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脉冲探测器属探测器哪种牌子好用有效果!知道的玩家请告如一下谢了!

工信部关注变压器能效电力设備等相关产业链或将受益,节能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始终把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作为长期坚持嘚政策方向,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变压器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广泛应用,也是重点通用用能设备降低变压器电能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意义重大。下一步要突出政策标准引导,加强高效变压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促进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进一步提升变压器能效水平

青海高压断路器检测分析装置AD-G-IV作用

(2)磁通势抵消法。试验时除被绕组加电流外非被测绕组中也通电流,使两者产生的磁通势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达到相互抵消,使铁芯中磁通趋近与零绕组中的电感量降到小值达到缩短测试时间和目的。如对一台120MVA/220kV三楿五柱式变压器采用消磁法和恒流法测量高、中、低压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3min达到稳定。比单用恒流法缩短充电时间10倍以上3.新的测试仪器特点现场目前使用的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测试仪品种比较多,但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快速测量一般的高压开关东特性测试仪都配有两種传感器,旋转传感器和直线传感器本文来对此分别进行介绍。一、旋转传感器:通用式传感器适用于传感器作直线运动时的测速有些开关,尤其是进口和合资开关直线传动部分被封闭在开关本体里面,通用传感器找不到安装地点开关厂家出厂做速度试验时,在开關分合指示器或旋转轴上做试验此种情况选用旋转传感器。

500kV变压器围屏树枝状放电故障的分析由于电压等级的提高、输电距离的增长鉯及输电线波阻抗和传播常数的变化、变电容量的加大,使500kV变电站的运行较之于330kV及以下变电站的运行在技术难度上有显著的增加由于运荇经验不足,潜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作为地区的枢纽变电站500kV变电站承担着保证地区电网安全的重要任务,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夲文主要对500kV变压器常见的围屏树枝状放电故障进行了研究。

变压器存在的故障无论是热性的或是电性的,也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嘟是引发变压器事故的隐患,变压器故障的种类很多一般来说,常见的故障主要可按不同标准分类(1)磁路中的故障。即在铁芯及夹件中的故障其中多的是铁芯多点接地故障。

(2)绕组故障包括线段、纵绝缘和引线中的故障,如绝缘击穿、断线和绕组匝、层间短路忣绕组变形等

(3)绝缘系统中的故障。即在绝缘油和主绝缘中的故障如绝缘油异常、绝缘系统受潮、相间短路、围屏树枝放电等。

(4)结构件和组件故障如内部装配金具和分接开关、套管、冷却器等组件引起的故障。

变压器外部故障主要是变压器油箱及其附近焊接不良、密封不良造成渗漏油故障,冷却系统包括油泵、风扇、控制设备等的故障;分接开关传动装置及其控制设备的故障;其他附件如套管、储油柜、测温元件、净油器、吸湿器等的故障外部故障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展成为变压器内部故障

青海高压断路器检测分析装置AD-G-IV作用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还有一些强大的附加功能,超大容量的存储器可以存储2000组数据,再也不用担心数据掉电而丢失了另外还具备完善的数据查询,浏览打印,清空等功能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是一款单机一体化的测试设备,设备软件的升级也是根据厂家软件的升级一起免费升级互感器综合测试仪PT和CT试验有什么不同电力工作者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对电力互感器进行检测因此需要用到互感器综匼测试仪,在使用该设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PT和CT测试,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两个测试之间都有什么不同(2)绕组故障。包括线段、纵绝緣和引线中的故障如绝缘击穿、断线和绕组匝、层间短路及绕组变形等。(3)绝缘系统中的故障即在绝缘油和主绝缘中的故障,如绝緣油异常、绝缘系统受潮、相间短路、围屏树枝放电等(4)结构件和组件故障。如内部装配金具和分接开关、套管、冷却器等组件引起嘚故障变压器外部故障主要是变压器油箱及其附近焊接不良、密封不良,造成渗漏油故障冷却系统包括油泵、风扇、控制设备等的故障;分接开关传动装置及其控制设备的故障;其他附件如套管、储油柜、测温元件、净油器、吸湿器等的故障。

500kV变压器围屏树枝状放电故障1 故障形成的基本过程

变压器绝缘是介电系数不同的绝缘油、绝缘纸和纸板串联的组合绝缘。按照绝缘设计必须把这些绝缘材料的厚喥分配得合理,否则它们将遭受到极大的电应力在工作电压下,通常是绝缘油承受较大场强

因为绝缘纸板及绝缘油的介电系数分别约為5.1和2.2,施于这两种串联绝缘材料上的总电压按同样厚度的每种材料所承担的电压是与各自的介电系数成反比例分配的即绝缘油中场强是絕缘纸的2.5倍。由于绝缘油电气强度通常只有油浸纸绝缘的1/3-1/4所以在油纸组合绝缘中总是首先在油隙中发生局部放电;若绝缘受潮或含有气泡,则这种局部放电的起始电压将更低

青海高压断路器检测分析装置AD-G-IV作用

例如,有的变压器的铭牌上注明“Y-△”符号表示这台三相变壓器的一次线圈是星形接线,二次线圈是三角形接线三相变压器的电压分为相电压和线电压两种。变压器采用三角形接线时线电压与楿电压相等;采用星形接线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1.732倍每个接线端与中性点端之间的电压就是相电压。使用时不要搞错二、双卷、三卷囷单卷变压器装有高压和低压两种线圈的变压器叫做双卷变压器。例如变压器的铭牌上写着35千伏/10千伏,表示这是一台双卷变压器它的高压线圈是35千伏,低压线圈是10千伏;接到35千伏的电源上可以得到10千伏的电压直接接线直接接线是用专用电缆将被测试品与本机测试线接線柱牢固相连,同时把地线接好助磁法接线助磁法接线适用于Y(N)-d-11联接组别,常见接线方法有:测量低压Rac的接线方法、测量低压Rba的接线方法、测量低压Rcb的接线方法2.选择电流。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上会显示大电流值50A,通过选择键为被试品选择预置电流选择范围为:5A、10A、20A、50A。

由于线段间的长垫块和撑条等绝缘结构存在棱角使绝缘棱角处电场畸变,加之围屏与绕组内侧存在突出部分S弯换位和线匝凹凸鈈平以及纸板变形的弯曲部分等原因,使局部油道变窄这样既可能导致局部过热,亦可以加剧电场畸变场强升高。

因此将会引起在導线棱角处绝缘表面的油隙首先发生放电,接着发展到围屏纸板上或引起第二个油隙相继放电。当夹层不洁内部滑闪放电就更容易发苼,终在其放电通道上形成树枝状的炭化沟道

2 故障形成的内部原因

干燥的油隙和纸板围屏绝缘结构的抗电强度是很高的,油浸绝缘纸板受潮后其抗电强度大为降低。变压器运行经验证明在变压器油泵和导管以及各结合面密封均良好的情况下,只有C相侧的安全气道和吸濕器是潮气入侵的主要途径

当潮气从这一途径进入油箱内部后,在温度降低时油中的湿气会凝成游离水,从而沉积于箱底这也就是茬安全气道对应的油箱底部常常可见到较多锈迹的缘由。

在强油循环系统中当负荷大,油泵和冷却器全部投入时AB相间和BC相间将各自进荇油循环。由于对应于安全气道的C相进潮所以BC相间是湿油循环,加速了该循环途径上的垫块和围屏纸板的受潮因此,在BC相间油和纸板的抗电性能降低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树枝状放电多发生在BC相间的主要原因

气体将使放电起始场强大大降低,特别是当变压器含气量高且有潮气侵入时,因为围屏纸板表面附着含湿气泡或者纸板夹层鼓包、分层而存在含湿空穴时,将更易导致形成树枝状放电现象

3 故障形成的外部原因

(1)相间绝缘薄弱且布局欠合理

在变压器长时间运行中,相间和相对地的平均工作场强是有一定差异的通常相间平均工作场强高于相对地的。在变压器设计时若把相间与相对地的绝缘取相同水平,则从结构上相间绝缘水平就较低在运行中,若有一楿遭受过电压作用则相间结构的绝缘水平就更低,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绕组首端支出的长垫块位置和形状不合理

在发生围屏树枝状放电故障的变压器中,在绕组首端和上、下分接断口处采用矩形垫块来支撑围屏纸板。该长垫块前沿的两个尖角顶住围屏纸板的两点受围屏紧固时的机械损伤和高电场的作用而导致接触处易烧伤,而且往往在长垫块的表面或夹层内形成树枝状放电痕迹

对有载分接开关滲油进行检修,修剪前DGA检测C2H2为1.2UL/L修后当施加1.3倍额定电压测量中压侧局部放电时,加压4min内部有由小变大的丝丝声,试验用发电机电流剧增A相绕组的介质损耗比其他两相增大1倍以上。

吊罩发现高压绕组上端部在低压出线左侧纸板和撑条上有树枝放电炭道吊出高压绕组发现其内侧1-47段间导线上有11个击穿点;对应其故障点的3mm纸板都有不同程度的击穿点和树枝放电炭道;纸板绷带多处有放电点,9根油道撑条亦有放電痕迹中压绕组第5段垫块边缘有一击穿点。

制造工艺不良撑条边沿毛糙,未倒圆角绝缘件上和角环内有金属粉末和杂质。损坏严重嘚3mm纸板含水量为1.98%导致故障的主要原因为工艺粗糙、绝缘不洁和受潮以及油中气泡等,使纸板发生树枝状放电并引发由高压绕组端部区域向中压发展。

高压绕组经国内制造厂仔细修补继续使用,更换全部高、中压间纸板器身整体进行了热油冲洗和涡流真空干燥。检修後经升压和局部放电试验合格后投入运行

围屏树枝状放电故障是500kV变压器运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之一,其具有影响范围广、危险性大嘚特点因此,在500kV变压器运行中值班人员应重点关注相关指标的变化,熟悉故障处理流程以保证500kV变压器的可靠运行。

电子变压器分接開关试验之绝缘试验的试验性质介绍电力变压器短路故障分析,本文论述了变压器出口短路故障的影响与危害分析了变压器短路电流引起的故障成因,提出强化电力变压器监造和验收的措施、以及提高电力变压器运行管理水平、采取技术改进和降低短路事故的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

变压器正常运行中由于受出口短路故障的影响遭受损坏的情况及后果较为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一些地区110kV及鉯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遭受短路故障电流冲击直接导致损坏的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50%以上,与前几年统计相比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这類故障的案例很多,特别是变压器低压出口短路形成的故障危害更大一般要更换线圈,严重时可能要更换全部线圈从而造成十分严重嘚后果和损失,因此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变压器出口短路故障案例

近期某变电站发生的一起SFSZ10-kV变压器出口短路事故,由于该变压器遭受出口短路电流强大冲击力的影响致使低压线圈受到的强烈的机械振动力而形成匝间短路,造成变压器损毁事故的发生

该变压器刚絀厂运行仅40余天,故障前运行方式为220kV双母单分段接线出线7条;110kV为双母接线并列运行,出线6条;35kV为单母四分段分列运行。该主变带35kVⅣ母運行出线分别为29341线、29345线,均为高耗能负荷采用避峰运行方式,运行时正常负荷为30MW

保护动作情况。故障开始发生在变压器区外低压侧A、B相间约15ms后转为三相短路故障;I套保护启动后约80ms,低压侧区外故障被切除;启动后186msC相差流达到1.21A,差动保护动作

短路故障产生低压线圈轴向电动力,致使该台变压器低压线圈上端压紧结构破坏由于遭受机械冲击力的影响,致使变压器低压线圈发生匝间短路而损毁通過对故障录波图分析,此次低压短路电流值低于技术协议要求说明该台变压器低压线圈未能承受住此次短路电流电动力的冲击,变压器淛造设计的抗短路能力没有满足要求

a、c相发生匝间短路而损坏。故障后实测未损坏的低压b相线圈存在约20mm未压实的间隙;实测低压三相未損坏的3/4线圈高度得到数据为:a相1226mm,b相1225 mmc相1220 mm。由此判断三相低压线圈均存在未压实的情况轴向高度尺寸控制工艺存在缺陷。压紧结构、壓板强度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该变压器短路强度设计2s内低压绕组的短路电流耐受值为48.54kA;而此次外部短路冲击的短路电流为20kA,持续时间约80ms变压器实际承受的短路电流远未达到该变压器承诺的技术指标。在故障电流远未达到设计值的情况下发生损坏 因此,确认变压器存在嚴重的设计、制造缺陷

对于变压器的热稳定及动稳定,在给定的条件下仍以设计计算值为检验的依据,但计算值与实际值误差如何尚缺乏研究与分析,一般情况下是以设计值大于变压器实际承受能力为准目前逐步开展的变压器突发短路试验,为检验设计、工艺水平提供重要的依据

青海高压断路器检测分析装置AD-G-IV作用

(2)三相变压器有中点引出线时,应测量各相线圈的电阻;无中性点引出时可以测量线电阻。(3)测量必须在线圈温度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要求线圈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差不超过3摄氏度在温度稳定的情况下,一般可用上层油温作为线圈温度试验时应做好记录。(4)测量时非被试线圈均应开路不能短接在测量低压线圈时,电源开、合瞬间高电压线圈会感苼较高的电压应注意人身安全。(5)由于变压器的电感较大电流稳定所需的时间较长,为了测量准确必须等待稳定后再读数,必须時应采取措施缩短稳定时间单位为V。相变压器中额定电压指的是线电压。SN为变压器额定容量,单位为VA、kVA、MVA,N为变压器的视在功率通常把變压器一、二次侧的额定容量设计为。I1N为正常运行时一次侧变压器额定电流I2N为一次侧变压器额定电流。单位为A250KVA有效使用功率等于百分の八十,250KVA等于200KW变压器二次侧电流=变压器额定容量*1.44例如:100KVA变压器二次侧电流I=100*1.44=144(A)各种容量变压器高低压侧额定电流的数据(包括20、30、50、80、100、160、200、250、315、400KVA等)变压器容量20、30、50、80、100、160、200、250、315、400KVA高压侧电流1.15、1.73、2.88、4.62、5.77、9.23、11.2、14.43、18.2、22.4低压侧电流28.9、43.2、72、115.2、144、230.4、288、360、453.6、576已知变压器容量求其各电壓等级侧额定电流口诀a:容量除以电压值,其商乘六除以十

变压器低压侧发生短路时,所承受的短路电流大而低压线圈的结构一般采鼡圆筒式或螺旋式多股导线并绕,为了提高线圈的动稳定能力线圈内多采用绝缘纸筒支撑,但有些厂家仅考虑变压器的散热能力对于其动稳定,则只要计算值能够满足要求便将支撑取消,于是当变压器遭受出口短路时由于动稳定能力不足,而使线圈变形甚至损坏

低压线圈短路电流的轴向电动力,产生线圈上弹的冲击力造成变压器低压线圈上端压紧结构破坏,线圈变形冲散致使变压器损毁。

2.变壓器线圈变形原因分析

通过变压器返厂解体检查分析 发现:

1)检查油箱内时发现2根断裂的绝缘螺杆,为低压线圈下部出线夹持处的螺栓掉落

2)C、A相压板及副压板开裂损坏严重;B相压板开裂,副压板发生弯曲变形

3)C、A相压板及副压板开裂损坏严重,C相压板内径侧大面积开裂層压纸板层间裂开;B相压板靠近低压出线区约1/3圆周有层压纸板的层间开裂,副压板发生弯曲变形

4) c、a相低压线圈上部11饼向上窜动,轴向损壞严重;b相低压线圈没有发生损坏但是b相低压线圈高度比高、中线圈低20mm。

5) 三相低压线圈没有发生幅向变形

6) 三相中压、高压、调压线圈沒有损坏。

分析认为致使该变压器发生短路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高低压线圈高度不一致、线圈机械强度不够、承受正常容许的短路电流冲擊能力和外部机械冲击能力差。由于该变压器低压线圈端部低于压紧端圈空隙位置产生短路后的弹性冲击力致使压紧端圈破损,变压器線圈损毁

1)加强对变压器设备从选型、订货、监造、验收到投运的全过程管理明确变压器专责人员及其职责。

2)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应强化质量控制措施明确监造和验收职责,按变压器驻厂监造见证规范要求进行监造监造验收工作结束后,要求监造人员在规定时間内提交监造总结并作为变压器原始资料存档。

3)制造厂生产变压器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和附件必须符合订货合同中技术协议的要求的笁厂检验报告和生产厂家出厂试验报告;工厂试验时应将供货的套管安装在变压器上进行试验;所有附件在出厂时均应按实际使用方式整體预装。

4)安装、试验阶段投产时不遗留同类型问题,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压紧结构、压板强度等。同时按有关规定向制造厂索取莋过突发短路试验变压器的试验报告和抗短路能力动态计算报告;在设计联络会前,应取得所订购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计算报告

5)大型變压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按规范安装具有时标且有合适量程的三维冲击记录仪,到达安装现场后制造厂、运输部门和用户三方人员应共哃验收,记录数据和押运记录应留档

6)加强变压器运行管理。严格执行交接试验规程对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在出厂和投产前应做低電压短路阻抗测试或用频响法测试线圈变形以留原始记录。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和120MVA及以上容量的变压器在新安装时必须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在大修后,也必须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同时,加强变压器油色谱分析和变压器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努力提高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的能力。

变压器接地电阻柜与消弧线圈区别

变压器接地电阻柜作用: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中性點直接接地、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谐振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这四种方式连接于变压器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一种限鋶电气保护设备,在电网正常运行时不工作当电网线路出现故障时,变压器中性点电压将产生偏移如果变压器中性点接有接地电阻装置,它可以将配电网中中性点强制接地并限制其故障电流,使继电保护设备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检测实现跳闸和备用切换,避免配电网囷电气设备遭到破坏中性点不接地的情况下。

中性点接地方式一般为不接地直接接地和通过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哋就是在电网中性点与地之间串联接入某一电阻器适当选择所接电阻器的阻值,不仅可以泄放单相接地电弧后半波的能量从而减少电弧重燃的可能性,抑制电网过电压的辐值还可以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以作用于跳闸,从而有效保护系统正常运行

消弧线圈是一種带铁芯的电感线圈。它接于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构成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消弧线圈中无电流通过。洏当电网受到雷击或发生单相电弧性接地时中性点电位将上升到相电压,这时流经消弧线圈的电感性电流与单相接地的电容性故障电流楿互抵消使故障电流得到补偿,补偿后的残余电流变得很小不足以维持电弧,从而自行熄灭这样,就可使接地迅速而不致引起过电壓

电网安装消弧线圈后,发生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产生电感电流该电感电流补偿因单相接地而形成的电容电流,使得接地电流减小哃时使得故障相恢复电压速度减小,治理电容电流过大所造成的危害同时由于消弧线圈的嵌位作用,它可以有效的防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嘚产生消弧线圈补偿效果越好,对电网的安全保护作用越大所以需要跟踪电容电流变化自动调谐的消弧线圈。

变压器的种类有几种┅、单相变压器和三相变压器

简单地讲,用于单相交流电的变压器叫做单相变压器用于三相交流电的变压器叫做三相变压器。从外形上看有两个高压瓷套管、两个或四个低压瓷套管的是单相变压器;有三个高压瓷套管、三个低压瓷套管(有的旁边还有个矮些的瓷套管)嘚是三相变压器。它们内部线圈的接法也不同单相变压器只有一组高、低压线圈,它的高压线圈有两个接线端子;低压线圈大多有4个接線端子把它们串联或并联,可以得到两种电压例如,有的小型配电变压器低压线圈串联使用可以得到220伏电压,并联使用可以得到110伏電压

三相变压器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通常都是由三组线圈在变压器内部连接起来以后,通过瓷套管引到油箱外面这三组线圈有不同嘚连接法。一种连接法叫做星形接线符号是Y。就是把每组线圈的一端各自引出一个端子(共三个端子)另一端都连接在一起,叫做中性点(或中点)通过一个矮一些的瓷套管引到油箱外面,叫做中性点端子(有的变压器外面没有中性点端子)另一种连接法叫做三角形接线,符号是△就是把每组线圈的一端都与另一组线圈的一端连接起来,好象是一个三角形再从每个连接点引出一个接线端子。

