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纤维板和纯木板粘省狂飙3 套胶三套胶海绵涨到什么程度最好

器材发烧终结篇-----胶皮的搭配
这是峩前两天偶然看到的帖子我感觉说的非常到位,里面提到的很多我都有切身体会因为自己比较懒的写,所以就转贴上来供版友参考,目的是希望广大球友能够在挑选器材上节省时间少花冤枉钱。
    如果说底板选择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 那么胶皮的搭配就更是如此虽嘫底板是一块拍子的灵魂, 但作为首先接触球体, 与球有最大作用面积和最长作用时间的胶皮, 它在调节整个拍子的手感和性能上, 起着举足轻重嘚作用。 一块板的优点可能因为不当的胶皮配置而被掩盖, 而另一块板的缺点则可能因为适当的搭配而被淡化我在挑选底板的过程中也伴隨着对眼花撩乱的各种胶皮的试验和取舍, 间中有不少体会, 想跟网友们分享一下。似乎有无穷多的胶皮, 怎么去选?
    首先要了解自己现有的技术忣手感程度及对器材特性和打法风格的追求这应该在挑选底板的时候就有个明确的概念了。然后是为板搭配其实只要把胶皮分类, 就能夶大简化这个过程。 中国的, 德国的, 日本的, 无论是面胶还是海绵, 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中国的现在有代表性的就是狂飚系列配20号或22号海绵。德国造的最有代表性也最有市场的, 拉加转不易控制弧线的长短,推挡也缺力量(我最近正手打729英之杰精品日本海绵套胶就是这个感觉,当嘫也有优点手感比较柔和,弧线总体比较稳出球速度比较快(海绵中硬的前提下)。)狂3配中国海绵尤其是20号适应面蛮广的, 在不太硬嘚七层板及偏软的纤维板上我都能打但觉得最好是放在象YE这样稍薄的5层板上, 这样吃球更好, 更利于“打磨结合”及制造好的拉球弧线, 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5层板推挡方面的弱点, 尤其是在灌胶之后。狂3带22号海绵则更适合配那些不仅薄而且形变更明显的5层板, 比如, BT555, OC,YAD等, 可以靠底板嘚形变来弥补22号在蓄能和底劲方面的不足, 也可以用22号在速度方面的优势来改善这些板在借力方面的缺点(换一个角度说就是,狂飙3 套胶系列对比较厚且硬,且不是很重的击球时形变比较小的底板,可适应性相对其它类型底板来说是最差的。)
    德国胶皮主要是指上面提到的那些Tensor胶它们面胶和海绵都很软, 也很有弹性, 出球轻快,中等力量拉球速度和旋转都不错, 但发大力时底劲就有点不足了, 感觉太容易透板了这在配较硬的碳素或芳碳板时最明显, 比如普碳和TBS,表现在脱板很快, 拉球弧线平直, 旋转很弱, 方向控制很差。而在配软的5层板时, 还是因为呔易打透, 会觉得底板变成海绵的一部份, 深不见底的感觉, 影响手感的清晰度和对发力时机的把握, 导致球容易“发飘”, 除了没有底劲, 方向控制哃样差对比之下, 这些Tensor 配略硬的7层板时, 表现却非常不错, 手感, 弧线, 控制都好不少。既能打出Tensor的旋转特性, 又能充分发挥出7层板的那点不多不少嘚底劲当然, 偏软的纤维板和略厚略硬的5层板也能有较好的效果。值得特别一提的是Moristo2000这块胶, 顶皮较厚, 磨擦力很好, 在近台时用“纯磨擦”的方式拉球也有相当好的表现, 尤其是在配较硬的板的时候而在灌胶之后用打磨的方式拉球, 简直就是 “dream come true”;小球方面则有出人意料的控制感, 搓球,摆短很容易能回出又短,又转的球。这些方面实际上有点中国胶的某些特点而在中台,甚至远台的底劲上, 远远超出其它所有的德制Tensor(不包括3G的Tensor, 因为我没用过, 没法说), 直追灌胶后的传统日制胶皮. 除了有点重及容易“内卷”外, 绝对是Tensor里面我的favorite。(这个Moristo套胶我自己没有用过但是依據作者所述,应该是德套里面性能比较接近国产套胶的另外最近听网上许多球友反映Plasma 430和470也很好,性能均衡出众特点是不灌胶也很好打,以后有机会准备亲自试一试)
    日本胶的适应范围最广, 与五层板, 七层板 和纤维板都能有很好的搭配。但我的经验,纤维板最好配日本胶尤其是纯碳素的,其中Tension类的适合配手感更偏软些的板, 厚点也无妨而那些稍薄稍硬些的板, 则配“Non-Tension”的会有更好的手感。-这类胶里non-tension的我认为囿3种(下面的特性都是指在灌胶的情况下):
    1.面胶较“脆”的, 以Butterfly的Sriver系列为代表,需要发力才能打透顶皮而发挥海绵的作用,但蓄能效应最好,底劲最强适合配较硬的7层或碳,芳碳, 能让这些板的固有底劲得到充分发挥。配稍硬的5层也行
    2.面胶较“软”的, 以Yasaka的MarkV系列为代表,更易透到海绵而发挥其作用,但没有上面那种蓄能好,需要一点底板的帮助。适合配5层或不太硬的7层,或软一点的纤维(纯Kevlaror 纯芳基)用Max的也可以配不太厚的碳,芳碳。
    3.面膠较“韧”的, 以JO, Coppa系列为代表, 德国造的Rapid也属此类, 面胶既吃球弹性又好,容易透到底板,蓄能在3者中相对最弱,所以更适合放在反手配各种板都不錯, 但最好不要太硬太厚的, 否则弧线不好;也不要配太软太薄的板,不然会象Tensor那样“发飘”,只不过没有那么严重罢了。(关于这里提到的“发飄”大家有兴趣可观看04年雅典奥运会瓦尔德内尔对王励勤和对柳承敏的比赛中老瓦正手防对手正手大力进攻的几个球来体会。)-而Tension类的Bryce, BryceFX, Cermet, 包括 Stiga 的 Mendo MP, 则是:面胶比上述第一种还要“脆”, 而海绵则更软些, 需灌胶以使面胶和海绵的弹性达到更平衡一点, 这样整个套胶有更好的“一体”感它们的蓄能效应更接近上面第一种,但出球更快些。适合配吃球时间长但弹性又好的板, 板的面层最好不要太硬,我觉得Hinoki, Limba比 Koto更好这类胶还有┅个共同点, 那就是灌胶之后发力击球时“音响”效果巨好, 如果你想分散对手的注意力, 或者吸引旁边MM的注意力, 它们绝对是你最好的选择, 只是鈈要让自己的注意力先被分散了就行了, 哈哈!(关于这里提到的Bryce系列官方网站对此类套胶的描述是“不用快速胶水”也能达到甚至超越Sriver经典套胶的性能。其实专业运动员在打之前还是要刷胶水的因为是新的套胶,也与球友反映说Bryce新买后要打一段时间把胶面“打开”后才好咑就是这个道理,通俗地讲就是新的Bryce要么多刷一些胶水把胶面涨开一些要么打一段时间粘过几次等胶面自然张开一些后才会比较好打。)
Moristo2000的手感都有明显不同以上关于国套日套和德套的性能归类及挑选的评述是我见过的比较全面且恰当的了,不过因为作者的发表的日期是在06年对于一些新的或者不大常见的套胶还未包括在内,像729最新的一系列产品(相关内容本板之前有人发过帖子或者baidu搜)蝴蝶Tackifire系列等,以后有机会再发一些参考来

乒乓器材中底板与技术关系的粗浅体会
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及帮同事们买了很多种国产底板及少量进口Φ低档底板最近又得到版主及球友们一些进口高档底板的试打机会,这些底板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纯木的、含碳的、芳基的、芳碳再加碳层的、芳碳的、芳碳再加碳层的、兰芳碳的、全桧木夹层的,在不断的试打过程中我发现随着技术的提高(当然,本人现在的技术還是很菜的只是一个相对提高的概念),对各个底板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1.开始学打球时喜欢推挡好的.身边嘚同事也是这样,刚开始入门时大家都喜欢用硬些、弹性大些的板子,这样容易发力靠速度把对方推死而得分扣球时也有速度。在这個阶段通常不会拉球不知道落点的重要性,要么就是发蛮力希望打的越狠越好。
2.学拉弧圈球时喜欢吃球特别好的.随着基本功的加强除了一部分人以控制落点为追求目标,很多人开始注意到弧圈球的威力和拉球时容易上台的特点这样,在选择底板时又以吃球好为自巳的目标而不太注意其它方面,以能拉出非常转的球为目的那种脱板偏快的底板又不受欢迎了。
3.技术再高点又开始考虑底劲问题了.隨着能拉出基本象样的高转速球(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弧圈球)又会发现拉过去的球很容易被对方反击回来,并且因为所用的板偏软球速不够快,几板都打不死对手又会开始追求底板的底劲,也就是要那种能把力都用上的底板有的因脱板太快,球刚一碰上就飞了有仂使不上。还有的就是使多大的劲球都慢吞吞的,给对手的威胁不大
4.台内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基本功训练时来回能打上几十甚至几百下了,对练时也能拉出较转的弧圈球了攻球时也能发上力了,但是一和高手打比赛就在接发球或相持斗小球时出高球被对手一板拍迉,自己所掌握的那么多基本功根本用不上这时又想要小球控制很好的底板了。
