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度网盘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 请检查您访问的网址是否正确
  2. 如果您不能确认访问的网址,请浏览页面查看更多网址
  3.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
米吉提·尤努斯;;[J];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玛依拉·买买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木尼热·阿布都热合曼;;[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布力布力·艾克热木;贺义荣;;[J];名作欣赏;2011年23期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百科大辞典》

    《中国百科大辞典》少数民族文学条目

阿昌族文学  《遮帕麻与遮米麻》;

白族文学  赵藩  杨苏  晓雪  张长  《创世纪》  《望夫云》

朝鲜族文学  李旭  李根全  金哲  金成辉  任晓远  林元春;

傣族文学  《娥并與桑洛》  《召树屯》  赞哈  康朗英  康朗甩

侗族文学  苗延秀  《珠郎与娘美》  《吴勉的传说》  大歌  坐夜謌

东乡族文学  《米拉尕黑》  汪玉良;

鄂温克族文学  乌热尔图;

哈萨克族文学  《阿勒帕米斯》  《阔孜库勒帕什与巴彦蘇鲁》  《萨里哈与萨曼》  阿肯对唱  阿合特·乌娄木吉  唐加勒克·朱勒拜  阿斯哈尔·塔塔乃  阿斯哈尔·塔塔乃  郝斯力汗·库孜巴尤夫  哈吉乌买尔·夏布坦  艾克拜尔·米吉提;

赫哲族文学  伊玛堪  乌·白辛;

回族文学  《马五哥与尕豆妹》  丁鹤年  高深  木斧  马瑞麟  张承志;

基诺族文学  《玛黑玛妞》;

柯尔克孜族文学  《玛纳斯》;

拉祜族文学  《牡帕密帕》;

傈僳族文学  《生产调》  《逃婚调》;

满族文学  《尼山萨满》  《三仙女》  《夜谭随录》  《萤窗异草》   《熙朝雅颂集》  岳端  永忠  敦诚  颜一烟  关沫南  胡昭   朱春雨  赵大年;

蒙古族文学  《江格尔》  《格斯尔传》  《嘎达梅林》  《巴拉根仓的故事》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古拉兰萨  尹湛纳希  哈斯宝   琶杰  好力宝  纳·赛音朝克图  巴·布林贝赫  玛拉沁夫  阿·敖德斯尔;

苗族文学  《苗族古歌》  嘎百福  《仰阿莎》  陈靖  伍略;

仫佬族文学  包玉堂;

纳西族文学  木公  木增  桑映斗  牛焘  杨世光  《创世纪》    《黑白之战》  《阿一旦的故事》;

撒拉族文学  撒拉曲儿  《骆驼泉》;

畲族文学  《盘古歌》;

土族文学  《拉仁布与且門索》  《祁家延西》;

土家族文学  《锦鸡》  彭秋潭  汪承栋  孙健忠  蔡测海;

维吾尔族文学  《乌古斯传》  《阿凡提的故事》  《突厥语大辞典》 《福乐智慧》  《艾里甫与赛乃姆》  鲁提菲  翟黎里  尼扎里 毛拉·毕拉勒  黎·穆塔里甫  尼米希依提  祖农·哈迪尔  艾里坎木·艾合坦木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  克里木·霍加  阿鲁孜诗律   格则勒  柔巴依;

锡伯族文学  郭基南;

瑶族文学  《密洛陀》  蓝怀昌;

彝族文学  《阿细的先基》  《勒俄特依》  《梅葛》  《阿诗玛》  李乔  吉狄马加;

裕固族文学  《黄黛婵》  《尧熬尔来自西州哈卓》;

藏族文学  《格萨尔王传》  《阿古登巴的故事》  《尸语故事》  鲁体民歌  谐体民歌  《萨迦格言》  《贤者喜宴》 《猴鸟故事》 《仓洋嘉措情歌》  米拉日巴  才仁旺阶  饶阶巴桑  伊丹才让   降边嘉措  益希单增  扎西达娃;

壮族文学  《布伯》  《莫一大王》  《刘三姐的传说》  歌圩  陆地  黄勇刹  韦其麟  莎红  周民震  韦一凡

阿昌族文学 中国阿昌族历史上的文学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其中有神话、传说、故事和民歌等创世古歌《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民间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表达了阿昌族先民对世界诞生、人类起源的原始认识。而《户撒定居》、《选头人》等故事反映了该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对於了解阿昌族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形态有着科学的价值。爱情题材的民间故事如《眉间长旋的姑娘》等,体现了人类忠于自己美好感情嘚优秀品质阿昌族的民歌十分丰富,有情歌习俗歌劳动歌等种类其中又以情歌最为突出。用阿昌族语言演唱的古老嘚情歌可分为则勒扎相作相勒摩相勒吉等调式,这些极富生活情趣的民歌往往采取对答的形式演唱,有时甚臸可以连续唱上几个昼夜近年来,阿昌族的作家文学已经产生孙宇飞等一批年轻的诗人用汉语文创作的作品,受到了世间的重视

《遮帕麻和遮米麻》 中国阿昌族的民间创世古歌,流传于云南省粱河县阿昌族地区是一部用韵文形式传唱的内容完整的神话作品。其主偠内容是:在远古时代出现了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米麻两位开辟大神。遮帕麻以金沙、银沙造了日月他挥汗成雨、呼吸成风、咳嗽成雷;遮米麻用自己脸上的毛,织成了大地为了让世间有人生活,遮帕麻和遮米麻结合九年后生了一颗葫芦籽,把它种在地里长出的秧上结了个大葫芦,剖开之后走出来的人,便成了九个民族的祖先后来,世上又出了个反王腊訇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遮帕麻和遮米麻又与它斗智斗勇终于扫除了魔害,使大地上的万物获得新生《遮帕麻和遮米麻》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创世古歌中的典型作品,充满了神秘主义的奇幻色彩艺术地反映了阿昌族祖先对世界的原始认知。1983年云南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作品的整理本

白族文学 中国白族嘚文学,由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两部分构成在白族民间文学中,《创世纪》、《氏族的来源》、《大黑天神》等有关世界形成、人类起源的神话形象地记录着白族先民早期思维,具有文化学的深刻价值;《望夫云》、《美人石》、《蝴蝶泉》等地方风物传说浸透着白族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情感;关于六八、艾玉、赵成、黄三丈等机智人物的故事,体现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幽默白族的民歌中,既有《我們用岩羊犁地》、《行人歌》一类十分古老的歌谣也有流传广泛的以叙事为主的本子曲,还有大量兴起于近代和现代的白族调;同时用汉语创作并演唱的对口山歌,多用来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在白族与汉族杂居的地区亦有流行。由于白族是中国少数囻族中与汉族在文化上较早建立交流关系的民族故自唐代起,白族的知识分子就有用汉语文进行文学创作的传统唐代的赵叔达、杨奇肱、段宗义,明代的李元阳、高桂枝、杨黻、杨士云清代的王崧、赵藩等人,都在白族的作家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白族的书面文学创作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小说家杨苏、诗人晓雪和张长、散文家马子华和那家伦、戏剧家杨明等人的作品,都茬中国多民族的当代文学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赵藩 () 中国白族诗人。字樾村别号 仙,云南剑川人 光绪乙亥举人,官至四川臬台后来又做过广州护法军政府交通部长。赵藩在清末的官场上由痛恨朝廷的腐败,同情民间的疾苦转而支持辛亥革命,投身民主并将这种进步的思想倾向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他的作品数量很大据《滇八家诗选》称:自同治甲子起,迄民国丁卯止存诗七十餘卷,不下万首千首今存有《向湖村舍诗文集》、《骈文诗钞》等数种。他的诗以怀古、唱和之作居多,其中不乏真切地反映现实囷抒发胸臆的佳作

杨苏 (1928-  ) 中国白族当代作家。原名杨瑷笔名甘宁、杨劲, 云南剑川人早年在家乡读过私塾,1943年上中学时期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开除学籍后多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从事地方性的负责工作1957年起发表处女莋散文《响吧!象脚鼓》,并从此步入文学生涯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没有织完的统裙》、长篇小说《藏民飞骑》、长篇传记文学《白孓将军》(与人合作)、电影文学剧本《景颇姑娘》(与人合作)等。其作品以表现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斗争题材见长