三楿变压器的一次和二次线圈可以按照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接线方式例如,有的变压器的铭牌上注明“Y-△”符号表示这台三相变压器的一佽线圈是星形接线,二次线圈是三角形接线三相变压器的电压分为相电压和线电压两种。变压器采用三角形接线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相等;采用星形接线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1.732倍每个接线端与中性点端之间的电压就是相电压。使用时不要搞错

二、双卷、三卷和单卷变壓器

装有高压和低压两种线圈的变压器叫做双卷变压器。例如变压器的铭牌上写着35千伏/10千伏,表示这是一台双卷变压器它的高压线圈昰35千伏,低压线圈是10千伏;接到35千伏的电源上可以得到10千伏的电压

有的变压器装有高压、中压和低压三种线圈,叫做三卷变压器例如,变压器的铭牌上写着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表示这是一台三卷变压器,它的高压线圈是110千伏中压线圈是35千伏,低压线圈是10千伏接到110千伏电源上,可以得到35千伏和10千伏两种电压

还有少数专用变压器,有一个高压和两个相同的低压线圈也叫做三卷变压器;有的有一个高压和彡个低压线圈,叫做四卷变压器有的变压器的高压线圈引出两个接线端子,而从这个线圈的半腰抽出一个接头引出一个接线端子,把┅部分一次线圈当做二次线圈用它实际上只有一个线圈,所以叫做单卷变压器也叫做自耦变压器。这种变压器使用的材料少造价低,在某些场合使用时比较经济但是,由于它的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是直接相通的需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所以使用的场合受到一定嘚限制。

变压器是变换电压(和电流)的设备把电压升高的变压器叫做升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低的变压器叫做降压变压器它们都是根據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在一个铁环上用有绝缘包皮的导线绕上两个互不接触的线圈,一个线圈的两端接在一块灵敏的电压表上另一個线圈的两端与电池忽通忽断时,就会看到电压表的指针摆动虽然这两个线圈没有直接的联系,却好象是电从一个线圈传给了另一个线圈一样这就是法拉第早在1831年做过的电磁感应试验。

如果一个线圈接到交流电源上另一个线圈也会感应生电。因为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嘟是不断地交替变换产生交变磁场,等于有一块磁铁在另一个线圈中进进出出地运动使线圈不断地感应生电。

用于电力的变压器叫做電力变压器电力变压器的构造主要有线圈、铁芯、油箱、变压器油、散热冷却装置、油枕和瓷套管等部分。电力变压器的线圈是用包有紙或棉纱绝缘的铜线或铝线绕成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都套在用薄硅钢片叠成的铁芯上,一起装在油箱里线圈的两端各自通过瓷套管引到油箱外面。变压器工作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电能损耗叫做铜损,磁力线通过铁芯时产生的电能损耗叫做铁损这两种损耗转化成熱能,使变压器发热如果不设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变压器的温度就会越来越高把变压器烧坏。因此变压器必须有散热的装置。

变压器油箱里装的油叫做变压器油,它有很高的绝缘性能和良好的流动性它在变压器里,一方面使线圈绝缘不受潮一方面在线圈和铁芯の间循环流动,把热量带出来散发出去小型电力变压器的油箱多采用波浪形外壳或加装散热管,使受热的变压器油能自然散热冷却这種变压器叫做油浸自冷式变压器。大型变压器的油箱上装有用许多钢管制成的散热器在散热器中间装有电风扇,使散热器里面的变压器油能很快冷却这种变压器叫做油浸风冷式变压器。

有的大型变压器用油泵把受热的变压器油从油箱里抽出来,送到冷油器里用水冷却降温后再送回油箱里循环使用,叫做强迫油循环水冷式变压器这种变压器的体积小,造价低现在使用它的越来越多。变压器油箱上媔有一个横放着的与油箱连通的圆桶叫做油枕(也叫做油膨胀器),里面装有半桶油

变压器工作时温度有变化,变压器油也因温度不哃而体积膨胀或收缩;放在露天的变压器由于昼夜气温不同,油的体积也随之变化有了油枕,油膨胀时可以从油箱进入油枕;油收缩時油枕里的油回到油箱,这样可以保护油箱不至于因油的体积变化而损坏变压器油箱上面竖立着几支高低不等的瓷套管,是变压器线圈的外部接线端子低电压使用的瓷套管矮小,高电压使用的瓷套管高大电压越高瓷套管也越高大。

变压器噪音如何整治变压器是常见嘚低频噪声设备在正产运行中,变压设备会产生振动这就导致了低频噪声的产生。所以对变压器降噪主要手段就是保证变压器主体設备的振动控制。以此来解决变压器的低频噪声问题下面就来看看变压器噪音如何整治。

1.首先是针对变压器主体设备进行减振处理通瑺做法是在变压器下面安装高效减振器,降低变压器振动的传递率从而降低低频噪声向建筑结构传播。

2.其次是针对变压器中的联排减振處理通常的刚性连接都会加大振动的传播,所以推荐使用软性连接、弹性连接降低振动的传递效应。

3.变压器是有接地设备的变压器嘚振动会通过接地线传递到建筑结构上面,所以尽量避免使用刚性接地片使用软性的接地连接,减少变压器振动的传播

4.改变母线桥架與变压器之间的硬连接,在桥架处做减振处理

5.从源头解决了变压器的低频噪声,还要从传播途径做隔音提高降噪效果。通常做法就是莋变压器机房隔音装修提高机房本身的隔音能力,一般是使用吸隔音材料铺设在墙壁上根据要求选择材料

通过对变压器机房内个设备嘚振动控制,大幅度降低了振动的产生和传播很明显的降低了附近低频噪声影响。还可以对机房进行隔音装修来提高整体的降噪效果保证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变压器噪音治理方案一、变压器的噪声构成分析:

变压器的电磁噪声属于机械性噪声它是交变磁场对铁芯及線圈产生周期变作用力引起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铁芯(矽钢板)线圈向外辐射噪声其主频取决于交流电频率,但是由于通电变压器内导線、铁芯内部的涡流作用下,其辐射出来的噪声远比单一频率震动产生的噪声复杂多了

通常噪声的传播途径分为两类:

1、是噪声通过空氣的传播扩散,在传播扩散过程中不断衰减能量密度不断降低。

2、是噪声通过固体的传播扩散在梁柱及楼板结构中传播扩散,能量密喥也有所降低但不大。因此噪声会传得更远在受影响的房间内,由于噪音是从楼板、墙体等建筑结构向房间辐射的因此即使关闭门窗也不会使房间噪音降低。

一般降噪的途径分为主动降噪与被动降噪两种途径

1、 主动式的降噪:通过改变变压器的结构降低变压器的固有噪音在目前非变压器的制造商是不可行的。

2、 因此被动降噪就成了变压器降噪的途径被动降噪就是通过减弱,隔断噪音的传播途径而達到降噪的效果因此根据噪声的传播途径分为空气声隔断和固体声隔断两个部分。

四、变压器噪声的治理方案

1、变压器噪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隔断:

变压器隔声罩是专门针对电力变压器噪音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是电力变压器噪声在空气传播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是較节省费用的方案

变压器隔声罩使用多层受约束板隔声技术大幅降低变压器噪声通过空气向外辐射的噪音;同时我们从实际出发在隔声罩仩安装了变压器散热用的风机,为解决变压器噪音通过散热通风口向外传播设计研究了变压器隔声罩消声器,成功地实现了消声器的工程化通过实验分析,消声器的理论数值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消声器设计在保证变压器通风散热的前提下,终实现了预期的消聲效果使整个变压器隔声罩研制获得成功,有效地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低成本地解决了变压器的扰民问题。同时电磁辐射也得到了有效嘚屏蔽从此人们不再受变压器的噪音问题和电磁辐射问题的困扰。

当变压器安装在地下室或密闭的房间内由于一般建筑的围护结构的隔声量都大于50db,基本可满足变压器噪音通过空气向外扩散的隔声要求。

2、变压器噪音在结构中传播(固体传声)的隔断:

a.变压器噪音在结构中传播路径分析:

①变压器噪音通过底部基础向大楼的屋架结构传播;

②变压器噪音通过高、低压连接电缆、母线及其支吊架向大楼的屋架

①使鼡既隔声也隔振的多层复合隔声减振垫是目前上非常有效的解决结构传声的隔声产品。有效阻隔通过固体传播的结构噪声达98%.以上(祥见複合隔声减振垫简介)

②使用电缆及母线软接,有效减弱变压器噪音通过高、低压连接电缆、母线向大楼的屋架结构传播;

③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变压器高压端加装软接头会受到限制因此悬浮式的电缆支吊架也是解决变压器噪音在高压端的固体传播的有效途径。

常用变压器载流對照表变压器选型计算电工必备手册变压器额定电流计算变压器额定电流 I1N/I2N,单位为A、kA是变压器正常运行时所能承担的电流,在三相变压器Φ均代表线电流变压器额定电流计算公式对单相变压器:I1N = SN / U1NI2N = SN / U2N对三相变压器:I1N=SN/[sqrt(3)U1N]I2N=SN/[sqrt(3)U2N]U1N为正常运行时一次侧应加的电压。U2N为一次侧加额定电压、二次側处于空载 时的电压单位为V。相变压器中额定电压指的是线电压。SN为变压器额定容量,单位为VA、kVA、MVA,N为变压器的视在功率通常把变压器┅、 二次侧的额定容量设计为 。I1N为正常运行时一次侧变压器额定电流I2N为一次侧变压器额定电流。单位为A250KVA有效使用功率等于百分之八十,250KVA等于200KW变压器二次侧电流=变压器额定容量*1.44例如:100KVA变压器二次侧电流I=100*1.44=144(A)各种容量变压器高低压侧额定电流的数据(包括20、30、50、80、100、160、200、250、315、400KVA等)变压器容量20、30、 :容量除以电压值其商乘六除以十。说明: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在日常工作中,有些电工只涉及一两种电压等級的变压器额定电流的计算将以上口诀简化,则可推导出计算各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的口诀:容量系数相乘求已知变压器容量,速算其一、二次保护熔断体(俗称保险丝)的电流值口诀b :配变高压熔断体,容量电压相比求配变低压熔断体,容量乘9除以5说明:正确選用熔断体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关系极大。当仅用熔断器作变压器高、低压侧保护时熔体的正确选用更为重要。这是电工经常碰到和要解决的问题

变压器电流计算方法为:

变压器容量S(kVA)/1.732/0.4(kV)=低压侧电流(A)"简便为:1.4434S (A),建议计算可以直接乘以1.5来估算(变压器低压側额定电流的快速计算方法是电气前辈得出的经验,也就是变压器KVA容量直接剩以1.443或者1.445后得出变压器额定电流值)"

简便为:0.0577S (A)建议计算鈳以乘以≈0.06倍就可以

变压器和稳压器有什么区别从稳压器和变压器的区别,单从字意来理解的话稳压器是把波动不稳定的电压稳定到设萣值的电器,输出电压不会有动变化而变压器属于一种电子元器件,通过电磁来变换电压变压器在电路中主要起到升降压的作用。

变壓器用来变换交流电压用途很广泛,可以说所有电子产品只要使用220V的市电就离不开它稳压器用来稳定220V市电电压的,免得电压偏低或偏高对电器造成损害用于对电压要求比较高的设备或者是市电不稳定的地方。

1、稳压器的作用主要是把电压稳定在需要的范围内稳压器夶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流稳压器一种是直流稳压器;稳压器稳定的电压与实际输出的电压值之间的差别不是太大;

2、变压器的作用主偠是将把一种电压改变成另一种需要的电压的一种设备,变压器一般情况下都是为交流变压器变压器的两次电压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一般情况下有数倍改变的按照圈数分的话变压器分为两圈变压器和三圈变压器。

在不用变压器的情况下如何将220V交流电变成12V直流电?不用變压器如果功率要求不高,比如几十毫安那种利用一些阻容和稳压二极管之类的器件就可以实现降压变成12伏左右了,当然都要先整流叻然后再滤波降压,这种场合一般用来给一些IC供电使用或者是用来取样测量反馈当前电压使用,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这是一个简单的電容降压电路了功率很小的,输入输出是没有隔离的当然如果你想电压稳定,还可以加上7815之类的器件电力变压器的保护有哪些?

电仂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它的故障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连续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大容量的变压器也是非常贵重的设备因此,必须根据电力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装设性能良好、动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电力变压器故障通常分为油箱内故障和油箱外故障。油箱内故障包括高压侧或低压侧绕组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这些故障对变压器来说是非常严偅的因为油箱内短路故障产生的电弧,不仅会损坏绕组的绝缘烧坏铁芯,而且还会因为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的气化可能引起油箱的。所以继电保护应尽可能快地切除这些故障。

什么是保护保护的工作原理

保护是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保护。对变压器匝间和层间短路、铁芯故障、套管内部故障、绕组内部断线及绝缘劣化和油面下降等故障均能灵敏动作当油浸式变压器的内部发生故障时,由于电弧作鼡使变压器油及绝缘材料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气体从油箱向油枕流动,其强烈程度随故障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利用这种气体或液体流動而实现的保护称为保护,也叫气体保护这种继电器就称为气体继电器。

气体继电器安装在变压器油箱与油枕之间的连接管道中这样油箱内的气体都要通过气体继电器流向油枕,如图1所示变压器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方向与水平面应具有1%~1.5%的坡度,导油管应有2%~4%的坡度這样有利于气体通过气体继电器。(图中1—气体继电器、2—油枕、3—变压器顶盖、4—连接管道)

变压器正常运行时气体继电器充满油,開口杯浸在油内处于上浮位置。触点断开

变压器内部发生轻微故障时,产生的气体逐渐汇集在气体继电器的上部迫使继电器内油面丅降。开口杯在重力作用下随着油而降低而下沉永久磁铁4随之落下,接通干簧触点5-6发出"轻动作"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变压器漏油时,甴于油面下降气体继电器也将发出"轻动作"信号。

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油箱内产生大量的气体,强烈油流冲击气体继电器挡板當油流速度达到或者超过气体继电器整定值时,挡板被冲动永久磁铁8靠近干簧触点9-10,触点闭合后发出“重跳闸”脉冲探测器跳开变压器各侧的断路器。

直流电阻测试仪又叫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是用于测试变压器内电阻的专用测试仪器,可快速有效的发现变压器内线圈是否存在缺陷和运行隐患直流电阻测试仪作为一种专用测试仪器,其使用方法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电阻测试仪生产厂家,以专业嘚知识告诉您直流电阻测试仪怎么用

1.接线。接线方法大体说来有两种:直接接线和助磁法接线

直接接线是用专用电缆将被测试品与本機测试线接线柱牢固相连,同时把地线接好

助磁法接线适用于Y(N)-d-11联接组别,常见接线方法有:测量低压Rac的接线方法、测量低压Rba的接线方法、测量低压Rcb的接线方法

2.选择电流。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上会显示大电流值50A,通过选择键为被试品选择预置电流选择范围为:5A、10A、20A、50A。

3.测试确认好合适电流就可开始测试,确认后电流后显示屏上会显示“正在充电”随后变成“正在测试”,后显示电阻值测试唍成。

4.测试完成后拆线测试完成后需按“复位”键,此时电源线和绕组断开放电,音响报警显示屏恢复初始状态,电流表归零下佽测量变压器直流电阻如上方法操作即可。

电力变压器直流电阻的测量方法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是变压器试验中一个重要的试验項目。直流电阻试验可以检查出绕组内部导线的焊接质量引线与绕组的焊接质量,绕组所用导线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分接开关、引线与套管等载流部分的接触是否良好,三相电阻是否平衡等直流电阻试验的现场实测中,发现了诸如变压器接头松动分接开关接触鈈良、档位错误等许多缺陷。对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变压器直流电阻测量方法

这是一种测量直流电阻的简单的方法。在被试电阻通以直流电流用合适量程的毫伏表或伏特表测量电阻上的降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即为降压法。

为了减小接線所造成的测量误差测量小电阻(1Ω以下)时,采用图1-1(a)所示接线,测量大电阻(1Ω及以上)时,采用图1-1(b)所示接线

按图1-1(a)接线时,考虑电壓表PV内阻rV的分路电流IV则被试绕组电阻应为:

实际上,现场测量一般均以R=U/I计算则绕组电阻测量误差为(R/rV)×100%,R越小误差越小,所以此种接线适用于小电阻

用电桥法测量时,常采用单臂电桥法和双臂电桥等专门测量直流电阻的仪器被测电阻10Ω以上时,采用单臂电桥;被测电阻1Ω及以下时,采用双臂电桥。对于小容量变压器,单臂电桥可采用4.5V以上的干电池作为电源,双臂电桥采用1.5~2V的多节并联干电池戓蓄电池作为电源直接测量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

当变压器容量较大时用干电池等作为电源,充电时间很长现在一般厂家及运行部門均采用全压恒电流作电桥的测量电源。常用分恒流源有QHY-5A型、QHY-7A型等图1-2所示接线,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而且操作简单,受到了试验人员嘚欢迎

用电桥法测量准确度高,灵敏度高并可直接读数。

用电桥测量变压器绕组时由于绕组电感较大,同样需等充电电流稳定后茬合上检流计开关;测取读数后拉开电源开关前,先断开检流计测量220kV及以上的变压器绕组电阻时,在切断电源前不但要断开检流计开關,而且要将被试品接入电桥的测量电压线也断开防止由于拉电源瞬间的反电动势将桥臂电阻的绝缘击穿和桥臂电阻对地等部位击穿。

甴于变压器容量增大特别是五柱铁芯和低压绕组为三角形联结的大型变压器,测试绕组直流电阻的电流达到稳定的时间达数小时甚至10多尛时不仅时间长,而且还不能保证测量准确经过多年的研究,这个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

成功测量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为关键的问題把自感效应降到小程度其方法介绍如下。

该方法是强迫铁芯磁通迅速饱和从而降低自感效应,减少测量时间

(1)用大容量直流电源,增加测量电流的值如用2只190Ah的蓄电池,通40A的电流测量250MVA/500kV自耦变压器中压绕组的直流电阻值,每个分接只需1~2min

(2)将高压、低压绕组串联起來通上电流,采用同相位和同极性的高压绕组助磁由于高压绕组匝数远比低压绕组多,用较小的电流值使铁芯饱和如一台360MVA/220kV变压器。鐵芯为五柱式低压绕组为三角形联接,通10A电流在15min内就可以同时测出一相的高压、低压绕组的电阻值。

(3)采用恒压恒流源法的直阻测量仪法它利用电子电路实现自动调节,在极短时间内把稳压源平稳地入稳流源而且输出电流大达40A,适用于各类变压器测量如果高、低压繞组同时测量,解决了三相五柱式大容量变压器直流电阻测量的困难如电阻大约30~40min,

和上面讲的助磁法相反消磁法力求通过铁芯的磁通为零。使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零序阻抗法该方法仅适用于三柱铁芯YN联接的变压器。将三相绕组并联起来同时加电流由于磁通需经過气隙闭合,磁路的磁阻增大绕组的电流随之减小,达到测量电阻时间短的目的

(2)磁通势抵消法。试验时除被绕组加电流外非被测绕組中也通电流,使两者产生的磁通势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达到相互抵消,使铁芯中磁通趋近与零绕组中的电感量降到小值达到缩短测試时间和目的。如对一台120MVA/220kV三相五柱式变压器采用消磁法和恒流法测量高、中、低压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3min达到稳定。比单用恒流法缩短充电时间10倍以上

现场目前使用的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测试仪品种比较多,但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快速测量

直流电阻的测量是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电磁操作机构等感性线圈制造中半成品、成品出厂试验、安装、交接试验及电力部门预防性试验的必测项目,能有效发現感性线圈的选材、焊接、连接部位松动、缺股、断线等制造缺陷和运行后存在的隐患在通常情况下,用传统的方法(电桥法和压降法)测量变压器绕组以及大功率电感设备的直流电阻是一项费时费工的工作

直流电阻测试仪专门用于测试变压器、电机、互感器等感性设備的直流电阻。仪器操作简单测试全过程由软件控制完成,测试数据稳定快速准确具有完善的反电势保护功能和现场抗干扰能力,适鼡于配电变压器到大型电力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直流电阻测试

直流电阻测试仪的四种使用方法1.电源

直流电阻测试仪 为测试提供的电源的兩种:AC220V/DC12V。在强电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建议好使用直流电源测试,此状态下测试的数值稳定抗工频干扰能力强。

(1)直流电阻测试仪 交流电源測试:

接上交流AC220V电源相应的指示灯亮,闭合总电源开关相应的指示灯亮,按下“启停”键即可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关闭总电源开關(AC220V),相应的指示灯灭放电后,再转换测试夹进行再次测试。

接上交流AC220V电源此充电指示灯亮,表示正在对机内的可充电池进行充电工莋仪器在使用交流电源测试,同时也在对机内电池进行充电。(仪器设计了充电保护电路不会有过充现象产生)。

闭合总电源开关(DC12V)相应有指示灯亮,闭合总电源开关相应的指示灯亮,按下“启停”键即可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关闭总电源开关(DC12V),相应的指示灯熄灭放电後,再转换测试夹进行再次测试。

2.测试线的联接方法:

将仪器的I+、V+、V-、I-端子与被试品联接好这种联接法,可A、B、C、D处的接触电阻以忣联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测量的值即为B、C、之间的电阻Rx(注意:B、C之间不要反向)

在使用中,如果仪器随带的测试线长度不够可使用直徑相当的导线将测试线加长。

测试完毕后可直接关断总电源如果在感性试品,关断电源后不应马上拆线操作应让仪器有续放电过程。┅般放电至少20秒否则电感的反电动势危害人身安全。

直流电阻测试仪 在回路未接好的情况下开机表头显示“E0000”接好测量线后,根据被測值的大小选定欲测的电阻档按下该档开关,此时该档指示灯亮四位半LCD显示的稳定值即为被测的电阻值。读值时请注意所选量程上的單位在测量大电感试品如电力变压器时,在测试回路以外的其它不需测量的线圈好将其短路以免电磁干扰。

变压器直流电阻试验常见問题直流电阻测试仪作为一种基本测试仪器应用范围极为广泛一般应用在电力系统的变压器、互感器、各种线圈(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的精确测量)等诸多设备。

变压器绕组(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测试是变压器在交接、大修和分接开关更换及检修后必不可少的基本試验项目,也是故障后的重要试验

直流电阻测试仪主要是用来做什么试验的?电力工作者在工作中经常会听说有一款常用的设备,那僦是直流电阻测试仪该设备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同时精度比万用表要高出不少好用还便宜,很受广大电力工作者的欢迎那么具体來说,直流电阻测试仪都有哪些功能可以来做哪些试验呢?

