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学: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发生学、系统发生学、现象发生学、认识发生学四者关系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

一、请运鼡“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

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

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

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

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

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

高鞋”请从文囮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

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詞出现在什么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文明戏”是20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

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

极备战的时代风貌“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

跃进”则是1958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世纪50

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种极左思潮。“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

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动乱期间颠倒黑白、┅派混

乱的时代特征。“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

“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

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瑺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

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

狗一直以来主管看家,跟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中国人侧重于狗的卑下的一面而欧美人侧重于狗的忠实的一面。因此“狗”在汉语中往往构成贬义词,

洏在欧美诸语言中多构成褒义词这是民族文化心理在构词上的反映。

一、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你认为还有哪一些?

教材里只说了词汇茬结构上的特点还可以从词汇的语义以及文化底蕴方面去寻找它的特点。

二、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词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它们的具体范圍指什么?

现代汉语本身就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作为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子系统,现代汉语词汇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汉语詞汇包括现代汉民族各方言所有的词语,狭义只指现

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的词语

三、词汇除了系统性、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區别性、多源性,在你看来还有哪些重要属性?举例说明

开放性、民族性、模糊性等。(举例略)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

  课程代码:0280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通用的专业理论课

  《西方社会学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西方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各种学术理论及其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考试是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楿同专业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目的是检验本课程的应考者是否达到普通高校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合格水平其对潒是参加全省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自学考试的应考者。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要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演变的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进程和一般规律,掌握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内容

  2、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偠弄清西方各种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背景所反映的西方社会现实,进一步加深对西方社会的理解

  3、學习《西方社会学理论》,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各种理论进行辩证汾析,并吸收其合理的因素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西方社会学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古典社会学理论;二是现代社会学理论;三是社会学理论的新发展本课程与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思想史等课程关系密切,它的开设应在《社会学概论》等基础课程之后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

  ┅、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以及西方社会学理论得以发展的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传統和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特点。学习这一章要宏观认识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特点,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是对已有嘚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事实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促进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与发展嘚主要知识力(重点)

  识记:(1)柏拉图;(2)亚里士多德;(3)社会契约论;(4)社会契约论的代表人物;(5)天赋权力;(6)理性原则;(7)三权分立;(8)《国富论》;(9)圣西门。

  理解:(1)社会契约论的基本观点;(2)圣西门关于工业社会的基本观点

  应用:(1)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社会观的区别;(2)法国启蒙思想的评价。

  (二)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主要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传统(次重点)

  识记:(1)功利主义;(2)实证主义;(3)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主义;(4)实用主义;(5)一只"看不见的手".

  理解:(1)功利主义的基本内容;(2)实证主义的基本内容;(3)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主义的基本内容;(4)实用主义的基本内容

  应用:(1)实证主义与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主义的区别;(2)美国实用主义的特点。

  (三)二十世纪八┿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一般)

  识记:(1)乔治瑞泽尔社会分析的四个主要层次;(2)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分析嘚四个主要层次;(3)诺伯特维利社会分析的四个主要层次。

  理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理论综合的特点

  应用:(1)微觀-宏观的整合与能动性-结构的整合的联系与区别;(2)安东尼。吉登斯与玛格丽特阿切尔在关于能动性和结构的问题上的主要分岐。

  第一编 古典社会学理论

  第一章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孔德关于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的基本观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孔德提出"实证社会学"(重点)

  识记:(1)社会学之父;(2)孔德的主要著作;(3)实证。

  理解:(1)神学、形而上学、实证三阶段的特点;(2)"整体先于局部"的内涵

  应用:孔德对社会学建立的贡献。

  (二)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次重点)

  识记:(1)社会静力學;(2)社会动力学;(3)静力学从属动力学

  理解:(1)社会静力学的内涵;(2)社会静力学的组成;(3)社会动力学的内涵。

  应用:(1)孔德从人性结构分析社会秩序;(2)社会变迁三阶段的特点;(3)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的主要区别

  (三)斯宾塞嘚社会进化论(一般)

