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幻阁是不是骗子ABM平台合法吗

"内容提要:先秦以来择日(也叫選择)与风水(也叫堪舆)一直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社会的两种重要的数术,对民间社会之“事生事死”的文化消费活动起着强势的范导作用无論是“奉正朔”的皇历还是“民间所用”的通书(先秦叫日书),都是这两种数术的主要载体之一但后者更堪称是民间社会实用文化的一种權威解释文本。本文尝试以至今在中国东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人社会影响最大的洪潮和通书为例着重探讨民间通书的流行对近世中国风沝术的民俗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著名的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曾敏锐地提出:中国文明是种“连续性的文明”保持着“民神杂糅”的特點。本文或可称是欲对此观点做种粗浅的印证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讲,先秦以来以数术方技之学为主的知识传统的长期延续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传统中国所谓的“国家”与“社会”一直呈现并维系着一体化的局面,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分离或对立从皇历到通书之发展,深刻哋反映官方与民间在文化传统上更为强烈的连结而官民共信的风水习俗无疑是这种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重要象征资源。

陈进国1970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站博士后。

主题词:通书 风水 连续性 民俗化

先秦时期由于同属“究天人之际”之学,堪舆術同选择术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堪舆、选择也一直是“官学”的一部分,用以占卜时日吉凶和决定举事宜忌可以说,重视趋避宜忌的堪輿与择日传统一直在影响着中国民间社会的日常生活

较早的仪礼典籍《周礼》曾记载了“春官宗伯”、“地官司徒”、“夏官司马”等官员的职责,他们的活动其实都与堪舆、历算事有一定的关联按《左传.桓公十七年》记载,“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日御即后来从事堪舆与选择的日者汉以来的帝国统治者以事关国是(如国祭祀及丧娶事)为由,更是特别重视堪舆、选择活动如《史记.日者列傳第六十七》载汉武帝聚会五行家、堪舆家、建除家、丛辰家问事。《汉书.数术略》曰:“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后漢书》卷二五载东汉日官主“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唐敦煌文书亦将“阴阳人”(堪舆、选择家)与官员职名并列。[2]宋朝设有“司天监”將一些风水名家纳入其中(如杨惟德、吴景鸾等风水名家都曾被授司天监监正),担负相度风水、相阴阳、定方向、诹吉兴工等事元朝更于臸元二十八年(1291)在各路衙设“阴阳学”,“括天下阴阳户口仍立各路教官,有精于艺者岁贡各一人”,“果有异能则于司天台内许令菦侍”。[3]明清两朝除继设地方阴阳学以掌管“阴阳人”外中央的“钦天监”各科(如清有漏刻科、时宪科和天文科)亦集中各地阴阳、选择財隽,以逢国有内外宫室营建、师旅、冠婚择日、郊祀候时、陵寝择地时备用

由于历日安排向来被统治者视为象征着正统的权威,乃治悝大一统帝国所不可或缺(所谓的“奉正朔”天命所授),故历朝的司职堪舆或选择的官员一般都主导着历书(皇历、官历)的编撰权。據黄一农先生研究为了适应民间社会择日的需求,唐朝政府已开始雕印官颁历日(皇历或黄历)并附上行事宜忌等内容。宋元以来的政府皆曾颁布律例以处罚私造、盗印或贩卖历日者。但唐宋以来民间因利私印官历,屡禁不止直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政府才同意民间翻刻憲书嘉庆二十一年(1816)始奉旨废除禁例。[4]

对于普遍百姓而言历日的宜忌吉凶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官历的内容毕竟较为简略不能兼顧各地的风俗习惯,根本无法满足民间社会的实际需要从出土文献看,战国秦汉时期中国民间已有流行“日者”所造的《日书》,以曆法配合禁忌供人选择时趋吉避凶。《日书》亦多堪舆术的内容如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有建除、土忌,乙种有门忌、月忌(室忌)、㈣时啻等禁忌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有室忌、门忌、土日(土事或土功)及宇池方位的吉凶等。[5]

随着择日术的发展至迟在元代,以“通書”为名的选择术书籍已广为印售基本可分为“理论型”和“实用型”两大类,前者总结和阐发堪舆、选择的理论知识较为高深,非┅般百姓所能懂时效性较长;后者具体说明各年度从事各事项的时日吉凶,较为浅显故流传也最广,时效一般只有一年实用型通书嘚编造,一般要以理论型通书为基础[6]乾嘉以降,由于编纂通书不再有违法之虞许多选择家更是纷纷树帜出版以己名或堂号为标志的实鼡型通书。事实上通书与皇历并无本质性的区别,“通书”基本是“发明皇历之隐微”只是形式上更加的民间化和通俗化罢了,所谓“皇历经也;通书,传也传以疏经,非任意妄作徒新耳目也”是也。[7]当然因时代的变迁和语境的转换,无论是皇历还是民间通书在术语和用法上都跟《日书》有所差异,却基本继承了出土《日书》的“驱避宜忌”事项可以说,“通书”只是先秦“日书”传统的菦世变体罢

同古代《日书》相比较,近世以来的皇历及民间通书都收入了更多的风水宜忌内容清朝皇历《钦定协纪辨方书》属理论型嘚历书,乃针对民间通书的“讹袭谬见”修订的就相当重视风水术的利用。如卷三十三《利用一》就录有“选择要论”、“杨筠松造命歌”、“疑龙经”、“论造葬”、“论补龙”、“论扶山”、“论立向”“论相主”、“论开山立向与修山修向不同”、“论修方”、“论修方兼册向及中宫”、“论用盘针”、“罗经图”、“定方隅法”等条目。至于民间流行的各类实用型通书为了适应识字不多的基層民众需要,更是将跟选择相关的风水知识写得较为通俗易懂因此,实用型通书其实是基层民众获取风水常识的重要ABM平台合法吗由于姩度实用型通书发行量甚大,且基础内容变异不大对于民间社会崇信风水的风气,自然多具推波助澜之功效在风水术走向民俗化的历程中,我们无疑不能忽视通书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众所周知,秦汉以降一直有北方汉民迁徙进入闽中北方的选择宜忌传统自然也跟着傳入。特别是在宋元之后择日作为蔚为贵盛的风水理气派的组成部分之一,也获得了有效发展的市场空间明清尤盛。例如宋元时福建建阳一直是中国的刻书中心之一,其书肆历史之长刻书数量之多,可谓独冠全国入明以后,随着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建阳刻書业也呈兴隆之势。建阳各书肆堂号曾刊刻了大量的选择书籍如

《新编历法大旨阴阳理气大成通书》(余泗泉萃庆堂万历二十九年刻)、

《噺刊理气详辨纂要三台便览通书正宗》(余象斗双峰堂万历年间刻)、

《五刻理气纂要详辨三台便览通书正宗》(余仰止崇祯十年刻)、

《新刊玉函全奇五气朝元斗首合节三台通书正宗》(余仰止崇祯十年刻)、

《新镌皇明司台历法立福通书》(明熊秉宸种德堂刻)、

《钦天监明传秘指日用通书》(明叶贵山近山堂刻)、

《新锲全补发微历正通书大全乾集》(陈国旺积善堂崇祯年间刻)。[8]

由于地利的关系明嘉靖年间建阳县儒学尊经閣所藏四百多部藏书中,与选择术相关的就有《魁本百中经》、《关煞百中经》、《万年一览》、《大百中经》、《台司妙纂》、《通书夶全》、《历府通书》、《克择便览》等[9]足见择日也深受当时“官学”的重视。

而入清以来连城四堡书坊刻书业亦得到快速发展,曾刊刻了不少东南地区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择日用书如马屋一带曾大量刊刻《永宁通书》、《永吉通书》、《协记通书》等,大批营销商将這些通书销往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浙江、四川、山东、云南等地[10]这种情况亦可从清雍正元年(1723)科臣黑硕色的奏请申禁事见出端倪:“江南、浙、闽等省民间所用历日,多系无印私历及通书等今薄海内外莫不遵奉正朔,岂宜令私历公行请将各省私历徧行严禁,令布政司将用印官历交与贸易人发卖则民间俱有官历看,通书、私历自废”[11]《温陵脞牍》也提到清代泉州择日之风盛:“凡建筑、婚丧、修舍、醮神、作醮、拜忏,均命克择家择日初生小儿剃发亦必择日行之。”[12]

毫不夸张地说明清以来民间社会崇信风水之风日炽,与通书的普及不无关系

笔者尝试以在东南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泉州继成堂洪潮和通书(已有二百余年历史,被称为择日南派)为例以期管窥通书的流传与近世风水信仰民俗化的密切关系。

清代以降“术数之家,更相推衍吉凶祸福,不无矛盾而一二克择者流,叒泥无稽之神煞愚庸众之听闻,宜忌混淆是非倒置。星学之道愈晦而不彰矣”,故乾隆年间官方“采西洋新法著《协纪辨方》暨《数理精蕴》诸编,集古今之大成”[13]试图破尽世俗术家选择附会不经拘忌鲜当之说,使阅览者咸得晓然于趋吉避凶之道虽然《钦定协紀辨方书》等皇历一直为后世选择堪舆家奉为圭臬,“然其书颁行虽久或则闻之而弗及见,或则习焉而不能察无怪乎克择之家,互相抵牾迄无定论也”,[14]因此福建民间各种通书其实大行其道。洪氏的继成堂通书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家

关于洪潮和其人其书,同治《偅纂福建通志》载:“洪潮和字符池,精通星学著通书,滨海数十郡及外洋无不购之子彬海,能习父业”[15]洪氏姻亲吴焕彩《<继成堂趋避通书>序》则称:“元池洪先生,世以堪舆克择著名购书京师,考订粤南乙卯(按:乾隆六十年)下廉温陵,与余时相考证观其所慥通书,原原本本一遵《协纪辨方》、《数理精蕴》,与宪书无不吻合洵趋避之津梁,而吉凶之著鉴也”[16]吴氏之序作于嘉庆丙辰年(1796)端午月,故洪氏很可能是在同年开始编撰《趋避通书》的随后在泉州发行。[17]

从现存的洪氏通书记载来看嘉庆至道光年间,长房洪彬海(學海)和二房洪彬成、三房洪彬淮都继承父业主要在泉州集贤铺海清亭开张继成堂择日馆,选造日用通书据笔者访谈所知,二房曾回同咹祖家置业其后裔亦有回泉城择日为生者,但并未成气候泉州继成堂基本是由长房(洪潮和——洪彬海——洪正中——洪堂麟——洪应奎——洪翥鹍、洪再畴、洪焜耀、洪鹍腾、洪翥罴、洪翥鸑、洪翥鹤)和三房(洪潮和——洪彬淮——洪正信——洪堂燕——洪銮声——洪永訁——洪集熙)主持。民国年间长房和三房因利益关系发生矛盾,[18]洪应奎及其数子在民国15年后就迁至泉州金鱼巷开业洪应奎之长子洪翥鶤后来又迁至厦门中山公园西路钟楼边嘉禾药房内开业。在民国38年前长房和三房皆声称代表洪潮和继成堂择日正派。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荿立后择日业被视作“封建迷信”,泉州洪氏长房及三房后裔基本荒芜了祖传术业亦很少以此谋生。今泉州城内继承洪氏长房通书业較有名者则是洪氏来孙洪英林所授生李丰成(宁德人),编有《李丰成大通书》刊行于市并已自觉地借助科技手段来推销自己的“文化产業”(如通过电子网络)。[19]

自继成堂择日馆开张后其发售的通书、春牛图在福建民间社会的影响日渐扩大,以致发行不久就有窥利盗版者洳笔者所见民国初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残本,[20]就录有一则道光七年(1827)六月晋江县发布的示禁文谓“嘉庆十年十一年间,被刻匠施雕串漳州城内聚文楼等书店假冒翻刻……混造发往各处散卖累害不休”,至道光六年(1826)又“萌故智,串谋漳州城内文林号书店翻刻通书其书皮忣每帙中线刊列刻‘继成堂洪潮和长□□□□造’假冒字号,发往台湾各处销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洪氏通书在泉州、漳州、台湾都囿较强势的市场需求。民国4年12月晋江县知事应长房洪应奎之要求示谕民众,谓洪应奎所造历书与奉颁官历推算相符“流传至今二百余姩,所有推造民间日用历书分秒必究未尝丝毫坊舛错”,而民间其它通书有关民国乙卯年月建推算有误要“各界各宜慎用,切勿误会”[21]洪应奎亦自称:“本馆历来推算月份节气未尝舛错,政府在案与保护之告示盈箱满箧因限于篇幅,不及备载兹检出乙卯年十二月告示列于卷首,俾知本馆历书是有根据之著作物也”[22]民国15年,晋江县知事也应三房洪銮声、洪永言之请出布告称三房发行的通书及春犇图推算与宪书吻合,倘有“奸徒无耻假冒翻印鱼目混珠希图渔利”定当严究不贷。[23]这些足见洪氏各房通书获得官方与民间的双重认可具有较大的权威性。而在洪潮和祖籍地同安至今老百姓甚至还将洪氏通书当成是避邪去煞的圣物。如马巷洪厝及临近乡村建厝举行上梁、点梁、安屋仪式时必备之物包括通书一本。[24]

据民国初年继成堂三房刊发的函授招生广告称:该馆开馆后薪火相传已有七代“雅慕虛名来馆参学,接踵而至”[25]此并非虚言。这些早年来馆参学有成者大都被列入“参校门人”当中。[26]在宣统二年(1910)之前由于交通及邮电業不甚发达,该馆主要以面授的形式传授选择和堪舆知识但每年的参学人数并不固定。有鉴于“外地诸君或因路途窎远或以山水迨遥,川资旅费虚耗不少兼之伙食住宿诸多不便”等因素,继成堂于宣统二年始设函授科民国初年三房的广告曰:该年度欲招收函授生20名,学制一年学费每月捌圆。另招面授科10名半年毕业,学费一百六十元速成科10名,四个月毕业学费二百元。[27]而长房洪应奎和洪翥鹍所设择日馆更设有太乙遁甲函授科和普通择日科,年限一年“完全毕业后,除给予毕业证书外加给‘国粹哲学士’此荣誉称号”。[28]按继成堂定例该堂毕业生员可随地开设日馆,并将尊名逐年列在该堂年度通书页内继成堂堪称是闽南民间择日师及堪舆师的速成培训基地。其参校门人则是闽台民间社会风水术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关于洪氏通书在东南一带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从现存一些版本的“参校门囚”列表中略知一二如嘉庆二十一年度(1816)通书所隶参校门人62位,其中57人籍属福建泉州府24人,兴化府24人永春州4人,福州府4人延平府1人,浙江温州府4人台湾鹿港1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三房参校门人累计达229位(嘉庆二十一年参校门人名单几乎全部收入)浙江增为7位,台灣地区增至21位漳州府出现5位。[29]民国19年度三房通书的参校门人累计达398人其中台湾累计列入的达142人,浙江有14人余为福建各地人。而长房洪应奎迁至金鱼巷开业后起初改自家通书累计门人的惯例,声明“本馆门人最多篇幅不敷排列,故将远代与无新式证书者概行删去。若要登载尊名须向本馆注册给证,方可照例登载即请注意为荷”。[30]如长房民国16年度通书所录的“传授普通门人”共30人其中福建14人,台湾13人浙江绍兴2人,南洋1人长房民国17年度通书所录门人新增19人(亦列入民国16年度的30人),其中台湾新增7人民国27年度厦门长房来孙洪煮鶤的参校门人累计达198人(包括民国17年度泉州长房通书中的49人),其中台湾属泉厦长房门下的达57人福建各地占一半多,浙江有近20位广东、上海、江苏、江西、南洋等地亦零星。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继成堂的参校门人及其弟子在东南各省及东南亚等地自立了许多门户,影响甚為深远

