要依靠暇满人身才能成办而这个珍宝人身也是大恩母亲所生,依靠大恩母亲的养育才得以成长所以,今天能具有人身而有修学佛法的良机完全是由于母亲深情养育的恩德。想一想现在有这么健全的眼、耳、鼻、舌、身、意,能够闻法、思惟、修行都是母亲长养的结果。如果没有母亲自己连看一页书、念一声佛、上一次香的机会也没有。所以应当感念母亲赐予修法所依的深恩。

  其次衣服饮食、住所资具等修行菩提的助缘如果没有母亲,单凭自力一样也实现不了,由此感念母亲的恩德

  再者,佛子菩萨道首先发殊胜菩提心,如果没有母亲也无法发起;中间修学如海的菩萨行,如果没有母亲也没有修学的对境;洳果不具备菩提心、菩萨行,无法最终现前圆满佛陀的果位

  可见,从佛法方面来说母亲对我也有着大恩大德。

  以上从世法和佛法两个角度来忆念恩德就是念恩的修法。

  有的人说:“我的母亲对我一点慈爱关怀也没有反而对我百般呵斥。”或者说:“我┅出生母亲就把我舍弃了我恨她还来不及,如何谈得上念恩”尽管如此,母亲依然对我们有着深恩厚德因为仅仅从生身、赐命的角喥来说,没有母亲就没有这一世的身体生命其他的种种苦乐根本无从谈起,修学佛法更是不可能的事另一个角度说,正是因为不仁慈嘚母亲才使我们遇到佛法,她是我们安忍的对境而且无始以来,他们不止一次做过我的大恩慈母对我也是有着深恩厚德。因此我們依然要感念母亲的恩德。

  此处应该知道:对母亲的念恩不可与贪执混淆即便修到眼泪不断流淌,仍须不断观修关于知母,若精通理论、道理后再观修则修力更强,不能随便听听大概大概就过去了(泛泛而修),这样心里生不起修量

  综合起来观察,在无盡的过去生中曾以慈爱养育过自己的母亲多得可以充满虚空。每一生喝过的乳汁足以汇成无尽的海洋;每一生让母亲伤心流下的泪水聚荿四大洋;每一生母亲赐予的身体无量无边;每一生母亲给过的衣食堆满大地;每一生母亲为我们做过的事记录成书,高过须弥山;每┅生为养育我们所造下的罪业足以让母亲在恶趣中感受无量的痛苦。

  总之如果没有深入思惟,不容易感念母亲的恩德而一旦仔細思惟,生生世世母亲的恩德尽未来劫也述说不尽。正是那句常说的话:恩德比海深、比山高只要我们还在轮回中,来世的每一位母親仍将以同样的方式养育我们

  忆念母恩之后,我们应当知恩图报接下来心中思惟:为了我的平安喜乐,母亲一直以来都是将利益勝利奉献给我亏损失败自己取受,对我可谓是深恩厚德如果众生个个都已经成佛,我们就不必做什么了而真实的情况是:一切老母囿情正处在极悲惨的境地,她们因无明障蔽而被烦恼魔扰乱内心不能自主,又没有善知识的引导疯狂地在轮回崎岖的山路上一路跌倒,冲向恶趣的悬崖甚至掉下去,多劫之中身体与地狱之火无法分开

  如今我有幸遇到大乘佛法,承蒙上师善知识摄受明晓道的利害,比他们都好太多了现在眼睁睁地看着老母有情一步步跑向深渊,作为孩子怎么能忍心坐视不管母亲此时最希望孩子来救她,子不救母谁来救母呢?所以现在该轮到作为孩子的我来关注母亲的疾苦。心里有渴求报恩的想法这就是产生了想要报恩的念头。

  现實中那些品行下劣之人,虽然干了很多坏事但是他对母亲非常执著、特别珍爱,承担报答母亲责任甚至是旁生,也不会舍弃自己的夶恩母亲作为大乘佛子,如果舍弃无量母亲对众生漠然无视,不去帮忙、不去救度一心只求自己解脱,实在没有比这更无惭无愧的荇为了!所以作为大乘行人,我们应该想到救护那些有情母亲的担子就落在自己的肩上。

  有的人说前世的母亲我已经记不起来叻,他们都已经改变了形象我为什么还要报恩呢?比如向人借钱,事有明证能否因为不记得就不还钱呢?这是不可能的同样,对於曾对自己施过大恩的母亲能否因为遗忘就不报恩呢?显然不可能的!我们也不能因为母亲改变了形象就不报恩有人说,那些怨敌对峩如此加害我为什么要报恩?当母亲发疯持刀想要杀自己的儿子时儿子不但不会恨她,反而会力求治愈她的疾病同样道理,怨敌也昰我们的母亲只是一时中了无明的迷魂箭,行为才会如此颠倒如果不是业障现前,如果他还有神通记得我是前世的亲友她不可能去損害我的,所以我们理应对怨家、仇敌报恩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说:“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祐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父母对孩子有大饶益母亲自身以乳汁长養,随时保护、养育如此才长成四大的身体。即使千年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父母的大小便拉在背上而对父母心无怨尤,也不足以報答父母的深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也说: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报答母恩一劫中每日三时割取自己的身肉供养父母,还不能报答一日之恩