 直流电阻测试仪的主要功能就是测量电力变压器和大功率电感设备直流电阻的,是一款比较常规但是实用的设备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测试是变压器在交接、大修和改变分接开关后,必不可少的试验项目《規程》规定在变压器交接、大修、小修、变更分接头位置、故障检查及预试等,须要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

测量电力变压器直流电阻的目的是:检查绕组内部导线和引线的焊接质量;检查分接开关各个位置接触是否良好;检查绕组或引出线有无折断处;检查并联支路嘚正确性,是否存在由几条并联导线绕成的绕组发生一处或几处断线的情况;检查层、匝间有无短路的现象

        整体来说,通过直流电阻测試仪来测试电力变压器的直流电阻相当于给电力变压器做了一个全身体检,及时查找出变压器内部的小的故障点是保值电力变压器安铨运行的一个好帮手。

变压器线圈直流电阻测定方法虽然简单但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很多,因此必须根据被试线圈的具体情况确定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仪表,遵守有关规定认真、细致的进行试验,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下面就有关的具体事项分述如下:

(1)带有电壓分接器的变压器,在交接和大修时应在所有分接头位置上测量;在小修变更分接头位置后,可只在使用的分接头位置上测量

(2)三楿变压器有中点引出线时,应测量各相线圈的电阻;无中性点引出时可以测量线电阻。

(3)测量必须在线圈温度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要求线圈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差不超过3摄氏度在温度稳定的情况下,一般可用上层油温作为线圈温度试验时应做好记录。

(4)测量时非被试線圈均应开路不能短接在测量低压线圈时,电源开、合瞬间高电压线圈会感生较高的电压应注意人身安全。

(5)由于变压器的电感较夶电流稳定所需的时间较长,为了测量准确必须等待稳定后再读数,必须时应采取措施缩短稳定时间

(6)由于变压器的电感较大,斷开试验电源时反电势很高因此测量时要特别注意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的操作顺序,牢记接通电流后再接通电压表或检流计在断开电壓表或检流计后再断开电流,以免损坏仪表

(7)影响直流电组测量准确度的因素很多,如仪表的准确度级、试验接线方式、温度测量的准确性、连线接触状况及电流稳定程度等因此要认真重视,测量完后应复查几遍有怀疑时应予重测,以求得准确的结果

(8)为了与絀厂值或过去测量值进行比较,应将直流电阻换算到相同的温度下不同温度时直流电阻的换算到同一温度。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简称矗流电阻测试仪直阻测试仪,感性负载直流电阻测试仪等文名称:Transformer DC Resistance Tester。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是测量大容量变压器直流电阻设计的新型儀器是设计成一体的高精度稳流电源及测试部分组成,测试过程微机控制自动完成稳流判断、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阻值显示及打印。该仪器对于在载调压器纵向测试可一次供电完成充分节约试验时间,并为变压器生产厂家设置有温升试验功能对各种类型变压器可實现快速准确测量,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抗干扰等特点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的测量方法

测量直流电阻是变压器试验中的一个重要項目。通过测量可以检查出设备的导电回路有无接触不良、焊接不良、线圈故障及接线错误等缺陷。在中、小型变压器的实际测量中夶多采用直流电桥法,当被试线圈的电阻值在1欧以上的一般用单臂电桥测量1欧以下的则用双臂电桥测量。在使用双臂电桥接线时电桥嘚电位桩头要靠近被测电阻,电流桩头要接在电位桩头的上面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的注意事项

在测量过程中,除要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規程和设备试验规程外还要特别注意:

1)在线圈温度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测量,要求变压器油箱上、下部的温度之差不超过3℃;

2)由于變压器线圈存有电感测量时的充电电流不太稳定,一定要在电流稳定后再计数必要时需采取缩短充电时间的措施;

3)尽量减少试验回蕗中的导线接触电阻,运行中的变压器分接头常受油膜等污物的影响使其接触不良一般需切换数次后再测量,以免造成判别错误;

4)测量变压器低压侧时所有人员应与高压侧保持适当安全距离;

5)仪器在运输、储存及工作中应避免强烈震动、阳光直射和磁场的影响,存放保管仪器时应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应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气体的地方为宜不得受潮、雨淋、暴晒,使用时轻拿、轻放不得跌落。

直流电阻测试仪的测试及操作方法直流电阻测试仪的测量是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电磁操作机构等感性线圈制造中半成品、荿品出厂试验、安装、交接试验及电力部门预防性试验的必测项目,能有效发现感性线圈的选材、焊接、连接部位松动、缺股、断线等制慥缺陷和运行后存在的隐患为了满足感性线圈直流电阻快速测量的需要,武汉致卓测控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研制了本款直流電阻测试仪直流电阻测试仪采用全新电源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输出电流大、量程宽、数字显示、内部锂电池供电等特点整机甴单片机控制,自动完成自检、数据处理、显示等功能具有自动放电和放电指示功能。直流电阻测试仪测试精度高操作简便,可实现矗阻的快速测量

直流电阻测试仪的测试及操作方法

1、直流电阻测试仪的接线:把被测试品通过专用电缆与本机的测试接线柱连接,连接牢固防止虚接。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的低频法测试原理

变频式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是在传统基于调压器、升压器、升流器的互感器伏安特性測试仪基础上广泛听取用户意见、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深入进行理论研究之后研发的新一代革新型CT、PT测试仪器。装置采用高性能DSP和FPGA、先进的制造工艺保证了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功能完备、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效率高、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是电力行业用于互感器的专業测试仪器

变频式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是一款专门为测试互感器:CT伏安特性、误差曲线、变比、极性、退磁、二次负荷、角差、比差、暂態PT励磁、变比、极性、二次负荷功能等参数而设计的多功能现场试验仪器。变频式互感器测试仪基于先进的变频法测试CT/PT伏安特性曲线和10%(5%)误差曲线可输出180A的电流,方便现场通流测试却能应对拐点高达60KV的CT测试。IEC60044-6标准(对应标准GB)声称变频式互感器测试仪的CT测试可以在仳额定频率低的情况下进行,避免绕组和二次端子承受不能容许的电压

电感L与阻抗Z之间具有下述关系:

电感L与阻抗Z之间具有下述关系:

甴公式中可见在某一激磁电感L时所加电压V与频率f成正比关系。

在此必须严格注意所需电压并非与频率呈线性比例关系,并非随着频率等仳例降低需要严格按照变频互感器测试仪的精确数学模型进行完整的理论计算。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好不好有哪些优点?电力活动中经瑺接触各种类型的电压、电流电力工作者们都很熟悉,通过使用互感器来对各种不同伏安的电流进行统一协调在使用互感器的过程中,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则是一款十分有必要使用的预防性测试设备从安全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一款好用的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来检测互感器的参数,那么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好不好有哪些优点?我们一起来做分析 

电力工作中,预防性试验十分有必要电力施工单位宁愿茬电力安全预防性设备和试验上多花钱,也千万不要等事故发生了再花钱这样得不偿失。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好不好在电力测试活动中,互感器综合测试仪一般有着很全面的功能它可以测试CT/PT的:“伏安特性”,“5%、10%和15%误差曲线”“变比、极性”,“角差、比差”“二次直阻”及“二次负载”,“二次回路”“二次耐压”,退磁功能在测量数据上确保精确,测试速度上快捷互感器综合测試仪在操作使用方面非常简便易于操作,比较容易掌握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是一款全自动的测试仪,在测试的全过程中自动记录测试数据并且自动地将伏安特性曲线描绘并显示出来。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还有一些强大的附加功能超大容量的存储器,可以存储2000组数据再也鈈用担心数据掉电而丢失了,另外还具备完善的数据查询浏览,打印清空等功能,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是一款单机一体化的测试设备設备软件的升级也是根据厂家软件的升级一起免费升级。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PT和CT试验有什么不同

电力工作者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对电力互感器进行检测,因此需要用到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在使用该设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PT和CT测试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两个测试之间都有什么不哃。PT试验即电压互感器试验,指的是将电力系统的高电压变成一定标准的低电压(100V或100/√3V)的电气设备的试验

        CT试验,即电流互感器试验是将高压系统中的电流或低压系统中的大电流变成一定量标准的小电流(5A或1A)的电器设备的试验。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的PT和CT试验就是电壓互感器试验和电流互感器试验,只不过在试验的过程中使用英文简写来方便记录罢了,电力工作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两种英文代号的实際意义不能弄混了,以免达不到试验的要求

 如何安装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的传感器?高压开关在使用之前和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進行检测,来判断高压开关的绝缘属性看看其还能否正常的工作,因此需要用到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而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的精喥高不高,全靠该设备上的传感器很多电力工作者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不知道这传感器应当怎么安装因此本文就给大家来简单介绍高压开关东特性测试仪的传感器怎么安。

一般的高压开关东特性测试仪都配有两种传感器旋转传感器和直线传感器,本文来对此分别进荇介绍

        通用式传感器适用于传感器作直线运动时的测速,有些开关尤其是进口和合资开关,直线传动部分被封闭在开关本体里面通鼡传感器找不到安装地点。开关厂家出厂做速度试验时在开关分合指示器或旋转轴上做试验,此种情况选用旋转传感器旋转传感器的軸应尽量与开关旋转轴保持同心,否则传感器旋转有阻碍测出曲线的毛刺会很重,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

        如果需要很精确地测出,开关嘚动作行程则需要使用直线传感器。直线传感器有三种规格分别是50mm、200mm和300mm。50mm直线传感器用于真空开关行程速度的测量;200mm、300mm用于SF6开关行程速度的测量,此两种传感器为非标准配置

        直线电阻传感器在安装时,要保证传感器运动轴能够直线运动用磁性万能支架固定好传感器。对于SF6开关、油开关方法类似。直线传感器因其现场安装的烦琐性用户可根据需要,针对不同的开关自己设计安装支架,保持传感器的拉杆与开关动触头的运动平行和同步可以很精确地测出开关的运动行程及相应的速度。

        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的传感器安装看似简單但是电力工作者还是需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

变压器空载损耗、负载损耗、阻抗电压的计算

空载损耗:当变压器二次绕组开路,一佽绕组施加额定频率正弦波形的额定电压时所消耗的有功功率称空载损耗。算法如下: 

空载损耗=空载损耗工艺系数×单位损耗×铁心重量

負载损耗:当变压器二次绕组短路(稳态)一次绕组流通额定电流时所消耗的有功功率称为负载损耗。算法如下:

负载损耗=大的一对绕組的电阻损耗+附加损耗 

附加损耗=绕组涡流损耗+并绕导线的环流损耗+杂散损耗+引线损耗 

阻抗电压:当变压器二次绕组短路(稳态)一次绕組流通额定电流而施加的电压称阻抗电压Uz。通常Uz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即uz=(Uz/U1n)*100% 

其中:B—铁心中的磁密,T 

At—铁心有效截面积平方米 

可以转囮为变压器设计计算常用的公式: 

如果你已知道相电压和匝数,匝电势等于相电压除以匝数变压器空载损耗计算-变压器的空载损耗组成 

涳载损耗包括铁芯中磁滞和涡流损耗及空载电流在初级线圈电阻上的损耗,前者称为铁损后者称为铜损由于空载电流很小,后者可以略詓不计因此,空载损耗基本上就是铁损

影响变压器空载损耗铁损的因素很多,以数学式表示则 

式中Pn、Pw——表示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f——变压器外施电压的频率赫 

Bm——铁芯中大磁通密度韦/米2 

n——什捷因麦兹常数,对常用的硅钢片当Bm=(1.0~1.6)韦/米2时,n≈2对目前使用的方向性硅钢片,取2.5~3.5 

根据变压器的理论分析,假定初级感应电势为E1(伏)则: 

K为比例常数,由初级匝数及铁芯截面积而定则铁损为: 

由于初级漏阻抗压降很小,若忽略不计 

可见,变压器空载损耗铁损与外施电压有很大关系如果电压V为一定值,则变压器涳载损耗铁损不变(因为f不变),又因为正常运行时U1=U1N故空载损耗又称不变损耗.如果电压波动,则空载损耗即变化变压器的铁损与鐵芯材料及制造工艺有关,与负荷大小无关

变压器容量及空负载测试仪的负载测试方法变压器空载短路测试仪使用注意事项变压器功率汾析仪的功能特点

变压器功率分析仪可测量变压器的空载电流、空载损耗、短路电压、短路(负载)损耗。可进行谐波试验分析至31次谐波。變压器功率分析仪内部自动进行量程切换允许测量电压、电流范围宽,接线简单做三相变压器的空载、负载试验时,变压器空负载测試仪能自动判断接线是否正确并显示三相电压、电流的向量图。

变压器功率分析仪的功能特点

1、可测量变压器的空载电流、空载损耗、短路电压、短路(负载)损耗

2、可进行谐波试验,分析至31次谐波

3、变压器空负载测试仪内部自动进行量程切换,允许测量电压、电流范围宽接线简单。

4、做三相变压器的空载、负载试验时变压器功率分析仪能自动判断接线是否正确,并显示三相电压、电流的相量图

5、单机可以完成1000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全电流下的负载实验的测量;在三分之一额定电流下可完成3150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的负载试验的测量(在彡分之一的额定电流下,变压器测试仪可换算到额定电流下的负载损耗参数)

降低变压器(空载、负载、杂散)损耗的方法,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变压器的需求量还将不断增加。然而随着電力变压器装机量的增加其自身所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大,这与我国提倡建设节能性社会是不相符合的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減少变压器自身的损耗,因此研究如何降低变压器损耗的方法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

电力变压器的损耗主要包含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两部汾,其中负载损耗又包括杂散损耗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主要包括铁心材料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以及附加损耗几部分,又因为变压器的空載损耗属于励磁损耗所以与负载无关。

1)磁滞损耗是铁磁材料在反复磁化过程中由于磁滞现象所产生的损耗磁滞损耗的大小与磁滞回線的面积成正比。

2)涡流损耗由于铁心本身为金属导体,所以由于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的电动势将在铁心内产生环流即为涡流。由于鐵心中有涡流流过而铁心本身又存在电阻,故引起了涡流损耗3)附加铁损。附加铁损是不完全决定于变压器材料本身而主要与变压器的结构及生产工艺等有关。通常引起附加铁损的原因主要有:磁通波形中有高次谐波分量它们将引起附加涡流损耗;由于机械加工所引起的磁性能变坏所导致损耗增大;在铁心接缝以及芯柱与铁轭的T型区等部位所出现的局部损耗的增大等。

降低空载损耗的主要方法

由于涳载损耗是变压器的重要参数仅占变压器总损耗的20%~30%,要降低空载损耗必须要降低铁心总量、单位损耗和工艺系数。降低空载损耗的主要方法如下:

(1)采用高导磁硅钢片和非晶合金片普通硅钢片厚度0.3~0.35 mm,损耗低可用0.15~0.27 mm。同时若采用阶梯叠积,则又可减少铁损8%左祐用激光照射、机械压痕和等离子处理可使高导磁硅钢片损耗更低。而非晶合金片和按速冷原理制成的含硅量为6.5%的硅钢片其涡流损耗蔀分比一般高导磁硅钢片小。

(2)减少工艺系数工艺损耗系数与硅钢片材料、冲剪设备是否退火、夹紧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对冲剪设備的刀具精度、装刀合理和调整也很重要

(3)改进铁心结构。铁心不冲孔不绑扎玻璃粘带,端面涂固化漆相间铁轭用高强度钢带绑紮。心柱两侧连接上下夹件的拉板用非磁性钢板对大容量铁心片不涂漆处理,提高填充系数和冷却性能用强压工装和粘胶使铁心两轭荿为一个坚固、平整、垂直精度高的整体。减少铁心搭接宽度可降损搭接面积每减1%,空载损耗会降0.3%铁心中混入不同牌号硅钢片会耗能,故应少混或不混片

(4)减少铁心窗口尺寸。将绕组不变匝绝缘(厚度)改成变匝绝缘如将一台120 000/110变压器根据冲击电压分布,高压绕组艏端和调压段的匝绝缘厚度为1.35 m m其他段为0.95 mm,结果因缩小窗口尺寸后降铁重1.67%。在安全前提下合理缩小高、低间主空道距离、降低饼间油噵、缩小相间距离、加强绝缘处理(加角环、隔板等),绕组采用半油道结构就缩短了心柱中心距,减小了铁心重也降铁损。

(5)设計无共振铁心将铁心的共振频率设计在合适的频率段,使之无法产生强烈共振对减小噪声有明显效果,就能节约为降噪而多用的能源

(6)采用卷铁心变压器和立体铁心变压器。卷铁心比传统的叠片式铁心少4个尖角连续卷绕充分利用了硅钢片取向性,采用退火工艺降低了附加损耗。对R型卷铁心其截面占空系数接近于100%。而立体铁心的铁轭为三角形立体布置比平面卷铁心铁轭重减轻25%。这些因素说明卷铁心和立体铁心更节能

电力变压器在运行时,绕组内通过电流会产生负载损耗。负载损耗又称铜损除基本绕组直流损耗外,还有附加损耗

1)基本铜损。对于小容量的变压器负载损耗主要是指基本铜损,漏磁场引起的附加损耗比例很小

2)附加损耗。附加损耗主偠有绕组涡流损耗、环流损耗和杂散损耗三种损耗:

(a)绕组涡流损耗大容量变压器运行时,绕组的安匝会产生很大的漏磁场所谓漏磁场是指磁通有一部分通过空气,有一部分磁路是铁心由于绕组的导线处在漏磁场中,漏磁通会在导线中引起涡流损耗

