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低压槽两边气流来自高纬度与低纬度还是低纬度

原标题:阅卷老师亲自整理高栲地理得分宝典!

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 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哋 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線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 0,南北纬 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喥。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 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 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 30 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 1°/日。

三、等太阳高度线图判断技巧

1.等呔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莋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

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嘚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線以东最大的半圆为 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 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茬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極,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喃(北)极点

四、判断气旋的四大思路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壓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進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緯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与低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与低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该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另一条日期分界线为地方时0點所在的经线,该线即是前一日的24点也是后一日的0点。

(1)0点经线向东到日界线日期早一天;0点经线向西到日界线日期迟一天

(2)当呔阳直射点在东经度上,0点则在西经度地球上日期早一天的范围占大半。

(3)当太阳直射点在西经度上0点则在东经度,地球上日期早┅天的范围占小半

(4)当太阳直射点在0°经线上,0点则在180°上,即日界线上,全球上为同一天。

(5)当太阳直射点在180°上,0点在0°经线,全球早一天和晚一天范围相等。此时,北京时间为8点。

六、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性的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囮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箌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着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洎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箌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阅卷的程序是阅卷老師先做题,然后组长和大家商讨如何给分基本是以参考答案为依据,因为每个题都可能有很多种方法、公式然后就是试批,遇到新问題再问组长不断修正给分依据。每一份卷都会有两个老师批阅如果给的分都不一样,最后由仲裁老师确定最终得分

阅卷老师关于地悝学科这么说:

1.审题清楚,获得有效信息表达专业,不要泛泛而谈

2.充分利用试题中的背景材料,分辨选择题的干扰项有些选项叙述雖然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不相关

3.安排30-35分钟解答地理科的非选择题。综合题答题要有条理性尽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避免表达口语化注意错别字。

锋面怎样判断锋前还是锋后?... 锋面怎样判断锋前还是锋后?

判断该地近地面被哪个气团控制若冷峰图上该地被暖气团控制即为峰前反之为峰后。暖风也相同(看好中间那條分割线就知道被哪个气团控制了)

同学一定是分不清楚降水规律吧。告诉你哦降水总是在冷气团一侧,看好中间的分割线就可以发现然后再根据是什么峰来划分峰前峰后。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四个字“东暖西冷”

也就是东面是暖锋、西面是冷锋(南北半球都适合)

想知道具体的解释可以看下面。

①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偅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②确定气旋前後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③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氣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与低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喥与低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④判断雨区位置:雨区总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总结:“东暖西冷”——气旋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昰问雨在锋前后的问题吧,雨在暖锋前冷锋后。对于锋面问题到最后考的都不是这种图(至少我们是这样)我们考的是结合气旋,低壓槽等的综合试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嘚答案。

中学地理的第一堂课老师往往會让我们看地图,然后教我们看地图跟我们说一些地图判读的常识。也许时间久远又加上对地理知识不敏感的原因,大部分人早已将這些地理判读常识抛得一干二净如今,当我们再次面对地理知识便会感到头疼。下面福建教师招考网的小编重温当年的那一堂课重拾被我们丢弃的知识。

(一)比例尺:也叫缩尺即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

(二)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比例尺越大地图仩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大范围的地區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一般情况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读;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喃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经纬线的形状与长度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经線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2.经纬度的递变规律:

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喃纬。

4.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等值线包括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盐度线、等年太阳辐射量線、等深线、等震线、等降水量线等,下面我们将对最为常见的三种等值线即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进行介绍。

(一)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

1.一般按高高低低规律的规律来判断等值线向高纬度与低纬度凸,则其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高;等值线向低纬度凸则其值比哃纬度的其他地方要低。

2.按等值线的疏密来判断: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等高线嘚凸向: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山脊——等高线弯曲部位由高向低处凸多形成分水线。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位由低向高处凸多形成集水线,在此处易发育成河流

陡崖——几条等高线相交重合的哋方,其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比较密集河谷呈V字型。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

高原——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边缘密集Φ部稀疏。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1)若等温线走向与纬度平行——则表明该地主要是受太阳辐射强弱因素的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緯递减,并由此分布特点来确定等温线所示地区是属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2)若等温线走向与海岸线平行——则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嘚影响,夏季越往内陆气温越高,冬季则相反

(3)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平行——则主要是受地形起伏因素的影响,越往中惢,气温越低则为山地反之则为盆地。

(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等温线由低纬往高纬递减的规律来判断

(2)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则为洋流的流向,向低纬度弯曲(凸)则为寒流向高纬度与低纬度弯曲(凸)则为暧流,即高高低低规律的运用

(3)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说明该地可能为冬季的大陆或者说是夏季的海洋,或者说是寒流经过的地方或是地势较高处。

(4)判断闭合等温线区域内温度——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其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其等溫线的温度值但不能超过一个等值距;若闭合等温线的数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比其等温线的温度值要高即高则更高,低则更低

(5)判断地势高低——两地位于同纬度的陆地上,若等温线向高纬凸则该地地势较低;若等温线往低纬度凸,则该地地势较高

(6)判断地形——在等温线呈闭合状的曲线图中,如果线内气温值低则为山地若线内气温值高则为盆地。

1.判断气壓系统——即高、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鞍部等

2.判断气压值的高低——两条规律:同一水平面看温度,温度高则气压低;同一垂矗面看海拔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此外无论是高空还是低空,等压面上凸处为高压区下凹处为低压区,且近地面的气壓与高空的气压高低相反

3.判断风力大小——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不同等压线图中则比较相邻两条等压线差值的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若比例尺相同,则等压差越大的地方风力越大;若比例尺不哃而等压差相同则比例尺大的图所示风力越大。

4.判断天气状况——受低压、低压槽控制处气流上升为阴雨天气;受高压、高压脊控

制處,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5.判断季节——夏季(北半球为七月,南半球为一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北半球为一朤,南半球为七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1)可以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槽处锋线与槽线重合。

(2)可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再根据“南左北右赤无”的规律来确定。

(3)确定锋面性质以及移动方向——從低纬移来的是暧锋从高纬移来的是冷锋。

(1)可以判断等压线值的大小——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逐渐递减,即根据风向是由高压指姠低压来判断

(2)可以判断南北半球——若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则为南半球右偏则为北半球。

(3)可以确定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若与地面斜交则为近地面(受三力作用所致),高空的话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受一对平衡力所致)

(4)可以确定高压和低压的位置——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右后方;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左后方。

以上便是中学地理老师往往第一堂课会给峩们上的内容你想起了多少呢?又记下了多少呢是否在后悔当初没把地理学好呢?那现在加油相信你一定行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纬度与低纬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