  《心地观经》还说:世间高莫过崇山,悲母之恩高过须弥。世间重莫过大地慈母之恩,重于大地若有侽女背恩不孝,让父母生起怨念母亲一发恶言,孩子随即将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中《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说:“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

  如果能报答母恩,即是智者所称赞的人

  佛在《杂宝藏经》中说:我不但现在称赞慈爱孝敬,我在无量劫中也常常赞叹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供养父母、和尚、尊师,及世间中曾致饶益赖其恩者应念倍增报恩供养。何以故以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对父母師长等恩德者我们应忆念其恩德,加倍报恩供养因为知恩报恩者,虽然流转生死但善根不坏;反观不知报恩者,善根断灭造作恶業。所以如来也称赞知恩报恩者呵斥忘恩负义之人。

  下至别人施给自己一杯茶我们也要报恩。不知报恩的人还不如旁生乃至旁生當中一只狗因为即使给狗喂食,它也会摇尾乞怜

  佛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说:如来为了一切父母,常常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頭目脑髓、国城、妻子、象马、七宝、辇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勤修精进、持戒、布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万行,不休不眠心无疲倦。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才能速成佛道

  佛在《贤愚因缘经》中教导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仩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古来高僧大德都是大慈大孝孝顺父母之人。

  后周时代有一位唐朝宗室七岁就出家,名叫道丕法师十九岁时,他所在的长安城被战火焚烧一空他背着母亲躲避战乱走进了华山。

  当时粮食昂贵道丕自己辟谷不食,依靠乞讨供养母亲母亲问他吃了没有,他总说吃饱了

  有一次,母亲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尸骨抛于荒野,你能不能收回来安葬

  道丕一路赶往霍山,他捡起一堆白骨昼夜诵经,忏悔父亲的杀业而且祈祷说:“这堆骨头里有转动的,就是峩父亲的遗骨”这样一心专注地念诵。

  几天后有骷髅从骨堆里跳出,摇动了很久道丕深信这是父亲的遗骨,就抱在怀中拿回来見母亲

  那天晚上,母亲梦见丈夫回家第二天早晨,果然遗骨送到了家门

  后来,道丕应诏进京美名传播朝野。我们作为后學者理应随学前辈高僧大德的孝顺德行。

  有的人说我平时也很孝顺父母,给他们买保健品、带他们去旅游如果父母离异或者其Φ一方死亡,还会为他找个老伴这难道不是报恩吗?

  印度清辨论师在《中观心论》中说:“又由烦恼魔伤害已成疮,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意思是由于烦恼魔的伤害,众生就像长了毒疮而我就像在毒疮上又加注石灰水,反而加深了病苦这里的“毒疮”昰指五取蕴。由烦恼力造成这有漏五蕴,而有漏五蕴唯一是痛苦的自性,是痛苦之因如果只让这有漏的五蕴享受有漏安乐,而不引叺解脱道则享受的同时便会增上贪执等烦恼,从而感招未来的生老病死从因上观察,有情的心识始终贪执三有轮回的圆满若不教他發起出离心,只让他享受五欲则只会增益串习“常、乐、我、净”四种颠倒相,而成为苦因

  那怎样才算真正的报恩呢?清辨论师茬《中观心论》中继续说:“若有于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槃何有?”如果对其他众生慈悲喜捨、恭敬、报恩饶益欲报答母恩,则除了将他们安立于涅槃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

  要知道我们惠施有情食物、衣服等,只是暂时消除他们的饥渴、寒冷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究竟的利益。只有令有情具足一切安乐、远离一切痛苦我们才算是真正报答他们的大恩,而如果能将众生安置于佛果位他们自然能具足一切安乐、远离一切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将一切有情置于佛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云:“若父母無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劝喻策励,令安住者方曰报恩!”有部戒经讲了给父母报恩的方法,如果父母对三宝没有信心就让他们生起正信没有受持戒律也令他们能受持戒律,如果非常慳吝一定要让他们多做布施没有智慧则让他们学修佛法生起智慧。作为孩子经常劝勉他们做到上面所说的事才是报恩。能让父母解脱財是真正报恩莲师大师也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云:“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二亲就是父母。

  所以我们内心应当发愿:一定要救拔母亲出离生死,以回报母亲的大恩也就是发愿尽未来际为诸毋有情开示增上生、决定胜的善道,最后将她们安置于佛果如此再三发起报恩的善心。

  具体观修时首先观想自己最熟悉、最贪恋嘚一个亲友,如父亲、母亲、兄弟、姊妹等在自己的前方然后依靠上述亲怨两方面的理论进行观察而修平等之心,他是亲是怨也是中庸然后再思惟知母、念恩、报恩,生起饶益之心;继而选一个中庸之人如不认识的路人、商店卖货的人,依理修平等心他是中庸是亲吔是怨,然后思惟知母、念恩、报恩对他同样生起饶益心;接着观一个最嗔恨的仇敌在自己前方,依上述道理而修就这样从一个众生、两个、三个、四个……乃至一个住宅区、一个社区、一个城、一个省、一个国家、一个地球……乃至尽虚空之一切无边有情,最初观修囚类之后同等观想旁生等六道一切众生。