(b)引线损耗。引线损耗是变压器各引线电阻损耗的总和折算

(c)杂散损耗。杂散损耗是漏磁通穿过钢结构件(如板式夹件、钢压板、压钉螺栓及油箱壁等)等所产生的损耗

降低负载损耗的主要方法

负载损耗占总损耗70%~80%,包括绕组直流电阻损耗(基本损耗)、导线中涡流损耗、并绕導线间环流损耗、引线损耗和结构件(如夹板、钢压板、箱壁、螺栓、铁心拉板等)的杂散损耗降低负载损耗的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限制漏磁引起的附加损耗。进行安匝平衡计算按结果进行安匝调整;绕组采用“低-高-低”或“高-低-高”排列;限制扁线的宽度和厚喥;按磁场计算选定适宜的换位方法;采用换位导线或组合导线。

(2)缩小主、纵绝缘结构尺寸在高压绕组上采用“等冲击电压梯度”汾布的技术,可缩小纵绝缘尺寸;绕组之间采用薄纸筒、小油隙;用瓦楞纸作主绝缘;采用形状与等电位完全相同的成型件角环形状符匼等位线形状,以分瓣成型角环作为结构件;绕组内径绕在绝缘纸上但在线段中间设轴向油道;多采用缩醛漆包线,用QQ-2或QQB型缩醛线代替0.45 mm厚纸包扁线因前二者匝绝缘为2×(0.056~0.079)mm,绕组填充系数高且满足匝绝缘要求;多采用筒式绕组,因无饼间油道冷却主要靠轴向垂直油道,散热好、填充系数和冲击特性好安匝匀、短路力小;适当缩小主绝缘(径、端)距离。

(3)根据计算采用有关工艺据冲击计算確定纵绝缘结构,垫块、撑条、金属件倒角保持较好形状;计算漏磁场和涡流分布指导换位方式;绕组轴向均布心柱绑带用非磁性材料;心柱和轭铁部分设特殊屏蔽以缓和电场;调压绕组采用一层一个分接;工艺上采用组装式,内绕组直接绕在绝缘筒上严控高度、直径公差,套装间隙小采用热套新工艺,采用整体托板和压板绕组换位处用迪耐松纸,带压干燥绕组放在保温烘房内防止受潮。

(4)采鼡低损低阻导线用无氧铜线采用上引法拉拔而成,如采用铜连续挤压机而制成如能用到变压器上,可节能和降体积具有一定的应用湔景。

(5)利用绝缘结构特点来设计可缩小体积利用变压器油液体电介质特性,适当设置覆盖层、屏障、屏蔽、绝缘层;利用油的“距離效应”加隔板成小油隙;利用油的“体积效应”采用瓦楞纸;利用油中绝缘层“厚度效应”加包绝缘提高击穿电压但不宜太厚;利用油中隔板离大场强极距离特点来设置隔板。

(6)采用先进的绝缘结构采用适用绕组,提高填充系数采用轴向油道的新型螺旋式(或连續式)绕组,有效地降低了绕组体积在漏磁集中部位采用非金属或非磁性材料的压紧结构,采用电磁屏蔽使漏磁通槽路化可使负载损耗降3%~8%。

(7)优选绕组内部保护绕组内部保护措施有电容环、静电线匝、串联补偿(附加饼间电容)、等电位屏,也可采用纠结式绕组戓内屏蔽式绕组它们都有减小冲击作用下作用于主、纵绝缘上的过电压,从而减小变压器的体积和能耗

(8)采用长圆形等绕组和Yyn0联结忣降高度节能。用长圆形铁心、绕组或椭圆形绕组或矩形带圆角绕组经实践都比圆形传统截面节能采用Yyn0比Dyn11联结的分接头电压低,三项可囲用一盘分接开关结构简单、体积小,前者比后者对500kVA变压器导线重减2%、铁重减6%、油重减11%,故节材节能对干式变压器,绕组越高上丅温差越明显,适当降高有利于散热和节能。

降低杂散损耗的主要方法

杂散损耗为负载损耗中的特例故单独讨论降低它的方法。杂散損耗包括结构件(铁心夹件、屏蔽环等)的损耗;穿过导体地方(套管座)损耗;平行导体(通过大电流的引线)的损耗和油箱损耗降低杂散损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磁分析和实物测量,采用铁心夹件小型化、取消单相中心柱铁心垫板、增加铁心表面部汾的缝隙、对铁心拉板和漏磁场中的结构件(如螺栓等)采用低磁性或非磁性材料等可以降低内部结构的杂散损耗。

(2)对套管出线盒忣箱盖的一部分认真配置引线以对磁场控制,采用铜板屏蔽或非磁性材料套管罩用铝制造。还可在绕组与夹件间设置硅钢片压板用鉯吸收夹件、油箱等处磁通。在磁场强地方埋入带状的有色金属这样可以降低大电流套管和引线部分的杂散损耗。(3)对大变压器沿箱壁内置磁导率高的硅钢板作磁分路,吸收箱壁磁通称磁屏蔽;或者用电导率高的有色金属铜和铝作内衬产生涡流的反作用使进入油箱壁漏磁减少,称电屏蔽一般磁屏蔽比电屏蔽好,这样可以降低油箱杂散损耗

(4)定量计算油流回路,采用挡板合理分隔绕组,达到均匀冷却优选波纹油箱、片式散热器、冷却器、节能风扇、油泵,得到经济节能冷却方式以此来降低杂散损耗。

(5)采用玻璃纤维强囮塑料风扇效率高噪声小。将旧型冷却器换成新型冷却器采用变频调压式电源供冷却器,可以降低辅助设备损耗

总结:综上所述,夲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降低空载降低电力变压器损耗的方法损耗和负载损耗提出了详细嘚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变压器损耗大的问题由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繁杂的问题,仍然是不一而足的因此,茬对于如何降低电力变压器损耗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全的电气设备检测仪器介绍

电力设备是输配电网中的枢纽和通道,随着设備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也必然逐步衰减。设备从投入运行到终报废的过程中它的运行状态,不仅标志着它自身价值的發挥也关系到维护人员和电力用户的人生财产安全,通过有效的手段了解和掌握电力设备所处于的状态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电力设备茬运行中的负荷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长期工作会引起老化、磨损、腐蚀等影响以致性能逐渐下降,可靠性逐渐降低

设备的绝緣材料在高压、高温的长期作用下,成分、结构发生变化介质损耗增大,绝缘性能下降,工作在大气中的绝缘子还受环境影响表面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引起沿面放电故障

设备的导电材料在长期热负荷作用下,会被氧化、腐蚀使电阻、接触电阻增大,或机械强度下降逐渐丧失原有工作性能。

设备的机械结构部件受长期负荷作用或操作引起锈蚀、磨损而造成动作失灵、漏气漏液,或其他结构性破坏

鈈同的设备情况,需要用不同的检测仪器和技术获得"健康指数"进而分析设备目前运营状态的可靠性,执行相应的预防性作业有效地克垺定期检修造成设备过修或者失修的问题。

从"到期必修"过渡到"应修必修"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建设一流供电企业的重要内容,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

常规高试设备仿真校验装置可以方便公司人员出差服务时检验仪器的功能是否工作正常;可以模拟仿真常规高压试验设备的基本功能;也可以作为其他人员培训学习常规高压试验仪器操作使用时的试品。

可满足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回路电阻测试仪、三通道变压器直阻测试仪、单通道直阻测试仪、接地引线导通测试仪、变压器变比测试仪、电容电感测试仪、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的检验测量要求

要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鉯及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试验等项目中替代真实的高压断路器。配合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系统进行现场调试可准确模拟断路器的动作荇为,动作时间、直流电阻可调减少断路器在保护调试期间的开关动作次数,是微机继电保护测试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

测试指标:可测试各种国产(进口)真空、六氟化硫、油高压断路器,负荷开关、GIS接地刀闸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空气开关等合、分闸时间、哃期、弹跳时间、次数、自动重合闸、行程、速度、电流、动作电压等各项数据、波形。

抗扰通道:可抵御550kV变电所现场静电干扰!

位移通噵:1路位移信号采集适配耐用的精密电阻线性位移、角位移传感器。亦可适配用户传统自配的滑线电阻传感器

精细测试: 严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之第3部分: 高压开关综合测试仪 DL/T846.3—2004要求研制。10kHz高速采样时间分辨率0.1ms,测试时长高达20s

操作电源:内置隔离型数字可调直流电源,带短路保护功能可设置电压,指令各项分、合、重合闸操作及自动动作电压试验

同步触发:可响应电压、电流、传感器、断口变化多种同步触发方式。

操作界面:5.7″黑白液晶屏菜单式操作,并在面板上增加了快捷设置按键

速度定义:提供了常用的开关速度定义库和可编辑速度定义库两种模式可供用户自行选择。

录波功能:12路普通金属触头通断、线圈電流;行程、时间波形

波形打印:内置58mm高速热敏打印机,顶置面板安装数据表单、波形图打印清晰。

数据通讯:可采用RS232或USB通讯PC管理軟件实现数据、波形图可上传、测试。

海量存储:大容量快速存储、打开记录满足100条测试数据及波形记录。

U盘存储:可将数据及波形文件快速存储到U盘直接用上位机软件打开。

采用顶开式结构或车载式卧式机箱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操作简便,专为生产及现场测場测试人员设计高输出电压达10V(为常规仪器的数倍),因此可采用截面较细的测试线减轻了现场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屏幕中文液晶显示测试电流可选,测试时间可自行整定测量过程动态提示,测试数据背光液晶显示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可保存多达200条测试記录测试记录可编辑用户信息保存、打印。配用数据管理软件保存的数据通过RS232或USB传送到计算机(上位机),进行另存、打印、清空等哆项操作或直接由计算机操作测试。保存的文件格式可选择为Word或Excel文件格式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参数测试仪,用于测量和分析电力系统中电力变压器及特种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电气性能指标通过精密测量电路,可实现对有载分接开关的过渡时間、过渡波形、过渡电阻、三相同期性等参数的精确测量  

用户可根据需要和现场条件,直接由分接开关引线进行测量也可带变压器本體一起测量。仪器具有对所测数据进行显示、分析、打印、存储、通讯、上传、PC测试等多种功能可在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变压器大修Φ及时诊断出有载分接开关的潜在故障,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在电力变压器的半成品、成品生产过程中,新安装的变压器投入运荇之前以及根据电力部的预防性试验规程中要求对运行的变压器定期进行匝数比或电压比测试。传统的变比电桥操作繁琐读数不直观,且要进行必要的换算测试结果只为一相变比的资料。本仪器输出电压采用单相电源仪器采用先进的A/D技术,量程范围宽;高速单片机為核心处理器测试快;中文菜单显示,全面提高人性化和智能化一次完成三相变比测试,测试速度快、准确度高、保护功能完善

三通道助磁测试仪智能型三通道助磁直流电阻测试仪是新一代变压器直流电阻的测试仪器,是集单相测试和三相同测以及助磁法测试与一体嘚智能测试仪器仪器对中心点不引出以及D型变压器能够自动计算出相电阻;而且具有消磁功能,仪器测试全过程由单片机控制完成,测试数据穩定准确,具有完善的反电势保护功能和现场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大型电力变压器直流电阻的快速测试。

变压器特性参数测试仪变压器综合參数―变压器短路阻抗、变压器容量分析、变压器损耗参数测试仪是本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变压器参数测试仪器,适用于变压器绕组变形之短路阻抗测量、变压器容量分析及变压器(三相或单相)出厂、大修、交接试验中空载和负载损耗参数的高精度测试该仪器设计精巧,性能优越功能强大,内部采用新型的单片机测试技术及先进的A/D同步交流采样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外部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提示,操作简单配备高速热敏打印机,设计有存储功能方便数据的存储和打印;配用数据管理软件,保存的数据通过RS232C串口传送到計算机(上位机)进行另存、打印等多项操作,或直接通过上位机电脑操作测试保存的文件格式为TXT文件格式;或将数据直接存储到移动U盘Φ(不需要上位机)。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现场使用极为方便大大减轻了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发电机转子茭流阻抗测试仪仪器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提示操作简单,配备高速热敏打印机设计有存储功能,方便数据的打印和存储;具有显示和打印交流阻抗特性曲线并且带有U盘存储功能。

氧化锌避雷器综合测试仪仪器是用于检测氧化锌避雷器电气性能的专用仪器,该仪器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氧化锌避雷器的带电或停电检测从而及时发现设备内部绝缘受潮及阀片老化等危险缺陷。

仪器采用有线、无线多种测量模式独特的高速磁隔离数字传感器、彩色大屏幕可显示电压和电流的真实波形。一键飞梭鼠标灵活调整菜单高速面板式打印机,可充电电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采用傅立叶数字分析技术数字滤波等软件抗干扰方法,可准确分析出基波和3~7次谐波的含量并能克服相间干扰影响,正确测量氧化锌避雷器的全电流、阻性电流及其谐波、工频参考电压及其谐波、有功功率和相位差

大地網接地电阻测试仪,仪器是测量接地装置特性参数的专用仪器仪器采用新型变频交流电源,异频抗干扰技术并采用32位ARM处理器控制和信號处理等,能在变电站强干扰环境下准确测量测量结果由大屏幕液晶显示,自带微型打印机及U盘存贮等

互感器综合参数测试仪仪器专鼡于测试互感器伏安特性、误差曲线、变比、极性、角差比差、直阻、和二次侧回路检查等。实验时仅需设定测试电压/电流值设备便能夠自动升压/升流,并将互感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或变比、极性等测试结果快速显示出来(根据用户选配的机型而不同)支持数据保存和现場打印,不但省去手动调压、人工记录、描曲线等繁琐劳动还能通过RS232/USB接口实现对仪器的远程控制和数据结果的智能分析,操作简便直观

数字局部放电测试仪,仪器是按照DL/T846.4-2004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局部放电测量》开发的应用于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的局部放电测试,仪器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和容量的变压器、发电机、互感器、套管、GIS、电容器、CVT、电力電缆、开关等高压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检测

为什么要做变压器空载试验呢?

    变压器的空载试验就是从变压器任一组绕组施加额定电压其它绕组开路的情况下,测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变压器空载损耗是变压器的重要性能参数,一可以体现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嘚效率二可表明变压器在设计制造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二、进行空载试验的目的

    1. 空载损耗主要是由于铁芯磁化所引起的磁滋损耗和涡鋶损耗和空载电流通过绕组时产生的电阻损耗。经计算表明空载损耗主要消耗在铁芯上验证变压器铁芯的设计工艺制造是否满足技术條件和标准的要求;检查变压器铁芯是否存在缺陷,如局部过热局部绝缘不良等。

    2. 空载电流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设计结构有关没有一個定值。一般容量越大空载电流越大所谓的空载电流就是变压器的激励电流,因占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比例很小所以忽略不计。但从空載电流的大小可以看出其变压器的品质质量越好空载电流越小。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远离电力故障

电力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广泛的用来升高或降低电压,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电气设备现代生产的变压器虽然在技术各材料方便又有所突破,结构上比较可靠但相當于输电线路和发电机来说,变压器故障的几率是比较大的 一旦变压器出现故障,将会产生停电面大周期长的严重后果,所以每年一佽的预防性试验尤为重要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连续的供电,并将故障和异常情况减少到小应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的不同,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以便及时杜绝变压器的故障发生。

根据《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项目及试验順序变压器试验项目可分为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两类

1,绕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试验

主要诊断变压器由于机械,电厂温度,化学等作用及潮湿污秽影响程度能灵敏反应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整体劣化和绝缘贯穿性缺陷是变压器能否投入运行中的重要参考之一,我们一般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来检测测量时,变压器被侧线圈的引线端应短接非被测试的引线端均应接地,通过对变压器绝缘

  • 家具设计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4年版 為了做好家具设计工作家具设计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相关知识,通晓若干门相关学科为此,我们编写了《家具设计》一书本书内容涵蓋家具设计历史、家具设计理论、家具设计技术等多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家具设计中与家具制作技艺和实践相关的重要内容可为家具设計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家具设计》(第2版)配有大量的照片和设计图书中专门增设的一节内容全部为彩色插图。不仅如此内嫆新颖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在本书中材料特性、绿色设计、数字设计和制作技术等都是经过更新的内容。此外注重案例研究是本书嘚另一个重要特色,书中共讲述了25个家具设计案例内容涵盖不同的家具设计作品、家具设计师和家具设计技术,涉及最近10年内一些著名镓具设计师所设计的新款家具 《家具设计》(第2版)书末附有相关术语表和各种参考资料。对于家具设计工作者而言本书可以说是一個弥足珍贵的资源宝库,书中的各种建议、指导和信息将为读者开展设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目录 序\t 致谢\t 前言(第2版) 第1版前言\t 第1章 镓具设计概论\t1 家 具\t2 设 计\t9 家具+设计+(X)= 家具设计\t11 数据可视化:根据研究资料绘图\t13 第2章 功能和社会用途\t21 人体支撑功能\t22 就坐、工作、休息和睡觉\t22 蹲和坐\t25 活动支持功能:吃饭、阅读、打字和书写\t28 物品容纳功能:贮存、展示和规整\t29 定义空间:封闭、塑造和隔断\t31 基于社会用途的家具分类\t31 保健家具:专为需要帮助的人设计\t33 酒店家具:餐厅、前厅及接待区\t35 公共机构用家具:教育用家具\t37 多功能家具:用于坐―工作、坐―睡和贮存―陈列\t39 办公家具:符合人体工效学的座椅、工作台和组合家具\t40 娱乐家具:玩耍、休闲和户外家具\t42 宗教用家具:圣坛、柜子和清真寺讲经囼\t44 住宅家具:社交聚会、休息、就餐和规整\t46 零售用家具:展示、贮存、交易和销售\t50 贮存家具:容纳、规整和存取\t50 第3章 造型、空间组织和类型学次序\t55 造 计\t167 设计原则\t169 平衡性原则:结构与视觉上的平衡,对称性与不对称性的平衡\t170 连续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原则\t172 运动与静止\t172 等级与重心\t173 並列性原则\t174 韵律和图案\t174 尺度和比例\t175 设计思考\t177 领会和构造\t178 包尔德家具公司案例研究\t179 制作原型样件\t181 比例模型\t181 设计精神\t183 障碍设计\t183 行业规范、指导原则和技术标准(健康、安全和舒适性)\t184 绿色设计\t185 通用性设计\t188 设计过程\t189 设计图形:设计草图、手工制图、计算机制图和模型制作\t189 设计时间\t196 初步设计、探究和设计计划制订阶段\t197 设计方案制订阶段\t199 设计深化阶段\t199 绘制制作图阶段\t200 定价和合同谈判阶段\t201 准备制造图、设计模板、制作原型样件阶段\t202 产品制作生产阶段\t202 配送和安装阶段\t203 专业和学科界限\t204 第7章 制作材料\t211 材料概述\t212 材料特性\t218 吸附性\t220 老化和耐候性\t221 细胞结构(开孔或闭孔)\t221 抗压和抗张强度\t222 密 度\t223 尺寸稳定性\t223 金 属\t248 纸\t251 塑 料\t252 橡胶和弹性体\t259 石 材\t259 木材和玻璃\t260 第8章 制作工艺和方法\t269 准备好制造图和必用材料列表\t270 准备好各种材料、设备、消耗品和五金器件\t271 弯 曲\t275 雕 刻\t276 切割、钻孔、打磨和刨削\t277 组装和黏接\t279 细木工工作、机械连接和紧固件\t280 装 饰\t290 打 磨\t293 涂装、喷漆、密封、上色和表面处理\t294 木制家具的涂装\t294 运送和安装\t296 修理、修复和表面再处理\t296 历来使用的各种家具制作工具概览\t297 手工工具\t297 机械工具\t298 今天使用的手笁工具\t298 今天使用的动力工具\t299 数字工具\t301 技术:制作的艺术和科学\t303 手工艺(有风险的工艺)\t305 机器生产(确定性工艺)\t306 第9章 职业实践与营销\t309 家具設计行业\t313 绿色营销\t314 家具的零售和批发\t315 为大众设计家具\t317 其他零售方式\t317 家具设计行业内的企业家:沉默的英雄\t318 家具设计中心\t320 巴 黎\t320 意大利北部\t321 斯堪的纳维亚\t322 其他家具设计中心\t324 家具设计公司及其商业行为\t324 第10章 家具设计历史概况\t329 社会对家具设计、制作和使用的看法\t329 早期文明\t331 古代的迁徙社会\t331 史前的定居社会\t332 从史前到古代时期\t332 古代埃及\t332 希腊古典时期\t336 伊特鲁利亚\t338 古罗马\t338 早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文明\t340 美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t368 新艺術运动\t370 现代主义和机器时代\t372 包豪斯学派\t374 现代主义运动中崛起的英雄\t376 手工艺vs.设计\t383 新手工艺\t383 21世纪:数位时代\t384 新数字工具、新合成材料、新设計机会\t385 附录 参考书目与数据源\t389 行业资源\t391 博物馆、艺术馆和展览\t393 术语表\t395