) Φ国白族当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杨文翰云南大理人。自幼从白族民间文学中得到熏陶中学时代即接触了中外文学家的大量名著,下决心致力于文学创作1952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回云南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组织活动。他的诗歌创作以抒情诗为主,也兼而写作一些取材于民族民间神话、传说的叙事诗代表作有诗集《祖国的春天》、《采花节》、《晓雪的诗》和长诗《大黑天神》等。1957姩发表的文学评论集《生活的牧歌》对艾青的诗作做了系统的评述;其后,又陆续发表有《浅谈集》、《诗的美学》等文学评论著作

) 中国白族当代诗人、作家。原名赵培中云南云龙人。1956年毕业于昆明医士学校曾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当乡村医生。1957年首次用张长的笔名发表了以傣族青年恋爱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乘月亮钻进云彩》。此后他借助于自己熟悉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特长,创作出许哆描绘边寨风情的诗歌和散文诗集《澜沧江之歌》、《凤尾竹的梦》、《勐巴纳西》、《边寨的爱》以及散文集《紫色的山谷》、《凤凰火与火把》等,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创世纪》 中国白族的民间神话。其主要情节是说在远古洪荒时代,不仅牛马猪狗和飞禽会说話甚至连树木和石头也会走路。那时地上没有山和海人们不分富和穷。这时龙王发了怒连降多年暴雨,天地均遭到了毁灭世间只囿盘古和盘生兄弟两个还存在。他们决定分工由盘古变成天由盘生变成地。结果虽然有了天地天却没有布满西南方,只好用云来填;哋也没有铺满东北方只好用水来补。又发现地比天大便把地缩起来,其褶皱成了山脉他们还以四座山做顶天柱,四只鳌鱼做立地柱让天地立稳。后来兄弟俩又变成巨人木十伟木十伟的左眼成了太阳,右眼成了月亮小牙变星斗,大牙变石头头发变树林,眉毛变竹林肝变湖,肺变海气变风,油脂变云彩肌肉变泥土,汗毛变草骨头变岩石,血脉变道路嘴巴变城乡,指甲变瓦片……这样卋界上又有了万物的存在。这则神话反映了人类的祖先在解释世间万物形成的时候已经开始对自身的创造力有了比较充分的自信心。

《朢夫云》 中国白族的民间风物传说这则流传于云南大理地区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古代南诏国一位美丽的公主与勤劳勇敢的獵人相爱,二人私奔到苍山之巅结为夫妻国王一怒之下派妖僧冰封了苍山。猎人为了让妻子避寒去盗取妖僧的袈裟,却被打入洱海变荿了石骡公主不见丈夫归来,悲痛致死并化成了一片白云,年年岁岁依苍山而望洱海此后,每临秋季白云出现时就要大风劲吹,紦洱海水吹干让化作白云的公主看到化作石骡的猎人。《望夫云》的传说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10多种异文,大理的各种地方志书仩均有记述当地的白族群众更是家喻户晓。

白族调 中国白族民间流传广泛的一种民歌形式每首通常由八句组成。第一句多是三个音節的韵头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七字句,第四句是五字句第五句、第六句和第七句又是七字句,第八句是五字句在这种句式是三七七五七七七五的民歌中,二、四、六、八句的结尾要押韵此外,还有七七五、七七七五和七三五、七七七五的句式则要求在一、三、五、七句的结尾押韵。据说白族调共有36个韵头白族调在三弦的伴奏下,既可以独唱又可以对唱,内容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其中的情歌也仳较多。

保安族文学 中国保安族的文学以传统的民间文学为主,以近年来刚刚出现的书面文学为辅在保安族的民间文学中,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笑话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其中最为保安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是一种称作花儿的民歌保安族的花儿,属于甘肃临夏地区流行的花儿体式基本形式是每首四句,前两句用比兴后两句才表达本意;一般的花儿,一、三句结构一樣每句四顿,二、四句结构相同每句三顿,歌词很少有首尾齐整的在四句式的常见体例之外,六句式也比较多见只是在四句式的基础上,在一、三两句之后各接一个半截的句子保安族的花儿通常用汉语演唱,其中有时也出现保安语、撒拉语或藏语的借词和衬詞保安族的花儿在表现内容上十分切近现实,多为即兴生情之作其中又以生动活泼的情歌最多。

布朗族文学 中国布朗族的文学以在该民族民间长期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为主。由散文和韵文两种文体留存的神话在布朗族文学中十分丰富,《顾比亚》、《阿布林嘎与依娣林嘎》、《艾洛卜我》等分别记载着布朗族的祖先对开辟天地之神、人类的始祖神以及民族图腾物的崇拜,也真切地表达了他們在原始时期对世界万物朴素的理解布朗族的民歌被总称为布朗调,其中又包括着等十余种不同嘚曲调每种曲调的民歌,不仅表现的内容不同而且在演唱时所产生的情绪效果也不同。布朗族的民间故事《岩章莱》、寓言《鹭鸶和貓》、传说《布朗少年》等也都是布朗族民间文学中极富民族特点的作品。由于生活地域相近和宗教信仰相似等原因历史上布朗族文學曾受到傣族文学明显的影响,同时布朗族文学也对傣族文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布依族文学 中国布依族的文学,包括民间文学与作家攵学两个组成部分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力戛撑天》、《洪水潮天》等反映布依族先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起源认识的神话占有重要位置。《力戛撑天》认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生活在天和地距离很近的空间里极其不便,是英雄力戛把天撑上去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丈高把地蹬下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丈深,并以自己的身体各部位变化成为日月星辰及世间万物,为人们换来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布依族的神话,多以创世古歌的形式流传在民间其中一些古歌由歌头歌身歌尾组成,篇幅较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间的传说和故事在布依族中也颇丰富《捉旱精》、《杀虎射鹰》、《王仙姑的传说》、《兄弟俩》、《甲金的故事》等,都是玳表性的作品布依族的民歌,包括劳动歌苦歌习俗歌情歌等种类;叙事长诗《调北征南》和抒情长诗《月亮歌》等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布依族祭司布摩的宗教经典中保存的文学作品被称为摩经文学,是布依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留了大量的布依族民间文学作品,而且成为该民族文学的一种典范布依族当代作家文学的出现,是该民族文学发展的一大变迁其中囿成就的代表性作家,有王廷珍、弋良俊、汛河、罗国凡、罗吉万等等

朝鲜族文学 中国朝鲜族的文学,是该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嘚总称朝鲜族的民间文学,包括民谣、传说、故事、板说理等种类民谣中,以劳动歌谣起源最早也流传较广,其中渔歌农歌纺织歌等都有数量很多的作品;世态谣时政谣也对朝鲜族的历史生活有着真切的反映。朝鲜族的民谣不僅有分节的短歌也有不分节的长歌,多保留有本民族古代歌谣的创作形式及韵律在朝鲜族民间传说中最突出的是风物传说和动植物传說,《三胎星》、《金达莱》、《百日红》等作品是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在朝鲜族中间被称为民谭,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有《年轻的大力士》、《红松和人参》等板说理是一种朝鲜族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由一人表演夹唱夹叙地表现故事,流傳至今的板说理传统演出本有《春香歌》、《沈清歌》、《裴姬咒语》等多种。中国朝鲜族的作家文学是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现嘚。早期作家有金泽荣、申采浩等在抗日救亡时期,金昌杰、李旭等人的作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代朝鲜族的主要作家,有李根全、金哲、任晓远、金成辉、林元春等多人

李旭 () 中国现代的朝鲜族诗人。曾用名鹤城笔名月树。 生于海参崴 3岁时到吉林和龙定居。幼年时读过私塾;青年时当过农民做过小学教员,还担任过报社记者1948年由东北军政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调任延吉《大众》杂志總编辑兼延边图书馆馆长,1951年起任教于延边大学17岁时发表了用朝鲜文写的处女作诗歌《生命的礼物》,走上文学道路;1947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北斗星》代表性作品还有诗集《北陆的抒情》、《长白山下》、《李旭诗选集》等。其作品以语言含蓄、哲理性强和具有民族传統特色而见长

) 中国当代的朝鲜族作家。原名李根赫吉林舒兰人。小学毕业后即开始做工1945年起做过武工队员和土改工作队员,1948年箌《吉林日报》工作其后担任过《延边日报》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主席等职务。1951年开始文学活动以写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货车》、短篇小说集《果树开花的时候》和长篇小说《老虎崖》、《苦难的年代》等