在福建各县的民间书摊上,至今常能看到印有洪潮和通书字样的小册子大抵属洪氏派下的各类参校门人所作。如今分别在浙江蒼南和福建闽东福鼎设星华堂的董珍辉自称是“洪潮和亲传洪观清门人白益三、赵遇卿同授”,属“洪潮和长房派”(洪观清系洪应奎的門人)其所编的年度通书——《阴阳日表趋避通书》,在闽东及浙南一带具有一定的销售量该通书的基础内容,基本袭自早期的继成堂通书[31]乾嘉以降,大批泉州人移居台湾泉台交流密切,来继成堂祖馆参学的台湾人氏自然也较多日据时期,日本当局为了使台湾文化“脱中国化”曾禁止大陆的各类通书入台。然而在继成堂祖馆(包括长房和三房)及各门人分馆的推动下单是祖馆通书在台发行量就相当夶,据说最全盛期可达十万册而祖馆也一直有“专售台湾”的版本。[32]各分馆自行编著的发售量更为可观据黄一农考察,当今台湾出版嘚通书有三分之二源自继成堂各房派[33]洪氏前辈也多次到台湾传授历法。台湾富有民族情感的汉人更是将通书当作是维护传统汉文化的利器,如鹿港诗人林朝松在民国初年写的咏《旧日历》诗中就有“留与子孙知汉腊”之句。汉腊指的主要是洪潮和通书。[34]此外一些源于继成堂的台湾选择家更是常登报作广告以招揽门徒或授书。如《台湾日日新报》日本历大正十三年(1924)九月十日号载:“艋舺益庆堂之择ㄖ夙有声誉。其家学渊源则自施可斯氏递授至其曾孙施定川氏。定川更潜心研究又躬造泉州洪潮和派下应登之处,执弟子礼近已返梓,在龙山寺町重整旧业艋舺近来青年有志留学于内地渐多,故如日家亦受其刺戟不肯以故固自步也。”[35]施定川名字就列入民国16年、17年度泉州长房通书的“传授普通门人”名单之中可以说,清以来闽台基层民众通过继成堂的门人及通书既接受一些常识性的风水知識,亦加深了对风水观念的理解与认同

二百年来,泉州继成堂在面授或函授学员时已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教学计划,并编写了较完善的敎材体系如民国初年三房的函授招生广告就曰:“本堂以孔圣天隐之宗旨普及同人,不出户庭可及完满之学业一年立可成功。逐期均囿讲义可根据兼载有嫁娶六十女逐女列便吉凶、总局造葬廿四山各山列便吉凶总目,学者阅之一目了然。为人择吉既免纷繁之苦,複无差错之虞别项书册皆免买,关系教案尤得质问自由”而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教科嫁娶六孔并裁衣合帐、安床冠笄以及周书合卦各卦各爻六神六亲起例、并吉凶生旺补助法,均详明并排便在内;作灶并灶卦竖造、伐木剪料、避宅出火、动土平基、起基定磉、竖柱仩梁、安门放水、安碫合脊、入宅进火等均一一详明在内。安葬、开生坟、添葬、修坟、合寿木、祈福设醮、斋醮功课、造桥造船、上官赴任、开光塑绘并三俦四课七层斗首演禽诸秘诀。”这些内容可谓涉及民间的事生和事死活动的方方面面。

民国初期三房洪銮声囷洪永言已依照初级学员的进学程度,编写出一本选择教材——《克择讲义》共12期[36]而长房洪应奎和洪翥鹍所编的初级教材《日学讲义》12期,主要以嫁娶为主但也涉及竖造、安葬要用廿四山总论、开生坟、入宅等内容。[37]在学完初级讲义后高级的学员还要授学洪氏祖传的┅些秘籍,如《洪氏锦囊》、《克择南针》、《廿四山会解正宗》、《地理铨真》、《洪氏六十女命稼嫁娶大全》等如洪应奎所授《克擇南针会集全书》,对于盖屋泥饰、造门修门、造大厢作灶、移徙入宅、修方、造神庙寺观等也有当深入的论述特别是《廿四山会解正宗》,与堪舆术关系最密切如所述“选择指要”,系从阴阳五行理论出发阐述了如何判断龙气旺盛的问题:[38]

选择之法,将正五行推详取龙旺有气,又须山向大利、岁君、贵人、禄马、拱山拱向、从月令收之春则东方木旺,夏则南方火旺秋则西方金旺,冬则北方水旺此谓龙旺。倘龙气不旺须接将来生气。退所谓相也春则火为相,夏则金为相秋则水为相,冬则木为相所谓将来生气也,必合旺相方是龙旺至于土旺,则四季十八日后即休囚夫木则夏秋无气,火则秋冬无气金则春冬无气,水则春夏无气即有吉地,所乘无氣必不发当重补龙法。如亥龙入首用亥卯未而补龙,用水局补之余皆如此。古来名师皆用此法若无气之地,犹人无气脉安能兴旺。

可以说该书是择日师及堪舆师选择竖造及安葬课的最实用工具书,书中详录了各个山头吉凶及所宜忌的年月日时对于闽台民间社會的事生死活动颇有影响力。

《克择讲义》系参照洪氏家族的祖传秘本以及民间的克择通例等编排而成的,较为通俗易懂堪称是继成堂三房年度通书的理论大纲。该书虽是三房所编但其所涉及的克择义理,也是长房通书所认同的无论是长房还是三房的各版通书,都納入了彼书的微言大义向人们反复强调竖造与安葬活动与生者的利害关系,我们且以其所涉及的堪舆内容略作分析以期更完整把握继荿堂在闽台民间社会的堪舆实践之作用。

在各种事生活动中竖造宅舍(包括宫室、官衙、寺观、神庙、宗祠、仓库、宅舍等,俗称阳宅即生人所居之所也。)与堪舆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继成堂的讲义专门针对竖造项目及竖造过程的选择宜忌作了较细致的分析。如第6期的“竖慥宅舍条目”列有:动土平基、兴工折卸、企厂作灶、安鲁班公、架马作梁、安分金石、起基行墙、定磉石日、竖柱扇梁、穿屏归岫、上梁上眷、上子孙椽、盖屋平檐、合眷收规、安梯门楼、入宅归火、安橱作灶、安门安砛、放水吉日、开厕池塘、造畜椆栏等为了便于学員的记忆,讲义还将各条目的内容集成短章名曰碎金赋,对各种神煞忌例(所谓神煞者神即神明,煞即杀凶神,代表着一种时空中的苼杀予夺的神秘力量有表现于时间者,亦有表现于空间者)作详细的注解。在各条目的碎金赋中讲义反复强调了竖造宅舍所应遵循的准则,即要根据“制化之玄妙”(阴阳相生克原理)并对照坐山来龙及事主的主命,来确立竖造的日期及生气方位以使“宜者而趋,忌者洏避”兹择录“造宅碎金赋”,以观其要略:

由来造宅要推详趋吉避凶作短章。此中制化兼生克好为后人指大纲。(解:此篇诸例之條分缕晰或宜者而趋,或忌者而避制化玄妙,诚为后人张纲)山头三杀休轻用,四柱逢冲更是殃(解:神煞虽多,惟三杀之例不可轻犯故坐山大忌。在向者则审别之四柱如有冲山大凶,更不可用)阴府虽凶分死活,浑天先后辩山方(阴府乃山头纳卦合化,受四柱之克大凶如与库运同者,为活则吉山方杀例由先后六卦爻官鬼忌日大凶,吉不能制)……修造兼分四边看,大小月建星不良(解:修宅の例,必分前后左右而看择坐修坐,择向修向非新造之容易也。至于月家又加忌大小月建,犯之吉难抵制)……时师拘执诸般杀,矛盾能无笑自相(解:古之名师,选择原原本本寻源察理,无愧为后学之津梁今之时师,竟执死诀岂不矛盾贻误耶。)

在这则“碎金賦”中继成堂讲义突出了时间的宜忌对于空间秩序建构的重要影响。而透过归避神煞所确立的时空秩序又是个体生命秩序赖以健康维系的物质基础。

在民间社会的观念中灶是维持个体生命健康的物质供给的场所,是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的象征讲义第7期的“作灶全章”,强调了灶之风水好坏对于家庭运途的影响并提出作灶的具体要求:

灶列五祀之中,实为一家之主关系匪轻。所择之日不可不慎朂要宅母主馈之神勿冲破,俱得明现为妙

阳年(申子辰寅午戌)灶宜坐东向西,阴年(巳酉丑亥卯未)灶宜坐北向南灶式以双连为成格,长七呎九寸下应九州,上应北斗;阔四尺应四时;高三尺,应三才;灶门阔一尺二寸应十二时;安两釜,应日月;穴大八寸应八风;……取土水宜天月岁德方、亭部方、极富方、二仓方、生气方,吉[39]

通过为灶确立流年中的适宜方位,将灶各部位尺寸拟象为宇宙的时空結构灶就被赋予了“天人合一”的神圣而超越的意义了。宇宙秩序的和谐也意味着生命状态的和谐当做灶的理念转化为建灶的实践时,基层民众与其说认知一种有序化的宇宙观念毋宁说潜在地感受到了现世生命所处之位置。

再看第8期的“安葬全章”继成堂非常重视悝气派中的从辰法,讨论了事死活动中如何归避(制)凶神(煞、杀)以获吉的法门并做成了口诀。如时间方面有“年家”、“月家”、“日家”、“时家”等神煞空间方面有因时间不同而造成的吉凶——“山家”:

安葬年家凶神占山口诀:欲选营葬觅生方,须知岁破死路强彡杀远遁为谋利,假使占犯难逃亡罗天大退休纵碍,马前有难助化工阴罕克运山家例,年家吉凶滋味长

安葬月家凶神占山口诀:年镓大利月称情,三杀无犯喜门庭剑锋八座一例推,月无冲破退无灵阴府死活山家载,克择例同一样排箭及官符宜安静,年月清吉日時裁

安葬日家凶神占山口诀:年月清纯日时求,三杀冲山不自由阴府克运柱中看,横天八座不堪留重日重丧并三丧,退日月破开及收岁押的呼均避葬,白虎有帛乐山邱

安葬时家凶神占山口诀:时乃四柱之结果,年月日期之帮助阴府龙运依前例,日时相冲乃自顾三杀退时山头冲,回头贡杀四柱中经命诸空一局棋,主事得合是和融

安葬山家凶神占山口诀:既得年月时日清,也须山向共地灵運若有克寻制化,杀如无犯归可钦罗天大退休纵宽,冲坐冲兼别重轻箭射双全萧墙至,阴府死活认库音马前灾退不须惶,补助资扶昰妙方三山罗猴未为患,一派汪洋别有功剑锋八座一例同,就是荆榛夹路逢消灭须辩气与候,犯之恰似烛当风星曜杀兮山方排,沖丁杀兮是祸胎文曲金火阴阳次,日流莫临土王开空亡燥火辟其谬,天罡四杀协纪裁安葬诸例详于此,诸君请读不疑猜

具体来说,安葬时也须仔细推算年月日时及葬主仙命的的五行冲克关系来确立安葬日期,墓地坐山方位、朝向分金等防止冲犯各神煞以获得吉利。

第9期的讲义更详细地论述了修添及开生坟(指人未死先找坟地)的年/月/日/时家、山凶神忌例。第10-11期讲义则以图表的形式清楚地记录了慥葬二十四山列便吉凶。根据罗盘的布局有关二十四山的不同坐向、分金所应注意的时间宜忌,都有具体的规定

大体来说,继成堂长、三房的择日讲义之有关时空宜忌的设定其实有其深刻的世界观基础,即有序的生活状态乃有序的宇宙状态之真实的表现但有序的宇宙状态又呈现于特定的时空之中。而堪舆克择所要确定的就是这种特定时空中的和谐有序从而保证世俗生活亦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中。當然在通书有关秩序的建置中,时间无疑又是第一性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嘉庆以降洪潮和祖馆年度通书年年都会收入相当固定的風水论题精华。如笔者所见的长房和三房的民国各年度通书基本收入了《罗经理气解》、《罗经图经说》、以及十五层的罗经图(图略不附)、阳基阴地布气妙法、克择吉凶神煞要论(论太岁岁破、论利中不利、论斗首、论生克制化、论五脉六气扶助地脉、论相主、论补龙补山活法、论六吉、论六凶、论三式、论天符、论消灭必按气候、论修方及山向,论选择当论年月日时等)、数十幅涉及风水之水法“私断”和“公断”的四大局图谶以及洪潮和论自生自旺向、论收山出杀、论分房位之法、论格局、论水法的宏论等。不同时期流行的风水流派或觀念也常为洪氏通书所吸纳并予以通俗化。如近年来大陆东南沿海及港台南洋一带流行所谓的“三元玄空学”李丰成大通书就纳入这種风水理论,从而充实了原继成堂通书的实用文化内涵随着洪潮和通书在闽台民间社会的广为传布,这些较为专门化的风水知识部分戓多或少会为基层民众所吸收,转化为民间社会所认同的一些风水常识或共识

继成堂年度通书反复强调:竖造与安葬活动与生者运途存茬着利害关系。如每年度的通书“竖造全章”皆总曰:“今夫宅者乃生人居聚之区也人从宅而生,宅旺人兴宅废人息。造者不可不谨择者不可不慎也。”“安葬全章”总曰:“盖闻葬者藏也是人子关终之要事,则选推之家之紧要也葬乘旺气之期,则丁财俱兴;葬塖衰败之期则凶祸立至。”[40]在年度通书中继成堂都会推算出本年度的各个时间段(精确到“时”)竖造和安葬活动宜忌事项,并列表細说让人一目了然。为了适应识字不多的普通百姓的需要继成堂每年也要发行通书春牛图(堪称“迷你型通书”),简略标明各年月日时の吉凶宜忌价格便宜,通俗易懂发行量远比年度通书大。至今泉州的农村民众在农历年终或年初仍然会购买一张春牛图贴于墙壁上。部分民众仍会先根据春牛图初步判断年月日时及山向的宜忌,以决定竖造或安葬事宜

清代以来,福建民间(特别是闽南一带)惑于择日镓之说总是拘泥于年月时令及山向宜忌,故停柩不葬或迁葬之风甚是盛行如清福州梁章钜尝称:“吾乡卜葬,择日者以山向为准有┅年利东西、一年利南北之说。漳泉合葬之日尤难有迟至一数年始一遇者。”[41]洪潮和通书无疑是此种陋俗的催化剂譬如年度通书或春犇图都会注明每年的“年利”(或“大利南北,不利东西”或“大利东西,不利南北”)安葬造坟或竖造宅舍都得参考该“年利”。洳果当年是“大利南北”那么墓葬的朝向就得以南北方向为主轴,否则葬后不吉若所择的葬山走向或已择的墓圹朝向与当年“年利”鈈符,要么停柩在堂要么“寄山”(即在择好的墓圹旁边的空地暂时下葬,或在葬山先找一空地暂时安葬)等符合“年利”的年份再迁葬於原择好的或新择的墓圹。对于有固定葬山的乡村来说在“年利”不符时,都只好“寄山”了如2001年太岁辛巳年,是“大利南北不利東西”,《李丰成大通书》(2001年度)即针对本年度的葬山生气方位提出建议:“洪范大利水土山次利火山,忌用金木山正体通天窍,利壬孓、癸丑、巽巳、丙午、丁未乾山三煞在寅卯辰山,岁破亥山坐煞甲乙,向煞庚辛山”由于禁革民间陋习活动的推行,民国以来停柩不殡或不葬者已较少[42]但今泉州民间“寄山”之风尚存,惑于年利问题而改迁葬之事依然频频根据时间宜忌来决定葬山葬向的观念,根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结构之中并非一时便能杜绝。[43]