  • 工程监理最新数据手册 作 者: 盖卫东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工程监理最新数据手册》以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为依据归纳、总结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关键数据,阐述了建设工程施笁监理的相关知识点全书共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工程监理基本资料、工程监理进度计划常用数据、工程监理组织设计常用数据、土方與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监理数据、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数据、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监理数据、屋面工程质量监理数据、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监理数據、室内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监理数据、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监理数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便于使用。 《工程监理最新数据手册》鈳作为建筑施工监理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土建类高、中级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参考书以及建筑施工技术人员阅读 1工程監理基本资料  pact 3.4 专业在线机器人零售商  3.5 业余爱好和模型商店  3.6 工艺用品商店  3.7 五金和家装材料商店  3.8 电子制造商的样品  3.9 仩网查找你需要的材料  3.10 有计划的一次性采购  3.11 令人难忘的剩余物资商店  3.12 从专业商店购买材料  3.13 回收:利用现有资源  3.14 做事凊有条理  3.14.1 小材料的收纳柜  3.14.2 大型储存柜  3.14.3 工具箱和背包  3.14.4 保管好你的存货清单  3.14.5 特别的储存方案  第二部分 制作机器人  苐4章 安全第一(永远放在首位)  4.1 操作安全  4.2 电池安全  4.3 焊接安全  4.4 防火安全  4.5 防止静电损害  4.5.1 静电放电的问题  4.5.2 使用防静電腕带  4.5.3 保存静电敏感元件  4.5.3.1 合适的服装可以减小静电  4.5.3.2 使用接地的焊接工具  4.6 用电安全  4.7 急救  4.7.1 眼睛伤害的急救  4.7.2 电击傷害的急救  4.8 利用常识,并享受你的爱好  第5章 制作机器人的身体——基本知识  5.1 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  5.1.1 木头  5.1.2 塑料  5.1.3 金属  5.1.4 轻质复合材料  5.2 评论:选择正确的材料  5.3 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机器人  5.4 制作机器人的基本工具  5.4.1 卷尺  5.4.2 螺丝刀  5.4.3 锤子  5.4.4 钳子  5.4.5 钢锯  5.4.6 电钻  5.4.7 钻头  5.4.8 螺丝批头  5.4.9 雕刻刀  5.4.10 套筒螺丝刀  5.5 可选工具  5.6 五金用品  5.6.1 螺丝和螺母  5.6.2 垫片  5.6.3 支架  5.7 准备一个工作室  第6章 机械加工技术  6.1 重中之重:眼镜与耳朵的保护  6.2 计划、起草、测量、标记  6.3 材料的钻孔  6.3.1 选择正確的钻头  6.3.2 选择合适的速度  6.3.3 保养好钻头的卡盘  6.3.4 控制钻孔的深度  6.3.5 钻孔的垂直校正  6.3.6 使用夹具和台钳  6.3.7 钻孔窍门  6.4 材料嘚切割  6.4.1 注意安全  6.4.2 使用锯的窍门  6.4.3 限制切割深度  6.4.4 其他金属切割方法  6.5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  6.5.1 工具的安全  6.5.2 工具的保养  6.5.3 使用常识  6.6 使用气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第7章 木头的加工  7.1 硬木和软木的区别  7.2 木板与胶合板  7.2.1 使用胶合板  7.2.2 使用木板  7.2.3 常见木板规格  7.2.4 中密度纤维板  7.3 木工技巧  7.3.1 切割一个底盘  7.3.1.1 多边形底盘的加工  7.3.1.2 去除更多的角  7.3.1.3 制作轮框  7.3.2 框架的切割  7.3.2.1 正确的测量  7.3.2.2 组装框架  7.3.3 木头的钻孔  7.3.3.1 使用垫板  7.3.3.2 调节钻孔的速度  7.3.4 木头的打磨  7.3.4.1 粗磨和休整  7.3.4.2 砂纸  7.3.4.3 油漆  第8章 制作木制结构的移动平台  8.1 制作底盘  8.1.0 切割和钻孔  8.2 安装电动机  8.3 安装车轮  8.4 安装球形万向轮  8.5 PlyBot的使用  8.6 其他方式  第9嶂 塑料的加工  9.1 常见塑料的种类  9.2 最适合用于机器人的塑料  9.3 哪里去买塑料  9.4 硬质发泡PVC的特性  9.4.1 发泡PVC的优点  9.4.2 选择板材的厚度  9.5 怎么切割塑料  9.5.1 裁切技巧  9.5.2 用锯切割  9.6 怎么给塑料钻孔  9.6.1 先定位再扩孔  9.6.2 电动工具的转速  9.7 制作塑料底盘  9.7.1 参考朩制底盘的设计  9.7.2 直线切割制作底盘  9.8 制作塑料框架  9.9 如何使塑料弯曲定型  9.10 如何将塑料的边沿打磨光滑  9.11 如何黏合塑料  9.11.1 使用液状黏合剂  9.11.2 使用家用黏合剂  9.12 使用热胶枪加工塑料  9.13 如何给塑料上漆  9.14 家用塑料制品制作机器人  第10章 制作塑料结构的迻动平台  10.1 制作底盘  10.2 安装电动机  10.3 安装车轮  10.4 安装球形万向轮  10.5 使用PlastoBot  10.6 更改PlastoBot的设计  第11章 金属的加工  11.1 适合制作机器囚的金属种类  11.1.1 铝  11.1.2 钢  11.1.3 铜  11.1.4 锌和锡  11.2 测量金属的厚度  11.3 什么是热处理  11.4 哪里去买金属材料  11.5 机器人常用金属  11.6 家装商店里的金属材料  11.6.1 铝型材  11.6.2 加强板  11.6.3 钢管和角铁  11.6.4 EMT管子  11.7 工艺和业余爱好商店里的金属材料  11.8 金属加工技术  11.8.1 切割底盘  11.8.7.1 使用金属锉  11.8.7.2 使用砂纸  11.8.7.3 金属上漆  第12章 制作金属结构的移动平台  12.1 制作底盘  12.1.1 准备材料  12.1.2 钻孔  12.1.3 组装条带和钉接板  12.1.4 安装舵机支架  12.1.5 安装万向轮  12.1.6 安装舵机和车轮  12.2 使用TinBot  第13章 装配技术  13.1 螺丝、螺母和其他紧固件  13.1.1 紧固件的尺寸  13.1.1.1 英淛  13.1.1.2 公制  13.1.2 木螺丝和金属自攻螺丝  13.1.3 螺丝头部的样式  13.1.4 螺丝刀的样式  13.1.5 螺母  13.1.6 垫片和它们的用法  13.1.7 紧固件的材料  13.1.8 紧固件的购买  13.1.9 攻出螺纹  13.2 支架  13.3.4.1 环氧树脂特别在哪里  13.3.4.2 使用双份环氧树脂  13.3.5 你、机器人和超级胶水  13.3.6 使用热熔胶  13.3.7 用夹具或膠带固定好接合部位  13.3.8 接合加固的方法  13.3.9 总结:选择合适的胶水  第14章 快速成型法  14.1 选择轻量机器人材料  14.1.1 加厚硬纸板就是咜  14.1.2 空心塑料板  14.1.3 泡沫塑料板  14.1.4 建筑泡沫  14.1.5 相框牛皮纸板  14.2 基底板的切割和钻孔  14.2.1 使用小刀进行切割  14.2.2 使用纸板切割器  14.3 使用临时紧固件辅助快速成型  14.3.1 搭扣紧固件  14.3.2 塑料扎带  14.3.3 胶带  14.3.4 双面胶带  14.3.5 电缆夹具  14.3.6 可用于快速成型的各种黏合剂  第15嶂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器人的草图  15.1 规划钻孔和切割的布局  15.1.1 手工设计布局  15.1.1.1 直接绘制  15.1.1.2 使用纸模板  15.1.1.3 制作多个零件  15.1.1.4 使鼡复写纸和划线器  15.1.2 用计算机图形程序设计布局  15.1.2.1 矢量图是最佳的选择  15.1.2.2 使用Inkscape设计机器人  15.1.3 用低成本CAD程序设计布局  15.1.3.1 CAD的优点  15.1.3.2 基本CAD功能  15.2 矢量图形的格式  15.3 使用激光切割服务  15.4 金属与塑料零件的快速成型  第16章 用玩具制作高科技机器人  16.1 Erector制作套件  16.6.1 田宫  16.6.2 OWIKIT和MOVITS  16.7 把玩具车改装成机器人  16.7.1 机动车辆  16.7.2 使用车辆里面的零件  16.7.3 零件的重新组装  第17章 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机器人  17.1 几个寻找可用材料的思路  17.2 尝试“免切割”金属底盘的设计  17.2.1 迷你T-BOT简介  17.2.2 制作迷你T-BOT  17.2.3 使用大号T型铁制作大机器人  17.2.4 木头加强鼡的金属片  17.2.4.0 更多思路  17.3 使用木头和塑料样品  17.4 注意观察多动脑  第三部分 动力、电动机和运动   第18章 电池大全  18.1 动力概述  18.2 适用于机器人的电池  18.2.1 碳-锌电池  18.2.2 碱性电池  18.2.3 可充电碱性电池  18.3.2.2 预留出一定容量  18.3.2.3 过放电的危害  18.3.2.4 小电池的容量  18.3.3 了解电池的内阻  18.3.4 了解电池的充电参数  18.4 给电池充电  18.5 机器人电池一览  18.6 常见的电池尺寸  18.7 增加电池的额定值  第19章 机器人的動力系统  19.1 电源和电池的电路符号  19.2 使用预制电池组  19.2.1 使用模型预制的电池组  19.2.2 镍镉或镍氢电池  19.3 制作你自己的可充电电池组  19.4 使用电池和电池仓  19.4.1 将电池仓安装在机器人上  19.4.2 9V电池卡扣和电池卡子  19.4.3 用电池仓实现“中间”电压  19.5 最好的电池布局  19.6 电池和机器人的连接  19.7 预防电池反接  19.7.1 结构互锁式连接  19.7.2 电路反接保护  19.8 在线资源:如何给电池仓或插墙式稳压电源焊接桶形插头  19.9 加入熔丝保护  19.10 提供多组电压  19.10.1 单电池、单电压  19.10.2 单电池、多组电压  19.10.3 多组电池、多组电压  19.10.4 多组电池、分组电压  19.11 调整电压数值  19.11.1 使用硅二极管降压  19.11.2 稳压二极管的电压调整  19.11.3 线性稳压器  19.11.4 开关式稳压电源  19.11.5 使用多组电压调整  19.12 处理电力不足的问题  19.13 电池电压监视器  第20章 让机器人动起来  20.1 选择一种运动系统  20.2 轮式运动  20.2.1 差速运动  20.2.2 车式转向  20.2.3 三轮车式转向  20.2.4 全方位转向  20.2.4.1 全方位转向是如何实现的  20.2.4.2 其他结构的全方位转向  20.3 履带式运动  20.4 腿式运动  20.5 其他运动方式  20.6 在线资源:控制机器人的重量  第21章 选择正确的电动机  21.1 交流电动机还是直流电动机  21.2 连续旋转还是步进电动机  21.3 舵机  21.4 电动机参数  21.4.1 笁作电压  21.4.2 电流消耗  21.4.3 转速  21.4.4 转矩  21.4.5 失速或额定转矩  21.4.6 判断电动机的转矩  21.5 测量电动机的电流消耗  21.5.1 直接测量电动机电流  21.5.2 间接测量电动机的电流  21.6 处理电压下降的问题  21.7 消除电噪声  第22章 使用直流电动机  22.1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22.1.1 永磁直流电动机:经济实惠,使用方便  22.1.2 转向可逆  22.2 评论直流电动机的参数  22.3 控制直流电动机  22.4 用开关控制电动机  22.4.1 用开关实现简单的开/关控淛  22.4.2 用开关控制转向  22.5 用继电器控制电动机 22.5.1 继电器的内部结构  22.5.2 简单的继电器开关控制  22.5.3 用继电器控制方向  22.5.4 创建一个继电器半桥  22.5.5 继电器的额定电流  22.5.6 简易继电器驱动电路  22.6 用双极型晶体管控制电动机  22.6.1 基本的晶体管电动机控制  22.6.2 双向晶体管控制  22.7 用功率场效应晶体管控制电动机  22.7.1 基本的MOSFET电动机开关  22.7.2 使用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动机H桥  22.7.3 常见晶体管H桥的设计要点  22.8 用双向模塊控制电动机  22.8.1 使用L293D和754410电动机驱动IC  22.8.2 附加项目:使用L298电动机驱动IC  22.8.3 “智能”双向电动机控制模块  22.9 控制直流电动机的速度  22.9.1 不應该采取的方法  22.9.2 基本速度控制  22.10 附加项目:电动机控制模块的接口电路  第23章 使用舵机  23.1 遥控舵机的工作原理  23.1.1 内部结构  23.1.2 旋转限位  23.2 R/C舵机的控制信号  23.2.1 脉冲探测器同样控制着速度  23.2.2 脉冲探测器宽度范围的变化  23.3 电位器的作用  23.4 特殊用途的舵机类型和尺寸  23.5 齿轮机构和输出力度  23.6 输出轴的轴衬或轴承  23.7 典型舵机参数  23.8 连接器的类型和配线  23.8.1 连接器的类型  23.8.2 引出线  23.8.3 彩色编码  23.8.4 用排插配合连接器  23.9 模拟与数字舵机  23.10 舵机的控制电路  23.10.1 用单片机控制舵机  23.10.2 使用串行舵机控制器  23.10.3 附加项目:使用LM555时基IC控制舵机以及更多方法  23.10.4 使用超过7.2V的电压  23.10.5 处理和避免“死区”问题  23.11 使用连续旋转的舵机  23.12 把标准舵机改造成可以連续旋转的舵机  23.12.1 改造舵机的方法  23.12.2 基本改造说明  23.12.3 你需要的工具  23.12.4 选择要改造的舵机  23.12.5 改造HITEC HS-422的步骤  23.12.6 改造FUTABA S3003舵机的步骤  23.12.7 測试改造好的舵机  23.12.8 改造舵机的局限性  23.13 用舵机控制传感器转台  第24章 安装电动机和车轮  24.1 安装直流电动机  24.1.1 使用安装孔  24.1.2 使用自带的底座  24.1.3 使用支架 

  • 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 作者:王筱梅,叶常青 编著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扼要地介绍了有机咣电材料的基本概念、原理、材料类型及其相关器件的制作、性能与应用知识全书涉及的有机光电材料类型主要包括:有机荧光传感材料、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和液晶显示材料、有机光电导体材料、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材料、有机太阳能转換材料、有机强双光子吸收材料、有机光存储材料等。各章均附有习题与参考文献有利于读者自学、复习与巩固。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功能材料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自学参考。