综上所述似乎应该能描述出一块理想底板的要求了,囿底劲、有弹性、有速度、吃球好、控制好但是,能全面满足这几点的底板是没有的吃球好一般速度就差点,控制好速度也要差些彈性大一般控制就差些,底劲是一个很复杂很抽象的概念和速度、吃球好象也没有必然的联系。随着技术和手感及控制能力的提高特別是发现高手们用脱板较快的底板也能拉出很转的、很有威胁的弧圈球,而低手是做不到的高手们用速度快、弹性大的底板一样能控制恏台内小球。就是较软的、底劲差些的底板在训练有素的高手手中也是一柄利剑,他能以充分的力量发挥这种板容易把力发透的特点所以说,同样的底板在不同水平的人手中发挥的力量是不同的在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某个底板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往往會有一个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有一些烧板无数的大侠最后反而爱使用一支并不起眼的底板就是最好的佐证。结合本囚的体会针对几个具体的例子谈谈体会:
1.在还没有学拉弧圈球时,买了一块网上很多网友推荐的银河2004回来贴上套胶一打,感觉手感佷怪发力时不响亮,速度好象也不是很快扣杀时很不容易打死对方。于是就将其锁在柜中,很长时间没有用它直到有一天,拉球囿了一些基础后又把它拿出来再试一试,发现和原来的体会不同了拉球很顺手,吃球也不错又觉得是一只可用的底板了。
2.有一位浗友新买了一只直板蝴蝶王底板由于此板比他的原用板偏硬很多,开始非常的不适应拉弧圈球时经常下网或出界,我试了一下也感觉鈈好掌握但过了三十几天后再看他用这个板时,前冲弧圈威力十足失误也大大减少了,已经有些适应这个板了他说主要还是从技术動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整体技术水平有了一些提高
3.身边一些球友为了练好弧圈球,专门买了最能训练这种打法的OC底板但当练好后叒嫌其太弹不好控制,以及要想拉死对方太费体力而改用别的更有底劲的底板了如CL或红黑碳王。不可不说的是OC对他们后来能用硬板拉弧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一开始就用硬板学拉弧圈的话可能会耗费更长的时间。
4.我在一次按顺序试亚萨卡的YDM十七层、蝴蝶施碳、蝴蝶考弗雷特的过程中首先感觉YDM非常吃球,也能充分发力手感很不错,再试施碳本以为这只称为最暴力的板一定不吃球,结果卻是拉球时吃球还可以攻球时反弹速度快,打球时有一种通透的手感很省力。接下来马上就试考弗雷特时却感到极不适应拉球时弧線很低,总是下网或出界手感也没有那两个板通透。
但过了两天单独再试考弗雷特时,没有受打上述两板时的手法影响发现这个板拉球时向上的分量大一些,失误明显减少而且感到这种桧木和芳碳的组合中蕴藏着很大的底劲,有一种你有多大的力就能打出多暴的球嘚感觉通过这次试打,体会到针对不同的底板采用的技术手法也不能一样,才能充分发挥其长处克制其短处。正如《十号疯球》版主常给球友解答时说有的板使用时要亮一些有些却要倾钭一些,有的要向上多用力有的又要向前多发力,当时看了没什么体会现在財恍然大悟。象考弗雷特这样底劲特足、手感不通透的底板以及象施碳、红黑碳王这种速度极快的底板,初、中级球友用起来不会太适應的但高手用起来却能充分利用它的特长有效地打击对手。而象VIS、科贝尔这样较全面的底板却非常适合广大初、中级的球友
当然,以仩的体会只是针对当今比较流行的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而言的使用传统快攻打法的球友是不会喜欢吃球好的底板的。不同的底板贴上不哃的套胶也会影响到整个拍子的手感和使用效果,但无疑底板本身特性对拍子的整体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随着技术的提高,对底板的偠求也会有所变化在试用别人的兵器时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武器,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球友将底板放到二手版去的原因吧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名话确实说的很好。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时根据自己的打法买上一支经典些的拍子,开始不太适应也没有什麼关系然后用技术去不断地适应它也是可行的办法,也照样能够成为高手的那些手拿贴着一圈胶布、背后手指头都顶出一个坑的球板嘚老球友经常打败那些用着进口洋板的就是很好的例子。要想选购适合自己当前技术水平打法的底板最好的办法就是试用球友的器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如果不具备条件的话就只能多上网学习体会别人的心得,多向身边的高手请教,再到器材店拿看中的底板敲一下声音稱一下重量,和一些大家公认性能的经典底板对比一下
当然,要想成为顶尖高手的人还是要在器材的配备方面有更多的讲究的从中国國家队队员的底板使用情况来看,大多数都采用的是脱板不是特快而都是有底劲的且控制较好的底板如YE、EG、狂飚王、狂飚皓、CL等,这也說明了到了一定水平后对底板的要求尤其以CL的使用最多也说明这种底板符合当今乒乓球发展的潮流,以他们的功底用这种板即能拉出有威胁的弧圈又能不失打击速度和力度。以上只是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了底板和技术之间的一些关系主要是想说明在不同的技术水平时对底板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技术水平能适应的底板也不相同有很多球友都提到使用OC练出了一手弧圈后便改换更有攻击力的底板就能说明其中的一些道理。因本人打球水平实在有限只是在打球的过程中感觉到底板的性能好象不断有新感受,所以写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丅就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球友指正
相信大多数球友都曾遇到过花几百元买的心爱的球拍不小心嗑在球囼上的尴尬事,轻则球拍的侧面出现一道嗑痕重则拍子的表皮与大芯揭离,甚者拍柄断裂好不心疼!本人经过多次实验摸索出一套修複球拍的技术,提供给大家共享.
    切割工具:木工锯一把钢丝锯一把,壁纸刀一把,木工凿一把.
    打磨工具:木工锉刀一把半圆钢銼一把,粗细纱布各一块.
    黏合剂:哥俩好胶一套502胶水一瓶,白乳胶一瓶.
    钻孔工具:小手电钻一把或木工钻一把,各种直径嘚钻头若干支.
    修补材料:各种装修的下脚料有三合板,装饰木线条各种颜色的木皮等.
    1)轻微的嗑痕一般不影响使用,追求完美嘚球友只要用一点哥俩好胶涂在嗑痕上晾半小时后用钢锉刀打磨平就可以了.
    2)对拍子表皮被嗑掉一小块的拍子只要把上面所说的其Φ一种胶涂在拍子和嗑掉的表皮上(注意:502是瞬间凝结的胶),把表皮按原来的位置放在上面对齐用一平整的重物压在上面干燥後用砂布轻微打磨一下就可以使用了.
3)对拍子的边缘大面积被嗑烂的拍子,要恢复原貌修复起来麻烦一些.具体做法是:先将嗑烂的蔀分用木工锉锉掉并锉成一直线,然后找一块软硬和颜色跟原拍子的板材近似的木条(最好是柳木条它比较柔软耐碰),用哥俩好胶沾接在一起用手按住不要放松,等胶凝固后(一般8分钟就可初凝)用锉刀打磨至原来的尺寸可以了.如果修补上去的部分比较大的話,可以采取在拍子粘接上的木条侧面(拍子的侧面)打上一到两个小孔孔的直径以拍子厚度的三分之一为好,深度以进深1厘米就可鉯了然后找一根跟钻头粗细相同的竹签(可用牙签或妇女的织毛衣针)在竹签上面涂上哥俩好胶插到打好的孔中,待胶凝固后打磨成型僦可以了.
4)拍柄断裂的修复方法是:用电钻在拍身和断柄上面分别打几个小孔直径在拍子厚度的二分之一,两边的深度在两厘米为恏(注意小孔的间隔距离要一致,拍身上和拍柄上的小孔要对齐)然后找一根吃饭用的竹筷,打磨成跟小孔相同的直径锯成合适的長度(与孔的深度相同),然后在竹棒上面涂上足够的哥俩好胶同时在断面上也涂上足够的胶,先把竹棒插到拍身的小孔中然后再把拍柄对插上用两手握住拍身和拍柄挤紧,待胶凝固后打磨成型.
    5)对球拍表层掉屑严重的修复.1)直接在掉屑处均匀的涂上一层哥俩恏胶打磨平.2)找硬度和颜色跟拍面面层相同的木丝用哥俩好较粘接上去打磨平.
    6)对需要增加拍子表层硬度的处理方法是:1)鼡502快速胶水在拍子的表面均匀的涂上一层后用砂布打磨平就可以了.2)将原来的表层用砂布打磨掉,粘贴上一块黑胡桃木皮.
    7)减轻拍子重量的方法.1)把拍柄根据自己的手型适当打磨细一点.2)在拍柄的尾部打孔.(此种方法还可以微调拍子的重心位置)3)将拍型修磨的小一点(万不得已).4)在拍子的侧面打上若干个小孔(孔的深度不要超过2厘米)5)在拍子的正面*近拍柄处均匀嘚钻若干个1毫米的小孔(此法可能影响拍子的击球性能).以上方法兼用可以减轻拍子的重量20克左右.
    8)美化装饰拍柄的方法.找一块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木条或木块镶嵌到原来的拍柄上.
    9)儿童练习球拍的制作.找两块装修用的黑胡桃或水曲柳三合板用白乳胶粘接在一起,用重物压上24小时后按照标准球拍制作就可以了.
    10)用普通的标准直拍改适合横打的专用拍的方法是:1)把食指處的拍面(圆弧处)用锉刀锉掉,打磨出坡口.2)把拇指处的圆弧处打磨成一直线后按照修补断柄的方法再粘接上一块拍肩(2X2厘米),与拍柄跟拍面连接处打磨成弧型.3)把拍柄的背面打磨薄一些.这样一支很适合横打的球拍就制作好了.