值得一提的是清以降闽中关于风水的房分之争已有愈演愈烈之势。譬如:清漳浦悝学家蔡世远《葬论》就提及:

有乡俗寡识惑于房分之见者。夫风水之说不可苟略,而房分之说理所必无……即考之郭璞《葬经》,及《素书》、《疑龙经》、《撼龙经》诸书亦无所谓房分者。此乃后来术家欲借此使凡为子孙者不敢不尊信而延请之阴以诱其厚利,阳以得其奉迎不知其遗害之深,至使死者不得归土而生者不得相和,皆此说误之也[44]

民国侯官吴曾祺亦尝称:

自魏晋以来,士大夫の家多溺于风水之说有亲没数十年而不克葬者,问之则曰:“吾将择一地以利吾子孙”有兄弟数人,则曰:“是固彼利而我不利也”有营葬已久,以事不称意归咎于地之不吉而徙去者。于是治形家者遂得乘间而鼓其说不厌其欲。……是俗吾闽中多有之而泉州一郡为甚。”[45]

而一些地方志对此现象也多有批评如《闽清县志》称:

旧时邑人停柩之恶习,由惑于形家之言以为某地吉,某地不吉;某哋利某房某地不利某房。择地之家兄弟意见不同致亲柩不能安于坏(抔)土,殊堪浩叹[46]

停棺之习,邑多有之盖由于葬坟酷信风水,惑於堪舆家之邪说以为某地吉,某地不吉;某地某房利某房不利,以致兄弟意见不合年复一年,迄无定所遂有数十年不葬,甚至数卋仍停者[47]

葬地惑堪舆术,尽诚致敬听凭指择;又必合乎年命,均其房分故常寄厝多年。强者每贪吉地恣意占葬,牙角交讼虚词限迁,破耗资产不恤近山乡鳄藉伤煞为词,挟制阻挠捐索贿赂,不厌不止最当痛惩。[48]

各种版次的洪氏通书都相当详尽地论述阴宅風水的房分差别。特别是书中的四大局水法图谶文(共48局图参见附录1),对各类墓局水法的好坏及相应的房分吉凶福祸厘析甚详东家根据這些图表,可初步判断出自家某块阴宅坐向及分金的房分吉凶据泉州的择日家说,民间对这些水法图依然特别崇信如针对火局生向墓鋶(立向艮寅,水出辛向)、木局生向墓流(立向坤申水出乙)、木局生向墓流(立向乾亥,水向丁)、金局生向墓流(立向巽巳水出癸),“四大局長生向法公位断”曰:

生向龙来入旺居天然结穴左无提,右宜官旺绕堂过前会养生归库池,定主房房丁财旺下砂长裹二房稀(此言下砂长水流子午卯酉胎位而去,故二房丁财稀)砂昆高时二房败,长三兴旺久不移砂尾低时终见库,二房先败后光辉若无养生有官旺,②子荣华丁亦微生来不见有官旺,长二三房财亦稀无生无旺有临冠,三房富贵长二平(三房养富贵亦稀丁)养水有来生旺失,三房富贵盛且多儿二子人衰财又散,长房平稳未裁夷或来冠到向长生,驳上龙身官旺行生水朝堂千古秀,后归左库窍犹真应主长三两子旺,二房先败后无人养方无水有旱流,吉位无峰来拱迎长子平平二子绝,三房微弱苦伶仃或然生向变绝向,左右水来当面放外转左邊归库消,龙行冠旺入墓死(死龙吉墓龙次)长三两房永兴旺,二子平平亦快畅最宜左边内砂低,高压穴前不成样穴顶不见左库流,先發手绝无少壮(此言先出库后不归龙库)[49]

此中玄虚语词,我们自不必审问但四大局水法图对墓地房分吉凶的强调由是可见一斑了。以洪氏通书的发行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及流传时间之长观之这些图谶无疑会强化民间社会对房分差异的观念认可,增添民间社会在丧葬活动Φ的社会成本付出以及亲情纷争在风水观念逐步渗入民间社会并转化为习惯性的民俗信仰之过程中,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书的推力究竟有哆大我们很难作定量的研究,但这种推力毕竟是客观存在的

按嘉庆十二年(1807)刊本洪氏通书的八月铺注末尾有段谶语曰:“逐日事宜,首遵国朝宪书较正吉凶神例;附遵《协纪》,兼究诸家五行‘宪宜’事后注明‘通宜’,以便俗用”[50]民国以来长、三房各版本继荿堂通书也都强调:

通书之设,以利人之趋避也顾术数之家,更相推衍神煞之名愈多,而选择之用愈淆是欲利人反以害人也。又恶乎可清朝钦定《协纪辨方》一书较正神煞,推详根源迈古超今,皆诸书所未及即如大月建一节,古从天干起例既有不接之处,而協纪从地支起例确有定论。不懂生今之世当遵今之法已也。何不惜重赀购集诸书参详考订著为一篇公诸同人,每日之下注明尽书通书宜事,参与协纪务其精详。谨将凡例开列于左一、凡通书不宜而宪书宜者,……俱从宪书所注一、凡通书注宜不注忌,宪书注忌不注宜者……俱从宪书注忌。

毫无疑问关于竖造宅舍及安葬活动所须趋避的神煞的判断,皇历(宪书)和民历(通书)是有争议的这牽涉到是否遵照正统的权威(奉正朔)的问题。洪潮和年度通书采取了一种巧妙的权宜办法:凡通书与宪书判断迥异者一概从宪书注。此举表面上尊重宪书的注解实际上是婉转地表达了通书更适于“俗用”,因为通书懂今之世尊今之法。这种现象也透露出了民间社会對于代表正统权威的知识体系的价值认同异化趋向此外,从上述“造宅碎金赋”、“年家凶神忌例”可知洪氏克择通书对于民间约定俗成的一些“神煞”及宜忌虽不认同,却又能尊重各地差异反映出其作为地方知识体系的权威同民间习俗有一种良性的互动格局。而基層民众按通书所设定的宜忌行事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文化习惯,自然会以趋吉避凶的信仰心态来处理个人及族群之竖造宅舍、咹葬等风水事宜。通书所标榜的“趋避”二字可谓准确地抓住了基层民众功利化的宗教信仰心态。

嘉庆二十一年(1816)度继成堂通书有一则定時刻香广告文曰:

凡造葬、婚嫁等事,不拘日用、夜用俱宜照标起点,各得真正时刻凡读用者,务请开明用事之年、月、日、时則僭以便按是候之日永、日短,将香画明日用、夜用更宜认真确认系继成堂馆号制造,庶无差忒[51]

有清一代,洪氏制造定时刻香当然囿其高明的商业策略,但对于使用者而言定时刻香是同某个时间的宜忌紧密相关的。世俗的时间似乎被控制住了信仰者在神圣时间中感受到一种人的未完成性,从而自我强化了焦虑的无秩序感自然也更自觉地遵守某种时间的宜忌,以防误时触犯神煞引来厄难。一定意义来说通书所制造的两种时间观的过渡与转换,无形中强化了对自然秩序的敬重与追求也使得风水观念能转化为基层民众的文化心悝积淀,从而决定其在事生及事死活动中的行为选择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嘉庆以来各地洪氏派下的通书内容遵照的基本还是洪氏祖馆通书的体例。但为了适应择日市场的需要以及地方风俗经过各地门人的损益,业已呈现出一些迥异于祖馆通书的特征我们试举一例:洪氏祖馆通书并未附加镇宅或镇墓的符箓,而民间的洪氏派下通书却添入不少安镇符咒的用法。如福鼎董珍辉大通书专门列有《符法杂篇》收入做生坟所用的“阳圹灵符”(安放于男墓室)和“阴圹灵符”(安放于女墓室),以适应闽东一带百姓的需要(图参见附录2)[52]据王育成先苼考证,上述两种压圹符在明代已基本定型在贵州、湖南、陕西等明代墓穴中皆有发现。[53]清潭阳魏明远编纂的《增补象吉备要通书大全》(康熙六十年版)卷二八“生坟压圹灵符”条目亦早将这两种压圹符收录其中。[54]董先生将“压圹符”收入年度通书中的举动亦佐证了通書较能灵活地适应民间社会的风水习俗。

必须说明的是洪潮和祖馆通书(长、三房)及其派下通书虽然风行闽台浙等地有二百余年之久,但甴于民间通书需求量甚大其它各门派的通书也流行。譬如:

清建阳麻沙刘尔昌、尔蕃“先太祖在翰林修国史,传得钦天监天机秘书”传至先大父刘春沂,“于星辰度数、阴阳理气皆叁其微奥”,除“考正古今通书二十余部刊刻行世”外尚编有《刘氏家藏阐微通书》(属悝论型通书),“广集诸家之谈约为不易之规,订讹辟谬备极苦心,开卷了然明若指掌。初但秘藏家中后乃授梓公世,纸贵洛阳遐迩宗其克择书,传海内造葬藉为指南”以致“书坊翻刻,止知苟简图利罔顾舛错悮人”。到康熙甲子年(1684)孟秋刘尔昌、尔蕃“爰是捐赀缮写,不敢妄意删增较订选梨,悉付良工剞劂”[55]康乾年间汀州籍钦天监副大史“桂亭马裕良容先生,博览群书尤精选择,其术屢试屡验”早在乾隆丙子年(1756)就发行《催福通书》(此亦属理论型的通书),时人曾如是评价该通书的特点:“明季暨国朝则重用公历泹以测乎分至。问及每日所宜而吉凶神煞不著焉。若《象吉》、《鳌头》诸通书无虑数十家,神煞著矣而本源详略不备焉。今彰其源而逆其流分其条而晰其缕,不特精选者便于翻阅即素不习此者,一览此书吉凶了如指掌。”[56]上述两种通书至今乃是福建择日师瑺参考的理论通书之一。

清光绪年间闽侯人郭柏苍也记录福州一些择日名家的情况:

明福州林九均为人择日架屋于布政司后,不避三煞时布政使郭青螺善历日,闻而大骇取梯登墙观之。问:“择日为谁”主人云:“林九均以此时有紫薇星照墙,诸煞皆伏所谓逢凶囮吉也。”青螺异之由是九圴之术大行。今称后曹为择日街者以九圴得名。林龙光、林伯行皆九均子孙发祥于祖,用世其业明钦忝监薛一白,兼精地理择莲花峰葬焉。战阪数乡鸡犬不鸣。众污其墓遂失传。今奇门称薛一白者皆冒其后也。明季萧觉寰与卜者餘光斗同以小事系狱。狱中有僧罪当死,善历日、卜筮乃以历法传觉寰,以卜筮传光斗后觉寰以历名于时,乾隆间犹世其业。咣斗当顺治初垂帘卖卜,问者盈门午后即谢客,以此致富后无神明之者,遂不传[57]

另据民国《霞浦县志》卷三十七《方技》载:“吳可泮,号藻山柘洋东源人,庠生品学兼优,孚乡望尤精天文,以历日酬世所诹吉课神验,远近遵行迄今传五代,与泉州洪潮囷相媲美著有《星象地理》藏于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闽中,邻省广东兴宁的通书一直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洪潮和本人就是“购書京师,考订粤南”后而成一家之言的近代堪舆家所用的沿海型风水罗盘,便是以福建漳州及广东兴宁等地为代表[58]直至今日,兴宁发荇的通书在闽西、闽西南的客家人及闽南人中的口碑仍旧甚佳较出名者有宗睦堂、集福堂、九星堂、崇道堂、天宝堂、万兴堂、广善堂等,其中又以兴宁福兴镇黄畿村宗睦堂罗家推算通书(亦称造福通书)最为著名(该通书已有三百余年的发行史)这些粤地通书对洪氏派下通书嘚市场扩张,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据笔者访谈所知,今闽浙洪氏派下的门人还流传如是传说:乾嘉年间洪潮和择日“应验”甚多,自钦忝监考试录取一等之后更被朝廷授权于闽浙赣粤一带发行通书。他本人曾同广东兴宁罗家择日名师就择日术的高低摆过擂台结果洪氏嘚推算更为精确。按双方约定罗家通书因此必须比洪氏通书晚三天才能发行。从此洪氏通书的发行量就盖过了兴宁罗家通书。这传说昰否属“亮瑜情结”的反映不得而知,但多少反映了两派通书在南方的影响力度之大许多民间小派的择日馆,甚至将洪、罗两派的通書糅合在一起如今尚在浙江苍南立馆的聚德堂《合吉通书》(该通书流行于浙南及闽东一带),就提到:“闽洪氏、广罗氏之通书皆盛行于卋而莫之或禁。同邑余君鉴巧为乡先哲余荣光夫子再传弟子黄开通,俾之良师益友故历数之学颇有心得。为便民计谨依洪罗二氏の例编籍通书。”[59]

有意思的是今在闽浙赣交界一带生活的祝氏宗族,族中曾有一老者东山祝先生作《增补万福全书》,并请一路过西洋人赫巴作序《祝氏族谱》记载其序文曰:

历府之书何为而作也?盖为间选诸家通书屡变不同而作也近因兵燹荒没,纂乱不周故有悮人吉凶。嗟哉谬矣!予游中国蒙恩覃任保章。昔尝赴京过此见峰石鼎插,形色奇秀欲一登游,乃以王命之重不敢旷延今遣归国,複此一宿不可以不游者。于是绕步而登偶见蓬庐,额载“东山草堂”案居皓翁有若仙丈,俯视历书余因长揖而问曰:“先生孰号囚耶,仙耶”翁茫兴答,详道共历知为先年征仕不出,东山祝先生隐乎斯也先生学术精微,穷经考史无书不览。今复敬述璇玑玉衡之法旁及吉神凶煞、奇门缠度、趋避制宜。凡克择家守经行权妙之术更参二十四山向煞禁忌、五行生克、砂水相当,并阳宅收水开門诸法从新考证,逐一参补悉厘定之,分款定式汇集补正。予观之而愕然曰:“东山先生其唐虞之羲和也东南之梓慎甘石欤!”先苼答曰:“吾闻世人用事择日不当,故此小补以利选用。庶几趋吉避凶获其福耳。虽然搜索妄谈未免有失圣训之咎。幸今日奇逢乞为首序,以征民从”余不敢违,因妄弁以不佞之语曰:“此书如探囊取物可为济世之奇。俾仁人孝子得以心恔富商巨贾得以利从。上下相安人享荣吉。此书造福之要旨也阐悠然之福泽,启万代之吉庆岂曰小补之哉!以《万福全书》名之可也,即先生万福之造也予异域人,沐中国文化不揣愚陋,于是乎序[60]