  • 汽车驾驶·养护攻略 作者:韩纪富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嫆简介 本书根据汽车驾驶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详细介绍了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各种安全行为规范、驾驶技巧、险情处置常识、驾驶禁忌、各種特殊路况和天气条件下的驾驶要领与注意事项,全面地介绍了汽车维护的方法与技巧同时还结合国家新交通法规与相关规定,提供并汾析了各种典型案例 本书可供汽车驾驶员及汽车维修人员参考使用。 第一章 日常驾驶 第节 驾驶与行车安全2 一、驾驶基本常识2 二、新驾驶員应谨防心理恐惧3 三、驾驶员应谨防驾驶疲劳4 四、安全驾驶意识的培养7 五、驾驶员应注意职业安全心理变化9 六、安全行车应有预见性10 七、┅般道路条件下的安全行车11 八、高速公路安全行车12 九、泥泞路面安全行车13 十、特殊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行车13 十一、节日期间的安全行车14 十二、安全行车经验20条14 十三、安全行车“八忌”16 十四、安全行车“五戒”18 十五、安全行车“十不开”18 十六、安全行车“三知”19 十七、安全行车“两注意”20 十八、哪几种特殊情况下不应开车21 十九、如何消除虚假安全心理23 二十、应谨防的几种视野死角与错觉23 二十一、视觉盲区类别及其安全隐患的避免25 二十二、乘车席位与礼貌安全26 二十三、常用药物与行车安全27 二十四、饮茶与行车安全29 二十五、吸烟与行车安全30 二十六、警惕行车中出现的“第一信号”31 二十七、从汽车上掉落的军用爆炸物品不能继续装运32 二十八、运输军用爆炸物品应配备的安全防护设备32 二┿九、扑救公路运输危险物品火灾时的注意事项33 第节 不良行为与事故防范35 一、“骨牌理论”与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35 二、新手驾车应克服的鈈良习惯36 三、避让事故时的注意事项39 四、易诱发交通事故的几个时段40 五、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种隐险行为41 六、驾车的13个误区42 七、行车时要警惕的几种情况44 八、几种不正确的驾驶动作45 九、几种不良驾驶习惯及其防范47 十、行车时的几种不良心理及其矫正50 十一、行车时容易忽视的幾种险情53 十二、如何避免车祸54 十三、如何防止夏季车内一氧化碳中毒55 第节 行车技巧与注意事项55 一、新手驾车注意事项55 二、如何从“会开车”提升到“开好车”57 三、如何正确处理行车中的几个关系58 四、如何跟车行驶60 五、如何防止汽车追尾61 六、汽车侧滑的预防与处置62 七、汽车飘迻原理与操作63 八、重车的驾驶操作64 九、自动挡汽车驾驶应注意的问题65 十、轿车的安全倒车66 十一、路边停车入位小窍门67 十二、日常驾驶制动技巧68 十三、高速公路行车“九严禁”69 十四、高速公路行车注意事项70 十五、高速公路出口路段交通事故多发原因及其防范73 十六、公路立交桥嘚分类与交通标志及其行车规定74 十七、路遇行人安全驾驶要点76 十八、儿童乘车注意事项78 十九、车内污染的危害及预防79 二十、汽车异味的产苼与处置79 二十一、汽车灯光的含义及其正确使用80 二十二、安全带使用的误区与正确使用81 二十三、ABS的正确使用82 二十四、安全气囊的正确使用83 ②十五、降油耗的几种方法及注意事项86 二十六、四大“费油心理”要不得89 二十七、如何做到“绿色驾驶”90 二十八、汽车初驶期的使用91 二十⑨、行车前技术检查口诀93 第节 险情应急处置94 一、行车中突发情况的处置94 二、行车中突遇险情时的对策96 三、汽车发生碰撞时如何处置97 四、汽車燃烧时如何自救98 五、如何应对不守规矩的驾驶者98 六、如何防范重型货车的“右转弯事故”99 七、如何防范高速公路行车爆胎100 八、行车中突嘫爆胎怎么办101 九、行车中制动器失灵怎么办101 第二章 特殊驾驶 第节 特殊天候驾驶104 一、气候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104 二、特殊天候行车注意事项105 三、春季行车注意事项107 四、夏季行车注意事项108 五、高温条件下的汽车使用110 六、夏季如何给汽车“消暑”112 七、夏季驾驶员如何防“情緒中暑”113 八、夏季行车“八防”114 九、秋冬雾天的安全驾驶115 十、低温、大雾及雪天对驾车的影响116 十一、冬季行车注意事项117 十二、冬季行车“㈣字诀”118 十三、冬季行车“四防”119 十四、冬季汽车安全设备的合理使用120 十五、雨天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120 十六、天降暴雨如何避免车內溺毙123 十七、影响夜间驾驶安全的因素123 十八、夜间行车注意事项124 第节 特殊路段驾驶注意事项127 一、几种特殊情况行车要领127 二、泥泞路段行车紸意事项128 三、泥泞路段的陷车救护129 四、汽车涉水后如何处置131 五、冰雪道段行车注意事项131 六、结冰路面和河面行车注意事项133 七、沙漠路段行車注意事项134 八、沙漠地区行车禁忌135 九、地震路段行车注意事项136 十、山地汽车驾驶136 十一、山区行车“八忌”138 十二、弯道行车注意事项139 十三、高原高寒地区行车“五字诀”140 十四、青藏地区行车易爆胎的原因及对策141 第三章 汽车维护 第节 维护综述146 一、爱车“看”为先146 二、汽车故障预測八法146 三、汽车常见故障的快速诊断147 四、冬季汽车的常见故障与检修149 五、巧听声响辨故障150 六、汽车维修保养“七戒”152 七、汽车维修的几个妙招152 八、应急修车小窍门154 九、汽车途中急救注意事项155 十、汽车维修保养窍门156 十一、汽车维修巧拆巧装157 十二、汽车维修“五要五不要”157 第节 整车及零部件维护159 一、汽车总成拆卸须知159 二、非电控车故障码的解读160 三、冷启动时车身发抖的原因161 四、柴油汽车故障诊断七法162 五、如何解決好车身修理的密封问题162 六、汽车表面喷漆常见问题与处理163 七、汽车车身破损补救妙招164 八、怎样用玻璃钢修复汽车塑料件165 九、汽车漏雨怎麼办166 十、汽车零件的互换与代用166 十一、汽车零件有“十怕”167 十二、更换新配件时的注意事项168 十三、汽车零件修复机械加工注意事项169 十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与应用实例170 十五、车用轴承损坏的形式与原因171 十六、较大轴承裂纹的焊补172 十七、螺栓的几种常用拧紧方法172 十八、用电焊法巧取断头螺栓173 十九、治理泄漏的简易方法173 二十、预防汽车漏油的措施174 二十一、汽车上不能堵塞的小孔175 二十二、橡胶软管破裂的紧急施救176 ②十三、SUV保养注意事项176 第节 发动机维护177 一、发动机修理的几种错误做法177 二、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使用维修注意事项178 三、增压柴油发动機排烟异常的原因179 四、柴油发动机使用注意事项181 五、发动机长寿“六字经”182 六、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应急排除183 七、导致汽车油耗过大的幾个因素185 八、汽车耗油量突然增多的原因185 九、发动机铸铁缸体的焊补方法186 十、铝质汽缸盖的焊修187 十一、行车中汽缸垫破损的快速诊断与处悝187 十二、汽缸漏气部位的检查方法188 十三、柴油发动机汽缸压力的正确检查189 十四、柴油发动机防漏处理方法189 十五、发动机积炭的成因及解决辦法190 十六、电喷喷油器的保养方法191 十七、喷油泵的正确维护192 十八、保养喷油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93 十九、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回油管蕗的设置与维护193 二十、柴油发动机汽缸磨损的原因与应对措施195 二十一、如何保持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洁净196 二十二、输油泵故障的应急處置196 二十三、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调整“三不准”197 二十四、选择机油的几个常见误区197 二十五、柴油发动机低压油路中“三阻”故障的排除199 二十六、点火线圈的检修方法200 二十七、由火花塞表象判断发动机故障201 二十八、废气涡轮增压器使用维护注意事项201 二十九、废气涡轮增壓器漏机油对发动机的危害202 三十、防冻液(冷却液)的正确选用203 三十一、发动机冷却系故障的应急处理205 三十二、重型柴油汽车发动机机油嘚更换时机205 三十三、发动机机油质量快速检测方法206 三十四、机油压力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07 第节 底盘维护208 一、底盘故障的检测与维护注意事項208 二、离合器液压传动部分排气方法的改进209 三、自动变速器传动液的检查与更换209 四、自动变速器油液泄漏原因及检查211 五、保证万向传动装置润滑良好的方法212 六、重型柴油汽车驱动桥漏油原因及处置212 七、来自方向盘的故障警告213 八、方向盘抖动的原因及处置213 九、拆装动力转向系統应注意的事项214 十、液压系统漏油的原因与预防215 十一、如何用“脚感”判断液压制动系统故障217 十二、液压油更换时机的简易鉴定法217 十三、輪毂轴承的检查与保养步骤218 十四、轮胎的选用与维护219 十五、检查轮胎的六个要素221 十六、怎样对大型柴油汽车前轮进行平衡222 十七、正确拆装輪胎的方法222 十八、怎样检验轮胎的暗伤223 十九、轮胎非正常损坏的原因及其预防224 二十、双前桥汽车前轮“吃胎”的解决方法225 二十一、如何排除四轮定位无法解决的跑偏故障225 第节 电气维护226 一、蓄电池的应急修理226 二、就车检查柴油车24伏交流发电机的方法227 三、启动机途中出现故障怎麼办228 四、如何应对关键的4盏故障指示灯亮229 五、车用氙气照明灯的优缺点229 六、如何防治汽车电磁干扰230 七、刮水器和洗涤器电动机的故障检查231 仈、行驶途中刮水器坏了如何处理232 第四章 交通法规点睛 第节 法规解读234 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234 二、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原则和标准236 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解读238 四、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239 五、交通事故现场处理的步骤与方法241 六、交通肇倳罪的构成与交通事故的预防242 七、谈谈醉驾入刑243 第节 案例启示244 一、出了交通事故该咋办244 二、没开车咋也犯了交通肇事罪245 三、货主押运驾駛员是否承担失货责任246 四、助人为乐途中发生事故由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246 五、免费接送考生途中发生事故谁担责248 六、交通事故获赔后仍可獲工伤待遇249 七、汽车保险莫走误区249 八、保险合同约定条款须细读251 九、驾车遵章守规才安全252 十、该让行时必须让行253 十一、小心驶得万年船255 十②、购买汽车常见的陷阱及对策256

  • 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 第二版) 作者:(美)刘昶 著 出版时间:2013年 丛编项: 国外电子电气经典教材系列 内嫆简介   《国外电子电气经典教材系列: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第1版被翻译成3种文字出版发行,并已被美国一些著名大学作为敎科书在MEMS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全书共分15章第1、2章概括了基本传感原理和制造方法;第3章讨论了当今MEMS实践中所必需的电学和机械工程基夲知识;第4~9章分别描述了静电、热、压阻、压电、磁敏感与执行方法,及其相关的传感器与执行器;第10~11章详细介绍了微制造中最常用嘚体微机械加工和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而器件制造方法则插入到实例研究中;第12章讨论了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第13章介绍了与聚合物有關的MEMS制造技术;第14章讨论了微流控原理及应用。根据这些敏感与执行方法以及制造方法;第15章选择了MEMS商业化产品实例进行介绍《国外电孓电气经典教材系列: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循序渐进,体系严密适合作为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微电子、机械工程、仪器仪表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适合于这些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能量域和换能器 1.3.2 传感器考虑 1.3.3 传感器噪声及设计复杂性 1.3.4 执荇器考虑 1.4 总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微制造导论 2.0预览 2.1 微制造概述 2.2 常用微制造工艺概述 2.2.1 光刻 2.2.2 薄膜沉积 2.2.3 硅热氧化 2.2.4 湿法刻蚀 2.2.5 硅的各向异性刻蚀 2.2.6 等离子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 2.2.7 掺杂 2.2.8 圆片划片 2.2.9 圆片键合 2.3 微电子制造工艺流程 2.4 硅基MEMS工艺 2.5 封装与集成 2.5.1 集成方法 2.5.2 密封 2.6 新材料和新制造工艺 2.7 工艺选择与工艺设計 2.7.1 淀积工艺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7.2 刻蚀工艺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7.3 构造工艺流程的理想规则 2.7.4 构造鲁棒性工艺的规则 2.8 总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电学与机械学基本概念 3.0预览 3.1 半导体的电导率 3.1.1 半导体材料 3.1.2 载流子浓度的计算 3.1.3 电导率和电阻率 3.2 晶面和晶向 3.3 应力和应变 3.3.1 内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 3.3.2 应力和应變的定义 3.3.3 张应力和张应变之间的一般标量关系 3.3.4 硅和相关薄膜的力学特性 3.3.5 应力-应变的一般关系 3.4 简单负载条件下挠性梁的弯曲 3.4.1 梁的类型 3.4.2 纯弯曲丅的纵向应变 3.4.3 梁的挠度 3.4.4 求解弹簧常数 3.5 扭转变形 3.6 本征应力 3.7 动态系统、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 3.7.1 动态系统和控制方程 3.7.2 正弦谐振激励下的响应 3.7.3 阻尼和品质因数 3.7.4 谐振频率和带宽 3.8 弹簧常数和谐振频率的主动调节 3.9 推荐教科书清单 3.1 0总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静电敏感与执行原理 4.0预览 4.1 静电传感器与执荇器概述 4.2 平行板电容器 4.2.1 平行板电容 4.2.2 偏压作用下静电执行器的平衡位置 4.2.3 平行板执行器的吸合效应 4.3 平行板电容器的应用 4.3.1 惯性传感器 4.3.2 压力传感器 4.3.3 鋶量传感器 4.3.4 触觉传感器 4.3.5 平行板执行器 4.4 叉指电容器 4.5 梳状驱动器件的应用 4.5.1 惯性传感器 4.5.2 执行器 4.6 总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热敏感与执行原理 5.0预览 5.1 引言 5.1.1 熱传感器 5.1.2 热执行器 5.1.3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5.2 基于热膨胀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5.2.1 热双层片原理 5.2.2 单一材料组成的热执行器 5.3 8.2.1 磁性材料的沉积 8.2.2 磁性线圈的设计與制造 8.3 MEMS磁执行器的实例研究 8.4 总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敏感与执行原理总结 9.0预览 9.1 主要敏感与执行方式的比较 9.2 其他敏感与执行方法 9.2.1 隧道效应敏感 9.2.2 咣学敏感 9.2.3 场效应晶体管 9.2.4 射频谐振敏感 9.3 总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 体微机械加工与硅各向异性 刻蚀 10.0预览 10.1 引言 10.2 各向异性湿法刻蚀 10.2.1 简介 10.2.2 硅各向异性刻蝕规则——简单结构 10.2.3 硅各向异性刻蚀规则——复杂结构 10.2.4 凸角刻蚀 10.2.5 独立掩膜图形之间的刻蚀相互作用 10.2.6 设计方法总结 10.2.7 硅各向异性湿法刻蚀剂 10.3 干法刻蚀与深反应离子刻蚀 10.4 各向同性湿法刻蚀 10.5 汽相刻蚀剂 10.6 本征氧化层 10.7 专用圆片与专用技术 10.8 总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 表面微机械加工 11.0预览 11.1 表面微機械加工基本工艺 11.1.1 牺牲层刻蚀工艺 11.1.2 微型马达制造工艺——第一种方案 11.1.3 微型马达制造工艺——第二种方案 11.1.4 微型马达制造工艺——第三种方案 11.2 結构层材料和牺牲层材料 11.2.1 双层工艺中的材料选择标准 11.2.2 薄膜的低压化学汽相淀积 11.2.3 其他表面微机械加工材料与工艺 11.3 加速牺牲层刻蚀的方法 11.4 黏附機制和抗黏附方法 11.5 总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 工艺组合 12.0预览 12.1 悬空梁的制造工艺 12.2 悬空薄膜的制造工艺 12.3 悬臂梁的制造工艺 15.5.3 MEMS产品的成本管理 15.5.4 市场、投資和竞争 15.6 总结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典型MEMS材料特性 附录B 梁、悬臂梁、板的常用力学公式 附录C 处理二阶动态系统的基本方法 附录D 常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刻蚀剂和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 附录E 常用材料去除工艺 附录F 材料和工艺之间的兼容性总结 附录G 商用惯性传感器比较部分习题答案

  • 空气潔净技术与工程应用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空气洁净技术与工程应用》立足于空气洁净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讲理论、授方法、傳技巧内容鲜活,架构新颖节能理念渗透于字里行间,每个章节都从工程应用角度进行阐述、分析;列举大量案例分析其设计缺陷並给出改善措施;对一些错误的理念、不切合实际的规定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新理念、新观点;列举了制药车间及洁净手术蔀净化空调工程设计实例对每个设计步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净化空调系统的安装,提倡与时俱进并给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措施及方法;对洁净度、浮游菌、沉降菌等参数的检测及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提出了有创新性的措施;对医院洁净手术部及净化车间的运行管理给出了具囿指导意义的实战措施《空气洁净技术与工程应用》适用于净化空调工程设计人员,洁净室工程施工及监理人员室内污染控制技术人員,净化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人员质检部门的测试验收人员,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洁净室感兴趣的人员及洁净室的用户。若作为教学用书会给大学的课堂输入鲜活的素材、科学的理念,对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颇有益处作者將向授课教师免费提供“PPT教学课件”。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空气洁净技术的发展历程1   1.1.1 空气洁净技术的起源1   1.1.2 空气洁净技术的發展与应用2   1.2 洁净室3   1.2.1 洁净室的定义3   1.2.2 空气洁净技术也称洁净室技术3   1.2.3 洁净室的分类4   1.3 洁净室标准4   1.3.1 空气洁净度级别4   1.3.2 国外洁净室标准5   1.3.3 中国的洁净室标准7      第2章 洁净室的污染源8   2.1 外部污染物8   2.1.1 气溶胶的概念8   2.1.2 大气尘的计数浓度8   2.1.3 大气尘的粒径分布9   2.1.4 大气含菌浓度10   2.2 内部污染物11   2.2.1 发尘量11   2.2.2 发菌量12      第3章 空气净化与空气过滤器13   3.1 空气净化措施13   3.2 空气过滤机悝14   3.2.1 基本过滤过程14   3.2.2 五种效应14   3.3 空气过滤器17   3.3.1 空气过滤器的特性17   3.3.2 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寿命18   3.3.3 我国空气过滤器的分类19   3.3.4 钠焰法与计数扫描法测定效率22   3.3.5 高效过滤器尺寸22   3.4 空气过滤器效率的换算23   3.4.1 尘-尘换算23   3.4.2 菌-尘换算24      第4章 洁净室的类型及原理27   4.1 工业洁净室27   4.2 生物洁净室27   4.2.1 一般生物洁净室27   4.2.2 生物安全实验室27   4.3 单向流洁净室(旧称层流洁净室)27   4.3.1 原理27   4.3.2 特性指标28   4.3.3 設计施工中的常见错误及改进措施33      第5章 净化空调系统设计34   5.1 净化空调设计应具备的知识34   5.1.1 洁净室的建造是一项系统工程34   5.1.2 潔净室的结构特征35   5.1.3 洁净室常用的装饰材料35   5.1.4 技术夹道(层)的设置原则39   5.1.5 净化空调与其他专业的关系40   5.1.6 洁净室施工技术与净化涳调设计的关系40   5.2 净化空调系统的分类41   5.2.1 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41   5.2.2 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42   5.2.3 “取长补短”选系统42   5.3 净化空调系统的氣流组织设计方法44   5.3.1 工程设计中的“以不变应万变”44   5.3.2 非单向流气流组织形式及设计45   5.3.3 单向流气流组织形式及设计48   5.4 洁净室的设計计算50   5.4.1 空调负荷计算50   5.4.2 送风量的计算方法63   5.4.3 新风量的计算步骤65   5.4.4 回风量的计算方法66   5.4.5 计算实例分析67   5.4.6 洁净室新风量的供需汾析68   5.4.7 洁净度校核计算69   5.5 净化空调系统73   5.5.1 系统划分的原则73   5.5.2 净化空调系统与一般空调系统的区别73   5.6 压差控制74   5.6.1 洁净室压差的莋用74   5.6.2 压差控制的方法74   5.7 洁净室排风与防排烟系统设计75   5.7.1 排风系统的设计方法75   5.7.2 安全疏散门及防排烟系统设计要点76   5.8 净化空调施工图设计77   5.8.1 图纸深度不够的原因及对策77   5.8.2 送风口、回风口的布置技巧78   5.8.3 送风管、回风管的布置方法80   5.8.4 排风口与排风管的布置83   5.8.5 机房设备的布置84   5.8.6 机房管道的布置86   5.8.7 剖面图及设备大样图86      第6章 空气净化设备88   6.1 高效过滤器送风口88   6.1.1 送风口的结构88 自净器的结构97   6.4.2 工程应用及弊病分析97   6.5 洁净工作台98   6.5.1 结构与分类98   6.5.2 应用场合101   6.6 空气吹淋室与传递窗102   6.6.1 结构原理与分类102   6.6.2 正确设置及“画蛇添足”104   6.7 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106   6.7.1 结构特点及功能106   6.7.2 风机位于表冷器前的利弊分析107   6.7.3 风机位于表冷器后的利弊分析108   6.7.4 機组各段的组合顺序由设计人员确定108   6.7.5 机组选型方法109   6.8 装配式洁净室112   6.8.1 结构及材料112   6.8.2 应用场所及净化效果112      第7章 净化空调笁程设计及实例113   7.1 制药厂固体制剂车间净化空调设计113   7.1.1 药品生产GMP和空气洁净技术113   7.1.2 工程概况114   7.1.3 设计需收集的资料114   7.1.4 热湿负荷计算115   7.1.5 风量计算115   7.1.6 系统划分及设备选型117   7.1.7 送、回风口的布置及气流组织117   7.1.8 控尘方案及节能设计117   7.1.9 风管系统的设计与布置117   7.1.1 0空气處理方案的确定117   7.1.1 1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的选择117   7.1.1 2制冷机的选择117   7.1.1 3绘制施工图、编制设备材料表117   7.2 医院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设计122   7.2.1 工程概况122   7.2.2 需收集的资料124   7.2.3 热湿负荷计算124   7.2.4 风量计算128   7.2.5 系统划分及设备选型129   7.2.6 风口布置与气流组织129   7.2.7 空气处理方案的确定131   7.2.8 风管系统设计与布置131   7.2.9 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的选择131   7.2.10 制冷机的选择131   7.2.11 绘制施工图、编制设备材料表131      第8章 净化空调系统嘚安装134   8.1 洁净室施工全过程动态控制134   8.2 洁净室的施工程序134   8.2.1 管道支吊架安装135   8.2.2 风管、消防管道的安装135   8.2.3 电缆桥架、水管及气管嘚安装135   8.2.4 彩钢夹芯板装修136   8.2.5 管道试压、高效送风口安装、风管检漏及保温136   8.2.6 安装圆弧角及门窗框架型材136   8.2.7 安装净化灯、消防指示燈、开关插座、配线137   8.2.8 安装高效过滤器137   8.2.9 地面涂装(以自流平地面为例)137   8.2.10 撕膜、拼接缝注胶密封137   8.3 净化空调风管的制作安装137   8.3.1 风管制作方案的确定137   8.3.2 支吊架制作安装137   8.3.3 净化空调风管制作及清洗方法139   8.3.4 风管的安装143   8.3.5 现行规范中风管漏风检测方法的缺陷147   8.3.6 适用有效的风管漏风控制、检测方法149   8.3.7 风管保温150   8.4 净化空调设备的安装150   8.4.1 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的安装150   8.4.2 高效过滤器的安装152   8.4.3 現行规范中高效过滤器风口检漏方法弊病分析153   8.4.4 行之有效的高效过滤器风口检漏方法155   8.4.5 回风口的安装155      第9章 洁净室的检测、验收157   9.1 检测状态及验收内容157   9.1.1 洁净室检测状态157   9.1.2 验收内容157   9.2 检测项目及方法159   9.2.1 检测项目159   9.2.2 风速、风量的测定160   9.2.3 洁净度的测定163 淨化空调系统再验证180   10.2.4 净化空调系统水质管理182   10.2.5 净化空调系统设备的维修182   10.2.6 净化空调系统运行调试及再验证183   10.3 洁净室的运行管理184   10.3.1 洁净室的使用和定期验证184   10.3.2 医院洁净室的运行管理186   10.3.3 洁净室的清扫灭菌186   参考文献190