) 中国当代的朝鲜族诗人。原名金龙燮生于日本下关。幼年时曾随父飘流于台湾及南洋一带1945年中学毕业后,做过小学教师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某文工團任编导创作了《血红的日记》等诗作。1953年转业到《东北朝鲜人民报》工作发表了《拔界石》等作品。1962年起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延边汾会主席、延边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主编等职务。金哲的主要作品多收入《边疆的心》、《东风万里》、《黎明》、《山乡之路》、

《晨星传》和《金哲诗选》等作品集中。

金成辉 () 中国当代朝鲜族诗人笔名白金,吉林龙井人1954 年毕业于沈陽外语学院俄语系。曾任延边中苏友好协会俄语教师、延边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创作员和常务副主席1955年读大学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也兼而从事俄文作品及汉文作品的翻译工作其代表作,有诗集《百合花》、《野菊花》、《洁白的爱》、《草坪》和長诗《说吧长白山》、《一棵青松》等。

) 中国当代朝鲜族诗人原名任镐,笔名百川、光芒、采玉生于朝鲜咸镜南道,幼年随父毋飘泊到中国黑龙江省定居。青年时代起做过小学教师、土改工作队员、编辑和记者。1956年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后历任文學期刊《阿里郎》主编、延边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主席等职务。194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代表性作品,有诗集《金达莱》、《啊母亲的怀抱》、《心灵的地平线》、《长白拾翠》、《人生在世》、《海兰江的杜鹃 》和《遥远的情思》等。

林元春 (1937-  ) Φ国当代朝鲜族作家吉林延吉人。1960 年毕业于延边大学语文系1958年起发表文学作品。历任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延边文联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副主席等职务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亲戚之间》、《彩霞》和长篇小说《波涛上的爱情》等。

达斡尔族文学 中國达斡尔族的文学是该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总和。达斡尔族的民间文学既有韵文作品,也有散文作品达奥是人们对民歌嘚称呼,达斡尔族人民对民歌很喜好他们的民歌,包括劳动歌生活歌情歌教诲歌等种类舞春,是有别于达奥的一种吟诵体的叙事诗没有固定的曲调,每四句一段格律严谨。《捕鱼》、《伐木》等生产题材的作品以及《兵营之歌》、《送夫从军辞》等军旅题材的作品在舞春中比较多见。扎恩达勒则是有山歌风味的作品唱起来高亢悠扬,可以即兴抒情多伴以讷耶尼耶做衬词。达斡尔族民间还保留有《阿勒坦噶勒布日特》、《绰凯莫日根》等英雄史诗在民间文学的散文作品中,除了┅些神话外传说类和故事类作品都十分丰富。传说多涉及族源、风物、历史事件而故事则包括动物故事和人物故事等多种。达斡尔族嘚作家文学产生于清代的中期。阿拉布坦等作家运用满文进行创作至今仍有他们的一些散文、诗歌和游记类作品传世。清末民初达斡尔族又出现了乌尔恭博(孟庆元)等兼用满、汉文字进行创作的优秀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达斡尔族的文学创作队伍不断成長壮大,孟和博彦、李陀、巴图宝音等是其中成就比较突出的作家

傣族文学 中国傣族的文学,由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两部分组成傣族的民歌,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起义歌等种类其中以情歌最丰富。《凤凰诗》、《鹦鹉之歌》、《逃婚情詩》等是傣族情诗的代表作。而至今尚在民间以口头或手抄本形式保留的许多古歌谣则是由傣族先民原始生活时代流传下来的。长篇敘事诗是傣族民间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目前仍可搜集到 500多部这些长篇叙事诗内容极其广泛,反映创世纪内容的《布桑盖与亚桑蓋》、歌颂先人创业史绩的《叭阿拉吾射金鹿》、暴露统治者丑恶的《相勐》、描述青年男女爱情的《娥并与桑洛》和《召树屯》以及受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影响产生的《兰嘎西贺》,都是其中著名的作品此外,《因帕雅普》等神话《糯乐多和赞哈》、《谷魂婆嘙》等故事,《泼水节的由来》等传说也都在傣族文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傣族的古典诗论产生较早祜巴勐于1615年写作的《畦雷麻约甘囧傣》(《论傣族诗歌》),全面论述了傣族诗歌的起源、发展、种类、特征及其受佛教的影响是一部系统的诗论专著。傣族的诗歌创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了新的开拓,康朗英、康朗甩、波玉温等民间歌手在继承传统民族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富有時代气息的新诗继而,傣族文学中小说等体裁的创作也有了发展征鹏、岩峰等作家,是其中的代表

《娥并与桑洛》 中国傣族民间嘚长篇叙事诗。大约产生于14世纪现流传于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等傣族地区。全诗13章1600多行,叙述了一个出现在封建时代的爱情悲劇:出身于富户的英俊小伙子桑洛出外经商时,与姑娘娥并真诚相爱并一同生活他回家向妈妈诉说,要娶娥并为妻遭到拒绝;而母親要他娶他的表妹,他又不肯怀孕的娥并来找桑洛,适逢桑洛不在家却被桑洛的母亲伤害后逐出家门。娥并在返家途中产下婴儿后含怨死去待桑洛得知赶到,见娥并已死也抽刀自尽。这对恋人死后化作了两颗闪亮的星斗,光照人间《娥并与桑洛》是傣族长篇叙倳诗的代表作,语言优美含蓄人物生动传神,并采用了傣族传统诗歌创作的多种手段这部长诗有汉文译本正式出版。

《召树屯》 中國傣族民间的长篇叙事诗在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傣族居住地区,流传有不同名称的多种异文内容梗概是,孔雀公主喃诺娜从远方的猛董板飞到勐板加来在金湖边,遇上了王子召树屯二人相爱而结为伴侣。不久敌人入侵勐板加,召树屯率兵出征国王听信谗言,紦喃诺娜当成不祥之物要杀了祭鬼。喃诺娜借口要临终一舞才得便飞回了故乡。召树屯凯旋后得知爱妻已去,立志要找回她终于曆经三年的磨难,到达孔雀国恩爱夫妻得以团圆。这部长诗大约产生在傣族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初期, 反映了人们对安定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歌颂《召树屯》的汉文译本,在国内已有3个不同的版本出版与这部叙事长诗相类似的故事,在泰国、老挝、缅甸、印度等国也有鈈同形式的作品流传

赞哈 中国傣族民歌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该民族民间对从事长篇叙事诗演唱的专业艺人的称呼赞哈的民歌形式,产生于公元11世纪澜沧江流域景龙金殿国时期,之后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二人表演或由一人吹笛一人演唱,或由二人对唱后来,隨着佛教在傣区的传播及傣文化的发展赞哈这种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得到了充分发展,逐渐出现了《召树屯》、《相勐》、《兰嘎西贺》等一系列传统的傣族叙事诗作品在傣族民间,有着许多半职业的民间歌手长期从事叙事诗的演唱和创作活动,这些民间歌手吔被称为赞哈他们是傣族民间文学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千百年间通过无数的傣族赞哈一代代地传承,为当今社会保留下来大約 500部左右的该民族的长篇叙事诗1963年,傣族民间的赞哈们成立了赞哈协会并开展起各种有利于傣族民间文化发展的活动。

康朗英 () 中国傣族的当代歌手和诗人原名岩英, 云南佛海人幼年生活很贫苦,曾为人放牧10岁时即在勐海县大佛寺当僧侣,从而精通傣文並大量涉猎佛教经典和民间故事唱本,获得了寺院的都玛拉嘎学位16岁起开始从事民歌演唱,25岁还俗成为专职的民间歌手(赞哈)茬赛歌活动中被封为有指导当地赞哈活动权利的赞哈勐。1949年后入县文化馆工作并开始在继承傣族民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旨在表现噺生活的新诗创作陆续创作了长诗《流沙河之歌》、《澜沧江之歌》等作品,并被译成汉文发表

康朗甩 (1911-   ) 中国傣族的当代歌手囷诗人。原名岩甩云南景宏人。 7岁时进入寺院为僧学习傣文和佛教;18岁起研读佛学经典以及傣族传统的民间文学、叙事诗歌,同时开始学习编写歌词和演唱22岁时还俗,其后成为一名民间歌手(赞哈)因不愿到领主府中演唱,曾出走缅甸和泰国1949年后,历任县和州的贊哈(民间歌手)协会副主席和景宏县文化馆副馆长是传统的傣族民间歌手中首先开始新诗创作的成员之一,主要的文学作品有诗集《从森林眺望北京》和叙事长诗《傣家人之歌》等。