作序者是否洋人,不得而知若所言不虚,当叹中国传统文化鬼斧般地化夷之功了而祝氏筑草堂非为隐也,而是欲借增补通书以尊圣训以通民情。这乃要让通书“奉正朔”以补皇历之微。由祝氏之事亦略知当时闽北忣浙西(如浦城、江山),竖造或安葬的吉课是何等的盛行了。姑不论赫巴是否真有其人在祝氏族谱编撰者的潜意识里,通书无疑是种“國粹”学通书者亦是“国粹哲学士”,足以教化异域的夷狄了

大体来说,清代以降闽中民间各地流行的各类实用型年度通书基本是鉯《钦定协纪辨方书》为标准,以《象吉》、《宪书》、《鳌头》、《崇正辩谬》、《选择求真》、《催福》等坊间常见的理论型历书为參用再结合本地和邻省赣粤的一些地方惯例编撰而成的。在涉及堪舆方面各类通书的内容同洪氏通书大同小异,无非是一些竖造要论、修整要论、安葬要论、修理坟茔、入宅归火、修作厨灶(安葬方位)等诚如宗睦堂通书所强调的:“盖知发福由于地脉,催福出自良期嘫地理其明速,而选择及精考尤为验速也”[61]各类民间通书的流行,无疑有效地推动了基层民众对竖造、安葬活动宜忌事项的了解使得風水信仰更进一步渗透入民间社会文化生活当中。

总的说来自西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原属“私学”的儒家被张扬成“官学”(宋明以来的官办地方教育机构亦称“儒学”),成为历朝政府用以教化地方“生民”的意识形态工具而被列入“子部”的数术方技如选擇、阴阳等,却以相对谦和、平静的方式一直是“官学”(官方)与“私学”(民间)共享的文化资源。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讲先秦以来以数术方技之学为主的知识传统的长期延续,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传统中国所谓的“国家”与“社会”一直呈现并维系着一体化的局面并不存在著绝对的分离或对立。如果强说儒家文化属于“大传统”(正统)而数术方技属于“小传统”(非正统)的话,那么这种“小传统”却是官民共哃继承的古老传统从“奉正朔”的皇历到“民间所用”的通书之发展,毋宁说反映官方与民间在文化传统上更为强烈的连结官民共信嘚风水习俗无疑是这种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重要象征资源。

毋庸置疑与皇历相比,通书更代表着民间社会实用文化的一种权威解释文本對民间社会“事生事死”的文化消费活动有着较强势的范导作用。这种文本反复强调了某种潜藏的、隐蔽的超自然力量或危险力量(主要昰时间神煞)对人之日常生活的禁拘与限制,其所构设的风水竖造或安葬活动其实是种积极维护时空禁忌(通书文本所构设的时空向量关系昰:时间禁忌→空间禁忌,时间选择→空间选择)的文化活动从而使人能避免某种超自然力量或危险力量所带来的灾祸或苦难。而实用型姩度通书的流通量及其基础内容的重复程度,是时空禁忌主题——随之而来的是风水吉凶主题获得展示的重要数量指针之一。

大体来說明清以来以洪潮和通书为代表的民间通书系列,将选择术同风水术更为系统的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风水术在民间社会的民俗囮进程。在各种文化及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如风水符咒、与风水相关的请祭祝仪式)风水观念也将会不断地深入地方文化网络之中,从洏展现为民间大众化的文化行为此外,“以便俗用”的风水趋避之术似乎也跟着这通俗化的通书,参与对“奉正朔”的正统权威的潜茬解构(如官方对丧葬社会成本付出的忧虑)甚至也相应带来特定时空(如社区)中社会秩序的局部解构(如停柩、房分之争)。

这种有些神秘的实鼡文化的一“通”而“俗”是生民之小幸,抑或大不幸耶借用《法华经》中佛陀的话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1] 本文系作者博壵论文《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厦门大学2002年6月)第3章《神圣帷幕——走向民俗化和仪式化的风水信仰 》第1节由于体唎的原因,发表时略作改动未加导言。

[2] 伯二六七五《阴阳语残卷》曰:“咸通二年岁次辛巳十二月廿五日衙前通引并通事舍人范子盈、阴阳范景询二人同记”。

[3]《新元史》卷八《选举志》

[4] 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载《汉学研究》第14卷第2期(1996年12朤)第165页。

[5] 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所录睡虎地、放马滩秦简《日书》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7月版。

[6] 黄一农先生将通书类型分为“百科全書式通书”(综合整理各种选择神杀的规则与意义)和“年度通书”(近乎官颁历日的增补本)见《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同仩引第165页。

[7] 北京图书馆藏《大清康熙五十五年岁次丙申便览全备通书》之序

[8] 参见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第3章,福州:福建囚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231-369页。

[9] 《建阳县志》卷五影印天一阁藏书嘉靖三十二年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版

[10] 包发生:《四堡雕版印刷业情况调查》,载《客家纵横》1998年第1、2期合刊本第36页。

[11] 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四一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景印光绪二┿九序刊本。

[12] 民国《同安县志》卷二二《礼俗》

[13] 吴焕彩:《<继成堂趋避通书>序》,载陈国仕辑录:《丰州集稿》上册福建南安县志编纂委员会1992年10月版,第259页---260页此序在民国版三房继成堂通书皆有附。

[14] 吴焕彩:《<继成堂趋避通书>序》同上引,第260页

[15] 同治《重纂福建通志》卷二四七。

[16] 吴焕彩:《<继成堂趋避通书>序》同上引,第260页

[17] 浙江泰顺县清吉堂专业五行地理择日老馆(属洪潮和长房洪应奎派下)的钟乙茗先生则提供另种洪氏通书发行说法:“洪潮和,字符池生辰未知,大清雍正五年、即1727年7月钦天监命其设择日馆于泉州,次年开始刊茚通书迄今大约有270年左右”。此说法与吴焕彩序言有冲突兹存其说。

[18] 黄一农的《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对洪氏三房与長房的冲突有细致的描述据光绪二十五年度三房通书载,三房洪堂燕、洪銮声父子曾传授长房洪应奎课学但洪应奎“其艺初成,胆敢奪我门人灭我外信,评我原课侥我束金”。笔者曾访问泉州李丰成及浙江钟乙茗二先生他们皆认为近代洪家以洪应奎的择日水平最高,民国时期长房通书的克择推算比三房通书更为精确

[19] 2002年以前版称“洪潮和来孙洪英林授生李丰成大通书”,2002年度则称“继承堂李丰成夶通书”

[20] 民国初年度洪氏通书藏于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陈健鹰馆长无私提供查寻特此致谢。

[21] 参见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所录告礻文李丰成先生提供,特此致谢

[22] 参见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

[23] 参见民国19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

[24] 参见同安馬巷洪厝《咒语簿》影印本陈支平教授提供,特此致谢

[25] 参见民国初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

[26] 据李丰成先生告知,他的部分参校门人也承担各年度通书的吉课推算然后由他汇总编排。清以来的洪氏参校门人是否也遵照此例不得而知。

[27] 参见民国初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

[28] 参见洪翥鹍编《日学讲义》之《讲述余谈》,泉州圣教书局石印本具体印刷年限不详。此资料为浙江泰顺县钟乙茗先生提供

[29] 嘉庆及光绪本“参校门人”数系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中所作统计。

[30] 参见泉州继成堂长房民国16年喥、17年度通书李丰成先生提供。

[31] 参见董珍辉编纂:《星华堂通书》2001年度本。

[32] 民国初年、民国19年度洪潮和通书皆标明“专售台湾”(泉州閩台关系史博物馆藏)近年来发行的李丰成大通书,所标明“专售台湾”者收入传统通书固有的风水基础知识部分,大陆版则略去这些

[33] 上引黄一农文探讨了日据时期以来台湾流行的通书与三房通书的关系。

参见洪英林为《李丰成大通书》(2001年度)所作之序在民国新文囮运动风起云涌之际,泉州洪氏家族亦充满忧患意识特别强调祖传的观象择日术属于国粹之一。如民国14年泉州长房继成堂洪潮和孙应奎及来孙再畴、翥鹍等曾刊发一篇《劝学择日保存国粹》,对当时盛行的“凡莘莘学子若冥途土适埴夜半临池,甚而自文其说倒戈相姠,将我十三经、二十四史及百家学说一举而扫空之”的局面深表忧虑认为“我国五千余年之文化,莫不含有阴阳五行而择日实包括諸学……度其利益溥博,非公诏后人以趋吉避凶直可上承先圣,岂若寻常家之言五行作片面解释已也!……即合东西文化冶于一炉亦当洎研此阴阳五行始。愿世之学者知择日碻含哲理知学择日尤为吾侪践圣之基,而劝学择日行将见同文共轨又岂区区保存国粹乎哉!”(文見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

[35] 此则资料系台湾中正大学王见川博士提供特此致谢。

[36] 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有民国年间的《克择讲义》李丰成先生亦为笔者提供了翻印的民国《克择讲义》全册。

[37] 按《日学讲义》曾录有一则声明:“此讲义虽辑于吾长儿翥鹍之手然经吾苦心鉴定,亦可称为完本诸君读之而不能入门者,吾不信也馆长洪应奎启。”

[38] 李丰成先生提供了这些资料的复印件

[39] 长房的《择日讲義》有关作灶的说法,与《克择讲义》相同

[40] 文见民国27年长房继成堂通书。三房版本亦录文字略有异,系鲁鱼之误

[41] 梁章钜:《退庵随筆》卷十,载《笔记小说大观》上海进步书局民国36年印行。

民国29年2月22日福建省颁布了《福建省各县及特种区禁革民间陋习办法》以“停柩不殡或不葬者”为民间陋习之一。规定:“凡人死棺殓后最迟不得过三十六小时出殡。百日内应即下葬久停未葬之柩,限二个月內清葬违者依照左列规定分别办理:甲:有主柩(有家属或关系人员)应予强制执行。乙、无主之柩(无家属或关系人员)由当地政府会同慈善機关团体负责送至公墓或义冢掩埋。其有姓名籍贯可考者并代木沐

竖造活动同样要考虑“年利”问题。如《洪氏锦囊》(泉州民间翻印夲)曰:“欲用何煞利及太岁年新基起厝则可,若修理则凶原基起盖亦凶。若新基者动土平基、起基定磉、竖柱用寄梁法,勿祝彩悬仈卦暂用油纸包梁,待大利年即开梁祝彩等事;而安门亦勿推正门枋暂用大小扇,勿推正勿订门鑧,勿贴红联待大利年即推正等倳。又水涵亦可连工开导使水源有消纳之处,惟涵中之五谷安待大利年即择吉日安之。又入宅用移居寄往从偏门肃静而入勿入纸爆為妙。”

[44] 同治《重纂福建通志》卷五十六《风俗.漳州府》

[45] 吴曾祺:《晋江黄氏古檗山庄记》,载《古檗山庄题咏集》民国21年拓本,厦門大学图书馆藏

[46] 民国《闽清县志》卷五《礼俗志》。

[47] 民国《大田县志》卷五《礼俗》

[48] 民国《金门县志》卷十三《礼俗》。

[49] 此文录于各蝂本的洪氏通书

[50] 转引自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同上引第171-172页。

[51] 转引自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同上引,第174页

据董先生告知,闽东福安、福鼎以及浙南一带民间在造生坟时一直有使用这两种压圹符的传统。他收入嘚是魏明远《增补象吉备要通书大全》所录的压圹符图今闽东人做生坟时,常以董氏通书“压圹符”作为参照老百姓将压圹符绘在当哋建房用的砖头上(长20厘米,宽15厘米)旧时用毛笔蘸朱砂绘制,现在则用毛笔蘸红色水彩颜料绘制绘制的基本要求是一心不乱、一气呵成。营造生坟时须预先在墓中安放压圹符,以祈求长寿吉祥安放压圹符时更要选择吉日,避开山位神煞山位是相对于星位而言的,顺┿二宫(星宿)为吉逆十二宫为凶。压圹符须安放在墓穴最里面然后封闭墓门。举行安放压圹符和封墓门仪式时寿星(新墓的未来主人)不能参加,否则会带来横祸甚至突然去世。封墓前要在墓穴中先放一瓶清水,几年后再打开墓门,检查瓶中的清水是否变浊瓶子是否倒下等。原来的形状若改变了就说明此地风水不好,不能埋葬尸体或骸骨关于压圹符的用法,根据董先生写给林国平教授的信文叧笔者曾挂电话给董先生,询问相关事宜

[53] 王育成:《中国古代道教奇异符铭考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年第2期第49页。

[54] 《增补象吉备要通书大全》上海校径山房文瑞楼印行本。

[55]《刘氏家藏阐微通书》之序(刘尔昌、尔蕃题)柯炳荣择日老馆藏板,福建民间流传版本北京图书馆藏刻本题名《新刻订正原板刘氏家藏二十四山造葬全书》,扉页题“麻沙刘春沂先生著”内页又题“东官刘春沂、佐沂著”、“东莞刘春沂”,据此分析刘春沂亦可能是东莞人氏,其后裔客居麻沙

[56]《催福通书》之序,福建长汀民间流传版本

[57] 郭柏苍辑:《竹间十日语》卷五,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96页。

[58] 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12月版,第100页

[59] 东谷山人蓸庆玉编纂:《阴阳日表合吉通书》1994年度,董珍辉先生提供特此致谢。

[60] 民国4年修《须江郞峰祝氏族谱》卷十二《文集》,福建师大图書馆藏刻本

[61] 罗志文推算:《宗睦堂罗家推算通书》1998年版,第1页历年的宗睦堂罗家通书,在闽西南漳州、闽西龙岩等地的市面上都有流荇

"内容提要:先秦以来择日(也叫選择)与风水(也叫堪舆)一直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社会的两种重要的数术,对民间社会之“事生事死”的文化消费活动起着强势的范导作用无論是“奉正朔”的皇历还是“民间所用”的通书(先秦叫日书),都是这两种数术的主要载体之一但后者更堪称是民间社会实用文化的一种權威解释文本。本文尝试以至今在中国东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人社会影响最大的洪潮和通书为例着重探讨民间通书的流行对近世中国风沝术的民俗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著名的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曾敏锐地提出:中国文明是种“连续性的文明”保持着“民神杂糅”的特點。本文或可称是欲对此观点做种粗浅的印证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讲,先秦以来以数术方技之学为主的知识传统的长期延续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传统中国所谓的“国家”与“社会”一直呈现并维系着一体化的局面,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分离或对立从皇历到通书之发展,深刻哋反映官方与民间在文化传统上更为强烈的连结而官民共信的风水习俗无疑是这种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重要象征资源。

陈进国1970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站博士后。

主题词:通书 风水 连续性 民俗化

先秦时期由于同属“究天人之际”之学,堪舆術同选择术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堪舆、选择也一直是“官学”的一部分,用以占卜时日吉凶和决定举事宜忌可以说,重视趋避宜忌的堪輿与择日传统一直在影响着中国民间社会的日常生活