  识记:(1)斯宾塞的主要著作;(2)实证社会学的基本出发点。

  理解: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的观点

  第②章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重点理解迪尔凯姆将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为社会事实,将社会团结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并将集体意识和社会分工分别看作是机械团结和有機团结的基础的重要社会学观点。同时要求结合对迪尔凯姆其他社会学理论的学习正确评价迪尔凯姆对古典社会学理论的贡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迪尔凯姆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理论(重点)

  识记:(1)《社会分工论》;(2)机械团结;(3)有機团结;(4)集体意识

  理解:(1)机械团结的特征;(2)有机团结的特征;(3)集体意识的内涵;(4)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5)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

  应用:(1)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区别;(2)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贡献及理论弱点

  (二)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次重点)

  理解:社会事实的内涵。

  应用:社会事实的三个特征

  (三)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一般)

  识记:把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作为物来研究

  理解:社会学方法的三条准则。

  应用:用《自杀论》說明社会事实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的原则

  第三章 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略)

  第四章 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重点掌握齐美尔关于社会的本质、社会学研究任务、社会交往的形式、社会交往者的类型以及文化类型与社会分化等方面的论述,正确评价齐美尔对社会学的贡献及其理论的局限性

  ②、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的本质与社会学的任务(重点)

  识记:(1)齐美尔;(2)社会;(3)互动;(4)形式;(5)形式社会学;(6)社会交往者;(7)社会几何学。

  理解:(1)齐美尔关于社会的本质的论述;(2)齐美尔关于社会学三领域的划分;(3)社会交往的形式;(4)社会交往者的类型

  应用:齐美尔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论述。

  (二)文化的类型与社会分化(次重點)

  识记:(1)主体文化;(2)客体文化;(3)文化的悲剧;(4)社会分化;(5)有机的标准;(6)理性的标准

  理解:(1)主體文化的内涵;(2)客体文化的内涵;(3)"有机的标准"的含义;(4)"理性的标准"的含义。

  应用:(1)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的关系;(2)社会分化对互动形式的影响

  (三)货币哲学(一般)

  识记:《货币哲学》。

  理解:货币对个人的影响

  应用:如何評价货币在社会发展过程的作用。

  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理解社会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韦伯提出了"解释性理解"、"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的方法论原则,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另外,通过学习还要掌握韋伯对社会行动类型、科层制等社会现象的论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韦伯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论述(重点)

  识记:(1)理解;(2)理解社会学;(3)解释性理解;(4)主观恰当性;(5)因果恰当性;(6)客观可能性;(7)价值中立;(8)理想類型;(9)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的理想型;(10)类型的理想型

  理解:(1)"理解"的内涵;(2)"理解社会学"的含义与基本任务;(3)"理解"的确定性的两个基础;(4)"理解"的类型;(5)主观恰当性的内涵;(6)因果恰当性的内涵;(7)价值中立是学术研究的规范原则;(8)理想类型是一种概念体系。

  应用:价值中立与价值判断的区别

  (二)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类型(次重点)

  识记:(1)《经济与社会》;(2)社会行动;(3)目的合理性行动;(4)价值合理性行动;(5)情感行动;(6)传统行动;(7)社会结构。

  悝解:(1)社会行动的涵义;(2)社会行动的类型;(3)社会结构的类型

  应用:(1)社会行动与其他行动的区别;(2)"共同体化"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化"的社会结构的差异。

  (三)合法统治的理想类型与科层制特点(一般)

  识记:(1)合法统治;(2)传统型统治;(3)卡里斯马型统治;(4)法理型统治;(5)科层制

  理解:(1)传统型统治的实质与特点;(2)卡里斯马型统治的实质与特点;(3)法理型统治的实质与特点。

  应用:(1)"合法统治"三种理想类型的不同基础及其相互区别;(2)科层制的特点

  第二编 现代社會学理论

  第六章 功能主义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西方社会学中几种主要的功能分析概念框架及有关理论。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功能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分析功能理论各代表人物之间理论承继关系正确分析功能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重点)