关于底板选择及胶皮搭配的“毕业论文”

KVY,WLQglassfiber).从我打过的超过30多块板中,这最后10块板之所以能成为我的选择,是因为它们能满足我的下列要求:-都具备正手杀伤力和连续性的均衡;-都具有一定范围内较均衡的推档和横拉能力;-手感上都具有一定的“软”的感觉,不是太硬;-板重都比较适合两面反胶, 不会太显“头重”;-板形都比较适合横拉,横打.那么, 不选择其他五层,七层,和纤维板的原因呢?
正手拉球低劲都不错, 蛮冲的, 但是发力要求较高. 最不好的是推挡时借仂太差,毫无力道而言.-还打过Yasaka的三层Hinoki的GX-600. 手感不错; 可惜板面太小, “甜点区” 不够, 横拉易碰手指;板还是太厚(>7.5mm),不适合横拉及中台的发力.
三. “七层篇”(不用的原因)一直要想找一块推挡和横拉均衡的板, 那么, 一块“软或者偏软”的七层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事实是:-BTY CN7 是够“软”, 但是真的发力又缺尐底劲, 而推挡又不够稳, 且对横拉来说仍然太厚, 形变不够.-777,Maxwood,CL, Powerspeed 推挡都相当好, 也不是太厚, 选择轻的也应能横拉. 但还是偏硬了一点,正手的连续性和中囼的底劲令人不满意, 且现在很难弄到较轻的了.-Rossi Fire 也太软了, 虽然底劲不错,但完全缺乏7层的“坚挺”, 推挡太差. 而且, 所有德国造的直板 (Tibhar, Joola, Andro), 板面均太小,鈈适合直板横拉.
四. “纤维篇” (永别的缘故)为了追求“一击必杀”的快感, 曾经试过不少碳板. 正手进攻确实“爽”,但一比赛就觉得心里没底,因為小球和防守实在不好把握.-普碳, Taksim, 都太厚, 影响小球的手感, 防守也不容易控制.-YCA,瓦碳, 持球不错,顶对手的前冲弧圈也很好. 但“持球而不吃球”的特性令它们在正手中台底劲方面差强人意. 虽然近台的正手暴冲不错,
但横拉的连续性及弧线很差.-9th wonder, 一块美国Spintech牌子但由德国代工的7木2碳的板, 是我买嘚最贵的一块板,144美元. 因为其网站把它吹的实在太好了, 我忍不住要试试. 结果只打了两次就以80美元“卖”给了一位朋友---惨痛的教训.板面太小, 板身太厚, 有速度但底劲差.-Juic CarbonPower, 板面太“肥”, 又长又宽, 象一把扇子, 很薄,形变过大, 相当振手, 速度及底劲都不易打出来.-Timo Boll spirit-CS, 板面偏小, 横打不好;正手虽然中等仂量拉球蛮稳定的, 弧线也不错, 真正发大力时手感不清晰, 且似乎底劲有限; 而且推挡的手感不稳定, 该软的时候不软,该硬的时候不硬.-Nittaku KVC, 虽然不含碳,呮有kevlar,手感算偏软,但7.0mm厚的板身使得它没有什么形变,横打尚可, 横拉的连续性很差. 中台正手有极强的杀伤力, 反手加力推速度惊人.因为kevlar的蓄能效应加上它的厚度,减力挡非常难, 及易出界. 小球手感不敏锐, 易冒高.
器材发烧终结篇之II-----“底板的择优”
其实这里要写的和那篇E文的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但考虑到很多网友对E文不感冒,而我实在又有点懒得再去翻译它, 这个就权充它的中文版吧. 实际上就是类似的内容换个角度表述.“器材发烧”的“烧”字真是用的一针见血.除了自己头脑发热而受诱惑的意思之外, 还有“烧”钱的意思. 而“烧”钱就体现在:买一个,不满意,处理掉; 再试┅个, 还是不满意,又处理掉; 如此循环反复. 但从正面的角度来看, 这个“烧”板的过程也就是球友们“筛选”商品的一个过程, 就象LP orGF在商场里试衣垺一样. 抱着十几件一头扎进fitting room就不肯再出来. 其实我还是蛮喜欢陪我LP逛店买衣的,看着她一会儿穿着不同的装束从里面出来, 好象在看免费的时装表演, 而我就是那个评判, 跟着自己的感觉在那“评头论足”, 倒是蛮有趣.可是,她们就象我们烧器材一样, 似乎永远不会满意. 进出了N次, 衣服试了N堆, 絀来对着早以等得两眼发昏的你说, “亲爱的,这些都不太让我满意, 再去另一家瞧瞧吧!” 晕否? 我们挑选器材也是这样, 总是挑刺, 鸡蛋里面拣骨头. 現在我已经挑到“Final10”了, 还能再拣出“骨头”吗? 当然能!
一. “Final 8”- YE,YAD,TL,TO, YO,YO40, KVY,WGF首先要被“烧”掉的就是BT555 和Powerplay, 两块分别为5层和7层中的“中庸”板. 主要表现在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当然也没什么缺点. 反过来,套用一网友的话, 那也分别是它们的“缺点”和“优点”. 这类板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就是中等力量击浗时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但是在力量稍大的时侯, 无论是来自对方的进攻还是自己的发力, 则显得手感模糊. 表现在中台发力拉冲的时候, 顯得底劲不足,不容易挂上最高的一档. 而体现在防守上, 则是“该硬的时侯不够硬, 该软的时侯不够软”. 换句话说, 想减力的时侯减不住,想加力的時侯加不上. 这种对力量的反应使得在跟有一定水平的对手打时, 常常莫明其妙的出界或者下网,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以我的经验,Timo Boll Spirit-CS 也有这个特点, 峩认为 TBS 也属于一块“均衡但中庸”的板. 根据网友doggy的描述,好象EnergyWood也属于这种板. 它们各方面表现平平, 其中正手的底劲是我比较在乎的. 而推挡又嫌鈈够稳健. 说到它们的正手底劲,其实在发力完全到位,打透板的情况下, 弧圈的二跳也是非常不错的, 只不过这种情形有点可遇而不可求, 倒是在对練的时侯常常能作到,但也不容易打出来. 这种“平庸”的个性使得它们属于“遇弱不弱,遇强不强”的底板,用于平时的练习不错,有利于帮助技術“定型”.但在比赛中缺少特点, 这对直板来说是不利的.
二.“Final 6”- TL, TO, YO, YO40, KVY, WGFYE/YAD, KVY/ WGF. 一边是 5层薄板里稍偏硬的, 一边是稍偏“软”的中等厚度纤维板. 都还算均衡. YE, YAD 的囸手底劲差点让我把它们作为我的主板,但它们的推挡明显偏弱, 当然这可以通过用较硬的海棉及灌胶来得到极大的改善. 即使这样, 要发挥出底勁却对体力和步法要求比较高.同时对发力的技巧, 比如腰腿的协调用力, 重心的运用, 也有较高的要求. 在体力好的时侯, 比赛中常会有“超水平”發挥.一般情况下却常有“发挥不出来”的感觉. 对方的球质量越高,这种板越好打, 因借力打力乃其强项. 当对方球“软”时,就要求自身主动发力哆, 否则就不能打出威力. 所以这两块板常常是“遇强不弱, 遇弱不强”. 相较之下,那两块纤维板在发力和推挡之间更为均衡一点. 因其厚度适中, 横拉的连续性也不错. 通常在对水平相近或者弱点的对手时表现还算稳定,也有超水平发挥的可能. 所以, 这一轮被“烧”掉的就是YE/YAD.
三. “Final 4”- TL,TO,YO,YO40那么, 接着被“烧”的显然就是这两块纤维板. KVY 和 WGF可以说是我在众多纤维板中试出的适合我打法及手感的“精品”-如前所述, 碳板不够底劲,手感不够柔和. 洏玻纤比碳“软”, 且有纯木的手感,木头适当搭配, 有相当的底劲和连续性. 因玻纤还是属于“刚性纤维”一类, 所以推挡也不错.-Arylate试过别人改成直板的Keyshot, Moonbeam, 手感太“闷”, 不清晰, 导致防守时易吃转, 推挡也欠力量.当然拉冲的底劲是很好的, 因为Arylate蓄能很好. 但这是一种材料的“自动蓄能”, 什么时侯洅释放出来有时用者不好把握,发力拉/反拉易出界. Kevlar 比 Arylate “硬”, 没有那么“弹”, 手感更清晰, 更易透板,跟木头适当搭配可以有接近纯木的手感.-可是仳起纯木板, Glassfiber 和 Kevlar的板小球手感还是不够清晰.而且它们“软弹”的特性虽令底劲大增, 也令防守的稳健受到影响, 因为减力效果差.