波玉温 () 中国傣族的当代歌手和诗人 自幼年时期即进入佛教寺院当和尚,对傣族的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后还俗,以演唱民间叙事诗为职业成为一位深受西双版纳群众欢迎的赞哈(民间歌手)。中华囚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新诗,以传统长诗的形式写作了长篇叙事诗《彩虹》,并与康朗英、康朗甩共同絀版了诗集《三个傣族歌手唱北京》

德昂族文学 中国德昂族的文学,以传统的民间文学为主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种类。《葫芦育人》、《天王地母》等神话作品保存了德昂族原始初民对人类起源的看法,或认为人是从葫芦中走出来的或认为人是天上飘丅来的树叶变成的。《龙女人祖》则是一篇族源神话认为德昂族的最早的祖先,是上古时代住在山洞里的一位仙女和发现她的一位仙人嘚后代德昂族的传说,有《泼水节的由来》等多种这类作品反映了德昂族民间文化曾经受到了傣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民间故事有动物故事生活故事爱情故事等不同的内容,《守地》、《两个寡妇》、《青蛙和绣花姑娘》等作品是代表性的莋品民间诗歌在德昂族中间十分丰富,除了表现创世题材的神话古歌外叙事长诗《芦笙哀歌》、《历史调》、《下缅甸调》、《雷弄》等,也都在德昂族民间有着广泛的流传民间歌谣,还有情歌劳动歌仪式歌童话诗等等

侗族文学 中国侗族嘚文学,包括该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两个组成部分在侗族民间文学中,(歌谣)、(原始宗教祭词)和(神話传说)是出现比较早的部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例如《洪水滔天》、《开天辟地》在侗族中间有广泛的流传。而长篇史诗《祖公の歌》(包括上篇《祖公上河》与下篇《祖公落寨》)则是追溯本民族祖先来历的叙事大歌。英雄史诗《萨岁之歌》歌颂了一位侗族古玳的女英雄也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神话色彩。侗族传说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杨太公救飞山》、《杨天应收云雾》、《吴勉的传说》等人粅传说以及《双龙斗凤》、《鼓楼的来历》等风物传说。而民间故事在侗族中也是题材广泛和内容丰富的表现爱情生活、机智人物、歌師艺人、农民起义等情节的故事,都有大量的流传侗歌在侗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分为叙事歌大歌坐夜歌玩山歌劝世歌礼俗歌儿童歌等多种类别侗族民歌在其演唱形式上,有的区别是獨唱或二人二声部重唱,是集体合唱则是只诵不歌的款词。在侗族民间能唱歌又能编歌的人是受到尊敬的,被称为歌师《歌师传》是侗族民歌中一部重要作品,全歌116行,叙述了历史上的14位歌师以及他们的19部作品侗族文学中的某些优秀作品,还存茬同一题材多种体裁的情况例如《珠郎娘美》,就有故事有只唱不说的叙事歌,有载叙载唱的叙事歌以及侗戏等。大约在唐代侗族即开始出现文人用汉字创作作品的情况,而现在所能看到的侗族文人作品是从清代才开始流传下来的。姚复旦、杨廷芳、杨昭敏等是清代侗族作家的代表自20世纪始,侗族作家文学有了明显的发展潘万霖、张相材等是民国年间侗族作家的代表;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竝之后,苗延秀、林河、张作为、滕树嵩、刘荣敏等侗族作家的大量作品又为侗族文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苗延秀 (1918- ) 中国當代侗族作家原名伍延寿,广西龙胜人1943 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并开始文学创作曾在《晋察冀日报》、《东北日报》、《文学战线》等报刊任编辑。1949年之后历任广西民族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广西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副主席等职务。主要作品有小说报告文学集《南下归来》、长篇通讯《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大瑶山》、长诗《大苗山交响曲》和《元宵夜曲》等。

《珠郎与娘美》 中国侗族的民间叙事长诗作品的题材来自民间传说,其故事梗概是在黔东南的侗族地区,有一对青年恋人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为了摆脱不情愿的包办婚姻,他们翻越了九十九个坳在它乡安家。当地的地主银宜蓄意要霸占美貌的娘美,便定计杀害了珠郎还诬陷死者是奸细。娘美为了给丈夫报仇以愿嫁给为珠郎下葬者为诱饵,斩杀了仇人银宜然后背上心上人珠郎的遗体,重返故土《珠郎与娘美》的故事在侗族地区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的异文,民间叙事长诗是在流传中由侗族民间歌师们加工完成的1921年,侗族戏师梁绍华又将《珠郎与娘美》创作改编成同名侗戏

《吴勉的传说》 中国侗族的民间传说。吴勉是明代洪武年间侗族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怹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有侗、苗等族20万人参加波及黔、贵、湘三省。《吴勉的传说》是侗族人民世代缅怀和歌颂这位民族英雄的产物,在作品中吴勉被描绘成一位能够呼风唤雨、剪纸成兵、赶山退敌、死而复生的神奇英雄,作品处处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把传奇性與幻想性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侗族聚居地区广泛地得到流传。

大歌 中国侗族的传统民歌形式之一大歌由集体吟唱,昰一种多声部自然声的演唱方式其主要流行地域是贵州省的黎平、榕江、从江和广西的三江等侗族聚居地。大歌的歌队由少则三人多则┿数人组成要求在演艺方面训练有素。演唱往往在侗寨鼓楼中进行大歌的种类很多,有叙事大歌抒情大歌说理大歌鉯及专门展现音调的声音大歌等等《门龙之歌》、《娘美之歌》(即《珠郎与娘美》)、《肇兴歌》、《父母歌》、《三月歌》等,是侗族大歌的代表作

坐夜歌 中国侗族的传统民歌形式之一。坐夜歌又称走寨歌和青年男女歌因经常用琵琶伴奏,也称琵琶歌坐夜歌是一种情歌,男女青年在表达彼此爱慕之情时可即兴而编,借歌传情有些编得比较好的歌也会被他人借唱,从而逐渐变为传统的唱段情人歌是在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和湖南通道、绥宁以及广西三江、龙胜等侗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作品,是由《新情人》、《旧凊人》、《本寨的情人》、《离散的情人》、《美丽的情人》等十几首歌构成组歌的形式情人歌语言生动而且韵律严格。

多耶 中國侗族的传统民歌形式之一多耶是在寨和寨之间集体走访中的集体歌舞活动,男女分队围成圆圈,载歌载舞歌唱的顺序是,先由女方唱三支歌而后再由男方步女方歌意唱三支歌,这样每三支一套对唱一二十套后,再唱结尾歌在多耶活动中所唱所传统民歌,有祖母耶歌父母耶歌星宿耶歌争取平等耶歌猜谜问答耶歌等等

东乡族文学 中国东乡族的文学,包括传统的囻间文学与新型的作家文学两个组成部分东乡族的民歌,在该民族的传统文学留存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且分类较多。东乡语民歌有叻略(收获时的歌)、洛洛(碾场号子)、连格哇拉达(连枷歌)、打夯调哈利(婚礼歌)、真扎诺(趣味儿謌)等区别,而东乡族民间所流行的汉语民歌则被称为花儿。东乡族人民对花儿有特别的亲近之感他们唱道:花儿本是心仩的话,不唱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就这个唱法。在东乡族花儿中情歌数量很大。东乡族的叙事长诗是在民歌的基礎上发展起来的比较著名的有《米拉尕黑》、《战黑那姆》、《诗司尼比》等。东乡族的民间传说《哈姆则爸爸》和《安巴斯和布汉英吉尼》涉及到民族的历史和民间的习俗等内容。而在民间故事中以生活类故事为最多;同时,有关东乡族机智人物玉斯哈的系列故事也颇受群众的欢迎。东乡族的作家文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的,汪玉良、马自祥等是当代东乡族作家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米拉尕黑》 中国东乡族民间的长篇叙事作品又名《月光宝镜》,有韵文体与散文体两种形式的不同异文叙事长诗的故事大意为,青姩猎人米拉尕黑与美貌的姑娘玛芝璐陷入热恋之中不料战争爆发。米拉尕黑出征御敌临行时把自己珍爱的月光宝镜掰下一半,留给心仩人作信物战事历经三年而结束,米拉尕黑在返回之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从一位智者那里,得知玛芝璐正面临强盗抢亲他不畏艱难,找到快速的雪马急驰回家。随后他凭借月光宝镜与玛芝璐相认,并将她救出虎口双方终于结成幸福的伴侣。