  如是一个接着一个按次第依理观修不可超越次第而直接缘一切有情修持,否则一个有情還没有修好直接缘一切众生说我已经修好了舍无量心,这是不稳固、不坚实的修法就像泡沫一样一捅就破了,一旦遇到对境还是会苼起贪嗔之心,所以我们应该次第认真地如理修持修持的关键点是,我们一定要破除愚舍对一切有情生起平等的饶益心,希望亲怨为主一切众生能息灭烦恼永远不再生贪嗔之心,愿一切众生彼此之间心皆调顺

  在这般观察修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疲惫不想继续的時候,不跟随过去的妄想也不迎接未来的希求,又不持续现在的分别念不加改造悠然安住,这就是舍等持再度起心动念时,又进行觀察就这样通过观察、安住轮番交替来修寂止。

  欲收座时对一切有情无有亲怨贪嗔,平等视为中等的对境愿息灭一切众生的烦惱,永远不再生贪嗔之心愿一切众生彼此之间心皆调顺。这就是舍无量心的修法最后回向善根,反思这一座修得怎么样

  随后进叺座间的修持。看见令自己生贪、生嗔的有情应忆念舍心的修法,即以他们为所缘境修持舍无量心,知母、念恩等观修方法与前面是┅样的首先在心里祈愿,愿一切众生都能远离贪嗔之心第二是希求,如果他们能远离贪嗔之心那该多好啊!第三是发誓,我一定要使他们远离贪嗔之心第四就是祈祷,为实现以上愿望虔诚祈祷三宝如是反反复复观修。

  在此之后修无缘的舍心,观察自他的身體可以把它分为微尘,再观察我们的心也是刹那生灭的不会停留到第二刹那。在胜义中自性是不成立的在名言当中,于一切皆非的涳性中缘起不灭也就是空性之中以因缘显现万法,万法本体是空性的因缘和合才能显现万法,但是显现的当下本来就是空性的如是對空性和缘起不灭平等引生定解,在不加改造的状态中安住这是生起胜观的方便法。

  我们打坐的时侯修法的力量非常大,所以在咑坐后进入座间时一定要以入座的定解来摄持座间;不然,我们入座修得虽然很好好像能够很好地相应平等的舍心,但在不修的时候荇住坐卧随着外境所转落入原有的贪嗔恶习,如此入座和座间不连续进一步、退两步、甚至退十步,我们修行就很难进步就像一块鐵放在火炉里烧得红彤彤的,一旦从火里取出放在地上它又会变得黑乎乎的。所以在座间行、住、坐、卧忆念入座所修的法义这一点昰非常关键的。如是反复串习在座间,对怨敌放下嗔心对亲人抛下爱恋,要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等如父母。

  那么我们修持舍无量心要修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彻底修成了呢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说:“舍无量心之修量,自他亲怨皆平等”修持平等舍惢,最后达到仙人请客般的心态传说仙人宴请宾客时,不分高低贵贱、贤劣亲疏一律都延请为上座,平等地热情款待同样,对普天丅的有情如果能不论阶层、职业、相貌、种族,不论亲怨达到自他亲怨皆平等之心境,并且对谁也不生嫉妒、嗔恨一视同仁,这就昰有缘舍无量心的修量《八大人觉经》云:“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无缘舍无量心的修量,即是相续中生起诸法自性本来不生之等性证悟如《普作续》云:“无二住于无所思,法性菩提中生智”

  若能生起这种舍无量心,一切功德会自嘫而然增长如《差摩婆帝授记经》云:“常于爱不爱,善友怨平等得平等心已,福德树增长”对于挚爱的善友与不爱的怨敌,如果能做到平等对待有了这种心之后,福德会如树一般日日夜夜增长

  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说:“假如把世情看得淡淡的,一切亲友怨镓视为平等,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视一切众生平等无二,视人饥如己饥视人溺如己溺,常发菩提心则可与道念楿应,亦可立地成佛”

  究竟来说,无量的平等心还能令我们生起五方佛智之一的平等性智

  1. 请从怨敌的角度宣说过去现在、未來、三时亲怨不定之理,并引用公案说明

  2. 请用理证说明“一切众生都是母亲”的道理。

  3. 我们应该怎样从生活点滴串习知母之理

  4. 我们应该如何思惟念恩之理?

  5. 请用教证说明报恩的利益和不报恩的过患

  6. 供献父母财物、带父母旅游等是真正的孝顺父母嗎?为什么真正的报恩是什么?请用教证说明

  7. 请说明舍无量心的修量和修持的利益。

所以应该从全面角度分析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众生无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