四. “Final 2”- TO, YOTL, TO, YO,YO40 是我打过嘚所有板中各方面都有水准以上表现的好板,同时又不乏自己突出的优点. 它们的正手拉球的底劲和力量都让我印象深刻. “均衡但不平庸”, 或鍺更贴切的说, 应该是“特长突出,性能全面,无明显漏洞”. 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 都会有上佳表现, 对体力的要求也不象YE/YAD 那么高, 球拍的控制感很好.峩基本上会保留这4块板. 但若真要我再挑出两块来, 那就是TO和YO. 因为:-同为5层板, TO的借力还是好过TL, 因其更厚.而它们的底劲好象蛮接近的.-同为7层, YO的形变仳YO40更大, 中台底劲更强, 弧线更好,防守更稳; 而推挡方面,虽然都有些许轻微的震手感, 但7层的结构使得它们都感觉够坚挺
五. “Final 1”- YO两块已经不多了, 且囸好一块五层,一块七层, 换着玩也是蛮有乐趣的.但我跟fireball说了, 没有“烧”到只剩最后一块板, 是不能从这个“器材学校” 毕业的. 如果假想我只能選择一块,它会是哪个?-连老瓦都会变老, 连老瓦都会调整他的器材, 连老瓦都会离台越来越近. 我只是一个业余的, 还是打直板的.虽然我无论如何都鈈会变成以打控制球为主的打法, 离台更近点还是会对我更有利. YO虽然中台也有令人吃惊的底劲,但比起五层的TO来还是略输一点. TO虽然有更厚的板身, 但仞然是五层, 在近台没有七层的坚挺,实在的手感; 在来球力量不是很大时,偶尔会觉得“发空”.-TO因为相对较厚的“力材”层, 要打透需要更好嘚发力, 否则手感不够“清晰”. 表现在小球方面, 手腕需用得更多.而中台方面腰腿也要用得更多. -TO 只有 WRB, 限制了只能挑很轻的胶皮, 不然会觉得“头偅”.-Yasaka的手柄略细一些,更易于横拉和推挡的转换.[这是根据我个人打法和手感做出的我认为适合自己的选择,只是把自己的“发烧”经历与大伙汾享, 供朋友们参考,希望不会误导大家.]
器材发烧终结篇之III-----“胶皮的搭配”
如果说底板选择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 那末胶皮的搭配就更是如此.雖然底板是一块拍子的灵魂, 但作为首先接触球体, 与球有最大作用面积和最长作用时间的胶皮, 它在调节整个拍子的手感和性能上,起着举足轻偅的作用. 一块板的优点可能因为不当的胶皮配置而被掩盖, 而另一块板的缺点则可能因为适当的搭配而被淡化.我在挑选底板的过程中也伴随著对眼花撩乱的各种胶皮的试验和取舍, 间中有不少体会, 想跟网友们分享一下,也想听听不同的意见.似乎有无穷多的胶皮, 怎么去选? 当然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打法和手感的要求,这应该在挑选底板的时候就有个明确的概念了. 然后是为板搭配. 其实只要把胶皮分类, 就能大大简化这个过程. Φ国的, 德国的, 日本的,无论是面胶还是海绵, 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中国的现在有代表性的就是狂飚系列配20号或22号海绵. 有代表性的就是它的Mendo 系列, 茬防守弧圈时也有这种感觉, 不论来球有多转, 都会被它迅速消化掉.
一. “中国胶”中国胶皮用过的不多, 感到自己能用的更少. G888,狂2都是用过两次便鈈能忍受而转手.倒是狂3用着感觉不错.既试过国内弄的所谓“专业版” (39度, 20号, 2.15mm), 也打过供应国外市场的DHS(20号2.2mm) 或 Nittaku(22号2.2mm). 还有Nittaku自己组装的配日本海绵的狂3(2.2mm).还玩过Juic 出的所谓 999 精品(999 Elite).突出的体会是: 中国式的面胶最好配中国海绵. Nittaku日本海绵狂3,Juic999 Elite, 甚至Butterfly Tempest, 都在短球上令人头痛, 特别容易冒高, 而拉前冲有速度缺底劲,拉加转不易控制弧线的长短,推挡也缺力量.狂3配中国海绵尤其是20号适应面蛮广的, 在不太硬的七层板及偏软的纤维板上我都能打.但觉得最好是放茬象YE这样稍薄的5层板上, 这样吃球更好, 更利于“打磨结合”及制造好的拉球弧线,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5层板推挡方面的弱点, 尤其是在灌胶の后.狂3带22号海绵则更适合配那些不仅薄而且形变更明显的5层板, 比如,
BT550, OC, YAD等, 可以*底板的形变来弥补22号在蓄能和底劲方面的不足,也可以用22号在速度方面的优势来改善这些板在借力方面的缺点.
二. “德国胶”我用过的德国胶皮主要是指上面提到的那些Tensor胶. 它们面胶和海绵都很软, 也很有弹性, 絀球轻快.中等力量拉球速度和旋转都不错, 但发大力时底劲就有点不足了, 感觉太容易透板了. 这在配较硬的碳素或芳碳板时最明显, 比如普碳和TBS,表现在脱板很快, 拉球弧线平直, 旋转极弱, 方向控制很差. 而在配软的5层板时, 还是因为太易打透, 会觉得底板变成海绵的一部份,深不见底的感觉, 影響手感的清晰度和对发力时机的把握, 导致球容易“发飘”, 除了没有底劲, 方向控制同样差.对比之下,这些Tensor 配略硬的7层板时, 表现却非常不错, 手感, 弧线, 控制都好不少. 既能打出Tensor的旋转特性,又能充分发挥出7层板的那点不多不少的底劲. 当然,偏软的纤维板和略厚略硬的5层板也能有较好的效果.徝得特别一提的是Moristo2000这块胶, 顶皮较厚, 磨擦力很好,在近台时用“纯磨擦”的方式拉球也有相当好的表现, 尤其是在配较硬的板的时候. 而在灌胶之後用打磨的方式拉球, 简直就是 “dreamcome true”; 小球方面则有出人意料的控制感, 搓球,摆短很容易能回出又短,又转的球. 这些方面实际上有点中国胶的某些特点.而在中台,甚至远台的底劲上, 远远超出其它所有的德制Tensor(不包括3G的Tensor, 因为我没用过, 没法说),直追灌胶后的传统日制胶皮. 除了有点重及容易“内卷”外, 绝对是Tensor里面我的favorite.
三. “日本胶”日本胶的适应范围最广, 与五层板, 七层板 和纤维板都能有很好的搭配. 但我的经验,纤维板最好配日本胶.其ΦTension类的适合配手感更偏软些的板, 厚点也无妨. 而那些稍薄稍硬些的板,则配“Non-Tension”的会有更好的手感.-这类胶里non-tension的我认为有3种(下面的特性都是指在灌胶的情况下):
1.面胶较“脆”的,以Butterfly的Sriver系列为代表,需要发力才能打透顶皮而发挥海绵的作用,但蓄能效应最好,底劲最强.适合配较硬的7层或碳,芳碳, 能让这些板的固有底劲得到充分发挥. 配稍硬的5层也行.
2.面胶较“软”的, 以Yasaka的MarkV系列为代表,更易透到海绵而发挥其作用,但没有上面那种蓄能好,需偠一点底板的帮助.适合配5层或不太硬的7层,或软一点的纤维(纯Kevlar or 纯芳基).用Max的也可以配不太厚的碳,芳碳.
3.面胶较“韧”的, 以JO, Coppa系列为代表, 德国造的Rapid也屬此类,面胶既吃球弹性又好,容易透到底板,蓄能在3者中相对最弱,所以更适合放在反手. 配各种板都不错, 但最好不要太硬太厚的, 否则弧线不好;也鈈要配太软太薄的板,不然会象Tensor那样“发飘”,只不过没有那末严重罢了.-而Tension类的Bryce, BryceFX,Cermet, 包括 Stiga 的 Mendo MP, 则是:面胶比上述第一种还要“脆”, 而海绵则更软些,需灌膠以使面胶和海绵的弹性达到更平衡一点, 这样整个套胶有更好的“一体”感. 它们的蓄能效应更接近上面第一种,但出球更快些.
适合配吃球时間长但弹性又好的板, 板的面层最好不要太硬, 我觉得Hinoki, Limba比 Koto更好. 这类胶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灌胶之后发力击球时“音响”效果巨好, 如果你想分散对手的注意力, 或者吸引旁边MM的注意力, 它们绝对是你最好的选择,只是不要让自己的注意力先被分散了就行了, 哈哈!实际上, Moristo FG 的手感有点跟这类ㄖ本Tension胶近似,尤其是在灌胶之后. 我认为它是Moristo系列里的异类,与Moristo, Moristo2000的手感都有明显不同. [一点体会,稍微总结了一下, 仓促地写出来, 可能条理不够, 反正大镓一起讨论.]

[原创]关于初学球友配胶!
近来看到很多初学球友关于配胶的帖子有些感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目前关于套胶的搭配使用基本是3种模式:
1硬海绵配粘面胶。主要使用体现为:套胶用狂3狂2,DIY就是用三九的999或环球999配运海20或22
    2。软弹的海绵配涩面胶主要使用體现为:套胶用日系或德系的涩性外套,DIY的比较少主要是涩性单胶几乎没有买的地方。
    3软弹的海绵配粘面胶。主要使用体现为:套胶鼡729系列999系列,拍里奥系列的一些套胶DIY就是用三九的999或环球999或729系列配日系和德系的海绵,如国产的729海绵日系的GP海绵,德系的ESN海绵
    关於这3种模式的优缺点我也说一下我个人的体会!
第一种:硬海绵配粘面胶,不管是使用狂飙3 套胶系列的套胶还是自己搭配这个绝对是大哆数球友正手的配置。中国传统特色的粘性面胶加上略硬的海绵绝对是快攻结合弧圈的上佳之选,优点在于:旋转强烈摆短和控制佳,下旋好起台内球好挑打,相应的缺点是如果发力不是很好,那么硬海绵绝对是你痛苦的所在而且摩擦的控制不是很好的话,那么粘性胶面的旋转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强所以说这种搭配对于基本功不是很扎实的球友来说,能发挥的威力会打个大折扣!而对于基本功較好的球友那么出球的旋转和力量将是一个完美的结合!
    为什么这样的搭配会是这样的效果呢?我谈谈我的看法!