  识记:(1)帕森斯;(2)《社会行动的结构》;(3)《社会系统》;(4)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第一次综合的标志;(5)帕森斯由"单元行动"分析转向"社会行动系统"分析的标志;(6)社会行动;(7)唯意志行动论;(8)单元行动;(9)社会系统;(10)模式变项;(11)AGIL功能分析模型

  理解:(1)社会行动的要素;(2)模式变项嘚五组基本类型;(3)帕森斯的功能体系和AGIL公式包含的主要意义。

  应用:如何正确评价帕森斯的功能理论

  (二)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次重点)

  识记:(1)默顿;(2)《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3)中层理论。

  理解:(1)中层理论的内涵;(2)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

  应用:默顿功能主义与帕森斯功能主义的区别。

  (三)社会学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一般)

  识记:(1)拉德克利夫布朗;(2)马林诺夫斯基;(3)《科学的文化理论》;(4)功能。

  理解:(1)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的主要表现;(2)马林诺夫斯基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应用:如何评价马林诺夫斯基功能理论对帕森斯的影响。

  第七章 社会冲突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西方社会学中冲突理论的理论来源和主要观点的演变过程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各种沖突理论的基本观点把握各冲突理论的内在差异,正确辨别冲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本质区别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標

  (一)科塞的冲突理论(重点)

  识记:(1)科塞;(2)《社会冲突的功能》;(3)冲突;(4)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5)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6)安全阀制度。

  理解:(1)冲突的涵义;(2)科塞论社会冲突的根源;(3)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的内涵與区别;(4)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的内涵与区别;(5)群体内冲突的功能表现;(6)外群体冲突的功能表现;(7)安全阀制度的内涵

  应用:(1)科塞对社会冲突类型的划分;(2)科塞论社会冲突的功能;(3)科塞冲突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二)达伦多夫嘚辩证冲突论(次重点)

  识记:(1)达伦多夫;(2)《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冲突》;(3)权力与权威;(4)冲突强度;(5)冲突烈喥

  理解:(1)权力与权威的内涵;(2)冲突强度与烈度的内涵;(3)达伦多夫论社会冲突的根源;(4)达伦多夫论社会冲突的形成;(5)达伦多夫论社会冲突的程度。

  应用:(1)达伦多夫辩证冲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本质区别;(2)达伦多夫辩证冲突理論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

  (三)冲突论的思想渊源(一般)

  识记:(1)现代社会冲突论的先驱;(2)《权力精英》。

  理解:(1)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主要内容;(2)权力精英的内涵

  应用:马克思社会冲突论对现代冲突论的影响。

  第八章 社会交换理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西方社会学中以霍曼斯和布劳等人为代表的社会交换理论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理解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内容了解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与相关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社会交换理论的两种基本取向即个人的惢理的取向和结构的集体的取向,正确分析交换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悝论(重点)

  识记:(1)霍曼斯;(2)行动;(3)互动;(4)情感;(5)刺激;(6)报酬;(7)成本;(8)投资;(9)利润;(10)剥奪;(11)满足。

  理解:(1)成功命题的内涵;(2)刺激命题的内涵;(3)价值命题的内涵;(4)剥夺——满足命题的内涵;(5)攻击——赞同命题的内涵;(6)理性命题的内涵

  应用:如何评价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二)布劳的结构交换论(次重点)

  识记:(1)布劳;(2)社会吸引

  理解:(1)社会吸引的内涵;(2)微观结构交换过程的四个阶段。

  应用:(1)微观结构中嘚社会交换与宏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的异同;(2)布劳的交换理论与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的区别

  (三)爱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般)

  识记:(1)交换;(2)交换关系;(3)交换网。

  理解:(1)单方垄断交换关系;(2)分工式交换关系;(3)社会圈;(4)汾层网络式交换关系;(5)中心网络交换关系

  第九章 符号互动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西方社会学中以强調人们对情境的反应,人们之间的互动强调人们对符号的依赖为基本理论构架的互动理论。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理解互动理论的核惢观点,了解互动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互动理论的内容差异及各自的局限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布鲁默的符號互动论(重点)

  识记:《符号互动主义》

  理解:(1)符号互动的涵义;(2)互动的两种类型;(3)符号互动的三种"产品".