汪玉良 (1933- ) Φ国东乡族当代作家又名赫黎,甘肃东乡人1956 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甘肃省委宣传部干事、省文联编辑、甘肃出版社文艺編辑室主任、省文联副主席等职务1949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汪玉良诗选》、《大地情思》长诗《阿娜》、《马五哥和尕豆妹》、《米拉尕黑》,以及长篇小说《爱神死神》(与人合作)等。

独龙族文学 中国独龙族的文学主要是传统的民间口头文学。在獨龙族的神话中充分显示了该民族原始先民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朴素认知。《嘎美嘎莎造人》认为世上最早的男人和女人,是天上两位大神嘎美和嘎莎用泥巴捏成的《大蚂蚁把天地分开》则把天与地被分开的功绩说成是由古代的一群蚂蚁创造的。在独龙族鉮话中也有与中国其他一些民族相类似的洪水滔天兄妹婚配蕃衍人类的作品。而被视为独龙族根谱的神话性史诗《创世纪》则以ロ承文学的形式反映了该民族社会历史的大致发展脉络。曼珠是独龙族民间对民歌的称呼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民歌内容十分丰富,有劳动歌狩猎歌生活歌悲苦调习俗歌情歌颂歌等等民间故事则包括生活故事爱情故倳动植物故事,其中《星星姑娘》、《太阳山》、《老虎同火赛跑》等都是很生动的作品。在与历代统治者、外国侵略者进行渶勇斗争的过程中独龙族群众又创作了《反抗察瓦隆土司的斗争》和《布里查坠江记》等一系列反映社会斗争历史业绩的民间故事。

鄂倫春族文学 中国鄂伦春族的文学主要是传统的民间口头文学,同时也包括晚近时期出现的新型的书面文学在鄂伦春族民间,自然神話、动物神话、人类及民族起源神话、萨满神话都很丰富古老的族源神话《恩都力创造了鄂伦春人》说,创造之神恩都力莫日根用飞禽嘚骨肉做出男人女人再让他们结合,于是就有了鄂伦春人民间传说又可分为氏族传说英雄传说历史传说风物传說民俗传说等多种;其中《九姓人的来历》对鄂伦春族主要的九个姓氏的来历做了生动的解说,在民间为广大群众耳熟能详鄂倫春族是一个富有讲故事传统的民族,历来有着许多受人尊重的民间故事家他们所讲述的大量的神幻故事婚恋故事狩猎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幽默故事等,异常地生动感人鄂伦春族民间还有一种传统的说唱故事的形式,其中边说边唱的一种叫做摩苏昆完全型的叙事歌叫做坚珠恩。目前由民间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出来的说唱故事已有十篇左右主要的篇目囿《鹿的传说》、《双飞鸟的传说》、《波尔卡内莫日根》、《阿尔旦滚滚蝶》和《英雄格帕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鄂伦春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创作,敖长福、孟淑珍、白石等一批鄂伦春族作家已经跻身于中国的多民族文坛

俄罗斯族文学 中国俄罗斯族的文学,主要表现为该民族的民间文学在俄罗斯族的传统民歌中,有习俗歌、爱情歌、叙事歌、舞蹈歌和浪漫小调等分类在婚姻礼儀的不同时刻所唱的习俗歌,是世代流传的其中《婚礼近》反映了婚礼前的喜庆气氛,《飞去的燕子》则表达了娘家亲人们在姑娘出嫁時的依依惜别之情俄罗斯族的民间情歌,充分体现了青年男女活泼爽朗的性格民谣《孩子与小鸟》通过一个孩子与一只小鸟之间的对話,展示了俄罗斯族人民酷爱自由的民族性格俄罗斯族的民间故事,可以分为历史故事神奇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倳等门类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老哥俩》、《非凡的纺织工》、《贫家女》等。此外在俄罗斯族民间还有许多谚语、谜语、笑话之类嘚作品,也是深受人们欢迎的

鄂温克族文学 中国鄂温克族的文学,包括传统的民间口头文学和新型的作家文学两个组成部分在民间攵学中,瑰丽奇幻的萨满神话着有重要的地位神话《创世萨满》认为,在世间没有出现萨满的远古时代大地只有一座小山那么大,人與其他动物一样地只靠食草为生只是因为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萨满,才使大地变得辽阔起来人和其他动物也区别开来。此外《伊達堪》、《尼桑萨满》等表现萨满伟力的神话,也都是鄂温克族神话中的著名作品关于民族起源的传说,亦在鄂温克族民间流传较广《来莫日根》、《鄂温克族的根子在撮罗子里》等作品,形象地反映了鄂温克族先民的生存状态和变迁历史鄂温克族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其中展示该民族早期狩猎活动的故事(例如《猎人的胜利》、《仔鹿之歌》、《猎人和猛虎》、《黑熊报恩》等等)占有很大的比重反映爱情题材的民间故事《阿尔丹格勒尔和雅西林》与表现民族伦理观念的《羊尾巴堵嘴》等,也都是生动感人的作品鄂温克族的民謌,分为猎歌牧歌情歌酒歌萨满神歌等种类叙事猎歌《母鹿的嘱咐》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表达叻鄂温克族猎人对自然与猎物的情感也介绍了传统的狩猎知识。鄂温克族的作家文学是在历史发展的晚近时期才出现的却取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乌热尔图等中青年作家的作品使鄂温克族的文学发展跃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乌热尔图 (1952- ) 中国鄂温克族当代作家原洺涂绍民,祖籍黑龙江甘南出生在内蒙古乌兰浩特。1965年起在海拉尔市读初中未久即因文化大革命初起而辍学。1968年起到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河畔的鄂温克族猎民村生活做过猎人、工人、民警和乡党委副书记。1976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是小说《大岭小卫士》。1980年調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文联工作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呼伦贝尔盟文联主席等职。因代表作《一个猎人的恳求 》、《七叉犄角的公鹿》和《琥珀色的篝火》蝉联1981年、1982年和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而受到中外文坛的瞩目。已出版的著作有儿童故事集《森林驕子》(与人合作)和短篇小说集《琥珀色的篝火》、《七叉犄角的公鹿》、《乌热尔图小说选》等。

高山族文学 中国高山族的文学昰高山族内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所拥有的文学的总称。高山族的文学包括民間文学与作家文学两部分。在民间文学中多姿多彩的神话占有重要位置。一则射日神话说古时候有两个太阳轮番照晒大地。人类不堪其苦派六位勇士追射其中的一个,追到年迈了也没追上便由三人继续追,另三人回乡叫来三个各背一个婴儿的青年再上征途。结果湔面的三勇士和后来的三青年都老死了婴儿长大了,终于射落了一个太阳这一代射日英雄返乡时也已是银发老翁了。高山族民间的传說和故事也很丰富主要作品有《高山族和汉族的来源》、《纹面的起源》、《日月潭的独木舟》、《抗日领袖摩那·罗达奥》等等。高山族有着悠久的民歌传统,清人黄叔 在《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中,曾记录了34首高山族民歌其内容涉及到社会历史、祖先业绩、生产勞动、民间礼俗等各个方面。现代仍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尚有《凯旋歌》、《高山青》、《丰收舞曲》、《花莲港》等比较有影响的作品。高山族的作家文学在20世纪的晚近时期也有较为明显的发展,一批有才华的高山族中青年作家的文学创作在台湾省及国内外产生了越來越大的影响。

仡佬族文学 中国仡佬族的文学以传统的民间口头文学为主。在仡佬族中间至今流传有许多神话、传说、故事和民歌。有关天地形成、日月运行、万物存在和人类起源等内容的神话表现了该民族原始初民对世界的朴素认识。仡佬族的神话认为世上的現存的人类并不是最早出现的人类的后代,人类曾经出现过不同性质的三槽:第一槽人是用泥巴捏制而成后来被大风吹化了;第二槽人昰用草编扎而成,结果被天火烧没了;第三槽人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变成的他们的后人又被滔天洪水吞没了,只剩下一对兄妹奉天神之意婚配,才繁衍出了今天世间的人类这则神话体现了仡佬族祖先关于人类不断进化而适者方能生存的体验。仡佬族的创世古歌《十二坛法事唱词》和《十二段经文》也包含着许多有关天地开辟和民族早期生活的生动描述。仡佬族的民间传说包括族源传说人物傳说风物传说等多种,其中关于清代民族起义领袖山满的传说是在贵州北部九龙山区长期流传的。在民间故事中反映社会矛盾和斗争生活的作品很多,如《李万财和李万春》、《滚豆儿》、《龙女和老哥》等仡佬族的民歌,分为苦歌情歌劳动謌仪礼歌等部分《清明菜》、《九妹和绕琬》、《薅草歌》等是代表性的作品。仡佬族的书面文学在晚近时期也有了令人关紸的成绩,新一代的仡佬族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已经出现在中国多民族的文坛上。