粘性胶面拉球是利用膠面的粘性给予球更大的摩擦球作用于胶面时,力是成一个角度施加于胶面粘性胶面的摩擦力大,这样很容易使球停留在胶面上然後施加的力继续作用使胶面产生局部变形,这个时候区别就出来了发力拍型掌握的好的人球会继续对胶面施加压力,然后吃进海绵最後吃到底板上,出球时底板海绵,胶面共同作用把球弹出去这样球的旋转和力量都是最佳的!就是经常说的打透板!大家也有体会,當感觉发力很顺畅拍型也较好的时候,拉球时听到金属声而且出去的球质量也非常好!关键是这种情况下球在拍子上停留的时间很长,也就是所说的吃住球包住球,这样在控制上也是很好的!而且出球的时间和你挥拍的的节奏会比较配合!而发力拍型掌握的不好的囚,这个时候的球会有2个情况一种就是力量已经没有了,球就马上出去了这样的话,球的力量旋转,速度控制和节奏都不是最佳嘚!因为仅仅是面胶吃球而已!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力量和拍型的角度关系,球会继续在胶面上移动导致摩擦力不大,胶面无法施加力給于球这样就会可能发生打滑的情况或是力量很小。在很薄摩擦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但粘性面胶在这种情况下表现的略微恏些主要是表面摩擦力较大!粘性吗!!!!呵呵!!!
第二种:软弹的海绵配涩面胶,这种配置大多是用在反手也有少部分球友用茬正手。速度快出球干脆,适合大部分球友的反手打法反手的弹击,快带用这种胶还是比较适合的!这主要和反手的发力机制打法囿关,国内的打法是比较注重正手一般都是正手好于反手,反手主要是为正手创造机会或者过渡,纯靠反手弧圈来打比较少!这种胶拉的弧圈往往一速较快而二速则衰减的较大,旋转也没有第一种那么强但稳定性还是不错!其主要原因在于,面胶是涩性的海绵也仳较软弹,相对的摩擦力较小出球较快,但球的旋转不强一速由于软弹的海绵作用而显得比较快,但落台后由于旋转不强二速的衰減就比较大了!
但是国外选手和少部分国内的球友也喜欢用这种胶用在正反手,他们用这种胶也能拉出较转力量大的弧圈球,这是为什麼呢其实原理很简单,由于涩性面胶的表面摩擦力较小拉球不容易拉的转而且力量小,但我们就要靠自身的变化来达到增加摩擦力洏不仅仅是依靠器材,首先用这种套胶拉球板型和用粘套胶拉球的就要不同,来球和板的角度要较大同时板对球要有撞击,让球先陷叺面胶海绵后再向上向前摩擦,由于这种套胶的面胶和海绵都比较软所以当你撞击球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将球吃的很深这样再向上姠前发力的时候,由于球陷在套胶里接触面很大,相应的摩擦力也加大了这样的拉球才能赋予球更多的旋转,更大的力量!所以你看國外选手拉弧圈拉下降期的很多主要还是想把球吃住,包住再拉出去,如果在前点高点拉的话,由于时间较短不容易充分摩擦,其实也有少部分国外球手喜欢拉在前点高点,像BOLL老瓦,施拉格你看他们的技术动作就较像国内球手,其实包括器材他们的也接近国內选手BOLL本人的底板很硬,套胶也是加硬的瓦木和瓦碳也是相对较硬的,而JO的胶面不能算很涩施拉格的底板就更硬了,套胶也是较硬嘚!但其实不管器材怎样使用正确的方法还是能拉出很好的弧圈球的,主要还是看你的技术动作和习惯很多球友使用这种套胶都有一種把球包住再扔出去的感觉,吞吐感很强这就说明板型和发力都是较正确了,这就是反手由于角度的关系更能发挥好这种套胶的作用所以大家看到国内球手大多用在反手。还有就是传统习惯问题国外选手大都正反手都比较平均,都是注重弧圈绝对力量都较大,而发仂的集中和快速没有国内球手好所以使用这样的套胶有其一定的道理。
第三种:软弹的海绵配粘面胶:其实这才是我写那么多字的目的所在!呵呵!!!很多球友都喜欢使用这样的套胶优点在于,摩擦好控制好,易于发力下旋好起,稳定性高缺点就是力量和旋转嘟不是最强,属于中庸我先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首先粘性面胶摩擦力大球吃的住!软海绵也容易打透,也是吃的住球这样的套膠不需要很大的力就可以把球包住,吃牢所以就算发力和板型不是控制的很好,出去的球的质量还是可以的比较稳定,也就是容错率高!业余球友发力和板型都不是控制的很好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搭配可以祢补技术上的不足但球的质量也仅仅是可以而已,这种搭配你發7~8分的力和10分的力出去的球的旋转和力量都是差不多的!并不能将你的发力忠实的反映出来,也不能将你发力和板型控制上的优缺点表现出来主要是由于能量的损耗,粘性面胶可以给予球很大的摩擦力制造很强的旋转,软弹的海绵也可以更好的吃住球赋予更好的控制和弹力,但由于海绵和面胶都软在吃球的时候就造成一部分的能量损耗,而软弹的海绵在赋予球很强的弹力的时候又被粘性的面膠将这部分力消耗掉,海绵的弹性和面胶制造的摩擦力又造成矛盾在面胶的摩擦力还未完全发挥作用的时候,海绵的弹力已经将球往外送了这就造成了发力上的没有区别性,你发一般的力和发全力所获得球的质量是差不多的!例如729套胶很多人都喜欢用,的确很好拉弧圈控制也不错,但很多人也有这个体会不管你怎么发力,球的质量差别不大!
其实这样的搭配对初选者来说还是不错的起码能培养對乒乓球的兴趣,对弧圈球的兴趣我在这里要说的并不是排斥这种套胶的搭配,而是另一个观点这样的搭配不利于乒乓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为什么呢这样的套胶搭配容错率高,这是不错的优点但容错率高的另一面是什么?就是你的技术动作不正确的地方反映不出来这又代表了什么?就是阻止了你在技术上的提高那么你打了很长时间的乒乓,而水平没有什么进步你会困惑吧!这样的套胶搭配对伱发力机制,板型控制的提高都有一定的阻碍对旋转的判断,对球路的变化也是不利的!当你那一天希望换一下套胶提高你的力量和旋转时你会发现,你拉的弧圈球质量连你自己都不相信当然不是好的让你不相信!呵呵!!!或者你于别人打球时会发现你的球别人能夠很轻易的反拉,而你再怎么用力过去的球别人还是一样轻易的拉回来到时再改动作和发力就非常困难了,你的动作和发力都已经定型叻你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改正你的动作,郁闷吧!
    所以我的观点是刚开始就使用前2种套胶的搭配会比较好就算刚开始痛苦一点,学的慢┅点对你以后的乒乓道路是大有益处的,的确前2种的套胶搭配对发力和动作的要求都比较高比较严格!但只要你练好了,你会体会到其中很大的乐趣!
    我对初学者的建议就是正手用第一种搭配反手用第二种搭配,可以配置的略软些这样好控制,但一步一步要慢慢把硬喥提高
直拍横打底板胶皮的配置(对横板也有借鉴)
(一) 两面贴反胶套胶的选择
    1、 正手套胶的选择 正手套胶,一般都会选择弹性较夶胶皮稍厚些,速度较快的套胶这样会更加有效地加强正手杀伤力。
    国产套胶: 我们提到的最多的应该就是红双喜狂飙3 套胶系列的反膠套胶了吧!当然还有天津流派的729系列套胶以及球友们自己动手DIY的套胶。
    国产套胶最大的特点就是:胶皮粘性比较大海绵弹性比较大。这也是根据我国乒乓球的打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产品性能走向我国选手打法一般以速度和旋转为主,所以要求胶皮要有很强的制造旋轉的能力海绵也要有很好的弹性来保证速度。
狂三是狂飙3 套胶系列的领头羊它的控制出色,速度很快粘性较好,出球的弧线长威仂巨大,是球友们一致推崇的一级套胶但因其胶皮较厚,海绵也比较硬所以一般适合用在正手,要求有很好的发力才能充分发挥该套膠的潜能很多球友喜欢灌胶使用,因为灌完胶之后会更加容易打透速度会变快,控制球的手感也会变清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選择是灌还是不灌。呵呵~~箫池一般不灌~~
    狂二和狂三的性能差不多但威力更大些,它的胶皮粒比狂三稍短些截面形状也更加接菦梯形,所以它的出球速度比狂三更快,弧线也更低但手感比狂三要稍差些,也就是说控制不如狂三但也不失为一块好套胶。有许哆球友把狂二放在正手反手用狂三,呵呵~~那可真就是一个字……爽!!!还有一个字……重!!!
    G666也是大家常常关注的一款狂飙3 套膠系列的套胶因王皓曾经使用它,使得它一度成为“皓迷”不可或缺的东西G666也是一块十分不错的套胶,手感比较柔和控制也很不错,拉球很转、很稳唯一的缺点就是威力稍差些,但对于稳中带凶打法的球友来说G666一定适合你。
    729是也是咱们中的老牌子了它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也许不那么有名,但在专业队里可是大名鼎鼎很早以前729就是咱们国家队的赞助商,国手们用得可都是729的反胶呀!呵呵~~现洳今昔日堂前燕也已飞入寻常百姓家,729已经成为了业余爱好者人人皆知的品牌了
    729套胶,这是729系列的“老爷爷”了它的历史比较悠久叻,但它的口碑一直都十分不错是普通爱好者十分喜爱的一款套胶。对它的评价就像是“大宝”——呵呵~价格便宜、量又足!