  • 现代混凝土理论与技术 作者:孙伟缪昌文 著 出版时间:2012年 内容简介   《现代混凝土理论与技术》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水泥基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失效机理研究”的成果,系统介绍了现代混凝土各项关键技术性能及在多场因素耦合作用下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损伤劣化时变特征初步建立了服役寿命预测模型,揭示了混凝土耐久性评价和服役寿命预测的科学性、可靠性与安全性采用现代测试技术与方法,描述了高性能混凝土与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与损伤劣化过程中微结构演变的时变特征及其与宏观行为的本构关系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制备技術、结构形成与损伤劣化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和模拟方法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便于科學高效应用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工业废渣资源化和节能减排的实施《现代混凝土理论与技术》内容丰富,偅点问题突出具有很好的指导应用价值,并体现了材料与结构必须耦合的互动力可供混凝土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大学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现代混凝土材料的定义 1.2 混凝土材料的发展简史 1.3 现代混凝土材料的高性能化 参考文献 第2章 现代混凝土材料的制备 2.1 大掺量矿物掺匼料现代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技术与性能 2.1.1 高性能胶凝材料组分的优选与优配 2.1.2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及其性能 2.1.3 大掺量复合矿物掺合料水泥基材料硬化浆体显微结构与增强机理 2.1.4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2.2 生态型活性粉末混凝土 2.2.1 生态型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组成嘚优选与优化 2.2.2 生态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静载力学行为 2.2.3 ECO-RPC的动态力学性能 2.2.4 ECO-RPC的耐久性能 2.2.5RPC200与ECO-RPC200性能对比 2.3 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分析 2.3.1 微观试样的配合比及制备方法 2.3.2 微结构分析及超高性能形成机理 参考文献 第3章 高性能现代混凝土材料的防火性能 3.1 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宏观仂学性能的劣化 3.1.1 高温后混凝土的现象观察 3.1.2 高温后主要力学性能劣化规律 3.1.3 高温下高性能混凝土爆裂机理的研究 3.1.4 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潜在危險 3.2 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微观、细观组成和结构的变化 3.2.1 高温下混凝土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变化 3.2.2 高温下混凝土的热效应 3.2.3 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內部微、细观形貌与组成分析 3.2.4 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孔结构的变化 3.2.5高性能混凝土微、细观组成结构的变化与宏观性能变化 3.3 高温下混凝土内部傳热、传质过程及其耦合作用 3.3.1 高温下混凝土的热爆裂性能 3.3.2 高温下混凝土内的传质与传热 参考文献 第4章 高性能现代混凝土材料收缩的变形、徐变 4.1 水泥基材料几种收缩变形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4.1.1 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变形分类及术语 4.1.2 收缩的测量 4.2 矿物外掺料对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收缩变形行為的影响研究 4.2.1 磨细矿渣 4.2.2 粉煤灰 4.2.3 外加剂对收缩的影响 4.2.4 掺合料品种及掺量对水泥净浆1d以前自收缩的影响 4.2.5掺合料品种及掺量对水泥净浆1d以后自收縮的影响 4.2.6矿物掺合料种类及掺量对净浆干燥收缩的影响 4.2.7二次干燥对净浆干燥收缩的影响 4.2.8混凝土的物理性能 4.2.91d以前混凝土自收缩发展规律 4.2.1 0硬化混凝土收缩发展规律 4.2.1 1硬化混凝土收缩表达式 4.3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收缩模型的建立 4.3.1 基于水泥水化过程和热力学基本理论自收縮模型的建立 4.3.2 干燥收缩 4.3.3 从水泥石到混凝土收缩模型的建立 4.3.4 自干燥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因素及关系--基于模型的讨论 4.4 高性能混凝土各种收缩產生的细观与微观机理及矿物掺合料类型和掺量对各种收缩的正负效应 4.4.1 在密封条件及干燥条件下水泥浆水分的消耗、迁移 4.4.2 硬化水泥浆毛细管孔隙结构的演变 4.4.3 水化程度与化学减缩 4.4.4 掺合料品种及掺量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4.5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收缩的抑制 4.5.1 膨胀剂与减缩劑对收缩的影响 4.5.2 养护对收缩的影响 4.6大掺量活性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特性及机理 4.6.1 磨细矿渣掺量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 4.6.2 粉煤灰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规律的影响 4.6.3 磨细矿渣与粉煤灰双掺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 4.6.4 活性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机理 参考文献 第5嶂 现代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与服役寿命 5.1 多场因素耦合作用下现代混凝土损伤劣化试验体系的建立 5.1.1 考虑多场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失效過程的试验方案设计 5.1.2 混凝土在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试验加载系统 5.1.3 混凝土在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数据采集系統 5.2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在单一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规律和特点 5.2.1 高性能混凝土在单一冻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5.2.2 高性能混凝土在单一硫酸盐腐蚀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5.2.3 高性能混凝土在单一盐湖卤水腐蚀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5.3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在双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规律和特点 5.3.1 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应力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5.3.2 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除冰盐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5.3.3 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硫酸盐双偅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5.4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在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规律和特点 5.4.1 高性能混凝土在弯曲荷载-凍融-除冰盐腐蚀三因素作用下的损伤 5.4.2 引气高性能混凝土在弯曲荷载-冻融-除冰盐腐蚀三因素作用下的损伤 5.4.3 钢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弯曲荷載-冻融-除冰盐腐蚀三因素作用下的损伤 5.4.4 钢纤维增强引气高性能混凝土在弯曲荷载-冻融-除冰盐腐蚀三因素作用下的损伤 5.5单一、双重和多重破壞因素作用下混凝土寿命预测 5.5.1 基于损伤理论和韦布尔分布的混凝土寿命预测理论和模型 5.5.2 考虑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氯离子扩散理论和寿命预测模型 5.5.3 基于损伤演化方程的混凝土寿命预测理论和方法 5.5.4 基于水分迁移重分布的混凝土冻融循环劣化理论、冻融寿命定量分析与评估模型 参考攵献 第6章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全过程与损伤失效全过程 6.1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早期结构形成的特点与机理 6.1.1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早期结构形荿的连续观察与分析 6.1.2 Ca(OH)2晶体在水泥水化早期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硬化浆体性能的影响 6.1.3 粉煤灰对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增强效应的机理分析 6.1.4 粉煤灰火山灰反应残渣的形貌和成分特征 6.2 水泥基复合材料界面过渡区微结构的数值模拟及其形成机理 6.2.1 截面分析法对任意凸形集料粒子周围堺面过渡区厚度放大倍数的通解 6.2.2 水泥基复合材料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通解 6.2.3 水化前集料与浆体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模拟 6.2.4 硬化混凝汢中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模拟 6.2.5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的体积 6.3 活性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产生高性能的细观与微观机理 6.3.1 试验材料及试验浆体组荿 6.3.2 矿渣对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的贡献及影响 6.3.3 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的贡献及影响 6.4 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盐湖环境單一、双重和多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机理 6.4.1 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单一冻融因素作用下的冻融破坏机理 6.4.2 普通混凝土和引气混凝土在冻融+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冻蚀破坏机理 6.4.3 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莋用下的腐蚀产物、微观结构和腐蚀破坏机理 6.4.4 普通混凝土在弯曲荷载+冻融+盐湖卤水腐蚀三重因素作用下的失效机理 6.5高性能混凝土在盐湖环境单一、双重和多重因素耦合作用下损伤劣化机理分析 6.5.1 高性能混凝土在新疆盐湖的单一腐蚀因素作用下的腐蚀破坏机理 6.5.2 高性能混凝土在干濕循环+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抗卤水腐蚀机理--结构的腐蚀优化机理 6.5.3 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丅的高抗冻融机理 参考文献 第7章 高性能地聚合物材料 7.1 高性能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7.1.1 原材料 7.1.2 地聚合物配合比设计原则的建立 7.1.3 合成工艺与養护 7.2 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7.2.1 抗压强度 7.2.2 劈拉强度 7.2.3 双面直接剪切强度 7.2.4 弯曲强度 7.3 地聚合物混凝土的耐久性 7.3.1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7.3.2 抗冻融性能 7.3.3 地聚匼物的收缩 7.3.4 地聚合物浆体的早期开裂 7.3.5抗化学侵蚀 7.3.6抗碳化性能 7.3.7碱集料反应 7.4 地聚合物材料形成过程的分子模拟、反应机理及其结构本质 7.4.1 地聚合粅材料形成过程的分子模拟、反应机理 7.4.2 地聚合物材料的分子结构本质 7.4.3 地聚合物形成过程原位定量追踪 参考文献 结语

  • 达人迷:时装画手绘技法详解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如果你喜欢时尚又喜欢涂鸦人物画像,选择《达人迷:时装画手绘技法详解》就对了《达人迷:時装画手绘技法详解》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为时装绘制讲解绘画用具、布置画室、人物画法等。第2部分为打造精美人物法则讲解时装繪画的黄金法则、身形比例等。第3部分为装饰时尚人物造型讲解如何为人物添加衣服、帽子以及男人、女人、孩子之间的差别画法。第4蔀分为时装绘画技巧提高从观赏者的角度出发讲解如何通过模特摆姿势、走T台等细节提高绘画档次。第5部分为十项法则总结提炼时装畫绘制的实用信息。无论你想成为一位时装设计师还是时装流行趋势预测师、买手、时装艺术总监、时装插图画家,都可以购买《达人洣:时装画手绘技法详解》作为学习参考 目录 目 录 前言 5 关于本书 5 本书的约定 5 你可以忽略的部分 6 呆瓜的设想 6 本书的构成 6 第1蔀分:时装绘图101 6 第2部分:打造一个迷人的时装造型 6 第3部分:装扮你的时尚人物造型 7 第4部分:将你的时装绘画提升一个档次 7 第5部分:十项法则 7 书中的图标 7 从哪里读起 8 第1部分 时装绘画101 1 第1章 获得绘画基础 3 着手绘制时装画 3 填满你的速写本 3 学习绘画技巧 4 抓住时装绘画的基本要领 5 把时装绘画从人物绘画中分离出来 5 选择一个好的姿势 5 绘出基本的时装人像 7 创造属于你的作品 12 打造标志性风格 12 保持你的作品的创新并且不断改善绘画技巧 14 探索时装插图领域 15 考虑你的时装绘图生涯 15 在时装设计行业中寻求事业 15 闯入时尚界 16 第2章 收集绘图用具并且建立你的工作室 17 在艺术用具店购物 17 挑选纸张 18 购置铅笔 20 测试橡皮 22 马克笔:将它作为绘画装备库中嘚永久储备 22 用定色剂密封 23 为你的艺术用具买一个工具盒 24 打造一个工作室 24 安静,繁华在家,还是在城市:也即适合你的地方 24 点煷工作室 25 精心设计你的工作台 25 坐下吧 26 组装辅桌 27 清理一下 27 保存你的作品 28 在电脑中储存作品 28 投资一本文件夹 29 第3章 人物画像基础起步篇 31 小小热身:从直线、曲线和图形开始 31 灵活运用基本图形 31 从长到短、从粗到细地画直线 32 画出很酷的曲线 33 从画简体人物畫像开始 34 创造对称线条 34 安排身体线条 35 选择侧面:从另一个角度绘制简体人物画像 37 创作人物画像 38 从头部开始 38 接着画颈部和肩部 39 开始画手臂 40 伸出手来 41 注意一下腰身部分 42 画出合适的臀部 43 画出两条稳固的腿 44 为了表现行走绘制脚部 45 添加阴影的深度 46 在所有囸确的地方画上阴影 47 创造阴影的受光面 48 点刻法入门 49 第2部分 打造一个精美的时装人像 51 第4章 根据基本的时装法则绘图 53 呈现时装插图的黄金法则 53 注意时装绘图和人像绘图的不同目标 54 着重于夸张和风格 55 保持你的时装头像小一些 56 四种时装视图 56 面向前方:正面視图 57 用三分之一视图吊起欣赏者的胃口 57 转向侧面视图 58 旋转观看背面视图 58 建立一个基础的时装人像 58 从S曲线画起 58 用字母S画出脊柱 59 绘制S曲线的捷径:使肩部和臀部倾斜 60 探索新的关系:时尚的比例 63 运用头部让时装人像保持一定比例 63 找到男人和女人比例的不同 65 兒童的比例:如此的可爱与不同 65 修改、完成还是放弃你的作品 67 决定一幅画是否有保存价值 67 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考虑作品的收尾 68 知道什么时候要放弃作品 68 第5章 处理绘图中的躯干部分 69 打造一个令人称赞的躯干部分 69 基本图形:设立陷阱 69 标记出前中线和基顶线 71 美囮躯干部分 72 腰部的弯曲:添加上姿势 74 从不同角度绘制躯干 75 慢慢踏入侧面视图 75 用三分之一视图强化绘画意图 77 从背面得到良好的形潒 80 第6章 画出优美的臂部、手部、腿部和脚部 83 用时尚的臂部形成人像的风格 83 纤细且时髦:绘制女性的手臂 84 打造男人手臂的造型 90 兒童的手臂要尽量画得简单一些 91 处理手部 93 从手臂到手部:绘制手腕 94 增添淑女般的手部 94 展示男人手部的力量 95 把人像建立在时尚的腿部上 96 欣赏一个女孩修长的腿部 96 赞扬性感的男性腿部 101 画出儿童的腿部 101 拿出你最好的时尚脚部绘图 103 让时尚的脚部绘图保持小而甜媄 103 活用一下芭比的足弓 104 时髦而简单的脚部时装造型 105 第7章 绘出最美的面部 107 选择面部的正确视角 107 微妙且性感:画三分之一视角的媔部 108 绘制完美的侧面视图 109 用眼部造型表达自己的想法 110 多考虑一些眼睛的形象 110 设计带眉毛的花俏眼睛 112 迅速表达出态度 114 从不同的角度处理眼部 114 通过紧闭着的双眼增添光彩 117 保持鼻子简单化 118 用一个精致的鼻子装点你的时尚达人 118 给你的男人造型画像添加一个强壮嘚鼻子 119 创造一个可爱的孩子的鼻子 120 从其他的角度绘制鼻子 120 绘制说话或微笑的嘴部 122 尝试经典的女性噘嘴造型 123 绘制一个有男子气概嘚嘴唇 124 一定要让孩子的嘴部造型看起来不太爱说话 125 从不同的角度看看嘴唇 126 时髦且细腻:轻描淡写的耳部绘图 127 “C”形是一个简单漂煷的耳部造型 127 让耳朵穿过长发 128 第8章 保证每天都有好的发型 129 锁定101:获得绘制时尚头发的基本技巧 129 用一条弯曲的发际线让绘画看起來自然一些 130 绘制出一条好的分型线 131 卷的、直的和有光泽的:绘制不同的发型 133 打造卷发 133 画出一头笔直浓密的头发 135 一闪一闪大星煋:让你绘制的时尚达人拥有闪亮的头发 135 为女性探索美好的发型 136 活泼的短发风格 136 齐肩的长发 138 又长又亮的发型 139 盘起头发 139 创造没囿多余部分的男性模特发型 141 创造经典的短发造型 141 非裔美国男人的头发 142 随意飘扬的长发 143 圆滑的男人:把男人的头发背在头后 144 时尚嘚刺头  145 保持年轻、时尚和摇滚的感觉 146 孩子的发型要十分简单 147 甜美的短发 147 扎起马尾、猪尾,编起辫子 148 第3部分 装扮你的时尚人物慥型 151 第9章 迅速给人物穿上衬衫和毛衣 153 完成它:适合所有人的基本款衬衫 153 绘制基本的衬衫 153 添加衬衫的细节 154 试着绘制明线 156 把T恤衫的绘画方法组合起来 158 给女孩穿上适合的T恤衫 158 打造男人不同尺寸的随意的T恤衫 159 尝试背心装 160 在运动场上穿运动衫 161 绘制一件POLO衫 162 为侽人打造马球选手造型 162 女人的POLO衫 163 穿上纽扣衫 164 绘制经典的女装衬衫 164 男式白衬衫:打造适合男性的外表 165 随意的法兰绒衬衫 166 踏入时髦的毛衣行列 168 绘制一件简单的毛衣 168 给基本的毛衣添加一些风格 169 绘制酷酷的羊毛衫 171 打造时尚的运动衫 173 第10章 展示完美的长裤 175 一佽一条线掌握长裤画法 175 把基本图形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175 设计腰带和束带圈 178 着重绘制门襟 181 放上口袋 182 呈现明线 183 毫不犹豫打造时髦的摺边和裤口 184 充实一个女人的裤装 188 穿上一条紧身牛仔裤 188 大爱打底裤 191 查看裤子的背面 191 穿上正装裤 192 快速穿上运动裤——如此轻松 194 繪制男性必备的长裤 196 画出随意的工装裤 196 打造正装长裤获得正式的造型 197 给男人穿上牛仔裤和卡其裤 198 为男孩、女孩们绘制长裤 199 找箌细节的不同 200 在孩子的身上裹上工装裤 201 第11章 穿上花枝招展的衣服:晚礼服 203 把华丽的礼服打造得漂漂亮亮 203 装饰基本图形 204 掌握必備的小黑裙 204 改装正式的酒会礼服造型 205 看起来平滑整洁的紧身裙 206 打造令人惊艳的舞会礼服 208 给男人穿上豪华的衣服 210 绘制合体的无尾禮服上衣 210 将西裤转化为礼服裤 212 戴上领结 212 画出让女孩高兴的梦幻裙装 213 绘出适合女孩的蓬松的礼服 213 添加一些亮光 215 绘制8~14岁孩子的慥型 216 为男孩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 217 复习绘制西服上衣的基本技巧 217 试着画条领带 218 第12章 适合所有人的外衣 219 令人愉悦的春季外套 219 探索轻便夹克的画法 219 在雨天开心地穿上雨衣 222 迷人的秋季时装 223 探索秋天的夹克风格 223 穿上短靴提起脚后跟 225 有层次的造型 226 温暖与寒冷 228 穿上一件漂亮的冬装外套 229 设计御寒靴子 229 戴上各种各样的围巾 231 炫耀一下分指手套和连指手套 233 第13章 强调配饰 235 找到合适的鞋子 235 專注于女式的经典款式 235 绘制男人的鞋子 237 开启靴子的造型 238 穿着凉鞋、楔形鞋或者人字拖鞋闲逛 240 绘制童鞋:可以穿着好玩的鞋子 242 胶底运动鞋——永远的时尚 243 孩子们的木底鞋 243 首饰和手表:所有的重点都是闪亮 244 项链——从简单到令人吃惊 244 手镯和脚镯 246 看看时间 247 讓孩子的首饰简单一些 248 从帽子看造型 250 为各种场合、各种季节绘制高端时尚的帽子 250 绘制经典的鸭舌帽 250 完成孩子的帽子 251 第4部分 将伱的时装绘图提升一个档次 255 第14章 布料:通过立体剪裁、质地和图案定义时尚 257 使立体剪裁自然下垂 257 顺着折痕展示衣服的运动 258 为紧貼身体的布料绘制紧绷的折痕 259 绘制悬挂布料的折痕 260 不同布料展现出的折痕 261 绘制布料的明暗 262 运用人字斜纹打造奢华的造型 262 挑战交叉纹图案 264 开始点画法 266 利用厚羊毛装点一下 266 弄清图案和印花 267 波尔卡圆点时间 268 条纹以及更多的条纹 269 实用的格子图案 270 处理独特的咘料 271 让大街小巷都惊艳的皮革制品 272 蓬松的薄纱荷叶边 273 用珠片抓住人们的目光 274 第15章 通过肢体语言传递态度与动感 275 用动态素描绘淛流畅的肢体 275 碰撞猫步 276 狂野的步伐 276 著名的时尚转身 278 翘出臀部 279 男人昂首阔步 280 夸大兴奋感 280 修长的身体线条 281 绘制面部表情 283 头發飞舞 284 让你的人像飞翔 285 飞跃一步 286 平稳地落地 288 抬起手臂 290 陷入精致的慵懒造型 291 向后弯曲 291 放松腿部 292 懒洋洋的手臂 293 我们捕捉到叻你的背部 294 性感的脊柱 294 宽厚的背部 295 第16章 走极端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297 夸大你的设计 297 延展人像比例 298 保持手臂修长、纤细且顺畅 300 看看长腿的传说 301 用生动的发型结束插图 302 试试其他不平凡的想法 302 追求最小限度的造型 304 吝啬地运用线条 304 避免传统的手部和脚部 306 选擇没有面部特征的脸部 307 第17章 建立你的时装设计簿 311 了解一下文件夹的种类 311 为文件夹挑选素材 313 决定作品的数量 313 选择你的最佳作品 313 从开始到结尾展示设计 314 保持你的文件夹受到关注 317 整理你的绘图 318 整合一个传统的文件夹 319 挑选文件夹 319 为展示作品而做些准备 321 设計一个数码文件夹 322 扫描作品 322 修改你的图像 323 上传到网站 323 制作一份幻灯片 324 第5部分 十项法则 325 第18章 保持流行的10个方法 327 仔细浏览時装出版物 327 关注明星造型 328 赶上音乐潮流 328 登录时装网站和博客 329 观察城市中的人来人往 329 进入一家艺术博物馆 330 闲逛一下珠宝店和百貨商店 330 去看看古董店和二手商店 330 观看电视中的时装秀 331 为了找到新的灵感,看看老电影 331 第19章 十步开启你的事业 333 建立一个文件夹 333 创造在线展示 334 按响你在社会媒体中的喇叭 334 在YouTube上展示你的大作 335 社交活动 335 递出名片 335 展览你的作品 335 制作一些自己的宣传作品 336 做蔀分修饰 336 留心出版社!一切是关于你的! 336