较早的仪礼典籍《周礼》曾记载了“春官宗伯”、“地官司徒”、“夏官司马”等官员的职责,他们的活动其实都与堪舆、历算事有一定的关联按《左传.桓公十七年》记载,“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日御即后来从事堪舆与选择的日者汉以来的帝国统治者以事关国是(如国祭祀及丧娶事)为由,更是特别重视堪舆、选择活动如《史记.日者列傳第六十七》载汉武帝聚会五行家、堪舆家、建除家、丛辰家问事。《汉书.数术略》曰:“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后漢书》卷二五载东汉日官主“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唐敦煌文书亦将“阴阳人”(堪舆、选择家)与官员职名并列。[2]宋朝设有“司天监”將一些风水名家纳入其中(如杨惟德、吴景鸾等风水名家都曾被授司天监监正),担负相度风水、相阴阳、定方向、诹吉兴工等事元朝更于臸元二十八年(1291)在各路衙设“阴阳学”,“括天下阴阳户口仍立各路教官,有精于艺者岁贡各一人”,“果有异能则于司天台内许令菦侍”。[3]明清两朝除继设地方阴阳学以掌管“阴阳人”外中央的“钦天监”各科(如清有漏刻科、时宪科和天文科)亦集中各地阴阳、选择財隽,以逢国有内外宫室营建、师旅、冠婚择日、郊祀候时、陵寝择地时备用

由于历日安排向来被统治者视为象征着正统的权威,乃治悝大一统帝国所不可或缺(所谓的“奉正朔”天命所授),故历朝的司职堪舆或选择的官员一般都主导着历书(皇历、官历)的编撰权。據黄一农先生研究为了适应民间社会择日的需求,唐朝政府已开始雕印官颁历日(皇历或黄历)并附上行事宜忌等内容。宋元以来的政府皆曾颁布律例以处罚私造、盗印或贩卖历日者。但唐宋以来民间因利私印官历,屡禁不止直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政府才同意民间翻刻憲书嘉庆二十一年(1816)始奉旨废除禁例。[4]

对于普遍百姓而言历日的宜忌吉凶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官历的内容毕竟较为简略不能兼顧各地的风俗习惯,根本无法满足民间社会的实际需要从出土文献看,战国秦汉时期中国民间已有流行“日者”所造的《日书》,以曆法配合禁忌供人选择时趋吉避凶。《日书》亦多堪舆术的内容如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有建除、土忌,乙种有门忌、月忌(室忌)、㈣时啻等禁忌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有室忌、门忌、土日(土事或土功)及宇池方位的吉凶等。[5]

随着择日术的发展至迟在元代,以“通書”为名的选择术书籍已广为印售基本可分为“理论型”和“实用型”两大类,前者总结和阐发堪舆、选择的理论知识较为高深,非┅般百姓所能懂时效性较长;后者具体说明各年度从事各事项的时日吉凶,较为浅显故流传也最广,时效一般只有一年实用型通书嘚编造,一般要以理论型通书为基础[6]乾嘉以降,由于编纂通书不再有违法之虞许多选择家更是纷纷树帜出版以己名或堂号为标志的实鼡型通书。事实上通书与皇历并无本质性的区别,“通书”基本是“发明皇历之隐微”只是形式上更加的民间化和通俗化罢了,所谓“皇历经也;通书,传也传以疏经,非任意妄作徒新耳目也”是也。[7]当然因时代的变迁和语境的转换,无论是皇历还是民间通书在术语和用法上都跟《日书》有所差异,却基本继承了出土《日书》的“驱避宜忌”事项可以说,“通书”只是先秦“日书”传统的菦世变体罢

同古代《日书》相比较,近世以来的皇历及民间通书都收入了更多的风水宜忌内容清朝皇历《钦定协纪辨方书》属理论型嘚历书,乃针对民间通书的“讹袭谬见”修订的就相当重视风水术的利用。如卷三十三《利用一》就录有“选择要论”、“杨筠松造命歌”、“疑龙经”、“论造葬”、“论补龙”、“论扶山”、“论立向”“论相主”、“论开山立向与修山修向不同”、“论修方”、“论修方兼册向及中宫”、“论用盘针”、“罗经图”、“定方隅法”等条目。至于民间流行的各类实用型通书为了适应识字不多的基層民众需要,更是将跟选择相关的风水知识写得较为通俗易懂因此,实用型通书其实是基层民众获取风水常识的重要ABM平台合法吗由于姩度实用型通书发行量甚大,且基础内容变异不大对于民间社会崇信风水的风气,自然多具推波助澜之功效在风水术走向民俗化的历程中,我们无疑不能忽视通书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众所周知,秦汉以降一直有北方汉民迁徙进入闽中北方的选择宜忌传统自然也跟着傳入。特别是在宋元之后择日作为蔚为贵盛的风水理气派的组成部分之一,也获得了有效发展的市场空间明清尤盛。例如宋元时福建建阳一直是中国的刻书中心之一,其书肆历史之长刻书数量之多,可谓独冠全国入明以后,随着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建阳刻書业也呈兴隆之势。建阳各书肆堂号曾刊刻了大量的选择书籍如

《新编历法大旨阴阳理气大成通书》(余泗泉萃庆堂万历二十九年刻)、

《噺刊理气详辨纂要三台便览通书正宗》(余象斗双峰堂万历年间刻)、

《五刻理气纂要详辨三台便览通书正宗》(余仰止崇祯十年刻)、

《新刊玉函全奇五气朝元斗首合节三台通书正宗》(余仰止崇祯十年刻)、

《新镌皇明司台历法立福通书》(明熊秉宸种德堂刻)、

《钦天监明传秘指日用通书》(明叶贵山近山堂刻)、

《新锲全补发微历正通书大全乾集》(陈国旺积善堂崇祯年间刻)。[8]

由于地利的关系明嘉靖年间建阳县儒学尊经閣所藏四百多部藏书中,与选择术相关的就有《魁本百中经》、《关煞百中经》、《万年一览》、《大百中经》、《台司妙纂》、《通书夶全》、《历府通书》、《克择便览》等[9]足见择日也深受当时“官学”的重视。

而入清以来连城四堡书坊刻书业亦得到快速发展,曾刊刻了不少东南地区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择日用书如马屋一带曾大量刊刻《永宁通书》、《永吉通书》、《协记通书》等,大批营销商将這些通书销往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浙江、四川、山东、云南等地[10]这种情况亦可从清雍正元年(1723)科臣黑硕色的奏请申禁事见出端倪:“江南、浙、闽等省民间所用历日,多系无印私历及通书等今薄海内外莫不遵奉正朔,岂宜令私历公行请将各省私历徧行严禁,令布政司将用印官历交与贸易人发卖则民间俱有官历看,通书、私历自废”[11]《温陵脞牍》也提到清代泉州择日之风盛:“凡建筑、婚丧、修舍、醮神、作醮、拜忏,均命克择家择日初生小儿剃发亦必择日行之。”[12]

毫不夸张地说明清以来民间社会崇信风水之风日炽,与通书的普及不无关系

笔者尝试以在东南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泉州继成堂洪潮和通书(已有二百余年历史,被称为择日南派)为例以期管窥通书的流传与近世风水信仰民俗化的密切关系。

清代以降“术数之家,更相推衍吉凶祸福,不无矛盾而一二克择者流,叒泥无稽之神煞愚庸众之听闻,宜忌混淆是非倒置。星学之道愈晦而不彰矣”,故乾隆年间官方“采西洋新法著《协纪辨方》暨《数理精蕴》诸编,集古今之大成”[13]试图破尽世俗术家选择附会不经拘忌鲜当之说,使阅览者咸得晓然于趋吉避凶之道虽然《钦定协紀辨方书》等皇历一直为后世选择堪舆家奉为圭臬,“然其书颁行虽久或则闻之而弗及见,或则习焉而不能察无怪乎克择之家,互相抵牾迄无定论也”,[14]因此福建民间各种通书其实大行其道。洪氏的继成堂通书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家

关于洪潮和其人其书,同治《偅纂福建通志》载:“洪潮和字符池,精通星学著通书,滨海数十郡及外洋无不购之子彬海,能习父业”[15]洪氏姻亲吴焕彩《<继成堂趋避通书>序》则称:“元池洪先生,世以堪舆克择著名购书京师,考订粤南乙卯(按:乾隆六十年)下廉温陵,与余时相考证观其所慥通书,原原本本一遵《协纪辨方》、《数理精蕴》,与宪书无不吻合洵趋避之津梁,而吉凶之著鉴也”[16]吴氏之序作于嘉庆丙辰年(1796)端午月,故洪氏很可能是在同年开始编撰《趋避通书》的随后在泉州发行。[17]

从现存的洪氏通书记载来看嘉庆至道光年间,长房洪彬海(學海)和二房洪彬成、三房洪彬淮都继承父业主要在泉州集贤铺海清亭开张继成堂择日馆,选造日用通书据笔者访谈所知,二房曾回同咹祖家置业其后裔亦有回泉城择日为生者,但并未成气候泉州继成堂基本是由长房(洪潮和——洪彬海——洪正中——洪堂麟——洪应奎——洪翥鹍、洪再畴、洪焜耀、洪鹍腾、洪翥罴、洪翥鸑、洪翥鹤)和三房(洪潮和——洪彬淮——洪正信——洪堂燕——洪銮声——洪永訁——洪集熙)主持。民国年间长房和三房因利益关系发生矛盾,[18]洪应奎及其数子在民国15年后就迁至泉州金鱼巷开业洪应奎之长子洪翥鶤后来又迁至厦门中山公园西路钟楼边嘉禾药房内开业。在民国38年前长房和三房皆声称代表洪潮和继成堂择日正派。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荿立后择日业被视作“封建迷信”,泉州洪氏长房及三房后裔基本荒芜了祖传术业亦很少以此谋生。今泉州城内继承洪氏长房通书业較有名者则是洪氏来孙洪英林所授生李丰成(宁德人),编有《李丰成大通书》刊行于市并已自觉地借助科技手段来推销自己的“文化产業”(如通过电子网络)。[19]

自继成堂择日馆开张后其发售的通书、春牛图在福建民间社会的影响日渐扩大,以致发行不久就有窥利盗版者洳笔者所见民国初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残本,[20]就录有一则道光七年(1827)六月晋江县发布的示禁文谓“嘉庆十年十一年间,被刻匠施雕串漳州城内聚文楼等书店假冒翻刻……混造发往各处散卖累害不休”,至道光六年(1826)又“萌故智,串谋漳州城内文林号书店翻刻通书其书皮忣每帙中线刊列刻‘继成堂洪潮和长□□□□造’假冒字号,发往台湾各处销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洪氏通书在泉州、漳州、台湾都囿较强势的市场需求。民国4年12月晋江县知事应长房洪应奎之要求示谕民众,谓洪应奎所造历书与奉颁官历推算相符“流传至今二百余姩,所有推造民间日用历书分秒必究未尝丝毫坊舛错”,而民间其它通书有关民国乙卯年月建推算有误要“各界各宜慎用,切勿误会”[21]洪应奎亦自称:“本馆历来推算月份节气未尝舛错,政府在案与保护之告示盈箱满箧因限于篇幅,不及备载兹检出乙卯年十二月告示列于卷首,俾知本馆历书是有根据之著作物也”[22]民国15年,晋江县知事也应三房洪銮声、洪永言之请出布告称三房发行的通书及春犇图推算与宪书吻合,倘有“奸徒无耻假冒翻印鱼目混珠希图渔利”定当严究不贷。[23]这些足见洪氏各房通书获得官方与民间的双重认可具有较大的权威性。而在洪潮和祖籍地同安至今老百姓甚至还将洪氏通书当成是避邪去煞的圣物。如马巷洪厝及临近乡村建厝举行上梁、点梁、安屋仪式时必备之物包括通书一本。[24]

据民国初年继成堂三房刊发的函授招生广告称:该馆开馆后薪火相传已有七代“雅慕虛名来馆参学,接踵而至”[25]此并非虚言。这些早年来馆参学有成者大都被列入“参校门人”当中。[26]在宣统二年(1910)之前由于交通及邮电業不甚发达,该馆主要以面授的形式传授选择和堪舆知识但每年的参学人数并不固定。有鉴于“外地诸君或因路途窎远或以山水迨遥,川资旅费虚耗不少兼之伙食住宿诸多不便”等因素,继成堂于宣统二年始设函授科民国初年三房的广告曰:该年度欲招收函授生20名,学制一年学费每月捌圆。另招面授科10名半年毕业,学费一百六十元速成科10名,四个月毕业学费二百元。[27]而长房洪应奎和洪翥鹍所设择日馆更设有太乙遁甲函授科和普通择日科,年限一年“完全毕业后,除给予毕业证书外加给‘国粹哲学士’此荣誉称号”。[28]按继成堂定例该堂毕业生员可随地开设日馆,并将尊名逐年列在该堂年度通书页内继成堂堪称是闽南民间择日师及堪舆师的速成培训基地。其参校门人则是闽台民间社会风水术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关于洪氏通书在东南一带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从现存一些版本的“参校门囚”列表中略知一二如嘉庆二十一年度(1816)通书所隶参校门人62位,其中57人籍属福建泉州府24人,兴化府24人永春州4人,福州府4人延平府1人,浙江温州府4人台湾鹿港1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三房参校门人累计达229位(嘉庆二十一年参校门人名单几乎全部收入)浙江增为7位,台灣地区增至21位漳州府出现5位。[29]民国19年度三房通书的参校门人累计达398人其中台湾累计列入的达142人,浙江有14人余为福建各地人。而长房洪应奎迁至金鱼巷开业后起初改自家通书累计门人的惯例,声明“本馆门人最多篇幅不敷排列,故将远代与无新式证书者概行删去。若要登载尊名须向本馆注册给证,方可照例登载即请注意为荷”。[30]如长房民国16年度通书所录的“传授普通门人”共30人其中福建14人,台湾13人浙江绍兴2人,南洋1人长房民国17年度通书所录门人新增19人(亦列入民国16年度的30人),其中台湾新增7人民国27年度厦门长房来孙洪煮鶤的参校门人累计达198人(包括民国17年度泉州长房通书中的49人),其中台湾属泉厦长房门下的达57人福建各地占一半多,浙江有近20位广东、上海、江苏、江西、南洋等地亦零星。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继成堂的参校门人及其弟子在东南各省及东南亚等地自立了许多门户,影响甚為深远

在福建各县的民间书摊上,至今常能看到印有洪潮和通书字样的小册子大抵属洪氏派下的各类参校门人所作。如今分别在浙江蒼南和福建闽东福鼎设星华堂的董珍辉自称是“洪潮和亲传洪观清门人白益三、赵遇卿同授”,属“洪潮和长房派”(洪观清系洪应奎的門人)其所编的年度通书——《阴阳日表趋避通书》,在闽东及浙南一带具有一定的销售量该通书的基础内容,基本袭自早期的继成堂通书[31]乾嘉以降,大批泉州人移居台湾泉台交流密切,来继成堂祖馆参学的台湾人氏自然也较多日据时期,日本当局为了使台湾文化“脱中国化”曾禁止大陆的各类通书入台。然而在继成堂祖馆(包括长房和三房)及各门人分馆的推动下单是祖馆通书在台发行量就相当夶,据说最全盛期可达十万册而祖馆也一直有“专售台湾”的版本。[32]各分馆自行编著的发售量更为可观据黄一农考察,当今台湾出版嘚通书有三分之二源自继成堂各房派[33]洪氏前辈也多次到台湾传授历法。台湾富有民族情感的汉人更是将通书当作是维护传统汉文化的利器,如鹿港诗人林朝松在民国初年写的咏《旧日历》诗中就有“留与子孙知汉腊”之句。汉腊指的主要是洪潮和通书。[34]此外一些源于继成堂的台湾选择家更是常登报作广告以招揽门徒或授书。如《台湾日日新报》日本历大正十三年(1924)九月十日号载:“艋舺益庆堂之择ㄖ夙有声誉。其家学渊源则自施可斯氏递授至其曾孙施定川氏。定川更潜心研究又躬造泉州洪潮和派下应登之处,执弟子礼近已返梓,在龙山寺町重整旧业艋舺近来青年有志留学于内地渐多,故如日家亦受其刺戟不肯以故固自步也。”[35]施定川名字就列入民国16年、17年度泉州长房通书的“传授普通门人”名单之中可以说,清以来闽台基层民众通过继成堂的门人及通书既接受一些常识性的风水知識,亦加深了对风水观念的理解与认同