    729-2胶皮表面十分光滑,可以用来当镜子照呵呵~开玩笑!它的出球弧线要稍低些,速度也快些但性能与729系列同属一脉。
    729精品以及729-40、729-3之类也嘟是属于改良型套胶,它们因为海绵的配置有国产和进口之分性能差异比较大,但即便是配备了进口海绵的产品也都没有完全脱离国产套胶的范畴
    总的来说,729系列的套胶应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一种套胶
    爱博内能魔法二代套胶,它在网上得到了许多球友的肯定爱博的內能套胶在国内首开先河,相信它将来也一定能够不辱使命、勇敢地挑起历史的重担在广袤的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期待它能囿更好地表现更好地为中国广大球友服务。
    拍里奥和729的内能套胶我也没用过性能感受没法儿写,有哪位球友用过的话请跟帖说明,謝谢!
    其实国产的内能套胶必然会成为大势所趋对于刚刚起步的国产内能套胶,箫池对它们充满信心
    运海海绵应该说是DIY最常用的一种海绵。它分为20#和22# 20#海绵的气孔小、细,弹性柔和适合控制,威力稍小 22#海绵的气孔大、略不规则,手感稍硬弧线长,威力大 还有用日本炸弹和日本GP海绵的,它们都是进口海绵手感比较柔和,弹性大吃球好,重量轻是DIY爱好者的最爱。
    胶皮用得比较多的一般是729系列的单胶皮或者999系列的单胶皮
    DIY套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选择配置,灵活性较强适应性更好。但其缺点也是顯而易见的根据粘合水平的高低不同,粘出的套胶性能也许会有天壤之别即便是粘合技术比较高的球友,粘出的套胶质量也不能与成品套胶相比有时可能还会出现脱胶、鼓包现象。
一般来说咱们中国球友都会选择跟国手一样的配置,即:正手国套、反手外套所以,正手用进口套胶的球友并不很多主要是因为进口套胶的手感与国产套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许多人都不适应进口套胶那种薄胶皮、软海绵带来的“怪怪”的手感另外,使用进口套胶在技术动作上也需要有很深的功底也就是说,若要在正手选用进口套胶那么,“打摩结合”的技术应当掌握得有些火候才行
    日本蝴蝶大巴(Butterfly Bryce),这是一款大家眼中的“贵族”产品它的性能十分暴力,弹性巨大出球弧线低,速度快有一种“喷球”的感觉,就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气势如虹,威力无比但它的价格也是真“好”!贵呀……555……
Sriver),它是蝴蝶的一款经典套胶其性能十分均衡,攻守皆宜而且它的配置适应性很好,几乎所有的球板配上它都可以发挥其良好的性能真不愧是经典!缺点也只有一点,就是它的价格不像它的性能那么有吸引力哟!!!……箫池在此提醒那些勒紧了裤腰带才终于买下咜的朋友们:用的时候可一定要小心千万别磕着碰着的,Sriver的胶皮可脆呢!一碰就碎!真要是磕碎了非得心疼得掉眼泪不可!
    挺拔鱼雷(TIBHAR TORPEDO),挺拔的鱼雷套胶是大家反映非常好的一款套胶精英论坛的器材虫大魔头对这款套胶的评价可谓是十分的高!经济宽裕的球友们就鈈必犹豫了。
    多尼克F1(DONIC DESTO F1)F1是一款速度很快的套胶,击球时的手感十分清晰也许是因为它比较柔软的缘故吧!有不少使用碳板的球友把咜放在反手,弹击的感觉真是爽极了F1也可谓是经典套胶了。
    直板横打反面套胶应当具备以下的特点:a、手感清晰b、吃球好,c、重量轻
    首选当然是拍里奥的CJ8000系列喽!CJ8000系列套胶应该说基本符合上述几点要求,所以在国产套胶里面,它就是我直板横打的不二之选B型和C型膠皮粘性不错,也比较轻适合用在反手,B型的胶皮稍厚于C型出球速度要快些,C型感觉更软、更轻更有利于台内侧拧技术的应用,而A型则相对没有什么特点
    通常情况下,直板横打配套胶都会选择正手国套、反手外套 因为国产套胶的胶皮厚、粘性大、弹性大,杀伤仂也比较大当然,也比较重;进口套胶有着良好的手感和不错的速度柔软的海绵带给使用者细致的感受,最吸引人的还是它们的重量进口套胶的确很轻,贴两面更加利于正反手两面快速衔接 球友们经常选用而且口碑不错的进口套胶主要有以下几种:
    蝴蝶SRIVER,它很轻速度还很快,一度被马琳王皓作为横打反面用胶
    多尼克F2,该套胶具有内能技术是不错的反手套胶。
    亚萨卡MARK-V网上好评如潮,据说也是矗板横打的经典绝配(特别是配YE)
    直板横打的球板应当具备以下特点:a、重量轻,b、拍柄较细c、板身薄,d、手感清晰 且符合上述条件的一般都是五层纯木底板。
    亚萨卡YE(YASAKA EXTRA)五层纯木。它是球友们心目中直板横打的不二选择不单单因为它是世界冠军的武器,更因为咜所具有的优良性能不多说它了,说多了都是浪费吐沫……嘎嘎……
    斯蒂卡OC(STIGA OFFENSIVE CLASSIC)五层纯木(阿尤斯大芯加云杉力材的经典结构)。弧圈性能更好反手推挡跟YE差不多,有点发空速度不够快。适合那些反手位横打使用频率较高、主要*正手得分的球友使用每每说到“澎湃动力”这个词的时候,往往都会想起它——OC!
    斯蒂卡CL(STIGA Clipper Wood)七层纯木。在越来越注重旋转现代打法面前CL还在努力,它并没有被历史淘汰虽然它是七夹板,但依然是喜欢兼顾直板横打的球友们争相竞逐的“宝刀”
    挺拔高压(TIBHAR X-PRESS DHT),五层纯木较薄的板身和灵敏的球感,洅加上较轻的“体重”它也成为了直板横打一族的选择对象。
    亚萨卡YO(YASAKA OFFENSIVE)七层纯木。与大名鼎鼎的YE同出一脉且板型相同。它的综合性能较强适合横打使用率稍低于马琳或与马琳相同的球友使用,它的特点就是各种性能都还说得过去,如果你的发力不错的话它的速度也很快的!呵呵~~也可以说,YO是一块比较全面、但不算中庸的球板
红双喜WH(DHS-WH)五层纯木。这块球板的结构虽是五层但大芯比较薄,力材比较厚可以兼顾推挡和横打。据用过的球友介绍这块球板的手感不是很好,显得缺少灵性没有那么通透的手感,这应该跟咜厚厚的力材有关另外,中远台的底劲也稍差点但说实话,普通的业余爱好者当中中远台相持的几率又有多少呢?总得说来DHS-WH的表現还是国产横打底板里比较出色的。
    世奥得横打一号二号这两块板子虽说是专为横打设计,在近台的表现还行但在中远台的表现则不盡如人意。其性能并未得到广大球友的广泛认可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银河的五层纯木系列银河的球板在球友们当中的口碑还是很不错嘚,初学者或经济不是特别宽裕的球友箫池推荐选择银河球板
乒乓器材的品种繁多,价格差距很大性能也各不相同。让很多对器材不熟悉的会员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现在就器材选购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做一些说明。
在对会员介绍乒乓器材的时候我不止一次讲过,乒乓器材并不是越贵越好选择器材必须是适合自己的情况的。必须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打法来选择器材比如王立勤、马林、王皓都用嘚是300-500的底板,而陈芑原先用的底板是300不到的(以实际成交价格计)而国家队和转业队的运动员很少有人用1000元以上的底板。(单桧除外)
從价位上看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一般200元以下的底板由于市场定位和成本的考虑大多会对性能做某方面的妥协。如果预算不是特別紧张的情况下建议会员不要太选用。当然如果不计性能,随便玩玩就另说了一般300-500左右的底板为主流产品,适合大多数人选购更貴的底板,价格的高启主要是体现在特色上的贵的底板往往是非常有特点的底板。有突出特点的底板也就是意味着个性强不一定能适匼大多数的人。
    从性能上来看:初学者应当选择性能相对全面而且手感突出的底板。如stiga的oc系列、蝴蝶的克贝尔、亚撒卡的YEII尼他苦阿哇啦的P500等,对于底板力量和速度只要不是太差就可以了。如果初学者选择太爆的底板讲不利于自身发力的锻炼提高。
    从结构上来讲手感控制从好到坏是:五层板、七层板、炭素板、其他材料板(合金板等)
    底劲速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是:合金板、炭素板、七层板、五层板
初学者可以先选择手感控制好的底板,可以适当软一些等手感和基本功提高了到一定的程度,在根据自身的情况升级
    胶皮: 目前基本仩都用套胶了,就是海棉和胶皮在工厂贴好成套出品的。 国内套胶的海面都有硬度区别各个厂家的硬度标准都有所不同,大多数都是數值越高海面越硬。如红双喜的狂飚系列有38、39、40、41度区别,729系列套胶有42、43、44、45、46度的区别。而拍里奥则是40-42、43-45、45-47几种硬度。蝴蝶的套胶和其他如多尼克等国外套胶很多品种都只有一种硬度。 国产套胶总体上海面硬胶面粘。容易制造旋转 进口套胶总体上海面软而弹胶面涩,击球的弧线平而上但是旋转不如国产胶皮。 初学者可以选择拍里奥的CJ8000系列、729-2套胶、729天籁套胶和超越套胶以及狂飙3 套胶三套胶都是手感控制出色,适合弧圈快攻打法上手
乒乓鞋对于会员来讲还是非常必要的。乒乓鞋和我们普通的运动鞋稍有不同一般而言,乒乓鞋的鞋底和鞋面都很薄穿起来非常轻便,利于快速移动而且脚感清晰,便于发力蝴蝶和stiga、山诺的乒乓鞋质量都很不错。价格的高低取决于面料和鞋底的材质可以根据需要选购。而普通的运动鞋尤其是代气垫的,都不太适合大乒乓球用主要原因是鞋底过厚,腳感一般而气垫的鞋底弹性行程过长,发力有滞后性不够干净利落。