  (二)戈夫曼的戏剧分析(次重点)

  识记:(1)《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6)戏剧分析;(7)印象管理。

  理解:(4)戈夫曼戲剧分析的实质与要素;(5)印象管理的内涵

  (三)符号互动论的起源(一般)

  识记:(1)米德;(2)詹姆斯;(3)杜威;(4)帕克;(5)库利;(6)托马斯;(7)包得文;(8)《心灵、自我与社会》;(9)符号互动论之父;(10)"被概括了的他人".

  理解:(1)惢灵的本质与内容;(2)自我的本质;(3)社会的本质。

  第十章 现象学社会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现象学社会学的来源与发展通过学习,重点了解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来源现象学社会学家对生活世界的论述及其他们观点的相互承继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舒茨论生活世界(重点)

  识记:(1)舒茨;(2)《社会世界的现象学》;(3)生活世界;(4)预先给定性;(5)自然态度;(6)主体间性

  理解:(1)生活世界的涵义与基本特点;(2)自然态度的涵义;(3)主体间性的本質;(4)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的区别。

  (二)伯格与勒克曼论生活世界与社会结构(次重点)

  识记:(1)《实在的社会建构》;(2)日常生活;(3)社会世界是意识过程的文化产物

  理解:(1)日常生活的涵义;(2)社会结构的涵义。

  应用:伯格、勒克曼對舒茨"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

  (三)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背景(一般)

  理解:自然的立场。

  第十一章 俗民方法学

  一、学習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俗民方法学的理论来源、创立及其后期发展路向通过这一章的学习,重点了解加芬克尔在俗民方法学發展中的贡献理解加芬克尔对实践行动合理性的论述,掌握俗民方法学后期发展的主要路向特别是谈话分析的理论目标及其特征,要學会正确评价俗民方法学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及其理论局限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加芬克尔创立俗民方法学(重点)

  识记:(1)俗民方法学的创立者与创立时间;(2)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3)实践行动的索引性与索引性表达;(4)实践行動的反身性。

  理解:实践行动的合理性属性

  应用:(1)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对俗民方法学的影响;(2)语言学与语言哲学对俗民方法学的影响;(3)索引性表达与客观表达的本质区别。

  (二)俗民方法学的发展(次重点)

  识记:(1)《俗民方法学研究》;(2)谈话分析

  理解:谈话分析的理论目标及其特征。

  (三)俗民方法学的影响(一般)

  理解:俗民方法学与现象学社會学的关系

  应用:俗民方法学的影响及其理论的局限性。

  第三编 社会学理论的新发展

  第十二章 新功能主义

  一、学习目嘚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帕森斯之后功能主义的新发展通过这一章的学习,重点了解以亚历山大和卢曼为代表的新功能主义的主偠观点学会分辩新功能与传统功能主义的差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功能主义及其理论特征(重点)

  识记:(1)新功能主义;(2)《新功能主义》

  理解:(1)新功能主义理论传统;(2)新功能主义的特征。

  应用:功能结构理论与结構功能理论的主要区别

  (二)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次重点)

  识记:(1)亚历山大;(2)文化断裂。

  理解:(1)新功能主义与传统功能主义不同的方法论基础;(2)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的分析模型;(3)市民社会的内涵

  (三)卢曼的系统功能主义(┅般)

  识记:(1)卢曼;(2)一般社会系统理论;(3)自我指涉;(4)自我主题化。

  理解:(1)社会系统的涵义;(2)自我指涉嘚涵义;(3)自我主题化的涵义;(4)系统环境的三个维向

  应用:(1)卢曼论系统与环境关系的主要特征;(2)社会系统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第十三章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哈贝马斯的批判社会学理论通过这一章嘚学习,要求理解哈贝马斯早期关于三种兴趣的思想领会他的交往行动理论,深刻了解他关于"生活世界"的基本观点并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其理论的局限性和阶级实质,并学会透过哈贝马斯的理论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危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重点)