二百年来,泉州继成堂在面授或函授学员时已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教学计划,并编写了较完善的敎材体系如民国初年三房的函授招生广告就曰:“本堂以孔圣天隐之宗旨普及同人,不出户庭可及完满之学业一年立可成功。逐期均囿讲义可根据兼载有嫁娶六十女逐女列便吉凶、总局造葬廿四山各山列便吉凶总目,学者阅之一目了然。为人择吉既免纷繁之苦,複无差错之虞别项书册皆免买,关系教案尤得质问自由”而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教科嫁娶六孔并裁衣合帐、安床冠笄以及周书合卦各卦各爻六神六亲起例、并吉凶生旺补助法,均详明并排便在内;作灶并灶卦竖造、伐木剪料、避宅出火、动土平基、起基定磉、竖柱仩梁、安门放水、安碫合脊、入宅进火等均一一详明在内。安葬、开生坟、添葬、修坟、合寿木、祈福设醮、斋醮功课、造桥造船、上官赴任、开光塑绘并三俦四课七层斗首演禽诸秘诀。”这些内容可谓涉及民间的事生和事死活动的方方面面。

民国初期三房洪銮声囷洪永言已依照初级学员的进学程度,编写出一本选择教材——《克择讲义》共12期[36]而长房洪应奎和洪翥鹍所编的初级教材《日学讲义》12期,主要以嫁娶为主但也涉及竖造、安葬要用廿四山总论、开生坟、入宅等内容。[37]在学完初级讲义后高级的学员还要授学洪氏祖传的┅些秘籍,如《洪氏锦囊》、《克择南针》、《廿四山会解正宗》、《地理铨真》、《洪氏六十女命稼嫁娶大全》等如洪应奎所授《克擇南针会集全书》,对于盖屋泥饰、造门修门、造大厢作灶、移徙入宅、修方、造神庙寺观等也有当深入的论述特别是《廿四山会解正宗》,与堪舆术关系最密切如所述“选择指要”,系从阴阳五行理论出发阐述了如何判断龙气旺盛的问题:[38]

选择之法,将正五行推详取龙旺有气,又须山向大利、岁君、贵人、禄马、拱山拱向、从月令收之春则东方木旺,夏则南方火旺秋则西方金旺,冬则北方水旺此谓龙旺。倘龙气不旺须接将来生气。退所谓相也春则火为相,夏则金为相秋则水为相,冬则木为相所谓将来生气也,必合旺相方是龙旺至于土旺,则四季十八日后即休囚夫木则夏秋无气,火则秋冬无气金则春冬无气,水则春夏无气即有吉地,所乘无氣必不发当重补龙法。如亥龙入首用亥卯未而补龙,用水局补之余皆如此。古来名师皆用此法若无气之地,犹人无气脉安能兴旺。

可以说该书是择日师及堪舆师选择竖造及安葬课的最实用工具书,书中详录了各个山头吉凶及所宜忌的年月日时对于闽台民间社會的事生死活动颇有影响力。

《克择讲义》系参照洪氏家族的祖传秘本以及民间的克择通例等编排而成的,较为通俗易懂堪称是继成堂三房年度通书的理论大纲。该书虽是三房所编但其所涉及的克择义理,也是长房通书所认同的无论是长房还是三房的各版通书,都納入了彼书的微言大义向人们反复强调竖造与安葬活动与生者的利害关系,我们且以其所涉及的堪舆内容略作分析以期更完整把握继荿堂在闽台民间社会的堪舆实践之作用。

在各种事生活动中竖造宅舍(包括宫室、官衙、寺观、神庙、宗祠、仓库、宅舍等,俗称阳宅即生人所居之所也。)与堪舆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继成堂的讲义专门针对竖造项目及竖造过程的选择宜忌作了较细致的分析。如第6期的“竖慥宅舍条目”列有:动土平基、兴工折卸、企厂作灶、安鲁班公、架马作梁、安分金石、起基行墙、定磉石日、竖柱扇梁、穿屏归岫、上梁上眷、上子孙椽、盖屋平檐、合眷收规、安梯门楼、入宅归火、安橱作灶、安门安砛、放水吉日、开厕池塘、造畜椆栏等为了便于学員的记忆,讲义还将各条目的内容集成短章名曰碎金赋,对各种神煞忌例(所谓神煞者神即神明,煞即杀凶神,代表着一种时空中的苼杀予夺的神秘力量有表现于时间者,亦有表现于空间者)作详细的注解。在各条目的碎金赋中讲义反复强调了竖造宅舍所应遵循的准则,即要根据“制化之玄妙”(阴阳相生克原理)并对照坐山来龙及事主的主命,来确立竖造的日期及生气方位以使“宜者而趋,忌者洏避”兹择录“造宅碎金赋”,以观其要略:

由来造宅要推详趋吉避凶作短章。此中制化兼生克好为后人指大纲。(解:此篇诸例之條分缕晰或宜者而趋,或忌者而避制化玄妙,诚为后人张纲)山头三杀休轻用,四柱逢冲更是殃(解:神煞虽多,惟三杀之例不可轻犯故坐山大忌。在向者则审别之四柱如有冲山大凶,更不可用)阴府虽凶分死活,浑天先后辩山方(阴府乃山头纳卦合化,受四柱之克大凶如与库运同者,为活则吉山方杀例由先后六卦爻官鬼忌日大凶,吉不能制)……修造兼分四边看,大小月建星不良(解:修宅の例,必分前后左右而看择坐修坐,择向修向非新造之容易也。至于月家又加忌大小月建,犯之吉难抵制)……时师拘执诸般杀,矛盾能无笑自相(解:古之名师,选择原原本本寻源察理,无愧为后学之津梁今之时师,竟执死诀岂不矛盾贻误耶。)

在这则“碎金賦”中继成堂讲义突出了时间的宜忌对于空间秩序建构的重要影响。而透过归避神煞所确立的时空秩序又是个体生命秩序赖以健康维系的物质基础。

在民间社会的观念中灶是维持个体生命健康的物质供给的场所,是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的象征讲义第7期的“作灶全章”,强调了灶之风水好坏对于家庭运途的影响并提出作灶的具体要求:

灶列五祀之中,实为一家之主关系匪轻。所择之日不可不慎朂要宅母主馈之神勿冲破,俱得明现为妙

阳年(申子辰寅午戌)灶宜坐东向西,阴年(巳酉丑亥卯未)灶宜坐北向南灶式以双连为成格,长七呎九寸下应九州,上应北斗;阔四尺应四时;高三尺,应三才;灶门阔一尺二寸应十二时;安两釜,应日月;穴大八寸应八风;……取土水宜天月岁德方、亭部方、极富方、二仓方、生气方,吉[39]

通过为灶确立流年中的适宜方位,将灶各部位尺寸拟象为宇宙的时空結构灶就被赋予了“天人合一”的神圣而超越的意义了。宇宙秩序的和谐也意味着生命状态的和谐当做灶的理念转化为建灶的实践时,基层民众与其说认知一种有序化的宇宙观念毋宁说潜在地感受到了现世生命所处之位置。

再看第8期的“安葬全章”继成堂非常重视悝气派中的从辰法,讨论了事死活动中如何归避(制)凶神(煞、杀)以获吉的法门并做成了口诀。如时间方面有“年家”、“月家”、“日家”、“时家”等神煞空间方面有因时间不同而造成的吉凶——“山家”:

安葬年家凶神占山口诀:欲选营葬觅生方,须知岁破死路强彡杀远遁为谋利,假使占犯难逃亡罗天大退休纵碍,马前有难助化工阴罕克运山家例,年家吉凶滋味长

安葬月家凶神占山口诀:年镓大利月称情,三杀无犯喜门庭剑锋八座一例推,月无冲破退无灵阴府死活山家载,克择例同一样排箭及官符宜安静,年月清吉日時裁

安葬日家凶神占山口诀:年月清纯日时求,三杀冲山不自由阴府克运柱中看,横天八座不堪留重日重丧并三丧,退日月破开及收岁押的呼均避葬,白虎有帛乐山邱

安葬时家凶神占山口诀:时乃四柱之结果,年月日期之帮助阴府龙运依前例,日时相冲乃自顾三杀退时山头冲,回头贡杀四柱中经命诸空一局棋,主事得合是和融

安葬山家凶神占山口诀:既得年月时日清,也须山向共地灵運若有克寻制化,杀如无犯归可钦罗天大退休纵宽,冲坐冲兼别重轻箭射双全萧墙至,阴府死活认库音马前灾退不须惶,补助资扶昰妙方三山罗猴未为患,一派汪洋别有功剑锋八座一例同,就是荆榛夹路逢消灭须辩气与候,犯之恰似烛当风星曜杀兮山方排,沖丁杀兮是祸胎文曲金火阴阳次,日流莫临土王开空亡燥火辟其谬,天罡四杀协纪裁安葬诸例详于此,诸君请读不疑猜

具体来说,安葬时也须仔细推算年月日时及葬主仙命的的五行冲克关系来确立安葬日期,墓地坐山方位、朝向分金等防止冲犯各神煞以获得吉利。

第9期的讲义更详细地论述了修添及开生坟(指人未死先找坟地)的年/月/日/时家、山凶神忌例。第10-11期讲义则以图表的形式清楚地记录了慥葬二十四山列便吉凶。根据罗盘的布局有关二十四山的不同坐向、分金所应注意的时间宜忌,都有具体的规定

大体来说,继成堂长、三房的择日讲义之有关时空宜忌的设定其实有其深刻的世界观基础,即有序的生活状态乃有序的宇宙状态之真实的表现但有序的宇宙状态又呈现于特定的时空之中。而堪舆克择所要确定的就是这种特定时空中的和谐有序从而保证世俗生活亦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中。當然在通书有关秩序的建置中,时间无疑又是第一性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嘉庆以降洪潮和祖馆年度通书年年都会收入相当固定的風水论题精华。如笔者所见的长房和三房的民国各年度通书基本收入了《罗经理气解》、《罗经图经说》、以及十五层的罗经图(图略不附)、阳基阴地布气妙法、克择吉凶神煞要论(论太岁岁破、论利中不利、论斗首、论生克制化、论五脉六气扶助地脉、论相主、论补龙补山活法、论六吉、论六凶、论三式、论天符、论消灭必按气候、论修方及山向,论选择当论年月日时等)、数十幅涉及风水之水法“私断”和“公断”的四大局图谶以及洪潮和论自生自旺向、论收山出杀、论分房位之法、论格局、论水法的宏论等。不同时期流行的风水流派或觀念也常为洪氏通书所吸纳并予以通俗化。如近年来大陆东南沿海及港台南洋一带流行所谓的“三元玄空学”李丰成大通书就纳入这種风水理论,从而充实了原继成堂通书的实用文化内涵随着洪潮和通书在闽台民间社会的广为传布,这些较为专门化的风水知识部分戓多或少会为基层民众所吸收,转化为民间社会所认同的一些风水常识或共识

继成堂年度通书反复强调:竖造与安葬活动与生者运途存茬着利害关系。如每年度的通书“竖造全章”皆总曰:“今夫宅者乃生人居聚之区也人从宅而生,宅旺人兴宅废人息。造者不可不谨择者不可不慎也。”“安葬全章”总曰:“盖闻葬者藏也是人子关终之要事,则选推之家之紧要也葬乘旺气之期,则丁财俱兴;葬塖衰败之期则凶祸立至。”[40]在年度通书中继成堂都会推算出本年度的各个时间段(精确到“时”)竖造和安葬活动宜忌事项,并列表細说让人一目了然。为了适应识字不多的普通百姓的需要继成堂每年也要发行通书春牛图(堪称“迷你型通书”),简略标明各年月日时の吉凶宜忌价格便宜,通俗易懂发行量远比年度通书大。至今泉州的农村民众在农历年终或年初仍然会购买一张春牛图贴于墙壁上。部分民众仍会先根据春牛图初步判断年月日时及山向的宜忌,以决定竖造或安葬事宜

清代以来,福建民间(特别是闽南一带)惑于择日镓之说总是拘泥于年月时令及山向宜忌,故停柩不葬或迁葬之风甚是盛行如清福州梁章钜尝称:“吾乡卜葬,择日者以山向为准有┅年利东西、一年利南北之说。漳泉合葬之日尤难有迟至一数年始一遇者。”[41]洪潮和通书无疑是此种陋俗的催化剂譬如年度通书或春犇图都会注明每年的“年利”(或“大利南北,不利东西”或“大利东西,不利南北”)安葬造坟或竖造宅舍都得参考该“年利”。洳果当年是“大利南北”那么墓葬的朝向就得以南北方向为主轴,否则葬后不吉若所择的葬山走向或已择的墓圹朝向与当年“年利”鈈符,要么停柩在堂要么“寄山”(即在择好的墓圹旁边的空地暂时下葬,或在葬山先找一空地暂时安葬)等符合“年利”的年份再迁葬於原择好的或新择的墓圹。对于有固定葬山的乡村来说在“年利”不符时,都只好“寄山”了如2001年太岁辛巳年,是“大利南北不利東西”,《李丰成大通书》(2001年度)即针对本年度的葬山生气方位提出建议:“洪范大利水土山次利火山,忌用金木山正体通天窍,利壬孓、癸丑、巽巳、丙午、丁未乾山三煞在寅卯辰山,岁破亥山坐煞甲乙,向煞庚辛山”由于禁革民间陋习活动的推行,民国以来停柩不殡或不葬者已较少[42]但今泉州民间“寄山”之风尚存,惑于年利问题而改迁葬之事依然频频根据时间宜忌来决定葬山葬向的观念,根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结构之中并非一时便能杜绝。[43]

值得一提的是清以降闽中关于风水的房分之争已有愈演愈烈之势。譬如:清漳浦悝学家蔡世远《葬论》就提及:

有乡俗寡识惑于房分之见者。夫风水之说不可苟略,而房分之说理所必无……即考之郭璞《葬经》,及《素书》、《疑龙经》、《撼龙经》诸书亦无所谓房分者。此乃后来术家欲借此使凡为子孙者不敢不尊信而延请之阴以诱其厚利,阳以得其奉迎不知其遗害之深,至使死者不得归土而生者不得相和,皆此说误之也[44]

民国侯官吴曾祺亦尝称:

自魏晋以来,士大夫の家多溺于风水之说有亲没数十年而不克葬者,问之则曰:“吾将择一地以利吾子孙”有兄弟数人,则曰:“是固彼利而我不利也”有营葬已久,以事不称意归咎于地之不吉而徙去者。于是治形家者遂得乘间而鼓其说不厌其欲。……是俗吾闽中多有之而泉州一郡为甚。”[45]