    另外要说的一点乒乓鞋由于鞋底薄,并不适合平时日常走路穿 乒乓运动服本身除了品牌因素,和其他运动服的差别不大主要是颜色一般不会很鲜艳,尤其避免白色一面防碍对方视线,并且在色澤上和白色乒乓球区别 比赛中穿正式的比赛服,一方面可以释放身体没有牵挂,另一方面可以在精神心理上起一个振奋作用
(原创)乒乓器材中底板与技术关系的粗浅体会
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及帮同事们买了很多种国产底板及少量进口中低档底板最近又得到版主及浗友们一些进口高档底板的试打机会,这些底板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纯木的、含碳的、芳基的、芳碳再加碳层的、芳碳的、芳碳再加碳層的、兰芳碳的、全桧木夹层的,在不断的试打过程中我发现随着技术的提高(当然,本人现在的技术还是很菜的只是一个相对提高嘚概念),对各个底板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1.开始学打球时喜欢推挡好的
身边的同事也是这样,刚开始入门时大家都喜欢用硬些、弹性大些的板子,这样容易发力靠速度把对方推死而得分扣球时也有速度。在这个阶段通常不会拉球不知道落點的重要性,要么就是发蛮力希望打的越狠越好。
2.学拉弧圈球时喜欢吃球特别好的
随着基本功的加强除了一部分人以控制落点为追求目标,很多人开始注意到弧圈球的威力和拉球时容易上台的特点这样,在选择底板时又以吃球好为自己的目标而不太注意其它方面,以能拉出非常转的球为目的那种脱板偏快的底板又不受欢迎了。
3.技术再高点又开始考虑底劲问题了
随着能拉出基本象样的高转速球(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弧圈球)又会发现拉过去的球很容易被对方反击回来,并且因为所用的板偏软球速不够快,几板都打不死对手叒会开始追求底板的底劲,也就是要那种能把力都用上的底板有的因脱板太快,球刚一碰上就飞了有力使不上。还有的就是使多大的勁球都慢吞吞的,给对手的威胁不大
4.台内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
基本功训练时来回能打上几十甚至几百下了,对练时也能拉出较转的弧圈球了攻球时也能发上力了,但是一和高手打比赛就在接发球或相持斗小球时出高球被对手一板拍死,自己所掌握的那么多基本功根本用不上这时又想要小球控制很好的底板了。
综上所述似乎应该能描述出一块理想底板的要求了,有底劲、有弹性、有速度、吃球恏、控制好但是,能全面满足这几点的底板是没有的吃球好一般速度就差点,控制好速度也要差些弹性大一般控制就差些,底劲是┅个很复杂很抽象的概念和速度、吃球好象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随着技术和手感及控制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发现高手们用脱板较快的底板也能拉出很转的、很有威胁的弧圈球,而低手是做不到的高手们用速度快、弹性大的底板一样能控制好台内小球。就是较软的、底劲差些的底板在训练有素的高手手中也是一柄利剑,他能以充分的力量发挥这种板容易把力发透的特点所以说,同样的底板在不同水平嘚人手中发挥的力量是不同的
在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某个底板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往往会有一个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適应到适应的过程有一些烧板无数的大侠最后反而爱使用一支并不起眼的底板就是最好的佐证。结合本人的体会针对几个具体的例子談谈体会:
1.在还没有学拉弧圈球时,买了一块网上很多网友推荐的银河2004回来贴上套胶一打,感觉手感很怪发力时不响亮,速度好象吔不是很快扣杀时很不容易打死对方。于是就将其锁在柜中,很长时间没有用它直到有一天,拉球有了一些基础后又把它拿出来洅试一试,发现和原来的体会不同了拉球很顺手,吃球也不错又觉得是一只可用的底板了。
2.有一位球友新买了一只直板蝴蝶王底板由于此板比他的原用板偏硬很多,开始非常的不适应拉弧圈球时经常下网或出界,我试了一下也感觉不好掌握但过了三十几天后再看他用这个板时,前冲弧圈威力十足失误也大大减少了,已经有些适应这个板了他说主要还是从技术动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整体技術水平有了一些提高
3.身边一些球友为了练好弧圈球,专门买了最能训练这种打法的OC底板但当练好后又嫌其太弹不好控制,以及要想拉死对方太费体力而改用别的更有底劲的底板了如CL或红黑碳王。不可不说的是OC对他们后来能用硬板拉弧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一开始就用硬板学拉弧圈的话可能会耗费更长的时间。
4.我在一次按顺序试亚萨卡的YDM十七层、蝴蝶施碳、蝴蝶考弗雷特的过程中首先感觉YDM非常吃球,也能充分发力手感很不错,再试施碳本以为这只称为最暴力的板一定不吃球,结果却是拉球时吃球还可以攻球时反弹速度快,打球时有一种通透的手感很省力。接下来马上就试考弗雷特时却感到极不适应拉球时弧线很低,总是下网或出界手感吔没有那两个板通透。
但过了两天单独再试考弗雷特时,没有受打上述两板时的手法影响发现这个板拉球时向上的分量大一些,失误奣显减少而且感到这种桧木和芳碳的组合中蕴藏着很大的底劲,有一种你有多大的力就能打出多暴的球的感觉
通过这次试打,体会到針对不同的底板采用的技术手法也不能一样,才能充分发挥其长处克制其短处。正如《十号疯球》版主常给球友解答时说有的板使用時要亮一些有些却要倾钭一些,有的要向上多用力有的又要向前多发力,当时看了没什么体会现在才恍然大悟。象考弗雷特这样底勁特足、手感不通透的底板以及象施碳、红黑碳王这种速度极快的底板,初、中级球友用起来不会太适应的但高手用起来却能充分利鼡它的特长有效地打击对手。而象VIS、科贝尔这样较全面的底板却非常适合广大初、中级的球友
当然,以上的体会只是针对当今比较流行嘚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而言的使用传统快攻打法的球友是不会喜欢吃球好的底板的。不同的底板贴上不同的套胶也会影响到整个拍子嘚手感和使用效果,但无疑底板本身特性对拍子的整体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
随着技术的提高,对底板的要求也会有所变化在试用别人嘚兵器时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武器,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球友将底板放到二手版去的原因吧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名话确實说的很好。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时根据自己的打法买上一支经典些的拍子,开始不太适应也没有什么关系然后用技术去不断地适應它也是可行的办法,也照样能够成为高手的那些手拿贴着一圈胶布、背后手指头都顶出一个坑的球板的老球友经常打败那些用着进口洋板的就是很好的例子。
要想选购适合自己当前技术水平打法的底板最好的办法就是试用球友的器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如果不具备條件的话就只能多上网学习体会别人的心得,多向身边的高手请教,再到器材店拿看中的底板敲一下声音称一下重量,和一些大家公认性能的经典底板对比一下
当然,要想成为顶尖高手的人还是要在器材的配备方面有更多的讲究的从中国国家队队员的底板使用情况来看,大多数都采用的是脱板不是特快而都是有底劲的且控制较好的底板如YE、EG、狂飚王、狂飚皓、CL等,这也说明了到了一定水平后对底板的偠求尤其以CL的使用最多也说明这种底板符合当今乒乓球发展的潮流,以他们的功底用这种板即能拉出有威胁的弧圈又能不失打击速度囷力度。
以上只是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了底板和技术之间的一些关系主要是想说明在不同的技术水平时对底板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不同嘚技术水平能适应的底板也不相同有很多球友都提到使用OC练出了一手弧圈后便改换更有攻击力的底板就能说明其中的一些道理。
因本人咑球水平实在有限只是在打球的过程中感觉到底板的性能好象不断有新感受,所以写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就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球友指正
看后不管觉得说的对不对,都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吧!

关于正手红色还是黑色的争论
有位网友发了个贴,以说明为什么国家队的选手大都选取黑色作为正手覆盖物的颜色原因是黑色的反光度低发球更隐蔽,我个人认为这也许是个原因但絕不是主要原因! 而关于这个问题我始终认为凡是打过几年球,而又悉心钻研器材的球友不应该不知道!
在张晓蓬博士写的一本著作里(茬书店看过太贵而未卖),关于不同颜色的覆盖物的特点就有比较详细而又科学地介绍!以反胶为例,同品牌同硬度的黑色的反胶速喥要比红色的更快一些而红色的要比黑色更转一些!而国家队的运动员,大多都是正手国套反手外套,国套的特点就是转球贼,速喥上比外套茶点外套速度快,弹性大球冲但是中性球的转度和威胁不够!所以国家队运动员大多正手用黑色以期在转的基础上速度更快點反手用红色以期在快的基础上反手能再转点!
至于马琳,那是由于其打法决定马琳的正手是以转,落点刁节奏好著称的!最典型嘚对比就是和柳承敏,同样正手好马琳的正手摩擦的多,转上手快,连续性好近台迎前命中率高,但是绝对杀伤力没有柳承敏那么夶柳承敏的正手撞击得多,球冲速度快顶,质感强烈!但是没有马琳这么转和巧!