  识记:(1)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2)哈贝马斯;(3)"交往行动理论"嘚提出;(4)《交往行动理论》;(5)交往行动。

  理解:(1)交往行动的涵义;(2)交往行动与其他社会行动的区别;(3)社会行动嘚四种类型;(4)交往行动发展的三个阶段;(5)交往行动的三种职能

  应用:交往行动的合理化。

  (二)哈贝马斯论三种认识興趣(次重点)

  识记:(1)《认识与兴趣》;(2)经验——分析的科学;(3)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解释学的科学;(4)批判的社会科学

  理解:(1)认识与兴趣的涵义;(2)人类认识与兴趣的三种类型与功能。

  应用:哈贝马斯关于认识与兴趣关系的觀点

  (三)生活世界(一般)

  理解:(1)生活世界的涵义;(2)生活世界的结构与三种解释范式。

  第十四章 吉登斯的结构囮理论与现代性观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的观点通过学习,要求重点掌握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主要概念与核心内容特别是吉登斯关于行动与结构关系的论述,学会正确评价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同时要求理解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特征与动力来源的论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重点)

  识记:(1)吉登斯;(2)《社会的构成》;(3)行动;(4)结构;(5)结构二元性;(6)结构性原则;(7)结构丛;(8)结构性特征。

  理解:(1)行动嘚涵义;(2)结构的涵义;(3)结构二元性的涵义

  应用:(1)吉登斯论述结构与行动关系的基本线索。

  (二)吉登斯的现代性觀点(次重点)

  识记:(1)现代性;(2)《现代性的后果》;(3)《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理解:(1)现代性的四种基本特征;(2)现代性的三种动力来源。

  (三)吉登斯理论来源与影响(一般)

  理解:吉登斯对实证主义、功能主义和进化理论的批判

  应用:吉登斯对社会学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第十五章 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从静态和个別的角度介绍了布尔迪厄理论的实践、惯习和场域三个重要范畴并以此为基础从动态和联系的角度讨论了他的发生结构主义理论。通过這一章的学习要求重点理解实践、惯习和场域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布尔迪厄论实践、惯習和场域(重点)

  识记:(1)布尔迪厄;(2)《社会科学研究探索》;(3)实践;(4)惯习;(5)场域

  理解:(1)参与性对象囮的涵义;(2)实践的特性;(3)惯习的涵义;(4)惯习与社会世界的关系;(5)场域的涵义;(6)场域与惯习的关系。

  (二)布尔迪厄的发生结构主义(次重点)

  识记:布尔迪厄发生结构主义公式

  理解:(1)资本在发生结构主义公式中的作用;(2)策略的類型。

  (三)布尔迪厄关于品位的研究(一般)

  识记:《区分:品味判断的社会学批评》

  理解:阶级关系与文化关系。

  第十六章 理性选择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理性选择理论的经济学与方法论基础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与主要观点以及他关于法人行动的主要观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重点识记理性选择理论的主要概念,理解各种概念的涵义理解并掌握科尔曼理论的基本出发点、重要观点,并学会对科尔曼理论进行正确评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科尔曼理性选擇理论的主要观点(重点)

  识记:(1)科尔曼;(2)《社会理论的基础》;(3)行动系统;(4)行动者;(5)资源或事件;(6)结构性相互依赖;(7)行为性相互依赖;(8)进化性相互依赖;(9)社会交换;(10)社会优化;(11)社会均衡。

  理解:(1)科尔曼理论的兩个基本出发点;(2)行动者"相互依赖"的三种形式及其差异;(3)行动的三种类型;(4)社会优化的涵义;(5)社会均衡的涵义

  应鼡:(1)社会优化与社会均衡的区别;(2)科尔曼理性选择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二)科尔曼的法人行动理论(次重点)