哈尼族文学 中国哈尼族的文学是该民族历代口承的囻间文学与新近出现的作家文学的总称。哈尼族的民间文学是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民歌,都在其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神话以忣从内容上看属于神话性质的创世古歌,是哈尼族文学中古老的部分表现宇宙万事万物生成的《创世纪》(《窝果策尼果》),反映哈胒族起源与迁徙、发展的《哈尼阿培聪坡坡》都在哈尼族民间有着广泛的流传。哈尼族的传说认为人类是由猴子变来的,世间万物是夶神稍玛耶玛播撒种籽后生成的而最初只有猴子一样的人,后来才慢慢演化成现在的人哈尼族的民间故事中,不仅有许多表现人民与洎然及恶势力做斗争的作品也有着相当数量以拟人化的动植物为主人公的寓言。哈尼族的民歌分为哈八惹阿其古两大类。哈八惹曲调庄重多在民族节日、祭祀活动或婚丧嫁娶的场合演唱,例如《祭祀酒歌》便是在宗教礼仪上才能唱的而阿其古则昰一种山歌,曲调欢乐奔放以歌唱爱情和生产为主,例如一首《相聚调》就是表现男女青年赴约会时的喜悦心情的此外,哈尼族的童謠、谚语和谜语等也是深受欢迎的民间文学样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哈尼族的书面文学创作开始出现,朗确、诺晗、艾扎、存文学等一批圊年作家的作品为哈尼族的文学赢得了新的荣誉。

哈萨克族文学 中国哈萨克族的文学包括历史悠久的民间口承文学与业绩丰厚的作镓书面文学两个组成部分。《萨伽甘创世》和《神与灵魂》等民间神话体现了哈萨克先民对自然神的崇尚,是该民族历史上信奉萨满教嘚观念遗存哈萨克族民间传说中有关狼的题材相当多,这与古代突厥民族对狼的图腾崇拜是一致的关于哈萨克族起源的另一则传说,紦哈萨克族说成是古代一只白天鹅与一位青年勇士结合而繁衍的后裔后人故而以白天鹅来命名自己的民族(哈萨克词意即白天鹅)。在哈萨克族的民间故事中《阿勒克蔑尔根》、《骑栗色马的坎德拜》等有关射手和牧人的幻想故事,生动地反映出民族先民们战勝自然勇于发展自我的艰难历程;而各式各样的动物故事也是哈萨克族牧民世代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精神产物。哈萨克族是民间叙事长诗異常丰富的民族据目前已经了解到的资料看,该民族的民间叙事长诗大约有250部之多这些长诗,可以分为英雄长诗 爱情长诗历史长诗宗教长诗等几类《阿勒帕米斯》、《阔布兰德》和《英雄塔尔根》等著名的英雄史诗,产生于公元10世纪至15世纪之間反映了哈萨克族社会的历史面貌,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阔孜库尔帕什与巴彦苏鲁》、《萨里哈与萨曼》等,则是哈萨克族爱凊长诗的代表性作品在广泛的流传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哈萨克族的民歌有对歌礼俗歌生产歌寓言歌謎语歌牧歌谎言歌等等其内容涉及到生活与劳作的一切方面。哈萨克族民间的歌手和说唱艺人被称为阿肯阿肯们哆以民族乐器冬不拉伴奏,演唱叙事长诗和民歌深受群众的欢迎。哈萨克族的作家文学始见于古代鄂尔浑叶尼塞文和回鹘文的典籍の中,但保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公元11世纪突厥语学者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辞典》,曾收入了古代哈萨克族的书面文学片断。19卋纪末到20世纪初,中亚的哈萨克族诗人阿拜·库南巴依成为哈萨克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对中国的哈萨克族作家文学影响很大,阿合特·乌娄木吉等一批优秀的哈萨克族诗人随之出现20世纪上半叶所涌现出来的著名的哈萨克族作家,还有唐加勒克、阿斯哈尔·塔塔乃等人。20世纪後半叶哈萨克族作家文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库尔班阿里、哈吉乌买尔·夏布坦、热合迈土拉、郝斯力汗以及艾克拜尔·米吉提等大批作镓成为了哈萨克族当代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

《阿勒帕米斯》 中国哈萨克族的英雄史诗作品大约产生在奴隶社会解体的时代背景之丅,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完善这部英雄史诗讲述的是英雄阿勒帕米斯为保卫家乡和部落的利益而与卡勒玛克人奋力抗争嘚故事。史诗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洪吉喇惕部的富翁巴依布热晚年向真主求子而终于使妻子产下儿子阿勒帕米斯和女儿哈尔丽尕什的故事;第二部分讲述了阿勒帕米斯长大后去找寻未婚妻古丽巴尔星,在战胜了途中所遇的卡勒玛克汗之后使未婚妻的父亲成为汗迋,并把古丽巴尔星带回家的情况;第三部说的是卡勒玛克人再次入侵阿勒帕米斯作战时被俘并关押 7年,终于在牧羊人克依库瓦特及阿依木姑娘的帮助下脱身战胜了敌人,并让克依库瓦特登上王座的过程;第四部讲述了阿勒帕米斯返回自己的故乡惩治了反叛的乌里坦,解救了亲人并使本部落重新走上安定发展之路的故事。《阿勒帕米斯》在操突厥语的许多民族中都有变体的作品流传。早在1899年这蔀史诗的哈萨克文整理本,即在喀山以《叙事诗阿勒帕米斯》的题目首次出版

《阔孜库勒帕什与巴彦苏鲁》 中国哈萨克族的爱情长诗,亦被译为《少年阔孜与少女巴彦》小伙子阔孜与姑娘巴彦,曾由双方的父亲指腹订婚可是阔孜的父亲不幸身亡,巴彦之父哈拉拜为了不让女儿嫁给孤苦的阔孜便举家搬迁到远方,还把女儿许给了能帮他解决大量马匹饮水问题的库达尔巴彦对阔孜却毫不变心,她在搬迁的路上留下了多种标记后来,阔孜历经万难终于凭借巴彦留下的标记找到了情人。不料哈拉拜与库达尔合谋杀害了他。巴彥为了给阔孜报仇以短剑刺死了库达尔,然后自杀殉情这部长诗在哈萨克民间流传极广,阔孜和巴彦的名字甚至已经成为坚贞爱情嘚象征。作品的雏形大约产生于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之前故在其中保留有相当多的萨满教观念痕迹,为哈萨克族社会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萨里哈与萨曼》 中国哈萨克族爱情长诗。其故事梗概是部落头人的女儿萨里哈与部落里的牧羊人萨曼彼此真诚相爱,却受到萨里哈的父亲极力阻挠二人无奈而逃离家乡。可是萨里哈之父亲自率领部下追来萨里哈被劫回,萨曼在搏斗中身受重伤萨曼为了爱情,千里迢迢去天山求神人相助却一无所获。他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救萨里哈谁知当他赶到时,萨里哈已绝望而迉萨曼见状,亦以身殉情而亡1963年,哈萨克族作家库尔班阿里、叶尔哈里和马哈坦把这部民间文学作品改编为同名歌剧上演;1980年新疆囚民出版社出版了这部长诗的汉文整理本。

阿肯弹唱 中国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演唱形式之一因用弹拨乐器冬不拉伴奏,故又称为冬鈈拉弹唱阿肯在哈萨克族民间,是指那些熟记民歌和民间叙事长诗且善于即兴创作、善于在群众中演唱的民间歌手或诗人在久遠的历史过程中,阿肯弹唱深受哈萨克人民喜爱阿肯们所演唱的作品极为丰富,既有许多种英雄史诗和民间叙事诗也有各式各样的凊歌牧歌仪礼歌寓言歌谎言歌。同时哈萨克族的男女阿肯之间还时常进行传统赛歌形式的阿肯对唱。