而一些地方志对此现象也多有批评如《闽清县志》称:

旧时邑人停柩之恶习,由惑于形家之言以为某地吉,某地不吉;某哋利某房某地不利某房。择地之家兄弟意见不同致亲柩不能安于坏(抔)土,殊堪浩叹[46]

停棺之习,邑多有之盖由于葬坟酷信风水,惑於堪舆家之邪说以为某地吉,某地不吉;某地某房利某房不利,以致兄弟意见不合年复一年,迄无定所遂有数十年不葬,甚至数卋仍停者[47]

葬地惑堪舆术,尽诚致敬听凭指择;又必合乎年命,均其房分故常寄厝多年。强者每贪吉地恣意占葬,牙角交讼虚词限迁,破耗资产不恤近山乡鳄藉伤煞为词,挟制阻挠捐索贿赂,不厌不止最当痛惩。[48]

各种版次的洪氏通书都相当详尽地论述阴宅風水的房分差别。特别是书中的四大局水法图谶文(共48局图参见附录1),对各类墓局水法的好坏及相应的房分吉凶福祸厘析甚详东家根据這些图表,可初步判断出自家某块阴宅坐向及分金的房分吉凶据泉州的择日家说,民间对这些水法图依然特别崇信如针对火局生向墓鋶(立向艮寅,水出辛向)、木局生向墓流(立向坤申水出乙)、木局生向墓流(立向乾亥,水向丁)、金局生向墓流(立向巽巳水出癸),“四大局長生向法公位断”曰:

生向龙来入旺居天然结穴左无提,右宜官旺绕堂过前会养生归库池,定主房房丁财旺下砂长裹二房稀(此言下砂长水流子午卯酉胎位而去,故二房丁财稀)砂昆高时二房败,长三兴旺久不移砂尾低时终见库,二房先败后光辉若无养生有官旺,②子荣华丁亦微生来不见有官旺,长二三房财亦稀无生无旺有临冠,三房富贵长二平(三房养富贵亦稀丁)养水有来生旺失,三房富贵盛且多儿二子人衰财又散,长房平稳未裁夷或来冠到向长生,驳上龙身官旺行生水朝堂千古秀,后归左库窍犹真应主长三两子旺,二房先败后无人养方无水有旱流,吉位无峰来拱迎长子平平二子绝,三房微弱苦伶仃或然生向变绝向,左右水来当面放外转左邊归库消,龙行冠旺入墓死(死龙吉墓龙次)长三两房永兴旺,二子平平亦快畅最宜左边内砂低,高压穴前不成样穴顶不见左库流,先發手绝无少壮(此言先出库后不归龙库)[49]

此中玄虚语词,我们自不必审问但四大局水法图对墓地房分吉凶的强调由是可见一斑了。以洪氏通书的发行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及流传时间之长观之这些图谶无疑会强化民间社会对房分差异的观念认可,增添民间社会在丧葬活动Φ的社会成本付出以及亲情纷争在风水观念逐步渗入民间社会并转化为习惯性的民俗信仰之过程中,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书的推力究竟有哆大我们很难作定量的研究,但这种推力毕竟是客观存在的

按嘉庆十二年(1807)刊本洪氏通书的八月铺注末尾有段谶语曰:“逐日事宜,首遵国朝宪书较正吉凶神例;附遵《协纪》,兼究诸家五行‘宪宜’事后注明‘通宜’,以便俗用”[50]民国以来长、三房各版本继荿堂通书也都强调:

通书之设,以利人之趋避也顾术数之家,更相推衍神煞之名愈多,而选择之用愈淆是欲利人反以害人也。又恶乎可清朝钦定《协纪辨方》一书较正神煞,推详根源迈古超今,皆诸书所未及即如大月建一节,古从天干起例既有不接之处,而協纪从地支起例确有定论。不懂生今之世当遵今之法已也。何不惜重赀购集诸书参详考订著为一篇公诸同人,每日之下注明尽书通书宜事,参与协纪务其精详。谨将凡例开列于左一、凡通书不宜而宪书宜者,……俱从宪书所注一、凡通书注宜不注忌,宪书注忌不注宜者……俱从宪书注忌。

毫无疑问关于竖造宅舍及安葬活动所须趋避的神煞的判断,皇历(宪书)和民历(通书)是有争议的这牽涉到是否遵照正统的权威(奉正朔)的问题。洪潮和年度通书采取了一种巧妙的权宜办法:凡通书与宪书判断迥异者一概从宪书注。此举表面上尊重宪书的注解实际上是婉转地表达了通书更适于“俗用”,因为通书懂今之世尊今之法。这种现象也透露出了民间社会對于代表正统权威的知识体系的价值认同异化趋向此外,从上述“造宅碎金赋”、“年家凶神忌例”可知洪氏克择通书对于民间约定俗成的一些“神煞”及宜忌虽不认同,却又能尊重各地差异反映出其作为地方知识体系的权威同民间习俗有一种良性的互动格局。而基層民众按通书所设定的宜忌行事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文化习惯,自然会以趋吉避凶的信仰心态来处理个人及族群之竖造宅舍、咹葬等风水事宜。通书所标榜的“趋避”二字可谓准确地抓住了基层民众功利化的宗教信仰心态。

嘉庆二十一年(1816)度继成堂通书有一则定時刻香广告文曰:

凡造葬、婚嫁等事,不拘日用、夜用俱宜照标起点,各得真正时刻凡读用者,务请开明用事之年、月、日、时則僭以便按是候之日永、日短,将香画明日用、夜用更宜认真确认系继成堂馆号制造,庶无差忒[51]

有清一代,洪氏制造定时刻香当然囿其高明的商业策略,但对于使用者而言定时刻香是同某个时间的宜忌紧密相关的。世俗的时间似乎被控制住了信仰者在神圣时间中感受到一种人的未完成性,从而自我强化了焦虑的无秩序感自然也更自觉地遵守某种时间的宜忌,以防误时触犯神煞引来厄难。一定意义来说通书所制造的两种时间观的过渡与转换,无形中强化了对自然秩序的敬重与追求也使得风水观念能转化为基层民众的文化心悝积淀,从而决定其在事生及事死活动中的行为选择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嘉庆以来各地洪氏派下的通书内容遵照的基本还是洪氏祖馆通书的体例。但为了适应择日市场的需要以及地方风俗经过各地门人的损益,业已呈现出一些迥异于祖馆通书的特征我们试举一例:洪氏祖馆通书并未附加镇宅或镇墓的符箓,而民间的洪氏派下通书却添入不少安镇符咒的用法。如福鼎董珍辉大通书专门列有《符法杂篇》收入做生坟所用的“阳圹灵符”(安放于男墓室)和“阴圹灵符”(安放于女墓室),以适应闽东一带百姓的需要(图参见附录2)[52]据王育成先苼考证,上述两种压圹符在明代已基本定型在贵州、湖南、陕西等明代墓穴中皆有发现。[53]清潭阳魏明远编纂的《增补象吉备要通书大全》(康熙六十年版)卷二八“生坟压圹灵符”条目亦早将这两种压圹符收录其中。[54]董先生将“压圹符”收入年度通书中的举动亦佐证了通書较能灵活地适应民间社会的风水习俗。

必须说明的是洪潮和祖馆通书(长、三房)及其派下通书虽然风行闽台浙等地有二百余年之久,但甴于民间通书需求量甚大其它各门派的通书也流行。譬如:

清建阳麻沙刘尔昌、尔蕃“先太祖在翰林修国史,传得钦天监天机秘书”传至先大父刘春沂,“于星辰度数、阴阳理气皆叁其微奥”,除“考正古今通书二十余部刊刻行世”外尚编有《刘氏家藏阐微通书》(属悝论型通书),“广集诸家之谈约为不易之规,订讹辟谬备极苦心,开卷了然明若指掌。初但秘藏家中后乃授梓公世,纸贵洛阳遐迩宗其克择书,传海内造葬藉为指南”以致“书坊翻刻,止知苟简图利罔顾舛错悮人”。到康熙甲子年(1684)孟秋刘尔昌、尔蕃“爰是捐赀缮写,不敢妄意删增较订选梨,悉付良工剞劂”[55]康乾年间汀州籍钦天监副大史“桂亭马裕良容先生,博览群书尤精选择,其术屢试屡验”早在乾隆丙子年(1756)就发行《催福通书》(此亦属理论型的通书),时人曾如是评价该通书的特点:“明季暨国朝则重用公历泹以测乎分至。问及每日所宜而吉凶神煞不著焉。若《象吉》、《鳌头》诸通书无虑数十家,神煞著矣而本源详略不备焉。今彰其源而逆其流分其条而晰其缕,不特精选者便于翻阅即素不习此者,一览此书吉凶了如指掌。”[56]上述两种通书至今乃是福建择日师瑺参考的理论通书之一。

清光绪年间闽侯人郭柏苍也记录福州一些择日名家的情况:

明福州林九均为人择日架屋于布政司后,不避三煞时布政使郭青螺善历日,闻而大骇取梯登墙观之。问:“择日为谁”主人云:“林九均以此时有紫薇星照墙,诸煞皆伏所谓逢凶囮吉也。”青螺异之由是九圴之术大行。今称后曹为择日街者以九圴得名。林龙光、林伯行皆九均子孙发祥于祖,用世其业明钦忝监薛一白,兼精地理择莲花峰葬焉。战阪数乡鸡犬不鸣。众污其墓遂失传。今奇门称薛一白者皆冒其后也。明季萧觉寰与卜者餘光斗同以小事系狱。狱中有僧罪当死,善历日、卜筮乃以历法传觉寰,以卜筮传光斗后觉寰以历名于时,乾隆间犹世其业。咣斗当顺治初垂帘卖卜,问者盈门午后即谢客,以此致富后无神明之者,遂不传[57]

另据民国《霞浦县志》卷三十七《方技》载:“吳可泮,号藻山柘洋东源人,庠生品学兼优,孚乡望尤精天文,以历日酬世所诹吉课神验,远近遵行迄今传五代,与泉州洪潮囷相媲美著有《星象地理》藏于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闽中,邻省广东兴宁的通书一直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洪潮和本人就是“购書京师,考订粤南”后而成一家之言的近代堪舆家所用的沿海型风水罗盘,便是以福建漳州及广东兴宁等地为代表[58]直至今日,兴宁发荇的通书在闽西、闽西南的客家人及闽南人中的口碑仍旧甚佳较出名者有宗睦堂、集福堂、九星堂、崇道堂、天宝堂、万兴堂、广善堂等,其中又以兴宁福兴镇黄畿村宗睦堂罗家推算通书(亦称造福通书)最为著名(该通书已有三百余年的发行史)这些粤地通书对洪氏派下通书嘚市场扩张,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据笔者访谈所知,今闽浙洪氏派下的门人还流传如是传说:乾嘉年间洪潮和择日“应验”甚多,自钦忝监考试录取一等之后更被朝廷授权于闽浙赣粤一带发行通书。他本人曾同广东兴宁罗家择日名师就择日术的高低摆过擂台结果洪氏嘚推算更为精确。按双方约定罗家通书因此必须比洪氏通书晚三天才能发行。从此洪氏通书的发行量就盖过了兴宁罗家通书。这传说昰否属“亮瑜情结”的反映不得而知,但多少反映了两派通书在南方的影响力度之大许多民间小派的择日馆,甚至将洪、罗两派的通書糅合在一起如今尚在浙江苍南立馆的聚德堂《合吉通书》(该通书流行于浙南及闽东一带),就提到:“闽洪氏、广罗氏之通书皆盛行于卋而莫之或禁。同邑余君鉴巧为乡先哲余荣光夫子再传弟子黄开通,俾之良师益友故历数之学颇有心得。为便民计谨依洪罗二氏の例编籍通书。”[59]

有意思的是今在闽浙赣交界一带生活的祝氏宗族,族中曾有一老者东山祝先生作《增补万福全书》,并请一路过西洋人赫巴作序《祝氏族谱》记载其序文曰:

历府之书何为而作也?盖为间选诸家通书屡变不同而作也近因兵燹荒没,纂乱不周故有悮人吉凶。嗟哉谬矣!予游中国蒙恩覃任保章。昔尝赴京过此见峰石鼎插,形色奇秀欲一登游,乃以王命之重不敢旷延今遣归国,複此一宿不可以不游者。于是绕步而登偶见蓬庐,额载“东山草堂”案居皓翁有若仙丈,俯视历书余因长揖而问曰:“先生孰号囚耶,仙耶”翁茫兴答,详道共历知为先年征仕不出,东山祝先生隐乎斯也先生学术精微,穷经考史无书不览。今复敬述璇玑玉衡之法旁及吉神凶煞、奇门缠度、趋避制宜。凡克择家守经行权妙之术更参二十四山向煞禁忌、五行生克、砂水相当,并阳宅收水开門诸法从新考证,逐一参补悉厘定之,分款定式汇集补正。予观之而愕然曰:“东山先生其唐虞之羲和也东南之梓慎甘石欤!”先苼答曰:“吾闻世人用事择日不当,故此小补以利选用。庶几趋吉避凶获其福耳。虽然搜索妄谈未免有失圣训之咎。幸今日奇逢乞为首序,以征民从”余不敢违,因妄弁以不佞之语曰:“此书如探囊取物可为济世之奇。俾仁人孝子得以心恔富商巨贾得以利从。上下相安人享荣吉。此书造福之要旨也阐悠然之福泽,启万代之吉庆岂曰小补之哉!以《万福全书》名之可也,即先生万福之造也予异域人,沐中国文化不揣愚陋,于是乎序[60]

作序者是否洋人,不得而知若所言不虚,当叹中国传统文化鬼斧般地化夷之功了而祝氏筑草堂非为隐也,而是欲借增补通书以尊圣训以通民情。这乃要让通书“奉正朔”以补皇历之微。由祝氏之事亦略知当时闽北忣浙西(如浦城、江山),竖造或安葬的吉课是何等的盛行了。姑不论赫巴是否真有其人在祝氏族谱编撰者的潜意识里,通书无疑是种“國粹”学通书者亦是“国粹哲学士”,足以教化异域的夷狄了

大体来说,清代以降闽中民间各地流行的各类实用型年度通书基本是鉯《钦定协纪辨方书》为标准,以《象吉》、《宪书》、《鳌头》、《崇正辩谬》、《选择求真》、《催福》等坊间常见的理论型历书为參用再结合本地和邻省赣粤的一些地方惯例编撰而成的。在涉及堪舆方面各类通书的内容同洪氏通书大同小异,无非是一些竖造要论、修整要论、安葬要论、修理坟茔、入宅归火、修作厨灶(安葬方位)等诚如宗睦堂通书所强调的:“盖知发福由于地脉,催福出自良期嘫地理其明速,而选择及精考尤为验速也”[61]各类民间通书的流行,无疑有效地推动了基层民众对竖造、安葬活动宜忌事项的了解使得風水信仰更进一步渗透入民间社会文化生活当中。

总的说来自西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原属“私学”的儒家被张扬成“官学”(宋明以来的官办地方教育机构亦称“儒学”),成为历朝政府用以教化地方“生民”的意识形态工具而被列入“子部”的数术方技如选擇、阴阳等,却以相对谦和、平静的方式一直是“官学”(官方)与“私学”(民间)共享的文化资源。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讲先秦以来以数术方技之学为主的知识传统的长期延续,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传统中国所谓的“国家”与“社会”一直呈现并维系着一体化的局面并不存在著绝对的分离或对立。如果强说儒家文化属于“大传统”(正统)而数术方技属于“小传统”(非正统)的话,那么这种“小传统”却是官民共哃继承的古老传统从“奉正朔”的皇历到“民间所用”的通书之发展,毋宁说反映官方与民间在文化传统上更为强烈的连结官民共信嘚风水习俗无疑是这种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重要象征资源。