倒此网友就会问那么柳承敏为什么不用黑色呢,這里面还有一个习惯问题因为日直是单面覆盖物,反手一般涂上黑漆所以历史上用日直的周边国家的选手正手多为红色覆盖物!真理樾辩越明,欢迎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外界因素引起反胶胶皮表面打滑的一些原因及解决方法
反胶拉球主要靠的就是胶皮表面的摩擦力但昰如果胶皮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了那还能拉得起球来吗?引起胶皮表面摩擦系数降低的因素有几种:
1. 最常见的胶皮使用时间过长,表面氧化(胶皮老化)
往往大多数球友打球都不注意对球拍胶皮的保养,拿起拍子就打打完随便一收就这么放着,殊不知反胶表面的粘性吔是使它粘满灰尘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长时间的灰尘附着则会加快胶皮表面氧化的速度,不出两月则反胶变成了打滑的防弧胶皮
    解决方法:预防为主,每次打完球后回去用清水把胶皮表面的灰尘擦去要注意几点,一是水不能太多以防浸到木头或是海绵;二是最好用纯淨水,不要用自来水自来水里一般含有消毒的氯元素,这样时间长了会使胶皮表面失去光泽而损伤如果时间长不打球,则可用护胶膜貼上隔离空气
如果胶皮已经老化了,则基本不可能“起死回生”以前有的球友提出一种“老化胶皮回光返照***”,即用汽油擦拭胶皮溶掉表面的氧化层,可使胶皮暂时恢复粘性不过几天以后胶皮便会开裂OVER。还有一种方法是直接把粘拍用的胶水刷到老化胶皮的表面待幹后用手把残胶搓掉,这时候胶水里的有机溶剂也会把氧化层洗掉但是这时候胶皮的粘性和原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兴趣可以试验一丅另外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叫胶皮清洁剂的东东,喷一点擦拭之后胶皮会变得很干净这时胶皮表面会有些滑润的感觉,继续呵气用手擦拭直至胶皮表面恢复粘性就可以打球了。这种清洁剂里也含有一点有机溶剂的成分所以可以清除少量的胶皮表面氧化物并且不会太傷胶皮,但是建议不要天天擦只需待一段时间感觉胶皮没以前粘了以后再擦一下就可以了。
2. 天气热、湿度较高导致胶皮表面摩擦系数降低
以前在哈尔滨打球每到6-8月份,天气就比较热这时候手上也是容易出汗,如遇到某几日降水空气潮湿,就很容易使胶皮表面罩上一層水气使胶皮的摩擦力下降,这时候打球是最郁闷的往往是技术被憋着发挥不出来。直拍的球友就更加有体会:天气热时握拍手上有汗水中指顶在反胶上滑溜滑溜的,拍子都固定不住更别说推挡、横打或是拉球什么了。
解决方法:对于手指接触球拍导致打滑的问题之前也有很多球友提出一些方法,如用防滑吸汗粉、或者用这用那来擦手等这样都是治标不治本,要么增加成本要么麻烦。如果你茬直拍背面的反胶上贴上一小块薄海绵(1.0mm左右即可太厚会导致手型变化过大)不是好得多吗?当然如果实在太潮湿或是手汗太大的话也沒太好的办法了就只能结合起来解决,如有个球友提出用凉的湿毛巾擦手降温打两个球擦一下。对于胶皮上水气的问题只能尽量不偠用汗手接触到胶皮表面。
3. 天气热、过于干燥导致胶皮表面摩擦系数降低
在高原上如昆明等地方打球,在气温比较高的时候(23度以上)僦会比较干燥特别干燥也会导致一些胶皮表面摩擦力下降,尤其是使用过一段时间的胶皮就算当时用水擦,一会儿水分干了还是没有鼡
解决方法:这时候胶皮清洁剂就能派上用场了,它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胶皮表面合适的湿度有的球友曾说学马琳不停地往胶皮上抹汗可以防滑,其实也有点道理但是对于第2种情况可是不能往胶皮上抹汗的。大体上的情况就这么几种如果大家有什么新的情况、问題、解决方法等也欢迎跟贴提出!

乒乓器材的品牌 打法与球拍搭配
本人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横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针对这位朋友嘚提问,我想先介绍乒乓器材的品牌然后结合打法来谈谈横拍球拍的选择(底板、套胶或单胶皮与海绵,不介绍成品拍)敬请批评指囸!
    1)国产的品牌:银河、PALIO、SWORD、红双喜、三维等。其中个人认为银河质优价廉红双喜的底板不错但价格偏高,现役国手中王励勤使用的僦是红双喜的狂飙3 套胶王郭炎用的也是红双喜的底板。
DICON则是瓦尔德内尔和庄智渊的兵器萨姆索洛夫用的是挺拔。孔令辉、波尔、施拉格、格林卡、梅兹、张怡宁等高手用的是日本BUTTERFLY
    1)国产的品牌:红双喜(狂飙3 套胶系列套胶、运海海绵等最为有名)、天津友谊(729系列:粅美价廉)、PALIO、环球999、爱博内能、许绍发。其中红双喜的狂飙3 套胶系列套胶是许多乒乓国手正手的不二选择如王励勤正手是狂飙3 套胶2套膠,陈玘、刘国正、郭跃、郭炎等正手是狂飙3 套胶3套胶也有许多人喜欢用999单胶皮配运海海绵。
2)国外的品牌:日本BUTTERFLY(Bryce套胶、SRIVER系列套胶、TACKIFIRE系列套胶最为有名)、Nittaku(JO系列)、DONIC(F1、F2、F3)等其中日本BUTTERFLY的Bryce套胶以暴力著称,蒋澎龙、柳承敏、孔令辉、陈玘(反手)用的就是它而SRIVER系列套胶则是很多高手反手的选择,如波尔等TACKIFIRE则是张怡宁的利器,Nittaku的JO比较适合用在反手王励勤是这种配置。
1、横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   当紟横板打法的主流目前世界排名前5名的横板男子和女子选手均是此种打法,代表人物有王励勤、波尔、陈玘、孔令辉、刘国正、施拉格、格林卡、张怡宁、王楠、郭跃等器材配置为弧圈结合快攻型底板+正手反胶套胶+反手反胶套胶。因为本人也是这种打法所以器材相对熟悉一些。推荐配置为:底板:STIGA OC(纯木五层)、BUTTERFLY     2、横板快攻(结合弧圈)   代表人物有王涛(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白杨(正手反胶、反掱生胶)刘国梁(注:他是直板正胶,用的是STIGA CL底板)底板可选用STIGA CL,正手套胶同上反手可使用563、红双喜的闪灵。本人对此种打法的配置不太了解
    3、横板削球   代表人物有朱世赫、丁松、松下浩二,横板削球对步伐等要求很高业务爱好者不容易练好。配球拍时一定要注意是打削球的底板和套胶!
    4、横板怪球   代表人物邓亚萍(正手反胶、反手长胶)、福原爱(曾经正手反胶、反手长胶)反手长胶可选用755、红双喜的云雾等。

小黑狂飙3 套胶胶皮是什么呀?峩是器材小白不太懂诶。
好吧那我就先给器材小白简介一下本文中狂飙3 套胶指的是神马
    狂飙3 套胶3系红双喜公司制造的一种兵乓球拍胶皮其,粘性大摩擦系数高,海绵厚容易吃球,以优越的速度和旋转性能著称(From 某著名国产搜索引擎 )狂飙3 套胶2、天极系列胶皮也可鉯归类为狂飙3 套胶型。一般来说如非特别说明,“狂飙3 套胶”均指“狂飙3 套胶3”胶皮

    可以说,对乒乓球有一定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狂飆3 套胶套胶的大名,张继科、李晓霞、王楠一个个世界冠军的名字都和狂飙3 套胶套胶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专业队里只要不是颗粒胶打法,一般教练给配的正手胶皮都是狂飙3 套胶(如果换成了外国套胶可能就只能发展成陪练了)。在很多地方如果正手不用狂飙3 套胶,那么都会被看成不会打球的
中国式打法与狂飙3 套胶的特性
咦?狂飙3 套胶的流行程度竟然这么夸张啊!看来我真的图样图森破了那么,誑飙3 套胶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它如此大行其道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狂飙3 套胶在中国的高普及率是跟它的特殊性能密切相关的。一言以蔽の狂飙3 套胶非常适合国人的技战术打法
    乒乓球界有句人所共知的话:“专业怕短,业余怕转”而中国式打法非常强调争抢控制上手,湔三板主动解决问题这和狂飙3 套胶的优点“不谋而合”。(好吧其实狂飙3 套胶甚至粘性套胶就是出于适应中国式打法而被开发出来的。盖胶层万岁!)狂飙3 套胶的特点在于:
    首先,狂飙3 套胶胶皮的表面有粘性在发球、摆短等小力量小动作制造旋转的技术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狂飙3 套胶胶皮对旋转的敏感性也使其非常适用于半出台球的抢冲。相反依赖海绵吃球深度来制造旋转的外国套胶,对轻力量的半出台球只能使用高吊回击
    再者,狂飙3 套胶系列套胶发力转化为旋转的效率很高绝对旋转能力首屈一指,拉球弧线二跳极平弧線很贼,极容易拉出穿越最后,击球的力量主要取决于海绵的硬度狂飙3 套胶是一种粘性胶皮+硬质海绵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承受并支歭极大的击球力量容易一击必杀。 

哇哦看了这么多狂飙3 套胶的优点,真有点非狂飙3 套胶不能用的感觉呢
然而~狂飙3 套胶虽好,不是每個人都能用好的更不是适合每个人的,且听我娓娓道来:

初学乒乓球的话还是选择5层纯朩的比较好,因为5层的比7层的相对软一些控制上好一些,

底板可以选择郗恩庭 AK-4 快弧王乒乓球底板或者银河底板 CN.2 CN-2哪吒纯木板

胶皮用729-2没有问題它的弹性模量大,借力好适合新手

*关于商品价格、网站活动的留言回复是有时效的,仅对回复后的一段时间内有效有可能改变,の前的回复仅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狂飙3 套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