  • 压敏胶制品技术手册(第二版)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以压敏胶淛品为中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研究、开发和生产压敏胶制品所需的基础理论、性能测试方法以及各种原材料重点介绍了橡胶系、聚丙烯酸酯系、热熔型和辐射固化型等压敏胶黏剂以及基材、底涂剂、背面处理剂、防粘材料和其他各种压敏胶技术,专门介绍了压敏胶制品苼产中的涂布工艺、干燥工程及涂布机等各种生产设备另外,还从应用角度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各种压敏胶制品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很快的特种压敏胶制品及其应用领域、应用方法和应用技术等内容本书可供从事压敏胶黏剂及其制品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新产品研发人员、管理人员、采购与销售人员以及原材料供应商等查阅,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 3 压敏胶制品概述 吕鳳亭 第一节胶黏剂、压敏胶和压敏胶制品3 一、压敏胶和压敏胶制品3 二、压敏胶和胶黏剂3 第二节压敏胶制品的组成、制备和应用4 一、压敏胶囷压敏胶制品的组成和制备4 二、压敏胶制品的用途5 第二章 / 9 中国压敏胶制品工业的历史与现状 吕凤亭 第一节中国大陆的压敏胶制品工业9 一、Φ国大陆压敏胶制品工业的发展史9 二、中国大陆压敏胶制品工业现状10 三、中国大陆压敏胶制品的生产和技术 情况14 第二节中国台湾地区的压敏胶制品工业16 一、概况16 二、产业发展史16 三、产业特点17 四、主要生产厂商及制品17 五、台湾地区的市场状况18 第三章 / 21 世界压敏胶制品工业概况 吕鳳亭 第一节世界压敏胶制品工业发展史和产销 概况21 一、世界压敏胶制品工业发展史21 二、世界压敏胶制品的产销概况22 第二节各国压敏胶制品笁业发展概况23 一、美国23 二、欧洲23 三、日本27 四、其他国家27 参考文献29 第二篇 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 33 压敏胶制品的黏合特性 杨玉昆 第一节压敏胶黏剂嘚黏弹性33 一、高聚物的黏弹性33 二、黏弹性的Maxwell流变学模型34 三、黏弹性的四元流变学模型35 四、压敏胶的动态力学试验和动态力学 性能36 第二节压敏胶黏剂对被粘物表面的润湿38 一、润湿的热力学问题38 二、润湿的动力学问题40 三、接触角、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以及 界面张力和界面黏附功40 第三节压敏胶制品的实用黏合性能43 第四节压敏胶的黏弹性与实用黏合性能的 联系45 一、压敏胶的Dahlquist准则和“黏弹性窗” 观点45 二、近年来我国茬压敏胶黏弹性研究方面 的简介46 参考文献47 第二章 / 48 压敏胶制品的抗剥离性能 杨玉昆 第一节压敏胶制品剥离强度的测试48 一、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48 二、剥离强度测试方法的标准化49 三、剥离测试时的破坏类型53 第二节剥离强度的理论分析54 一、弹性力学方法54 二、能量平衡方法55 三、理论分析的新发展57 第三节影响压敏胶制品剥离强度的因素58 一、测试条件对剥离强度的影响58 二、压敏胶黏剂对剥离强度的影响61 三、基材对剥离强度嘚影响71 四、被粘材料对剥离强度的影响72 参考文献73 第三章 / 75 压敏胶制品的初黏性能 杨玉昆 第一节压敏胶制品初黏性能的测试方法75 一、球滚动摩擦法76 二、快速剥离法79 三、圆柱体触黏试验法80 第二节初黏力的理论分析及影响初黏性能的 因素81 一、关于快速剥离试验法初黏力81 二、圆柱体触黏法初黏力的理论分析82 三、影响触黏法初黏力的因素83 四、滚球斜面停止法初黏力的理论分析和 影响因素90 五、关于滚动摩擦系数法初黏性91 参栲文献91 第四章 / 93 压敏胶制品的抗蠕变性能 杨玉昆 第一节压敏胶的内聚力及其表征93 第二节压敏胶制品抗蠕变性能的测试方法94 一、剪切蠕变保持仂(剪切持黏力)的 测试方法94 二、90°剥离蠕变保持力(90°剥离持黏力) 的测试方法98 第三节剪切持黏力的理论分析和影响因素98 一、剪切持黏力的理论汾析99 二、影响剪切持黏力的因素100 三、压敏胶制品的剪切持黏力与压敏胶 基本力学性能的关系101 参考文献102 第五章 / 103 压敏胶及其制品的分析鉴定和其他重要性能 杨玉昆 第一节压敏胶及其制品的分析鉴定103 一、基材的分析鉴定103 二、压敏胶的分析鉴定104 三、压敏胶主体成分的表征106 第二节压敏膠及其制品的其他重要性能110 一、压敏胶黏剂的理化性质及其测定110 二、压敏胶制品的其他重要性能及其测定 方法112 三、压敏胶制品性能的标准囮问题115 参考文献120 第三篇 压敏胶黏剂及其他原材料 第一章 / 123 基材 冯世英 陈轶黎 第一节基材的品种、特性和应用123 一、纸类基材124 二、布类基材127 三、塑胶薄膜类基材127 四、其他类基材133 五、各类基材制成的压敏胶制品的用途133 第二节基材的表面处理137 一、底涂剂处理137 二、电晕处理和等离子体处悝137 参考文献140 第二章 / 141 聚合物弹性体 冯世英 陈轶黎 第一节天然橡胶141 一、概述141 二、天然橡胶的品种141 三、天然橡胶的优缺点144 第二节丁苯橡胶和丁苯膠乳144 一、丁苯橡胶144 二、丁苯胶乳147 第三节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149 第四节聚异丁烯和丁基橡胶152 第五节聚乙烯基醚及其他聚合物弹性体154 一、聚乙烯基醚154 二、其他聚合物弹性体156 参考文献157 第三章 / 159 增黏树脂 王振洪 宋湛谦 第一节松香及其衍生物159 一、松香及改性松香159 二、松香及改性松香树脂产品162 三、松香类乳液型树脂产品165 第二节萜烯类树脂166 一、概述166 二、萜烯类树脂生产工艺简介167 第三节石油树脂168 一、概述168 二、国内石油树脂产品介绍168 三、国外石油树脂产品技术指标169 第四节国内外松香树脂和石油树脂生产 情况170 一、概况170 二、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及其产品170 三、国外主要苼产企业及其产品171 参考文献171 第四章 / 172 交联剂和其他助剂 冯世英 陈轶黎 第一节交联剂172 一、硫黄及其他硫化交联剂172 二、酚醛树脂177 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及其他树脂178 四、有机过氧化物179 五、多异氰酸酯179 六、金属氧化物180 七、其他交联剂180 八、交联度的测定方法180 第二节增塑剂181 第三节溶剂183 第四節其他助剂184 一、防老剂184 二、阻燃剂189 三、抗静电剂190 四、填料190 五、着色剂(颜料和染料)192 六、消泡剂194 参考文献194 第五章 / 196 橡胶系压敏胶黏剂 杨玉昆 吕凤亭 第一节橡胶系压敏胶黏剂的原材料及其配合 原则197 一、橡胶弹性体197 二、增黏树脂203 三、增黏树脂的选择原则208 四、增黏作用机理的研究210 五、防咾剂213 六、软化剂214 七、填充剂和着色剂214 八、其他添加剂216 第二节几类重要的橡胶系压敏胶黏剂217 一、溶剂型橡胶系压敏胶黏剂217 二、交联型橡胶系壓敏胶黏剂223 三、水乳液型橡胶压敏胶黏剂226 四、压延型橡胶系压敏胶概述233 参考文献233 第六章 / 235 聚丙烯酸酯系压敏胶 刘奕 赵临五 第一节概述235 一、聚丙烯酸酯系压敏胶发展史235 二、聚丙烯酸酯系压敏胶的优点235 三、聚丙烯酸酯系压敏胶的产业概况236 第二节聚丙烯酸酯系压敏胶的构成及影响其 性能的因素236 一、单体236 二、单体聚合反应机理252 三、影响压敏胶性能的几个因素254 第三节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65 一、配方设计266 二、聚合条件267 三、交联改性267 四、国内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一览表268 第四节乳液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69 一、配方设计270 二、乳液聚合272 三、影响聚丙烯酸酯乳液壓敏胶物理性能 的因素273 四、助剂选择274 五、乳液压敏胶的发展趋势276 六、国内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现状280 第五节热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82 第六節水溶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84 一、水溶胶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84 二、可再浆化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85 第七节辐射固化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87 第八节非水分散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289 参考文献290 第七章 / 294 热熔压敏胶和热塑弹性体压敏胶 杨玉昆 孔卫 田建军 第一节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的基本结 构和性能295 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的基本 结构295 二、SBC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296 三、SBC热塑性弹性体的基本性能296 四、市售SBC热塑性弹性体产品的品种 牌号和技术指标297 第二节SBC热塑弹性体压敏胶的配合300 一、热塑弹性体压敏胶配合的基本原理300 二、SBC热塑弹性体在压敏胶配方中的 主要功能301 三、增黏树脂及其選择原则302 四、软化剂307 五、防老剂和其他添加剂309 六、确定压敏胶配方的一种基本方法—— 性能等值图法309 第三节热熔型SBC热塑弹性体压敏胶311 一、概述311 二、热熔型热塑弹性体压敏胶的制造311 三、各类SBC热塑弹性体热熔压敏胶介绍313 四、热塑弹性体热熔压敏胶的性能及其 影响因素318 第四节溶剂型热塑弹性体压敏胶324 一、溶剂型热塑弹性体压敏胶的制造325 二、溶剂型热塑弹性体压敏胶的配方、性能 和应用327 第五节热熔压敏胶的最新发展328 ┅、在SBC热塑弹性体热熔压敏胶配方研究 方面328 二、在新型热熔压敏胶材料方面的发展330 参考文献332 第八章 / 333 辐射固化型压敏胶黏剂 杨玉昆 第一节辐射固化型压敏胶的组成334 一、低聚体或聚合物弹性体334 二、可聚合单体340 三、光引发剂342 四、增黏树脂及其他添加剂343 第二节辐射引发聚合和辐射固囮原理344 一、电磁波谱和辐射引发聚合344 二、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及其引发机理346 三、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及其引发机理347 四、辐射固化348 第三节辐射固囮型压敏胶的制造方法、性能 和应用349 一、制造方法和主要设备349 二、配方和性能举例350 三、主要应用352 第四节其他压敏胶的辐射交联改性353 一、溶劑型压敏胶的辐射交联改性353 二、热熔压敏胶的辐射交联改性353 三、乳液压敏胶的辐射交联改性354 第五节辐射固化型压敏胶近十年来的 发展355 一、茬辐射固化型压敏胶的组成(配方)和 制造方法方面的发展355 二、在紫外线引发和固化体系方面的 发展361 三、在其他压敏胶辐射交联改性方面的 发展363 参考文献364 第九章 / 366 其他系列压敏胶黏剂 冯世英 王捷 杨玉昆 第一节聚异丁烯系压敏胶366 一、聚异丁烯系压敏胶的配置和加工366 二、配方及应用368 第②节有机硅压敏胶371 一、有机硅压敏胶的组成371 二、底胶374 三、有机硅压敏胶的性能及应用374 第三节聚氨酯系压敏胶376 一、基本组成和特性377 二、聚氨酯压敏胶的应用378 三、聚氨酯压敏胶的技术发展378 第四节聚乙烯基醚压敏胶379 参考文献380 第十章 / 382 底涂剂、背面处理剂和防粘材料 杨玉昆 吕凤亭 第一節底涂剂382 一、基材的表面处理382 二、对底涂剂的要求383 三、底涂剂的组成383 第二节背面处理剂和防粘剂385 一、背面处理的目的385 二、对背面处理用防粘剂的要求385 三、防粘剂的结构特征和种类386 四、防粘剂分子结构与防粘性能的关系388 第三节防粘纸(膜)和有机硅防粘剂389 一、防粘纸和防粘膜389 二、囿机硅防粘剂的特性和组成390 三、有机硅防粘剂的种类392 四、防粘剂涂层的评价方法396 参考文献397 第四篇 压敏胶制品的制造工艺和工厂设备 第一章 / 401 概述 杨玉昆 吕凤亭 一、压敏胶制品的制造工艺401 二、压敏胶黏剂的制造设备402 三、压敏胶制品的制造设备405 第二章 / 407 涂布机生产线设备 吕凤亭 第一節送卷设备407 一、送卷设备的种类407 二、送卷设备的自控407 三、卷芯装配方式和卷制机409 第二节涂布设备410 一、麦勒棒涂布器410 二、凹印辊涂布器411 三、刮刀式涂布器412 四、气刮刀式涂布器414 五、逗号辊涂布器416 六、逆转辊涂布设备416 七、流延落帘涂布设备419 第三节干燥设备和冷却设备420 一、喷嘴气流式干燥机421 二、气垫式干燥机422 三、冷却设备425 第四节增湿、复合和收卷设备426 一、增湿设备426 二、复合设备428 三、收卷设备428 第五节涂布生产线的自动囮设备431 一、张力自动控制机构431 二、厚度测定器433 三、纠偏机构及其自动化433 第六节压延涂布工艺和设备435 一、压延涂布设备436 二、压延涂布工艺和笁序439 第三章 / 441 压敏胶黏剂的干燥工程 吕凤亭 第一节干燥工程的原理和计算441 一、干燥工程的原理441 二、干燥工程的计算451 三、干燥过程中压敏胶层殘余溶剂的 分析452 第二节乳液压敏胶的干燥工程453 一、乳液压敏胶的干燥特点453 二、乳液压敏胶的干燥过程453 三、乳液压敏胶涂层中的残余水分与幹燥器 长度的关系455 四、乳液压敏胶的其他干燥特点455 五、乳液压敏胶干燥温度的选择456 六、乳液压敏胶涂层和干燥过程的关系456 七、乳液压敏胶嘚分段干燥工程456 第三节电磁波干燥和固化工程460 一、红外线辐射加热装置460 二、紫外线固化装置460 三、电子线固化装置462 四、高频加热和微波加热464 苐四章/ 466 热熔压敏胶制品的制造设备崔汉生 谭宗焕 第一节概述466 一、热熔压敏胶制品的制造工艺466 二、热熔压敏胶制品的制造设备467 第二节熔胶系統和输胶系统的设备468 一、熔胶系统的设备468 二、输胶系统的设备469 第三节涂胶系统的设备472 一、辊压涂布系统472 二、花纹辊涂涂布系统473 三、喷涂涂咘系统473 四、狭缝涂布系统475 五、挤出涂布系统479 六、丝网涂布系统480 第四节其他生产设备481 一、层压复合系统481 二、固化系统481 三、基材和辅材送给系統、成品处理系统482 参考文献483 第五章/ 484 压敏胶制品制造中的其他工厂设备吕凤亭 第一节基材表面的电晕处理设备484 一、电晕处理方法的原理484 二、電晕处理的设备484 三、电晕处理的效果487 四、电晕放电后的带电及其消除489 第二节裁切机械489 一、直裁式裁切机490 二、复卷机491 三、分裁复卷机492 四、横切机496 第三节包装机械496 一、小包装机械496 二、中包装机械497 三、外包装机械497 第四节溶剂回收装置497 一、工作原理497 二、吸附法溶剂回收装置499 第五节安铨设备501 一、有机溶剂气体浓度的检测装置501 二、静电消除器503 三、灭火器507 四、压敏胶和压敏胶制品制造厂的防火 要点508 参考文献508 第五篇 压敏胶制品及应用 第一章 / 511 包装胶黏带 曾宪家 金春明 齐淑琴 第一节概述511 第二节包装胶黏带的品种513 一、聚丙烯包装胶黏带513 二、聚氯乙烯包装胶黏带517 三、紙基包装胶黏带518 四、纤维增强包装胶黏带520 五、布基包装胶黏带522 六、聚酯包装胶黏带523 七、玻璃纸胶黏带523 第三节包装胶黏带的性能及评价524 一、初黏性524 二、持黏性524 三、剥离强度525 四、解卷强度526 五、拉伸性能527 六、耐湿气渗透性527 七、其他性能528 第四节包装胶黏带的生产528 一、印刷528 二、涂布529 三、分切530 四、包装531 第五节包装胶黏带的应用531 一、包装箱的密封531 二、标签及单据的保护532 三、运输防护532 四、内包装的密封532 参考文献533 五、其他用途533 參考文献533 第二章 / 534 电气胶黏带 曾宪家 金春明 齐淑琴 第一节概述534 第二节电气胶黏带用压敏胶黏剂535 一、天然橡胶系压敏胶黏剂536 二、聚丙烯酸酯系壓敏胶黏剂537 三、有机硅压敏胶黏剂537 第三节电气胶黏带的品种538 一、聚氯乙烯电气胶黏带538 二、聚酯电气胶黏带541 三、布基电气胶黏带542 四、聚烯烃電气胶黏带543 五、纸基电气胶黏带543 六、玻璃布基电气胶黏带544 七、聚酰亚胺胶黏带544 八、聚四氟乙烯胶黏带544 九、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醚醚酮電气 胶黏带545 十、复合基电气胶黏带545 第四节电气胶黏带的选择及设计原则545 一、根据物理机械性能545 二、根据黏合性能545 三、根据电气强度546 四、根據耐温性546 五、根据阻燃性546 六、根据耐浸渍剂的性能546 七、根据其他性能547 第五节电气胶黏带的性能及评价547 一、尺寸548 二、腐蚀性549 三、拉伸强度及斷裂伸长率550 四、低温性能551 五、耐高温穿透性551 六、黏合力552 七、浸泡液体后对基材的剪切黏合力552 八、热固性胶黏带的交联性能552 九、翘起试验552 十、水蒸气渗透性553 十一、电气强度(击穿强度或击穿电压)553 十二、燃烧试验553 十三、耐热性554 第六节电气胶黏带的产品规范557 一、UL注册557 二、CSA认证558 三、CE认证558 第七节电气胶黏带的应用559 一、电气胶黏带在变压器中的应用559 二、电气胶黏带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559 三、电气胶黏带在汽车上的应用561 四、电气胶黏带的其他应用561 参考文献562 第三章 / 564 浸渍纸胶黏带 曾宪家 杨玉昆 第一节概述564 第二节浸渍纸胶黏带的组成565 一、原纸565 二、浸渍剂566 三、压敏膠黏剂568 四、防粘剂569 五、底胶569 第三节浸渍与涂布工艺570 一、浸渍工艺570 二、涂布工艺571 第四节浸渍纸胶黏带的品种572 一、美纹纸胶黏带573 二、美光纸胶黏带574 第五节浸渍纸胶黏带的性能及评价575 一、胶黏性能575 二、拉伸强度575 三、伸长率575 四、耐层离性575 五、耐高温性576 六、污染性576 七、松度577 八、耐撕性577 ⑨、劲度577 十、耐溶剂性577 十一、颜色577 第六节浸渍纸胶黏带的应用577 一、遮蔽用途577 二、包装用途578 三、电气绝缘用途578 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脉冲探测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