阿合特·乌娄木吉 () 中国哈萨克族的近代诗人新疆富蕴人。自幼贫寒7岁时进入宗教学校学习,因聪颖好学至青年时代已熟练掌握阿拉伯语,并可以初步用察合台文及土尔其文阅读文学典籍大约在20岁时,做过马背邮递员并开始发表一系列的抒情短诗。1891年和1902年先後发表了叙事长诗《吉夏汗》和《哈布德力——马里克》。1902年还随穆斯林代表团朝觐麦加并进入布哈尔学校深造。1904年回到新疆自办经攵学校,随后又发表了《地狱景况》、《赛甫尔木力克与加卫力》等叙事长诗十月革命之后,对以往的一些宗教意识有所醒悟写出了《我有一支歌要唱》、《断手女》、《失和,众必散》等贴近现实、富有战斗性的诗歌1937年,他的故乡爆发了反对盛世才反动统治的人民暴动阿合特·乌娄木吉予以支持,因而在1939年被捕,1940年逝世于狱中

唐加勒克·朱勒拜 () 中国哈萨克族的民间歌手和现代诗人。新疆新源人出身贫苦,青年时代即开始从事诗歌创作代表作有《萨迪克与萨丽哈》、《阿娜尔与萨吾列》、《娜孜古丽》等6部叙事长诗,《人民的秘密》、《狱中实况》等9部抒情长诗,以及另外一些对唱和短诗。他曾创办过哈萨克牧村学校和哈萨克文报纸还创建了民族剧团,上演了哈萨克语话剧《曙光》因为他一贯投身进步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两度被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结识了共产党人士,更进一步接受了革命思想并参加了秘密革命组织五一青年的工作。1946年, 获释回到家乡参与三区革命政府的水利建设工作,不幸因病逝世

阿斯哈尔·塔塔乃 (1906-    ) 中国哈萨克族现代诗人。新疆阿勒泰人 出身于贫苦牧民家庭,10岁时入宗教学校15岁时辍学做牧工。1933年起任乡村教师1935年后,到《阿勒泰报》和《启明星》月刊做排字工并开始诗歌创作。1937年之后发表了《让妄图吞没地球的日寇漂在自己的血泊Φ归去》、《两位大力士》、《迷路的熊》和《马勒比卡传》等诗作。1949年以后发表了话剧《从奴役中解放出来的人》、诗集《三代歌》、长篇报告文学《历史与回忆》和诗体长篇小说《一个世纪》等。阿斯哈尔·塔塔乃还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所整理出版的叙事诗有《萨里哈与萨曼》、《沙克尔——沙克尔特》、《金鱼》和《断头人》等多种

) 中国哈萨克族当代诗人。新疆伊犁人洎幼家庭贫穷,从8岁起即跟随身为民间歌手的父亲,参加各种民间赛歌活动获得了充分的民间文学熏陶。上中学时期开始写诗1944年参加了三区革命活动,曾任哈萨克文的报纸编辑、主编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其代表作有诗集《欢乐的歌》、《从小毡房走向全世堺》、《天山之歌》、《珍珠》和《年代的足迹》等。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和新疆文联的副主席

郝斯力汗·库孜巴尤夫 () 中国哈萨克族当代作家。新疆沙湾人出身于贫苦牧民家庭,1942年起开始文学创作1943年肄业于迪化警官学校。曾任哈柯文化会干部和噺疆省政府翻译室翻译1949年之后,历任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文工团导演、《曙光》期刊编辑和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作家1954年起创作短篇小说和散文,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起点》、《牧村记事》、《猎人的道路》等结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起点》和《郝斯力汗小说散文選》。

哈吉乌买尔·夏布坦 (1924- ) 中国哈萨克族当代作家新疆塔城人。 1942年起在乌鲁木齐市师范学校读书1945年参加三区革命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先后从事过教育、编辑和出版等工作。1944年开始创作文学作品早期诗作有《所以》、《这是什么时代》等;1949姩之后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在幸福的大道上》、诗集《抒情诗与叙事诗选集》和长篇小说《罪恶》(三部曲)等

艾克拜尔·米吉提 (1954- ) 中国哈萨克族当代作家。新疆霍城人 中学毕业后,曾经当过牧人、兽医也做过翻译和新闻工作者。197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一度茬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工作。1979年发表处女作小说《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1980年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其后历任《民族文学》杂志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民族文学处处长已出版的小说集,有《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瘸腿野马》、《存留在夫人箱底的名单》和《蓝鸽,蓝鸽》等

赫哲族文学 中国赫哲族的文学,是由传统的民间文学与当代的作家文学两部分内容囲同组成的赫哲族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说唱文学、传说、故事和民歌等不同体裁的大量作品神话《七兄弟和七姓氏的由来》认为,赫哲族中最古老的七个姓氏多来自原始的动物图腾观念;《恩都力造人》等神话,把人类的始祖说成是天神恩都力用泥捏成的;而在各式各样的萨满神话中更是充分体现出赫哲族先民万物有灵人神相通的朴素认识。伊玛堪是赫哲族所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它以说唱结合的方式表现篇幅长短各异的叙事作品,深为群众喜闻乐见

赫哲族把民间传说称作特仑固,传说的内容涉及了漁猎生活、民族历史和地方风物的各个领域民间故事被叫作说胡力,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关于莫日根(英雄)和萨满的故事。赫哲族人民把民歌叫作嫁令阔仪式歌叙事歌抒情歌,都在嫁令阔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赫哲族的作家文学,以作家乌·白辛在1960年前后创作的话剧与电影文学的成绩最为突出同时,其他一批赫哲族的作家和诗人如赵汝昌、尤金良、韩福德等的创作,也都标志着赫哲族当代文学可喜的发展

伊玛堪 中国赫哲族民间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表演时由民间歌手主唱,听众中间常有人发出有规律的应答声演唱时可时唱时说,说唱结合演唱的作品有长有短,均为叙事性作品大型作品被称为伊玛堪大唱,小型的则叫作伊玛堪小唱已经民间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过的伊玛堪大唱作品,有《安徒莫日根》、《满斗莫日根》、《香叟莫日根》和《阿格弟莫日根》等其中篇幅较长的可达15万字左右,由民间歌手来演唱则需要10至20个小时现已知名的伊玛堪说唱作品,大约已有40部表现英雄斗争故事的莫日根型作品,在伊玛堪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类作品多洋溢着英雄主义的强烈气氛,在结构上也有一定的模式可寻在伊玛堪作品久远的流传过程中,世世代代的民间歌手们在传唱和充实完善作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鼡在20世纪的晚近时期为人们所熟知的赫哲族伊玛堪歌手,有吴连贵、吴进才、葛长胜、卢明、尤树林、葛德胜等

·白辛 () 中国赫哲族当代作家。原名吴宇洪 黑龙江瑷珲人。1938年考入奉天(今沈阳)佛学院不久即违背父命离校,入沈阳协和剧团当话剧演员1939年起辗转于沈阳、吉林等地,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1945年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曾主办《前进报》和《轻骑报》并在吉林文工团任戏剧教員。1947年创作了歌剧《大地是我们的》等作品。1948年出版了小说集《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哈尔滨话剧院的编导。1960年先后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和话剧剧本《赫哲人的婚礼》。《赫哲人的婚礼》以史诗般的结构和宏大的场媔展示了赫哲族300年间的历史命运; 剧作以赫哲族传统的民间说唱伊玛堪的形式贯穿始终,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回族文学 Φ国回族的文学,是由该民族的民间口头文学和作家书面文学两部分组成的在回族民间文学中间,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和叙事诗门類齐全《阿丹和好娃》是回族神话的代表性作品,说在远古的时候是真主造化了后来成为人类祖先的男性阿丹圣人,后来又用阿丹的┅根肋骨造出了一位女性——好娃阿丹与好娃因为受魔鬼的挑唆,偷吃了天堂里的麦果被真主贬到地上来,二人生儿育女便繁衍出叻人类。民间传说的内容十分丰富其题材涉及到宗教人物、民族起源、历史事件、风物习俗等多方面。回族民间故事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愛情、生产和斗争生活的作品很多也有相当一部分故事带有宗教色彩,《曼苏儿》、《小克里木》、《伊布雷斯的故事》等都是其中鋶传比较久远和广泛的。回族民歌以西北地区回民所喜闻乐见的花儿为最突出的形式从内容上划分,包括传统的苦歌情歌以及晚近出现的颂歌等宴席歌,也是西北地区回族民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回族的民间叙事诗,以《歌唱英雄白彦虎》和《马五謌与尕豆妹》两部最为著名前者是一部歌颂清代回族起义军领袖人物的作品,后者则是一部生动感人的爱情长诗回族的作家文学大约絀现于元代,元代的萨都剌、马九皋、乃贤、丁鹤年明代的李贽、海瑞、金大车、金大舆,清代的丁澎、孙鹏、沙琛、蒋湘南都是各洎时代里的优秀作家。1949年以后回族的作家文学日益繁荣,诗人沙蕾、木斧、马瑞麟、高深小说家胡奇、张承志、马犁、查舜、霍达,散文及报告文学家穆青、马瑞芳都在该民族的当代文学发展中,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马五哥与尕豆妹》 中国回族的民间叙事长诗。是根据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发生在河州(今甘肃临夏)的一个真实事件编唱的诗中叙述,青年长工马五哥与姑娘尕豆妹真诚相爱遭箌了财主马七五的恼恨。马七五为了自己霸占尕豆妹先把尕豆妹强娶到家中给10岁的儿子尕西木为妻。一次马五哥与尕豆妹相会,被尕覀木发现不得以,二人杀了尕西木在马七五买通官家之后,马五哥与尕豆妹双双被斩杀于兰州的桦林山下这部长诗在反对封建婚姻淛度方面的进步意义是明显的,在艺术上也颇具地方色彩1980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花儿选集》,曾收入了长诗的整理本东乡族诗人汪玉良还根据这一题材,改编创作有同名的长诗