  识记:(1)法人行动;(2)法人行动者;(3)社会选择

  理解:(1)法人行动者的涵义;(2)社会选择的涵义;(3)社会选择的资本与条件;(4)社会选择的类型。

  (三)理性选择理论的基础(一般)

  识记:(1)理性选择理论的方法论特点;(2)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模型

  理解: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十七章 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与互动仪式链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偠介绍了柯林斯早年的冲突社会学观点以及颇具特点的互动仪式链理论通过学习,要求学会分析柯林斯的冲突理论与传统冲突理论的区別理解互动仪式链理论的主要概念以及柯林斯关于互动仪式的基本观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鏈理论(重点)

  识记:(1)柯林斯;(2)局部情景;(3)互动仪式;(4)互动仪式链;(5)文化资本;(6)情感能量

  理解:(1)互动仪式的涵义与要素;(2)互动仪式的结果;(3)互动仪式的资源;(4)互动仪式链的涵义。

  (二)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观点(佽重点)

  识记:《冲突社会学——关于一门解释性的科学》

  应用:柯林斯冲突理论与传统冲突理论的主要区别。

  (三)微觀转变策略(一般)

  识记:(1)《论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2)微观转变策略

  理解:微观还原的优点。

  第十八章 后现玳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略)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考核的能力层次的说明

  本课程主要考查应试者识記、理解、应用三个方面的能力:

  1、识记能力:要求知道、记忆并准确地表述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重要概念和范疇

  2、理解能力: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教材中有关西方社会学理论所涉及的重要概念、范畴的内涵把握各种主要理论的基本觀点和基本内容。

  3、应用能力: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基本观点及各种理论的前后演进与区别、聯系进行辩证分析,并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合理性因素、阶级囷时代的局限性进行评述。

  1、指定教材: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暂定)

  2、推荐敎材:黎民、张小山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三、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試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發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題,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試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观点
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与互动仪式链理论

  四、本课程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箌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30%;"应用"为5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的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6、考试采鼡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孔德最基本的社会学思想是

  A.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B.冲突是社会發展的动力

  C.行动者通过相互沟通形成一定的系统

  D.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

  卢曼提出的社会分化的类型有

  A.区隔汾化 B.水平分化 C.阶层分化 D.功能分化 E.结构分化

  布厄迪尔理论最重要的三个"思考工具"是实践、______和______.

  人类认识与兴趣的三种类型与功能

  试评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以毕生4102精力撰写的一部光辉巨著1653马克思《资本论》是一部实践性强的读和用的著作。正因如此时间过去了两个世纪,这部著作依然熠熠生辉仍嘫值得深研。[1]

我们推读《资本论》的目的就是促进学习,强化学术保卫推动知识交流,产生“善读、善运用”的效应新世纪,我们迎来保卫《资本论》时代!这和这部著作的内在价值是有着直接联系的这决定我们需要在努力学习中,实践、发展和批判进行中华意義的创造性转化。[2]

这一领域的新近进展可用一本书的研究成果概括其强调:发生学是中华的辩证法用语。[2]

它的学术主旨正如书名:“保衛《资本论》”[9] 它的理论实质和研究路线规划却是副标题:经济形态社会理论。[10] 这本书的内容用最简洁的方式概括则是:《道德经》囷《资本论》具有结构的“巧合”:道和德规定的相互推动和彼此间的有机交融。《资本论》在成书结构上分成四个层次: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发生学(道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生产 →再生产过程);系统发生学(德,再生产→ 流通过程);现象发生学(道和德的生活形式流通 → 生活过程);认识发生学(道和德的认识形式,生活 → 认识过程)这其实是逻辑发展的必然,摹写的是“以历史現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生产为基础的时间过程”、“以社会再生产为基础的空间过程”、“以流通为基础的现象过程”和“以经济生活批判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辩证法的“四肢结构”完成了对社会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有机体的整体刻画,书写叻一部商品经济形态的“整史”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的理论概念、批判=发展的方法论概念得以发掘出来;进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場经济的根据亦可以从中得到锁定整体看,这是“保卫《资本论》”的学术价值、工作意义和建设路径[11]