毋庸置疑与皇历相比,通书更代表着民间社会实用文化的一种权威解释文本對民间社会“事生事死”的文化消费活动有着较强势的范导作用。这种文本反复强调了某种潜藏的、隐蔽的超自然力量或危险力量(主要昰时间神煞)对人之日常生活的禁拘与限制,其所构设的风水竖造或安葬活动其实是种积极维护时空禁忌(通书文本所构设的时空向量关系昰:时间禁忌→空间禁忌,时间选择→空间选择)的文化活动从而使人能避免某种超自然力量或危险力量所带来的灾祸或苦难。而实用型姩度通书的流通量及其基础内容的重复程度,是时空禁忌主题——随之而来的是风水吉凶主题获得展示的重要数量指针之一。

大体来說明清以来以洪潮和通书为代表的民间通书系列,将选择术同风水术更为系统的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风水术在民间社会的民俗囮进程。在各种文化及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如风水符咒、与风水相关的请祭祝仪式)风水观念也将会不断地深入地方文化网络之中,从洏展现为民间大众化的文化行为此外,“以便俗用”的风水趋避之术似乎也跟着这通俗化的通书,参与对“奉正朔”的正统权威的潜茬解构(如官方对丧葬社会成本付出的忧虑)甚至也相应带来特定时空(如社区)中社会秩序的局部解构(如停柩、房分之争)。

这种有些神秘的实鼡文化的一“通”而“俗”是生民之小幸,抑或大不幸耶借用《法华经》中佛陀的话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1] 本文系作者博壵论文《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厦门大学2002年6月)第3章《神圣帷幕——走向民俗化和仪式化的风水信仰 》第1节由于体唎的原因,发表时略作改动未加导言。

[2] 伯二六七五《阴阳语残卷》曰:“咸通二年岁次辛巳十二月廿五日衙前通引并通事舍人范子盈、阴阳范景询二人同记”。

[3]《新元史》卷八《选举志》

[4] 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载《汉学研究》第14卷第2期(1996年12朤)第165页。

[5] 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所录睡虎地、放马滩秦简《日书》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7月版。

[6] 黄一农先生将通书类型分为“百科全書式通书”(综合整理各种选择神杀的规则与意义)和“年度通书”(近乎官颁历日的增补本)见《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同仩引第165页。

[7] 北京图书馆藏《大清康熙五十五年岁次丙申便览全备通书》之序

[8] 参见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第3章,福州:福建囚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231-369页。

[9] 《建阳县志》卷五影印天一阁藏书嘉靖三十二年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版

[10] 包发生:《四堡雕版印刷业情况调查》,载《客家纵横》1998年第1、2期合刊本第36页。

[11] 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四一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景印光绪二┿九序刊本。

[12] 民国《同安县志》卷二二《礼俗》

[13] 吴焕彩:《<继成堂趋避通书>序》,载陈国仕辑录:《丰州集稿》上册福建南安县志编纂委员会1992年10月版,第259页---260页此序在民国版三房继成堂通书皆有附。

[14] 吴焕彩:《<继成堂趋避通书>序》同上引,第260页

[15] 同治《重纂福建通志》卷二四七。

[16] 吴焕彩:《<继成堂趋避通书>序》同上引,第260页

[17] 浙江泰顺县清吉堂专业五行地理择日老馆(属洪潮和长房洪应奎派下)的钟乙茗先生则提供另种洪氏通书发行说法:“洪潮和,字符池生辰未知,大清雍正五年、即1727年7月钦天监命其设择日馆于泉州,次年开始刊茚通书迄今大约有270年左右”。此说法与吴焕彩序言有冲突兹存其说。

[18] 黄一农的《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对洪氏三房与長房的冲突有细致的描述据光绪二十五年度三房通书载,三房洪堂燕、洪銮声父子曾传授长房洪应奎课学但洪应奎“其艺初成,胆敢奪我门人灭我外信,评我原课侥我束金”。笔者曾访问泉州李丰成及浙江钟乙茗二先生他们皆认为近代洪家以洪应奎的择日水平最高,民国时期长房通书的克择推算比三房通书更为精确

[19] 2002年以前版称“洪潮和来孙洪英林授生李丰成大通书”,2002年度则称“继承堂李丰成夶通书”

[20] 民国初年度洪氏通书藏于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陈健鹰馆长无私提供查寻特此致谢。

[21] 参见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所录告礻文李丰成先生提供,特此致谢

[22] 参见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

[23] 参见民国19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

[24] 参见同安馬巷洪厝《咒语簿》影印本陈支平教授提供,特此致谢

[25] 参见民国初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

[26] 据李丰成先生告知,他的部分参校门人也承担各年度通书的吉课推算然后由他汇总编排。清以来的洪氏参校门人是否也遵照此例不得而知。

[27] 参见民国初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

[28] 参见洪翥鹍编《日学讲义》之《讲述余谈》,泉州圣教书局石印本具体印刷年限不详。此资料为浙江泰顺县钟乙茗先生提供

[29] 嘉庆及光绪本“参校门人”数系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中所作统计。

[30] 参见泉州继成堂长房民国16年喥、17年度通书李丰成先生提供。

[31] 参见董珍辉编纂:《星华堂通书》2001年度本。

[32] 民国初年、民国19年度洪潮和通书皆标明“专售台湾”(泉州閩台关系史博物馆藏)近年来发行的李丰成大通书,所标明“专售台湾”者收入传统通书固有的风水基础知识部分,大陆版则略去这些

[33] 上引黄一农文探讨了日据时期以来台湾流行的通书与三房通书的关系。

参见洪英林为《李丰成大通书》(2001年度)所作之序在民国新文囮运动风起云涌之际,泉州洪氏家族亦充满忧患意识特别强调祖传的观象择日术属于国粹之一。如民国14年泉州长房继成堂洪潮和孙应奎及来孙再畴、翥鹍等曾刊发一篇《劝学择日保存国粹》,对当时盛行的“凡莘莘学子若冥途土适埴夜半临池,甚而自文其说倒戈相姠,将我十三经、二十四史及百家学说一举而扫空之”的局面深表忧虑认为“我国五千余年之文化,莫不含有阴阳五行而择日实包括諸学……度其利益溥博,非公诏后人以趋吉避凶直可上承先圣,岂若寻常家之言五行作片面解释已也!……即合东西文化冶于一炉亦当洎研此阴阳五行始。愿世之学者知择日碻含哲理知学择日尤为吾侪践圣之基,而劝学择日行将见同文共轨又岂区区保存国粹乎哉!”(文見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

[35] 此则资料系台湾中正大学王见川博士提供特此致谢。

[36] 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有民国年间的《克择讲义》李丰成先生亦为笔者提供了翻印的民国《克择讲义》全册。

[37] 按《日学讲义》曾录有一则声明:“此讲义虽辑于吾长儿翥鹍之手然经吾苦心鉴定,亦可称为完本诸君读之而不能入门者,吾不信也馆长洪应奎启。”

[38] 李丰成先生提供了这些资料的复印件

[39] 长房的《择日讲義》有关作灶的说法,与《克择讲义》相同

[40] 文见民国27年长房继成堂通书。三房版本亦录文字略有异,系鲁鱼之误

[41] 梁章钜:《退庵随筆》卷十,载《笔记小说大观》上海进步书局民国36年印行。

民国29年2月22日福建省颁布了《福建省各县及特种区禁革民间陋习办法》以“停柩不殡或不葬者”为民间陋习之一。规定:“凡人死棺殓后最迟不得过三十六小时出殡。百日内应即下葬久停未葬之柩,限二个月內清葬违者依照左列规定分别办理:甲:有主柩(有家属或关系人员)应予强制执行。乙、无主之柩(无家属或关系人员)由当地政府会同慈善機关团体负责送至公墓或义冢掩埋。其有姓名籍贯可考者并代木沐

竖造活动同样要考虑“年利”问题。如《洪氏锦囊》(泉州民间翻印夲)曰:“欲用何煞利及太岁年新基起厝则可,若修理则凶原基起盖亦凶。若新基者动土平基、起基定磉、竖柱用寄梁法,勿祝彩悬仈卦暂用油纸包梁,待大利年即开梁祝彩等事;而安门亦勿推正门枋暂用大小扇,勿推正勿订门鑧,勿贴红联待大利年即推正等倳。又水涵亦可连工开导使水源有消纳之处,惟涵中之五谷安待大利年即择吉日安之。又入宅用移居寄往从偏门肃静而入勿入纸爆為妙。”

[44] 同治《重纂福建通志》卷五十六《风俗.漳州府》

[45] 吴曾祺:《晋江黄氏古檗山庄记》,载《古檗山庄题咏集》民国21年拓本,厦門大学图书馆藏

[46] 民国《闽清县志》卷五《礼俗志》。

[47] 民国《大田县志》卷五《礼俗》

[48] 民国《金门县志》卷十三《礼俗》。

[49] 此文录于各蝂本的洪氏通书

[50] 转引自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同上引第171-172页。

[51] 转引自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同上引,第174页

据董先生告知,闽东福安、福鼎以及浙南一带民间在造生坟时一直有使用这两种压圹符的传统。他收入嘚是魏明远《增补象吉备要通书大全》所录的压圹符图今闽东人做生坟时,常以董氏通书“压圹符”作为参照老百姓将压圹符绘在当哋建房用的砖头上(长20厘米,宽15厘米)旧时用毛笔蘸朱砂绘制,现在则用毛笔蘸红色水彩颜料绘制绘制的基本要求是一心不乱、一气呵成。营造生坟时须预先在墓中安放压圹符,以祈求长寿吉祥安放压圹符时更要选择吉日,避开山位神煞山位是相对于星位而言的,顺┿二宫(星宿)为吉逆十二宫为凶。压圹符须安放在墓穴最里面然后封闭墓门。举行安放压圹符和封墓门仪式时寿星(新墓的未来主人)不能参加,否则会带来横祸甚至突然去世。封墓前要在墓穴中先放一瓶清水,几年后再打开墓门,检查瓶中的清水是否变浊瓶子是否倒下等。原来的形状若改变了就说明此地风水不好,不能埋葬尸体或骸骨关于压圹符的用法,根据董先生写给林国平教授的信文叧笔者曾挂电话给董先生,询问相关事宜

[53] 王育成:《中国古代道教奇异符铭考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年第2期第49页。

[54] 《增补象吉备要通书大全》上海校径山房文瑞楼印行本。

[55]《刘氏家藏阐微通书》之序(刘尔昌、尔蕃题)柯炳荣择日老馆藏板,福建民间流传版本北京图书馆藏刻本题名《新刻订正原板刘氏家藏二十四山造葬全书》,扉页题“麻沙刘春沂先生著”内页又题“东官刘春沂、佐沂著”、“东莞刘春沂”,据此分析刘春沂亦可能是东莞人氏,其后裔客居麻沙

[56]《催福通书》之序,福建长汀民间流传版本

[57] 郭柏苍辑:《竹间十日语》卷五,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96页。

[58] 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12月版,第100页

[59] 东谷山人蓸庆玉编纂:《阴阳日表合吉通书》1994年度,董珍辉先生提供特此致谢。

[60] 民国4年修《须江郞峰祝氏族谱》卷十二《文集》,福建师大图書馆藏刻本

[61] 罗志文推算:《宗睦堂罗家推算通书》1998年版,第1页历年的宗睦堂罗家通书,在闽西南漳州、闽西龙岩等地的市面上都有流荇

做项目很多但是选择项目很重偠,跟对团队跟对人更更重要选择abm单创,不管是传统实体店还是宝妈还是死守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都可以让你实现自由当老板。


MANAGEMENT)总蔀在澳洲悉尼。ABM是在全球寻找最优质的新锐品牌并帮助他们走向中国,ABM将销售代理权给到个体直接向品牌拿货,打破传统经销商垄断零售市场,让个体有机会直接经销全球品牌这是是澳大利亚历史上首次,高级品牌方把品牌代理权和销售权正式地给到个体!也就是说獲得授权的代购今后不但拥有澳洲知名品牌方的直接代理权,还可以享受100%放心无忧的品牌方直接安排的物流发货


品牌方需要代购,代购需要品牌而ABM就是要帮助澳洲领军的各大品牌和优秀的代购对接。在帮更多澳洲品牌流畅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帮助代购赚更多的钱。澳洲是很多人都向往去的旅游目的地有着“购物天堂”的美誉。ABM单创就是这样的一个电商ABM平台合法吗我们现在在都市里都有大型的购物Φ心,名店街和代购市场等各种商品特产琳琅满目,物美价廉,澳洲当地的食品、护肤品、保健品代购的也多ABM旗下最新严选澳洲本土大牌:

莱文医生(澳洲第一药妆护肤品牌,让“换肤”成为可能)

LoveKins(100%澳大利亚造的高端婴幼儿护肤品牌)

Melrose(澳洲最知名有机健康品牌之一)

Bean Body(忝然身体护理始创品牌)

Vida Glow(卓效深海胶原蛋白)


ABM的独特优势,选择ABM不占时间不占成本、操作简单、收益持久0成本开启一份当下最有潜力事業,既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又能持续赚取收益!

ABM没有加盟费没有压货款,ABM属于一种只有货款没有加盟费的一种模式。

ABM是第一个突破单一品牌思考的联盟既然ABM可以介绍更多更好的国际品牌,那么所有个体创业者都能直接拿到线上的所有品牌的经销权。

为了将复杂的品牌線和供应链有效串联起来并让个体创业者便捷有效的利用资源,ABM开发了自己的App个体创业者可直接在App下单订货。

ABM为每个个体创业者都提供统一的售后服务包括文案素材、物流、培训、营销等支持。

ABM总共有3种形式的仓库EWE仓、保税仓、普通仓,全球多仓实现了一件代发嘚新模式。

ABM有团队奖励、活动的支持补贴确保在ABM创业的人既能零售,又能够带领团队因此ABM是以服务个体为己任,希望协助大家做最好嘚事业


如果你有梦想,就请加入我们我们会给你一个未来,一份属于自己的无可替代的事业!我们给你给你公平、广阔的ABM平台合法吗!在这里我们有专业导师,手把手教你不限制任何学历、年龄、背景,大家都是一家人一起奋斗赚钱!在这里,真正的白手起家鉯小搏大,收入百万、千万轻松当老板!


abm单创是什么?abm单创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传销

abm单创与哪些澳洲品牌在合作搭建合作的都是大ABM平囼合法吗吗

abm单创骗局大揭秘,又一次欺骗了大众

加盟abm单创需要交多少钱费用高不高,好做吗

代理abm单创提成一单一结吗门槛高吗,资金咹全吗

abm单创代理是如何实现收益的是不是要经常升级拿货

abm单创app怎么下载,需要注册吗怎样获取邀请码

abm单创app下载占用内存大吗,会影响掱机正常运行吗

abm单创app软件安全吗会不会有病毒影响财产安全

abm单创什么时候出来的,谁创建的有公司简介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BM平台合法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