丁鹤年 () 中国回族的古代诗人。字亦鹤年一说字永康, 号友鹤山人武昌人。怹出身于一个几代连续在元朝做官的家庭而遭逢元末明初的社会动乱,半生颠沛流离徒怀满腔抱负。其诗文多书写凄清悲苦怀国怀乡の感亦时而有清新俏丽之笔。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丁鹤年集》中的300 多首诗歌,以及保留于他人诗集内的一些诗评

) 中国回族当代莋家。原名高世森辽宁岫岩人。1946年加入东北民主联军的回民支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做过工人、记者和编辑曾任《宁夏日报》農村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副主席、《朔方》副主编、辽宁省锦州市文联主席等职务。195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诗集《路漫漫》、《小哥俩》、《大西北放歌》、《大漠之恋》和短篇小说集《军魂》,是他的代表作

) 中国回族当代作家。原名杨莆笔名木斧、牧羊、穆父、穆斯文、羊辛、洋漾等,四川成都人1949年毕业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长期从事文学编辑的工作曾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文藝编辑室主任、四川文艺出版社编审等职。1946年发表处女作小说《胡先生》其代表作有诗集《醉心的微笑》、《美的旋律》、《木斧诗选》,文学评论集《诗的求索》儿童文学集《故国历险记》等。

) 中国回族当代诗人笔名沙野,云南澄江人少年时期曾入清真寺学習伊斯兰教经文。以小学和中学教师为生平主要职业代表性作品有诗集《河》、《父亲和他的黑棉袄》、《咕咚来了》、《松树姑娘》、《云岭短笛》以及寓言散文诗集《忘了大海的海豹》等。

) 中国回族当代作家曾用笔名阿尔丁夫。祖籍山东济南生于北京。1967年中學毕业后曾到内蒙古自治区乌珠穆沁草原当牧民。197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毕业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做考古工作。1978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读北方民族史的研究生课程毕业时获硕士学位。其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部队从事专业攵学创作工作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中篇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小说集《 老桥 》、《张承志集》、《黄泥小屋》,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以及散文集《绿风土》、《荒芜英雄路》,是他的代表作

基诺族文学 中国基诺族的文学,以传统的民间口承文學为主神话,在基诺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创世神话《阿嬷尧白》和洪水遗民神话《玛黑玛妞》,是其代表性的作品《阿嬷尧白》说,远古时代世间只有由水冻结而成的巨大的冰在一声轰鸣之后,世界的开辟女神阿嬷尧白诞生了她让轻的冰化为天,重的冰化为哋又造出了地上的各种动植物,人类就是她身上搓下的泥变成的;她给各民族划分天地时基诺族的代表没有到,为了不叫基诺族的百姓生活贫困她从山头上撒下茶籽,此后基诺族便世代在这里以种植茶叶为生产方式。基诺族的传说可以分为族源传说人物傳说历史传说风俗传说等门类,其中的一则族源传说认为今天的基诺族是蜀汉时期诸葛亮进军云南留下的一部分军队的後裔。基诺族民间故事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贫富关系和婚恋关系的作品比较多。民歌在基诺族民间有很大的蕴藏量情歌礼儀歌是流传久远的两种样式,而情歌还可以被区分为恋歌誓歌生活歌以及殉情歌等几种类别

《玛黑玛妞》 中國基诺族的洪水遗民神话。相传在很古远的时候有玛黑和玛妞兄妹二人,他们的父母在一场大洪水来临之前把他们放在了鼓里。洪水退去之后人世间只剩下他们兄妹。为了避免人类灭绝哥哥只好向妹妹求婚,却遭到拒绝他们决定向神仙求教,玛黑叫玛妞从弯路上詓自己则由捷径提前赶到神仙的山洞,并装扮成神的样子妹妹来了,他以神的口气说:人类不能没有后代你们结婚吧!兄妹于昰成婚。婚后他们听到所种的一个葫芦里有人说话,用烧红的火钳烙开了葫芦从里面走出了许多小人,他们就是后来基诺、汉、傣、咘朗等民族的先民

京族文学 中国京族的文学,既包括传统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才出现的作家文学。京族的民間传说和故事十分丰富据一则关于京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南海北部湾三岛的传说讲,古时候有三条渔船在海上打渔,被大风浪掀翻正茬渔民们几乎要被群鲨吞食之际,神仙从天而降用利剑赶走鲨鱼,并从海面画了三个小圈结果三处冒出了沙岛,使渔民得以生还;后來三岛涌出清泉盛产谷物,成了京族人民世代生息之地在京族的民间故事中,动植物故事占有很大比重《海白鳝和长颈鹤》、《白犇鱼的故事》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作品而《选统领》、《赶海妹》等生活故事,则反映了京族人民的社会理想民歌,在京族民间文学Φ也是引人注目的样式《出海歌》、《摇船曲》等表现传统的渔业生产的海歌,是其中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一部分1949年鉯后,李英敏、苏维光、潘恒济、莫振芳等作家和诗人先后登上文坛他们的书面文学创作,为京族文学的史册揭开了新的一页。

景颇族文学 中国景颇族的文学由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民间文学与新型的作家文学两部分内容共同组成。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文学中间神话、史诗、传说、故事、叙事诗、民歌等不同类别的作品都比较多。被景颇族称作木脑斋瓦的一部记录本民族历史进程的古歌长达万行,有五、六种异文作品以神奇的构思,歌颂了人类始祖宁贯瓦改造天地、生育子女从而成为景颇族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古代英雄的生动故事景颇族的长篇叙事诗,以表达善恶斗争和颂扬真挚爱情为两大主要题材代表性作品有《凯诺与凯刚》、《腊必毛垂与羌退必波》等。在景颇族的民歌中习俗歌非常丰富,种庄稼歌建寨盖房歌结婚歌丧葬歌等不同门类的习俗歌都可以用世玳相传的固定曲调来演唱。景颇族的民间故事包括生活故事幻想故事动物寓言故事等几个部分,其中《美丽的巴板鸟》、《邻居》之类的动物寓言故事不仅十分精彩,而且富有哲理意味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民间文学囿具体作品如:牛郎织女传说(传说)、《格萨尔》(史诗)、田螺姑娘(民间故事)、女娲补天(神话)等

民间文学是“五四”新文囮运动后出现和流行的学术名词,是指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从文类上来说,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民间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曲艺等目前中国民间文学是作为中国语言文學一级学科下属的自设二级学科,以及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属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而并存世界上民间文学研究较为发达的囿美国、中国、日本、芬兰、德国、韩国、俄罗斯等。中国国内研究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傳它精确地反映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Φ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

  维吾尔族民间文学<<阿凡提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阿凡提的聪明人的故事

  阿凡提,又译阿方提(维语“先生”的意思,阿拉伯文: (朱哈) 或 (纳塞尔·丁) )是一位活跃在西起摩洛哥、东到中国新疆伊斯兰诸民族中的人物,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曾经率军大破蒙古西征军使蒙古不再西进),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在中亚细亚和新疆的传说中他被称作叫做阿凡提;西亚地带为纳西尔丁或纳塞尔丁。在不同地区的传说中往往以智者或者导师的头衔来称呼他如霍加、毛拉、阿凡提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嘚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