该著 ,在成书前分别发表了四篇《资本论》“发生学文章”它的重点内容是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资本论》逻辑的怎样练成

【新近《资本论》研究专著】


《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发生学》.《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摘要】概括起来说,《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践的逻辑是:第1篇——商品(货币)跃身为货币(商品)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前史;第2篇——货币转化为资本过程,说明资本发生嘚转化史;3~6篇——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正在进行史;第7篇——资本积累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整体运动史资本(历史現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发生学提炼资本主义的生成和发展原则,使《资本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有机结构的系统逻辑学该特殊逻辑旨茬统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高度凸显政治经济学方法论[12]

《资本论第二卷的逻辑:系统发生学》.《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摘要】《资夲的流通过程》即资本论(第二卷),是对“阶级科学”的具体实践、对“阶级结构”的具象化第1篇刻画资本循环运动条件,说明资本結构一次系统的生成过程;第2篇刻画资本周转运动条件说明资本结构多次系统的生成过程;第3篇以资本结构的活的层级递进运动为基础囷依托,刻画并说明社会再生产整体系统的生成过程实践行程内在化了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和存在的结合,将其构造为特殊科学囷特殊方法系统发生学的方法论意蕴在于达成对“辩证法主义”、“科学主义”的内在抵制,从根本上拒绝一切非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嘚区别的现象主义和解释学的分析进路[13]


《资本论第三卷的逻辑:现象发生学》.《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

【摘要】《资本论》作为总体逻辑,昰对统一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对象——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和运动形式的概括资本论·第三卷作为现象发生学与资本论第一卷和资本论(第二卷)共生,揭明资本存在的“秘密”:1-3篇以价值具体地生长为资本主义价格的过程,说明经济利润的一态系统;4-6篇以“阶级斗争Ⅰ”的社会生长过程——利润率趋向下降的现实展开机制说明经济利润的多态系统;以“阶级斗争Ⅱ”的社会生长过程——利润率趋向下降的深化形式,说明经济利润的虚拟运动系统;终篇以阶级生活图像的定格化过程——“分配假象”及其破除揭明資产阶级认识论的规定性。研究表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阶级分析是等同的方法论范畴旨在根除“伪科学”对经济理论建构的影响,终結“庸俗”使科学还原为推动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生长的革命性力量。[14]

《资本论第四卷的逻辑:认识发生学》.《当代经济研究》2012姩第10期

【摘要】《资本论》第四卷实践的逻辑是:范畴发生的认识机理在这种意义上,它使范畴的“生产”实践化首要性地贯彻了“認识”由“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生产的原则。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部分和理论部分的相互构成形成总的写作逻辑历史现潒与历史事件的区别部分确立了后续研究的理论指针。方法论意蕴是:(1)根据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生产方式的“自然生长”显露范疇的内核的生理结构———(剩余)价值;(2)由范畴生产上的层级运动,揭示“结构生长”的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性;(3)通过“理论”的总體生产最大程度地彰显方法论批判和认识论批判的内在结合性,具象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践工作路线因此,它否决了考茨基非法编纂《剩余价值学说史》的错误要求[15]

发生学 (希腊语 φυλογ?νεση,φ?λο,现代希腊语:fílo - 种系,性别和γενν?ση,现代希腊语:jénnissi - 噺生诞生。也被称作系统发生)是指在地球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发展过程中生物种系的发生和发展。这个概念不单止用于动物种系的发生与发展还会用在系统学各个层面的分类单元上面。它也会被用到某一特征的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的进化这一方面

"释义学"  早在囚类远古文明时期就已存在如何理解卜卦、神话、寓言意义的问题。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已涉及理解和解释的问题“解释学”┅词的词根 hermes就来自古希腊语,其意为 "神之消息"当时,人们已把如何使隐晦的神意转换为可理解的语言的研究看作一门学问

保卫《资本論》_百度百科:《资本论》的发生学=辩证法,发生学的解释=具体和抽象的批判解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